時間:2023-05-30 10:26: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數字化城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要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后到先進、從工業化到現代化的過程。而城市管理在伴隨著城市發展和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傳統城市管理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城市現代化和發展的需要,數字化城管模式是一種與現代化城市管理相適應的全新模式,其在全國大多城市已普及應用并取得成功實踐,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
“數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進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暢與協調。具體就是把各類城市部件,如路燈、井蓋、垃圾箱等納入城市管理信息庫,有關部門主動巡查發現問題,并精確定位、相關管理部門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目前,數字化城管正在我國各城市悄然興起,國家建設部對數字城管工作進分重視,要求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為試點階段,2008年---2010年為全面推廣階段,并于2007年1月29日,建設部了《關于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建設和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要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推廣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抓好數字化城市管理推廣工作。全國各個城市紛紛開始推進數字化城管建設,但數字化城管建設資金投入大,如何在小城市建設數字化城管便值得仔細研究。本人在參與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縣級市)數字化城管建設中,對小城市數字化城管建設總結了幾點經驗,供大家參考。
數字化城管的建設
充分整合已有資源
在數字化城管建設過程中,往往重建設,輕整合,這樣即造成了重復建設,又加大了建設資金投入。因此在建設數字化城管過程中,首先應對已有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應充分利用和共享已有資源。各地國土資源部門都已有地理信息數據庫,在數字化城管地理信息普查與建庫過程中,應盡量以國土資源部門的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統一坐標、統一數據編碼要求,以方便數字化城管數據庫與其他電子政務系統實現資源共享。
現在,全國各地公安、交警均已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在數字化城管系統建設前,應到相關部門了解已建成系統數據接口、傳輸方式等,對上述監控資源進行共享,以最大限度節省資金,避免重復建設。特別應注意的是,公安的視頻監控共享方式因涉及公安網絡安全問題,應盡量采取前端共享(系統外共享)方式。
合理確定數據采集范圍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速度正在加快,各地城市建設規模也在擴大,我所在的平度市是一個縣級市,市區規劃面積由原來的規劃區面積126平方公里。進行城市規劃調整后,調整為719.9平方公里,市區范圍大大擴大。在原市區內,也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大部分城中村已拆除或面臨拆除。在確定地理信息數據普查范圍時,考慮到正在建設區域內的公用設施無法進行數據采集,在開發區等工業區域,大部分市政公用設施依附主要道進行建設,工廠廠區內,的設施由各個工廠自己負責管理。針對上述情況,在確定地理信息數據普查時,對上述區域采集方案進行調整,對正在進行舊城改造拆除區域和即將進行舊城改造拆除區域暫不采集,待舊城改造完成后,再補充進行數據采集與建庫,對開發區等工廠密集區域,數據采集以道路為主,按里程計算采集。通過上述調整后,實際完成采集控制面積由原先設計的48平方公里擴大為78平方公里。
系統平臺建設
在平臺建設中,建議采取集中建設,集群發展模式。平度市數字化城管就未進行獨立的平臺開發,而是使用青島市數字化城管系統平臺,僅此一項便節省資金200多萬元。
集中進行平臺建設的主要優勢是節省資金和系統維護資金,數據通用性強。但也存在系統功能設置相對固定,無法滿足各個城市個性化管理方面的需求。
另外,面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系統的設計應考慮今后的擴展及應用,應采取模塊化結構設計,保證系統的開放性和可擴充性,應事先設計預留數據接口,以方便系統升級。
中控大廳建設
目前,各個城市的數字化城管中心一般采用大屏幕加座席的形式,從使用效果上看,大屏幕一般在重要活動或領導參觀、試查中使用,大屏幕建設投入資金大,維護費用高,使用率低。我市在建設中采用高清投影儀替代大屏幕的方案,從實際使用上看,完全可以滿足要求,而且維護方便、費用低,推薦小城市建設指揮中心時,可考慮使用投影儀的方案來降低初期建設費用。
數字化城管的運行
數字化城管的核心問題就是“及時發現與迅速處置”,在建設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重系統建設,輕體質改造。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建設,只是解決了及時發現的問題。但如何做到迅速處置,就需對原各個責任單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等進行流程再造,已適應數字化城管的要求。我市數字化城管系統建成后,通過近半年的運行,總結出了幾點經驗:
運行區域的確定
數字化城管屬于新興事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應先在部分區域進行試點運行。通過試點運行,整理出對信息采集的管理方法、方式及人員巡查密度及工作責任網格的合理設定,及相關參與職能部門處置數字化城管指揮中心派遣問題的工作流程,然后再全面實行。
參與部門的確定
隨著多媒體、互聯網、視頻監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改進,其已經在城市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中得到廣泛普及和使用,實現了城市網格化、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建立一個城市快速綜合管理制度,形成一個溝通快捷、處置及時、高效運轉、信息共享等城市管理機制。數字化城管系統建設中,為了能夠采集、傳輸、存儲城市交通要道、重要場所的現場環境信息,引入了許多高清晰、數字化、紅外攝像頭,構成了一個完善的數字化城管前端拍攝子系統,提高了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可視化、交互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字化城管系統 視頻監控 最小視頻編碼 宏塊交織 數據遷移
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和面積規模迅速增大,建立一個良好的城市運行秩序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已經成為城市管理的研究方向。隨著互聯網、存儲器、攝像機、GIS、投影儀等軟硬件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城市網格化、信息化、共享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撐,許多城市已經引入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數字化城市化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前端攝像頭、服務器、后端陣列顯示器等部分,可以將現代計算機技術與市政服務、社會管理、基礎設施管理集成在一起,實現城市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為疏導城市交通、巡視監控城市安全等建立一個高校機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創新城市管理機制,改進城市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 數字化城管系統功能分析與設計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網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其將高清晰攝像頭、陣列存儲器、三層交換機、光纖網絡或移動通信網絡、視頻墻等集成在一起,利用無線數據傳輸攝像頭采集的數據,同時可以在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中引入GPS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實現視頻圖像、語音信息、目標位置管理和服務,強化城市監控和管理能力。通過對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進行分析,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城市現場環境視頻采集功能、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大容量數據存儲功能、數據展示功能、城市集中控制中心功能等五個部分。
2.1 城市現場環境視頻采集功能
城市管理者可以在交通卡口、政府機關、金融單位、娛樂生活廣場等位置部署高清晰、數字化、紅外線攝像頭,可以實現24小時無間斷視頻拍攝,并且可以將音視頻信息進行模數轉換,利用視頻編碼技術實現視頻圖像壓縮、編碼,提高視頻傳輸準確度和便捷性。
2.2 視頻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
視頻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可以將攝像頭拍攝的現場環境信息發送至服務器。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采集的數據量非常大,因此構建一個高帶寬、高速率的傳輸和交換子功能非常重要,該功能主要由光纖網絡、三層交換機等構成,這樣就可以支持多媒體視頻信息安全傳輸,并且提供組播和QoS保障,實現多媒體視頻流的無阻塞傳輸和交換,確保城市現場環境圖像、音頻信息采集功能,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2.3 視頻數據存儲功能
城市管理系統現場環境拍攝多采用720P、1080P等高清晰攝像頭,24小時不間斷的持續拍攝產生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需要構建一個功能完善存儲系統,將海量的多媒體視頻信息保存在數據庫匯總,同時引入數據遷移、數據放置、數據備份和恢復等技術實現數據高效率、安全訪問,引入陣列存儲器構建冗余管理機制,提高數據的完整性保護功能。
2.4 視頻數據展示功能
城市管理系統最為重要的作用是拍攝現場環境信息,將其投影到多媒體電視墻、PC終端顯示器、智能手機顯示器等設備上,展示城市各個重要位置的實時現場環境信息。目前,許多城市構建了數字城管中心,將城市現場環境信息利用多媒體矩陣管理模式實現靈活切換、展示和控制,并且具備歷史回放、實時查看和分屏展示功能。
2.5 城市集中控制中心功能
目前,為了提高城市管理系統的機動性、靈活性,統一調度和管理警力、城管等執法人員,城市管理中心構建了一個集中控制中心,利用云平臺實現控制中心與執法管理人員的實時交流、互動,便于及時的處置城市管理事件。
3 視頻監控在數字化城管系統中的應用技術
3.1 視頻監控應用構成
視頻監控是數字化城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位于城市管理系統的前端位置,可以完成城市現場環境視頻采集、視頻編碼處理、視頻信息傳輸和視頻信息接收功能,以便能夠利用多功能攝像頭將現場環境信息拍攝下來,同時利用攝像頭集成的微處理器進行編碼、壓縮和濾波處理,將大容量視頻信息進行壓縮,封裝到數據包中,利用光纖網絡發送到服務器,以便用艚行接收視頻數據內容,視頻監控在數字化城管系統中的應用架構如圖1所示。
視頻采集位于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的最前端,目前常用的視頻采集攝像頭包括HD攝像頭、紅外攝像頭、網絡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可以部署在交通要道、十字路口、城市廣場、金融單位門口、政府機關單位門口的電線桿上,并且通過光纖網絡、移動4G網絡等將采集的信息發送至服務器。
著眼發展,立足創新,構建泰州特色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堅持“創新、實用、高效、經濟”的原則,本著投入少、見效快的宗旨,歷時四個多月,構建了由十六個子系統組成、具有十二大特色的泰州數字化城管平臺。
(一)創新建設模式 整合共享資源
本著“以人為本,著眼發展,科學實用,安全可靠”的建設思想,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泰州實際,開拓創新,整合資源優勢,提出了“企業投資、政府租用、專業服務、利益雙贏”的建設模式(以下簡稱“泰州建設模式”),歷時120多天構建了具有泰州特色的節約型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創造了數字化城管的“泰州模式”和“泰州速度”。
“泰州建設模式”有效整合了政府、電信網絡、信息、監控、管網鋪設、機房配置、技術人員等各類資源;避免了重復建設;降低了政府投入,減緩了財政壓力,壓縮了人員編制;實現了平臺建設又好又快的目標。僅與公安、國土的資源整合就節省了建設費用千余萬元。
(二)完善指揮體系 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健全市級平臺機構。建立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在市政府和城市管理委員會的統一領導、協調下,負責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調度、協調、監督與評價等日常運行工作。二是建立“監”“管”分離的管理體制。結合泰州實際,將中心內設處室呼叫中心擴建為監督大廳,將派遣處和跟蹤協調指揮處整合成指揮大廳,創建了“監督”和“指揮”兩條軸線平行運行的管理體制。三是完善二級指揮的運行體系。按照精細、快捷的工作要求,在現有36家二級平臺基礎上,將平臺網絡不斷向下延伸。截至目前,已建立三級平臺23個、四級平臺8個,實現了從二級到三級、三級到四級平臺的直接傳輸,縮短了傳輸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打造系統特色 優化運行體系
泰州數字化城管建設中著力打造系統特色,優化系統功能。目前已具有多渠道案件受理、部件在線更新、監督員越界和超時提醒、案件立案超時短信提醒、異地容災備份、專業部門二級指揮派遣等12大特色功能,為系統安全、準確、快捷運行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在系統運行體系上,建立了“一級監督、二級指揮、三級考核、四級聯動”的運行模式。
兩年來已先后接待了浙江、山東、貴州、福建、甘肅、江西等八個省近60個城市的學習考察,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2009年10月數字化城管的“泰州模式”和“泰州速度”榮獲中國城市論壇頒發的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同年,泰州數字化城管系統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頒發的2009中國GIS優秀工程銅獎。
多措并舉,健全機制,高效運行數字化城管平臺
自平臺2008年7月21日建成并投入試運行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如何保持平臺的高效、穩定運行。兩年來,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斷健全城市管理責任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平臺高效運行。
(一)明確職責,規范城市管理行為
為強化城市管理,規范城市管理行為,保障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規范建設和高效運行,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請政府出臺了《泰州市市區數字化城市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和36個專業部門(單位)的職責以及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規劃、建設和數字化城管處置的原則,有力地保障平臺高效運行。
(二)堅持市場化運作,健全應急處置機制
對參與數字化城管的36個專業部門(單位)明確每年年初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應急服務維修隊伍,簽定目標責任書,用市場化運作方式購買維修服務,構建權責一致、職責明確、行為規范、處置順暢的應急處置機制。
(三)改革資金運行模式,建立資金使用協調運轉體制
改革資金運行模式,精簡資金運行程序,減少資金運行環節,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建立“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專業部門專款專用、數字化城管部門核準確認、財政部門檢查監督”的資金使用協調運轉體制,確保數字化城管問題及時處置率、及時結案率的提高。
(四)完善獎懲考核機制,健全綜合評價體系
提請政府出臺了《泰州市數字化城管長效綜合管理考評辦法》和《泰州市數字化城管長效綜合管理考評標準及計分細則》,將城市長效綜合管理內容細化成12個方面內容,量化成107項具體指標,作為指導城市管理的標尺。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做到管理責任具體化,推行責任保證金制度。建立市、區兩級雙向考評機制,每月一點評,市政府于年底依據考評等次予以獎懲兌現。此外,開發手機版的綜合評價系統,讓有關市領導通過手機查閱,了解城市管理全局和現狀。同時,聘請市作風辦工作人員進駐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對各專業部門的履職情況進行考核。
(五)實行通報公示制,建立社會監督體系
每月中旬,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文件的形式對各專業部門(單位)上個月度案件處置情況及得分排名情況進行通報,并將此結果在《泰州日報》上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主動進位,強化服務,打造為民服務品牌
堅持服務理念,以打造“百姓城管”品牌為主題,以“天天干凈、處處整潔”為目標,主動協調36個部門(單位),積極開展“做小事行大愛”等活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一)暢通渠道,為民排憂解難
建立輿情信息綜合搜集機制,暢通88012319熱線、網上投訴等10個信息渠道,讓民有所呼、有所訴,初步形成了政府與市民的良好互動局面。兩年來,投訴受理率、反饋率、回訪率均為100%。公眾廣泛參與機制的建立,改變了以往城市管理問題難以找到責任主體,老百姓訴說無門的尷尬局面。
(二)主動溝通協調,及時解決疑難案件
按照以民為本的價值取向,以解決城市管理中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建立了數字化城管疑難案件分類處置運行機制。根據各階段工作中重點、難點問題,每周確定1-2家走訪對象,開展相互工作交流、專項問題協調以及多部門協商活動;牽頭召集相關部門,現場辦公,及時協調相關矛盾,理順體制關系,落實責任主體,根據“重點問題快速處置,一般問題有效處置,簡單問題現場處置,疑難問題集中處置”的工作原則,一大批長期影響市容環境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關鍵詞:數字化;城市管理;設計
1衡水市縣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現狀
2010年6月確定衡水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項目建設,2011年9月啟動,2010年10月竣工,并通過省專家組評估驗收。在全省11個實現了建設速度最快、投入資金最少、技術設備最優的目標。2010年10月21日項目建設通過了省住建廳專家組的評估驗收。2010年11月9日省住建廳為我市頒發了“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應用城市”的牌匾。2010年12月10日順利通過省三年大變樣考評組的考核驗收。安平縣為推進城市管理標準化、網格化,結合公安系統的“天網工程”,綜合設計出了衡水市第一個縣級數字化城管系統,于201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安平縣結合本地實際,投資4000多萬元于近年建設了天網工程,在縣城主要街道、治安卡口、公共聚集場所、賓館、學校、醫院以及治安復雜場所安裝高清攝像監控設備,覆蓋面積達到25km2,為城管違章、交通違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等進行信息分類,以及為強化城市綜合管理、預防打擊犯罪和突發性治安災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資料。城管部門結合監控畫面,安排城管隊員不間斷巡查,快速精準到位,及時發現問題并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問題,信息化助力城市管理更加“耳聰目明”。冀州市近年來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快速推進數字城管建設,先后組織專業人員赴霸州市、遷安市、秦皇島市,考察數字城管運行情況,學習數字城管先進經驗。由國土資源局牽頭建設數字城市系統,2014年8月冀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下一步,冀州市將對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進行普查建庫,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與建設單位溝通、協調,將數字城管倒入數字城市系統,形成聯動機制,構建大城管格局。2013年12月由衡水移動深州分公司負責建設管道光纜,搭載著深州市政府、深州住建局建設的深州數字城管網絡,已施工完畢。衡水移動深州分公司與深州市住建局、設計院及施工方等單位積極協調溝通,經過了配合選址、勘測、隨工督促建設,現已具備開通條件。
2衡水市縣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內容
針對數字化城管系統平臺項目建設工程,具體建設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硬件及網絡環境建設。配制系統運行所需的硬件設備,包括服務器、大屏幕、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無線監管數據采集設備建設。建立基于運用無線網絡,對現場信息進行采集和傳送的數據采集系統,實現城市監督管理的移動辦公。呼叫中心建設。建設接受城管監督信息員、相關街道、社區、市民呼入熱線反映問題的受理接入、數據錄入、問題分析和信息傳輸系統。城市監督指揮中心建設。完成城市管理監督中心和指揮中心的機房建設、大屏幕、硬件等設備的配置和集成等。存儲體系總體規劃。數據集中要求存儲系統能夠提供極高的性能和容量,必須采用先進的智能型企業存儲設備,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認為問題核心是建立一個良好的存儲子系統,本方案以存儲區域網(SAN)為核心技術,由于考慮到不同存儲設備的性能和互操作性問題,采用業界主流和先進的存儲系統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從管理制度、軟硬件環境等方面采取綜合防范措施,保障信息平臺、基礎數據和信息內容的整體安全。
3衡水市縣級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設計
3.1數據設計
基礎數據,包括基礎地形圖、正射影像圖、行政區劃圖以及環境、城市建設、歷史文化保護、人文、社會經濟等眾多的空間信息和非空間信息。單元網格數據,包括單元網格編碼、面積、初始時間、變更時間以及備注等。部件數據,城市部件數據庫的建設為實現精確城市管理和事件定位成為可能,是數字城管系統最重要的基礎數據庫之一。在進行編碼工作時需要按照國家標準CJ/T214制定城市部件、事件分類進行編碼。地理編碼數據,通過地理編碼技術對城市部件進行分類分項管理,最終實現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確,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轉變。
3.2功能設計
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城管通信技術為平臺,以數字地理信息為基礎,結合移動定位系統、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軟件平臺,為城市管理者提供聲、像、圖、文字四位一體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針對城市部件的檢查、報警、緊急事件處理、指揮調度、督察督辦等功能。
3.3安全設計
地理信息數據要確保安全,不能泄密。各種業務辦理信息要確保安全,不能在執行批轉等一系列業務處理操作的時候發生數據泄漏的情況。要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存儲安全,避免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保證系統運行環境的安全性。包括網絡環境、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軟硬件環境的安全性。硬件和網絡方面的要求要符合肥鄉電子政務有關規定中對信息安全的要求。
【參考文獻】
2015年8月,國家標準委下達2015年第二批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由杭州市城管委作為起草單位的《數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采集標準》獲得計劃立項,并將于2016年底完成制定并在全國推行。
作為住建部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杭州數字城管堅持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通過政府“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的做法,引入第三方監管。以市民的眼光、專業的標準,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并核實處置質量,率先在全國走出了一條市場化信息采集的路子。近十年來,杭州市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在確保全面、及時、準確發現城市管理問題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據初步測算,成本比為1:3.47。信息采集市場化在杭州的成功實踐,也引起了全國各地同行的一致好評并廣為借鑒,許多推行數字城管的城市(區)政府都沿用了市場化采集的做法。據統計,目前參與杭州信息采集市場化項目的企業已累計參與了全國128個城市、區(縣)的信息采集市場化項目,杭州已成為全國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場化的“孵化器”。
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場化模式在杭州的趨于成熟和在全國的不斷推開,迫切需要既有普遍指導意義、又兼顧各地實際的相關標準,來引領數字城管事業的快速、高效和良性發展。為此,多年來,杭州開展了對信息采集標準建設的持續性研究,根據城市管理動態性、差異化的要求,出臺了《杭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立案、結案規范》,并結合城市管理實際逐年調整和完善。
目前,數字城管問題類別已擴充至12個大類、202個小類,基本實現了城市管理行業的全覆蓋,并得到了各相關行業部門的高度認同。同時,杭州還多次參與了國標、部標的編制,主編或參編的各級數字城管行業標準達11部,如《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案件立案、處置與結案》、《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采集》(均為部標),對進一步規范和指導全國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設和運行,有效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場化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數字城管運行實效,十年間共立案交辦案卷1126.80萬件,解決1126萬件,問題及時解決率由投入運行時的26.7%提升至目前的99.33%。而數字城管信息采集標準化建設,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數字城管的運行成果,也加深了城市管理各部T對標準的認同意識,推動了城管資源的不斷融合,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合力;同時也為杭州市正在建設的智慧城管中的加強街面管控、促進社會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機制保障。
關鍵詞關鍵詞:數字城管;督查分析;J2EE;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7011004
0 引言
數字化城市管理簡稱“數字城管”,是城市管理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1]。數字城管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城市的各種數字信息和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可以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2]。
在數字城管信息系統的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城市管理
領域的大量寶貴的信息[3],從這些海量的原始數據中進行分析、統計,從而發現實用、有意義的知識,對于城市管理的科學監管具有重要的意義[4]。
本文采用目前企業級應用開發中主流的J2EE技術,利用Struts2和Hibernate框架,設計并實現了一個面向數字城管的督查分析決策系統。該系統充分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數字城管的督查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為城市管理的科學決策提供直觀的依據。
1 系統總體設計與分析
1.1 系統總體需求設計
面向數字城管的督查分析決策系統針對數字化城市管理領域“亮化”、“潔化”等督查管理中采集的主要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統計[5],提取有價值的全局性信息,提供對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決策支持。
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統管理、亮化信息管理、潔化信息管理、亮化分析、潔化分析和綜合分析等。
系統管理:實現用戶信息管理,查詢系統的登錄日志,管理城市道路、社區等基本信息。
亮化信息管理:對亮化的案卷信息、亮化的類型進行管理。
潔化信息管理:對潔化的案卷信息、潔化的類型進行管理。
亮化分析:對亮化信息進行分析查詢,利用百度地圖和圖表直觀呈現。
潔化分析:對潔化信息進行分析查詢,利用百度地圖和圖表直觀呈現。
綜合分析:分別對亮化和潔化進行分析,在不同的約束條件下,發現問題出現最嚴重的區域,有利于決策。
2.2 亮化分析模塊設計
亮化分析模塊為用戶提供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如按類型分析、時間分析、網格分析、道路分析等。在結果的呈現中,采用了OpenFlashChart來制作柱狀圖。OpenFlashChart是開源的、以Flash和JavaScript為技術基礎的圖表插件,可以靈活、動態地呈現分析結果。亮化分析模塊還引入了百度地圖API,讓呈現的結果更加豐富直觀。
(1)分析結果的圖形顯示。例如,對于需要顯示圖形的JSP頁面,首先導入swfobject.js 和 openflashchart.swf,然后統計時間約束條件下的案件數,將數據返回前臺,經過相應的處理之后,就可以呈現一張完整的柱狀圖。
當用戶在前臺設置好時間約束條件后,會提交一個Ajax請求,將數據返回到后臺,通過處理,將要返回的值放入request對象中。
系統實現亮化時間分析的過程如下:①當用戶提交相應時間的請求數據后,在后臺通過get和set方法接收數據;②后臺接收到前臺的請求后,調用DAO層的getCountByTime()方法,獲取各個年月的總數,將數據放入map中;③在Action中獲取到相應的數據后,將結果組裝成JSON數據存入request中。
3 結語
面向數字城管的督查分析決策是數字城管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數字城管的建設提供了督查分析與
科學決策的依據。有效利用城市管理積累下來的數據,進行數據的科學統計分析,提取出有用的科學信息,可以為城市管理的科學執法、統籌兼顧提供良好的依據。本文設計了一個采用主流J2EE技術、以SQL Server作為數據庫、結合Struts2和Hibernate框架、使用MVC設計模式的面向數字城管的督查分析決策系統。該系統綜合使用了Ajax技術和jQuery框架,實現了亮化、潔化等督查數據的有效分析,并提供分析結果的圖形化顯示。今后,將繼續擴展系統的信息來源,引入更加智能的數據挖掘算法,進一步促進數字城管督查管理的知識發現。
參考文獻:
[1] 郝力.數字城管:革新城市管理模式[J].建設科技,2010(23):6669.
[2] 陳觀林,李圣權,周魯耀.杭州市“數字城管”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情報雜志, 2009,28(z2) :4345.
[3] 孫峰.數字城管業務系統建設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5(24) :67076711.
關鍵詞:中小型城市 數字城管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
前言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是通過電子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3S技術以及地理編碼技術實現了城市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新型的單元網絡管理模式徹底實現對城市發展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
一、數字化城市管理概述
(一)數字化城市管理的特征
數字化管理共有三種模式,一是將現代新型的管理思路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向結合,即為數字化管理模式。二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針對城市在建設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管,即動態管理。三是在管理過程中各個管理細節的因素通過數字化管理進行明確,保障了管理的科學合理性以及高效便捷性,實現了城市管理從以往的模糊管理轉變成現在的精確化管理。
(二)數字化管理的模式
數字化管理所采用的技術有以下四種所組成:一是分布式計算技術與數據庫,分布式數據庫可將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在計算機上實現數據共享。分布則指的是,在不同計算機上的數據可以在某一個計算機上進行整合計算,在實現多臺計算機的同時計算的同時,也實現了針對不同地區數據庫的建立。二是網絡計算機技術,其作用是實現數字化管理城市建設的輔助作用和對資源的共享。三是3s技術,3s包含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這項技術的合理的運用可以監控城市管理地理位置,與建設的進展程度,對可視化管理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四是地理編碼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將實際物體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量化,與實際與網絡的比例存于計算機當中,針對不停部門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融合。
二、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與配置,對現有的規章制度、成語與方法進行科學的管理。它在整個人力資源的運作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對人力資源的預判、工作上的設計,人員的篩選以及對人員的教育培訓,開發人員潛力,促進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等。
三、中小型城市概述
我國對于中小型城市標準為:城區常住人口在五十萬以上一百萬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二十萬以上五十萬以下的城市為I型小城市,二十萬以下的城市為II型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五十萬的為小城市。
四、數字化城管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
(一)數字城管管理系統開放式的塵世管理人員的增補機制
一是移動執法終端,通過移動執法終端,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現場實施情況進行回傳,有效的監督了執法人員文明執法的落實情況,同時也可以為受到污蔑的執法人員提供有利的證據,二是車載監控,對于一些特殊車輛,例如環衛車、渣土車等通過車載監控系統可以將車輛進行實時定位,以免特殊車車輛不按規定路線行駛,導致路面衛生受到影。三是城管通終端,相關業務處理人員可以通過城管通進行拍照、地點定位、可以及時回傳現場信息,指揮中心在根據回傳信息制定處理計劃。
(二)加強工作人員教育培訓
城市管理的工作內容涉及整個城市的各個領域,從環保到交通,從綠化到建設等各種城市管理的內容,范圍之大,輻射程度之深,需要具備的知識面之廣,都是城市管理的顯著特點。因此,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與進步,對于城市管理人員所具備的能力、知識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城市管理所面臨的難題不斷增加,這就要求了城市管理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和能夠利用現代城市管理的理念與方法進行管理建設。因此,中小型城市應針對在管理系統上出現的漏洞以及缺陷定期進行探討與研究,結合當前新型城市的發展趨勢展開深入討論,并積極學習符合當前時代背景的現代化管理技術,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以及個人素養。
(三)加大城市管理資金投入
結合我國目前形勢來看,中小型城市的發展與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投入。政府應結合目前城市的發展情況與發展前景來有針對性的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城市建設中必要的硬件設備,對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升級優化,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壓力,還有效的保障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還應對城市管理人員的薪資與福利待遇進行相應的提升,使員工在這種多重激勵下激發對工作的熱情,更好為城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關鍵詞】數字城管系統;云計算;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電子政務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computation
CHEN Cheng-kui,CAI Yan-guang,LIU Hui-ling,HUANG He-lie
(School of Autom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build on the network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mainly contains the basic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the system platform,core platform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urban management basic business application,the urban managemen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anagement,urban management extension access application platform,data center and exchange,meshing and census data,etc. Will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urban management mechanism innovation,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ervices,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system;clou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system;public service platform;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引言
城市數字城管的建設目標是: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空間地理信息技術、城市部件管理技術及云計算技術等多種數字城市技術,實現城市部件與事件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和空間可視化[1~3],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處置和監督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理城市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建立數字城管系統本身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適應新形勢要求,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創新之舉,同時,又是一個有力抓手,以此為契機,將提高城市的電子政務建設水平,推動城市管理機制創新,改善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務[4~5]。
1.平臺功能分析
1.1 構建數字城市管理支撐服務平臺
建設數字化城管系統,搭建數字城管系統基礎平臺。作為數字城管業務支撐平臺和對外服務的接入點,系統平臺充分實現數據服務共享、完成業務協同聯動,實現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和空間可視化,建立城市管理快速反應機制,及時發現處理城市管理問題。
1.2 綜合管理執法協同平臺
數字城管支撐平臺同時也是綜合執法協同平臺。數字城管系統在監督員主動發現城管問題、進行任務快速派遣和監督問題處理等方面提供了較好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手段,但是在執行處置環節缺乏信息平臺的支撐,通過建設案件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可進一步拓展“數字城管”系統的內涵和廣度,并為實現城市的“大城管”以及“數字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1.3 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平臺
整合共享全市基礎電子地圖、遙感影像、視頻監控與共享系統、規劃信息、法人基本信息、行政許可信息、行政執法信息,為城管部門與各相關部門網絡互聯提供數據交換接口,為管理、監督、執行提供基礎信息支持。
1.4 自動考核綜合評價服務平臺
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自動評價機制,通過內評價和外評價兩個方面,對城市管理的各個相關責任主體進行綜合考核評價。
1.5 數據普查
1.5.1 電子地圖及地理信息系統現狀分析
三維仿真規劃于2014年進行主城區建設:地下管線已由規劃局普查建設與維護,已經完成全市273平方公里管線數據;關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由城市國土局建設和維護。
1.5.2 基礎數據普查需求分析
開展網格劃分和城市管理設施普查,結合實地調查和相關部門的要求,對單元網格進行精細劃分和編碼、對部件進行普查,建立覆蓋全市的全面、準確、完整的城市管理部件基礎數據庫。同時,為了區分各個區的部件,在編碼方式上采用行政區劃代碼進行區別。結合MMS技術發展,對城市普查采用空間化可視可量測需求進行城市化精細管理。城市地理空間測量采用實景影像模式進行數據普查。
2.系統架構
城市數字城管信息系統是圍繞城市管理的業務流程而建立的大型信息化工作平臺,系統借助應用支撐軟件提供的基礎服務,建立與城管業務相關的數字信息,實現城管問題的協同管理。本項目總體架構全面貫徹國家住建部數字城管總體框架,滿足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系統總體架構包括門戶層、應用層、應用支撐層、系統支撐層、以及硬件和網絡層(IT基礎平臺),以及三個支撐體系(標準、安全、維護)、第三方系統等。
3.技術路線
3.1 3G移動通信技術
依托移動通信網絡,建立移動終端與監督中心、指揮中心的無線互連,實現語音、數據、短信、定位等業務協同運作。
3.2 計算機電信集成技術
計算機電信集成(ComputerTelecommunicationIntegration,CTI)技術集呼叫處理、語音處理、網絡通信等各項新技術于一體,為城市管理呼叫中心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基于CTI技術,建設一體化的城市管理呼叫中心。
3.3 云計算技術應用
建立私有云(或部分公有云)通過云計算技術應用解決方案,通過互聯網使用網絡IT資源服務,為數字城管的IT運行環境帶來更多的價值。云計算可描述在從硬件到應用程序的任何傳統層級提供的服務。
3.4 空間信息技術
空間信息技術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等為代表的處理地理空間位置相關數據的信息技術。
3.5 移動測量系統和城市實景影像處理技術
移動測量系統代表著當今世界最尖端的測繪科技,它是在移動載體(機動車、鐵路機車、飛機或無人機)上裝配GPS(全球定位系統)、CCD(攝影測量系統)、慣性導航系統(INS)等先進的傳感器和設備,在載體的高速行進之中,通過攝影測量的方式快速采集地物的空間位置數據和屬性數據,并同步存儲在系統計算機中,經專門軟件編輯處理,形成多種有用的專題數據成果。
3.6 智能客戶端技術
智能客戶端(SmartClient)技術,是一種結合了瘦客戶端(B/S模式)和胖客戶端(C/S模式)長處、易于部署和管理的新一代客戶端軟件技術,通過統籌本地資源與分布式數據資源的智能連接,使得交互操作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更快的響應速度。
3.7 網絡信息安全技術
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建設,采用VPN、CA認證系統、網閘隔離、網絡防火墻、防病毒系統、容災備份、UPS等全方位的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充分保障網絡系統和應用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
3.8 科學合理的架構技術
J2EE與.NET均為較流行的開發架構,但基于現WINDOWS用戶群的大量應用,基于.net架構開發有較大優勢,在微軟企業的強有力技術支持與發展下,其擴展性、兼容能力強,減免了J2EE的繁雜的中間件應用開發程序。
4.結語
通過實施數字化城管,通過高科技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建立城市全民城管格局,實現城市管理由被動管理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約定量型轉變,由單一封閉管理向多元開放互動管理轉變,使數字城管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工程和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侯宇紅.基于全景真三維斜射影像的數字城管應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1):106-110.
[2]陳平.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3(1):142-148.
[3]陳觀林,李圣權,周魯耀.杭州市“數字城管”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情報雜志,2009,28:43-45.
[4]程鋒.“數字城管”基礎數據普查關鍵技術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2):159-161.
[5]周迪民,段國云.地理信息系統屬性數據不確定性的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9,19(12):174-177.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61074147,61074185)。
作者簡介:
陳騁逵(1991―),男,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組合優化研究。
蔡延光(1963―),男,湖北咸寧人,博士,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組合優化、人工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等的研究。
一、推進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基本工作
截止6月30日,數字城管系統受理案件407863件,其中城管監督員上報357985件,監督員快捷上報38134件,公眾投訴(打12319、110和12345轉辦、電視媒體曝光、報紙曝光、網站投訴、郵件舉報、領導督辦)11744件,立案406980件,結案352718件,結案率85.67%。與去年同期相比,數字城管系統受理案件增加了131.75%,其中城管監督員上報增加了142.49%,監督員快捷上報增加了63.09%,公眾投訴(打12319、110和12345轉辦、電視媒體曝光、報紙曝光、網站投訴、郵件舉報、領導督辦)增加了139.28%。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紀委要求,現場核實核查媒體曝光案件484條,回復媒體曝光案件280條,完成農房違法搭建周報10期,回復紀委媒體曝光衛生問題處理情況報告12期共109條案件。
為了幫助各縣(市)區和各專業部門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案件處置率和綜合考核評分,我辦時時對案件數據進行觀測、分析,出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并通過數據進行了科學分析,上半年共有針對性的進行了50余次數據分析,為各縣(市)區和各專業部門提高案件處置率和綜合考核評分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二)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展示“品質春城”形象
1、與信息港彩龍論壇聯合開展第二個“3.19城市管理宣傳日”活動。
今年3月19日,為了讓市民充分了解數字城管,我辦借助彩龍論壇網絡平臺組織10多名網民體驗了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拉進了市民與城市管理工作的距離,提高了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的知名度。
2、《數字城市》雜志專題宣傳數字城管工作。
從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字城市》雜志開辟了“數字百城”宣傳欄目,5月,《數字城市》雜志周副主編一行赴實地采訪,深入了解我市數字城管工作開展情況,在《數字城市》第六期上用了四分之三的版面進行刊登,展現了市作為全國數字城管試點城市真實面貌和國際化“品質春城”的良好形象。
(三)完成新考核指標修訂工作并付諸實施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城市綜合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昆政發〔〕85號)的要求,市城市綜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14個縣(市、區)和3個開發(度假)區的城市綜合管理工作進行考核,為了使數字城管系統考核標準更科學、合理,真正體現數字城管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客觀、真實、科學、合理,促進數字城管工作有效開展,我辦積極協調各縣(市)區,在充分征求各(縣)市區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對《市數字城管系統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修改,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下發通知后,于5月份開始實行。
1、區域評價的評價指標(10項)
立案數結案率按期結案率按期派遣率
銷賬數媒體曝光案件數網站投訴案件數
返工數緩辦數問題案件數
區級監督員上報案件數(針對郊縣區考核)
2、專業部門評價的評價指標(6項)
結案率按期處置率返工數緩辦數
媒體曝光案件數網站投訴案件數
(四)完善系統功能,為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供有力保障。
1、抽查功能
年初,為了提高案件結案率,個別區縣存在工作人員把關不嚴,導致案件存在部分虛假結案問題,為了使系統統計數據客觀、真實,考核結果公平、公正,提高數字城管系統的公信度,我辦積極與技術人員溝通,增加了系統抽查功能,有效遏制了虛假結案問題,同時提高系統考核的真實性,使數字城管工作得到良性發展。
2、掛賬功能
因解決問題復雜、情節嚴重,需要綜合協調多部門處理或已納入規劃,短期暫時不能進行正常結案處理的案件,我辦在現有系統中增加了掛賬功能,為各區處理此類案件的提供有效解決途徑。
(五)搞好系統維護,推進系統優化升級
至12月底,系統總集成中標建設單位杭州天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對系統的維護期限界滿,去年經多方協調溝通,市級財政安排了100萬元進行系統維護,要求進行公開招標。為保證年初至中標期間系統不發生任何問題,市數管辦與天夏公司協商,要求按住建部標準對系統功能進行修訂并將維護期延長至今年3月底。同時,成立技術保障中心,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經5月份公開招標,[!]已確定杭州天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市數字城管系統維護中標單位。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縣區數字城機構不明,負責工作的同志還是兼職、且人手少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字城工作的正常開展。
2、由于郊縣區沒有市級監督員,且部分縣區未建立專職監督員隊伍,上報案件數較少,僅靠每月組織人員檢查兩次進行考核,郊縣區數字城管工作沒有進入日常化管理,考核不太公平。
3、城管監督員的地位不明確,工作中時常與被監督者發生矛盾,今年已發生沖突事件10多起,存在一定危險性。
4、大部分區縣未出臺數字城管工作機制創新文件,轄區在城市綜合管理案件處置力量建設上還較薄弱,經費和人力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按期結案率。
5、新的考核標準執行后,各縣區由于對標準把握不準,超期處置案件突出,城市綜合管理考核成績有所下降。
6、部分轄區責任部門還沒有納入數字城管系統管理,出現扯皮現象。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強工作對接,推進數字城管編制體制改革,建立適應新型城市綜合管理的編制體制,市里已與編辦對接,準備先調整數字城管工作職能,按工作需求設置相關內設處室,以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推動今后的發展;
2、加強對接溝通,讓上級理解增加市級監督員的必要性,推進郊縣區市級監督員到位開展工作,借鑒協管員管理辦法,確立起城管監督員在城市管理中的合法地位;
3、加強學習交流,吸取全國先進地區城市綜合管理經驗教訓,不斷進行制度創新,推進我市數字城管工作健康發展。
(一)以宣傳為龍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營造人人參與城管的濃厚氛圍
宣傳是做好城管工作的基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管理城市單靠執法人員的個體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要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必須充分發揮宣傳的引導和教化作用,通過宣傳讓全體市民認識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城管執法部門的職能,支持城管執法工作,從而形成人人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一是通過“宣傳月”集中宣傳,將明年的三月確定為城管執法集中宣傳月,組織廣大執法隊員紛紛走上街頭,開展豐富多彩的執法宣傳活動,宣傳政策法規,解答市民疑難問題,拉近與市民群眾的情感距離。二是通過多種形式密集宣傳,扎實開展“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千人簽名活動,建設城管執法文化墻、設立便民服務點,組織開展“關心城市環境、參與城市管理”進社區、進街道,讓市民時時處處關注城管執法工作,了解城管執法工作,提高了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意識。三是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突出城管事件深度報道和各種短小精悍的現場新聞、新聞特寫等,塑造城管人物,謳歌城管事跡,曝光違法事件,鞭策違法行為。
(二)以創新為手段,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加快推進城市管理社會化進程
創新是做好城管工作的動力。結合我市實際,按照“政府指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積極探索城管數字化和廣告清理等市場化運作模式。
一是加快建設數字化監督指揮中心。2013年我市數字化監督指揮中心的建設工作已列入市重點項目。按照2012年省建設廳在臨沂現場會的要求,數字化城管的運行需要對現有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作出調整,應積極建立“市級成立城管委員會,成立與上級城管部門職能職責一致的城管局,城管部門實施服務、管理、執法一體化”的城管體制及相應的運行機制,從而建立起“政府協調、部門聯動、街道有責、社區參與”的大城管格局。為解決建設經費問題,可采取由通訊公司投資、政府租賃使用的運作模式進行建設,將35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范圍,建立全面準確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基礎數據庫。整個工程也可由政府單獨投資或與相關通訊企業共同出資,政府租賃的模式運行。
二是市場運作,積極探索經營城市新思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城區戶外廣告設置進行統一規劃,實行有償使用,盤活城市公共資源,在“小廣告”治理等方面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力求實現社會效益和景觀效益的統一。
(三)以服務為中心,做到和諧文明執法,不斷優化城市發展環境
服務是和諧城管的宗旨。始終堅持“執法為民、管理便民、服務利民”的城市管理工作新理念,按照“服務、管理、執法”三位一體的城市管理思路,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
一是服務社會,保障民生。在工作中,不斷改進執法方式,堅持以理服人、有情執法,既要維護市容環境,又要方便市民生活。進一步抓好攤點占道治理,規范管理便民市場,歸集流動攤點;規范各類廣告牌匾,打造一批城市廣告新亮點;加大超載撒漏車輛查處,維護城市道路安全;清除各類非法小廣告,凈化建筑立面;嚴密監控亂搭亂建,對各類亂搭亂建依法組織拆除。建議市政府加快貿易市場和停車場規劃建設,推進馬路市場退路進店,緩解車輛亂停亂放的問題。
二是服務群眾,排憂解難。城管執法工作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受理舉報投訴是執法部門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始終堅持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認真做好舉報投訴案件的處理工作,嚴格按照“半小時到達現場、24小時內報告處理情況、三天回復處理結果”的要求,明確專人負責,快速查處,及時回復,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三是服務企業,推進項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招商引資攻堅年”和“大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的開展,立足自身職責,以服務舊村改造、城市建設等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為重點,實行全程伴隨式執法服務。
(四)以作風為保障,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依法行政鐵軍
干部隊伍是做好城管工作的保障。始終把抓好機關作風建設和規范化建設作為開展城管執法工作的重要保障,全力打造風氣正、干勁足、精神好、面貌新的城管執法隊伍。
一是加大投入,壯大執法隊伍。隨著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擴大,城市執法力量越發不足,而且出現人員老化的問題,現有63名在編人員,有10人年近50歲,在一線執法人員只有45人,管理35平方公里建成區,力量嚴重不足。建議按照國務院,按城市人口5‰的比例,配備執法人員,或招聘一定數量的協管員,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二是強化學習,提高人員素質。健全學習制度,制定學習計劃、篩選學習材料、固定學習時間,采取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習,堅持學習經常化。
家住國貿的李欣遇到一件讓人心煩的事,她家附近的地下水管道堵塞,給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她于是撥通了“數字城管”的特服電話。獲悉情況的路橋區“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在之后提供了專業化的精確信息:該下水道位于國貿北。在“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接到電話后立即下達指示,大概30分鐘左右維修人員立即到位。以前要花上十天半月才能找到出事原因,現在只要幾個小時就能辦妥。
李欣的這段經歷,恰恰就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數字化城市的一個縮影,而根據本刊記者新近獲得的信息顯示,剛剛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數字城管”的開發和經營者北京數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將在近期獲得涌金、深圳創投和優勢資本三家VC的3600萬人民幣的投資,預計三家機構投資后將獲得該公司12%的股權。
行業領導者
數字政通專門從事電子政務實用平臺的開發和推廣工作,幫助政府為政府部門提供辦公自動化(OA)、業務管理系統(MI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一體化的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并提供政府各個部門間互聯應用的關聯型電子政務管理平臺。
在數字化城市管理領域,數字政通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的實施經驗,一直擔當著行業先鋒和領路人的角色,至今承擔了包括北京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在內等十幾個項目的應用系統開發工作,其中10個已經全部建成并成功運行。在國土、規劃和房產等領域,數字政通成功實施過的各級政務系統70余個,通過國土資源部、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昆明市等諸多項目的實施,公司成功構建了部、省、市、縣(區)四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基于數據同步和共享的電子政務協同工作平臺。
“截止到2008年3月,由數字政通承建的‘數字城管’實施的項目已達30余個,并累計有10個試點項目已通過部級驗收。”數字政通總裁吳華強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1995年就開始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以及政務系統開發工作的吳華強很清楚,中國在城市管理上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城市管理存在的信息不及時,管理被動后置;政府管理缺位,專業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等弊端,“數字城管”的出現及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政府要引入“數字城管”存在資金上的問題,由于城市發展的速度日益增快,政府的財政預算越來越緊張, 面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量越來越大 , 由政府充當基礎設施投資主體越來越困難。“所以,我們選擇了BOT這個模式與政府合作。”吳華強說。
同一般的軟件公司一樣,數字政通通過競標獲得項目,與政府簽訂服務合同、并進行相應的軟件開發、并且在完成開發后把軟件交還給政府。“我們初期和政府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并在該項目完成后,為政府每年提供相應的維護支持,并從中盈利。”吳華強介紹道。
據數字政通的業務統計,一般投資一個項目投資金額在10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根據規模制定),其中用于軟件開發的金額占到15%-20%左右,每年的維護費用是所簽訂的合同額的5%-7%左右。以浙江省為例,全省的市區縣有101個,總的市場估值10億元至20億元左右。輻射到全國這個市場容量將達到200億元至400億元,并且在這個行業市場的增長率達到150%。不僅僅是數字城市,還包括數字社區,目前全國已有2萬個重點社區、重點城鎮,這其中包含了50億元至200億元的巨大市場。
初涉資本市場
據資料顯示,2006年數字政通完成7個項目的營業額為1800萬元人民幣,6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隨著“萬米單元網格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各個試點城市中取得了廣泛的認可之后,2007年數字政通的營業額達到了4300萬元人民幣,利潤增長到2030萬元人民幣,全年取得19個項目。“在2007年的基礎上,爭取2008年利潤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我們非常有信心做到這一目標。”吳華強說。
據記者了解,自從2005年7月開始,建設部一共先后確定了51個區(市)作為試點城市,如果保守估計平均每個城市(區)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至少產值將在5億元左右,而按建設部計劃到2010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行數字化管理,所相應投入至少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僅僅只是城市信息化的一個方面,還沒有計算由此產生的硬件提升所帶來的巨大市場。這個孕育著近百億元的市場才是投資者看好數字政通真正的理由。
關鍵詞: 數字城管; 防汛決策支持系統; J2EE; SSH2框架; Oracle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2-63-05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for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Wang Jianqiu1, Chen Guanlin2, Li Zhennan2
(1. 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Ltd. Hangzhou Branch, Hangzhou, Zhejiang 310003,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puting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Abstract: With deepening of city-oriented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floods become more serious so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way of how to use the J2EE platform with SSH2 (the Struts2+Spring+Hibernate)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the system,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design model, development tools. SSH2 framework technology with MVC pattern and the current mainstream JavaScript technology are implemented in this system. A summarized analysis of how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Key words: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floo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J2EE; SSH2; Oracle
0 引言
數字城管意為數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動通信技術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是促進城市管理現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數字城管是現代城市的發展趨勢,也是城市管理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1]。
近年來,許多國外發達城市相繼開展了“數字城管”的研究和實踐,實施“數字城管”也已成為中國城市管理建設的熱點。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百余個城市已建設或正在推行數字化城市管理[2]。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杭州市于2006年8月順利通過國家建設部的驗收,成為首批十個“數字城管”試點城市中第一個通過驗收的城市,其創新模式被冠名為“杭州模式”[3];至2010年底,杭州市已建成覆蓋城市市域的市轄城域數字城管統一平臺。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洪水對城市的影響日益嚴重,城市防汛預警決策的信息化建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4]。同時,技術發展與應用的不斷升級使得現有的決策支持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各行各業解決復雜空間決策問題的需要,空間決策支持系統作為GIS與DSS相結合發展的趨勢,已在國內外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5]。本文介紹一個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通過對城市河道、水庫等的防汛數據進行綜合收集和整理,實現對重點區域的有效監控;建立和優化防汛決策的基礎數據庫,為城市的防汛減災決策提供支持。在設計和開發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過程中,主要運用Java EE平臺技術結合SSH2(Spring+Struts2+Hibernate)框架,采用MVC架構實現數字城管防汛決策支持平臺,同時,還應用了許多其他的主流技術,包括Java Script,AJAX,JQuery,Open Flash Chart,Oracle數據庫等。
1 系統總體設計與分析
1.1 系統總體需求設計
設計和開發一個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需要通過對城市河道、水庫等的防汛數據進行綜合收集和整理,以實現對重點區域的有效監控,并建立和優化防汛決策的基礎數據庫。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包括系統管理、防汛信息獲取、實時水情分析、防汛預警、統計查詢等。要求完成系統的總體設計,對系統進行充分的需求調研,并在此基礎上認真進行系統的數據庫設計和功能模塊設計,重點完成分析模型和分類統計模塊,提供方便的查詢統計功能。
1.2 系統功能框架
數字城管防汛決策支持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
[數字城管防汛決策支持系統][系統管理][防汛信息獲取][實時水情分析][防汛預警][統計查詢] [系統基本信息管理][用戶管理] [表格導入][手工輸入][實時水情報表][實時水情圖示][預警測站分析][水情信息查詢統計][測站水位過程查詢]
圖1 數字城管防汛決策支持系統框架圖
數字城管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分為五個模塊。
⑴ 系統管理:主要實現用戶管理和系統基本信息的管理。其中用戶管理包括了用戶的創建、修改、刪除和密碼重置,系統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了地區、檢測站等系統基本信息的增刪改。
⑵ 防汛信息獲取:將各個監測站監測到的水位數據導入到系統中,是本系統數據的主要來源。導入方法包括手工輸入和現成表格的導入。
⑶ 實時水情分析:將各個測站監測到的最新的水位數據以各種形式展現給用戶。展現方式主要包括了圖示、表格展示。
⑷ 防汛預警:利用之前的數據通過算法預測出某天的水位數據,給防汛的決策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
⑸ 統計查詢:利用系統采集到的數據,統計一段時間內的水情水位信息,并以圖表表格等形式展現給用戶。
1.3 系統數據庫設計
系統數據庫包含了水體,地區,檢測點,水位信息,用戶五張表,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數據庫表結構
2 系統詳細設計與實現
2.1 用戶登錄功能的實現
系統初始的登錄界面如圖3所示。本系統擁有權限控制功能,主要有用戶管理、系統管理、信息錄入等權限,每個用戶都可以逐個分配權限點。同時,管理員可以給其他用戶分配或取消權限。
圖3 登錄界面
處理登錄請求的后臺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User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serivce;
/**
* 用戶登錄
*/
public String login() {
AppUser u=null;
try {
u=serivce.login(user.getLoginName(),user.getLoginPwd());
setLoginUser(u);
return "home";
} catch (MessageException e) {
setSessionErrorMessage(e.getMessage());
return LOGIN;
}
}
(其他功能的代碼省略)
}
2.2 防汛信息獲取的設計和實現
防汛信息的獲取,主要是通過手工輸入測站的水位數據或者將Excel表格中的水位數據導入系統來實現的,界面如圖4和圖5所示。手工輸入主要是監測員根據測得的數據,將水位記錄逐一錄入到系統中,效率較低,而表格導入則可以將監測數據批量導入到系統中,從而提高數據獲取的效率。
圖4 手工輸入水位信息界面
圖5 從Excel表格中導入水位信息界面
⑴ 手工錄入的實現
手工錄入主要功能是將網頁表單中的數據添加到數據庫中,因此實現比較簡單,其Struts的Action的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WaterLevel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Autowired
private WaterLevelService 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StationService station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rivate WaterLevel model=new WaterLevel();
private int stationId=-1;
private int monitoreeId=-1;
private WaterLevelQueryArg arg=new WaterLevelQueryArg();
private File excel;
private String excelContentType;
private String excelFileName;
/**
* 手工輸入
*/
public String handInput() {
model.setId(null);
model.setStation(new Station(stationId));
model.setMonitoree(new AppUser(getLoginUser().getId()));
service.saveOrUpdate(model);
getRequest().setAttribute("resultMessage", "錄入成功");
return "view";
}
(其他代碼省略)
}
⑵ Excel導入數據的實現
表格導入主要過程包括了文件上傳,Excel文件遍歷和數據庫記錄插入,其Struts的Action的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WaterLevelAction extends PagealbeAction
{
/**
* 從表格中導入
*/
public String excelImport() throws Exception {
final Integer[] count={ 0 };
try {
ExcelTableReader reader=new ExcelTableReader(excel);
reader.process(new ExcelRecord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Record(Cell[] columns) {
WaterLevel w=new WaterLevel();
// 初始化一個實例
w.setId(null);
w.setMonitoree(getLoginUser());
w.setStation(new Station(new Integer(columns[0]
.getContents())));
w.setTime(ExcelTableReader.getDate(columns[1]));
w.setWaterLevel(Double.valueOf(columns[2].getContents()));
// 保存
service.saveOrUpdate(w);
(其他代碼省略)
}
2.3 實時水情分析的設計和實現
實時水情分析,是指利用已有的最新水情數據,將當前的實時水情及其分析結果用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方便用戶掌控當前的實時水情。實時數據的展現形式主要包括圖示和報表顯示。圖示即標明每個檢測站在地圖中的位置及當前的狀態信息,讓用戶對當前的水情在地理上的分布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圖6所示。而報表顯示則將水庫和河道的實時信息通過表格的形式展示給用戶,表格中包括水情的詳細統計數據,如圖7所示。
圖6 實時水情圖示
圖7 實時水情報表
水情圖示功能是利用百度地圖的API來顯示地圖。百度地圖API是一套應用程序接口,通過該API,即可在應用中構建功能豐富、個性化的、高效的地圖功能,其中包含了構建地圖基本功能的多個接口,提供了諸如位置搜索、周邊查詢、出行路線規劃等功能服務。本系統主要利用了API中地圖顯示功能,并將測站的信息以覆蓋物(覆蓋物是百度地圖API中疊加或覆蓋到地圖中的內容)的形式顯示出來。載入地圖并初始化的JS代碼如下:
var map;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創建地圖實例
map=new BMap.Map("container");
// 禁用雙擊放大
map.disableDoubleClickZoom();
// 添加導航控件
map.addControl(new BMap.NavigationControl({
type:BMAP_NAVIGATION_CONTROL_LARGE
}));
// 添加地圖類型控件
map.addControl(new BMap.MapTypeControl());
// 添加圖例控件
map.addControl(new CutLineControl());
// 添加地區控件
map.addControl(new RegionControl());
// 初始化地圖,設置中心點坐標和地圖級別
map.centerAndZoom('杭州');
// 用于保存創建的站點列表
var stationMarkers=new Array();
// 從服務器獲取水位信息并更新顯示
function getAndUpdateStations() {
$.getJSON("../waterLevel/getAllLatest.action",function(data) {
var list=stationMarkers;
var levels=data.list;
var i, j;
for(i=0; i
list[i].level=levels[i];
list[i].updateDiv();
}
});
}
// 獲取站點列表并加載
$.getJSON("../station/getAll.action", function(data) {
// 加載返回的站點列表
for(var i=0; i
var lng=data.list[i].lng;
var lat=data.list[i].lat;
var marker=new StationMarker(new BMap.Point(lng,lat),
data.list[i])
stationMarkers[i]=marker;
map.addOverlay(marker);
marker.waterLevel='';
marker.updateDiv();
}
// 獲取水位信息并更新顯示
getAndUpdateStations();
// 定時器:獲取水位信息并更新顯示
$(document).everyTime( 60*1000, function() {
getAndUpdateStations();
});
});
});
(其余功能代碼省略)
2.4 實時水情分析的設計和實現
統計查詢是指利用系統采集到的數據,統計一段時間內的水情水位信息,并以圖、表等形式展現給用戶。主要界面如圖8和圖9所示。
圖8 某個測站在一段時間內的統計信息
圖9 在一段時間內的水情的統計報表
統計查詢中涉及到許多不同類型信息的統計,這里以一個時間段內的每個時間單位的平均水位為例。為了防止系統中單純為傳遞數據的Java Bean數量的無限制地增長,我們用了Map(映射)代替Java Bean來返回查詢的結果。其主要代碼略。
2.5 防汛預警的設計和實現
防汛預警,主要是利用之前的數據通過算法預測出某天的水位數據,給防汛的決策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其主要界面如圖10所示。
圖10 在一段時間內的水情的統計報表
預測算法如下:
public class PredectionService {
/**
* 根據之間的數據預測下一天的數據
*
* @param list
* @param algorithm
* @return
* @throws MessageException
*/
public Map predict(List
list, String algorithm) throws MessageException {
// 變量聲明
double result=0;
int n=list.size();
double[] x=new double[n];
// 初始化原始數組
int i=n-1;
for (Mapm:list) {
x[i--]=(Double) m.get("level");
}
// 調用相應算法
try {
Method method=this.getClass().getMethod(algorithm,
double[].class);
result=(Double) method.invoke(this, x);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MessageException("不支持的算法");
}
// 添加到結果中
Map t=list.get(list.size()-1);
t=new HashMap(t);
try {
SimpleDateFormat sdf=new SimpleDateFormat
("yyyy-MM-dd");
Date date=sdf.parse((String) t.get("time"));
date=new Date(date.getTime()+24L*60*60*1000);
t.put("time", sdf.format(date));
t.put("level", result);
t.put("isPrediction", true);
} catch (Pars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
return t;
}
/**
* 平均算法
*
* @param x
* @return
*/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
double p=0;
for (double a:x) {
p+=a;
}
return p/x.length;
}
/**
* 插值算法
*
* @param x
* @return
*/
public Double interpolation(double[] x) {
double p=0;
int n=x.length;
double avg=average(x);
if (n==7) {
p=x[6]-7*x[5]+21*x[4]-35*x[3]+35*x[2]-21*x[1]+7*x[0];
} else if (n==6) {
p=-x[5]+6*x[4]-15*x[3]+20*x[2]-15*x[1]+6*x[0];
} else if (n==5) {
p=1*x[4]-5*x[3]+10*x[2]-10*x[1]+5*x[0];
} else if (n==4) {
p=-1*x[3]+4*x[2]-6*x[1]+4*x[0];
} else if (n==3) {
p=1*x[2]-3*x[1]+3*x[0];
} else if (n==2) {
p=1*x[1]-2*x[0];
} else if (n==1) {
p= [0];
}
if (p2*avg||p
double xx[]=new double[n-1];
for (int i=0; i
xx[i]=x[i];
}
return interpolation(xx);
}
return p;
}
}
3 結束語
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平臺是當今數字城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城市河道、水庫等防汛數據進行綜合收集和整理,實現對重點區域的有效監控,建立和優化防汛決策的基礎數據庫,可為城市的防汛減災決策提供支持。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有效地利用數字城管平臺積累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可進一步促進數字城管應用的開發利用和知識發現,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能。面向數字城管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使用當今主流的Java EE技術設計開發,以Oracle作為其數據庫系統,以Hibernate作為持久層管理,用Spring作依賴注入,使用Struts2作為控制層。系統充分展示了MVC設計模式的運用。B/S架構使得該系統可以在任何有瀏覽器而無需JRE支持的系統上直接使用。
參考文獻:
[1] 余孟澤,趙美英.打造“全省示范,全國領先”數字城管[J].城鄉建設,2006.8:53-54
[2] 河南省洛陽市文明辦,洛陽以數字化城市管理給力文明城市創建,http:///gzyd/2010-11/15/content_21390931.htm.
[3] 陳觀林,李圣權,周魯耀.杭州市“數字城管”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情報雜志,2009.28(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