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花期調控

花期調控

時間:2023-05-30 10:17: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花期調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花期調控

第1篇

一、花期調控主要措施

1.控制泡水時間調控花期:水仙為秋植球根花卉,具有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后儲存養分、夏季休眠的習性。水仙的孕花期是在休眠期,收獲后再過一段時間才開始花芽分化,2~3個月形成花苞后,就可以通過控制浸泡鱗莖的時間調控花期。在浸水促花前應把褐色的水仙花的鱗莖全部剝除。對大鱗莖,還要在鱗莖上進行劃割,深度為鱗莖高的1/3,以便于花梗抽出與生長。一般根據水仙浸水后至開花所需要的平均天數來確定浸水時間。我國北方浸水時間應在春節前35~45天。浸水處理的水仙鱗莖生長適溫為10~18℃,溫度過高會出現啞花現象。

2.通過溫度調控花期:溫度高低直接影響水仙的開花時期,溫度越低,水仙開花時期越遲;在不超過25℃的氣溫條件下,溫度越高,水仙開花時期越提前。在利用水仙浸水至開花所需要的平均天數確定浸水時間后,如遇天氣反常,光照不足,溫度過低或過高,不能按預期在元旦或春節開花時,需要通過溫度調控措施,使水仙能如期開花。氣溫過低時,可以采取以下升溫措施:用電加熱器提高室內溫度;用塑料薄膜建造一個小棚,把水仙花帶盆和水一起放入小棚內,小棚內可用電燈或電爐加溫;用60℃左右的熱水浸泡水仙,每天換水5~6次。氣溫過高時,可能導致水仙提前開花,可用5~10℃的冷水浸泡水仙鱗莖,每天換水5~6次;或者把水仙鱗莖和水一起放到10℃左右的地方,同時注意要有光照,這樣可以延遲開花時間。在元旦或春節前2~3天結束降溫處理,水仙花即可按時開放。

3.通過雕刻鱗莖調控花期:一般雕刻多用于水仙造型,雕刻后經25天左右即可開花,同比正常養護,可提前開花8~10天。具體操作是:取較大的水仙花鱗莖,剝除外面包裹的皮膜,將基部殘根泥土刮除,用清水洗凈。用鋒利的快刀把鱗莖的橫面自中央微偏一側縱切1刀,深度達鱗莖高度的1/2,可以稍傷幼葉及花葶,切勿傷及花蕾。再自鱗莖高度1/2處橫切1刀,兩刀匯合,切下部分鱗片,使花芽及幼葉外露。水仙雕刻完之后要及時浸泡在水中,經36~48小時,使黏液充分外流后,即可水養,水養時浸水達球莖厚度的1/3,上面蓋濕巾,以利上部根系吸水。水養初期每天換水,早晚各噴水1次,15天后隔天換水,注意控制溫度不可過高,可達到提前開花的目的。按照開花時間需求,雕刻時間一般提前30天左右。若要在圣誕節、元旦開花,則可于11月底、12月初雕刻;若要在春節開花,則可于翌年1月中旬雕刻。

4.噴赤霉素調控花期:若水仙花生長慢,可在花序還未能抽出時,噴施1~5毫克/升赤霉素溶液,來促進開花,但必須注意,如果赤霉素噴施的濃度過高,水仙的葉會徒長、披散,花莖細弱。

二、延長花期的方法

1.合理控制溫度:水仙喜寒怕熱,開花后溫度越低,花期越長,反之則短。當室溫在23℃或高于此溫度時,花期只有7天左右;15~20℃時,花期可達10天左右;8~12℃時,花期可長達15~20天。因此,水仙在生長期要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在花蕾欲放時要移至室內冷涼處,避免陽光直射,保持溫度均衡。只要有一定的低溫環境,便可有效地延長花期。

2.適時適量追肥:孕蕾后水仙對養分的需求量更大,此時鱗莖內的養分不足,故生長后期應適時適量進行施肥。從孕蕾開始,每隔7~10天向盆內施入0.5克磷酸二氫鉀或2毫升醫用葡萄糖注射液,直至花謝。追肥后水仙植株生長健壯、花蕾大、花朵多,花期可延長5~7天。

3.低溫冷藏處理:在水仙花苞開放1~2朵時,可將水仙鱗莖從盆中取出,用小塑料袋裝好,放入冰箱儲藏室內儲存,數日后取出放在花盆內繼續養護,仍可正常開花。

第2篇

玉米父本散粉期一般在7天左右,如果父本早出雄穗,要將母本及早摸苞帶二片葉去雄;或將果穗苞葉剪掉1厘米,以促進雄穗發育,提前吐絲,花期相遇。母本吐絲偏早,父本雄穗還未散粉,可剪短母本花絲,提前兩天接受花粉,增加結實率。人工輔助授粉。輔助授粉應在晴天上午9~10時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時候進行。授粉時候應邊采粉邊授粉,否則時間過長會影響花粉的生活力。如果人工授粉后在兩個小時內遇雨,在補授一次花粉為宜。

花期不遇,是指母本吐絲與父本抽雄散粉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造成結實率低,甚至制種失敗。因此,分析花期不遇的原因,研究花期調整措施,對提高制種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葉齡比較法

在親本生育期間,通過觀察葉齡生長可以預測花期能否相遇。具體方法是,每一制種田從出苗后就開始定點,每點選定父母本的典型株10~20株,每隔5天觀察記載一次。為了事先掌握制種親本的生育期和單株總葉片數以及各生育階段的葉齡差數,必須先進行小面積的試配工作,以便探索葉齡差數與花期相遇的關系。

2.幼穗觀察法

一般在生長中期選有代表性的植株剝去葉片,按幼穗的發育進程,可以判斷花期相遇情況。一般情況下,母本幼穗要大于父本3~4倍,等于或小于父本的為花期相遇不良或花期不遇。幼穗觀察法在親本拔節到抽雄前夕的一段時間內可彌補葉齡比較法不足。

3.錯期播種組合法

各品種〈組合〉親本的特征性各不相同,在制種前要充分了解該組合親本生育期長短,吐絲散粉時間、總葉片數、株高、穗位、雌雄穗發育的特點、生長發育快慢、開花結實習性,以及受外界氣候、水分、光照等因素影響的大小,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如果母本吐絲困難,則相對延長吐絲期;對父本散粉快而集中,應相對延長散粉期。

在播種期中一個親本遇到災害天氣,不能按期播種或播下后晚出苗。其中以后兩種情況在制種中較為常見。有的制種單位想多產一點種子,在田間管理上“重母輕父”,導致母本生長過速,人為地造成花期不調。另外,還有對親本特征不了解和種子混雜退化等也可造成花期不調。

4.花期不遇的預防

由于玉米具有雌穗花絲壽命長,雄穗散粉快花粉壽命短的特性,所以母本早幾天吐絲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等父本花粉而受精結實。因此,在調期播種和田間管理上應使母本發育稍早于父本。

5.錯期試驗法

在大面積進行新品制種前,首先應選地力均勻的實驗地搞錯期播種調節花期試驗。具體試驗方法是將父母本分三個播期,每期相隔5天,設三次重復;一般小區面積為3 m× 5 m。每小區父母本同播,各種三行,在整個生育期內觀察其生長發育速度,記載兩個親本在一定氣候條件的生長習性,葉片數以及父本散粉期,母本吐絲期,觀察母本吐絲3~5天內,哪一期父本正值散粉盛期,據此確定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播種期,提高制種授粉和結實率,確保制種成功。

6.父本分期播種法

對父母本開花授粉錯期短的玉米組合,可采取父本分期播種法,依次拉長父本散粉期,使玉米制種田形成大范圍花粉,一般可采用浸種的辦法,將父本分為二、三期播種,盡量使播種集中搶墑播種。浸種多少可根據需要浸種1/3或1/2等比例。播種時按比例相間種植,1行濕籽,1行干籽,這樣形成二期父本。在父本行間苗,定苗時,行內留大、中、小三類苗,即按2∶6∶2的比例留苗,這樣又形成三期父本,以保證花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從而延長父本的散粉期,解決花期不遇問題,提高授粉和結實率確保成功。

7.密度調控法

種植密度大小,對花期是否相遇也有影響。合理的種植密度,既能保證花期相遇,又能提高產量,如果父本散完粉殺青時可只算母本而父本不計。合理的密度一般通過田間群體合理的葉面積指數來確定,株型較大宜稀,株型矮小緊湊宜密。

8.堅持“父等母”,“父包母”的原則法

根據本地常年的氣候特點結合當年的氣象預測,在確定當年最佳開花授粉期的條件下,反推最適播期,一般為“母等父”即母本吐絲可先于父本散粉2~3天為宜。

“父包母”即父本要有較長的花期涵蓋母本吐絲期,做到“頭花不空,主期擊中,尾花有用”,即保證母本吐絲盛期(60%植株吐絲)與父本的主散粉期(60%的植株散粉)出現在同一天,以確保父母本盛期花期相遇。

第3篇

關鍵詞 郁金香;促成栽培;花期調節

中圖分類號 S682.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0-0143-02

Study on Forcing Culture Outdoor of Tulips

ZHANG Hui LIU Na WEI Yu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Beijing 100093)

Abstract Taking Tulipa ′Red Impression′ as materials,the forcing culture outdoor was studied. The resulst results tha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single treatments. The flowering time of treatments of 5 ℃ treated before planting much earli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Among these treatments,5 ℃ treated before planting+ground cover in winter+fertilizing during growth was the best way for forcing culture outdoor of Tulipa ′Red Impression′.

Key words Tulip;forcing culture;flowering regulation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是百合科郁金香屬多年生球根花卉,主要起源地在中亞地區。該屬植物約有150種,我國有16種[1],其中11 種均產于新疆(《中國植物志》,1980年)。郁金香花型典雅,花色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目前主要生產國是荷蘭,中國郁金香栽培品種主要依賴進口,但是由于氣候、土壤等因素,郁金香許多生理性狀并未達到目標效果[2]?;ㄆ谡{控是根據植物開花習性和植物生長發育規律,人為地改變花卉生長環境條件,并采取某些特殊技術措施,使之提早或推遲開花的措施[3]。較自然花期提前開花的為促成栽培,較自然花期推遲開花的為抑制栽培[4]。對觀賞植物的花期進行調控,可以延長其觀賞期,提高其商業價值,特別是針對節日、慶典等大型活動而進行的花期調控,在園林應用上具有重要的意義[5]。

北京植物園從2004年開始大面積栽植和應用郁金香,其美麗典雅的外形、豐富多彩的花色和花型吸引了大量游人,令郁金香展示區成為每年春季花展的亮點之一。但是由于受氣溫影響較大,每年郁金香的花期都不太穩定,通常在4月中旬至下旬,同時由于4月下旬北京氣溫上升較快從而造成花期較短,導致整個花展的觀賞期不長。該試驗嘗試通過物理、化學以及栽培技術等不同方式令郁金香的花期提前,從而延長整體花展的觀賞期。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此項研究的目的是提前花期,因而試驗材料從早花的品種中進行挑選。根據連續幾年的栽植及觀測,發現“紅色印象”為一個較好的品種,屬于單瓣早花群,植株健壯,花色為明亮的紅色,是園林應用中的經典品種,因此最終確定其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郁金香種球在2011 年11 月運達北京植物園后,立即挑選并栽植在花卉基地內;5 ℃處理球是指在栽植前經過12周以上的低溫處理的種球。栽植密度為10 cm×10 cm,栽植深度為10 cm。試驗共設9個處理,如表1所示。每個處理60粒種球,3次重復,每個重復20粒。

1.3 生物學觀測

從2012年3月1日至5月31日,在北京植物園花卉基地對不同處理進行詳細地觀測、記錄,每個品種隨機抽取10 株進行測量,取平均值;3次重復。觀測內容包括出芽日期、現蕾日期、始花日期、盛花日期、花朵衰敗期;觀測時以郁金香“紅色印象”整體出芽數達到10%以上時為出芽日期,50%以上的植株出現花蕾時為現蕾日期,10%左右的花蕾開放時為始花日期,60%以上花蕾開放時為盛花日期,50%以上花朵的花瓣下垂或開始脫落時為花朵衰敗日期。同時,觀測出芽率、開花率、株高、花朵直徑、花朵高度等指標,株高指花朵頂端至土壤表面的距離;花朵直徑指花朵盛開時的直徑;花朵高度指在花蕾充分顯色未開放時測量其基部到頂端的距離。將觀測的各個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

出芽率(%)=×100

開花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郁金香物候期及生長開花的影響

在花期提前過程中,不同處理對郁金香“紅色印象”的物候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因此在郁金香花期調控研究中,分析各處理物候期的差異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由表2可知,處理T1在出芽和之后的開花時間、天數都少于CK組,主要是因為處理T1的種球要經過足夠的低溫處理,種球到達較晚,種植時間也較晚,但是其出芽和開花的具體日期并沒有明顯早于其他組,而處理T4無論從出芽、現蕾、始花到盛花,都明顯比其他組別要早,其始花期比CK要早5 d,說明冬季草席覆蓋可以提高土壤的溫度,令郁金香在早春提前萌動,從而提早開花;處理T3比其他組發芽有較明顯的提前(約3 d),但是之后花期并無區別,說明早春的薄膜覆蓋只能暫時提高春季的土壤溫度,不會對郁金香的生長開花有明顯的影響;這也說明如果冬季郁金香所在的土壤溫度能略高,則生長開花能提早。處理T2盛花期較CK提前了2 d,說明外源的GA3對郁金香開花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處理T5在以上各處理中生長開花期明顯提前,始花期比CK提前9 d,說明5 ℃低溫處理+冬季覆蓋+生長期施肥對其生長發育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而處理T8少施肥一項,則始花期比處理T5晚了2 d,但比CK還要早7 d;處理T6為常溫處理種球+冬季覆蓋+生長期施肥也有明顯的效果,始花期比CK提前了6 d。

綜上所述:單一處理不如綜合處理效果好,說明郁金香的生長發育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經過 5 ℃處理的種球,其生育期都要明顯短于未處理的種球,這說明溫度是影響郁金香生長發育最重要的因子,這與前人研究的結論相符??傮w說來處理T5能夠有效提前花期9 d,對郁金香“紅色印象”露地促成栽培來說為最佳方案。

2.2 不同處理對郁金香株高和花品質的影響

在花期調控過程中不同的處理不僅對郁金香“紅色印象”的物候期產生影響,同時對其株高以及花朵品質也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不能僅僅看重花期提前的天數,因為有時化學方法會對植株的生長以及花朵品質產生不良的影響,盡管花期提前,但是如果花朵質量明顯下降也是得不償失的。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對株高和花朵品質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處理T1無論在株高還是花品質上都明顯優于其他組,說明5 ℃處理種球對植株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處理T3對花朵質量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同時其物候提前也不明顯,因此不是適宜的調控方式。處理T5的株高、花朵高度和花朵直徑都是最大的,植株健壯,花品質好,同時其開花期也明顯比CK提前,是可以應用的處理方式;處理T8的效果也不錯。

3 結論與討論

郁金香的正?;ㄆ谝话銥?—5月,一般開花10 d左右。要想使其提前或者延后開花,就要根據其習性,縮短或者延長某一階段的時間[6]。由于郁金香地上部分生長時間極短,從發芽到開花不到 3 個月的時間[7],因此要進行促成栽培主要是在其鱗莖休眠期中進行各種處理,使其在休眠期中按照人們的意愿延緩或者加快各器官的發育過程[8]。鱗莖休眠期間主要進行花芽分化及感受低溫等待萌發,這一階段對于促成栽培的成敗十分關鍵。溫度在郁金香的種球發育及植株生長過程中均起著主導作用,在這一階段內溫度也是關鍵的因素,花芽分化的最適宜溫度在20 ℃左右,不同品種略有不同。進行促成栽培時,可以根據鱗莖內部各個器官的狀況和預期的目的,調節鱗莖的貯藏溫度,從而實現花期的提前或者延后[9]。

在對郁金香“紅色印象”露地栽培花期提前調控技術研究過程中,采取了物理、化學以及栽培技術等多種手段,旨在摸索理想的花期提前調控方式。通過不同處理試驗可以看出:凡是種球在栽植前經過5 ℃處理的,在發芽、現蕾、始花和盛花期上都明顯早于其他處理,說明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郁金香種球內部已經發育完好,且長出一定的根系,栽植后一旦溫度合適就可以迅速進入生長期,因此比其他處理的植株生長發育提早[10]。但是其他因素也會對花期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冬季地面覆蓋草席、補充外源激素以及在生長期施肥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

此外,無論何種處理,所有種球的出芽率和開花率均為100%,這不僅說明種球的質量很好,而且各種處理對出芽率和開花率均無影響。但是不同處理對花的品質是有影響的,在8組的處理中,發現處理T5即5 ℃低溫處理+冬季覆蓋+生長期施肥的處理方式可有效提前花期9 d,同時花品質最佳,因此該處理對于郁金香“紅色印象”為最佳的短期花期調控方式。在花展中如果用該處理令其與常規的郁金香品種搭配在一起,對延長整個花展的觀賞期,提高植物園的經濟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由于該研究處于摸索階段,僅對“紅色印象”一個品種進行了不同處理的試驗,因而不能確定是否對其他品種也具有同樣的作用,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對更多的品種進行觀察。此外,這些處理只進行了1年的觀測,由于每年的氣候條件不完全一樣,因此在今后還需要對該品種繼續觀測和研究,以確定該方法的穩定性以及應用價值,以確定郁金香最佳的露地促成栽培手段。

4 參考文獻

[1] 費硯良,劉青林,葛紅.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花卉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459-477.

[2] 趙小明,茅淑敏.郁金香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4.

[3]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花卉教研組.花卉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356-359.

[4] 虞佩珍.花期調控原理與技術[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2003.

[5] 范玉芹.西寧地區郁金香種植時間與開花及生長的關系[J].山東林業科技,2010(3):27-29.

[6] 夏宜平.郁金香冷藏與栽培(上)[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6(9):10-12.

[7] 張延龍,蘇玉萍.郁金香的促成栽培[J].西北園藝,2000(6):32.

[8] 范玉清,車德才.植物五大類激素之間的關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10):996-1002.

第4篇

1 設施栽培油桃落花落果原因

1.1 油桃品種的需冷量不足

油桃自然休眠期后,必須經過一定時數的7.2℃以下的低溫才能正常開花,若沒有滿足品種的需冷量,即使覆膜加溫也不能萌芽開花;或雖然萌芽開花,但持續時間長,開花不整齊,達不到理想的促早效果。不同品種的需冷量有差異,一般為500~1200小時。

1.2 溫濕度、光照調控不當

催芽期升溫過快,棚內氣溫過高,而此時地溫較低,根系生長緩慢,輸送的養分、水分不能滿足地上部萌芽開花的需要,造成花芽脫落等不良后果。氣溫高造成桃花器官發育過快不充實,無效花增多,坐果率降低?;ㄆ谑翘疑谥袑囟茸蠲舾械臅r期,溫度達25℃花粉部分敗育,花器官顯著變小,花期花藥不開裂;溫度過低,花粉管生長緩慢,而影響胚囊受精,造成坐果率低。

光照不足,則枝條不充實,花芽發育質量差,落花落果嚴重。

花期濕度過大,花粉不暴裂,影響傳粉效果;濕度過低時,柱頭干燥不利花粉發芽,導致授粉受精不良而落果。

1.3 營養不良

樹體貯藏養分不足,各組織器官間的營養競爭,造成胚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缺乏,胚停止發育而引起落果。花果留量過多、修剪過重、施氮肥過多、灌水量過大,使枝葉旺長與幼果競爭養分而造成落果。水分不足也會導致落果。

1.4 栽培管理不當

建園時沒有配置授粉樹,或有授粉樹但設施內相對密閉,通風條件差,沒有進行人工授粉或放蜂傳粉,而引起落花落果。粗放修剪造成枝條過密,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導致花果脫落。此外,施肥不當產生的毒氣積累過量,也易造成落花落果。

2 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2.1 選擇適合設施栽培的優良品種

適宜設施栽培的品種一般應具有早熟、自花結實率高、豐產、需冷量低、樹勢中庸、耐濕、耐弱光、抗病等性狀。并按2:1配置授粉樹。如中油4號、中油5號、曙光、早紅2號等。

2.2 適時扣棚升溫

一般來說,品種的需冷量滿足后,覆膜保溫時間越早,成熟期越早。何時覆膜還應考慮設施的升溫、保溫性能。徐州地區一般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覆膜。

2.3 合理調控設施內溫濕度、光照條件

2.3.1 溫度調控。設施內溫度宜緩慢上升,不能過猛,晝夜溫差控制在10℃以內。花期溫度要嚴格控制,過高、過低都會損害花器官,花粉萌發和受精過程受阻,造成坐果率極低。謝花后至果實膨大期也應重視棚內溫度管理,溫度過高損害幼果組織,引起幼果生長緩慢或停止發育,或使新梢徒長,浪費大量營養,引起嚴重的生理落果。一般溫度要求萌芽期最高25℃,最低5℃;花期最高22℃,最低5℃;果實開始生長至成熟以22~28℃為宜。

2.3.2 濕度調控。濕度過高散粉、傳粉受阻,病蟲害發生嚴重。不同生育期對空氣濕度大小要求不同,桃樹催芽期可適當提高空氣濕度(80%左右),其它時期特別是花期,都要求較低的空氣濕度(50%~60%)。可通過覆蓋地膜、使用無滴膜、避免肥水漫灌實施滴灌、通風換氣等措施降低棚內濕度。

2.3.3 改善光照條件。棚內北墻掛反光幕、地下鋪反光膜;利用白熾燈人工補充光源,每天早晚補光3~4小時;通過摘心、疏縮無果枝徒長枝,也可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另外要經常清掃棚膜上的塵土。

第5篇

關鍵詞玉米;雜交制種;花期預測;調節

中圖分類號 S513.0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8-0091-01

在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雙親花期是否相遇,是雜交制種成敗的關鍵。因此,播種前要對制種田雙親進行有計劃的播期調節,為花期相遇打下基礎[1]。盡管如此,不同組合親本的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土壤、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有可能還會出現[2]。因此,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應全程關注花期狀況,并及時進行調整,以保證制種工作的順利完成。

1花期預測

1.1觀察葉片法

進行玉米雜交制種之前,對于參加制種親本的全生育期總葉片數進行了解。制種過程中,為保證花期相遇應使父本葉片數比母本少1~2片。否則,要根據田間親本的生長狀況進行促控[3-4]。例如:當親本的葉片總數均為18片時,則在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應保證母本比父本多長出1~2片葉;當父本比母本葉片總數多時,如父本葉片總數20片,母本為18片,在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應保證兩親本長出的葉片數相同。當母本比父本葉片總數多時,如母本葉片總數20片,父本為18片,在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應保證母本比父本提前長出3~4片。

1.2未出葉片計算法

1.2.1剝葉檢查法。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當親本均進入拔節后至大喇叭口期時,通過選擇代表性的玉米植株,剝出未出葉片數,進行雙親花期的推測。如母本比父本未出葉片數少1~2片,花期相遇良好;兩親本未出葉片數相同或母本比父本多,則花期相遇不良[5]。如果父本未出葉片數比母本未出葉片數多2片以上,則說明父本發育稍慢,花期相遇不好。剝葉檢查法由于不需要掌握雙親的葉片總數,預測準確度高,應用比較普遍。

1.2.2葉脈預測法。在掌握雙親葉片總數的情況下,可利用觀察大展開葉側脈的辦法來了解雙親的葉齡數(即已出葉片數),從而計算出未出葉片數,對照花期是否相遇,可根據葉脈側脈公式:

N(已出葉片數)=R(側脈數)-2,再根據未出葉片數=總葉片數-已出葉片數,計算出未出葉片數。

例如:預測遼原1號(遼巨311×遼白371)制種花期是否相遇。遼巨311:總葉片數23片,此時側脈數R為20,則已出葉片數(N)為18片,未出葉片數為5片。遼白371:總葉片數為23片,此時側脈數R為18,則已出葉片數(N)為16片,未出葉片數為7片。從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母本未出葉片數比父本未出葉片數少2片,所以花期能良好相遇。

1.3雄穗大小比較法

一般將父、母本抽雄前的雄穗分成3個時期:前期(拔節期)母本雄穗1~2 cm時,父本0~0.5 cm;中期(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母本雄穗3~6 cm時,父本1~3 cm;后期(出蓼之前)母本雄穗7~15 cm時,父本4~7 cm。如各個時期父、母本雄穗發育都在此范圍內,則花期能良好相遇,否則會造成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6-8]。

2花期調節

2.1水肥促控法

如前期發現失調,對發育慢的親本要早間苗、早定苗、偏肥、偏水管理,增加鏟趟次數,促進其生長發育。對發育快的親本要適當晚間苗、晚定苗,少施或不施肥,減少鏟趟次數,或用深中耕斷根法來控制其生長發育。中、后期可對發育晚的親本進行根外追肥,用20 mg/kg九二和1%尿素水375~450 kg/hm2噴施1~2次?;蛴?%~2%磷酸二氫鉀加1%~2%尿素水噴施1~2次。

2.2早去雄,剪苞葉

在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在兩親本抽雄之前出現父本花期比母本早時,為促進母本早吐絲,對母本進行剪苞葉2~3 cm或摸苞帶葉去雄或提前去雄,一般可使其早吐絲2~3 d。

2.3剪花絲,借花粉

玉米制種過程中,若發生母本吐絲早的狀況,可對母本進行剪花絲,使未授粉的花絲只有1~2 cm,促使花絲再生,以利于接受父本花粉。如發現父、母本花期相遇不良,還可以從同制種區的其他地塊采集花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在原父本行間栽植已散粉的父本植株。

3參考文獻

[1] 楚萬國.導致雜交玉米制種花期不遇的因素和應采取的調節措施[J].種子科技,2009(5):44-45.

[2] 曲建法.雜交玉米制種花期預測及花期調節措施[J].農村科技,2007(7):5-6.

[3] 李明慧,李亞軍.淺論雜交玉米制種花期預測與調節[J].現代農業,2010(10):55.

[4] 張守華,李梅香,王麗.雜交玉米制種的花期預測與調節補救措施[J].種子科技,2008(6):60-61.

[5] 米連柱.玉米雜交制種的花期預測與調控及補救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05(21):65.

[6] 張樹波,魏秀梅.解決玉米制種花期不遇的五項補救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1999(7):17.

第6篇

1、報春花:這種花的花期相對來說比較長,一直在12月到次年4月份,也就是從冬天一直開放到春天,它的盛花期在1~2月份,也就是冬季最為寒冷的季節。

2、長壽花:長壽花是多年生草本,花莖實心,花期在2~5月份,在冬天的時候要給它比較溫暖的環境,最好能夠保持在15℃左右,它就能夠花開不斷了。

3、蟹爪蘭:蟹爪蘭的花期是從10月到次年的2月份,蟹爪蘭是一種仙人掌科的植物,在室內養殖的時候,可以通過光照來調控花期,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是能夠提前開花的。

4、圣誕玫瑰:圣誕玫瑰的花期在冬季到初春時節,由于是在圣誕節前后,所以被叫做圣誕玫瑰,但它和玫瑰花沒有什么關系,圣誕玫瑰能夠頂著風雪開放,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就能夠在冬季一直開花了。

5、梅花:梅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它也表現了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

6、山茶花:山茶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其品種也是比較多,花期較長,從每年的冬季一直延續到次年的5月都有開放,花期可長達半年的時間。

(來源:文章屋網 )

第7篇

關鍵詞:錦繡杜鵑(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激素;開花時期;花器官;發育

中圖分類號:S685.21;S4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5-3683-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5.025

Abstract: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3、6-BA、KT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treat flower bud of 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and then the effects on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 of flower bud, flowering time, flowering qualit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ovary and anther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ture of GA3 and KT(GA3+KT for short) or GA3 and 6-BA(GA3+6-BA for short)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lower bud of R. pulchrum Sweet significantly,which resulting in a remarkable advancement of flowering period, bu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length of flowering tim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GA3+KT was superior to GA3+6-BA.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hormone was concentration-dependent,1 500mg/L GA3 was superior to 1 000 mg/L GA3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lower bud and flowering period. The dissection structures of ovary and anther revealed that GA3+K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ary of R. pulchrum Sweet,but the anther and the pollen grain inside were immature when the flower came into bloom.

Key words: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 hormone; flowering period; floral organ; development

杜鵑(杜鵑花)是人們對杜鵑屬植物的統稱[1]。杜鵑屬(Rhododendron)是杜鵑花科(Ericaceae)最大的屬,全世界有近967種,主要分布在亞洲[2]。杜鵑屬植物的花大而美麗,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以種類豐富、姿態優美而聞名于世[3]。它作為中外著名花卉,在園藝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引種栽培遍及世界許多國家[3]。錦繡杜鵑(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又稱鮮艷杜鵑,為杜鵑屬映山紅組(Rhododendron Sect. Tsutsusi)常綠灌木[4,5],在園林栽培中常用作盆栽或叢植于公園或庭院中,也可作花籬,是優良的園林植物[4,6]。然而錦繡杜鵑自然花期短,集中在4~5月開放[4],因此,調節花期使其開花時間提前或延遲以及延長花期等,可提高其市場價值。關于植物花期調控技術研究已早有研究[7,8],杜鵑花屬多個種的花期調控技術也有一些成功的報道[4],但都遠遠達不到市場的需求,有關杜鵑花期調控機理的研究則未見報道。本試驗研究了GA3、6-BA、KT對錦繡杜鵑花蕾發育、開花期及開花質量等的影響,旨在為錦繡杜鵑的開發利用提供實踐和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錦繡杜鵑采集于黃岡師范學院校園內,為扦插苗移栽后生長6年的植株。2011年和2012年10月中旬挑選株高、長勢一致的植株栽植于25 cm×25 cm(口徑×盆高)的瓦盆內,每盆1株,置25 ℃培養室培養15 d后進行噴施激素處理。

1.2 試驗處理

試驗設如下處理:①1 000 mg/L GA3;②1 500 mg/L GA3;③1 000 mg/L GA3+15 mg/L KT;④1 500 mg/L GA3+15 mg/L KT;⑤1 000 mg/L GA3+15 mg/L 6-BA;⑥1 500 mg/L GA3+15 mg/L 6-BA。每處理8盆,采用噴施花蕾的方法進行,每10 d處理一次,每次均噴至花蕾滴水,設花蕾噴施去離子水和不噴施去離子水兩個對照。

1.3 花蕾的觀測

于第一次噴施激素后的40 d測量花蕾的長度與寬度,并觀察記錄花蕾露色時間、花蕾期天數、開花時期、花期天數、花徑大小等。每個指標測定8個花蕾(分別來自8個植株),求平均值。花蕾長度為花蕾頂部至基部的距離;花蕾寬度為花蕾頂部至基部垂直部位的最寬距離;花蕾露色時間為第一個花瓣露色的日期;花蕾期天數為從開始噴激素至花瓣露色之間的天數;開花時間為花蕾中第一朵花完全展開的時間(一個花蕾中通常有2~3朵花);花期天數為一朵花從完全展開至凋謝之間的天數;花徑大小為一朵花完全展開時花朵直徑的大小[4]。

1.4 花粉粒結構的觀察

花粉粒結構的觀察采用石蠟切片法。采集激素處理后提前開花的花朵,從中分離出花藥,至FAA固定液固定后,乙醇梯度脫水,二甲苯逐級透明,石蠟包埋并切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的結構。

2 結果與分析

2.1 激素處理對花蕾發育、開花時間、花期天數及花徑大小的影響

表1顯示,噴施激素加快了花蕾發育的進程,使花蕾體積增大速度加快,露色時間和開花時間提前,但對開花天數影響不顯著。不同濃度和不同種類的激素處理之間具有明顯差異,GA3+KT混合液處理對花蕾發育進程的促進效果最為明顯,與對照相比,1 500 mg/L GA3+15 mg/L KT可使開花提前50 d左右,1 000 mg/L GA3+15 mg/L KT也可使開花提前近35 d;其次為GA3+ 6-BA混合液處理,1 500 mg/L GA3+15 mg/L 6-BA處理僅比1 000 mg/L GA3+15 mg/L KT處理開花晚4 d;單獨使用GA3也可以促進花蕾發育,但不如GA3+KT混合液處理促進效果明顯;噴水與不噴水對花蕾發育影響不顯著。同時,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GA3濃度的增加,促進效果增強,1 500 mg/L GA3促進效果強于1 000 mg/L GA3處理。

2.2 激素處理對子房和花藥發育的影響

花藥形態觀察結果表明,激素處理后提前開花的花朵中花藥并未開裂,花粉未散出,石蠟切片觀察顯示,激素處理后花藥體積增大速度加快,開花的花朵中花藥體積比同時期未開花花朵中花藥的體積大得多,但觀察花粉粒形態卻發現,激素處理開花的花藥中花粉粒并未發育成熟,與未開花花藥中花粉粒一樣,仍處于四分體時期(圖1)。說明激素處理雖然加速了花藥體積增大速度,但是并未加速花藥的發育。

觀察還發現激素處理后提前開花的花朵中子房體積顯著大于同時期未開花的子房,子房中胚珠數量顯著多于同時期未開花子房中胚珠的數量,體積也比未開花子房中胚珠大得多。表明激素處理不僅促進了子房體積膨大,還促進了胚珠的發育。

3 小結與討論

植物開花過程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般認為,光、溫和內源激素水平對花芽分化和開花過程影響較大,同時它們之間的作用又是相互關聯的;也有報道認為花芽分化過程受激素和糖信號的調節[9]。Goldschmidt等[10]研究了檸檬樹的營養枝、混合枝和純花芽枝的內源激素水平,發現營養枝的赤霉素水平最高而純花芽枝的水平最低,是由于檸檬花芽需要在低水平的赤霉素下才能形成。曹尚銀等[11]的研究表明,噴施GA3延遲了紅富士蘋果的花芽分化,而生長調節劑PP333則能促進花芽分化。Halevy等[12]曾報道,外施GA3可以增加開花數量,縮短花芽分化周期,使開花日期提前,Cheng等[13]和Yeo等[14]也報道稱外源GA3顯著加速芍藥花芽分化和發育進程。本試驗于11月初,杜鵑花芽中花器官的分化已基本完成時向花蕾噴施GA3,發現外源GA3可使花蕾發育進程加快,開花時間提前,這與Halevy等[12]關于GA3可加快花的發育進程的報道是一致的。

試驗結果還表明,細胞分裂素與GA3混合液處理促進花蕾發育的效果更好,花蕾發育進程進一步縮短。關于細胞分裂素在花芽分化中的作用,前人做了很多研究。黃迪輝等[15]對暗柳橙進行去葉摘花處理發現,在生理分化期向形態分化期轉變期間,去葉明顯減少了二氫玉米素含量的升高,花芽形成量減少;李學柱等[16]在花芽形態分化開始后噴布BA,結果極顯著地促進花器官發育及增加次年成花量。關于細胞分裂素的促花機制,人們常將細胞分裂素作為根生長狀態反映的信號因子,并將它同果樹的負載量聯系在一起[17]。但也有人認為這與細胞分裂素激活芽內細胞的分裂有關[18]。

雖然激素可以縮短成花期,但從花器官結構上可以看出,經激素處理后已開花的花朵中花藥發育并不完全,花粉粒的發育進程也未顯著加快,不能進行正常的傳粉與受精,對子代的形成具有負面作用。因此,雖然激素處理可以改變杜鵑的開花時間,但必須注意使用范圍,且對于珍貴品種慎用。

參考文獻:

[1] 康用權,彭春良,廖菊陽,等.湖南杜鵑花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30(8):57-63.

[2] 張艷紅.中國杜鵑花屬植物分類的研究進展[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8(3):198-202.

[3] 黃茂如.杜鵑花[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

[4] 趙 健,仇 碩,李秀娟,等.不同激素對錦繡杜鵑的催花作用[J].廣西植物,2009,29(1):92-95.

[5] 陳 嶸.中國樹木分類學[M].南京:中國圖書發行公司南京分公司,1953.

[6] 陳俊愉,程緒珂.中國花經[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7] 潘 文,龍定建,唐玉貴.幾種常見花卉的花期調控技術[J].廣西林業科學,2003,32(4):204-206.

[8] 程永生.觀賞植物花期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園藝,2011(2):6-8.

[9] MORNYA P M P, CHANG F Y, LI H Y. Chronological changes in plant hormone and sugar contents in cv. Ao-Shuang autumn flowering tree peony[J]. Hort Science,2011,38(3):104-112.

[10] GOLDSCHMIDT E E, MONSELISE S P. Hormonal control of flowering in citrus and some other woody perennials[A]. CARR D J. Plant Growth Substances,1970[M]. New York: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1972.758-766.

[11] 曹尚銀,湯一卒,張俊昌.GA3和PP333對蘋果花芽形態建成及其內源激素比例變化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1,18(6):313-316.

[12] HALEVY A H, Levi M, Cohen M, et al.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flowering advancement of herbaceous peonies[J].Hort Science, 2002, 37(6): 885-889.

[13] CHENG F Y, ZHONG Y, LONG F, et al. Chinese herbaceous peonies: Cultivar selection for forcing culture and effects of chilling and gibberellins (GA3) on plant development[J]. Isr J Plant Sci, 2009, 57:357-367.

[14] YEO S M, RHIE Y H, LEE S Y, et al. Dormancy release and flowering of Paeonia lactiflora ‘Taebaek’ by natural cumulative chilling and GA3 treatment[J].Hort Environ Biotechnol, 2012, 53(4): 263-270.

[15] 黃迪輝,黃輝白.柑桔成花機理的研究I:與內源激素的關系[J].果樹科學,1992,9(1):13-18.

[16] 李學柱,鄧 烈.噴布BA對柑桔內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調控[J].園藝學報,1992,19(4):314-318.

第8篇

關鍵詞玉米;高產;制種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或坡度小于10°、土層較深厚、質地較好(砂壤土或中壤土)、排灌方便、肥力較高的土壤,確保做到一播全苗,快發穩長,以充分發揮增產潛力。制種田采用空間隔離時,與其他玉米花粉來源地不應少于300 m,采用時間隔離時,錯期應在40 d以上[1]。用機械深耕深耙2次,然后按照種植規格定好廂寬。廂寬80 cm,廂與廂之間為30 cm寬的排水溝。每廂播1行玉米,父母本比例為4∶1。行向最好能與授粉時的風向相垂直。

2適期播種

在廣西制種,適宜的播種期:早造是2月中旬至3月中旬,晚造是7月底至8月上旬。母本播后第3天播第1期父本(占父本的50%),第6天播第2期父本(占父本的50%)?;蚰副静ズ蟮?天播父本(一次播完,但要將1/2父本浸水8~12 h,然后與沒有浸水的1/2拌均勻,再一起種下去)。采取精量播種法。播種時,用甲克60小包/hm2與肥料拌均勻一起施放在種植溝內,防治地下害蟲。母本播種9.75萬粒/hm2(約25.5 kg/hm2),每穴播種1粒,穴距19 cm。父本播種1.8萬粒/hm2(約4.5 kg/hm2),每穴播種1粒,穴距25 cm。采用直播的方法。

3田間管理

對于直播田,由于采取了精量播種法,可以在5葉時進行間苗。按照去大小、留中間的原則間苗。大苗主要指長勢特別旺盛的植株,有可能是F1代植株,應拔除[2]。小苗由于長勢弱,生育期會落后于父本植株,對種子產量貢獻小,且有可能因抽雄晚而漏去雄,影響種子質量,因而應拔除。在玉米6~8葉時,必須及時進行中耕小培土及施肥,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整齊度。

4肥水管理

在玉米斷奶期(即玉米長完第3張葉片時)追施斷奶肥,防止母本褪綠,在漏水漏肥的沙性土上尤其重要。一般用尿素37.5~45.0 kg/hm2,對水淋施或雨天后小心撒施。6葉前玉米苗太小,中耕容易造成缺苗,8葉后中耕施肥,玉米沒有及時吸收到肥料,影響到植株的拔節。小培土施肥以施尿素168.75 kg/hm2和氯化鉀56.25 kg/hm2為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玉米拔節基本結束,開始發育玉米苞時(第13張葉片完全展開時),要追施供苞肥,這是影響玉米苞大小和玉米籽粒大小的最重要的一次施肥。一般施尿素127.5 kg/hm2、氯化鉀60 kg/hm2,或施復合肥225~300 kg/hm2。授粉結束后,沙土或肥力不足的制種田,應及時施用攻粒肥,追施尿素75 kg/hm2,防止植株早衰影響產量。苗期要保持土壤濕潤透氣,防止土壤干燥板結,影響根系生長。在中耕小培土前進行1次噴灌,待下鋤不粘鋤時進行施肥培土。在中耕大培土前,應使土壤保持干燥,以午時陽光照射下玉米葉片出現少量卷曲為宜,此時進行中耕施肥,然后噴水灌溉,可提高玉米對肥料的利用效率。在開花授粉前,必須進行1次飽足水灌溉,以保證玉米授粉期間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在玉米授粉期間,除非土地特別干旱,否則不宜灌水,更不能使用噴灌,防止玉米地濕度過大,花絲凝結水珠影響授粉。在玉米授粉結束后,要及時灌水,防止出現“卡脖子”旱。玉米制種從灌漿至成熟約需45 d,在最后的10 d,必須進行1次灌水(雨天除外),防止玉米早衰。這次灌水是提高玉米種子質量和產量的重要措施(約影響玉米產量的10%)。

5花期調控

玉米一般先抽雄后吐絲授粉。在抽雄、吐絲前期,第1期父本未展開葉片比母本多1~2張為花期最合適。把握親本法各品種(組合)親本的特征特性,在制種前要充分了解該組合親本生育期長短、吐絲散粉時間、總葉片數、株高、穗位、雌雄穗發育的特點、生長發育快慢、開花結實習性,以及受外界氣候、土壤、水分、光照等影響的大小,清楚認識影響花期的某些性狀,因地制宜采取措施[3]。如母本吐絲困難,則相對延長吐絲期;對父本散粉快而集中的,應相對延長散粉期。父本比母本未展開葉多于2張時,表明父本推遲,要對父本進行調控,可用九二激素結合尿素根外施肥促使其提前開花。一般用純量3.75 g/hm2對干凈水300 kg,在晴好天氣8:00左右和17:00后進行葉面噴施。在父本未展開葉2張或少于2張時,九二只能促進父本長高,對花期影響不大;在父本未展開葉3張時噴施,可以提前半天抽雄;在父本未展開葉4張時噴施,可以提前1 d抽雄。未展開葉數越多,提前時間越明顯。在父母本未展開葉數相同或父本少于母本未展開葉數時,表明父本提前,要延后父本開花或使母本提前吐絲。主要方法是:在父本還有3~4張未展開葉片時,對父本增施尿素15.0~22.5 kg/hm2;或者提前對母本進行去雄,但應確保苞位以上有2~3張功能葉。如果花期相差較大,則需要對父本、母本同時進行調控。

6去雄與授粉

田間除雜有3個重要的時期:一是苗期,在玉米長到4~5張葉時,對長得比其他苗高大強壯、葉鞘顏色不一樣,以及(下轉第87頁)

(上接第85頁)

葉的形狀、葉脈和葉緣的顏色不一樣的苗要拔除;二是拔節期,在玉米長到8~13張葉時,標準同苗期;三是抽雄開花期,這是最重要的時期,也是最容易除雜的時期,根據玉米植株的雄花和雌花的顏色等特征來進行甄別,其他特征同上所述。去雄要按照“及時、干凈、徹底”原則[4],拔出的雄花要深埋或集中處理,以免串粉,影響種子質量。去雄應確保苞位以上有2~3張功能葉。授粉結束后,要及時砍除父本植株,以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制種產量。做好玉米制種區的人工輔助授粉是提高玉米制種產量的有力措施,制種花期相遇不好或在開花階段氣候條件不利授粉時,人工輔助授粉的增產效果更加顯著。人工輔助授粉的時間一般在8:00—10:00,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時進行,授粉時應做到邊采邊授,或振動父本株散粉。人工輔助授粉應在玉米散粉期進行4~5次,以提高結實率。

7病蟲鼠害防治

防病主要是苗期的大斑病、小斑病,苗前注意防治,特別是母本;在拔節至授粉后,注意防治紋枯病及銹病;防蟲主要是玉米螟和蚜蟲,從苗期至采收前都要及時防治玉米螟,抽雄開花期是重點防治蚜蟲;授粉灌漿后至采收前,做好防鼠的危害工作,用藥及使用方法請咨詢當地農技服務中心,確實做好防治工作。

8采收

在收獲前,還要進行1次田檢,清除異株、劣株、病株和可疑株。當玉米已自然成熟時必須及時采摘。收獲后要進行選苞,去掉雜苞、霉苞和未達質量要求的玉米苞。玉米苞要翻曬均勻,水分達到適合脫粒時再進行脫粒(一般先曬苞3 d為好),以免出現黑頭。在脫粒前必須進行1次穗選,按穗型、粒型、粒色,除去雜劣、病和不成熟的果穗,并使果穗籽粒含水量降低到14%以下時,才能脫粒。種子脫粒后,晾曬應先厚一點,切記太薄,否則溫度過高,降水太快,影響種子的發芽率。待含水量下降到12%以下時,方可精選加工、包裝、入庫。

9參考文獻

[1] 梁生武,劉潤峰,李延山,等.高寒山區春玉米制種技術要點[J].河南農業科學,1999(7):12.

[2] 馬朝陽,朱紅彩,夏瑛光,等.玉米雜交制種技術規程[J].種業導刊,2009(5):28-29.

第9篇

論文摘要 主要介紹了棉花花鈴期的生育特點與要求,并提出了切合生產實際的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施肥、水分管理、整枝打頂控晚蕾、化學調控、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值得借鑒和應用。

棉花從開花到棉鈴成熟吐絮的一段時間為花鈴期。此期棉株逐漸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一般從7月上中旬至8月底或9月初,對于蒙城縣接茬棉來說花鈴期的時間是7月中旬至9月上旬。

1生育特點與要求

花鈴期又可分為初花期和盛花結鈴期,初花期以營養生長為主,盛花期是棉花生長發育最旺盛和干物質積累最多的時期,花鈴期內棉株吸收的氮約占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65%,磷約占73%,鉀占59%~75%,此時棉株大量開花結鈴,如果肥料供應不足,常常伴隨出現蕾鈴脫落的高峰,所以重施花鈴肥是棉花花鈴期增蕾保鈴防早衰、形成產量的關鍵措施。此期要求:控初花,促盛花,帶大桃封行,既不瘋長又不早衰,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個體與群體、棉株正常生長與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矛盾,爭取桃多、桃大、減少蟲害和爛桃,達到高產、優質。主攻目標是:嫩過7月,健過8月,9月不早衰、不徒長、多結桃、結大桃。

2管理技術

2.1施肥

一是重施花鈴肥。對于肥力一般、長勢弱的棉田花鈴肥宜在花鈴前期即初花期施用(7月中旬),而對基肥足、長勢旺的棉田可適當晚施、少施,宜在后期即盛花期施用(7月下旬至8月初)(即下部結1~2個大鈴時)。在行間開溝施下或打宕(穴施)施入在兩株之間,追施尿素225~300kg/hm2,餅肥375~450kg/hm2,鉀肥150kg/hm2?;ㄢ彿室欢ㄒ鶕鞖馇闆r趁雨斷之前施肥或干旱時施后及時澆水,達到充分發揮肥效。二是補施蓋頂肥。由于雜交棉結鈴性強,需肥較多,為防止后期缺肥早衰,盛花期后還要根據土壤肥力和棉株長勢適當補施蓋頂肥(又叫補桃肥),可于8月上中旬進行補施,蓋頂肥以速效性氮肥為好,追尿素75~120kg/hm2。三是葉面噴肥。在棉花生育后期一般于8月中下旬后棉花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或天氣干旱,土壤養分供應不足時,可采用根外追肥的辦法防止棉花早衰和脫肥,葉面噴施可選用1%~2%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750kg/hm2或棉花美洲星,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即可,以達到提高產量和纖維品質的效果。

2.2水分管理

棉花花鈴期耗水量大,且逢高溫季節,棉株對水分(旱、澇)的反應敏感,易造成水分失調,代謝受阻,大量蕾鈴脫落,引起早衰。因此,應根據天氣及土壤墑情做好棉田的排灌工作。棉田灌水要做到“三看”,即看天、看地、看棉花。一般晴天、高溫持續7~10d以上,近期天氣無雨,土壤失水嚴重,棉花生長緩慢,葉色暗綠,中午出現萎蔫,下午3時仍不能恢復,紅莖比例已達90%以上時,應及時溝灌為宜。切勿中午高溫時灌水。8月中旬以后,氣溫開始下降,下部棉鈴開始接近成熟,棉田濕度不宜太大,灌水要慎重,灌后遇雨會造成大量爛桃,一般應少灌或不灌。同時蒙城縣花鈴期也易出現雷陣雨天氣,要及時做好棉田排水工作,以免田間積水,造成棉株生理失調,增加蕾鈴脫落和爛鈴。

2.3整枝打頂控晚蕾

通過整枝、打頂等工作,能夠極大地改善棉田通透條件,有利于棉鈴成熟,減少爛鈴和病蟲害發生,調節棉株內營養物質的分配,集中供應開花結鈴的需要,提高成鈴率和鈴重,減少晚秋桃,提高產量和品質。打頂時間在7月下旬至8月初,具體時間由植株長勢決定。蒙城縣的經驗做法就是“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凹頂早、尖頂遲,平定小打正當時”。打頂的方法應掌握打小,即摘“1心1葉”為原則,不能圖快“大把揪”。打頂要選擇晴天,以利于傷口愈合。對于棉株生長不齊的棉田,應分次打頂,先打高的,過幾天再全部打完。打早了影響果枝數的增加,促使上部果枝伸長,影響通風透光,不利結早秋桃和中下部棉鈴成熟及吐絮,也影響田管和收花;打晚了則增加無效果枝和花蕾,徒消耗養分,且打早打晚都影響產量。對于后期長勢仍較旺的棉田,上部果枝的晚蕾和無效花蕾較多時,可以用人工打邊心摘除花蕾,也可用化學方法調控。如果肥力較高、生長過旺,已有蔭蔽跡象的棉田,還應分次去葉枝、抹贅芽、摘老葉、打邊心、剪空枝,力求通風透光促進早熟、避免爛鈴。

2.4化學調控

化學調控能夠有效地調節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促進養分向結實器官蕾、花、鈴輸送,防止植株徒長,利于根系生長發育,增強植株抗性,促進棉鈴早熟,減少爛鈴和爛桃。初花期用矮壯素30~45g/hm2,對水225~300kg噴施頂部。盛花期(打頂后7~10d約8月中旬)用矮壯素45~75g/hm2,對水450kg噴施上部4~5臺果枝頂部,以控晚蕾,增加鈴重,簡化后期整枝,防止貪青晚熟。

2.5病蟲害防治

花鈴期主要病蟲害為枯黃萎病、紅葉莖枯病、棉鈴病害(角斑病、鈴病)、蚜蟲、棉葉螨、棉鈴蟲。防治枯黃萎病用70%甲基托布津藥液187.5~300.0kg/hm2進行土壤處理,若局部發病時進行局部處理。防治紅葉莖枯病采用根外追肥,噴施2%尿素或1%硫酸鉀或0.1%硫酸鎂液2 250kg/hm2。防治棉角斑病用65%代森錳鋅500倍液等殺菌劑噴霧。防治鈴期病害用6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噴霧。防治棉蚜用10%吡蟲啉、3%啶蟲脒噴霧。防治棉鈴蟲用50%辛硫磷、1.8%阿維菌素、30%快威等噴霧。防治棉葉螨用20%噠螨靈、15%掃螨凈、40%氧化樂果等噴霧。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錦玉青貯28 高產 制種技術

錦玉青貯28是錦州農科院以自交系J4019為母本,以自交系J2451為父本雜交而成的晚熟玉米雜交種,生育期140天。該品種抗性好,品質優,糧飼兼用,經濟效益高。2007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雜交種制種過程中高產技術要點如下。

1.制種地塊的選擇

制種田應選擇積溫3000℃以上地區,并且地勢平坦,連片,土壤肥沃。過于零散,狹長的地塊不利于授粉,不宜安排制種。還要考慮隔離條件較好地塊。要求制種地四周400米之內無其他玉米種植。

2.播前種子處理

親本要求純度在99%以上,發芽率85%以上,以保證田間種子出苗率。播前要將親本種子進行嚴格粒選,剔除雜粒、破損粒、雜質等,將選好的種子在陽光下曬2~3天。播前最好進行玉米種衣劑包衣,用以防治地下害蟲及病害。

3.適時播種,調好播期

(1)制種田10cm土層土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以播種,因為錦玉28生育期較長,遼寧地區應在4月20日至5月1日前播完,以保證足夠的積溫。播種時,先播母本,兩葉一心時播一期父本,5~7天后播二期父本。如果播父本時遇到旱情,則要抗旱播種,以免花期不遇。

(2)本雜交品種的制種親本芽鞘較軟,播種不宜過深,掌握在4cm左右,粘土地淺一點,沙土地可適當深一點。

4.制種密度及父母本行比

由于本雜交種的親本父本株比母本株矮,所以父母本行比2:8較為合適。行距55cm;母本株距30cm,父本株距27cm.最佳密度為52500株/公頃,這是提高錦玉青貯28制種產量的重要因素。

5.除雜去劣

(1)苗期除雜

苗期可結合間苗、定苗依據父母本苗期的葉色,葉鞘色,生長勢等性狀區分出雜株,并將其拔除。

(2)拔節期除雜

拔節期是田間去雜的關鍵時期,父母本植株特征特性已充分顯現出來,根據親本株高、長勢,葉形,葉脈顏色區別雜株,對“傻大黑粗”形態有異者,一律鏟除。

6.嚴格去雄

母本去雄是保證種子純度的關鍵。必須固定專人負責,摸苞帶葉去雄。認真貫徹“及時,干凈,凈底”的原則。及時系指在母本雄花露出頂葉之前的花苞期帶苞葉拔除;徹底是指制種區母本雄花一株不漏全部拔除;干凈是指母本雄穗不留殘枝、斷枝、分枝。去雄時必須在每天10點以前進行,將抽出的雄穗帶出地頭掩埋好,不可亂扔,避免其繼續散粉。

7.花期不遇的調控方法

制種的父母本受外界條件影響,有時會發生花期不遇。如果父本偏早,可以對其進行側面斷根,延長花期;如果父本偏晚,用0.4~0.5%乙烯利溶液噴施父本植株,促進雄穗生長,也可以對母本采取剪花絲的手段。

8.防治蟲害

遼寧地區6月中下旬常發生粘蟲危害,幼蟲3~4齡期時,揚撒0.04%氯菊酯粉劑,畝用量2~3kg;7月上中旬常發生玉米螟蟲危害,在玉米心葉末期向大喇叭口內及時拋撒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畝用量1~1.5kg,或者放赤眼蜂。

9.田間后期管理

(1)割除父本

授粉結束后,一般8月10日左右,要將制種田的父本及時割除,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避免與母本爭水爭肥,提高母本產量。并且又有利于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蟲害發生。還可以避免收獲時可能發生的人為的父母本混雜。割下的父本植株可作青貯飼料。

第11篇

關鍵詞: 大棚油桃;栽植;溫濕度調控;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安徽合肥   

 

大棚栽培油桃上市早、耐貯運、清脆可口、蜜甜有香氣、富含多種維生素,經濟效益高。但大棚油桃栽培技術要求較高,要達到高產、優質,在操作過程中技術要求非常嚴格,這讓許多果農感到棘手。因此,從2002年連續3年進行大棚油桃栽培試驗,結果表明:棚栽油桃比露天油桃成熟期提前35d左右,產量增加4 500kg/hm2,口感更脆更香甜?,F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大棚建立 

大棚地址應選在背風向陽、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砂壤土質的地方,為簡易日光溫室,東西向,南北跨度約10m,長度約60m。后墻及兩側墻體為磚混結構,厚50cm,后墻高2.5m,脊高3m,脊距后墻1.5m。支柱為鋼筋水泥柱,架材為竹木材料。兩側墻各留一通風窗,后墻每間隔3m留一通風窗。棚膜用透光性好、聚水力低的聚氯乙烯無滴膜,膜間相壓,膜上覆手拉式草氈。油桃需冷量達到后即可解除休眠升溫。每年的12月上旬扣棚,一般早上8∶00揭開草氈,以改善棚內光照條件,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下午16∶00放棚,以保持棚內溫度。 

2栽植 

合肥地區主要栽培品種為艷光。1~4月栽植,為了充分利用棚內土地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采用高密度栽植,株距為1m,行距為1.5m。挖寬70cm、深70cm的定植溝,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60t/hm2、過磷酸鈣1 800kg/hm2、硫酸鉀7 500kg/hm2。表土填置溝底,底土與肥料充分混合填于定植溝內,澆水沉實后移栽,栽后覆土澆水,溝上填土起壟。 

3溫濕度調控 

控制好棚內溫濕度是提高坐果率,達到早產、高產、優質的關鍵環節。棚內溫度主要通過通風窗、口和揭蓋草氈來調控??叟?d內白天草氈先拉起1/2,透進少量光線,逐步升溫,有利于桃樹緩慢活動以及樹體激素和營養的平衡代謝。5d后拉起全部草氈,白天溫度要控制在15℃左右,夜間不能低于5℃;萌芽期白天保持15~20℃,夜間不能低于5℃;花期白天15~20℃,夜間不能低于8℃;幼果膨大期白天保持20~25℃,夜間不能低于10℃;果實著色期白天20~25℃,夜間5℃左右。植株間南北方向挖寬30cm的暗溝,澆暗水,在溝上覆上地膜。這樣可以降低棚內濕度,增加光照,減少病蟲害發生。萌芽期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75%左右,花期濕度保持在55%左右,幼果期保持在65%左右。

4整形修剪 

樹形選用開心形。為增強光照,可采用南低北高的定干方式,定干高度分別為20cm、30cm、40cm、50cm。每株可選取3個健壯主枝,主枝上留3~4個側枝和8~10個結果枝,生長期樹冠控制在1.2~2.0m之間,使樹冠低于棚膜30~50 cm。萌芽期要及時抹去主干以下的芽及結果枝上過密芽、背上芽,保留側芽。將張開角度較小的主枝或側枝拉開成45~70°的角。生長期疏去過密枝、交叉枝、并生枝,對較強的新梢進行短截,促使萌發二次枝,進行選留、摘心,使其枝條充實,作為翌年的結果枝。冬剪主要是疏除過密枝、細弱枝、背上枝,對中長果枝要輕剪,多留中上部的花芽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大棚油桃密植往往出現上強下弱現象,此時要重剪上部旺枝,去強留弱,抑制生長。 

5花果管理 

在生長期間隔2周連噴2次15%多效唑500~600倍液,以控制旺長,促進樹冠成花。大棚內濕度大,花粉不易擴散,傳粉昆蟲少,要提高坐果率,需進行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涂抹、放蜂)或棚內放風;在盛花期噴0.3%硼砂+0.3%尿素溶液,可以提高坐果率;花期間疏去并生花、瘦弱花、畸形花;疏果時要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蟲果,根據負載量合理留果,留多葉果、側生果、壯枝果,疏少葉果、下位果、朝上果、弱枝果。大棚油桃疏花疏果要本著輕疏花重疏果的原則進行。

6土肥水管理 

春季追肥,在開花前期以及幼果期間每株追施二銨或復合肥0.3kg;果實膨大期噴0.3%尿素,每株再追施磷酸二氫鉀0.2kg。采果后要深耕施肥,補償大量結果造成的營養消耗。油桃落葉后土壤封凍前,結合采后對果樹的修剪,進行1次挖溝施肥。在行間挖寬40cm、深40cm的溝,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75t/hm2,三元素復合肥1 800kg/hm2,施肥后灌透水。挖施肥溝時,把棚內的地膜清理干凈,然后松土。合肥地區夏、秋季節雨水較多,要及時排水防澇。 

第12篇

關鍵詞:蝴蝶蘭;栽培管理;管理技術;花期調控

作為一種觀賞性極強的花卉植物,蝴蝶蘭在給人們帶來審美享受的同時,也收獲了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滿足自身的審美需求,成為蝴蝶蘭的培育者。本文中將主要從蝴蝶蘭適宜的關照、溫度、水分和如何進行施肥及通風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介紹,從而為蝴蝶蘭愛好者提供借鑒,幫助他們養出觀賞性高的蝴蝶蘭,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創造出更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1 基質選擇

蝴蝶蘭具氣生根,盆栽基質必須疏松、透氣、排水良好。蝴蝶蘭在北方常用的栽培基質是苔鮮和樹皮塊,由于苔鮮費用較高,所以樹皮塊用的較多。

2 光照

蝴蝶蘭自然條件下多附生于熱帶雨林高樹枝干上有樹蔭庇護。忌烈日直射,否則會大面積灼傷葉片,但也不耐室內過陰,如果室內過陰會導致生長緩慢不利于養分存儲和開花。盡管蝴蝶蘭生性喜陰,但是如果植物接受不到滿足生長需求的充足光照就會影響植物的開花和生長,特別是在植物花期前后,如果光照不充足將會影響到花期的長短,如果想使蝴蝶蘭開出艷麗持久的花,一般應將花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最好能放于朝北朝東的陽臺或窗臺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則生長強健病害少。

3 溫度

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低于15度即進入休眠,低于10度容易死亡。但高于35度高溫影響生長并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度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繼續持續低溫則花梗萌發遲緩。

4 水分

由于沒有匍匐莖和假鱗莖,蝴蝶蘭不耐旱,又由于氣生性質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干為好,間干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冬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5 通風

溫室內空氣自然對流的機會較少,所以一定要使用機械強制通風,以改善通風不良的缺點。一般溫室采用水墻-風扇來進行降溫,可兼顧降溫、加濕和通風的條件,但冬季時,仍需要空氣對流的發生所以最好有內循環風扇,以利植株由呼吸作用轉換成光合作用。植株擺設需考慮風向、光照方向,一般葉幅長向與風向垂直。

6 空氣

蝴蝶蘭喜歡空氣高濕且通風的環境。要求空氣經常保持濕度60%~80%,并且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有微風吹拂,盆內不能積水過多,根如果被液態水包圍達6-8小時,極易爛根,所以通氣是養好蝴蝶蘭的關鍵,質料需酥松透氣則根生長強健。忌干熱風吹拂。北方冬季種植不能放在暖氣片上或直對空調風吹拂。

7 施肥

蝴蝶蘭施肥原則為薄肥勤施,切忌過濃化肥。濃度以化肥包裝說明上標稱濃度再稀釋1倍左右適宜。即在1500倍-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蘭專用肥。在生長期施氮鉀肥催花期施用磷鉀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開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后期應注意適當補充肥料。

8 病蟲害防治

由于蝴蝶蘭生長于高溫高濕環境。容易遭受病菌侵害且一旦發病蔓延迅速,所以以預防為主。常見的病毒性病害有葉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平時可用農藥百菌清(此藥預防效果好病菌抗藥性低,但對已患病植株無治療效果。冠菌清又以其升級產品的達科寧制劑功效更好,)或甲基托布津(此藥可防可治但病菌易產生抗藥性不可長時間單一施用)1000-1500倍防治,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藥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于繼續發揮殺菌作用。以上同類產品又以懸浮制劑比粉制劑效果好,持效長。操作上人體吸毒性更低。

9 花期管理

9.1 花芽分化管理

蝴蝶蘭經歷一定涼溫環境之后才完成花芽分化。廣東自然開花期在3 -5月。如果要提早到元旦、春節等節日開花,需提早給予涼溫環境。據研究,如果16-18h/d,20℃左右的涼溫下,經過3-6周(時間長短因品種特性而異粳完成花芽分化。如果溫度在15-20℃間還可增加花梗數,但必須增加光照強度,否則低溫降低光合作用效率,養分不足會造成花苞數減少。花芽分化以后,花梗繼續伸長,花苞繼續發育,這段時間長短因品種特性和環境溫度而異,一般為100佐右。這段時間提高溫度可增加開花。但是溫度過高會影響頂端花芽和花梗側枝發育。所以仍以涼溫栽培為好。

9.2 開花及花期管理

蝴蝶蘭葉片基部有2個以上腋芽,呈上下排列,其中1個為主芽,其余為副芽,這些芽分化至一定階段便進入休眠狀態。當外界條件適宜時,從最上而展開的1枚葉片向下數,第3.4枚葉片葉腋處主芽分化為花芽。蝴蝶蘭花芽形成主要受溫度影響,短日照及早停肥也有助于花莖出現。經過夏季高溫進入秋季,此時晚間溫度低,可促進花芽分化,夜間溫度18℃以下,約經1個半月可形成花芽,當花莖長至10cm右時,提高溫度至20-25℃,以誘使花??焖偕L。蝴蝶蘭一般在10月份形成花莖,約經100d開花。溫度調節可控制花期,28℃催花,生長快;18℃時,幾乎停止生長,延遲花期。蝴蝶蘭花序大,花朵大,需設立架支持。蝴蝶蘭花期長,如及早將花莖剪除用作切花,可促其2次開花。具體做法是:從生長健壯植株花莖基部3節以上剪掉,留下的3節花莖管理得當時,10d左右便會從節的部位長出花芽,2個月后開花。弱株不可采用此法,以兔養分消耗大,長勢衰退。

9.3 花后管理

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后,觀賞期可長達2-3個月。當花枯萎后,須盡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5節處剪去,2 -3個月后可再度開花。但這樣植株養分消耗過大,不利于來年的生長。如想來年再度開出好花,最好將花莖從基部剪下。

結束語

蝴蝶蘭的栽培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無論是植物的栽種,還是植物生長的后期管理和維護,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如果有一個因素達不到其生長要求,就會難以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不僅達不到觀賞的效果及目的,就連植物能否成功存活都不能確定。所以,喜愛蝴蝶蘭并且培養蝴蝶蘭的人一定要充分了解蝴蝶蘭的各方面習性,給他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空間,才能夠保證它們健康成長,提升其觀賞性。

參考文獻

[1]梅慧敏,張力.洋蘭名品100種[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蘇勝舉,賽丹.蝴蝶蘭栽培要點[J].新農業,2010(2).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合川市| 定兴县| 安乡县| 新竹县| 左权县| 海伦市| 信阳市| 宾川县| 天水市| 朝阳市| 兴国县| 萍乡市| 华池县| 乌什县| 莎车县| 双峰县| 九龙坡区| 华坪县| 清水县| 雅江县| 丹寨县| 兴仁县| 广安市| 佛冈县| 寿光市| 方正县| 印江| 墨脱县| 石首市| 无锡市| 准格尔旗| 霸州市| 皋兰县| 安仁县| 金坛市| 石阡县| 福安市| 九龙城区| 长宁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