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17: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感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靜夜思》這首詩淡淡的透露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在他鄉(xiāng)想要和家人團聚一樣,而中秋這個大節(jié)日就代表著團圓,正是在這一天每個身在異地的游子們都紛紛回家與家人團圓。
都說月有陰晴圓缺,這輪明月,承載了多多少少的悲歡離合。幾千年的思念,幾千年的牽掛,幾千年的哀傷,月盡收囊中……有悔恨的淚水,有團聚的歡樂,有冷漠的孤單,有牽心的思念……就像李白一樣抬起頭看著那輪明月,似乎看到了更多更多……
而有多少人,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棄和家人團聚,戰(zhàn)斗在一線崗位,有多少兒女在外拼搏,一人在外是傷感的……
但可以共一倫明月,醉飲美酒趁月歸!多美!
中秋的月餅的餡是甜的,里面包的是人們無盡的辛酸與思念。把思念都寄在了月餅餡里送到家鄉(xiāng)的親人。
中秋的月是傳遞思念最好的工具。晚上一輪潔白的月亮慢慢從云從中露了出來,人們正是看望的天上的一輪明月來思念家鄉(xiāng)!
總體上來看,中秋是使人團圓的一個節(jié)日,但也是一些人最傷感的節(jié)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每年中秋佳節(jié)都有不同的傳統風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后來加上放假,人們就更盼望這個節(jié)日的到來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最新中秋節(jié)假期放假安排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最新中秋節(jié)假期放假安排表中秋節(jié):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中秋適合吃哪些蔬菜水果菠菜:雖然此時已經是秋天,但干燥的季節(jié)容易起秋燥,因此食用菠菜有助于清熱去火,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補充營養(yǎng)。
棱角:因為正是棱角成熟的季節(jié),非常的甘甜爽脆,而且棱角是有一些凸起的邊的,就像八面玲瓏一樣,所以他們就會給小孩吃這種食物,希望他們可以變得聰明伶俐。
芋頭:它流行于江南和廣東一帶,吃芋頭是源遠流長的一項習俗,而且還會將芋頭作為供品之一供奉,代表著對未來一年生活得美好祝愿。
葡萄:這時的葡萄很甜,大家喜歡直接吃,或者制作成葡萄干。
柚子:屬于中秋節(jié)應季的水果,而且品種也比較多,有紅白之分,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另外柚子因為和“佑”同音,據說吃了也有吉祥寓意。
中秋有什么習俗賞月:該節(jié)日正好是農歷的十五,因此月亮有如銀盤,大部分人都會和全家一起賞月,享受天倫之樂。
吃月餅:因形狀和滿月很相似,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現在的月餅有多種口味,臨近節(jié)日時各大小超市都會售賣,既可以作為禮物送出,也可以當做美食和家人一起分享。
掛燈籠:中秋之夜,不少地方還會將燈籠點亮,掛在門口增加節(jié)日氛圍,小孩在燈下玩耍,更有一番熱鬧景象。
舉辦宴會:其實就是聚餐,在陜西的一些地方,舊時男子會泛舟登崖,女子則安排佳宴,西瓜是必備的,還有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
中秋節(jié)日祝福語匯總①清風送去了我的祝福,明月帶來了我的問候,流星記載了往日的故事,玉兔留下了永恒的吉祥。祝你中秋佳節(jié)快樂!
②一份真情,來自秋季;一份美麗,來自惦記;一句祝福,來自心底,愿健康平安快樂幸福永遠伴隨您。
③八月十五月圓夜,人人盼望能團圓,抬頭賞月嘗月餅,感懷難見家人面,盼到來年中秋節(jié),吃餅賞月親人見!
④朋友雙月并肩行,遠隔千里兩地明。我的心帶著月餅跨越千山萬水陪你去賞月,柔柔的月光下,你我捧杯聚首秋月中。
金秋送爽,飄香,秋天的美是友情花開的燈盞。又是花好月圓時,秋風到處傳唱秋菊的不同凡響,此時此刻,我用一顆詩心來丈量。
——文.心雨
日子就在我面前不停的奔跑,天空越來越高遠,身體顯得格外渺小,站在窗前看那一輪中秋圓月,想象一朵撐起的品格。一身風骨,臨霜而不凋謝;世態(tài)炎涼,清秋中恪守真誠;君子之交淡如水,面月相對,心有靈犀一點通。
中秋之夜,月光清清柔柔流瀉著,醞釀已久的那篇【往事拾憶】還未完成;一陣悅耳的電話鈴聲響起,老朋友 琴 興致勃勃地說:“人民公園辦菊展,你準備一下,穿暖和,明早我來接你去欣賞美景!”一縷幸福的風兒拂過我的臉頰,微笑如花。
夜半更深,有夢悄悄爬進,命運在輪回中錯落,眼前是一條流水的河,過去,現在,很多鏡頭在倒影中靜止難返。那里有我的親情、友情、愛情;歲月的暖,馨香的夢,還有華年盛開的美......一朵浪花泛起,轉身一切成空。艱難的日子,低頭,抬頭,早已被世俗人情甩在身后。凋零中悄無聲息地虛度光陰;逆境中努力修煉著卑微的生命!
窗外觀天,就用矯情的詩文感懷一次人生的得與失吧。曾經,命運的大門緊閉,靈魂在骨頭里墜下三千尺,淚水凝在空中,眼睛站上浪尖,常常在潭水里想著南方的暖。生活很現實,身邊的人匆匆來,匆匆去,讓失去的美好在生命的流變中看到了一道道淡然流動的風景。如果生命沒有受傷,又怎么會體悟這沿途經過的各種景致呢!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碾轉間萬千風景過。高山流水中,還能陪在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就像潺潺流淌的清泉,云山霧水間開放著那份包容,點點滴滴感動著我的心坎。多年來,他(她)們對我的關懷發(fā)自內心,真誠的在乎笑臉如初。我感慨著親情與友情的溫度,思考著生命的霜色與歲月,一朵情誼的花能從春綻放到秋,把濃濃心香送到我面前,這是幽幽花蕊 善、美、純 的底色,多么誠澈可貴的親和情,又怎么能不讓我感激萬千呢!
在遠去的年華里,在那條夢中的河流,我和老朋友琴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鮮活在彼此的記憶。年華如飛,從春到秋一路前行,一路相伴,那份真情厚誼始終如一,理解我、幫助我、鼓勵我勇敢地走過風霜泣雨的日子。現在,生活安然,天空明媚,琴 又用她瘦瘦的肩膀背起友情,送我一片又一片含氧的大自然,一瓣荷香,一朵秋菊,一段超越血緣的情;上善若水,人間自有真情在,縱是生命老去,情誼的花朵將芳香到永恒。
滿園秋菊盡開蕊,馨香芬芳圓了我的夢,友情的力量完美而厚重,人生有一知己足矣。感謝一路上有友相伴,幸福、感動,筆尖上蘸滿真誠:“幸福中秋節(jié),友情花飄香,人生輪回緣一場,心心相印,愿友誼地久天長,好人一生都圓滿!”
洋溢著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fā)著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著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jié)日,它陪伴著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jié)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jié)日的背后,該有著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jié)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jié)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jié)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jié)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jié)時節(jié),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jié),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jié)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圣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jié)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凈?“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說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并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游異地他鄉(xiāng)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jié)日的文化,感受節(jié)日的溫馨,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節(jié)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著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簡評】看得出來,作者對節(jié)日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全年當中幾個重大的民族節(jié)日全都寫了,按照時間順序組織,文字安排有主有次,巧妙合理,可讀性較強。本文還有一個主要特點是引用豐富精彩,通過引用有關古詩名句來領起相關的段落,這種巧妙的行文方式頗能引起評卷老師的好感。文段內還有些重要的引用,這就使得引用古詩文成為本文的一大亮點。除此,全文語言表達也很靈動,感情真摯,有較強的感染力。
坐看云起/文
蒹葭蒼蒼
八月中旬的夜,微微的涼,銀盤大的圓月,泛著清冷的光輝,彰顯秋天的風韻。一向喜歡安靜的我,避開家人,披件風衣,倚著亭廊極目遠眺。一種沉寂而冷眼的美躍入眼簾。閃爍的星辰,朦朧的景致,月影花移,山川霧靄,樹枝上鳥巢里不時傳來吱吱喳喳的細語呢喃。
枯黃的草地上,偶爾有秋蟲窸窸窣窣的跳躍聲,和青蛙清脆的叫聲此起彼伏,伴著涼絲絲的空氣,撲面而來,氤氳一種特別的韻味,仿佛飄來一闋水墨含香的煙云歲月。“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穿行在如夢如幻的時空,前世輪回重疊,鋪陳一闋風花雪月的劇情,凌亂一地月色的溫柔。長長的枝椏,藤蔓,延伸到這個秋天。
暗香隨馬
曾記否?在那個春天的路口,邂逅一季花開的浪漫。只因那一回眸的風情,定格了時光的流轉。沒有太多的語言,無需刻意地渲染,僅僅于心有靈犀的對視中,就牽起了云水相隔的距離,串起了山高水長的天涯。“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
從此,靈魂相依,漫步在草長鶯飛的小徑,傾聽花開的曼妙,解讀生命的旖旎;觸摸情感的殿堂。可記得?在三月的桃樹下,你折一朵桃花,別上我的發(fā)際,映襯嬌羞紅暈的臉龐。你深情脈脈地說,我是你最美的新娘,心中的女神,并相約,待到秋天到那棵樹下,采擷熟透的情果。
還有,風情張揚的夏日,你手持橫笛,我素裙一襲,在月亮升起的時刻,把盞臨風,淺吟,吹奏;你一曲天籟和著我裊娜的舞步,千嬌百媚,巧笑嫣然,濃情吻上額頭,幸福四溢彌漫,芬芳充盈著深深庭院,笑聲掛上梧桐枝頭。璀璨的詩句披上瑰麗的色彩,相逢的驚艷,奢華的歲月,任快樂流淌,思念化蝶,飛躍滄海;任心化成一片片馨香融入水墨丹青的畫軸,期待中秋月圓時共嬋娟。
舊情衰謝
“只因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朝暮。”誰知卻是造化弄人,“唯只見,舊情衰謝。”當時光的步伐縱深,走入秋天時,早已是物是人非,殊途陌路,不見了最初的模樣!落寂的花事沉入秋水,蒼白的話語哽咽在喉。
蠱惑的琴音,依稀回旋在記憶的天空,加深了季節(jié)的蒼涼。碎了一顆蘭心,更可悲的是,我給了你傾城,卻落得清冷時節(jié)的半世琉璃,徒留兩行清淚潸然。粉碎的夢魘,透徹心扉的寒意,讓我瑟瑟發(fā)抖。彼岸的嫣紅,揉碎漫天的星光。掠過耳畔的風聲,催發(fā)蘭舟,加急八百里回歸,可又該怎樣修復這千瘡百孔的心,悲傷溢滿胸腔,目光斷在盡頭。
心墻高筑
如果沒有你的出現,我可以,一本書,一杯茶,安然歲月,捻數光陰,慢慢地翻閱,細細地咀嚼。一個故事,一種心情,于淺淺,淡淡中,嗅一朵花的芳香,折一枝梅的艷麗,抑或,撐一把詩意的油紙傘,追溯千古的神話,于秋日看漫山的紅葉,聽鳥兒的和鳴,觀月亮的皎潔。
一直喜歡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懷揣夢想,演繹一個人的地老天荒,感受一種淡出塵寰的味道。餐食熠熠生輝的文字,堆砌靈魂的城堡,蟄伏在童話的世界中,醞釀,感懷,抒發(fā)……。
然而,命運如此安排,真叫人無奈,你是我宿命的劫,遇到你,攪亂了我原本嫻靜的生活,剪輯了我生命的片段,加重了心靈的負荷。讓豐盈的秋天,芭蕉結成一紙憂傷的詩句,終結一庭的綠肥紅瘦,也讓中秋的月亮失色了許多。
尾聲
在祖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神話是頗能給人溫暖、給人力量、叫人感動的一種文化遺產。《嫦娥奔月》就是這樣一個古老卻又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故事。它講述了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使百姓免于受害,不讓奸詐之人成仙稱霸,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升天成仙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感人,字里行間蘊藏著諸多的美,所以學習本文時,我們不妨作一次尋美的旅行。
一、后羿射日
場面壯美:“后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場面壯觀,其射日時的一系列動作“登上”“運足”“拉滿”“一口氣射下”,有力地表現出人物的無比神勇。
二、勇斗逢蒙
正直之美:嫦娥不僅外表美麗端莊,更兼內心正直善良,心地無私純正。作者在寫作時又采用了正面描寫與反面襯托相結合的方式,借逢蒙的“奸”表現嫦娥的“美”。逢蒙心懷叵測,混在門徒之中,伺機偷取仙藥。“假裝”“手提寶劍”“迫不及待”“闖”“威逼”“翻箱倒柜”“四處搜尋”等充分暴露出其陰險、貪婪的嘴臉。而嫦娥,面對逢蒙提劍威逼,毫不畏懼,機智周旋。眼見壞人即將得逞,便義無反顧吞下仙藥。情節(jié)驚險,更顯弱女子嫦娥機智勇敢。
三、嫦娥奔月
畫面優(yōu)美:“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出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讀到這部分時,你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衣袂飄飄的女子,臉上飽含不舍,眼睛留戀地望著生活過的土地,身體卻不由自主地往上飛,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無奈、那么孤單。這樣的畫面充滿詩情畫意,讓人遐思無邊。
愛情凄美:嫦娥吃了仙藥飛往月宮,“后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嫦娥在凄冷的月宮每日與玉兔為伴,行只影單,她思念后羿可無緣再聚。后羿“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月圓之際,便是嫦娥悄然佇立桂花樹下,深情凝望丈夫后羿之時。有情人從此天人相隔,場面清冷凄美,震懾人心。
四、遙祝嫦娥
人性善美:嫦娥的形象數百年來之所以受人喜歡,不僅僅是因為她那美麗的容貌、柔美的姿態(tài),更因為她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平日里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xiāng)親;擔心逢蒙吃了長生不老藥會害更多的人,為了不讓仙藥落到壞人手中寧愿犧牲個人幸福。這樣一個只為大家著想的人,大家怎么會忘記她?
人們常說,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路走來,盡管已經數千年了,可人們還是由衷地喜歡它,一代代地傳誦著它,就因為故事中蘊藏著動人的美。美好的月亮,美好的嫦娥,美好的故事。這是人們內心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更會讓人生發(fā)對美好事物的無盡追憶與感懷,古老的神話必將成為民族共同的記憶。讓我們再讀這段動人的文字,讓這美好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心里吧!
慶祝中秋節(jié)主持稿1
男: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們
女: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男:可愛的小伙伴們
合:大家晚上好!
男:清風送爽、丹桂飄香,
女:花好月圓、華燈初上,
男:沐著如銀的月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
女:踏著時代的鼓點,我們家園聯歡共聚一堂;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合:這臺晚會由我們主持,希望帶給大家一個幸福快樂的夜晚。
男:首先,有請園長致詞
一、園長致詞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們、親愛的老師們、可愛的小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衷心的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們對我幼兒園的大力支持,以及抽出寶貴的時間參加我們幼兒園20_中秋聯歡晚會的家長朋友們,謝謝你們!
其次,感謝各位老師,兢兢業(yè)業(yè),不辭辛苦的付出,幼兒園的發(fā)展壯大離不開你們,在這個幸福團圓的時刻,我真誠的說一聲:各位老師你們辛苦了!
第三,感謝可愛的小寶貝們,是你們給了我們一個天真無邪的殿堂,你們是我們快樂的源泉,小寶貝們,園長媽媽祝福你們天天幸福!健康成長!
20_年中秋佳節(jié)之際,我們舉辦了海南省第一家家園聯歡大團圓,品餅賞月慶中秋的大型中秋聯誼活動。活動期間,我們除了安排了月餅、水果、小吃等,還安排了很多節(jié)目,旨在家園同歡樂。節(jié)目安排不周之處,敬請大家多多原諒。我們把最寶貴最快樂的時光留給你們吧!請大家吃好玩好。祝大家中秋快樂!謝謝!
女:感謝園長真誠的祝福,園長媽媽謝謝您的付出。我們感恩您感恩家長感恩同事感恩孩子。
男:請欣賞由家長、老師和孩子共同表演的《感恩的心》
女:謝謝家長、謝謝老師老師、謝謝孩子們?yōu)槲覀儙淼木实谋硌荨=裉煺媸莻€美好的日子啊!
男: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放飛理想。
女:今宵,長樂未央,讓中秋佳節(jié)的思念,伴著悠揚的旋律飛回故鄉(xiāng)。
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在游子的鄉(xiāng)愁里,思緒如飛,歸心似箭。
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戀人的思念里,冷月如霜,宛若凍結了曾經的熱量。在這個讓人感懷讓人激動的日子里,在這個合家團聚的幸福時刻,為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更加喜慶祥和,為了感恩家長的支持和認可,我們幼兒園特別特別奉獻了猜謎語活動。
二、猜謎語
男:在這幸福美好、謎一樣的夜晚,打開您智慧的靈光,讓我們一起走進謎語的殿堂。下面開始猜謎語活動,規(guī)則是這樣的,每個家長接到謎語之后,在15分鐘內答謎語最多的,為第一名;不允許百度搜索;禁止相互抄襲作廢。聽明白了嗎?好,請各班老師將謎語發(fā)到家長手中。
計時——
開始——
兌換獎品
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詩人的酒杯里,醉滿了濃烈的詩行。
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月下的團聚里,天倫之樂回蕩在幼兒園。
男:中秋,這是一個天命的聲音,自那渾圓的時刻起,愛便曼延,思便無限。我的心底也有一個渾圓,溫馨著我存在的意義、飽滿著我朝起的未來。
女:在皓月初上的美妙時刻,無論天南與海北,不論相聚與離別,在中秋佳節(jié),為著今日的美妙時刻,我們共高歌,放聲唱佳節(jié)!家園齊歡樂。
三、尋寶藏
男:我們幼兒園還為家長朋友們準備了85個寶藏,為什么是85呢?
女:85寓意八月十五。所以,我們幼兒園精心做了85張寫有獎品的紙條
男:是的,每個紙條有一個禮物,85個紙條分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與獎五個獎項85個獎勵。
男:這85個寶藏就藏在我們周圍,就藏在幼兒園各個角落,家長朋友們你們可以領著孩子在院子里尋找。但是,您必須用心的去尋找才能找得到。
男:各位家長朋友們,當我們大聲地說,尋找寶藏開始的時候,你們就開始尋找寶藏好不好?
合:尋找寶藏開始
合:祝您們好運!
兌換寶藏
主持人一一公布寶藏結果
音樂:花好月圓夜
四、品餅賞月慶中秋
背景音樂:但愿人長久
男:中秋,這是人間的一次盛景,飽滿,給予殘缺的笙歌;祝福,給予別離的溫馨;用一顆滾熱的紅心,渾圓心底的愛,映照那天穹的月。用無數雙相執(zhí)相親的手,用無數雙喜悅歡欣的眼睛,對著天上的明月,共頌這“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女:中秋,請你,捧著自己火熱的紅心,去與心中難忘的戀人,去與慈發(fā)白首的親人,去與人世間每一個期望獲得愛意的孤客,甚于那月下的柳梢、含笑的燈光;把愛播灑開來,把笑彌漫于桌前、杯間,把平和祝福的話語渡給每一顆活著的、突突跳動的`紅心。
男:關于中秋佳節(jié)的詩詞、歌曲、謎語、成語、詞語、名言警句自古以來就有無數,那我們就看看誰知道關于中秋佳節(jié)的詩詞、歌曲、謎語、成語、詞語、名言警句最多
女:都說相逢是首歌,是的,我們在_幼兒園有緣份歡聚一堂,是何等的緣分啊!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我們品餅賞月慶中秋的幸福時刻,請大家按班級寫出關于中秋佳節(jié)的詩詞、歌曲、謎語、成語、詞語、名言警句等的句子,15分鐘內寫的最多的為獲勝者。
背景音樂:相逢是首歌
結束詞
男: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女: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男:收獲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和諧的店鋪。
女:今天,漢方驛站,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男:今夜,月輪如染,看不見殘缺的遺憾;今夜,月華如水,清澈著我們彼此的友誼,浸透著彼此的思念。明明暗暗,圓圓缺缺的月亮告訴我們,人生有遺憾,耐住寂寞,堅持執(zhí)著,去迎接新一輪的較量。
女:今夜,皓月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激昂。有你,我們高歌唱響希望,有你,我們將快樂分享,有你,所有的夢都在生長。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我們真心的期待明年的月亮更圓,我們真誠的期待明年的中秋相會,我們虔誠的祝福家長朋友身體健康、我們的寶貝茁壯成長、我們的幼兒園更加輝煌!我們的晚會到此結束,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我們明年再聚。
再見
慶祝中秋節(jié)主持稿2
尊敬的家長們,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送爽,月圓人更圓。歡迎大家來到幼兒園,和我們的寶寶共同度過中秋佳節(jié)。我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團團圓圓。也希望你和包包通過這次活動,更深的體會濃濃的親情。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花好月圓”,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滿,全家幸福團圓!此次活動我們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
1、親情問答,答對的家庭有獎哦。
2、手工制作---中秋團圓燈。
3、品嘗月餅,體驗親情。
4、摘燈,帶著幸福和希望歸去。
一、環(huán)節(jié)一
好,我們現在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家長積極準備回答問題,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
(1)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jié),民間多在此夜合家團聚,又稱團圓節(jié)。八月中秋節(jié)起源已久,其中,有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哪位家長能舉出幾個例子?【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2)請一位家長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3)嫦娥飛天的故事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美好的生活不再與地位的高低,也不再與金錢的多少;我們的寶寶從小就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親情才是最重要的,團圓才是最幸福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古往今來,有多少引用中秋團圓的詩句!其中,有一句,可以說是中秋節(jié)永遠的主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請問,這句是出自哪位大詩人的哪首詩詞?誰可以背誦一下?【如果沒有,老師可帶幼兒背誦】
(4)好,但愿我們和我們遠方的親人,共同擁有一個月亮。現在,我請一位老人說說您小時候的中秋是怎么過的,您現在又怎樣過中秋?
(5)下面,我問一個問題,什么地方的月亮最亮?為什么?【月是故鄉(xiāng)明】
(6)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思鄉(xiāng)古詩,這首詩也一直是家長朋友啟蒙幼兒時必教的一首古詩,請問,這首詩的名字是什么,請您背誦一下。【靜夜思】
(7)剛才那位老人說了,我們要在中秋節(jié)祭拜月神,品嘗月餅。現在市場上月餅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下面我請一位老人說出幾種不同種類的月餅。
(8)吟唱團圓的現代歌曲數不勝數。近幾年流行著陳紅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團圓歌,請問,歌名是什么,誰會唱?我這里有音樂。【常回家看看】。
二、環(huán)節(jié)二
有關中秋的知識太多了,由于時間有限,我們把活動轉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親自手工---中秋團圓燈。請梁老師示范講解手工的程序和要求。 (中間做手工過程)
【手工完畢,將燈籠掛起來】五彩的燈籠掛起來了,他照亮了我們的心,溫暖了我們的濃濃親情。下面,我們的活動將進入倒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品嘗月餅。
三、環(huán)節(jié)三
這里有幼兒園發(fā)給小朋友的月餅,也有我們家長朋友自帶來的水果,月餅。下面,請梁老師將幼兒園的月餅發(fā)到孩子們手中,而我們自帶的月餅則放到一塊,請大家分享(用托盤端水果月餅請家長,小朋友隨便拿自己喜歡的,要求每人一份)
好,請大家開始品嘗月餅。【大家邊吃老師邊解說】在這美好的團圓之日,我們相聚在一起。此時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濃濃的親情在流淌,流淌。這甜美的月餅,這鮮美的水果,請小朋友們用雙手捧著月餅,獻給你親愛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吃一口。我們的爺爺奶奶們,他們這么大的歲數了,仍舊肩負著接送孩子,縫衣做飯的重任。今天為了參加孫子的活動,他們邁著蹣跚的步子冒雨來到了幼兒園。我們的心應該多么感動!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天天忙碌,奔波,為了生活,為了孩子,寶貝們,請讓他們吃一口你的月餅,請對爸爸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
此時,我們的心融化在著濃濃的親情里,我們在這里,品味著團圓,我們擁有同一個月亮,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花好月圓。再一次祝愿大家幸福健康,團團圓圓。今天,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讓孩子懂得了珍惜,理解了親情,學會了分享,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孩子,快快樂樂,健康成長。孩子們,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月圓人更圓! 我們的活動馬上進入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請家長帶著您的寶寶,到家前摘一個燈籠。有一個條件:每個家庭摘得燈籠都不能是自己做的那個,然后請您仔細看看您所摘得燈籠上貼的名字,那個名字就是您的天使,它會給您帶來好運,帶來幸福。請您,在心里默默的感謝他,祝福他。
四、環(huán)節(jié)四
再見,再見。讓燈籠照亮我們回家的路,讓濃濃的親情引導我們,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孩子們,今天晚上的月亮又圓又大,我們回去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好不好?再見,再見
慶祝中秋節(jié)主持稿2
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大家上午好!
當鮮紅的太陽躍上地平線時,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今天我們要迎來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jié)日。
甲:喜迎中秋慶團圓,歡樂笑語萬里傳。
乙:桂枝明月祝福賀,音好花開成佳緣。
甲: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乙:可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甲:首先感謝各位家長的到場,
乙:來參加我們的中秋節(jié)聯歡會,
甲:很高興在團圓的日子里和大家歡聚一堂
乙:度過一個特別又有意義的中秋佳節(jié)。
甲:今天為大家準備了月餅。
乙:祝愿大家工作順利,合家歡樂,
甲:祝小朋友,健康成長,一生平安。
乙:今天的聯歡會準備了許多親子游戲,
甲:親子游戲是家庭內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
乙:需要家長和孩子配合完成,希望家長積極參加。
甲:我宣布_兒園20_中秋聯歡會正式開始。
乙:秋風送爽,中秋月圓,
甲: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乙:當酷熱隱隱地離去,我們才發(fā)覺秋天溫馨的時節(jié)已飄然而至,
甲:在今天這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里,
乙:我們祝福所有的朋友們開心快樂,
合:月圓,人圓,夢圓!
1.欣賞有關中秋節(jié)的故事
甲:首先有請中班x老師為小朋友講述中秋節(jié)的來歷。
2.親子游戲,擊鼓傳花之快來交朋友
乙:活動規(guī)則:鼓聲起開始傳花,鼓聲落,花傳到那里由就小朋友起來介紹自己,家長表演小節(jié)目。
3.大班朗誦中秋節(jié)詩歌《水調歌頭》
甲: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乙:百余年前,東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賞月懷古,創(chuàng)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調歌頭》。
甲:《水調歌頭》,嘗盡了月下獨酌的無奈,《水調歌頭》道盡了人世滄桑的曼妙與玄機。
乙: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寫盡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甲:此時為今年,讓我們在千年翰墨下,沿著文人東坡的足跡,開始我們今天的《水調歌頭》。
4.親子游戲,你比我猜
乙:活動細則:請家長根據題板是哪個的物品比劃或形容,讓幼兒猜出該物品時什么,猜對有獎勵。
5.教師才藝展示
6.家長才藝展示
7.親子游戲:跨大步
甲:活動細則;有珠心算老師出題,兒童作答,家長根據得數向前跨步,一個來回,用時最短者獲勝。
8.園長寄語
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甲:青春在那里,更好在明天。
乙:月到中秋分外明,明月做證愿我們_明天更加美好。
“點秋香”這3個字自從與翩翩濁世佳公子唐伯虎發(fā)生了關聯,似乎就變成了專屬形容詞。這一個“點”字很有深意,讓人一聽,腦子里出現的便是某人伸出食指上下點動的樣子,可能嘴角還帶著小得意的笑。動動手一指一點可比直接張口談愛的意韻悠遠多了,同時用食指表明,食色性也,唐公子為什么會對秋香姐動了情呢?那是因為秋香姐是個尤物!
尤物秋香姐是男人眼中的,而秋香,是所有人的,它既是秋日開的花,更是一種特有的韻致。
不知道有同感的人是否很多,除了有特別的指代意義,我總認為只有把“秋”與“香”組合起來,才能讓秋天的小調調更引人遐想,管它與秋香姐會不會有重疊的意思。秋色僅僅是看得見的,而“秋香”則像是色香味俱全,可感可摸可觀也可品的。
對于北京來說,秋天算是最好的季節(jié),沒有春天的沙塵暴、夏天的炙烤、冬天的寒到骨子里,總是秋高氣爽、云淡風輕的詩意時光,讓人每天都搜腸刮肚地想多找些美好的形容詞來送給它。卻總是詞窮,嘖嘖嘆著美好,各種感覺涌在心頭,卻又找不著合適的詞來風雅一番。既不能像老舍那樣用“天是那么高,那么藍,那么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么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的句子將秋形容得明亮又鄉(xiāng)情;也不能像郁達夫那樣描繪著“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花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的唯美細膩,或是“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如此這般愛得執(zhí)著。唯有感懷在秋香之時,用車輪印轍多記錄下我們走過的美。
秋過半時,團圓也至。
每至中秋團圓都是歡聚、齊享、不愛獨行。或許千里迢迢的奔行能感受更多未被俗塵遮掩的風景,單槍匹馬一車當先更有自由馳騁的豪氣與暢快,但在秋香中全家暢游共享一輪圓月,顯然更來得溫馨與安然。于是本期我們以112國道為界,勾勒出一個京城周邊的汽車旅行“團圓圈”。當城市被一條條環(huán)線包裹其中,并且讓的圈子不斷擴大與增多,每一層圈子里都會有獨特的記憶與美好,而G112所帶來的美好即是:在以為無新意的旅途中發(fā)現欣喜,在離身邊最近的地方感受團圓旅行的豐富!
京北的群山雖不如名川大山來得底蘊深厚,但仍然不失磅礴之勢,云霧山、東猴頂、冰山梁,不僅適合爬山野營,更適合標致4008等SUV車型在山路越野體驗中一展身手;西雅特LEON CUPRA車行西南線,將雞鳴驛、小五臺、清西陵、易縣、烏龍溝長城等目的地隨心組合,便串連起可感受冀北千年文化傳承的尋古專線;而北京東南段一條看似冷門兒的上元古時代地質景觀路線,卻能在北京現代ix35的帶領下兼顧考察與探尋之樂;連僅僅是圍著廣州市區(qū)的S81環(huán)城高速公路,也能將夾雜在圈里圈外的記憶與今昔一一掠過,將記錄繁華都市到郊野過渡帶的景致與情感一一感受,成為蒙迪歐-致勝想要探尋與記憶的理由。
圈住我們的圓很多,而樂逐團圓的驚喜更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傳統文化;滲透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幾千年來無數智者的智慧與精華,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如何傳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古老文化呢?這就要求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對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將小學語文教學提升為一個體認感懷、傳承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陣地。
一、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是現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們的孩子對它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了書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詩上。在淺文化、俗文化、網絡文化充斥當代青少年生活的時候,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他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傳統文化變得只是應付形形考試的工具。我認為,要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必須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傳統美食粽子可以讓學生了解端午節(jié)、屈原、賦等;月餅能讓他們聯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間經典故事。還有剪紙,皮影,戲曲等民間傳統文化。
二、加強老師在課內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介紹及應用
我們要讓孩子對傳統文化有興趣,首先我們必須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熱愛傳統文化教學并有一定傳統文化知識的語文教師。用自己的知識和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給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我們要教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首先得讓學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時代,然后要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陽節(jié)時因為遠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所寫,最后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探究古詩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學生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好奇不已。課下,他們都主動地去查找資料,了解中國古代其他節(jié)日的民俗風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自覺學習傳統文化的愿望。
三、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誦讀
詩詞是傳統文化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這些古詩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而誦讀則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jié)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于理解和繼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傳承文化經典。在平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自由誦讀,開朗誦會,演講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yǎng)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無形中得以傳承。在語文教學中,要學好這部分內容,著重在于朗誦,在朗誦中感知古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竭力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傳統文化底蘊的過程中,能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使學生與傳統文化文本的對話過程中,通過靜心閱讀,與作者相逢于案前燈下。幫助學生真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全面提升人文素養(yǎng),課后,采取各種形式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如我們學校在散學回家的路上學生會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課余還可以到圖書館借閱有關傳統文化內容的書籍,學生也有征訂自己喜愛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籍。
四、加強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jié)。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前言】
《玉京秋·煙水闊》是宋代詞人周密的作品。此詞抒寫客中秋思,應是宋亡前客居臨安時作。上片從秋容、秋聲、秋色幾個方面繪出一幅高遠而蕭瑟的圖景,襯托作者獨客京華及相思離別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長、瓊壺敲缺”句又不僅限于寄托離愁別恨,也隱含著長年沉淪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嘆。結尾畫出側耳細聽遠處蕭聲悲咽,舉頭凝望朦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獨形象,凄寂情狀不言自見。全詞以描寫結合抒情,呈現出一幅凄清的秋景圖,有力的襯托作者內心的愁情,喚醒詞人的沉思,來表現游子的孤寂,語言清麗精工,風格高秀婉雅。
【注釋】
⑴玉京秋:詞牌名。周密自度曲,屬夾鐘羽調,詞詠調名本意。
⑵長安:此處借指南宋都城臨安。
⑶夾鐘羽一解:夾鐘羽,一種律調。一解,一闋。
⑷“晚蜩”句: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蜩,蟬。
⑸“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傳來有節(jié)奏的搗衣聲,井旁落滿枯黃的桐葉。銀床,井上轆轤架。古樂府《淮南王篇》:“后園作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庾肩吾《九日傳宴》詩:“玉醴吹巖菊,銀床落井桐。”
⑹涼花:指、蘆花等秋日開放的花,此地系指蘆花。陸龜蒙《早秋》詩:“早藕擎霜節(jié),涼花束紫梢。”
⑺秋雪:指蘆花,即所采之涼花。
⑻砌蛩:臺階下的蟋蟀。
⑼吟商:吟詠秋天。商,五音之一,《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⑽瓊壺暗缺:敲玉壺為節(jié)拍,使壺口損缺。
⑾翠扇恩疏:由于天涼,主人已捐棄扇子。
⑿“紅衣”句:古代女子有贈衣給情人以為表記的習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
⒀楚簫咽:相傳為李白所寫《憶秦娥》詞:“簫聲咽,秦娥楚斷秦樓月。”
⒁誰倚:各本作“誰寄”,此從《詞綜》卷十九、知不足齋叢書本《蘋洲漁笛譜》。
【翻譯】
輕煙迷蒙江天寥廓,一縷夕陽的余光,在林梢處暫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蟬的叫聲悲涼嗚咽。搗衣砧敲出秋聲秋韻,井邊處飄下梧桐的枯葉。我站在梧桐樹下,任憑涼露沾濕衣鞋,采來一枝蘆花,不時吟詠這白茫茫的蘆花似雪。感嘆與她輕易離別,滿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臺階下的蟋蟀替我訴說。
客居中吟詠著秋天,只覺得心情寒怯。我長歌當哭,暗中竟把玉壺敲缺。如同夏日的團扇已被捐棄拋撇,如同鮮艷的荷花枯萎凋謝,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蕭瑟的秋風中傲然獨立,心中無比怨恨,白白虛度了這清涼的時節(jié)。遠處傳來簫聲悲咽,是誰在憑倚西樓側耳傾聽,身上披著一層淡月。
【賞析】
這首詞先是用了大量描寫。一派水天空闊、蒼茫無際的寥廓景象,盡收筆底,展示了一幅廣闊的背景,然后收近,寫秋日婦女洗衣的景象。上片寫景,由遠至近。首句“煙水闊”,從遠大處落筆,視野開擴,展現出遼闊蒼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漸漸拉近,仰觀俯視,頗有聲色。夕陽西下,高樹搖風,一個“弄”字,氣勢全出。樹上的哀蟬,已是“病翼經秋”,叫聲凄切婉轉。寓情于景,境殊依黯。“高林”句意工句穩(wěn),是聲色兼勝之筆。搗衣石著一“碧”字,青苔綠水,都在眼中,石井欄稱為“銀床”,極見潔凈清朗,耳聞度韻,目見“飄葉”。這四句,色彩冷淡,聲響凄清,有層次地描繪出一幅湖天秋暮圖。在這背景下,“衣濕”二句才出現了感懷秋傷的人。桐陰久立,寒露沾衣,時已由暮入夜,不由得詞人心緒翻滾。“采涼花,時賦秋雪”,頗似方岳的“黯西風,吹老滿汀新雪”(《齊天樂》)。
張炎的“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命意相近,卻更為精微。向來詩詞里一見到蘆花,自然就聯想到《詩經》中所言的“秋水伊人”。這就自然地引入了別恨。“嘆輕別”,追悔疇昔的離別,慨嘆現時的相見無期。階下蟋蟀泣訴低嗚,仿佛替人傳出滿懷的幽怨。
以下緊接別恨作進一步的傾訴。“客思”二句,極寫胸懷郁結之狀,秋聲商調凄楚徘徊,以至不能自勝,反復吟唱中不覺敲缺了唾壺,足見心中之愁苦。草窗用在歇拍處,上承“幽事”,不必說明,意已反透。“客思吟商還怯”,緊承“砌蛩”,是將詞人的鄉(xiāng)思與秋蟲的清吟打并一起的手法。“怯”字很有力度。
關鍵詞:李清照;詠物詞;三期;變化
中圖分類號:I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9-0020-01
詞人李清照是我國詩詞史上一顆璀璨明珠,這不僅是因她的詩詞文獨具特色,流傳千古,更是因為她在那個男性一統天下的詞壇世界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為宋詞增添了不一樣的味道。她的詠花之詞之所以能夠嶄露頭角,博得贊賞,不只是情韻生動,辭藻妥帖,更是因為其中包含了詞人的復雜思緒和豐富情感。本文繼承陳祖美先生對李清照詞作劃分為三期的文學觀點,以《鷓鴣天》、《多麗?詠白菊》與《添字丑奴兒?芭蕉》三詞為例,賞析其詞與情感的三期變化。
一、初期 《鷓鴣天》 桂花
李清照對于梅的偏愛通過她流傳后世的詞可見一斑,但《鷓鴣天》中卻用“梅定妒,菊應羞”襯托桂花的“第一流”,這確實讓人疑惑,不禁細讀。“淡”、“輕”、“柔”三字將桂花的淡雅,輕盈和柔美之感巧妙展現。即使沒有“淺碧”與“深紅”的誘人之色,桂花單憑“香留”亦可數花中一流。下片用擬人、反襯的手法將桂花“冠中秋”之盛狀與無可比擬展現的妙趣橫生。最后一句詞人用“天真爛漫之態(tài),愛花惜花之心”“質問”屈原究竟為何不將桂花入詩,委實傲氣有趣。桂花雖然花色不比“淺碧”“深紅”引人注目,但其香濃郁襲人。將內在之美喻為“花香”,說明更具吸引力,更值得稱贊的是人的精神內質之美。詞人知曉自家門第比其朝中眾臣不夠煊赫,但并不因此而斂于內秀,反而借桂花表達了“內美”之美美于天下的自信與無所畏懼的豪氣。
李清照前期詞大約“從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亦即從李清照出生之年,到徽宗大觀元年(1107)開始屏居青州之年止,共二十四年”,這段時間可謂是李清照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皆備之時,此時的詞多閑情,多歡愉,多幸福。而這首《鷓鴣天》有力的記錄了這一時期李清照的幸福時刻。
二、中期 《多麗》 白菊
“寒”、“夜”、“無情風雨”、“損”幾個詞巧妙的點出了白菊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之惡劣。反復使用“也不似”一語,將白菊高潔脫俗,自然無華之態(tài)呈現讀者眼前。“韓令”、“徐娘”、“屈平”、“陶令”的典故連用,將白菊的外形清美,內蘊高格生動展現。借用“漢皋解佩”、“紈扇題詩”典故,含蓄而沉痛的將婕妤之悲,長門之怨灑落紙上。再及眼前白菊,不禁擔憂“芳姿”又可“留得幾多時”呢,若是此時的自己能“好”,又何必去“憶”不幸遭遇的東籬之菊呢。
咋讀之下,滿目堆徹的典故似乎有了掉書袋的味道,但是細看來,正是典故的巧妙使用讓詞的內蘊豐富而廣闊,情愫深沉而復雜。也許詞人因女子之含蓄,或因婕妤之悲不想被他人所說道,故借用合宜的典故把自己想說卻不知怎樣說,或想說又不好意思直接說的情感一吐為快。“人情”之所以不“好”,除了詞人深深的長門之怨,還有“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一句所承載的在波云詭譎的中無奈與被動的凄慘感懷。這首詞可謂是“以詠菊為幌子的身世之嘆”。
雖然這首《多麗》據陳祖美先生考證是作于“崇寧五年(1106)”,按分期當屬于前期之詞。可是據筆者分析,該詞所表達的憂愁不是前期之詞的閑愁,而是對政治風云之變與丈夫章臺之遇的擔憂和愁苦。所以,這首詞體現了詞人中期詞作的風格,應劃為中期之作。陳先生在《李清照評傳》中將這首詞與寄幽怨的青、萊詞放在一章,也是有這番考慮的。
三、晚期 《添字丑奴兒》 芭蕉
芭蕉這一意象在李清照的詩詞中多次運用,詞中“窗前誰種芭蕉樹”又是一新“翻”。可“芭蕉”意象的出現總伴有“窗”這一隔膜的存在,詞人似乎是有意識將自己與“芭蕉”借助“窗”產生距離之感。雖然只有一窗厚度的近在咫尺,在心里卻有著遙遠的距離和無盡的差別。芭蕉是南方的植物,而詞人是北方的百姓。一個“北人”天天守著窗前的南國樹木,“芭蕉”成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由此可知,詞人敏感的心思必然會聯想到國家破碎導致的由北南遷與背井離鄉(xiāng)。
李清照后期之詞為“建炎四年到紹興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四十六七歲(丈夫去世),到七十三歲前后的謝世之年,共二十五六年”,后期的詞多飽含對國家社稷的憂心與愁緒。而這首詠芭蕉詞恰如其分的展現了詞人南渡后的悲愁與傷心,可謂是后期詞的代表之作。
李清照的詠物詞獨有一番特色,不僅體現易安體特色之一的“借翎毛花卉隱括身世,傾吐心事”,更訴說了女性天生對花草細膩敏感的心思感觸,以及柔弱擔起世情、人情沉重負擔的悲苦之愁。
參考文獻:
關鍵詞:疊音詞 詞性 語法功能
中圖分類號:I222.8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27
劉辰翁,字會盟,號須溪,是南宋末期著名的愛國詞人,南宋滅亡之后隱居不仕。其生平著作頗豐,有三百五十四首《須溪詞》傳世。從其整體詞風上來講,劉辰翁主要是繼承了南渡詞人和辛棄疾的愛國豪放詞風,多側面地反映了南宋滅亡后遺民詞人的心態(tài),是“辛派”代表此人之一。
疊音詞古人亦稱重言、重字等,它是由音形義完全相同的漢字重疊構成的,其在意義上較原義的簡單重復而是增加了某種附加意義。關于疊音詞的獨特作用,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第四十六》中講:“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學草蟲之韻;皎日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并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雖復思經千載,將何易奪。”
1 劉辰翁詞中疊音詞的詞性特色
在我國古代詩詞,疊音詞的使用及其廣泛,它的使用能夠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出現疊音詞的使用情況了,如:燕燕,頡之頏之(《詩經?邶風?燕燕》);子子孫孫,勿替引之(《詩經?小雅?楚茨》)。李白在詩中亦云:枝枝相糾結,葉葉竟飄揚(《古意》);樹樹花如雪,紛紛亂若絲(《望漢陽柳色寄王宰》)。劉辰翁在詞作中一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八個疊音詞,計三百五十九次,在這么多的疊音詞中,既有名詞也有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數量詞等。
1.1 疊音詞的詞性
就疊音詞的詞性來看,名詞性的疊音詞有:卿卿、兒兒、句句、師師(人名)、蝶蝶(人名)、年年、夜夜、字字、翁翁等等;動詞性的疊音詞有:恨恨、慘慘、巡巡、遲遲、吹吹、飄飄、斜斜、滑滑、吃吃等等;形容詞性的疊音詞有:疏疏、茫茫、澹澹、、渺渺、蕭蕭、;副詞性的疊音詞有:忽忽、悠悠、茫茫、紛紛等等,擬聲詞性的疊音詞有:嗚嗚、烏烏、喔喔、颼颼、嚶嚶、、嗟嗟等等;數量詞性的疊音詞有:十十、五五、六六、三三、四四、七七、人人、朵朵、點點、串串等等。
1.2 疊音詞的使用特色
就疊音詞在詞句中出現的數量及出現在句子中的位置情況來看,有時在詞句中出現一個疊音詞,有時在詞句中出現二個疊音詞,有時疊音詞出現在詞句中,有時疊音詞獨立成句。今詳細分析如下:
1.2.1 詞句中出現一個疊音詞的情況
如:“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風灑雨柳疏疏;”(《望江南》晚晴)“舊日諸賢攜手恨,匆匆;”(《南鄉(xiāng)子》乙酉九日)在第一句詞中,“小小”和“疏疏”都是疊音詞且出現在句中,而在第二句詞中“匆匆”也是疊音詞且獨立成句。
1.2.2 詞句中出現兩個疊音詞的情況
如:“疏疏點點忽雞鳴,”(《臨江仙》閑居感舊)“漫黏酥、枝枝縷縷,”(《燭影搖紅》立春日雪,和秋崖韻)“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鶯啼序》感傷)在這里“疏疏點點、枝枝縷縷、休休莫莫”都是疊音詞,在第一句詞里“疏疏點點”是出現在句子中,而“枝枝縷縷、休休莫莫”則獨立成句。
2 劉辰翁詞中疊音詞的語法功能特點
疊音詞在詞句中往往充當一定的語法功能,有的在詞句中作主語,有的在詞句中作謂語,有的在詞句中作定語,有的在詞句中作狀語。疊音詞在詞句中充當句子成分,其出現在詞句中的位置又往往不同且各具特色,今詳細分析如下:
2.1 疊音詞在詩句中作主語
疊音詞在詞句中作主語,一般情況出現在詞句的開始,如:“五五復五五,二八且重重,”(《水調歌頭》壽宴云心)“葉葉跳珠雨”(《金縷曲》壬午五日)。在這些詞句中,“五五和重重”都是疊音詞且在句子中作主語。
2.2 疊音詞在詩句中作謂語
疊音詞在詩句中作謂語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如:“誰識兩峰相對語,天慘慘,水茫茫;”(《江城子》西湖感懷)“四野昏昏。匹馬巡巡;”(《行香子》和北客問梅,白氏,長安人)“歌也遲遲。雪也遲遲。”(《一剪梅》和人催雪)在這些詞句中“慘慘、茫茫、昏昏、巡巡、遲遲”都是作詞句的謂語,且這些謂語出現在主語之后。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謂語也會前置,如:“茫茫角動,回舟盡興,未驚鷗鷺。”(《桂枝香》寄揚州馬觀。時新舊侯交惡,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難言)這里“茫茫”是前置謂語。再如“蒼蒼萬古,羲農周孔,文章事業(yè)星辰上,到而今、枯見銀河底”(《鶯啼序》),在這里正確的語序應該是“萬古蒼蒼”。
2.3 疊音詞在詞句中作定語
疊音詞在詞句中作定語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一般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而且多以形容詞性疊音詞為主,如:“小小桃花三兩處,得人憐”(《山花子》)這里“小小”修飾桃花做主語;“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布底”(《寶鼎現》春月),這里“習習”就是起到修飾香塵的作用。
2.4 疊音詞在詩句中作狀語
疊音詞在詩句中作狀語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其中絕大多數出現在動詞的前面,如:“癡癡更望春三月”(《憶秦娥》),這里“望”是動詞,而“癡癡”則是修飾動詞的副詞;“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卜算子》壽郡守),這里“借”是動詞,而“依依”則是修飾動詞的副詞。
總之,劉辰翁在詞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疊音詞,且在詞性和語法功能上極具特色。通過對這些疊音詞的研究,必將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宋詞的全貌。
參考文獻:
[1]唐圭璋.全宋詞[M].中華書局,1965.
[2]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程俊英.詩經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中華書局,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