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寫春的詩句

寫春的詩句

時間:2023-05-30 10:17: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寫春的詩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寫春的詩句

第1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3、借助貼圖,難詞質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貼圖,配樂磁帶。

學生:查找詩人資料和已學過的作品,查找的定義。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當嚴寒的冬天過去的時候,什么季節來臨了?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

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借助貼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代詩,也可以模仿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小詩人們準備好了嗎?好!開始!

4、學生自己創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創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板書設計: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2篇

關鍵詞:古詩教學 春夜喜雨 導學設計

導學理念:本課導學是按照古代詩歌的特點和詩歌教學的要求,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廣泛的查找資料,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品味閱讀時進行真情體驗和閱讀想象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感情、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思想感情。有節奏的朗讀詩歌感受詩歌描繪的意境和語言文字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懷。結合課本的注釋理解詩句的大意,體會這場春雨給詩人(人們)的喜悅之情。

導學目標:1.理解字詞及詩句的意思,積累古詩文的語言并感悟詩情體會意境。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語言文字的美,陶冶愛美的情趣,提高欣賞美的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春雨給詩人(人們)的喜悅之情。

學具準備:A.學生準備: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描寫春雨的詩句或精彩文段,并把它制成小卡片。2.搜集杜甫的有關資料,給杜甫建立一個“詩人資料袋”。B.教師準備:1.圖片(春雨、春雨后景色的圖片)2.歌曲《小雨》3.課件(制作寫雨詩句的課件)

導學過程:

一.春之激情。1.談話激情。邊播放《小雨》的曲子邊說:同學們,當我們走進春天懷抱里的時候,沐浴著細細的春雨、和煦的春風,傾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時而傳來了婉轉的鳥鳴。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季節?。〈河?,預示著新事物的誕生。你看畫家用優美的線條和美麗的色彩贊美它;歌唱家用美妙的歌聲贊美它;詩人用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來贊美它。同學們,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也來贊美它嗎?2.贊美春雨體驗情感。(舉行“春雨之贊”的比賽,)學生把把事自制的春雨卡片在實物投影儀中展示,帶著對春雨的贊美之情朗誦,再說一說哪些內容讓你體會到了春雨帶來的喜悅之情。

二.自主學習,探究詩意。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引導學生釋題。2.你知道這首詩是哪位詩人寫的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詩人?(讓學生以《杜甫的自我介紹》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不妥當的地方教師做適當的補充。)3.真棒??!大家查找的資料真豐富,可見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請大家利用以前學習古詩文的方法繼續自學這首詩。4.自悟詩意。(學生參照注釋自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揣摩出詩意。)5.小組內相互說一說詩句的意思。(不要求統一,大概意思一樣即可)6.小老師講詩意。(教師用投影呈現這首詩的字幕,請一“小老師”上臺講解這首詩。講的過程中有不恰當之處教師適時點撥。)7.看著圖片齊聲朗誦這首詩(出示投影儀春雨的圖片)。

三.體會意境,感悟深化。1.想像這首詩展示的是一場春雨之后怎樣的春天景象呢?(出示古詩)讓我們一起看看,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古詩,想一想,詩中的哪些內容給你提供了春雨帶來了喜悅。2.學生反復讀古詩后回答。3.出示春雨春景圖片讓學生欣賞。4.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詩歌的意境。5.談體會到的詩情(自由反復讀這首詩,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該怎樣朗讀才能表達出喜悅之情來。6.配上音樂,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四.細讀古詩品味語言,描繪畫春雨寄托春之情。1.你覺的這首詩中哪句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2.老師想看看誰是小畫家?(根據后兩句意思,發揮想像力,把春雨之后的景物變成畫。分組合作畫畫,表達喜雨之情。)3.(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誰來評價小畫家的作品?(圍繞春夜喜雨的詩句來自由評價。)4.利用“想畫面背誦的方法)讓學生試看著畫面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欣賞蒲四蘭寫的小詩《春雨》

饗贛

淅淅瀝瀝

濕潤了黃土的肌膚

細雨蒙蒙

輕輕柔柔

網住我散亂的思緒

2.想象雨中的景物練習說話。(把自己想象成春雨中的花草樹木等,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春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來)。

3.誰來給大家說一說,春雨只是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嗎?為什么喜悅呢?(聯系上一環節,還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個別小動物等。)

六.作業。

1.(教師出示課件,全班齊讀課件所出示的詩句)讀寫雨的詩句兒,再說說分別寫了什么季節的雨。課外自己搜集寫雨的詩句,注明寫什么季節的雨,看誰搜集的最多做的最好。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第3篇

梅蘭芳先生喜歡畫蘭花,而且常常以蘭花的清雅高潔自況。梅先生也常以自己繪制的蘭花饋贈朋友,用蘭花的氣節與人共勉。他畫的蘭花風姿綽約,別有一種文人氣質。人們在欣賞梅先生畫的蘭花時,總覺得透過紙上那栩栩如生的蘭草,能領略到一種難以言狀的情趣,所以從20世紀40年代,梅蘭芳畫的蘭花就是收藏家追逐的對象。但是如果沒有讀過這組詩稿,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梅蘭芳筆下的蘭花是融匯了從古至今無數丹青妙手的藝術精華,才達到如此精湛的藝術境地的。從詩稿中我們了解到梅先生曾反復研讀歷代畫蘭名家的作品,并認真臨摹過明代大畫家文徵明、周天球、孫克弘、仇十洲的蘭花稿本。他在《摹周天球蘭草》詩中寫道:

蒙君愛我墨蘭花,幾寫幽香與倍加。

欲效所南無粉本,不如仔細摹公瑕。

詩中取南宋著名畫家鄭所南畫蘭花都把根部露出來的典故,抒發自己的情感。鄭所南畫蘭露根,隱寓著“國家淪亡,沒有國土”的含義。梅蘭芳表示自己也想效仿鄭所南,以畫蘭抒發愛國情懷,可惜找不到鄭氏的原本,只好臨摹周天球畫的帶有缺瑕的蘭花。我們推想周天球的原稿可能也是露根的蘭花,不然為什么被稱為“瑕”?從這首詩看,梅蘭芳是把畫蘭花當作告誡國人勿忘國恥的一種方式。他在另一首《春日寫蘭自娛》中也說過“千花萬卉總關情”,足證他之所以喜歡畫蘭,完全是為了寄托自己的愛國情感。

梅蘭芳還曾臨摹過明代另一位大畫家仇十洲的蘭草,這在本組詩稿中也有明確記載,稿中有一首《題仇十洲畫蘭》寫道:“不識十洲高手出,猶疑兩宋寫生花?!蓖ㄟ^誤把仇十洲所畫蘭花當作宋生作品的比喻,稱贊仇十洲畫蘭水平已可與兩宋作品相媲美了,應該說這種評價也有獨到之處。明代的孫克弘也是一位寫蘭高手,梅蘭芳在認真觀摩研習孫克弘的蘭花作品后,留下了《題孫克弘墨蘭卷》一詩,有“今日披圖容吾學…前賢墨妙更誰同”的詩句。說明他曾反復臨習,以品味其中真諦。正是在這種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基礎上,梅蘭芳的畫蘭技法才有了超出常人的水平。

梅蘭芳畫蘭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書畫的互贈互跋聯絡與朋友的情感。后不久,梅蘭芳謝絕登臺演出,失去了一個與各界人士交流的平臺,詩畫互酬就成了維系與書畫界、藝術界賢達友好關系的重要手段。“詩可言志,畫能傳情”,梅蘭芳正是利用自己的這一特長與同道愛國人士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這組詩稿中有十余首詩記載了梅蘭芳贈詩贈畫的軼事。上海畫家沈邁士曾贈梅蘭芳《巖邊蘭花》一幅,梅先生甚為珍惜,作《自題邁士所作巖邊蘭》詩以記之,詩云:

臨風瀟灑石邊開,習習幽香譽點魁。

引得詩人歌一曲,淺酌低唱夢初回。此詩贊賞了沈畫的優雅,表達了自己對朋友作品的喜愛。

梅先生贈給別人的蘭花作品往往題上引人深思的詩句,如《自畫自題贈友人》一詩中寫道:

閑居鬧市身甘寂,瓦缽土盆認不奇。

淡泊無求香自送,夜來風雨慣聽多。以詩句表達了自己為維護民族尊嚴脫身舞臺,甘與瓦缽土盆為伴的不渝之志,與友人共勉,一幅畫一首詩,溝通了雙方的愛國情感。詩稿中還有一首《自題蘭花贈平君》寫道:“我愛蘭花異眾花,不將顏色媚春陽。”明確地表達了自己追求的是那種不以自身的艷麗去取媚于人的情操。梅先生寫這些詩句時,中國正遭受日本侵略,風雨飄搖,籠罩著上海,在陰風凄凄中,能有這樣清雅明麗又充滿氣節的詩句傳來,不能不讓人為之一振。

在長期與丹青為伴,以畫蘭自勵的生涯中,梅蘭芳不但追求情操上的高潔,而且也在追求繪畫技藝的創新。他畫蘭花以古代名家為師,又不拘泥于傳統,總是用心揣摩如何才能出新。這首先要不斷觀賞蘭花,不斷體味其神采。從詩稿中我們知道,冬日里在梅蘭芳的室內南窗下經常擺著蘭花,因此才留下了“幽蘭清供小樓西,瘦石土盆綠滿泥”的詩句。春陽中梅宅院中的臺階下也種有蘭草,所以才能寫出《自題階前蘭》中那樣“階前香草已花攢,絕似文家畫里蘭”的詩情。一面觀察,一面臨摹,一面體味,梅蘭芳終于領悟了畫蘭的要領。在《醉后自題蘭》這首詩中他寫道:

寫蘭似易最難神,一樣無言有夙因。

畫里如留香色在,他年還憶作圖人。他體會到,看似容易畫的蘭花,其實最難畫出精神;他也知道了如果不光描繪其形,而能把蘭花的香韻都寫出來,后人就會永遠思念這位畫蘭的人了。體會丹青技法到如此深的境界,梅蘭芳的蘭花怎能不為世人所推崇?

梅蘭芳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同時也是造詣極深的詩人和書畫家。21世紀初,作為國家形象標志的“中華世紀壇”在北京落成,在這座名噪宇內的華壇上,要樹立40位中國古今文化名人的塑像,經過各界的反復討論,由數十位文史泰斗共同推舉,梅蘭芳列入了中華四十名人榜。

第4篇

為此,筆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現考證如下。

第一,在杜甫之前,沒有哪位詩人也沒在哪首詩中用“春風面”指代女子美貌

在杜甫之前,多種事物被用來比作女子美貌,如“花”、“玉”等,可沒有哪位詩人也沒在哪首詩中用“春風面”指代女子美貌。

有用“花”比女子美貌的。如《詩經?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句中“華”、“英”同義,都是花的意思,說女子的容貌像木槿花那樣美麗。就連杜甫的好友李白寫宮中美女也是用花來比喻,如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更有意思的是李白也用過借代的手法同樣是寫美女王昭君,卻沒用過“春風面”。如《于闐采花》:“自古妒蛾眉,胡沙進皓齒”,句中的“蛾眉”、“皓齒”都代指美人(即王昭君)。意思是自古紅顏妒蛾眉,皓齒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也有用“玉”喻美貌。如漢古體詩《燕趙多佳人》“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梁武帝蕭衍《東飛伯勞歌》:“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還有的詩人把“顏如玉”又簡稱“玉顏”。這都是美女的代稱。如南朝女詩人鮑令暉《擬青青河畔草》:“明志逸秋霜,玉顏艷春紅”;初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三)》:“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此外還有用形象的描述來寫女子容貌美的。如漢樂府《隴西行》:“好婦出迎容,顏色正敷愉”?!胺笥洹奔础昂蛺偯病?。又如建安時期,如曹植的《美女篇》:“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譯: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陽,誰不愛慕她動人的容顏?)“希令顏”即慕其美貌。

第二,在杜甫之前,“春風”其實早被作為意象寫入詩句中了

“春風”被作為意象寫入詩句中的現象,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只是表本義而已。如戰國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寤春風兮發鮮榮,潔齋俟兮惠音聲”。意思是萬物在春風的吹拂下蘇醒過來,一派新鮮茂密;(寐:蘇醒)那美人心地純潔,莊重矜持;正等待我惠贈佳音。

又如南朝詩人范云《送別》:“東風柳絲長,送郎上河梁”;(東風:春風)南朝梁文學家王筠《雜曲》:“可憐洛城東,蘇樹搖春風”。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二》:“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和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中的“春風”都是本意,都是客觀事物的描寫。

可是,西漢劉向《說苑?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薄按猴L風人”中的第二個“風”用為動詞,比喻給人以教益或幫助。吳聲歌曲《子夜四時歌?春歌之一》:“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這些詩句首先寫了春風的引申義。春風拂面給人的感覺很舒服,這是人們共同的觸覺感受。筆者認為,杜甫可能是受到劉向的啟發,看到女子的美貌時,視覺感受和春風拂面的觸覺感受一樣讓人舒服。于是在寫王昭君的美貌時,作“春風面”代指。進行了意象的創新,其實這里不光用了借代的手法,同時還用了通感(移覺)的修辭手法。

在杜甫之后,南北宋之交的詩人陳與義《和張規臣水墨梅》之四:“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后人解釋其中的“春風面”就引用了杜甫的詩句“畫圖省識春風面”來作答。

南宋詩人楊萬里化用唐崔護的詩《題都護南莊》中的句子:“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寫下了《蘭花》一詩。其中的句子“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這兩句詩含義為:蘭花生來就沒有引人注目姣好面容,而也只在山林隱居的處士得以傳揚名聲。是把“桃花”和“春風面”重組來代指美女面容姣好。可見,同是唐代的楊萬里也沒用“春風面”一詞。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意為不論生氣,還是高興,總是很美的。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等等,都是受杜甫的影響。

第5篇

月上枝頭。

我看見你斜倚窗前,月光似水般淌過你疲憊、憂郁的臉龐。沒有上燈,幽暗的空氣里徘徊著含混的詩句。

檀香幽幽,風聲悠悠。你指尖輕落,撥動絲弦,錦瑟清朗悠遠的聲音里暗含悲涼。你眉頭一皺,此刻已淚落心頭,她,卻不知道。長身而起,點燈,研墨,寫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猜不透,永遠也猜不透。我永遠不會知道躲在這娟麗字句背后的是怎樣一個靈魂,永遠不會知道被千年吟誦卻不能寫出姓名的女子究竟是誰。她竟擁有這樣千年不滅,今日翻閱依舊滿書飄香的幸福。

她一定是不經意將你遺忘了,或是在某一個融融春日中飄走了。要不然,這字字句句里為何總是充滿這么多的思念和憂傷,全部如春水漲潮般漫到你的窗前,打濕你的素箋和綿綿不盡的,渴望飄去她身邊的思緒。

你永遠是風中優美凄然的一筆,所有精美秀蔚的景色都被你的才氣輕輕攏到一處,添上你的悲傷,為自己,也為我們作了一幅幅清麗的畫,一支支悠然的曲,讓人揣摩你那顆真摯癡情的心。

坐在雨后讀你,是颯颯東風帶來的輕盈涼意,是濕漉漉的單純的哀婉;站在風里讀你,是“倚立自移時”的滄桑孤寂,是你對友人的一片深情;佇倚樓上讀你,是“寒云路幾層”的空靈靜謐,是綿延于千里之外的深遠禪意;更多的時候,我躲在黑暗中讀你,在綴滿星星的夜空下,“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這么簡單。我以為我可以讀懂你,讀懂每一句詩里的哀傷,和來自唐朝那風光綺麗細膩繁華卻又輕攜憂傷的風景??v然時空相隔千年,依舊從你筆尖如繽紛落英般伸展而來。那帶著輕盈的傷和淚的韻律,是你透過紙背渴望記下的一點傷痛記憶,一種異常哀婉的美麗人生。

有時我想進入你的詩句,做盛唐的一段雕欄,一句戲文,一縷清風,或哪怕只是風里一支搖曳的燭,看見你未干的墨跡,在宣紙上暈開,然后我平靜地落下淚來。因為我看見你在寫我,也在寫自己;看見你寫你四周的詩意,也在不經意間,為千年后的人們,寫下感動的淚,“蠟炬成灰淚始干”。

有時候,我覺得我離你很遠,畢竟我們錯開了1134年,其間,已有多少人在歷史的煙云中來來去去;有時候,我又覺得離你很近,我仿佛就在你自然娟雅的詩句里律動,呼吸。于是,我透過詩,看見了你的人生一片凄美絢麗,同時也發現了我尋覓多時的自我。原來,都是這樣文字纖麗,卻從不放棄,依然執著地描繪心中多愁善感的詩意。

我晚上做夢,沒有夢見莊子的蝴蝶(這是你的奇異夢境),而是夢見你,一身青衫,巾袂飄逸,孤獨落寞地立在暮春的園子里。在你手心,有無數別人難以給予的美麗幻想,花瓣般紛飛飄舞,花影般炫麗散亂。“小園花亂飛”,遺落詩一句,卻意外發現你的人生,飛花般美麗。■

發稿/鄒抒陽

第6篇

春夏秋冬四季詩句春的詩句

1、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錢起《春郊》

2、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3、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4、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王庭筠《謁金門》

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6、春到人間萬物鮮。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來源:文章屋網 )

第7篇

我與林女士素昧平生,只是從文友王勇強先生處得知她是一位儒商,琴棋書畫皆有所好,詩也寫得不錯,我也只能從她的詩中來感知她的詩意人生。

順頁拜讀,掩卷方知,本書近五分之四的內容,皆為茶詩。不禁想問,作者為何不將詩集命名為《茶詩》抑或《茶頌》呢,為何偏偏要定為《前世的約定》?細一想,作者對茶之愛,對茶之情,絕非我輩平時一啜一飲可以相比的。茶,已被作者當作情人,一切之愛,一切之情,都認為是前世的約定。

我乃凡夫俗子,不懂茶藝,也不諳茶道,對有關烹茶、飲茶以及用茶款待人的藝術知之甚少,卻從林女士的詩中多少領略了一點皮毛。

在《茉莉花茶》中,林女士這般寫道:“啜一口/活色生香/閉上眼睛是純潔的夢/睜開眼睛柔柔觥觥/喉韻里你風情萬種?!?作者以口入茶,以茶入神,以神入詩,神韻相契,柔美輕盈,確為道盡茉莉花茶之神韻。她在《茶》中說:“生活從你開始/又從你終結。”可見,作者愛茶,于生活中,時時處處,形影不離。茶于作者,如遇知音。在《西湖龍井》中,她深情地寫道:“你的眼睛濕潤了/到現在你還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這是今生的情緣/亦是前世的約定/岸邊柳樹為媒/龍井兩杯/成就絕世絕配。”這是多么純潔的初衷,作者對茶愛而慕,慕而敬之情,讓我們感動。詩句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之動靜咸宜之美。她在《苦丁茶》中吟哦道:“苦丁茶啊/苦丁茶/我細細品味/慢慢思哉/終于明白了/人生如茶/要沉得住氣/自然是苦盡甘來。”顯然,她是從品茶中,品出了生活的真諦,品出了人生的哲理,從而升華了作者詩的靈魂――苦盡甘來。這些活色生香的詩句,這些浸透人生哲理的詩句,這些閃著靈動之光的詩句,在詩集里,如數家珍。

在我國,茶的歷史已融入文化史,唐代文人陸羽所著的《茶經》,將茶提到了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的層面,詩人們對茶更是情有獨鐘,《全唐詩》中寫茶的詩就有400多首。今天,有關茶文化的活動無處不在。林女士寫茶文化活動的詩也別有韻致。且看她的《約會蓋碗茶》:“茶船里/托付著國人的魂靈/不偏不倚/茶碗上/蕩漾著生活本味/甘苦相濟/茶蓋/如春天之門扉/打開后溫潤芬飛?!弊髡吲c茶,相融相生,“茶船”、“茶碗”、“茶蓋”,都滲透了作者即茶即愛的思想。喝茶,讀茶,思茶,寫茶,到如此程度,可見作者喝的,寫的,哪里是茶,分明是對國之愛,對民之敬,對世之真,對春之尋。分明是一個真情實感的性情中人,把自己的真心呈現出來的上品好茶??芍^大美哉!

《太平猴魁》詩曰:“不了解你的/說你水至清則無魚/了解你的/說你只往直中取/孰不知/猴魁一飲/天下太平?!弊髡卟坏栊?,最可貴的是,作者還悉知人性。喝茶,不但喝出情趣,喝出滋味,更喝出了胸懷。“猴魁一飲,天下太平”,與其說喝太平猴魁茶使人平靜安寧,倒不如說,我們應該學習太平猴魁茶的精神,胸懷天下,太平天下。

《神奇的沱茶》第一節,明亮而古老的詩句,真是詩集的一大亮點,每讀一次,都覺得別有滋味,現列如下:

透明的洱海

蕩漾著風花雪月

爛漫的風花雪月中

有個故事

在童叟之間流傳

滄桑的茶馬古道

音塵未了

馬鈴聲聲

敲響你的名字

響徹整個喜馬拉雅山

你的身軀用芳茗凝聚

堅強無比

雪域高原的藏民

用你來熬煮艱難的歲月

打發閑散的日子

生活實在太苦了

就在你身上加點冰糖

虔誠的祈禱

幸福安康

你練就堅硬的身軀

容不得半點冒犯

十指如鉗

未能撼動你分毫

拳頭鉚足勁的捶打

也無損你一絲發膚

一個秤砣砸在你身上

才有一點點傷跡

如獲至寶的藏民

把你泡在陶罐里

面不改色

把熊熊的烈火踩在腳下

升騰出一潭圣潔的瑤水

你讓困苦的藏民

赴了蟠桃宴

參見了西王母娘娘

從此不再艱辛

沒有病痛遠離災難

藏民滄桑的臉

開滿喜悅的花瓣

第8篇

寫雨的詩句有《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凄冷,歷來廣為傳誦。

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

恍若詩歌在飄搖;

海把沙灘輕輕拍打,

仿佛詩人在吟唱;

生靈存在的空間,

總有詩歌相縈繞;

我的渴望,

用詩歌唱!

――題記

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灑到書上,枝葉搖擺,層層疊疊的光斑不?;蝿印N绾笞類芤獾臅r光莫過于此:翻著雪萊的詩集,坐在窗口,一邊品味激情洋溢的詩句,一邊享受柔情似水的陽光,氣溫舒適得讓人產生蒙朧的睡意。四周被靜謐的氣息包圍著,鬧鐘的滴答聲似有似無。

一陣西風吹來,繞著我轉了個圈兒,隨即又走了開去。冷風刺醒了我,我打了個寒戰,繼續徒步前行。云雀在鳴叫,悅耳的歌聲叫人陶醉。我興奮得一路小跑,小徑的盡頭,一個男子正在編織下一部作品……我步入了雪萊的詩境中。

我的名字里有雪萊的影子,父母希望我從小就有一顆勇敢、堅強的心。我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為我和雪萊結下這不解之緣。最初接觸到的雪萊的作品,便是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措辭溫柔的詩句背后,我看到一個強有力的靈魂在支撐著它。從此,我對寫詩燃起了滿腔的熱情。我愛詩,就好像天空愛海洋、山林愛大地一般。讀詩、品詩、寫詩,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曾模仿著寫:

我悄悄走入星空,

怕打破柔和的夜曲;

我默默端詳浮云,

怕吹散夢的故鄉。

輕音樂在空氣里彌漫,

如同夜的精靈與我相伴;

涼風在樹葉間盤旋,

沙沙聲這般和諧。

我不敢與雪萊相媲美,但如今的欠缺又能算什么呢?雪萊在《無?!分刑峒埃骸拔覀兊拿魅諒牟辉傧褡蛱欤?,除了‘無?!磺卸疾豢贤A簟!蔽铱释魅漳艹蔀橐幻娙耍铱释x遍所有的詩歌,我渴望身邊無處不充溢著最美的詩句、最美的心靈。

當和雪萊面對面時,這種感受何止是興奮和激動?讀詩本就是令人十分愉悅的事,而讀與自己“同名”的詩人的作品,更是一種近乎于極致的幸福!他帶我去感受西風,感受那個世紀沖擊腐朽的勢力的浩大,感受生命力的頑強;他反復在我的心中誦讀“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啊,春日怎能遙遠”;他帶我去聽云雀啼叫,聽那傾訴衷情的最甜的歌聲,看它們從地面一躍而起時鄙棄塵土的樣子;他帶我去看那朵枯萎的紫羅蘭,讓我與他一同抽泣……噢,感謝你,雪萊,感謝你帶我的思維一起舞蹈,感謝你為我的未來導航……

拾起腳邊的葉子,

精心用詩歌縫制。

掛上希望的樹枝,

展翅讓夢想飛馳。

名師點評:

第10篇

一、串聯經典古詩句。作文時,很多同學會借助小標題的形式行文,俗套的枯乏的小標題不但形同虛設還會適得其反,如寫歌贊大自然的文章,習慣以“春”“夏”“秋”“冬”為小標題;寫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的文章,以“喜”“怒”“哀”“樂”作小標題。此類小標題泛濫,毫無美感與韻味,令人生厭。若能在古詩文上做點文章,定會流光溢彩,讓人流連回味。如學生習作《四季圓舞曲》,就分別采擷了古詩文中寫春夏秋冬的佳句穿插于文中作為小標題:“萬紫千紅總是春”“映日荷花別樣紅”“霜葉紅于二月花”“千樹萬樹梨花開”,以經典詩句串聯全篇,新鮮而亮麗,別有洞天。再如習作《我深深感受到環境的呼喚》,同樣是寫環保的文章,但此文能獨辟蹊徑,以馬致遠《秋思》中的句子作為小標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如此標新立異,充滿智慧,令人叫絕。

二、鑲嵌古詩詞名句。如果我們能把久經歲月磨練至今仍放出奪目光彩的古詩文名句鑲嵌在作文中,定能增加文章的內涵和文采。請看:

閱讀自然,閱讀春夏秋冬。

讀春,讀“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讀夏,讀“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p>

讀秋,讀“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p>

讀冬,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p>

讀一年四季,我們感受到了時光流逝的迅疾和生命的短促。

閱讀自然,閱讀雨露霜雪。

讀雨,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讀露,讀“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p>

讀霜,讀“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p>

讀雪,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讀萬千氣象,我們明晰了萬物盛衰的規律和人生運行的軌跡。

單看這些膾炙人口的佳句就足以為作者的才情所折服,行文如行云流水,用語似珠玉落盤,真是美不勝收。只有平時用心積累,作文時方能信手拈來厚積薄發,顯示我們寬廣的閱讀面和豐富的文化積淀。

三、打造詩化型語句。讓筆下詩意流淌,除了直接引用經典詩句,我們還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任思緒飛揚,打造屬于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詩化型語句進行點綴,也能釀造色香味俱全的佳品。請看:

①老牛的長尾無意一甩,一個未經構思的黃昏,就隨烏鴉翅上的斜陽,飄落下來。

②成群的白鶴聚散無常,一起在夕陽里,翅膀馱了霞光齊飛。

③雪花,翩翩聯聯,輕輕悠悠,像潔白的鶴羽,裝點著水瘦山寒的世界,一忽兒,銀海一樣的大地,玉龍一樣的山巒,白珊瑚一樣的樹掛,縞素鱗鱗狀的瓦樓,你映著我,我襯著你,真是個明光耀眼的玉雕的乾坤!

④奶奶的童話,連同那遙遠的歌,一塊兒為我編織了睡意,把我送到一個星星與蝙蝠釀造的夢境中。

第11篇

清代畫家、詩人張若駒寫有一首《五月九日舟中偶成》:

水窗晴掩日光高,河上風寒正長潮。

忽忽夢回憶家事,女兒生日在今朝。

清代詩人袁枚評論這首詩說:“此詩真是天籟。然而把‘女’字換一‘男’字,便不成詩。此中消息,口不能言?!保ā峨S園詩話》卷八)

這首詩從眼前景寫起,抒發了對家人的深切懷念之情,寫得極平淡自然而意味深長。詩中表現了父女之間的一片真情,袁枚稱之為“天籟”。這種父女之情,是通過身在他鄉的父親于江上舟中想起今日是女兒生日一事表現出來的。袁枚認為,如果將女兒換成兒子,便詩意索然了。并說“此中消息,口不能言”,為什么呢?

袁枚在這里“口不能言”的“此中消息”,其實只是一個“辭趣”與“題旨情境”的關系問題。

“男”字與“女”字在古詩詞中分別帶有絕然不同的情味。男子威武、剛強,有一種陽剛之氣;女子溫柔、委婉,具有陰柔之美。古人把纏綿悱惻、依戀不舍的情態稱之為“女兒態”,把寫得委婉柔弱的詩句稱之為“女郎詩”。如元代詩人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評宋代詩人秦觀的詩: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前兩句出自秦觀的《春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春日》這首詩寫雨后春景。雨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

“退之山石句”指的是唐代詩人韓愈的《山石》中的詩句,其前四句是: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此詩寫詩人黃昏到寺院所見景色。首句寫寺外山石的錯雜不平,道路的狹窄崎嶇;次句寫古寺的荒涼陳舊,到黃昏時眾多的蝙蝠竄上飛下,紛紛攘攘。僅此兩句,就把整個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凸顯出來,使人如臨其境。以下兩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見階下景物:芭蕉葉子闊大,梔子果實肥碩,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給人豐碩充實之感,讀之令人頓覺精神爽快。

元氏以《春日》的前二句與《山石》相比,以顯其纖弱,并稱之為“女郎詩”。可見,“女”字在古人的心目中是與纏綿柔情聯系在一起的。

而“男”字則常與壯志豪情和遠大志向密不可分,如唐代詩人岑參《送費子歸武昌》:“男兒何必戀妻子,莫向江村老卻人。”又如唐代詩人杜甫《后出塞(其一)》:“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北憩F了一個男子應不戀小家,慷慨赴邊,為國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第12篇

常見的如下十種:

一、引用詩句。

引用詩句作文題,鮮明、醒目。如《春蠶到死絲方盡》一文引用李商隱《無題》中詩句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作文題,既切合說明的內容,又有助于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在文中引用詩句,可使文章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詩》中歌詠祖國風物的詩句,為我們展現了春夏秋冬的風光:寫春光的有“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寫夏景的有“綠樹陰濃夏日長”“五月榴花照眼明”,寫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寫冬日的有“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這些詩句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似一幕幕特寫的鏡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寫到春播可引用詩句“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寫到螢火蟲可引用詩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寫到荷花可引用詩句“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到秋天楓葉可引用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寫到鴨子可引用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文末引用詩句,一箭雙雕,既可以總結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題。如《驛路梨花》在結尾處引用陸游《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中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是畫龍點睛之筆,結構上照應題目,內容上深化主題,象征雷鋒精神在神州大地處處弘揚。

二、引用謎語。

引用謎語,可以使文章顯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詩謎“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詩謎不僅富有趣味,激發讀者閱讀興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織網捕蟲的生態特征,還同下文緊密相連,領起下文。

又如關于蝴蝶的謎語“長相俊俏,愛舞愛跳,春花一開,它就來到”,關于老鼠的謎語“兩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齒,賊頭又賊腦,夜晚干壞事”,關于羊的謎語“年紀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愛叫媽媽”,這些謎語都緊扣動物的特征,擬人生動,鮮活形象。

三、引用成語。

成語言簡意豐,引用貼切,可使行文準確、生動。如《批評與自我批評》一文中引用成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來說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積極作用,引用成語“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來闡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根本原則。這些成語在的筆下似乎信手拈來,但又恰到好處,既給人一種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的感受,又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又如說奉獻精神可用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說高風亮節可用成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說誠實信用可用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說內容空乏“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簡意明,引用得當,可使行文活潑、明快。如《批評與自我批評》一文中引用格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來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應有的態度。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曉暢,朗朗上口,精辟生動。

又如說到勤奮可引用格言“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有涯苦作舟”,說到惜時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說到謙虛時可引用格言“謙受益,滿招損”,說到意志時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到團結時可引用格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禮貌時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鵝毛,禮輕人義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語言典范,往往在讀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鮮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讓文章長出明亮的眉目,給人親切感,增強感染力。如《儉以養德》一文中引用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既點了題,又提出了中心論點。

又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引用張嘉貞在《安濟橋銘》中的贊語“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來說明趙州橋構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藝;引用張在《朝野僉載》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長虹飲澗”來說明趙州橋的形式優美;讀著這些優美的贊語,能一下子勾起讀者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入一種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話、傳說、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引人入勝。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2000年前羅馬統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處決的俘虜奴隸的傳說,既形象地說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為下文科學的揭示死海的本質特征作映襯,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還引用遠古時候上帝為懲罰拒絕悔改惡習的男子們而將大陸變為大海的傳說,既表明自古以來人們就在用各種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話色彩,引發讀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從三到萬》一文中引用出現在明清筆記里的“從三到萬”的故事,從故事中引出論點,結合故事講道理,使論據具體、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語。

俗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定型語句,它簡練形象,通俗易懂,質樸無華。如《搶財神》一文引用俗語“吃得開”“窩囊廢”“沒能耐”“囫圇年”等,讀來明白如話,十分親切;還有“財神爺”“財神婆”“活財神”“小財神”“寶貝”等對農業技術員及其家屬的種種傳神的俗呼,所有這些,都增強了這篇通訊的藝術魅力。

又如用到不識抬舉時可用俗語“敬酒不吃吃罰酒”,用到見異思遷時可用俗語“這山望著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時可用俗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到臨陣磨槍時可用俗語“現上橋現扎耳朵眼”,用到老馬識途時可用俗語“老馬腳下不迷路”,這些俗語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

八、引用日記。

日記是一個人的內心獨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記,可讓讀者感到親切、真實。如《人民的勤務員》一文開頭摘引雷鋒日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展現了雷鋒的內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覺得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無私的,所作所為,都是對人民有益的,他的責任是沒有邊的”的雷鋒日記內容收尾,再次顯示了雷鋒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諺語。

諺語是群眾中流傳的穩定語句,它形象鮮明,音調和諧,便于記憶、背誦。如《看云識天氣》一文引用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分別說明了云的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詞會讓你找回了那份遙遠的生活回憶,給你此時紛亂的感情體驗一個定型,給你痛苦而枯澀的構思一種啟發,,給你茫然不定的選擇一些靈感的潤色,使你筆下的文字親切而又有靈動感。

如一習作《掌聲》:“100分———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認為是這樣。今天的化學測驗我卻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歡呼,仿佛得到了一種最高榮譽。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有一種沖動,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聽到別人的掌聲。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鄙厦孢@篇作文的開頭:““100分———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認為是這樣?!边@句十分別致,看似破空而來,細細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勁,它不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調,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脈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平阳县| 竹溪县| 彭泽县| 西吉县| 铁岭市| 永川市| 玉树县| 临汾市| 杭锦旗| 准格尔旗| 高阳县| 武川县| 正镶白旗| 阿荣旗| 高碑店市| 都安| 车致| 霍城县| 固原市| 同德县| 西盟| 绥阳县| 阿合奇县| 拉孜县| 华亭县| 宁波市| 红河县| 荆门市| 吕梁市| 宁阳县| 隆化县| 电白县| 固阳县| 高青县| 新晃| 株洲县| 陇川县| 东港市| 定安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