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17: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語文質量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群文閱讀;語文素養;提高
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一個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形式不僅關注了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加關注了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構筑,對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哪些語文素養能得以培養和提升呢?
一、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在一節課中要接觸、學習的是一組文章,這一組文章少則3篇,多則5篇,一節課中如何讓學生閱讀這些文章并從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呢?這不僅需要我們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呢?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緊靠在課堂上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課內和課外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去閱讀大量的文章。為發揮課外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實驗班級結合學校班級活動,積極開展“讀書分享會”“親子共讀”“我的一本課外書”“我與書的故事”等活動,以課外促課內,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提高閱讀速度。這些看似簡單的閱讀活動有效地推進了群文閱讀工作的開展,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培養,閱讀視野更開闊,更多的孩子愛上了閱讀,無形中提高了閱讀量。
其次,在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重視的是學生的精讀,課堂中總是圍繞重點句子,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文本細讀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這樣的長期訓練學生閱讀的深度會有所提高,但是閱讀的廣度卻遠遠不夠。而群文閱讀中正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有效填補了單片閱讀廣度不足的空白。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將一些議題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集中學習,找到需要的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加強略讀、跳讀和默讀等閱讀方法的訓練,只有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才能及時捕捉到需要的信息,才能在課堂上通過瀏覽、勾畫、批注、談體會等學習方法,獲取學習知識。比如,在教學《父愛》這組課文中, 需要學習的是一組文章《一枚金幣》《爸爸的花兒落了》《奇跡的名字叫父親》《拐角處的回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這是一份怎樣的父愛?你是通過哪個情景感受到的?”展開閱讀,試想如果沒有有效的閱讀方法,沒有一定的閱讀速度,怎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實驗發現,實驗班級的學生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明顯高于同年級其他班級,在屢次的語文質量分析會上也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班級的學生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明顯高于同年級其他班級,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其他教師的一致肯定。如今實驗學生正一步步走向海量閱讀。
二、學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合作學習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單篇閱讀的課堂上,師生關系因授課方式的原因,很多學生被動接受的多,主動研究的少。在群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教學中,因為議題的原因,很多時候必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布置完任務后,往往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表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習的需要經常需要探討和研究,對于不同的觀點還要質疑或補充意見,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自動抱團,針對議題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是否有思維的碰撞,是否有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這是交流的關鍵。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大家積極參與并且予以總結、歸納。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再以《父愛》為例,為了解決中心問題“這份父愛你是從哪感受到的?”不同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在合作中他們會相互補充,在交流中他們會相互爭辯,但最終的提煉又會讓他們達成共識。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了合作能力。
三、學生表達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