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血液循環系統

血液循環系統

時間:2023-05-30 10:16: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血液循環系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血液循環系統

第1篇

關鍵詞:功率鍵合圖法 計算機仿真 血液循環系統

0 引 言

對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行計算機模擬,借助于計算機仿真技術研究人體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機制,是目前國內外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一個研究方向。對人體血液循環系統(Human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簡稱BCS)的計算機模擬,則是國內外生理仿真領域內的研究熱點。BCS計算機仿真技術是以生理解剖數據和生理實驗數據為基礎,根據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體力學規律建立起血液循環系統的數學模型,通過計算機仿真實驗,可為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生理研究提供定量性、預見性的分析和結論。

在建立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整體的計算機模型,從系統量級上對BCS生理過程進行仿真研究方面,國內外已有過一些研究[1,2],其建模理論主要有傳輸線理論、線性流體網絡理論等。但在建立仿真模型這一環節上,仍缺乏一種直觀、方便、統一的建模方法。在某些研究中是利用電傳輸線理論(electric transmission) ,借用電學的概念,例如用電阻、電容、電感來表示血液的液阻、液容、液感,從而間接地推導出數學模型,很不方便。本文將一種普遍適用于流體系統動態仿真的建模方法——功率鍵合圖法(Power Band Graph Method),應用于對人體循環系統進行建模和仿真。

所謂功率鍵合圖,就是描述系統功率流的傳輸、轉化、貯存和耗散的圖形表示。功率鍵合圖建模法的基本原則是把流體系統的結構及各主要動態影響因素以圖示模型形式加以表示,從圖形模式出發,建立系統的動態數學模型,然后進行計算機仿真求解。這種建模方法于50年代后期由美國的佩恩特(H.Paynter)教授提出,爾后由美國的卡諾普(D.Karnopp)和羅森堡(R.Rosenberg)兩位教授作了大量工作,使之逐步趨于完善。目前,這種功率鍵合圖建模方法已在國內外各類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液壓技術領域的動態特性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 功率鍵合圖法概述

功率鍵合圖法是對流體系統進行動態數字仿真時有效的建模工具,我們認為該方法不僅適用于工程流體系統,也同樣可以應用于生物流體系統的建模和仿真,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想在這方面作一個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為了說明功率鍵合圖法在人體循環系統仿真中的應用,本文采用了一個簡化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作為實例來進行說明。

2 系統建模和仿真

2.1 系統描述

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模型如圖1所示。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被抽象成7個區,即左右心室、主動脈、主靜脈、肺動脈、肺靜脈和描述身體、頭和四肢的“全身循環區。血液在左右心室有節律地收縮作用下,被泵向體循環區和肺循環區。在體循環區,血液流經主動脈、全身循環區和主靜脈,回到心臟;在肺循環區,血液流經肺動脈和肺靜脈回到心臟。在心室和動脈、靜脈和心室之間存在著防止血液倒流的膜瓣(如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等)。

圖1 簡化的血液循環模型

2.2 系統的鍵合圖模型

應用功率鍵合圖建模方法的第一步是將原系統表達為功率鍵合圖的圖示模型。由圖1的人體循環系統結構圖,根據規則[4,5]可以得到循環系統的功率鍵合圖(圖2)。功率鍵合圖由功率鍵、結點和作用元構成。功率鍵是帶有半箭頭和因果線的線段,表示了血液循環的流動方向。結點有0結點和1結點兩種形式:0結點相當于一個集總的液壓容腔(如心室腔),該容腔中血液壓力為等值,而該容腔中輸入的血流量等于輸出的血流量,本文中的循環系統被集總為7部分,因此共有7個0結點;1結點相當于一個集總的液阻管路(如動脈血管),該管路中血流量為等值,而該管路上的壓力降等于上流壓力值減去下流壓力值,本模型中的1結點也有7個。在本模型中的作用元有兩種:容性元和阻性元。容性元也稱彈性元,簡稱C元,畫在0結點上,表示容腔的液容;阻性元簡稱R元,畫在1結點上,代表了該段血管的集總液阻。

圖2 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功率鍵合圖模型

2.3 系統數學模型

功率鍵合圖是推導系統狀態方程的依據,有了它,第二步就可以順利推導出系統的數學模型。為了便于建立狀態方程,取C元功率鍵上自變量對時間的積分為狀態變量,即引入每個集總容腔中的血液容量作為狀態變量:

=

(1)

其中, 是第i個集總容腔中的血液容量, 為輸入血流量, 為輸出血流量;則狀態變量的一階導數即為原來的自變量:

(2)

對于每個0結點的壓力,采用了線性的彈性關系式 :

(3)

此壓力驅動著血液流動,決定了每個1結點的血流量:

(4)

其中, 是第i個1結點處的血流量, 為上流壓力, 為下流壓力;

對每個節點都建立類似的關系式,則可以得到系統的數學模型。本模型的功率鍵合圖有7個0結點,即7個容性元,這就決定了其數學模型是7階的狀態空間方程,即模型由7個一階微分方程組成:

(5)

(6)

(7)

(8)

(9)

(10)

(11)

其中:血液容量V和血流量Q的下標rv、pa、pv、lv、ao、s、vc分別代表右心室、肺動脈、肺靜脈、左心室、主動脈、外周循環、主靜脈各部分。

考慮到循環系統中的膜瓣作用,可以作為模型的約束條件加入到系統數學模型當中:當血液正向流動時,膜瓣阻力為零;當血液反向流動時,膜瓣阻力為無窮大,即阻止血液倒流。

血液循環是由心臟的舒張-收縮動作推動的,本文采用了心室時變液容 來表示這種舒張-收縮動作, 是時間的周期函數。本模型液容、液阻參數均參照文獻[3]。

2.4 系統仿真及結果

本文采用4階定步長Runge-Kutta法來求解模型的狀態方程,設定仿真步長為0.001s,在奔騰586 PC機上進行數字仿真。當加入邊界約束條件,設置各狀態變量初始參數之后,7個狀態變量便以狀態方程為基礎被同步地展開。在每一步,心血管系統各部分的血容量V值根據式(5)~(11)被分別計算出來,同時根據式(3)和(4)可以分別計算出系統各部分的壓力值p和流量值Q。待仿真數據變化穩定后,即得到了每個心動周期內各部分的血液容量、血壓、血流量等各項生理參數數值。

圖3(a)、(b)分別給出了在兩個心動周期里的左、右心室血壓變化的仿真結果:每個心動周期大約是0.8s,左、右心室經過快速射血期后壓力迅速達到最大值,整個射血期大約持續0.3~0.4s;之后進入心室充盈期,大約持續0.4~0.5s,其間心室壓力平緩上升。與左心室相比,主動脈在心動周期內的壓力變化相對平緩,如圖3(c)所示,但變化幅度仍然很大(3.99~5.32kPa)。仿真結果符合基本的生理規律。

16

01.6

t/s

(a) 左心室壓力的周期變化

16

01.6

t/s

(b) 右心室壓力的周期變化

16

01.6

t/s

(c) 主動脈壓力的周期變化

圖3 心動周期內的壓力變化

圖4(a)和(b)分別給出了在兩個心動周期里的左、右心室血液容量變化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到左、右心室血液容量變化過程中都有一段短暫的等容收縮期和等容舒張期,在等容收縮期內心室壓力急劇上升,在等容舒張期內心室壓力快速下降;從仿真曲線中還可以看到每個心動周期的射血量約為60~80 mL。這些仿真結果都與實際的生理規律相符合 。

140

01.6

左心室血液容量的周期變化

140

01.6

t/s

(b)右心室血液容量的周期變化

圖4 心室的容積變化

3 討論

本文在功率鍵合圖建模方法應用于人體生理系統仿真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和探索,從所建模型和仿真結果來看,將功率鍵合圖建模技術引入到人體循環系統仿真研究中是可行的,從而為人體循環系統的仿真建模提供了一種直觀、方便而又通用的建模工具,為進一步將功率鍵合圖方法應用于更為復雜的多分支人體循環系統的計算機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功率鍵合圖法這種系統動力學建模方法在生理醫學仿真中的廣泛應用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BAI Jing,YINH K, JARON 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a computer simulation [J]Med&Biol Eng&Comput, 1992,30: 317—323

[2] Harnkazu Tsurnta, Toshira Sato, Masuo Shiratak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rdiovascular mechanics for diagnostic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Part 1 model descrip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d.&Biol.Eng.&Comput,1994,32:3—11

[3] Mcleod J PHYSBE: A Physiological Simulation Benchmark Experiment [J]Simulation, 1966, (12): 115-121

[4] 卡諾普D C,羅森堡R C. [M]系統動力學——應用鍵合圖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p1-5

[5] 劉能宏,田樹軍. [M]液壓系統動態特性數字仿真.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p20-25

[6] 何瑞榮. 心血管生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p78-91

Use of power band graph method in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of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Abstract :The power band graph (PBG) method is a convenient system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which is used successfully in flui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 simulation. A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to a great extent between biological fluid system and engineering fluid system, according to fluid dynamic theory, this paper use the PBG approach in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of human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and complete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tudy on a simplified human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model.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basic physiological law. The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and unitary simulation modeling method for physiologic medical simulation.

第2篇

教師跟學生玩有關血型的游戲。有些學生說,他們在書本中看到,A型血的人非常認真,他們擅長做瑣碎的事情;B型血的人性格開朗,是天生的樂天派,可是他們很情緒化;AB型血的人思考問題呈理性的方式,可是他們的意志通常不夠堅強;O型血的人則特別能夠適應環境,他們顯得非常頑強。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同樣都是血液,同樣都是紅色的液體,為什么它們會被分為四種類型呢?血液是不是真的能對人的性格產生影響?學生被教師激發了好奇心,他們就愿意主動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生也了解到這一課自己要研究的對象就是血液。

二、引導學生探索問題

(一)引導學生實驗

為了讓學生了解血液的組成,教師引導學生開始實驗。在實驗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觀察血液的外觀,從外觀上對自己研究的對象有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血液,了解什么叫紅血球,什么叫血小板;再引導學生觀察正常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比例,不正常血液中血小板的分布;再觀察使用抗凝劑之后血液的變化。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要樹立樣本、總量、比例等概念,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科學研究概念。

(二)引導學生分析

學生完成實驗觀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的結果分析出血液的組成。學生用邏輯的方法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將血液的組成分為血漿和血細胞兩個部分。血細胞的功能是為了運輸養料和廢物,起到防御和保衛身體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血細胞中含有紅細胞,它主要用來運輸氧氣;白細胞,它主要用來吞噬病菌;血小板,它能加快血液凝固。

(三)引導學生拓展

學生通過研究發現常見的四種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表面抗原來劃分的,以上提到的四種血型是最常見的抗原,然而實際上人類的血液抗原劃分遠遠不止以上四種。由于抗原的不同,不同血型的人從原則上來說不可以相互輸血。如果在必要的情況下,O型血能給任何人輸血,而AB型血的人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經過拓展,學生能夠初步了解血液知識,然而血型的不同是否能夠影響到人的氣質則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如果沒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明,那么血型影響性格則只能是一種猜想。

三、引導學生生成問題

第3篇

根據科學方法推算,人類的自然壽命應不低于150歲。然而,有許多人活不到這個年齡的一半。即使是無疾而終、得以頤養天年的人,一般也只能活到八九十歲。為什么許多人的生命活動在人類自然壽命的中段就戛然而止?當然是因為疾病和衰老。人何以會衰老呢?目前科學界提出的衰老理論比較龐雜,但為人們逐步認同的一點是,人體組織細胞衰老是人的機體失去生命活力和死亡進程加快的關鍵因素,而組織細胞的衰老又與血液的微循環不暢有關。

祖國醫學認為,瘀血是“百病之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衰老及多種衰老性疾病,一方面與人體血液內血栓素和前列腺素含量的比值增加過多有關,另一方面與血糖、血脂以及血液中的異物如血管內壁脫落的上皮細胞等有關。其可增高血液黏稠度,使循環系統對微血管調節功能發生障礙,不能為組織細胞提供充分的氧和營養物質,也不能及時清除細胞代謝的有毒物質,更使損傷的細胞難以得到及時的修復,從而加速細胞的衰老。由于大量細胞的衰老和死亡,加上細胞的再生又受到微循環障礙的影響,由此加劇了器官和組織的衰老。人體內重要臟器,如腦、心、肝、肺、腎等的功能下降,發生障礙和老化,必然導致體內環境的失衡。如此惡性循環,使各器官和組織發生病變,加劇了整個機體的衰老進程,直接影響和縮短了人的壽命。根據這一點,科學家們提出,任何可改善微循環的措施都有助于延緩組織細胞的衰老進程,從而延長人的壽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綜合性的。一方面可依靠醫學手段改變人體微循環和血液流變來改善人體的機能狀態;另一方面,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些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藥物,或是根據情況采用血液稀釋、抗凝、溶栓等措施,以改善微循環,提高組織細胞的活力。但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個人應加強自我保健,從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入手,注意保護自己的血液,改善微循環系統功能。具體應注意以下要素:

建立科學飲食 科學飲食可以為機體提供足夠的造血原料,使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保持正常。紅細胞發育需要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葉酸和鐵、銅等微量元素,缺乏某一種造血要素,都可導致血液質量下降。故日常要多攝入含這些物質豐富的食物,如蛋類、牛奶、魚蝦、豆類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飽和脂肪中所含的膽固醇是導致血液流變、質量下降的重要物質。人們在平時應多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減少血小板的聚集性以及抗凝血作用。據實驗表明,經常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促進排便和減少各種毒素進入血液。要注意多飲水。每天攝取足夠的水,特別是清晨一杯水,有清潔和稀釋血液、加快血液循環、促進代謝、排洗毒素的功效。科學研究證明,少量飲酒也有助于擴張血管,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適量飲紅葡萄酒對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預防血液循環系統疾病有益。

避免血液受污染 人體內血液同流動著的江河一樣,也具有一定的自我凈化能力,微量的有害物質進入其中,會被稀釋、分解、吸附和排出。但長期的、大量的有毒物質進入血液,必將導致其質的變化。現代生活中能損害血液的因素很多:香煙中的一氧化碳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使紅細胞喪失運氧能力,并且使組織細胞不能得到及時的修補,造成白細胞減少;現代工廠的排泄物、汽車尾氣、塑料制品、洗滌劑、化妝品、染發劑,以及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苯的氨基、硝基化物等;引起溶血性貧血的砷化氫、苯胺、硝基苯等,其中尤以砷化氫最為嚴重;影響造血功能的苯、汞、鉛、鎳和有放射性的物質等。放射性物質既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又能引起粒細胞減少。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接觸污染血液的有害因素,以確保自己血液的純凈。

謹慎用藥 許多常用藥對血液有損害作用。如氯霉素成人劑量每日超過50毫克/千克,在血液內濃度超過25微克/毫升時,1―2周后,能阻礙紅細胞的成熟;磺胺類、抗癌藥環磷酰胺等也能致造血功能或粒細胞發生障礙。

預防感染 寄生蟲對血液的損害很大。如鉤蟲既能吸血,又能分泌毒素,使出血部位凝血困難,造成長期慢性失血而引起貧血;絳蟲可妨礙體內造血因子和體外造血因子結合而引起貧血;血吸蟲病晚期可造成肝脾的嚴重損害,也能導致貧血。故人們平時應注意勿食不潔食物,勿生食河鮮海鮮等。要避免治療中的血液污染,如不潔注射器和受污染的血液制品等。

適量運動 運動能改變血液的化學成分,有利于防止動脈血管硬化。運動還可使人體吸收比平時多十幾倍的氧,使血紅蛋白數量增多,加快體液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人體內的鉛、苯、酚等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素排出,起到保護血液、維護心血管系統健康的作用。每天早晚按摩太陽穴、風池、內關、合谷、足三里、涌泉等重要穴位,按摩耳部、胸部、腹部、背部50―100次,也有利于活血化瘀和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可以防止因內分泌失調所致的瘀血;改善睡眠條件,可以防止因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所致的人為瘀血等。

第4篇

1、身體素質偏陰虛內熱者:針對身體素質偏陰虛內熱的群體而言,非常是胃寒、陰虛內熱、腎炎病人最好是避之則吉,不然不利身心健康,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影響是較為大的。

2、空肚的人:會加速胃腸的健身運動,推動血液的循環系統,提高心臟的負載,非常容易造成 心肌梗塞,對我們內臟器官身心健康影響是較為大的。

3、關節炎患和糖尿病人:會繼續使血液循環系統緩減。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hapter of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in physiology, basing on the mainline of the course of pumping blood of heart, it adopted the approaches of the anatomic structure atlas of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concluded graphics,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demonstrating dynamically physiological process and so on to teach the abstract and complex the course of pumping blood of heart visually and intensively. Meanwhile, letting the mainline of the course of pumping blood of heart run through in the following teaching contents, it will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關鍵詞:生理學;心臟泵血過程;多媒體教學

Key words: physiology;the course of pumping blood of heart;multi-media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R33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4-0183-02

0引言

生理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功能活動規律的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醫學生只有在了解人體各個器官、系統以及整體正常功能基礎上,才能理解各種疾病條件下各器官、系統、整體的病理變化和過程,以及如何恢復其正常功能。因此,學好人體生理學對醫學生學習后續的醫學課程是至關重要的。但生理學內容的抽象性、復雜性、邏輯性是困擾教與學矛盾焦點之所在。尤其是血液循環系統這一章,在整個生理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這一章節中涉及到的許多內容都是非常抽象和復雜的,靈活程度較高,用灌輸式,平鋪直敘方法來揭示復雜的心臟、血管生理難度非常大。如果抓住本章關鍵點“心臟的泵血過程”,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1],和歸納圖表的方法將其內容透徹化,使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具體靈活運用于心音的形成,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動脈血壓的形成等內容中,能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理學學習中邏輯推理所帶來的樂趣,把枯燥抽象的內容生動化、趣味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效果。

1心臟泵血過程授課策略

血液循環這一章主要講述血液循環這一動態過程,學生普遍反映不好理解,學習的效果也較差。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在講述血液循環這一章時主要圍繞兩條主線,前半部分的主線是心臟的泵血的過程,后半部分的主線是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后引起的功能障礙及機制。學生在學習時只要抓住這兩條主線,理解和復習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心臟的射血功能為例,該部分主要講述的是心動周期、心臟的泵血過程及機制、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影響心臟泵血功能的因素、心力儲備。心臟的泵血過程是大綱要求的重點內容,掌握了這一過程,對于學生掌握后續的重點、難點內容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該章節中,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述心臟泵血過程及機制,把它作為該章的主線。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心臟泵血過程這一抽象過程,我們在該章節的講述中大量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大為提高。總的來說,我們采用的主要多媒體課件包括以下幾類。

1.1 血液循環的結構圖譜目的是在講新內容前讓學生復習循環系統解剖這一部分包括血液循環模式圖和心臟結構圖譜。在圖譜中我們重點顯示了心臟各部結構示意圖,同時要求同學在課后能準確地在圖譜中指出心臟各腔室及瓣膜的位置。這部分的圖譜展示只花較少的時間。

1.2 演示動態生理過程的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展示一個立體的、充滿血液的心臟在有序活動;顯示起搏點興奮通過特殊的傳導組織進行傳導的順序及時間長短;心臟截面上各個瓣膜隨心搏而開閉的不同狀態,以及血流方向等,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在一個心動周期中心內壓力、容積、瓣膜、血流方向變化的規律。我們在國外網站下載了免費提供的Flas,通過反復幾次播放心臟泵血過程的Flas,在短時間內,這一過程就描述得很清楚。而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這一過程要講清楚,沒有十分鐘的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使得教學手段形象逼真,圖形動態化,抽象內容具體化,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生理學教學的效果。

1.3 歸納圖表的應用古人所謂:“表者,明也,明言事儀”。就是說圖表的作用在于提綱挈領地列舉事物,便于記憶。圖表格式的系統化、條理化、簡明化,是記憶外儲的一種良好形式,圖表在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心室的射血和充盈過程中,房室瓣和動脈瓣的開閉情況;心室容積的變化;心室內血流方向,用制作的動畫能比較容易地說明這些問題,但學生記憶心臟泵血過程的心室壓力變化;左心室內壓與主動脈壓的比較;心室容積的大小的判斷,往往容易搞混亂,通過觀看圖表中的壓力曲線可直接表明等容收縮期時左心室內壓急劇升高,快速射血期的中期左心室內壓達到最高值,于此時左心室內壓高于主動脈壓,而在快速射血后期心室內壓開始下降,在等容舒張期時急劇下降;查看心室容積曲線得出等容收縮期時心室容積最大,等容舒張期時心室容積最小的結論。配合列表總結心臟泵血過程七個時期中心室內壓變化;心房、心室、動脈血壓壓力的比較;房室瓣、動脈瓣的開閉情況;心室血液流動的方向;心室容積變化。學生很容易理解和記憶。

2以心臟泵血過程為主線采用邏輯推斷法講授血液循環的后續內容

生理學是闡述機體生命活動的原理的一門科學,所以這門知識包含著極強的邏輯。邏輯是指兩個或多個事件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2],充分運用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和掌握心臟泵血過程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加強記憶。

2.1 心臟泵血過程與心音產生機制的聯系心臟泵血過程心房收縮期結束心室內壓大于心房內壓房室瓣關閉心室進入收縮期心室內壓急劇升高至大于動脈血壓動脈瓣開放血液射入動脈血管此時產生的為第一心音;減慢射血期結束心室內壓小于動脈血壓動脈瓣關閉血液返回沖擊動脈根部心室進入舒張期此時產生的為第二心音。

2.2 對臨床課程進行前瞻[3]臨床實例心瓣膜疾病時由于瓣膜關閉不全或狹窄時可產生雜音,第一心音代表心室收縮期的開始,在此時出現的雜音是收縮期雜音;第二心音代表心室舒張期的開始,在此時出現的雜音是舒張期雜音。房室瓣關閉不全時心室收縮血液反流回心房出現收縮期雜音在第一心音后聽到;同理房室瓣狹窄時心室舒張期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受限出現舒張期雜音在第二心音后聽到。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用邏輯推斷法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加工,主動尋找知識條目間的內在聯系,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也使得學生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更加輕松地喚起對各學科相關知識的回憶,避免了學習與實踐的脫節。

3教學效果

通過歸納圖表與多媒體的結合運用,對血液循環這一章前半部分的重點內容講得很透徹,對于后續的心音、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影響因素、靜脈血壓和靜脈回流的內容,理解起來會容易得多;并且對今后病理生理的心功能不全,內科的循環系統疾病的學習也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在血液循環講課中始終圍繞心臟泵血這一主線,講課效果非常好,生動有趣,90%以上的同學反映,經過課堂的學習,能理解這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內容,確實達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樸杰,趙光,王麗娟.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5):54-56.

第6篇

一、功效

和田墨玉可通過人體皮下細胞和穴位進行按摩而浸潤人體,使微循環系統各機理平衡,以達到疏通經絡、氣血流暢、臟腑安和之功效。這樣整個人的免疫力就提高了。墨玉中的某些元素,在長期佩戴的情況下,可以促使人體血液循環,從而幫助人體排毒。并且其有著可以調節陰陽,有明目,潤肺,便利,降血壓的功能。其中,墨玉中的B、S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具有殺菌、之癢的功效。

二、作用

佩戴和田墨玉飾品,可促使血液循環。可調節陰陽,治療驚悸,心熱、赤眼、齒腫、咳嗽、肺痛、甲亢等病。有明目、潤肺、利便、降血壓功能。女人更應該佩戴,因為和田墨玉對乳腺癌有一定的防治功效。

(來源:文章屋網 )

第7篇

人們觀察事物的能力、方式、角度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偏重于觀察、認識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表象和能用邏輯思維推導出來的事物的外在聯系;有的人直覺思維能力較強,善于捕捉隱藏較深的事物本質和難以用邏輯思維推導分析的事物的內在聯系。中醫理論的創立者顯然屬于后一種類型的人。

中醫從開始創立就牢牢把握住了主宰人體健康的根本要素――經絡,意義十分重大,這是中國智慧的杰出體現。同時也是注重養生的人們不可不知的基本原理。

經絡“電極”分陰陽

在中醫學里,經絡是人體氣血的通道,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

凡人體內行于深層縱行較大的主干脈為經脈,行于淺層橫行較小的分支脈為絡脈。它在人體內有溝通內外,貫穿上下,聯系左右,網絡周身的作用。并可將外在筋、脈、肌、皮、五官、九竅與內在的五臟六腑等連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黃帝內經》里寫到,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12條,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則有八脈。

現代科學則已充分闡明,經絡是人體生物電循環系統的組成部分。

朱漢章先生在《針刀醫學原理》中對經絡的實質做了深入探討,指出經絡的本質是生物電,那么它就應該具有電的基本特性。電有三大效應,即熱效應、磁效應、光效應。國內外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證實經絡確實具有電的三大特性,反過來也說明經絡就是電生理線路。

經絡既是電生理線路的干線,這個干線也有陰陽極之特性。經絡的起點大多是陽極,經絡的終點大多是陰極,男、女都基本相同,稍有差異,主要在第一條電生理線路(任脈)上,男、女的陰陽極是顛倒的,此條電生理線路男的在口唇部位是陰極,女的在口唇部位是陽極,男的在是陽極,女的在是陰極。男女青年在戀愛時都喜歡接吻,從電生理系統的生理功能來說,是陰、陽極接觸,引起電生理系統的電流加快,來獲得一種愉悅的感覺,男女的性生活所引起的愉悅感覺也是這個原理。

另外,針灸師在臨床中摸索出一種方法,針刺病人左右手對稱的某一個相同的穴位,如果針灸師雙手面對面同時捏住這兩個針柄,同時進行捻、轉、提、插,其循經感傳現象就會得到加強,療效也會得到很大提高,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醫生和病人對面而立,醫生的左手通過針和病人的右手相連接,右手和病人的左手相連接,醫生和病人兩手組成了閉合性電路,加強了電流量的緣故。

大腦里面有個“供電站”

電生理線路是一個龐大的電網,經絡則是它的干線,干線層層分叉,網絡全身,傳遞信息,所以單從手、耳朵、頭、鼻來取穴也可以治療遠距離和內臟疾病也就不奇怪了。

大部分穴位是電生理線路的調控結構,相似于電閘和變壓器,控制著電生理線路的電流量和電流的開與關。人體的電生理線路調控結構不僅僅是穴位,還有體液及其他組織結構,包括神經的觸突,這些調控部位,使人體的任何組織和器官都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的是用來開關,有的是用來調節流量,有的是用來控制流速,使人體這部生命“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人體的電生理線路控制結構的開啟、調節全是在大腦這個最高級的“電腦”控制之下自動進行的。

人體的電生理系統為了完成人體的生命活動,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這些電能是從哪里來的呢?經研究發現,有二個來源:第一,大腦里存在諸多的核團,如下橄欖核、舌下神經核、副神經核、迷走神經核、舌咽神經核、間位核、疑后核、面后核、室底核、Probst束核、紅核、腳間核、滑車神經核、延髓中央核、巨細胞網狀核、楔形核、小細胞網狀核、中縫蒼白核、中縫大核等等,這些核團就是將人體的生物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而且從這里發出許多電生理線路網,這些線路網有的是通過神經、有的是通過其他介質的微量元素離子所組成的電生理線路。第二,存在于運動系統的其他結締組織中,為大腦傳出的生命信息作即時的電能補充。

經絡就是人體“電路”

生物體內不僅具有“生物電源”,也有各種電子元件和組件,生物體中也是一個電路的世界。而這些電路就是人體的經絡。

在一般的電路中,都有電阻器和電容器。人們早就發現,各種生物結構(細胞、組織、器官等)也具有電阻性質,可以起變阻器的作用;有的結構就沒有這種電學性質,是所謂非線性元件,可以起整流器的作用。科學家們還發現,生物膜不僅具有電阻性質,還具有電容的性質。這就是說,生物結構組成的電路,是電阻――電容復合電路。

作者曾提出一種觀點,認為人體存在類似“血液循環系統”的“能量循環系統”,經絡是人體能量循環系統中的“輸入系統”,神經是“輸出系統”,大腦則是這個循環系統中的“泵”。

從人體電路的角度看,則經絡是人體電路上的“火線”,神經是“零線”,大腦則是人體生物電的轉換器和控制器,相當于血液循環系統中的“心臟”。大腦、心臟及各臟器、器官都是消耗電能的“電器”。

主要的“電器”是大腦和心臟,人的意識、思維、言語、血液循環、體溫維持、肢體運動等一切生理、心理活動都需要消耗人體電能。

人體電路如果出現故障將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如脊椎神經如果受損斷離,可導致截癱、失去感覺等等。大腦神經電路的損壞、故障將導致感知、記憶、思維、運動等系統的障礙、癡呆或精神疾病。

人體電路(經絡)通暢,則電流強,電流強則磁場強,磁場強則能俘獲更多的帶電粒子,人體則“氣旺”,反之,則氣滯血瘀。

人體各組織器官如果發生病變就會引起生物電流出現異常,通過經絡,使病變器官相應的穴位出現低電阻點、高電位點等陽性反應點。局部生物電的異常改變,直接影響體表局部組織新陳代謝的生命活動,在體表出現松馳、凹陷、結節狀和條索狀的陽性反應物,西醫稱為威赫氏點,已被大量的臨床現象所證實。

長期醫療實踐已充分證明以適當方式(如針刺、艾灸、按壓等)刺激人體穴位,可以治療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而經穴可能正是人體電路系統中的“電容器”。

現已發現與穴位位置相對應的深層結締組織結構中,富集有鈣、磷、鉀、鐵、鋅、錳、鉻等元素(離子),尤其是鈣的含量要比非穴位的其它組織(骨骼除外)高數十倍至上百倍。而這些元素在人體中都是以離子形態存在的,所以穴位實際是一個富集了帶電粒子(離子)的“電容器”。

當人體某一特定穴位或阿是穴,接受外界物理能(如按壓)后,可引起局部感受器興奮而產生生物電,也即出現經絡之“氣”,沿經絡路線傳導。

湖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的何旭初研究指出:人體各組織細胞及整個身體,隨著血液循環、物質代謝、氧化還原等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廣泛存在著電子的傳遞、離子的遷移――生物電流現象。身體各組織器官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廣泛產生了生物電,并產生了不同的電壓,如心電壓為90毫伏,腦電壓為60毫伏,由于人體是一個導體,生物電由電壓高的部位,有規律地流向電壓低的部位,生物電的定向流動,就像河流一樣,形成了首尾相結,遍布全身的經絡系統,此經絡系統是有別于血液循環系統的能量循環系統。

針灸、點穴、按摩等醫療保健手段之所以能夠治病,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改善了人體生物電系統的功能(使之增強、通道暢通等)。一個電器,如果電路損壞,就無法使用了,人體的“電路”如果損壞,同樣會出毛病。幸虧人體“電路”非常復雜,“備用”線路多,這條不通有那條,即使個別線路不通,仍能勉強工作。

我們平常運動、鍛煉、練氣功、打太極拳等等,很注重“打通經絡”,因為打通經絡就是把已損壞的電路重新接通,所以經絡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

電路對電器有多么重要,經絡對人體就有多么重要。由此也可見中國古人有多么高明,他們一眼就把人體內的電路(經絡)和它的重要性看穿了。

保持健康的最佳途徑

生物電實質上就是傳統養生學中的“氣”的主要內涵。它是人體健康的主宰者。要使人體這個“電器”正常工作,至少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使“電路”暢通,二是要使“電能”充足。電能不足,電流弱,電壓低,人體這個“電燈”就發不出光來。

中醫理論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精辟地概括了“氣”與血的辯證關系。“氣”是推動血液運行的原動力,人體缺乏“氣”(生物電),血液運行就缺少動力,人體組織得不到血液營養的充分補充,缺乏活力,減低了對病菌、病毒及其它外邪的抵抗能力,容易罹患疾病。只有“正氣內存”(生物電能充足),才能推動血液流通順暢,給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帶來充足的營養,產生更多的生物能,才能使體質增強,“邪不可干”。所以,只要人體內的“電路”暢通,“電能”充足,何愁不健康呢。

要提高人體的“正氣”――生物電,最佳的方法只有一種:運動、鍛煉,通過運動過程中的壓電效應、摩擦生電效應等等為人體充電。單純地依賴服藥、吞服保健品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進食過多,反而會更多地消耗生物電用來消化、吸收,吃得越多,正氣越弱,造成惡性循環。

身體虛弱多病的人,要拯救自己出苦海,首要的是要加強運動、鍛煉。崔永元天天睡不著,用盡奇方妙藥都不濟,讓他去扛麻包,出一身臭汗,累個賊死,看他睡著睡不著?

第8篇

關鍵詞:法洛四聯癥;心臟;重癥監護護理;兒童

法洛四聯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四種病變即: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縮窄、右心室肥厚和主動脈畸形。法洛四聯癥患兒會經常啼哭,活動后容易出現哮喘等癥,長期患病會導致幼兒身體發育不良、體重較輕等情況。由于幼兒長期患有心臟疾病,致使其血液循環系統較為異常,與正常兒童相比身體發育滯后,所以患兒在進行心臟手術時借助醫療器械進行手術后,身體的循環系統與術前有所改變,這樣就對法洛四聯癥患兒的術后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重癥監護室進行觀察監護從而使患兒早日恢復健康。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某院收治的45例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2~12歲,平均體重(31±1.2)kg。45例患兒口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紫鉗并且肺動脈心音減弱,并無缺氧發病史。術前對45例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進行X線檢查,通過平片可以看到患兒的新影呈靴型,并且肺血流動量較少。

1.2方法 對45例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在體外循環中低溫低流量情況下進行心臟手術,體外循環時間60~120min,并在術后對全部患兒進行重癥監護護理。

2 結果

45例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手術后,紫鉗消失,平均重癥監護的時間為(2.5±0.7)d,平均使用呼吸機的時間為(8.8±2.5)h,并且在重癥監護護理的精心照顧后全部恢復健康。

3 討論

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由于長期患病,肺血流量較少、身體血液循環較差,在手術中極易產生肺損傷的情況,危害患兒的健康。另外,由于患兒已經習慣原有的肺流量循環情況,術后患兒血液循環正常,肺流量突然增大會讓肺血管發育緩慢的兒童難以適應從而產生不良的反應,可能后發術后并發癥。所以要對患兒術后進行重癥監護護理,具體采用的術后護理措施如下[1]。

3.1循環系統護理 患兒術后進入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會對患兒的體溫、尿量、心率、脈搏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發現異常及時的進行處理,同時注意控制患者的血壓。在重癥監護室需要每30min對患兒進行一次血壓測試并且用較為精密的量器測量患兒的尿量。在護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巴胺等藥物增強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且實時的注意患兒心率、血壓的變化情況,注射不同劑量的多巴胺等藥物,注意將患者的血動脈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從而達到患兒的生理需要。重癥監護室的溫度要控制在(36±0.5)℃,避免由于低位引起患兒心臟的急劇收縮和高溫誘發患兒心肌缺氧等情況[2]。

3.2幼兒心理護理 患兒年齡2~12歲,術后進入重癥監護室后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會對陌生的環境、醫療器械產生恐懼,心理會產生焦慮、害怕等情況,這對于患兒術后恢復有嚴重的影響。患兒由于長期患病,身體血液循環不好、身體健康情況較差、術后身體還會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重癥監護護理人員對患兒多一些關愛、多于患兒溝通,消除其恐懼的心理,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從而更加積極的配合術后的護理工作,早日轉到普通病房[3]。

3.3呼吸系統的護理 患兒術后在重癥監護室的護理要注意呼吸系統的使用工作,本實驗45例患兒平均使用呼吸機的時間為(8.8±2.5)h。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資料、術后的身體情況對呼吸的參數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幫助患兒呼吸。在患兒使用呼吸機時,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患兒胸廓起伏情況和口唇顏色變化,以便將呼吸機的參數調整至患兒能夠接受的范圍,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危害患兒的健康。患兒在插管期間要停止使用鎮靜劑。在使用呼吸機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延長呼吸機的使用時間,更好的緩解患兒心臟功能,從而使患兒術后的治療效果更好。醫護人員要根據呼吸道分泌物含量調整吸痰的頻率,在吸痰的過程中要注意插管的深淺程度,不可傷害患兒的咽喉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在吸痰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要立刻停止吸痰,并呼叫醫生及時的采取措施[4]。

3.4神經系統護理 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在全麻手術結束后,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缺氧情況和不能及時排氣,這些都會損害患者的神經中樞使患兒術后出現一些并發癥。所以,患兒在進入重癥監護室后醫護人員要對患兒進行必要的神經系統護理。患兒術后神經系統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嗜睡、昏迷、煩躁等方面。通常經過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對患兒鎮靜、降溫等仔細的護理下患兒神經系統并發癥癥狀消失[5]。

3.5預防并且治療腎臟并發癥護理 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在術后的一段時間內腎臟會出現缺氧的情況,此時可以采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對腎臟進行激活。在手術過程中和術后護理時腎臟循環的不均衡會引發血液的重新分配,此時身體為了滿足腦血管的供應,往往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傷害。另外,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的紅細胞比容較高,紅細胞變形的能力弱,所以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手術要比其他心臟病手術對紅細胞額破壞程度大,導致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手術的患兒比其他類型的類型的心臟病患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概率要大。針對上述的情況,要加強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在重癥監護護理期間對腎臟保護的重視程度,按時檢測患兒的尿色、尿量等情況,當尿量低于正常指標時要進行利尿、提升血壓等措施,使患者的尿量恢復正常。

重癥監護室每日的護理費用很高,對患者家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在本文45例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兒中平均重癥監護的時間為(2.5±0.7)d,為了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使患兒早日康復,需要進行正確的重癥監護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對于法洛四聯癥心臟病患者應根據具體癥狀以及患者的病癥程度確定檢查方案和治療方案。由于術后可能發生病理性的病變,引發其他的并發癥的不良后果,手術后將患兒接入重癥監護室進行術后護理,加強重癥監護室的監護從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在護理的過程中要開展有效的護理措施如:循環系統護理、幼兒心理護理、呼吸系統的護理、神經系統護理和預防并且治療腎臟并發癥護理,并且密切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各項生命體征,以確保患兒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甘耐炎,陳軍,梁運寧.自體心包縱隔胸膜帶瓣補片在法洛四聯癥根治術中的應用分析[J] .廣西醫學,2011,10(18):998-999.

[2]江志云,楊釗群,林胡英.法洛四聯癥患兒體肺側枝栓塞術并根治術的術后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4,12(20):142-144.

[3]洪慧.42例法洛四聯癥術后機械輔助通氣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0(17):108-109.

第9篇

【關鍵詞】 血脈 內經 中醫學

在中醫理論中《黃帝內經》已明確認識到,“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血是脈管中流動的紅色液體,而心是推動血液在脈內運行的動力器官,心、血、脈共同組成了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這與西醫的血液循環系統概念是一致的,同時我們發現中醫所說的血脈生理病理功能等同于西醫循環系統的生理病理功能。所以用中醫的血脈理論指導心血管病的臨床治療是切實可行的。那么中醫的血脈理論是什么呢?筆者認為:血脈理論是指血、脈的結構,血能在脈內正常運行的條件,血脈的生理功能,血脈的病變的病因,血脈病變導致的臟腑功能失常的機制及其治療方法等的理論體系。

1

血脈的含義

1. 1

血的含義

血是脈管中流動的紅色液體,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靈樞·決氣》篇云:“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1. 2

脈的含義

(1)脈是《內經》經絡學說中“心脈血液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內經》以“經絡”代替了“十一脈”的概念,而“脈”代表經絡系統的含義逐漸退化并向容納血液的脈管轉移。考求《內經》,“脈”在《黃帝內經》中一個十分清楚而且重要的含義是血脈,即血管。《靈樞·本臟》篇曰:“經脈者,行血氣而營陰陽”。《靈樞·決氣》“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2)《內經》還將“脈”視為一個獨立的實體臟器——“奇恒之腑”。《素問·五臟別論》中記載:“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可見脈與其它5個臟器一樣皆為獨立的實體臟器。

由上可見,《內經》中“脈”之概念具有雙重含義:一是經絡系統運行血液為主的通道;二是屬于一個獨立實體臟器[13]。

2

生理

2. 1

血的生理特性

血液生成之后,注于脈中,運行于周身,起滋潤濡養作用。《靈樞·營衛生會》篇云:“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明確指出血液在體內是循環運行的。

2. 2

脈的生理特性

(1)“脈”之結構:①“心主身之血脈”,全身的血液都在“脈”中運行,完成一個循環過程。②《內經》已經觀察到脈分為“動脈”和另外一種不同的脈管,血出而射是指動脈血,久留不瀉顏色黑濁則是指靜脈血而言。(2)“脈”之功能:①運行血液;②滲灌濡養;③營養代謝;④津血互換。在《內經》后,“脈”已經由代表經絡系統的概念向容納血液的脈管轉移,其形態學特點中空有腔、與心肺相連、動靜脈有別,生理學特點“藏精氣而不瀉”,保持血液量和質的相對恒定,運動狀態為伴隨心臟搏動而發生舒縮運動,功能特點為運行血液至全身臟腑組織并發揮營養代謝作用,可見中醫所說之“脈”與西醫學之“血管”已基本一致[46]。

2. 3

血脈之間的關系

由脈及血的生理特性發現兩者存在有雙向流動性。《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說:“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相反,布散于臟腑組織、皮毛肌腠的血氣,又能滲入孫脈,注入經脈。故《靈樞·癰疽》說:“中焦出氣如露,上注豁谷而滲孫脈……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于絡脈,皆盈乃注于經脈。”雙向流動是完成其重要生理功能的前提,諸如滲灌血氣、互滲津血、貫通營衛、保證經氣環流等功能,均與之密切相關。

2. 4

心與血脈之間的關系

脈為心之體,血為心之用,心主血脈的功能是二者互動、互用的體現。《素問·六節臟象論》又說“:心者,其充在血脈”。《素問·脈要精微論》又說:“夫脈者,血之府也”。可見,心脈、心血互為體用;心之體為脈,心之用為血,二者是“心主血脈”行使正常功能的決定因素。血液及其生命活性物質的動態平衡、信息轉換、能量互動均有賴于心脈本體器官的主宰、轉運和調節。故《素問·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而為“君主之官”。正如《靈樞·本藏》所說“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故血和則經脈流利,營復陰陽”[79]。

轉貼于

3

病理

3. 1

血的病理

一為血的生成不足或耗傷太過,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二是指血液運行遲緩,澀滯不暢,甚則血液瘀滯不行的病理變化;三是血的循環運行失常,主要是指妄行和血瘀,妄行系指感受熱邪或氣機逆亂導致的出血。

3. 2

脈的病理

脈絡之絡的病變主要指脈絡結構的損傷及舒縮功能障礙及其對血液運行的影響。脈氣郁滯或虛氣留滯是指六外侵,七情過極,痰瘀阻滯或久病耗損引起的氣輸布運行障礙,升降出入之氣機失常。絡氣郁滯或虛氣留滯是絡脈病變由功能性病變向器質性病變發展的早期階段。脈絡絀急是指感受外邪、情志過極、過勞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脈絡收引、攣縮、痙攣狀態。脈絡絀急可在脈絡瘀阻的基礎上發生,也可單獨為患,脈絡絀急則進一步加重脈絡瘀阻,脈絡瘀阻則更易引起脈絡絀急。脈絡瘀塞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脈絡完全性阻絕或閉塞,可引起所在區域臟腑組織急性缺血或慢性缺血的病理改變,臟腑肢體失于血之滲灌濡養而見各種臨床疾病,如真心痛(急性心梗)、中風(動脈硬化性腦梗死)及脫疽(動脈硬化閉塞癥)等。

3. 3

血脈互相影響

脈絡有氣血之分,氣屬陽主乎功能,血屬陰主乎形質。初病中脈,以邪氣阻絡,氣機不暢為主;病久不愈,痰瘀互結,漸成痼結,則氣病及血。瘀阻脈絡引起血運受阻,臟腑組織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也可因脈絡的完全性堵塞或閉塞導致絡中血運阻絕不通,可引起所在區域臟腑組織急性缺血或慢性缺血的病理改變。

3. 4

血脈與臟腑之間

臟與血脈相通,脈中氣血的運行有賴于臟氣的推動。五臟貯藏精氣,化生氣血,氣血運行于血脈之中,以脈為載體,通過血脈滋養臟腑組織。一旦絡脈痹阻,脈道不通,則脈中氣血為五臟提供的營養就會減少,五臟失養,功能減弱,精氣血化生乏源,從而可導致五臟精氣血的進一步虛衰。一旦心肺之氣或五臟之氣虛衰,推動乏力,則絡中氣血最易痹阻而為滯氣、瘀血和痰濁。此外,臟虛精氣化源不足,絡中氣血津液不充,運行不利,亦可因虛致實而為絡痹。故《素問·痹論》說:“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

4

血脈理論的臨床意義

血脈疾病為遍布全身的“血脈病”,結合西醫學主要體現在循環系統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壓、血脂異常、腦血管病等,有著共同的發病機制和病機演變規律。主要因六外侵,七情過極,痰瘀阻滯或久病耗損引起的氣輸布運行障礙,升降出入之氣機失常,病久不愈,痰瘀互結,漸成痼結,則氣病及血,導致血脈疾病。正如《靈樞·本藏》所說“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血和則經脈流利,營復陰陽”,是以“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故血脈系統解釋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指導心腦血管疾病的辨證論治,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奠定基礎[1014]。

【參考文獻】

[1]周小青.絡病辨證[J].中醫雜志,1997,(19):584585.

[2]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M].上海:上海科學版社,1991:186188.

[3]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M].石家莊:河北出版社,1991:334338.

[4]姚傳龍.淺談絡病證治[J].遼寧中醫雜志,1996,23(12):565567.

[5]吳以嶺.中醫絡病學說與心腦血管病[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6.

[6]吳以嶺.“脈絡—血管系統病”新概念及其治療探討[J].疑難病雜志,2005,10(4):5.

[7]張維波.經絡是什么[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92230.

[8]李 鼎.經絡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3.

[9]劉里遠.古典經絡學與現代經絡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和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96.

[10]吳敏怡.《內經》脈辨[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1,11(1):312.

第10篇

讓生物中考復習課“動”起來

襄陽市第四十五中學 陳燁

2021年4月14日襄陽市隆中名師張文華工作室培訓活動在襄陽市第四十五中學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八年級生物中考復習。

復習課,對學生系統掌握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同時對教師彌補教學中的缺欠,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真正上好復習課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不認真安排,不精心設計,就達不到予期的效果。如,順次復習,重復舊課,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再如不分主次,學生會做的題做的多,不會做的題不認真講解,會使學生學無所得,降低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有把學過的內容羅列堆積不加整理,使學生感到一大片知識茫無頭緒這樣上復習課,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還會得不償失。

本次活動第一節課由45中劉飛老師講一節示范課《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拉開序幕。

劉老師的課從三個方面使復習課“動”了起來:一是動態串聯知識體系,隨著小明的荒島之旅故事線的推進,使三個板塊無縫銜接;二是動畫動態展示抽象的過程;三是血液循環用角色扮演動起來。

本節課以“小明的荒島求生之旅”的故事為主線,將血液、血管和血液循環三個板塊巧妙地串聯在一起,聯系生活實際,結合急救知識,在每個小組中明確各成員的分工,分成咨詢隊、救援隊和醫療隊,學生學習任務分層明確,每個學生都能找到成就感。

劉老師在課堂上敢于拓展知識點,比如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串聯和綜合、加工和整合,滲透生物學觀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學生角色扮演血液循環系統各部分結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氧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現場動態展示血液循環的途徑,學生參與度高,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有趣地展示了循環的動態過程。

劉老師的復習課落實非常到位,課堂容量滿滿,采用情景貫穿全課堂,進行滾動式小循環教學,小組評價、角色扮演等方式將小組中按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不同的分工來進行分層,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節生動有趣的復習課!

第11篇

每天清早醒來之時,你除了懶懶地不想起床外,會不會還有一些不舒服?請千萬別忽略這些小癥狀,這是你身體發出的不健康信號,其中或許隱藏著一些疾病!

出現黑眼圈

如果說黑眼圈僅偶爾光顧,很可能只是熬夜、失眠,或喝過量咖啡等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連續或長期存在,就有可能表明,是你的月經不調引起,女子經期前后氣血不暢,是很容易形成黑眼圈的。

當然,過敏性鼻炎等病患,或眼部卸妝不徹底造成色素沉淀,平常缺乏體育鍛煉使血液循環不良等,這些因素都會使人不知不覺產生“熊貓眼”。

提示:出現黑眼圈提示你可能患上一些慢性病,如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慢性胃炎,或慢性肝病。

頭暈

如果你是辦公室白領一族,早起頭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長期用電腦導致頸椎出了問題。頸椎疾病會壓迫椎動脈,影響腦供血。如果你平時飲水與運動量不足,血黏度較高,也容易造成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而頭暈。

出虛汗

清晨起來,感到周身出虛汗,其原因很多,如低血糖等。如果僅僅是出汗,沒有其他癥狀,這是處于“亞健康”的一種表現,說明你身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

眼瞼浮腫

女性很容易在清晨出現水腫,尤其是眼睛最明顯。一般原因是你頭天晚上睡前喝水太多。如果你自身的血液循環不好,有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環系統來不及將體內多余的水排出去,讓水分滯留在微血管里,甚至回滲到皮膚中造成水腫。

口氣很重

晨起口氣重,直接關系是飲食原因,包括服藥、喝酒、抽煙、喝咖啡及乳制品等都有可能產生口氣。

不過,口腔異味,是你身體發出的一種警報,如長時間嘴里酸酸的,可能與你的肝臟失調有關;如口中出現麥芽糖甜味,是在提醒你要注意養護好胃;若你口中出現苦味,說明你的肝膽郁熱,或心火過重。

第12篇

眾所周知,惡性腫瘤之所以很難根治,甚至在做手術切掉后還會復發,很大原因就在于癌細胞會轉移(Metastasis)。而癌癥之所以如此致命,原因也在這里。據統計,每10名死于癌癥的病人當中,就有9個人是死于癌轉移。

腫瘤細胞的轉移現象是在1829年由一位法國婦產科醫生約瑟夫?里卡米爾(Joseph Récamier)首先發現的,Metastasis這個詞就是他想出來的。但是,由于腫瘤細胞的檢測手段相對落后,研究起來非常困難,再加上作為實驗動物的小鼠體內的腫瘤細胞很少發生轉移,因此該領域一直進展緩慢,很長時間都難有突破。

上世紀90年代,情況終于發生了變化。科學家們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一種極為特殊的小鼠品系,不但易得癌癥,而且癌細胞也很容易轉移,從此該領域的研究就有了得心應手的實驗材料,新發現層出不窮。后來科學家們又掌握了癌細胞熒光染色法和基于此法的掃描成像技術,如果運用得當的話,這兩項技術甚至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實時地觀察到癌細胞的轉移過程,癌轉移的很多細節終于被搞清楚了。

簡單說,腫瘤細胞要想成功地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首先必須像阿米巴蟲一樣發生變形,才能從健康細胞的包圍圈中擠出去。癌細胞當然可以一直這樣通過變形來移動,但速度顯然太慢了,最快的方法無疑是利用血液循環(或者淋巴循環)系統,這就相當于駛入了一條高速公路網,可以很容易地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但是,癌細胞要想搭上血液循環這輛快車,還需再次變形,才能穿透緊密的血管壁,進入到血液當中,這是相當困難的。不但如此,為了防備敵人從這條高速公路入侵人體,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細胞,時刻準備消滅來犯之敵,癌細胞一旦進入血管,就好似羊入狼口,只有極少數幸運者才有可能逃過此劫,成功到達下一個目的地。之后癌細胞還要再次將自己附著到血管壁上,并通過變形運動從血管壁里穿出去,才能順利地在新家安營扎寨。

總之,癌轉移需要很多步驟,每一步都困難重重,所以癌轉移是一個典型的小概率事件。問題在于,只要有一個成功了,后果就會不堪設想。

那么,既然癌癥病人大都死于癌細胞轉移,而大部分癌轉移又是通過血液循環來完成的,于是有科學家提出,可以通過對血液進行篩查的辦法來預估癌癥的治療效果。不過,這個篩查方法必須有足夠高的靈敏度才行,否則就沒用了。

2009年,終于有一項技術的精確度和靈敏度都達到了醫生的要求,并成功地實現了商業化,這就是“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與分析技術”(CellSearch)。顧名思義,這項技術可以檢測到血液循環當中的腫瘤細胞的數量,從此醫生們可以很方便地判斷化療的成效,并對癌癥病人的預后做出科學的判斷。目前行業內公認,如果每7.5毫升血液里檢測到超過5個癌細胞,就說明癌細胞正在擴散,化療失敗,病人要么改用其他藥物,要么再想別的辦法。

這個技術實施之后不久,醫生們有了個意外發現:在診斷時經常用到的活組織檢查(Biopsy),以及實體腫瘤切除手術也會導致癌細胞發生轉移!這兩項針對癌癥病人的常規操作都使用機械方式破壞了實體腫瘤及其周邊組織,有可能將原本被健康細胞所包圍的成千上萬的癌細胞釋放出來,手術還會導致血管破裂,給癌細胞提供一個侵入血液循環系統的機會。只要其中有少數癌細胞借機混入血液循環,就會導致癌轉移,帶來嚴重的后果。

這個發現讓一些心懷鬼胎的人很是高興了一陣子。要知道,現代醫學雖然已經大大延長了癌癥病人的生命,但科學家們畢竟尚未找到根治癌癥之法,于是不少人懷疑現代科學的威力,迷信古代的醫術。一些騙子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大肆宣揚“另類療法”,宣稱找西醫化療或者做手術反而會加重病情,號召病人拒絕去西醫院看病,而是去向他們購買所謂的“秘制靈丹妙藥”。

這些荒誕不經的說法在中國居然很有市場,說明科普的路還很長。

有意思的是,當初這些人詆毀西醫的時候并不知道手術能增加癌細胞轉移的風險,最終還是科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上述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其內涵遠不是這些人宣傳的那樣簡單。

“這是個很新的發現,我們還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做出這一發現的科學家之一,美國小石城納米醫學中心的弗拉迪米爾?薩洛夫(Vladimir Zharov)醫生說:“但這并不等于說癌癥患者不要做手術,實體腫瘤還是通過手術切除掉比較好,如果任其生長,后果更嚴重。”

薩洛夫還認為,發現這個事實不是一件壞事,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一點,發明出全新的方法對付癌癥。比如,科學家們發現癌細胞之所以能夠像阿米巴蟲那樣變形,“Rho激酶”(Rho Kinase)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于是有人試圖開發出一種藥物,抑制“Rho激酶”的活性,希望能降低癌細胞擴散的能力,延長病人的生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巴彦县| 丰镇市| 察哈| 当涂县| 绥德县| 嫩江县| 阳朔县| 新沂市| 崇仁县| 射洪县| 徐水县| 连平县| 德江县| 辽源市| 章丘市| 铅山县| 绍兴县| 淮滨县| 淮阳县| 安达市| 重庆市| 麦盖提县| 安徽省| 晴隆县| 甘孜县| 鹤庆县| 望谟县| 灵川县| 宁都县| 周宁县| 南康市| 盘山县| 肃宁县| 饶河县| 娱乐| 贵定县| 忻城县| 光山县| 昌平区|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