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10: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女生愛聽的故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講述故事,讓知識簡單起來
在英語學習中,難點與要點之一是動詞的時態與語態。因為在學生的眼里,這些概念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一遇到具體的、現實的問題,就感到無從下手。如果換一個角度,借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抓住難點中的關鍵。利用形象化的語言,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印象也更深刻一些。
在教學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時,可以講述“保鏢”的故事:T:我們班的Zhang Ming長得又高又大。而且很調皮,like說:“讓我和Zhang Ming站在一起,我怕他打我。所以我要帶個保鏢S,這樣他就不敢欺負我了。”(用紅粉筆把S描紅)
這時,學生都哈哈大笑,并不由自主地指著Zhang Ming讀起新句子來。T:在學生們操練熟練后,指一小女生Li Lan likes說:“別看這小女生,也厲害著呢,我也怕,還要帶保鏢S。”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出句子Li Lan likes dogs。然后,我利用班上學生進行大量操練,強化句型訓練。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like只要遇到名字或he/she/it等都要帶保鏢s。T:Do太單薄了,他說:“我帶一個保鏢可不夠。我要帶es來保護我!”他還起了個挺嚇人的名字does。這時學生們已經笑得前仰后合。T:(適時推出疑問句)Does Li Lan like dogs?Ss:為什么這次like后不帶保鏢呢?T:Does很講義氣,它說只要我在前面,like老弟就不用帶保鏢了。(教學答語,更換姓名反復操練)
臨下課時,讓學生用Do you like...?和Does she/he like...?進行對比回答,學生們很容易區分開了,效果非常好。
二、創編故事,讓知識鮮活起來
孩子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孩子們帶入英語的世界,讓他們用智慧與想象去創造出動人神奇的故事。如在學習十二個月份時,我讓學生自己想方設法記住這些單詞。一個小女孩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月份,我撿到了一顆紐扣(January),于是我就把它縫在了衣服上(February)。但是由于縫得不好,媽媽生氣了(March),為了不讓媽媽生氣,我給她吃了一個蘋果(April)。媽媽一高興就幫我的忙了。衣服縫好后,我和媽媽把它拿出去賣了(May),賣得的錢給爸爸買了酒(June)。爸爸高興地喊著:“酒來啦!”(July),然而更值得高興的是我害怕的鄰居家咬人的狗死了(August),我們高興地唱起了兒歌:September,October;October,November;November,December。
這個聰明的小姑娘的創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揚,被評為最佳點子。短短的小故事利用諧音將單詞靈活地串聯起來,學生在笑聲中津津有味地吟誦著“十二個月的故事”。下課后還有許多學生意猶未盡,他們興奮地說:“英語課真有意思!”
三、表演故事,讓知識生動起來
愛玩、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學習單詞句子時,一味地讓學生跟著老師讀,效果并不好。把學生置于有趣的故事情景中,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為故事中的角色。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知識在不知不覺中被逐漸掌握。
在學習animal話題時,可以采用故事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本課及前面所學的一些單詞。T:“Look,a boy is coming.”一個背著bag的boy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路上。“Look,it’s a peach!Oh,two peaches,three peaches…ten peaches.”原來是boy的bag壞了,一個個peach從boy的bag滾了出來。Ss:大家一起喊:“Boy,boy,your bag.Boy,boy,your bag.”T:可是boy沒有聽到,他已經走遠了。這時候little monkey看到了,他決定要把peaches還給boy。他拿這個掉了那個,拿那個掉了這個,怎么辦?老師把這個問題留給學生們。Ss:找little monkey的小伙伴來幫忙啊。T:那么誰來幫little monkey的忙呢?S:Let me try!(學生立刻活躍起來,舉起小手躍躍欲試),于是T請了另外九個學生來扮演peaches,讓一組學生扮演little monkeys把peaches送回家,其他學生一起來數monkeys:“One monkey,two monkeys,three monkeys...ten monkeys.”Ten monkeys一邊使勁地推peaches,一邊為自己鼓勵:“Peach,be quick!Peach,be quick!”其他學生也和這十幾個little monkeys一起使勁地喊了起來。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little monkeys終于把peaches還給了boy。Boy說“Thank you!”并拿出自己喜歡的水果招待他們。他們成為好朋友。
一、以情激學?,愛心教育
情感投資,真情實話,以情誘學,以愛結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我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對孩子們噓寒問暖,與學生們一起搞衛生、作游戲、侃大山、說故事。看到班上的同學生病了,我二話不說,背起她就往醫院跑,到了醫院我將學生安排好輸液后再立即給家長打電話通知他們來。當有外班的同學闖到我們班生事后,我立? 即聯系該生的班主任,一道處理,事情很快得到圓滿解決。這些很快贏得了學生的敬意和信任,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當成他們的班媽媽,有悄悄話也愿對我說,發生了爭論請我評判,遇到了為難的事想給我述說。我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這大概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吧。
二、以情明理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
⒈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或高昂熱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如講媽媽對子女的關懷時,我富有感情的為學生朗讀了《游子吟》,并逐句講解,同學們聽完后都想起每天媽媽在臨行前嘮叨出門時要多加點衣服,騎車要小心等場面。當我問他們聽完這首小詩有什么感想或想起了什么場面時,學生紛紛有感而發,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更能體會到父母嘮叨中包含的關愛和提醒。
⒉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教育具情,形情交融。為了增強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我在舉例時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體會到故事就在觸手可摸得身旁。譬如,在講哪些行為是尊 重老師的行為,哪些行為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時,我列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明在快上課時看見李老師提著教具正走向教室,于是主動跑上去幫李老師提到教室。上課時,小明聽了一會兒課就開始講小話,不時,還去扯前面女生的頭發。下課后,小明又和幾個同學聊起數學老師,他說我們的數學老師一天到晚總繃著臉,又黑,不如就叫“黑板”!他的話引得周圍的同學哄堂大笑。我讓學生從中去分辨哪些行為是尊重老師,哪些是不尊重的?既能讓學生明理,更能在故事中回歸生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與老師和睦相處。
三、以情導行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 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
⒈教師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主動當他們入團介紹人;學習上耐心輔導;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在他們煩惱時,耐心聽他們的訴說。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我不怕臟累干在前。發現教室有垃圾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講桌臟了,立馬擦干凈。從我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⒉以情啟思,明理踐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們討論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 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 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啟發大 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結果沒過三天,就有 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煤廠買煤, 累得滿頭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英語的角色,為引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奠定基礎。比如教師一上課就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hi,hello,goodmorningboysandgirls,standup,sitdownplease,等等,隨后教師譯成漢語,耳濡目染,時間不久學生不但明白意思,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害羞膽怯,張開嘴大膽說,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最大限度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
二營造學校和家庭的英語氛圍。例如把鋼筆、鉛筆、鉛筆盒、黑板、門、窗等分別貼上標簽,寫上相應的英語單詞,并鼓勵學生用這些單詞造句,學校黑板報要寫上常用的英語句子,英語角,英語小天地,學校的宣傳標語也要注明漢語和英語,以唱助教,以唱助學,愛唱歌是孩子的天性,優美的旋律,簡單的英語歌詞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上,可運用錄音機學唱英語歌曲,也可分角色表演唱、全班齊唱、男女生對唱等形式。同時老師要同學們一起唱,例如abc字母歌、過生日時唱的happybirthdaytoyou等等。把學習英語推上了一個新,這樣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實踐已經證明,以唱助教,以唱助學,事半功倍,效益多多。
三簡筆畫情景教學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簡筆畫易學易畫只求寫意,不求寫實,寥寥數筆,畫龍點睛,明白其意即可,它可以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為英語信息的輸入創設了最佳通道,大大提高記憶效果,由抽象的語言文字到形象具體的簡筆畫,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許多學生在初學英語時,都是抱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去學習的,但由于以往的教學方法沒有能為學生提供暢通的信息通道,使學生學起來費勁,單詞記不住,知識不系統,能力沒提高,他們的成功體驗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而簡筆畫情景教學法則恰恰相反,由于它抓住英語形象性、直觀性、情景性的特點,把抽象的語言與具體生動的形象結合,提供了信息傳遞的最佳通道,因此能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過去學不會的東西學會了,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而正是這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能夠重新喚起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試用簡筆畫情景教學法半年后,筆者做過一次民意調查,結果表明,100%的學生喜歡這種做法,就連學習最差的學生也表示:過去聽課只是聽老師講,對知識一知半解,而且在課堂上從來沒開過口,自從用了簡筆畫情景教學法,不僅聽懂了,而且還能當堂把所學的內容復述出來,這在沒用簡筆畫情景教學法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這次民意測驗,100%的學生表示對英語很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沒有一個表示不感興趣。實踐證明,簡筆畫教學情景教學法是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方法,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該掌握這種方法,把它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四串詞成句編故事,激發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都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接決定英語教學的成敗。針對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例如在教學zoobusboybikemonkey這些單詞時,我這些單詞的圖片編成小故事,配上輕松優美的音樂,進行講解。如一個boy騎bike去zoo看monkey,玩得很高興,回來時坐bus.然后提問,誰去動物園了?怎么去的?去干什么?怎么去的?怎么回來的?學生通過回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了單詞的含義。中間交叉了母語更讓學生容易和生活產生聯系,激發想象力,培養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能愉快地獲取知識。
五及時復習。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后慢,所以在學習了新知識后,一定要及時復習,開始時間隔時間要短,而后間隔時間慢慢加長,絕對不要等到遺忘后再去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會事倍功半,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非常不利。
總之,要每一個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鼓勵孩子大膽說,學生如果說錯了,老師千萬不要橫加指責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賞識每一個孩子,對于孩子們的點滴進步一定要贊揚鼓勵,從興趣出發,讓學生愉快學習,達到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一、了解情況,分析原因
教師對被輔導學生口語交際情況的了解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他們在口語交際情況中有的是“說不清楚”,有的是“不敢說”,有的是“語言表達不完整”,還有的是“條理不清”“與人交往時,缺乏起碼的交際禮貌”等。分析其原因有的是由于認知方面的,例如注意力、元認知、記憶力等存在缺陷;有的是個性方面的,如錯誤歸因、缺乏主動性等。對被輔導學生口語交際情況的了解分析,有利于得出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輔導方法,設定輔導起點。因與學生實際的學習起點相吻合,那輔導結果自然會收效好。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被輔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輔導過程中對學生充滿肯定、期盼、鼓勵,那么效果一定會更好。能否把輔導權還給學生,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平時比較合得來的學生進行配對(最好是一名優生配一名學困生),由優生輔導學困生,一方面拉近了學生間的距離,一直聽教師講解,穿插幾次聽自己同學說一說,效果會更好。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多創設一些機會給學生,自己充當旁聽者,適時點撥與引導,給自己適當“減負”,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因材施教,綻放光彩
春風化雨潤心田,愛心呵護育新苗。教師蹲下身來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在輔導時針對不同學生教法各異,因材施教。
(一)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效果也較好。這就要求教師抓住學生心理的脈搏,多方面引導,使學生產生練好口語交際的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興趣培養。
1.生動有趣的故事激勵。小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從而引發他們對口語交際的喜愛。
2.創造情境欣賞。讓學生能經常欣賞到他們可接受的口語交際現象,引起他們的驚嘆,感受到美。再輔以指點,讓學生知其所以美,確立前進方向。
(二)對癥下藥,分類突破
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同樣是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其問題產生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鑒于此,我對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分類:第一類是認識方面的,第二類是個性方面的,第三類是沒有信心的。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存在的類別,這里就主要存在的現象談一談。
對于第一類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時,我把他們安排到講臺邊聽。口語交際的時候,我就在他們耳邊嘮叨,身邊指導。當然,這樣還不夠,為了根除這類學生口語交際“痼疾”,必須不斷對他們實施負強化。對于第二類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我則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多說,在個別輔導時引導他們說身邊事,學生很開心地與我交流。對于第三類學生,最要緊的是喚起他們的自信心。
(三)重視口語交際“聽”的指導
缺少了“傾聽”的口語交際教學,就缺少了成功的保證。因此,對于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要從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抓起,特別是認真傾聽的習慣。一是要求做到“正確地聽”。這主要體現在聽話的姿勢和態度上,即要求學生在聽別人講話時,眼睛看著說話者,集中注意力,不插話,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二是要求做到“主動地聽”,即要求學生能大體聽懂對方的話,并能對說的內容進行思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訓練中來。當然,教師可以把自己作為交際的參與者,靜靜地坐到學生的座位上和他們一起傾聽。教師的認真傾聽,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示范。
(四)加強口語交際“說”的訓練
指導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把話說具體。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插圖,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觀察之后,連起來說一說圖意。他們在說話中常犯的語病是“說話不完整”,簡單的一句話不是沒了主語(誰),就是漏了謂語(干什么或怎么樣)。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經常讓學生通過基本句式的練習,或判斷句子是否完整,或把句子補充完整,使學生養成說完整話的習慣。“條理不清”是學生容易出現的另一個通病,我指導學生說話前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說,要注意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五)表揚激勵,體驗成功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在任何時侯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否則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感,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口語交際教學也不例外。那么怎樣錘煉口語交際困難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真正愿意把口語交際練好呢?
1.縱向比較,持之以恒地熱情表揚。對于口語交際有問題學生,筆者在評價上采取縱向比較的方法,只要找到他們進步的蛛絲馬跡,筆者就立刻表揚。認真傾聽、會傾聽的學生,大力表揚,這其中不妨也樹立幾個口語交際有問題的學生,讓他們自信起來:“我也行。”當然也可以采用小記者采訪:“你聽到了什么?”哪怕學生只說了一句,就大力表揚他,讓他樹立信心。
2.橫向比較,取長補短。注意讓學生與同層次有差距的同學進行比較,使他們有信心面對不足,奮力趕超。
3.以暗示為學生的進步找個起點。有進步就表揚,但要是他們中有的學生始終沒有進步,那怎么辦呢?每天批評?顯然是不可行的。采取的是暗示激勵法。比如幾個小女生說話時細細的,根本聽不清,于是就激勵她們:“這星期如果你能說得清楚些,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父母。”“這幾天你的聲音再響些,我請大家向你學習!”后來這幾個學生在說話時真的響多了。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習興趣;培養
地理課能讓差生對世界的感性認識。地理知識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國家、地區等多方面內容。內容包羅萬象,上至太空霄漢,下至千米巖層和近萬米洋底以及各國概況,民風民俗。這些復雜的知識內容,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客觀地反映到課堂上,并使差生盡快掌握,重在培養差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缺乏興趣,往往感覺到地理課枯燥無味,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老師授課時,必須將地理學科的科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大力提高差生的地理素質,讓差生學得活,記得牢,切勿死記硬背地理名詞,生吞活剝地講解地理知識。要讓差生輕松地學習,靈活地運用知識,教師必須在巧字上下功夫。
興趣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講:“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激發和培養差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階段據福科地位地理學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方法也特別豐富,我在教學實踐中常用下面幾種方法。
1. 觀看新聞,從世界的熱點問題中激發學生了解天下大事的興趣
現代社會,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的發展,電視機已走進千家萬戶,一個中學生已經能夠輕松地從電視節目中獲得知識與信息。社會的熱點問題,人們街談巷議,最易引起初中生的好奇心,針對學生這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師應該將社會的熱點問題引入教學之中。如今年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的臺風為什么這樣多?你能說出兩三個嗎?(海棠、天鷹、麥莎、珊瑚、泰利、卡努、達維),并由此穿插講解臺風的有關知識:熱帶風暴在中國和東南亞叫臺風,在大西洋叫颶風,在印度洋叫熱帶風暴,在澳大利亞叫 “willie”,發生地不同,名稱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中的強烈風暴。通過看電視,學生還可以了解美國新奧爾良市遭受颶風襲擊的情況,伊拉克戰爭情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戰亂根源,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的動向,這是一般學生都關心的熱點問題,學生喜歡看,喜歡聽,由此入題講環境問題,氣象災害及防御,他們感到地理知識很有用,這樣不僅教了書本知識,還拓展了教學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研究地理的興趣。
2. 加強學科間知識的聯系,引發差生整合地理知識的興趣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語文、數學、歷史、政治、化學、生物、物理、美術等知識。如果割斷了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差生就絕對學不好地理知識。在學生的知識庫中,知識并沒有學科之別,本身應該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為了教學的方便,人們才分出了科目。教學中老師要把割裂的東西重新恢復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學中要立足地理,兼顧綜合,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合成。
地理與歷史更是親如姐妹,古今地質的變遷,氣候的變化,城市的興廢,文明的嬗變,是地理事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演化的結果,歷史記錄了 “彼時彼刻”的世界狀況,地理則描寫著“此時此刻”地球面貌,教學中互相穿插,有利于差生從縱橫兩方面理解地理知識。
3. 講故事激發學生地理與歷史互為印證的興趣
在講區域地理時,結合具體內容穿插故事學生容易感興趣,如講南亞時,可以講講《西游記》的故事,講西亞時,又可以講講死海的民間傳說,還可以穿插元朝軍隊與西亞國家的戰爭情景,西亞軍隊用石油點火襲擊元朝軍隊的情形,由此可知西亞豐富的石油儲藏。
在講非洲時,將鄭和下西洋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和中國人探索海洋的偉大壯舉,揭示中國人民酷愛和平的愿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4. 借助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引發差生制作地理課件的興趣
青少年具有易動、爭強好勝的特點。好勝突出表現的心態使學生樂于搶先回答問題,寓學于樂,興趣盎然。例如:學習“南、北方時”,“南、北”雙方搶答或分組必答,根據答題情況得分,最后公布成績。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性動機和求成功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大多數人在競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這樣,我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實際合理開展一些課內競賽活動,如要常在小組間、個人間、男女生間開展動手、回答問題等競賽活動。在競賽中,教師的一次高分,一句贊美之詞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希望,產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影響終生。對于后進生,更應注意給予鼓勵,獎其助學所長,讓他們也體驗到學習的興趣。
5. 引導差生游覽考察,誘發差生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地理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它的研究成果可能是一種見解,一種方案。課堂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知識之外,還應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差生的智力,培養差生的能力,使差生獲得較高的發展水平,并掌握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本領。老師要組織差生進行社會調查和地形地貌考查活動,差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體驗和感悟,才會得到第一手資料,由此獲得的知識與地理課本上的介紹或老師的講解所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地理教學一定要結合鄉土教材,老師要組織學生親自進行地質考察,植被,水源研究,氣候和農業生產的情況調查。
6. 通過比較激發差生歸納地理知識的興趣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差生在學習相近的知識時,往往就象認識雙胞胎一樣,只有通過反復比較才會發現不同進行區別。如學習長江黃河等章節,把二者的發源地,長度,分段,支流,水量,水文特征,所注入的海洋,流域面積,生態環境等等加以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學生易于掌握。再如,學習日本,英國時,照樣可以把這兩個海洋國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對人口,民族,面積,地理位置,經濟特征,工業分布,對外貿易等內容進行比較,既學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在比較中把各種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了牢固的知識系統。在講氣候類型時,也可以把相近的兩種氣候進行比較,找出差別,避免混淆。
7. 利用易記的歌訣、諺語、順口溜
教學中抓住區域地理相互聯系的規律,編成簡潔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訣,學生頗感興趣,記憶較快。適當引用民謠、諺語進行教學,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如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歌謠講解我國西北地區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內蒙古高原用“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溫帶草原的遼闊、壯麗。這樣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如長江一節要求記憶的東西特別多,有長江的源頭、長度、流經的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編成順口溜:“長江源頭沱沱河,流自各拉丹東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人東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黃金水道六千三。”運用歌訣記憶地理事物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激發了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差生躍躍欲試進行地理歌訣創作的熱情。
8. 抽取精華字句,在數字中找規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地理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