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09: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借口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我沒有害怕,我是恐懼著,幻想著,那不是美好,是一場遲遲未來的噩夢……將要終結,魔鬼,將會離去,神圣的,隨之到來。
意味。
無法意味。
——題記
不想隨便說些什么,卻在不知不覺中隨便說了些什么。
不想空空談些什么,卻在不易發覺的水堿談了些什么。
思想如此詭異,這般矛盾的心理,常常呆想,現在這樣坐著,就算是無聊著,也會是幸福著。
就像這樣,吹著冷冷的風,想著想著,主宰著這個空間。但也不想想太多,怕累,怕傷,怕……
無意之中的書包逐漸沉重,心底的壓力也慢慢增長,動力隨著壓力爆發,卻在這之中,燃起了火苗,它毫不遮掩地狂舞,釋放所有。
在一個大集體中,向往有個溫暖的背倚,總是這樣被排斥,被遺忘,鼓足勇氣,也只能輕聲地說,獨立地想,理解,字典中找不到答案。
無非做作,何必裝乖。
攀著另一座山,總是念著以前那座山,摘下鮮艷的話,卻忘不了以前嬌艷的花朵,我澆著水,能否一樣判斷這水,是否,清涼,甘爽。
甜蜜的夢終有的結局,理想的翅膀,會不會折斷。
惡魔天天呼喚,噩夢天天招引,零碎的心情也不錯,凌亂的頭發不算壞,起點在這里,終點在何方。
花瓶打碎了,無法復原了;傷口磕破了,無法痊愈了;心底著涼了,誰來灌溉了?
我四處打聽,多少回的希望,多少次的失望,原來想得那么簡單,現實折騰著我們,這般的復雜。
你沒有察覺嗎?
空氣中彌漫著酸味,熏著這股氣味,道不盡,言不僅,無可奈何,談笑風生,樂此不疲,而我卻昏昏欲睡……
你的笑容,你的臉龐,冷漠著,視而不見,學著逃避。
沒關系,讓我一直逃避下去,一直……
等待我的懲罰,是心碎的證明。
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結局,更何況——完美的結局。
你不想要的,它偏偏神秘地出現,想得到的,遲遲不來,放棄后的一秒,不經意地出現,只是這么點的差距,得到的,卻是這么大的距離。
我很狂,我很瘋,我不怕,借口!
我們都有著借口,生活中都應用著借口。
我的借口:我很堅強!
我什么都不怕,哪知道小小的一只玩具鼠,嚇了個半死,我什么都敢做,哪知道簡單的一句話,都不敢說出口,我什么都壞,最最壞!
打完我的思想,記錄后感想,整個人變得麻木,只想睡覺,因為我感覺,我的思想出現了太多的泡沫,你卻依然對我如此冷漠……
靜一靜,想一想,望一望。
點、線、面勾勒出了世界的一個局部,但也或是整的。
同樣,借口與謊言也能筑成一座夢幻城堡,只是它是沙子做的,一不小心就會塌陷。
回想,母親落下的點滴悲傷,像極了那陰天的綿綿細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無盡的心傷,淚水張牙舞爪地將我包羅。
那天媽媽打電話來,詢問我的生活情況,我就自圓其說,表面上說是不讓媽媽擔心,其實只是滿足自己的不受約束罷了,那話說得虛偽到連一旁的奶奶也露出不贊同的表情和皺起的眉頭。
后來,媽媽要我去街上陪她,但因為我的本性-懶,我不想去,用奶奶的手機給媽媽發了一條短信:媽媽,對不起,今天我肚子吃壞了,我不能陪你去了。雖然發出去后還心有余悸,但卻也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是緊張、是刺激,是后怕的。可誰知這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就好像我為了一己之私,圖新鮮,好奇而一不小心將潘多拉之星打翻在地,雖然這里面有嬌艷欲滴的鮮花,數不完的禮物,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可盒底依舊隱藏著罪惡與痛苦。
誰的眼淚把落葉也化成悲哀,哽咽在指間流淌。
“孩子,你怎么了?你怎么了?!”聽不見手機的鈴聲,也乏于去接,思緒也早已抽離身體,漸漸遠去,淡去。無奈,媽媽只好發短信,短促的鈴聲像是一句句指責我的斥罵,以至于我的神識也有了一絲覺醒的跡象,而我卻不知,在我安然入睡的這段時間內,母親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著,擔憂著,心疼著。
那天,母親看見我時,哭了,心像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土終于落了地。
我看見大半年的時光在手心中翻涌,升騰,最后趨于平靜,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和似水般溫和的年華。瞧見母親默默地哭泣,是難過媽?是悲哀嗎?巨大的空白無法排遣,如同一幅精致的銀色素描上突然擦出了一大塊突兀的白色,如同一架精美的冰雪浮雕被融化了的模糊了輪廓的沒有界限。
其實,媽媽:傳說中,神燈的精靈是永遠不會被囚禁的,無論多么細微,精靈都可以化為一縷青煙逃逸。然而,那一條縫隙,是我世界已被抹殺的那一片空白,所以,我的心無法呼吸,我只要,就只要一條縫隙,構筑我的世界;我只愿就只愿留一點空白,讓我自己涂鴉。
不管晴天雨天,太陽照樣東升;不管白天黑夜,地球照樣轉動。世間萬物都在堅守自己的義務,沒有任何借口。
自然物如此,人,亦如此。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猶如宮廷的車輪在她心里緩緩輾過。她,想到了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想到了沙場的父兄喋血,為了兩國的永久安定,她用她弱小的身軀扛起了重大的使命——遠嫁戍邊。從此,“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就成了千古佳傳。她想,她沒有任何借口,在國家安危面前,她知道,她只能選擇救國。沒錯,這位英雄女子就是——王昭君,一個名垂千古的英雄女子。
為了和平,我們都沒有任何借口。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位在零丁洋里嘆零丁,惶恐攤頭說惶恐的英雄,為了保家衛國,面對元朝的多次勸降,他沒有任何借口,毅然拒絕了元軍,堅決抗戰。在利益與國家的抉擇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國家。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這位民族英雄的犧牲固然是后者。正是他堅持,在國難面前,他沒有任何借口。他,就是我們世代贊頌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為了救國,我們都沒有任何借口。
沒有借口,似乎成了許多愛國人士的尺度。的確,沒有國家,我們哪里能有今天?愛國,是我們永久的義務。我們沒有任何借口去拒絕!
放眼寰球,縱觀古今,又有多少名人不都是堅持著這個尺度——沒有借口?
因為沒有借口,易安在失夫之痛之中堅持著,寫下了《李清照集》,流傳至今;因為沒有借口,蘇武堅持自己的忠貞,揮著羊鞭,成了雪山上亮麗的風景;因為沒有借口,小平爺爺堅持富國強國的理念,引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使人民邁向小康社會!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堅持著沒有借口,才會在歷史上立下不倒的豐碑!然而,在這似乎很平靜的社會,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給我們可愛的社會畫下了黯淡的一筆。
一些無良商家為追求利益,在為自己找借口,生產“三聚氰胺奶粉”,“毒饅頭”,“毒大米”,“塑化劑食品”等等…在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的同時,他們大肆高呼“反正吃不死人”的話語,這刺痛了多少國人的心啊!他們,違背的誠信,在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他們,應該受到社會的唾棄。
春第6570的早晨愛情醒了
夏37.8度狠狠地相愛
秋3/4的雨水1/4的我和你
這句話我將鎖在15歲的夏
冬灼熱的名字在23.1度N121.5度E中蒸發
(二)
親愛的天使,你相信宿命嗎?
遇見你之前,我不相信.
明明知道是萬劫不復的愛,還是會波濤洶涌的發生.致命的宿命.
(三)
我愛你的那幾年
那十幾歲的雨天
這刮著風的今夜
看著那封信變成碎片
我問
什么回憶最可憐
是不是在很久很久之后
想很久以前
(四)
下著雨
我那躲也躲的掉的
微妙傷口
隱隱作痛
你那戒也戒不掉的
甜蜜借口
也讓我精神腐朽
“吃過飯了,你把碗收一下!”我最后一個下飯桌,所以媽媽對我說道。
“不要嘛,我一會還要做作業呢?!”我推脫地找借口道。
“就你自己吃的那兩個碗筷,還找什么借口呀,收一下花不了幾分鐘。”媽媽再次命令道,“你這孩子真是被慣壞了,越來越會找借口了,自己想一想,媽媽說的對不對?!”媽媽一邊疊衣服,一邊朝我說教著。
我自知理虧,也就乖乖地去把兩個碗給洗了。
說實在話,這真的花不了多少時間,而且我也并不是急著做作業,因為作業已經完成了差不多了,剛吃飽飯,也想玩一會再寫作業。
夜里一個人的時候,我想到媽媽說我愛找借口這個壞毛病。細細一想,當真有好多次,我都在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
就像不想做家務,我就會說自己要忙作業;不想寫作業,就說自己累,困,不舒服,想休息一下;不想和爸媽出去串門,就說自己留家里看家......
這些借口中,有些是善良的謊言,有些則是真正在逃避。然而這些逃避帶給我的是什么呢?是責任感漸漸地薄弱,是不愛做家務的懶孩子,動手能力也不強,而且也不愛社交......
剛好學到了“舒適區”這個詞,我發現我就是為了找借口,不想走出所謂的舒適區,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行為。
如果真的想要變成更好地自己,那從現在開始要學著對自己說:沒有借口!應該做的事情不需要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對。
沒有任何借口
四五班王興斌 輔導老師趙秋玲
本周我們班余振洋的家庭作業完成得不好,他忘了拿英才教程,所以就亂批注在課本上。他在家沒有想盡辦法找到一本英才教程,而根本就沒有找,對家庭作業不在乎,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事。有時候我盡力去做,最終完成了這件事,而有時候我會放棄,最后沒有完成。
有一次,我正在寫家庭作業,忽然鋼筆沒水了,我家沒有鋼筆水,我只好拿著錢出去買。我去離我家最近的一家文具店去了,那里沒有開門,別處的文具店離這很遠,我只好再去別的文具店,這里也沒有賣鋼筆水,我又去另一條街上找了一家文具店,終于買到了一瓶鋼筆水,我美滋滋地回家了。還有一次,我媽媽要洗衣服,她讓我去買洗衣粉,我去批發店里買了,那里的洗衣粉賣完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回了家。我告訴媽媽說洗衣粉賣完了,媽媽只好不洗衣服了。
后來,我才理解了“沒有任何借口”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就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時,要盡力而為,只要有一點希望,就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我想即便是以后,今天說在很長時間以后,你還是能夠發現在你的夢想當中曾經有過人在你的失望的時候總是給了你勇氣和信心讓你繼續艱難前行。
但是這些并不是什么特別重要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和人物。
你從那個山洞里面逃出來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遇到了那個自稱為人的人類。
但是他什么都沒有做過,甚至從來都沒有傷害過這個大自然當中的一草一木。所以為了報答我們也不會傷害她。 人類統稱我們為妖怪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妖怪當中也是分為種類的。
而你,我就是不同的種類。
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成為好朋友。 因為沒有人理解我們妖怪之間的這種微妙的感情和聯系。或許人類一直都在追逐的只是他們息息相關的切身利益那些情感什么的東西都是拋在腦后的都是用來掩護自己做那些事情的借口罷了。
其實他們還真的不買這些東西當成一回事。
但是如果想要給自己所作所為找一個合理正當的理由和借口,他們只能這樣做。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因為遲到而把“鬧鐘壞了”當做借口;作業沒做用“昨天停電”或“不知道有這份作業”來躲過老師的譴責。工人呢?接到上級的命令,卻沒做好,就只好用“這任務太難了,我實在無法完成”來躲藏上司失望的目光。借口雖然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心靈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價卻無比昂貴,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
不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教會了我,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退縮和氣餒,更不要為此而去絞盡腦汁地想借口。何不利用這些時間去想想自己該如何完美地解決任務,只要堅持不懈、自己相信自己,迎難而上,一定會做到最好;愛迪生為什么會被稱為“發明大王”?不正是因為他有不怕困難的勇氣。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不尋找借口,就是敢于承擔責任;不尋找借口,就是永不放棄;不尋找借口,就是銳意進取……
文題回放:車胤囊螢讀書,孫康映雪讀書。一日,康往拜胤,不遇,問何往,門者曰:“出外捉螢火蟲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見康閑立庭中,問:“何不讀書?康曰:我看今日這天不像個下雪的。”
第一組立意:當“只”成為借口,不要找借口
立意來源分析:車胤讀書要先去抓螢火蟲,孫康讀書一定要等到下雪天,這是他們在為自己不讀書找借口,為什么讀書一定要螢火蟲,一定要下雪天,其實是他們不想讀書,只不過以此為借口罷了。想到我們平時的學習,很多同學也是為了不學習找各種各樣的借口。
錯誤原因:材料理解錯誤,歪曲材料本身的意思主觀臆斷、推測。
第二組立意:從實際出發,自己創造條件,要有行動不能空等
立意來源分析:沒有螢火蟲車胤要費盡心思先抓螢火蟲,沒有下雪孫康千方百計等到下雪,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應該學會變通,據此立意為:①要從實際出發,②沒有螢火蟲沒有雪就要自己主動創造學習的條件,③要采取行動不能空等。
錯誤原因:立意延伸方向偏離,聯想過多,偏離材料。
第三組立意:珍惜現在,珍惜最好的時光,把握眼前
立意來源分析:孫康怎么可以“閑立庭中”,浪費時間等下雪再讀書?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利用來讀書,像我們學生,時間緊張,哪有時間浪費。據此立意為:要珍惜現在,把握眼前,利用好時間。
錯誤原因:沒有抓住材料中的重點,只從一個小的角度立意,斷章取義,沒有從整體考慮。
第四組立意:要有自己的思想,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不盲從,換位思考,心定便無關環境,開闊視野,平凡也是一種偉大。
錯誤原因:憑空捏造,完全脫離材料。
由以上例子不難發現我們學生在審題立意時常會犯這樣的錯誤。
1.誤解材料,主觀臆斷
2.聯想過多,盲目延伸
3.斷章取義,忽略整體
4.憑空捏造,脫離材料
那么我們該如何審題,如何讓學生的審題能夠進入正確的軌道?
故事性材料作文一般包括人物,主體事件,故事結局,可能還有一些提示性的關鍵性的句子及包含有命題意圖的句子。我們需要仔細閱讀材料,學會從不同角度來理解材料,提煉立意。
例1:一位登山隊員參加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體力不支,停了下來。后來當他講起這段經歷時,大家都替他惋惜,為何不再堅持一下呢?再攀一點高度,再咬緊一下牙關!“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他說。
由這則材料可以發現最后一句話“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是重點,是命題者意圖的體現即當自己達到極限時要及時放棄,據此可立意為正確認識自我,懂得放棄等。但不能立意為堅持。
啟示一:分清找準立意對象,了解命題者的情感傾向和命題意圖
例2:螃蟹在樹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么走?”青蛙指著前面說:“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會到達河邊。”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后來,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還是沒有見到河的影子。”青蛙說:“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著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這則材料根據故事結局“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來分析原因。從螃蟹的角度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邊的路,是因為它對青蛙的意見生搬硬套,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得出“對別人的意見不要盲從”、“接受別人好的意見的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完全照搬,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變通”等觀點。從青蛙的角度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沒辦成好事,是因為它給別人提建議時只是從自身出發而沒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著想,忘記了它天生是橫著爬這一特點,結果好心辦壞事。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得出“幫助別人(給別人提建議)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要懂得換位思考”、“要懂得因材施教”等類似的觀點。
啟示二:抓住故事的結局,探究原因。
例3:有一位中國老師帶領學生合唱團赴英國萊高倫參加第56屆國際音樂節比賽。參賽隊都有很強的實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獲一等獎。比賽結束,中國隊獲得第三名,學生們很失落,哭成一片。而獲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隊卻在狂歡、祝賀,因為他們感覺今天在臺上演出沒有出任何差錯,大家表現都很出色。沒獲獎的團隊在狂歡,而獲獎的團隊卻沉浸在痛苦之中。
這則材料在審題立意時我們只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子“沒獲獎的團隊在狂歡,而獲獎的團隊卻沉浸在痛苦之中”。這句話其實已經給了我們提示,告訴了我們立意的方向。
啟示三、抓住主體對象語言,動作表情或者材料中提示性的關鍵性語句。
西瓜長在哪里?你會不屑于回答這樣近乎可笑的問題。可近日,微博上一名三年級學生的作文,標題是《我愛家鄉的西瓜樹》,開頭第一句就是“我們家樓下種了一棵西瓜樹”。作文的結尾批注:西瓜不長在樹上。對于這篇缺乏常識的作文,胡老師卻給了24分的高分(滿分為30分)。理由是:三年級是作文起步期,應以鼓勵為主,不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
此舉引起網友熱議,可謂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有贊賞老師教育智慧的,也有認為不應以“想象”的借口掩蓋“無知”的……
我們真的應該感謝這位睿智的老師,因為她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西瓜樹”得高分是一種教育智慧,背后充滿了寬容、理解以及給孩子的成長以更大空間的考量,這對所有的教育者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君不見: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孔明”,答“諸葛亮”是錯的;“雪化了是水”,答“雪化了是春天”是錯的……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孩子不知道西瓜長在哪里不是她的錯。記得兒時讀魯迅先生的《故鄉》:“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當時不甚理解,如今有了更深的體會。反觀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有多少生活的積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雙休日也不例外),成天往返于學校、家庭之間,偶有時間也是上網、看電視,網絡語言倒是不少,但那個虛幻的世界如何替代現實生活?無怪乎西瓜長在樹上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們姑且不論孩子到底知不知道西瓜長在哪里,就算犯了這樣的常識性錯誤,她對于不知道的東西敢于去想象才是她的亮點。不是嗎?在她的作文中,展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寫出了自己是如何呵護照顧它,希望它快快長大陪自己玩游戲等等,顯然是小說筆法,但一顆童真之心躍然紙上。僅僅是這種童真和想象力,就值得教育者好好呵護,而不能因為她所犯的常識性錯誤給予全面否定。
孩子們是富于想象的,魯迅先生說過,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尊重的,憑借想象,孩子們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達小鳥都到達不了的地方。在每個孩子心里都裝著一個精彩的世界,其中,奇花朵朵,碧草茵茵,教師應該做“花開草茂”的助長劑,不應充當“花謝草枯”的鋤草劑。
想象力很重要,但也不能以“想象”的借口掩蓋“無知”的窘迫。學校首先應該培養的是腳踏實地的態度,然后才是創新的能力。所以,對孩子就應像那位值得稱道的老師一樣,不打擊或者說要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如果確實了解到孩子缺乏常識,可以給予引導,給予糾正,不能讓他們與謬誤共舞,而要把他們引向正確的方向。建議老師可以這樣寫評語:作文寫得不錯,但是老師要告訴你,西瓜是長在地上的,而不是樹上。希望你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像袁隆平那樣,發明能長在樹上的西瓜。
蘇霍姆林斯基的話發人深省:“教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面對孩子的奇思妙想,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異想天開”,鼓勵孩子打破陳規,擺脫原有知識范圍和思維定勢的禁錮,從而產生創造的新發現、新設想,以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人類正因為有夢想才有創新。人類夢想著到天空去遨游,才發明了飛機;夢想著有千里眼,才發明了雷達;夢想著有順風耳,才發明了電話;夢想著有飛毛腿,才發明了汽車……有夢才會有企盼,有夢才會有拼搏,有夢才會有激情。親愛的老師,千萬別打碎孩子的美夢,好好保護孩子的夢吧!讓我們用最敏銳的耳朵,去聆聽孩子稚嫩的話語;讓我們用最溫柔的聲音,去撥動孩子美妙的心弦;讓我們用最睿智的火花,去開啟孩子的創新之門!
雖然感謝的話語說了不止一次,可是,每當思緒沉淀的時候,心底總會涌上無限的感激。感謝自己能夠遇到這么一個平臺,平平淡淡的日子里,讓我訴說自己的心情,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每當高興不高興的時候,可以來這些傾訴自己的委屈或者開心。
我想來這里寫作的那些小作者,每個人都心里存著專屬于自己的對作文庫的感激吧。學生們可以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更可以掙點自己的零花錢,簡直是完美至極。
而對我這樣一個出了校門還在作文庫待著的人,除了所謂的掙錢,更重要的是可以堅持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寫作夢吧。
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沒遇見作文庫這個平臺,大概就不會讓我在空余的時間里,思考一些失去或者得到的吧。也不會讓我有心情靜靜的坐下來想一些事情吧。
人生的每一次遇見,大概都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吧。我也曾對很多人提到過作文庫,有的人以自己文采不好為借口不寫,更多的人因為自己給的太少而不去寫。到最后,就像上次那個小作者說的,所有認識的人中,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堅持著。
我想,之所以不放棄,是真心舍不得自己的寫作夢吧。這里雖然是學生的天地,可也更是我的心情記事本,更是專屬于我自己的公開的日記本。什么高興的,或者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在這里說出來。
真的很感謝作文庫這個平臺,感謝作文庫的管理人員給了我們這么一塊小天地。不大,卻很溫馨。給的不多,卻很真誠。
感謝作文庫的這些小作者們,可以和我一起在這里和自己喜歡的文字堅持著。
感謝遇到,感恩有你!作文庫,我的生命里,因為有了你而變得更加的與眾不同。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晴
昨天晚上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夜,自己倒也沒有想太多,雖然某人大半夜冒著雨出發,自己好像實在太困了,也沒有心思去想那么多,迷迷糊糊之間接到電話,說快到了。掛了電話之后,這一次很快進入夢鄉!
雖然走的時候自己特別強調,到了一定要給我打個電話,但是后來我卻發現這個電話的意義并不大,所謂報平安,自己心里倒也感覺沒有那么多的擔心,有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所謂的真誠,那些所謂的擔心,在很多時候也摻雜了一些虛假,只不過是不愿意戳破罷了。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對,早飯不吃,中午挨餓,中午不到12點就感覺餓了,洗了幾件衣服之后,還是給自己煮完了,最后一把掛面吃。吃完之后倒也沒感覺飽了,或者沒飽,總之就這樣迷迷糊糊的!
心里想著今天又是一個人在家,可不能再在寫作文上面打折扣了!某人回來的時候自己寫作文打折,其實也算是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吧!
現在一個人在家,可以拿語音寫字,可以讓自己的思緒飛起來,可以讓自己回歸之前正常的生活!
雖然今天的思緒有點遲鈍,雖然自己也總是時不時的想要放棄,但是想一下接下來的假期也可能會出去,所以自己還得更加努力的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