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08: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寫作的樂趣,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和知識一樣,教育也是不斷創新和發展的。要用“兩類結構”來解決英文的寫作問題,必須先了解兩類結構教學法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第一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達到什么目的”,第二是“我們應該怎樣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用“兩類結構”進行教學?我們概括為一句話:“三環二線一核心”?!叭h”指以“例題找方法”,“習題悟方法”、“試題驗方法”三個大環節構成的教學過程。讓知識例子不斷變化,讓學生在一個個不同的例子中感悟知識的變化規律,使學生進一步明白“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的道理,讓學生真正領悟把握學習某一類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基本方法?!岸€”指以例題、習題、試題等教學內容構成的知識線(明線),以及貫穿其中的學習某一類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而構成的方法線(暗線)。“一核心”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某一類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
英文寫作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那么,怎樣將兩類結構用于英文寫作的教學呢?
【例證1】牛津英語9A-U1 從屬于本冊書的第一模塊——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話題是“Star signs”。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辨識十二星座的標志和了解代表十二星座的動物名稱,學習描述不同星座的人物的性格和技能。話題貼近生活,學生興趣濃厚。單元寫作課要求學生學習創作圖表來整理個人思想和觀點,學習并仿照范文用正確流暢的語言寫一封推薦信,展示人物性格和技能。本課教學目標明確,內容體現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在知識上要求學生整合所學內容,找到已學知識和要學知識的內在的聯系,形成解決問題的認知結構;在方法上,要求學生以范文為把手,找到學習工具,舉一反三,從學習解決一個問題到學會解決一類問題?!皟深惤Y構”思想的課堂讓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成為知識升華為智慧的過程。本課內容看似簡單、任務單一(先學范文后嘗試寫作),但是對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考察要求很高(整合知識、尋找工具的能力;準確流利地描述人物性格和技能的能力), 但是利用“兩類結構”思想稍加整合就可以將整個課堂知識結構化、方法程序化。
知識內容結構:創作圖表,整理觀點——學習范文,尋找工具——描述人物,驗證工具——小組合作,作品展示
方法程序結構:如何寫推薦信描述人物性格和技能。
(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
首先,老師出示圖片介紹人物,復習在前面學習過的和一些新的形容詞及其用法, 請學生用同樣的方式介紹自己, 并思考寫推薦信以描述人物的通用工具,以知識樹的形式呈現本課所學。根據所給的有關David的信息,學習繪制流程圖,幫助組織思想和觀點,并用具體例子來證明其合理性。(根據本課所學內容尋找工具:How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to describe a person)根據所制流程圖,幫助 Kitty 和Millie完成給 Mr.Wu的推薦信,展示人物性格和能力。(通過范文的學習,尋找寫作工具,掌握寫作方法。)教師帶領學生回憶7B-U5 Main Task 所學內容,驗證寫作工具.學校學生會需要一位新的學生會主席,寫一封正式的推薦信來推薦班里的一位同學,要求介紹他/她的性格、能力,并配以具體事例說明。小組推選代表在班上展示并交流作品。請學生四人一組討論本堂課所學知識,并用知識樹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整體建構 和諧教學”思想。教師從“兩類結構”入手創設多種的學習情境,開展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實現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知識到智慧的升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 “整合-建構-結構”的學習過程中尋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板塊有機地重組使之形成一條知識鏈,讓知識系統化、方法結構化,極大地體驗到英語寫作課的成
作者簡介:汪睿(1979-),女,江蘇省宜興市人,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中學一級教師,致力于研究初中英語課堂合作。
功和樂趣。
【例證2】以9A detective stories這個單元為例,學生此課之前,已經在閱讀課上熟讀了偵探小說,在詞匯和語法課的學習積累了詞匯,在聽說課上整合練習了所學到的知識,這些都為寫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是老師如果可以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把偵探小說的寫作課分成了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解讀范文,知識遷移得出寫作的方法線。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對照圖片解讀范文,在解讀過程中老師提示,參照語文小說寫作的要素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合作研讀范文和知識的遷徙得出英文偵探小說寫作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案件的開端、發展和結尾。然后請同學們自己畫出小說寫作的知識樹。
第二部分:變式訓練,感悟寫作的方法線。
變式訓練1。觀察書上提供的謀殺案圖片和所給句子,根據知識樹進行討論,得出謀殺案的時間地點和涉及人物,根據案件的發生,發展和結論進行正確排序,完成書上的練習。
變式訓練2。繼續用知識樹的形式列出案件的六要素,小組討論,組織句子,排列并且整理成文,并進行小組間的文章交流和競賽,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第三部分:實踐操練,驗證方法線。
雷老師的一本散文集叫《哦,丁香》,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序言《我是個快樂的》所打動。
老師把寫作當做一種生活方式,非??鞓?,他在寫作中認識了這個世界,也認識了自己。
我問自己,我是一個快樂的嗎?不,我不是,我寫作總是家長逼或者老師留作業,不得不寫,總像完成任務差事似的。當讀完這個序后,我發現自己錯了。老實說寫作是件快樂的事情,當你靜心下來,隨心所欲,大膽地寫起來,寫作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以前寫作的時候,總是怨天尤人,寫得很著急。寫作是一種樂趣,也許不久將來的一天,我能體會到來時那種忘記一切,盡情用文字飛舞的樂趣。
作文題目中,常常有一個關鍵性的詞語對作文的中心作了限制。這個關鍵性的詞語即所謂的“題眼”。 抓住“題眼”寫作文,才能寫出中心鮮明的作文來。
例如,“____的樂趣”這個題目,其題眼就是“樂趣”。雖然題材較多,但寫作時一定要明確中心,緊貼“樂趣”寫好文章。像有的同學寫“釣魚的樂趣”“學彈琴的樂趣”“放風箏的樂趣”“養蠶的樂趣”等等,應該說選材都是不錯的。可作文時卻只寫出了事情的經過――怎樣釣到了一條魚,怎樣學會了彈琴,怎樣把風箏放上了天空、把蠶寶寶養大結出了繭子……至于樂在何處,趣有多深,卻大都沒有反映出懟I院靡壞愕鬧皇竊誚崳泊加上一句“這件事真有樂趣”了事。顯然,這些同學都沒有抓住“題眼”來寫。而有一位同學寫的《欣賞漫畫的樂趣》,不但題材新穎,而且很恰當地體現出“樂趣”二字。請看其中的一個片段:
我對漫畫這種雅俗共賞的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我欣賞一幅精彩的漫畫時,總會沉浸在無窮的藝術享受之中。這是一幅《靠井吃井》的漫畫――井中豎著一把木梯,井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坐井觀天,每位一元。”木牌旁邊坐著一只青蛙,他面前的一只盒子里放著好多人民幣。這幅漫畫真是新奇有趣,且含義深刻。當今社會,無奇不有,連坐井觀天,目光狹小的井底之蛙也有了經濟頭腦,別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它呢,就“靠井吃井”了,簡直讓人啼笑皆非,回味無窮。
欣賞漫畫的樂趣,就在于從詼諧幽默、暗自發笑中,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你看,小作者始終緊緊抓住“樂趣”來作文,樂趣是在對漫畫內容所作的描繪中,在欣賞漫畫時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中。
再如,“一件令我自豪的事”這個題目,它的“題眼”就是“自豪”,所謂“自豪”,就是自己感到很光榮。一般來說,當自己通過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時,或是做了某件有利于集體和他人的事,受到了大家的好評時,自己的心里就會產生出一種自豪感來。因此,在作文時我們就要抓住“自豪”這個“題眼”來寫,處處體現“自豪”,而不要只是把它寫成一件事情的經過。
一、積累素材
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從積累素材開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素材的積累,只有中學生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才能使他們寫出生動的作品。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自然生活,指導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中學生們細心地觀察生活,才能從生活中積累到財富,積累寫作文的素材。首先指引中學生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周圍的生活環境,例如,引導中學生細心查看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在學校中的生活特點,觀察在家庭中的生活習慣,將它們作比較分析不同點;觀察學校中老師有什么樣的特點,同學有哪方面的愛好;大自然中花花草草的狀態變化,山川田野的風光,一年四季的變換特點等等,都可以作為中學生觀察、寫作的對象。
教師還應該積極的指引中學生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例如,定時挑選幾篇典型的文章供中學生閱讀,閱讀完提醒中學生寫觀后感,讓每一位中學生都養成閱讀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因為只有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從不同的文章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內容,而且,在他們閱讀的同時,會閃現出創作的靈感,并且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讓中學生們逐漸的開始接受甚至喜歡上寫作文。
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其實包含著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因此在寫作教育中,應該積極地指引中學生深入社會體會生活,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吸取來自各個方面的素材,發現生活里最真實、最善良、最美好的事物,發現事物的內在美,取其精華部分,作為創作的來源,增加中學生創作的樂趣。中學生把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通過寫作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中學生們就會感覺到寫作也是一種樂趣。必須正確地引導中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寫作,而不要給他們灌輸胡亂編造寫作的思想觀念。因為如果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自己親身感悟到的,提起相關問題總會有說不完的話,寫作起來自然也就容易些,甚至會有一氣呵成的。
二、激發興趣,自由寫作
激發中學生寫作的興趣,與教師在課堂上制造的氛圍很有關系。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和諧愉快的良好學習空間,才能激發中學生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使中學生無憂無慮的大膽發言、想象。比如,在指引中學生寫作動物的時候,運用現代化多媒體、現代化科學技術放些優美的音樂和畫面,這樣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中學生們的激情也被調動了起來。
盡量布置給中學生自由發揮的命題。具體命題的布置可以遵循以下幾方面(1)開放命題。中學生可以依據自己不同的生活感悟、依據不同的創作靈感自由的書寫文章;(2)書寫表達手法不限。不管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或者是描寫、抒情的文章,中學生都可以自由的發揮創作,只要文章語句通順,表達的是自己的真實情感,文章生動形象就可以;(3)字數不限。不必苛求中學生書寫的字數;(4)開拓中學生自由發揮的能力,指引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積極大膽的進行創作。例如可以畫出幾組圖片,供中學生們自由的發揮想象,讓他們敘述圖片里是什么,圖片里發生了什么故事??梢詴鴮憥拙湓?,把句子里的某些詞語空出來,讓中學生們自由的填充,激發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指引中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創作文章,挖掘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真實的內心情感,使他們快樂的進行寫作文章。
三、批講結合
中學生們寫出的作文,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評論糾正,班級里的每一位中學生的作文都應該做出分析評講。批閱文章、書寫評語應該積極的給予中學生鼓勵,誘導中學生更好的創作,結合中學生的思想、觀察中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評論不僅要表達出老師對于該學生的真實情感,最重要的是要讓中學生們明白老師真正的意愿。一個成功的評論,會指引中學生們下一次積極大膽的獨立創作,會提升中學生書寫文章的興趣愛好。因此,教師在批講作文的時候,要注意多給予肯定,少給些消極的評論,盡量與中學生同行,不能過多的批評修改,評論的同時,也是教師與中學生進行良好互動的環節??梢栽谡n堂上把中學生分為幾種,相互討論交流,指引中學生們哪里寫作的好,哪里創作的不好,不好又應該如何修改;也可以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讀一些與該命題有關的優秀文章供學生們欣賞,或者閱讀該班級內寫作較好的文章,與同學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共同探討書寫的技巧,共同擴展知識面,讓中學生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可以教會中學生如何正確的修改作文。
一、設置規則,創新實踐
所謂“循環日記”,就是由全班同學共同參與,分組輪流寫作,不斷循環進行的一種寫作方式。在規則的設置上,我實施創新,讓師生在積極合作中獲得樂趣。
1.引進競爭,公平分組。全班學生分組后,通過競聘確認組長,然后由組長選擇組員。因為學生了解學生,學習突出的學生與學習困難的學生有效搭配,達到了自愿組合又公平的效果。
2.創意設計,積極合作。每組成員共用一個日記本,為了更好的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要求各取組名、共寫目標。為了讓循環日記獨具特色,每組同學各出奇招,積極表現。這樣的運作,這樣的設計充滿著詩意、童趣,蘊含著孩子們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更體現著一種合作精神。
3.實行減負,師生同樂?!把h日記”的實施是在減負中做到了有效。每組共用一個筆記本,一周一循環、一評定;寫作“解放思想”,讓學生盡情發揮,暢所欲言,可以創新書寫身邊的人和事,可以審視自己的心靈,可以淺談社會現象。
教師在批改中利用“羅森塔爾效應”,把評價的重點放在“童真童趣”上,多給予肯定和鼓勵。而學生在寫作時,閱讀他人日記,學習寫作技巧,寫下讀后感受。老師在批閱、評改習作中獲得樂趣,學生在閱讀、體會、寫作中成長,真正做到了師生共享寫作樂趣,其樂無窮。
二、收獲欣喜,期許無限
1.一石激起千層浪?;顒右潦?,學生熱情高漲。小朱同學聽了活動介紹,在“循環日記”中這樣寫道:“很期待這個活動,自己一時的感想不知道老師、同學看了以后會怎樣點評呢?”閱讀后,我寫道:“可愛的你,我看了文章覺得你很會抓住自己一時感想寫下來。相信你一定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相信你一定能讓老師、同學驚喜?!?/p>
陶行知先生明確主張:“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同學們有的談生活趣聞,有的寫校園活動,有的敘同學情誼,有的議讀書益處……
一年多來,大家保持著強烈的寫作欲望,更難能可貴的是不少學生由此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寫作當成一種需要,在競爭的基礎上積極上進?!把h日記”為寫作教學創設了一片勃勃生機,實現了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化。
2.小荷才露尖尖角?!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蓖瑢W們抓住生活舞臺,借助日記平臺,盡情抒寫感受。每次讀到文章,我總驚訝于學生對事物的敏感、判斷的準確和愛憎的分明。
小澄同學在蟑螂身上做足文章,寫出了《螳螂大戰》一文:“我拿出了螳螂的克星———拖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扔向螳螂。突然,螳螂使出了必殺計,胡須擺動,翅膀抖動,做出蔑視的姿態……”文章抓住螳螂與作者交戰時的動作、神態,真實地再現當時的情景,語言生動有趣,讀來韻味無窮。
3.橫看成嶺側成峰。布魯姆在《教育評價》中指出:“評價是一種獲取和處理用以確定學生水平和教學有效性的證據的方法?!痹凇把h日記”活動中,我們不僅需要教師對文章進行評價,還要求學生閱讀之后進行點評。而評價應該多元化,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評點從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來著手,吸收優點,摒棄缺點。
對于《午餐的狂想曲》,小芳這樣寫道:“文章開頭很有趣,最后還寫出了道理,值得學習?!毙∮顒t贊美道:“你采用‘對比’手法來襯托,真厲害?!睂τ凇段倚闹械母琛?,小韓關注情感,直接表揚:“文章很感人,友情第一?!毙±铌P注文章結構,提出建議:“如果你關注文章結構條理,做到結尾點題,那不是更好?”
關鍵詞:快樂作文;心靈;方法;教學
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感受到小學生對于作文具有較強的懼怕心理。大部分小學生一聽說要寫作文,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對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信心進行培養,讓小學生樂于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提高小學生寫作學習的快樂感,讓小學生認識到寫作的趣味性,使小學生自主地開展作文學習。
一、深入觀察生活,引領小學生快樂作文
小學語文作文學習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如教育家所說,生活是泉源,而文章是溪水。多彩豐富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當小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才會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才會找到寫作的動力。當代小學生缺少寫作學習的快樂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學生沒有觀察生活的習慣,也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在他們的腦海里,生活就只有上學與放學,再沒有其他的東西。要叩開學生的心靈之門,引領小學生進行快樂作文學習,我們就要將小學生培養成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他們深入觀察生活。
受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影響,要引領小學生快樂學習,教
師需要選擇一些較為形象且色彩繽紛的事物讓小學生進行觀察。比如,在以“我離不開的一樣東西”作為寫作題目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教室內的事物進行觀察,像黑板、粉筆、書本、練習冊、書包、鉛筆等,并想一想平時自己都用這些東西做什么。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回家之后進行觀察,觀察自己房間中的臺燈、床、寫字臺、電腦等,思考自己對哪樣東西的依賴性最大,與這件東西之間有著什么樣的故事。通過這樣的觀察練習,小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會逐漸形成。當小學生具有觀察生活的能力,他們會發現生活的美,發現更多值得用文字記錄的東西,其語文寫作興趣自然會得到提高,寫作的快樂感也會自然形成。
二、積累寫作材料,引領小學生快樂作文
寫作的靈感是突然產生的,但寫作行為并不是即興的。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只有在平時多積累,才能讓寫作過程更加順暢??上攵?,小學生的頭腦中空空如也,面對一個寫作話題,根本就不知道要寫些什么,肯定不會有寫作的快樂感的。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其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小學生的一次寫作,了解小學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具體的語言能力、思想成熟度。加強寫作材料的積累,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樂趣的重要一步。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擴展自己的視野,不要將學生的寫作積累限制在像《小學生優秀作文選》這樣的書目中,而是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盡可能多地接受不同的文學體裁,接觸更多的寫作
風格。
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小學生時間進行寫作準備,
而不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逼迫小學生完成寫作練習。例如,在以“最難忘的一件事”作為題目進行寫作練習時,教師可以提前一周將寫作題目告知學生,讓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去積累材料。教師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去搜集一些寫作思維。當學生覺得自己有東西可寫了,再下筆去寫作文,會更加順利地完成寫作。通過有效的寫作素材積累,小學生會慢慢發現寫作是一個簡單且自然的事情。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小學生會更用心地去學習寫作,去積累素材,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
三、充分激勵評價,引領小學生快樂作文
學生的努力,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的激勵會讓小學生找到作文學習的快樂感與成就感。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且能夠主動自覺地去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寫作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激勵。對于仔細觀察生活、內容具有優點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對于可以利用修辭與優美語言表達個人情感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在課堂中,教師從學生的作文中節選一段進行閱讀,并進行表揚,會讓學生的小小虛榮心得到滿足,能給予學生強大的習作學習動力,享受寫作的快樂。當代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樹立正確的作文教學觀,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勇于表達。
比如,在以“我最愛的動物”作為寫作題目的練習中,一位學生寫到“海豚是我最喜歡的動物。它們勇敢、善良,是海洋中的維納斯,是人類的守護者?!泵鎸W生恰當的比喻以及真摯的情感表達,教師要對學生提出表揚:“你的文字讓我感受到了你對海豚的喜愛,用了恰當的修辭,非常好!”接受到教師表揚的學生,會努力做得更好。而其他學生會向這位學生學習,積極成為下一個被表揚的人。在這樣快樂的氛圍中,學生會愛上作文學習。
綜上所述,學習快樂感是推動小學生融入課堂活動中的重要元素。教師通過調動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小學生走入寫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會加強學生的寫作學習樂趣。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正面評價,學生會認識到寫作的精彩。當小學生樂于表達、樂于寫作,教師也就成功地利用快樂作文叩開了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素材;快樂寫作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教師要想辦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生活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用什么樣的方法能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積累生活素材,值得我們語文教師認真思考研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鬃拥慕逃愿嬖V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動力。因此,老師必須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文要厚積薄發,要寫出好文章,就要像蜜蜂“采蜜”一樣辛勤積累?,F在的高中生學習時間緊,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地積累寫作素材呢?
開展寫作積累活動前,我在班級里做了個有趣而簡潔的“作文水平提高得益因素”的問卷測查。結果顯示,學生中75%的人認為“積累”對提高寫作水平的影響很大,20%的學生認為積累對提高寫作水平的影響最大。這一結果也印證了在現在的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缺積累、少素材的現象。帶著這個調查結果,也本著“引導學生走出書本的局限去感受生活,體驗人生;教會學生積淀素材,學會感動;指導學生抒寫性靈,表達真情”的目的,我組織學生創辦屬于自己的“動感筆記”。 筆記的名字自擬(可用筆名、外號、QQ名、網絡名等等),版式設計、字體、圖案學生自己設置,可以粘貼裁剪材料,摘抄精美文章或文段,寫上自己的評論和思考等。為了達到目的,每月檢查一次,在學生的筆記里用簡短的文字表示我對積累文章的贊賞,并鼓勵同學們進行交互閱讀。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只有讓學生產生興趣,才能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對所學的知識產生主動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壓抑地學習,而是積極快樂地積累。讀文章,查資料,找雜志,貼圖片,摘警句,抄美文,寫感想……調動學生眼、口、耳、手、腦各個感官一起參與到學習中來。每個人的收集都根據自己的興趣,形成獨特的風格。在這項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讀寫能力,對社會、對生活的認知和感悟能力得到激發。
由此可知,想要學生喜歡寫作,就要培養他們的興趣,這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原動力。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對寫作和積累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指導學生搜集文章,重視閱讀積累
學生寫作開始,要閱讀范文、精心選擇并輯錄,變為自己的“資料庫”??梢远喾矫?、多角度地搜集,從閱讀中領悟別人的經驗,從寫作中我們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感情。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如果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會占用很多時間,而且任務量太大,所以我們不妨把一部分目光放到教材上,回歸課內。我們的教材和讀本中,節選了很多優秀的古今中外作品,教師在上課講解之余,更要把教材當做第一素材,指導學生發掘課文的語言美和思想美,與作者產生靈魂的共鳴,學會感悟生活中的美,處處都可以作為語文材料的積累。
2. 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感受積累樂趣
學生積累的“資料庫”,組織交流的形式有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類似手抄報的形式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讀書筆記、黑板報等形式進行交流,定期更換內容,定期交換閱讀,使每位同學的辛苦努力變成全班同學的共同財富。讓他們從中感知自身的重要性,體會合作的幸福。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在同齡人的品評和贊賞中體會努力達到成功的歡樂,激發積累語言的樂趣。
3. 鼓勵學生閱讀思考,積淀情感認知
學生讀了大量的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也未必能寫出一手好文章。這些材料,要想從死的堆砌物,變為活的、生動的語言文字,還需要學生對這些文字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品位,在反復誦讀吟詠中,去捕捉作者的思想內涵,進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內涵。因此,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圈點、點評,積淀健康的情感,提高思想認識水平??赡芤婚_始他們的想法還會稍顯簡單和幼稚,過于片面,但教師要珍視他們思想中一鱗半爪的閃光點,多鼓勵引導他們接著原本的內容深入思考,學會自己評判事物,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循序漸進,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升華人格,萌發初步的寫作思維能力。
4. 鼓勵優秀習作,體會成功快樂
認真追尋對作文不感興趣的學生的經歷,不難發現他們的作文本上很少獲得老師的肯定,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不愿寫的情緒?;诖?,教師應該把鼓勵、獎勵當作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在學生的作文中,即便是沒有通篇都優秀的作文,但個別好的段落、精彩的語句、或者生動形象的詞語總是會有,抓住這里對他們加以贊賞,在班級的板報、日志、網絡群里進行展示,這對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是莫大的激發和鼓勵。當學生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有詞可用,寫作的動機和行為水到渠成,還會害怕作文這只紙老虎嗎?
《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對寫作的要求中明確規定:“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睈垡蛩固挂苍浾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男睦砩喜缓ε隆⒉坏钟|,經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和積累,逐漸變為我想試試、我有話要說,我有情感要表達,這樣作文就從基礎上成功了一半。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在教學中培養積累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變為寫作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成長記錄〉記錄成長——高中生寫作素材積累活動探究》,田家炳中學、謝筱婷
[2] 《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3] 《培養寫作興趣 提高作文能力》,郝曉芳
[4] 《淺談作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青銅峽市廣武中心學校,杜金芳
[5] 《怎樣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劉桂濤
關鍵詞:深入生活;積累素材;激發興趣
農村小學生作文困難的原因,大多是受到環境的束縛。農村小學生相對城鎮里的學生而言,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比較少,寫作的素材自然就比較少;同時,農村小學生的社交能力也無法與城鎮學生相比,視野小,所以作文時語言的表達能力有限,用詞的準確性也差;而且農村小學生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使學生的知識容量也相應地變小。于是他們的作文就出現了作文雷同與重復化虛假作文,內容不具體。比如三言兩語,陳詞濫調,這在小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即使是勉強寫出來的作文,也是內容空洞,思想貧乏,語言干癟,缺乏真情實感,假話、空話連篇,虛浮不實,矯揉造作,令人著實擔憂。農村小學生應該怎么做才能寫好作文,而且擁有自己的特色呢?
一、深入生活,積累素材
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币恍┤丝傉J為農村生活單調,沒有什么可寫,其實,我們只要深入到農村去,留心生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奇感。
雖然農村小學生相對城鎮里的學生而言,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社會上和城市中的新鮮事物比較少,但是農村孩子從小就經常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有著豐富的認識和深厚的感情,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為農村孩子奠定了豐厚的素材基礎,只要學生平時認真觀察,就能為其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農村的學生在家鄉也別有一片天地,上樹掏鳥蛋、下塘窩摸魚、爬樹粘知了……這些童年趣事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喂豬、放牛、鋤草、插秧等這些勞動實踐給學生帶來了深切的感受;在農村廣大的田野中有各種植物,它們的生長過程也充滿樂趣;農家的樓房、庭院,農村的春種秋收,農村的生態環境變化,農村特有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等,這些無不體現了農村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更是充滿了農村情趣。
農村是個大天地,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五彩斑斕的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手寫我心,涓涓細流只需老師輕輕點撥就會激起文思之波瀾,學生的作文自然就會好起來。學生的習作不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再是胡編亂造、空洞無味的東西了,而且還寫出了農村濃濃的鄉土氣息,擁有自己的特色。
二、激發寫作的興趣
學生有了好的寫作素材還不行,還要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農村學生平時感知的生活其實是很豐富的,但是他們往往熟視無睹,習以為常,沒能把這些豐富的生活表象細細品嘗,并從中獲得樂趣。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同時,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來體驗農村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樂于寫農村的內容,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一句話,我手寫我心,我手寫我說。
三、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寫作
1.讀中學寫
在教學中注意結合閱讀重點訓練項目,讓學生學習范文的寫作技巧。如寫家鄉的美麗風景時,為了寫好作文,我結合課文訓練重點,教學生寫景時,要按照順序,認真觀察景物,抓住特點,突出重點。因此,學生寫作文,都能按由近及遠、從下到上的活動為線索,重點寫好幾處景物,思路比較清楚。
2.先說后寫
每一次作文課,都先讓學生回憶,打好腹稿,個人口述,小組評改后,由老師補充,最后讓學生動筆。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寫通順了,而且生動、具體、有血有肉。
受家庭的影響,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從四歲起,我就開始學習書法,和這門古老的藝術結了緣。在學習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學習書法,樂趣無窮。
我從欣賞名家作品中,感受到了巨大樂趣。我專攻柳公權的“柳體”七年,現在改臨顏真卿的“顏體”。在我眼中,“顏筋柳骨”是這兩種字體最大的特點?!傲w”筆畫雖細,卻挺拔剛勁;“顏體”字圓潤,雖娟秀卻不乏力量。當我欣賞《多寶塔碑》、《玄秘塔碑》等時,看到那一個個或秀美或挺拔的漢字,心里不由地贊嘆書法藝術的魅力,覺得樂趣多多。
練習寫字,更是一種樂趣。試想一下,在酷熱難耐的7月,右側是硯,左側是帖,在運筆揮毫中,一切喧囂都離你遠去了,這是多么愜意的事?。W書法要求練習者心靜如水。沉靜的人不冒失、不馬虎,這也是練習書法所得的好處。記得那個夏天,我臨習“天朗氣清”這四個字。別看這幾個字筆畫不多,它們把“顏體”字的難點都包容進去了。我執起筆,吸足墨汁,快速下筆,中速行筆,用力回筆,一個飽滿的短橫在宣紙上出現了!我屏住呼吸,一鼓作氣地寫好了“天”字的二、三筆。該寫最后一筆了。我修好筆鋒,從撇畫的中上部起筆,向紙的右下方斜拉過來,頓筆出鋒。我右手輕捻筆桿,讓它旋轉橫拉出一個“燕尾”,像剪刀一樣。一個完美的“天”字躍然紙上。我高興極了。
世上的事大都是一波三折的。同樣,我的習字過程也并不是那么順利。我寫“氣”字時就遇到了麻煩。望著紙上那一個個不盡如人意的字,我真不想再寫了。但我抵不住書法藝術對我的吸引,仍舊拿起字帖,認真地揣摩。等我覺得成竹在胸時,便拿起筆在報紙上認真練習。我站在桌前,左手按住紙,右臂懸空,右手懸腕,握著粗大的狼毫筆在紙上馳騁。不多時,我的右臂又酸又痛,手腕也似乎轉不動了,汗水一滴滴地落到報紙上。這時,我想起了米芾、王獻之刻苦練字的故事,想起了《麻姑仙壇記》中那一個個欲飛欲舞的字,便感到又有了動力。我擦干汗水,直寫到滿意為止??粗埳夏切┢恋淖?,我心里甜甜的。
通過這么長時間對于書法的學習,我感到學習書法的樂趣真是太多了。當我拿到“七段”證書時,當我拿到“四賽”獎狀時,當我將書法義賣的錢交給希望工程時,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我愛書法,愛它帶給我的樂趣。今后,我將繼續鉆研書法,認真習字,為書法藝術這顆我國藝術長河中的璀璨明珠增光添彩。
(指導老師:牛 銳)
同學們也許經常聽人說作文要寫自己熟悉的事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面對你熟悉的事物,你便有話可說,且能說得具體,說得“專業”——就像本文這樣,作者不僅對書法名家及他們的作品如數家珍,而且還能寫出“中速行筆,用力回筆”、“右臂懸空,右手懸腕”等“專業術語”。當我們抱怨自己在寫作時總是“無話可說”時,是否想過是因為自己并沒有選擇那些熟悉的事物來寫?誠然,寫作需要想象,需要“生造”,但只有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作為基礎,我們的想象才會有根,才不致成為胡思亂想。
重新學回鋼琴后,老師表揚我改錯改得快又好,悟性很高,我十分開心。練琴雖然很辛苦,但其中的樂趣也是無窮的,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手法越來越難,曲子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但我認為應該好好練下去,我的親人們都希望我能練下去,我不能讓他們失望。
媽媽總是對我說:“不要灰心,你要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媽媽對我的期望很高。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每當寫作業遇到困難時,我會去練琴,彈奏自己特別喜歡的一些曲子。再去寫作業。就會感覺特別輕松,原來覺得很難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彈鋼琴很有樂趣,它的聲音很好聽,可以讓我的心情時常保持開朗,我會堅持到底的,我的心告訴了我,勝利就在我的眼前了!
一、培養健康心理,寫作熱情
后進生學習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心理素質差,對周圍事物缺少熱情。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首先要培養后進生健康的心理。這種健康心理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一是學生。后進生大多自卑,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什么都比別人差。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畏難怕苦,懶隋松散,自暴自棄,但他們比優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信任?;谶@種心理,教師更應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多與后進生交流,甚至更偏愛他們一些,真正做到以心換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繼而培養其寫作熱情。
二、授以簡易規律,引發成功樂趣
后進生大多自制力差,常常是熱一陣冷一陣,若引發起熱情,教師如不設法加溫,很快就會冷卻下來。那么,如何加溫呢?方法就是讓他們體會到:寫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勤于習作,便會成功。
心理學研究證明:“只有當某種知識領域中的實際知識積累達到了一定水平,才能產生對這一領域的興趣?!币恍┖筮M生常說“我不會作文”“作文真難”,實際是他們寫作基礎太差。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從實際出發,閱讀課外書籍,開拓視野,并從中歸納簡易的寫作規律。
三、培養參與意識,激發寫作興趣
后進生寫作能力差的另一個原因是缺少參與意識。懶,是他們的普遍缺點,只有調動起他們的參與意識,使他們自覺地去寫作,才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針對后進生的這一弱點,教學時我先給后進生上預備課,告訴他們作文題,并給予分析、指導,甚至幫其選材,讓他們“笨鳥先飛”。有了寫作的路子,有些后進生還不能改變懶的壞習慣,遲遲不愿動手。這時,教師要盯著他們,督促檢查,抓好作前輔導,逐步培養他們參與的欲望,一旦他們上了路,便能實現“要我寫”為“我要寫”的轉變。之后,教師可針對后進生的實際,及時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并給予鼓勵,這樣能有效激發后進生的寫作興趣。
四、提高授n藝術,培養后進生熱情
教師努力提高授課藝術,把教學活動組織得生動有趣;在靈活多變中引發后進生的熱情,從而培養后進生的寫作興趣。后進生的注意力差,情緒不穩定,要培養其興趣,必須采用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
后進生的興趣有了,那么,如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呢?
1.練好基本功,師生共同提高寫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和學生都要打好寫作基本功,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這就要求師生都要重視課外閱讀和練筆。對學生來說,要加強課外閱讀,閱讀是課堂學習的必要補充,是提高學生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對教師來說,要加強閱讀,把閱讀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狀態,而不是純粹的知識積累,同時要勤練筆,積累寫作經驗。
2.從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師生共同尋找寫作樂趣
初中生對生活存有好奇心,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每當寫怍時他們卻“無話可說”,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學生沒有將自己的實踐內容、生活感悟融入寫作。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實踐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適合的材料寫作。
3.從修改率提升,師生共同參與作文批改
關鍵詞 初中生;教師;寫作樂趣
作文是表情達意的交際工具,具有多種交際功能:概括事物意義,與人交流感情,影響教育他人,自我表現、自我教育、創造新經驗等。中學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許多學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筆抓耳撓腮覺得“無話可寫”、“有話寫不出來”,其實這正是作文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樂趣,使學生樂寫,善寫作文呢?我認為不妨這樣做。
一、通過閱讀積累材料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如《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語言華麗多彩,生動活潑。內容深邃,意義深遠,因此值得學生學習、借鑒。引導學生多閱讀各種書籍。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如果大量的閱讀,就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缎抡n程標準》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就要求學生要大量閱讀,在讀中靜心,在靜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養豐富的情感。要求學生在讀書時做到把的心放到文章里面,使的情感流露與作者的情感表達產生強烈的共鳴。為此,我班成立了“小書蟲”俱樂部,學生所擁有的課外讀物都捐獻出來,成了班內同學的公共讀物,讓學生盡可能涉獵多的知識。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靜心讀書的機會,在做好正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一周專門拿出兩節課讓學生靜心讀書。建立了誦讀課程、名著課程、瀏覽課程三級閱讀課程體系:誦讀課程即古詩詞、中華經典名錄、現代優秀詩文的誦讀;名著課程即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師對話;瀏覽課程即對時事新聞、報刊雜志、網絡的閱讀。
二、調動學生內在的言語表達欲望
欲望是人為某種而產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所以,教師應當為學生創一個馳騁的舞臺,調動學生內在的言語表達欲望。堅持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為本”,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的寫作創造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讓學生在為他所的舞臺上說說的話。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了談心聊天室,學生、家長、老師隨時可以,平臺,大家提意見、發表、欣賞作品、評改作品等,學生、家長、老師有什么想說的話在此盡情傾吐,從而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距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說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寫作鋪平了道路。
三、結合學生生活體驗
許多學生寫作時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他們總認為要寫有意義的事,要寫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影響頗大的大事,而對于雞毛蒜皮、瑣碎小事則感到無必要寫,沒有內容寫。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學生對生活缺乏體驗,心中缺少對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節課過后,有的學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著一個題目。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筆者認為要激發學生生活聯想,形成生活積淀。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調動的生活體驗,激發的情感,從而產生一種學寫真話的沖動和激情,即表達的真實思想和創造新的美好愿望。我一向要求學生說心里話,抒真情。在一次寫作中,我班的王琳同學就寫出了《老師啊,您啥時微笑一下》這一性很強的習作,大膽地了我上課時總是陰沉著臉,同學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學生大膽地講了真話,這不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真諦嗎?
習作來源于生活,并客觀再現生活,因此,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創設提供更多良好的實踐條件,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并指導培養會看、會聽、會摸、會聞、會想、會記的能力。不斷拓展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為寫好作準備。
四、等級打分,激勵學生
具體做法是將作文分為A、B、C、D四級。在第一次講評時,教師有意識控制A級人數,只有極個別優秀作文可打A級,修改后有進步的可升級。對那些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善于抓住進步點,閃光點,稍有進步便予以升級。同時輔以“表揚信”等通知家長的形式,家校結合,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持久寫作興趣。
五、鼓勵學生參與評改的積極性
現代教育飛速發展,教育觀念也有了本質的改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誠然,學生是一個有意識、有自覺性的人,而不是認教師擺弄的膠泥或裝填的料場,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生活經歷以及個性特征、知識水平、人格尊嚴,學生有其自主作用和獨立傾向。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認真修改作文,使學生在評議中啟發,再一次自覺修改的作文。在這樣的學生自由暢談的氛圍中,學生就會自評、互評的方法,在選詞、用詞、表達、分析、比較等一系列修改活動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了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評改作文的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寫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級內設置的作品展示臺上,而不是由我帶到辦公室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時再把我的“成果”返還給學生,要求每個同學自找時間在下次寫作文之前把同學的作品欣賞一遍,并的修改建議,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評改的積極性。
六、指導學生勤于練筆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連大文豪魯迅先生也這樣強調:“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因此,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所以我平時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從剛接一個班開始就讓他們每天都去記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圍的變化以及從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慢慢來?!坝梦已劭词澜?,用我手寫我心”,作文自然能夠學得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寫作水平也就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