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鐵公雞歇后語

鐵公雞歇后語

時間:2023-05-30 10:08: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鐵公雞歇后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哈,哈哈……’’咦!五(1)班里怎么這么熱鬧?哦,原來他們在舉行猜字謎和歇后語大賽呢!

比賽一開始,同學們就爭先恐后地舉些手,并喊著:“我……我……”我很幸運被老師叫到了。我拿著記錄自己編寫字謎的本子激動地走上了講臺。我大聲讀出字謎:“一點一橫長,一口有衣裳。”李昊遠聽了,想都不想就連忙舉起了手。他信心十足地說:‘‘是衰字,不……不……不對,是哀字。’’我搖搖頭說:“不對”。老師又叫了幾個人,他們都沒猜對。我對同學們說:“其實就是衰字,可李昊遠第二次又把‘衰’字改成了‘哀’字。’’同學們這才恍然大悟,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隨后老師給大家說了幾個字謎,簡單的同學們都能猜對,可難的只能經過深思了。最后,陳卓閱、邢竹君和孫藝珊獲得了‘‘最佳字謎獎’’,同學們都為她們鼓掌,可我卻有些不甘心。

猜字謎過后就是對歇后語了。經過猜字謎的熱身,同學們的勁頭更大了,迫不及待地讓老師快點開始。第一個歇后語前半句是‘‘鐵公雞’’,同學們聽后,絞盡腦汁地想,可怎么也想不出來。這時,王文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一毛不拔。’’老師聽了,笑著說:‘‘對,鐵公雞身上不是拔不下毛嗎’’同學們這才恍然大悟。下一個就簡單了,老師慢吞吞地說:‘‘小蔥拌豆腐。’’老師才說完,同學們就爭先恐后地說:‘‘一清二白。’’最為好笑的是盧富康同學出的歇后語了:‘‘在飛機上放屁──一屁沖天’’。聽到這句話時,同學們有的笑得合不攏嘴,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淚,有的笑得直拍桌子。身為同桌的我,更是開心不已,我一只手捂著肚子,一只手扶著桌子,都快笑不出聲了。最后,這個‘‘最佳歇后語獎’’花落誰家呢?它的獲獎主就是王文!因為她猜的數量最多,同學們都為她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比賽結束了,雖然這次我沒有得獎,但我玩得很開心,看來在平時得多積累一些歇后語了,要不然就會一問三不知。

第2篇

蘇蘇老師為孩子們總結了小學語文知識中常用的諺語、俗語、歇后語以及廣告語,給孩子們收藏起來,一起學一學吧!

諺語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

3.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

4.十年練得好文秀才,十年練不成田秀才。

5.人行千里路,勝讀十年書。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為。

7.力是壓大的,膽是嚇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說無憑,事實為證。

10.湖里游著大鯉魚,不如桌上小鯽魚。

11.口說不如身到,耳聞不如目睹。

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13.萬句言語吃不飽,一捧流水能解渴。

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15.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16.久住坡,不嫌陡。

17.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18.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19.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21.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22.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24.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25.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26.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27.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28.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29.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30.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31.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

32.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33.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34.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35.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36.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37.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38.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39.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40.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41.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42.藥農進山見草藥,獵人進山見禽獸。

43.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44.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干。

45.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46.經得廣,知得多。

47.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48.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49.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50.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51.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52.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一輩子不會撐船。

53.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54.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55.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56.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57.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歇后語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5.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然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趕)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2.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餃子破皮——露了餡

37.扁擔挑水——一心掛了兩頭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八仙聚會——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背鼓上門——討打

43.草把做燈——粗心(芯)

44.竹筍出土——節節高

45.菜刀切豆腐——兩面光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關公走麥城——驕兵必敗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6.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67.歪嘴講故事——邪(斜)說

68.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69.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71.趕鴨子上架——吃力不討好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瞎子戴眼鏡——裝飾

74.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78.和尚訓道士——管得寬

79.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80.聾子見啞巴——不聞不問

81.銅鈑上釘鉚釘——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來直去

83.苦水里泡黃連——苦上加苦

84.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85.豬鼻子里插蔥——裝相(象)

86.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7.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風箏斷了線——沒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90.談心不點燈——說黑話

91.頂風頂水劃船——硬撐

92.東洋人戴高帽——假充大個

93.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94.魯班門前耍斧——有眼無珠

95.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

96.出太陽下暴雨——假情(晴)

97.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

98.擔著胡子過河——謙虛(牽須)過度

99.唱歌不看曲本——離譜

100.泰山頂上觀日出——高瞻遠矚

101.提著燈籠砍柴——明砍

102.提著馬燈下礦井——步步深入

103.跳上舞臺湊熱鬧——逢場作戲

104.推小車上臺階——一步一個坎

105.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106.借了一角還十分——分文不差

107.窗戶邊吹喇叭——名聲在外

108.螃蟹過街——橫行霸道

109.上鞋不用錐子——真(針)行

110.程咬金的斧頭——就這三下子

111.聾子耳朵——擺設

112.二十一天不出雞——壞蛋

113.冰糖煮黃連——同甘共苦

114.八級工拜師傅——精益求精

115.大水淹了龍王廟——不認自家人

116.木匠帶枷——自作(做)自受

117.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鳴驚人

118.飛機上點燈——高明

動物歇后語

1.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2.河里的鴛鴦——一對兒

3.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4.打蛇打在七寸上——擊中了要害

5.兔子急紅了眼——還咬人呢

6.毒蜈蚣——自有雄雞來吃

7.對牛彈琴——不看對象

8.狗吃熱肉——又愛又怕

9.公雞下蛋——沒指望

10.趕雞下河——硬往死里逼

11.被窩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12.螞蚱斗公雞——自不量力

13.沸水鍋里煮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14.烏龜看青天——縮頭縮腦

15.旱鴨子過河——不知深淺

16.咸魚下水——假新鮮

17.母老虎,地頭蛇——惹不起

18.貓鼠交朋友——信不得

19.黃牛的尾巴——兩邊擺

數字歇后語

1.一肚子加減乘除——心中有數

2.二踢腳上天——空想(響)

3.三只腳的方桌——擺不平

4.四兩棉花十張弓——從何談(彈)起

5.五臟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6.六月天穿皮袍——不是時候

7.七寸腳穿三寸鞋——硬裝

8.八個油瓶七個蓋——東挪西借

9.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10.十點才到九點六——差點四(事)

11.四月里的梅子——多少帶點親(青)

12.五個人住兩地——三心二意

13.六月連陰天——不見清(晴)

人物歇后語

1.孔雀收屏——關羽2.展翅凌空——張飛

3.鑿壁偷光——孔明

4.赤兔殉主——馬忠

5.一模一樣——雷同

6.四面囤糧——周倉

7.相貌堂堂——顏良

8.漢朝文書——劉表

9.斗轉星移——時遷

10.后生可畏——童威

11.萬紫千紅——花榮

12.單刀赴會——關勝

13.通靈寶玉——石秀

紅樓夢歇后語

1.王熙鳳的為人——兩面三刀2.林黛玉進賈府——謹小慎微

3.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風

4.賈府的大觀園——外強中干

5.賈寶玉看西廂——戲中有戲

6.賈寶玉出家——看破紅塵

7.賈寶玉游魂——誤入迷津

8.紙糊的美人燈——一吹就破

9.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

10.王熙鳳衣錦還鄉——另有緣故

11.紅樓夢十二金釵——原應嘆息

俗語

1.(變色龍)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

2.(笑面虎)笑臉相迎,兩面三刀的人

3.(地頭蛇)強橫無賴,稱霸一方的人

4.(鐵公雞)一毛不拔,吝嗇錢財的人

5.(哈巴狗)趨炎附勢,百依百順的人

(替罪羊)代人受過,替人挨揍的人

7.(井底蛙)孤陋寡聞、知識不廣的人

(孺子牛)鞠躬盡瘁、為民造福的人

9.(千里馬)得才兼備,大有作為的人

10.(紙老虎)比喻外強中干的人

廣告語

節約用水:?(1)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2)如果浪費水資源,那么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3)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有關保護動物的標語:(1)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2)保護野生動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3)動物是人類親密的朋友,人類是動物信賴的伙伴。(4)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里見到今天的動物。

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語:(1)小草青青,足下留情。(2)愛護腳下草,莫折枝頭花。(3)花草在微笑,請你勿傷

”。

“尊敬老人”

公益廣告詞:(1)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2)誰家有老也有小,尊老愛幼不可少。?(3)愛老人和小孩吧,像愛自己一樣!

“關愛他人”

公益廣告詞:(1)送出一份愛心,收獲明媚陽光。?(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3)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說普通話”公益廣告詞:(1)說好普通話,

知音

遍華夏。?(2)講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3)溝通你我他,全靠普通話。

“禁煙”公益廣告詞:(1)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請不要吸煙。?(2)一時的快樂,永恒的傷痛——請勿吸煙!(3)小小一支煙,危害萬萬千。

“環保”

公益廣告:(1)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2)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3)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廣告:?(1)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2)喝進去幾滴美酒,流出來無數血淚。(3)帶上平安上路,載著幸福回家。(4)高高興興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第3篇

上海話其實是很“霧里看花”的。

上海話其實是很“性命交關”的。

不過,上海話又是風情萬種的。

“上海話托福考試”

曾看到過一張可稱為“上海話托福考試”的卷子,名為《上海話專業八級》。還煞有介事地分AB卷。擇其一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吧……

單選題有:

上海話里的“棺材板”是一種( )。

A.家具樣式 B.昆蟲 C.刑具

D.罵人的話

上海話里形容“出師不利”的形象化說法為( )。

A.頭一只蟋蟀就輸掉 B.頭一個女朋友就跑掉 C.頭一只炮仗就不響

D.頭一筆買賣就蝕掉

上海話里形容生氣之極的象聲詞

為( )。

A.啊嚕啊嚕 B.啊兀啊兀

C.啊咕啊咕 D.啊撲啊撲

上海話里通常管“今天”叫( )。

A.今日 B.今夜

C.今朝 D.今天

上海話里通常管“昨天”叫( )。

A.昨日 B.昨夜

C.昨朝 D.昨天

上海話中與“金剛鉆”相對的是( )。

A.阿三頭 B.阿屙卵

C.阿詐里 D.阿屈西

“四馬路的女人”在上海話中指( )。

A.蠻橫無禮的女人 B.見過世面的女人

C.失身柳巷的女人 D.猥瑣卑鄙的女人

“真倒霉,又被黃牛斬了一刀。”這里的黃牛指的是( )。

A.屠夫 B.黃色的牛

C.票販子 D.穿著黃色牛仔服的

“伊老坍板格。”坍板可以用( )代替。

A.邱 B.洋盤

C.十三點 D.賊忒兮兮

“阿拉夜飯吃格是油燜落蘇。”落蘇就是( )。

A.番茄 B.西紅柿

C.茄子 D.蘿卜

多選題有:

在上海話中,“我受騙了!”可以用( )代替。

A.我中刀了! B.我上伊老當了!

C.我被噱進了! D.我悶掉了!

以下短語不是上海人用來嘲諷近視眼的為( )。

A.嘎梁 B.橫梁

C.木梁 D.書蠹頭

在父親訓斥兒子時,下列哪些說法不能最好地替代北方人所說的“我揍你!”?( )。

A.我拷儂! B.我喇一記!

C.我打儂! D.我請儂吃生活!

吳地方言中,表意為“總共”的副詞有( )。

A.夯撥郎當 B.半幅郎當

C.角落山門 D.醉打山門

E.一塌刮子 F.一天世界

上海話中“吃的洋秈米”這句話的下半句不是( )。

A.發的糍飯嗲 B.發的糯米嗲

C.發的泡飯嗲 D.發的爛污面嗲

E.發的糖糕嗲 F.發的油條嗲

上海話中形容倒霉的短語是( )。

A.霉頭觸到印度國 B.額角頭碰到棺材板

C.霉豆腐干 D.霉頭觸到哈爾濱

E.霉遭星 F.額角頭碰到天花板

是非題有:

在上海話中“我吃他的干醋”與“我吃他的老酸”不是相同的含義。( )。

上海話中“橫豎橫”的歇后語為“拆牛棚”。( )。

上海話中形容詆毀別人的做法為“觸bi腳”,形容被老師罰站為“立bi角”,形容親子遺傳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掘bi洞”中的“bi”是同一個字。( )。

列舉題有:

舉5個帶三的貶義詞匯,如垃三、癟三。

舉5個帶頭的貶義詞匯,如沖頭、壽頭。

問答題有:

“竹筍烤肉”是上海一道家常菜,頗受人歡迎。但是小明一聽爸爸要請他吃“竹筍烤肉”就小臉發白,十分恐懼,為什么?

這是當不得真的,因為從來就沒有什么“上海話國家考試”,更何況什么四六八級了,就連“漢語水平考”(HSK)也局限在一個并不大的范圍內,上海話還遠沒有這么大的能量,更不能與英語“搭脈”(相較量)。而且,這些帶有明顯戲謔成分的題目,很多既不嚴密,也不科學,作為“托福考”是很勉強的。更要命的是:似乎有意挑選了一些比較“促狹”的題目,好像存心要讓“考生”過不了關。如果把它們交給一些老上海來考,也是很費躊躇的,很容易“烤”糊的。

不惜工本的“重重疊疊”

只需稍稍回憶一下我們的習慣談話,就能發現在我們嘴邊曾有過數量驚人的重疊詞匯。

比如,后重疊ABB式以及更加特殊的前重疊AAB式的名詞:

蠶寶寶 鴨里里 東爿爿 草棚棚

叫哥哥 癢兮兮 洋娃娃 洋囡囡

嗲妹妹 洋泡泡 門框框 金金魚

泡泡紗 蘇蘇頭 泡泡糖 碰碰車

毛毛雨 邊邊頭 喜喜底 洞洞眼

比如,前重疊AAB式的形容詞:

血血紅 墨墨黑 火火燙 賊賊精

晶晶亮 噴噴香 滾滾壯 煞煞齊

答答滴 碰碰響 米米小 慢慢叫

比如,后重疊ABB式的形容詞:

氣呼呼 滑答答 甜蜜蜜 空蕩蕩

慢吞吞 老茄茄 冷冰冰 急匆匆

昏道道 瘦刮刮 嗲里里 戇噱噱

比如,插入性半重疊(A里AB)的形容詞:

促里促刻 烏里烏蘇 疙里疙瘩

下里下作 邋里邋遢 挖里挖塞

比如,修飾性半重疊ABAC式的形容詞:

滑頭滑腦 嚎頭嚎腦 壽頭壽腦

木知木覺 投五投六 行情行事

比如,雙重疊AABB式的名詞:

角角落落 坳蚴塘塘 日日夜夜

比如,分體雙重疊AABB式的形容詞:

服服帖帖 規規矩矩 吃吃力力

開開心心 適適意意 實實惠惠

篤篤定定 順順當當 跌跌沖沖

清清爽爽 野野豁豁 的的刮刮

比如,整體雙重疊ABAB式的形容詞:

雪白雪白 碧綠碧綠 筆挺筆挺

滾壯滾壯 石硬石硬 冰陰冰陰

席嫩席嫩 火燙火燙 阿浦阿浦

比如,單音節形容詞前面加上三音節的修飾詞語,成為BCD加A:

筆篤勢+直 格撩勢+白

活脫勢+像 徹骨勒+新

碧綠生+青 石骨鐵+硬

煞辣勢+齊 煞辣勢+清

比如,單音節形容詞后面加上三音節的類后綴,成為A加BCD:

雜+格嚨咚 呆+撥嚨咚

呆+撥落篤 淡+結刮辣

矮+結刮辣

比如,雙音節形容詞前面加上修飾詞語,成為CD+AB:

的粒+滾圓 刮辣+松脆 的角+四方

比如,雙音節同義形容詞相加,成為CD+AB:

滑塌+精光 金光+彰亮 墨赤+烏黑

比如,雙音節形容詞后面加上類后綴,成為AB+CD:

“八拉”:作孽八拉 膩心八拉

危險八拉 齷齪八拉 花里八拉

“的答”:戇大的答 厚皮的答

外行的答 十三點的答

“式氣”:小囡式氣 戇大式氣

壽頭式氣 老茄式氣 豬頭三式氣

比如,雙音節的副詞按照AABB的方式重疊,表示對程度的強調:

交交關關 邪邪氣氣

正正好好 老老早早

也可以重疊后加上后綴,構成新詞:

眼眼叫 好好叫 辣辣叫 偷偷叫

扣扣叫 靜靜叫 定定叫 明明叫

特特里 白白里 慢慢點 眼眼調

比如,有四個音節的副詞:

一時上頭 立時三刻

一塌刮子 一共攏總

一塌糊涂 再三再四

呆板煞數 亨白冷打

角碌山姆 辣末生頭

譬如勿如 著生頭里

比如,ABA式的三音節副詞:

乖做乖 好做好 靈做靈 動勿動

碰勿碰 先勿先 扣克扣 硬碰硬

啥叫啥 為只為 橫豎橫 呆做呆

還有四音節擬聲詞:

踢里踏啦 嘰里呱啦

驚零工龍 別里駁羅

還有三音節擬聲詞:

殼落咄 篤落落

這些擬聲詞有時還有象征的修辭作用,比方用“蓬嚓嚓”代表交誼舞,用“叭叭嗚”代表汽車,用“叮叮當”代表有軌電車……

隨手翻開徐烈炯和邵敬敏所著的《上海方言語法研究》,從該書所舉的以上這些并不完整的實例里,只要不抱偏見,人們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發現,上海話是那么富有生氣、與眾不同,那么聲聲入耳、灌注全身,那么蓬蓬勃勃、洋洋灑灑,那么饒有童趣、出人意表。在這里,上海話完全顯示出一派倒海翻江、堂哉皇哉、恣肆的不凡氣勢,表現出一種興致勃勃、不遮不掩、無法遏止的直率質樸。

別出心裁說“俚語”

上海城市生活非常活躍,上海人的心緒十分玲瓏,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俚語從各個角落或者什么“沙龍”、“派對”中奔涌而出。它們就像彌漫在空中的氣體分子,滲透了這個城市的方方面面。而這些詞語的表達方式又是那么多種多樣、別出心裁,令人如入山陰道中,目不暇接,簡直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首先,它們是那么富有想象力:

吃皮榔頭――指用拳頭打人

吃竹筍烤肉――指杖打屁股

五根雪茄煙――指打記耳光

吃外國火腿――指黃包車夫或中國雇工被外國人踢一腳時的自嘲或他嘲

開荷蘭水――指喝倒彩(荷蘭水是以前上海人對汽水的又一種稱呼,打開汽水時氣泡的聲音與喝倒彩很有幾分相像)

開無線電――指眉目傳情

賣野人頭――指以偽劣商品騙人,或假話、空話(當年一些落魄洋人用人體模型加以改造,訛稱為“野人頭”,賺取喜歡看新奇的上海人的錢財)

拆穿西洋鏡――指露餡

撈錫箔灰――指索取不正當的錢財,譏笑某人行竊到鬼身上

捏鼻頭做夢――指異想天開

壓勿煞――指“千斤頂”(一種頂起重物的工具)

陰司鬼――指慣于暗中盤算、表面不露聲色的人

開年禮拜九――指無指望的;遙遙無期的日子

十三塊六角――指罵人烏龜,烏龜的背上有十三塊六角形的圖案

凹進凸出――指吃得過飽或裝得過滿

空心大老倌――指外強中干的人(此語曾在2002年由上海某著名足球教練用來形容一位同樣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引發了一場兄弟鬩于墻的火爆的另一種意義上的德比之戰)

縮貨――指無能的人

彈眼落睛――指東西好.使人眼睛一亮

粒粒屑屑――形容細細碎碎

清湯光水――指萊肴中沒有什么東西

上門不見土地―――指到他人家作客,恰遇主人不在

這些詞語只能誕生在上海這個外來文化的灘頭陣地,只能在依然散發出黛瓦粉墻特有的古樸秉性的老城廂里蔓延。

聰明的文字游戲

上海話里有不少在玩文字游戲,它們時刻考驗著上海人的智商,印證著上海話聰明度曲線的順暢。

三禮拜六點鐘――指吃醋

因為三禮拜共廿一日,拼為“昔”,六點鐘則為“酉”時,合為醋字。此乃拆字格。

十一點八刻――十三點

八刻,自然是兩點鐘,加起來就是“十三點”。“十三點”簡稱“十三”,是指癡頭怪腦、愚昧無知的人,女性很喜歡用它來罵人,上海話叫“尋相罵”,而這“十三”也似乎是專門為女性度身定制而預備的。它的出典說法不一,一說是來自《圣經》,耶穌在舉行“最后的晚餐”時,共有13個人,而在這一天耶穌被出賣而被捕,故13很不吉利;一說“十三點”是英語hysteria(歇斯底里、癔病)的洋涇浜語;而比較令人信服的,是說“癡”字有13筆,故上海人用“十三”隱指“癡”。后又有一些與“十三”有關的罵人的詞語,如“電話聽筒”(老式電話聽筒有13個孔)、“B拆開”(該屬于“象形文字”范疇了)、“福熙路”(現延安中路,三字均為13筆)。

長命牌牙刷――一毛不拔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華義牙刷廠為其生產的“長命牌”牙刷征求廣告語,最后錄用的是“長命牌牙刷,一毛不拔”,這是套用“鐵公雞,一毛不拔”的俗語,用來比喻牙刷不易掉毛,遂成為上海灘上一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以后演變成了針對吝嗇鬼的歇后語。

豬頭三――指初來上海對上海情況很陌生而又不懂上海規矩的鄉下人

這是“豬頭三牲(生)”的藏尾語,舊時上海祭祀時最普遍的是豬頭一只、雞(或鴨或鵝即“白烏龜”)一只、魚一條,三牲中以豬為首,故合稱“豬頭三牲”。上海話就隱去最后的“牲(生)”字,直接用“豬頭三”取代“生”,以表示陌生、生疏之意,專指那些不諳上海諸事的鄉下人――也就是后來所稱的“巴子”。后人不解這段“典故”,因其有一“豬”字,就簡單地喻為笨蛋――即“豬玀”,如說一個人因為過分講究禮節而謝絕他人宴請的好意,就是“有吃勿吃豬頭三”。

拍案叫絕的修飾

上海話很熱衷于使用一些修飾手法。有的是比喻、借代等,它們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更加精彩萬分。玩味時,總是令人拍案叫絕:

雞毛菜 荷包蛋 粽子糖 海瓜子 珍珠米(玉米)

蠟燭包 蘭花節頭 黃牛(掮客) 黃魚腦子(沒有記性)

黃牛肩胛(喻不負責任的人,因為黃牛肩坍,如同沒有肩月甲)

芋艿頭(喻頭發稀疏)

和尚頭(指光頭)

板刷頭(北方話“寸頭”)

牛踏扁(一種大而扁的青豆)

叫哥哥(即蟈蟈兒)

大肚皮(指懷孕)

飯碗頭(指職業)

咸酸飯(指菜飯)

空心湯團(喻沒有兌現的許諾)

鴛鴦(喻東西不相同而配成一對)

蠟燭(喻人不知好歹、不識抬舉,“不點不亮”,即北方話“敬酒不吃吃罰酒”)

老油條(喻人油滑到極點)

胡絞百葉結(指胡亂行事)

爛糊三鮮湯(意為烏七八糟、烏合之眾,也指做事馬虎)

小兒科(指氣派小的人)

橋歸橋路歸路(喻互不相干)

吃蘿卜干飯(指學徒生涯)

老蟲奶奶(指瘊子)

老虎肉(指物價貴的商品)

硬裝斧頭柄(喻誣陷)

牽絲扳藤(喻做事不痛快、糾纏不清)

軟腳蟹(膽小鬼)

關門落栓(喻定下算數,言行嚴謹)

大眼睛(汽車)

和大眼睛碰鼻頭(指出車禍)

拍半身照(指站柜臺的商店售貨員)

標點符號(喻粗魯、下流、趣味低級的切口或口頭禪)

焐酒釀(喻人挨著人,致使空氣悶熱不透氣,令人窒息)

六點零五分(喻頭歪的人)

柏油桶(喻腰壯者)

一號門(指廁所,上海的機關樓每層都設有廁所,位置多在樓面的第一間或最后一間)

黑炭(喻皮膚黑的人)

排門板(喻肥碩者)

電燈泡(喻光頭)

長腳鷺鷥、電線木桿、晾衣裳竹竿(喻高瘦者)

大塊頭、爛大塊頭(指胖子)

赤豆粽子(指臉上有粉刺、雀斑者)

眾家娘舅(指街坊上長一輩的男子)

毛腳女婿(指未舉辦婚禮的女婿)

在運用的修辭手法中,上海話有的還利用諧音或和韻使語言顯得非常生動活潑:

王伯伯(指健“忘”者)

飯泡粥(話太多太“煩”)

寶大祥(指“保”證篤定穩拿)

希奇勿煞,爛泥菩薩,一腳踢煞(諷刺、詛咒喜歡炫耀的人)

上海話的修辭還免不了“夸張”這個強有力的重磅炸彈:

霉頭觸到哈爾濱(指倒霉)

碰到七十二個大頭鬼(指不順利)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指變化太快)

額角頭碰到天花板(指僥幸)

走油(指熱到極點)

買塊豆腐撞死(指找個死不掉的方式自殺,喻大河大江沒淹死,卻在陰溝里翻船)

隔夜飯也要嘔出來(指某人某事令人倒胃口)

門檻精到九十六(指精明萬分)

順便一說,這個“門檻”是上海人用來指“竅門”、“訣竅”,或指掌握竅門和訣竅的本領。門檻本是門框的一部分,用來遮擋門縫。在封建社會里,門的大小規格與等級制度有關,門檻高低則是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征,門檻越高,表示身份越高,呈正比例關系。但門檻太高則進出不便,故有的人家備有各種規格的門檻,有貴客上門,則用矮門檻迎接,或者干脆拆掉門檻,叫“活絡門檻”。這就包孕著做人的竅門,于是,在上海話里就用“門檻”替代“竅門”、“訣竅”了。如果精到“九十六”(上海話里本來就多數字,而九十六又是一個很大的數目),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的竅門就很多了,已經足以應付各種事物、事務了。上海話里還有一句“潮州門檻”,則是與潮州人的精明有關,因為鴉片生意主要由廣東人、潮州人操縱,而尤以潮州人在經商的精明上首屈一指,令上海人十分佩服,所以把潮州人的智慧稱為“潮州門檻”。

回味無窮的專用詞

上海話中還有許多富有形象性的詞匯專門用來描述某些人物或行為,讀來很有回味的余地:

刮皮(指貪小利者,連皮都要刮一層,堪稱厲害)

拆爛污(指做事情不負責任,都辦成“爛污”了,豈不一團糟)

戳壁腳(喻背后挑唆的行為,這等于把屋子的墻壁的底腳都戳壞了)

牽頭皮(指數落人家的過失,或因別人過失而挨罵,頭皮一牽,自然很痛苦)

打回票(喻退回,上海話里又一交通詞匯)

吃豆腐(喻、猥褻)

掉槍花(喻做更而舞弊、耍花招,舞槍自有定法,豈可有亂)

聽壁腳(指竊聽他人秘密,竊聽聽到趴在墻壁腳跟)

木太太(指動作遲緩的婦女,幾分嘆息,幾分無奈)

老法師(指精通老規矩、老于世故的人,有貶有褒)

賴學精(指不肯上學或經常逃學的孩子,賴學已成精)

碰哭精(指動輒便哭的孩子,哈,誰敢試試)

百有份(指什么事情都喜歡插一腳的人,也有“百搭”這一麻將用詞與之配對)

盤嘴舌(指挑唆,三寸不爛之舌的效法)

牛皮糖(形容軟磨硬纏,糾纏不休,或言行不爽快,吃過牛皮糖,不忘其粘韌)

塞狗洞(指把錢花到不值得花的地方去,那是狗洞,不齒于人類)

搶羹飯(指饑不擇食、狼吞虎咽、迫不及待,舊日,喪家為送殯者備席,叫“羹飯”,分好幾檔,其中最低檔的是為“哭喪班”準備的,數量少且質量差,而“哭喪班”大多由流民組成,為填飽肚皮而不得不搶吃搶喝)

拖黃包車(喻不會跳舞的人在跳舞時被人拖著或拖著別人,自然吃力得很)

蓬頭癡子(指頭發亂蓬蓬的人,想起了衣冠不整的)

垃圾癟三(罵人做事不合情理,癟三已經很沒有檔次,何況是揀垃圾的)

脫底棺材(喻吃光用光者,“棺材”在上海老話里是半嗔半喜的稱謂,但如胡亂花錢、不會持家,則被人笑罵是必然的了)

睬儂白眼(喻不理睬,白眼對人,其冷淡可知)

捏鼻頭做夢(喻白日做夢、異想天開,鼻子捏住,不可能入睡,連做夢也難)

現炒現賣的“影視語言”

有一些上海話的由來是從影視劇作品中得來的,上海人很會現炒現賣:

比如“黑貓警長”,這是比喻門衛、保安人員。動畫片《黑貓警長》里有這么一個角色,雖然英勇機智,但由于冠了個“黑”字,上海人就用來替代那些并不怎么惹人喜愛的門衛、保安了,頗有幾分貶義在內。

再如“三六九”,緊連著就是一句“撈現鈔”。看過或聽到過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的,誰也忘不了楊華生先生飾演的那個代號“369”的警察,他雖肩負趕走眾房客的使命,但卻乘機猛敲房客的竹杠,大撈現鈔,暴露了極其卑鄙的內心世界。上海人對《七十二家房客》耳熟能詳,對楊華生先生家喻戶曉,對“三六九”刻骨銘心。這已經等同于歇后語了。

再如“湯司令”,稱在食堂里經常買廉價的清湯下飯的人。20世紀50年代八一電影制片廠有一部名為《戰上海》的電影,里面有一個的淞滬警備司令部的“湯司令”,即歷史上的湯恩伯,侍從一聲“湯司令到”的吆喝,令人記憶猶新、深入骨髓。明明以清湯下飯,窘迫得很,卻冠之于堂皇的“司令”,自然喜噱的成分居多。

海派的特點是思想的活躍,風格的領異標新,上海人在創造新詞時往往利用思維的跳躍,形象的通感,巧妙地表現生活。19世紀末直至20世紀30年代是上海話新詞產生和活躍的第一個時期。那時,隨著社會生活的充滿活力,一大批的充滿生命力的新詞語應運而生,并迅速地傳播開來。

活靈活現的“上海成語”

成語一般用于書面,文雅而精當,形象而濃縮。但在常以口頭語為表現方式的方言中并不占優勢。可偏偏上海話中四字成語相當多,這也是一大特色。這是指普通話中不用的方言成語,而現在大都還在口語中使用的、有一定生命力的,大約有600個以上。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目。也許,從語言學角度來看,它們可能與標準的成語還有一定的差異,但它們卻有著細膩、精致的“文人成語”所沒有的泥土氣息,猶如漢代樂府民歌與“古詩十九首”的差異。

其中有略帶夸張和幽默描寫丑陋習的:

胡天野地 昏頭落沖

神智胡志 死樣怪氣

假癡假呆 夾嘴夾舌

嬉皮塌臉 辣手辣腳

有作形象比喻的:

繡花枕頭 橡皮飯碗

猢猁屁股 篤定泰山

有描寫貶義行為的:

炒冷飯頭 唱獨腳戲

著連襠褲 熱大頭昏

硬吃硬做 自說自話

哭出無賴 死樣怪氣

有夸張地描寫頻繁的動作與行為的:

爬死爬活 投五投六

求苦惱 極出烏拉

也有生動描寫的:

新年新世 老清老早

時辰八字 嚇人倒怪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新丰县| 肇州县| 天祝| 吉林市| 宜阳县| 佛山市| 新密市| 怀集县| 松潘县| 色达县| 乌什县| 额敏县| 嘉义县| 潼关县| 德江县| 华容县| 曲阜市| 郑州市| 潞城市| 碌曲县| 泸西县| 临高县| 化州市| 徐水县| 彝良县| 浦北县| 友谊县| 基隆市| 东兴市| 邳州市| 和龙市| 离岛区| 比如县| 沙河市| 马关县| 衡水市| 大邑县| 望奎县| 米林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