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59: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民事判決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筆者認為,我們現行的民事判決書的主要不足之處,是職權主義思想還沒有完全從歷史的舞臺上退下來,現代司法理念沒有在判決書中得到充分體現,當事人主義思想表現的還不夠明顯。其具體表現在:
一、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的表述過于簡單和概括性了,有的甚至力求越簡單越好;
二、證據的例舉和分析論證過于簡單和形式化了;
三、內容結構不夠嚴謹和制作樣式不夠統一。
上述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判決書結構安排和寫作方法問題。但是,筆者并不這樣認為。其實質上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想,既職權主義和當事人主義思想。也就是說我們在制作判決書時,是貫徹執行職權主義思想,還是貫徹執行當事人主義思想。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司法機關的審判思想是否統一的問題。
筆者認為,目前我們的判決書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職權主義思想在部分法官思想中還有一定的地位,當事人主義思想還沒有深入到我們每個法官的腦海中。一般來講,職權主義主張法院判決書的事實部分應當著重突出法院認定的事實和法院的判決意見,以及法院認定的證據的例舉和分析。而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應當處于次要地位,以從簡表述為最佳。而當事人主義,一般主張法院判決書的事實部分要著重體現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以及當事人的舉證情況。
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司法改革的思想和精神,特別法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制定和實施,筆者認為我們現在的民事判決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應該要向現代化司法思想和理念發展。也就是說我們的判決書必須充分體現當事人主義和法官居中裁判的思想,使我們的當事人和社會能在判決書中充分感覺和體會到法院的當事人主義和居中裁判的思想氣息。
根據上述思想和理念,筆者對民事判決書的制作提出以下改革建議,以求我們在思想上達到最大限度的統一和提高:
目前,我們的民事判決書的樣式主要是由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果和尾部五個部分組成。筆者認為,除保留首部、判決結果和尾部不變外,事實和理由部分要大改特改。并且應當將原判決書樣式中的“事實部分”和“理由部分”分別改稱為“當事人訴爭部分”和“法院審理部分”。
(一)關于當事人訴爭部分的制作。
筆者認為,當事人訴爭部分應當著重寫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以及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當事人對證據的意見和爭議的焦點。而法院認定的事實和證據則不再在這里進行表述了。其具體如下:
1、原告訴稱。既原告提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2、原告證據。既原告提出的證明事實的根據(包括向法院申請調查的證據);
3、被告辯稱和反訴。既被告對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的辯解,以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4、被告證據。既被告提出的證明事實的根據(包括向法院申請調查的證據);
5、第三人的述稱。既第三人對案件的意見;
6、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的意見;
7、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的意見;
8、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
筆者認為,對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以及證據的例舉,應當全面、客觀、準確的進行敘述。特別是對于證據的例舉,更應當逐一進行編號,并一一加以全面、客觀、準確的表述。要力克傳統的職權主義簡單的、概括性的表述方式,要大力弘揚當事人主義思想,使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在這里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同時,也要使社會能在這里感覺到法院審判的公開、公正的真實性,以及當事人到法院進行訴訟必須具有舉證的責任和義務。
(二)關于法院審理部分的制作。
法院審理部分,也就是法院認為部分。它主要應當寫明法院對當事人的證據進行分析論證和對案件事實的認定,以及法院根據事實和法律對案件定性的看法。具體如下:
1、法院對當事人證據的分析與認定;
民事判決書是公正的載體,是司法機關體現公正的外部表現形式。筆者以為,民事判決書的改革應當實行“繁簡分流”。所謂“繁”就是指案情復雜,當事人舉的證據較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所謂“簡”就是指當事人對爭執的焦點分歧不大、雙方所舉的證據較少、案情簡單、雙方陳述基本一致,僅就當事人的爭執的一、兩個焦點分析論證即可釋闡法理,判定權利義務歸屬。該繁則繁,該簡就簡。
一、幾種證據分析的寫作方法
(1)先總后分。先總后分就是將原、被告雙方陳述一致的事實證據進行歸納確認下來,一般表述為“雙方當事人對下列陳述一致,本院予以確認。”之后再將雙方當事人有爭執的焦點歸納出來,一般表述為“原、被告有下列爭議的焦點”,將原、被告所舉的證據及人民法院結合當事人爭執的焦點分析、論證,決定取舍證據,說明取舍證據的理由,這種方法適用于簡單的民事案件。多數案件適用此法。
(2)先分后總。先分后總有三個步驟:一是將原、被告、第三人所舉的證據逐一排列,不僅要寫清證據的名稱,還要寫明當事人所舉證據擬證明的對象。一般表述為“原告圍繞自己的主張提供了下列證據”;二是對一方當事人所舉的證據,其他當事人對其所列的證據逐一進行質證,并將質證過程敘述清楚。質證當事人舉出反證的應當交另一方當事人再行質證。質證過程應當一證一質;三是合議庭對舉證、質證、反證的情況進行評析,采用“篩選法”對證據逐一進行過濾,逐一進行排除。然后留下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若干個自然事實,且這些自然事實(也叫良然事實)之間具有內在的關聯性,并互為印證,形成證據鏈,從而將若干個自然事實上升為法律事實,為后來的審理查明事實作好鋪墊。第三個步驟一般表述為“合議庭評議認為”。這里的“合議庭評議認為”就是合議庭取、舍證據的理由,為什么采信此證據,為什么否認彼證據應當寫明。凡是當事人所舉證據都要進行質證、認證,都要說明取、舍的理由,不能以當事人所舉證據與案情無關或無理攪三分為由隨意不論述。一般來說,認證程序中不能用“本院認為”來代替“合議庭評議認為”或“獨任審判員認為”,因為“本院認為”是一種制式規范,是判決中將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的意見上升為法院處理意見的必由過程。此類表述方式適用于案情疑難、民事法律關系復雜、當事人所舉證據較多、以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
以上幾種對事實證據的分析方法通過去偽存真,由表及里使得案情事實已然清楚。可以將自然事實上升為法律事實,一般表述為“綜合以上的證據分析與認定,經審理查明”。用簡潔的語言將法律事實羅列出來,審理查明即告完成。
訴訟程序中采用其他法律規定的方式解決過實體問題的應在“本院認為”之前敘述清楚。如先予執行、財產保全、財產評估、鑒定等,且獨立成一自然段。
二、“本院認為”的幾種表述方式
論證說理是“本院認為”的內容。如果說對證據的分析與認定是判決書的核心,那么“本院認為”中的理由闡述則是判決書的精華。這是昭示法、情、理的窗口,既不能說的過于專業化,也不能寫的過于口語化,要既通俗易懂又循循善誘。既要有張揚、鼓勵,又要有規勸、批評,兩者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實踐中,民事責任大凡分兩類,一是違約責任,二是侵權責任。義務人所承擔的責任方式不一,在論證說理的方式方法上也應不一樣。
(1)先法理,后事理。
先將案件所應援引的法條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清楚,使當事人明白依法應承擔的責任。一般情況下應當就案情最直接使用的法條進行闡述。如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對法條有補充完善之功效時,也應一并闡述清楚。爾后,結合案情分析違約的性質、起因、后果以及各方當事人在本案中的責任。一般來說,違約責任適用此類方法。
(2)先共性,后個性。
法條是歸納總結事物個性后將人們的價值取向法制化的具體表現。民法通則中的每一個條款均是規避該法條行為共同所有的特征,這種共性的社會化集中代表了某一社會現象,雖為法律所不恕,但確實存在于人們現實生活中。先將某一社會現象的共性予以剖析,分析出規避法律的實質共性。根據已得出的行為違法性的實際,結合法條的禁止性規定再作分析,從中看出某一侵權責任與某項法律制度相悖,因此派生出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再結合案件當事人的行為與法律禁止性規定相互比較,從中折射出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違法的特征,理應承擔民事責任,一般來說,侵權責任適用此類方法。
民事判決書
上訴人(原審原告)蔡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何某某(一)。
上訴人(原審原告)何某某(二)。
上列四上訴人共同委托人唐某某,廣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
法定代表人張某某,該醫院院長。
委托人賴某某,廣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人彭某某,廣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蔡某某、徐某某、何某某(一)、何某某(二)因與被上訴人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2007)深龍法民初字第15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為,醫療活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行為,為確保醫方行為正確適當,國家頒行一系列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診療護理規范予以規制。具體到本案中,被告的相關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應依照前述相關規則由醫學專家進行客觀評價。根據本案雙方當事人的申請,法院先后委托深圳市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分別進行了兩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兩次結論均認定被告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并無違反前述規范、常規的情形,本案雙方爭議的病例不屬于醫療事故。依據醫學會專家分析結論,被告的醫療行為與患者何某某(三)的死亡結果無因果關系,故而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因醫療事故所致各項賠償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由于兩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均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相關鑒定費用依法應由原告負擔。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九條第二款之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蔡某某、徐某某、何某某(一)、何某某(二)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2753元、兩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共計人民幣9000元,均由原告負擔。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認為,確定被上訴人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對患者何某某(三)的治療是否構成醫療事故,應當依據有資質的鑒定機構作出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本案中,法院委托深圳市醫學會和廣東省醫學會分別進行了兩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兩次結論均認定被上訴人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并無違反規范、常規的情形,雙方所爭議的病例不屬于醫療事故。依據鑒定結論,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的行為不構成侵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對于上訴人的上訴意見,兩次鑒定結論均對頭孢地秦鈉的皮試問題及藥物劑量問題作了明確的分析意見:藥物說明書沒有使用前必須進行皮試的規定,患者過敏性休克與藥物劑量無關。醫方在文件書寫不夠規范、門診涂改后只蓋章未簽名、X光及MRI申請單和照片顯示日期前后不一致、病歷記錄存在重復的問題,屬醫療文書管理問題,與患者損害無關。上訴人請求判決賠償的上訴意見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2753元,由上訴人蔡某某、徐某某、何某某(一)、何某某(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 飛
審 判 員 袁 勁 秋
審判員 唐 國 林
民事判決書
(2010)浦民一(民)初字第34376號
原告上海xx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
法定代表人季xx,董事長。
委托人趙xx,上海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xx,男,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
原告上海xx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訴被告孫xx居間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xx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委托人趙xx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孫xx經本院公告送達狀副本及開庭傳票后仍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被告孫xx未作答辯。
另查明,原告之前的公司名稱為上海玖間伴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后經核準變更為目前名稱。
以上事實,由《傭金確認書》、《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企業名稱變更預先核準通知書》、《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及當事人當庭陳述等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傭金確認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根據《傭金確認書》,被告與賣方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后,原告的居間行為即已完成。現合同已經簽訂,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大道691弄8號601室房屋也已完成過戶,被告應當按約定支付原告余下傭金4,000元。對于原告的滯納金及律師費請求,由于《傭金確認書》對此均有約定,且被告未到庭應訴,視為放棄答辯及質證的權利,因此本院對此兩項請求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條、第四百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孫xx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
審 判 長 良
人民陪審員 陸炳文
人民陪審員 許培林
民事判決書
(2011)烏中民一終字第90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南省濮陽市華通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某某,河南省濮陽市華通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托人: 汪波,新疆百豐天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顧某某,女,漢族,個體工商戶。
委托人:郭玉濤,新疆星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河南省濮陽市華通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濮陽路橋公司)與被上訴人顧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烏魯木齊市人民法院(2009)頭民一初字第2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為, 債務應當清償。本案中,顧某某將420 000元現金借給濮陽路橋公司,濮陽路橋公司出具借據,雙方己形成事實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庭審中,經原審法院核實,濮陽路橋公司的李合濤認可其為濮陽路橋公司所在的麥蓋提縣X599線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項目部的負責人時,因資金周轉向顧某某顧某某分兩次共借款420 000元,并將該款全部用于麥蓋提縣工程項目的建設,故濮陽路橋公司應對420 000元的借款承擔償還責任;濮陽路橋公司庭審中對借據上加蓋公章提出異議,認為該公章不是其單位的公章,經原審法院核實,該公章系濮陽路橋公司向麥蓋提縣公安局提出申請刻章,并在縣公安局備案,雖然由于唐曉紅刻章處的工作失誤造成“X599項目部”刻印成“X599項目部”,但借據上所加蓋的公章系濮陽路橋公司真實的公章,故濮陽路橋公司上述辯稱理由不予采納;顧某某訴訟請求合理,原審法院予以支持;遂判決:濮陽路橋公司支付顧某某借款420 000元。
上訴人濮陽路橋公司上訴稱,在顧某某所持的借據上加蓋的其稱是我公司的印鑒,因該印鑒不符合公安機關核準的我公司擬刻制的名稱,所以加蓋該印鑒的借據不能認為是代表我公司的意思。且該印鑒因刻制錯誤,始終未啟。李合濤的證言與事實不符,原審法院采信李合濤的證言錯誤判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顧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顧某某答辯稱,雙方借款事實存在,濮陽路橋公司給我出具的借據,證實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關于濮陽路橋公司印鑒問題,雖然核準的與實際刻制及備案的不一致,但刻制的印鑒已被濮陽路橋公司領走,借據上的印鑒也是濮陽路橋公司領走的印鑒。原審法院采信李合濤的證言是對的,判決是正確的。在二審中濮陽路橋公司提供的由李合濤出具的該工程外欠款還款明細表,真實性我不認可,不能證明濮陽路橋公司不欠我的錢。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本院審理查明,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屬實。
以上事實有、一審庭審筆錄、二審詢問筆錄等證據為證。
本院認為,債務應當及時清償。濮陽路橋公司向顧某某借款,并向其出具借條,就應及時清償。濮陽路橋公司認為借據上加蓋的印鑒,因刻制錯誤,始終未啟用,所以向顧某某借款的事實不存在,不應向顧某某償還借款。在原審法院審理時濮陽路橋公司涉案項目負責人李合濤,認可在其負責期間,因資金周轉向顧某某分兩次共借款420 000元,并將該款全部用于其負責的工程項目中,所以該款應由濮陽路橋公司償還。關于涉案印鑒問題,通過原審法院對該印鑒的備案機關等的調查,可以證實涉案印鑒是真實的。故濮陽路橋公司要求駁回顧某某訴訟請求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7 600元(濮陽路橋公司已交),由濮陽路橋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金 波
審判員 項 穎
審判員 譚健艷
民 事 判 決 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閆某,女,漢族,19**年*月*日出生,無固定職業,住烏魯木齊市天津路。
委托人:陳新紅,新疆資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秦某,男,漢族,19**年*月*日出生,新疆郵電學校退休職工,住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新興街。
委托人:張洪,新疆廣翼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閆某因與被上訴人秦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不服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2010)新民一初字第196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07年4月,閆某以幫忙辦上學、辦工作等為由收取秦某現金,當日,閆某向秦某出具收條一份,內容為“今收到秦某的24 000元,辦上學、包分配、國家公務員。如辦不成24 000如數退回。9月中旬”。秦某給付閆某該款后,閆某未將約定事項辦理完畢,該款也未退還秦某。現秦某訴至法院,請求閆某返還24 000元并支付利息4 680元。
上訴人閆某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秦某與我之間是民事委托關系,秦某委托我辦理相關上學、找工作事項,我已如約完成了這些工作,不存在向被上訴人返還委托費用的事實依據。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認為我與被上訴人之間的約定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為無效,我收取委托費用沒有法律依據。一審判決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沒有具體說明,且認為我們雙方合同無效時,未合理分析雙方當事人的主觀過錯,錯誤適用法律。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對我的訴訟請求并承擔一、二審訴訟費。
被上訴人秦某答辯稱: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請求二審予以駁回,維持原判。上訴人稱與我之間是委托關系,根據民法通則關于委托的規定,我沒有委托上訴人處理事務,上訴人也沒有受委托處理相關事務,且辦理入學和分配國家公務員是國家行為,上訴人沒有權利處理國家行為。我國的教育法和公務員法有明文規定,謊稱可辦理學歷教育和辦理公務員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上訴人就沒有權利辦理,也沒有成功辦理,其理應退還收取的相關費用。
經本院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屬實。
以上事實有收條及一審庭審筆錄、二審詢問筆錄等附卷佐證。
本院認為: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國家大中專院校招生有法律及各項明文規定,而國家公務員的錄用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秦某想通過非正規途徑辦理入學及分配國家公務員事宜,閆某以能辦理上學、包分配、國家公務員為由收取秦某24 000元的費用,雙方從事的該項民事行為因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因此閆某收取秦某現金24 000元應予以返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上訴人閆某沒有充分證據證實其上訴主張,其要求改判的上訴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00元,由上訴人閆某負擔(已付)。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丁 勇
審 判 員 李 靜
審判員 譚建艷
一、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1.互聯網市場領域商業詆毀行為認定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等與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三終字第5號民事判決書〕
2.互聯網市場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糾紛案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與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上訴案〔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三終字第4號民事判決書〕
3.“寶慶”商標特許經營合同及商標侵權糾紛案
南京寶慶銀樓首飾有限公司等與南京寶慶銀樓連鎖有限公司等特許經營合同糾紛、商標侵權糾紛上訴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蘇知民終字第154號民事判決書〕
4.“quna.com”在先注冊域名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廣州市去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粵高法民三終字第565號民事判決書〕
5.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侵權認定糾紛案
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雅創電子零件有限公司等侵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
6.信息網絡傳播權訴前禁令糾紛案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與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侵害音樂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訴前禁令糾紛案〔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武漢中知禁字第5號、5-1號、5-2號民事裁定書〕
二、知識產權行政案件
7.“稻香村”商標異議復審行政糾紛案
蘇州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商標異議復審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高行終字第1103號行政判決書〕
8.“竹家莊避風塘及圖”商標爭議糾紛案
上海避風塘美食有限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上海磐石意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商標爭議行政糾紛提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3)行提字第8號行政判決書〕
9.“治療乳腺增生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案
北京亞東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3)知行字第77號行政裁定書〕
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
10.侵犯著作權犯罪案
周志全等7人侵犯著作權罪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4)一中刑終字第2516號刑事裁定書〕
2014年中國法院10大創新性知識產權案件
1.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與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陳朝暉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4)知行字第4號行政裁定書〕
2.(瑞士)埃利康亞洲股份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劉夏陽等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提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4)行提字第11、12、13號行政判決書〕
3.孫俊義與鄭寧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申字第1036號民事裁定書〕
4.蘋果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駁回復審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高行(知)終字第2815號行政判決書〕
5.懷化正好制藥有限公司與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確認不侵害專利權糾紛上訴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湘高法民三終字第51號民事判決書〕
6.東陽市上蔣火腿廠與浙江雪舫工貿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浙知終字第301號民事判決書〕
7.深圳市周一品小肥羊餐飲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與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粵高法民三終字第27號民事判決書〕
8.杭州聚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浙江融創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浙知終字第289號民事判決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兩家公司因一棟商業建筑有關的經濟利益而產生糾紛的背后,還牽涉到數百戶租賃這棟商廈攤位業主的經濟利益,其中有的業主還是下崗職工。
商廈租賃引發訴訟
記者了解到,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對于康賽爾公司起訴金龍公司的案件下發了終審民事判決書。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述,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康賽爾公司于2002年2月26日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同年4月10日,與金龍公司簽訂《商廈租賃合同》,約定:金龍公司將金龍商廈及內部所有設備、設施包括柜臺出租給康賽爾公司經營使用;租期3年,自2002年6月1日至2005年6月1日;第一年度租金300萬元,第二年度租金500萬元,第三年度租金600萬元。合同簽訂后,金龍公司于2002年4月28日向康賽爾公司交付金龍商廈。
而在康賽爾公司起訴金龍公司之前,金龍公司就已經對康賽爾公司發起過訴訟。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述,一審法院還查明:2002年7月2日,金龍公司以康賽爾公司涉嫌虛假出資注冊、無照招商和未交租金等為由,書面通知康賽爾公司,決定收回商廈……7月6日,金龍公司以康賽爾公司成立時,虛報注冊資本24.4萬元,不具備履行租賃合同能力為由,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康賽爾公司立即從金龍商廈遷出并賠償損失150萬元。8月16日,哈爾濱市中院作出一審民事判決,撤銷金龍公司與康賽爾公司簽訂的《商廈租賃合同》,對金龍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康賽爾公司不服,提起上訴。11月21日,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康賽爾公司上訴,維持原判。
事情并沒有到此結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述,2005年2月23日,金龍公司訴康賽爾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經黑龍江高院再審,判決撤銷原一、二審民事判決,駁回金龍公司的訴訟請求。
最終判決賠償過千萬元
在金龍公司起訴康賽爾公司的法律糾紛告一段落之后,2007年,康賽爾公司又發起了上文提到的針對金龍公司的訴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述,康賽爾公司起訴稱,2002年4月10日,康賽爾公司與金龍公司簽訂《商廈租賃合同》,康賽爾公司租賃金龍商廈(原瑪克威商廈),租期3年。由康賽爾公司負責裝修被火災部分燒毀的金龍商廈,安置業主2400戶。合同簽訂后,康賽爾公司與業戶簽訂了商廈攤位出租合同,并將已收取的租金全部用于對商廈裝修、設施改造以及購置辦公用品,康賽爾公司為改造和經營金龍商廈共投資850萬元。改造后的金龍商廈達到重新開業條件,但金龍公司違反合同約定,以康賽爾公司成立時虛假出資、無履行租賃合同能力為由提起訴訟,致使法院一、二審判決撤銷了租賃合同。雖然法院最終判決駁回金龍公司的訴訟請求,但在此期間,金龍公司在未經法院強制執行、租賃雙方未辦理商廈交接手續的情況下,將金龍商廈租賃給另一公司經營,使康賽爾公司無法繼續履行合同。如按康賽爾公司正常租賃經營3年計算,至少可收取業戶攤位費6000萬元,扣除支付3年租金1400萬元以及水電、稅費等各項費用,康賽爾公司可獲得實際利益4430萬元。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所述,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金龍公司與康賽爾公司簽訂的《商廈租賃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達,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該合同合法有效。合同一方當事人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應當予以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書還指出,經一審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金龍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賠償康賽爾公司經濟損失12109700元及利息(自2003年6月1日起至判決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標準計算);駁回康賽爾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在一審判決下發之后,金龍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金龍公司的上訴理由和請求,均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業主“攤位費”誰來落實
兩家公司漫長的訴訟歷程,使得許多已經交了“攤位費”(即租金)的業主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其間,一些業主與兩家公司之間也產生了法律訴訟。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其中一家業主訴兩家公司的判決書中認定:“因金龍公司與康賽爾公司的訴訟,致使原告未能按租賃合同約定入住經營,金龍公司二次承諾對業戶進行安置或返還業戶租金,所以金龍公司應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在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另一業主王某某的二審判決書(該業戶一審勝訴之后金龍公司提起上訴)中認定:“由于金龍公司與康賽爾公司對商廈租賃權產生糾紛,并于2002年11月22日強行將商廈的使用權收回,是造成二被上訴人(另一被上訴人為康賽爾公司——記者注)之間攤床租賃合同無法履行的直接原因,侵犯了被上訴人王某某所享有的攤床租賃權,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金龍公司敗訴之后,選擇了以物抵債,并由康賽爾公司具體負責賠償業主。
申請人:*** 男 漢族1952年11月生。農民。現住北林區**村。
申請人認為北林區人民法院(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決書,認定的事實不清、證據不明,屬于錯判。但此為再審解決的問題。申請人(***)就本案所謂權利人申請執行一審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提出如下終止執行意見:
一、上訴期間達成協議真實、合法、有效。在程序與實體上表明原告(***)失去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權利。
申請人(***)不服北林區人民法院(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決書上訴中級人民法院因雙方達成協議,其協議內容為“原告與被告建筑合同糾紛一案,現經原告人***與被告***協商,上訴人撤訴,原告人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書。雙方拿原始證據(收據、合同)去起訴欠款人張勇,雙方是真實意思表示,共同遵照履行要不回來,***可繼續上訴。”該協議經中級人民法院審查符合法律規定,準許上訴人***撤回上訴。中級人民法院下發了(XX)綏中法民一終第263號民事裁定書。
1、雙方達成的協議真實有效。該協議產生不是雙方當事人私下達成的,其產生的時間、地點的特殊性,決定其真實、合法、有效。業經中級人民法院審查確認。
該協議產生的時間是上訴期間,其地點是在中級人民法院。并經中級人民法院審查,認定合法有效。民訴意見190條規定:“在二審程序中,當事人申請撤回上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一審判決確有錯誤,或者雙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的,不應撤訴。”反過來講,準予撤訴就是沒有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應確定為合法有效。
2、民事訴訟是公權利介入私權利,評價私權利的過程。其在訴訟中確定的權利義務,如權利人主張此權利,義務人就必須履行此權利,否則公權力介入將強制執行。但如權利人放棄訴訟中確定的權利,義務人則不須履行,如判決后義務人沒有履行義務,權利人在申請執行有效期間內沒有申請法院執行或明確告知不申請執行,放棄此項權利,此案就此了結,法院依不告不理原則,不可能在沒有申請人的申請的情況下強制執行。
本案雖然一審判決確定了權利人的權益,但雙方已在上訴時達成“上訴人(***)撤訴,原告(***)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書。”協議。協議確定了原告人(***)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書。是原告人(***)以書面的形式表示放棄(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書對其賦予的權利。申請人(***)既然放棄了申請的權利,人民法院在程序上就不能再接受其申請,從而起動強制執行程序。
3、民法從法理上說是私法,權利人有權處分自己的權益。現在上訴階段原告人***與被告***協商,“雙方拿原始證據(收據、合同)去起訴欠款人張勇,雙方是真實意思表示。”原告人***這一真實的意思表示,是對被告***法院確定的權利的一種變更處分。處分的結果是不再向被告***主張權利,而向實際欠款人張勇主張權利。這一改變是實體上改變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從而免除了被告人責任。人民法院在被告人責任由原告免除后,不是義務主體情況下,不能強制執行被告人(***)。
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協議的審查認定真實、合法、有效。使一審法院執行局接受執行申請失去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二百三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止:(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六) 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依民訴意見190條規定允許撤訴行為不是雙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該協議標的所指向的就是原告人(***)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決書。二審法院審查準許撤回上訴的行為時,對一審判決效力和不執行一審判決目的是否正當性必須進行審查。該協議是不申請執行一審判決,且協議不存在雙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的,撤回上訴沒有違背當事人的處分權力,因此法院裁定準許撤回上訴,中級人民法院在審查時確認了雙方在上訴期間達成的協議真實、合法、有效。就是說原告人(***)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決書是經中級人民法院確認的。其中級人民法院的確認可以認為是對原法律文書的撤銷,也可認為是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止執行的其他情形。符合《民事訴訟法》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
反之,如果認為中級人民法院的準許撤回上訴,對協議的內容“原告人(***)不申請執行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決書”的審查,不是對一審的撤銷或對執行終結的認可,那么中級人民法院的準許撤回上訴的裁定就是錯誤的,中級法院就不能準許撤訴,只能繼續審理或調解。
綜上: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XX)綏中法民一終第263號民事裁定書。確認了(XX)綏北城民初字774號民事判書權利人不能申請執行。原告(***)與申請人(***)簽定的協議,原告(***)放棄了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權利。本案應當終止執行。
此致
北林區人民法院
赫章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毛、龍二人與梅正仙之間的遺贈扶養協議屬實,但梅正仙未盡到生養義務,雙方矛盾逐漸加深,關系日趨惡化,致使原告拒絕梅正仙對其扶養,遺贈扶養協議難以繼續維持。原告毛、龍二人所贈房屋及財產,梅正仙理應返還。梅正仙翻修后的房屋與原房屋之間的差價,毛、龍二人應適當補償。1991年11月5日,赫章縣人民法院以(1991)赫法民字第43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1.毛順清、龍福臣與梅正仙所訂立的贈與合同,至本判決生效起廢止;2.梅正仙將毛順清、龍福臣房屋翻建的房屋歸毛順清、龍福臣所有。由梅正仙退還毛順清、龍福臣壓面機2臺、電動機1臺、大小方桌各1張、木床2張、被子1床、板凳4條、水泥缸1個、碗柜1個、電表一個;3.由毛順清、龍福臣付給梅正仙人民幣15000元;4.上述互相給付的房屋、財產和現金,均在判決生效后2個月內一次付清。梅正仙不服一審判決,向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梅正仙與毛順清、龍福臣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后,梅正仙盡了一定的義務。雷先吉來赫章與毛順清共同生活,梅正仙不滿,加之毛順清經書被公安機關收繳而懷疑梅正仙告發,故雙方發生糾紛。梅正仙修建房屋是征得毛順清、龍福臣同意后才拆除原房修建的,原房屋已不存在,梅正仙原住房已出賣,現無房居住,因此對毛順清要求返還原房屋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雙方不能繼續履行“遺贈扶養”協議,應由梅正仙對毛順清、龍福臣的原房折價賠償。1992年5月13日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1991)民上字第592號民事判決書,判決:1.維持赫章縣人民法院(1991)赫法民字第437號民事判決書第一條;2.改判赫章縣人民法院(1991)赫法民字第437號民事判決書第二、三條為:新建房屋歸梅正仙所有,由梅正仙付給毛順清、龍福臣人民幣15000元。梅正仙返還毛順清、龍福臣壓面機等財產。
二審判決后,1992年6月21日毛、龍二人向檢察機關提出了申訴。同年7月,龍福臣因病死亡,當地群眾集資將其安葬。貴州省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扶養人只有在全面、切實履行協議規定的“生養死葬”義務后,方可享受接受遺贈物的權利,梅正仙拒絕履行對毛、龍二人的扶養義務,二審法院卻判決房屋歸其所有,適用法律錯誤。且經檢察機關調查,梅另有房屋居住。1993年8月,貴州省人民檢察院以黔民抗字(1993)第3號抗訴書就本案向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1993年9月3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以(1993)黔民再字第7號民事裁定書,指令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再審。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梅正仙與毛順清、龍福臣所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是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其所附條件符合,協議自然生效,否則反之。梅未能很好地履行生養義務,其所改建之房應歸還毛順清、龍福臣,毛、龍對梅作適當補償。基于上述認識,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以(1994)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1.撤銷本院二審(1991)民上字第592號民事判決,維持一審赫章縣人民法院(1991)赫法民字第437號民事判決;2.房屋歸屬及一應物品按一審判決執行。梅正仙不服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的再審判決,向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1995年11月6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對本案提審。貴州省高級法院經審理認為:毛順清、龍福臣與梅正仙于1987年3月16日簽訂的“贈與書”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并經公證,應認定為合法有效,該“贈與書”不是遺贈扶養協議,亦不是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應認定為合法有效的有條件的贈與合同。從該贈與合同的履行情況看,房屋及其他財產的所有權已轉歸梅正仙所有,毛、龍也接受了梅正仙的扶養。毛、龍二人要求收回房屋及其他財產所有權的理由不充分。該院以(1995)黔民再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判決:1.撤銷畢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1994)民再終字第20號民事判決和(1991)民上字第592號民事判決以及赫章縣人民法院(1991)赫法民字第437號民事判決;2.訴爭之房即赫章縣雙河鎮解放東路299號房屋歸梅正仙所有,其他財產即壓面機2臺、電動機1臺、大小方桌各1張、木床2張、被子1床、板凳4條、水泥缸1個、碗柜1個、電表1個歸梅正仙所有,但應由毛順清使用;3.梅正仙支付毛順清從1991年2月至今的生活補助費5000元人民幣;4.自本判決生效之日次日起,梅正仙每月支付給毛順清生活費200元,直到毛順清死亡;5、毛順清的住院醫療費及死亡安葬由梅正仙負責。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送達后,梅正仙依據該判決支付給毛順清生活補助費5000元,但毛順清拒收,故存放于赫章縣人民法院。1995年5月3日毛順清立下遺囑,在其死后由赫章縣城關鎮居委會作為其權利承受人。1996年1月9日,毛順清死亡,梅正仙依據貴州省高級法院的上述判決辦理了毛順清的后事,共計支出13717.38元。
貴州省人民檢察院認為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1995)黔民再字第3號民事判決確有錯誤,依法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赫章縣城關鎮居委會作為毛順清的權利承受人,亦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
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審理后,以高檢發民行抗字(1996)第6號民事抗訴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為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1995)黔民再字第3號民事判決存在下列問題:
一、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毛順清和龍福臣將其所有的房屋和其他財產贈與梅正仙,經公證以后,梅正仙即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不符合客觀事實。
毛順清、龍福臣與梅正仙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是以遺囑的形式作出的。在公證過程中,經辦的公證員本應公證該遺囑,但卻另行起草《贈與書》進行公證。盡管如此,該贈與書的內容仍然是在遺贈財產的同時,梅正仙必須承擔毛順清二人的生養死葬義務。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征,仍然是遺贈扶養協議。且梅正仙雖然占有毛順清、龍福臣的財產,但是,無論在毛順清、龍福臣的生前還是死后,其房屋的所有權都沒有過戶,至今仍為毛順清二人的遺產。再審判決認定《贈與書》有效,梅正仙已經取得了毛順清二人的財產所有權,違背事實。
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梅正仙對毛順清、龍福臣盡了生養死葬義務,與事實不符。
再審判決認定梅正仙在簽訂了贈與書以后,雙方關系尚好,其扶養事實,雙方均予以認可,梅正仙向毛順清二人提供生活日用品及錢物均是事實。但客觀事實是,梅正仙在《贈與書》公證以后,僅向毛順清二人提供了部分錢物,與毛順清二人的生活需要相差懸殊;且梅正仙在占有了毛順清二人的房屋以后,用毛順清的房屋經營飯店和旅店,卻不再提供任何生活用品及錢款,毛順清二人的生活靠拾破爛、借種他人土地和20多名群眾以及城關鎮居民委員會、城關鎮下街村委會的接濟幫助來維持。事實證明,梅正仙與毛順清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真實意圖,就是企圖侵占毛順清二人的遺產,在得到遺產以后,即不再承擔扶養義務。對于這種違背社會主義公德的惡意行為,再審判決卻予以支持,嚴重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將遺贈扶養協議確定的權利義務,按照有條件的贈與合同確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近日,云南省鎮雄縣人民法院對一起承攬合同糾紛案進行了再審,終因證據確鑿判維持。
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十建司)承建鎮雄縣龍騰錦程花園工程后,由其下設項目部到現場進行施工。在修建過程中,2006年10月,原告龍祥書與被告項目部簽訂《水電安裝工程合同》,約定原告給被告項目部安裝水電工程,并按合同支付相應的工程款為人民幣288,139.6元。扣除材料款54,156.28元被告項目部應付原告233983.30元。之后,被告又向龍祥書出具《欠條》,載明差欠我水電工程安裝及人工費233,983.3元。經我多次向被告催收,被告均聲稱要等龍騰集團支付后才能付款,原告遂向鎮雄人民法院訴求解決。后經鎮雄縣人民法院審理作出了由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給付原告龍祥書水電安裝費人民幣225,339.13元的判決書。被告十建司于2007年11月12日向云南省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因未交納上訴費且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該案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鎮雄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之后,被告十建司向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指令鎮雄縣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法院遂并作出民事再審判決書。申請人再審人十建司不服,提出上訴,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7月作出民事再審裁定書,以一審再審判決違反法定程序,且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鎮雄院民事再審判決書,發回鎮雄法院重審。鎮雄法院又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2年11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最終,法院認為申請人十建司(原審被告)參加了此案的訴訟活動,是適格的被告,而且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與再審查明的事實相一致,十建司申請再審的理由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該案最終證據充分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07條之規定作出維持鎮雄縣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而駁回申請再審人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申請再審的訴訟請求的判決。
住所地:xxxxxx
負責人:xxx 職務:經理 電話:xxxxxxxx
被執行人:xxxxxx
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 職務:董事長
案由:買賣合同糾紛
請求事項
1.強制被執行人履行北京市順義人民法院二oo七年九月三日作出的(XX)順民初字第67xx號民事判決書,立即給付申請人貨款五萬九千八百元并支付利息損失(二oo七年七月一日至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的利息為二百九十一元五角三分,自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利率標準計算),并承擔案件受理費六百五十四元;
2.由被執行人加倍支付遲延履行該判決確定義務期間的債務利息;
3.由被執行人承擔本案申請執行費用。
事實與理由
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貴院已經作出(XX)順民初字第67xx號民事判決,根據該判決,被執行人應于該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申請執行人貨款五萬九千八百元并支付利息損失(二oo七年七月一日至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的利息為二百九十一元五角三分,自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利率標準計算),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執行。案件受理費六百五十四元,由被執行人負擔,于判決書生效后七日內交納。現該判決已經生效,但被執行人并未履行判決書所確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被執行人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為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現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07條之規定提出以上請求,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被執行人履行生效的判決所確定的義務。
此致
xx法院
申請人:
xxxxxx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