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58: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眼科疾病,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眼科;視野;視路;視水腫
[中圖分類號] R741.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7(c)-022-02
神經眼科學是介于眼科學與神經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眼睛作為人體的感受器官之一,實際上是一個有其自身特點的神經感受器,因此其本身就是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神經影像學中CT和MRI成像技術,開創了眼科、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臨床診療的新時代。然而,通過詳盡的病史采集和系統的臨床檢查進行臨床診斷這一基本功常被忽略甚至有丟失的危險。許多眼科醫師沒有認識到,神經眼科學的關鍵概念和檢查方法應該是自身專業素質的一部分,因而思路狹窄,只關注眼球,對視路和視分析器的神經聯系很陌生[2]。筆者通過學習相關文獻,將近年來在日常工作中和進修學習期間,遇到的腦部疾病而首診于眼科的13例患者進行總結分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3例患者因雙眼視物模糊或視野改變而首診于眼科。其中,男7例,女6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80歲。發病到就診最短3 d,最長2年。診斷為垂體瘤6例,腦梗死4例,特發性顱內高壓癥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眼科常規檢查,包括視力、裂隙燈和眼底檢查,全自動電腦視野檢查,并根據情況進行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視水腫者進行腰穿測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壓力。
2結果
視野檢查雙顳側偏盲4例,右顳側偏盲1例,右顳側偏盲、左顳上象限盲1例,均經CT或MRI檢查,診斷為腦垂體瘤。雙同側偏盲伴黃斑回避2例,雙左上象限盲1例,完全右同側偏盲1例,經CT或MRI檢查,診斷為枕葉等部位腦梗死。右鼻側偏盲、左中央視島、視野正常和生理盲點擴大各1例,經CT和MRI檢查未見異常,眼底檢查表現為視水腫,經腰椎穿刺測CSF壓力增高,從而診斷為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檢查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視野檢查的意義
視野檢查是了解視覺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神經眼科學來說,視野檢查對病變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定位價值。視路病變大致分為: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和視皮質病變,偏盲型視野是視路病變的特征,其定義是垂直正中線正切的視野缺損,它包括早期某象限的缺損。偏盲分為同側偏盲及對側偏盲,對側偏盲主要是雙顳側偏盲,為視交叉病變的特征。同側偏盲為視交叉以上的病變,雙眼視野缺損越一致,其病變部位越靠后[3]。本組13例患者中,有10例視野表現為偏盲型,4例表現為雙顳側偏盲,1例表現為一眼顳側偏盲、另一眼顳上象限盲,為視交叉病變的特征。1例表現為右顳側偏盲,經MRI檢查診斷為腦垂體瘤。4例表現為雙同側偏盲,為視交叉以上的病變。
3.2垂體瘤
引起視交叉損害最常見的原因為腦垂體瘤[3]。垂體瘤對視神經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腫瘤與視交叉的相互位置和生長方向等因素。視交叉與其下方的垂體之間的相互位置變異較大,這一位置關系的不同,使得垂體瘤發生時會對視交叉的不同位置產生壓迫,在臨床上表現為不同的視野改變[4]。本組6例垂體瘤患者中,2例視野改變并非為雙顳側偏盲,1例表現為右顳側偏盲、左顳上象限盲,而1例僅僅表現為右眼顳側偏盲,系垂體瘤對視交叉的不同部位產生壓迫造成。垂體腫瘤對視功能的影響早期是可逆的,早期手術能有效解除對視交叉和視神經的壓迫,改善血液供應,恢復視功能,而病程長、視力嚴重下降或視野嚴重缺損則預后差[5]。絕大多數腦垂體瘤患者因視力減退而首先就診于眼科,眼科醫師對早期診斷腦垂體腫瘤負有重大責任[3]。
3.3腦梗死
一側視路自視束起為同側眼的顳側和對側眼的鼻側神經纖維組成。腦梗死時視束、外側膝狀體、視放射、枕葉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環障礙,可造成雙眼同向偏盲。在同側偏盲患者的視野檢查中,可見視野與損傷視野的垂直子午分界線上黃斑區中心視野保留有1°~5°正常未受損害的視野,這種偏盲中保留了黃斑中心視野的現象稱為黃斑回避。如果這一垂直分界線將黃斑中心視野也垂直分開,則稱為黃斑分裂。外側膝狀體以上的視路病變均可以出現這一視野特點,但較常見的還是發生在枕葉的病變。有時枕葉的病變也會出現黃斑分裂現象。發生黃斑回避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在黃斑區一定范圍內的視覺神經纖維存在著雙側投射;接受黃斑區神經纖維的枕葉紋狀區具有雙重的血液供應。因此在發生偏盲時仍可保留一定范圍的黃斑中心視野[4]。本組4例同向偏盲患者中3例為枕葉梗死,1例為顳頂區腦梗死,其中2例伴黃斑回避。腦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缺血、低氧,導致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6]。如果腦梗死范圍較小,起病緩慢者,尤其是腦分水嶺梗死、腦腔隙性梗死,可不伴有偏癱或偏身感覺障礙,僅影響供給視路某部位的血管,出現眼征而首先就診于眼科[7]。
3.4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
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是指在臨床上排除了顱內占位、感染、腦積水及其他腦器質性病變后而以顱內壓增高為突出表現的一組綜合征。既往被稱為“良性顱內壓增高征”、“假性腦瘤”。診斷標準:神經系統檢查示,除見有視水腫及其伴有的視覺障礙外,無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征(外展神經不全麻痹除外);腰椎穿刺,CSF壓力增高(非肥胖患者>200 mm H2O 肥胖患者>250 mm H2O);細胞及生化檢查正常,腦電圖無明顯異常,頭顱CT、MRI或DSA檢查正常,長期隨訪未發現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其他病因[8]。本組3例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患者均符合上述標準。流行病學調查示其發病率為1/10萬~2/10萬,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頭痛、嘔吐和視神經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典型表現,稱之為顱內壓增高“三主征”。顱內壓增高的“三主征”各自出現的時間并不一致,可以其中一項為首發癥狀[9]。本組3例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患者均以雙眼視物模糊而首診于眼科。視水腫是視的一種非炎性充血、隆起狀態,是由于顱內壓增高引起。能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為:顱腦損傷、顱內腫瘤、顱內感染、腦血管疾病、腦寄生蟲病、顱腦先天性疾病、良性顱內壓增高、腦低氧等。視水腫的臨床表現為陣發性眼前發黑或視力模糊,持續數秒至1 min左右,往往是雙側,常有姿勢改變而突然引發;慢性視水腫可發生視野缺損及中心視力嚴重喪失[3]。本組1例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患者因病程較久,視慢性水腫而出現雙眼視野不同程度缺損表現,中心視力亦有不同程度下降。本組3例顱內壓增高致視水腫患者,經追問病史,均有與有關的陣發性眼前發黑和視物模糊。特發性顱內壓增高癥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以降低顱內壓為主。癥狀較重者應及時手術,避免永久性視力減退及喪失[10]。
總之,眼睛作為一個感覺器官,其本身就是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眼科醫師,必須掌握與視功能相關的臨床及基礎知識,尤其應注意其與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的密切聯系,細心觀察疾病的蛛絲馬跡,以便做出早期診斷,避免誤診和漏診。
[參考文獻]
[1]劉家琪,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05.
[2]童繹,金崇華.神經眼科學范疇和中國神經眼科現狀和展望[J].中華眼底病雜志,2006,22(6):365.
[3]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23-224.
[4]劉家琪,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08-709,715.
[5]王玲,鐘彥霖.垂體瘤26例眼部表現分析[J].人民軍醫,2008,51(5):304.
[6]王維治.神經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
[7]于建康,蔣國興,肖建江.眼科首診的腦梗塞28例[J].國際眼科雜志,2005,5(1):202.
[8]史玉泉.實用神經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104.
[9]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52.
這樣的描述并不夸張,而是網絡時代上班族、手機族的真實寫照。以多動互聯網為特征的網絡新時代在給我們帶來更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同時,帶來的另一個關乎健康的問題也顯而易見:長期面對顯示屏會導致用眼疲勞,進而引發大量眼科疾病。
6月6日全國愛眼目,本刊全新推出的“圓桌”欄目本期說眼睛,說傷不起的手機、電腦族的眼科問題。
主持人:首先,歡迎來自成都康橋眼科醫院的國家一級視光師、視光醫師趙江華老師和來自成都華蜀眼科醫院的執業醫師、中醫眼科專家陳來榮老師來到本期圓桌會議室……當然,這個圓桌會議室目前是虛擬的,希望接下來能組建一個實體圓桌會議室,能邀請到更多專家做客會議室,就有關健康、養生問題展開討論。
今天的第一個問題是,長期面對電腦、頻繁使用手機對眼睛的傷害真的大嗎?
陳來榮醫師:毫無疑問,非常大。手機一族、電腦一族用眼疲勞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由于用眼疲勞帶來的健康問題應該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
趙江華醫師:從康橋眼科的實際就診案例來看,因長期眼疲勞引發的眼科疾病明顯增加,患者數量超過了30%。套用一句話,用眼疲勞對眼睛的傷害問題不是大不大的問題,而是大到什么程度的問題。
陳來榮醫師:我補充一個數據,來自360安全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辦公室白領人群中,近6成網民正遭受著“電腦眼”的困擾,但其中的七成仍未真正重視自己眼睛面臨的危機。
陳來榮醫師:過去眼疲勞多見于中老年人,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眼疲勞癥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年輕的手機一族、電腦一族和有車一族群體中。
主持人:那么。眼疲勞是怎樣引發眼科疾病的?中醫和西醫的認識有什么不同?趙老師,你先請。
趙江華醫師:看近距離的東西主要是通過近距離的精細視覺完成的,主要依賴視覺錐體細胞,視覺細胞的過度疲勞會帶來整個視覺系統的疲勞。長時間、同一視距且近距離面對電腦、手機屏幕時,眼部血液循環變慢,眼部分泌體液減少,眼部肌肉、眼球神經系統等都會發生相應的病理性生理變化,進而引發疾病。千眼癥、干燥性結膜、角膜炎等疾病是眼疲勞引起的常見疾病,是由于角膜前淚膜的質或量的不足造成的結膜、角膜上皮不能維持正常功能引發的疾病。
陳來榮醫師:中醫認為,眼睛與肝臟緊密關聯。“久視傷血”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五勞所傷”之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所謂“久視傷血”,中醫理論認為肝儲藏血液和調節人體各部位的血量分配,肝經聯系于目,人的視力有賴于肝氣疏泄和肝血濡養,故有“肝開竅于目”、“目為肝之外候”、“目受血而能視”之說。意思就是說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而肝又開竅于目,雙眼受到血的給養才能看清東西,而過度用眼,會使肝血虧虛,使眼睛得不到營養的供給,從而出現眼干澀、看東西模糊、夜盲等癥狀。
主持人:眼疲勞有哪些癥狀?長期用眼疲勞會導致哪些后果。最嚴重能嚴重到什么程度?
趙江華醫師:眼睛酸、灼熱、發癢、干澀、脹痛、看書容易出現串行、看手機電視屏幕開始變得模糊是眼疲勞的前期主要表現。出現這些癥狀時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陳來榮醫師:除此之外,出現偏頭痛,頸項、眉背部的酸痛,目有眩暈和食欲不振等現象時,也應該注意是不是由于眼疲勞所致。
趙江華醫師:這些癥狀如果得不到重視,長久以往就可能引發干眼癥、干燥性結膜炎、角膜炎、視力下降、近視等疾病,嚴重者可能引發視網膜脫落、失明。
主持人:出現眼疲勞的早期癥狀時又該進行哪些積極預防?
陳來榮醫師:按照中醫“久視傷血”、“肝開竅于目”的理論,預防用眼過度可能引發的疾病應該從養肝、補血開始。在強調用眼衛生的同時,中醫比較強調食療和藥療相結合的方法來應對眼疲勞。比如,日常飲食中,經常有針對性地吃些豬肝、雞肝等動物肝臟,同時補充牛肉、鯽魚、菠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還可以將、枸杞、當歸、白芍等具有補血明目功效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也會從一定程度上進行補血。
趙江華醫師:長時間注視電腦、手機熒光屏,視網膜上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消耗加快,若能及時補充其合成物質維生素A和相關營養素,則能有效預防眼疲勞可能引發的疾病。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有助于補肝明目,緩解眼睛疲勞。維生素A主要存在于各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蛋黃中,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維生素A原。β-胡蘿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蘿卜、西紅柿、菠菜等蔬果中。維生素C對眼睛也十分有益。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數倍。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晶狀體營養不良,久而久之會引起晶狀體變性。所以要多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胡蘿卜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等,其中以維生素A原的含量最多,其作用和魚肝油相似。此外,胡蘿卜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維護眼睛和皮膚的健康。菠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它不僅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蔬菜,也是護眼佳品。
主持人: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哪些用眼衛生常識?
趙江華醫師:首先是要避免長時間用眼,如果長時間用眼不可避免,則可以經常性“搞些小動作”。比如,不時有意識地眨眨眼;過一兩個小時起身走一走;時不時離開屏幕向遠處打望幾眼。另外,要調整好顯示器與眼睛的距離和位置,建議距離50至70厘米,位置略低于眼水平線10至20厘米,顯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調節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以看得清楚內容但比周圍物體稍暗為宜。另外。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以免加劇眼睛的干燥程度。
主持人:謝謝。最后,請兩位老師各自介紹―下所供職的醫院特色。
關鍵詞:高頻超聲檢查 眼科常見疾病
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應用高頻超聲技術診斷老年性白內障、玻璃體混濁、眼球內異物、視網膜脫離、視網膜母細胞瘤共計115例,對其中部分在他院治療的患者進行了病例追蹤,余均經臨床手術和病理證實,為臨床提供了診斷與鑒別診斷的科學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115例眼科病人中男72例,女43例,年齡10~87歲,平均年齡47歲,其中老年性白內障49例,玻璃體混濁27例,眼球內異物12例,視網膜脫離25例,視網膜母細胞瘤2例;臨床主要表現為視力模糊、頭痛、眼球痛,其中29例為外傷所致。
2.方法
采用儀器為GE LOGIQ 200 型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5~10MHz。受檢者取仰臥位,雙目閉合,于眼瞼表面涂少量耦合劑,探頭可采取直接或間接的多方位定點檢查,同時可根據檢查需要囑患者轉動眼球,詳細觀察內容物及球后組織的變化,發現病灶時需要切面進行檢查,以確定其位置,觀察其大小、形態、邊界、后方回聲及與周圍的關系。
3.注意事項
3.1囑患者放松,并教會患者怎樣轉動眼球,以配合檢查。
3.2檢查過程中需動作輕柔,探頭不宜擠壓眼瞼過緊,既易影響測量值,又易加重外傷患者病情。
二、結果
老年性白內障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齡53~87歲,平均年齡68.2歲。白內障可分三型:早期多無癥狀:晶體后囊壁雙弧型回聲增強或無明顯聲學改變。皮質周邊型:晶體周邊增厚,回聲呈口唇樣改變。混合型:晶體周邊增厚,核心內有斑狀回聲。白內障患者往往合并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離,患者將出現與之相關的影像特征。
視網膜脫離25例,其中部分脫離17例,完全脫離8例。部分性視網膜脫離顯示玻璃體內出現凹面朝向晶體的規則的弧形線狀回聲光帶,一端與視盤相連,一端與同側壁相連,與球后壁之間的無回聲區,提示視網膜下液。牽引性視網膜脫離顯示為玻璃體暗區內見不規則點狀及膜狀弱回聲,球比間局限性膜狀隆起,與前膜狀物相連,其后可見液性回聲。完全性視網膜脫離脫離范圍大,除視和鋸齒緣之外的全部視網膜層面分離,顯示為在玻璃體腔內可見與視盤相連的V型、Y型、T型的強回聲光帶,寬口向前止于鋸齒緣,窄口向后連接于視,范圍超過橫向中心軸1/2。新鮮的網脫回聲薄而光滑,脫離均勻,可有后運動。陳舊性的網脫則厚薄不一,甚至皺縮,缺乏后運動,可因發病時間長而發證機化或囊性變。
玻璃體混濁27例,其中17例患者近期有明確外傷史。高頻超聲可顯示玻璃體腔內有多個點狀或片狀強回聲漂浮,有機物形成時,也可見強回聲光帶,與視網膜脫離很相似,但較之其光帶形狀機化物光帶回聲不規則、厚薄不均、有分叉,附于眼球壁而不與視相連,缺乏后運動。17例外傷患者中有11例就診時已出現新鮮玻璃體積血。積血量較少時玻璃體暗區內可見彌漫分布的弱回聲光點,積血量大時,弱光點回聲可充滿整個玻璃體腔,血塊凝聚時可形成強度不等、形態不一的光團回聲,后運動均明顯。
眼球內異物12例。超聲顯示金屬或砂石等高密度異物為強回聲,后方伴聲影或彗尾征。與異物相對應的眼球影像向前隆起稱之為隆起假象。降低儀器增益之后異物回聲仍然存在。而塑料、玻璃、木屑等非金屬物體因聲阻抗較低,與玻璃體界面產生的回聲相對較弱,后方常無聲影[1]。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體混濁,呈點狀或片狀強回聲漂浮在玻璃體暗區內,后運動明顯。在眼球穿通傷早期還可以從聲像圖的出血形態推測異物的傷道,確定球后穿孔的位置,為臨床處理提供幫助。
視網膜母細胞瘤2例,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1歲零7月、3歲零2月。其超聲圖像呈團塊狀或地圖狀,邊界回聲不清,異常回聲內部呈實質性點狀回聲,大小不等,強弱不一,分布不均[2]。部分強回聲光團后伴聲影,無后運動。腫瘤的前后徑較大,形態呈圓形、橢圓形。其中1例在腫瘤實質回聲中見一個形態規則的無回聲區。此2例患者均在他院治療,經電話追蹤,證實了超聲診斷。
三、討論
由于眼球的特殊構造及眼內容物的良好透聲性,為高頻超聲診斷眼科疾病提供了有利條件。可對異常回聲和病變部位進行多方位掃查,顯示其立體結構,超聲檢查眼球方法簡單、無損傷、非侵入、重復性好,直觀、省時,必要時可視眼球運動了解其動態情況,雙眼對照。對眼科常見疾病診斷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烏雞白鳳丸出自明代龔云極的《壽世保元》,由烏雞、鹿角、鱉甲、牡蠣、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天冬、甘草、生地、熟地、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等中藥組成。該藥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心慌氣短、疲乏無力、月經不調、腰腿酸軟、白帶量多等病癥。近年來,隨著對烏雞白鳳丸藥理作用的進一步研究發現,該藥不僅對上述婦科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對一些眼科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臨床研究表明,用烏雞自鳳丸可治療以下幾種眼病:
1、麻痹性斜視麻痹性斜視是一種以雙眼復視、眼位偏斜、眼球活動受限為臨床特征的眼病。中醫認為,該病多因衛外失固、肝腎之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而烏雞白鳳丸有氣血雙補、益于肝腎之功效。臨床上有醫生用烏雞白鳳丸治療該病患者6例,其中外直肌麻痹者3例,內直肌麻痹者2例,上斜肌麻痹者1例,其病史均在一個月左右。這些患者用烏雞白鳳丸治療1-3個月后均獲得痊愈。用烏雞白鳳丸治療麻痹性斜視時,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1~3個療程即可見效。
2、外傷性低眼壓 眼球受到鈍挫傷后,由于房水分泌受到抑制和血管舒縮不穩定等原因,可導致眼壓降低,出現視力減退、視物變形、眼痛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眼球萎縮。中醫認為,眼外傷可損傷氣血和脈絡,導致氣機不利或血瘀停滯,也可導致氣隨血失、氣血虛弱、房水失養,從而易引起低眼壓。而烏雞白鳳丸有補氣養血之功效。臨床上有醫生用烏雞白鳳丸治療該病患者16例,其中眼球挫傷性低眼壓14例,鞏膜裂傷性低眼壓2例。在這些患者中,經服用該藥2周治愈的2人,經3-4周治愈的9人,經5~8周治愈的4人,有1人因眼球萎縮而治療無效。用烏雞白鳳丸治療眼外傷性低眼壓時,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半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2-4個療程即可見效。
3、視疲勞視疲勞是目前眼科門診常見的一種眼病,多由用眼過度所致。患者常會感到眼及眼眶周圍疼痛、視物模糊、眼睛干澀、流淚等,嚴重時還可有頭痛、惡心、眩暈等癥狀。中醫認為,視疲勞多因久視勞心傷神,損脾耗氣,傷肝腎之精血,使氣血不能濡養目竅所致。而烏雞白鳳丸有補益氣血、濡目潤睛之功效。用烏雞白鳳丸治療視疲勞時,每日服2次,每次服9-18克,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1~2個療程即可見效。
小偏方
治療月經先期
原料:玫瑰花10克,茉莉花5克,槐花、橘絡各3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將上藥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一劑,于每次月經來潮前5日開始飲用。
功效:平肝解郁。
適應癥:肝郁所致的月經先期,癥見月經量多,色正常,胸部、兩脅及小腹脹痛。心煩:若郁久生熱,則可見心煩潮熱,唇紅口干,月經色紅量多等。
關鍵詞 眼疾病 流行病學 分布狀態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distribution of eye diseases in Zixing mountain ares,Hunan Province.Methods:Analyse the figures from the survey conducted among all of the in-patients and patients to the policlinic from 2007 to 2009,who come from the romote areas in Zixing.Results:When it comes to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the rank of the diseases is as follows:eye trauma,lacrimal apparatus diseases,corneal diseases,cataract and glaucoma.As for the policlinic,conjunctivitics,eyelid inflammation,lacrimal apparatus diseases and others come first,followed by anisometropia,eyeground diseases,corneal diseases and eye trauma.Conclusion:In the in-patient department,what plays a dominant role is the ocular diseases causing blindness,while in the policlinic it's ocular anterior segment.
Key WordsEye diseases;Epidemiology;Distrbution
為明確湖南資興丘陵山區眼疾病分布,了解眼疾病的地方特點,掌握眼疾病發展的最新動態,增加防治措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我科對湖南資興丘陵山區6344例眼病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查閱我市2007~2009年全部眼科住院病人病歷及2009年眼科門診1年的初診病人登記,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2007~2009年我院共收治眼科病504例。男女比為1.6:1,城鄉比為1:1.72。2009年眼科門診一年的初診病人5804人,男女比為1.37:1,城鄉比為1:1.5。
住院眼科疾病分布情況:眼科疾病分十大類[1],見表1。
門診眼科疾病分布情況:結膜炎、眼瞼炎癥、淚器病、翼狀胬肉、眼瞼位置異常等其他眼病類2403例,占總數的41.4%,居第1位。沙眼315例,占總數的5.4%(按1979年全國第二屆眼科學術會議制定的沙眼診斷、分期方法)[2]。屈光眼肌病986例,占總數的17%,居第2位。主要是屈光不正(含老視)。其中近視867例,占本類病的87.9%,斜視僅8例,占本類病的0.8%;眼底病978例,居第3位。其中葡萄膜炎、視網膜炎627例,占本類病的64.4%。其他為高血壓眼底病變、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脫離等病變。角膜病518例,居第4位。感染性炎癥466例,占90%,眼外傷357例,其中機械性損傷258例,占72.3%。白內障132例,占總數的2.3%,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03例,占本類病的78%。見表2。
討 論
眼部疾病是眼部所有組成部分發生疾病總稱,包括了眼瞼病、淚器病、結膜病、角膜病、鞏膜病、葡萄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疾病、視路疾病、眼眶疾病、眼外傷、眼的屈光、眼外肌病、眼部腫瘤等。
本組住院病例均是雙肓,食物單調、青光眼是主要致肓性眼病之一,多與遺傳、全身性疾病有關。因此,提高基層衛生單位的早期診斷能力十分重要。積極開展愛眼知識宣傳,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視覺第一中國行動”衛生部項目辦公室治眼病登記表.
2 毛文書,主編.眼科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65-66.
眼科護理具有自身特殊性,在目前醫院臨床實踐中還存在技術操作不規范、專業知識不過硬、對心理護理和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健康宣傳教育不到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積極加強教育培訓、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做好心理護理和安全教育、落實健康教育,不斷提升眼科護理水平。
關鍵詞
眼科護理;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同時也帶來越來越多的身體疾病。近年來,眼科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患者數量不斷增長。眼科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病患群體,眼的結構精細,輕微的損傷即能引起視力障礙,并由此導致生活自理困難和精神負擔[1]。眼科患者的護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眼科病種多、用藥種類及給藥途徑較多,護理技術復雜,護理程序繁瑣。由于這些因素,在眼科護理實踐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影響著眼科護理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患者康復。分析和解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和完善眼科病人護理,成為醫院醫護工作的重要課題。
1.眼科護理的重要性
眼睛是重要的感覺器官,90%的外界信息通過眼獲得,眼部病變可影響全身,比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會出現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全身疾病也可能表現為眼部病變,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甲亢眼球突出等。眼的組織結構精細,功能特殊,對外界刺激敏感,病眼組織抵抗力差,病情變化快。視力障礙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影響,產生明顯的痛苦感受,導致病人心理改變[2]。眼部疾病的特征決定了眼科護理的特征,要求護士要樹立整體的護理觀念,具備敏銳的病情觀察能力,具備一定的心理護理能力,能夠進行眼科精細護理操作的能力,運用溝通技巧進行健康指導的能力。眼科病人常見癥狀:(1)視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視力障礙,視野改變,色覺障礙,視物變形等;(2)感覺異常。主要表現為眼疼、干澀、眼癢、異物感、怕光等;(3)外觀異常。主要表現為眼紅、眼瞼腫脹、眼部分泌物、眼球突出、流淚和淚溢等。
2.眼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從醫院眼科護理實踐現狀看,當前還存在操作不夠規范、心理健康和健康知識宣傳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著眼科護理水平的提升。
2.1技術操作不規范眼科護理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具有顯著的科學性、技術性特征,操作過程要求輕、穩、準。從當前醫院眼科護理實踐看,部分醫院部分護理人員存在對眼部結構不了解、業務不熟悉、操作不熟練、動作粗暴等現象,這就可能導致護理過程中出現一些狀況,比如點眼藥水方法不當給患者帶來痛苦,也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護理人員不能熟練掌握進針深淺度,在球結膜下注射等操作中可能致眼球穿破傷,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有的護理人員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耐心,為求自己省事,要求患者自己點眼藥水,或者不按醫囑時間及次數點眼藥水,在點眼藥水前不按規程清洗眼部臟物。還有的護理人員出現打錯針、發錯藥,出現眼部上藥錯誤,如左眼點成右眼,縮瞳點成散瞳,特殊用藥后未告知患者臥位而影響到對側眼睛等。
2.2專業知識不過硬眼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護理人員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臨床處理能力。但在臨床實踐中往往由于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和臨床處理能力不足而導致一些意外狀況出現[3]。目前的護士隊伍主要以年輕人為主,多數是從學校畢業時間不長的工作人員,對專科知識未能全面掌握,對常見病的病因、治療、護理、飲食、健康教育知識缺乏,臨床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實現學校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主要表現在全身性疾病急救能力不足等。眼科疾病因其自身特點,往往伴有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護士對全身病情估計不足,解決問題經驗不夠,不知該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影響治療效果。
2.3對心理護理和安全教育重視不夠眼是人接觸外部世界的主要感覺器官,一旦出現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心理護理也應當是眼科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但在實踐中,往往由于護士隊伍人員不足,護理人員通常是被動地按照醫囑去完成最基本的護理工作,而忽略了患者因眼科疾病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眼病患者由于視力障礙,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可能出現打翻藥杯、跌倒、墜床、迷路、誤食等護理安全隱患,患者擅自離開醫院而院外不可預知的危險等,在眼科護理中未予以足夠重視。
3.改進和完善眼科護理的對策
針對當前眼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可從加強培訓、重視心理護理、強化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改進。
3.1強化教育培訓定期不定期開展眼科護理人員業務知識培訓。醫院可組織經驗豐富的護士定期對年輕護士進行培訓,指導年輕護士掌握眼科護理專項操作程序和技術要求。在工作中開展結對子活動,一個經驗豐富的護士帶一個年輕護士,在臨床實踐中及時指導。同時還要加強眼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不斷充實和豐富醫護理論知識,引導護理人員形成愛崗敬業的良好修養,預防職業倦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3.2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醫院要為急癥患者制訂相應的服務流程。尤其是要對青光眼急性發作、眼外傷、化學燒傷的患者制訂專門的服務流程,以便能夠及時治療患者,盡量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安全,恢復患者視力。同時,眼科還應該建立不安全隱患登記制度,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若發現不安全因素,則應及時進行登記,以此來提醒其他人員注意。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強調在原有的質量基礎上不斷定位更高標準,使護理質量始終處于一個良好的循環軌道中。
3.3做好心理護理眼科患者因病情、年齡、性格、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心理特點也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因視力低下或失明,擔心生活不能自理,給家人增添負擔,年輕人擔心視力損害影響戀愛、婚姻、工作和前途,小兒對病情不了解,但對住院有恐懼心理,最痛苦的莫過于外傷后需摘除眼球的患者,既承受傷痛的折磨,又要承受精神上的打擊。這就要求護士以熱情的態度,用關切的語言,采取適當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以掌握其思想、情緒、家庭、經歷等方面的情況,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反應,給予適當的安慰和引導,使患者正確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治療。
4.落實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眼科護理的重要內容,落實健康教育對于手術成功和預防并發癥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眼科手術前后都應當積極落實健康教育。在手術前,應當讓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療方案,讓患者心里有數,對治療充滿信心,減輕心理上的焦慮。在手術后,要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方法幫助自己盡快康復,如青光眼患者不宜在暗室久留,以免瞳孔散大眼壓升高;視網膜脫離患者術后俯臥1w等,并向其解釋原因。同時,還要指導患者在康復后如何保養自己的眼睛。眼科護理是一項精細的工作,護理人員稍不留意或違反操作規程就會導致護理差錯的發生,為患者帶來痛苦[4]。眼科護理過程中既要注重操作程序的嚴謹性,同時還要兼顧心理護理、健康宣傳教育等輔措施,從技術、心理、宣傳等方面全面提升護理質量和水平,為眼科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曹亞.眼科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管理[J].南通醫學院學報,2009,(9).
[2]劉桂琴.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9,(7).
[3]葛學娣,李冰,凌霞等.住院患者護理安全影響因素的調查[J].護理雜志,2011,(4).
眼睛一直是身體的窗戶
由于人體系統是相互關聯的,因此眼睛的病變可以反映出血管、神經和免疫系統等處的病變。和其他器官不同,眼睛在某種程度上是透明的,因此通過眼睛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了解身體狀況。借助專用設備,可以通過眼睛進行直接觀察血管、神經和其他組織。
使用常規監測,眼科醫生可能是第一個發現某些健康問題的人,并能引導病人進一步檢查,這可以幫助病人提前診斷和治療。例如,視網膜毛細血管中的凝塊表明可能存在中風危險,而視網膜毛細血管壁增厚或者血管變窄表明可能有高血壓。在某些情況下,眼科檢查可以幫助確診某些疾病,或幫助區分不同的病癥。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流行病學部副主任埃米莉·周說:“毫無疑問,眼睛一直是身體的窗戶。”她補充說,“任何視覺發生變化的人都應該馬上看醫生。”
專家們努力了解眼睛所帶來的信息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增進對眼睛所能揭示的疾病的了解。例如,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眼球后部被稱為CHRPE(即先天性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肥大)的黑斑與某些類型的結腸癌的關系,以及與癡呆癥相關的病變在眼睛中的征兆,例如眼睛對光線的反應。也有些科學家,例如,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流行病學部副主任埃米莉·周正在研究如何更長久地保持眼睛健康,這對身體其他部分的健康也有好處。
許多公司正在開發更先進的技術,以更好地檢查眼睛。例如,蘇格蘭的Optos公司發明了一種機器,它可以更好地掃描視網膜邊緣。現在,醫生診室和臨床研究診室中都能看到這種機器。它提供了200度視野,而不是通常的30度視野。可以看到更多邊緣意味著能更早或更準確地診斷各種疾病,并可以與干預工具共同使用以提高治療效果。據Optos公司臨床開發部主任安妮·瑪麗·凱恩斯稱,該公司目前正投資開展一項使用視網膜成像技術診斷心臟病的研究。
眼睛可以幫助預測中風風險
眼睛的功能是將入射光信息轉化為大腦能理解的訊號,從而產生視覺。但視覺問題可能顯示出眼睛本身以外的問題。
眼睛的一個關鍵結構是視網膜,它讓我們能夠體驗視覺。它是由神經組織構成的,并包含許多血管。人體其它部位的血管病變也反映在視網膜中,有時比身體任何其他部位都更明顯或更早。
眼睛可以幫助預測中風風險,這對有心臟病和其他中風風險因素的人尤為重要。據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稱,這是因為頸部和頭部動脈中可能導致中風的血塊通常會在眼睛的毛細血管中顯現為可以看到的視網膜栓塞或凝塊。
從免疫系統與眼睛的相互影響中也可以得出關于身體其他部分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或感染的信息。有時,眼科癥狀可能在病人出現其他癥狀,例如關節疼痛,之前顯現出來。
例如,視神經發炎可能表明其他方面健康的年輕人身體出了問題。視力減退且眼睛時而疼痛可能表明患有多發性硬化。如果視神經盤(視神經的一部分)腫大,且病人有對稱視野縮小,例如雙眼右視野縮小,那么他們可能需要檢查是否有腦腫瘤──這是一種罕見的情況。
如果在眼球玻璃體中看到漂浮的白血球等免疫細胞,那么可能表明存在局部眼球感染,或者遍布全身的感染。
眼科檢查能判斷是否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可能導致重大眼睛病變的疾病。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種常見的致盲疾病中,血管會出血并滲出血液和液體。當血管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時,可能導致眼組織缺氧并死亡,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
而且,糖尿病病人的眼睛還會有血管增生,這些血管將纏在玻璃體(粘稠的膠狀物,充滿于視網膜旁的空腔體里)中。當視網膜和玻璃體要分離──人們年老時常會發生的情況──但被長出的新血管纏住時,視網膜會破裂,導致更多的問題。
英沃斯塔德等眼科醫生說,通常,進行眼科檢查的糖尿病病人已經知道他們有病,而眼科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他們沒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者當他們患上這種疾病時,確保情況沒有惡化。但他說,偶爾會有病人出現明顯的視力變化,但沒有意識到自己有糖尿病,直到在眼科檢查中被警告出現了與這種病癥一致的眼科疾病跡象。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自英國Butterworth-Heinemann出版公司引進出版了《臨床眼科學》一書。該書譯自在國際眼科學界久富盛名的Jack J. Kanski教授的經典名著Clinical Ophthalmology。
Jack J. Kanski教授是英國皇家外科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眼科學會會員、國王愛德華七世醫院查爾斯親王眼科中心眼外科主任。他長期從事臨床眼科研究和診斷治療工作,學識淵博,業務嫻熟,技術精湛,在發病機理、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段方面頗有建樹,出版過多部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眼科學專著。而本書正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本書內容系統而全面,涵蓋了臨床眼科的各個研究領域,同時也介紹了當前最新的研究進展,反映了國際眼科學發展的概貌。原著英文版自1984年出版以來,經過不斷的再版、修訂,現已累計印刷10多次,被翻譯成近10種語言,是當今世界上銷量最大的一本眼科學著作。在英國以及很多歐洲國家,它被視為眼科專業標準的教科書,不僅如此,它在全球眼科學界也得到了普遍認可并被廣泛應用,被譽為“最具權威性的眼科學案頭參考書”。
本書主譯徐國興教授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福建醫科大學眼視光學系系主任、教授、眼科學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福建省眼科學會主任委員,曾留學于美國Nebraska大學醫學院眼科系;其余幾位譯者也大部分是從北美和歐洲留學歸國的眼科學者、博士、教授,譯者陣容強大。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教授趙家良先生在審閱本書后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并欣然為本書作序,趙教授稱:“本書涵蓋臨床眼科的各個研究領域”,“代表著國際眼科診療水平和臨床研究的新進展”。
全書分眼瞼、淚道、結膜、角膜、鞏膜、晶狀體疾病,以及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內腫瘤、視網膜脫離、后天性黃斑病、遺傳性眼底營養不良、視網膜血管疾病、斜視、眼眶疾病、神經眼科學、外傷等16章,在回顧臨床應用解剖與生理學的基礎上,系統、詳盡介紹眼科各種病癥的發病機制、臨床特征、診斷與鑒別診斷、檢查方法、特殊檢查的操作技巧、治療原則與手術技巧等,配有1700多幅高質量的臨床彩色照片,并對各圖佐以翔實的圖例說明。本書在學術上具有先進水平,在病因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學諸方面都具有權威性。書中所提供的大量照片都是由國外醫務工作者采用高超技術在特定環境下拍攝的,而且許多照片是首次發表的,彌足珍貴。
本書涵蓋范圍廣、內容權威翔實、闡述精辟深入、圖片豐富清晰、病例典型、圖文并茂、版面美觀、制作精美,對眼科專業在校生、實習生以及臨床低年資眼科醫師而言是一部必備的標準教科書,也是值得中、高年資眼科醫師珍藏的案頭參考書,同時也可供眼科科研工作者參考使用。
(《臨床眼科學》,福建科技版,大16開,662頁,精裝,380.00元,責任編輯:何捷、蔣舒)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老年眼科手術患者
眼部疾病為老年患者的常見病,老年患者身體與器官機能下降,心理脆弱且敏感[1],需要我們護理人員耐心的照料,了解老年手術患者的心理需求[2]。運用相應的護理措施,解決手術患者的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及護理,以減少手術并發癥[3]。本研究探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老年眼科手術患者的影響,為今后工作提供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眼科手術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8.12±4.85)歲。全部眼科患者疾病診斷明確并行手術,排除全身疾病。隨機將患者分為A組,B組,C組,各36例,三組患者在年齡、病情及臨床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1.2方法 A組作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B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C組患者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三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眼科手術成功率、術后并發癥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眼科手術患者的影響。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術前對老年眼科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全面評估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況、理解力、判斷力[4]。簡短的語言介紹主刀醫生和麻醉師,讓老年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視。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時刻觀察患者的心理及時解決心理問題[5]。巡回護士用嫻熟的技術為患者進行護理,減少疼痛帶給患者的不適。告知手術情況,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的自然狀態。②健康教育:建立積極主動的生活,正確評價手術效果,加強患者的社會聯系,促進疾病的康復。手術室護士向患者行出院告知,定期復診[6]。
1.3數據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χ2 檢驗,P
2 結果
本研究對三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結果分別為68.9%,89.6%,9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手術心理護理的開展,可極大滿足老年眼科手術患者的心理需求,老年患者由于對眼科手術的恐懼,易產生不良的手術應激反應。研究證明,通過對老年眼科患者耐心細致的講解,可有效減輕患者不良的心理反應,排除患者潛在的心理問題,為手術的進行做好充分配合[7]。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提高老年眼科患者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晉輝.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2012,7(14):140-141.
[2]陳燕.眼科手術患者護理[J].哈爾濱醫藥,2013,23(5):75-76.
[3]張佩華.眼科老年患者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12(10):58-59.
[4]孔祥雯.眼科患者的護理對策[J].現代護理,2011,3(14):128-129.
[5]孫雪梅.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海南醫藥,2012,28(2):72-73.
眼科病房護理工作要掌握好對于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動過手術的病人,因為術后在一段時間內會生活在黑暗中,加上擔心在拆掉紗布之后會永遠的失去光明,所以情緒會很不穩定,因而在護理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能夠充分的展現職業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對病人做好安撫工作,認真記錄病人的情況,做好術后的充分護理,不僅僅要給患者做好護理,還要在精神上給與安慰和支持。
掌握充分的眼科知識和技術后,還要明確在眼科的臨床護理過程中的工作重點,下面做一下簡析:了解眼科患者的情況在患者前來就診之后,再醫生要求病人留院后,就要熟悉病人的情況,包括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藥物護理的情況等,做好記錄。其中在給病人打針吃藥的時候,一定要準確無誤的提供的藥物,一定要嚴謹,不能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給患者帶來負面的影響。護士給患者打錯針吃錯藥的情況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在這個醫患關系這么緊張的時代里,嚴謹是每一位醫護工作者的責任。與患者做好溝通工作在醫務工作中,和患者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護理工作者,所以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個人性格等,然后在工作過程中能夠與其建立良好的溝通,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還能夠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溝通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安撫和支持,讓之后的護理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在和病人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了解到患者的喜好,在簡單的閑聊中偶爾的提一下相關的內容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患者會覺得您對他的關心很多,這樣一來,護理工作會進行的更加順利,當然不僅僅是眼科的護理工作中需要做到這點,只要是醫務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
手術過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很多眼科手術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手術過程中容不得半點馬虎,作為護理人員在和主刀醫師配合的過程一定要完美,這樣會給醫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讓手術更加順利的完成。其中手術室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對于一場手術需要哪些設備,哪些器械,都要做好準備工作。而且眼科手術需要做到精細,會有很多的手術器械,所以作為護理工作者,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能夠快速的為主刀醫生遞送器械,因此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懂得主刀醫師的需求,做好配合工作。手術后的護理工作對于一些需要手術的患者來說,最期待的就是手術過后可以重新清楚的觀賞這個世界,因而在手術之后就會有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沒有很好的護理,那么患者很容易變得焦慮不安,而且因為患者通常都是缺乏手術常識的,所以就會非常擔心自己的手術經過,害怕手術沒有成功,這對于術后的恢復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這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中就需要護理工作者盡快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做好充分的護理工作。這個階段身為護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病人多做鼓勵和健康心態的引導,給與強大的精神支持,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對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關于病情的問題,一定要有問必答,百問不厭,這樣才能讓患者有更好的認識,減輕他們的精神壓力。除了以上精神上鼓勵和心理的引導之外,還要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做到完美,比如說包扎過程,一定要有很高的技術。當然對于一些輔助措施也要做到謹慎,這樣才能讓護理工作更成功。
對病人和家屬做簡單的疾病知識的講解在病人確診疾病類型之后,因為他們自身比較缺乏相關知識,所以會很關心疾病的相關內容,因而會想醫生和護士詢問疾病的相關知識,所以作為護理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簡單的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屬簡單的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讓他們在了解知識后心理能有個準備和認知。而且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病情之后,對于所患疾病的一些病因,發病過程都有一個認識,這樣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就能夠更好的理解醫生的做法,從而更好的配合。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一些眼科科普知識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了一個眼科疾病的患者,不僅會給患者本人帶來巨大的壓力還會讓家屬在一定程度上擔心自己會患上眼科疾病,因而作為護理工作者,可以簡單的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一些與眼睛相關的科普知識,或者是保護措施,可以讓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信心,也可以讓病人的家屬更加放心。如果患者是小朋友,那么還可以教給他們做眼保健操,不僅會給小朋友帶來樂趣,還能幫助他在今后更好的保護眼睛。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把一些用眼嘗試給病房里的病人降解一下,他們會樂于學習的。
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每一項護理工作都應該好好掌握,對于要求更為細致的眼科臨床護理工作更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握好工作的重點,然后在工作中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幫助他們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的視力,守護好他們的心靈的窗戶,讓他們更好的觀賞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每一位朋友都希望自己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都不希望自己遭受病痛的折磨,美好的生活還在等著他們,繽紛的世界還在等著他們去瀏覽,所以,作為一名眼科護理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他們保駕護航,為他們創造一個美麗的世界。
眼科病房護理工作要掌握好對于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動過手術的病人,因為術后在一段時間內會生活在黑暗中,加上擔心在拆掉紗布之后會永遠的失去光明,所以情緒會很不穩定,因而在護理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能夠充分的展現職業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對病人做好安撫工作,認真記錄病人的情況,做好術后的充分護理,不僅僅要給患者做好護理,還要在精神上給與安慰和支持。
掌握充分的眼科知識和技術后,還要明確在眼科的臨床護理過程中的工作重點,下面做一下簡析:了解眼科患者的情況在患者前來就診之后,再醫生要求病人留院后,就要熟悉病人的情況,包括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藥物護理的情況等,做好記錄。其中在給病人打針吃藥的時候,一定要準確無誤的提供的藥物,一定要嚴謹,不能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給患者帶來負面的影響。護士給患者打錯針吃錯藥的情況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在這個醫患關系這么緊張的時代里,嚴謹是每一位醫護工作者的責任。與患者做好溝通工作在醫務工作中,和患者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護理工作者,所以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個人性格等,然后在工作過程中能夠與其建立良好的溝通,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還能夠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溝通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安撫和支持,讓之后的護理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在和病人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了解到患者的喜好,在簡單的閑聊中偶爾的提一下相關的內容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患者會覺得您對他的關心很多,這樣一來,護理工作會進行的更加順利,當然不僅僅是眼科的護理工作中需要做到這點,只要是醫務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
手術過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很多眼科手術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手術過程中容不得半點馬虎,作為護理人員在和主刀醫師配合的過程一定要完美,這樣會給醫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讓手術更加順利的完成。其中手術室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對于一場手術需要哪些設備,哪些器械,都要做好準備工作。而且眼科手術需要做到精細,會有很多的手術器械,所以作為護理工作者,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能夠快速的為主刀醫生遞送器械,因此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懂得主刀醫師的需求,做好配合工作。手術后的護理工作對于一些需要手術的患者來說,最期待的就是手術過后可以重新清楚的觀賞這個世界,因而在手術之后就會有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沒有很好的護理,那么患者很容易變得焦慮不安,而且因為患者通常都是缺乏手術常識的,所以就會非常擔心自己的手術經過,害怕手術沒有成功,這對于術后的恢復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這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中就需要護理工作者盡快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做好充分的護理工作。這個階段身為護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病人多做鼓勵和健康心態的引導,給與強大的精神支持,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對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關于病情的問題,一定要有問必答,百問不厭,這樣才能讓患者有更好的認識,減輕他們的精神壓力。除了以上精神上鼓勵和心理的引導之外,還要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做到完美,比如說包扎過程,一定要有很高的技術。當然對于一些輔助措施也要做到謹慎,這樣才能讓護理工作更成功。
對病人和家屬做簡單的疾病知識的講解在病人確診疾病類型之后,因為他們自身比較缺乏相關知識,所以會很關心疾病的相關內容,因而會想醫生和護士詢問疾病的相關知識,所以作為護理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簡單的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屬簡單的介紹一些相關的知識,讓他們在了解知識后心理能有個準備和認知。而且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病情之后,對于所患疾病的一些病因,發病過程都有一個認識,這樣在治療過程中他們就能夠更好的理解醫生的做法,從而更好的配合。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一些眼科科普知識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了一個眼科疾病的患者,不僅會給患者本人帶來巨大的壓力還會讓家屬在一定程度上擔心自己會患上眼科疾病,因而作為護理工作者,可以簡單的向病人及其家屬介紹一些與眼睛相關的科普知識,或者是保護措施,可以讓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信心,也可以讓病人的家屬更加放心。如果患者是小朋友,那么還可以教給他們做眼保健操,不僅會給小朋友帶來樂趣,還能幫助他在今后更好的保護眼睛。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把一些用眼嘗試給病房里的病人降解一下,他們會樂于學習的。
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每一項護理工作都應該好好掌握,對于要求更為細致的眼科臨床護理工作更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握好工作的重點,然后在工作中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幫助他們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的視力,守護好他們的心靈的窗戶,讓他們更好的觀賞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每一位朋友都希望自己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都不希望自己遭受病痛的折磨,美好的生活還在等著他們,繽紛的世界還在等著他們去瀏覽,所以,作為一名眼科護理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他們保駕護航,為他們創造一個美麗的世界。
作者:周蓓蕾 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院
關鍵詞:滴眼液;營銷;分析
目前眼科用藥制劑主要有凝膠、注射液、滴眼液、嵌入劑和玻璃體內植入劑等,最常用的給藥方式是眼局部給藥,如將滴眼液、眼用凝膠或眼膏等滴入[1-2]。滴眼液是治療眼睛疾病的藥水,其成份依作用的不同有許多種類,例如類固醇、抗組織胺藥、β阻滯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近幾年,隨著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被廣泛應用以及老齡人口的比例增大,視疲勞、青光眼和視網膜疾病等治療藥物的銷售額也不斷增加,促進了眼科用藥的進一步發展[3-5]。本文對眼科用藥滴眼液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1 眼科用藥滴眼液的消費人群
1.1 VDT綜合征人群
VDT視疲勞,又稱視屏顯示終端綜合癥,常見癥狀有:視功能下降、常感眼部干澀、灼痛、視朦、頭痛、肩酸、背痛及精神疲倦等。隨著計算機、電視機、游戲機等視屏顯示終端廣泛滲透到我們的工作、學習、娛樂場所及家庭生活中,VDT綜合征人群逐年增加,并且速度極快。部分人群工作生活中沒有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出現角膜、結膜炎癥,并引起眼干澀、灼痛、異物感等。長時間操作出現眼、全身不適引起操作者的煩躁焦憂等精神因素,消除VDT視疲勞綜合癥,保護眼睛健康,不僅要注意用眼衛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1.2 學生群體
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當今社會,家長拼命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作為,導致學生的壓力特別大。目前,好多中小學生除了要按時上課,課余時間都用來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視疲勞已經成為學生及家長一直以來的困擾。
1.3 中老年人群
隨著老齡人口的比例增大,中老年人使用的滴眼液的銷售額也不斷增加。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比較容易發生各種眼病,而且很多眼病的危害都很大,甚至有致盲的危險。中老年人群主要眼類疾病有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退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老花眼:40歲后,由于水晶體老化失去彈性,調適能力降低,導致看近物時模糊。白內障:成因微水晶體老化混濁,目前并無藥物可以醫治,輕度白內障病患可配戴適當的眼鏡及太陽眼鏡、點眼藥水及口服藥物可延緩白內障進行。青光眼:成因為老化使淚水出口阻塞,造成眼內壓升高,進而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視力受損,如果早期發現可以用藥物、雷射,甚至手術控制眼壓,防止惡化。
1.4 三類消費人群的購買特點
VDT綜合征人群增長速度快,有強烈的眼保健意識,購買力非常強;學生群體在滴眼液的購買過程中,對品牌認知度較高,購買力較強;多數老人對待眼花等問題不以為意,對眼部健康漠不關心,購買力比較低。
2 眼科用藥滴眼液的營銷策略
目前市場上眼科用藥滴眼液琳瑯滿目,產品竟爭日趨激烈,眼科用藥呈現“細分化、多樣化”的趨勢。由于眼部結構的特殊性,眼表疾病的治療一般采用局部給藥的治療方式,但隨著眼科藥物的不斷發展,眼科藥物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隨著醫療檢測手段的提高及人們對疾病治療要求的不斷提升,眼科不同疾病間及同一疾病的不同發病機理區分更加清晰,眼科藥物產品呈現細分化的趨勢。
2.1 產品策略
所謂產品營銷策略,即指企業制定經營戰略,它是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基礎。產品策略是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在生產、銷售產品時所運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產品定位、產品差異化策略、產品組合策略、品牌策略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運用策略等。
2.1.1 產品品牌
以品牌來建立眼科用藥滴眼液在市場上的業可根據自己企業名稱、商標等實際情況對品牌進行設計,這樣有利于培養消費者對其品牌忠誠度。
2.1.2 產品包裝
產品的包裝是無聲的促銷員,能夠瞬間打動并促使顧客購買產品。人的審美觀是在不斷地變化的,產品的外在美更是如此。了解現代人不斷變化的審美觀有利于把握產品中的感性因素,產品的包裝應大方、簡潔、醒目、新穎、美觀、利于辨別、健康向上。
2.2 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是企業對顧客需求和產品的成本進行估量和分析,如果價格高于得到的價值,公司會失去潛在的利潤,如果價格低于得到的價值,公司就不會得到應有的利潤。一般采用差異化策略,針對不同群體的消費者,產品的價格存在差異。針對VDT綜合征人群和學生群體可采用高價位策略,針對中老年人群應采用低價位策略。
2.3 促銷策略
促銷策略是市場營銷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促銷策略是指企業如何通過人員推銷、廣告、公共關系和營業推廣等各種促銷方式,以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企業可通過、廣播、報紙、展銷會、會員刊物等形式進行眼科用藥滴眼液的促銷宣傳,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VDT綜合征人群可通過電視、網絡廣告進行促銷宣傳;學生群體可在大、中、小學校的校園開展一些公益活動進行宣傳;中老年人群接受能力較差可在老年人活動中心采用人員促銷的方式進行促銷宣傳。
參考文獻
[1]鄭燕敏,張兵.眼科藥的臨床應用和研發進展[J].上海醫藥,2008(3).
[2]楊玉珍,徐麗華,韓素珍.眼科用藥對眼的分布與吸收[J].黑龍江醫學,2000(3).
[3]蔡德山.眼科用藥市場分析[J].中國醫藥技術經濟與管理,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