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57: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我知道的風俗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字:學生資源 民工子女 獨特經歷 沒有束縛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課程資源包含的意義范疇寬廣,既包括教材這一重要的為人們所熟悉的課程資源,也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卻是課程有機組成要素和實施條件的軟硬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是順利達成預期目標,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一個重要保證。教材、教師、學生、學校文化等是校內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而學生是寶貴的課程資源。學生知道的東西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象的,我們教師要好好向學生學習,一定要把學生這一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這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課程資源,而且讓課程包含許多學生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許多孩子跟隨外出打工的父母來到遠離家鄉的地方學習。父母打工到哪里他們就到哪里學習。我們學校位于城中村的位置,緊鄰火車站,是外來務工人員密集地,我們的學校也成了來丹陽打工的民工子女上學的首選。他們像遠方飄來的蒲公英的種子,在我們的課堂中他們成了課程資源的“寶”。
1 “你從哪里來”成了語文學習的資源。
我們班級就有來自全國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的學生,全校就更多了。他們本身就是教學的資源。例如在教學練習中《簡稱歌》時,我利用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省份來教學,效果甚佳。簡稱記憶沒有規律,死記硬背容易忘記。我讓學生說說:你來自哪個省份簡稱是什么?你們能不能從老家的特產、菜名、河流、地方戲名中找到簡稱,幫助記憶?有的說:我是貴州的,成語“黔驢技窮”中就有貴州的簡稱。于是學生爭先恐后說出成語的故事來。有的說:我是云南的,云南紅茶叫滇紅。有的說:我老家是河南,河南有著名的地方戲叫豫劇,有小香玉唱豫劇團,她還帶著她的小豫劇團參加春晚呢!有的說:我知道從南京到上海區火車行駛在京滬線上。有的說:我是湖南的,家鄉有湘江……因為他們來自遠方,在老師的啟發下,才有如此精彩的回答,讓沒有意義的簡稱在這樣的學生交流中輕松掌握,有了關聯記憶知識就不易忘記。學習春節、端午風俗以及《莫高窟》、《黃果樹瀑布》等課文時也可以調動他們的資源來幫助學習,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影響,課堂上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互為課程資源。
2 曾經的“苦難史”成了學生習作的資源。
我們班學生大多來自窮鄉僻壤,他們接受到的新鮮事物少,知道的現代知識少,但是他們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許多生活經歷卻是城市孩子所欠缺的。在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他們享受自然之美,放松心情,也能看到自然兇險的一面,感受到自然的偉力,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人性中堅強、純真的一面被激發出來。他們曾經被留守過,有很多獨處的經歷;曾經長途顛簸過,一路辛苦,一路見聞也不少;曾經被整天為生活奔波操勞的、沒有多少文化、沒有多少教育方法的父母打過;曾經住過土坯的房子,餓過肚子,爬過同學沒見過的大山,趟過連老師也沒趟過的河流……這些都是我們作文課堂上寶貴的資源。這些孩子雖然語言表達能力差,組織素材的能力欠缺,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的作文不再是無米之炊。《我想念老家》、《給爺爺奶奶的一封信》、《門前的柿子樹》、《難忘的春游》、《媽媽不在家一天》等優秀習作,讓我們看到曾經的苦、曾經的淚、曾經內心真切感受化作了學生習作時源源不斷的清泉。老師開發孩子們身上資源的行為溫暖了孩子的心靈,激發了孩子寫作的熱情,認識到顛簸生活經歷也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3 童年的“放養式”成了快樂成長的資源。
每每看到班級中這些來自遠方的孩子,他們不講究穿著,玩著跳格子、丟手帕的游戲,放學沒有人接,卻帶著弟妹,三個一群,五個一堆悠閑回家的情景,似乎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這種“放養式”的童年生活是現在許多獨生子女沒有的,他們沒有獨生子女身上的自私、孤僻、任性的缺點,他們的生活中少了家長的一份束縛、禁錮,多了一份自由、快樂、遇事和同伴的商量,因為弟妹的存在多了一份管理的能力,也因為父母的辛勞也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例如在教學《少年王冕》一文時,王冕說“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理到快活些。”教師讓學生討論:是不是他真的不想在學堂里讀書了?談談你們的看法。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都能走進少年王冕體諒母親、孝敬母親的內心世界。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希望你能夠喜歡!
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1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時機。詩人楊衡贊道:“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斯。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詩題為《重陽》的詩中也有這么九句:“菊并猶阻雨,蝶意切于人。亦應如暮節,不比惜殘春”是的,重陽節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這大好時光做些什么呢?賞菊.品茶.放風箏.蕩秋千……思來想去,我鄭重其事決定為年過七旬的爺爺洗一次腳——過一個重陽節。
放學回到家,我把書包放到一邊,一蹦一跳地來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望著爺爺那瘦骨如柴的身體,又聯想起爸爸口中年輕時身強力壯的大漢爺爺,一個鮮明的對比啊!我張口結舌,感到一股淚涌又在眼眶里打轉兒了,心里也酸溜溜,難過極了,也許女孩子就是這樣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邊又傳來了爺爺聲如洪鐘又堅定有力的話語。“我……暫時保密。”我調皮的一笑。“小滑頭!”爺爺溫和地摸了摸我的頭。我跑出房間,拿了一個洗腳盆,放了點水,試了試溫度,笨手笨腳地端起來,也許是因為水太重,我走起來簡直像個搖搖擺擺的企鵝,還潑一地的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拍了拍我這只“落湯雞”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爺爺的氣管炎又犯了,喉嚨里像個風箱,呼哧呼哧地響,便輕輕地拍了拍爺爺那像弓似的背,有禮貌的說:“請。”爺爺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將計就計,幫爺爺脫了那破爛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腳挪到盆里,搓了搓,又為爺爺敲了敲腿。
這時,我偷偷地看了看爺爺,爺爺臉上笑開了花,意味深長地說:“長大啦!懂事啦!小寶貝親一個!”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推辭,而是輕輕地吻了吻爺爺的臉頰,爺爺也吻了吻我額頭,頓時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溫暖從心底發出,“我愛您,爺爺,我這輩子一定要對爺爺好!”我閉上眼睛許了個愿。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在這重陽節里,我要祝他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們一生。
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2今天是農歷的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一大早就起床了,不光是因為今天是重陽節,還因為今天是星期五,在下午上完課后就可以回家過周末了,我能不高興嗎?
下午上完課后,張教師布置了周末語文作業,其中有一個特殊的作業就是:在重陽節里孝敬長輩。于是,在回到家之后,我就給遠在遂寧的奶奶打了電話,問候了奶奶的身體情況。打完電話后,我又想:既然說重陽節既要插上茱萸,又要登高,可這些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重陽這個大節又是怎樣來的呢?為了解開這些我心中的謎團,我刻不容緩地打開了電腦,查起了重陽節的來歷: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節。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吉利的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與其它節日一樣,也有一個傳說:在東漢時,有一個住在汝河叫瘟魔的惡魔,只要它一出現,就會死掉很多人。在一場瘟疫中,青年恒景的父母雙雙喪命,就連他自己也差點死去。后來,他告別了鄉親與家人,出去訪仙學藝,最后終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名仙長并其為師,學習了降妖劍術。一年后的九月初八,仙長給了他一包茱萸葉,一盅酒,以及避邪的方法。在九月九日前坐仙鶴回家并殺服瘟魔,為民除害。九月九日清晨,恒景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一座山上,給了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酒,作好了準備。中午時分,瘟魔沖出汝河,但它剛到山下同,便戛然而止,臉色大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當我看到重陽節的來歷與傳說時,不由得呀然一驚,沒想到這重陽節還有這樣的故事,真是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不過,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千古名句原來就是因為重陽節而得名的啊!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過去了,但今年的重陽節與往年大不相同,那就是因這在今年的這個重陽節里,我了解了許多從不知道的事,這些知識一定會讓我受益非淺的。
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3太陽收斂起耀眼的光芒,變成一個金燦燦的光盤,慢慢地墜下山去了,那萬里無云的天空,藍藍的,像一個明凈的天湖。滿天紅霞,好似天女散下一件紅衣裳。漫步在回家的小路上,想著老師讓我們開展的感恩活動。此刻,老師教導我們的話語縈繞在我的腦海里:“要孝敬長輩,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對呀!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想著爺爺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這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呀!平時,爺爺是那么愛我,一直把我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為爺爺做過一件事,我是不是應該感恩爺爺,回報爺爺,孝順爺爺呢?對了,爺爺每晚都有邊喝茶邊看報的習慣,我若是給爺爺泡一杯茶,爺爺該多么開心呀!
晚飯過后,爺爺仍像往常那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我連忙跑進廚房,燒了一壺開水,又取出一個茶杯,放入爺爺最愛的大紅袍,再用開水沖泡。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好香呀,難怪爺爺這么喜歡喝大紅袍!我小心翼翼地端著茶杯來到爺爺身邊,恭恭敬敬地說:“爺爺,請您喝茶吧!”爺爺抬起頭,很驚異地看著我:“孫女兒給我泡茶啦!”我笑著說:“是的,爺爺,快喝茶吧!您要再不喝的話,這茶就涼了!”爺爺忙放下報紙,接過我手中的茶杯放到嘴邊,瞇起雙眼,深吸了一口氣:“真香呀!真香……”爺爺輕輕地抿了一口,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好茶!好茶!”說著,爺爺放下茶杯,捏捏我的小鼻子,眉開眼笑地說:“今天,太陽打從西邊出來啦!孫女兒給我泡茶樓!”“哎呀,爺爺,您平時那么疼愛我,我卻沒有為您做過一件事今天是重陽節,我正想借今天這個機會來孝敬您!”爺爺樂得合不攏嘴,笑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線,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來的興奮。
窗外,風輕輕搖動樹枝,葉兒輕輕呢喃,在風中優美的舞蹈,沙沙沙,仿佛一串愛的音符,奏出生命中最和諧,最美妙的華章……
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4農歷九月九日,便是“重九”日,因為“九”是八卦中的陽爻,所以又稱“重陽節”。同時,九九也稱為長久之意。所以這天也是“老人節”。
重陽節有些習俗,比如要看望老人,節日通常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踏秋;傳統食物為重陽糕、酒;節日重在敬祖、敬老、感恩。
這一天,是我外公的生日。
早晨,為外公生日做準備,拿出我的零花錢,出門去了。我小跑著,去了文具店,買來彩紙和筆,又跑去蛋糕店,買來一塊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拿出彩色卡紙,開始寫賀卡。
中午到了,我的賀卡也做好了。上面有幾朵立體花朵,還有一個正方形窗子,里面寫“一場秋雨帶去一份溫馨,一縷陽光送去一份暖意,一份友情送去一份思念,在這重陽佳節的日子里,希望你健康快樂”翻開一頁,四角上有金色花紋,依稀能看見幾匹形態各異,生龍活虎的馬,左邊是一幅畫,一個笑瞇瞇的老人坐在藤條大木椅上,看著桌子;一個小孩在桌子旁給老人捶背;桌上有一個精致漂亮的小蛋糕,上面用奶油寫著:“生日快樂”四個字;墻上掛一個日歷,上面寫著:“九月九日”、“重陽節”旁邊還有幾個小字:“外公生日”。右邊是我從網上搜到的20個成語: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平八穩、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報喜、八面威風、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招財進寶、金玉滿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吉星高照、旭日東升、欣欣向榮。
中午,我來到外公家,把賀卡和蛋糕交給他,外公樂壞了,我又給他捶背,他心里別提多舒服了。我把蛋糕給外公,他說:“我不會切,你來吧。”我迫不及待地切開了蛋糕,雖然是給外公的,但我也是想吃的。切成六塊,給外公、外婆、媽媽、我、舅舅、舅媽,給外公的那塊,老人蛋糕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雙九重陽節的初一優秀作文5九月初九重陽節,既是登高賞菊的時節,也是尊老敬老的節日。
重陽節這天,媽媽因為要上班,爸爸就一個人帶我回老家探望爺爺奶奶,一見到他們,我就趕緊呈上精心制作的節日賀卡,祝他們節日快樂,奶奶見了臉上笑成了一朵花,直摟著我不停地說“心肝寶貝真乖,真懂事啊!”爸爸則是一到家就到廚房幫忙,一會兒洗菜、一會兒掃地,忙得不亦樂乎,嘴里還不停地和奶奶聊著家長里短。吃飯時,他吃了一碗就不吃,奶奶忙說:“怎么吃這么少?你剛才干了那么多活,再多吃點吧!”可爸爸卻說:“我飽了,你們慢慢吃吧。”說完又到廚房忙了起來。
爸爸并不是只重陽節這一天才孝敬爺爺奶奶,平時,他不論工作多忙,事情多繁雜,都堅持每個周末回老家一趟。每次爺爺奶奶都高興地叫我們坐著看電視就好了,不要忙這忙那的,好像只要我們回家就是的滿足了。我們覺得“孝敬”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幫長輩捶捶腰、倒到水、做做家務,可爺爺奶奶卻認為只要聽他們說說話就行,他們還總是反過來幫我倒水,對我噓寒問暖,我一流汗他們就趕緊幫我擦汗,一打噴嚏就趕緊給我添衣,對此我有時會感到厭煩,可他們卻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