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食品安全知識

食品安全知識

時間:2023-05-30 09:47: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安全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食品安全知識

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食品安全;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502-01

在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消費團體,擁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對社會有較強的影響力,食品衛生安全與之密切相關。如何提高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解決大學生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已成為目前社會關注的熱點。本研究通過對332名在校大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相關問題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現況,分析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的影響因素,為高校進行大學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隨機抽取某綜合院校332名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設計經查閱文獻、預調查后修改完善形成。問卷以選擇題形式為主,內容包括一般情況、食品安全知識等問題,其中:準備食物前安全知識6題;加工食物相關安全知識6題。

1.3 質量控制與數據分析:調查前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現場講解,然后由調查對象無記名填寫問卷,采用Epidata 3.0軟件雙軌質控錄入數據,應用SAS 9.1.3(SAS Institute, Cary, NC)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兩組間的比較使用χ2檢驗,所有的統計檢驗均為雙側概率檢驗,P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分析:共發放問卷350份, 回收問卷350份, 其中有效問卷332份, 有效率為94.86%。受調查學生年齡范圍17-22歲,其中:男生143人,占43.07%,女生189人,占56.93%.

2.2 大學生獲得食品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由表1可見,大學生獲得食品安全知識主要來源是家庭和朋友,占37.05%,其次是大眾媒體和因特網,分別占20.48%和19.58%。

表1 食品安全知識獲得途徑情況

3 討 論

食品的質量不安全,將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食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學生群體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他們的知識水平較高,接收能力強。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識,但對準備食物前安全知識、加工食物安全知識方面的知曉率較低。

3.1 加強大學生準備食物前相關安全知識教育 調查發現有59.04%認為接觸臉部、衣服后需要洗手、51.20%認為患有腹瀉發燒的人不能準備食物。但是只有40.06%的人了解清洗餐具的方法、41.87%的人認為流動的水是清洗蔬菜和水果的最佳方式、49.40%的人認為手背上有傷口不能準備食物、48.80%的人意識到使用切菜板切過生肉和生魚之后,需要更換或者清洗、由此可見,大學生由于在校求學,對準備食物前相關安全知識欠缺,需加強此方面的宣傳教育。

第2篇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什么是飲食風險

風險可簡單地理解為人所不希望發生的事件的發生概率或機會多少。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問題,不過風險有大小,飲食當然也不例外。有一些飲食風險是可以度量的,而有一些飲食風險只能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給予估算,例如某種食品成分的風險。飲食風險通常都是針對整個人群而言,并非指個人風險,后者通常比群體風險要低或高一些。就食品而言,個人風險將視危害成分暴露量、個人敏感性及飲食方式等而定。用風險概念來分析食品安全性問題,就不難理解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無風險或零風險的事,問題在于消費者能接受什么樣的風險。對可能的風險和獲益作綜合的平衡,權衡得失利害,才能作出合理的取舍和符合實際的決策。例如,在外就餐可能有食品污染、餐具不潔、染病機會多等危險,但有省時、便捷、美味的好處,相對而言,其風險在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農藥、獸藥、添加劑及其他化學品,可能為消費者帶來一定的風險,但不用這些化學品又會增大別的風險,如病蟲害滋生可使食品中某些致病的微生物、生物毒素、寄生蟲增多,導致食品的質量和數量嚴重下降,食品的營養和品味不佳,食品價格上漲。作為消費者,只能根據條件選擇接受哪一種風險。顯然,對風險與獲益兩個方面的充分、全面的認識與理解,是確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其中,對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的風險評價及其相應的風險控制,則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需要嚴格的方法、技術、工作程序和機構上的支持與保證。

3當前食品安全面臨哪些新問題

對有害投入品的投入變換手法,給檢測工作帶來了難度。如養殖戶添加“瘦肉精”變過去的全程添加為現在的宰前二十天停止添加,規避了通行的尿樣檢測,但肝、腎、肌肉中仍然殘留,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仍然有較大的危害。

有害投入品的功能花樣翻新,危害面較大。現在有害投入品的功能,不僅是為了降低成本,還包括改變顏色、形狀、口感等,并不斷開發“新的功能”。例如,為了提高銷售價格,某地十多家養雞場竟在雞飼料里添加了加麗素紅(色素)以生產所謂“紅心土雞蛋”;為防止蒼蠅污染,竟在火腿上噴敵敵畏;為使蠶蛹顯得新鮮,竟給蠶蛹噴敵敵畏,使之不住搖頭;在魚池中加入激素,使魚保持活力,不斷游動;給屠宰前的生豬喂鹽,使之口渴喝水,以增加肉中水分等。

有些企業打著金字招牌制售污染食品,欺騙性較大。一些不法分子將普通的甚至是污染的食品進行包裝,貼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食品”的標簽,或打著著名品牌的招牌,進入超市高價出售,利用品牌、超市的信譽度和影響力,欺騙消費者。

以低營養食品原料替代生產假冒高營養食品,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由于廣大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后的偏遠地區,收入水平較低,監管力度較弱,加上農民食品安全意識普遍不強、鑒別能力差,給制假售假者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將假冒偽劣和有害物超標食品的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

4食品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及昆蟲的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細菌與細菌毒素、霉菌與霉菌毒素以及病毒等的污染。出現在食品中的細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傳染病等的致病菌外,還包括能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并可作為食品受到污染標志的非致病菌。病毒污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污染,而其他病毒不易在食品上繁殖。寄生蟲及其蟲卵主要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直接污染食品或通過水體和土壤間接污染食品。昆蟲污染主要包括糧食中的甲蟲、螨類、蛾類以及動物食品和發酵食品中的蠅、蛆等污染。

化學性污染 食品化學性污染涉及范圍較廣,情況也較復雜。主要包括: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藥、獸藥、有毒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二惡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運輸工具等接觸食品時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質。③濫用食品添加劑。④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如酒中有害的醇類、醛類等。⑤摻假、制假過程中加入的物質,如在辣椒粉中摻入的化學染料蘇丹紅。

物理性污染 有的物理性污染物可能并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但是嚴重影響了食品應有的感官性狀和(或)營養價值,主要有:①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等;②食品的摻雜使假,如糧食中摻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摻入大量的糖等;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采、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5家庭防范食品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一般來說,家庭防范食品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購買沒有污染和雜質、沒有變色及變味且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物,不買已知被污染的食物。(2)生魚生肉應在低溫下保存,買回后若超過兩小時才烹調,也宜先放入冰箱,不要圖省事。(3)要買消毒牛奶,不食用未經加工的牛奶。(4)易腐敗的食品要隨買隨加工,加工過的食品最好馬上吃掉。食物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越長,危險性就越大。(5)做飯前要把手洗干凈,中間轉而做另一種食品時最好也要洗手。(6)菜刀、菜板用前都應清洗干凈,要先切熟食,后切生品,或切生熟食品的菜刀、菜板分開。(7)盡量用封閉的容器裝食物。(8)當準備食用已存放一段時間的食物時,要將食物再次加熱到100℃以上。(9)飲用潔凈的水,把水燒開了再喝。(10)及時將廚房里的垃圾清除、扔掉。

6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食源性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7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第3篇

>> 大學生食品安全KAP現狀及干預對策 石家莊市大學生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深圳市高中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深圳市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廣州市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江蘇某高校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與分析 住院患者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 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研究 食品安全檢測現狀及對策研究 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研究現狀 醫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現狀及干預對策分析 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及購買行為分析 河北省農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現狀調查 廣州市大學生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醫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淺析 淺析醫學生逃課現狀及對策 食品安全現狀及防制對策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 也談食品安全的現狀及對策 淺談高校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Mead, P.S., Laurence Slutsker, Vance Dietz, et al. Food-Related Illness and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1999(5):5.

[3] 馬斯嘉,劉小娟,黃才苡.某高校大學生食品安全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衛生研究,2012(2):297-299.

[4]萬改紅,張強.對醫學生食品安全認知水平的調查[J].衛生職業教育,2011(16):106-108.

[5]Susan Turnbull-Fortune, Neela Badrie.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Practices to Food Safet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Living in Residence Halls, Trinidad, West Indies[J]. On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2(1):1-11.

[6]Mulugeta Kibret, Bayeh Abera. The Sanitary Conditions of Food Service Establishments and Food Safety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Food Handlers in Bahirdar Town[J]. Ethiop J Health Science, 2012(1):27-34.

[7]Rachelle Booth, Magaly Hernandez, Erica L. Baker, et al. Food Safety Attitudes in College Student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of a Conceptual Model[J]. Nutrients,2013(5):328-339.

[8]韓德崗.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衛生與健康,2012(9):12,177.

[9]田栗,趙麗娟,孫磊等.石家莊市大學生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學校,2010,31(5):543-545.

[10]左群,王憶.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學生食品安全KAP調查與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2,23(2):46-49.

[11]劉小華,占華劍,李淑梅等.贛州市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8):1901-1902.

[12]宋陽,張然,張立實.成都市大學生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02-303,306.

[13]趙海峰,王慧芬,溫凱婷等.山西省不同學科類型院校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13(10):736-742.

[15]韓洋.關于經濟法框架下的食品安全保護問題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3,20(5):41,71.

[14]Xiong Yu. Enlighte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Canada HACCP System and Chines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J].Canadian Social Science, 2013(1):147-151.

[16]新華網.我國5個月取締關閉各類違規違法企業5000余家[EB/OL].(2011-09-27)[2013-10-11].http:///content/2011-09/27/content_23784826.htm.

[17]Penilaian Pengetahuan.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KAP) Among Food Handlers at Residential Colleges and Canteen Regarding Food Safety[J]. Sains Malaysiana, 2011(4):403-410.

[18]林萍,王芳,黃衛東.泛網絡時代食品安全信息在高校傳播模式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24):88-91.

[19]Shuchi Rai Bhatt, S. M. Bhatt, Anita Singh. Impact Analysis of Knowledge Practice for Food Safety in Urban Area of Varanasi[J].Pakist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0(9):186-190.

[20]Wen-Hwa Ko. Food Sanit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for the University Restaurants Employees[J].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2011(2):744-750.

[21]Miraglia D, Branciari R., Ranucci D., et al.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During a HACCP Programme Applied to School Catering of the Perugia Municipality: Years 2008-2010[J]. Italian Journal of Food Safety,2012,1(3):47-52.

[22]Andrea Osimani, Lucia Aquilani, Stefano Tavoletti, et al.Evaluation of the HACCP System in a University Canteen: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and Internal Auditing as Verification Too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3(10): 1572-1585.

[23]David L, H. Holly Wang, Nicole J. Olynk, et al. Chinese Consumer’ Demand for Food Safety Attributes: A Push for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Regul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2(2):489-495.

第4篇

[關鍵詞] 城鎮居民;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

[中圖分類號] R155.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1(b)-134-02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民的食品消費與日劇增,食品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也不斷上升,危害了廣大居民的健康[1],為了解宿遷市城鎮居民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和行為狀況,筆者于2009年7月進行了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式抽取宿遷市宿城區15歲以上、70歲以下的城鎮居民780名,就食品安全知、信、行進行調查。發放問卷780份,經過篩查,剔除無效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08份,有效回收率為90.77%。

1.2 方法

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無記名現況調查,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面對面進行現場調查,問卷當場回收,不配合者不予調查。問卷包括基本情況、食品安全知識、有關事件的了解、態度、行為及建議等。正式調查前,對上述問卷進行了預調查,根據預調查結果對易產生歧義的個別條目做了修改。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pa數據庫錄入。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708例,其中,男性342例(48.31%),女性366例(51.69%)。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95例(13.42%);初中188例(26.55%);高中、職高、中專242例(34.18%);大專、本科及以上183例(25.85%)。年齡15~70歲。

2.2 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

708例中,知道國家頒布《食品安全法》的占61.4%,知道綠色食品標志的占47.6%,認為在鴨的飼料中加入蘇丹紅,使鴨蛋心變紅對人體有害的占81.9%,認為地溝油在經過回收、凈化以后不可以安全食用的占83.8%,認為純天然的食品不一定是安全食品的占63.8%。不同文化程度之間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食品安全認知態度

對于政府衛生部門食品衛生監管工作認為很好的占12.7%,認為好的占12.6%,認為一般的占46.7%,認為不到位的占23.3%,不清楚的占4.7%;希望獲得食品安全知識的占97.2%,其中,23.2%的人覺得迫切需要,66.0%的人覺得需要;有25.8%的人認為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整個民族體質的關系是密切的。對當前食品安全形勢看法有49.1%的人覺得問題太多,令人失望;49.3%的人覺得有問題但可以解決;有1.6%的人覺得沒有問題;有87.7%的人認為實施《食品安全法》對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重要的作用;有91.5%的人表示愿意接受食品衛生方面的健康教育;在食品安全問題中人們擔心蔬菜中農藥殘留占67.9%,擔心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占82.8%,擔心造假食品占77.5%,擔心注水或病死牲畜肉占54.7%,不同性別及學歷對食品安全問題擔心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4 食品安全行為方式

購買食品的主要場所是超市和農貿市場,本調查的708例中占90.4%。在購買食品時遇到超保質期或包裝袋破損食品,有39.0%的人會向消費者協會或向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有83.3%的人會與經營者交涉要求調換,有20.6%的人會自認倒霉,不去追究。可見大部分人認為不合格食品的主要責任在于銷售者,但處理的態度比較寬容。調查中發現不同性別的人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會采取不同的措施,見表2。向有關部門投訴的人中,有28.1%的人認為投訴得到解決,有25.4%的人對投訴解決感到滿意;不向有關部門投訴中,有20.6%的人不知道如何投訴,有22.5%的人認為投訴不能解決問題,有23.7%的人不愿意花費精力和時間去投訴,有6.2%的人自認倒霉。

2.5 了解食品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

了解食品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電視、網絡和報刊,本調查占86.3%。最需要獲得的食品安全知識是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行為的具體指導,本調查占81.7%。

3 討論

調查顯示食品衛生問題已得到宿遷市城鎮居民的廣泛關注,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較強,但在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和實施上還有一定的欠缺,文化程度越低越顯著[2-3]。假冒偽劣、農藥污染、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已受到廣大群眾的重視[4]。電視、網絡和報刊是人們了解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

經調查發現,有97.2%的人認為需要學習食品安全知識,但其知識知曉率和行為方式有偏差,且隨著文化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也下降,具體體現在對《食品安全法》的知曉率低、對綠色食品標志不了解等,居民的食品衛生態度顯示,文化程度越高其態度越好[5],故此建議應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群體、文化程度較低群體的食品安全知識教育。

不同文化層次人員對當前食品安全形勢看法都較悲觀,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大部分人群不向消費者協會或行政監管部門投訴,原因有多種,即使投訴群眾的滿意度也較低,對此有關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應加大對《食品安全法》的宣傳,設立專門食品安全問題舉報專線,加強食品監督力度,嚴格把關,從最基層進行調查監督,對食品生產經營中做得好的經營者實施扶持,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不顧食品安全的經營者嚴禁其進入市場[1]。另外,要增加群眾的維權意識,做到切實為群眾服務,將食品安全問題防患于未然,為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彭,劉艷,黃中夯.成都市農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及需求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5,4(21):428-429.

[2]王新甫,王永中.棗莊市部分社區居民食品安全意識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05,11(2):182-183.

[3]陳國威,孫桂菊,王少康,等.南京市消費者食品安全KAP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5):603-604.

[4]徐曉霞.社區不同人群食品安全意識現狀調查[J].中國熱帶醫學,2005, 5(8):1772-1773.

第5篇

為深入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進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動員全體師生關心、支持和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為切實組織好相關宣傳活動,制定了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這次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堅持“健康第一、學生為本”的思想,按照“貼近學校實際、貼近師生生活”的原則,以宣傳教育進學校為要求,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和途徑,廣泛動員我校全體師生參與“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強化師生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師生自我防范能力,確保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切實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

二、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我校領導非常重視此次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專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宣傳活動,指導開展宣傳周活動。明確了具體實施人員,為開展好此次宣傳周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x、各班班主任

三、宣傳周活動時間

20xx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時間:為20xx年6月17日至6月23日。

四、宣傳周活動主題

20xx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

以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為主線,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知識,努力提高全體師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營養知識,提高食品消費的自我保護能力,從而為打造一個健康、科學、文明的校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五、宣傳重點內容

1、以食品衛生安全與傳染病防治等知識為主要內容,給全體學生上好健康教育課,增強學生衛生防病意識。

2、充分利用校內的板報、墻報、廣播等宣傳方式,重點宣傳食物中毒預防、身體發育所需營養的有關常識。

3、給全體學生家長發一封公開信,向廣大家長宣傳食品衛生等相關知識及要求,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4、上一節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專項教育課,要求學生掌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5、開展一次以食品安全宣傳為主題的班會,要求學生講究個人衛生,不吃來歷不明的食品、禁食路邊小賣店、小吃部食物,確保集體活動的安全。

六、主要宣傳形式

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我校結合實際,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廣泛、生動的宣傳。

1、校園內張貼了“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校園”、“食品安全關系你我他”等宣傳標語。

2、通過國旗下講話的形式,組織啟動《食品安全法宣傳周活動》儀式,向全校師生進行一次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講座。

3、在宣傳活動期間,利用校內的板報、墻報、廣播等宣傳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4、給全體學生家長送發了一封公開信,向家長宣傳了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和要求。

5、為了提高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各班主任老師利用班會課時間,召開以“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為主題的班隊會。提高了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還增強了學生對假冒偽劣食品的認知能力和維權意識。

6、校園內組織開展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的競賽活動。

7、校園開展3年級學生關于食品安全知識的征文活動。

8、組織學生收集、處理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資料、圖片,開辦一次資料、圖片展,同時,組織學生自主完成以“食品衛生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并進行全校的展覽和評比。

七、活動要求

第6篇

1.1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296名餐飲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總知曉率為79.14%,其中對餐飲服務人員定期健康檢查和培訓的知曉率最高達97.27%,對食品的基本衛生要求知曉率最低為47.29%,知曉率在60%以上的內容占78.95%,見表1。餐飲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知曉率差異在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從業年限、餐飲工作崗位和餐飲單位類型5個因素上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性別間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1.2餐飲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的相關態度與行為

97.37%的餐飲從業人員愿意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愿意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和知識的占85.53%、認為遵守各項衛生制度和操作規程是確保食品安全衛生的重要環節達92.11%,94.73%的被調查者認同保證餐具和食品工用具容器清潔、消毒、可有效地預防疾病傳播;在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時按規定穿戴工作衣帽的達89.47%,在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能做到洗手82.89%,在工作中若出現發熱、腹瀉等身體不適能主動請假休息和去醫院檢查的達93.42%。

1.3獲得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途徑

餐飲從業人員獲得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途徑以衛生監督機構培訓和單位培訓為主。

1.4希望獲得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途徑

在296名調查對象中,選擇專業人員講解和組織食品知識有獎答卷及餐飲場所張貼相關知識掛圖與餐飲單位組織培訓等為主要途徑的占63.82%,說明大多數餐飲從業人員還是期望通過上述途徑來獲得食品安全相關知識。

1.5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需求情況

餐飲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需求,前3位依次為食品衛生知識(81.76%)、食品原料衛生質量鑒別(81.42%)、食品安全法規(79.73%)、食品污染因素(79.05%)、如何預防食物中毒(76.69%)、而餐飲加工過程衛生與要求(75.34%%)、引發食物中毒主要原因71.96%,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70.61%)和從業人員衛生行為(65.88%)及洗刷消毒方法(61.15%)分列后3位。說明隨著食品安全法規與知識的的宣傳普及,餐飲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高,相關知識需求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2討論

第7篇

根據**縣人民20**政府辦公室**政辦發[**]32號文件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年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強全縣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食品安全知識,進一步提高我縣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我局掀起了新一輪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將我局開展活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周密部署,成立領導小組

為了搞好該宣傳工作,我局成立活動**宣傳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宣傳月工作,為食品安全宣傳月工作的宣傳提供組織保障。

二、扎實開展**年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

1.采取日常宣傳和重點宣傳相結合,通過廣泛深入、持續有效的宣傳教育,并配合縣衛生局、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等部門在**縣街天重要路段現場散發食品衛生宣傳資料,普及食品衛生知識和法律常識。效果良好,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2.利用我局特殊的廣播電視傳媒優勢,在電視臺和電臺播放安全知識公益宣傳片,在黃金時段插播食品安全知識。以方便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收聽收。如: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餐飲服務安全和食物中毒預防等方面的知識等。

3.配合相關部門制作宣傳標語和展版開展宣傳。把制作的標語懸掛在縣重點場所,宣傳效果好。

三、建立食品安全宣傳的長效機制

為使我縣食品安全宣傳工作長期開展,我局準備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宣傳隊伍,積極培養宣傳骨干。以保證長期宣傳的人力。

其次,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在電視臺和電臺開設專門欄目宣傳食品安全。目前,該欄目正在設計當中。欄目宣傳主要內容:政策法規、食品安全信息、保健食品、化妝品、食品安全知識、綜合監督等方面內容,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今后,我局將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力度,為“構建和諧**縣”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8篇

一、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明確責任。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史戰榮校長任組長,成員由各班班主任及食堂管理人員組成。值周教師負責學校平時衛生情況檢查;食堂管理人員負責食堂人員的管理和食品的把關工作;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健康教育、宣傳、衛生狀況的監督和上報工作。安排專人從事學校食品安全監管的業務工作。做到機構、人員、設施到位,明確責任,強化監督。層層落實,以保證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行之有效地進行,使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

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為了使每個成員增強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學校召開了領導小組會議、班主任會議、食堂人員會議,傳達了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學習了《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讓他們真正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使他們真正明白“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道理。教育炊事人員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小到一棵菜、一粒米,大到一頓飯,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真正做好防患未然,嚴防中毒事故發生。要求班主任利用晨會、班會、黑板報等形式,經常不斷地教育學生注意安全,要求他們不要隨意到校外小攤點買不衛生的零食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針對流行病季節性特征,以高度戒備心理,從小處、細處入手,做好流行病的預防、宣傳教育工作。

三、積極落實好上級布置的各項專題教育活動。

1、舉辦一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講座。

圍繞“保障食品安全,建設和諧校園”的主題,進一步貫徹落實區教體局文件精神,我校舉辦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專題講座,不斷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的知曉率。

2、各班上了一節以食品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課,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3、召開食品安全主題班會,以“食品安全,關系你我他”為主題,采取教師講解、案例分析、同伴教育的形式,交流、分享食品安全的經驗;

4、辦了一期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衛生與健康》宣傳欄,通過校園廣播、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學生介紹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

5、掛了一幅“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宣傳標語。

四、加強食品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培訓。

對學校食堂負責人以及學校食堂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專業知識及傳染病防治專業知識培訓,重點培訓食品采購關、加工關、儲藏關、消毒方面的相關知識。組織從業人員學習食品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日常行為規范培訓,不斷提高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

五、狠抓學生食堂規范化管理,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1、在原料質量及粗加工方面做到:

(1)、原料由專人到指定的長期供應點采購。

(2)、設有專門的原料驗收員,經驗收,腐爛變質等不合格的原料堅決不予進入學校食堂。

(3)、有專門盛放原料的容器,絕對不能讓原料被污染。

(4)、設有原料加工的專用場地。

(5)、原料清洗做到葷、素分開。

2、在食品貯藏方面做到:

(1)、食品分類存放,排列整齊。

(2)、有食品貨架和貨柜,并做到離墻、離地存放。

(3)、倉庫做到干燥、通風通氣,有防潮、防霉設施。

3、食品制作及餐間做到:

(1)、通風透光良好,給、排水方便合理。

(2)、地面無積水。

(3)、天花板光滑整潔,無霉點,無蜘蛛網。

(4)、灶臺及分餐臺粘貼有白色瓷磚,并保持無污漬垢。

(5)、設有能防蠅、防蟲、防塵的衛生設施。

(6)、設有青菜浸泡池,買青菜要求先行浸泡20分鐘。

4、對炊具做到:

(1)、有專人負責洗滌,消毒炊具。

(2)、設有餐具洗滌池,沖洗池及消毒池。

二、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措施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繼續加大力度。為此,我們將加倍的努力,在今后一段時期,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提高各學校領導對食品衛生安全的意識,切實樹立“學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責任制度,包括學校的責任,提高責任意識,落實各項監管責任。

(二)堅持食堂從業人員上崗培訓制度。

(三)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要求各班在活動月結束后仍然要利用健康教育活動、校園板報、廣播等多種宣傳形式,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增進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

第9篇

一、活動宗旨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按照《通知》要求,在市局的統一部署下,圍繞“共建信心共促發展”宣傳主題,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315”系列宣傳活動,充分發揮質監部門在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提升全區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活動時間

315”系列宣傳活動時間從*年3月2日開始,3月20日結束。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消費常識、食品安全、質量法規、計量、標準相關知識和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集中宣傳活動

活動內容:與區工商局、區消費者協會聯合開展宣傳活動,展示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辨別假冒偽劣產品、接受現場咨詢及相關投訴等。

負責科室:辦公室、業務科、安全科

負責人:羅麗娟、葉春先、劉靖

時間安排:3月15日

活動地點:噴水池虹祥大廈前

(二)開展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進校園宣傳活動

活動內容:食品安全知識、特種設備安全知識講課。

負責科室:業務科、安全科

負責人:張星、駱延竹

時間安排:3月中旬(待定)

活動地點:茶店小學

(三)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培訓

活動內容:組織轄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操作人員集中培訓。

負責科室:安全科

負責人:劉靖

時間安排:3月下旬(待定)

活動地點:(待定)

(四)開展轄區內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專項執法檢查

1、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關于印發〈貴陽市特種設備專項督查方案〉的通知》(筑質技監特字[*]33號)文件要求,重點開展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節后復產的重點企業、重點工地、重點設備開展安全督查,對人員密集場所開展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大檢查。

負責人:駱延竹

2、食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查:進一步摸清轄區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基本情況,重點開展打擊無證違法生產、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非食用原料專項行動。

負責人:葉春先

3、計量器具監督檢查:重點對轄區眼鏡店、醫療衛生單位在用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其按要求進行檢定,同時,做好眼鏡店《計量器具檢定合格確認證書》發放,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器具信息公示等工作。

負責人:張星

4、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監督檢查:全面清查轄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重點檢查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已屆滿未換證的企業,開展提醒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按時申請到期換證和對到期未換證查處工作。

負責人:葉春先

5、執法打假工作:以檢查棉絮制品、食品、農資產品、家電下鄉產品為重點,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

負責人:劉靖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由局領導、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組成315”系列宣傳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安排和籌備活動相關事宜。

第10篇

科學設置檢驗檢測機構

首先要集中食品檢測機構,加強省級檢測機構的食品檢驗能力提升。省級檢測機構是食品檢測檢驗的主要機構,擔負著全省食品檢驗的任務,是全省進行食品檢驗的主要部門。所以應當采取合并或者其他方法加強省級檢測機構的食品檢驗能力,將食品檢測盡可能全部集中于質監部門,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食品檢測流通,便于快速的對普通食品安全作出反應。

其次,要建立縣級和在部分重點鄉鎮建立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食品小作坊大都分布在邊遠地區,而我們的檢測機構主要設立在省級,只有個別縣級設置了檢測機構。這對檢測數據的及時傳遞、檢測信息的及時反饋、產品質量好壞的判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應當建立縣級和在部分重點鄉鎮建立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實行食品檢驗分級管理制度,檢測難度小的和檢測周期短的可以交給縣級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檢測難度大的和檢測周期長的交給省級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這樣可以保證數據的快速傳遞。保證對食品安全作出快速反應。在設置機構時堅持科學、合理、節約的原則,根據服務人口數量、服務內容與需求量等因素,結合區域發展水平,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體現標準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點,適當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適當考慮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結構上,在全國形成以國家級食品檢測機構為頂尖,以省部級食品檢測機構為龍頭,以市級食品檢測機構為骨干,縣級食品檢測機構為基礎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在充分利用現有各部門及各地方已經建立的檢測機構、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條塊結合的方式實現中央機構與地方機構之間、中央各部門機構之間、地方各部門之間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之間的有效整合。

二、適當增加檢驗檢測投入

提高檢測水平和能力的關鍵在于加大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投入。要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落實設施、儀器、科研等各項經費以及人員編制。當前,要特別注重加大對縣一級的基層檢驗檢測機構的投入,采取以縣級財政為主,國家、省、市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改善基層檢測機構的各項硬件和軟件設施。

三、提高企業自我檢測能力

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充分發揮食品生產企業自主進行檢驗檢測的積極性。企業食品安全的自我檢驗檢測對從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食品行業檢驗檢測體系的基礎力量。因為,既然檢驗,就只有不合格和合格兩種情況,一旦不合格不準上市后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是非常關心食品質量的。因此,檢驗機構可以就檢驗結果,特別是不合格產品食品產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預防和改進的方法,適時的向企業開展相關培訓,企業就能很好的改進生產工藝、把好進原輔材料的關口、增強食品的品質。

四、強化食品安全的智力支持

各監管部門必須立足于傳播知識來提高群眾素質,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組織實施食品安全知識化工程。一是按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自身的職能,組織專(兼)職人員,編寫好實用的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相關知識讀本、歌謠等,采取宣傳隊進社區、進村屯,宣傳欄到組,宣傳冊入戶等形式開展教育,并及時通報食品安全監管情況,二是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課堂,從娃娃抓起,從小培養良好的安全意識,掌握了解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同時,又通過小孩影響并促進家庭成員對食品安全知識的了解。三是針對農民進城務工入廠的特點,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工廠,提高農民工的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必須明確的告訴食品的銷售者和消費者,未經檢驗或經檢驗不合格的食品,是不能銷售和食用的,形成未經檢驗和經檢驗不合格產品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局面,讓銷售者只銷售經檢驗合格的小作坊食品,使消費者認識到購買經檢驗合格的小作坊食品。讓人人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的行動中來。

五、完善農村食品檢驗檢測網絡

第11篇

根據安徽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皖食安協辦〔20****〕14號)精神,為提高廣大市民食品安全意識,進一步促進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本著從實際出發,注重宣傳質量,提高宣傳效果,省、市將聯合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宣傳食品安全法規,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各負其責、企業對食品安全負第一責任、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線的意識,努力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人人保障食品安全的氛圍,創造一個“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環境。

二、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

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三、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時間

9月3日至7日。

四、主要宣傳用語及制作懸掛負責部門

(一)全面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食藥監局、農委、工商、質監、衛生、商務、畜牧水產);

(二)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食藥監);

(三)以人為本,確保食品安全(畜牧水產、農委);

(四)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工商、商務);

(五)掌握食品安全知識,提高食品安全素質(衛生、工商);

(六)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衛生、畜牧水產);

(七)食品安全,我們共同的責任(質監);

(八)推行食品安全標準,提高食品保障水平(質監);

(九)食品安全關系你和我(商務);

(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委)。

五、主要宣傳內容

(一)進社區

1、現場發放宣傳資料。由農委、商務、質監、工商、衛生、畜牧水產、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各自印發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科普知識問答、證照申辦程序等內容的宣傳資料。

2、展示宣傳展板。由農委、商務、質監、工商、衛生、畜牧水產、食品藥品監管分別展示宣傳展板。

3、展示假冒偽劣食品實物。由質監、工商部門設置展示陳列臺。

4、現場解答群眾咨詢。由各單位負責。

5、開展食品安全科普講座。由農委、畜牧水產、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負責開設相關講座。

(二)進學校

宣傳周期間,由衛生、教育部門組織在校學生上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課(可播放錄像)。

(三)進農村

宣傳周期間,各有關主管部門分別組織動員食品專業學會、協會,開展志愿者活動,深入到鄉村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

(四)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食品

相關部門要集中銷毀一批假劣食品。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將適時參加有關部門的活動。

(五)懸掛標語和警示牌

按照環節監管為主的原則,農委、畜牧水產、質監、工商、商務、衛生等部門要要求種植、養殖基地、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商場、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定點屠宰廠,大中型飯店等場所懸掛宣傳標語、警示牌等。

六、宣傳方式

主要采取集中宣傳和分散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宣傳定于9月5日上午8時30分,在三里庵家樂福廣場舉行,由市食品藥品監督、農委、衛生、工商、質監、商務、畜牧水產、蜀山區食安辦等單位設立宣傳咨詢臺,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法律法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維護消費者權益,展示監管成果,披露假冒偽劣食品,樹立名牌產品形象。場地的聯系、布置由蜀山區食安辦負責。(主要是一個彩虹門、二個氣球)分散宣傳由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和相應的內容,在規定時間內自行組織實施。

七、活動要求

(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省暨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主要由市食安辦承辦,省食安協辦指導。市食安辦將統一組織協調,各相關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宣傳周活動的重要意義,按照活動分工安排,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并結合本部門實際,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確保收到宣傳實效。各縣、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結合實際制定方案,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廣泛地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第12篇

以“十”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廣泛動員全鎮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強化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營造人人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為建設平安、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二、活動目的

更好地宣傳發動群眾,營造人人關心食品、藥品安全的社會氛圍,提高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消費者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及維權意識,推進食品放心工程的深入開展。

三、組織形式

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在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指導下,由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四、主要活動安排

為使宣傳活動能取得明顯成效,我們將長期的有步驟、有計劃在各全鎮范圍內部署開展如下活動:

(一)舉辦街頭宣傳咨詢活動。

1、組織單位

主辦: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

協辦:鎮工商所、衛生院及農辦等單位或部門。

2、活動內容

A、圖片展:可通過圖文并茂的圖板宣傳食品、藥品知識。

B、現場咨詢:聯合各承辦單位,發放宣傳資料,受理投訴咨詢。

C、文藝演出:排演與之相關的文藝節目,通過文藝節目宣傳有關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常識。

3、活動時間:另定

4、活動安排:另定

(二)制作無紡布宣傳購物袋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根據這一政策可在全鎮各藥店、菜場、餐飲單位開展一次制作無紡布宣傳購物袋活動。

2、活動方案(略)

(三)舉辦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或座談會。

活動安排:略

(四)開展發送食品安全手機短信宣傳活動。

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手段,為群眾送上溫馨的食品安全提示。

(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進校園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岳普湖县| 唐海县| 金华市| 耒阳市| 玉屏| 邵阳县| 乌什县| 虎林市| 宁明县| 司法| 武宁县| 涪陵区| 巴林右旗| 蕉岭县| 吴堡县| 永清县| 通化市| 韶山市| 内黄县| 县级市| 仪征市| 东源县| 峨眉山市| 依安县| 合肥市| 余干县| 罗山县| 固始县| 从化市| 北流市| 沙坪坝区| 松阳县| 广河县| 尼木县| 巧家县| 略阳县| 安宁市| 新龙县| 长葛市|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