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電流變送器

電流變送器

時間:2023-05-30 09:47: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流變送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壓力變送器;兩線制;電流變送器;測力傳感器;橋傳感器

中圖分類號:TP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15-0077-02

一、方案設計背景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已經進入到了尾期工程階段,地下電站及送出工程和升船機的澆筑等高強度的施工作業都對拌和系統出廠的混凝土的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保證84拌和系統混凝土生產線的高質量穩定運行,保證出廠混凝土的質量,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工程管理部委托宜昌市計量檢定測試所對84拌和系統生產線上的計量儀器儀表進行檢定檢測。部分不合格的壓力變送器由于年代久且長時間處于氨環境銘牌被腐蝕,無法識別型號聯系原廠更換。為了不影響生產,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我們決定就近聯合某電氣公司重新進行設計制造。筆者作為拌和系統計量檢定工作主要負責人,有幸參與了該方案的設計開發工作。

隨著電子電路的快速發展,壓力變送器從分離元件發展到集成電路,從四線制發展到兩線制。目前,使用單位對性能、成本、通用性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此筆者提出采用單芯片XTR105替代原產品所用的XTR101復雜芯片,通過巧妙設計、靈活改變電路的方法來滿足高性能、低成本、通用性的市場需求。以下將以對84拌和系統氨冷車間XKT5-B系列電氣控制箱中的壓力變送器的改造設計為例,闡述一種基于XTR105芯片的兩線制壓力變送器的設計制造方法和實現方案。

二、XTR105芯片原理

XTR105精密電流變送器,可把傳感器的電壓信號自動地變換成標準電流信號。內含一個高精度的儀表放大器、一個電壓/電流變換器和二個相同的0.8mA精密恒流源基準。該電路失調電壓低,最大為50μV,漂移小,最大為0.4μV/℃,外接元件可適于遠程信號傳輸變換和熱電偶、電阻溫度計(RTD)、熱敏電阻以及應變計電橋等多種工作狀態的變送器電路。實際應用時,應在輸出端外加一個功率管,使工作時的熱源外移,以保證其工作穩定性。

XTR105引腳圖如圖1所示。傳感器的電壓信號由13、2腳輸入,3、4腳外接電阻RS可以調節輸出滿幅值,1、14腳分別輸出二個0.8mA恒流源,可用于傳感器供電,10腳接電源正端(且是環流注入端),7腳通過負載電阻RL接電源負端(也是環流信號輸出端),8、9可外接功率管。

XTR105兩線制變送器的優點是抗干擾能力很強,長期運轉導致的壓降、電機噪音、繼電器、電力拖動裝置、電器開關、電流互感器和工作設備電源的頻繁切換啟動均無影響。它的工作溫度范圍寬,為-40℃~+85℃。

因此,XTR105常常作為OEM產品被變送器或數據采集系統制造者所選用。

三、通用壓力變送器

測力傳感器常常采用由四個應變電阻組成的惠斯通電橋進行測量。橋臂電阻阻值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與外力成線性比例的阻值變化。通過將阻值變化調理為電流變化,便實現了力的機械量到電學量的轉化。有了電學量也就能實現自動化的監測功能了。

通常采用的傳感器有陶瓷電阻、擴散硅等。由于XTR105能提供給應變電橋的激勵源的電壓、電流都不可能很大,橋傳感器內阻不同電路也不同。如下圖2所示,該圖給出了XTR105外接橋式壓力傳感器的基本電路?;倦娐返碾娫?、14,調節電阻RG和RCM都需要根據具體電路計算后在選購不同的元件進行制作生產。因此,這種電路結構不具備通用性。

為滿足通用性、低成本、高精度、高穩定性的要求。筆者結合XTR105芯片的特點設計了通用變送器圖,如圖3所示。該圖R6為傳感器接口可以接入多種力傳感器。通過跳線JP1、JP2、JP3、JP4、JP5、JP6可實現多種組合。該電路以XTR105為核心,器件少,制作生產成本低,而且XTR105本身具備高穩定性因而保證了其壓力變送器成品的品質。具體組合表如下:

四、XTR105壓力變送器試驗

筆者采用擴散硅0-1.0Mpa傳感器一只,二等活塞壓力計(0.1-6Mpa)一臺,XTR105成型電路板一套,精度等級0.02級直流電流表一只,DC24V直流穩壓源(±1%FS)一塊。根據圖3和組合表1連接好電路,將擴散硅傳感器垂直安裝到二等活塞壓力計上,在電源回路串入電流表并接通DC24V電源。在溫度為20℃濕度為65%的環境條件下測量數據見表2:

由上表分析,由XTR105制作的壓力變送器精度達0.2級,符合84拌和系統氨冷車間XKT5-B系列電氣控制箱中所需高精度儀表的要求。

五、結語

筆者通過充分利用XTR105芯片電流變送器的特點,巧妙組合使其成為一款成本低廉的通用型壓力變送器。現在,84拌和系統在三峽工程建設中正發揮著重大作用,而其中氨冷車間的XKT5-B系列電氣控制箱中所安裝使用的此款壓力變送器,運行穩定,實現了對氨氣壓力的自動化測量與控制,確保了出廠混凝土的溫控質量,為高質高效建設三峽工程提供了技術保證。

參考文獻

[1]1997 Burr-Brown Corporation XTR 105.

[2]顏重光.XTR101通用變送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3]杜水友.壓力測量技術及儀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第2篇

【關鍵詞】有功功率變送器;協調控制;回路;邏輯;優化

0 前言

單元機組協調控制系統是協調機組各個生產環節的能量及質量的全面控制,主要起到穩定機組運行,提升機組經濟性及安全性的作用。單元機組的實發功率與電網負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機組與外部電網之間能量供求的平衡關系,是機組協調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F代大型發電機組一般都采用有功功率變送器來測量機組的實發功率,這無疑就給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本身的質量、回路的可靠性及DCS邏輯的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機組實發功率信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一般都采用三個有功功率變送器來測量機組的實發功率,取三個變送器輸出的中值作為最終測量值來參與機組的協調控制,但是僅此這樣是不夠的,近年來就發生了好幾起由于功率變送器本身的特性不好或者回路出現故障、DCS邏輯組成不合理而發生的異常事件,所以在參與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本身、回路及DCS邏輯組成上做一些優化是非常必要的。

1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目前的狀況

1.1 目前狀況

目前,大多數發電廠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的狀況為:三塊有功功率變送器共用一組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且電流回路都在變送器本身與發電機電流變送器、無功功率變送器、功率因數變送器等串聯;三塊有功功率變送器共用一組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繞組,且電壓回路在變送器本身與發電機電壓變送器、無功功率變送器、功率因數變送器、頻率變送器的電壓回路并聯;三塊有功功率變送器的電源均只有一路電源,取自機組UPS電源。

1.2 存在的問題

當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電流或電壓回路存在故障或要更換某個變送器時,會影響所有變送器的正常工作,很不利于消缺工作的正常開展;當出現PT二次接線松動或小空開掉閘引起失壓時,將造成DEH發電機有功功率三取二信號(三個有功功率變送器中有兩個同時變化)動作,影響機組協調控制系統的正常運行,嚴重時還會造成機組掉閘;當變送器僅有的一路電源回路出現故障時,所有的變送器將不能正常工作,后果不堪設想。

2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本身、回路及邏輯優化方案

2.1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本身優化

2.1.1 選用性能較好的有功功率變送器

選用的變送器應滿足變送器檢定規程中外觀、絕緣電阻測試、基本誤差測試的相關要求,新安裝的和修理后的變送器還應對自熱影響、紋波含量、響應時間等性能進行測試,測試合格后方可在現場使用。對給工業園區供電的一些自備電廠,應選用暫態特性較好的變送器,由于工業園區的設備啟停比較頻繁,且與區域的大電網聯系薄弱,設備啟停期間可能會導致功率變送器的測量環節處于暫態過程,最終引起機組的負荷頻繁波動,若不及時處理,汽輪機與發電機軸系產生的電磁應力可能會導致機組大軸損壞。

2.1.2 選用可靠性較高的有功功率變送器

現在已有廠家研發出了雙電源和雙輸出的變送器,這樣當變送器的一路電源發生故障時,也不影響變送器的正常運行;變送器的一路輸出損壞,可更換到另外一路輸出,采用雙電源和雙輸出的有功功率變送器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

2.2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回路優化

2.2.1 電壓回路優化

為避免由于PT二次接線松動或小空開掉閘等原因引起的失壓造成DEH發電機有功功率三取二信號(三個有功功率變送器中有兩個同時變化)動作,對參與DEH協調控制的三個發電機有功功率變送器的電壓回路應取自電壓互感器二次不同繞組的電壓,且為了方便日常的消缺工作,電壓變送器、頻率變送器、有功功率變送器等的電壓回路應在端子排上并接,以保證各個變送器的電壓回路相對獨立,消缺時不影響其它變送器的正常工作。

2.2.2 電流回路優化

電流互感器二次嚴禁開路,對于大型機組來說,發電機出口的電流互感器變比都很大,倘若存在CT二次開路的現象,必須要降負荷或者停機處理,所以電流變送器、功率因數變送器、有功功率變送器等的電流回路取自一組CT即可,但是為了方便日常的消缺工作,電流回路經過一個變送器之后都必須回端子排,然后再從端子排引出接至另外一塊變送器,以保證各個變送器的電流回路獨立,當一塊變送器出現故障時,從端子排上封住此變送器的電流回路即可,不影響其它變送器的正常運行,既安全也方便。

2.2.3 電源回路優化

參與協調控制的三塊有功功率變送器除采用雙電源的變送器提高可靠性之外,每塊變送器的電源也都應從端子排獨立引出,這樣也有利于日常消缺工作的順利、安全開展。

2.3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邏輯優化

通常的算法主要是考慮變送器的輸出為壞點和變送器輸出模擬量之間有偏差的情況,未考慮發電機出口PT一次保險熔斷、PT二次斷線的情況,發生此種情況,參與DEH調節的三個有功功率變送器的輸出突降,若此時機組的AGC投入運行,將會造成汽機調門全開的后果,若處理不及時,將會使主設備嚴重損壞。針對此種工況,應增加以下邏輯:當機組實發的有功功率與負荷指令(AGC指令)相差大于設定值時或者當機組實發的有功功率下降的速率大于設定值時,應解除機組協調,改為手動控制。

3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優化后的注意事項

(1)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電流回路、電壓回路和電源回路進行優化之后,要在相應的回路上進行直阻測試、絕緣測試和采樣檢查之后才能正式投運,避免回路接線錯誤而引起設備異常,且在設備投運后要加強回路的監視。

(2)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在邏輯上進行優化之后,要進行相關的傳動試驗,確保邏輯可靠后,方可投入運行。

4 結論

參與機組協調控制的有功功率變送器在本身性能、二次回路以及邏輯組成上進行優化之后,提高了機組協調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了,也保證了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下轉第305頁)

【參考文獻】

[1]上海西屋公司.REF_1100. Ovation算法參考手冊[Z].上海,2006,05.

第3篇

【關鍵詞】通信電源;系統;問題;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1―0151―01

通信電源是向電信設備提供交直流電的能源,它在電信網上處于極為重要的位置,人們往往把電源設備的供電比喻為電信設備運行的“心臟”。通信電源系統主要有交流配電單元的問題、直流配電單元問題、整流器和蓄電池組單元問題。這些單元是保障供電穩定和連續性的重要設備,對這些設備維護的好壞,不僅影響電源系統設備的壽命和故障率,而且直接涉及通信網絡的平穩運行。

一、交流配電單元的問題處理方法

防雷器是由四個片狀防雷單元組成,其中三個防雷單元具有狀態顯示功能,可以顯示防雷單元是否處于完好狀態。防雷單元窗口顏色為綠色時,表示防雷單元處于完好狀態;某個防雷單元窗口顏色為紅色時,則表示該防雷單元已損壞,應盡快更換防雷模塊。如果防雷器沒有損壞,而監控單元報防雷器告警,就需要檢查防雷器的接觸是否良好,可以將防雷模塊拔下來重插。如果是菲尼克斯的防雷模塊,則需要檢查底座是不是良好。當監控單元或后臺報交流輸入缺相時,如果交流實際沒有確相,而是檢測問題,那么可能是交流變送器出現故障??梢杂萌f用表測量變送器的端子是否有3V左右的直流電壓,如果某一個沒有,則說明交流變送器損壞,應急解決辦法是將該端子的檢測線并到其他兩個端子的任意一個上;長久解決辦法則須更換交流變送器。更換交流變送器的方法:首先必須斷開電源系統的交流電和關掉監控單元的電源,否則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或燒壞交流變送器。更換時如果連接線上沒有標識,那么在拆交流變送器之前需要要做好相應的標識,否則在安裝時會造成不便。

二、直流配電單元問題處理方法

直流電流顯示不正確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顯示值與實測值比較偏大或偏小,原因是電流傳感器的斜率選擇不正確,在監控中將調整斜率調整合適即可;第二種情況,電流顯示出現異常情況,非常大或電流值顯示不穩定。對于用分流器檢測電流的設備來說是檢測通道不通導致的:一種可能是分流器兩邊的檢測線接觸不良,可以關掉監控單元的電源,取下檢測線用電烙鐵將其焊接好即可;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檢測線接插件插針歪或接觸不好,可以用鑷子之類的工具將歪針校正或將接插件插好即可。當監控單元出現直流斷路器斷開告警時從兩個層面考慮:一方面屬于正常告警,直流斷路器確實已經斷開,無需處理;另一方面斷路器沒有斷開,但是監控單元出現告警,出現這個故障是由于檢測線出現斷開所致。處理方法:檢查斷路器的檢測線,也可以用“替換法”來定位問題所在。蓄電池下電保護用的直流斷路器使用的是常閉觸點,在不控制的情況下斷路器是閉合的。如果給了斷路器的斷開控制信號,但是斷路器不斷開,那么說明斷路器已經出現了故障,更換即可。

三、整流器問題處理方法

當整流器無輸出和不工作,面板指示燈均不亮時。首先檢查交流電輸入是否已經供到了整流器,其次檢查整流器的輸入熔絲是否熔斷;另一種情況是模塊可能發生故障,此時需要更換故障模塊。當整流器輸入燈亮,輸出燈不亮,故障燈亮時。首先用萬用表測量交流輸入電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160-280Vac),如果交流電壓不正常,那么整流器處于保護狀態;另一種情況是整流器出現了過熱故障,整流器內部主散熱器上溫度超過85℃時,模塊停止輸出,此時監控單元有告警信息顯示。模塊過熱可能是因為風扇受阻或嚴重老化、整流器內部電路工作不良引起,對前一種原因應更換風扇,后一種原因需對該電源模塊進行維修。風扇故障的特征是風扇在該轉的時候不轉。這時應檢查風扇是否被堵塞,如果是,清除堵塞物;否則,則是風扇本身損壞或連接控制部分發生故障,需拆下模塊進行維修。整流器具有過流保護功能,若輸出短路,則模塊回縮保護,輸出電壓低于20V時整流器關機,此時面板上的限流指示燈亮。故障排除后,模塊自動恢復正常工作。

四、蓄電池組問題處理方法

蓄電池應避免大電流充放電,理論上充電時可以接受大電流,但在實際操作中應盡量避免,否則會造成電池極板膨脹變形,使得極板活性物質脫落,蓄電池內阻增大且溫度升高,嚴重時將造成容量下降,壽命提前終止。維護檢修蓄電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雖說蓄電池組目前都采用了免維護電池,但這只是免除了以往的測比、配比、定時添加蒸餾水的工作。但因工作狀態對電池的影響并沒有改變,不正常工作狀態對電池造成的影響沒有變,所以蓄電池的工作全部是在浮充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放電。放電前應先對電池組進行均衡充電,以達全組電池的均衡。放電過程中如有一只達到放電終止電壓時,應停止放電,繼續放電須先排除落后電池后再放。核對性放電不是追求放出容量的百分比,而是關注并發現和處理落后電池,經對落后電池處理后再作核對性放電實驗。蓄電池的容量和電解液的比重是線性關系,通過測量比重可以了解電池的存儲能量情況。閥控式密封蓄電池是貧液電池,且無法進行電解液比重測量,所以如何判定它的好壞,預測貯備容量已成為當今業界的一大難題。

五、監控單元問題處理

監控單元面板上的液晶屏和LED指示燈可以顯示系統的輸出電流、輸出電壓、電池電流及各種報警信息,同時也可以通過面板上的鍵盤設置必要的參數,完成必要的控制。監控單元負責對系統的交流配電、直流配電、整流器組以及蓄電池組等進行綜合管理。監控單元實時的采集系統的運行數據,監測系統的工作狀態,當系統故障時進行聲、光等方式的報警并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系統的運行數據、工作狀態等除了在本地可以得到體現以外,也可以通過一定的傳輸方式向上級監控單元進行匯報。

參考文獻

[1]張力鑫.通信電源系統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J].電力系統通信,2004年11期

第4篇

關鍵詞:電氣自動控制;高校實驗室;排放廢氣凈化系統;改造工程設計;排放標準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隨著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進步,對于高??蒲袑嶒炇业母黜椧笠膊粩嗵岣?,實驗室內溫度、濕度、潔凈度,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實驗室的排放有害廢氣凈化處理更為重視,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許多的科學研究、空氣環境的標準好壞對現代科學的發展,生產技術的進步有著密切的關系,論文就某高校科研實驗室系列排放有害廢氣凈化處理系統進行探討。

1 工程概況

某高??蒲袠浅袚ń虒W科研的實驗)的場所。該建筑設計根據不同樓層和區域功能特點來配置相應實驗室區域,本實驗樓共13層,每層面積約3000m2,分兩大區域實驗室,由兩套排放廢氣凈化處理系統擔任實驗室排風廢氣凈化任務,兩套排放系統安裝在本樓層的天面平臺。這次改造主要針對滯后缺陷控制系統線路,重新設計采用PLC模塊自動控制系統,提高系統運行效能,確保安全運行。

2 實驗室排放廢氣凈化系統改造工程設計

設計流程圖如圖1所示:

3 控制系統的改造工程設計

3.1 系統控制方框流程圖

系統控制方框流程圖如圖2所示:

3.2 控制系統的改造工程設計

我們在制訂改造實驗室排放廢氣凈化系統建設方案中,采取新思路和新的方法,既在原來的設備基礎組合上,以補配置、以排風廢氣凈化系統為主,配以各單元實驗室的排風通風柜輔助設備。

為保證控制達到國家環境標準的要求,我們選擇采用PLC模塊與人機界面自動控制系統,結合網絡遠程監控系統,全天候全區域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針對高校實驗室各單元,使用排風-通風柜無規律和頻繁啟動的特點,自動控制系統識別實驗室單元使用通風柜時,排風廢氣凈化系統才啟動運行,反之實驗室實驗結束系統也自動結束,達到智能控制,從根本上解決系統故障率高、運行成本高、不節能、操作使用繁瑣等問題,克服了過去傳統的控制原理中存在系統設備安全無保護滯后的缺陷;

3.3 控制原理

采用PLC模塊與人機界面以及二次回路結合的控制系統,編寫完善的運行PLC程序,把PLC控制程序寫入模塊。當各單元實驗室要啟動排風通風柜時,系統會自動識別到各單元操作觸發啟動信號后,根據單元啟動系統順序要求,打開單元排風通風柜電動風閥,系統確認通風電動風閥已經打開后,系統自動啟動單元通風柜排風電機、系統變頻器(主要控制輸出)主排風電機、附塔自吸泵、排放廢氣紫外線燈管以及系統保護系統,其他實驗室單元若使用排風通風柜時,主系統會自動保持運行狀態,直至最后單元使用結束,系統根據關閉順序才會自動關閉。

保護系統會自動識別各單元電動風閥是否有打開或關閉、單元通風柜排風電機、主系統附塔的自吸泵、主變頻器-排風主電機、紫外線燈管、配電系統、等電位系統以及其他設備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模塊系統會自動檢測到某一電氣設施正?;虿徽r,系統會自動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后,并在系統人機界面,顯示文字告知故障點,有利于快速解決故障隱患,達到系統安全

運行。

3.4 保護系統原理

保護系統的監控信號,采用電流變送器,安裝在配電單元輸出端,拾起系統設置的信號參數,反饋給PLC模塊程序,由系統程序識別某個單元電氣設備是否執行保護,達到保護目的。

3.5 系統的防雷、電網脈沖電壓、保護接零

采用等電位接法與PLC程序配合進行保護,用電流變送器接入用電零線單元,拾取零線漏電信號反饋到系統程序,根據系統設置的允許漏電電流大小,從而啟動保護指令。

系統采用等電位保護系統和防雷器的配合,可以根本上解決低壓配電網中的脈沖電壓干擾、漏電保護、過負載保護以及防直擊雷、閃電雷、感應雷、電氣設備零線過載保護等,具有針對排放廢氣凈化系統安裝在樓層頂層的特點,使系統設備和用電安全具有可靠防護措施和保護系統。

等電位系統指電源端零線與接地線直接連接,電網端零線與接地線形成等電位,當配電系統在零線和接地線上有任何的高脈沖電壓,等電位保護系統就會根據我們設置的所需保護參數,自動切斷故障配電設備,并配合PLC程序-人機界面,顯示文字報警區域,可以快速自動排查故障區域,不影響其他區域運行,達到保護電氣設備。

等電位保護系統設計原理:系統采用PLC模塊,編寫自動控制程序,在各支路配電支路網電源總零線、總接地線上,安裝低讀數-高靈敏度的電流變送器,拾取等電位電流和電位差的信號,反饋給PLC控制系統程序,自動參數比較后,進行各自指令動作保護。

3.6 遺忘關閉/時間預設功能

利用PLC系統程序的時間指令,把我們所需要的設置時間指令,編寫在各單元的控制回路中,配合運行指令結合,形成預設置的遺忘功能指令,當啟動了單元通風柜運行時,而忘記關閉單元通風柜、系統預設最長運行時間立即啟動計時,各單元實驗室操作啟動通風柜運行所需要時間功能。當某個單元操作忘記關閉通風柜時,系統可事先設置最長使用時間,當時間到了,系統自動會關閉,防止系統長時間不停運行以及不安全

隱患。

預設功能:單元操作可以預設所需要使用時間,這樣可以掌握做實驗的控制時間,有利于實驗的完整性、兼容性。把系統運行提高到較先進的智能控制操作,充分利用系統運行效率,安全穩定、節能。

3.7 網絡遠程監控系統

利用網絡建立PLC控制系統-人機界面的遠程網絡平臺,實現全網絡全天候的監控系統,可以實時遠程監控處理系統運行狀態,及時解決故障,確保系統安全

運行。

3.8 系統變頻器

主要控制排放廢氣凈化系統的主排風機運行的變頻,可以實現排風機的最佳運行效能,變頻器的控制參數,采用電流變送器拾取在各單元實驗室的通風柜排風電機的運行電流的信號參數,由電流變送器拾取信號-反饋PLC系統程序,進行比較后,指令變頻器所需要變頻參數,達到控制變頻節能效果。

4 結語

該科技樓實驗室排放廢氣凈化系統經過兩年多的實際運行,從實際運行效果上看,各個實驗室的排風通風柜使用排放參數、智能控制以及主系統的排放標準、控制系統,在設計要求范圍內,系統安全穩定、節能、效果良好,達到了設計要求,為我國類似高校實驗室的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室內環境健康消費指導手冊[M].

第5篇

關鍵詞:掘進機;電液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分類號】:TD421.5

1、前言

在煤礦企業,掘進機作為重要的生產設備之一,其運行正常與否,直接關系到煤礦生產是否能順利進行。而電氣系統是掘進機整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氣系統的可靠運行是整機正常工作的保證。本文以132掘進機介紹,132掘進機是一種半煤巖掘進機,非常適合于切割煤及半煤巖巷道,是目前中國掘進機市場所需的一種產品。本文通過對掘進機的電控制系統及液壓系統進行分析研究,并充分借鑒國內外成熟技術,結合國內生產實際,進行優化設計,設計后達到生產要求。

2、132型掘進機的總體設計

132型懸臂式掘進機,總裝機功率242kW,截割功率132kW,經濟切割煤巖硬度60~70MPa。132型懸臂式掘進機外形主要由截割、行走、裝運三大機構和液壓、水路、電氣三大系統組成。并通過主體部將各執行機構有機的組合于一體。該機是集截割、裝運、行走、操作等功能于一體,主要用于截割任意形狀斷面的井下煤或半煤巖巷道。定位截割時,最大截割高度達4m,最大截割寬度5.24m。132型懸臂式掘進機,采用機械和液壓兩種傳動方式,操作籬便可靠、運行平穩、截割效率高。電氣系統采用可編程控制器(PLC)控制,并配備中文液晶顯示屏,能實時反映截割功率、油箱溫度、系統壓力等工況,各項保護和顯示功能齊全。同時,還配有機載噴霧水泵增壓系統,為內噴霧系統提供5MPa壓力水,可有效地抑制截割產生的粉塵和火花,提高工作環境的安全性。

3、掘進機電氣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3.1 掘進機電氣系統的組成

掘迸機的電氣系統主要有操縱箱、礦用隔爆本安型電控箱及電器元件組成,如圖1

所示。

掘進機的電控裝置是集光、機、電一體化的全數字新技術產品,采用日本三菱的可編程控制器,通過復雜的運算程序及模塊電路進行控制,運用RS485和RS一232C卡進行通訊,可實現聲光報警,液晶中文顯示,故障提示等,大大減少故障率和維修時間,提高了生產和經濟效益。

3.2 掘進機電氣系統的原理

電控系統主要有液晶顯示屏、D(2N.48MR主控制器、光藕板、FX2N.4AD模塊、電壓變送器BF0、溫度變送器BF7、電流變送器BFl.BF5、電源變壓器T1等組成。電氣系統通過電源變壓器T1,可提供15V的本安電源和24V的開關電源,由于開關電源不是本安電源,通過光藕板進行過渡隔離。對于系統信號的采集,首先通過電流、電壓互感器、溫度傳感器把采集的信號傳到電流變送器、電壓變送器及溫度變送器,再經4AD模塊把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傳輸到可編程控制器(PLC),經過數據分析、比較后,PLC發出控制命令。

3.3 掘進機主回路工作原理

電氣控制系統的主回路主要由隔離換向開關QS、電流互感器TAl~TA9、交流接觸器KMI~KM3、電機MI~M3組成。A、B、c為三相ACll40V,50HZ的電源。油泵電機的電源接線U1、V1、W1,通過接觸器KMt來進行通斷。截割電機的電源接線U2、V2、W2,通過接觸器KM2來進行通斷。備用電源接線U3、V3、W3,能過接觸器KM3來進行通斷。根據要求,油泵電機啟動后,才能啟動截割電機。當油泵電動機已起動時,要起動截割電動機時,按下截割起動按鈕,經報警后,PLC的Yl口控制中間繼電器J2吸合,使得接觸器KM2吸合,截割電機的接線端子U2、V2、W2接通電源,截割電動機開始起動。

3.4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控制回路如圖2所示,電源變壓器T1輸出的AC220V電源經熔斷器FU2、FU3,一路供給執行控制器、中間繼電器和本安電源,使其工作,另一路供給真空接觸器,用于控制真空接觸器。

油泵電機起動的工作原理:按下“油泵起動”按鈕后,經執行控制器,延時報警:掘進機準備起動,中間繼電器J1得電吸合,使得J1―1接通,真空接觸器KMI吸合,油泵電動機運轉。按下“油泵停止”按鈕,經執行控制器使中間繼電器Jl釋放,切斷控制電源,油泵停止。截割電動機起動:當油泵電動機起動后,便可以起動截割電動機。按“截割起動”按鈕,報警器開始報警:“截割頭開始起動”,延時后中間繼電器J2吸合,真空接觸器KM2吸合,截割開始計時,截割電動機開始運轉。按下“截割停止”按鈕,中間繼電器J2釋放,切斷控制電源,截割電動機停止。

3.5 漏電回路工作原理

在掘進機電控裝置送電至電機起動前,電控裝置要對各負載進行漏電檢測,其工作原理如下:漏電檢測線在電機的負荷側,經接觸器KM和中間繼電器J常閉點、漏電保護單元LD至漏電檢鋇4單元。當發生漏電或主回路絕緣降低時,漏電檢測單元檢測到其主回路對地阻值過小,將信號傳輸給可編程控制器(PLC),由控制器進行信號分析比較后操縱繼電器動作,使與之對應的中間繼電器的線圈電源被斷開,達到漏電閉鎖的目的,同時漏電檢測單元輸出24V電源供給顯示。當電機啟動后,由于中間繼電器和接觸器的吸合,常閉點斷開,漏電檢測線被斷開,使漏電檢測停止檢測。其工作電路如圖3所示。

4、結語

隨著現代化生產和信息化管理時代的到來,掘進設備中將會融人更多先進的控制和監視手段。掘進機電氣控制隨著電氣技術的發展而迅速進步,并將成為掘進機科技含量最高和技術創新最快的部分。

參考文獻:

[1] 賈有生. 掘進機電氣系統保護及故障診斷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

第6篇

關鍵詞: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

1 概述

近年來,無線數字電視在鐵路、公交、戶外廣告和移動多媒體等領域應用比較普遍。在城市或者鄉鎮建立單頻網、差轉臺或直放站等,能夠提高信號質量。同時,其對供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要求也比較高,以保證機房內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當前,很多發射基站以人工巡檢為主,嚴重影響了信號檢修質量。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能夠測量各設備支路電流、電壓和運行狀態等參數,以實現對各設備運行狀況的監測和記錄。同時,也能夠加強機房的安全防范和反恐保障。該系統能夠快速、準確、直觀的對各個監測點的數據進行顯示,在故障情況下,實現報警的即時性,以提醒值機員和維護人員盡快趕到現場對事故進行處理,提高設備安全管理質量。

2 系統功能和監測終端平臺

2.1 電力遠程監測系統功能

電力遠程監測系統包括監測終端、通信層和遠程監測中心。監測終端對各電力支路的參數和工作狀態進行采集,并結合預設值,對故障進行判斷,能夠實現報警、日記查詢和本地顯示等;遠程監測中心具備智能性和多功能性,內部包含管理系統軟件,能夠實現現場數據的采集和自動化處理,其對發射機房回傳的數據進行收集,借助數據庫,進行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并具有數據分析、告警提示和報表打印等功能;通信層借助C/S架構設計,它的服務端是遠程監測中心,借助TCP傳輸協議和各機房客戶端實現通信[1]。

2.2 監測終端平臺

2.2.1 硬件結構

發射機房電力監測終端的結構比較復雜,其處理核心是微控制器。它借助SM系列電流變送器,將電壓信號傳輸到控制器的ADC口,并借助SPI接口與網絡模塊W5100接入Internet。LCD對機房現場監測結果和告警情況進行顯示。

發射機房電力監測終端中的傳感器設備接入接口比較多,實現對現場數據的遠程監測和管理。如果監測到異常情況,系統會發出報警。同時,也可以借助系統預設的應急程式,對應急措施進行自動啟動,幫管理人員排除故障,將故障損失降到最低。

2.2.2 支路電壓和電流監測方法

主電力系統采用交流和大電流回路將電力送往設備,實現電能傳輸,不能夠直接與控制器C8051F240的ADC口連接進行測量。應用互感器,對交流大電流數值進行控制。以SM系列線流電流變動器SML50AEC-12/24為例,其具有高靈敏度特點,初級與次級隔離;單電源供電,電源電壓范圍和電流測量范圍分別為12-24V和0-50A;交流輸入,輸出直流電壓為0-5V。SM系列電流傳感器借助外接電阻,將電流輸出轉化為電壓輸出。

3 客戶端軟件

客戶端軟件以C語言設計為主,結構簡單。通過調用不同的功能子函數,實現結構設計。子函數包括初始化模塊、網絡連接構建、數據采集處理、日志操作和數據格式處理等。技術人員要對每一個節點進行嚴格控制。

3.1 程序流程

終端上電后,進行系統初始化,然后與服務器進行TCP網絡連接。正常通信之后,終端對各支路的電流和電壓值進行采集,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判斷。如果數據正常,對其進行打包,發送到服務器端;如果數值異常,寫入日志,啟動本地報警,在LCD上顯示告警原因,將數據和告警報錯類型同時發送到服務器中。在設定好的掃描時間基礎上進行延時,進行下一次循環。重視掃描周期設計,對電流和溫度變化進行考量,將量級和掃描周期分別控制在1/10s和100-200ms。同時,技術人員也要結合具體情況,對軟件流程進行明確認識和了解。

3.2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從數據采集底層開始,以確保數據處理的普遍性和適用性。不同的測量定義都要對應一組數據,結合先驗知識或后驗知識進行人工設定。取得檢測量數值后,對其進行評估,以明確實時狀態。數據采集過程:(1)從模塊讀取數據、采樣;(2)將采樣次數控制在5次,分別去掉最大和最小,平均值即為實時數據。(3)數據評估。如果數據不合理,繼續執行采樣工作。如果依然不合理,放棄采集,記錄為故障。

4 集中監測管理重心

4.1 數據傳輸協議

上傳數據和下行指令都是系統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上下行數據交互。對數據傳輸協議進行定義,并以幀的格式對其進行打包,借助TCP連接進行發送。協議規定每個幀都以#DVB#開始,以#END#結束,以區分每個幀數據。在每個機房的監測終端設置固定的IP地址,在監測中心管理系統對其進行錄入。

4.2 報警類型

本地報警即在控制器上進行聲光報警,并對報警信息和處理方法進行記錄,進而傳送到監測后臺。監測后臺能夠實現遠程報警,其在人機交互上彈出相關界面,并對具體的機房故障情況及原因進行明確。常見的故障報錯情況一般包括停運、正常、預警、告警、開路、短路、干擾、缺陷八個類型。它們的錯誤代碼分別為Error0、Error1、Error2、Error3、Error4、Error5、Error6、Error7。

通道故障一般包括通道數據異常、開路、短路等。模塊故障包括無通信回應、掉電、接觸不良或模塊損壞。通信線路故障背景下,所有模塊都沒有響應。干擾是指電磁環境背景下,出現無效壞數據。如果出現該種情況,對近期測量數據進行發送和存儲,以有效消除干擾問題。如果不存在連續壞數據,則說明缺陷集中在通道或電流變送器上。

5 結束語

應用C/S架構對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進行設計,并借助SM電流變送器對大電流進行準確測量,再通過微控制器C8051F340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網絡接入和數據傳送等,以進行設備實時監測。在網絡規模比較大和用戶數量比較多的基站中,其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對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源進行統一管理。最大程度提高其實時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實現無人值守基站管理模式的構建,使運維模式更加主動,并將故障隱患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張帆,趙志梅.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J].電視技術,2011(24):74-76.

第7篇

1、術語和定義

相量測量裝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 ( PMU )

用于進行同步相量的測量和輸出以及進行動態記錄的裝置。PMU 的核心特征包括基于標準時鐘信號的同步相量測量、失去標準時鐘信號的守時能力、PMU 與主站之間能夠實時通信并遵循有關通信協議。

廣域測量系統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 ( WAMS )

以同步相量測量技術為基礎,以電力系統動態過程監測、分析為目標的實時監測系統。WAMS 系統包括主站部分和子站部分,PMU 裝置是WAMS 系統的子站設備。

2、PMU技術發展簡介

近年來,隨著全國聯網、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工程的實施,電網規模逐步增大,電網成分構成日趨復雜。此外,電力市場化機制的建立將使電力公司為充分利用現有輸變電設備的能力,而造成輸電線路的負載會接近穩定極限。這些都對現代電力系統的分析、運行和控制技術提出了挑戰。

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被稱為電力系統三項前沿課題之一。它能為我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的監測手段,極大提高電力系統的監控水平和穩定運行水平。

3、沙角C電廠PMU子站系統搭建情況

沙角C電廠PMU子站系統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生產的PAC200S數據采集單元、PAC2000G衛星授時單元及GPS及數據處理單元PAC2000P組成。

沙角C電廠現有3臺677MW火力發電機組以及一條500kV線路構成,每臺機組各由一臺數據采集單元單獨組一面屏柜,500kV線路數據采集單元與GPS授時單元以及數據處理單元共同組成一面屏柜,屏柜之間及PMU數據上送調度主站WAMS系統采用光纖通訊,如圖1所示。

PMU子站數據采集

PMU數據采集單元采集數據量包括:

通過電壓互感器及電流互感器直接采集發電機組及500kV線路電壓UXV、電流IXV及頻率ODF;

通過功率變送器采集發電機組及500kV線路有功功率00P、無功功率00Q;

通過電壓、電流變送器采集勵磁機勵磁電壓EFZ、勵磁電流IFZ;

通過脈沖變送器采集發電機轉速OMG;

通過數據采集單元開關量模塊采集發電機組AVR正常、PSS投入及一次調頻動作信號。

PMU子站數據同步集中采集

PMU子站四臺數據采集單元與數據集中器之間通過光纖連接,數據采集單元通過光纖通信將采集到的數據集中到數據處理單元,同時GPS授時單元通過光纖通信對四臺數據采集單元進行對時,保證所有數據量同步采集。

PMU子站邏輯判斷錄波、報警及后臺顯示功能

PMU子站數據集中處理單元采集匯總模擬量及開關量后,進行組態后具備以下功能:

錄波功能:當數據異常時,PMU將進行邏輯判斷并啟動錄波功能,數據異常包括:

頻率越限、頻率變化率越限;

幅值越上限,包括正序電壓、正序電流、負序電壓、負序電流、零序電壓、零序電流、相電壓、相電流越上限;

幅值越下限,包括正序電壓、相電壓越下限;

功率振蕩;

發電機功角越限等。

告警功能:當PMU子站采集到數據出現:Tv/TA斷線、直流電源消失、裝置故障、通信異常、時鐘同步信號異常時,相量測量裝置發出告警信號發送到發電廠自動化監控系統進行報警顯示并上送調度主站。

后臺顯示功能:PMU子站系統通過人機接口,對裝置進行實時數據監視、數據文件分析、參數配置、定值整定,并能夠監視裝置的運行狀態等信息。

PMU子站數據通信上送調度WAMS系統

PMU系統通信采用基于相量測量裝置(PMU)所構成的電力系統實時動態監測系統采用IEEE std C37.118 IEEE 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 power Systems傳輸協議,包括實時數據傳輸協議以及歷史文件傳輸協議。實時數據及文件傳輸協議應用范圍包括:實時動態監測系統主站與子站之間、主站與主站之間的實時數據及歷史文件的傳輸。

PMU子站采集的數據采用TCP通信協議向調度WAMS主站上傳子站配置信息,并根據主站下發的配置信息將所需的動態數據實時傳送到主站。在與主站建立通信的過程中,對于數據管道,子站為TCP連接的客戶端,主站為TCP連接的服務端;管理管道,子站作為TCP連接的服務端,主站作為TCP連接的客戶端。

PMU子站系統通過二次安防后使用調度數據網通道與主站通信時,管理通道和數據通道承載的實時數據使用調度數據網實時VPN傳輸,文件通道承載離線數據使用調度數據網非實時VPN傳輸,如圖2所示。

第8篇

關鍵詞: PLC;城市排水;圖像信息采集;視頻服務器;人機對話

中圖分類號:S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5-0056-02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過去傳統的控制方式正逐步被計算機控制所取代,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特別是在控制精度和控制手段上實現了飛躍發展,人機對話,影像控制等均被引用到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在對某市排水工程的改造中,便引用了這方面的控制手段,實現了具有傳感器檢測、視頻監控、主控室遙控等功能。

城市排水是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設施,對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產業,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漬、排澇、防洪的重要工程。城市排水設施包括:接納、輸送城市排水的管網、泵站、溝渠、起調蓄功能的湖塘、河道以及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最終處置及相關設施。城市排水設施是衡量現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改善城市投資環境的重要環節。下面介紹的是基于ADSL寬帶網和PLC串口通信進行數據傳輸污水排放遠程監控系統。目前,ADSL寬帶網絡通信技術已在各行業得到成功應用,城市污水排放遠程監控管理系統是通過對污水排放系統的污水水位、水泵啟停、用電量等進行監測、控制及遠傳等手段,實現對污水排放有效的遠程監控管理及控制,通過它可以全面地了解城市污水排放系統的運行狀況,保證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安全合理的運行,并可根據運行數據進行城市污水排放的規劃和科學調配,為排水部門科學管理提供準確、有效的重要數據。

1 工程改造的目標分析

1.1 改造前狀態

①指揮調度監控中心(主站)與各污水排放站(從站)通過電話了解現場污水排放情況,并下達指揮命令。

②污水排放站(從站)電機運轉狀態、水位靠現場人工目測檢測。

③現場污水排放量統計和匯總,靠人工統計、匯總。

1.2 改造后狀態

①指揮調度中心集中監視(主站)。

②各排放站(從站)電機運行狀態上傳監控中心。

③污水排放量統計和匯總上傳監控中心。

④日報表、月報表自動生成并上傳監控中心。

2 改造方案設計

針對目前狀況,采用ADSL寬帶網與現場PLC和視頻服務器進行數據傳輸污水排放監測系統方案。

系統由監控中心(主站)和n個污水排放站(從站)組成。從站實現數據和圖象采集、存儲及上傳。從站對污水水位、水泵電流、啟/停狀態、超限報警等信號進行采集及處理,采集數據通過網絡傳送到主站,該系統可以對污水排放站進行連續24小時自動監控。操作人員在監控中心(主站)可以看到n處從站的各項運行數據,對從站運行情況實現實時監控和管理。

2.1 系統組成 根據n處從站現有情況和要求,本系統采用集散式結構,通過監控中心(主站)向污水排放站(從站)各種控制指令。系統流程框圖如圖1所示。

其中,監控中心(主站)由服務器、通訊終端、監控軟件、打印機、監控操縱臺等組成。污水排放站(從站)由服務器、路由器、PLC、一次測量儀、采集控制箱等組成。

計算機選用普通計算機即可,系統通過寬帶網絡同污水排放站的PLC控制器進行數據實時交換,現場采用圖像采集和傳感器控制系統,對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態可以在監控中心(主站)進行實時監視。軟件系統具有對各系統運行參數存儲、分析、報表輸出/打印等功能。

2.2 方案特點

①采用西門子S7-200PLC,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運行穩定可靠,系統數據傳輸率高,誤碼率低等特點;

②采用觸摸屏實現人機對話,操作簡便,顯示直觀形象;

③軟件功能強大,可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④系統采用高性能的監控單元,性能穩定,具有擴展功能。

2.3 方案實施 由于各現場情況和控制要求基本相同,因此以其中一個從站來分析并制定改造方案,完成電路設計,選取相應的器材,進行現場安裝、調試。最終完成全部n個從站的改造。

2.3.1 現場情況概述 該站具有進水池2個,進水池水位范圍為0~4米,進水池配六臺軸流式污水泵,組成一套排水系統。其中四臺水泵型號:20ZLB-70 額定流量:4795M3/h 水泵額定揚程:7.23米 配套電機型號:JSL12-8 電機額定功率:155KW 工作電壓:380V/AC。另兩臺水泵型號:900HD-8 額定流量:11950M3/h 水泵額定揚程:9.0米 配套電機型號:JSL1510-10 電機額定功率:400KW 工作電壓:5000V/AC。

設備配置:

攝像機2臺(定點1臺,動點1臺)

液位變送器2個(4~20mA)

電流變送器6臺(其中4臺150A,2臺400A)

2.3.2 電氣原理設計介紹

信息采集:

①液位信息采集。液位信息通過污水池上的液位變送器,把液位高度變換成4~20mA的模擬信號,并送入PLC中的EM231模擬量轉換模塊,將模擬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進行數字處理。運算后,將數據結果存入PLC內部存儲器。

②電機運行狀態信息采集。電機運行狀態通過AS1~AS6六個繼電器分別連接到六個主泵電機的主接觸器線圈上。當某主接觸器得電吸合(既某泵電機運行),對應的某繼電器(AS1~AS6)得電吸合,并利用繼電器對應的觸電接到PLC的輸入端(I0.0~I0.5),既把某主泵電機運行狀態信號送入PLC,通過PLC內部檢測,以“0”或“1”的形式送入PLC內部存儲器。

③泵電機電流信息采集。通過電流變送器將泵電機的實際工作電流變換成4~20mA的模擬量信號輸入到PLC的EM231模擬量模塊中,通過轉換將模擬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在進行運算、處理后,將運算結果存入PLC內部存儲器。

④流量和匯總信息采集。PLC將內部的泵電機運行狀態、泵電機運行電流及泵運行流量數據進行運算處理,將運算后的流量和匯總存入PLC內部存儲器。

⑤圖像信息采集。圖像信息通過現場攝像頭將圖像信息送入到視頻服務器進行數據處理。

2.4 信息傳送 PLC將內部存儲器所得到的水池液位、泵運行狀態、泵電機電流、污水流量、和匯總數據以串口通訊方式傳送給視頻服務器。視頻服務器再把數據信息、圖象信息傳送到ADSL網絡,實現數據上傳。

2.5 軟件程序說明 網絡1是PLC啟動時調用的初始化子程序;網絡2是數據采集進行濾波處理子程序;網絡3是調用流量運算處理子程序;網絡4是串口通訊初始化程序。在程序中0指令為接收信息完成中斷,當PLC串口0接收信息完成(或閑置)時,主程序中斷去執行中斷0程序;在程序中1指令為發送信息完成中斷,當發送信息完成時,主程序中斷去執行中斷1程序。網絡13~24為1#~6#泵運行狀態程序。用位存儲器V1402.0~1402.5儲存泵運行狀態。網絡25,26為1#2#污水池液位運行狀態。用位存儲器V1461.0,V1461.1儲存液位運行狀態。網絡27~41為1#~6#泵流量測量值、1#2#池液位測量值運算,并將結果分別存入存儲器VD1400~VD1430、VD1462~VD1466。網絡42為匯總瞬時流量。把各泵單位時間流量相加產生單位時間瞬時流量,并存入VD1478存儲器。網絡43為匯總累積流量程序。既把瞬時流量折算成匯總累積流量值(該站總流量),并存入VD1482存儲器中。

2.6 程序實現過程 當PLC串口閑置(或發送信息完成)時,并且SM87.7允許接收,主程序網絡8工作,并把接收到的信息存入到PLC的內部存儲器以VB1600(50個字節)為開始的地址中。當接收信息完成時產生一個中斷,程序由主程序轉到執行中斷0程序中(網絡5中斷0)。在中斷0中進行接收信息比較(既協議效驗),如果協議正確,V20.0位置位,網絡11中T63定時器經過0.8秒延時導通;網絡12中M0.0置位,V20.0復位;網絡9中M0.0導通,SM87.7復位(禁止接收信息),并允許發送信息,既把存儲器以VB1400~VB1499地址內容(泵運行狀態、液位狀態、水泵流量及匯總流量數據)上傳到視頻服務器。當信息發送完成后產生一個中斷,去執行中斷1程序,首先把接收地址清零,然后再接收新指令信息,周而復始重復上述工作過程。

視頻服務器接到信息后再上傳到ADSL寬帶網絡;監控中心(主站)再從ADSL網絡接收各從站上傳的數據,并還原成數據、圖像信息以實現信息從從站到主站傳輸的全過程。

3 結束語

這項改造已經投入使用,性能穩定可靠,電氣故障幾乎為零,受到用戶的好評。通過參與這項改造,不僅把所學知識用于社會,也從中鍛煉了自己。通過此項改造,解決了某市排水工程的急需,完成一件造福社會的工程。

參考文獻:

[1]程子華.視頻學工控—觸摸屏應用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6.

[2]張揚.S7-200PLC原理與應用系統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7.

第9篇

關鍵詞: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

1概述

近年來,無線數字電視在鐵路、公交、戶外廣告和移動多媒體等領域應用比較普遍。在城市或者鄉鎮建立單頻網、差轉臺或直放站等,能夠提高信號質量。同時,其對供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要求也比較高,以保證機房內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當前,很多發射基站以人工巡檢為主,嚴重影響了信號檢修質量。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能夠測量各設備支路電流、電壓和運行狀態等參數,以實現對各設備運行狀況的監測和記錄。同時,也能夠加強機房的安全防范和反恐保障。該系統能夠快速、準確、直觀的對各個監測點的數據進行顯示,在故障情況下,實現報警的即時性,以提醒值機員和維護人員盡快趕到現場對事故進行處理,提高設備安全管理質量。

2系統功能和監測終端平臺

2.1電力遠程監測系統功能

電力遠程監測系統包括監測終端、通信層和遠程監測中心。監測終端對各電力支路的參數和工作狀態進行采集,并結合預設值,對故障進行判斷,能夠實現報警、日記查詢和本地顯示等;遠程監測中心具備智能性和多功能性,內部包含管理系統軟件,能夠實現現場數據的采集和自動化處理,其對發射機房回傳的數據進行收集,借助數據庫,進行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并具有數據分析、告警提示和報表打印等功能;通信層借助C/S架構設計,它的服務端是遠程監測中心,借助TCP傳輸協議和各機房客戶端實現通信[1]。

2.2監測終端平臺

2.2.1硬件結構

發射機房電力監測終端的結構比較復雜,其處理核心是微控制器。它借助SM系列電流變送器,將電壓信號傳輸到控制器的ADC口,并借助SPI接口與網絡模塊W5100接入Internet。LCD對機房現場監測結果和告警情況進行顯示。發射機房電力監測終端中的傳感器設備接入接口比較多,實現對現場數據的遠程監測和管理。如果監測到異常情況,系統會發出報警。同時,也可以借助系統預設的應急程式,對應急措施進行自動啟動,幫管理人員排除故障,將故障損失降到最低。

2.2.2支路電壓和電流監測方法

主電力系統采用交流和大電流回路將電力送往設備,實現電能傳輸,不能夠直接與控制器C8051F240的ADC口連接進行測量。應用互感器,對交流大電流數值進行控制。以SM系列線流電流變動器SML50AEC-12/24為例,其具有高靈敏度特點,初級與次級隔離;單電源供電,電源電壓范圍和電流測量范圍分別為12-24V和0-50A;交流輸入,輸出直流電壓為0-5V。SM系列電流傳感器借助外接電阻,將電流輸出轉化為電壓輸出。

3客戶端軟件

客戶端軟件以C語言設計為主,結構簡單。通過調用不同的功能子函數,實現結構設計。子函數包括初始化模塊、網絡連接構建、數據采集處理、日志操作和數據格式處理等。技術人員要對每一個節點進行嚴格控制。

3.1程序流程

終端上電后,進行系統初始化,然后與服務器進行TCP網絡連接。正常通信之后,終端對各支路的電流和電壓值進行采集,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判斷。如果數據正常,對其進行打包,發送到服務器端;如果數值異常,寫入日志,啟動本地報警,在LCD上顯示告警原因,將數據和告警報錯類型同時發送到服務器中。在設定好的掃描時間基礎上進行延時,進行下一次循環。重視掃描周期設計,對電流和溫度變化進行考量,將量級和掃描周期分別控制在1/10s和100-200ms。同時,技術人員也要結合具體情況,對軟件流程進行明確認識和了解。

3.2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從數據采集底層開始,以確保數據處理的普遍性和適用性。不同的測量定義都要對應一組數據,結合先驗知識或后驗知識進行人工設定。取得檢測量數值后,對其進行評估,以明確實時狀態。數據采集過程:

(1)從模塊讀取數據、采樣;

(2)將采樣次數控制在5次,分別去掉最大和最小,平均值即為實時數據。

(3)數據評估。如果數據不合理,繼續執行采樣工作。如果依然不合理,放棄采集,記錄為故障。

4集中監測管理重心

4.1數據傳輸協議

上傳數據和下行指令都是系統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上下行數據交互。對數據傳輸協議進行定義,并以幀的格式對其進行打包,借助TCP連接進行發送。協議規定每個幀都以#DVB#開始,以#END#結束,以區分每個幀數據。在每個機房的監測終端設置固定的IP地址,在監測中心管理系統對其進行錄入。

4.2報警類型

本地報警即在控制器上進行聲光報警,并對報警信息和處理方法進行記錄,進而傳送到監測后臺。監測后臺能夠實現遠程報警,其在人機交互上彈出相關界面,并對具體的機房故障情況及原因進行明確。常見的故障報錯情況一般包括停運、正常、預警、告警、開路、短路、干擾、缺陷八個類型。它們的錯誤代碼分別為Error0、Error1、Error2、Error3、Error4、Error5、Error6、Error7。通道故障一般包括通道數據異常、開路、短路等。模塊故障包括無通信回應、掉電、接觸不良或模塊損壞。通信線路故障背景下,所有模塊都沒有響應。干擾是指電磁環境背景下,出現無效壞數據。如果出現該種情況,對近期測量數據進行發送和存儲,以有效消除干擾問題。如果不存在連續壞數據,則說明缺陷集中在通道或電流變送器上。

參考文獻:

[1]張帆,趙志梅.無線數字電視發射機房電力遠程監測系統[J].電視技術,2011(24):74-76.

[2]劉長凱.遠程電視發射機房電力監控系統[J].有線電視技術,2012(10):83-85.

第10篇

關鍵詞:農村 無人值守 35kV變電所 改造 嘗試

原農村35kV常規變電所的控制保護多為電磁式繼電器系統,接線繁雜,準確性差,相對制約了電力企業的發展。變電所實現無人值守并具備遙測、遙信、遙控、遙調四遙功能,是推進技術進步,加強電網現代化管理,提高電網自動化水平,實現減人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供電質量和可靠性,保證安全經濟運行的迫切要求。

農村35kV常規變電所無人值守改造,一般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將原有控制保護設備全部更換為微機控制保護設備,這種方法投資多,停電時間長,影響供電的可靠性;二是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采用交流遠動裝置與調度端接口,達到無人值守的目的,這種方法投資少、見效快,一般不影響供電,是較為理想的改造方法。

我局根據具體實際,在變電所無人值守改造中采用的方法是:

(1)利用FJY—1—004型遙測功能板實現變電所的遙測:遙測采集量包括35kV和10kV母線電壓、開口三角電壓、所用電電壓、主變及各出線電流、有功、無功等。上述各量通過交流采樣層送到RTU,實現調度端對變電所運行數據的遠程實時監測,為及時掌握變電所負荷情況、合理調整運行方式、實現經濟調度、定點抄報電量、綜合線損分析計算等提供了依據。

每塊FJY—1—004型遙測功能板外接兩個交流采樣層,每個交流采樣層可接6路遙測,各變電所可根據遙測量的多少確定塊數,實現變電所全部電氣量的遙測。直流電氣量和溫度的遙測可通過直流變送器和溫度變送器實現。

(2)利用FJY—1—006型功能板實現遙信功能:為了實現信號開關量的采集,需要對原來的信號回路進行部分改造。將原DX-11型電磁式繼電器更換為JX—11型靜態信號繼電器,實現信號接點的擴充和掉牌的遠方復歸,把原光字牌回路改接到新加的中間繼電器上,由該中間繼電器的一對接點啟動光字牌,另一對接點接到RTU,并向調度端發信號。另外,利用合閘位置繼電器常閉接點和跳閘位置繼電器常閉接點串聯,由RTU向調度端發“控制回路斷線”信號,將原來的“掉牌未復歸”光字牌改接到一中間繼電器上,利用其兩對接點分別發“掉牌未復歸”信號和接事故總線于RTU。一旦發生故障跳閘,開關位置發生變化,就向調度端發出事故信號。同時,在信號回路內串一壓板LP,在開關正常檢修調試時,將其斷開,防止向RTU誤發信號。以變壓器改造后的信號回路(圖1)為例:

轉貼于 (3)利用FJY—1型遙控板實現變電所的遙控功能:調度端通過CPU發出分、合閘指令給RTU,由RTU啟動遙控板上的分閘中間繼電器(FZJ)、合閘中間繼電器(HZJ),分合閘中間繼電器啟動,利用其接點接通分合閘控制回路,實現對開關的遙控分合閘操作。(如圖2、3)

同樣,利用遙控執行繼電器ZJ1常開接點接通信號繼電器復歸電壓線圈回路,利用并聯在預告信號解除按扭和事故信號解除按鈕上的遙控執行繼電器ZJ2和ZJ3的常開接點,遠方復歸預告信號和事故信號音響。(如圖4、5)

圖 4

第11篇

【關鍵詞】框架保護;電流型框架;電壓型框架;應急處理;預防措施

1 框架保護原理

地鐵直流牽引供電系統框架保護中:電流型框架保護測量的是框架外殼對地的泄漏電流,電壓型框架保護保護測量的是框架與負極(鋼軌)間的電壓。這些信號均由裝于負極柜內的PLC(SimaticS5-95U)獲得。圖1中的U1、U2屬于采集元件(即測量部分),測量計算、給出信號以及執行功能由PLC完成,在這里S5-95U不作控制用,僅作為保護元件。

2 地鐵牽引供電系統基本介紹

廣州地鐵牽引供電系統中,每個牽引降壓變電所設有兩個整流機組(整流變,整流器),把電壓等級為33KV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1500V電源送到直流母排,再由饋線斷路器(211,212,213,214)送給接觸軌供電,而接觸軌采用雙邊供電方式,在每個區間內的接觸軌由前后相鄰的兩個牽引變電所供電。

現廣州地鐵五號線電流型和電壓型框架保護的整定值分別是:

過電流保護整定為:I>35A時啟動。

過電壓保護整定為:U>直流95V時報警;U≥直流130V,延時1s后啟動跳閘。

框架保護一旦電壓型動作后,本所的直流牽引系統全部跳閘,并閉鎖本所斷路器;電流型動作后閉鎖本所斷路器,與本所相鄰的牽引所的直流饋線開關也會跳閘,并閉鎖鄰所開關的重合閘。

3 電流型框架保護故障處理

在行車時間,為了盡可能減小框架保護故障對行車的影響,縮短故障處理時間,這里就要求對框架保護進行應急處理,特別針對電流型框架,由于其動作后,會導致故障所兩端四個供電區全部失電。這對于地鐵運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3.1 電力調度處理原則

由于地鐵直流1500v牽引供電系統具備遠程監控,所以在發生框架保護動作時,當值電力調度利用遠程監控對故障的快速處理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對于除正線接觸網接地故障外,盡快恢復供電行車具有很大的提高。以下是發生電流型框架保護后電力調度的一些處理原則:

本著“先通后復”原則,框架保護動作后,造成接觸網上下行四個供電區停電,在運營期間必將造成全線列車中斷行車,因此電調必須盡快恢復接觸網供電,減少停電時間,恢復列車運營。

電流型框架保護動作(有時伴隨饋線開關保護動作)。

(1)復歸框架保護動作信號,拉開故障所饋線隔離開關。

(2)電調遠動分開故障所四個饋線刀閘,合上饋線無保護動作的開關相對應的越區刀閘2113或2124。

(3)先合上相鄰故障所無其他保護動作的相應饋線開關恢復供電。最后對有保護的(I、Imax、di/dt)動作的開關進行試送電。電調遠動合上相鄰所聯跳饋線開關越區供電后報行調組織行車。

(4)若故障變電所為有人值班,電調命令值班員把饋線開關211、212、213、214柜內的F12小開關打分位,若值班員不能確認F12小開關,可將柜內的F10、F11、F12同時打分位;以防故障所再次發生框架保護動作聯跳相鄰所;必要時合上故障所軌電位。

(5)若故障所為無人值班,電調可命令相鄰牽引所的值班員把對應饋線開關柜內的F13小開關打分位;以防故障所再次發生框架保護動作聯跳相鄰所;必要時合上相鄰所軌電位。

(6)越區供電成功后組織變電及接觸網人員故障搶修,搶修完畢后恢復故障所熱備用。

3.2 值班員處理原則

其對變電所值班員應按以下應急處理步驟進行處理,服從電調指揮,在站控PC機或者模擬屏上確認報警信號等有關記錄,到負極柜確定信號是否同PC機相同,注意觀察保護動作類型,跳閘開關,將情況及時通報相關人員。

電流型保護動作后,對于框架保護主跳所:

本所與及雙邊供電的鄰所開關同時跳開,同時也閉鎖本所直流系統開關,鄰所開關可以通過主控系統遠程控制合閘。(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能遠程控制合閘,可以人為解除聯跳,斷開主跳所饋線柜211、212、213、214,斷開每個饋線柜聯跳發送控制電源F12,解除鄰所閉鎖信號恢復單邊供電。)

框架動作本所人員記錄有關事件信號,再在負極柜上按復位??梢酝ㄟ^主控系統遠程控制鄰所開關合閘,恢復單邊供電。(不能遠程控制鄰所開關合閘時,斷開主跳所饋線柜211、212、213、214,斷開每個饋線柜聯跳發送控制電源F12,解除鄰所閉鎖信號恢復單邊供電。)

對于被聯跳所,可以通過主控系統遠程控制或站控PC機直接進行合閘。(如果合閘失敗,可通過打下211、212、213、214小車F13,解除聯跳信號后,恢復單邊供電。)

4 框架保護動作原因分析

框架保護是直流牽引供電系統最致命的故障,發生電流型框架保護后故障牽引變電所直流開關對應供電區域內上、下行線的四個供電臂全部停電,對地鐵的正常運營服務造成嚴重影響。如圖2所示,當B所發生框架保護故障后,上行B3、B4區和下行A3、A4區全部停電,A站至C站內所有列車停運。那么,有那些原因會引起框架保護動作呢?經地鐵運營多年總結,發生框架保護有可能在變電所內或所外。

目前,引起框架保護動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人為誤操作;(2)負極柜內的故障引起框架保護動作;(3)整流器壓敏電阻擊穿對柜體短路放電;(4)直流開關一次回路對框架短路;(5)排流柜內螺栓掉下引起短路導致框架保護啟動;(6)直流開關正極母排與框架短路;(7)整流器柜內電壓互感器故障引起框架對地泄露;(8)所外發生金屬性短路故障。

框架保護各種故障原因分析:

(1)對于人為誤操作的原因分析:隨著地鐵事業在各城市的興起,員工流動性大成為廣州地鐵人才的一大損失,新生血液的注入未能及時填補各崗位的需要,雖然對新人的培訓能及時進行,但是仍有部分新員工對設備不熟悉、開關特性及原理也不太了解、崗位工作經驗不足等,成為誤操作的主要原因。造成誤操作的次要原因是:部分老員工受崗位晉升空間的影響從而對工作產生厭倦、掉以輕心或當班期間精神不集中。

(2)對于負極柜內故障引起框架保護動作的原因分析:因PLC控制模塊邏輯判斷出錯觸發框架保護動作信號使開關跳閘,或負極柜內框架電流變送器故障或電壓變送器故障均會導致開關跳閘。

(3)對于整流器壓敏電阻擊穿對柜體短路放電的原因分析:壓敏電阻安裝位置與整流器柜門間隙過小,在進行33kV負荷切換時因操作過電壓引起整流器壓敏電阻擊穿,形成尖端放電導致出現框架泄漏使開關跳閘。

(4)對于直流開關一次回路對框架短路的原因分析:如圖3所示:“小動物入侵”和“金屬異物入侵”之類的外部故障有可能引起小車本體對框架放電拉弧。對于“內部故障”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分合閘線圈固定螺栓與小車下部銅排引弧桿空間空氣被電離導致絕緣下降擊穿的可能性存在,或者其他一次回路與框架空氣距離較短處空氣被電離導致絕緣下降擊穿的可能性都存在。過壓導致絕緣擊穿的可能性也存在。對于“其他故障”,斷路器分斷失敗也可能導致拉弧。

(5)對于排流柜內螺栓掉下引起短路導致框架保護啟動的原因分析:電磁干擾以及二次保護電源不穩定引起的外部故障;也可能存在負極柜框架保護功能不正常,例如:電流型框架定值錯誤,電流、電壓變送器故障,框架保護模塊故障等;直流1500V牽引設備故障,例如:直流柜進線、饋線開關故障,整流器柜故障,負極柜故障等。

(6)對于直流開關正極母排與框架短路的原因分析:因施工遺留,前期變電所在進行電纜敷設時沒有及時對孔洞進行封堵。在開通運營后,由于小動物(如老鼠等)直接進入直流開關柜內使直流正極母排對框架短路,引起框架保動作。

(7)對于整流器柜電壓互感器故障,引起框架對地泄露的原因分析:在進行周期性試驗時,將電壓互感器一次側端子線拆除且沒用絕緣膠布包扎好,作業結束后作業組人員忘記將端子線恢復,送電時因振動引起電壓互感器一次側故障放電引起開關跳閘。

(8)對于所外發生金屬性短路故障的原因分析:正線或地面車輛接觸軌(網)設備直接短路引起跳閘,如接觸軌(網)斷裂接地短路、機車受電弓取流故障對接地扁鋁短路放電、隧道內其它金屬性異物入侵使接觸軌發生金屬性接地。

5 預防框架保護的措施

(1)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并完善崗位定員制度,拓展員工晉升空間。

(2)對全線負極柜進行排查,對故障元件進行更換、試驗。

(3)對全線整流器柜內帶電的、容易形成放電的尖端部分進行絕緣處理。結合以往檢修情況及設備故障處理的經驗,對于整流器直流側壓敏電阻每兩年更換一次,并由相應的技術管理人員牽頭研究縮短整流器設備試驗周期的可行性。

(4)對全線變電所內的孔洞進行排查,封堵;并安排人員檢查電纜層是否有老鼠痕跡,安排進行滅鼠。

(5)對全線排流柜進行排查,對故障元件進行更換、試驗。重新核查設計圖紙,排流柜確實為絕緣安裝,并作為負極柜框架保護對象,由專業技術人員作專題研究能否取消排流柜絕緣安裝模式,取消柜內框架母排。同時,加強各級技術管理人員對負回流系統重視及技術水平,進一步研究解決目前負回流系統存在的各項問題,建立完善的檢修、檢查制度。

(6)及時對有裂紋的接觸軌進行更換,并校驗拉出值和導高。組織接觸網專業人員在每天第一趟車出車時跟車登乘線路,檢查設備。

6 結語

(1)框架保護的必要性,經過上述對框架保護原理與故障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框架保護主要是保護直流牽引系統設備,這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

(2)框架保護動作分為電流型和電壓型兩種。如果是電流型框架保護動作,故障很可能在變電所內;而電壓型框架保護動作,故障很可能在變電所外。對此電調處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為了減少處理時間,電調必須在遠方能判斷框架保護動作的類型。按“先通后復”組織恢復供電。

(3)對于各類人為或設備故障,要詳細分析導致框架的原因,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預防止同類原因導致框架保護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第12篇

[關鍵詞]電力系統;智能電網;自動化;應用和展望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48-01

從世界范圍來看,雖然智能電網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其強大的功能已讓世人驚嘆。智能電網的自動化使智能電網的性能得到極大優化,也使電力系統實現了可觀測、可控制和完全自動化,為電力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1 智能電網概述

1.1 智能電網的定義

智能電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不同領域對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偟膩碚f,可對智能電網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

首先,智能電網是一個自動化的電力傳輸網絡系統,它對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轉程序起到監控的作用。

其次,智能電網由智能變電站、智能配電網、智能調度以及智能交互終端的等設備構成,智能電網的運轉需要這些設備的強力支撐。

最后,智能電網以物理電網為基礎,利用現代先進的通訊和信息技術,優化電力資源的配置,使用戶的電力需要得到最大化的滿足。

1.2 智能電網的特點和作用

與傳統電網不同,智能電網將電力流、業務流和信息流高度融合,其特點和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強的體系支撐,智能電網有電網基礎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作支撐,在運行中能夠頑強抵抗來自外界的各類干擾和攻擊。

第二、技術與設施的完美融合,智能電網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高科技技術與電網的基礎設備進行融合,有效提升和優化了電網基礎設備的性能,提高了電網故障的可預見性,同時,系統故障修復的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三、信息的高度集成,智能電網實現了電力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使得信息資源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電力系統的全面運行提供了保障。

第四、服務模式的建立,智能電網使雙向互動模式由理想變為現實,一方面,電力企業可以切實掌握用戶的詳細用電信息;另一方面,用戶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電力企業的供電能力、電能質量等狀況。

2 智能電網自動化的應用

智能電網自動化應用主要體現在結構自動化、電力數據采集自動化以及電力遠程控制自動化這幾個方面,接下來,本文將以某電網廠站的自動化技術應用為例,對智能電網自動化的應用進行具體概述。

2.1 結構自動化

與國內其他電力廠站的自動化結構相同,該廠的電力自動化技術可概括為集中式微機遠動技術、分布式微機遠動技術、廣域分布式實時采集技術以及綜合自動化技術。

集中式微機遠動技術將RTU(REMOTE TERMINAL UNIT 遠程測控終端)作為系統運轉的核心,該技術的性能與RTU的體系結構息息相關,中央處理單元對RTU的操作步驟進行實時掌控,為系統運行安全提供可靠保證。

分布式微機遠動技術省略了變電和送電環節,該系統原有的落后設備被功能性強大的RTU替代。雖然從表面上看,整個遠動系統和從前無異,但實際上,其安全性和實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廣域分布式實時采集技術使大范圍、大規模的電力信息采集由理想變為現實,利用該技術,信息采集成功的突破了地域和規模的束縛。

綜合自動化技術的特點在于它不僅能對對象實施間隔保護,而且還能對設備單元進行實時測控,該自動化系統由控制中心、網絡層、間隔層以及執行層等單元構成,實現了電纜聯結控制向自動化控制的轉變。

2.2 電力數據采集自動化

該電廠的電力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分為直流采樣和交流采樣兩種不同的形式。以下是對兩種采樣技術的論述。

2.2.1 直流采樣技術

直流采樣技術在工業控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其在電力系統的應用才剛剛起步。電力介質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進行采樣處理時,要采用DSP技術才能完成取樣過程。下圖(圖一)清晰地展示了直流采樣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從下圖的展示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直流采樣經歷了二次系統――變送器/脈沖表――RTU的采樣程序,變送器、脈沖表中的電壓/電流變送器、功率變送器、脈沖電能表以及其它變送器等設備對RTU中的各項操作進行遙測,保證整個采樣流程的順利進行。

2.2.2 交流采樣技術

與直流采樣技術不同,交流采樣是一種依靠計算機網絡技術而且與電量測量技術相適應的新技術,該技術的先進之處在于它省略了變送器的變送過程,實現了電流數據的直接處理。下圖(圖二)就清楚地展現了交流采樣數據采集的全過程,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該模塊可以同時完成多個線路的信息采集工作,中央處理單元與其他設備進行串聯,使得本設備所遙測到的數據得以及時上傳。

2.3 電力遠程控制自動化

電力遠程控制包含遙控和遙調兩種技術,有了這兩種技術作為支撐,自動發電控制和自動電壓控制才能得以實現。遙控技術主要是對電力系統的開關設備進行控制,而遙調是指對調壓變電器的分接點進行調節,對電壓調節實行遠程控制。就目前來看,遙調技術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而遙控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成功應用于電力系統智能電網中。遙控技術是智能電網自動化的基礎技術和核心技術,掌握和運用這一技術對電網控制和電網安全運行意義重大。

3 電力系統智能電網自動化的展望

電力系統智能電網的自動化為電力系統的運行提供了技術保障,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電力系統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新型能源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同時,電力系統的運行對電力市場的管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水平也極大地影響了電力系統的運行。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現有技術水平的支撐下,電力系統智能電網將沿著標準化、集成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繼續發展,智能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更新和完善將為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我國電力系統智能電網的開發和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進行系統開發時,要充分吸收和借鑒國際上一些先進的理論和技術,博采眾長,并結合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的具體情況,遵循智能電網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我國電力系統智能電網的穩步、健康發展,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創新提供可靠保障。

結束語

智能電網貫穿于發電、輸電、配電以及用電全過程,滲透與電力系統的各個領域。智能電網具有自動化強、安全可靠、兼容以及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智能電網的使用,將大大提高我國電力企業電能供應的水平和質量,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

智能電網憑借其先進性和科學性,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眾多能源部門和電力企業的認可,開發和利用智能電網是適應時代進步和電力發展的重要舉措。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開發和利用智能電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陳剛.包頭市智能電網自動化系統改造可行性研究與應用[D].2012.

[2]梁鴻健.面向智能電網的自動化綜合數據應用研究及系統開發[D].2012.

[3]趙江河,陳新.基于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建設[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18)

[4]馬敬.電網自動化智能型輔助指揮系統的設計、推廣使用[A].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凤翔县| 酒泉市| 上饶市| 上栗县| 达日县| 东丰县| 化州市| 天柱县| 云南省| 萨嘎县| 玉龙| 娄烦县| 广南县| 察雅县| 家居| 婺源县| 盐城市| 思茅市| 溆浦县| 公安县| 南雄市| 扎兰屯市| 镇康县| 西华县| 兴业县| 博白县| 集贤县| 阿荣旗| 江城| 望谟县| 鄱阳县| 永年县| 班玛县| 巴东县| 高陵县| 冷水江市| 罗田县| 长宁县| 波密县|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