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

時間:2023-05-30 09:38:2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

第1篇

【摘要】本文淺談了臨床護理路徑的由來及概念,概述了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內容結構,在國內外發展概況及成效。分析了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帶來的影響。最后對臨床護理路徑在我國的發展作出了展望。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內容;結構;影響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成為臨床護理路徑是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的主要工具。它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地、主動地工作;同時也使病人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護理過程中,以減少住院天數。自80年代以來,臨床護理路徑在美國和英國得以應用,并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后澳大利亞及新加坡等國家的大醫院也陸續采納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2]。

1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間的一種護理模式,它能夠指導護士有預見性地、主動地工作;同時也使病人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護理過程中,以減少住院天數。針對特定的群體,用時間為橫軸,把入院指導、接診時診斷、檢查、 護理、健康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科學的護理手段為縱軸,制做一個詳細可行的日程計劃表。對何時應做哪項檢查、 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可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與記錄。因此護理工作不再是被動的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后才為病人實施治療護理,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病人明白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而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從而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使護理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2 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結構

我們可以可由表格式的護理路線圖來表示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內容,但其有嚴格的時間框架,不同的疾病也有不同的路徑設計形式。以腹部外科膽囊切除術為例:(1)病人一般信息包括,手術名稱、日期,管床醫生和管床護士等的姓名及電話等;(2)護理流程表,包括從入院到出院,每天所需做的主要護理措施。如每天、每班次要進行的全身評估、心理護理、檢查、護理重點、使用藥品、醫囑、營養情況、病人活動和安全情況。(3)護理計劃和目標,是指病人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如何達到最佳身心護理效果。注意重要檢查或護理的特別記錄[3]。

3 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內外的應用及成效

在臨床路徑管理中,臨床護理路徑是主要的應用工具。CNP本著 “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成效為核心”的護理模式正在引起醫學界的關注。無論是急癥工作還是常規護理工作;是成人還是新生兒;是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到兒科等均有相關報道。

3.1 在國外的應用:在美國1995年成立了西南外科協會(BWSC)領導的臨床路徑委員會。 實施的臨床路徑均為常見疾病,通過普通外科治療的臨床途徑。其中包括: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式膽囊切除術、腹股溝病、腹壁病、結腸憩室炎切除術、結腸癌切除術、象限切除、根治切除術等的臨床路徑。

3.2 在國內的應用:我國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也日漸增多,大多數還處于試驗階段,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3.3 臨床護理路徑的成效:縱觀國內外對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和應用的結果,實施臨床路徑可以取得如下成效:(1)縮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周期,界定標準的住院日;(2)降低患者住院期間的費用;(3)規范診療護理的手段并加強醫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4)通過變異分析促進醫療質量的改進;(5)病人和家屬了解護理目標,增加病人的參與意識,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4 臨床護理路徑的影響

4.1 對護理學發展的影響: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減少護士進行文書記錄的時間,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時規范護理活動,使之程序化和標準化,減少護理差錯,降低護理風險。臨床護理路徑大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護理人員不再機械地執行醫囑,而可以對疾病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可使護理工作者成為醫院改革實踐的先行者,為實現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而努力。

4.3 對病人的影響:醫療費用是大部分患者關注的問題,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縮短其住院天數,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為病人減負。同時我們在實施標準的治療程序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滿足患者對所患疾病的了解的渴望,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主動參與治療的積極性,還能提升患者滿意率。

4.4 對醫院管理的影響:從中外醫院實施臨床路徑的經驗來看,這一做法并未造成醫療質量的下降?,F在醫療資源緊缺,縮短患者住院周期可以提高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率;護理人員可以對疾病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一方面可培養護士工作的自主、自律性,增強成就感;另一方面增加了醫護之間以及醫患之間的互動,并可使醫院多學科合作。同時由于臨床護理路徑的監控機制,可以保障醫院護理管理的有效進行,增進各方之間的溝通,保證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持續性改善。

5 臨床護理路徑在我國實施的展望

目前,我國臨床路徑護理的研究剛剛起步,隨著我國加入WTO后,以及外資企業介入我國醫療衛生行業,醫療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到時誰有更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所以探索臨床路徑護理必將成為醫療機構提高護理水平的必然和重要選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也必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4] 田麗.臨床路徑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04,4,18(4):734-735

[2] 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3,18(3):170-172

第2篇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頸椎病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一種單病種質量管理的新型臨床服務模式,是由各相關部門或科室的醫務人員針對特定的疾病或手術共同制定出的有順序、有時間性和最適當的醫療護理服務程序,以加快康復,節約資源,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服務質量。[1] 我科于2008年1月一2009年10月應用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對80例頸椎病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頸椎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試驗組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8.5±3.5)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齡(67.7 ±4.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構建臨床護理路徑組織管理體系:為了使臨床護理路徑得以順利實施,需要構建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組織管理體系,成立科室臨床護理路徑指導小組和實施小組,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分工。

1.2.2 人員培訓: 組織科室參與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人員學習護理路徑的概念、起源、特點及應用,了解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目的、作用及意義。學習有關頸椎病的專業護理知識。

1.2.3 制定頸椎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表: 此路徑表作為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護理的路線圖,護理人員依據護理路徑表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進行連續、規范、有針對性的護理。它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一個日程計劃表。對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可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

[2]

1.2.4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 責任護士每日按照路徑表上的指示內容根據患者需求并結合患者一般情況如年齡、文化層次、經濟狀況等進行評估,詳細解釋臨床護理路徑的有關內容和作用,取得患者的合作,并在臨床護理路徑表上對已執行的內容打“√ ”,對沒有執行的內容打“×”并進行分析記錄。在實施過程中,科室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小組根據路徑運行情況,定期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分析,查找路徑中不盡合理的內容,將修訂意見反饋給護理路徑指導小組,指導小組定期組織有關專家對反饋意見集中研究,對路徑文本進行必要的修訂,然后將修訂后臨床護理路徑文本下發,進入下一輪病人的臨床護理路徑實施 。

1.3 評價標準

1.3.1 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根據頸椎病的特點自行設計的量表,包括15個問題,每個問題分為3個等級: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共100分,成績>80分視為健康教育達標。調查內容包括頸椎病的基本知識,各種檢查的注意事項、生活起居調養、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及作用、出院后的自我保健知識、預防本病復發的相關因素等。

1.3.2 滿意度調查。參考某醫院病房通用的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表,其中個別項目略作調整,每個條目分為3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分別賦予3、2、1分值,然后利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進行計算每個病人的滿意度,并把80%≥定為非常滿意,60%-80%為基本滿意,60%≤為不滿意。最后將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的總人數除以總調查人數即為滿意度。

1.3.3 住院天數。從住院第1天至出院日。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統計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 檢驗。

3 討 論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實現了醫療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3]這一程序化和標準化的工作方式,培養了護士工作的主動性與自覺性,護士不再是盲目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護理人員能夠全面準確地觀察病情,盡早發現病情變化,盡快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減少病人并發癥,減少護理差錯,提高護理質量。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滿足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與患者缺乏溝通是常見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之一,加強溝通也是常常被護理人員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且由此可引發工作失誤。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狀態,經常向患者講解與疾病有關的問題與內容,由過去的被動溝通變為主動溝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3],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臨床護理路徑制定了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并且要求醫護人員嚴格按照臨床護理路徑程序,表格上的時間順序,合理安排各項檢查、治療,同時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主動參與進我們的護理過程中來,加快了患者的康復,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提高醫院綜合質量。臨床護理路徑強調的是團隊精神,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體現了醫院多專業、多學科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協調了醫務人員之間、醫務人員與病人之間的關系,促進了信息交流、傳遞,減少了中間環節,保證了病人在住院期間接受持續性的醫療護理服務,從而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紅.臨床路徑.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36.

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就診的腹股溝斜疝患兒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男42例,女18例,年齡2~10歲?;純壕鶖M行高位結扎術,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手術方式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醫療護理方法并按常規醫囑進行護理。觀察組根據腹股溝斜疝的治療護理特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由主診醫師和責任護師共同為腹股溝斜疝患者設計并制定圍手術期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并在實施中根據臨床路徑的結果分析、評估而不斷改進和完善。臨床護理路徑以時間為橫軸,以術前指導、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功能鍛煉、健康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手段為縱軸?;颊哂勺≡褐脸鲈杭俺掷m服務均依據此模式接受護理服務。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過程中,臨床護士參照臨床路徑表反復進行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和實施護理措施并簽名,根據個體差異做出評價和修改。評價指標: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包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患者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住院時間、平均費用及滿意度等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綜合的整體護理模式,是臨床護理工作標準化的方法。醫護人員按病種設計患者最佳的醫療和護理方案,并根據病情合理安排患者住院時間,不僅規范了常規進行的護理操作,減少了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護理行為,并且保證了醫療、護理等措施在既定時間內實現并達到預期的效果,使患者獲得最佳服務[2]。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我院在兒科腹股溝斜疝患兒治療中行CNP管理,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作者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費用減少,對醫護工作滿意率及家屬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得到提高,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

作者單位:477150 河南省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意義,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臨床護理路徑作為護理管理的新模式,溶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將“盡早康復”和“盡可能少的醫療費用”列為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科室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及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預和監控,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和不合理用藥,減少了患者無效住院時間。

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促進了醫患雙方的有效交流,減少了診療和護理過程中的差錯和醫療糾紛。在診療和護理過程中,CNP明確了護理人員的職責,可使護理人員由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不再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目的、有預見地進行護理。同時,CNP是整體護理的深入,可有效促進護理人員對護理程序的運用,以此來提高護理質量[3]。CNP的應用,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服務宗旨,護理人員定時向患兒及家屬進行疾病預防等有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使家屬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了時間概念,提高了認知程度,同時落實患兒家屬的知情權,促使患兒及家屬主動配合治療,減少了術后感染、便秘等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應用CNP規范了護理行為,使護理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減少醫療行為隨意性和醫療資源浪費,杜絕護理差錯的發生。此外,CNP要求醫護人員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診療、健康教育的內容,增加了護患交流的機會,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

通過兩年來的實踐,作者認為,在腹股溝斜疝患兒診療過程中,引入臨床護理路徑利于患兒術后恢復,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路徑實施手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2:5-8.

第4篇

【關鍵詞】 護理康復路徑;結腸癌;康復效果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641-02

臨床護理路徑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現已經被確定為一種高效的醫療服務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強調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疾病康復治療的重要性。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結腸癌占了10%到15%比例。對于結腸癌手術患者而言,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手術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 概念介紹

1.1 結腸癌的概述 所謂結腸癌,指的是人體結腸粘膜的上皮在環境或者是遺傳因素等各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結腸粘膜上皮發生惡性病變的一種疾病,結腸癌屬于惡性腫瘤的范疇。結腸癌的主要臨床表現與結腸癌的癥狀和時期有關,早期結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有腹脹、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早期的結腸癌癥狀從間歇性轉變為持續性。隨著病情的加重,結腸癌的臨床表現出現腹部包塊,腸梗阻等,同時由于結腸癌的腫瘤潰爛、失血以及毒素的吸收,會導致患者出現低熱、乏力、浮腫等各種中毒癥狀。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以及化療和放療等輔助治療[1]。

1.2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述 所謂臨床護理路徑(CNP),指的是針對特定的患者群體,以時間為橫軸的一種患者在醫院住院期間的綜合性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最早出現與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并在實踐中被美國確定為是一種高效的醫療服務模式。這種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護理內容和任務包括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接診時對患者的疾病類型和病情癥狀等進行診斷、檢查、配藥、治療、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的指導、活動指導等健康教育宣傳、出院計劃等。醫院根據這些工作和服務內容制定一個日程計劃表,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何時進行何項檢查、治療以及護理等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記錄[2]。

2 在結腸癌手術中實施護理康復路徑

2.1 臨床護理路徑的設計 文章結合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護理實施的護理康復路徑對患者康復效果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首先根據本院的具體情況結合結腸癌手術患者的情況對護理康復路徑進行設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在本院進行手術的結腸癌患者的具體情況按照主治醫生、責任護士等層次和小組成員成立專門的護理康復路徑研究小組。然后根據本院實施手術的結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的手術診療和護理的特點以及其具體的情況等,對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具體實施情況和工作內容、工作步驟等進行設計。本次研究中,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結腸癌手術患者的飲食、休息、活動、檢查、治療、用藥、康復護理效果等[3]。

2.2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為了探究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護理康復效果,本院選取一組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術后常規康復護理作比較。實施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就由責任護士對其專用的臨床護理康復路徑內容進行詳細的介紹,讓患者對自身在住院期間的一個過程有一個總體上的了解,然后由護士指導患者進行手術后的康復鍛煉和基本日常生活自理功能的恢復鍛煉,通過鼓勵和引用其他案例等,鼓勵患者按照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計劃執行康復鍛煉。然后再由護士根據患者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價。

在結腸癌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過程中,在護理內容方面,要注意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康復護理等。心理護理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病情的信心,飲食護理和護理等是預防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過程中出現其他并發癥和不良反應。進行相關功能和自理能力鍛煉的康復護理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患者進行康復路徑的實施過程中,要避免患者出現手術并發癥以及不良的反應等。

2.3 護理康復路徑對結腸癌手術患者康復影響 本院本次研究結果發現,臨床護理康復路徑能夠有效提高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效果。根據對照組進行的手術后常規護理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采用臨床護理康復路徑有效的降低了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等情況的出現。本組患者對結腸癌疾病以及結腸癌手術后的護理知識等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促進了患者手術傷口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復,提高了患者對醫院醫務人員的滿意度。采用護理康復路徑對結腸癌手術患者進行全程服務,有效縮短了結腸癌手術患者在手術后康復期間的住院時間,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的費用負擔[4]。

3 臨床護理路徑的總結

總之,臨床護理康復路徑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護理服務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本院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效果。它為醫院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空間,促進了醫院護理工作的不斷完善。具體來說,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3.1 對患者而言 對于患者而言,從本院在結腸癌手術中的應用結果可以發現,一方面,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手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等的出現,縮短了患者住院的時間,促進了患者手術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復,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另一方面,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過程中,通過護士對臨床護理路徑的介紹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高了自我康復管理。

3.2 對醫院而言 對于醫院而言,首先從醫務人員出發,能夠有效拓寬護士的知識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護理服務模式,要求護理人員要提高護理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護理質量,有效降低了護患糾紛率。從醫院來看,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轉變醫院的護理觀念,增強醫院的服務意識。通過全過程的高效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和醫院的滿意度。同時,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規范醫院的臨床護理工作,有效提高醫院的護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促進醫院護理工作的不斷完善[5]。

參考文獻

[1] 胡紅飛,卓亞娟,焦碧英,應瑛.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結腸癌圍手術期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1,12(02):23-25.

[2] 楊九菊,郝蘭婕,張翠玲,王秀芬,趙捧欣,康艷鳳.胸科患者患側肢體加強康復操鍛煉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09,19(09):12-13.

[3] 孟秀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A].全國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傳染病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12(15):29-31.

第5篇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 子宮肌瘤手術; 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480-02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 ay ,CP)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 ,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 ,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 、降低成本 、提高質量的作用 。 臨床路徑作為確保醫療質量 、控制醫療成本 、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的管理工具 ,在許多國家醫院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臨床路徑是相對于傳統路徑而實施的 ,傳統路徑即每位醫師的個人路徑 ,不同地區 、不同醫院 、不同的治療組或者不同醫師個人針對某一疾病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 采用臨床路徑后 ,可以避免傳統路徑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區 、不同醫院 、不同的治療組或者不同醫師個人間出現不同的治療方案 ,避免了其隨意性 , 費用高 、預后差等可評估性 。 臨床路徑是一種符合成本\效益規律的“管理式照顧”新模式, 一般以治療護理有一定模式可循 、容量大 、費用高 、變異少 、治療效果和住院天數較明確的疾病或手術為對象 。 應用臨床路徑可有效降低醫療費用 , 縮短住院日 , 提高服務品質。 為研究臨床路徑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實施效果 ,本研究對我們醫院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婦科中常見的子宮肌瘤手術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單純性子宮肌瘤患者208例,年齡19-53歲,平均年齡42.3歲,其中的行子宮肌瘤挖除術86例,單純子宮切除術122例,將患者隨即分成兩組,實驗組104例,對照組104例,經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年齡、病情及手術方式等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沿用傳統的治療護理模式,在治療、護理、檢查項目、住院天數等方面不做統一規定,采取隨及健康教育方式。實驗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主治醫生成立臨床路徑小組,制定科學、合理、實用的臨床路徑表。入院后按制定的臨床路徑表,實施診療及護理。臨床護理路徑表見表1:

表1 子宮肌瘤手術臨床護理路徑表

時間 內容

住院第1天 責任護士介紹病房環境、設施、主管醫生及護士,作息時間、醫院的規章制度、 陪護制度、入院評估、診療程序和各項檢查化驗的目的。并給予飲食指導,做 好衛生處置,更換病員服。

住院第2天 做好術前準備,如備皮、皮試及佩戴腕帶。說明禁飲食的時間及目的,灌腸、 導尿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介紹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手術后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指導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住院第3天(手術日) 核對腕帶,去除發夾、假牙、眼鏡、口紅及首飾。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妥善固定各種管道,檢查刀口敷料及陰道流血情況,指導床上翻身及有效咳嗽,必要時叩背,觀察刀口疼痛情況。

住院第4天(術后1天) 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和刀口敷料情況,觀察腹脹情況。停止持續導尿。指導流質飲食。協助下床活動,觀察排尿情況。

住院第5天(術后2天) 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和刀口敷料情況,觀察腹脹情況。觀察排尿情況。指導半流質飲食。鼓勵下床活動。

住院第6天(術后3天) 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和刀口敷料情況,觀察腹脹情況。指導普食。

住院第7天(術后4天) 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和刀口敷料情況。注意大小便

住院第8天(術后5天) 觀察刀口愈合情況并做好出院宣教,辦理出院手續,告知復診時間、注意事項及回訪電話和主治醫生電話。

1.3 評估方法:評估由科室護士長擔任,具體內容為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護理滿意度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x2檢驗,P

2 結果

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平均住院費用,實驗組低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3.1 臨床護理路徑的意義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和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臨床路徑是一種為服務對象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1]。既可以保證醫療質量,又能降低醫療成本[2],在我國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臨床路徑尤其適用于發病率高、醫療費用高、診斷明確、治療或處置方式相對簡單、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差異小的手術病例。因為,這樣的病例在住院期間的醫療進程通常是可以預見的,容易形成標準化模式。本文選擇了子宮肌瘤手術病人作為臨床路徑的實施對象,因它是發病率高、診斷明確、外科治療手段優化、住院費用高的特點,符合臨床路徑的選擇標準。

3.2 臨床護理路徑的優點 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后,按照一套完整全面的醫療護理計劃為其服務,規范了術前安排檢查、術前準備時間,術后處理、各項治療護理都主動及時,從某種程度上減少了由于治療不及時、宣教不到位、病人配合不夠等原因可能造成的延誤。通過制定出院標準減少了安排的隨意性,使病人可以及時出院。同時,規范了診療項目,避免了大范圍檢查,因此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住院費用。不僅給患者帶來了實惠,也順應了目前醫療保障體制對醫療費用實施控制的需求。同時醫院也降低了成本,節約了醫療資源,增加了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病人從入院到出院一直有較明確的診療計劃,減少了醫護患之間因溝通不暢而產生的誤解,有利于提高醫療質量。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通過明確的職責,減少治療護理環節,提醒護理人員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如何做,減少了其行為的隨意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醫療護理中的差錯。同時,患者還掌握了更多的疾病預防、保健、自我護理等知識。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識和水平。

臨床護理路徑保證了將健康教育貫穿到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使病人在整個住院期間均受到護理人員熱情的服務、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增加了病人的信任感,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4 結論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先進的現代醫學管理模式應用于子宮肌瘤手術中,集中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提高護理質量,并以優質、高效、低成本的模式來為患者服務。符合中國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即減少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提高患者滿意率。在臨床實踐中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肖正安,梅艷芳,賈曉宇.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8):660

[2] 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

[3] 齊德廣,秦銀河,李書章,等.臨床路徑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應用.中國醫院管理,2002,10(10):11

[4] 耿云瑞.健康教育在子宮切除手術患者的應用.中國民康醫學,2004,12:74.

[5] 張水立,時紅梅.壓瘡的護理進展.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16-61.

第6篇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方法:通過了解實施者的職責、實施臨床路徑的步驟以及臨床護理路徑對各個領域的影響提出最優護理方案。結果:控制病人的診療費用,并能有效監測診療護理過程,幫助發現護理問題及探索有效的護理措施。結論: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兼顧效益-成本,達到預期目標的診療護理效果。

【關鍵詞】臨床路徑;臨床護理路徑;意義

1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的概念

CP是近年來國外提出的一種新的診療護理模式。它通過個性化、流程化、標準化的診療護理方案,兼顧效益-成本,達到預期目標的診療護理效果,同時控制病人的診療費用。CP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相對于指南來說,其內容更簡潔,易讀、適用于多學科多部門具體操作,是針對特定疾病的診療流程、注重治療過程中各??崎g的協同性、注重治療的結果、注重時間性。

2實施程序

2.1護理人員職責

1在實施臨床路徑患者的病歷夾封面貼上“臨床路徑”字樣以示區別;

2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臨床路徑的特點;

3根據臨床路徑表完成活動、飲食、護理、監測及出院指導等;

4協調醫患、護患,病人之間的關系;

5發現變異情況及時通知醫生;

6負責出院前患者滿意度的調查;

7作為個案管理者,提醒、監督每日進程,保持病歷完整性。

2.2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文獻探討;申請和授權臨床路徑試點;組建監督委員會;組建CPDT(臨床路徑發展小組theclinicalpathwaydevelopmentteam,CPDT),設計臨床路徑表:選擇進入臨床路徑的對象;制定變異表及變異號碼系統;醫護人員及相關協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確定臨床路徑效益評價指標。

第二階段為執行階段:醫、護、技等

相關部門按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流程共同合作完成治療護理計劃;

第三階段為評價階段:收集、匯總各項數據,并作統計學分析;評價各指標是否達到預期結果;作變異分析,查找變異原因,改進方案。

3臨床護理路徑的制訂臨床路徑的特點

3.1先有詳細的計劃及路徑的選擇

3.2接著在醫院內通過各單位的參與及溝通,成立多元化的組織,定期討論,共同設定臨床路徑的目標并擬定教育策略

3.3最后,全力推行臨床路徑的醫療模式,并建立差異紀錄及分析的回饋系統

4、臨床路徑對指導核心——護理工作的影響

4.1以患者為中心指導護理工作

臨床路徑從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為每位患者制定最全面的個體化服務流程圖,很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颊呷朐汉?,首先由當班責任護士將專用的臨床路徑表交給患者,并按照表中內容對患者進行詳細介紹,解釋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每日每班責任護士按照當日的臨床路徑內容觀察病情,每次所完成的工作須用“√”標識,保證以患者為中心做具體、深入、細致的臨床護理工作。因臨床路徑有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指導,可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有計劃的工作,也可使患者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護理進程中,提高工作效率

4.2以患者為中心協調護理工作

過多的醫務人員接觸患者,參與患者護理,易形成患者有問題四處咨詢但各部門互相推諉的現象,這是目前所面臨的護理難題之一,而臨床路徑則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溝通形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密切了護患關系,促進信息交流,保證了護理工作延續性。護士長作為管理者,負責臨床路徑的成效管理,參與變異分析和效果評價;責任護士組長負責指導責任護士,核對每天的進度和結果;責任護士則每日按照路徑上的指示,根據患者的需要進行評估、評價,及時報告變異情況,力求早日使病情發展回到路徑上來。

4.3科學、準確地記錄病情,減少護理差錯

護理記錄是準確反映患者病情變化的依據,也是護理人員履行法律的依據,因此,臨床路徑表格的設計,在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如病情有特殊變化時,用“×”在路徑表內注明,也只有出現“×”后,才要在護理記錄欄內分析、記錄有關問題。其余無特殊變化時,在路徑表相應內容上標“√”即可。這種表格化模式最能提醒護士全面、準確及時地觀察病情變化,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護理差錯。

5、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意義

5.1護理學發展方面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減少護士進行文書記錄的時間,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時由于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護理項目也不會被遺漏。臨床護理路徑可使護士由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不再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目的、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可使護理工作者成為醫院改革實踐的先行者,為實現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而努力。

5.2醫生

臨床路徑作為一種醫療模式,可使醫生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處置,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減少病患住院時因醫護人員處理程序不同而產生的各種變異情況。

5.3病人

臨床護理路徑可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縮短其住院天數。在標準的治療程序實施過程中,可幫助患者加強對健康教育、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治療,并促使患者滿意率上升。

5.4醫院管理方面

從中外醫院實施臨床路徑的經驗來看,這一做法并未造成醫療質量的下降。相反,由于這種管理模式降低了醫療成本,提高了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醫護之間以及醫患之間的互動,可培養護士工作的自主、自律性,增強成就感。

第7篇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健康知識; 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5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7-100-02

臨床護理路徑是由相關人員共同制定的醫療護理服務程序。我科對2001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180例經胃鏡檢查確診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護理路徑,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1年7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180例經胃鏡檢查確診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其中男118例,女62例。年齡16~75歲,平均53.5歲。胃潰瘍96例,十二指腸潰瘍68例,復合性潰瘍16例。合并疾病:高血壓病38例,冠心病40例,慢性支氣管炎62例,糖尿病24例等。并發癥:消化道出血45例,幽門梗阻34例,貧血42例等。

1.2 具體的護理路徑內容

對照組沿用傳統的治療模式,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表。根據每日診療活動分類制定,由責任護士全權負責落實,并及時記錄,內容包括:①醫療措施;②入院評估;③檢查和化驗;④治療和護理;⑤活動;⑥飲食;⑦宣傳教育;⑧監測;⑨出院計劃;⑩治療護理結果。作為護士長,應隨機進行檢查評價,實施過程中不斷了解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和意見,對臨床路徑加以修改。具體內容如下:第1天辦理入院手續,安排床位,聯系飲食,入院介紹,入院宣教,共同制訂護理計劃。告之擬做輔助檢查項目的目的、意義、方法等,特殊檢查做好心理指導。檢查結果反饋,制定治療方案,并詳細告之患者及家屬治療方案及藥物作用、副作用。第3天至出院病情監測,疾病相關知識宣教,治療過程記錄和評估等。出院前日做好出院宣教指導(飲食、服藥、復診時間等)。出院當日:滿意度測評,辦理出院手續,再次告知復診時間,送出院。

1.3 分組及評價指標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住院期間對患者發放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調查表,分為3個等級: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收回后統計滿意度;并統計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及對醫囑的依從性,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5軟件,計量數據以(χ±s)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見表1~2。

3 討論

3.1 具體的臨床護理路徑

3.1.1 心理護理 由于病程長、易復發,患者表現出緊張、焦慮的心理,應耐心細致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指導家屬積極參與、協助安排患者日常生活及治療,給患者關心和溫暖,使患者得到安慰,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以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減輕其心理、生理障礙和社會功能缺損[1]。

3.1.2 服藥指導 抑酸劑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大多數患者服藥1周內會因腹痛、噯氣等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而自行停藥,護理人員應耐心向其解釋藥物的有關知識及長期服藥的必要性。根除幽門螺桿菌(Hp)的藥物可能出現如口苦、厭食等不良反應,如果嚴重,不能自行停藥,應根據醫囑更改抗生素,一定按醫囑堅持全程服藥維持治療。指導患者避免應用易致潰瘍復發的藥物,必須使用時,飯后服,且不應長期使用。

3.1.3 生活指導 住院期間發給患者每人l本消化性潰瘍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由經驗豐富的消化科護士詳細講解消化性潰瘍的概念、發病誘因及機制等知識。囑咐患者出院后每月定期復查,電話隨訪其復況,給予必要的護理指導[2-4]。

3.2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優勢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將患者住院期間的活動、飲食、檢查、護理等具體內容告知患者,滿足其心理需要,緩解患者及家屬的不安情緒。因有了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指導,表中所列出的每日重點工作一目了然,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有計劃的工作,增加了護士工作責任心和溝通能力,融洽了護患關系,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對護理質量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 = 4.92,P

另外,其也加強了醫患溝通及護患溝通,使患者對自己的醫療護理過程及康復有預見性,從而調動其積極性。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度及對醫囑的依從性比較有顯著差異(P

4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體會

綜上所述,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效地增加了患者對消化性潰瘍的認識,改變了患者的態度和行為;促使患者保持生活和飲食規律,能進行正規、長期、維持治療,提高了潰瘍愈合質量;通過心理護理得到安慰。

[參考文獻]

[1] 陳良珠.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健康教育[J]. 現代護理,2002,8(7):544.

[2] 張穎.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3,5(2):225-226.

[3] 陳良珠.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健康教育[J]. 現代護理,2002,8(7):544- 545.

第8篇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7~2011年10月在我科行子宮內膜癌手術的68例病人,年齡45~65歲,合并嚴重內科疾患,心肺功能不全、嚴重高血壓、肺部感染、消耗性體質的患者除外。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4例。兩組病人在年齡、疾病、麻醉及手術方式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 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法(即無時間限制,隨意進行教育);實驗組按制定好的CNP進行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時發放健康教育的資料,詳見表1。

方法兩組病人的評價工作均在出院前1 d進行,采用問卷方式,依據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流程自制問卷表,對問卷表上的每個問題設3個評價標準,即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別為10、6、4分,由護士長對病人進行測試,得分>85分為達標。(2)采用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在出院前進行調查, 滿分100分, 90分以上為滿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 0對68例子宮內膜癌手術病人健康教育達標情況及病人滿意情況進行x2檢驗,α=0. 05。

2結果

2. 1兩組病人健康教育達標情況比較 (表2)

由表2可見,實驗組病人健康教育的達標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

2.2兩組病人對護士的滿意情況比較(表3)

由表3可見,實驗組病人對護士的滿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結論

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護理服務流程,按入院時、術前、術后及出院前進行細化,由責任護士每天按照路徑的指示發給病人,避免病人由于健康教育內容過多而產生混亂或因過少而出現知識缺乏,同時保證了責任護士不當班時健康宣教能由當班護士完成,保證了宣教的連續性,目標明確,工作細化,夠有效地減能少護理差錯,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病人滿意度。病人滿意度是衡量一所醫院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CNP作為護理管理的新模式,融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將“盡早康復”和“盡可能少的醫療費用”列為病人實施最佳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由多學科的共同努力,通過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預和監控作用,增進病人的自護能力,從而達到縮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費用的目的[2-4],可見,這些效果正是當今醫療改革中需要的,護理路徑的實施對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淑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3):246.

[2]葉紅芳,陳湘玉.國外護理領域社會支持研究方法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70.

第9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AKI)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54 patients with AKI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March 2010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for 31 cases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for 23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methods,and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The 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costs,hospital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One day before discharge,the questionnaire of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handed out to the patients,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Result: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cost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ealth knowledge master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87.10%(27/3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0.87%(14/23)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1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8.26%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97.28±2.45)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0.67±2.59)score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Acute kidney injur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Fut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 5180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27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之一,是由于外科手術等各種原因導致機體腎功能急劇下降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引發急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具有發病急、發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點[1-2]。而消化道出血是AKI的常見并發癥,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較為常見,可明顯增加AKI患者住院死亡的風險,對患者預后造成嚴重威脅[3]。合理有效的護理工作在降低AKI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預后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由醫院專業人員制定有順序性、時間性,且適合某種疾病大多數患者的最有效照顧流程的護理規范[4]。本院成立了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小組,制定了適合AKI并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數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對31例AKI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系統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均經臨床癥狀、實驗室及纖維胃鏡或血管造影確診。根據上述患者采用的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干預組31例和常規組23例。干預組31例患者中,男17例(54.84%),女14例(45.16%);年齡19~78歲,平均(53.17±7.23)歲;合并心功能不全13例(41.94%)、慢性肝病10例(32.26%)、高血壓8例(25.81%)、慢性腎臟疾病6例(19.35%)、糖尿病5例(16.13%)、凝血功能障礙3例(9.68%)、嚴重低氧血癥2例(6.45%)、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9例(29.03%)、合并外科手術后3例(9.68%);急性腎損傷網絡(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分期:1期0例、2期0例、3期31例(100%)。常規組23例患者中,男13例(56.52%),女10例(43.48%);年齡19~76歲,平均(52.94±7.55)歲;合并心功能不全10例(43.48%)、慢性肝病6例(26.09%)、高血壓4例(17.39%)、慢性腎臟疾病4例(17.39%)、糖尿病3例(13.04%)、凝血功能障礙2例(8.70%)、嚴重低氧血癥1例(4.35%)、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7例(30.43%)、合并外科手術后2例(8.70%);AKIN分期:1期0例、2期0例、3期23例(100%)。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合并急慢性疾病、外科手術、AKIN分期及AKI治療方法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AKI診斷:參照AKIN診斷標準,(1)48 h血清肌酐上升≥25 μmol/L;(2)7 d內血清肌酐上升至≥1.5倍基線值;(3)持續超過6 h尿量20 g/L,且24 h內需輸血2 U;(4)嘔吐物或鼻胃管引流液為鮮血或咖啡樣物質,或大便呈黑色柏油樣,隱血試驗呈強陽性(5)經纖維胃鏡或血管造影檢查明確出血部位為上消化道[6]。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具體病情及出血情況采用纖維胃鏡下局部噴灑或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止血、電凝、鈦夾出血、硬化止血等方法治療。常規組患者采取傳統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即住院期間給予常規健康指導、一般心理護理等,干預組患者按照臨床護理路徑進行系統的護理。具體護理路徑的制定和實施步驟如下。

1.3.1 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制定 組織相關醫護人員建立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和心理狀態,并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護理需求,結合專家指導和醫生的診療計劃,制定合理、科學的“急性腎損傷并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路徑表”,見表1。

1.3.2 針對護理路徑表的學習與培訓 加強相關醫護人員的學習和培訓工作,針對臨床護理路徑表的相關知識、實施要點及處理問題的方法,分層開展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和護理骨干指導、培訓,然后再對科室內的護理人員開展培訓,全面提高護理人員對“急性腎損傷并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路徑表”的掌握程度與護理技能。

1.3.3 具體實施 (1)患者入院后,則由護理人員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實施護理計劃,并在實施過程中評估患者的護理需求,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并完成護理記錄。(2)護士長定期檢查臨床護理路徑表實施情況,給予監督和指導。(3)若實施過程中,因患者病情惡化或醫務人員的原因導致路徑實施延遲,需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處理,并在臨床護理路徑表備注欄上進行標注,患者出院后由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小組進行全面效果評價,評估預期目標完成情況,并總結路徑實施經驗,分析路徑表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改、逐步完善臨床護理路徑表。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住院期間死亡情況,并于出院前1 d發放由本院自行設計的急性腎損傷并上消化道出血健康知識調查表,內容涉及疾病知識、用藥知識、心理指導、作息要求、飲食原則、活動原則、感染預防、尿量記錄、標本留取方法、治療知識等10項,每項分數為0~10分,總分0~100分,總分≥80分為掌握。同時發放本院護理部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由護士長對護理人員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護理記錄等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及住院死亡情況比較 干預組患者住院天數明顯短于常規組,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87.10%(27/31)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0.87%(14/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969,P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非常滿意率和總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 干預組的護理質量評分(97.28±2.4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67±2.5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9.569,P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最先在20世紀中期,由美國護士Zander[7]首次提出,并成功應用于醫院的急救護理,且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已廣泛應用于西方臨床護理中,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進而節省住院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8-9]。臨床護理路徑于1996年開始進入我國,經大多醫療結構和專業人員的探索和研究后,目前亦已取得較大進展,可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標準化,并迅速識別實際結果與預期效果之間的差異,利于護理人員有的放矢地開展護理工作,并通過持續進行質量改進,促進護理質量和護理有效性的提高,通過規范護理服務行為,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醫院經濟效益,對控制醫療成本,節省不必要的社會醫療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10-11]。

第10篇

關鍵詞:血液透析;臨床路徑;護理效果

臨床路徑是由循證醫學發展而來著重針對某一類疾病制定的一套標準化的治療模式或程序[1],其治療要點涵蓋患者從住院到出院全過程各環節,具有全面性、指導性與時間性。通常情況下,臨床路徑完成后需由組織內成員基于路徑結果分析與患者差異評價進行完善,以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控制治療成本[2],提高路徑的臨床應用價值?,F階段,臨床路徑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室中,并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本文選取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臨床路徑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碳酸氫鹽透析治療,透析2~3次/w,透析持續4 h/次。按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研究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22~56歲,平均年齡為(42.5±2.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23~58歲,平均年齡為(43.6±3.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透析患者僅行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開展護理工作。研究組患者護理要點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2.1護理路徑的制定與內容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療工作具有長期性,對于首次透析的患者可能會相應缺乏透析知識的了解,結合透析治療與護理的各項特點及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路徑表具有必要性。臨床路徑表由醫生與護士共同制定,其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具體情況、透析過程中需要監護的各項指標、透析過程中注意事項等,并加強護士知識培訓,為完善路徑表提供條件。臨床路徑護理表主要由護士長、主管護士共同制定,主要內容包括透析室內環境與裝備介紹、血液透析班次安排、陪護人員配置安排、透析患者須知發放等。

1.2.2護理路徑的實施 本次研究組臨床路徑護理表包括七周護理內容:第1 w:長期留置導管的使用與保護指導;干體重等概念知識的宣教,并介紹透析期間體重控制的重要性與方法;飲食指導及注意事項講解;將1 w內護理要點制成記憶卡片并發放到每1例患者手中方便參照。第2 w:著重指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期間飲食搭配及注意事項,并發放相關書面材料,制定書面材料宣教方案及時間規劃。第3 w:著重介紹透析基本原理及多種透析方法,結合成功案例講解保證充分透析的方法及重要性。第4 w:宣教血液透析過程中各種并發癥類型及處理方法,并組織各種知識性講座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第5 w:基于透析過程中多發的慢性并發癥組織知識性講座,在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提升護理安全與透析質量。第6 w:著重開展透析期間藥物使用指導,并指導患者多臥床休息,給予患者科學的運動指導。第7 w:了解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況,并給予科學的心理護理,營造一種人性化的透析氣氛[3]。

1.3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量表調查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量表主要包括護患關系、透析環境、護理技術、護理服務等幾項指標,各項指標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護理效果越好??倽M意度評分為各指標平均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并記作(x±s),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用P

2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評分為(90.57±5.16)分,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評分為(74.52±4.65)分,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

3討論

臨床路徑護理模式是一種規劃化的護理模式,具有人性化、整體化及有效性等多種特點[4],現階段,該護理模式在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中應用十分廣泛,并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臨床路徑護理模式應用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理念完善、落實護理方案,并在落實過程中關心、愛護患者,了解患者所需、所想,解決患者所困,以切實提高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本文研究組透析患者護理工作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透析患者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可見于臨床護理路徑模式下開展護理工作可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升護患間的溝通效果,這與路徑堅持的以人為本護理理念有關。臨床路徑應用于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可以指導改善透析治療環境、提升透析質量,而護理工作人員也可以在護理方案實施過程中提升自身技術素養與護理服務水平,對于間接指導改進醫院的治療與護理水平積極意義十分突出,這在增加護理人員成就感的同時有助于提升自身價值追求,對于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可持續化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將臨床路徑應用于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還可以提升患者依從性,進而減少治療與護理工作中的意外事故發生率或危險性,這對于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郭盈,崔丹,于亞梅.臨床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雜志,2011,22(02):5-8.

[2]曾劍慧,程霞.臨床路徑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25(04):331-332.

第11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4(a)-0160-03

Study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Thyroid Gland Surgery

ZHANG Yu

First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thyroid gland surgery.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gland surger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tervention, 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systematic nursing, the length of stay, KAP,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89±0.56), (23.65±0.34)points, (7 785.23±200.21)yuan, 100.00% vs (8.69±0.25), (18.54±0.22)points, (8965.32±119.25)yuan, 82.92%],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Thyroid gland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近年,隨著醫療技術以及護理模式不斷發展與完善,不少醫院都開始著重探析臨床護理路徑,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1]。臨床路徑護理應用之后可以降低資源的浪費,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提升臨床效果,顯著降低發生醫患糾紛的概率,最終可以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甲狀腺疾病是常見且多發疾病,該疾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甲狀腺疾病治療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手術,臨床護理路徑在對甲狀腺手術患者應用之后可以提升護理效果?,F將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82例甲狀腺手術患者經不同護理干預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2例樣本均從該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甲狀腺手術患者中便利選取,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以及病理檢查之后均已經被確診為甲狀腺疾病,且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予以手術的患者均溝通通暢以及意識清楚。排除合并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手術史等患者。在對該院此次研究相關內容予以了解之后所有患者在知情情況下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配合后期工作。以隨機數字表法形式對組別進行均分,每組患者例數為41例,參照組患者中20例為女性,21例為男性,年齡控制在23~67歲范圍中,中位年齡為(42.36±4.25)歲,甲狀腺切除術4例,甲狀腺次全切術30例,甲狀腺單葉切除7例;甲狀腺腺瘤13例,單純性甲狀腺腫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1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10例。實驗組患者中21例為女性,22例為男性,年齡控制在24~68歲范圍中,中位年齡為(43.25±4.11)歲,甲狀腺切除術5例,甲狀腺次全切術30例,甲狀腺單葉切除6例;甲狀腺腺瘤14例,單純性甲狀腺腫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9例。利用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兩組甲狀腺手術患者包括手術類型、年齡、原發病種類以及性別在內的基礎資料,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甲狀腺手術護理,予以患者生活、疾病、環境以及藥物等護理,實驗組患者實行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制定路徑表。構建臨床護理路徑表,且需要科室護理人員以及護士長共同參與,同時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以及科室臨床特征來制定有針對性護理路徑。護理路徑表橫軸為從入院指導出院患者的護理路徑表,縱軸為護理方案,護理中嚴格依據護理路徑表來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包括評估患者病情、臨床診斷、飲食護理、用藥控制、出院指導以及功能鍛煉等。給予臨床護理人員一定業務培訓,保障護理人員能夠全面了解護理路徑表的基本內容,細化所有護理細節。護理人員也需要提醒患者若護理中出現不適感需要進行匯報,特別是拆線、換藥以及飲食護理方面。臨床護理整體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為健康教育以及臨床護理,臨床操作人員需嚴格執行護理路徑表,并且認真核對與填寫護理路徑表的所有內容。實施護理路徑表,依據患者不同理解能力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碭?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并且以通俗易通的語言來為患者詳細闡述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術后護理方案,進而獲得患者的信賴與配合,促使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后期工作。護理責任人需要每天嚴格核實患者情況,并且進行詳細記錄。護理人員對患者護理中需要嚴格執行護理路徑表,確保患者能夠全面認識護理工作,提升配合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住院時間、KAP、住院費用、臨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所有臨床數據,兩組患者對癥護理后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且實施χ2檢驗,兩組患者對癥護理后住院時間、KAP、住院費用對比用(x±s)形式表示,且予以t檢驗,檢驗結果顯示P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

經對癥護理干預之后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2.92%顯著低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100%,兩組數據之間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各項指標情況

經對癥護理后參照組患者住院時間、KAP、住院費用等指標對比實驗組各項指標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甲狀腺手術是常見的臨床手術措施,臨床應用價值相對比較高?;颊咴谶M行手術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對手術效果造成嚴重影響。臨床護理過程中以有針對性、細致以及科學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手術不良情緒,確保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

臨床護理路徑( Clinical Nursing Path,CNP)是屬于標準化、規范化對待病例或者病種的醫護計劃,食欲重要的臨床管理工具,能夠為護理人員提出主動性、有預見性的工作,并且在護理中也能夠讓患者進行自覺參與,降低患者臨床住院費用以及時間,目前臨床得到良好護理效果[3]。護理路徑是在護理過程中以時間表形式來制定護理計劃,能夠讓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參與,在實際護理中能夠全面落實護理路徑,控制護理隨意性,提升護理工作效率[4]。改變傳統護理干預模式,在短時間內護理人員能夠了解護理流程,避免出現不合理現象,降低醫療事故的幾率。臨床護理路徑實際上采取表格方式對護理情況進行記錄,在表格中將執行內容打“√”,降低護理文書以往書寫的繁瑣性,大量節約護理資源,促使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提升患者信任感[5]。從甲狀腺腫瘤患者入院開始就對其實行臨床護理路徑,確保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眾多治療、檢查以及護理,可以有效降低術前等待時間,避免因多種因素引發延長住院時間現象的發生,此外也能夠縮短住院時間以及降低患者住院費用,增加病床使用率,提升醫院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6]。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保證護理人員對整個護理流程進行充分了解,可以在短時間掌握護理流程,以便于可以提升護理效率,降低因年輕護理人員因經驗不足導致的指導不到位以及工作遺漏,防止發生護理差錯。此外也可以讓患者對目前在接受什么樣的治療進行了解,明確治療的時間概念。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及符合醫院發展趨勢的護理模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嚴格要求醫療護理水平,促使醫院之間出現更加激烈的競爭[7]。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之后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具優勢以及競爭力的護理服務,同時也是控制醫療成本的關鍵。臨床護理路徑可以確保實施程序化、標準化以及精細化的護理流程,簡化護理流程,規范護理行為,提升護理質量,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對于提升醫院競爭力具備比較顯著的作用。

第12篇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影響

1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發展

臨床路徑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政府為了遏制不合理增長的醫療費用,提高衛生資源利用率,醫療保險支付由后支付改為按照疾病相關組支付。出于效益考慮,醫院將臨床路徑應用于護理管理[2]??s短了病人的住院日數,降低醫療費用,臨床路徑成為有效實施管理標準并節約資源的醫療護理模式。

臨床護理路徑(CNP)指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針對特定的病人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的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護理手段為縱軸,制作一個治療計劃表[3]。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及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病人也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達到最佳護理效果,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

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我們一直在追尋一種更專業,更優質的整體護理模式。而臨床路徑的最基本特點是改進醫療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醫療成本及費用,這種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更加人性化,符合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化的工作平臺。

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的100種常見疾病臨床路徑技術要求,從??铺攸c出發,以護理工作制度,規范與流程為基礎,制定相應護理路徑,要與醫療活動的實施相吻合配套,也便于規范推行這一管理方法。

2實施步驟

2.1選擇病例在實施初期,最好選擇單一病種。優勢是治療方案相對明確,技術相對成熟,費用也比較穩定,符合實施臨床路徑的原則。

2.2制定活動飲食方案、護理流程、監測項目說明及出院指導以書面形式完成,并有計劃地向患者或家屬告知。使護理過程公開,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處在疾病的哪個階段,增加安全感及對護士的信任感,減少糾紛。

2.3協調醫患、護患、病人之間的關系護士作為一名個案管理者,不僅要對病人病情發展關注和負責,也要及時發現其住院期間所面對的各種關系負責,適時地發現矛盾,解決問題,使治療護理平穩進行,也是整體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2.4發現異常及時上報醫生嚴密觀察病人病情進展,這是各種護理模式的基礎。

2.5出院前各種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調查是服務機構一項必不可缺的工作,醫療機構服務于生命,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尤為重要,所以重視患者反饋是提高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

2.6監督每日進程,保持其路徑完整性護理人員需每日評價護理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每個病人的CNP使用是否適當,減少差異,避免隨意性活動,擔負起個案管理的責任。

3能夠完整的實施臨床路徑對護理工作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其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如下

3.1以患者為中心指導護理工作,突出“人性化”服務責任護士按照臨床路徑表中的內容為患者進行詳細的入院宣教,詳細介紹所患疾病必須開展哪些護理技術服務,患者及家屬要做哪些配合,使之充分體現對患者知情權的尊重,這樣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療。因臨床路徑有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指導,可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有計劃的工作,也使患者明確自己的疾病發展進程,自覺參與治療護理進程中,提高了診療效率。

3.2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協調工作診療路徑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由護理工作聯系為一個整體的,所以協調、溝通、解決沖突與矛盾就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如發生了診療程序銜接不當,部門推委,醫患溝通不良,造成患者不滿意,護士的有效溝通與解決就可以使工作延續,矛盾消失,早日使病情發展回到路徑上來。

3.3科學準確地記錄病情,減少護理差錯臨床路徑中護理表格是整個路徑中的設計重點,病情變化在表格中能完全體現。記錄簡單,節省人力,又能做到一目了然,提高效率,減少差錯。

3.4增加患者知情滿意度醫患缺乏交流是引起醫療糾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而臨床路徑的特征是需要大量的溝通才能完成。醫療與護理工作因路徑模式公開化、具體化,患者入院時的不安、疑慮、不信任,隨著嚴格的路徑告知而打消。從而使醫患能達成一致,共同面對疾病。無論疾病最終的轉歸如何,患者或家屬對我們的工作都能達到一個認可,這就是路徑的作用。

3.5臨床路徑具備自身獨特性臨床路徑護理模式不能照搬,具有特異性,因為每一家醫院、每一個科室都有自己的特點,根據??铺攸c,不同科室的服務內容量身定做自己的臨床路徑,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3.6工作激勵機制更加有效臨床路徑對護理工作和護士行為有較強的約束性,護理人員從而對自己的崗位職責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對低年資缺少臨床經驗的護士來說,臨床路徑相當于工作指南,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當然靈活性是必要的,這樣就要求我們的護理人員增強自身的判斷能力,溝通能力,解決能力,在有效實施過程中得到全方面的鍛煉與成長,促進護理人員更積極、更自覺的工作。

4小結

臨床路徑是整體護理模式的深入,它在護理程序的基礎上簡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復內容,框架清晰,避免延誤、隨意、銜接不良等不利因素,節約時間、節約花費、節約人力,進一步體現了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優質服務內涵,同時推動了??谱o理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靜.淺談護理工作的新模式―臨床路徑[J].中外健康文摘,2009-7-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祁阳县| 青川县| 沙河市| 竹山县| 略阳县| 蒙山县| 蒲城县| 前郭尔| 息烽县| 嘉祥县| 承德县| 县级市| 鄱阳县| 肃北| 高州市| 密山市| 册亨县| 北海市| 将乐县| 达拉特旗| 高青县| 扎鲁特旗| 鄂伦春自治旗| 林州市| 多伦县| 浪卡子县| 肇庆市| 寿阳县| 金川县| 蚌埠市| 巴马| 无为县| 株洲市| 馆陶县| 绥江县| 海宁市| 甘孜县| 昌平区| 嘉祥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