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36: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計算機英語詞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計算機英語的新詞中,只有極少數是全新的,絕大多數都是由現有的詞匯通過某種方法構造出來的。常見的構造方法有:
1.1新賦意義
給公共英語中普通詞匯在計算機專業語境中賦予新的、有技術特色的意義,使之成為專業術語。如“memory”的常用意思是“記憶”,而在計算機專業英語中給它賦予新的意思“內存”,特指計算機的一種硬件。又如“bus”在計算機中的意思是“總線”,成為一個技術意味極強的新詞。[1]
1.2復合構造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構成一個新詞。如:online(在線)、offline(離線)、database(數據庫)、software(軟件)及hard-ware(硬件)等。[2]
1.3派生法構詞
在詞根前面加前綴或在詞根后面加后綴,從而構成一個與原單詞意義相近或截然不同的新詞,這個方法叫作派生法。例如,可以通過給詞根加前綴“un”構造出unauthorized(a.未經授權的;未經許可的)、uncheck(vt.不選定,不檢驗,不檢查)、undefined(a.未下定義的,不明確的,模糊的)、undiag-nosed(adj.未診斷的)、undo(vt.撤消)及unlock(v.解鎖,開放)等;加“re”可構造出rechargeable(adj.可再充電的)、redo(v.重做)、reestablish(vt.重新建立)、refresh(v.刷新,更新)、rekey(v.再次輸入)、rename(vt.更名,改名,重新命名)、restart(vt.&vi.重新啟動)、restore(vt.恢復,修復)及retransmission(n.轉播,中繼)等;以er結尾的詞有compiler(n.編譯器)、printer(n.打印機)等;以or結尾的calculator(n.計算器)、edi-tor(n.編輯)、processor(n.處理器)等。[3]除了以上方法外,還可以用兩個或多個單詞截開拼接出新詞。例如,取出單詞modulate(調制)的前三個字母mod與單詞demodulate(解調)的前三個字母dem,再把兩個d字母合并,拼接為modem(調制解調器)。又如:Centrino(迅馳,處理器名)的名字來源于Center(中央)和Neutrino(微中子)的組合。[4]
1.4專業詞組
由專業單詞組成固定的搭配,表達特定的專業意義。如:variablename(變量名)、virtualmachine(虛擬機)、voicerecog-nition(語音識別)、videocard(視頻卡,顯卡)及TokenRing(令牌網)等。
1.5大量使用縮略詞
計算機英語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用單詞首尾字母組成一個新詞,在構詞法中這叫做首尾字母縮略法??s略詞可以節省大量的篇幅,但也給不知道這些縮略詞的讀者帶來困難。例如,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因特網服務提供商)、PCI(Pe-ripheralControlInterface,設備控制接口)、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CPU(CentralProcessU-nit,中央處理器)、CSS(CascadingStyleSheets,層次式樣表)、WAN(WideAreaNetwork,廣域網)、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網)等都屬于縮略詞。[4]
2計算機專業英語詞匯的翻譯方法
計算機英語詞匯漢譯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2.1直譯(literaltranslation)
所謂直譯就是譯出原文的字面意義。對有些英語新詞語而言,漢語中有與之對應意義的詞匯,或者已經約定俗成,可以采用完全直譯的方法。例如,把“Microsoft”翻譯為“微軟”、Oracle翻譯為“甲骨文”。類似的例子有:computerfirewall(計算機防火墻)、spreadsheet(電子表格)、highlevellanguage(高級語言)、keyboard(鍵盤)、clientserver(客戶服務器)、script(腳本)、shade(陰影,底紋)等。在計算機英語的漢譯方法中,直譯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特別是在翻譯復合詞時,大都用直譯法。直譯法簡單易行,便于理解。
2.2意譯(liberaltranslation)
當一個英語詞匯沒有完全對應的漢語詞匯或者按照英文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譯不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時,應該意譯,即用漢語表達出英語詞匯的含義,而不是照字面意思“硬譯”。例如,mouse原指“老鼠”,而在計算機學科中卻用來指一種指點式輸入設備,因此譯作“鼠標”。類似的還有:tree(子目錄)、laptop(筆記本電腦)、path(路徑)、boot(啟動)、cache(高速緩沖存儲器)、click(點擊)、cursor(光標)、debug(調試)、run(運行)及host(主機)等。意譯時需要翻譯者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含義,方能準確翻譯。
2.3音譯(transliteration)
所謂音譯,就是按照英語詞匯的讀音,翻譯為相應的漢語詞匯。例如,把Twitter翻譯為“推特”。在最初階段,這項服務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機發送文本信息,是“推送”信息的服務,此處“推特”中的“推”字尤為傳神。又如,將hacker翻譯為“駭客”。因為hacker就是從事惡意破解商業軟件、惡意入侵別人的網站等事務,讓人恐懼。如果翻譯為“破解者、攻入者”,就不夠形象、生動。音譯大多用于公司名稱及產品名稱的翻譯。例如,Penti-um是Intel公司生產的一種計算機微處理芯片,在它剛面世時的運行速度最快,將其翻譯為“奔騰”,不僅與原文發音相似,也在意義上也體現了該處理器高速快捷的性能,可謂形神俱佳。類似的翻譯有:Email(伊妹兒,電子郵件)、Blog(博客)、Topology(拓撲)、Athlon(速龍,舊譯阿斯龍,處理器名)、Core(酷睿,處理器名)、Google(谷歌,公司名)、Cisco(思科,公司名)及Adobe(奧多比,公司名)、Novell(諾威,公司名)等。[5]
關鍵詞:詞匯;學習策略;多媒體;互聯網;學習效率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模式。詞匯學習作為英語學習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詞匯策略的選擇和運用決定英語詞匯學習的成敗。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環境下英語學習的特點
“通過網絡學習英語將成為未來英語學習的一條極具潛力的重要途徑,網絡應用與英語教學亦是未來世界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苯陙?,憑借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我國學習者的英語水平普遍取得了質的進步。
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具有以下特點:(1)教材多媒體化;(2)資源全球化;(3)教學個性化;(4)學習自主化;(5)活動合作化;(6)管理自動化。和以往傳統的書本學習不同,互聯網為英語學習提供了大量的渠道和資料,豐富了信息的有效輸入,從而為信息的輸出奠定了基礎。例如,我們坐在教室里,就能學習到國外著名大學的課程。
二、關于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探討
學習策略,作為一個完整的語言學概念,是Bruner 1956年提出認知策略后正式出現的。學習策略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一致認同和廣泛關注。研究者給予不同的理念和研究目的,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美國應用語言學家Oxford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她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策略與間接策略。其中直接策略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與補償策略。間接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與社會策略。
美國語言學家O’malley &Chamot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刻意的行為,其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和易于回憶語言的形式及內容。其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與社會情感策略。
文秋芳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為了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使用學習策略旨在提高語言學習效率,其實質是學習者實際的內、外部學習行為,而不單純指學習想法或觀念。
詞匯學習策略作為英語學習策略中的一個分支,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致力于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且成績斐然。在此選擇英國語言學家Schmitt的觀點,對詞匯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發現策略和鞏固策略。這兩種策略又可以再細分為多個具體策略。
三、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環境下詞匯學習策略的選擇和應用
互聯網為英語詞匯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料和新穎的學習方法,學習者應該明確自身的需求和優勢,合理選擇與使用詞匯學習策略。
1.激發詞匯學習動機的支持性策略
凱勒經過大量文獻研究,提出了具有較強操作性的ARCS動機產生模式,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由注意(Attention)、相關(Relation)、自信(Confidence)和滿意(Satisfaction)四部分構成。學習者應選擇能夠吸引自己注意力的學習方式,如利用視頻、音頻等媒體來學習詞匯。學習者應學會使用任務情境化策略,即利用網絡來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利用視、聽、說等多種手段來學習詞匯,從而建構自己的詞匯體系。另外學習者也可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與同伴進行互學互評。
2.監控學習過程的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對學習過程的保持十分重要。學習時間的設定、學習狀態的保持與調節、學習方法的選擇等都離不開這一策略。盡管元認知策略非常重要,可是我國師生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遠比認知策略少。在今后的學習與教學中,學習者和教學者都應提高對元認知策略的重視。
3.基于個體差異的記憶與管理策略
由于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存在,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會選擇不同的記憶與管理策略。筆者認為,策略不分好壞,只要是對詞匯的記憶和使用有益,就是好的學習策略。一方面,詞匯的記憶分為有意義記憶和無意義記憶。死記硬背不利于快速高效地記憶單詞,學習者可利用上下文的語境、詞根詞綴等方法來記憶單詞。不僅可以縮短學習時間,還會增強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詞匯學習不僅僅是記憶,還要求學習者能正確使用詞匯,減少遺忘,這就涉及詞匯的管理策略了。
研究策略的有效性的意義在于對學習者進行策略培訓成為可能,以便鼓勵他們突破現有的學習策略模式,選擇那些有利于內化語言的學習策略。學習者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各種詞匯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師也應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策略培訓,從學和教兩個方面共同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從而使詞匯學習不再成為難題。
參考文獻:
[1]顧佩婭.漫游Internet英語世界:Internet輔助英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國語教育出版社,1998.
[2]劉奇志,干國勝.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詞匯學習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09(02):71-73.
計算機英語的特點是專業詞匯量大,語法結構嚴謹,長句難以分析。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往往英語底子薄,基礎弱,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閱讀翻譯訓練。這些特點要求高職院校的傳統計算機英語教學需要調整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詞匯特征。(1)縮略詞多??s略詞是指形成了緊密結構的縮略形式并且凝固成為一個能自由運用的語言單位。它是計算機英語詞匯構成方式之一,也是計算機英語詞匯的顯著特點之一,主要有首字母省略,截短詞,拼綴詞等形式。(2)專有名詞多。計算機領域的專有詞匯出現頻率很高,這些詞既有普通的含義,又被計算機英語賦予了特殊的意義。(3)派生詞多。派生詞是指借助前綴和后綴之助,派生出來的新詞。
2.語法特征。計算機英語的語法特征極其鮮明并含有大量的長句,學生對于句子成分往往比較模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這些語法的講解,力求讓學生可以自主讀懂句子含義。
3.學生特征。高職學生英語起點相對較低,基礎相對薄弱。高職類學生向來又都是以“及格“作為目標。而要掌握的計算機英語詞匯大多比較枯燥,句子結構也是相對復雜,很多學生既缺乏背誦記憶的主動性又缺乏閱讀的興趣。
二、傳統計算機英語教學模式
傳統計算機英語教學中,不少高校都是讓英語系教師按照實用英語的模式教授計算機英語,而英語系教師往往缺乏計算機專業知識,只能簡單的翻譯句子表面意思,對于文章的深層含義很難把握。該教學模式會將計算機英語教學成為變相的實用英語教學并無法實現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
三、計算機英語教學模式突破
針對高職計算機英語學習在詞匯、語法、學生以及教學設施方面的獨特性,計算機英語學習不可能因循傳統的專業知識學習方法,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模式。
1.專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對于計算機英語學習而言,詞匯學習的地位尤為突出。計算計英語詞匯的縮略詞多、專有名詞多以及派生詞多的特點要求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促進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并傳授給學生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策略。(1)歸類分析法。歸類分析法是研究對有關信息進行分類的方法,或用圖示、或列提綱,把計算機英語詞匯歸納成若干方面,達到最大化記憶的效果。(2)聯想記憶法。該方法是通過建立新學詞匯與客觀世界信息之間的聯系來進行記憶的方法。聯想記憶法還可以通過告知學生詞匯的意義,讓學生把英語單詞與為之相應的中文意思聯系起來,提高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2.化繁為簡閱讀技巧。對于科技文中復雜的長句子,采用適當的斷句方法進行分解講解,以降低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結構復雜的長句通過一系列的分解講解,以及通過提高閱讀能力和掌握閱讀技巧的訓練,能為學生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師可以一邊授課一邊分析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英文試題,直接的體現學以致用。另外,教學內容密切聯系計算機專業課程。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增加英文版軟件等應用型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實踐中常見的專業英語。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掌握大量專業詞匯并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言最為基本的組成部分是詞匯和句子,其中詞匯是基礎,句子是構成文本的重要成分,因此,我們將從計算機英語的詞匯特點和句子結構特點來分別進行論述。
1.1計算機英語的詞匯特點
(1)廣泛使用縮略詞,由于計算機術語的特殊性,有些術語需要用縮略詞形式來增強文本的簡潔性,如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對稱數字用戶環線。(2)借用其他學科的詞匯計算機技術從相鄰學科,如電子及無線電技術、自動化學科中借用了大量的詞匯,其含義無顯著變化,如console控制臺,coder編碼員,編碼器,compiler編譯程序等。(3)新詞不斷涌現,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新詞語也在不斷出現,大多數新詞語都是合成原有詞匯中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如webhead網民,網迷;通過合成原有詞匯一部分形成新復合詞也是構成新詞的一大力量,ShortcutKey快捷鍵,ipad平板筆記本電腦等。(4)將普通詞匯轉換成專業詞匯普通詞匯,通過對原本含義進行延伸,被轉換成專業詞匯,down主要是形容角色狀況的形容詞,意思是角色受到攻擊并倒地,一般情況下都是用作連接其它詞語使用的。延伸為下載,或down機,即死機的意思。
1.2計算機英語的句子特點
(1)計算機英語中,在表述定義、闡述現象、描述過程等情況時,多用陳述句,如:Powercablesonlyfitonewayandanimproperconnectionwilldamagethedrive.(電源線有固定的連接方式,而且不當的連接會導致碟機受損)。(2)在計算機英語中,上機指導、設備使用說明等情況時,多用祈使句,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指明主語,如:Pluginandturnonyourcomputer。(插上電源并打開計算機)(3)多用被動語態句在計算機英語中,被動語態用得較多,這是因為與主動語態結構相比,被動語態結構更少主觀色彩,更富于客觀性,這很適合于描述客觀事物。另外,在被動語態句中,被說明的對象被置于主語的地位上,位于整個句子的前部,所以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如:Thekeysofthekeyboardcanbedividedintothreefunc-tionalgroups(鍵盤中的鍵可以劃分為三個功能區)。
2如何翻譯好計算機英語文本
首先,計算機英語翻譯要做到“真”,計算機是非常嚴謹的科學,對計算機文本的翻譯來不得半點偏差。其次,由于計算機科學專業性和譯文讀者知識局限性的反差,譯文的可讀性也要在翻譯的時候加以重點考慮。上述兩點是翻譯計算機英語時要遵循的兩條最基本的原則。除此之外,計算機英語翻譯還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2.1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翻譯
根據上述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特征,在翻譯計算機英語詞匯和專業術語時,應盡量采用異化的翻譯方法,個別詞語采用直譯甚至音譯。例如:bit比特,二進制的一位,這些詞匯采用的都是音譯加意譯的翻譯方法,Bluetooth藍牙技術,Mouse鼠標,則采用的是直譯,這些譯法都已被廣泛接受。對于層出不窮的新生詞匯,在沒有找的合適的對應漢語詞以前,就直接采用音譯的方法,例如:Hacker,譯為黑客,指專門在互聯網上到處從事解密、獲取信息等非正規活動的不明身份的用戶。必要的時候,也可采用釋譯法,如:Wi-Fi(WirelessFidefity)無線保真,一種無線網絡傳輸技術。
2.2計算機英語句子的翻譯
結合上述計算機英語句子的特征,在翻譯計算機英語文本時,應注意到其復合句多的特點,翻譯時應采取斷句的方法,把長的復合句變為簡短的簡單句,使譯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需要強調說明的是,計算機英語中經常用到被動語態。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采用特有的翻譯方法:(1)固定結構英語中有不少常用的被動結構,一般已有習慣的譯法。(2)轉譯成漢語的無主語句漢語的無主語句可以用來處理一些不便或沒有必要提及主語的句子。(3)轉譯成主動句當按“順序翻譯”翻譯成漢語被動句感到不符合漢語習慣時,則將被動句譯成主動句。(4)順序翻譯,當將原文的被動語態句直接翻譯成漢語的被動句,而又符合漢語的習慣時,可順序翻譯。(5)綜合翻譯在遇到一個句子中接連出現被動結構,各種情況交錯出現時,要綜合運用各種譯法,才能將全句譯成比較通順的漢語。
關鍵詞:IC;大學英語詞匯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5)08-004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12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輔助地位日漸凸顯。從西方大學圖書館引進的IC(信息共享空間)技術,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習資源巧妙地進行整合,給學習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在改變傳統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和考評機制的同時也帶來了教學新理念和新模式(吳斐、羅勝杰,2014)。在信息技術條件比較成熟的卓越計劃院校,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是可行的,尤其是對處于其核心地位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更具意義,陳舊的教學模式已不合時宜,IC的構建才能為其帶來新的生機。
1 . IC(信息共享空間)概述
IC(信息共享空間)是信息技術和現代化圖書館發展的產物,它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末的美國大學圖書館。對于它的定義眾說紛紜,但以下特征是不可否認的:第一,它必須配置較為先進、功能齊全的網絡多媒體設備,包括計算機、投影儀等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庫等軟件程序。第二,能提供給讀者或學習者一站式的學術服務,即崇尚讀者是上帝,學習者至上的理念。第三,突出協同合作的功能,即發揮圖書館員、專家、學科教員各自的優勢,并整合海量電子學習資源,為讀者或學習者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傳統高校圖書館相比較,IC(信息共享空間)具有時效性高、靈活性強和群體性廣的優勢,因而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青睞,據不完全統計,早在2004年,30%的美國高校圖書館就已經完全實現了信息共享空間模式。而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自從2005年從國外引進以來發展迅猛,和國外差距不斷縮小,現階段主要以學科化服務為主,基于信息共享空間的大學英語詞匯學習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 . 構建大學英語詞匯IC學習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個人的英語語音再標準,語法功底再深厚,沒有詞匯做基礎,就如同在沙丘上蓋房子,沒有基礎可言。盡管英語詞匯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起關鍵性的作用,但大學英語詞匯學習現狀卻極其不佳。落后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完全不能滿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因此,與時代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呼之欲出?,F行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也強調信息技術和素養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吳斐、羅勝杰,2014),認為它是今后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這點恰好和IC(信息共享空間)的第一個特征不謀而合,IC支撐下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是可行的。
其次,高校信息共享空間為大學英語詞匯自主學習創建了良好的外部和內部環境。第一,由網絡多媒體等構成的圖書館大學英語在線自主學習系統、電子閱覽室等為其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二,IC所推崇的“一切為讀者服務”的理念與第二語言教學“一切從學習者需求出發”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意,這些都是實現大學英語詞匯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
最后,IC也使大學英語詞匯合作學習從理論上升到了實踐的層面。以往的研究證明: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外語學習模式,但長期以來由于條件的限制,在實踐中,合作學習的形式較單一,一般以簡單的學生分組協作學習模式為主;IC的協作學習室和商議站使合作學習的形式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它既包括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學習,也讓學科館員、教師、學習者之間的多邊協作與協助學習成為可能。從該角度出發,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的單一性靜態教學模式,而實現了教師、學科館員、學習者、學習資源之間的多樣性動態教學。
總之,IC在提高學習者信息技術和知識素養的同時也促進了大學英語詞匯自主和協作學習。因此,構建IC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具有現實的意義。
3 . 卓越院校大學英語詞匯IC學習模式的構建
與其他類型的高校相比,卓越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大學英語教學也突出實用性,這就要求詞匯教學必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如前文所述,IC能克服傳統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弊端,且一般的卓越院校圖書館具備了IC所需的技術條件,因此,構建IC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勢在必行。作為一個整體,它由教師、學科館員、學習者、學習資源等四個要素構成。除了繼續發揮傳統的功能外,他們在這個系統中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在該模式中,教師施展的空間得到了拓展,教學安排時間更具靈活性。學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大學英語詞匯學習的中心。學科館員則充當整個模式構建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其工作模式如下(參照圖1):
1.1計算機英語具有簡明性
較傳統意義上的英語而言,計算機英語所體現的是一種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大量使用縮略詞。在計算機英語中,能夠大量的看到縮略詞,這主要是由于計算機中的命令、高級語言的語句等在計算機中要占用一定的存儲空間,所以,從節約和簡練的原則出發,計算機在存儲和顯示這些信息時,會盡量采取縮略的形式。英語中,縮略詞通常指一個多音節的詞扔掉一個或幾個音節,然后變成的詞語??s略詞可以是省略后面幾個音節,只保留前面音節,也可以省略前面的音節而保留后面的音節,還有一些是保留中間音節的縮略詞。在計算機英語中,除以上的縮略形式外,還有其特殊性。①首字母縮略。首字母縮略就是指將詞組或句子中的各主要單詞的首個字母大寫后組合成一個新詞,表達特定的含義,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只讀存儲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AD:Computer-Aided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IE:InternetExplore(r因特網瀏覽器)、DOS:Disk?Operating?System?(磁盤操作系統)、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PC:PersonalCom-pute(r個人計算機)、WWW:WorldWideWeb(萬維網)等。②截短縮略。截短縮略是指這類縮略詞是截斷詞(clippedword),就是指在單詞中截取一部分來代表原詞。如:del:delete(刪除)、ctrl:contro(l控制)、hlp:help(幫助)、drv:driv(e驅動器)、dir:directory(列目錄)以及編程語言中的命令,均可以使用截短縮略進行輸入和識別。③句子縮略。這類縮略在計算機英語中不是太多,主要是對于一些常用的計算機英語句子進行首字母的縮略,例如:WYSIWYG:Whatyouseeiswhatyouget(.所見即所得)。(2)計算機英語語法簡單、縮略。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的英文提示、DOS命令及Windows等軟件的菜單中都幾乎沒有一個主、謂、賓俱全的句子,而且也從不使用一些華麗的形容詞和修飾詞,這使得計算機英語在使用和學習中呈現出句子結構明了、語法簡單的特點。由于在計算機英語中使用了大量的縮略詞,人們甚至己經忘記了它們的全稱。
1.2計算機英語具有特定性
由于計算機的發展,很多日常英語詞匯被應用于計算機領域,但詞義上卻有了新的變化,這種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的詞匯,我們稱之為賦新詞,在計算機領域中有其獨特的含義。如:bus:由“公開汽車”變為“總線”、monitor:由“班長”變為“監視器、顯示器”、mouse:由“老鼠”變為“鼠標”、master:由“主人”變為“主盤”、memory:由“記憶”變為“存儲器”、printer:由“印刷工”變為“打印機”、explorer:由“探索者”變為“瀏覽器”等。
1.3計算機英語具有時代性
計算機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而計算機英語也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推陳出新,大量的新的詞匯層出不窮。這些新詞的構詞方法各有不同,大致有以下兩種。(1)合成法。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也有稱作詞素)組成的詞叫合成詞。合成詞中,多數由兩個語素構成,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是少數。在計算機英語中,合成詞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直接合成,如:hard-war(e硬件)、softwar(e軟件)、laptop(便攜式電腦)、databas(e數據庫)、download(下載)、upload(上傳)、backup(備份)、homepag(e主頁)、password(密碼)等。還有一種是使用連字符連接的合成詞,如:Internet-sal(e網上銷售)、Dial-up(撥號)、read-only(只讀)、Write-protec(t寫保護)等。這兩種有時也可以共用,如software與soft-ware都是可以表達軟件的意思的。計算機英語的合成詞由于其構詞的特點,基本上都可望文生義,大大降低了掌握計算機英語詞匯的難度。(2)詞綴法。英語的構詞法主要有三種:派生、合成和轉化。派生是通過在詞根上加前綴或后綴而構成另一個詞,在計算機英語中更常用的是前綴,常用的前綴有:micro-、hyper-、multi-、E-、re-等。對于這些派生詞,只要掌握了這些前綴的含義,便可推測所構成的新詞匯的含義。如:“micro-”是指“微小的”,由它派生的計算機英語詞匯有:Microsof(t微軟)、micro-compute(r微機)、microprocesso(r微處理器)等;“hyper-”是指“超級的”,如:Hypermedi(a超媒體)、Hyperlink(超鏈接)、hypertex(t超文本)等;“multi-”是指“多的”,如:multimedi(a多媒體)、Multicas(t多點廣播)、multicasting(多點傳送)、multidi-mensiona(l多維)等;“E-”是“electric”的縮寫,在計算機英語中經常作為前綴表示“電子的”,如:E-mai(l電子郵件)、E-journals(電子雜志)、E-signing(電子簽名)等;“re-”是指“又、再”,如:rese(t重新啟動)、renam(e重命名)、replay(重放)等。
2計算機英語的教學方法探析
基于計算機英語簡明、特定及富有時代感這些特點,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教師應在力求增加學生詞匯量的同時,重點教學生去理解每句話的含義,而不是分析語法;應爭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傳統英語與計算機英語進行對比,緊扣“計算機”硬、軟件有關知識,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應鼓勵學生上網了解最新的計算機知識,感受時尚的網絡新生活,而不是每天只對著枯燥乏味的課本。
2.1采用多媒體教學法
在計算機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計算機來播放多媒體資料或文件,輕松的為學生們營造一個音像合一、交互合一、感知合一的良好語言教學環境,是計算機英語教學方法的首選,也是其他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在這一環境中,學生們可以聽到最正宗的英語發音并加以模仿;可以反復播放同一個文件來研習老師所講的內容;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使用的過程中更多的接觸和掌握計算機英語;還可以看到合成詞、派生詞的由來和構成方法,以便更快更好的記憶單詞。
2.2采用趣味教學法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都喜歡上網,而網絡中會使用很多計算機的英語詞匯,所以,可以讓學生們給自己起個英文名,并把它作為網名或是登錄名,上網的時候有意的多瀏覽一些英文網頁和網站,堅持記錄和復習遇到的生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播放富有西方文化氣息的英文歌曲、電影、視頻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娛樂的過程中接受英語;可以將計算機的硬件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們傳看和觸摸,同時告訴他們這些硬件的英文名字,讓學生們增強感性認識;可以展示一些學生們熟悉的計算機語言所編寫的程序,講解和記憶其中的計算機英語,讓學生們加強記憶。
2.3采用計算機英語教學與計算機知識傳授相結合的方法
計算機英語是一門計算機和英語相結合的課程,由于這一特殊性,教學不應只是單純的記單詞背句型,而應是將計算機與英語結合起來,任課教師也應具有兩個學科的專業知識才能很好的勝任這門課程的教學。除了計算機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入計算機知識外,計算機教師也應有在課堂上強化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意識。例如:計算機教師在教授操作系統的有關知識時就應把DOS(DiskOperationSystem)、PC(Personal—Computer)等教給學生;在教授編程時應把相應的命令教給學生,而這些命令往往就是對應英文的縮寫甚至全稱。只有這樣學生的計算機英語水平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基本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8-0166-01
自從初中英語課程在全國普及開來以后,對于初中英語詞匯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創新也就尤顯重要。處在外語啟蒙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要把詞匯的學習作為一項能夠讓初中生喜于接受和樂于學習的課程實在是一項難度工程。英語詞匯教學通常包括單詞、語音、詞義、詞性等,這些都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年齡尚小,死記硬背實為下策;思維單純,無法進行邏輯講解;知識量少,無從尋找興趣點。要消除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攔路虎——詞匯教學,就需要一線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創新,探尋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筆者就從長期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經驗出發,總結出幾條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以供大家批判指正。
一、選擇幽默的課堂語言教授詞匯
幽默是世界共同認可的表達方式。初中生雖然語言知識少、生活經驗欠缺和理解能力差,但對于幽默這種有效的表達和傳達信息方式卻不會陌生,甚至比成年人有著更強烈的接受幽默方式的欲望。
首先,幽默可以調節單調枯燥的課堂氣氛。學習本就是被譽為“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苦差事”,特別是對于剛剛邁進知識大門,還未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初中生,因此,營造出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學生以一種放松的心情去接受新知識。
其次,幽默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初中生年齡尚小,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或是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長達四十分鐘的長時間課堂教學。用一種幽默的方式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心,會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最后,幽默可以加深學生的單詞記憶。用一個有意思的笑話去講述一個名詞,或是其他一個單詞,不僅會讓學生哈哈大笑,更會讓學生在笑后之余記住這個單詞,比如教師說:“Look at my face.Is it like a banana?”學生也就會效仿老師,用學過的水果、蔬菜等英語詞匯來比喻自己。
二、創設課堂內容情境學習詞匯
學習英語詞匯最重要的就是現學現用,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把生活情境搬進課堂,讓學生充當情境角色,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單詞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快樂,最終達到學以致用,充分掌握所學詞匯語音詞義。例如,我們在講授食品、服裝等生活常用詞匯時,教師可以把課堂設計為超市購物的場景,教師和學生各擔角色,講桌、課桌變成柜臺,運用售賣商品的各種詞匯進行對話,不僅讓學生記住了所學晦澀單詞的語音詞義,也讓學生感受了在學習詞匯中的快樂。
三、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教授詞匯
在課堂上運用夸張表情、模仿動作和標準發音,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和印象。英語本就是充滿著抑揚頓挫發音的語言,給人以動聽的聽覺享受,教師在講授詞匯時,可以充分利用發音的美妙聲調,放慢語速,用標準的各式發音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記住詞匯發音的同時,也記住了詞匯;夸張表情,是在課堂上教授單詞詞匯時,能夠通過臉部表情的變化,并對表情稍加夸張,讓學生們加深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比如講授到“meat”時,可以通過吃肉那種滿足感的夸張表情去真實展現情景;而運用動作模仿,則是根據詞匯的含義加入相關動作,讓學生通過動作的模仿記住詞匯的含義,并且也能加深詞匯記憶。比如在講授“elephant, monkey”等動物類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大象的聲音和猴子的動作來讓學生加深記憶,也可以讓學生模仿自己心目中動物的形象和動作,邊學邊做,在游戲中學到英語詞匯,用肢體語言表達各種詞匯的相關詞義。
四、用歌曲表現形式教授詞匯
英語歌謠歌曲是能夠讓初中生喜聞樂唱的接受英語學習的方式,音樂歡快、節奏感強而且朗朗上口,讓學生在享受聽覺盛宴的同時,也可以學習到新詞匯。不管是包含所學詞匯的英語經典歌曲,比如經典的《edelweiss》,還是在曲目里重新配上新詞匯,比如運用《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里面的經典音樂,輔以新詞匯,都可以設計出一首節奏明快、活潑動聽的歌曲,更容易讓學生樂于接受并學習到新的英語詞匯。
五、通過游戲鞏固詞匯
在英語詞匯的教學中,可以引入和利用有趣的課堂小游戲,引導學生加深對詞匯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所將要學習的詞匯詞義、發音等特點,利用猜謎、魔術、捉迷藏、繞口令、表演等游戲,進行新單詞的學習和新英語詞匯的鞏固,讓枯燥的詞匯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六、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手段學習詞匯
關鍵詞: 醫學英語詞匯 詞源特點 使用頻率 學科發展
當紛繁復雜的醫學知識以英語的形式呈現出來時,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閱讀或者學習這樣的知識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要想突破這樣的難關,首先要解決的自然是醫學英語單詞了。不過學習掌握這些醫學英語詞匯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究其原因,也許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詞匯自身的特點
當表示身體的一組詞形body,soma,corpus,腸的一組詞形bowel,enteron,intestine或者腎的一組詞形kidney,nephros,renes,諸如此類的醫學詞匯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可能會發憷,怎么會有這么多意思相同而詞形不同的醫學詞匯呢?我們應該如何使用這些不同的詞形呢?
我們就從醫學英語術語的詞源特點說起吧。英語醫學術語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英語發展的不同時期創造或引進的。由于英語本身具有強烈的多源化傾向,與生命相關的名詞術語也具有類似的現象。如表示“臀部”這一術語就有以下詞形:“hip”,“buttock”,“rump”,“breech”,“nates”,“gluteo-”,“pygo-”。這些詞形是伴隨著歷史的變遷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到整個詞匯大家族的。
就我們今天使用的醫學術語的來源而言,有人曾借助計算機與大型原版英語詞典對近1萬個醫學術語進行了詞源分析,結果清楚顯示,英語醫學術語主要來自3個語言成分:盎格魯-撒克遜語,古希臘語和古拉丁語,三者加在一起在英語醫學詞匯來源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98%。正是由于這樣的詞源特點才有了上文提到的表達同樣一個意思的詞形有多個,因此有人總結醫學英語詞匯具有“一詞三式”的特點,不過這“一詞三式”的特點給我們掌握醫學英語詞匯增加了不小難度,例如kidney,nephros,renes這一組詞形,當表達“腎衰”時,我們會用“kidney failure”,表達“腎單位”時,則用“nephron”,而表達“腎絞痛”時,我們又會選用“renal colic”。究竟何時選用哪一個詞形,則沒有多少規律可循,主要是約定俗成,那自然對學習者來說,就比較棘手。
另外,有不少醫學英語單詞都很長,例如“otorhinolaryngologist”和“deoxyribonucleic acid”這些我們常見的常用的單詞就比我們平時見到的一般的英語單詞長很多,相信大多數人在碰到這樣的單詞時不免心生恐懼。
2.使用頻率的原因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影響詞語識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詞匯在已知語篇或語境中的出現頻率。頻率效應描述了這種附加的效益:一個單詞的識別要歸因于它在語言中更頻繁地使用。Susanne Rott的研究專注于檢測中等水平的學習者是否在閱讀過程中附帶習得生詞并保持記憶。她的研究更進一步估測了含有不同生詞出現頻率的不同文本對附帶詞匯習得的影響。在閱讀過程中,學習者分別遭遇目標詞兩次、四次和六次。閱讀完成后的即時測試和此后的延時測試分別檢測了學習者對目標詞的掌握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在文本中兩次“遭遇”目標詞和四次“遭遇”目標詞的學習者掌握目標詞的情況無明顯差別,然而,六次“遭遇”目標詞的學習者掌握目標詞的情況更好更完善。
醫學英語詞匯是典型的行話,作為非專業人士,許多的術語對于我們而言是極其陌生的,甚至鮮有機會聽到,例如“pantaloon hernia”(意思是“馬褲型疝”),恐怕對外行來說根本就沒有聽到過。再者,就醫護人員而言,由于今天專業劃分得越來越細,也許許多人只對自己這個領域的知識了解得很精深,對離自己學科比較遠的內容并不熟悉,雖然說還沒有隔行,但是已經有種“隔山”的感覺了,自然就會對相關的術語行話有一定程度的生疏感。
正是由于作為行話的醫學英語詞匯,只可能更高頻率地出現在醫療這樣特定的領域特定的人群中,因此與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高頻詞匯相比,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醫學英語詞匯的頻率較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者對醫學英語詞匯的識別、識記。
3.學科發展的原因
在今天時展的背景下,任何學科的發展速度都是突飛猛進的,信息的傳遞速度也異常迅速,醫學尤其是如此。大量新技術、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引入醫學,如全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基因工程技術、人工器官、微電子技術和復雜的計算機技術。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被更大規模更普遍地運用于醫學,醫學已經是一個跨學科跨行業的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大學科。
伴隨著新的醫療方法、技術、設備的產生,新的藥品的研發上市,新的科研成果的公布,幾乎每天都可能有新的醫學名詞問世,例如“國際人類蛋白組計劃”、“光卡病歷”、“后基因組時代”等一些新詞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隨著醫學的發展,還會有許多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詞匯出現,那么醫學詞匯家族勢必會有新的成員加入,而學習者必須認識這些新的成員,無疑又為醫學英語詞匯的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4.結語
詞匯對于本族或非本族語言習得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它被認為是“語言重要的建筑材料”。對于專業性很強的醫學英語學習來說,掃清詞匯方面的障礙也是極其重要的,然而詞匯自身的特點,日常生活使用頻率低,以及學科發展速度快這些原因導致了醫學英語詞匯掌握相對困難。
參考文獻:
[1]賈德江,劉明東.醫學英語讀寫譯教程.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2]楊明山.醫學英語新教學.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中職學生;計算機英語;課堂教學
一、計算機英語在中職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
原本高深莫測、令人望而卻步的計算機領域,如今早已成了人們競相涉足的領地。對計算機的無知,被視為“現代文盲”;計算機學習熱潮遍及中國。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計算機專業英語,如計算機屏幕的信息提示、操作軟件的工具菜單、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統,這些都是用英語來描述的。由此英語水平的差異對于能否好的掌握計算機課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因此很好的掌握計算機專業英語對于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以至于將來踏上工作崗位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使得21世紀的計算機英語“昂首挺胸”地立足于職業教育的前沿陣地。
二、中職學生學習現狀
中職的學生也可以說是被高中“拋棄”下來的學生,他們首先在心態上對于學習就存在強烈的抵觸情緒,而對于英語更是讓他們加強了自身的挫敗感,英語水平可以說是極差,有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單詞的儲備量為零。每當我走進新生課堂,看到的都是學生不自信的眼神和厭倦的表情。但是出于對于計算機感興趣,或者對于游戲的熱衷,才選擇了這個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的難易程度,英語知識掌握好的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也相對容易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現在提供的計算機相關軟件都有漢化包,所以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學習計算機英語上,但計算機是一門實用性強而且更新極快的學科,當有新的軟件開發出來,并應用到各個領域的時候,漢化是跟不上這個速度的,而且漢化并不是很精準的,有可能誤導人們在進行軟件操作的步驟, 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自己掌握計算機英語專業的知識總是可以讓自己處于領先的境地,不僅可以不用依賴于漢化,而且能夠提前完成相關的電腦操作。這對于以后在從事計算機工作崗位上學生來說就意味著效率和效益。所以說對于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學習好計算機英語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計算機英語的特點
詞匯: 1945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了世界第一臺電腦,計算機技術以不可抵擋之勢迅猛發展起來,并廣泛應用于軍事,科學,教育,醫學等各行業領域。英語作為計算機行業的專業用語,以其行文嚴謹周密、概念準確、表達客觀為特色。語言學家Wilkins說過:“沒有語法,表達甚少;而沒有詞匯,表達為零。計算機英語詞匯具有自己的特點。
①轉義詞較多。計算機英語詞匯中有大量的轉義詞,有很多詞匯是根據計算機的某些特點而產生運用的。如:mouse—鼠標,memory—內存,bus—總線。
②縮略詞。對于拼寫過長的單詞用幾個字母來表示其含義,更簡潔明了。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VCR—videocassette recorder 錄像帶,DLL—dynamic link library 動態鏈接庫。
③合成專業詞。對于太多新興的內容沒有明確的詞匯來表達,所以用含義接近的詞匯拼接合成,變為一個新的專有名詞也是計算機英語詞匯重大的特點之一。如desktop桌面,keyboard鍵盤,overwritten覆蓋。
④詞匯重復出現機率高。例如:在Java中,從第一次看到programming 我們就確定是編程的含義,直到這篇課文學完,這個詞就是這個意思,這樣每堂課不斷的重復,學生雖然會覺得單調,但單調的詞讓學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下次再出現,學生會說,那個詞叫編程,換個解釋學生都會覺得麻煩。
語句特點 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礎,在計算機英語教材中并沒有太難的語法知識,但各種句式的結合運用更清楚的表述了計算機專業知識內容。其特點如下:
①多用簡單句:Different computer manufacturers use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Users can then purchase this new version and upgrade the part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計算機英語56頁第1.2段)
②被動句多:計算機知識側重敘事推理,為了達到客觀準確,多使用了第三人稱來敘述,這樣在計算機英語教材中被動語句占了三分之一多:The binary numbering system and its related systems are used to measure just about everything in computer system.(計算機英語64頁第1段)
③祈使句多:在英語中沒有必要說明主語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祈使句,在計算機英語上機指導,設備使用說明上多用了祈使句:Save the file ,Enter the data. Browse through messages quickly and easily.
④雖然在計算機英語中多用簡單句,但不是絕對,也會有一些復雜的長句子在文章中出現,這類句子常用非限定動詞:分詞短語代替定語從句或狀語從句,使用介詞+動名詞代替定語或狀語從句。You can save names and addresses in the Address Book automatically by simply replying to a message.(計算機英語112頁5段)
⑤有時為了交流習慣,計算機英語中的簡單句有的根本不符合語法規則,是一個不完整的句子。我們常常能在計算機屏幕上看到這樣的“錯句” Configuration too large for memory ,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這些不符語法的句子也清晰的表達了其準確的
含義。
四、計算機英語教學目的及要求
由于計算機的特殊性,對于教材的要求也很高。計算機技術是每天都在更新的,如果學生還是停留在幾年前的技術水平面上那對于計算機英語的學習就會產生很大的障礙。新技術市場化周期短,要使學生能夠掌握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和實用工具軟件,就必須考慮教材內容的時效,達到與時俱進。所以教材內容的時效性就是選擇教材的第一重要的。同時根據計算機新的技術發展和應用情況,特別是實用性的技術和新軟件功能等,適當補充一些介紹計算機新技術的內容也是很有必要的。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在掌握計算機英語的基本詞匯和專業術語的同時,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電腦安全和網絡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識;通過聽、說、讀、寫練習,使學生能聽懂較常用的有關計算機英語方面的簡單句子,能掌握基本的涉及計算機專業知識的簡單會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職學生閱讀和翻譯本專業英語材料的水平。內容要涉及硬件、操作系統、計算機系統的計量、文字處理與表格、電子郵件、數據庫、電腦安全、網絡基礎、萬維網和網站等計算機領域的基本知識。此外結合中職學生在上計算機專業課上發生的跟英語相關的問題來進行解答,如出現藍屏,會有相應的錯誤代碼,錯誤代碼的含義以及應怎么應對,這些都是中職學生在計算機英語課上要掌握的。
課堂教學
詞匯理解:針對計算機英語詞匯的特點,在詞匯學習上我們可以結合單詞的基本含義與計算機的相關特點進行“猜詞”。比如說mouse我們都知道這個單詞的意思是老鼠,但在計算機英語中它會表達什么含義呢?我們就可以根據老鼠的外在形像特點與電腦聯系起來,不難猜出mouse就是鼠標的意思。對于這類詞匯就要掌握其基本的意思,用適當的聯系而不用強性記憶。當然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單純的靠猜詞來學習。計算機英語中縮略詞則要求必須知道每個字母所代表的單詞含義,這是理解和記憶這類詞的關鍵。計算機專業英語比一般的普通英語學起來要枯燥乏味,特別是記憶專業詞匯更困難一些,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毅力,不怕吃苦,還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法,巧學巧記,這樣才會事半功倍,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教學手段的運用: 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粉筆、黑板和毫無生趣的教材,完全可以用我們已經掌握的計算機技術來給學生授課,讓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專業英語中不僅可以脫離枯燥還可以看到他們所選擇的專業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運用之廣,也加深了中職學生一定要學好計算機專業英語的信念。
①PPT課件?,F在的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教輔中都有很好的PPT課件,多彩的圖片再配以單詞,短語比學生低頭看自己的課本效果要好多了,這樣老師與學生有了互動,完全可以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到反饋,可以加速講解速度。
②音頻與視頻的結合:學生在計算機專業課上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音頻和視頻的制作方法,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錄制單詞或者課文的錄音,當作專業英語的聽力材料,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專業英語的聽力和口語。此外在知名的計算機網站上都會提供介紹新產品的英文版視頻和動畫,發音純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觀,時間為幾分鐘,讓學生觀看這類視頻短片或動畫,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學到了新的技術,效果非常好。
中職學生在計算機專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提高其就業競爭力。作為教師就要廣開思路,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利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讓中職學生更好的學習并掌握計算機專業英語的知識。
合理安排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師、教材及教學時間
在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教材的選取以及課程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都會有效保證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在專業英語教學中,計算機英語教師應該由具有一定計算機知識的教師擔任,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專業英語與計算機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與專業課的聯系,使之相互配合、協調。計算機英語教材的選取也應該與時俱進,避免使用知識老化、內容枯燥的教材,教學中可以通過網絡獲取一些實踐強,內容新穎的專業英語文章作為課程內容的補充。計算機英語課程應安排在一些專業課學習之后或者與專業課同步進行,讓學生在完成專業課之后再閱讀與專業課有關的專業英語文章,這樣,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作鋪墊,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專業英語文章的內容,學習起來也就會更容易。
增強計算機英語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現在很多計算機英語教材內容單調,偏重理論基礎知識,涉及計算機英語實踐教學的內容很少,脫離實踐應用,所以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和積極性。只有增強計算機英語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學有所用。計算機英語教學的內容不一定要特別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及理論的系統性,而是要根據具體的現實需要,特別是適用于就業崗位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改,使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介紹計算機各個章節時可以聯系實際應用,比如,在介紹操作系統一章時,可以介紹和講授Windows操作系統的英文界面及使用,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熟悉了Windows操作系統的界面及操作,那么就會既能增加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計算機英語語法及詞匯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英語本來基礎就很薄弱,很多學生未受過系統的英語聽說讀寫訓練,詞匯量嚴重不足,對于學習專業性極強的計算機英語就顯得更加困難,因此很多學生對計算機英語的學習失去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計算機英語詞匯、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計算機專業英語描述客觀事物,句式突出實用性,句型以陳述句和定語從句為主。針對英語語法基礎薄弱的學生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補充和強調這幾方面的知識,就可以保證計算機專業英語的順利學習。
培養學生使用專業英語的習慣
要將計算機英語滲透到學生的點滴學習生活中去,因為學生不僅在學習專業英語課程時接觸大量計算機英語,而且在電腦編程、安裝電腦軟件、登陸網站頁面時,也要習慣于使用英語。比如,在電腦編程中,文件名、變量名以及注釋部分都要練習使用英語完成;安裝的電腦軟件也要盡量使用英文原版,而不要使用漢化版;登陸到網站注冊成會員時名字也應該使用英文的。這些點滴的習慣都會有助于計算機英語的學習。
利用網絡資源促進計算機英語學習
計算機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技術,伴隨許多新技術的產生,專業術語和概念也不斷大量出現,帶來更多的專業英語詞匯和縮略語,所以計算機英語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學習計算機的學生會經常遇到一些新的縮寫詞匯,而這些詞匯往往無法通過課堂學習獲得它的含義,可見計算機英語的學習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英語學習網站,教會他們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來促進計算機英語的學習和交流,通過網絡這個天然的資源庫不斷更新和擴展自己的專業詞匯量及專業英語知識。
綜上所述,在高職計算機英語這樣一門輔助課程的教學中,如果使學生充分認識課程的重要性,并且結合計算機英語課程特點制定適合高職學生的計算機英語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計算機英語就必將成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
關鍵詞:英語詞匯學習 英語詞匯學習觀念 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c)-0216-01
英語詞匯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Wilkins(1972:11)所言:“沒有語法,人們可以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提高都是建立在詞匯的基礎之上,擁有大量的詞匯是每個語言學習者的夢想。為此,不同的英語學習者為了掌握大量的詞匯,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研究表明處于不同學習環境的學習者持有不同的英語詞匯學習的觀念,因為觀念的產生與所處的客觀環境關系密切。樹立正確的英語詞匯學習觀念,直接影響到采取正確的詞匯記憶方法。
然而,目前國內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觀念的研究卻很少。為了探討云南在校漢族和少數民族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觀念,本文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200名云南三所大學的英語專業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其中100名學生是少數民族和其他100名是漢族學生,調查云南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詞匯觀念現狀,并對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的觀念做對比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的調查對象為云南師范大學(98人),云南民族大學(55人)和昆明理工學院(47人)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共205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03,漢族學生102人。由于一名學生未交問卷,在統計問卷時有四張問卷為無效問卷,所以現選200張問卷為有效問卷。少數民族學生100人(彝族23人,白族14人,拉祜族11人,哈尼族9人,回族7人,佤族6人,壯族6人,傈僳族5人,納西族5人,傣族3人,藏族3人,景頗族3人,苗族2人,普米族1人,布依族1人,羌族1人;男生22人,女生78人),漢族學生 100人(男生18人,女生72人)。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調查問卷及訪談為研究工具。 其中,將“英語詞匯學習觀念調查問卷” 作為主要研究工具。問卷主要參考文秋芳(2004:11-16)的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問卷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為個人信息(包括學校、姓名、性別、民族、英語高考成績、漢語高考成績、學習英語年限、能否用本民族語言進行簡單的交流和寫作[僅限少數民族語言學生填寫]);第二部分為英語詞匯觀念調查共23題,其中包括記憶觀念、習得觀念和操練觀念。為了便于收集信息,問卷及其訪談均采用漢語進行實施。
2 調查結果分析
詞匯學習觀念是指學習者對待詞匯學習的觀念。學習觀念“是學習者對待學習比較穩定的具有選擇性的反應傾向,是在學習活動中習得的一種內部狀態。它是由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共同組成的一種相互關聯的統一體”(車文博,2001)。文秋芳(1996)把英語學習者的觀念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管理觀念,另一類為語言學習觀念。學習者的觀念對他們的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調查學習者對英語詞匯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習得詞匯。
調查結果顯示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記憶和操練這兩種觀念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P=.000),在習得這一觀念上無顯著性差異(P=.070)。由此表明無論是漢族學生還是少數民族學生都認為通過可以語境來習得詞匯,這一點也可以從對他們的采訪中得以證明。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民族學生認為通過練習可以更好的習得詞匯。據筆者分析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已經習得了漢語和本少數民族語,英語對他們來說是第三種語言。無論他們的母語是漢語還是本少數民族語,他們在習得這兩種語言時進行了大量的語言練習,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學習的經驗。所以在學習第三語言時他們會潛意識地采用練習這一策略,故而會認為通過練習來學習英語詞匯是種良策,可能這也正是他們反對死記硬背的原因。正如采訪時一名納西族的學生所言,把學到的詞匯用到對話或者作文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增加學習的成就感,更好地促進英語學習。
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都認為可以習得英語詞匯(M=3.5250;M=3.2975)。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學生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的學習者不再僅限于教科書加英語教師的學習方式,他們可以從報紙、雜志、英美電影、或者直接與外國人的交談中習得英語詞匯。通過這種真實語境的學習,為學習者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更能促進英語詞匯的習得。在采訪中筆者從一位來自山東省的漢族學生那里了解到她的英語高考分數為137,她說這主要得益于她豐富的詞匯量。她的詞匯主要來源于她喜歡閱讀外國名著和觀看英美電影,很少死記硬背單詞表。可見,英語詞匯量大的同學少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背誦單詞,他們善于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詞匯可以通過記憶和操練觀念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在習得這一觀念上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觀念一致。由此可以得出影響學習者學習觀念形成的因素除了學習風格、智力、個性、教師因素等內外部因素外,民族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師應該根據特定的教學對象,結合本民族文字的特點,因勢利導,發揮想象,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適合的詞匯學習觀念,提高他們的英語詞匯學習能力。希望本研究能為更好地了解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車文博.心理咨詢大百科全書[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 王文宇.觀念、策略與詞匯記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1).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模式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課堂已經由傳統上的單純依靠老師講解與黑板背書的方式轉變為多樣化的多媒體授課方式,比如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用PPT課件進行教學,進行影視賞析等等。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正處在多模態形式的教學中。針對大學英語這門課程,老師的上課對象不是英語專業的大學生,這些學生一般在中學階段已經有接觸到的詞匯有2228個,經常用到的詞匯有1087個。在《大學英語教學考綱》中,英語詞匯主要被分為四級階段、六級階段以及六級后階段。四級詞匯在原來高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多了4200個,六級詞匯則在高中詞匯基礎上多了5500個,六級之后的階段則在高中詞匯的基礎上多了6500個。整個大學英語的詞匯量達到了8728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英語詞匯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重要性。在大學英語的學習中,學生只有自身累積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進行更近一步的聽力訓練、英語口語訓練、英語寫作訓練以及進行英語翻譯訓練。
二、對多模態語境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的研究現狀
心理學上提出人的視、聽、觸等感覺系統能夠有效的促進人們對于事物的感知能力,使得人們更加容易學到新的知識,接受它并記住它。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教學,同時也是一門交際語,大學英語進行的詞匯教學是在打下一個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需要營造更多的模態語境來進行教學。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推進了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應用。人們之間的交際不再是依靠單一的感官來進行,而是出現了兩種甚至是兩種以上的感官同時進行。多模態語境應運而生,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到了聽、視、觸覺等多種感覺,利用圖像、動作、語言及聲音等多種手段和學生進行交流,利用不用模態的切換應用,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與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在學校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模態話語分析已經廣泛的滲透其中。國外,2003年Fisher提出了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應用PPT進行教學。在2008年McLoman與Guichon一起研究了多模態形式教學對于學習外語的人的影響。并且提出了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的課程設計方法與原則。國內,在2009年張德祿對在多模態語境下怎么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了研究。在2012年尹丕安對怎么使用多媒體的互聯網平臺指導學生自主、積極、靈活的使用學到的英語技能并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跨文化學術交流的能力進行了研究。
三、在多模態語境下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詞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新詞匯一般是教學大綱中的要求。翻看教材我們就可以發現每單元的文本后面都會有一個新詞匯的部分。從教材的詞匯設計布局來看,詞匯一般是教學的重點而不是作為難點進行教學處理。通過新詞匯的學習,學生在進行文章結構分析的時候,段落大意講解的時候就能夠通過快速的閱讀就能得出答案。1、應用視覺模態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在大學英語詞匯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把詞匯學習內容制作成PPT的形式,在制作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插入一些比較精彩的圖片或者音效,在視覺,聽覺上瞬間就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了課堂。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生活起來。老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比賽記單詞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老師也可以把這學期要學習的詞匯事先按照主題式樣,或者通過故事的形式串聯起來,盡可能的新舊詞匯都用到,讓學生趣味學英語的時候還可以復習學過的詞匯。2、應用聽覺模態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教材的聽說部分一般是用比較簡短的引導語來引出本課的主題。接著一般有精彩的圖片與主題息息相關,這部分一般可以讓學生進行暢談。接著聽力的內容一般是和課文主題相關的,讓學生聽完聽力后能夠完成簡單的單詞填空以及大意的理解概括。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老師要作進一步的解答,從而加深學生對新詞匯的印象。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大學的英語詞匯教學很多老師還是慣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主講,學生被動的聽課。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可以比較系統把知識展示出來,但是學生參與的機會很少,師生的互動也幾乎沒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因此取得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大學英語詞匯的教學專業的英語詞匯教學是不一樣的。大學英語詞匯不像專業的英語詞匯還要從詞源學的角度進行講解教學。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結論就是人的記憶中有25%是來自于視覺,15%來自于聽覺,視覺與聽覺結合這個概率則可以達到65%。所以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善于利用這樣的記憶規律來進行多模態教學。合理安排好音頻、視頻、互聯網等多種媒體手段的應用。利用不同的多模態形式的合理切換,充分調動學生的覺知系統,在多模態語境下進行學習將取得優質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寶宏,尹丕安.多模態語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一項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05).
[2]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15(1).
[3]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J].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