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陌上花開安意如

陌上花開安意如

時間:2023-05-30 09:35: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陌上花開安意如,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清宮——宛妃傳》,作者:解語

2、《陌上花開》,作者:安意如

3、《絕戀大清—花兒知為誰紅》,作者:江南清秋月

4、《日落紫禁》,作者:映青

5、《砒霜月》,作者:寒王冷月

6、《清朝穿越記》,作者:夜惠美

7、《回首又見他》,作者:水何采采

8、《清韻楚楚》,作者:欣欣向榮

9、《清心寡欲》,作者:莊生一夢

10、《清夢無痕》,作者:妖葉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安意如坐在藤椅里,長發飄肩,發梢在陽光里跳著細碎的舞蹈。藍色的云南蠟染旗袍讓她看上去典雅安靜,淡淡彩妝勾勒出女人慵懶精致味道。她的美一如她那些文字,婉轉悠揚;她的生命亦如她那些文字,暗香浮動……

從《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到現在的《陌上花開緩緩歸》,安意如將自己的感悟一點點融進書中。那些如低吟淺唱般美麗的文字,給人太多的唏噓感嘆。80后的小女人,心智卻如此成熟,患有先天腦癱,性格卻如此灑脫,這一切映襯到她花開般的文字上,點染了時光,就好像好茶遇著了好水,氤氳出安如意特有的味道。

“其實沒有特別地意識到覺得自己與人不同,因為在記事起就知道自己身帶殘疾。而小時候,因為身邊一直有家人保護照顧,也不會覺得生活有多困難。偶爾難受是在街上有小孩學我跛著走路,聽到別人喊‘跛子’的時候,覺得非常刺耳,盡管自己知道自己有腿疾,但是這和別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指著你說是不一樣的。”

回憶這些,安如意平靜得如同講別人的故事,她早已經走過這個心路歷程,回望只是更清楚地看到這些經歷,笑嘆一聲,“當時只道是尋常”。“父母給了我很多鼓勵,告訴我怎樣看待這些事情的方法和態度。第一次自己拄著拐杖上街,因為受不了路人好奇審視的眼光,回來大哭。不愿再自己一個人上街,媽媽問我,是想從此以后困在一個小小的房子里,去哪里都要媽媽扶著,還是自己學會走路,以后能夠獨自看世界?”

這些指引促使她堅強起來,直面自己的缺陷,坦然面對別人的好奇目光。原來只是很簡單的一句鼓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居然印證了她現在的生活態度。“我們必須學會從別人的目光中(評價)解脫出來,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平靜。就像她新書的名字《陌上花開緩緩歸》――人要學會從容。

已經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安意如,對生活的憂患意識一直存在。未如一般人所料的那樣沾沾自喜,安意如對目前自己所獲得的一切一直心懷謹慎和感恩。

“母親從我上初中開始,就不斷地告訴我今后的生活會很艱難,告訴我我沒有正常人的謀生能力,這成了我很大的心理壓力,讓我一度對未來有深深的恐懼,一直到自己掙到第一筆稿費時才如釋重負。”年少時的安意如也曾擔心和恐懼,但她漸漸就給自己定了兩個原則:一是認識自己,與其急躁不如安心等待。二是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能夠達到的高度。“心理攀比也不是健康的,會讓自己覺得非常累,我所學到的,是怎樣保持自己心態平和,更好地接受已經存在的東西,而不是沉湎于渴望不可及的幻想當中。”

現在回頭看,安如意感覺所經歷的病痛根本不算什么了,“因為已經過了那個階段,就像爬坡,當你下坡后再回頭看,會覺得不過如此。健康的心理是對事情對人拋開了好與壞、善與惡的二元論觀點,知道一切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沒有恒常。沒有特別好的事情,也沒有特別壞的事情,20歲認為很重要的,21歲時也許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的這句詩讓很多人認識了安意如。

“文字本身是有脈搏的,你可以透過文字的表面觸摸到它的脈搏,‘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詩就像中醫切脈一樣,切準了無數人的心境,不管時代怎樣變,人們骨子里的恒久部分變動是很微小的,幾千年來都沒有太多的區別。”博采于古典文學的精華,暗合著自己內心流溢出的情緒,安如意把古來的故事化作自己的心情講出來。讀安如意的作品,似乎可以感受出這些文字已經與古人的詞句融為一體。

無斧鑿痕跡地表示出她的心思與情緒。而古典文學的氣質已經積淀進她的生命中,成為她的一部分。

“我更喜歡唐詩和漢樂府,它們更符合我渴望自由的心境,古詩十九首那種漂泊的感覺,應合了因身體缺陷帶來的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與漂泊感,應合了我內心的某種情結。”當然,安如意并沒有沉浸在文字的美麗的哀愁里面,腿疾讓她心智早熟,“我覺得傷春悲秋是在一定時期的,16歲傷春悲秋是丁香花般的憂傷浪漫,到了20、30歲還傷春悲秋下去,不得解脫的是你自己。”

“李商隱,柳永,蘇軾,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跌宕,有一些人活得很豁達,有一些人就很消極。比如納蘭容若,生來就是貴族,但是依然不快樂,很多東西是自己心里的結沒有打開,如果那時候有心理治療師,應該會好一些。”安如意為古人找到了“心理問題”的癥結。

然而在對于所謂的不羈狂放的看法,她覺得一方面一定不要為了去尊崇世俗的某種規則,硬是去埋葬“天性”,磨平自己即使是做成了一些事情,也已經不是你自己得不償失。但是狂放不羈,也要看自己身處的環境,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傲勁兒并不是人人學得來的。一是要有那個環境,二是要有那個機會。

對于天性和心理健康,安意如這樣解讀:“其實人一般來說都不會太狂妄,因為現實就像一個裝滿砂子的盒子,它有一定的規范。人在其中不斷被打磨,漸漸人會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因此不必過于擔心有沖突。”

“半夜12點你郁悶了,不可能去逛大街,但是可以在電腦前把這種落寞和寂寞的情緒表達出來。有時候想喝酒,但是手邊沒有酒,甚至憤怒得想殺人時,如果懂得用文字去宣泄,就可以舒緩這些行為和情緒。”安意如從文字中找到了緩解自己與生俱來的憂慮感的方法,這讓她開始逐漸正視自己的腿疾。

愛上文字的過程,安意如也是爬過“坡”的,“每天可以看到網絡上無數的人發帖子,但為什么大多數的文字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同,主要是他們太執著于自我,認為自己生活中的那點事是獨一無二的。其實日光之下并無新事,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已發生過的,或者正在發生,或者是將來可能發生的,我們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人慢慢成熟起來后,我的寫作從一開始的自我宣泄,到懂得通過文字去探索一些道理,就好像走在一個山洞里,手中握有一束光。”

隨著新書一本一本地出版,她感覺到有能力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了,她的價值也得以體現,而且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一一走出去,到各種城市旅游居住。“旅行非常重要,在這過程中,你會見到不同的人,這些人會改變你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改變心情。”“我在旅行的時候,很多人會過來幫我一下,雖然只是小小的,但是會讓我心情亮起來,會修復我內心中偏激的那部分。有一天我問自己,是不是我的腿方便了,老天就不把別的痛苦降臨到我身上了?我的生活從此就完美無缺了?肯定不會。腿疾正好帶來了我心智上的加速成熟,那之后我完全不再把腿疾放在心上,一切都豁然開朗。”

安意如作品中偶爾出現的“那人”是她現實中的愛情投影。

第3篇

文、【離殤】

我與你的相遇是蘭舟誤入的藕花深處,是無心探尋的溪行桃花,剎那相逢,轉瞬別離,我是你掌心中無法穿越的滄海桑田,怨時間太淺,嘆相見恨晚,我們都還來不及迎接今生的地久天長。隔花看你,恍如你就在那里,不遠不近。想張開手,我想念你的懷抱,想念你的溫暖。就只是這樣想,因為我聽見風聲雨聲。風說:是鏡中花,雨說:是水中月。水月鏡花的故事,早已知道結局。

萬丈紅塵,百年風月,總不過是被不斷重復的遇見和別離。所謂生生世世,不過是時光中的一個轉瞬,溫暖總是被一遍遍的擴散及留戀,哪怕它早已融入飛雪,化作春泥。余溫,僅是一種自我的扶慰。每一個輪回里的荼蘼花事,都以隔著忘川遙向彼岸而告終。始終相信有這樣一種情感的存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盡管,盡管耳邊總還有另一個聲音在輕輕地說:世間種種,終必成空。一季又一季的花開花落,終不能被歲月一一收藏,撫平。

經年之前,一見傾心,經年之后,再顧斷腸。遇見,終又錯過。當有一天,或許是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再度相逢,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是不是會忘了說當年是如何遇見以及如何別離,只有那些溫暖的記憶,一會兒是掌中明月,一會兒是腮上煙霞。如果還有時間,說一說江河,說一說風景,說一說祝福的話語,然后在偶爾陷入沉默的時候,一聲輕輕的嘆息。只是,輕輕的一聲,會不會就從眸中溢出滿滿的一江春水?

有人問過我,總是做這樣的夢么?關于桃花,關于流水,關于你的故事與結局,她我不知如何做答。你是我的煙雨江南,是我必須為你綻放的春天,至于綻放之后的凋零,以及凋零之后的輾轉,那是秋天與秋風的事。是的,你只是我的春天,你只須負責繁華,我只負責綻放。一場花事終又荼蘼。當幾番沉醉的夜終于醒來,舊夢如搭在時光弦上的角羽,只是睜開眼睫的瞬間便疾疾而去。至于去向哪里,落在何處,我,無須知;你,不必知。于喧囂的燈火之外,獨看一段細水長流,回眸處:小樓一夜秋風冷,花落閑池夢闌珊。回望我和你的愛情,那注定是一場夢。再美的夢境,夢醒了,就尋不見了。

太過突然的相遇來不及拒絕,太過美好的相愛來不及堅強,所以,你愛不起,我攥不住,那些于萬家燈火里閃耀的良辰美景,他們,終將一生辜負。以遺世獨立行走江湖,也曾渴望過相濡以沫白首不離。可是,這塵世原本就是一個兩兩相忘的江湖,哪里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哪里有什么能夠地久天長?人生總不過是一朵花開的際遇,有人懂得,一季芳華,無人懂得,一地滂沱。

天光為水云為墨,你是我留白生命中的一處走筆,淡入,又淡出。而那濃墨重彩的一段,早已力透紙背,洇染了余生蒼白的日子。一支筆的毫尖,再纖細雋柔,又怎能明白一張宣紙被劃過的疼痛呢?明月復照青苔,清泉流水依舊。煢煢復煢煢,回眸的一刻,想起一個叫安意如的女子說過:愛,是滄海遺珠。

從一堆舊時衣衫中翻出了一些未曾來得及滄桑的淡淡時光。彼時那里沾染著我曾經的歡喜和有關美麗的夢想,此時仿佛是世外一夢,與我卻再無關聯。舊時衣衫,舊時風光,那些衣衫還明艷如初。而我,已從那堆明艷中走出,走進越來越深的素白巷陌,安心在你的流年里波瀾不驚。

怎能怪,錯過年少時;如何怨,辜負了好時光?念一句:“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嘆一回:“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誰敢說你的一生就沒有一個沒來得及珍惜的人,沒有一個沒來得及完成的夢?誰敢說,你這一生都及時的給予和擁有,從沒有錯過和遺憾?會么?誰會有這樣完滿的一生?

這場遇見恰逢其會,三千丈的冷暖,抵不上你指尖輕柔,于是,你一吻定情,我一念傷心。多少虛妄,多少繁華,都將一付塵煙,彼時于晨露中盛開的你,我該如何將你采集,我該用哪支筆來描繪?多想知道多年以前的以前,你是如何從我筆下逃脫,獨自飄零。都說相約不如偶遇,相見不如懷念,紅塵的路有萬千條,偏這一次狹路相逢,是一眼定情,也是這一眼,注定了此生蒼涼。若不是這場遇見,故事一定不會如此曲折,人生的開始和結束,都不會有如此多的離愁別苦。

從陌上花開到陌上花落,從旭日初升到月落星沉,從紅顏到白發,從從前到未來,如同落花時節的落花,花不落去,果就不結。秋來匆匆,冬去無蹤。有的人來了,又走了。有的人來了,就不走了。時光沒有盡頭,所以,我只愿等待一個片斷,一個花開或者花落的季節,讓我們遇見和別離,享受那些流著淚的明媚華年。你可以牽著我的手,慢慢走過一段幽深靜寂的路徑,相互依偎在夜里,不驚動任何一只蝴蝶,不驚醒任何一個酣睡。

那朵叫做彼岸的花,其實還有著更為好聽的名字。白的如明月光,叫曼陀羅華;紅的如爐中火,叫曼殊沙華。殊不知,如此美麗的花朵,綻放的卻全是憂傷與回憶。“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花開之時,只一團火紅;花開無葉,葉生無花;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獨自彼岸路。其實,愛到荼蘼,你我終將會獨自彼岸,窮盡繁華相念相惜。

還是愿意為你,在遍嘗悲喜歷盡冷暖之后,以一筆春江潑墨人間,以江南煙雨湮沒我們所經歷的,你和我的故事。法度慈悲,終要感謝遇見。轉身之后,所有的奔赴只為保持一種遺世獨立的姿勢。那是筑巢于舊時光里的一個聲音,它就在身后吟唱: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以煙火盛妝轉身,奔赴一場荼蘼花事,寂寞飄過的夜,我撿拾舊夢,撿拾流光中你零散的影子。清風如昔,明月依舊。安年靜世,錦繡浮華,早已亂了一池春色,醉了半壁江山。世界很大,人心很小,思念很濃,緣份很淺。你在我的世界里驚鴻一瞥,我的一生就被定格在你掠過的那一瞬間里。

文【夜聆離殤】

第4篇

米蘭?昆德拉大概是為了反抗那個快速的時代,才寫了小說《慢》。可是他卻沒能堅持到底,記得小說的最后一句是“馬車消失在晨霧中,我啟動了汽車”。我想說,昆德拉,你何必要發動汽車呢?陌上開花,可緩歸矣。

但是,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米蘭?昆德拉的困境。我們奔跑疾行,完全超越了人體的極限。我們以豹的速度、鳥的姿態在人流中穿行。蔬菜因使用激素而致癌,工程因偷工減料而成“豆腐渣”,白領因高強度工作而過勞死,一批批年輕人因想一夜成名而急不可耐地登上選秀舞臺……毫無疑問,“快”成了這個世界的潮流。

一味求快,會弄得身心俱疲。一個只懂得奔跑的人,他不會幸福,因為他不會回味過往,不會駐足欣賞,他也就不會安靜,缺少了靈魂的棲息地。試問,當有一天,我們坐上傳說中的日神飛馬,這馬會不會急速亂奔,導致車輦散架?我們的身體會不會像流星一樣隕落,到那時,能否有一條河流收容我們,替我們洗凈余煙未消的臉?

我們如果不顧一切地朝著目標狂奔,往往適得其反。明末清初的筆記《小港渡者》說,周容有一次帶著仆人趕往蛟川城,離城還有一段路,已是“西日沉山,晚煙縈樹”了。周容就問擺渡人能否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到城里,擺渡人審視他們主仆二人良久,告訴他“徐行尚開,速進則闔”。周容不信,加快步伐,可是身邊的小書童摔了一跤,書散一地,等到整理完畢,趕到城門時,城門已關。這時,周容才明白了“徐行尚開”的含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徐行,是對生活的態度。有時,只是因為一個快字,浮躁的心來不及慢慢感受,與生活中的美好失之交臂。印第安有諺語云:“請停一停,等待靈魂的腳步。”在這個被“快”沖垮的洪流中,我們何不停一停,放緩匆匆腳步,尋一處桃源,沏一壺香茗,聽一曲《梁祝》,用一個下午品味古老愛情的千回百轉,萬種柔情。

光陰是遲緩的,緩慢的光陰釀成的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長。

回歸心靈的淡定與從容,陌上花開,可緩歸矣。

學校:江蘇海安高級中學

導師:周萬喜

第5篇

1、當旅行成為一種流浪,我們便把生活看成是一種生命的真實

2、永遠不要完全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很可能那只是你愿意看到的。

3、旅行的意義,從來都是由心而定。我不奢求也不渴望能在人生的旅程中觀賞多少名勝,多少古跡,只希望有一條能在腳下延伸。即使眼前是漫無邊際的田野,我依然能微笑著陌上花開…

4、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何必在意此時在飄泊。

5、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

6、也許旅行的意義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風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種心境的變化和豐富的經歷。

7、讓心充滿希望,與善良相隨,走過紅塵喧囂,在清清淺淺的歲月中寫下動人的暖。

8、我想旅行對我們永恒的誘惑就是:不能停留,沒有終點

9、有生之年,只訴溫暖不言殤,花味漸濃,茶味漸醇,傾心相遇,安暖相陪。

0、時光越老,人心越淡。輕輕的呼吸,淺淺的微笑。

10、半生花開,半世花落。這山長水遠的道路,終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11、我夢想中的生活就是這樣:有花,有天空,有可以眺望期許的遠方。

12、歲月改變了我們的容顏,一成不變的是腳下走過的風景。

13、有時候,驀然之間,就是想開始一段簡簡單單的旅行,不用多遠,也不用多久,一個人,一只包,一條路,一段旅程,一種心情,沒有任何束縛,亦沒有絲毫羈絆。

14、時光永遠不會逆行,把握好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清晨。

15、靜守一份安然,淡墨紅塵,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16、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17、不管你經歷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會漸漸遺忘。因為,沒有什么能敵得過時光。

18、有時候,不要把世界看得太孤單了,正如你總在想念某些人,也總會有某些人在一直想念你。

第6篇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樣的情境多么質樸而動人。人在鄉村的日子,身著布衣,三餐素食。有清風習習,有草木蔥蘢,有菜蔬味鮮,有花香醉人。這樣的時光樸素、踏實、安穩、淡雅。用自己栽植的泡的茶,顏色悅目,滋味清香。讀書累了的時候,或慢慢品嘗茶,或在小菜地里侍弄菜蔬,或走出小院子,踩著鄉間的小徑隨意散步。路邊有莊稼,有籬笆,還有藏在青青麥苗里鳴叫的麻雀,還有打碗花在籬笆上盡情吐蕊。臥在村頭的狗見有人經過,就會叫上兩聲,然后依舊懶洋洋地臥著打盹。觸目所及,這里到處都是恬靜安然的,多么好的紅塵時光。

若是在一場雨后,就會跑到樹林里去采摘枯木上新出的木耳,還有地上嫩嫩的野韭菜。把這些鮮嫩清新的菜蔬放在荊條編成的小籃子里,累了,就在一株大樹下的石頭上坐下,聽清風輕輕吹拂。雨后,野花開滿陌上,只是遠遠地看著,不去驚擾,就那么靜靜地站著、看著,心里生出悄悄的歡喜。雨水流到小河里,小河漲水,更加清澈、豐盈,小河里的大石頭也被清清的水浸潤著。雨后天晴,小河邊是洗衣裳的鄉村女子,她們把洗了的衣裳晾在河邊的石頭上。佇立在小河的一邊,看著女子們洗衣,看著云朵在天上一片一片流動,忘記了時光的流逝。陽光落在小河中,河面上光影閃動,小河邊的青草碧翠,幾只鳥兒在青草間追逐,一枝婷婷玉立的花在青草間鮮艷綻放,眼前的時光讓人流連忘返。

小院門前,用木頭搭上架子,栽植上葡萄,再種上幾棵葫蘆和幾株絲瓜。藤蔓順著木頭架子纏纏繞繞地爬上來,結了葡萄,結了葫蘆,也結了絲瓜。葡萄一串串地垂下來,晶瑩剔透,無比誘人。葫蘆、絲瓜一個個垂吊著,絲瓜鮮嫩的時候是美味佳肴。葫蘆先是淡淡的青色,然后慢慢變白,最后變黃。等到通身都透黃了,摘下來,掛在院子里晾干,然后,在葫蘆上簡單地刻上青山綠水的圖案,再刻上幾個字:青山隱隱有畫意,綠水悠悠映詩情。用長長的紅絲線串著,掛在床頭,打開窗子的時候,有風吹拂,這葫蘆輕輕叩著墻壁,發出清悅的聲響。

心安靜下來了,許多事就不會去糾結了。想明白了,也就沒有什么怨恨了。為錯過的事情去糾結不已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走過了的時光是無論如何也回不去的。既然回不去,不如讓自己心安。世間的緣深緣淺,很多時候需要淡然置之,身在紅塵,從容自若,坦然面對。

心安靜下來了,也就會認真去想自己的一切,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是多么溫暖和美好。那個時候,若是知道珍惜情緣,人生就會是另外一種明媚的模樣,就會少了很多的心痛和傷感。不過,當已經錯過之后,一切也只能想想罷了。

紅塵滾滾,人生悠悠,有令人難受的憂傷,也有令人愉悅的歡樂。慢慢走著,一生的時光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憂傷咀嚼過了,歡樂也品嘗過了。人在紅塵中,憂傷和歡樂,豐富了一段段寂寞無聊的生命歲月。回頭看看,一輩子的時光真的是一晃就過去了。像是一陣風,輕輕一吹,時光的葉子就從春夏飄飛到了秋冬。

其實,人這一輩子放不下的東西真的是太多太多。

除非到了舛ㄉ襝械氖焙潁才會把許多事情和許多東西都看淡了,也才真的想明白了,許多東西到最后都能放下。唯有一個愛字,常常是難以放下,總是牽掛于心,難以忘懷,伴著一天天的時光。不過,看看花開花落的安詳,心里卻也會淡然。人的一生都過去了,也只能是在心里想一想而已。歲月倏忽,到最后也只是一聲嘆息。

人這一輩子,是享受歡樂的過程,也是經歷磨難的過程,更是慢慢修煉的過程。修煉自己,把光陰的精華沉淀下來。大隱隱于市也好,小隱隱于野也好,在都市中生活也好,在鄉野里度日也罷,都需要尋找一個心靈的歸宿。

第7篇

不經意間,已經適應觥籌交錯、迎來送往的日子,仿佛熱鬧成為生活的主題。今日,周五的校園的夜是深邃如井般的靜謐,想聽一絲響動也成了奢望。對于愛熱鬧的人來講,這種安靜,可能索然無味、了無生趣、落寞寂廖。而至于我,這樣的夜,是一場盛宴,一場歡娛的大餐。你簡單世界就簡單,我唯有的奢望,就是擁有一盞瑟瑟的臺燈、一張寂寞的書臺和輕舞飛揚的萬千思緒。哈哈,老式的舊唱機,在木制吊扇的透映下,吱吱哇哇的搖動,幽幽的漫長出輕揚的歌唱就不再去想了。還有,還有哦,一碟烏江榨菜、一杯紅酒,酒色釅釅,似血色濃厚深重,不事張揚卻艷麗妖嬈,光影交錯中輕輕搖蕩,一縷暗香撲鼻,便覺得世界就如微醺般,飄飄然,滿目細碎起來。

面前放了三本書,玄隱的《瀝川往事》、查普曼的《遇見懂得付出的自己》和七堇年的《塵曲》。書已經置來半年,未曾觸碰。要不是這個靜謐的夜,也許和他們的姻緣還要推遲半年。一本本撕開塑封的封頁,呵呵,《瀝川往事》是一本小說,今天確實沒有讀小說的細膩心情,也許瀝川很好,如作者言:愛情總是干渴的,除非你也能遇到一個叫做瀝川的男人……。瀝川如何?山楂樹如何?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也許更曲折,心情不對約會改期吧。查普曼博士的書正在讀,《愛的五種語言》,非常可以稱道的思想宏篇,但翻開《遇見懂得付出的自己》,除了書名符合這種靜謐的心境外,內容三分鐘已經讀完,啞然。

七堇年《塵曲第77頁,:算是一個可恥的理由,常年的易感與不快樂,竟然是我寫作的濫觴。口頭傾訴的羞恥與困頓,讓我們把文字視作一種錯覺載體。

可恥的理由?七堇年是比我小的,此時,一如虛無的幻境,仿佛站在對面,已贏得我的尊重。書捧在手心上如流動的句子和樂章,有些低調、有些吟唱、有些抑郁、有些哀傷。是來自內心流動的聲音,是帶著淚珠切切的盼望,他站在遙遠的某處,洞察世事般地與我言說。

彼刻,正站在湖邊,尚未徹骨的體會到七堇年的心境。只是覺得柔漣靜漪的湖,水晶般的色彩流動,時間靜止。有的是歡宴之后的落寞,一個人的孤獨;夜色是那么美,如風華絕代般,星月映輝、燈火闌珊;湖色坦蕩如砥、波瀾不循,蘆葦飛翠,有著令人敬畏的寧靜。天色之中云朵之中撒下清冷寒冽的月光來,俯瞰藍色碧洗如淚,湖畔粉紅的桃花在燈影下,開出暗色的粉彩,桃色被扮作紫色的花朵;水色怡人、寧靜輕柔,輕柔動人的讓人不忍喘上大氣,仿佛一聲沉重的嘆息就可以破碎這般夢境般的美好,怕驗證了簡貞散文中的讖語:深情即是一樁悲劇,必得以死來句讀。

流連于這濛濛夜色、裊裊薄霧之間。半紙書、半瓶酒、半衫淚、半生緣。肩頭灑滿月光,心中的惆悵幽怨如水銀泄地,浩蕩而平直,剎那鋪滿野徑小路。心思一如遍地的淺草,彌漫開來,左一團、右一片,梳理不出一絲頭緒。莫悲嘆,空負,前二十年風華傾注,只落得一人長夜獨躇;淺飲深啜,頓足,苦無助,后二十年,湮沒崎嶇長路。( : )

在鍵盤上靜靜的綻放我的文字,《陌上花開》蹦到眼前“去觀望彼時的風月無限,向那些古人討一些情愛暖暖身”。詩如鏡鑒,我們照見,仿佛聽宋朝城邊馬蹄聲脆,樊樓曲詞延綿,還有千古一帝一詞人長長的詠嘆:“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孤獨,如影隨形。安意如說:“《華山畿》纏住了我所有的情緒。很簡單的南朝樂府,卻莫名地喜歡。也許這喜歡正是因為它簡單。世上情花萬種,有一種叫生死相隨,是一份至為的濃烈,更是那一份淡然悠長。

夜深、風急、霧濕、色濃、情重,在風吹簾櫳的剎那恍惚里,在半夢半醒之間,草色凄涼,夜空綿長,深夜兩點,即使是夢中,我們都在經過一段如雕刻般的時光。若問我?那年那月那一天是什么時間,我的至真至純至性,我也的確不知道,哪年哪月哪一天!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呵呵,黑暗里,漸漸嗅出孤獨的味道,在想,如果有來生。

http://user。qzone。。com//infocenter#!app=2&;;pos=

第8篇

怎么辦?

涼薄的自己

為誰悲傷

是時間改變了世界

還是改變我

這已經不是重點

一切

只是

曲終人散

——文/陌上花開

風,輕輕。云,淡淡。天,寂靜。夜,悲涼。

葉,飄落。花,凋零。人,相念。情,無奈。

夢,似有似無的懷念,卻又轉瞬之間的驚醒,美好的事物,似乎天帝都嫉妒,所以總是破滅的那么快,但似乎又狠眷戀的時光。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誰,演繹什么樣的故事,這一切可能都是天意吧。當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可能就昭示著人生中遭遇之苦難遠比溫暖要多得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先哲先賢們的這句至理名言,道盡了世間諸相。

路過那些傷春悲秋的年紀,秒鐘滴滴噠噠的向前走去,留下滿地的傷痕和眼淚,每個人的身后都藏著悲傷,憂郁的神色,疲憊的臉孔,帶著年輪的骨骼,詮釋著時間流逝,路旁的小梧桐也已經長大,也已經能夠掉下一大層樹葉,腐爛在秋天那無聲的季節里,在空氣中發出臭味,而伴雜的比之更為濃厚的味道,在街道上,商店里,公司中,散發的是那種濃銅融化的嗆人味。

當我們,再次經過單純的生活時,以往的那些刻骨銘心的回憶,無聲的發出聲響。然后,看到的,卻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惆悵,哀怨,無奈,交織的情緒打結在一起,伴著空虛的身體再一次尋找,尋找著一絲熟悉的場景,離開了,修改了,留下的在空氣發出白漆的氣味,不再是那熟悉的味道。走了,走了,找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了。

風,帶著我對你的思念,越飄越遠,雨,淅淅瀝瀝的再灰暗的天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整個城市被澆的毫無生機,人們猶如行尸走肉一般行走在城市各個角落,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私欲,其實有時候痛恨世界,2012,是否是真的,我希望它是真的,那么一切都會重來,世界毀滅了,也許也就醒悟了

紅塵中最美的相遇,瞬間點亮縈繞心頭的柔情,不曾許一個天荒地老,不曾許一個天長地久,你和我,就像是兩條鐵軌一樣,相聚,相離,偶爾會交集在一起,最終,你我各安天涯。

相見不如懷念,相遇不如不見,絲絲細雨從天而降,滴落了心頭纏纏繞繞的情,我只是你的一個過客,一個熟悉又陌生的過客,想起時的甜甜蜜蜜,最終會以怎樣結束;憶起時的無可奈何,最終會怎樣謝幕。

歲月!總是在該漫長時短暫,在該短暫時漫長,終究不會留下一絲淺痕。一段文字,一份心境,寫給自己,寫給流年,寫給那此后歲月中的見與不見。親愛,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我從來不去想你的一言一行有什么妥或不妥之處,因為什么樣的因造什么樣的果,愛造就了這個世界,也就造就了許多美好的相逢和錯過……

第9篇

文/陌上紅塵

若可,做一個淡雅的女子,品一絲安然,握一份恬淡,留一份美麗給自己。掬一捧歲月,握一份懂得。一路上珍藏美好與感動,且行且珍惜。------題記

淺秋,輕倚季節的角落,讓心安靜,捻一片落葉,淺吟那些蒼白的歲月。時光深處,尋一個角落獨處,與文字為伴,悲喜與共。紅塵路上,獨自行走。一個人的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一季清秋,涼意傾心,亦悲傷傾城。時光流轉,落葉歸塵,終不過繁華一夢。一段浮華如煙的過往,書寫各自不同的結局。遺忘,在路上。相遇與離開,是紅塵的宿命。那么。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秋風颯爽,卻灑落了一地憂傷。秋霧迷離,卻模糊不了曾經的記憶。回首。多少個美麗的紀念日。回憶。多少次甜蜜的相聚。回想。相約一起慢慢變老。回眸,一切已云淡風輕。此時,當眼淚流下來,分開也是另一種明白。

莎士比亞說: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蘇醒的一天。該放棄的決不挽留。終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原來世界上真的沒有什么是永遠。我們努力了,珍惜了,問心無愧。其他的,交給命運。

流年,殘惜,終究太多的痛;繁花,沒落,終究逃不過惆悵。光陰里,一切都是那么匆匆,而我,寧愿守著這樣的時光,讓那些美好,擱淺在夢里,成為永恒。我依然念著那場相遇。想挽留曾經掬在手心里的溫暖,那些不復重來的美好,卻是漸行漸遠的,變得遙遠。若可。傾我一生一世,換取歲月靜好。如若歲月靜好,我亦微笑,亦不老。

流年似水,看不透的是紅塵中鏡花水月;往事如煙,揮不去的是歲月荏苒一過往;待得繁華落盡,只余回憶。曾經的誓言,早已風輕云淡,誰還在門前掌燈盼我歸還?

歲月靜好,牽一片光陰于流年中,聆聽花開的聲音。給時光一份淺淺的回眸。給心靈尋一份安暖。驀然間才懂得,最美好的一直在路上,最珍貴的一直在身邊,最純凈的一直在心里。然。心里裝著美好,眼里的世界依然美好。對遠去的人說再見,遺忘就是彼此最好的紀念。

錦瑟年華,獨自清歡。若可,做一個淡雅的女子,品一絲安然,握一份恬淡,留一份美麗給自己。掬一捧歲月,握一份懂得。一路上珍藏美好與感動,且行且珍惜。

第10篇

《臨江仙》

夜擾亭臺清凈客,

芬芳落染塵埃。

流年作賦卻難猜。

清風催夢醒,

可是舊人來?

多少繁華終散去,

殘紅幾度離懷。

月華倒映綠階苔。

芳魂難入土,

不肯赴瓊臺。

——題記

【芳魂難安,夢回】

八月,秋愁涌動,院角怒放的茉莉,與行過庭院的清風糾纏不休,芳魂散亂一地,執意不肯入土為安,莫不是連它也在控訴?控訴我遲遲不肯落筆,在又一年茉莉花開的季節,問候經年里,那位于我有知遇之恩,身著素衣的你。

后來我在想,如果不是那縷花香的牽引,我會不會巧遇在月光下煮茶的你?如果沒有在茉莉花下與你對話,我又會不會邂逅文字,成全一個全新的自己?問自己沒有答案的問題,僅僅是因為慶幸,慶幸巧遇一段恩情。

昨夜,我又做了那個夢,那段從不曾擱淺的記憶,那個與你初相逢的夜,真實又惆悵。

夢里月華如練,我尋著一縷芬芳,行至一個純樸雅致的茅草亭。四野里遍是怒放的茉莉花,在月光下閃爍著銀銀白光。我正迷醉于淡淡花香,忽聞亭內傳來干凈的女子聲音:“客人,遠道而來,不如小憩片刻,飲杯茶如何?”

循聲而望,你跪坐在茅草亭內的矮幾前,手執銀扇,輕輕的扇動著矮幾上的爐火,爐火上的陶制茶壺正烹煮著一壺清茶,氤氳著裊裊青煙。

你一襲素衣,墨發輕挽,對著我盈盈淺笑,那明眸皓齒,仿佛是穿越了時光水岸的白蓮,千年不染塵埃,只等著我來的這一刻,溫雅綻放。

我在你對面落座,看見你用素白的手拈下一朵含苞的茉莉置于陶制茶杯中,又撩袖提起爐火上茶香四溢的陶壺,沿著杯壁緩緩傾注,只見茉莉花苞在滾燙的茶水中慢慢的舒展,芳魂與茶香糾纏,糾纏……

夢到此處,卻戛然而止。我如何不知道,是庭院里的茉莉小影在作祟,總是在夜半散盡芬芳,待我午夜夢回,憶得往昔,再難安眠。或許,那些芳魂也知曉我們曾經的相遇,知曉你于我的恩情,所以擾了我的清夢,要我獨自找尋過往的點滴。

【花下對話,引路】

或許每個人的相逢,都是一段傳奇,像走過了千年,等候在彼此經過的路口,打一個照面,就已知足。

而知遇,卻是飲下了半世風霜,忍耐了千年孤寂,在紅塵漫漫里,尋到的一個懂得。

我尋著夢的痕跡,你就坐在昔年的茅草亭,月色如故,花開如故,你如故,我亦如故,你的輕聲細語,你的指引開導,你的通透如冰,我又何曾忘記過。

你手執銀扇輕搖爐火,抬起頭來看我,那一眼,直教四野芳華都失了顏色:“我叫茉雪,你呢?”

你輕捻茶杯小啜,淺淺笑:“蕓蕓眾生,你我相逢,是緣。”

你微撩額前青絲,四目清明,望著我:“如果不想忘卻經年,便學著用文字篆刻一個永恒。”

你掩袖而笑,眸中流光溢彩:“你道是我渡你,卻又如何得知不是你渡我?”

因了那夜的對話,我相信了前世因果,相信此生的福德都是前世種的善因,不然今生豈會那樣巧合,偏是茉莉芬芳,偏是我尋芳而至,偏是你月下烹茶,不是他與你,不是我與他,偏是你與我在皓月下覓得彼此。

不是每個人的路口,都有一個知遇,為你指點迷津。對于我的幸運,我總是感恩的,感恩命運的眷顧,感恩你等在那一夜的月色里,感恩你的通透如冰,感恩時光的痕跡里,有你深刻的腳印。

【經年已過,安然】

很遺憾,你相贈的那本舊籍,幾經輾轉,早已不見了蹤跡,那卻是分別后,我擁有的唯一能懷念你經過我生命的物品。好在,我們一直未曾離回憶太遠,因為文字一直在繼續。

每當我提筆,總不能忘記的,就是與你初相逢,你清明的那句:“如果不想忘卻經年,便學著用文字篆刻一個永恒。”

后來,我或許學會了如何用文字篆刻經年,或許還只是在學習的路上,但卻總是堅信,只要盡力,便不留遺憾,永恒與否,已無關緊要。

路途越是任重道遠,越是蒼茫難見,越是要用一顆淡然的心去行走,才不會太疲憊。

此生,我恐怕都不能如你般素雅,不能如你一般將世味烹成茶,在月下淺飲賞花,也不能如你般靜坐在時光的渡口,為路人指點迷津。

我的文字,注定只能行走于紅塵俗世,如我一般,在煙火里摸爬滾打。可就算如此,我依舊愿意用塵煙的筆,描一幅山水人家,描一幅經年往事,描一幅陌上煙花。

庭院的茉莉尤不肯罷休,芬芳泛濫,果然如你所說,一草一花皆有靈性,我的思念不斷,這芳魂許是不肯離去了吧。

時光淺行,轉眼已與你分別數年,如若再次重逢,定不問經年可安,只與你在茉莉花下煮一壺清茗,話幾句閑言碎語,如常聚的老友,若無其事的問一句,你那兒的茉莉可開好了?

我知你定會小啜一口茶,微撩額前青絲,淺笑著應我:“自你離別后,一直安好。”

【后記】

第11篇

“春來柳先知”,當春姑娘姍姍而來時,柳樹已展露碧翠的身姿,將那點點芽黃抽成萬縷絲條,婆娑婀娜,風情萬種,恰如古詩所云“春光一曲柳千條”,令人心曠神怡。

柳是報春的使者,“東風勾起垂楊柳”的萬條綠絲、“無意插柳柳成蔭”的頑強生命力,觸發了歷代名人植柳的情懷,屢見于詠柳詩句中。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在堂前栽了五棵柳,自號“五柳先生”,“榆柳蔭后園,桃李羅堂前”、“縈縈窗下蘭,密密堂前柳”就是他癡情柳樹的真實寫照。詩人白居易愛在住所植柳,他在《憶紅柳》詩中云:“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到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代柳宗元在柳州親植柳樹,賦詩曰:“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說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宋代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堂掘土種柳,正如他在詩中所云:“手植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清初名將左宗棠下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有詩記之:“新栽楊柳二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柳樹婀娜多姿,翠煙如織,那“長堤曲沼萬垂絲”的獨特風光,成了詩人點綴春天的題材,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風景畫卷。唐代杜甫的“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顯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白居易的“一樹春風萬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詩人通過寫春風柳條,描畫了初春時節萬物復蘇、生意盎然的景象。唐代楊巨源的“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詩人筆下的柳樹雖剛剛吐出幾顆嫩黃的柳眼,卻已報告春的蘇醒。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垂柳寫成纖纖婀娜的美人,把春風比作“剪刀”,想像奇特,給人以全新的感受。唐代韋莊的“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雨絲煙柳欲清明,全屬人間暖鳳笙”,宛若兩幅淡雅的水墨畫,著墨不多,卻意境鮮明。清代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全詩一句一景,顯得和諧優美。老一輩革命家也愛詠柳,“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是對柳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生動描述。的“櫻花開陌上,柳葉綠池邊”、的“堤柳低垂晚照斜,農家夜飯話桑麻”、的“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佳句似畫,使人仿佛看到了春天優美的鄉村風景。

柳與人們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詠柳詩句中得到了詮釋。每屆清明,家家有插柳的風俗,常在屋門或瓦檐插上柳條。有些姑娘折柳編冠,以示珍惜青春,民間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之說,正如古詩人楊韞華所描述的:“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姐妹,一枝斜插綠云翹。”柳常用來擬女子,如歐陽修的《長相思》:“花似伊,柳如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女子秀眉細長如柳葉,稱“柳眉”,如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白居易的《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垂淚?”女子身腰若柳條柔軟,稱“柳腰”,如韓寫道:“柳腰蓮臉本忘情。”柳葉初生,似睡眼剛展,故稱“柳眼”,李商隱《二月二日》詩云:“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柳與“留”諧音,“絲”與“思”諧意,民間有折柳贈別之俗,以柳絲依依來表達“留戀相思”,《詩經?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吟唱。隋朝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流露了離別的傷感。而唐代楊巨源的“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則如一幅“灞陵送別圖”。唐人王昌齡的“閨中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描寫了閨中少女凝妝上樓,見柳色青青而思念情人的動人情景。北宋歐陽醉翁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流露了對戀人的期待。明代陸娟的《代父送人還送安》詩:“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到江南。”詩人一掃送行詩中常有的傷感氣氛,寫得歡快明朗,表達了對友人的良好祝愿。

柳樹之花,宛如棉絮,潔白輕盈,于是人們稱柳花為“柳絮”。有趣的是,晉代才女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一個雪天,謝安問下雪是什么樣子?有說像把鹽從空中撒下。謝道韞道:不如說像柳絮被風吹得紛紛揚揚呢!謝安嘆服,后世就稱女才子為柳絮才。此后,描寫楊花柳絮的詩句屢見于詩人筆端,如羅隱的《柳》詩:“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梁簡文帝的《詠柳》詩:“花絮時隨鳥,風姿屢拂塵”,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坡的“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無處無芳草”,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柳絮如雪,隨風飛揚的景象,別有一番意境。

“吹面不寒楊柳風(宋?釋志南)”,時下,正是綠柳搖曳,春風拂面之時,倘能“偷得浮生半日閑”,偕幾個知己踏青觀景,吟詩賞柳,定能情趣盎然。

第12篇

人們常說“人生一場游戲一場夢”,或許在這個年紀我不太清楚也想不太明白,我也想過人們常說的這句話,也在網上那查過,但終究還是不理解為什么說“人生一場游戲一場夢”,我帶著思緒徒步在前行的路上,我也不知道,今天為什么會突然想起這個問題,也許今天是徒步,腦袋難得有空閑停留下來思索這個問題。

當走了一段路之后,局長突然讓我們停下來,問我們這次徒步的意義是什么,好多人都回答了,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宣傳地球保護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有的說是為了磨練我們的毅力,有的說為了拿第一,拿獎,還有的說是為了增進我們團隊協作的意識……是啊,他們都知道此行和此次活動的目的,我呢,說實話,我也說不清楚,徒步僅僅只是為了宣傳和保護我們的環境嗎,還是增強團隊精神,我想不是,他還是有特別的地方,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只是我沒有想明白吧了。

一路繼續前行,春日的陽光不知什么時候灑在了身上,他祥靜而又暖和,平靜而又那么平易近人,讓你不經意間心中有一種暖暖的感覺,清風像是和暖陽約好似地也拂面而來帶去了額頭上的汗珠,此時的心情是那樣的清爽,那樣的愉悅,又是那樣的用言語無法表達明白此時此刻我的心情,總之,我盡情的享受著大自然此刻帶給我的一切,暖陽心照,清風拂面,樹丫長梢,魚游水面,麥浪翻滾,綠草滿地,牛羊成群,云卷云舒,去留無意,天上人間,一切是那么的祥和,那么的美。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就這樣,不知什么時候,每個人都停留下來了腳步,我們到達了旅途的的半個終點,休息片刻,開始了我們今天的主題,撿拾殘莫。

時間也許就是這樣過的很快,不被人察覺,悄無聲息間已到了下午,我們整理行裝走在歸來的路上,路上的風景依舊,只是人和去的時候有些不同吧了,有些略顯疲憊,步伐也慢了下來,而我精神依舊,沒有感覺到絲毫辛苦和疲憊不堪,和我一樣的人我看了一下有好幾個,其中不乏有年近半百的長者,也有顯得疲憊的年輕人。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是因為身體素質的原因嗎?我帶著疑問走上前去把事情告訴了同行的長者,他說這是心態。心態,這時,我突然明白,原來我在徒步的時候沉重的終點前行,而是在不經意間把心放松了下來,領會在大自然間,心靈得到了放空和升華,也許就這樣沒有了疲憊。就是這樣,人生的旅途本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因為每次起點當你到達終點之后他又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如果把終點看的太重,急功近利,只能是忘乎所以,迷失自我,失去了旅途的真正意義。

人生也許就是這樣的境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種心態,面對一切,去留無意,一切順其自然,用心甘情愿態度,去過隨意而安的生活,不必刻意追求,努力就好,閑看夕陽西下,陌上花開,領悟萬千,“人生一場游戲一場夢”自由留在心間,記憶深處,一路前行,無悔的青春。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阳曲县| 柘荣县| 永和县| 静海县| 商河县| 简阳市| 台东县| 林西县| 平阳县| 广德县| 邓州市| 芒康县| 酒泉市| 屏东县| 乐至县| 洞头县| 军事| 沁源县| 河曲县| 天长市| 兴化市| 武宁县| 泰来县| 沐川县| 丽江市| 深水埗区| 衢州市| 安庆市| 安图县| 库尔勒市| 紫阳县| 安乡县| 乌拉特后旗| 乌海市| 株洲市| 泊头市| 普定县| 都昌县| 安乡县|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