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免疫性不孕

免疫性不孕

時間:2023-05-30 09:27: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免疫性不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1 一般資料 患者蘇某,28歲,人工流產后4年未孕,于2006年8月16日來本院門診就醫,于就醫前4年曾因妊娠近三月行人工流產術,術后無高熱,持續流血約半月,經服藥打針(藥名不詳)而止。閱讀帶來的外院材料:2003年12月因重度宮頸糜爛行LEEP刀治療,2004年雙方多次檢查,均認為正常,2005年2月月經2 h診刮,病理報告:“分泌晚期子宮內膜”。2006年1月輸卵管造影雙側輸卵管通暢良好。閱近三周期的基礎體溫均呈雙相型,體溫升高持續12 d以上。2006年5月分析:量3 ml,液化時間24min,PH7.8,密度80×106/ml,活率50%,活動力稍差,異形率15%。雙方健康,無既往病史。

1.1.1 月經史 14歲 4~5 d/28~30 d,LMP:2006-7-31血量中等,偶有血塊,無痛經,

1.1.2 體檢 發育正常,營養良好,甲狀腺不腫大,心肺無異常,肝脾未觸及,腹部平軟無壓痛。

1.1.3 婦科檢查 外陰、陰道無異常,白帶不多,乳白色,漿液性;宮頸光滑;子宮大小正常、前傾位、活動良好、無壓痛;雙側附件區組織不增厚、無腫痛、無壓痛。

1.1.4 白帶鏡檢 無霉菌、滴蟲及淋球菌

1.1.5 2006-8-7子宮輸卵管造影 子宮大小、形態、位置均正常,雙側輸卵管通暢。

1.1.6 2006-8-12宮頸粘液鏡檢 可見典型羊齒狀結晶。8~15羊齒狀結晶消失,可見橢圓體。

1.1.7 2006-8-23檢測抗抗體 明膠凝集試驗(GAT)制動試驗(SIT)雙方均呈陽性。

1.1.9 診斷 雙方免疫性不孕

1.2 治療 雙方同服“抑抗湯”,一日一劑,早晚水煎服。抑抗湯組成:丹參30 g,桃仁15 g,赤芍15 g,歸尾12 g,黃芪15 g,枸杞子30 g,菟絲子30 g,鹿角霜15 g,益智仁12 g,香附12 g,服藥期間不禁,不用其他藥,不用。

各服藥36劑后,2006-10-11復測抗抗體,GAT、SIT雙方均呈陰性。末次月經2006-11-16,停經42 d,妊娠試驗陽性,2007-8-15順產一體重3200 g女嬰。

2 討論

2.1 病因

2.1.1 抗抗體

抗體受抗原刺激后,即產生對該抗原特異性的抗體。就含有抗原;精漿抗原附著于表面,稱膜抗原,有特異性,不孕婦女血清中與起反應的,可能是這種抗原產生的抗體;抗原,具有特異性的有頂體的透明質酸酶、放射冠分解酶和乳酸脫氫酶-X含有抗原的進入陰道后,并不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抗體。只有生殖道手術、創傷、出血、感染等,才引起免疫反應,叫同種免疫反應。本例有人工流產術史、出血史,重度宮頸糜爛及治療史,可以引起免疫學上類似佐劑的作用,因而易于產生抗抗體男子也會產生自身抗抗體,叫自身免疫反應。它的發生也與手術、創傷、感染有關。結扎后的輸精管阻塞,可能擴張、甚至破裂,溢出附睪外而被吸收,產生抗抗體。抗抗體使發生凝集;或使“粘住”,只能擺動,不能向前運動,因而不可能運行至輸卵管的受精部位。抗抗體還能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即使有些能向上運行,但抗抗體可抑制附著于卵膜上;或破壞膜,使之失去功能,特別是頂體酶減少、功能低下,因而無力穿透冠狀細胞層和透明帶,不能受精,即使偶可受精,抗抗體與乳酸脫氫酶-X現結合,再與胚泡表面物質發生反應,引起胚泡毒性損傷,使胚芽死亡、致早早孕流產。

2.1.2 抗子宮內膜抗體

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和生長發育之地,但在病理狀態下,如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子宮腺肌癥等,可轉化成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機體自身產生相應的抗體。此外,人工流產刮宮時,胚囊也可能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一旦女性體內有抗子宮內膜抗體存在,便會導致不孕、停孕或發生流產。不少女性因在初次妊娠時作了人流,而不再懷孕,這種繼發不孕癥患者多數是因為體內產生了抗子宮內膜抗體。

2.1.3 抗卵巢抗體

在六、七十年代已發現卵巢存在特殊抗原,近年來報道抗卵巢自身免疫可影響卵巢的正常發育和功能。可導致卵巢衰竭或卵泡成熟前閉鎖而導致不孕。有卵巢抗體的女性卵泡發育很不正常,要么卵泡長不到受孕的優勢,要么長到受孕優勢又不能自然排出,有些人還過早的出現了卵巢早衰現象,使很多育齡婦女終生難以發育出成熟的卵泡,而導致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

2.1.4 抗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抗體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維持早期妊娠的主要激素。但是有自然流產史、人工流產史及生化妊娠史的女性,在流產過程中,絨毛組織中的HCG可能作為抗原刺激母體產生抗體。另外曾接受過HCG注射,以促進排卵的女性,體內的抗HCG抗體也有可能為陽性。此類患者可能在臨床上表現為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等。

通過上述對免疫性不孕抗體檢測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患者就困擾患者應該進行相關的檢查,提早確診病情。

2.2 診斷 即檢測不孕夫婦體內的免疫性抗體、抗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抗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抗體、抗心磷脂抗體。

2.3 治療 大部分醫院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2.3.1套性生活半年以上,是不進入女性生殖道,不產生新的抗抗體,使原有抗體效價降低,甚至消失,以后不用套于排卵期性生活,妊娠率11~56%,20%左右居多。

2.3.2 對男性有自身抗抗體者,洗滌,除去抗體,將緩慢注入宮頸。對宮頸局部有抗體者先除去宮頸粘液,插管越過宮頸,注入宮腔。人工受精的妊娠率更低。

2.3.3 免疫抑制劑,自配偶月經開始起,40~80 mg/d,連服10 d為一療程,最多9療程,受孕率33%。

2.3.4 環孢菌素A,5~10 mg/(kg•d)治療半年

第2篇

男女兩性相交,會誕生新的生命,這就是生殖。從生殖的角度看,是最受卵子歡迎的“來客”。但從免疫學角度講,對于女性機體來說,它又是一種異物,是一種抗原物質。人體為了防御疾病,對任何外來物質都有著嚴密的監視,這就是免疫功能。當這個外來物質進入女性陰道的大門后,它必須經過一道道的免疫“審查”關卡,而為了順利通過女性的生殖道,也會“喬裝打扮”一番,發生一些形態和生物化學上的改變,以利于它快速地通過重重關卡而與卵子結合,這個過程被稱為“獲能”。

但是,有些女性的血清、宮頸黏液和其他生殖道的分泌液中,會突然產生一種專門阻擊的物質。這種物質看到后,就會把他們當作危險的異物立即向其進攻,并加以殺滅。這些與為敵的物質就是抗抗體。這場殘殺的“戰斗”被稱為免疫。由此因為卵子“空守閨房”而導致的不孕,被稱為女性免疫性不孕癥。

女性免疫性不孕癥是怎樣被發現的呢?國外有些學者曾觀察到:不少日夜接客,即使不使用避孕工具,也不受孕;還有一些夫婦雖然性生活很頻繁,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卻也始終不懷孕。由此,學者們推斷可能在有些女性的生殖道內存在著一種對抗的免疫物質,阻礙了與卵子的結合。后來,又有一位醫生對400例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不孕婦女進行了檢查,發現其中約有70%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著凝集抗體。而對生育能力正常的婦女進行檢查后發現,她們的血清中就沒有這種凝集抗體。于是,這個認為女子對發生過敏排斥的免疫反應可引起不孕的看法,便日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那么,為什么有些女性的生殖道會將當“仇敵”呢?在女性生殖器官中,陰道和子宮內膜對抗原物質(如、精漿或受精卵)都有很強的吸收能力。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后雖然有抗原被女性生殖道黏膜所吸收,但女性體內負責免疫審查的“警察”似乎早就認識這種來自異性的物質,因此不會產生對抗的抗體。為了探索抗抗體出現的機理,醫學專家用家兔做了有趣的試驗,發現家兔在正常后,母兔體內并不會產生抗抗體。但是如果事先在母兔的生殖器內造成一個人工的創口后再讓其進行,就會激發母兔體內產生抗抗體。由此可以得知,在正常狀況下,陰道內的不足以引起女性機體的免疫反應,但在陰道有創傷出血的情況下,處于警戒狀態的免疫系統就會“認友為敵”,將視為入侵物質,激發其體內發生免疫反應,并產生抗抗體將殺滅。

因此,婦女在月經期間、陰道有異常出血的情況下或患有陰道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疾病期間過性生活,都有可能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而產生抗抗體,導致免疫性不孕。有些婦女性生活混亂,她們在接受多個男性的后可使其陰道和子宮頸原有的生理性菌群失去平衡,導致陰道等內生殖器黏膜的保護減弱,或使機體發生應激反應而產生抗抗體。當人體一旦被抗原致敏后,即使以后偶然,也會引起重復性免疫反應而導致不孕。

除了女性生殖道的創傷和感染外,漏入女性腹腔和受精卵受到運行阻礙或死亡等情況,也會引起女性體內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抗體。由此可見,女性免疫性不孕實際上就是在其體內產生了“仇視”的敵對物質,這些敵對物質隨時準備殲滅入境的。這種不友好的氣氛和環境,當然不會使和卵子結合而受孕。

臨床上診斷女性免疫性不孕的方法是:做后試驗,其具體方法為:患者可在排卵期進行,后6~12小時采取其子宮口或宮頸管內的黏液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黏液中的數量極少(低于10/高倍視野)或全部為死,其試驗結果為陽性,說明在女性生殖道內已被抗體破壞殺死,那么該女性的不孕即可診斷為免疫性不孕。

對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治療,臨床上一般可采用套治療法,即在時讓男性使用套,不讓與陰道直接接觸,這樣女性體內就不會產生抗抗體了。使用套6~12個月以后,患者體內的抗抗體就會基本消失,這時患者再選擇在排卵期不用任何避孕方式進行,多數患者就可以受孕了。

第3篇

[關鍵詞] 免疫性不孕不育;中西醫結合;消抗湯

[中圖分類號] R271.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4-135-02

不孕不育是指成人男女同居一處并有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且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沒有妊娠者被稱患有不孕不育癥[1]。而免疫性不孕不育癥則是由于生殖系統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種免疫而引起的臨床癥狀,占不孕不育發病人數的20%~40%,并呈逐年上升的迅猛趨勢,嚴重影響著夫妻的生活質量[2]。為提高免疫性不孕不育癥的治愈率,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癥的臨床療效,近年來我院對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癥病患者進行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8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癥患者86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8.43±4.87)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3.62±1.23)年。全部患者均經免疫性不孕不育癥診斷標準確立診斷,其中原發性不孕34例,繼發性不孕30例,連續2次以上自然流產不育22例。中醫分型:肝腎陰虛型33例,腎陽虛兼血瘀脾胃虛弱型29例,濕熱型24例。并排除內分泌及子宮輸卵管梗阻等不孕不育因素以及生殖器官畸形、子宮腺肌癥、結核、腫瘤等其他全身性疾病。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病程及臨床表現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西藥治療方案:強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mg,每次1~2片,每日2次;維生素C片(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00mg,每次1片,每日3次;維生素E片(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00mg,每次1片,每日2次;以上用藥均以3個月為一個療程。研究組則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內服中藥治療:消抗湯基礎配方:黃芪20g、蒲公英20g、貫眾20g、山藥15g、續斷15g、赤芍15g、丹參15g、菟絲子10g、枸杞子10g、牡丹皮10g、紅花10g、紅藤30g。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①肝腎陰虛型加茯苓20g、巴戟天15g、地黃15g、麥冬12g等;②濕熱型加茵陳20g、薏苡仁15g、白術15g、黃柏10g等;③腎陽虛兼血瘀脾胃虛弱型加當歸15g、巴戟天10g、阿膠15g、肉桂6g等。水煎取汁400mL,每天1劑,分3次溫服,3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可根據病情輕重適當調整用藥劑量和服藥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比較兩組療效。

1.3評價指標

①治愈:服藥后患者免疫抗體陽性均轉陰并受孕、分娩;②顯效:服藥后患者免疫抗體陽性均轉陰;③有效:服藥后2種免疫抗體陽性以上患者有1種以上免疫抗體陽性轉陰;④無效:服藥后患者免疫抗體陽性均未轉陰。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處理,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研究組治愈率58.14%,總有效率為97.67%。對照組治愈率34.88%,總有效率為81.40%。研究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見表1。

3討論

不孕不育癥是婦科的常見病之一,因女性原因導致的稱不孕癥,雖能受孕但因種種原因導致流產而不能獲得存活嬰兒的稱為不育癥[3]。其受孕過程必須由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含正常活動的,卵子和能夠在輸卵管內相遇并結合為孕卵并被輸送入子宮腔,子宮內膜適合于孕卵著床。任一條件不正常,就能阻礙受孕,導致不孕癥的發生[4]。近年來,隨著生殖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分子生物技術的引入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醫學工作者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中發現凝集素,其免疫性不孕不育癥日益受到重視,患病夫婦一般會受到家庭倫理、地方習俗等多方面的社會壓力,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因此,如何尋找一種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已引起醫學界和眾多患者的廣泛關注。

中醫研究認為,免疫性不孕不育癥屬中醫“無子”、“滑胎、墜胎”范疇。其病因及病機是正氣不足,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經行、產后不潔,濕熱邪毒乘虛內侵胞宮,損傷沖任,導致氣血失和、胞脈瘀阻、腎虛血瘀,以致難以攝精成孕,也不能養胎、系胎、載胎[5]。故治療應以補腎扶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其治療原則。而消抗湯正是根據中醫理論進行辨證施治,具有補腎活血、扶正祛邪、標本兼治、免疫調節的功能,阻斷異常抗原增生,促使免疫抗體陽性轉陰,從而有效恢復機體正常生殖功能,改善宮內環境,增加受孕機率,預防流產發生,臨床上結合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維生素類等西藥制劑,其效果更佳。

本資料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其特點為療效確切且毒副作用小,能盡快提高自身機體免疫能力,從而有效治愈疾病,是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理想治療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芳,王蘭菊,李泉香. 中西醫效應療法治療不孕不育癥療效觀察[J]. 社區醫學雜志,2007,5(2):63-65.

[2] 彭薇萍,張萬興,王筱珍,等. 消抗湯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療效觀察[J]. 新中醫,2009,41(12):32-33.

[3] 劉琦.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中西醫治療[J]. 中國社區醫師,2007,9(10):92.

[4] 劉新雄,陳哲,林春蓮,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癥的研究[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17(1):99-100.

[5] 陳晶晶.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實驗研究進展[J]. 時珍國醫國藥,2006, 17(2):271-272.

第4篇

抗抗體所致免疫性不孕是不孕不育科常見病之一。近年來,筆者應用自制的抗免促孕膠囊治療116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共觀察207例,均為本院不孕不育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門診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26.7歲;不孕年限2~7年,平均4.2年。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治療組116例,對照組91例。治療前2組患者年齡、病程、癥狀、中醫證候等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中西醫結合不孕不育診療學》[1]、《不孕癥的診斷與中醫治療》[2]、《不孕與不育》[3]有關標準擬定:不孕期超過2年,除外致不孕的其他原因以及男方因素,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示女方血清抗抗體(asab)陽性。

1.3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婦科學》[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擬定:婚后不孕,asab陽性,帶下量多色黃質粘,小腹隱痛,經期加重,經色鮮紅,血塊較多,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舌紅,苔黃膩或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滑數或細弱。中醫辨證屬熱毒蘊結、氣虛血瘀。

1.4 納入病例標準

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經本院不孕不育科確診為免疫性不孕且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

1.5 排除病例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或數據不全者。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抗免促孕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溫水送服。抗免促孕膠囊處方:忍冬藤45 g,黃芪24 g,羊藿15 g,甘草9 g。制備方法:將上述4味藥按照適宜制備工藝,提取有效成分,濃縮至顆粒,裝0號膠囊,每粒膠囊0.5 g,相當于原藥材4.65 g。由本院制劑室提供(濟衛科外發[2005]36號)。

對照組:予潑尼松10 mg、維生素e 100 mg,每日1次口服。

2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共觀察3個療程。治療期間2組均用隔離避孕,每個療程結束后復查asab,待轉陰后,囑其排卵期。

3 療效標準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6]及《實用中西醫結合不孕不育診療學》[1]擬定。治愈:asab轉陰,1年內妊娠者;好轉:asab轉陰,臨床癥狀改善但未受孕者;無效:治療后未見效果者。

4 結果

4.1 2組總體療效比較

治療組受孕59例,受孕率為50.86%,對照組受孕20例,受孕率為21.98%,2組比較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χ2=18.03, p<0.0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5.72%,優于治療組(χ2=4.15, p<0.05)。詳見表1。表1 2組患者總體療效比較(略)

4.2 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2)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略)

4.3 中醫證候改善情況

治療后2組證候改善情況經統計學處理,除帶下異常2組改善相近外(p>0.05),其余各項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詳見表3。表3 中醫證候改善情況2組比較(略)

4.4 2組抗體轉陰率比較

結果顯示,治療組asab轉陰86例,轉陰率為74.13%;對照組asab轉陰78例,轉陰率為85.72%。2組比較,χ2=4.15, p<0.05。其中第1個療程抗體轉陰率對照組優于治療組(p<0.01),后兩個療程抗體轉陰率治療組高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表4 2組患者不同療程抗體轉陰比較(略)

5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在女性感染、生殖道損傷等情況下,作為一種抗原,可與女性免疫系統接觸引起免疫反應,產生asab。asab可促進巨噬細胞、白細胞殺傷和吞噬,抑制精卵結合,損害胚胎植入,導致不孕。現代醫學對asab所導致的免疫性不孕的療效目前尚不令人滿意,建議的治療方法包括:局部隔絕法、免疫抑制治療、處理后iui、配子輸卵管內移植及體外受精等。

中醫學無“免疫性不孕”病名,據其癥狀和體征,可參照“不孕”、“無子”等辨證或病證結合論治。本組所觀察的免疫性不孕,主要是熱毒蘊結、氣虛血瘀所致。根據臨床,我們認為本病以本虛標實、正(氣)虛邪戀者多見。本虛是發病基礎,常因飲食、勞倦,過服寒涼藥物,熱毒耗氣以致氣虛,氣虛不攝,精亦不足,氣精不足,胞脈失去濡養,胞宮不能攝精成孕。《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虛既易致外邪侵襲,又可因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而成瘀。標實是發病誘因,多由女性在經行、產后不慎或不潔感染邪毒而成。熱毒蘊結,流注于下,損傷沖任二脈,則胞宮難以受孕。熱毒為患,故帶下量多色黃質粘。熱毒灼血成瘀,加之氣虛血瘀,則小腹隱痛,經期加重,經色鮮紅,血塊較多。氣虛不能濡養,則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舌紅,苔黃膩或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滑數或細弱乃熱毒蘊結、氣虛血瘀之象。治當清熱解毒、益氣活血。遵從《內經》“熱者寒之”、“虛則補之”、“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之理,我們選用忍冬藤、黃芪等組方制成膠囊。方中忍冬藤清熱而不傷陰,苦寒而不損氣,《本草拾遺》載其“主治熱毒”。《醫學真傳》云:“銀花之藤,乃宣通經脈之藥也,通經脈而調氣血。”在方中清熱解毒,毒解則瘀散,故重用為君。黃芪為補藥之長,《本經》云其“補虛”,《別錄》言其“治婦人子臟風邪氣,逐五臟間惡血”,《日華子本草》謂其治“熱毒”,在方中既健脾益氣,又助忍冬藤活血解毒;甘草生用清熱解毒、補中益氣,與黃芪合用以健運脾氣,以上二藥共用為臣。前賢云:益氣需先助陽,補腎精以化生腎氣。針對熱毒蘊結、氣虛血瘀之病機,方中又用羊藿“補命門肝腎,能壯陽益精”(《醫林篡要·藥性》)以補虧損之腎氣,又可“溫通氣血,消化凝結”(《本草正義》),以增強全方的活血祛瘀作用,用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兼作使藥。四藥合用則熱毒得清,氣虛得補,瘀血得散。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忍冬藤、甘草均有不同程度促進產生干擾素(ifn)作用[7],ifn可在nkc- ifn-il調節網中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同時甘草有類激素樣作用,既可抑制變態反應,又可消除或減輕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病理損傷。黃芪可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增強網狀細胞吞噬功能。羊藿能調整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胸腺軸的抑制,使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與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明顯增強,b淋巴細胞增多[8]。另據報道,羊藿水煎劑能明顯降低健康人的全血粘度,加快血液循環,表明羊藿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9]。以上研究都為本方治療女性免疫性不孕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觀察結果顯示,抗免促孕膠囊治療女性asab所致免疫性不孕,雖然asab轉陰率較對照組低,但受孕率高于對照組,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程 涇.實用中西醫結合不孕不育診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9.659.

[2] 金維新.不孕癥的診斷與中醫治療[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84.

[3] 羅麗蘭.不孕不育[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66-368.

[4] 羅元愷.中醫婦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58.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2.

[6] 中國人民總后勤部衛生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973.

[7] 姜國樞,林嘉友.甘草酸銨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調節作用[j].新疆醫學院學報,1989,12(3):145.

第5篇

你聽說過嗎?有一種不孕不育,既不是男方的問題,也不是女方的問題。據報道,南京一對小夫妻,結婚5年一直沒能要上孩子,到醫院檢查雙方一切正常。后來兩人離了婚,并且都很快再婚。奇怪的是,再婚后,兩人和新的伴侶都很快造人成功。醫生解釋說,這種不孕不育,很可能是由于妻子的卵子排斥丈夫的。

不孕禍起抗抗體

如果夫妻倆身體正常,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卻遲遲沒有懷孕,而常規的不孕癥檢查卻未見異常,那就要考慮是不是精卵無法結合,精卵不結合的原因之一即由于體內存在抗抗體,醫學上稱之為免疫性不孕。免疫性不孕包括抗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而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抗抗體所導致的免疫性不孕,這種情況既可能出現在男性身上,也可能出現在女性身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輔助生殖中心主任王秀霞說,免疫性不孕的發病機制,簡單說,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如女性子宮內膜出血時),的蛋白成分跑到血液中,刺激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從而產生抗體。女性一旦產生了抗抗體,會在受精前、受精時、受精后全方位影響受孕,比如讓無法穿過宮頸粘液,不能穿越卵子的透明帶等,使精卵無法結合,導致女性不孕。因為抗抗體并非男女雙方一接觸就馬上產生,這也解釋了上述南京小夫妻再婚后反而能懷孕的原因。

男性也會排斥自己的

女性機體對進行“自衛”尚好理解,可是,男性本身怎么會排斥自己的呢?王主任繼續講解道,正常情況下,組織內存在著一個血睪屏障,血睪屏障阻礙了抗原與機體免疫系統的接觸,因此不會產生抗抗體。可當生殖器感染發炎、輸精管堵塞等情況出現時,血睪屏障會遭到破壞,抗原激活了免疫系統,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產生抗抗體。抗抗體對有著嚴重的傷害,它會影響運動,使喪失活力,阻礙精卵結合。

【專家開方】 四招讓你成功受孕

1.隔離方案。抗原不進入體內,就不會刺激抗體的產生。因為免疫性不孕多是女方因素導致的,所以,同房時男性要使用,防止接觸女性生殖道,不再產生新的抗抗體。一般情況下,抗抗體半年左右會消退。

2.免疫抑制治療。如果隔離方案無效,可以采用如強的松之類的免疫制劑,使體內抗體消失。

第6篇

隨著免疫學的發展,發現在不孕癥中20%~40%是由于免疫原因引起的,因此免疫學因素在不孕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婚夫婦雙方的生殖器官均未發現器質性或功能性疾患而長期不孕,一般稱之為“原因不明不孕”。這類患者首先要考慮是否存在免疫性不孕,由于近年來免疫診斷技術不斷發展,能辨明抗體的來源、類型、及作用部位,因而在治療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徑。

免疫學檢查

通過女性生殖道上行到受精部位,宮頸黏液是第一道屏障,弄清影響穿透宮頸黏液的因素,是診斷不孕癥的重要依據之一。

抗抗體

臨床上發現某些不孕癥患者有對抗的特殊抗體存在,這種抗體可使發生凝聚,不能向前運動或制動,致使難以通過宮頸管而致不孕。制動抗體占女子不孕的8.95%,而正常男子、孕婦及未婚女子無陽性發現。Weil等認為本身無抗原性,精囊液中含有很高的抗原成分,本身的抗原性是由于精囊液接觸時被包上一層有抗原成分的外膜,稱為包膜。抗體存在于血清、精囊液或男女生殖道中。血清中的抗體主要是IgG,IgM,存在于生殖道主要是IgA及IgG,有人發現體內有抗體的婦女,其卵泡及輸卵管液中的抗體含量各為血清的10%及20%。若受精卵內含有抗原,抗抗體可能與受精卵發生反應,使之死亡。有人發現有些不孕婦女在循環中有凝集水平的抗體,但宮頸液中卻不存在抗體。

婦女產生抗抗體的原因

一般是來源于時抗原與陰道及子宮、接觸而產生免疫反應,但亦有部分婦女從無史而存在抗抗體,其解釋是婦女某些組織中含有類似的抗原物質可自發地產生抗抗體,亦有認為生殖道感染可產生局部免疫反應,所產生的抗體一般出現在宮頸宮腔及陰道分泌物中。頸管黏液中含有制動抗體所必需的補體及頸管的抗抗體價一般比血中高,說明頸管局部也可能產生抗抗體。

治 療

對抗抗體陽性的患者,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效果,可使用下列方法:①治療生殖器官的感染。②戴套療法:一般主張持續使用0.5~1年,應定期測定抗體滴度。受孕成功率40%~60%,可能系在使用套后減少女性生殖道局部產生抗抗體所致。如已持續使用12個月,抗體滴度不下降應停止使用。③宮頸內人工授精:有研究將宮頸黏液取出后,進行宮頸內授精,選擇的對象是后試驗異常;宮頸黏液使不能在女性生殖道內上行。④宮腔內人工授精:將洗滌處理后祛除精漿,取0.3~0.5ml懸浮液,在女方排卵期間通過導管經宮頸管注入宮腔內授精。人工授精可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進行,對有免疫性不孕的夫婦往往可取得成功。⑤因抗抗體陽性與不育關系尚不確定,目前缺乏肯定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指標。對抗磷脂抗體綜合征陽性的自身免疫性不孕患者,應在明確診斷后,采用潑尼松10mg/次,3次/日,加阿司匹林80mg/日,孕前和孕中期長期口服,防止反復流產和死胎發生。

第7篇

【關鍵詞】不孕癥;女性;免疫抗體

近年來隨著繼發不孕在女性不孕癥中的比例逐漸上升,調查研究發現,導致不孕癥的因素較多,其中約40%的患者為免疫因素所導致。隨著生物化學技術和免疫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抗抗體、抗心磷脂抗體以及抗子宮內膜抗體等被更多的運用于生殖免疫和生殖免疫病理機制的研究。Sun指出AsAb、EMAb、AOAb、HcGAb、AcA所產生的機制不同,但其均是導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本文針對AsAb、EMAb、Ao-Ab、HCGAb、ACA免疫抗體對女性不孕癥患者中的陽性率,擬說明自身免疫抗體檢測在不孕婦女中的變化,探討其對不孕婦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門診治療的女性不孕癥患者32l例,均為原發性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年齡為23—37歲,平均年齡為28.3±5.4歲;其中原發性不孕癥患者181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140例。納入標準:患者無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表現,并對患者進行詳細詢問病史以及相關檢查,排除患者為解剖、內分泌、遺傳以及感染性疾病。排除標準:患者為精神異常以及腫瘤病史。同時隨機選取健康體檢婦女98例作為對照組,其年齡為23~35歲,平均年齡為28.3±4.5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體重等比較中無明顯差異性(P>0.05),本臨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本臨床研究患者在空腹情況下取肘靜脈血3ml,并將其離心后分離血清進行測定,如果當天未能進行測定的標準對其按照相應的標本保存方法進行保存,其保存時間不能超過1周,并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患者AsAb、EMAb、AoAb、HCGAb、ACA進行測定。UU/CT感染情況檢測:同期運用無菌棉拭子將本臨床研究患者的子宮頸分泌物置人1ml的無菌生理鹽水Eppendorf管中,而后對其進行離心,棄上清,而后在沉淀物中加入顯色劑,對其顏色進行變化。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分析,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對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a=0.05,當P

2 結果

2.1 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在血清中AsAb、EMAb、AoAb、HCGAb、ACA陽性率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陽性率比較有明顯的差異性(P

2.2 繼發性不孕癥患者流產次數與AsAb、EM-Ab、AoAb、HCGAb、ACA陽性率的相關性比較,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流產次數與其陽性率無明顯相關性(P>0.05)。

2.3 對本臨床研究患者UU/CT陽性率與血清中AsAb、EMAb的陽性率比較,結果如表3所示,結果顯示UU/CT陽性的患者中血清AsAb、EMAb的陽性率明顯高于UU/CT陰性患者(P

3 討論

近年來,Djaladat研究表明免疫性因素可導致婦女出現不孕癥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其中免疫性抗體的產生,是導致其出現的重要因素之一。

AsAb是與表面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在正常情況下,在中存在有一定的免疫物質對女方抗原應答進行抑制,從而形成耐受,且在正常情況女性生殖道中的免疫系統具有較好的免疫調節作用,從而使生產后女性不會產生AsAb。Simikova研究表明AsAb多產生于免疫抑制因子缺乏或者女性生殖系統出現炎癥、損傷等黏膜免疫防御機制消弱以及抗原被子宮內免疫細胞識別的情況,從而導致生殖道局部或者全身免疫反應,從而導致女性合成AsAb。劉迎輝研究表明當多次流產時,會加重女性生殖道內局部發生感染以及損傷,從而使其免疫反應不斷強化,導致AsAb升高。在本臨床研究中,我們發現實驗組患者AsAb的含量比對照組高(P

綜上所述,自身免疫抗體陽性是導致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工流產以及UU/CT感染的患者其相關抗體檢測陽性率明顯增加。提示對于不明原因不孕癥患者必要時進行自身免疫抗體的檢測,以明確病因,從而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

第8篇

【摘要】 目的 通過對不孕不育患者檢測ASAb(抗抗體)、EMAb(抗子宮內膜抗體)和ACAb(抗心磷脂抗體),探討免疫因素對不孕不育的影響。方法 ASAb用ELISA方法,EMAb和ACAb用金標免疫斑點法。結果 ASAb男性陽性率為13%,女性陽性率為27%。EMAb男性陽性率為3%,女性為8.5%。ACAb男性陽性率為3.6%,女性為20%。結論 ASAb、EMAb、ACAb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均可發現,對不孕不育患者應建議同時檢測以上三種抗體,這對病因分析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不孕不育 抗抗體 抗子宮內膜抗體 抗心磷脂抗體

不孕不育是當前生殖醫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我國已婚夫婦中約有10%~15%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生育,而其中相當一部分與免疫因素有關。筆者通過對不孕不育患者檢測ASAb(抗抗體)、EMAb(抗子宮內膜抗體)和ACAb(抗心磷脂抗體),探討免疫因素對不孕不育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3年1月~12月在門診咨詢和治療不孕不育的門診病人,平均年齡28.6歲,最大為44歲,最小為22歲。不孕時間在2~15年之間。

1.2 標本采集 抽取不抗凝靜脈血3ml,分離血清后-20℃保存。

1.3 方法 ASAb使用上海玉蘭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產的ELISA試劑盒、EMAb和ACAb用福建三明市藍波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產的金標免疫斑點試劑盒。

2 結果

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ASAb、EMAb、ACAb陽性結果分布(略)

3 討論

ASAb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感染、外傷或男方精漿中免疫抑制因子減少,產生的ASAb可活化巨噬細胞,破壞配子胚胎而引起不孕及早期流產 [1] 。本實驗共檢測了278例ASAb,其中男性陽性率為13%,女性陽性率為27%,這與國內外報道的陽性率相近。血清中的ASAb只有在高滴度時才對不孕不育產生影響,故檢測宮頸粘液及中的ASAb對臨床上的診斷和治療更有價值。

EMAb是一種以子宮內膜為靶細胞并引起一系列免疫病理反應的自身抗體。EMAb產生后與子宮內膜中抗原結合產生抗原抗體反應激活補體,引起子宮內膜免疫病理損傷,干擾和妨礙孕卵著床和胚胎的發育,導致不孕和流產 [2] 。通過檢測128例患者血清中的EMAb,發現不育男性中也有3例陽性,這比較少見,但也同時說明和女性會產生ASAb一樣,男性由于生殖器有損傷時接觸女性子宮內膜,也會產生EMAb。

ACAb是一種酸性磷脂的異質性自身抗體,可作為臨床上預測血栓形成或血栓前狀態的一項敏感指標 [3]。婦女血清中存在ACAb反映了母體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當妊娠開始時,就可能伴隨不良妊娠的開始。

從實驗結果中我們發現,3種免疫性抗體中,女性不孕者的陽性率均高于男性不育者,這也是為什么女性不孕者治療較復雜、較困難的原因之一。而且實驗結果還顯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3種免疫性抗體均有陽性,說明抗體的存在不是單一獨立的。所以筆者認為對男女不孕不育的患者都應當同時檢測ASAb、EMAb和ACAb,并作為常規檢測項目,這對提示不孕不育病因分析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Steven S.Effect of sperm antibodies on pregnancy out come in a subfertˉed population.Am J Obstet Gynecol,1988,15:59-60.

第9篇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一種治療相對困難,療程長且影響正常生育,給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的婦科內分泌疾病。其發病率在婦女中占1%~3%,占繼發性閉經原因的2%~10%[1]。特點為40歲以前的婦女出現持續閉經、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且由于體內低雌激素水平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如面部潮紅、陣熱多汗、骨質疏松等。近年來POF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門診患者多以閉經、不孕、更年期癥狀就診,現對200010~200610在我院婦科門診診斷為POF患者42例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39歲,平均36歲;其中25歲以下9例,26~30歲21例,30歲以上12例;月經初潮年齡范圍13~17歲,平均14歲;繼發閉經的婦女在停經以前平均行經8.4年,閉經期限平均為3.2年(最少為6個月,最長為10年);40例繼發閉經患者中,36例為月經稀少漸至閉經,4例為突發閉經。42例患者中未婚3例,已婚39例。其中9例有分娩史,30例為不孕癥占71.4%,大多以不孕來我院就診,診斷為POF。

1.2癥狀與體征42例患者中18例(42.9%)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血癥表現,如出汗、心悸、陰道干燥和下降等;24例(57.1%)有程度不等的生殖器及萎縮;23例(54.8%)同時伴發老年性陰道炎。

1.3實驗室檢查42例患者均做血清促卵泡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和抗卵巢抗體(AOAB)測定,重復3次。檢查結果:①FSH,LH值升高,其中以FSH升高更為明顯,FSH48.1~171IU/L,LH35.5~162.3IU/L;②E2值明顯低于或等于卵泡期水平(2.8~36pmol/L);③PRL(血清泌乳素)值均正常(<20μg/L);④AOAB明顯增高為(6.81±1.91)ku/L。

1.4陰道B超檢查患者子宮、卵巢小于生育期婦女,25例(59.5%)無卵泡存在,6例(14.3%)雖有卵泡但數量極少,直徑小于8nm,連檢測未見卵泡發育。

1.5治療口服倍美力0.625mg或補佳樂0.5mg,每晚1次,連服21d,服藥的最后7d加用安宮黃體酮片10mg,口服,1次/d,共7d,治療3個周期。在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治療:當歸、桃仁、枸杞、何首烏、杜仲、龜版、鱉甲、女貞子、知母、黃柏、生地、芍藥,1劑/d,連服7d,治療3個周期。要求生育者用藥3個周期后加用克羅米芬,從月經第5天開始口服,50~100mg/次,連服5d,停藥3d后檢測卵泡。

2結果

低雌激素血癥明顯減輕甚至消失,性生活及生殖器萎縮改善。服藥期間“月經”周期規律,其中31例恢復正常月經,3例妊娠。

3討論

3.1病因POF表現為婦女40歲以前自然絕經,可能為多種因素引起的綜合征。臨床上特發性POF占81%,是POF的最常見類型,這些患者通常無明確病因可循。其他類型的POF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遺傳學因素:X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異常,與生育有關的基因突變;②自身免疫性因素:機體產生卵巢自身免疫性抗體,如抗卵巢抗體,抗顆粒細胞抗體,抗透明帶抗體,抗核抗體;③高促性腺激素血癥和卵泡刺激素(FSH)受體缺陷;④酶學障礙: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缺陷和甾體激素17α-羥化酶缺陷;⑤原始卵泡儲備過少,卵泡閉鎖或耗竭過快;⑥外界因素:物理化學因素,手術因素;⑦感染[2]。

3.2診斷臨床上40歲以下婦女,出現至少4個月以上閉經,并有2次或以上血清FSH>40U/L(兩次檢查間隔1個月以上),雌二醇水平<73.2pmol/L,伴有雌激素缺乏癥,如潮熱、出汗等癥,即可診斷為POF[3]。

3.3治療雌激素、孕激素序貫療法建立人工周期,方法如前述,采用此法可解決POF患者的潮熱、盜汗、心悸等缺雌癥狀,還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年齡的提前,有些患者還恢復排卵且妊娠。但必須準確掌握適應證、禁忌癥,嚴密監測,耐心指導,及時調整,適時終止。POF常有腎陰耗竭而肝腎之火上延,所以加用中藥以滋陰降火、補腎活血治療效果較好。若POF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伴隨或繼發性疾病,則需要治療原發病或伴隨疾病:①免疫治療:對血中自身免疫抗體陽性者,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抗心磷脂抗體陽性者,可應用阿斯匹林治療。②伴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甲狀腺和腎上腺疾病應調整甲狀腺和腎上腺功能,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用免疫治療,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應用胰島素治療[4]。

【參考文獻】

[1]Alzubaidi-Nahrain-H,Chapin-Heather-L,Vander-hoof-Vien-H,etal.Meetingtheneedsofyoungwomenwithsecondaryamenorrheaandspontaneousprematureovarianfailure[J].Obstet-Gynecol,2002,99(5):720.

[2]謝梅青.卵巢早衰的病因[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3,19(4):193.

第10篇

【關鍵詞】 人工流產;繼發不孕;預防

近年來人工流產數量居高不下,因不孕而就醫者更是有增無減。為減少人工流產后致繼發不孕的發生,本文探討人工流產與繼發不孕的關系,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不孕癥患者,其中人工流產史的繼發不孕患者120例為觀察組,平均年齡28歲,不孕2~4年,同期原發不孕患者120例為對照組,平均年齡為30歲,不孕2~5年。其配偶均進行常規檢查以排除男性不孕。

1.2 方法 詳細詢問病史、月經史、生育史,并進行相應的婦科檢查,包括B超、陰道分泌物等。常規進行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于月經干凈后3~7 d,造影劑為40%碘化油10~20 ml術前做碘過敏試驗。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插放陰道窺器,將造影導管送入宮腔內,緩慢注入40%碘化油,邊注碘油,邊在透視下觀察宮腔充盈情況,待子宮腔、輸卵管腔均充盈后攝片,24 h后再攝X線盆腔平片1張,觀察造影劑是否進入腹腔,以確定其通暢情況;抽取不孕癥患者肘靜脈血3 ml待檢。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120例繼發不孕組有80例不同程度輸卵管梗阻,而同期120例原發不孕組有25例不同程度輸卵管梗阻。兩組因輸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3.1 繼發不孕的原因 不孕的原因有內分泌、輸卵管、子宮、盆腔的問題,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問題等多方面因素。原發不孕以內分泌因素為主,繼發不孕以輸卵管阻塞因素為主。人工流產后繼發不孕需考慮手術相關因素。手術近期并發癥主要是流產不全、出血、感染、宮頸管或宮腔粘連等,可能導致繼發不孕的主要是后兩者。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殺菌能力被破壞,血液、胎盤、胎膜殘留物成為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吸、刮宮時宮口被擴張,宮頸黏液栓被排除,造成了細菌上行感染;手術操作使用負壓過高,刮宮過度等情況破壞子宮內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子宮內膜損傷或炎癥,引起子宮頸或子宮腔粘連影響受精卵著床,造成繼發不孕;術后休息不佳,術后過早性生活增加感染的機會;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對性生理、性衛生知識缺乏。

3.2 人工流產后生育狀況 沒有近期并發癥的人工流產手術對婦女隨后的生育力是沒有影響的。但對后續妊娠結局可能產生一定影響,如自然流產、前置胎盤、胎盤粘連等。人工流產后恢復排卵大約2~3周時間。如果認為人工流產會導致繼發不孕,在人工流產后不及時采取避孕措施,人工流產后未恢復月經即再次妊娠的情況在臨床上屢見不鮮。由于流產后生育力恢復快,流產后服務又不到位,導致了重復人工流產問題已成為高危手術之首位因素。反復多次人工流產屬高危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一旦發生并發癥,就有可能影響后續妊娠,最終還是有可能導致繼發不孕。

3.3 預防 避免人工流產,尤其避免重復人工流產。嚴格遵循人工流產技術規范,抓緊手術過程的質量管理,處理好每個工作程序中的操作細節。認真對待每一位人工流產婦女,術前做好準備工作,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評估術前身體狀況,排除可能導致并發癥的隱患;術中操作要穩、準、輕,擴張宮頸循序漸進,負壓吸引控制壓力,避免對宮頸、宮腔的損傷;術后觀察隨訪及時妥善處理出血、感染問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不良后果。流產后進行避孕指導,促進身體康復。

3.4 抗磷脂抗體是一組自身免疫性抗體,正常情況下帶負電荷的磷脂不被免疫識別,一旦暴露即可與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各種抗磷脂抗體,其中產生的AcpAb在免疫性不孕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AcpAb作用于滋養細胞表面依賴性抗原、影響絨毛粘附、分化及細胞滋養層的浸潤,使合體滋養層形成不足,導致子宮對胚胎接受性降低,影響受精卵著床,引發不孕。人工流產術后,手術創傷暴露了與磷脂抗體作用的抗原位點,抗原抗體結合,產生具有破壞性的免疫反應,最終導致繼發性不孕。

綜上所述,繼發不孕是人工流產后較嚴重的遠期并發癥,施術者應從各個環節把關,術中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內膜損傷;提高手術質量,減少損傷和感染,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3~7 d。宣傳有效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產,從而減少繼發不孕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樂杰.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81.

[2] 王世閬.人工流產對生育功能的影響,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7):389.

第11篇

[關鍵詞] 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癥;抗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

[中圖分類號] R697.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12(b)-049-02

Evaluation of antisperm antibodies detection in infertil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ZHENG Zheming1, YU Zhaocun1*,HUANG Zhihong2, XING Fashu1, CHEN Zaoqing1, HUANG Huasheng1, FANG Zhongjin1, YANG Changjun1

1.Department of Urology, Dongguan Houjie Affiliated Hospital,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945, China; 2.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Dongguan Houjie Affiliated Hospital,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9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sperm antibody (AsAb) and infertility men with prostatitis, and to provide some clue for clinic. Methods: Antisperm antibodies for infertil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n=80, group A) and fertile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n=50, group B) as control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by the ELISA method. Results: The antisperm antibody was (126.25±45.47) U/ml in group A and (41.25±14.20) U/ml in group B,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46.3% and 12.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ll P

[Key words] Chronic prostatitis; Male infertility; Anti-sperm antibody (AsAb);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見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可通過影響的數量和質量而導致不育[1-2],但其機制尚不完全明確。筆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通過定量測定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80例血清抗抗體(AsAb),探討慢性前列腺炎血清抗抗體與不育的關系,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檢測對象是2009年12月~2011年6月來我院不育癥門診就診患者(經專科檢查排除女方因素、器質性病變導致不孕不育)80例作為實驗組(A組),經臨床結合實驗室檢查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且排除尿路感染、附睪炎及炎。所有患者不孕時間2~6年,年齡22~39歲;其中,原發性不孕59例,年齡22~36歲;繼發性不育21例,年齡25~39歲。隨機選擇同期我院門診患有慢性前列腺炎且近兩年內有正常生育史人員50例作為對照組(B組),年齡23~4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檢測標本 所有研究對象均抽取空腹靜脈血2 ml,離心后取血清。

1.2.2 檢測方法 采用ELISA檢測,試劑盒由雅培公司提供,并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定性并定量檢測血清抗抗體,由酶標儀判讀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A組80例中,AsAb陽性37例,陽性率為46.3%,抗總抗體(T-Ig)(126.25±45.47)U/ml;B組50例中,AsAb陽性6例,陽性率為12.0%,T-Ig(41.25±14.20)U/ml。兩組比較,A組陽性率明顯高于B組,A組T-Ig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AsAb定量分析比較

注:與A組比較,*P<0.05

3 討論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測,免疫性不孕占原因不明不孕癥的10%~20%[3],其中AsAb是引起免疫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已被列入人類不育的確定指標之一[4]。

對男性是一個自身抗原。正常男性生殖道黏膜血-睪屏障、血-附睪屏障以及包被抗原的遮掩作用等對抗原的有效免疫保護機制,避免了男性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前列腺慢性感染使前列腺管在時關閉不全,漏入前列腺,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去除其表面的唾液酸,使其抗原物質暴露,激發免疫反應。炎癥時生殖道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活性細胞滲出增多,促使抗抗體的產生;感染時生殖道對病原體膜上的多糖抗原起免疫反應導致抗體生成;同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局部細胞免疫功能降低,體液免疫反應增強,可以促進抗抗體的產生[5]。

抗抗體在男性免疫性不育中的作用已得到證實。研究表明AsAb導致不育的可能機制為:①影響活力。AsAb與抗原結合可引起凝集,影響運動、活動力下降,并降低存活力,不液化,從而影響生育[6-8]。②AsAb抑制穿越宮頸黏液,影響酶的活力,抑制獲能、頂體反應。封閉頂體膜上的抗原位點,抑制對透明帶的附著與穿透,影響精卵的結合、原核的形成[9-11]、受精過程及胚胎著床而導致不育。③抗細胞的毒性作用[11]、抗抗體的調理作用增強生殖道局部吞噬細胞對的吞噬作用。④導致凝集。⑤影響受精卵的分裂[12]。

本研究試驗結果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體內血清抗抗體的陽性率明顯高于慢性前列腺炎正常生育患者,定量測定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學分析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提示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與抗抗體有關,血清抗抗體是慢性前列腺炎導致不育的重要原因。由于前列腺炎發病機制復雜,其引起抗抗抗體出現差異的原因尚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慢性前列腺炎并不育患者存在免疫因素,血清抗抗體測定可以預測其生育功能,臨床對這類不育患者要重視前列腺炎的抗炎癥治療,以期減少和避免免疫發生。ELISA方法檢測血清AsAb敏感度高,操作簡便,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Comhaire FH, Zalata A. Some aspects of male accessory gland infection,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male infertility [M]. //Comhaire FH. Male infertility. Londen: Chapman and Hall,1996:256-262.

[2] Depoydt C, Zalata A, Christophe A, et al. Mechanisms of sperm deficiency in male accessory gland infection [J]. Andrologia,1998,30(suppl 10):29-33.

[3] 熊立凡,李樹仁,丁磊,等.臨床檢驗基礎[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59.

[4] 世界衛生組織.不育夫婦標準檢查與診斷手冊[M].北京協和醫院和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科學技術所譯.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1-4.

[5] 朱偉杰.抗免疫不育[M]// 陳棟.臨床男性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74-87.

[6] 滕曉明,朱惠斌.抗抗體所致不育與體外受精[J].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學分冊,2000,19(2):80-83.

[7] 任明保,孫念枯,范光升.抗抗體研究的新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2,10(3):182-184.

[8] 林晶.抗抗體檢測對不孕不育的診斷意義[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54.

[9] Kanakas N, Mantzavinos T, Boufidou F, et al. Ureap lapsma urealyticum in semen: is there any effect 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utcome [J]. Ferti Steril,1999,71(3):523-527.

[10] Clark GN, Hgne RV, Plessis Y, et al. Spermantibodies and human invitro fertilization [J]. Fertil Steril,1998,49(6):10-18.

[11] 史小林.人類生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91-192.

第12篇

人工授精用于不孕癥的治療已行之多年,始自1790年,John Hunter為嚴重尿道下裂病人的妻子行丈夫人工授精獲得成功,為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人工授精。隨著對生殖生理方面的了解和醫學助孕技術的發展,以及近年來促排卵藥物的改進和監測手段的完善,處理技術的提高及處理液的更新,人工授精的臨床應用有了很大的進步,已成為目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中常用的技術之一。

人工授精是收集丈夫(或供精者)的,由醫生操作將注入妻子生殖道內,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技術。根據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夫精人工授精和供精人工授精。根據授精部位不同又可以分為陰道內人工授精、宮頸內人工授精、宮腔內人工授精和輸卵管內人工授精等。宮腔內人工授精是將洗滌后的丈夫的,經導管緩慢注入妻子的子宮腔內,這種方法能使更多的足夠數目的進入子宮腔而不受宮頸及其黏液的各種影響(包括物理的、機械的、化學的和免疫的),因而宮腔內人工授精是目前使用的最為普遍的人工授精方法。

人工授精的程序較為簡單,花費也較少,因此,可作為自然同房指導受孕失敗,考慮更進一步助孕治療前的一項選擇。但人工授精也并非人人都適用。首先,這項技術要求女方的輸卵管必須是通暢的,同時排除了夫婦任何一方患有生殖泌尿系統急性感染或性傳播疾病,而且任何一方不應患有嚴重的遺傳、軀體疾病或精神心理疾患,在接觸了致畸量的射線、毒物和藥物并處于作用期時也不應接受人工授精治療。人工授精主要適用于如下情況。

男方:①輕、中度異常,密度≤20×106/毫升,活精<50%;量過少(每次量<1毫升),以致不能接觸宮頸口與宮頸黏液;液化時間長或不液化。②存在阻礙正常時進入陰道的解剖異常因素,如嚴重尿道下裂、逆行性。③精神、神經因素,如陽痿、。④男性免疫性因素,如感染、創傷、阻塞或突發性因素可致血睪屏障崩潰,誘發自身免疫抗體產生。

女方:①存在陰道與宮頸狹窄、子宮高度屈曲、時陰道痙攣等影響運行的因素。②宮頸黏液異常,如宮頸黏液少或不充分;宮頸黏液持續性黏稠,細胞成分多,不適合轉運。③女性免疫性不育,如在宮頸黏液中制動,抗抗體干擾頂體反應與獲能,直接妨礙受精。

人工授精還可用于一些不明原因的不孕夫婦(即男女雙方經常規的不孕臨床檢查均未發現異常),促排卵治療加上人工授精對于提高這類病人的妊娠率應該有所幫助。

人工授精可在自然周期下進行,對于存在排卵障礙或卵泡發育不良及黃體功能欠佳的患者可用藥物行促排卵治療。不論是自然周期還是促排卵周期,均需對卵泡的發育生長情況進行監測(主要依靠陰道B超檢查),根據卵泡大小安排檢查時間,除B超外,常需結合檢測尿LH峰(即黃體生成素峰)以確切判斷排卵時間。在女性排卵前48小時或排卵后12小時內,準備行人工授精時,丈夫用方法將收集在一個無菌的杯子內,按不同的質量情況用不同的方法優化處理,制成0.3~0.5毫升的懸液。最后將經優化處理的通過一根很細的無菌管子緩緩推入子宮腔內,患者平臥30分鐘后即可回家。人工授精后14~16天未來月經則行血、尿hCG檢查,如陽性即為妊娠,必要時須行保胎治療。

人工授精可以幾個月經周期連續治療,因此成為輔助生殖技術的第一線治療方法,但當患者嘗試3~6個周期的人工授精而無法受孕時,則應考慮進一步的治療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房产| 遵义县| 大埔区| 安多县| 柳河县| 彝良县| 余江县| 英超| 松潘县| 阳曲县| 全州县| 多伦县| 凭祥市| 唐海县| 南城县| 治多县| 普陀区| 剑阁县| 南京市| 平顶山市| 馆陶县| 新平| 霍林郭勒市| 紫阳县| 喀喇沁旗| 奉新县| 桂东县| 亚东县| 沁源县| 安阳市| 中江县| 红安县| 桃源县| 桂林市| 新兴县| 长岛县| 武陟县| 宝丰县| 鹰潭市|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