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5: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皇室酷公主,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宋朝大文豪歐陽修在《歸田錄》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皇女為公主,其夫必拜附馬都尉,故謂之附馬。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丈夫為郡馬,縣主者為縣馬,不知何義也。”
這段話代表了宋朝人對“駙馬”一詞的認知,那么宋代以前以及宋代以后呢?那時候的皇女之夫也叫駙馬嗎?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不追敘一下“駙馬”的由來。
從西漢到東漢“駙馬”與帝婿無關(guān)
據(jù)權(quán)威典籍所載,“駙馬”一詞系由“駙馬都尉”演化而來。
駙馬都尉一作副馬都尉,顧名思義,是掌副車之馬的一種官職。
什么是副車呢?
其義有二。一是指古代帝王外出時的從車。《史記·留侯世家》中說張良為給韓國報仇,不惜重金收買了一個壯士,命他用大鐵錘“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副車之數(shù)有多少呢?司馬遷的《史記》索引認為有三十六乘,這么多車子需要有一個頭領(lǐng)統(tǒng)管,所以,要置副車(馬)都尉。副車的另外一個意思是指清代的分試副榜貢生。《稱謂錄》:“今以舉人為公車,其以副車稱副榜,固其所也。”
與駙馬有關(guān)的“副車”顯然用的是其第一種含義。
在西漢時,駙馬都尉一職多由宗室、外戚及公侯之子孫擔任,鮮有由帝婿擔任者。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不妨把兩漢的公主及其丈夫官職羅列如下,以便說明:
西漢:
魯元公主,其夫張敖,趙王世子;館陶公主,其夫陳午,黨邑侯陳嬰孫;昌平公主,其夫周勝之,絳侯周勃子;平陽公主,先嫁曹壽(官平陽侯),后嫁衛(wèi)青(官大將軍);南宮公主,其夫彭申,封張侯;鄂邑公主,其夫王充,封蓋侯;衛(wèi)長公主,其夫樂大,封五利將軍;陽石公主、諸邑公主均早夭,無夫;夷安公主其夫姓名不可考,封昭平君;江都公主,其夫岑娶,封烏孫王;漢公主(楚主),其夫有三,①岑娶、②翁靡、③狂生,均封烏孫王;敬武公主先嫁張臨,后嫁薛宣,張臨封富平侯,薛宣封高陽侯;陽邑公主,其夫張建,封博成侯;平陽公主,其夫夏侯頗,無職。
東漢:
新野公主,其夫鄧晨,無職;湖陽公主,其夫胡珍,封騎都尉;寧平公主,其夫李通,封固始侯;舞陽公主,其夫梁松,封延陵侯;湜陽公主,其夫竇固,封顯親侯;館陶公主,其夫韓光,無職;洧陽公主,其夫郭璜,封陽安侯;酈邑公主,其夫陰豐,無職;獲嘉公主,其夫馮柱,無職;平陽公主,其夫馮順,封大鴻臚;隆慮公主,其夫耿襲,封牟平侯;沁水公主,其夫鄧乾,封高密侯;平皋公主,其夫鄧藩,封昌安侯;浚儀公主,其夫王度,封鞅侯;武安公主,其夫來棱,封征羌侯;魯陽、樂平、成安、武德四公主未嫁;平邑公主,其夫馮由,封黃門侍郎;陰安、修武、共邑三公主未嫁;臨穎公主,其夫賈建,封即墨侯;聞喜公主未嫁;舞陽公主,其夫鄧褒,封少府;陰城公主未嫁;濮陽公主,其夫耿良,封好疇侯;平氏公主,其夫來定,封虎賁中郎將;湜陽公主,其夫岑熙,封細陽侯;舞陽、冠軍、汝陽三公主未嫁;長社公主,其夫耿援,封好疇侯;陽安公主,其夫伏完,封不其侯;沘陽公主,其夫竇勛,無職;內(nèi)黃公主,其夫?qū)毮拢瑹o職。
公主八八七位“駙馬”十一人
兩漢以后,皇室的權(quán)力時輕時重,各個封建王朝立國的時間也有長有短,公主的名稱也經(jīng)歷過幾種流變——大部分朝代仍稱公主,但宋代七任帝哲宗趙煦時公主與“帝姬”并稱,八任帝至十二任帝公主專稱為“帝姬”,十三任帝開始又稱公主,清代除在公主前面加上“和碩”或“固倫”之外,還稱那些早夭的公主為“皇××女”。這些公主也好,帝姬也好,“皇××女”也好,不管其是高壽,還是早卒,加起來總共有多少呢?
根據(jù)筆者的統(tǒng)計,計有887位。
這887位公主中,享壽最久的是明朝的含山公主,她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韓妃所生,其夫尹清,官封掌后府都督事。含山公主活了82歲,年紀最小的是南宋寧宗皇帝趙擴之女祁國公主,她生來六個月就不幸夭折了。
887位公主中所受封爵最多的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楊國公主和荊國公主,前者先后被封為:宣慈、魯國、韓國、魏國、徐國、福國、鄧國、晉國公主,后者先后被封為萬壽、隋國、趙國、宿國、鄧國、冀國、魏國、齊國公主。887位公主中丈夫當了皇帝的有12位,她們是:漢趙五任帝劉曜之女安定公主,其夫石虎為后趙三任帝;后秦二任帝高祖姚興之女西平公主,其夫拓跋嗣,為北魏二任帝;北涼太祖沮渠蒙遜之女興平公主,其夫拓跋燾為北魏三任帝;北魏十五任帝元修之妹平原公主,其夫為北周文帝;北魏十六任帝元寶炬之女晉安公主,其夫為北周一任帝;北齊高祖高歡的二公主和三公主,其夫分別為北魏十五任帝和北魏十六任帝;隋高祖楊堅之女樂平公主,其夫為北周四任帝;后唐瓊?cè)A公主(李克用之女)其夫為后蜀一任帝;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女晉國公主,其夫為后晉一任帝;遼興宗之女興平公主,其夫為西夏一任帝;遼天祚帝之女成安公主,其夫為西夏四任帝;887位公主中,其丈夫成了親王、可汗、公、侯、將軍者更是俯拾皆是,舉不勝舉。
最有意思,也最意味深長的是,這887位公主的丈夫中竟然只有11人的官銜上有“駙馬”或“駙馬都尉”的字樣,這11個人是:
北魏長樂公主之夫穆正國,官拜附馬都尉;南齊長城公主之夫何敬容,官拜駙馬都尉;南梁富陽公主之夫張纘,官拜駙馬都尉;元朝鄆國公主(太祖女)之夫赤窟,官拜駙馬都尉;元太宗女魯國公主之夫納合,官拜駙馬;元太子拖雷女魯國公主之夫斡陳,官拜駙馬;元太子拖雷女趙國公主之夫察忽,官拜駙馬;元世祖女昌國公主之夫孛花,官拜駙馬;元世祖女昌國公主之夫帖監(jiān)干,官拜駙馬;元世祖女榮壽公主之夫禿滿答兒,官拜駙馬;元順宗之女魯國公主之夫碉阿不拉,官拜駙馬。
看來,歐陽修老先生所說的“皇女為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其實,就像民國以前各個朝代的中國人一般都不自稱“中國人”一樣,各個朝代的帝王之婿大多也都不稱駙馬,不拜駙馬之職,不妨舉唐代為證。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不妨翻看一下最能反映唐代名物制度的《全唐詩》。《全唐詩》共收唐代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附有唐五代詞,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研究唐代風(fēng)土人情的重要佐證。
今人范之麟、吳庚舜編寫了一部《全唐詩典故辭典》,把近五萬首唐詩中所提到的典故全部條陳出來,加以闡釋。
根據(jù)這部辭典,我們發(fā)現(xiàn),有唐一代,稱帝王之婿絕不用“駙馬”或“駙馬都尉”,而是用“禁臠”這個詞語。
較有名的例子有:
“君為禁臠婿,爭取玉人游。”--李頎《贈別張兵曹》;“禁臠去東床,趨庭赴北堂。”--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主簿前閬州賢子余與主簿平章鄭氏女子垂欲納鄭氏伯父京書至女子已許他族親事遂停》
按“禁臠”一詞,本系戲稱。《世說新語·排調(diào)》:“孝武屬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溫、磊砢之流,既不可復(fù)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須。正如真長、子敬比,最佳。'珣舉謝混。后袁山松欲擬與謝婚,王曰:'卿莫近禁臠。'”禁臠什么意思呢?
“臠”者,肉也。《晉書·謝安傳》附《謝混傳》載:“初,元帝始鎮(zhèn)建業(yè),公私窘罄,每得一豚,以為珍膳,項上一臠尤美,輒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于時呼為'禁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