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翻轉課堂論文

翻轉課堂論文

時間:2022-05-10 23:20: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翻轉課堂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翻轉課堂論文

第1篇

(一)課前設計

1.教師要準備教學資源、制作微課程及布置任務等最早研究和實踐微課程的胡鐵生老師認為,微課程是根據實踐教學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它具有主題明確突出、內容短小精悍、資源豐富多樣、結構相對獨立等本體特征,適合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而“翻轉課堂”則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它是把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讓學生在課外觀看,然后把課堂時間節省出來用于討論和作業輔導。因此,可以說微課程是翻轉課堂的主要載體,二者的完美結合可以為我們的開放教育帶來更多新的思路。

(1)微課程制作微課程的制作要經過選題、設計、錄制和后期制作、上傳等流程,內容一般包含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學習評價三個要素。在制作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課程特征和應用角度,選擇主題突出、重點明確的教學內容,并充分調動必要的教學手段和策略,形成明晰的教學思路,這是微課程設計的關鍵。那么如何遴選教學內容呢?教師應首先分析課程教學目標和學習者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子目標,并確定章節知識點,這樣就將課程內容細化成若干承載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對象。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的知識適合啟發提問,有的卻適合小組討論,我們應選擇概念性和分析性的問題制作微課程,而將探討性的問題留到課堂上進行。以法學專業本科課程《證據學》為例,它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學習該課程的學生先期必須具備法學尤其是訴訟法學的基礎知識。例如在第五章“證據的種類”中“證人的資格條件”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我們不妨以“證人證言豈能任意采信”的案例來導入問題,利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的部分片段,結合案情正確分析并理解證人的資格,同時附加不同層次的練習以便學生自我檢驗。

(2)準備教學資源微課程制作是資源準備的核心內容,但是教師還應當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如介紹參考書籍、電子課件及相關專業網站等。根據本人的經驗,教學的關鍵不是講課,而是備課。只有備課備好了,才能上課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教學資源準備是備課的重要內容。作為信息時代的老師,教學資源不能是廉價的,不能是簡單從網上下載的,不能是拷貝的。因為這些資源學生也能夠獲得,沒有必要老師自己當網絡資料的“搬運工”。應當利用教師獨特的學術資源,尋找學生不易獲得的教學資源,譬如ProQuestCentral數據庫等等。課件的圖片也不宜都從網上尋找,應當自己拍攝一部分圖片。總之,教學資源的稀有性是準備的要旨。這樣,學生的聽課熱情才會持續。

(3)提供確切的課前自學任務單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學生層次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該任務單具有明確的導向性、較強的針對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起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如在“證據的種類”任務單中,首先介紹觀看視頻指南,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及困惑反饋等。

2.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程,進行課前針對性練習學生在充分了解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微視頻,有能力的學生可以瀏覽拓展資源,完成課前針對性練習,然后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并記錄疑難困惑及時反饋。如此的課余自主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第一次的知識內化環節。

(二)課堂活動

翻轉課堂中,課堂應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求真理的地方。

1.師生共同確定問題教師根據課下收集的學生反饋總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精心組織,決定是組織“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的探究式課堂”,還是“以問題探討為主體的討論式課堂”。無論是哪種方式,一定要注意問題的針對性及學生參與的全面性,譬如2014年全國聞名的“呼格吉勒圖案”追責問題。

2.小組協作基于上述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或者討論,小組成員通??刂圃?人左右。每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進課堂活動中,隨時提出自己的觀念和想法,通過辯論交流完成知識的內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加以指導,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該過程實質是知識的第二次內化。成員的組成盡量讓學生自由組合,做到密切配合,避免假協作真單干。同時,現在男生較少,要做到男女生搭配,避免純男生合作和純女生合作。

3.交流展示階段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協作之后,個人或小組間可以通過總結或者辯論等方式將學習所得進行成果展示。本人的做法是每次上課前大約10分鐘,事先找1名同學將自主學習的內容,通過制作PPT的形式來展示。然后,老師進行簡短的點評。當然,點評過程中,主要談學生的優點,對于不足少談或者不談。因為學生對于他們的不足是可以感受到的,避免給學生造成不愉快,影響同學參與的積極性。重點是針對學生的展示進行知識性的討論。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必須做到及時的準確的相關的知識講解,豐富學生的展示內容。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學生不愿意或者不能及時提交所要展示的PPT,老師并不知道學生要具體講什么。

(三)課后評價

學生在任何學習環境中的行為方式和表達方式都存在著顯著不同,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中同樣如此。那么翻轉課堂的評價體制就應該有著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方式,我們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其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協作性及反思力,最終通過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多元化方式來提供有參考意義的評價結果。無論是大課程還是微課程,教師都要積極地經常地進行教學反饋,虛心傾聽學生的意見,主動了解學生的感受,改進不足,發揚優點。

二、對教學實踐的反思

第2篇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Model)即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學生們不再是課堂上聽老師的教學,課后做習題或者作業練習,而是將兩種行為“翻轉”,學生先通過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知識的學習例如課件、教學視頻等,然后再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提問來消化學習知識過程中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為學生發展個性化的學習提供了發展空間。

2.翻轉課堂

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翻轉課堂“翻轉”了知識學習與傳授的順序,教學模塊也隨后之改變,以往在課堂上進行的教學轉移到課堂前或者課堂外,而原本課堂后進行的練習或者作業翻轉到課堂上進行。這樣的教學模式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課堂的教學設計等都要有較大改變。中職院校的德育教學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特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等,采用更加靈活的課外自主學習,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也可以盡可能的活潑、生動。

2.1課前的自助學習設計

模塊課前的學習設計模塊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制作教學視頻,這是進行翻轉課堂非常重要的環節,必不可少。教學視頻可以由德育專業的老師親自錄制,也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優秀的開放式德育相關的視頻資源,如,國內外名校開放的德育教學視頻,德育楷模的紀錄片等。其次,是課前針對性的練習。學生看完德育教學視頻后,老師應當根據視頻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前練習,讓學生能夠對德育知識感興趣并深入思考。再次,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在家可以通過網絡等技術手段進行相互間的互動交流,交換新的,彼此解答。

2.2課堂活動設計模塊

2.2.1設立情境

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深入思考的積極性,在中職院校的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設立一個能夠共同參與的情境氛圍,在寫實的環境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加深德育知識的印象,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情景劇、角色模擬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2.2獨立探索

在翻轉課堂的課堂活動設計模塊中,老師也應當積極的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從最初的慢慢引導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個性化。俗話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也充分證明了,自我思考和探索后所得到的結論每個人都不盡相同,這種行為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自己的德育知識框架和體系,各具特點。

2.2.3互動配合

中職院校的德育課堂教學另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師生之間平等互動配合,采用聊天、討論等方式來對德育知識進行研究,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通過師生的互動配合,德育課堂上得到了更多的良流,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發散和自由表達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潛移默化中對師生互相的溝通、包容和尊重等也有積極影響,還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缺點,及時改正。一般可采取分組協作,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

2.2.4質疑思考

古語曰“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誠然,質疑、思考都是學習的重要過程。教學的最理想化狀態就是從學生“被動學”變為“主動學”。學生在課堂上發出質疑,證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學習。翻轉課堂的德育教學可以通過如辯論會、與老師面對面等等創意新穎的活動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提高德育教學的學習效率。除上述的各種方式方法之外,教師還應當注意在德育課堂教育方面的正確評價、積極的表揚和適當的批評。一般說來,評價、表演和批評能夠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是否端正、學習方法是否正確等,更激勵學生進行積極學習。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十六七歲叛逆的時期,只有幾種方法綜合運用,才能讓他們更積極的學習,吸收更多的德育知識,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

3.總結

第3篇

1關鍵問題的研究

在進行翻轉課堂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兩點關鍵問題:一是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二是安排好上課時間,做好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而想要實現教學的目標,首先就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對于視頻教學有足夠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觀看下去。因此,在課件的制作上要保持精良,盡量使得播放的內容順暢、簡短、切中要點。其次就是要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的氣氛。就目前來說,課件的制作不難,但是課程知識的融合和整理顯得比較難,這就需要教師研究出具體的方法進行解決。翻轉課堂之所以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就在于其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因此,要安排好上課的實踐,發揮課上和課下的雙重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充分的吸收,以提高學生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的實現課堂的翻轉。

2翻轉課堂對教學品質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電子商務教學為例

電子商務的基礎課程為《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這樣課程一般都開設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能夠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初級技巧。電子商務課程劃分為六個主要的項目,一是初始電子商務。這個項目是為了能夠使得學生明確電子商務的概念,熟悉電子商務的經典網站,了解電子商務的專業術語。二是網點美工。這個項目就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進行簡單的圖片美化,運用簡易的軟件設計出LOGO。三是網站運營。了解網站運營能夠使得學生可以在淘寶上開設店鋪,并且學生還能對自己的店鋪進行簡單的裝飾和運營。四是網站建設。能夠使學生獨立的進行網站的宣傳。五是網絡推廣。學生能夠對商品、網站、服務進行基本的推廣及WEB2.的推廣。六是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學生能對電商企業物流進行簡單分析,對倉儲配送這個環節做出自己的模式選擇及完成對物流信息技術的初級體驗。

2.1學習目標的實現。

為保證課下學習目標的實現,對每一個工作情境都精心設計了相應的單元內容,對每一個單元知識點都錄制了相關的精美視頻,下發給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梢酝ㄟ^五個工作情景來實現。這五個工作情景分別為:①初識電子商務,包括知曉經典電子商務網站、解析電子商務相關概念了解電子商務在各行業的應用;②網店美工初體驗,包括圖片簡單處理、LOGO設計;③網店運營初體驗,包括網上開店、淘寶助理上貨、商品描述、網店簡單裝修、軟文撰寫、網店推廣;④網站建設初體驗,包括用Dreamweaver快速建站、文本網頁的制作、圖像和動畫的插入、利用表格布局網頁、多頁面的生成;⑤網絡推廣初體驗,包括搜索引擎、關鍵字優化、網絡廣告、博客、微信推廣。

2.2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

在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中,總的教學改革思路是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微課引入課堂,充分發揮雙課堂的作用,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師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對全班同學開展微課預習情況點評,既可以讓學生懂得微課預習的重要性,又可以激發學生微課預習的積極性。學生利用微課預習可進行微課知識點回顧與梳理。其次,教師選拔有代表性的學生(3-4名)上臺進行微課任務展示,臺下學生認真傾聽與辨識,讓學生在辨識中(好與不好)逐漸提升微課任務預習質量,同時培養學生上臺的膽量與表述能力。再者,教師布置課堂任務,要求學生限時完成,提升學生任務完成的時間觀與效率觀。在此期間,要注意因材施教。學生的基礎各有差異,教師可個別輔導基礎欠佳的學生,學生之間也可相互交流指導。還要注意集思廣益。教師拋出學生在完成課堂限時任務時所遇到的典型問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最終解決問題。最后,課堂的最后階段由學生來總結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教師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堂任務總結,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在上述教學過程中可因況適宜地選用相關的教學方法來引導、訓練學生。學生的學習主要倡導“基于微課的自主、個性化學習”,利作碎片時間完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并通過課堂展示、老師的答疑解惑來查漏補缺,提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結束語

通過實證可以看出,翻轉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得到深化,進而提高教學的品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翻轉課堂不可完全的取代教師的教學,其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的時候,要注意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翻轉課堂的真正效用。

作者:劉巖陳平馬玲單位:哈爾濱劍橋學院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第4篇

一、初中生物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心。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教師在傳統課堂中的地位,形成了新的教學方式———“主導和主體相結合”。課堂教學的重心不再是教師,教師從原來的單項知識傳輸者變成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上課之前,教師要做好資料準備,學習資料的形式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翻轉課堂的實踐者———美國的兩位老師用PPT錄制了一款自己的微視頻,通過網絡傳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家里觀看??紤]到學生的課外時間和精力不多,教師不應給學生準備太多資料,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教學視頻應控制在10分鐘左右,還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課前準備工作。翻轉課堂需要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這是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自主學習的程度關系到翻轉課堂的實施能否順利進行,但教師難以深度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了問題,教師也不能第一時間解答,教師和學生之間由此產生了對知識理解的分歧,因此,很多翻轉課堂的實踐者對此提出了一些實驗方法,比如,北京一所中學進行初中生物翻轉課堂的實驗,讓學生在家里觀看視頻,然后會接受4~5個的問題檢驗,看看他們對教材的內容掌握了多少,并且根據檢驗的結果進行研究和討論。

3.課堂活動。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活動是一個將知識轉為學生能夠消化的過程,對一些知識的了解學生已經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那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就不能再用傳統的教育模式,而應深入到學生中,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從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

4.結論與評價。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結論與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是新的教學模式,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新的挑戰和要求,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那么,如何才能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呢?這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除了要求學生對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做出評價外,參與的教師也要互相指導,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和討論,從而提升翻轉課堂這一新教學模式的課堂效果。

二、初中生物實驗翻轉課堂的支持系統

初中生物實驗翻轉課堂支撐系統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虛擬的實驗環境,將教師和學生維系在一個虛擬的計算機網絡環境中,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拓展教師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支持翻轉課堂的進行。

1.在線課堂的實施。在線課堂分為教師上傳視頻和學生觀看視頻兩部分,教師要上傳知識資源,這需要教師專門制作,此外,還包括一些相關學習資料,如初中生物實驗的鏈接、實驗練習作業,等等,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則應學習老師提供的資源并提交作業,由此,翻轉課堂才算得以成功開展。

2.進行交流。交流是學生之間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方式,它包括多種途徑,如撰寫實驗博客、參與論壇討論和微信聊天,等等。實驗博客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記錄下來,記錄自己是怎么進行學習的,也可以在論壇上進行話題探討,通過話題探討進行溝通和研究,以利于學生和師生之間的溝通。

3.獨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空間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環境,主要包括三個模塊:實驗基礎、基本技能、進行實驗。其中,實驗基礎部分主要包括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的準備工作。在置頂實驗卡片的時候,應詳細寫出實驗器具的用法和功能介紹,接著,教師再給學生詳細講解如何進行初中生物實驗,并告知學生應注意實驗的安全性。基本實驗操作是初中生物學習的一部分,新課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實驗的過程演示可以多進行虛擬演練,其中一些實驗原理的模塊都可以動畫、圖片等工具進行輔助介紹。此外,教師還要將學生分小組討論、研究,每個專題都要進行實驗理論、實驗具體計劃、研究環境和一系列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指導要對各個模塊的內容進行介紹,得出猜想和假設,讓學生在實驗環境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互動小組中,學生可根據小組討論得出實驗方案,加以實施,也可以進行自主研究,自主學習,從而增進學習興趣。在翻轉課堂中,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師的知識講解方法都不再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變革,對教學技術進行創新。所以,這種模式一出現便受到廣大教育教學者的青睞,本文把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生物實驗課的研究中,對初中生物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并且舉例說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已經被逐漸認可,但真正實現翻轉課堂教學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如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夠了解,學生的學習自控能力還有待提高,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也有待更新,如何自然地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還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杜江 孫孟嬌 冀蘆沙 單位:山東省濰坊昌邑柳疃初級中學

第5篇

關鍵詞:翻轉教學;網絡;論文指導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6)06-0176-02

教學模式可視為教學要素結構和教學流程組合的一種方式,它以特定的教學理念為基礎,并服務于特定的教學目的,是一個由教學目的、教學流程、教學功能和教學環境所構成的體系。翻轉教學模式顛倒了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順序以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重新規劃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使用。其理論基礎是發展區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在課堂外通過視頻自主學習,將學不懂的地方作為問題記下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這種講解就講在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互聯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通過互聯網,學生很容易得到優質的多媒體學習資源,可以不完全依賴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的作用發生了變化,其更大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翻轉教學把原來的“先教后學、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模式轉變為“先學后教、以學為主、以教為輔”的模式,它是一種“從教學到學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1)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2)從知識導向到問題導向。從課后復習消化課堂知識為主到課前自學提出問題為主;(3)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通訊技術;(4)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翻轉教學也是一種混合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是通過在線學習接收內容和講座,且自主控制學習時間、地點、路線和進程;一部分是在教師監督和指導下的實體地點進行。由于學生減少了出席實體學校的面對面課程,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實踐環境多變和實習地點分散的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因此,其應用并不只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改進,對畢業論文指導這類實踐性較強的教學環節也有很大的借鑒參考意義。

一、加強問題導向,使論文選題更加貼合實際

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多種多樣。依據翻轉教學模式的原理,畢業論文的關鍵是要以問題為導向,把問題擺到前面,讓學生帶著問題的眼光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才可能確定一個好的選題。具體而言,一個好的選題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發現。(1)實際和實踐的途徑。通過對現實事物和活動的認真調查、觀察或親身參與,以及憑借以往積累的有關知識和經驗,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所在。(2)大眾傳媒的途徑。關注各種媒體傳播的內容,可以找出一些熱點問題或社會普遍關切的問題。(3)與人溝通的途徑。與教師、領導、同伴、任務委托人等他人的溝通交流也是發現問題和碰撞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4)閱讀文獻的途徑。這個途徑可以說是從問題到問題。通過對別人研究的問題學習和思考,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想法。

二、畢業論文指導應更加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

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多種多樣,主要平臺說明如下。

第一,短信群、微信圈、QQ群、微博和電子郵件等各種現代即時通訊技術。利用這些通訊工具,可以實現音、像、畫、圖等各種類型信息實時的雙向和多向傳遞,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生既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意見,也可以看到學生對問題的見解和分析。同時,這種指導與交流方式具有追溯回看功能,有助于更充分、深入地進行總結歸納。此外,利用這些虛擬網絡,可以臨時組成富有彈性的虛擬攻關小組,集中各方面的知識,通過更好的交流和協作能力去解決問題。

第二,擴大開放式指導。翻轉教學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引進更多更廣的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特征。對畢業論文指導來說,借鑒這一思路,可以加大引入社會人士、校外專業力量加入指導隊伍,參與當面指導或遠程網上指導,實現跨學校、跨地區的教學資源整合。甚至可以組建成立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協作組,以指導本學校學生為主,兼顧參與有協作關系的外校學生某部分某階段的論文指導工作,形成交叉與復合的指導格局,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乃至創出特色,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潮流。

第三,導入不同論文選題涉及專業知識點的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復習、回顧、鞏固用到的知識。畢業論文也是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全面復習。仿照翻轉課堂教學,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可以建立專門網站,上傳各種與畢業論文選題緊密相關的微課、慕課視頻資源供學生在“干中學”。同時,可以鏈接一些相關文獻、數據、統計資料資源,為畢業論文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撐。第四,建立畢業論文專題論壇和分論壇。通過網上論壇,可以和展示各自的觀點,分享與共享階段報告、文獻綜述等,起到互相啟發、思想碰撞的作用,實現擴大交流和擴大知識點的效果。

三、進一步增強個性化指導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問題,發現學生的特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畢業論文同樣如此,通過利用以上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指導教師可以發現學生有創意的、個性化的項目和問題,對其畢業論文進行引導和指導。為此,教師需要在針對學生個性進行指導方面做更多的精心設計。比如,對論文選題和不同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對學生在線情況進行統計跟蹤,開發在線測試和評價等自動功能,以滿足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需要??傊?,翻轉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畢業論文指導,它是綜合性、全方位、基于實時信息和多向互動的指導。引入翻轉教學模式的概念有助于改進和拓寬現有論文指導方式,緩解傳統的全程面對面指導無法應對學生地點分散、師資資源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畢業論文階段,學生面臨實習、應聘、考研等未來去向的重重壓力,經常不能集中進行指導的問題。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學工作在組織和流程上的改變,既是有形的媒體和硬件的改進,也是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隨著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和應用,數字化學習、移動課堂、電子書包、虛擬現實學習及游戲化學習等新的教學形態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畢業論文指導也不例外,必須像翻轉教學模式一樣,采用與時俱進的新的教學理念進行變革。

參考文獻:

[1]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毛姣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應用挑戰[J].時代教育,2014(7).

[3]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

[4]劉彬讓.研究型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09(11).

[5]劉彬讓,李論.試論研究型農業大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10(7).

[6]張利榮.我國本科生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武漢地區高校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4).

[7]楊俊,王光明,張玘.影響本科研究型教學實施效果的教師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4).

第6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歷史教學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0

Abstract College teachers use "flipped classroom"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cluding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ing time and place such as rollover, seminar, library "reading frame, field trips, QQ group, circle of friends and other for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tud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role of 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do a guide role through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lip "the flipped classroom to play a more effective role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story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傳統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學,多采取“教師―書本―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口頭語言講授或課件展示,系統的把具體知識傳遞或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形式中,學生參與較少,教學效果一般,故在網絡上流傳了諸如“上課費流量”、“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為了到學校拿快遞,順便上了兩節課”等反映學生對課堂興趣不大的“段子”。為提高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許多教師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于課程教學中,值得認真關注。

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對翻轉課堂概念有較好的總結,他認為:“翻轉課堂也成顛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學生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雹俅硕x較為全面地涵蓋了翻轉課堂主體、客體和實施過程?!胺D課堂”教學模式源自美國的基礎教育領域,2011年重慶聚奎中學首次引進的,一時之間風靡全國。②現擬以河南大學歷史學本科教學為例,嘗試探討“翻轉課堂”與歷史學本科教學實踐互動的可能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為提高高校歷史學本科教學質量水平貢獻自己的點滴思考。

1 歷史學本科教學“翻轉課堂”的實踐形式

歷史學是一門要求具有反思能力和質疑思想的學科,歷史學作為高等院?;A學科,其專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區別是由教授具體知識教育到提升個人專業素養教育的轉變。這就要求高校歷史學科教師不僅僅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知識和所謂的正確答案,而要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就歷史學本科教學課堂而言,需要高校教師“翻轉”滿堂灌的講授式教學,轉變為啟發者和引導者,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和旁聽其他同仁的課堂教學,總結出現階段較為常用的翻轉課堂形式:

第一,教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翻轉課堂主要內容之一即是教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教師從課堂的主要講授者成為聽眾和引導者,學生轉變成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對于河南大學歷史學本科課堂教學而言,一些教師采取設置歷史學研討(seminar)課程環節。Seminar教學法起源于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學,其較為通行的模式是:導師給學生指定題目;學生課前準備或初步研究,寫出發言稿;然后與同學交流,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或批評意見;學生再根據其他同學的意見撰寫一個完整的報告;最后在課堂中發言并和同學一起討論。③這種方式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學院一位老師開設的“宋史專題課”課程就利用4個課時展開seminar研討環節,在課程開始之初把選課學生分組,并開列史籍、論著、論文、工具書等參考文獻,要求他們小組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撰寫提綱和小論文,并集中匯報討論,筆者也參與其中,通過學生們的匯報能夠看出,大多數學生花費了很多精力、做了精心的準備,較為成功地做了課堂匯報,總體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第二,課程地點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完成并不一定要借助黑板、粉筆和電腦完成,可以因地制宜地設置課程內容。例如,筆者開設的“史學論文寫作與訓練”課程,就有2課時帶選課同學到圖書館“讀架”,即把圖書館的館藏書庫作為課堂,讓學生較為迅速地掌握學術專著、學術期刊、報刊資料的相關信息,為他們能夠較快觸摸“學術”、觸摸“科研”奠定基礎。此外,合理利用地方歷史資源,對提高高校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④有些教師能夠立足河南大學位于古都開封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區位優勢,通過對古跡名勝參觀考察的現場教學,有條件地開展田野考察教學,讓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培養歷史學專業學生服務。筆者曾隨河南大學宋史研習班本科生赴繁塔現場教學,通過觀摩繁塔石材、磚雕以及內壁上的文字,使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了宋代的建筑材料價格、匠人工錢、村鎮地名變遷、民間的崇佛觀念、佛像服飾特點等,取得了良好的授課效果。

第三,上課時間的翻轉。在大數據時代的當下,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學的一種形式,而基于“互聯網+”基礎上的“微信公眾平臺”、“慕課”、“微課”、“QQ群”及“微信朋友圈”互動教學,可以和學生們隨時隨地討論問題,不受固定上課時間的限制,相當靈活。筆者主持的微信公眾平臺“宋史研究資訊”運行近一年時間,以宋史新著、專題論文、學術會議為主要內容,并配合課堂QQ群和微信朋友圈,學生在閱讀了相關內容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大家共同討論,也相當有利于課程的開展和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2 “翻轉課堂”中師生的理念轉變

有學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技術層面進行了理性反思,認為“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架構中,微視頻、在線作業、自主學習環境、混合學習構成它的四大關鍵技術,一旦這些關鍵技術遭遇瓶頸,很可能導致課堂的效能性與科學性受到嚴重影響”。⑤除了諸如朋友圈互動的WIFI環境和時間保證、田野考察現場教學的資金支持等技術層面的限制外,有“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的理念轉變屬于更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

(1)高校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盎ヂ摼W+”時代,如何改變傳統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式的教育,需要認真思考,尤其是要求有較為成熟教學經驗的高校教師們思考。學者抽樣研究表明,許多高校教師對“翻轉課堂”參與熱情不高。據統計,參與“翻轉課堂”的一線教師,大都為講師及副教授,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歲之間,40歲以上的教師,參與度不超過20%,并隨著年齡升高遞減。而在30~39歲高校教師中,贊同并能夠親自實踐“翻轉課堂”模式教學的教師也不超過50%。⑥甚至部分高校教師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有抵觸情緒。筆者曾與一些高校教師交流,不少人認為,讓學生分組討論后上臺展示小組成果,教師僅作為點評者而非傳授知識者,是作為高校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言語之中透出自己對此種教學方式的不認可。上述情況的出現,說明了部分高校教師沒有對“翻轉課堂”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和認真的應對,需要深入反思。

(2)學生要適應角色。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期間,要根據課程內容查閱相當多的文獻資料,相關論著等等。如在宋史研習班繁塔現場教學時,有學生查閱了許多包括正史、宋人文集、明清方志等在內的數十種文獻,并就文獻記載的繁塔“七級說”、“鏟王氣”等與老師交流。還有學生查到了北宋著名文人梅堯臣和蘇舜欽登繁塔和詩,在沿著古人足跡登上繁塔時,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到古人作詩的意境。不過,也有部分學生較為懈怠,分組中較少承擔查閱資料、議題設計、PPT制作等,把田野考察當作旅游,不做提前準備工作,單純為了取得學分而選課,在翻轉課堂期間收獲不大。

3 結語

通過在歷史學本科教學中的翻轉課堂實踐,能夠發現其確實能夠調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從“要我學什么樣的知識”逐漸轉化到“我需要學什么樣的知識”。在此期間,作為高校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的角色,并不因為在課堂上講授較少而趨于弱化,而是蘊有形與無形之中,運用各種手段加以充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歸納總結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找尋解決方案,加強師生之間良性互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導師”角色。

有學者指出,“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引入了多樣化的‘翻轉’方式,如翻轉師生角色、翻轉課內課外、翻轉學習流程、翻轉學習時空等,但無論如何翻轉,它只能改變學生知識習得的流程,改變知識呈現的方式,而不可能完全改變真正的人的教育過程”,可謂一語中的。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能為創新而創新,為翻轉而翻轉,既要注重形式,更需注重內容,通過師生之間良性的“翻轉”,使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注釋

① 李允.翻轉課堂中國熱的理性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② 王東杰,戴偉芬.美國“顛倒課堂”及其在我國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42-45.

③ 劉榮.案例教學法與seminar教學法綜合運用與法學本科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0):60-62.

④ 張艷.地方歷史資源與高校中國近現代史教學――以河南省為例[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11):136-138.

第7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法;實施;問題

翻轉課堂在我國屬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的運用不是很普遍,本論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對初中英語這門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進行研究,了解這門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況,理清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對策,這有利于學校管理者、任課教師和學生認清自我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改革,為翻轉課堂教學更好地開展提供建議。

一、翻轉課堂概念界定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D課堂是教師創建視頻或者教師利用已有的優秀網絡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家中或課外對視頻進行觀看和學習后,回到課堂上師生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問題、完成作業的一種學習形式。這種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教師利用課下時間,將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傳授給學生,方便學生理解和回看。課上老師騰出時間來為完成作業或實踐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幫助。翻轉課堂就是“課前在家學習,課上老師答疑解惑,課后交流討論”的教學模式。

二、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業任務過重導致課下學習時間不足。部分學生在課前看視頻學習、課后習題回答等方面完成度不好,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把足夠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課業負擔較重,學生上課過多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課余時間來保障課下的學習任務。即使學生為了完成老師的要求,疲于應付地完成學習任務,也會造成沒有時間認真思考,而無法完成課堂上的提問與討論環節,導致翻轉課堂的開展形式化。

2.教師未能有效地組織互動。近年來,學校積極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下,由于英語課程其自身的特點,需要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課上的討論交流,根據學生的不足補充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需要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大多數教師未能有效地組織學生主動提問和討論,顯得翻轉課堂形式化,并未真正達到預期翻轉的效果。

3.實踐過程中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忽視了教師的作用。在課上一般都是以學生講課、小組討論為主。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是翻轉課堂的優勢所在,學生也確實從中得到鍛煉,但是也不能過度弱化教師的角色。翻轉課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做課堂的主人,但是教師的角色也不能缺少。無論在課堂內學習還是在課后的學習延伸,教師都應起到重要的作用。

4.學生的學習處于淺層學習。在一些課堂上主要時間是用于小組交流和師生討論,課堂討論的問題主要是課本上是習題。學生學到的內容僅僅局限單詞、語法等知識點的知道和對教材習題的簡單解決。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中沒有建立好支架,很多小組內部都在進行無效討論,學生的學習并沒有深化,這都屬于淺層學習,即把信息作為孤立的、不相關的事實來被動接受、簡單重復和機械記憶,忽視對知識的深層加工、深度理解及長期保持,更無法實現知識建構、遷移應用及問題解決。

5.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造成學生無法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還有部分是學生個人的原因,部分學生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不適應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用于娛樂的時間花費太多,,經常出現教學視頻處于播放狀態,而人在做其他的事,或者根本不在電腦旁。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學生自身很難保障自己在課余時間依舊認真學習,這一原因也會導致學生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針對翻轉課堂教學實施問題的解決對策

翻轉課堂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提高學生問題意識、提高學生溝通與分析能力提供了幫助,確實是值得在初中推行,但目前在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能夠使翻轉課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有利于今后翻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1.發揮任課教師的作用。在新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中,傳統的教師角色發生了轉變,但也不意味著教師成為“袖手旁觀者”,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還要思考如何確保每位學生都提前觀看視頻或閱讀指定材料,如何有效跟蹤學生學習進度等。實際上,與傳統的教師角色相比,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創造性。在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對課程實施進程和教學技能運用具有實質性選擇和控制自由,進而要求教師的反思范疇應從局部的“自我”擴展到全局的“教師發展關系脈絡”。師生課堂深度交流互動的成果需要學生學后反思及自身教后反思得以升華,這就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不斷探究和反思教學理論和教學行為。這些都要求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總結者和秩序的維護者。

2.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力度。學生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已經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缺乏自主性與自覺性,由被動到主動需要一個轉變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監管和督導工作,能夠讓每名學生參與到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來,確保每名同學能夠認真觀看視頻、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課后認真完成作業,確實的掌握教學內容。除了學生自己沒有時間、不重視的原因外,教師督導不力也助長了這種問題的擴散。學生會因為沒有人監督而不看視頻,目前看來,完全靠學生的自覺學習,學習效率會很低??梢越⒁粋€監督機制,課堂上教師提問課前視頻中提出的問題并加深難度提問,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判斷課前時候認真看視頻;課上每節課采用小組評價和他人互評的方式,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課上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陳靜.翻轉課堂背景下教師發展問題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7):65.

第8篇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旨在培養大學生知識獲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方法學課程,屬于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其教學內容涉及各類信息資源的檢索與利用問題,具體包括館藏紙質資源、不同類型的商業數據庫、音像資料、電子圖書、網絡信息資源等。這些資源均可以微視頻、音頻、圖片、文檔等形式展現,成為文獻檢索課教學的一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日益進步,文獻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對于文獻檢索課新的教學模式的研究非常必要,前人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體會,也做了很多教學方法及模式的研究[2],比如,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學模式,就很值得推崇,它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1,3],顯著特點就是微視頻教學。我們可以把翻轉課堂相關理論應用到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實踐當中,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優勢,實現文獻檢索檢課教學的持續創新。

文獻檢索課的創始者的初衷是讓其像外語,數學和計算機課程那樣,成為高校的公共課之一。多年來,各大高校也一度不斷調整文獻檢索課的覆蓋范圍、上課年級、開設課程方法等,但是作為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關鍵的一門課程成為必修課的難度較大,一直作為公選課設置。以武漢理工大學為例,多年來《文獻檢索》課程一直以大類公選課設置,全校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混合選課,主要設置的好處是便于學校管理,并且節約教師資源,但是從學生對于上課內容的要求來看,無法兼顧各個層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針對性較差。而且上課教師都是圖書館的老師,無疑,圖書館教師對于信息檢索的專業性是實力最強的,但是對于不同的專業知識了解甚少,無法更深層次的貼合學生需求,更o法從專業角度幫助學生篩選重要文獻信息,因此針對不同專業開設相應的文獻檢索課尤為必要,并且,采用小班授課的效果較好。武漢理工大學針對2015年的培養計劃進行了修改,把文獻檢索這個大類公選課改成了不同學院自行開設的個性課程,經過近一年的探索,本文對教學效果及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了研究。分別從文獻檢索的地位和作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需求,教師個人的體會及經驗方法的總結等方面進行研討和總結。

一、文獻檢索在培養大學生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獻信息檢索是獲取知識的捷徑。掌握文獻信息檢索方法與技能,可以快、準、全地獲取所需知識,最大限度地節省查找時間,使文獻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文獻信息檢索是科學研究的向導。要進行有價值的科學研究,必須依賴文獻檢索,全面獲取相關文獻信息,及時了解各學科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觀點、以確定自己的研究起點和研究目標。文獻信息檢索是終身教育的基礎??萍嫉难杆侔l展使知識的總量呈指數增長,而知識的陳舊速度也明顯加快,這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就是對新知識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須掌握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這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是知識創新的需要。總之,當代大學生掌握了文獻檢索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夠全面地掌握有關的必要信息,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縮短獲取信息的時間;有利于信息用戶獲取所需的全部信息;提高信息素質和科研工作的成功率。

二、學生對文獻檢索的認識和需求

鑒于該課程是本專業新開個性課程,選課人數很少,于是,我對每一個人對這門課程的初步認識及想從中學到什么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大致進行歸類如下:

(一)大部分學生還是想多了解一些收集資料的方法和途經,為大四畢業論文的書寫進行一些準備工作。首先這些學生查找信息的方式很單一,一般就是上網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很少有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者使用其它的查閱方式的。這直接導致的就是他們創新精神較弱,分析間題、處理問題或提出有份量的見解能力較差。因此,他們想從這堂課中學到如何檢索文獻,這對于以后寫論文和畢業設計是必須的,尤其對于想要考研的學生來說就更加重要;更有甚者,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搜索資料,花費很多時間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和資料,于是選這門課想初步掌握一些檢索文獻的方法,增加找資料時的精確度和全面性。如何高效率的去搜索自己想要的結果,可以減少資料收集的時間;有學生只知道中國知網,想從專業的角度從這門課中學習文獻檢索,了解更多相關數據庫的應用。尤其是跟本專業相關的知識。文獻檢索可以提供各種知識,讓我們及時,快速,準確的了解信息,寫論文的時候,需要檢索資料,如果整理好的情報可以提供一些系統性的資料和文獻,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加強我們的學習效果。.還有學生考慮到將來讀研究生,寫文章,做科學研究等,都需要大量的資料來參考,所以選《文獻檢索》這門課。

(二)一部分學生基于興趣,有自己的想法,想提前了解并在學術上有一定的進步。這部分學生一般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1)避免重復研究或走彎路,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連續性和繼承性,閉門造車只會重復別人的勞動或者走彎路。研究人員在選題開始就必須進行信息檢索,了解別人在該項目上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誰在做,進展情況如何等。這樣,用戶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從而避免重復研究,少走或不走彎路。(2)節省學習者的時間,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長,加重了信息用戶搜集信息的負擔。許多學者在承接某個課題之后,也意識到應該查找資料,但是他們以為整天泡在圖書館“普查”一次信息就是信息檢索,結果浪費了許多時間,而有價值的信息沒有查到幾篇,查全率非常低。信息檢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礎和必要環節,成功的信息檢索無疑會節省大量時間,使其能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科學研究。(3)是獲取新知識的捷徑,大學生在校期間,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但是,“授之以魚”只能讓其享用一時。如果掌握了信息檢索的方法便可以無師自通,找到一條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識的捷徑,把大家引導到更廣闊的知識領域中去,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是謂“教人以漁”,才能終身受用無窮。認識到文獻檢索有助于利用和掌握文獻資料,縮短查找文獻資料所花費的時間。作為一名即將進入大四的學生,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相關數據庫的應用,對于以后的實驗報告、畢業論文及更多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由于知識劇增,學科來愈多,愈分愈細,任何一個學生都不可能在學校里學完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在學校里,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為了湊學分,基于對這門課程的字面意思理解,認為這是一門簡單輕松又不費時間的課程,所以選了這門課。他們認為,《文獻檢索》課,是門新課程,新鮮,課時也比較少,上課比較輕松。

(四)有一少部分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這門課的重要用途。這部分學生認識到該課程在學習上可以幫助自己。無論是畢業論文還是平時的作業或是學習,都需要查資料。以前查找資料,很難找到自己所想要的。而學習這門課是想更好地、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也想清楚地了解哪些東西需要到哪里找更合適。

(五)現在《文獻檢索》課不單單是簡單的介紹怎么收集信息資料,更重要的是根據課題怎么分析消化資料。使學生能學會充分的應用專業文獻資料,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應用現有文獻幫助自己的科研學術進步才是最終目的。

(六)大部分學生在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后,都基本發現了它真正的意義。它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可以加強我們對文獻檢索基本原理的理解、讓我更熟悉自己專業的信息資源,同時還能掌握數據庫的檢索方法。

三、傳統教學方法經驗和教訓

(一)傳統教學方法理論知識較多,對信息的整合與梳理教的較少,與專業的應用有點脫節。尤其是工科學生,關鍵在于文獻檢索的應用,而對于理論知識,只需要花3-4課課時簡單介紹,而且學生更感興趣的也是信息的應用。

(二)傳統教學方法專業針對性不強,學生無法從浩瀚的文獻里選擇區分自己專業的信息。

(三)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簡單的信息檢索,對于所檢索到的信息如何合理利用,轉化成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想法,或者如何乃搜索到的信息中找尋自己的靈感涉獵較少。

四、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的設想

(一)教學定位

一門學科、專業、課程的生存、進步、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教學管理著和教師根據時代和具體環境而給他們的準確定位。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文獻檢索課作為一門工具性課程,對他的重新及準確定位更為重要,在高校,任何一個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都離不開文獻檢索。從受教對象來說,這門課程的教學對象不一,有不同的年級,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們的學習和科研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文獻資料的幫助;從教師角度來說,是由專業的圖書館管理人員擔任課程任務還是專業老師擔任課程教學任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層次,教學的目的與方法存在一定的區別。針對本科生專業知識相對薄弱、探索欲望強烈、對科研感到神秘并渴望參與其中的特點,應以科研揭秘、項目申報為教學目標,以如何開展科研、如何論證項目、如何通過文獻的檢索與分析解決科研問題為教學重點,讓學生較好地把握成熟項目書的論證思路、論證方法。這種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專業老師從本專業的角度進行深層次的引導。研究生的文獻檢索課主要培養學生充分地獲取信息、整合信息并科學、合理、有效地應用信息使之服務于科研的能力。通過本科四年的學習,研究生本身自己對信息獲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渠道,只是所了解數據庫沒有那么的全面,特別是英文數據庫,以及對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查看和學習不知道從何入手。此外,由于每位研究生都面臨著完成畢業論文及小論文的巨大壓力,盡早找到研究方向是他們最迫切需要的。這個時候專業性的文獻檢索課可以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專業,幫助他們直接找到研究思路,項目的探索研究,特別是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書的研究,在經過了項目背景知識的文獻調研、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特別是對相關文獻進行反復檢索、反復分析后,可以找到申報者開展此項研究的一些思路。既可以借鑒他人的科研思路,也可為自己的科研選題和文獻查閱提供思路。

從不同角度,針對課程的定位分析如下:

首先,對課程性質的定位,務必保持個性課程作者認為個性課程的定位非常準確,公選課的針對性不強,公共必修課的想法又不太切實際,個性課程,要求老師多花心事,通過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多樣化,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這門課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網絡是一個充滿學術信息的世界,也是一個高科技的教育和學習平臺。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獲取網絡知識,可以捷足先登科技高峰,在信息時代的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文獻檢索課可以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把課程設置的一門豐富有趣,實用性強的個性課程。

其次,順應時代,與時俱進。隨著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的發展,對于剛入校的大學生,在經過辛苦的高中生活之后,對于大學生活的突然放松,顯得有點無所適從,突然間迷失了方向,出現迷茫和厭學的現象,這將成為21世紀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高中相比急劇下降,尤其是一般院校,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很多較優秀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因為找不到方向,四年的大學生活可以把他/她無情的毀掉。

再次,確定教學層次。對于本科生,因為大一、大二的公共課較多,學生的課程學習任務較重,而且很多還沒有認識到文獻檢索的重要性,不知道這是一門什么課程,感興趣的可能性較小,也沒有太多的需求,因此,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就學生需求,可以把教學日歷安排在第六學期,大三的課程較松,有足夠的空間選修這門課程,而且馬上面臨大四的畢業論文,很多學生在搜索信息時開始著急,無所適從,一團亂,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需要的較新的專業知識信息,很多同學停留在簡單的百度等搜素引擎。這時候開設這門課程順應學生的心理和需求,較為合適。

研究生一般學制都是2-3年,第一年上課,第二、三年做實驗,寫論文。研一除了上課之外,還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確定研究方向和開題,所以他們的需求在一開學就顯現出來了,很多學生一入學就著急壓力大,不知道如何入手,這時候,導師一般都會給他們半年的時間去查看文獻資料,但是導師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再手把手的教他們怎么查找文獻,研究生層次也應該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因此第一學期開設這門課顯得尤為迫切。

分開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吸引有需要的學生積極選修該門個性課程,并使學生如愿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和技能。

最后,改變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傳統的課堂,以老師講為主,這種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很難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文獻檢索教學的改革,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教材也要重新修訂,甚至編制本專業的合適教材,詳細書寫教案。同時,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還需要教務處及學院教學辦的重視,以往教務處及二級學院對該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也不太夠,不能因為因選修人數較少,就對教學課時打折扣,這樣很打擊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因此,文獻檢索課的改革需要教學管理及教學人員和學生的密切配合才能使這門課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

順應網絡時代的發展,實行教學方法及模式的多樣化是大勢所趨?;诖耍蓞⒖挤D教學模式。田艷艷曾在文獻檢索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構建一文中詳細闡述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翻轉課堂是指2007 年間美國化學教師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在課堂中使用新型的微視頻與教師導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其視頻教學具有短小精致、方便使用、回放自如、檢索便捷、隨意組合、預設問題、符合大學生注意規律、開展學生協作學習、自動學習、自主學習等。該種教學模式需要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比如在線輔導、在線作業練習、信息共享學習空間等。其最主要的特色是把死板的紙質課本轉換成豐富、活力的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文獻檢索課翻轉課堂是指廣泛地使用先學后教、學習任務前移的方法,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按照自主學習?―合作研討―教師導學―反饋評價的教學進程,進行問題導向式教學設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張自主學習、交流反思、協作討論,多維度、多方式的多元評價等。其特色的教學環節是課前,即以微視頻為主的課前預習與在線研討,旨在形成以學為中心、依托信息技術的多元學習方式和途徑、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育模式。所以,部分文檢課教師結合翻轉課堂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逐步嘗試將翻轉課堂嵌入到整個文檢課教學過程中,將適合于翻轉的知識點、知識單元,采用學生課前預習、觀看視頻,課內分組討論、溝通與交流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傊臋z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分為三個層次,即第一層次是課前知識獲?。?預習教材、觀看視頻、分組討論、課前練習; 第二層次是n內知識整合:創設學習環境、案例與問題設置、教師引導與解疑、小組討論與結論; 第三層次是課后知識創新: 作業練習、協作學習、學生評價、知識應用。

當然,結合調查所帶班級學生的心理、對該門課程的認識程度及需求,完全采用翻轉課堂不一定可行。目前為止,大多數同學對該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太夠,課前預習的實現有點困難,為此,作者認為盡量把所有的知識點和檢索技巧及分析能力的訓練都消化在課堂,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翻轉課堂所采用的信息技術拿過來用,只是全部安排在課堂,用活這45分鐘,理論講解、觀看視頻、分組討論、在線練習集合起來,把當天學習任務在課堂就全部消化掉。把傳統的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一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二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三 加強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四 提高學生的課堂到課率,盡量把那部分混學分的學生給吸引到課堂上來,從而使這門課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教學時間與教學隊伍

傳統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時間一般要周學時為2,共計32 學時,這樣一來整個課程授課周期達16周,這么長的授課周期再加上學生本身的不重視,勢必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為此我們將文獻檢索設置為個性課程,連續八周,同時開課時間安排在第六學期(大三上學期)的第1-8周。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考慮到大三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礦物加工工程普通版和卓越班兩個班級培養計劃里第六學期的課程都較少,第七學期很多同學開始找工作,到企業實習,心情比較浮躁,將文獻檢索課程作為第四畢業論文的啟動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教學安排,更便于提高授課質量。

五、結語

礦業工程文獻檢索課作為一門個性課程,它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需要任課老師進行一系列的課程改革。教學定位要準確,根據本科生研究生授課對象層次的不同準備教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更新,結合翻轉課堂和學生的調查研究折中尋求更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模式:45min課堂內部翻轉加項目引導式教學;教學時間要安排合理,結合學生培養方案和需求,把握時機,更能吸引學生的求學興趣;教師隊伍也要設置合理,應該采用圖書管老師和礦業工程專業老師結合的方式,即能充分發揮各自專業所長又不浪費教學資源,這樣授課的效果較好,還能讓學生接收到更合理的知識單元。當然,一門新的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需要教務處、二級教學辦、任課老師和學生的辛苦付出及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田艷艷.文獻檢索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構建.圖書館學研究[J],2015,(13):17-19,29.

第9篇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有出國深造的意向。為此,許多高校都積極與國外院校交流,開展中外合作特色辦學項目。這些項目的辦學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引入國外辦學理念和優秀師資,讓學生不用出國就能體會國外的教學模式。二是“3+1”或“2+2”模式,在國內學習兩到三年之后可以根據成績前往對應的國外合作院校就讀。選擇中外合作項目的學生絕大部分有出國的意向,但由于對國外授課方式的不熟悉,希望能在國內進行一系列的適應性學習之后再出國。因此,作為中外合作項目的中方學校在課程設計上也都傾向于“國際化”,比如引入原版教材,小班教學,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等等。但是這一系列改革主要都集中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上,被看作應試教育的雅思教學則很少有人關注,缺乏國外經驗,讓雅思教學的國際化無從下手。2000年,J.WesleyBaker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的理念[1]。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課后任務翻轉,讓學生在課前看相關視頻,而在課堂上專注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討論和問題解決。這種模式體現了西方教育的核心理念,培養了大部分中國學生缺乏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為雅思寫作教學的適應性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

二、翻轉課堂在國內外的運用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的EricMazur[2]就提出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對于提高學習者積極性的影響。之后不斷有學者在教學中嘗試這一新的教學方式。2000年,J.WesleyBaker[1]提出了較為成熟的“翻轉課堂的概念,他提出了翻轉課堂就是將傳統課堂中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家庭作業的內容進行翻轉,先由教師制作學習視頻由學生在家中觀看,在課堂上則由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積極的討論。理論提出的初期,由于技術等原因,可供學生提前學習的視頻太少,因此這一全新的教學手段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直到2007年,SalmanKhan創立了可汗學院(KhanAcademy),制作了一系列網絡學習視頻并解答學習者的問題,2008年林地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在教學中實施了“翻轉的”課堂并創立了專門的網站,翻轉課堂才真正得到了推廣。在國外,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數學,醫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教學,但對于其在外語教學中應用的研究還比較匱乏。國內的許多專家學者也對翻轉課堂在高等教育中的運用提出了見解與反思,對于其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河南師范大學的盧海燕[4]對于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結合了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的特點,得出這種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可行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王素敏和張立新兩位老師對于大學英語學習者翻轉課堂的接受度展開了調查,發現大學英語學習者從總體上比較認同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5]。綜上所述,對于翻轉課堂在雅思教學上運用亟待發掘。

三、課程設計

(一)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于提高雅思寫作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學習者特性分析

課程的教學對象為有出國意向的高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反映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忽略英語語言特點,觀點論據模糊等[6]。課堂參與度低,學生學習熱情不足,手機等電子產品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專注度。從具體寫作情況來看,在描述圖表時,對于詞匯的詞性掌握不清,造成寫作時動詞名詞不分。語法基礎較好的同學則表現出描述順序雜亂無章,缺乏邏輯等問題。在應對議論文的寫作時,學習習慣采用傳統的應試學習方法,背誦網絡上所謂的模板,而缺乏必要的論據。同時,對中國留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出國后普遍對于參與式互動試的學習模式感到吃力[7],其原因在于傳統的中式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忙于記筆記,無暇思考,以至于許多學生在出國留學的第一學期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

(三)創建自主學習環境

翻轉課堂的成功運用離不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建立網絡交流平臺,方便教師上傳資料,布置作業,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在線交流互動,保存學生學習進度,建立學生個人學習檔案,使教師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目前許多高校已經擁有了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在此基礎上加入交流模塊與信息跟蹤模塊后就能很好的為翻轉課堂的實現提供便利。同時,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作用也不能忽視,通過微信推送甚至開發一些教學app,將本是對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的移動終端變為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的工具。

(四)教學流程設計

1.課前準備部分

針對雅思寫作中兩個任務的側重點不同,課前學生準備部分也應做相應變化。雅思寫作中第一個任務主要是讓考生對于給到圖表,流程或地圖做準確的描述,在這一任務的學習中,掌握描述圖表的詞匯和句型十分關鍵,并且這部分內容的掌握主要已記憶為主,適合在課前讓學生準備。教師可以利用錄屏等方法錄制關于圖表描述詞句的講解視頻供學生課前觀看,在視頻的結尾可以設計一些填空練習和翻譯,輔助學生檢測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詞匯和句型的拼法用法。針對性練習的答題結果將反饋至教師,這樣第二天教師可更具學生錯誤較多的詞句進行鞏固講解。對于如多條曲線圖的處理這類寫作中的難點,也可以先錄制視頻或者使用已用的網絡課程供學生預先準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力選擇觀看視頻的次數和側重點,自主學習。雅思寫作的任務二為議論文寫作,題目通常設定為對于給出觀點的討論,要求考生在論證的過程中有理有據。在這一部分寫作中,學生普遍反映出提不出論點,論據不充分等問題。因此,課前準備的部分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尤為重要。比如在政府類話題中養老和醫保的問題在美國總統的每周電視講話中經常涉及,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先觀看,思考其中觀點提出的方法,為第二天的課堂討論做好準備。

2.以解決問題和討論為核心的課堂活動

由于需要識記和觀看的部分學校已經預先在課前完成,課堂的寶貴時間就能夠用于解決問題和討論。對于雅思寫作的兩個不同任務,課堂教學活動的側重點也不同。在教授任務一的寫作時,對于之前觀看教學后完成針對性練習中絕大同學暴露出的問題,應做統一講解。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必備的詞匯,更多的時間就能用于解決學生在描述圖表上的疑惑??催^教學視頻的學生帶著問題到課堂上,聽課效率大大提高。還可以安排學生分組練習圖表的描述,遇到問題后可以當場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通過反復的練習,內化知識。任務二寫作的課堂主要以討論為主,培養學生提出觀點,闡明觀點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思辨能力,營造西方課堂的學習氣氛。在課堂上就事先觀看的視頻分組展開討論,總結視頻中提出的觀點,并檢測這些觀點是否能用于雅思議論文寫作中以及是否有可以補充的論點。

(五)成績評價

除了期末考試以外,課前準備的完成度和課堂的參與度在基于翻轉課堂的雅思寫作的成績評估上也應占較大比重。通過期末考試能反映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平時課前練習的完成和課堂表現則體現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進展。對平時成績的評價應包括視頻觀看完成度,針對性練習正確率,課堂討論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方面,客觀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能力。

四、結語

第10篇

關鍵詞:食品安全;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5-0108-02

一、翻轉課堂的理念

《食品安全》是針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以食品安全科學理論、管理法規和控制措施為指導思想,以食品加工過程和供應鏈為主線,針對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內容包括食品原料的安全,食品生產及加工過程的安全,食品包裝的安全性,食品流通領域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性評價、食品安全與衛生的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的監管機構和制度等。根據目前課程設置上案例繁多,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效率低等問題,擬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一直是教學研究的熱點。

“翻轉課堂”近年來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熱點,2011年還被加拿大《環球郵報》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翻轉課堂的實質是在移動設備與網絡終端逐漸普及化的現代社會,將“課堂傳道受業,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進行翻轉,事先提供精心準備的一段教學視頻,讓學生在上課前完成目標知識的學習,然后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吸收和掌握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該模式是教師提供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目標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通過師生角色互換、交流、課堂討論以及完成作業達到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2]。在翻轉課堂中,課堂互動實踐與課內討論等由學生親自參與,課堂講授由課堂內完成轉變為由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其形式也從原來單一的教師與學生面對面講授轉變為以視頻、多媒體資料等其他媒介完成,這種形式更有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消化理解,并且有效調節了課堂氣氛。

本論文擬針對《食品安全》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案例繁多,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效率低等問題,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有效分解教學目標、注重設計教學過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等。

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在《食品安全》課程教學的應用

1.翻轉課堂四階段模型。圖1是杰姬?格斯丁構建的翻轉課堂四階段模型。他將翻轉課堂分為體驗接觸、概念探索、意義建構與示范應用四階段模型。杰姬?格斯丁認為翻轉課堂是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參與作為第一階段,只有學生親自體驗參與過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課上老師教授的具體內容。學生的親自體驗活動包括視頻學習、ppt制作、實驗活動和手工實踐等。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實踐參與到所要學習的內容中去,并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習對象的形式與內容。然后通過觀看與課程相關的微課和其他教學視頻,瀏覽相關的知識網站或者參與組織的線上討論等方式,進一步發掘學習內容的概念屬性,進一步建立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深層理解。下個階段是意義建構的階段,主要是學生通過一些方式方法比如進行小測驗、親自制作與課程內容相關視頻、寫報告綜述等方式,形成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完成對課程意義的建構。最后階段是展示與應用階段,也就是學生將學習成果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其中包括特色的匯報、制作個性視頻、有針對性的小組項目等形式展示出來,并且得到合理的應用。杰姬?格斯丁正是利用這四個階段描述出學生參與課程改革,即投入到翻轉課堂的過程,這也是針對翻轉課堂每個過程具體行為的闡述,成為該模型的典型詮釋。

2.基于《食品安全》課程的翻轉課堂的設計。《食品安全》某些章節的設置上案例繁多,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常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促進其主動學已經成為該課程教學研究的熱點。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改革的嘗試,主要集中在三個關鍵步驟:第一個是要在觀看視頻之前進行學習,即針對要學習內容進行討論,根據討論情況提出問題;第二是觀看教學視頻,即帶著第一步驟提出的問題,通過視頻的學習尋找相應的答案;第三是如何應用及解決問題,即學生在觀看視頻教學之后需要對提出的問題進入深入探究思考,利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該教學改革的模型包括上課前、課堂中、課后時間三個階段,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任課教師與學生需要做的事情都包含在這模型的三個階段中,保證其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就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及實踐活動練習。具體來說,個性化、有針對性、互動好的課堂學習環境的培養,離不開精心設計的課堂實踐活動,以及足以支撐上課前、課堂中以及課后時間的教學改革。

1.上課前。首先,教師做好對于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分析與設計,使學生明確了解教學目標。其次,需要準備與課程相關的微課視頻、演講稿、課堂小測驗、分組方式等,該過程至關重要,作為翻轉課堂的基礎,直接影響了翻轉課堂最后能否順利有效地進行完成。再次,學生觀看相關資料之后,要求對資料中的感悟及問題進行整理以便加強學習內容的鞏固,發現學習中的疑難之處。

2.課堂中。教學內容在上課前傳遞給學生后,在課堂上,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快速簡潔測評。根據測評的結果,教師應當解答學生在知識掌握中的困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中的疑問,總結出一些富有共性且具有價值的問題,引導課堂教學并積極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問題,使其快速消化理解課堂所學知識。本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進行自測練習、觀看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并通過查找各種網絡教育資源、參加網絡課程的在線學習等方式,完成對課程內容的深層理解記憶。該種教學改革,顛覆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再是老師在講臺前的一味講授,轉變為師生互動,這樣的課堂教學好比開了一場研討會或者辯論會。參與其中的每個學生都等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收獲。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對知識進行了更深層次更主動的掌握。

3.課后鞏固。下課后,應當使學生更加容易的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有利于對知識的分析,然后消化、吸收、理解進行知識的運用。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憑借新網絡媒體平臺及現代化信息交流手段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問題和收獲,通過學生對課程改革內容的反饋評價進一步完善翻轉課堂的形式和內容,以便為今后《食品安全》課程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三、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意義

從翻轉課堂理念發明至今,以慕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效果優勢日趨顯著:優秀教學資源大規模公開,國際知名優秀教師的積極參與保證了教學改革的質量。作者經過親身實踐驗證,在高?!妒称钒踩氛n堂應用翻轉課堂有三個優勢:第一,有利于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開展主動探索式學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扎實,自學能力顯著增強;第二,有利于搭實施翻轉課堂不用擔心學生課下有太多其他課程的作業而沒時間預習、自測和做作業的時間;第三,有利于實現教學內容微課化、結構化,通過安排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利用簡短的內容、設計就可以針對想要強調的一兩個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理解課堂內容,使其達到融會貫通的狀態。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 課題界定 模式設計 思路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088

近幾年,在世界各地興起了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已被眾多教師所熟知并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推崇和應用,我國大部分教師對翻轉課堂的評價很高,有多數研究表明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比沒有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要好。在教學模式改革的浪潮中,實現課堂翻轉勢在必行。處于教育不太發達的西部地區,我們也不能遲疑,而應該積極大膽地嘗試研究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構建高效課堂努力。

一、課題界定

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就是以“微課視頻”為載體,把“教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傳統教學模式反轉過來,變成“學生晚上在家學習新知識,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消化”的“先學后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二、翻轉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師講授新知識,無法在課前診斷學生關于這節課的問題,另外,學生在課后做練習題鞏固,遇到問題時無法得到反饋,或者要很久才能得到反饋。經國內外很多教育家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出翻轉課堂的實施結構模型(見圖1)。

根據翻轉課堂的內涵特征,以及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系統化教學設計理論基礎,基于數學學科的特點,筆者在國內外很多教育家實踐與探索總結的基礎上構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見圖2)。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之處

翻轉課堂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和學生的學習觀。教師樹立了“以生為本”的理念,重視自身地位的變換,逐漸從傳統的“教書匠”角色過渡到“導演者”的角色,學生變成教學中真正的一群“演員”,教師只是他們的“導演”,尊重、信任學生,教師能自覺地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景,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動汲取教學科學提供的新知識、新理念,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評價學生方式也變得多元化。學生多次觀看微視頻為課堂交流、討論奠定了基礎,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發展了他們思維、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讓他們終身受益無窮。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思路

1.重視課題研究理論學習和指導培訓,聘請北京四中專家學者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專題講座,舉辦研討交流會、專題研究論文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一支穩定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師隊伍。

2.研究課題組成員積極大膽地嘗試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也可以走出校門經過市、省、國級家培訓提高研究能力,然后在全校加以推廣。

3.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在各科學習上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

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

第12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小說選讀 微課視頻

始于美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基于信息技術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它顛覆了傳統課堂先教后學、先講后練的教學形式,注重學生自覺地知識建構、積極地課堂討論及教師作為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符合大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學習觀,同時體現了多重角色的教師觀,有助于通過師生的人際協作活動實現教學活動的改進和提高。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學生對自己學習環境負責,老師只是學生身邊的“教練”,不是講臺上的“圣人”。它混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兩種理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有如下三步:

1.創建“微課”教學視頻

這一步驟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同時在“微課”教學視頻制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

2.組織課堂活動

通過課前觀看“微課”教學視頻,課堂主要教學內容在課外已傳遞給了學生,那么課堂內則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包括學生創建內容;獨立解決問題;探究式活動;基于項目的學習等。

3.課后學習效果鞏固與評估反饋

多種形式的課后學習效果鞏固與評估反饋,包括學生自我評估、讀書筆記、學習報告等。

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自2011年在美國課堂流行以來,在國內引起極大的反響。目前許多學校和教師都在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取得一定的進展。如: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張金磊教授就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在他的論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中,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起源、定義與特征、課前的“微課”制作、該教學模式的課堂設計及課后的反饋評估等都有較為詳細全面的介紹和實證例子,為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良好的研究實踐基礎。

在多年的英語專業小說選讀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傳統的課堂講授型教學模式老師講解過多,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課堂內容,學習效率低下,學習積極性不高。如何有效地消除學生對文學作品原著學習的畏難情緒和被動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欣賞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胺D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進和運用,為改變傳統教學遺留的問題帶來了可能。在2012級英語專業小說選讀課教學中,我進行了“微課教學”的嘗試,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教學效果。

“微課教學”模式嘗試的第一步是如何結合教學實際內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制作出一套質量上乘的“微課”教學視頻。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微課”的特點及其在“翻轉課堂”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們意識到看似沒有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微課,雖然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但它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在“翻轉課堂”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性,一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課的特征有:(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頻、動畫等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3)教學時間較短。5分鐘~10分鐘為宜,最少的一兩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5)資源容量較小。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6)精致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7)經典示范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9)制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設備制作,以實用為宗旨。(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谏鲜鑫⒄n特點,通過學校支持和相關老師、同學的共同努力,我們根據小說選讀課的內容制作了一套切實可用的微課視頻。下面展示的是“人物塑造”一課的視頻內容:

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后,需準備老師布置的有針對性的思考題。例如:在學習短篇小說“The Chrysanthemums()”一文時,針對小說五要素人物、情節、視角、背景和主題,結合視頻對小說五要素的講解和介紹,給學生布置以下十個思考題:

(1)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2)Why does the author employer the words for men to describe Elisa?

(3)Why does Elisa watch her husband several times ?

(4)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Elisa and her husband?

(5)Comment on the tinker’s character and moral qualities.

(6)Why does Elisa consider the direction the homeless tinker goes a bright direction and why does her own whisper startle herself?

(7)Elisa’s interest in men’s talks and her enthusiasm towards the life of the tinker,what can these reveal?

(8)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Elisa’s bathing and admiring herself after her encounter with the tinker?

(9)What is Elisa’s reaction and mental activity after she saw the Chrysanthemum and pot was discarded by the tinker?What does the author aim to hint?

(10)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the chrysanthemum as the clue of the story?

在課堂上,首先就視頻內容進行答疑,同時以小測試的形式檢查學生對視頻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25個學生被分成5個研討小組,就課前老師布置的思考題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后,每組選出兩個代表,5組共10位學生就其中的一個思考題做綜合陳述,在陳述過程中大家也可補充和提問。最后老師就學生的陳述進行分析和點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知識傳授環節在課堂外完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課堂內容的自主學習,知識的內化環節在課堂進行。學生通過作業答疑、小組討論及師生之間的探討、交流,由學習的被動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者。翻轉課堂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化、個性化學習。

通過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帶來了可喜的變化。原來比較沉悶的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一些上課很少發言的學生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通過談論和發言,學生們的英語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得到提升。由于對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可以在課下反復觀看視頻,一些害怕小說選讀課的學生也慢慢地消除畏難情緒。學生把在課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與老師進行討論,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思辨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帶來的可喜變化體現在下面對全班25位同學的調查問卷統計中:

一個學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為完善和深化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研究依據和基礎。在下一步教學實踐中,我們將進一步提高微課視頻的制作質量,更合理地設計和安排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環節和內容,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a.Flip Your Classroom.ISTE. EUGENE,OREGON.WASHINGTON,DC,2012.

[2]The possibility of flipped class model in China.(n.d.).Retrieved from http:///question/20777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定南县| 盐城市| 句容市| 荔浦县| 柘荣县| 大港区| 大石桥市| 雷州市| 都兰县| 襄汾县| 平塘县| 富阳市| 宝丰县| 壤塘县| 贺兰县| 贡觉县| 银川市| 措勤县| 故城县| 靖边县| 诏安县| 虎林市| 舞阳县| 泉州市| 巴彦县| 孝义市| 临泽县| 金阳县| 建始县| 张家港市| 湟中县| 华阴市| 蒲江县| 崇仁县| 锦州市| 九龙城区| 理塘县| 山阴县| 南城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