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5: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詞組造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目標
高中階段,能寫出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是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部分的要求,也是現行高中英語新課程的目標要求之一。相當一部分的高中生由于對語言要素綜合應用的能力較弱,寫出的東西往往是句不達意,或是雜亂無章,或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中文式英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也是學生未來英語再學習的需要。
一、培養“造句”能力
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最小單位。正確的英語句子能夠生動、形象、準確地表達內容。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必須從寫好句子開始,即從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開始。“造句”能力的培養,一種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可以先從熟悉簡單句的基本句型開始,接著從模仿入手作進一步訓練。
1.熟悉簡單句的基本句型
簡單句有五種基本句型:
(1)主語+不及物動詞:
a.Nobody went.
b.Mr. Brown lives in New York.
(2)主語+ 連系動詞+ 表語:
a. Professor Green is very surprised.
b. Today my mother looks fine.
(3)主語+及物動詞+賓語:
a. I can’t answer those questions.
b. He speaks English.
(4)主語+ 及物動詞+賓語+賓補:
a. She found the film interesting.
b. I saw John going out of the classroom.
(5)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a. I gave her two books yesterday.
b. She taught us English.
任何復雜的句子都是由簡單句組成的,因此,熟悉簡單句的基本句型是寫出正確句子的關鍵。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是在講解課文時,不斷重現簡單句的基本句型,并讓學生指出其類型。當學生熟悉了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后,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就少犯寫出的句子成分不完整的錯誤。
2.循序漸進,由“課文內”到“課文外”,先易后難,模仿造句
當學生熟悉了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后,便開始引導學生由易到難模仿造句。以SEFC第一冊(下)P26的“advice”一詞為例,教師可按以下步驟進行訓練:
(1)重復課文中的句子,讓學生說出或寫出課文中的句子。
In one of his books,Marx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通過以上句子,讓學生體會新詞、詞組、句型的含義和用法。
(2)要求學生改變畫線的某一部分或某幾部分。
學生學會替代方式,可能造出下面的句子:① In one of his books, Lenin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② In class, our English teacher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③At the meeting, he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通過這樣的模仿造句,學生獲得一點初步寫英語句子的成功感或收獲感,對英語寫作充滿信心和喜悅。
(3)將課文中的句子稍加變化,繼續模仿造句。如:
① He gave a piece of advice on our project.
② Her mother gave me much good advice.
通過模仿以上句子,讓學生了解advice是不可數名詞,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新詞、詞組、句型的含義和用法。
(4)給一些與advice搭配的其他詞組,讓學生模仿造句。如:
take one’s advice 接受某人的建議
do on one’s advice 按某人建議去做
① The manager has taken our advice on the project.
② The headmaster took the teachers’ advice and would do on their advice.
通過模仿以上句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新內容。
(5)進而介紹advice的動詞形式為advise,并讓學生模仿造句。如:①The doctor advised him to stop smoking. ②She advised me to work harder at school.
通過模仿以上句子,讓學生拓寬了寫作思維能力。
關鍵詞: 英漢句式對比“樹型句式”與“竹竿句式”被動句語義功能名詞優越性
1.引言
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語言的基本內核。在英語習得的過層中,句式的習得和運用其實起著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就詞匯而言,沒有句法和句式的支持,詞匯的習得僅僅是孤立的單詞記憶,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語言表達的掌握;就語法而言,具體的語法現象往往也被包含在各種各樣的句式中。當然,要想更好地掌握英語,尤其是提高輸出功能、提高寫作和翻譯水平,對漢英句式差異就應該有更深刻的認識。
2.“樹型句式”與“竹竿句式”
語言學家徐通鏘曾指出,英語句子具有封閉性,而漢語句子更具開放性。由于英語句式以有限的語法狀態為基本的造句原則,其句式在滿足語法規則的前提上,往往表現得豐富多彩。再加之英語有著極為豐富的介詞、連詞和漢語中沒有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分詞、動名詞等,它可以撇開按動作順序造句的限制,而依賴于從句結構和上述詞類作為鉤子,著重在空間操作、搭架,形成“樹型”構造的句式。在長句的修飾成分上,英語形成了多重修飾的長句結構。如:
1)Based on animal tests of nearly 1000 chemicals,the data show that daily consumption of the average peanut-butter sandwich which contains traces of aflatox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mold carcinogen in peanuts)is 100 times more dangerous than our daily intake of DDT from food that a glass of the most polluted well water in the Silicon Valley is 1000 times less if cancer risk than a glass of wine or beer is.
2)College student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grades are expected to cheat more frequently in the exam than those who graduated in the 80s,and they are les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than their own personal future.
與英語不同的是,漢語句式的構成主要以“字”為基礎(徐通鏘,1994)。漢語句子沒有主謂語框架的語法限制,它可以幾個動詞結構連用,幾個名詞短語連續平行鋪排。也正是因為沒有非謂語形式和定語從句,沒有發達的連接詞,要表達復雜的思想時,漢語只能借助自然詞序,按動作發生的順序或因果邏輯關系來排列,分句之間主要是以意相連,逐步交代,層層鋪開,一一道來,呈線性結構,也就呈現出了“竹竿型”的句式結構。如:
3)這五年,首先是農村改革帶來許多新的變化,農作物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4)我們的國家大,人口眾多,經濟落后,農業要搞上去,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一系列正確的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5)我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雪洗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可以告慰無數的革命先烈和前輩。
從上述幾例可見,漢英兩種語言句式的構造是有較大差異的:英語屬于形合語言,句子的邏輯關系主要靠形式標志詞來實現。因此,只要在語法允許的基礎上,長短、順序都可以通過具體的形式標志詞來體現;而漢語屬于意合語言,句子的邏輯關系主要靠句子本身的意思來實現,因此其句子的邏輯順序就顯得更為重要。學習者在寫作中就應注重以上分析的表達上的差異,在翻譯中要注意句式的整合或拆分,將句子的邏輯關系清楚地用標志詞表達出來,做到語言的規范化和合理化。
3.被動句語義功能的差異
本文中所講的語態,是指動詞的一種句法形式,主要指語法范疇中主語和賓語之間的語法關系,這與語言的動詞形態變化有極大的關系。英語是一種屈折語,其詞性的變化豐富多彩,尤其是動詞的形式多樣,因此英語的被動句較為豐富。
實際上,漢語雖然不是語態發達的語言(付鴻軍,2006),但并不意味漢語被動句表達手段的匱乏。漢語的動詞在表示主動和被動的意義時也是不受形式標志約束的,漢語的被動句不可避免地既包含了語法意義上的被動句,又包含了邏輯受動的被動句(朱小舟,2006)。“被”字句只是漢語被動句中的一種典型,“被”字絕對不是漢語被動句的標志,或凡是受事主語句都用“被”字,實際上,受事主語句可分為不必用或不能用“被”的。例如:
6)他在開刀。(醫生在開刀/病人在開刀。)
7)杯子打破了。(杯子被他打破了。)
8)衣服洗完了。(衣服被他洗完了)
從語義功能上看,英語的被動語態是暗含了施動者語義的施動動作,它主要表示的是語法上的被動意義,這有別于邏輯受動關系。在英語寫作時,學習者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使用被動句。第一,由于英語中的被動語態往往具有更間接、更客觀、不帶個人感彩等特征,所以,科技文章、新聞報導及廣告,學術性文體、正式的議論文中應該常常使用被動句。第二,在主語不用刻意強調、無須明確告知(眾所周知)的情況下,應該使用被動句。相比,漢語的“被”字句主要用來說明句中主語有所遭受,二者在語義表達上是有區別的。例如:
9)In this reaction,SiO2 is consumed and reaction product Si enters into molten steel while reaction product Al2O3 enters into fluxes.
10)Transverse corner cracks are usually found distributed along the trough of the oscillation marks,and along prior austenite grain boundaries associated with chain-like precipitates and film-like proeutectoid ferrite.
11)It is universally hold that an unmarried man in possession of a large fortune must be in need of a wife.
4.名詞詞組與動賓或主謂詞組的對比
詞組是由若干詞構成的造句單位,是語義和語法上都能逐層搭配起來的一組詞。英語語法名詞化的現象普遍,即偏重使用名詞詞組,名詞在寫作和翻譯中優于動詞的使用。例如:
12)A:Illegal possession of weapons in China will lead to imprisonment.
B:If you are in possession of weapons illegally in China,you will be imprisoned.
13)A:His failure in this exam made him dishearted.
B:He failed in this exam,so he felt dishearted.
對比以上兩例中的A句和B句,可以看出英語的名詞化優勢(A句)往往可以使表達更為簡潔,造句比較靈活。因此,要做到行文自然,名詞詞組的使用是必然的。名詞詞組的使用也有利于表達科學的思想,表達較為復雜的內容,用在政治和科技文體中具有莊重感和嚴肅感,更能體現邏輯性、哲理性和科學性。當然,過度使用名詞詞組的表達也會使文章變得深奧難懂,因此,學習者在寫作中應該對名詞詞組使用的度有較好的把握。
與之相對的,漢語的主謂詞組和動賓詞組豐富得多,以上兩例的對應的漢語表達就能說明這一問題:“在中國非法持有武器(持有武器,動賓詞組)是要坐牢的。”“考試失敗(主謂詞組)使他很沮喪。”
5.結語
英語輸出性教學和學習離不開對語言形式理性認識,對英漢句式的對比研究和語言感性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尤其是對基礎階段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對比英漢句式差異的比較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對兩種語言形式的直接認識和理性思考,提高語言的輸出能力。
參考文獻:
[1]付鴻軍.英漢被動句極其名族性[J].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柯平.英漢與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3]徐通鏘.字和合漢語的句法結構[J].世界漢語教學,1994,(2).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中期實驗總結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構筑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語言教學離不開詞匯教學。面對浩如煙海的英語詞匯,學生常常苦于記憶單詞效率低,遺忘速度快。因此對于一個英語教學工作者,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詞匯教學,讓學生記住單詞掌握詞義,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著兩大問題:詞匯意義認識和詞匯識記學。
(一)詞匯意義教學的問題
1.脫離句子和文章內容孤立地講解詞義。有些老師在詞匯教學中脫離句子和課文,把新授詞匯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領讀講授詞義。這種孤立地講解詞義的詞匯教學法,不僅使學生感到詞匯學習枯燥無味,失去興趣,而且不能使學生理解該詞的真正含義及其用法。
2.不能正確處理詞匯中心意義和具體意義的關系。
3.詞匯教學中主次不分,均衡分配力量。
(二)詞匯識記教學的問題
詞匯識記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詞匯教學“三脫離”,識記效率十分低。2.未能遵循記憶規律而有效合理地復習和檢測詞匯。3.教師采取錯誤的補救措施,死背詞匯表。
二、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任務
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學生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詞匯量,才能讀懂和聽懂,并為說和寫奠定基礎。
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交際能力培養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詞匯則是交際得以進行的語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三、詞匯教學方法與策略
根據英語詞匯的特點,教師應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采取精妙設計的教學措施,有效合理地進行詞匯教學。以下是詞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幾個方面。
(一)詞匯與詞塊教學
詞匯法(lexical approach)認為,詞匯是許多詞塊(chunk)的集合。詞匯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如何使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塊或語塊,并使用它們構成完整的句子和語篇,而不是教授獨立的詞語(趙小沛,2002)。對詞塊的教學將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正是當前學生英語學習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聯想教學
利用聯想和分類方法,可以使學生把詞匯記憶置于一個大的意義環境之下,而且聯想的組合愈緊密,詞匯愈易于記住。
(三)用詞造句鞏固詞匯教學
在造句之前,有學生必要弄清所學詞匯的解釋,研讀教材和詞典給出的例句,然后通過模仿例句,靈活而有規律地變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選出富有創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載詞匯所包含的意義和句子的語法結構所顯示的意義的載體。記憶典型例句并輔以造句等實踐訓練,永遠比單純記憶孤立的單詞好得多。不僅提供各自的詞性,而且通過例句來對比說明它們的用法,這樣在便于學生記憶詞匯的同時,也掌握了各自的詞性。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語進行交流。因此,造句練習是從學習語言過渡到應用語言的必要途徑。過去,許多老師和學生對造句教學法很不重視,而我認為造句是記憶、積累和掌握單詞的最好方法。
(四)加強作文練習鞏固詞匯教學
作文歷來是鍛煉和測驗一個人遣詞造句、有章法地表達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師應當在英語教學中積極認真地運用和貫徹這一原理。同樣,在作文問題上也存在基本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即時間分配與效率的問題。作文教學是非常耗費時間的,但它提高學生詞匯量和語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這一點我們應充分認識。
在學習某個新詞或詞組時,若該詞或詞組與先前所學的詞組意義相同或相近時,教師往往可以采用作文的形式進行比較辨析進行教學。其教學方式一般是以語義和句型為主線,進行系統歸納、分類、比較并加以辨析,以達到克服混淆和靈活運用的目的。這種以語義為核心,以句型為主線的詞匯教學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學習詞匯的弊端,將詞與句結合起來。有時再把句子組成文章,使詞匯前后聯系,縱橫交錯。如新授動詞watch(觀看),可以聯想到watch,look,look at,see,read等詞義相近的詞或詞組比較辨析,讓學生將這些詞或詞組編在一段話中。同時,作文本身就是語言應用的一種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值得充分重視和大力推行。
關鍵詞:英語寫作;奠定;基礎;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176-01
一、擴展語言輸入,奠定寫作基礎
掌握一門語言必須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學生只有通過讀和聽才能接觸地道的英語,也只有在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語言輸出。寫作是語言輸出,應建立在語言材料輸入的基礎上,如果學生沒有關于主題信息的知識輸入,就很難實現正確的語言輸出。所以筆者下面三方面入手:
1.識記詞組和背誦固定表達句型。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多識記詞組。詞組就是單詞根據語用實際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果想寫出或說出地道的英語,就要用那些約定俗成的詞組。例如,表達吃藥的詞組是“take medicine”而不是“drink medicine”或“eat medicine”。記住詞組have a good time意義及用法, 寫作中就不會出現“I played happily” 漢語式的錯誤了。英語中有許多比較固定的表達方式,如:I am afraid that….?It is hard to…等,掌握了它們,對學生寫作大有益處。
2.用好聽力,精選素材。教材每單元的課后聽力練習往往都是精選的語言材料,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習俗,擴大知識面,為語言輸出做好鋪墊。為此,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聽懂和復述聽力材料內容,還要幫助他們欣賞其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方法,同時挖掘聽力材料的文化內涵。筆者將采取如下方式處理課后聽力材料:掌握材料中出現的生詞詞組和句型;講解連接詞在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的正確使用方法;分析并比較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體驗中英文表達方式的差異。
3.擴充閱讀,以讀促寫。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源泉。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擴充詞匯,擴大知識面,增強語感,從而匯集大量的語言信息,為寫作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因此,在學好課文中的閱讀材料以外,筆者將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最好是與每個單元的話題有關的文章,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色。比如訂閱一些關于英語的周報,每一期里都有關于這個單元話題的文章,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詞匯及句子結構,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
1.英漢互譯練習。每個單元都有一兩個重點句型,讓學生進行英漢互譯,可進行兩種語言的對比,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敏感度,從而在寫作中有意識地避免母語干擾,正確使用英語語言。
2.模仿造句。連詞成句,自由造句,中譯英(訓練句子成分的完整性)這是最基本的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思維的基本途徑。教師要讓學生熟悉英語的五個基本句型,盡量讓學生了解英語句型與中文表達之間的主要區別:例如:漢語里沒有動詞的時態變化,英語每個句子中的動詞都必須有一套時態的“衣服”;中英文間冠詞的用法區別,等等。這個階段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對學生及時改錯,以期培養學生的地道的英語思維和規范的英語表達,為寫出整體規范的英語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課文改寫。改寫課文,是學生對語言材料吸收存儲內化整理然后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創造性的語言復述。它不是機械地默寫原文,而是基于理解的創新。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和積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系統連貫的語言能力,長期堅持進行課文改寫,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作文能力都將得到明顯地提高。初中低年級時,可先對課文進行充分的句型轉換,以降低難度,然后逐步過渡到盡量讓學生可以自行改寫。
4.課堂限時作文。要求每位學生在幾分鐘內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可以問:Who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要求每位學生在幾分鐘內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并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并給以及時的鼓勵。
5.寫日記。鼓勵學生大膽運用所學習過的詞匯、語法、句型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在寫作中要一氣呵成,有時甚至可用漢字代替沒學過的英語詞匯。這種寫作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培養學生作文答題技巧
1.仔細審題,弄清大意。審題是寫作的關鍵所在,仔細審題才能深刻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不論是漢語提示寫作還是看圖寫作,都要仔細審題,弄清寫作內容,如背景、人物、時間、體裁等的要求。
2.編寫提綱,擬出要點。在弄清了題目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后,便可根據主要內容列出提綱,即整理出內容要點。清理要點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握短文的脈絡,不至于遺漏內容的要點。
3.緊扣要點,擴寫成文。要列出要點后,依據要點擴寫成文。可運用想象適度發揮,但切記不可隨意亂寫,要緊扣畫面或漢語提示,適當描述,連貫通順即可,不能把漢語提示全部譯成英語。
4反復檢查,修正錯誤。擴寫成文后,考生應將擴寫后的文章認真讀一讀,檢查是否有錯誤。在檢查時,著重看短文是否扣住了提示或圖畫的內容,要點是否有遺漏。同時,還要注意有無語法錯誤,如時態、人稱等,是否符合文體特點、格式等等。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典價值;習慣;記憶
眾所周知,高中英語各類測試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陌生詞匯,我們時常因不理解詞匯意思而導致失分,因此,要想提高英語學習成績,不僅要掌握教材中的詞匯,還應注重運用詞典加強陌生詞匯的積累,不斷豐富自身的詞匯量。
一、高中英語學習中詞典的價值
詞典是常用的學習工具,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幫助學生掌握某個單詞或詞組的意思,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詞典的價值體現之一。我們通過查詢詞典能掌握陌生詞匯及詞組的含義,很好地了解英語段落及上下文的意思,幫助我們順利解答出相關的英語題目,在各類測試中實現成績的提高。
2.幫助我們提高寫作能力
英語單詞不同詞性用法不同,而且在語句中的位置也不同,因此,不注重英語詞匯的把握不僅不利于理解英語表達的意思,而且很難正確加以利用,尤其在英語寫作中我們經常因搞不清詞性,寫出錯誤的語句,嚴重影響寫作水平的提高。詞典中不僅對各單詞詞性加以明確注釋,還注釋一些以其為詞根的單詞的詞性,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掌握詞性,為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3.提高運用英語的綜合素質
靈活運用詞匯進行表達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點,盡管有時我們積累了一些陌生詞匯,但時常因不會應用而忘記。英語詞典不僅詳細闡述了一些詞匯的含義,而且以例句的形式給出詞匯及詞組的用法,幫助我們體會及應用,為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高中英語學習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詞典的價值,學會使用詞典,使其為學生英語的學習添油助力。
二、高中英語學習中詞典用法的認識分析
詞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好幫手,我們應總結詞典的具體用法,不斷學習及積累新的詞匯,以充分發揮詞典的價值,為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奠定基礎。
1.養成查詢詞典的良好習慣
高中英語學習中我們經常用詞典查詢詞匯,但我們的詞匯量擴充并不明顯,甚至再次遇到同一詞匯時仍不知道什么意思,顯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不會使用詞典,僅僅為了查詢而用詞典,并未有意識地記憶陌生詞匯,或記憶的詞匯意思較少。為了避免上述不良情況的出現,我們應學會正確地應用詞典,不能純粹地為了查詢而查詢。
例如,在學習完Friendship一課內容后,我們知道“upset”用作形容詞有“心煩意亂的、不安的、不適的”的意思,用作動詞時有“使心煩、使不安”的意思。但在閱讀理解時我們遇到這樣的語句“Don’t upset the piles of sheets under the box”,根據我們已掌握的單詞意思根本無法正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查閱詞典可知“upset”還有“弄翻、攪亂、打亂”的意思,如此便能順利地理解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
2.注重借助詞典聯想記憶
高中英語詞匯較多,記憶難度大,如果我們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記憶,記憶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們應注重運用詞典進行聯想記憶。事實上,采用聯想記憶法能降低記憶難度,在短時間掌握大量詞匯。因此,我們在學習中應充分認清詞典的這一價值,聯想記憶相關詞匯。
例如,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得知“worth”有值得的、相當于……的價值、價值等意思。我們查閱詞典可以看到很多與worth相關的詞組,如果加以掌握,應用在寫作中可以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提高寫作分數。這些詞組有:(1)be worth it(值得這樣做);(2)for all one is worth(拼命地);(3)worth the name(名副其實的,合格的)。那么怎樣進行聯想記憶才掌握這些詞組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將這些詞組組成三句連貫的話,便能輕松加以掌握:Any art students worth the name tell you that when the boat sank,he swam towards the shore for all he was worth is worth it.
除此之外,高中英語學習中使用詞典查詢單詞或詞匯后,我們如不進行應用訓練,短時間內便會忘記,因此,我們應將相關單詞或詞組記錄在摘抄本上,并適當進行造句訓練,反復地記憶與體會其用法,如此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例如,devote有“獻身、專心于”的意思,通過查詢詞典可知“devote to”“devote oneself to”是常用短語,為此,我們可以通過造句訓練掌握其應用,例如,(1)He devoted his life to history;(2)He has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benefiting mankind.
總之,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功夫應用在平時,我們尤其需要充分利用詞典,掌握詞典的科學用法,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儲備量,為更深層次英語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摘 要】詞匯的學習和鞏固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有效性。
關鍵詞 教學方法;詞匯學習;有效性
長期以來,學生的英語成績居低不上一直令教師們困擾。其中有許多原因,而學生無法過詞匯關是最主要的原因。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學生的詞匯庫存量越大,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越強,英語成績也就會穩步上升。但是詞匯的學習具有多、繁、記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要通過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化難為易,幫助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來鞏固學生的詞匯量。下面介紹幾種詞匯教學方法供教師參考。
(一)以校本教材為載體,有效學習單詞
在單詞的教學中,教師如果按教學常規,按課按單元一步一步教學單詞,必定會做許多無用功。以校本教材為載體,抓住難點,有針對性學習才是學習的良方。具體做法如下:先把班級學生分組,同桌倆人為一組。教師按單詞的類別、意義、用法、構詞、拼法、發音、詞義等方面把單詞歸納整理編成校本教材,這樣,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科學地把音、形、義結合起來記單詞。學生課后兩人一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校本教材里的單詞,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單詞測試,要求學生對遺忘的單詞做出標號,并重點反復學習做出標號的單詞;再隔十天或半個月,只對做出標號的單詞進行檢查,再標出遺忘的單詞,再反復學習這些單詞。這些標記單詞由老師或同桌相互監督檢查。如此反復循環,學生反復感知和操練,使原有的單詞信息不斷得到強化,增強記憶,促進理解,提高熟巧程度,突出難點。在不斷縮小包圍圈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系統地、 有針對性的掌握單詞并形成永久性的記憶。
但此詞匯學習方法要求較高,在學生未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下,需要教師的監督與抽查,建立獎懲規則,以保證此方法的有效性。校本教材的編寫要以實用性為主,需要教師以團隊為組織,通力合作,緊密配合,并且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知識素養。
(二)在語境中學詞匯
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只記單詞而不會運用等于沒學會這個單詞。在詞匯學習中,教師應堅持 “字不離詞,詞不可離句”的語言規則。一句完整的句子包含語法、單詞和詞組等用法,把單詞放在詞組和句子中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生學習和理解單詞,同時還掌握單詞的發音和句子的語法,達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詞匯和句子中去學習單詞,避免孤立地學習單詞。如:要學習story這個單詞,可以用這樣的詞組和句子來記:a story;an interesting story;The story is not very interesting. 另外, 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學習單詞,課外閱讀可以增加單詞的復現率。教師要精心挑選一些情節動人、內容和課文相似、難易恰當、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閱讀中出現的新的單詞,老師要鼓勵學生用工具書查閱,或小組討論。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習鞏固所學過的單詞,而且還可以學到一些新的單詞。通過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在對詞的理解中記住了單詞。
(三)小組競賽中學習詞匯
許多學生把詞匯的學習比作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常言道:“請將不如激將”。教師可根據初中學生生性好動、好勝、喜好有趣味性事物的性格特征,采用小組競賽學習詞匯的方法,形成一種比學趕超促進步的學習風氣。小組的成員搭配如下:一般以6人為一個小組單位,成員有優生、中等生、學困生,合理搭配,這樣可以讓優生帶動學困生,養成相互學習的好習慣 。具體做法如下:教師在課前把要競賽的單詞提前布置給學生學習,給予學生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是以競賽為誘因,巧妙引導學生在課前充分學習單詞。競賽時,可以采用小組競答的方式,得分高為優勝組;或采用書面競賽的方式,取全組的平均分,平均分高的小組為優勝組。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句子接龍小組賽”,課前教師指定一小段落或小短文讓學生提前背誦,上課時各小組進行計時句子接龍比賽,接龍時間最短的小組為優勝組。“造句小組賽”也受到學生的喜歡,從各小組隨機抽出一名學生,教師指定單詞或詞組讓學生造句,最快最準確回答的組得一分。在熱烈的造句活動中,學生你追我趕,在造句中開口說英語,在造句中掌握詞匯。小組競賽學詞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
(四)唱順口溜,學習詞匯
教師把要掌握的單詞、詞匯編成順口而有節奏的順口溜來學習是簡單易行的好方法,它的好處是唱起來朗朗上口,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有趣記憶詞匯。比如:學習九年級關于環保這單元時,教師可以編以下的順口溜:“離開時請turn off the light,上學時請ride a bike,購物時請use cloth bags,生活時請reduce the waste,學習時請use both sides of paper,保護環境人人愛。”再比如學習食物時可以唱這樣的食物歌:“banana,banana黃燦燦;hamburger,hamburger香噴噴;tomato,tomato酸又酸;vegetable,vegetable我最愛。”在朗讀順口溜時教師要求學生每讀一句就把該句中涉及的詞匯默寫出來,要避免學生有口無心唱順口溜。
實踐表明,采用靈活有效的方法教學詞匯,不但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和應用詞匯的能力,而且能成功解決英語詞匯記憶難這個大難題。
參考文獻
[1]劉敩軔.淺談初中英語詞匯學習[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
詞語分為:名詞、動詞、冠詞、形容詞、副詞、連詞、感嘆詞、代詞、數詞、介詞等。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詞語不屬于成語一類。
(來源:文章屋網 )
任性的反義詞及造句
一、【反義詞】
聽話
二、【詞語注音】
rèn xìng
三、【基本詞意】
聽憑秉性行事;放縱不約束自己。
曹植更不守法,飲酒無節,任性而行,是一個純粹的文士。
近義詞:任意、恣意、肆意、隨便、隨意、縱情、輕易、自便、茍且、放肆、大肆、率性
四、【英文翻譯】
capricious; self-willed; wayward; unrestrained; intractable; headstrong; wilful
五、【詳細解釋】
任性是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謂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任性是漢語固定詞組,出自于蘇軾 《寄凈慈本長老》詩:“何時杖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
六、【拓展延伸】
1、奶奶對明明的遷就,使明明變得十分任性。
2、他都當爸爸了還一身孩子氣,有時做事很任性。
3、由于家庭嬌慣,有些獨生子女比較任性。
4、由于弟弟的任性亂來,事情被搞得一塌糊涂。
5、他任性妄為,差點把父親氣個半死。
6、任性的他,誰的話也不聽。
7、他從小嬌生慣養,所以相當任性而不顧別人。
8、我應該改掉任性的毛病。
9、她太任性,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雖經師長告誡,仍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依然故我造句。
10、如果你太寵小孩,他就會變得任性,無理取鬧。
劈荊斬棘和披荊斬棘二者是沒有什么分別的,意思都一樣,只不過用字不同而已。意思指: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請注意,詞語不屬于成語一類。
(來源:文章屋網 )
描寫鄉村生活的詞語有雞犬桑麻、水渠縱橫、深耕細作、美麗寧靜、層層梯田、阡陌交錯等。鄉村是指鄉村地區人類各種形式的居住場所,鄉村一般風景宜人,空氣清新,較適合人群居住,民風淳樸。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請注意,詞語不屬于成語一類。
(來源:文章屋網 )
一、 注重備課,特別要注重集體備課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備好課是關鍵環節之一。在抓備課環節這一關時,目的要明確,要求要具體,措施要落實。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練習的多樣性,明確教師“教”的任務,學生“學”的方向。力爭在備課環節的優化中做到教與學的結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一節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我堅信: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里就有一分的效果。怎樣才能備好課呢,應該堅持集體備課,資源共享。由于新課標要求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教師從課程計劃的執行者變成創造者,這樣課程就是開放的,給教師留下了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空間。教師要勇于創新,善于思考,把對教材的深入研究與教學實踐相聯系,在教學活動中學會探究、驗證、思考,成為實踐的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通過很多勞動來完成教學方案的設計,如查資料,創設情境,組織活動,如貼近學生生活或者容易掌握的問題、練習、辯論、小品、話劇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活躍課堂氣氛等。
二、 抓住重難點,并能對其進行有效突破
在講授初三9A Unit 3復習課時,我的教學內容是這樣涉及的:這節課讓學生進行三項任務:1. 能正確朗讀 拼寫四會單詞,并能正確運用。2. 掌握本單元部分重要詞組,并能熟練造句。3. 利用本單元的詞匯談論目前大多數青少年存在的問題。我認為詞匯是基礎,是掌握好這單元的關鍵,然后由詞匯擴充到句子,最后形成文章。詞——句——篇章,這是我們教學詞匯的目的。教研室史老師對這節課的評價是: 教師發音純正,口語流利,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有親和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教學環節安排合理,由復習單詞到詞組,而后到句子最后到篇章。讓學生真正達到運用英語的目的,鍛煉并培養了學生學英語的能力。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史老師給我指出我這節課不足之處,在詞匯教學中對于重難點的突破上力度不夠。意思是所給學生的語言環境語言信息語言輸入上太少,學生不知如何擴展,他(她)們甚至不敢去運用,限制并約束了他們的思維,久而久之,對英語產生了恐懼,進而失去興趣,造成成績一落千丈。如,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it 這個詞組,意思是“別無選自只好做它”,沒有擴充別的詞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并運用它,應該給出更多的語境,如:別無選擇只好讀英語,別無選擇只好打掃教室等,也可以鼓勵學生造類似的詞組。在教重點單詞時,我們也可以采取同樣的方式,比如在復習hardly時,教師除了告訴學生們它是否定詞外,還可以給出很多的句子鼓勵他們去造句子,如:我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I can hardly believe my eyes).
受到史老師的啟發,我在教學語法時,為了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內容,我也采取多給學生造句子的機會,比如在學習不定式在句中可以做主、表、賓、賓補、狀語時,我們是每6個學生一個小組,我給學生的任務是,每個小組至少造6個句子,所以一個小組每人至少造一個,各個小組都積極參與然后在同學們面前展示,每個小組都不甘落后,這樣不僅掌握了所學的內容,而且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氣氛。
三、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合作學習
首先,自主學習是相對被動學習而言的,它是在教學條件下的高品質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地學習。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不僅能在學習內容上經過大腦的思考探究由淺入深,而且也能豐富學生自身的學習經驗,能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能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能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活動時空。其次,合作學習能將個人的競爭轉化為小組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目標,合作學習是相對 “個體學習”而言的,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分工,并在過程中相互幫助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在課堂上實施小組活動,便成為一種有效的互動策略。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本學期我們使用了導學案,并把班級學生分成六大組,通過一年的實踐,效果很好。
四、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而心理學家也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課堂“應是快樂的場所。歡快的課堂,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英語教學,基礎不好的學生,看不懂、聽不懂,無心學習。如果教師在不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一切活動都將是徒勞了。所以,教學中我們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課堂效果,而且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們才能構建和諧輕松的課堂,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至于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信奉的反義詞以及造句 中文發音:信奉[xìn fèng]
詞語解釋:信仰敬奉:信奉宗教|信奉真理|信奉科學。
反義詞:背棄、違背
用信奉造句
1、自從她被查出患有絕癥,她曾經信奉的教義轟然坍塌了。
2、這些信奉的是暴力與兇殘的侵略者不知道什么叫膽大妄為。
3、每個宗教都有自己信奉的神。
4、我一直都信奉我今后一定能夠出人頭地
用信奉的反義詞造句
違背:社會的發展不能違背大自然的意志。
【擴展閱讀:怎么才能學會造句】
造句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貫穿整個小學學習階段。造句訓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準確運用詞語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該如何學會造句呢?
一、正確理解詞義。正確理解詞義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條件,為此,我們應該根據詞義特點和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詞語所處的語言環境,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來理解,這樣才能造出合乎邏輯的句子來。
二、把句子造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實。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學生是這樣造得:“我家種的冬瓜,又大又圓,像個大籃球。”這個句子造得比較具體、形象,卻不真實。我對學生說:“南瓜不像大籃球,而是像個枕頭。所以說,造句也應該強調真實性,不然的話,形象的描寫,就不準確;具體的敘述,也是錯的;感情的抒發,也就不真實。
三、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里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四“字詞句段篇”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基本流程。在這個流程中,句子訓練處于字詞和段篇訓練之間。它既是字詞教學的“升華”,又是段篇教學的“起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造句的時候,不但要讓將句子造對,還應該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語氣通暢,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從而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指導:一種寫話練習的格式為:誰干什么。我們學習寫話,首先得從練習寫好一句話開始。一句話寫好了,然后再慢慢練習學會連貫地寫好幾句話,寫好一段話。一句話,也就是一個句子,應該有頭有尾。頭,就是要寫出是誰或什么;尾,就是要寫出干什么或怎么樣。如:“明明在教室里畫畫”這個句子,寫得是誰,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頭)。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畫畫。”(“在教室里畫畫”是句子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