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5: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例子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英語語法 檢查軟件學習
英語語法是英語作文和英語寫作的基礎。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要期待英語作文和寫作會有什么好成績。有效靈活的英語語法學了可以加倍學英語的效果,更可以厚實良好的英語語法基礎,逐步改善英語寫作練習的錯誤,把寫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英語語法是奠定學生英語作文和個人英語寫作或商業英語寫作必要的基礎英語學習科目。
學英語不要死背語法,但一定要學英語語法,以活用的學習方法才能把英語語法的概念變成腦袋記憶的一部份。學英語語法要像學法律方法,“不要死背而是去活用英語語法”。學英語語法要用欣賞小說的心情去閱讀英語語法教科書。用學唱歌死背歌詞的方式來背語法公式,給學生千萬個保證,絕對學不好。總之,用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條件找出一套有效靈活的英語語法學習方法,學生就已經接近成功了。
一、以活用英語語法的的學習方法來學語法
英語語法的活用采用練習英語作文或英語寫作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寫作除了可以讓學生靈活使用來練習所學過的英語語法,更可以讓學生能逐步加深英語語法的概念并能成為腦袋中的一部份長久記憶。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從英語寫作或練習英語作文的過程去修正英語語法用法的錯誤,無形中建立良好的英語語法基礎,這種過程就和我們在學本國語言的過程一樣,用作文和閱讀來加強語文能力。
我們在上學的學生的階段,在使用中文寫作或對話的過程中,有多少人在學中文的語法或語法甚至句子結構呢?到了我們能寫能講中文的階段已經突破了語言的障礙,已經不知語法為何物了,語法已經無形中融入使用語言文字的過程里了。能夠要以活用英語語法的的學習方法來學語法,很自然地就可以突破英語語法學習的障礙。
二、英語語法學習一定要突破傳統的學習方法
如何學英語才是最有效的呢?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學英語不用去死背而是去活用英語語法絕對是正確的,但是學英語不用去學英語語法,那是不可能的。
英語語法學習一定要突破傳統的學習方法。拼命式地閱讀英語語法參考書和教科書,或只把學習的時間花在作無窮盡的英語語法練習題目或死背語法題庫的練習題的傳統方法會讓學生考試拿高分,只是準備考試的方式而已,但沒有用英語閱讀或英語寫作的學習方式,英語語法最終只是腦袋的暫存記憶而已。
三、靈活運用英語語法使用線上英語語法檢查軟件逐步改善語法和拼字錯誤
現以是網絡的時代,學生不僅能通過課堂學習,更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線上各類英語語法檢查軟件讓學生可更有效率來活用英語語法,逐步改善英語寫作練習過程的語法和拼字錯誤。以Ginger為例,他是一款智能程度極高的鍵盤app,擁有翻譯、英語語法檢查等非常實用的功能。而且,Ginger現已有中文版,就是說可以實現拼音輸入法了。英語語法檢查軟件Ginger Grammar Spell Checker的英語語法檢查程序是使用特殊的英語語法專利技術,并且以英語完整句子的上下文相關內容為依據(context of complete sentences),以高度的準確性在線上來更正英語語法的錯誤(grammar mistakes),英語用字錯誤(misused words)和英語單字拼字錯誤(spelling mistakes)。
各類線上英語寫作語法檢查軟件就像一位英語家教來檢查學生的英語語法以更正并且改善學生的英語作文和英語寫作練習過程中的語法和拼字和用字的錯誤,讓學生的寫作提升到新的境界。
運用網絡檢查軟件檢查并修正各類的英語語法的錯誤用法,包括其他英語語法檢查軟件和英語單字拼字檢查軟件無法更正的語法錯誤。以下是英語語法錯誤用法和更正的一些例子: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修正介系詞的語法錯誤用法,校正例子如下:
He was falling on love.語法檢查更正為He was falling in love.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校正動詞時態的語法錯誤用法,更正例子如下:
They’re gone to New York in two weeks.語法檢查修正為They’re going to New York in two weeks.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更正主詞動詞一致性的語法錯誤用法,修正例子如下:
The smell of flowers bring back memories.語法檢查校正為The smell of flowers brings back memories.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校正代名詞的語法錯誤用法,修正例子如下:
My friends and me went to the cinema.語法檢查更正為My friends and I went to the cinema.
I saw anybody there.語法檢查更正為I saw nobody there.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校正名詞單復數的語法錯誤用法,校正例子如下:
Six people lost their life in the accident.語法檢查更正為Six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accident.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更正連續名詞的語法錯誤用法,校正例子如下:
Sheryl went to the tickets office.語法檢查修正為Sheryl went to the ticket office.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依據英語句子的上下文相關內容來檢查語法
依據英語句子的上下文相關內容來檢查語法,各類線上英語語法檢查軟件可辨識錯誤的用字并用正確的用字來更正。
英語語法檢查軟件修正英語錯誤的用字,校正例子如下:
Many rare animals inhibit the island.語法檢查更正為Many rare animals inhabit the island.
線上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檢查更正拼字是依據英語句子的上下文相P內容,來選擇最適合句子含義的更正。只要按一下鼠標點擊,學習檢查軟件就會結合語法檢查和拼字檢查功能,立即在線上正確地檢查更正一個完整的句子。
根據上下文相關內容,同樣的拼字錯誤會有不同的校正,修正例子如下:
The marble statue hed a big hed.拼字檢查更正為The marble statue had a big head.
更正英語發音拼字的錯誤,即使是非常特殊的發音拼字,修正例子如下:
Fizix is a great subject.英語發音拼字檢查更正為Physics is a great subject.
校正不規則變化的動詞,更正例子如下:
He flyed to Vancouver.語法檢查更正為He flew to Vancouver.
四、加強練習英語作文或英語寫作來突破英語語法的障礙
學好英語和活用英語語法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常練習英語作文或英語寫作。而且使用創新突破的線上英語語法檢查軟件檢查更正寫作練習過程中的語法和拼字和用字的錯誤,不只讓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方法擺脫傳統僵硬無聊且只重記憶忽視活用的學習方法,而且逐步讓學生的英語作文和英語寫作能力到達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羅甫義.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解析[J].中學生英語,2017(06).
我的老師安迪
我的老師安迪是一個英俊的小伙子:中等微胖的身材,短短的頭發,常常穿一件深色襯衫、一條深色西褲、一雙黑皮鞋,打著一條寬寬的領帶,拿著一本爛爛的教科書,常常微笑地和人聊天,隨和極了。
每次我們去上他的選修課的時候,他常常慢慢踱進教室,剛把教科書和茶杯放下,掏出口袋里的錢包,就迫不及待地摘掉領帶,然后微笑地和大家打招呼,我們的英文聊天就開始了,主要是同學們用英語說,他在適當的時候幫助大家用英語把話說得更地道一些。聊天的話題很廣泛,天南海北,什么都聊。也有卡殼的時候,這時候同學們就齊心協力,絞盡腦汁地想盡各種辦法讓安迪明白我們想說的意思,然后安迪把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教給我們,并且圍繞著這個知識點盡可能多地教給我們相關的英語知識。每當解決完一個問題,大家都非常開心。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為了讓我們明白一些英語表達的意思,安迪常常會舉許多生動的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涉及到人,他便常常以他自己、他的妻子或者他的同事得瑞為例。如果例子和他有關,他常常會有些害羞地感嘆一下:“啊,我的臉皮好厚啊……”大家快笑倒了;如果例子和他的妻子有關,他就會悄悄地叮囑我們:“要保密哦,千萬不要讓我妻子知道了,否則我就慘了,piapia。”我們就趁機索賄,虎視眈眈地看著他的錢包。他便急忙地護住錢包,小聲嘟囔:“我是個窮鬼,沒有錢啦,沒有錢啦……”特像中國的一個著名的文學人物- 孔已己。大家又快笑倒了;如果例子和他的同事得瑞有關,我們就小小威脅威脅他:“回頭要告訴得瑞啦,就說安迪在說你壞話呢。”他又嚇壞了。有一天,他正在拿得瑞舉不好的例子,話音剛落,得瑞就從教室門口探一個腦袋進來,問他:“找我有什么事嗎”原來得瑞正從我們教室經過,聽到自己的名字,還以為安迪需要幫助呢。安迪連忙回答:“啊,沒什么事。大家都在說得瑞可好了,我們都喜歡你。”等到得瑞心滿意足地走遠了,安迪就偷偷做一個抹冷汗的手勢,這回大家徹底笑死了。
大部分同學都是上班族,忙碌一天以后,從很遠的地方趕過來上晚上的課,多多少少有些疲倦,有些饑餓。安迪便是通和過大家聊天的方式,讓大家有時間休息休息,補充一些食物,順便等等那些因為堵車而稍稍遲到的同學。等大家精神頭兒好些了,人也到得差不多了,我們就開始上課了。當然,又是笑成一團。
在學校里,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還放松了身心。我喜歡安迪老師的教學方式,我喜歡學校里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 成分分析法 話題凸顯 主題凸顯 漢英對比
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微博這一社交網絡變成了人們交際的重要平臺。在微博上時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小段子,例如:
大學里有兩種人不談戀愛:一種是誰都看不上,另一種是誰都看不上。大學里有兩種人最容易被甩:一種人不知道什么叫,一種人不知道什么叫。這些人都是原先喜歡一個人,后來喜歡一個人。外國人看到這個得哭了吧!(@冷笑話精選)
為什么外國人會哭?我們可以從漢英對比的角度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其無法解釋時,采用深層結構和轉換進行解釋。
首先,勉強將其翻譯為: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who would not fall in love:One is those who ignore everyone,the other is those who ignored by everyone;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who are easily dumped:one kind is those who don’t know what is love,the other kind is those who don’t know what is make love;All these people used to like someone,then they like being alone.
先看第一句:“一種是誰都看不上,另一種是誰都看不上”。用構成成分分析法分析這個句子似乎不適合,因為句式是一樣的。而通過深層結構轉化我們可以知道,看起來的句式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實際上為:“一種是無論誰他都看不上”,這里的“誰”是他看不上的對象和賓語;“另一種是誰都看不上他”,這里的誰作為主語,而“他”則變為了賓語和對象;漢語的完整句子中,主要是靠語序來表達的,縮略的句子中,主要是靠語境來表達的。而英語中就顯得簡單清楚,用語序和被動語態來表達:ignore everyone和ignored by everyone。
再看第二句:“大學里有兩種人最容易被甩:一種人不知道什么叫,一種人不知道什么叫。”及英文翻譯:“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who are easily dumped:one kind is those who don’t know what is love,the other kind is those who don’t know what is make love.”這個例子里面,英語翻譯的句式是一樣的,只是賓語不同,同樣的句式結構并不會引起不同的意思;漢語中按照句子成分來分析,兩個句子的語義差別在于“什么、叫做、愛”和“什么、叫、”的差別上,其實就是“叫做”和“叫”的差別引起了后面的不同意思。這個例子中英漢的差別主要在于詞匯意義的差別。
第三句是:“這些人都是原先喜歡一個人,后來喜歡一個人。”其英文翻譯是“All these people used to like someone,then they like being alone.”英語中,表示和這句漢語相同意思的句子看起來完全不一樣。雖然兩個小句用的都是主謂賓的結構,前一個小句加上了時態“used to”,后一個小句的賓語是一個不定式的賓語,但是基本上這兩個小句之間不存在漢語中的那種關系;而在漢語中,原來喜歡一個人,這里的“一個人”是數詞+量詞+名詞的組合,表示一個個體,這里的“喜歡”還有愛慕、愛戀的意思,其對象是人;后來喜歡一個人,這里的“一個人”是代指一種狀態,一個人單身的狀態,這里的“喜歡”有習慣的意思,對象是客觀的一個狀態或者我們也可以考慮從深層結構對其進行轉換解釋:原先喜歡一個人的“一個人”可以由深層結構“有一個人名字叫小花”轉換而來;后來喜歡一個人的“一個人”可以由深層結構“他總是自己一個人出去玩”的轉換來解釋。
那么,為什么在漢語中會出現看起來完全一樣的句子,但是表示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而英語中卻不會。
可能的原因之一在于,漢語是話題重要的語言,而英語則是主語重要的語言。從理論上看,自從Li & Thompson(1976)首先提出以“話題凸顯(topic prominence)”或者“主語凸顯(subject prominence)”為標準[1],給人類語言作類型學的分類以來,已經在國際語言學界普遍把漢語歸類為話題凸顯的典型,把英語歸入主語凸顯的典型,導致這一類型學差異的原因參見《英漢主語賓語性質的差別及其對話題化的影響》的文章,我們在這里主要拿這個結論對上面的例子進行分析。
文中對主語和話題的區分進行了探討,并設立了區別漢語主語和話題的形式標準和意義標準如下供參考:主語凸顯的特征有:(1)可以加焦點標記“是”;(2)可以用疑問代詞提問;(3)所在結構可以用于句子和從句;(4)主語是行為動作的施事或者性質狀態的主體。話題凸顯的特征有:(1)不能加焦點標記“是”;(2)不能用疑問代詞提問;(3)只能用于句子層面;(4)只是一定的事物。話題代表的是一個舊的、已知的信息,因此與表達新信息的焦點標記不相容,也不能再用疑問代詞提問。主語是一個語法結構的概念,因此可以用于句子和從句兩個層次上;而話題是一個篇章概念,只能用在獨立的句子上,而不能出現在從句里。[2]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上面提出的例子:“原先喜歡一個人,后來喜歡一個人”。這里基本符合了前面提到的話題凸顯的主要特征:不能加焦點標記“是”、不能用疑問代詞提問、只能用于句子層面及指示的特定的事物。這個例子里面,雖然句子的形式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從整個篇章的概念來理解,是可以知道他們表達的不同意義的。再看同個例子的英語,They used to like someone,then they like being alone.英語中的結構明顯和漢語不同,主語是行為動作的主體,所在結構可以用于句子和從句,也可以用疑問代詞提問,比較符合主語凸顯的特征。
文中還談道,英語是對動作行為矢量方向敏感的語言,矢量方向是由起點和重點一起確定的。動作的起點一般為主語(施事),動作的終點一般為賓語(受事),所以在語法上也就表現為,英語的動詞一般要有一個主語,賓語也一般不大能省略。這一特征又進一步限制了話題的使用。而漢語的動詞對矢量方向不敏感,因此語法上不要求一般表示動作起點的主語和終點的賓語一定使用,所以其主語賓語可以自由地被省略。主語賓語的自由省略,也為話題化的大量使用提供了條件。[3]
從動詞矢量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例子:一種是誰都看不上,一種是誰都看不上。漢語中,“看不上”這個動詞并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發出這個動作及這個動作指向的對象,所以這兩個“誰都看不上”就有了兩重意思——一是無論是誰,他都看不上,另一個是誰都看不上他;而在英語中,One is those who ignore everyone,the other is those who ignored by everyone,ignore這個動詞指向很明確,前一個小句指向的是everyone,后一個小句用被動語態,指向的還是everyone但是意思就不一樣了。
本文對網絡上的一個段子,從漢英對比的角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漢語是偏向話題凸顯的語言,英語是偏向主語凸顯的語言。兩種語言在具體的使用中,由于動詞的矢量特征不同等原因,造成句子的形式和結構也不盡相同。外國人在學習漢語時,應該重點注意這些差別,注重語境和話題在漢語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學習漢語。
參考文獻:
[1]Li Charles N.And Sandra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A].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6:457-490.
[2]吳靜,石毓智.英漢主語賓語性質的差別及其對話題化的影響[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5):75.
關鍵詞: 文化視角 福州市 漢語公示語 英譯翻譯
一、引言
作為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擁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這里依山傍水,文化昌盛,名人輩出,林則徐、嚴復、冰心、林覺民、沈葆楨、陳景潤、侯德榜等名人志士均來自福州。從宋朝至今這里涌現過4100多位進士,31個狀元及67位院士。深厚的人文底蘊孕育出了獨有的福州城市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雖然福州文化底蘊深厚,但福州市的文化設施建設卻還不完善,其中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將對從福州市區搜集到的公示語從文化與翻譯的視角進行分析與探討。
二、語言、文化與翻譯
語言、文化和翻譯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語言文化能夠被保存并代代相傳;文化是語言的韁繩,它能制約語言的發展;翻譯就是一種對語言和文化的具體運用。從某種程度上講,翻譯就是對兩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能讓人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和異域文化,對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相同之處的正確理解有助于做好翻譯的工作。正如美國漢學家John Deeney所說:“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取生命的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李建軍,2010::3)
關于文化的定義莫衷一是,現代文化人類學把文化的本質特征概括為:(1)文化是經由社會習得的,而非遺傳獲得的;(2)文化是一個社團成員所共有的,而非某一個人所獨有的;(3)文化具有象征性,語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統;(4)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關聯。(方夢之,2003:305)本文以此定義作為依據對福州市公示語所出現的文化翻譯的錯誤展開討論。
三、福州市公示語英譯出現的文化問題
1.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錯誤
例1.龍的傳人(Descendants of Dragon)
該例子來源于一個公園的一座雕塑,在中國文化里“龍”被視為權利的象征,龍是一種喜慶和吉祥的預示,但是在英語文化里dragon是一種可怕的怪物,它暴力而又邪惡,如果用“Descendants of Dragon”來指龍的傳人,那么在英美人看來,我們的民族就是一個怪物的民族,這與我們的期望是不一致的。這個公示語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后代,因此這個例子可以翻譯成“Chinese Descendants”。
例2.老人或兒童乘電梯需有家人陪同(The aged and children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family members using the escalator.)
在中國人們能經常在各個場所看到類似的表達,因為在中國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價值觀里,人們不認為老者即為弱者,若是他們受到這樣的“愛戴和尊重”,他們就會認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和不敬,其實這個公示語只是在超市里提醒人們乘坐電梯時要照顧好各自的家庭成員,因此建議把這個公示語翻譯成“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family members when using the escalator.”
例3.紅房子(Red House)
這是一家化妝品店的名字。店主選用這個名字是希望店里的生意紅紅火火。在中國文化里“紅”字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它象征著“興旺、好運、成功、順利”等,然而在英語文化里“red”給人很多不好的聯想,如“血腥、危險、暴力、激進”等,那么這些負面的聯想肯定不利于生意的興旺。這家店主營女性化妝品和護膚品,從這個角度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說這家店就是廣大女性朋友的好友,而這些女性們也就是它的忠實粉絲了,因此我們可以選擇“her fans”作為這個店名的翻譯,而且“her fans”的發音與漢語的“紅房子”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英語里,賣化妝品或者護膚品的店鋪可以被稱為“beauty supply”,因此建議這個例子改譯為“Her Fans Beauty Supply”。
2.文化缺省導致的翻譯錯誤
例4.相傳戰國時期有一支古氏族“于越氏”居此而得名。
Yushan is named after an ancient clan “Yu Yue Clan” settled her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這個例子里的問題在于對“戰國時期”的解釋不夠具體,建議把戰國時期所指代的具體時間補上去。當然這個例子還有一個小小的語法問題,按照英語語法的要求,在定語從句中充當主語的關系代詞是不能被省略的,因此建議把“who”補上去。這個例子可以改為Yushan is named after an ancient clan,“Yu Yue Clan”,who settled her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5BC-221BC).
例5.謹防醫托Beware of Cheating
醫托是中國社會特有的現象,醫院貼出這個告示的目的是提醒廣大病人及病人家屬切勿盲目相信一些依托的言辭而上當受騙。但是如果說只把這個漢語公示語翻譯成Beware of Cheating的話,那些在醫院里看病的外國朋友們就會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他們在醫院要謹防受騙呢?到底是誰要騙他們?是醫院的醫生護士,還是有其他人呢?為了不造成這些誤解,正確的做法是把這個例子所隱含的意思翻譯出來,因此建議改譯為:Beware of liars who persuade you to go to unqualified hospital or clinic。
例6.嚴復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Yan Fu
這個例子來源于福州市的一個景區。嚴復是中國當代歷史中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然而對于那些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外國友人,如果不進一步解釋,他們就會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景點,不會認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所以補充解釋是必要的,這樣就能避免因文化缺省而導致的翻譯錯誤,因此建議改為Former Residence of Yan Fu(a great thinker,translator and educationalist in modern China history).
3.文化誤解所導致的文化翻譯錯誤
例7.熟食Cooked
這個例子來源于福州的一個超市。在中國文化里人們傾向于用“熟食”來指代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都是煮熟的,比如一些腌菜、沙拉或者涼拌菜就沒有經過煮熟。在英語文化里,人們會使用“ready food”來指代已經準備好的,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因此建議選用這個翻譯。
例8.夏浪餅坊Xialang Cake Mill
中國語言文化喜用各種不同的詞匯來表達同一個或者同一種類的東西以彰顯出語言的多樣性。在中文里人們會用“面包店、糕餅店、蛋糕坊、烘焙坊”來指代英語中的bakery(a building where bread,cakes etc are made or sold)(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楊信彰,2005:135)。因此建議改譯為“Xialang Bakery”。
例9.明視眼鏡Mingshi Glasses
雖然這個例子只有四個漢字,并沒有顯示出“店”這個字,但中國讀者很清楚這是一家眼鏡店的名字。在英語里有“optician”這個單詞指的是“驗光配鏡師”,按照英語語法,我們只需要在這個單詞的后面加上一個撇號就可以表達出眼鏡店的意思,因此這個例子可以改譯為“Mingshi Optician’s”。
四、結語
公示語的翻譯是應用翻譯當中的一種,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想要做好公示語的翻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示語的翻譯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關注文化內涵對公示語翻譯的影響是一項重要而又困難的任務。文化翻譯的錯誤是各種翻譯錯誤類型中較為高級的錯誤,譯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能有效地改正這類翻譯錯誤,但是這類翻譯錯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形象,因而譯者應該從各個方面提高文化素養,提高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建軍.文化翻譯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3.
關鍵詞:英語謎語 英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5(b)-0229-011 什么是謎語
謎語是指一個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一般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通常被當作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游戲(牛津高階英漢詞典,2004:1395)。因為里面包括一個謎面,所以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它也與一般的意象圖式具有很大不同。你既可以回答謎語,也可以解開謎語。有時一個謎語會有兩個以上的答案或者解法。
英語謎語的一般結構。
一個英語謎語通常由一個謎面和一個謎底組成。用公式表示如下:
riddle=question/problem+answer/solution(謎語=謎面+謎底)
英語謎語的一般規則,歧義,如果一個單詞或者句子能夠被從兩個及以上的角度理解或者解釋,那么它就具有歧義(Fromkin & Rodman,1983:169)。歧義可以分為詞義、結構、語音、語用等四個方面。以下是一些關于歧義的例子。
詞義歧義
He is calculating.
She cannot bear children.
We’ll be at the bank for some time.
David has plans to leave.
The boy is drawing a cart.
The girl found a book on Main Street.
結構歧義
The English history teacher is having her tea.
They are moving sidewalks.
Peter likes Mary more than Mike.
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Lily and Joe or Bill frightened the sheepdog.
He is a short story writer.
語音歧義
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 one /wi:k/.
We need some more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s not the one he wants. (?)
語用歧義
The cage is unlocked.
My car has a flat tire.
That’s not a good idea.
2 創造性思維
創造力是指想象或者發明出新的事物的能力。創造力同樣也是一種態度:接受改變和新事物的態度;愿意琢磨新的點子和可能性的態度;對待未來持有的靈活的態度:即享受現有的,并想辦法去改進。
在正規教育中,批判性思維一直被提倡,它強調分析的技巧性——?教給學生怎樣理解要求,思維要跟上或者自己創造一個論證邏輯,找出答案,去除不正確的解決方式而著重于正確的解決方式。然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探索一些想法,產生不同的可能性,從而尋求不止一種答案。
在解謎的過程中,上述兩種思維方式對我們都很重要。首先,我們必須分析問題;然后,考慮可能的解決方案;然后選擇并實施最佳的方案;最后,我們必須對這個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評估。這個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交替出現的過程。在實踐中,兩種思維方式一起發揮作用,密不可分。請看下面的謎語。
想象以下成對阿拉伯數字之間的對話。
0—8;0—10;0—101;6—9;7—2;1—3;3—8;8—3
想象以下成對漢字之間的對話。
熊—能;掰—分;兵—丘;丑—妞;王—皇;果—裸;巾—幣;臣—巨;
自—目;晶—品;茜—曬;個—人;占—點;日—曰;辦—為;叉—又
3 意象圖式
圖像是特定呈現經驗的心理表征。我們的知識世界在記憶中按照一定的慣例組織并呈現,這就是模式。意象圖式是每個人從與世界的日常互動中派生出的簡單而基本的認知結構(Ungerer & Schmid,1996:160)。一個意象圖式是一個循環提供對不同經驗有組織地理解的心理模式,同時也作為源域提供對其它經驗的理解。源域是一個與目的域對應的概念。意象圖式也可以叫做“理想化認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它指的是在我們創作或解釋文字的過程中,把自身掌握的知識背景理想化地推斷為其他人也都掌握了。請看以下例子,結合意象圖式理論,思考斜體部分指的是什么。
When Bill saw John kissing Cathy, he punched him.
George tried to make toast in the broiler but he burnt it.
George tried to make toast in the broiler but he broke it.
The city council refused the woman a parade permit because they feared violence.
The city council refused the woman a parade permit because they advocated violence.
Michael ordered a hamburger from the waiter. He brought it to him quickly.
The plane was late, the hotel wasn’t fully built, and there were crowds everywhere she went. I think it really disappointed her.
眾所周知,商務英語是指非英語母語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概念,更準確的說,它包括普通商務英語和專業商務英語。前者是指那些與商務活動有關的書籍、雜志、新聞等,后者只包括文件、法律、規章、信件、專業理論和商務活動中慣例。
因為商務英語是與國際貿易緊密相連的,所以很多非英語母語的外國人在研究商務英語時的目的就是和美國、英國等講英語的國家做買賣,或者是在本國的外國公司打交道。
國際商務英語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交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商業活動中,我們需要彼此熟悉有關商品的各種信息,包括名稱、價格、質量、數量等等。貿易雙方需要首先建立貿易伙伴關系,并在貿易條款上制定詳細的協議,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雙方的相互交流。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隨著商業、文化、科學、技術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不斷擴大,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一種主要工具,在世界貿易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國際商務英語也是一門藝術,它的目的就是賺錢。在我們國家來講,掌握了商務英語,就為大學生就業拓寬了就業渠道,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國際商務英語的特點。
國際商務英語寫作主要是指商務信函、備忘錄、電報、傳真等。在國際商務交流中,書面形式的信函就特別重要,它是一種有法律銷路效率的記錄,所以國際商務英語的信函必須在用詞上目的明確,措辭準確,格式正規。清楚的,有效的商務寫作不僅讀起來順暢,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傳遞信息,對你的事業也是大有好處的。商務英語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把握國際商務英語的語氣
國際商務英語寫作中語氣是很重要的,倉促而就的信函不會有效甚至還會惹惱對方而黃了一柱生意,所以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以讀者為中心:寫作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你要寫給的對象,要使對方感到你是體貼的,恭敬的,而且你非常在意對方興趣和利益。例如:
1、WehavereadyourarticleanalyzingtheworldmarkedtodayintheMayissueofyourChamber''''sbulletin.Sinceourmarketingdivisionispreparingastudyoftheworldmarketaswell,wewillneedacopyofthatarticle.
2、Weareconsidevingexpandingbusinessoverseasandneedtoestablishbusinessrelationswithyou.
盡管這兩個例子都清楚地表達了意思,但是語氣太直接,使對方感到不舒服。所以是不成功的。再看下面兩個例子,內容完全一樣,但效果完全不同。
1、WehavereadwithinterestyourarticleanalyzingtheworldmarkettodayintheMayissueofyourchamber''''sbulletin,Sinceourmarketingdivisionispreparingastudyoftheworldmarketaswell,wewillappreciateitifyousendusacopyofthatarticle.Ifwithoutreferencetoyouroutstandingresearch,ourstudywillnotbecomplete.
2、Weareconsideringexpandingbusinessoverseasandwishtoestablishbusinesswithyousothatbusinesscouldbedevelopedtoourmutualbenefits.
很顯然改后的信函語氣更委婉,補充的詞theinterest;wewillappreciate等充分體現了對對方尊重。
語氣要樂觀:樂觀的語氣有助于發展雙方的友誼,雙方的信任度,還有對合作的樂觀。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積極的印象是非常必要的。要把這種積極合作的情緒傳遞給對方。比如:Weextendourthankstoyouforyourcooperationyouofourreadinesstoreciprocateatalltimes,這種樂觀的語氣有助于建立一種良好的生意伙伴關系。
語氣要禮貌:在國際商務信函中,禮貌的語氣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信函中的交流理解起來更容易,也更易為對方接受,我們比較下面的兩個例子:
1、Wearesorryyouhavemisunderstoodus.
2、Wearesorrysedidn''''tmakeourselvesclear.
兩個例子說的是同樣事件,但是第一個句子會使對方覺得造成誤會的責任在他而心感不悅,而第二個句子強調了誤會這一事實,并指出責任在我一方。這樣更易對方接受,更易建立更穩固的商業關系。
要多用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在商務寫作當中,太多的被動語態和非私人性的語氣會使對方覺得陌生,有可能會傷害彼此之間的關系,所以盡量多使用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這樣會使信函顯得更像在交談,更直接,也更自然。例如:
Theclientwillprovidethecapital.-Capitalwillbeprovidedbytheclient.
Ipreparedthebudget.比較起來主動語態更有動感,而一人稱的使用也體現了一種自然的對話式的表達方式,留出了語言含義的最大空間。
雖然主動語態在很多情況下更有效,但有些上下文的需要要求使用被動結構。比如在商業策略或法律條文中,不強調主語或動作的行為者時,多用被動結構。如
Thecomputerroomwasleftopen.
Manyerrorsweremadeintheprogram.
二、6C原則
為了成功地進行商務信函交流,我們需要遵循如下幾個規則:
1、Clearness:不要讓讀者猜測你的意思,要清楚陳述,明確意思。比如:IneedtherecentE&Oclaimsreportaslkmnl;nk,soonaspossiblesoIhaveenoughtimetoreviewitbeforetheupcomingdepartmentmeeting.(vague)
Pleaseprovidemewiththe2004second-quarterreportonE&OclaimsbySept,1,soIcanreviewitbeforetheSept.15departmentmeeting.要清楚一個句子只表達一個含義,相關句子要注意期間的邏輯關系。
2、Conciseness:要保證所有的詞,句,段落一定要簡潔,直接。能夠用一個詞的地方不要用兩個,能用短語的地方不要用句子,能用簡單的句子不要用復雜的句子。
Forexample:Using"prefer"insteadof"expressapreferencefor";Using“please”insteadof"Willyoubekindenoughto";Using“expect"insteadof"anticipate"同時,在一個句子當中盡量不要重復同一個詞。如“Pleasequoteyourbestpriceforyourbestquality,Recommendedversion:Pleasequoteyourlowestpriceforyourbestquality.
3、Correctness:準確包括書寫形式準確,語法準確,拼寫準確,修辭和標點準確。因此我們要注意你的信息的選用是否超出問題的范圍;所使用的陳述是否符合政策允許等等。
4、Concreteness在國際商務英語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具體地表達我們的意思,避免含混和概括。比如:Ourapplesareexcellent.-Ourapplesarejuicy,crispyandtender.SmithsonCompanyisourbigbuyers.-SmithsoncompanydidmorethanonemillionUSDworthofbusinesswithusin2002.句中的“極好”和“大的”意思籠統,不如具體的數字更能說明問題。
5、Consideration細致是指要從對方的立場來考慮整個事情。比如你想推銷自己的產品,那么你要在信中說明如果對方買了你的產品會得到什么樣的益處,這樣就很容易喚起對方的興趣和購買欲望。比如:Acceptanceofourofferfrommanycustomershasproventhatourpricesarereasonable.Yourorderinquantitieswillsurelyaccordwiththemarketdemandatyourendandbeofgreatbenefittoyourcompany.
6、Completeness:完整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事實完整,而是說明完整。要用最有效的辦法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來實現你的目的,充分詳實地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比如你要寫一封信給供貨商,告訴他貨物沒有及時運到,信中要包括以下幾點
⑴提醒對方發貨時間
⑵對方違約
⑶所造成的損失
⑷賠償事宜
⑸希望不要再有此類事情發生
三、國際商務英語的文體特征
1、縮寫詞的作用:在國際商務英語寫作中,經常使用縮寫詞來節省空間和時間,這也非常符合商務信函簡潔這一特征。比如:
成本加運費CFR=costandfreight
貨交乘運人價格FCA=freecarrier
金額Amt=amount
水漬險WPA=withparticularaverage
2、商業記號和密碼的使用:在國際商務英語信函中這已是一個獨特的國際傳統了,特別是在電報和電信中。下面只是其中的幾個例子。
@at,each單位
FF=Frenchfranc法國法郎
Us$=USdollar美元
Rs=rupees盧比
3、“/”的使用:在商務信函中,“/”被用來分開可替換的兩個東西,也可用來表達“每”的意思等等。例如:
M/W=measurementorweight
L/C=letterofcredit
B/L=billoflading
D/P=documentsagainstpayment.
4、多用短而簡單的動詞:很多人認為,短而簡單的詞比那些華麗的詞更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像迷宮似的長單詞會使讀者誤會或者干脆就不懂文中的含義。例如:
Pleasespecifyyourrequirementbyreturnmail."Specify"isusedinsteadof"Statedefinitely."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理念;實踐
一、語法教學的趣味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是一項基礎而復雜的學習內容。沒有扎實的語法基礎,學生就無法順利地進入下一步的英語學習中,而語法學習又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困難性,因此,想要提高語法的教學效果,老師就應該注重英語的語法教學,通過樹立創新的教學理念,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趣味性的語法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從而促進學生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創設合適的教學語境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語法教學語境,這樣不僅能使語法教學逐漸向著實用性方向發展,還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是否能將課堂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個問題一直是英語教學關注的問題。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初中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或者實際存在的物體來進行教學,這樣既能使學生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識,還能讓學生切身體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高。如,在分析定語從句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然后列舉出相關的例子,例子中一定要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在分析語法規則的同時,也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際物體,然后進行深入分析。把生活實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但能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能促進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加強對語法教學的重視,樹立創新的教學理念,采用趣味性語法教學方法,在積極引導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的同時,有意識地將語法教學理念與生活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摘 要:當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學習英語似乎被演繹成一種全民的事業,亦或是在當代社會下生存的基本本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學習英語的行列,每個人本著學習英語的不同目的,根據個人的需要以及時間安排,選擇著不同的英語學校或者英語學習班。與此同時,各種英語教學機構和組織也像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一時間使英語學習者們不知何去何從。可是不管每個人的處境如何,對英語最根本的學習――英語語法的學習,應該是統一的、基礎的更應該是扎實的。
關鍵詞:英語語法 語法教學 多樣性
所謂英語語法,就是英語中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主干,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簡單來說,語法就是把學習者所學的單詞和短語按照固定的法則組合起來,從而達到順利溝通的目的。接下來,我們談談英語語法的教學目的。在英語教學中,開設語法教學,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擴展詞匯、短語的同時,正確、熟練地掌握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任何版本的語法書和教材都應該按照從基本的詞與詞之間的法則到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法則,逐漸過渡,實現從簡入深的教學原則。
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我們有著多年的漢語學習方法,然而同樣的學習方法拿到英語學習中是不奏效的。這是因為英語和我們漢語在語法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覺得英語不好學的原因了。所以說,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談一談英語語法教學中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
一、針對學生普遍認為英語語法難學,做好語法重點和難點的分析,讓學生明白學習過程中的輕重之分,重點的地方,一定要勤加苦練。例如,在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致性的問題。所謂一致性原則,一是指英語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的一致,讓學生明白記住類似于“I am、You are、He/She is、We are、They are”這樣的搭配,不要在使用過程中,寫出或者說出“I are、I is”這樣的錯誤結構。二是指文章或段落中,一句話中或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時態一致原則。很多英語教師在工作中會經常發現類似于這樣的現象:①When my mother came home yesterday,I’m watching TV.②Last week,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We buy a lot of thing we like.以上兩個例子都存在時態不一致的問題。第一個例子中,復合句的主句和從句謂語動詞時態不一致,這樣的表達就不能說明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這是一個錯句子。第二個例子中有兩句話,顯然兩個句子本應該是在描寫同一件事情,然而,后一句和前一句的謂語動詞時態并不一致,也是很難讓人理解這是在寫同一件事情。諸如以上這樣的語法錯誤,英語教師必須采用讓學生多寫文章、多造句,同時加強口語口頭造句和說話練習的手段,讓學生逐步地養成英語說話和寫作的習慣。
二、英語語法教學要與大量的漢譯英造句練習相結合。教師可給出一定數量的英語中常見的句式結構和相關的例句,然后讓學生自己動腦運用自己所學的詞匯造出同樣句式結構的句子。在這樣的練習中,模仿、重復、大量是必要的三個重點。
比如,教師在講解存在句型(There be)時,要先解釋好存在句型的意義。存在句型是一種表示在某地或某時存在某物的特殊句式結構,說它特殊,是因為在句子中be之后出現的名詞,是這個句子的主語,而前面的be則是謂語。然后教師給出例句: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這句表示“在我家前面有一棵樹”。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party next week.這句表示“在下周,將會有一個英語晚會”。兩個例句充分說明了There be 這一句型是表示“存在”這一意思的。最后安排學生仿照兩個例句做造句書面練習和口頭練習,在大量的練習中,讓學生們對句子結構產生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就能夠在實際運用中,發揮自己的語言能力,達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必須本著精講多練的原則,不能只注重講解,而忽略學生自己大量的練習;也不能只要求學生多練多做題,而沒有在開始的時候,把語法現象講透徹。講與練,必須緊密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才能使學生樹立起重視英語語法的觀念,講究英語語法在實際中的準確運用。
關鍵詞: 《英語寫作基礎教程》 教材分析 教法運用
1.引言
教材的選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若想把課上好,教師首先必須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在高校外語系任教六年來,筆者一直教授英語寫作課。該門課程所用教材為丁往道、吳冰主編的《英語寫作基礎教程》,曾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并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是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學生編寫的,難度和內容適合英語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如下是筆者對該教材的分析及使用建議。
2.章節構成
《英語寫作基礎教程》一共包括八個單元,從遣詞造句、段落開展的培養入手,逐步進行謀篇布局到文章寫作。
3.優點
3.1系統性強。
整體的編寫依照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每個章節的編寫都遵循由理論到實踐的原則,即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習內容的舉例及分析,練習。
3.2實用性強。
本教材是按照從小到大,即從標點、詞語、句子到段落、文章的次序排列的,這樣的編排方式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領會和吸收寫作技巧。通過對各章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學到從選詞造句到展開段落和組織一般文章的一些基本方法。
3.3實踐性強。
本教材提供較多的例句、例段和范文,不僅可幫助學生理解寫作方法,還可供學生模仿。此外,每章后面都附有一定量的練習,可以起到鞏固知識、加深印象的作用。
4.有待改進之處及建議
4.1某些章節理論過于冗長,重點不夠突出。
第一章涉及手稿格式,如詞語的移行、單詞首字母的大小寫等,另外詳細講授了12種標點的用法。筆者認為,本章的內容稍顯冗長,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只重點論述學生常用并常出錯的知識點即可。在本章的手稿格式部分,可以對題目的寫法進行詳細講解,比如哪些詞語不用大寫,題目的形式(詞組、疑問句、陳述句等)。標點部分論述得過細,重點不突出,不需要每個標點都涉及,也不需要把一個標點的所有用法都一一列舉,可以重點講解容易出錯的標點。
4.2某些章節內容不夠完整。
該部教材中第六章(Composing Essays)主要涉及記敘文和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事實上,除了應用文(第七章內容)以外,本章還應包含其他重要文體,如議論文、描寫文。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專業四、八級,雅思,托福等考試的作文中,議論文一直都是重點考查對象,學生需要學習并掌握該種文體的寫作。筆者認為,本章沒有把議論文和描寫文包括在內是一個不足。
4.3某些例子過老,不夠與時俱進。文章中有些例子過老,最好替換掉。第六章中有個說明文的例子,題目為“One-Child Policy Suited to Current Social Conditions”,目前“二孩政策”是熱點話題,也是剛剛制定的政策。在第七章關于邀請的例子中,有一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邀請某人來參加什么活動”。這些例子過老,不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筆者認為,應該選擇一些跟得上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范文進入教材,這樣,學生在學習范文的過程中才能更接近現實社會,能夠學習到洋溢著時代特色的語言、接觸到最新鮮的語料,從而可以擴大詞匯量,積累寫作素材,開拓寫作思路。
5.使用該部教材的建議
5.1刪減。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第一章中可以只講題目的格式和寫法,以及漢英差異較大的標點的用法,其他的刪去不講;第二章可以重點講授如何正確恰當地使用詞匯,其他知識比如詞匯的種類、如何使用字典等刪去不講;第八章論文寫作不是基礎英語寫作的重點,所以可以只講授論文的基本構成和結構,使學生對論文有個大體的認識即可。
5.2補充。
第二章詞匯部分,可以讓學生翻譯一些漢語詞組,他們經常會出現chinglish的表達,在指出他們錯誤的同時,補充一些地道的英語表達。另外,可以補充一些以句子或段落為形式針對如何正確用詞及選詞的練習。
第三章句子中可以針對學生常出現句式錯誤補充一些練習,比如學生經常寫出類似于“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ant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abroad.”之類的雜糅的句子,也常在分詞短語、從句的使用等方面出錯。指出學生的錯誤并進行大量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在句子寫作方面有大幅提高。
正如前面提到的,第六章只包含記敘文和說明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描寫文和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常用句型、范文等。本章中文體的講解可以結合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專業四級的真題材料進行講解,幫助學生了解考試的不同模式、審題思路、結構安排等。
此外,為了提高學生對寫作課的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優美、經典的文章、片段或者句子,與學生一起賞析。另外,通過有趣的故事或者名人趣聞軼事的介紹,常用諺語的介紹,或者通過搞笑的漢語式英語的分析活躍課堂氣氛,希望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
5.3替換。
根據教學需要,有時會替換材料中某些不太合適的范文。第六章說明文和記敘文中的某些范文內容比較復雜,篇幅較長,不利于學生閱讀、分析,所以會被替換成一些有趣的淺顯易懂的文章,這樣有助于學生輕松掌握文章結構和寫作方法。
5.4調整教學順序。
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整教材的授課順序,可以先講前三章基礎知識,即標點、詞匯、句子,接著講第七章應用文寫作,然后是第五章總結、梗概的寫作,后面的順序為第四章段落、第六章整篇作文、第八章論文。如果長時間講基礎知識而不涉及具體文體寫作,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所以前三章講完之后不進行段落的講解,而是直接進行應用文的講解。第四章和第六章聯系最緊密,所以可以先后進行講解。
關鍵詞:線性思維 形合 意合 重心
對于大多數剛入學的大學英語專業學生而言,英語專業的系統學習是復雜且非常細化的。英語專業大概細分為精讀、泛讀、聽力、寫作等,這些主修課對英語的基本功有相當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寫作,寫作:即寫和作。在一張空白紙上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勾畫出自己的思想。而中文和英文的寫作有相對的異和同。在這里,我們簡要的介紹一下中英文寫作的一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更快捷的入門和有效的提高英語寫作的技巧。
首先,中英文寫作的最大不同就是宏觀上文化差異造成的思維方式的不同,英語的慣性思維是線性思維,也就是直線思維,在謀篇和遣詞造句上遵循著從一般到具體、從概括到舉例、從整體到個體的原則,而中文寫作文化強調婉轉、含蓄的表達,即曲線思維,在表達思想時,漢民族習慣從側面說明、闡述的環境,最后點出話語的信息中心。舉個例子,下面有兩個句子:
A. Now I’m a college student. College lif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iddle school. It’s new for me. I’m trying to adjust myself to the new life.
B. As you know, I am now a college student at H University. I am enjoying my classes very much but I have a problem and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help me.
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句A,一目了然是用中文的思維寫出的句子,如果用中文寫出并無差錯,但是如果直接用中文思維表達出來的句子就會感覺全是斷句顯得形散而神散;而B句是用英文的思維表達出來的,句子用了“As you know”,“but”等連接詞,讓句子連貫成一條線,清晰直接的表達了想法。
其次,中英文寫作的不同點在于句子形式的不同,即兩種寫作所憑借的表達介質具有截然不同的特點。漢語是象形文字,是意合語言,句子之間常靠內部的邏輯關系聯系在一起,所謂“形散而神不散”;而英語是拼音文字,是形合語言,句與句之間往往靠各種語言如連接詞等形式緊密結合。英語的寫作靠的是語法手段,把句子的其他成分層層架構。在漢語中有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翻譯成中文即“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還有一句話“你如不能戰勝欲念,欲念將要戰勝你。”用英文表達則為“Conquer the desires,or they will conquer you.”在以上兩個句子中可以看出,英文中用“or”、“unless”等連接詞把一句話陳述出來,而中文沒有形態變化的約束,使用起來自由、簡便,用兩個或者更多的分句來表達同樣的意境。
說到句子的組成句子的組成,不得不提到主語在中英文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英語句子的主語通常指人或事物,由名詞、代詞或名詞詞組來擔任;而漢語則通過句子整體突出主題,而不是只依靠句子的主語。漢語的句子的主語可以各種形式出現。除人或事物外,地點、時間、行為方式都可以作主語。在詞性方面,除名詞、名詞詞組和代詞外,動詞短語、介詞短語,甚至句子都可以作主語。因此在翻譯漢語句子的時候,就需要將詞性復雜的主語轉換成英文中名詞化或代詞化的主語形式。例如,早睡早起有益健康的英文表達為“To keep early hours is wholesome for your health.”或者有的時候漢語是沒有主語的,中文的語法通則是在主語明顯可知的情況下可以省略。而英文句子中大多數情況下主語是不能省略的。比如說“趁熱打鐵”的英文表達方式是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中英文寫作的差異還有很多,比如英語寫作的重心靠前先表態后敘事,中文寫作是重心靠后先敘事再總結;再如語言風格上炯然不同,中文文章多用引經據典,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分歧,減少不確定性。相反,英語文化喜歡矛盾與沖突,因此,在表達觀點的時候會標新立異。再如英語中出現“多枝共干”式的長句,復合句;漢語則常用短句,簡單句。
當然,中英文寫作也有很多相同點,如都有各自的語法背景作為支撐,都會引用習語或者典故來闡述觀點等。
對于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講,只要把握好的中英文寫作的異同,多加練習,明確中英文思維的差異,相信提高英語寫作水平不是難事。
參考文獻:
[1]丁往道,吳冰,等.英漢寫作手冊[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馬衰.標準英語寫作.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初中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是語法的學習,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必然要明白這種語言的用詞方法。這也是我們講課的過程中的重點,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法,是學習英語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而語法教學不應當是死記硬背,而應當從方法出發,幫助學生輕松掌握語法技巧,學好英語知識。在我教學語法的過程中不習慣于強迫學生利用大部分的時間去記憶少量的用法,我認為英語的學習應當在“巧”,學會了如何巧學英語必當事半功倍。針對詞匯我們要以小見大,從方法出發,循序漸進;而對基本語法知識,則要用實例說話,講究技巧。語言的學習與教學過程都需要不斷的總結,在本文中我將就我在教學過程中的相關經驗方法進行一定的分析與介紹。
一、運用相關方法有效學習英語詞匯的構成
詞匯是一門語言的基礎,也是學習英語語法的基本內容。只有掌握了詞匯的相關構成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畢竟英語并不是學生的母語,初接觸時需要我們老師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所有的語言都由相關的詞匯構成,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聯系一些母語的實際例子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同時英語中也含有一些外來詞匯,比如Kongfu(功夫)、silk(絲)等,這些從母語中音譯過去的詞在介紹的時候我們可以為學生講講詞的來源,這樣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同時在介紹的時候,也開啟了學生學習詞匯時運用一定方法巧記的思路。
另外,英語中的好多詞匯是從一個詞根中派生出來的。由一個名詞性的詞根,可以派生出相關的形容詞、動詞等形式。在初中階段,詞匯的構成是學生應當掌握的基礎語法。而我們在課堂上應該逐漸為學生滲透這種思想,派生詞匯的相關用法是初中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內容。我在課堂上習慣為學生做出相關的典型舉例,讓學生學會這種派生方法后,在日后的閱讀中相對減少生詞量。例如,interest做名詞有“興趣”的意思,而及物動詞則有使……感興趣的意思。我將舉例做相關派生,interested則是派生出的形容詞,同時也是其過去分詞形式。interesting也是形容詞,同時是現在分詞形式。interest的相關變形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派生的過程中有規律可循。我們再舉一例,care的詞根有名詞、及物與不及物動詞的詞性,而carefully則為副詞,意為小心地。如果學生掌握了這類的詞類變形,將對語法的詞匯構成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在記住較少詞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單詞。使英語學習與教學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們要做相關的例句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語法知識
在課堂上,很多語法的講解會是空洞而枯燥的。知識性的講解是必要的,但在講解的時候我們要舉相關的例子,對知識點進行舉例分析。這既避免了我們大篇幅的解釋語法知識,與此同時也幫助了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英語語法。我認為,課堂的舉例不必要太過繁瑣。有些簡單的例子,易懂好記,可以幫助學生課后有效的復習與理解。同時典型句子的背誦,在英語語法學習中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我不提倡反復的背記,但是我覺得,作為老師我們應當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典型例句。在典型例句的分析與講解的過程中,適當滲透記憶,可以為語法教學提供一個簡捷的方法。
例如,在課上,我經常為學生寫出一些典型的語句,幫助學生分析語法,做相關分析解釋。例句一: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今晚七點回家好嗎?)這是一個典型的第二人稱的一般將來時的句子,這句話中我們在一般將來時的基本用法中滲透了常用will征求意見,同時也展現了疑問句的語序及構成。例句二:He said that he had learned some English before.(他說過他以前學過一些英語。)在這個過去完成時的賓語從句我們要求學生注意過去完成時使用的時間狀語,在句中出現before,by,until,when,after,once,as soon as時我們經常考慮使用過去完成時。例句三: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地球繞太陽轉動。)這是個最簡單的一般現在時的句型,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個句子陳述的是客觀真理,而客觀真理只用在一般現在時之中。這些句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法的相關運用,適當地理解與記憶典型例句可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以語法為重點滲透英語知識。語法是學好一門語言的核心,只有掌握語法知識,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與運用英語知識解決英語問題。語法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否認記憶,但要講究方法。有重點、有主次的分析語法內容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而老師在課堂上則應當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并引導學生高效地學習英語語法,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現狀;改進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應當倡導新型的教學法,但是目前我們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興趣,使原本生動的語言學習成為了考試而不得不學習的一個科目,成了很多學生頭疼的科目,尤其是男生。再加上我們的教學方法上存在 的一些技巧上的不足, 長期使用“滿堂灌”、“滿堂問”,致使課堂效果不理想。但是隨著教齡的增長,我們逐漸完善,現將我的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避免一些年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摸索時間太長。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講授高一英語定語從句的過程中,就我本人而言,剛開始從教時,只是按照教參上的例子進行講解,絲毫沒有自己的特色,經過幾年的摸索后,我改變了自己的風格,用一些身邊的同學作例子,用自己作例子,用學校的事物作例子,把定語從句講的生動有趣。這種轉變不僅體現我自己身上,也體現在其他教師身上。
為了改進上述課堂教學狀況, 我嘗試了以下改進方法:
一、檢查復習方法的改進
我們復習上一節課所學內容,往往以檢查形式進行。起初在檢查聽寫時,也只是單純的檢查而已,學生有所抵觸,剛上課要面對檢查,愁眉不展,檢查完后長長出一口氣,“可算是沒查到我”。我的檢查方法隨著幾年的磨練,也改變了很多。現在,我在檢查時,方法靈活多樣。聽寫,口頭回答,分組搶答,積分等,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一些沒抓住機會回答的學生會感到遺憾,失去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進入高三 年以來,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減少,課堂氣氛顯得有些沉悶,我采取了一些手段來活躍課堂氣氛。
二、英語課堂導入方法的改進
我們在從事教學的前兩年,幾乎不在課堂導入上多考慮,上課就是上課,既影響了課堂效果,又減少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以最優化的方式來導入課文,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激發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對于這一堂課而言,就是成功的一半,但仍必須注意課堂過程的把握。
三、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的轉變
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我也轉變了很多。以前對待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沒有耐心,體會不到他們的無奈和無助。隨著年齡教齡的增加,現在我深深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注渴望進步和每個孩子在每個家庭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四、針對學生課堂表現差異的改進
由于在縣城中學里,學生的層次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與縣城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很不一樣。 對于語音語調掌握的不如縣城學生掌握的好。所以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很主動的往往是來自縣城的學生;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有些羞怯,課堂積極性不高。針對上述狀況,教師要有意識地多關注后進生,給他們創造適合他們自己的展現機會,提升他們的自信,多叫這些學生回答問題讓他們有成就感,并給與一定的鼓勵與贊揚。
五、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
教師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和互幫互教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弱點,有計劃地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我們所倡導的是合作互助的學習方法。
首先,在上每一個新單元之前,布置給學生的預習任務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如,先讓小組成員共同拼讀生詞,識記語義,讓語音好的學生幫助其他成員糾正錯誤的發音,有時候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比教師領讀更好。攻克了單詞關之后,再讓他們共同預習課文,找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劃出重難點句子,以便做到上課時心中有數,這樣課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布置復習任務。每單元結束后,讓學生互相進行簡單的測試,了解其對本單元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六、對學生評價形式的改進
以往我們對于學生的評價過于單一,只有對與錯。隨著教學經驗的逐漸豐富以及對學生熱愛加深,我看到了每一位同學的閃光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我們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學習的勇氣和信心,這才是最成功的評價。我在教學中還應用了小組互評,自我評價的方法,讓學生試著給別人以鼓勵,給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從而有效確保每個學生加入到合作學習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有技巧可循的,只要我們用心,就能把這門藝術演繹地更出色。高中英語教學的改善還需要教師不斷總結、反思、實踐、最大限度的挖掘課堂的內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習英語興趣。以上是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供各位同仁參考和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英語教學法研究》作者:梁儀 出版單位:北京出版社1999年5月
[2]《這樣教英語》作者:梁儀 出版單位:北京出版社199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