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5: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開卷有益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星期四的下午第二節作文課,我們班開了一個關于讀書的辯論會。
正方是1、2組的同學,他們的觀點是“開卷有益”
反方是3、4組的同學,他們的觀點是“開卷未必有益”
作為一名反方隊員,我的心情格外激動。
本次辯論會的主持人是李老師,首先李老師簡單明了的說明了本次辯論會的內容和要求,緊接著宣布辯論會現在開始。
首先出場的是正方的小楊同學,他說“開卷有益,讀書能讓我們豐富知識。”還沒等小楊同學坐下,我方選手小胡“刷”的站了起來進行了反博“開卷未必有益,讀不好的書和內容不健康的書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只是呢?”正反兩方同學個個都是“針鋒對麥芒”大有“一山容不得二虎”的氣勢正方辯手小思同學認為“中外許多有名的人也讀了許多書,為什么他們沒學壞呢?”我方辯手小華同學氣勢凌人的反博了這一說法“那時讀的書還不是很多,古人只是沒讀到而以。”
正方代表認為“讀書有很多好處,所以他們堅持開卷有益的說法。”我方代表小楊認為“如果不能合理按排讀書的時間。地點及姿勢都可能導致近視。”……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伴隨著悠揚的下課鈴聲,這一次的辯論會結束了。
我們還是那么熱情的期待著下一次的辯論會!
五年級:835137743
所謂“趣點作文”,就是通過可以挖掘、利用的“習作點”, 激起學生強烈的表達興趣,讓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尋習作方法,練習作能力,享習作快樂。
“趣點作文”中的“趣”和“點”是習作的關鍵。毋庸置疑,要激起學生的習作興趣,二者相輔相成,將“趣”與“點”有機融合,尋找并利用“習作的訓練點”就顯得尤為重要,長期以來,我著重從兩個方面對“趣點作文”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抓住文本中的“點”,興趣中練筆
小學語文教材作為當前主要的課程資源,編者根據課標精神,精心選入的篇篇課文寓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體,是多彩亮麗生活世界的無聲寫照。我運用“趣點”思想,靈活使用教材,對學生在學習文本別感興趣的插圖、句段,精典的課文、主題等緊抓不放并巧設練點,讓學生在“練點”中生趣,在“興趣”中練筆。
僅以北師大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明月》為例,我抓住此主題單元“留白”處生成新的“訓練點”,創造出新的學習資源,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本單元的三篇主題課文和開卷有益的幾篇文章涉及了“月”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課文內容及特點,設計相應的語言表達練習。學完古詩《鳥鳴澗》《暮江吟》,讓學生盡情說說自己喜歡的月下景色;學完《月跡》讓學生無拘無束講述自己或聽到的別人與月亮間的故事;學完《飛向月球》,組織學生在班級“曬一曬”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知識;語文天地中的“暢所欲言”與“筆下生花”說寫并軌,聯系緊密,我讓學生提前收集有關月亮的資料、詩歌、故事、科普小品等,然后組織“啊,月亮”的主題系列活動,第一環節:寫月詩歌大比拼;第二環節:月亮知識我知曉;第三環節:月亮故事大家講。通過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大量聽、說的基礎上,學生再也不會陷入“咬筆桿”的尷尬境地,甚至有許多學生“眼中的月亮”完全脫開了一般的結構和內容,因為產生了“趣”、找準了“點”,學生就有了自己的構思與創意,天上的月亮一個樣,眼中的月亮各不同,從學生趣點練筆“眼中的月亮”中彰顯出了學生個性化的表達能力。
二、抓住生活中的“點”,興趣中習作
捕捉生活中的“點”進行趣味習作是我和我的學生們樂此不疲的事情。我曾經抓住課堂上發生的偶發事件作為“點”,煽起學生創作激情,生成了非常成功的興趣練筆。
至今記得那天是我的語文早自習,我讓一個連續兩次未交作業的褚小博坐在座位上寫寫未做作業的原因。然后在全班開始采取“男女生讀書對擂賽”檢查讀書情況。輪到檢查男生讀書了,男生齊刷刷站了起來,我隨口問道:“還有男子漢沒站起來嗎?” “沒有了。”齊刷刷回答的同時,幾個同學把臉轉向小博,發出了輕微的笑聲,緊接著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射向他,教室里笑聲一片。這一笑一看激怒了小博。他收拾書包就要往外沖。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場景,我能夠做的就是趕緊攔住了他的去路。我親切地對小博說:“同學笑笑你,你就不是男子漢了?越是這樣,你越應該向同學、向老師證明你是一個寬宏大量的男子漢。現在先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嗎?”他站著不動。我尋思,他肯定是放不下“面子”。我當即順勢向全班說道:“同學們,褚小博在等大家的掌聲呢!”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來。褚小博抬起淚眼看了看我,低著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下課了,我準備找小博交交心,我還沒去找他呢,他卻遞來了一張紙,上面寫著他兩次未做作業的原因和剛才的沖動之舉。看著孩子肺腑之語,我心里涌起陣陣熱潮。我把小博的話讀給全班同學聽,請同學們就剛才發生的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同學們對“此事”可有興趣啦,一個接一個地發著言,有說不完的話語,道不完的看法。
目睹此景此情,我怦然心動:平時,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不是有意都會為學生創設習作的情景,為學生創造習作材料嗎?這偶發事件可是難得的好素材。何不抓住難得之“點”對學生進行作文與做人的教育呢?我當即肯定了同學們的發言,環視著舉手的同學:“還有這么多同學想發言啦!既然大家對這個話題如此感興趣,有什么辦法能夠讓老師了解每個人對此事的見解呢?”同學們各抒己見:“開火車一個一個地說”“分組交流”“干脆寫下來”“……”幾個辦法一說出來,無需大家再討論再表決,52個孩子一致同意寫下來。趁著孩子們的興致高,我簡明扼要地談了談寫作的要求,并高興地宣布:“這次事件大家都身在其中,材料只有一個,但是老師希望看到的是別具一格的文章。根據你們所寫內容我們將設立過程真實獎、評論公正獎、構思獨特獎若干,你們覺得如何?”“好!”異口同聲的回答溢滿課堂。“趣”已激,“點”已明,學生開始快速動筆。結果,許多文章不僅清楚地敘述了這件事情的過程,還細致地描寫了老師、同學的表情、語言、動作,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寫出了自己對此事的不同看法,做到了有詳有略、感情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