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4: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冰心作品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蜘蛛在靜水上徘徊
說吧:無限意,無限意
有人微笑
一棵心開出花來
有人微笑
許多臉兒憂郁起來
做定情之花帶的點綴吧
做遙迢之旅愁之憑籍吧
微溫輕渺,欲說還休
笑 冰心
雨聲漸漸地住了,窗簾后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云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熒光千點,閃閃爍爍地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后,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地覺得涼意侵入,轉過身來。忽然眼花繚亂,屋子里別的東西,都隱在光云里:一片幽輝,只浸著墻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地笑。
“這笑容仿佛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么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窗臺下想――默默地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地拉開了,涌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里的水,潺潺地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濕煙里。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地笑。
“這笑又有仿佛是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地拉開了,涌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地亂轉。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一會兒好不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兒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里的老婦人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我微微地笑。
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地合了攏來,綰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
(選自《冰心作品集》)
[感讀]
冰心的文字最好讀,清新、自然,她的文章往往讓人讀了怡情悅性、神清氣爽。她的這篇《笑》,巧妙地展現了三幅笑影:圖畫里的安琪兒的微笑,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見的一個孩子的微笑,十年前在海邊茅屋前看見的一個老婦人的微笑。這三幅笑影都有花兒相伴,美麗而溫柔,親切而和善。作者通過這三幅笑影,體會了世間的美好。而當三幅笑影在作者似夢似幻的想象中“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綰在一起”時,她將對于“愛”和“美”的呼喚就轉達給了我們。可以說,傳達“愛”和“美”,呼喚“愛”和“美”正是這篇美文的主旨所在。
(李弗不)
笑 太陽歌
如果你讓我報答
我就用心底的笑
我知道笑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盡管別人對笑并不憐惜
盡管有些人總喜歡笑
盡管笑的付出是那么輕松
盡管笑的含義人們都知道
但是,我還是把笑舉得很高
我有責任把笑凈化
我有義務把笑的邊界看牢
我有信心把笑重新定義
我有能力讓笑的文化飽含崇高
笑――
讓我們都笑
笑出人與人的真誠
笑出人對愛心的回報
白丁,本名楊郭君,上海市作家協會文學百校行辦公室創作員,數十萬字小說、散文見于《西部》《都市小說》《芳草》《歲月》《東京文學》等刊,文章入選各種選本。獲首屆華語校園網絡文學大賽金獎等文學獎項80余次,受《深圳晚報》《深圳商報》《晶報》《大華商報》(加拿大)等數十家媒體采訪報道。2010年被網易等媒體評為十大90后作家之一。
凌媚
1992年生。耽于幻想的理想主義者。糾結的高三生。
勉強,可用純白的話歸結,棄理從文,棄暗投明,棄生赴死。又或,死不悔改。
懶惰,貧嘴,念舊,惡言惡語,充滿稀奇古怪的念頭。
容易沉迷于一些東西,比如色彩,比如光影,比如小人書。
持續,在船長先生的小世界里尋找樂趣。
喜歡的東西,其實已經說過太多次,不列舉。
驟至的寒冷中,想念夏天的云朵和日光。
輾轉想念一人,無邊夏日,一杯薄酒,妄言思念。
邢穎
邢穎,女,筆名珞汐子,新概念90后作家。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1990年12月出生于一座溫暖的北方小城。射手座。熱愛電影和旅行。對宗教理論及醫藥學抱有熱情。希望用文字構筑孤獨、陰暗、敏銳、尖利的女性靈魂城堡。2010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戲劇創作專業。
柏 茗
1992年2月出生于江蘇。來自星球的少女樣大叔魂的奇妙物質。
非典型雙魚座。你可以叫她離仔也可以叫她離子。
怕疼,暈血,所以至今不知自己是什么血型。
覺得自己是很精明的天然呆一枚。偶爾很文藝的搞笑型選手。
中國傳媒大學在讀。
出版有長篇小說《黑白畫境》《剎那行年》。
周宏翔
男。重慶人。1990年1月9日生。出生在寒冬臘月的摩羯座。喜歡輕音樂,喜歡舊情歌。保持樂觀心態,安靜而內斂地寫作。熱血漫畫與文藝片的追隨者。《新蕾STORY100》人氣作者。電子雜志《祈光》專欄作者。短篇代表作有《命燈》《仿若深海》《溫差》等。出版有長篇小說《時間浪潮》《疊年》和《少年們無盡的夜》。
鄧涵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整日奔波在無窮無盡的題海中,但唯一慶幸的是我還有一支筆。熱愛筆下的文字,迷戀自己一筆一畫地將白紙涂滿自己的心情故事。文字是我的全部。我是不甘寂寞的雙子座,所以愛音樂。重復聆聽著一首歌,是在聽一個故事;反復低吟著一首歌,拉自己到某一個曾經。
想拋掉一切的時候,就會跳舞。跳爵士或者hip-hop,跳到筋疲力盡大汗淋漓,跳到舞曲來回播放好多遍,跳到覺得煩悶都已經散失殆盡,就會開心地笑。屬于自己的舞蹈世界,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沉浸在一個人的思維,會突然明白很多事,這是一種幸福,收獲的幸福。
愛看純凈的藍天和窗外的風景,拉長思緒,漫游向自己期待的遠方。偶爾會拿起落灰的二胡拉上幾曲,看松香在馬尾上如精靈散落,聽音箱的悠然回蕩。如生活的歌,一如既往;我,依舊在演唱。
林卓宇
林卓宇,男。1995年11月17日生于湖南。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現已在《中國校園文學》《意林》《兒童文學》《中學生》《中華活頁文選》《中國少年報》《中國中學生報》《澳洲彩虹鸚》(澳大利亞)等海內外報刊共發表作品1000余篇(首),并入選多種文學選本。出版有作品集《心海潮音》《指尖上的花田》,散文集《芳香日日》,童話集《風居住的街道》。曾獲得第二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第五屆冰心作文獎,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賽一等獎在內的各類征文獎200余次,并被國家教育部關工委授予“五好小公民”榮譽稱號。
楊可欣
大家好,我是楊可欣,目前就讀于西安市第七十中學高一年級。喜歡夏天,喜歡手鏈,喜歡幾米的作品。除寫作外,一切美麗的事物都是我熱切追求的。毛茸茸的線球和玩偶,或者一本封面安靜的書籍,都能帶給我寧靜的喜悅。我始終堅信的一點:沒有什么能夠破壞你追求純粹和完整的心靈,如果它被破壞,那一定是自己的潛意識造成的。所以,首先一起學會認出自己吧!
陳珊珊
我,一個正接受高三慘淡而又壯烈生活洗禮的17歲女生。喜歡寫字,聽歌,讀小說,看電影。無比熱愛生活,喜歡冬天午后的陽光,和煦而又溫暖。總說要讓自己做一個如同向日葵般的女子,溫暖,執著,明媚。可是,我又自知自己是怎樣的怯懦,我甚至害怕一個人的教室。
水瓶座的我性格中有點執拗,喜歡熱鬧,喜歡跟一大幫朋友膩在一起,絮絮叨叨地說很多很多的話,可有的時候卻安安靜靜的,會自己一個人發呆一個下午。
敏感,多疑,有點莫名其妙。
文字,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與它的糾纏是注定的。
想去烏江,想去香格里拉,想去,想去云南……
最大的理想就是可以出自己的小說,目前正在努力之中。
蔣波
蔣波,1991年農歷9月出生于著名旅游城市桂林的一個偏遠小山村里。喜歡山水的感覺,喜歡自然的奇妙,喜歡看天,覺得天空能給自己很多的感悟。對文字有一種天生的宿命感,把寫作作為一種習慣。
15歲開始接觸文學,2008年6月自己摸索建立青春文學論壇劍域圣城,齊聚了全國各地一大批文學好友。先后在《作文大王》《作文升級》《中學生博覽》《年輕人》《淮海晚報》《作文與考試》《作文考試報》等國內媒體雜志報紙發表文章,累計創作近10萬字。作品曾數次在國家級文學比賽中獲獎。曾任雜志《作文升級》特邀編輯。
許斌
我叫許斌,男,1994年生,是山西祁縣中學高二277班的學生。喜歡打乒乓球、看小說和打DOTA。大部分時間比較沉默寡言,偶爾也會說個沒完。和人聊天時會經常性地點頭、搖頭、攤手、聳肩。喜歡聽周杰倫的歌,看《秦時明月》,渴望能用吉他真正熟練地彈唱一首歌曲。內心情感會因事物的變化而大起大落,無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現階段正努力地“啃”理科題以及和同學一起練DOTA。
閆晨曉
閆晨曉,筆名閆顏,女,1991年生,現就讀于山西省太原工業學院。曾獲第五屆、第八屆“新作文杯”放膽作文大賽二等獎,第三屆“學習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第六屆、第七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2006年度“小天鵝杯”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等。2006年于《新課程報•語文導刊》連載萬字小說《提拉米蘇》,2008年初完成7萬字小說《花朵上的最后一粒塵埃》。作品《念念之間》曾為《新作文》封面文章,《暖漾》《我們說好的》收于《少年文藝》的“泛90后”欄目。作品散見于《新作文》《少年文藝》《中國校園文學》《中學生》等報刊,多篇文章被收于《路過青春腳崴泥》《十字微光》《記憶開始的地方》《我用整個宇宙來忘記你》等圖書。
葉晨苗
心情像天氣預報般冷熱無常的14歲水瓶座女生,喜歡在陰雨天氣的時候趴在窗邊仰望陰霾的灰色天空,因為覺得這樣的景象很有意境。喜歡在炎炎的夏日里喝熱開水。熱情大方,偶爾會犯點小。率真的性格使我和周圍的朋友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從不愿意表現自己的軟弱。討厭離別,即使知道那是為了下一次的相遇。因為抱著太天真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所以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讓我很難理解,自己也就很討厭這樣冷冰冰的現實。2008年曾獨自一人到北京旅游。
朱鑫娟
朱鑫娟,女,1991年出生,江蘇南通人。現就讀于江蘇南通高等師范學校數理系。都說學理科的人都是理性的,但她卻不同,她能用一種感性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經常悄悄地從數學題海中抽一點時間,去讀三毛,讀王安憶,讀村上春樹,從他們的文字中,她看到了不同人物各不相同的人生經歷和生命結局。她不喜歡熱鬧,總愛一個人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與同學們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在那些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同學眼里,她似乎成了一個另類,一個外表上冷冰冰的另類。殊不知,在她的內心深處,有一團正在燃燒著的熱情,在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夜晚,她將這段熱情轉化為文字的模樣,記錄起自己的點點滴滴。
梁思詩
梁思詩,1993年生,廣西南寧人。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總在與人潮相分離的位置上目睹別人的神色,傾聽別人的喧囂,然后像拍電影一樣給別人講那些形形的故事。既是個聽戲人,也是個說戲人,除此之外一無所長。只愿經過更多扇窗,看更多人事,當一段畫外音,為你講述更多不同的故事。
周舒暢
周舒暢,女,1991年出生于遼寧省朝陽市。現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兒童文學學會會員。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院2010級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連續3年獲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科研獎”。從10歲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先后在《中學生》《童話王國》《遼寧日報》《遼沈晚報》《童話世界》《紅樹林》《語文報》《少年大世界》《新少年》等幾十種報刊發表作品。2008年10月8800字的少年小說《十八歲夏末那場雨》榮獲全國第十八屆冰心兒童文學獎。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朱紫嫣
我之前對自己的定義因為這段無法用任何詞語來概括的大學新生活而全部巔覆。而后我終于明白那個叫做遙梔的女孩成為彼得潘少女,永遠停留在了18歲。而我,卻要走很遠。至于路太遠,馬究竟會不會亡,未抵達,就一直是個謎。
如今的定義,可以用安妮的一句話:有潮水,有平靜,但始終一往無前。多好啊。我喜歡最后一句:大海的孤獨,不會發出聲音。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