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4: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元宵節(jié)作文300字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向一個方向走去,我想“他們也和我一樣是去觀燈吧。只聽“咚”的一聲,禮花騰空而起,直沖元宵,像火箭,像銀龍,像何花,像,人們目不暇接地觀看著。來到市中心,彩燈齊明,如同白晝,千姿百態(tài)的燈使我眼花繚亂。有用書搭成階梯去太空的燈,還有五個福娃迎奧運的燈,各式各樣。更有趣的是有《西游記》的孫悟空在花果山嬉戲,看!豬八戒高高興興的把媳婦取回了高老莊,老豬高興的肚子一會癟一會鼓,人們也為在豬年里,豬八戒終于把媳婦取回家而歡呼雀躍。
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用書搭成階梯,中間是兩架航天飛機,我想,這一定是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才能攀登科學的高峰。
元宵節(jié)----燈的海洋。(時間:三年級 指導老師:李老師)
元宵節(jié)快要來臨了,大家一定都有一些感想吧!那先聽聽我的感想。
我家的元宵一定不會像元宵節(jié)的第一條,那個晚上,一家要團圓,還要一起吃團圓飯。因為我哥哥去了湖南,在讀大學,我們一家人是不會團聚在一起,吃著爸爸媽媽裹的湯圓,吃著團圓飯,一家在那元宵節(jié)開開心心的。
說起哥哥,我還真想哥哥,哥哥坐火車去湖南的那個晚上,我真舍不得哥哥走。
在元宵節(jié),有悲有喜。雖然我為哥哥而不能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而難過悲傷。但我還是高興的,因為,元宵節(jié)的那天晚上,我可以拿著我的小燈籠去和一些義烏小朋友一起去游街,那晚,整個義烏的電燈差不多都關掉了,因為小朋友拿著燈籠要去游街,如果義烏都是亮著,那要燈籠干什么呢?
元宵節(jié)快來臨了,我祝愿全世界的小朋友們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日記范文一
2月16日 星期一 陰
元宵節(jié)過得可真快樂啊!元宵吃了7個,還是黑芝麻心的,最不喜歡吃的就是黑芝麻心的了。這次,竟然吃了七個!
天上,滿天放著孔明燈,像小星星似的。我和妹妹一人提著一個小燈籠,我的,一會兒滅了,一會兒,要吃飯吹滅了。我?guī)е粋€牛角發(fā)卡,妹妹帶著喜羊羊發(fā)卡,我們帶著發(fā)卡,提著燈籠,可開心了!
元宵節(jié)日記范文二
2月9日 星期一 陰
今天,是元宵節(jié),媽媽帶我去高新區(qū)看燈展,那里人山人海,不時還有煙花出現(xiàn),真是美麗極了。
那里的花燈更美麗,有紅眼睛的小兔子、國寶熊貓、火紅的焰火、展翅翱翔的雄鷹、五抓金龍、汽車、大象……
那里不僅有花燈,還有孔明燈呢!
元宵節(jié)的花燈真漂亮,今天是個開心的好日子。
元宵節(jié)日記范文三
2月0日 星期一 陰
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我剛做完作業(yè)就聽見了爆竹聲,我急忙跑到陽臺上,只見大片大片的煙花從天而降,就像一顆一顆流星往下滑,又好想仙女散花。五彩繽紛的煙花照亮了整個夜空。哇!真美啊!我忍不住尖叫起來,趕緊把爸爸媽媽叫來一起看。我們一會兒看這邊,一會兒看那邊,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元宵節(jié)日記范文四
2月16日 星期一 陰
隨著夜幕降臨,一串串花炮也升上天空。聚集在河套公園前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八點四十五分的時候,河套公園后的煙花升上天空,煙花非常漂亮,大大小小的真好看。
元宵節(jié)日記范文五
2月27日 星期六 陰
今天上午,我高高興興和外公一起去看打龍燈。一開始就來了三輛彩車,接著來了二排龍燈,龍騰虎躍。隨后又來了老年腰鼓隊,她們穿得花花綠綠,打著腰鼓跳著舞,好看極了。緊接著又來了一條三百米長的木板龍燈,還有秧歌舞、蚌舞…她們跳著舞、打著鼓,敲著鑼,使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眼花繚亂。看的人成千上萬,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馬路兩邊熱鬧極了!
大家都說今年燈會辦得真好!
看了元宵節(jié)日記的人還看
1.小學生元宵節(jié)日記4篇
2.關于元宵節(jié)的日記200字5篇
3.元宵節(jié)的日記100字
4.關于元宵節(jié)的日記300字
語文教學重在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寫作文的難題之一就是缺乏材料或者材料老化,不研究學生寫作中材料的積累,不引導學生觀察、認識生活,僅在寫作技巧上作指導,很難切實解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那么,教師如何來引導學生積累材料呢?
一、感悟生活,儲存寫作素材
豐富多彩的生活永遠是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只有帶著學生們走進大自然,讓他們更多地感受、體驗生活,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才有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寫作的素材。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可從如下兩方面進行培養(yǎng)和引導。
1.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體會生活,在生活中汲取語言的養(yǎng)料。結合新課程語文活動,我組織學生開展課前3分鐘的“看—悟—寫—述—評”活動,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感悟真情。請學生在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在假日逛街、游玩的途中,留心一下店名、標語及名勝古跡處的對聯(lián)、詩詞,并自主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可讓學生留心一下自己所參加的活動,如在元宵節(jié)參加燈謎競猜中品味漢語的奇趣,在“三八”節(jié)中給媽媽、女老師寫封信,在母親節(jié)用經典詞句表達自己對母愛的真切感受,圣誕節(jié)、元旦時自制卡片送出祝福等。
2.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要學生留心觀察對象與同類事物的顯著不同之處,觀察要完整而有序。還可引導學生把事物聯(lián)系起來觀察,并以隨筆、日記等形式積累素材,練習寫作。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作材料的來源普遍于整個生活里,整個生活時時在那里向上發(fā)展,寫作材料自會無窮盡地流注出來。”生活就是作文,觀察身邊的萬事萬物,并及時記錄觀察所得,隨時積累,不斷挖掘新意,寫作時才能厚積薄發(fā)。
二、博覽群書,廣積寫作素材
我們強調廣泛閱讀,其目的不僅在于學習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水平和表達的能力。
1.開挖教材,活用教材資源。內容豐富的新教材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蘊藏豐富的寫作素材。只要教師堅持以讀促寫的方法,就能使學生得到適用的素材,學生的習作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閱讀都德《最后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分析韓麥爾的心理活動,學習作者用神態(tài)、語言、動作含蓄反映內心變化的技巧。課后拓展,讓學生寫寫自己的生活,描寫自己的心理活動。
2.課外閱讀,充實寫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古典詩詞、現(xiàn)當代優(yōu)美詩文、中外名著和報紙雜志上的時文。然后指導學生分類,建立充實的“寫作素材庫”。當然,積累不僅僅是字詞篇章的語言積累,更是生活的積累、思想的積累、文化的積累。
教師要對閱讀進行相應的指導,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選好書、選有用的書,確定閱讀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接觸多元文化的寬松環(huán)境,讓他們在潛心閱讀的過程中去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在與作品溝通和撞擊的過程中,燃起寫作的熱情。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閱讀,學會邊讀邊想,養(yǎng)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讀書習慣。通過誦讀美文詩詞,仔細品味書中的精彩片段,摘錄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以充實自己的素材。訂閱報刊,讓學生做讀書摘記卡,從而增加寫作之泉的儲備量,到寫作時方可取之不竭。
賞析文章并記下心得體會,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寫作能力。最初,我要求學生每周在課外閱讀三篇優(yōu)秀習作,并做好摘記,然后我把一些語言優(yōu)美、材料新穎的摘記拿出來,請學生上講臺讀給全班同學聽,并請他講講摘錄這些句子的原因,最后進行點評。過了一個階段,我要求學生記下對習作的整體感受和心得體會,分析習作的寫作特色。如今,學生們的賞析文章都能寫300字左右。
三、認識世界,拓寬寫作素材
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引入現(xiàn)實題材的內容,能夠引起學生對我們這個社會的關注,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感悟世界、認識自我。
所謂“現(xiàn)實題材”,是指當下社會正在發(fā)生的或已經發(fā)生的事件。那么,什么樣的現(xiàn)實題材是學生應該汲取的呢?首先,內容應該是陽光的、積極的。其次,應該是能夠讓學生有共鳴的,最后,應該能給人以警醒和啟迪。
教師精心收集的一些適合學生運用于作文的“現(xiàn)實題材”,必須是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適合學生提煉挖掘的內容。學生閱讀這些內容,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提煉主題,抒發(fā)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可以在每周布置一項作業(yè),即新聞素材的收集,每周安排一節(jié)新聞素材交流課。學生收集的素材往往是五花八門的,教師在學生素材交流之前,必須有一個篩選的過程,要選擇一些符合學生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新聞內容進行展開,既要切合學生的興趣點,又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為了便于對學生所收集的素材的整理與儲存,有必要對素材進行分類。新聞素材應從主題的角度歸類,也可以根據新聞的內容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就這些新聞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形成書面語言。
四、運用想象,豐富寫作素材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別旺盛,在接觸周圍世界時,會產生許多新奇的想法、創(chuàng)造出許多與眾不同的形象。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極為重要。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編寫童話《文具盒里的爭吵》,教師可以利用課件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為其中的一些文具確立關系,編故事、寫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生動,直到編成一個完整的童話。在這種情境下,學生得到了自主學習、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想象思維得到了啟發(fā)和鍛煉,寫作素材也豐富了,作文也比較充實生動。
學生的寫作離不開想象。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我們可以設計出各種有助于啟發(fā)思維活動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想象力的機會。教師是學生想象力的開啟者和引導者,要在作文訓練時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造余地,以引發(fā)學生的想象,豐富寫作素材,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廣泛地積累素材,可以談古論今、厚積薄發(fā);靈活地運用素材,能夠旁征博引、文由意生。積累材料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基本功的前提,它與家庭、校園、社區(qū)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更與學生的主動追求、堅持積累、積極感悟、不斷運用直接相關。語文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世界,日積月累,學生的寫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斷。
參考資料:
1.張在貴《中考作文復習之管見》,福清三中校園網。
2.《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3.陳瑜《淺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育前沿》(綜合版)2007年第6期。
4.劉海蓉《聚片段訓練之沙,打造作文質量之塔》,《中學語文教學》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