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4: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猴過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有一天,小猴說:“我的本領是最強的!”小鹿也說;“我的本領是最強的!”小猴聽見了,又說;“我的本領是最大的。”小鹿也說:“我的本領才是最強的。”他們都說自己的本領是最強的,他們吵著,吵著,一只公雞走過來說:“你們別吵了,明天你們來比賽,好不好?”他說:“比就比。”
第二天,比賽的時間到了,他們請大象來做裁判,大象說:“比賽規則:跑到那條河,再條過河,然后,一直跑到蘋果樹上摘蘋果,明白嗎?”大象裁判大聲喊:準備,預備……開始!大象的話剛說完,小猴和小鹿就跑起來。他們同時跑到小河邊,小鹿急忙跳過小河,趕快向那棵蘋果樹跑去,他跑到蘋果樹下,剛想摘一個蘋果,可是他太矮了,摘不到蘋果。小猴跳不過河,小猴大聲說:“小鹿,我會摘蘋果,你帶我過河。”小鹿聽了,跑到小河邊,又跳過小河,帶小猴過去。過了小河,小猴和小鹿急忙向蘋果樹跑去。他們跑到蘋果樹下,小猴爬上蘋果樹摘到了蘋果。大象說:“比賽結束,我宣布:平局。你們倆的本領是一樣的。”小猴會爬樹,小鹿會跳河。他們不再以為自己的本領是最強的了。
每人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說自己的本領是最強的。
如果在深山密林中可以選擇邂逅的動物,我想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川金絲猴。不是因為對川金絲猴有多深的了解,更多的是緣于它的美麗。
比起其它猴類,川金絲猴的確非常漂亮,頭頂的正中有一片向后越來越長的黑褐色毛冠,兩耳長在乳黃色的毛叢里,一圈桔黃色的針毛襯托著棕紅色的面頰,胸腹部為淡黃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為灰藍色,從頸部開始,整個后背和前肢上部都披著金黃色的長毛,細亮如絲,色澤向體背逐漸變深,最長的達50多厘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好似一件風雅華貴的金色斗蓬。如此耀眼奪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絲猴”的美名。
川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川金絲猴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尋食物。它的主要食物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愛吃昆蟲、鳥和鳥蛋。
川金絲猴的體形較大,頭圓、耳短,眼睛為深褐色,嘴唇厚,吻部肥大,嘴角處有瘤狀的突起,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大和變硬。兩頰和額的正中的毛都向臉的中央伸展,露出兩個凹陷的天藍色眼圈和一個突出的天藍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沒有鼻梁,形成了一個鼻孔上翹的朝天鼻子,更顯得格外有趣。
隨著季節的變化,川金絲猴只在棲息的生境中作垂直移動。它們喜歡群居生活,每個大的集群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每個小家族集群又由一只強健的成年雄性為首和3?5只雌猴及3歲以下的幼猴和哺乳的仔猴所組成。
川金絲猴性成熟期雌性早于雄性,雌性約4?5歲,雄性7歲左右。全年均有,但8?10月為盛期,孕期6個月左右,多于3?4月產仔,個別也有在2月或5月產仔的。成年猴群中,雄雌性比約為1:2。
母愛在靈長類中顯得非常突出,母金絲猴無微不至地關心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總是把小猴緊緊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絲毫不給它玩耍的自由。這期間,朝夕相處的丈夫盡管向“夫人”獻盡了殷勤:又是為它理毛、又是為它撿痂皮、但是也別想摸一摸自己的寶寶,更別提抱抱小猴親熱一番了。母金絲猴總是抱著小猴,把背朝著自己的丈夫,絲毫不給丈夫撫愛子女的機會。
猴王在群體中享有特權。有則消息是這樣報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絲猴到寨子后面的核桃樹、蘋果樹上偷吃果子被人們發現后倉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攔住去路,大金絲猴一躍而過,小金絲猴卻跳不過去,急的“吱吱”亂叫。過了河的猴王發出“命令”,叫一只公猴過河接應。公金絲猴又跳過河,抱起小猴準備過河。由于心慌失手,把小金絲猴拋落在水中。金絲猴們拼命順著河邊跑去搶救,在下游把小金絲猴救上岸來。此時猴王氣勢洶洶地走近那只公金絲猴,“啪啪”就是兩耳光。公金絲猴自知有錯只好規規矩矩地接受懲罰。
川金絲猴的記憶力特別好。動物園里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只猴王脾氣很壞,抓、咬飼養員。飼養員很生氣,有一次懲罰猴王打了它的屁股。后來飼養員調到其它單位工作去了,事隔半年,他回來看望金絲猴,猴王在眾人中一下子認出了他,為了報仇急忙尋找土塊作為“武器”朝那位飼養員頭上扔去,弄得飼養員哭笑不得。
川金絲猴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陜西、甘肅等省,四川猴群數量較多,每群活動范圍約30?60 平方公里。長期以來濫捕濫殺是瀕危的主要威脅之一。同時,過度地森林采伐破壞了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最終導致數量越來越少。再次是毀林開荒,林中放牧,縮小了它們的生境。因近些年保護措施得當,金絲猴數量開始增加。
美麗的川金絲猴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愛護它們,保護、改善它們的生存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只有這樣,當我們穿行于大山中的密林時,才有可能和它們有一次或數次的美麗邂逅。
看圖寫話
去外婆家
實驗二校二年級四班
彭藝萱
有一天,小猴棕棕去看外婆,順便也帶上了它的兩個朋友:小猴依依和小熊笨笨。
小猴棕棕的外婆住的特別遠,它們不怕累,翻過山丘,穿越森林。它們來到了清清小河邊就犯難了。不過,小猴看了看周圍的景物,眼珠一轉說:“那里有三根木頭,咱們把木頭當船過河吧!”朋友們都說:“棕棕真聰明啊!”小猴把木頭滾下河,小豬也學著小猴的樣子去做。怪不得跟小熊叫笨笨呢,因為它自己扛一根木頭,累得氣喘吁吁。
到了外婆家,外婆還夸它們是些勇敢、聰明的孩子呢!
指導教師:崔梅茹
一天,猴媽媽見天氣這么晴朗,就帶著一群小猴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去玩。這里的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這時正好是春天,所以草翠花開,所有的花開得很鮮艷。
猴媽媽興奮地對小猴們說:“孩兒們,今天我們來玩游戲,好嗎?”
一些小猴眉開眼笑地說:“好呀!媽媽。”小猴們有的在和猴媽媽做游戲,有的一兩只在一起玩一玩,還有愛美的小猴采了一些美麗的花朵戴在頭上。其中一只小猴大叫一聲:“媽媽,快看!”只見河岸邊有一棵郁郁蔥蔥的大樹,大樹上結著又大又香的桃子,還很紅呢!可是河邊只有一條小船。最大的猴哥哥說:“弟弟、妹妹們想吃桃子嗎?”
小猴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
猴哥哥對猴媽媽說:“媽媽、媽媽,弟弟、妹妹們想吃可口的桃子,我們去摘桃子吧!”
猴媽媽笑瞇瞇地說:“好呀!”
說完,猴媽媽和猴哥哥就坐船過河,去摘那又大又可口的桃子。不一會兒,猴媽媽和猴哥哥就爬上樹,把摘的桃子放在了樹下,桃子越來越多,小猴們目瞪口呆地說:“媽媽和哥哥可真厲害呀,不一會兒,就摘了這么多桃子。”
猴媽媽笑著對猴哥哥說:“孩子,摘了這么多,已經夠了。”
猴哥哥看了看,真的夠了,就和猴媽媽把桃子放在船上,猴哥哥就和猴媽媽就坐船劃到對岸。猴媽媽把桃子分給小猴們。每只小猴三個,最后,還剩下了十幾個桃子。猴媽媽把桃子給了自己和猴哥哥,一些小猴吃了又找媽媽要。
小猴們就一邊吃著可口的桃子,一邊做游戲,可開心了!
重慶奉節縣遼寧小學六年級:袁祚萱、劉茜
于瑜與余欲漁遇雨
于瑜欲漁,
遇余于寓。
語余:余欲漁于渝淤,與余漁渝歟?
余語于瑜:余欲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
余與于瑜遇俞于俞寓,
逾俞隅,
欲玉與俞,
遇雨,
雨逾俞宇。
余語于俞:余欲漁于渝淤,遇雨俞宇,欲漁歟玉歟?
于瑜與余御雨于俞寓,
俞玉與余禹,
雨愈,
余與于瑜踽踽逾逾俞宇,
漁于渝淤。
其它繞口令:
1、朱家金柱子和曲家金鋸子
朱家有個金柱子,
曲家有個金鋸子。
曲家的主人,
抱住了朱家的舉人,
金鋸子鋸斷了金柱子。
2、東邊一座樓
東邊一座樓,樓上兩人打拳頭。
拳頭打,打拳頭。來了一個人,拉了一頭牛,將牛拴在樓腳下,看他兩人打拳頭。
拳頭打,打拳頭。又來了一個人,領了一只猴,將猴放在牛腳下,看他兩人打拳頭。
拳頭打,打拳頭。又來了一個人,挑了一擔油,將油放在猴腳下,看他兩人打拳頭。
拳頭打,打拳頭。又來了一個人,挑了一擔綢,將綢放在油腳下,看他兩人打拳頭。
拳頭打,打拳頭,兩人打垮車邊樓。
垮子樓,壓倒牛,牛一蹲,蹲倒猴,猴一抓,抓倒油,油一潑,潑上綢。
綢問油,賣油買綢來賠綢;油問猴,賣猴買油來賠油;
猴問牛,賣牛買猴來賠猴;牛問樓,賣樓買牛來賠牛。
只問綢扯油來油扯猴,猴扯牛來牛扯樓。
3、鶴望河與鵝
河上是坡,坡下是河。
寬寬的河,肥肥的鵝。
河坡飛來丹頂鶴,鶴望河與鵝。
小鶴笑呵呵,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4、甜和咸
玲玲買來鹽,用舌舔一舔。
果園里的果子可真多呀!有紅通通的蘋果,有黃燦燦的雪梨,還有紫盈盈的葡萄……
樂樂采好了果子,直奔自己的家,心想這下我可以飽餐一頓了。跑著跑著,它看見前面有一條小河,就連忙停下腳步。它往四周看了看,河面上沒有橋,也沒有過河的小船,這可怎么辦呢?
冷凄凄的風吹在樂樂的身上,它感到全身發抖,害怕極了!
這時,身后傳來了一個響亮的聲音:“喂,樂樂!你是要過河嗎?”
樂樂回頭一看,呀!原來是鄰居家的小象貝貝啊!
“是啊!你能幫助我嗎?”樂樂連忙說。
“當然可以。”小象貝貝熱心地說。“這樣吧,你到我的背上來,我駝著你過河,怎么樣?”
“太好了!”話剛講完,樂樂就立即爬到了貝貝的背上。
就這樣,貝貝馱著樂樂過了河。樂樂從象背上下來,就說:“謝謝你,貝貝,今天要不是你及時趕到,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貝貝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關鍵詞:看圖寫話;寫作教學;圖示法;具體到抽象;思維過程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2)05-0026-03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基礎訓練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觀察、想象、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
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時普遍存在著觀察順序比較隨便、觀察的重點和細節不夠突出、想象偏離圖意東拼西湊等問題。這些問題是低年級學生觀察的無序性、思維的跳躍性和敘述的隨意性所致。因此,“怎樣指導觀察?”“如何展開想象?”都可在看圖寫話訓練中,用圖示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搭建從形象畫面到抽象文字之間的橋梁。
圖示法是把客觀事物的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系,用簡單的文字或圖形加以展示的一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常用的板書就是其最常見的教學應用,老師們用它分析課文,梳理文章脈絡,幫助學生理解和體味文章的意境。幫助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形成意境畫面可用圖示法,那么,在看圖寫話(從具象的畫面到文字)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和策略。
以下面的單幅圖的看圖寫話為例:
這幅圖的構成元素復雜,除了有主要元素——背著書包的小兔、挑著擔子的猴媽媽、小猴、小河和獨木橋外,還有一些次要元素——大樹、樹上鮮美的桃子、遠處綠樹叢中的房子、藍天上的白云等,對此,學生們的觀察往往覺得無從下手。如果我們教給學生把這幅圖簡化為以文字為主的示意圖,就可變成下圖:
指導學生畫這種圖要注意兩點:1.圖中元素以文字代替,位置不動。2.探索發現主要元素之間的關系,并想象將要產生的動作,選擇合適的動詞在圖中作簡單的標注。這樣,學生就會初步把形象的圖畫轉化為文字。根據這種示意圖學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將它們串聯成描述圖意的一句話:“小兔要過獨木橋,看見小猴和猴媽媽挑著擔子也要過河。”也可以從小猴和猴媽媽的視角說這句話:“小猴和猴媽媽挑著擔子要過獨木橋,看見小兔也要過河。”
簡單概括圖意后,可以用想象把這個故事補充完整。為了避免學生想象的隨意性,可以把學生的每一個想法都記錄下來,然后再讓學生挑選一個自己最想表達的想法保留在示意圖中,以便后面的寫作。這樣,上面的圖就擴充為:
學生擴充圖意的過程就是思維過程,思維的零星成果被文字記錄了下來,這就避免了想象的隨意性,從而保證了事件敘述的連貫性。根據這幅擴充后的示意圖,學生就可以用一段通順的話語把這個故事簡要地敘述出來:“一天,小兔在郊游的路上要過一座獨木橋,看見河對岸的猴媽媽和小猴也要過橋。小兔懂得謙讓,就對猴媽媽說:‘阿姨您先過吧。’等猴媽媽和小猴過了橋以后,小兔才過橋。這樣小兔和猴媽媽、小猴都平安地過了橋。”這個故事敘述雖然有些簡單,但從故事敘述的完整性上看,還是合格的。
在這個看圖寫話習作中,所敘述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時間、人物、語言、心理等要素都具備了,下一步教學要考慮如何幫學生將事件敘述得更精彩一些。要讓人物更形象,讓人物的動作更具體,其實就是把主要人物和他們的主要動作加以修飾,例如什么樣的獨木橋,什么樣的小猴、小兔怎樣對對岸的猴媽媽說話等,這些都可以加入示意圖里,便于學生的寫作。
下面我們應用這幾步,再做一個看圖寫話的練習:
第一步:標出主要元素,保持相對位置不變:
第二步:搞清內部關系,觀察并結合想象確定主要元素的動作,用合適的動詞在圖中標注出來。(內部關系決定外在動作)
第三步: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想象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幫學生設想情景,想象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把這些圖中沒有直接反映的要素,標在圖外的相應位置。
第四步:把圖中需要具體描寫的元素和動作,加以修飾。
根據示意圖可以比較容易的將這幅圖反映的事情描述清楚。
一天,小芳去公園玩。她看見鮮艷的花朵,就忍不住伸手去摘。一位阿姨走過來,和藹地沖她擺了擺手,說:“小朋友,公園里的花是給人們看的,不可以摘。”小芳聽了害羞地低下了頭。
這段話雖然還不夠優美,但基本的信息已表達清楚,語言還算流暢。語文是描述工具,把每個學生培養成作家不是我們的目的,讓學生能把所見所想描述清楚就達到了教育目標。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圖示法輔導看圖寫話的步驟:
1.把圖中元素以文字代替,位置不動。
2.發現主要元素之間的關系,并想象這種關系所要產生的動作是什么,作出簡單的標注。
3.想象圖中的事物為什么會這樣?他們是怎樣做的?這么做了結果如何?他們想些什么?又說了什么?把所有的想法記在圖外指定位置,然后把能連貫成一個完整故事的想法留下,把其余的舍去。
4.把圖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動作加以形容和修飾。
為了便于記憶,這四個步驟可概括成歌訣:
原位不動字代形,找對關系動作明。
因果經過言語詳,修飾文章錦添星。
下圖是將4個步驟的所得結果大概標注位置規劃了一下:
一、體育活動游戲化,激發幼兒想象創造的興趣
興趣,是創造的源泉。幼兒的學習過程依賴的是幼兒對學習活動的興趣以及活動本身的吸引力。幼兒只有對自己需要的或喜愛的活動感興趣,才可能主動參與。因此,教師應盡量做到將體育活動游戲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努力創設一種適宜幼兒想象的空間,使其萌發創造的意念。
比如:學習蹦跳觸物時,老師設計了一個“小猴摘桃”的游戲,教師發給每名幼兒一個猴子頭飾,自己扮演猴王。小朋友扮演淘氣的小猴。隨即進入一種游戲情景:“孩子們,花果山的水蜜桃熟了,跟猴王一起去摘桃好嗎?”“噢,太棒了!”孩子們歡呼雀躍,參與活動的興趣以下高漲起來。猴王接著引導:“摘桃要先練本領,下面我們一起練習猴操,想一下,你在動畫片中看到的小猴都有怎樣的動作,猴子的神態是什么樣?自己隨意做動作,看誰作像頑皮的猴子”。歡快詼諧的猴操音樂響起,一群歡蹦亂跳的頑猴圍攏在猴王身邊,有的小猴彎腰踢腿;有的小猴登高望月;有的抓耳撓腮;有的聳肩晃頭;有的左跳右跳……孩子們真的好像來到花果山下,他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頑皮的小猴子,盡情地表演各種滑稽的動作,猴王則拍拍這只猴子的肩,摸摸那只猴子的頭,示意他們繼續創編新的動作。體育環節中準備練習,成為孩子們發揮想象創造的愉快活動。
跑步動作,本是單調枯燥的活動,教師讓幼兒排成兩路縱隊練習,幼兒即無興趣,也無創造愿望。但是,老師若以牧馬人的身份帶幼兒玩賽馬的游戲則可調動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小朋友,想一下,草場是一片綠色的草原,你們是一匹匹奔騰的小馬,我們在音樂的伴奏下一起賽馬。”當幼兒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游戲中,他們將自覺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萌生創造的愿望:伴隨輕快活潑熱情奔放的賽馬曲,一匹匹“小馬”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奔跑,時而模仿馬跑的動作,時而用雙手在自己的屁股上拍一下以示加鞭,時而又佯裝吃草,角色扮演使幼兒仿佛身臨其境。音樂替代教師的口令,歡快激昂時,快速奔跑;節奏平穩時,中速慢跑;悠揚抒情時,可原地休息稍作調整。音樂伴奏下的體育游戲,有張有弛,有急有緩,將體育活動目標寓于既有情節又有角色扮演的集體游戲中,幼兒玩的開心,玩的過癮,游戲化的體育活動,極大地吸引了幼兒,使外部要求轉化為內部動機,幼兒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的同時,為幼兒在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下產生創造的欲望奠定了基礎。
二、巧設環境,體驗成功,使幼兒產生創造的信心
幼兒創造力的發展不僅僅依賴幼兒創造的興趣和愿望,更需要幼兒創造的膽識、勇氣和信心。幼兒獲得成功的氛圍,是發展幼兒創造力的橋梁。
幼兒的發展是有個體差異的,組織體育活動,教師更應清醒地認識到:幼兒走、跑、跳、投、鉆爬與平衡等基本動作的發展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線上。因此,教師應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性,并充分觀察了解幼兒動作水平發展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努力為幼兒提供多層次的活動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主動獲得成功的機會。
比如:平衡木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教師鼓勵幼兒在走平衡木時創編花樣動作。有的幼兒創造出挑重物走平衡木,有的幼兒頭頂沙包走平衡木,膽子小的幼兒站在平衡木上就害怕,舉足不前,談何創編新動作呢?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準備高度不同,寬窄不同的平衡木,讓幼兒自由選擇練習。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高些、窄些的平衡器械練習;動作發展慢的、膽子小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在寬些、矮些的器械上練習。使每個幼兒都有成功的體驗。再如:在組織幼兒練習助跑跨跳動作時,教師可為幼兒準備一條由窄到寬的小河,不同能力的幼兒可隨意選擇適宜自己的寬度練習。跳過A點的幼兒再到B點練習,B點跳過去的幼兒再嘗試跳過C點。,一個內向的小姑娘站在A點上遲遲不敢過河,教師走過去親切地說:來,老師拉你一起過河!在老師信任的目光中,小姑娘跳過了河,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讓幼兒總是處在成功的起點上,又同時看到更高的目標,主動為自己確定努力的方向。
“一刀切”和“整齊劃一”的教育是難以使每個兒童都得到充分發展的。我們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幼兒,應努力創設適宜不同兒童的教育,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這樣才能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發展,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感是幼兒敢于創造的心理基礎,屢遭失敗的幼兒是沒有勇氣去創新的。我們為幼兒營造一種獲得成功的氛圍,幼兒方能從成功的體驗中萌生創造的信心。
三、嘗試錯誤,發現學習,在實踐活動中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
側身鉆是中班體育內容之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是教師講解動作要領,然后示范給幼兒看,接下來是幼兒模仿、練習、鞏固。在這里幼兒是被動學習的,要真正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就應允許幼兒自主探索嘗試錯誤,在探索中尋找發現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鴨是動物森林里賣水果的一個小商人,一天,小鴨向動物森林里的貓巫師請求變成人類,也學學人類現在的高科技,好來賣水果。貓巫師同意了,小鴨變成一位帥氣的帥哥,來到6008年的人類世界,購買了一臺里面裝有許多各種各樣機器還會飛的多功能自動水果店帶回動物森林。
回到動物森林,小鴨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開始賣起水果來。小鴨把水果攤擺在小河邊,河馬伯伯在小河對岸遠遠的就對小鴨喊道:“有香蕉嗎?給我來幾根香蕉吧!”小鴨也對河馬大喊:“有香蕉!”說完就隨手拿起地上的一臺機器,把香蕉放在里頭,機器自動把香蕉皮剝了,接著迅速把香蕉切成四瓣。小鴨把被切成四瓣的香蕉放進一個像大炮一樣的機器里,又對河馬伯伯喊道:“把嘴巴張開。”說著把“大炮”頭對準河馬伯伯。河馬伯伯吃了一驚:“你想把我射死呀!”小鴨笑著解釋道:“我不是想射死您,我是想把香蕉直接射擊您的嘴巴。”河馬伯伯開心地說:“真方便呀!不用過河就能吃到香蕉!”
從此,有了小鴨的水果店森林里小猴不用下樹就能吃到桃子、小豬洗著澡就能吃到梨子……大家都方便多了。
四年級:蔡毅萌
甲:大家好!我是( )!
乙:大家好!我是( )!
丙:大家好!我是( )!
甲:漂亮的老師!可愛的小朋友!
乙:負責的老師!聽話的小朋友!
丙:好老師!好學生!
合:這就是我們好好幼稚園!
甲: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小一班的小朋友帶來的節目《動感早晨》
甲:夏天的太陽好大啊,感覺好熱的
乙:所以夏天不要出去曬太陽啊
甲:但今天啊小二班的小朋友就為大家帶來了節目《曬太陽》
合:請欣賞
丙:下面一個節目是大一班帶來的《爸爸的草帽》
甲:你今天喝牛奶沒?
乙:我今天早上就喝了啊!
丙:那下一個節目就是大二班的《牛奶歌》
乙:下面請欣賞節目《中華情,中華美》中一班表演
甲:下面的節目時中二班小朋友帶來的《不想長大》
丙:接下來有請英語特長班的小朋友帶來課本劇《懶惰的蒼蠅》
丙:下面這個節目我也有表演哦!那就是小主持人特長班的小朋友帶來的繞口令時裝展《小山羊,去種樹》!很精彩的哦!
乙:下面的節目的體能課班為大家帶來的《小猴過河》
甲:時間過的好快啊!
其他三人:是啊!是啊!是啊!……
乙:今天的六一文藝匯演就全部結束了
森林里的動物
洪澤實驗小學三年級2班呂?龍
一天大象公公跟皮皮說:“我的本領可大了,我可以搬動一棵大樹。”皮皮說:“我可以爬上一棵高大的樹。”他們都爭著說:“我的本領大,我的本領大。”
大象公公和小猴它們一同來到松鼠奇奇家的門口,異口同聲的說:“奇奇,快點下來,我們要找你評評理。”奇奇飛快的從樹上跳了下來。奇奇說:“你們要我評什么理?”大象公公和皮皮說:“我們要比誰的本領大”,皮皮指向前面的蘋果樹說:“誰先摘下樹上的蘋果,就表明誰的本領大。”大象公公和皮皮首先來到了河邊,皮皮說:“這條河的水太深了,我又不會游泳,這可怎么辦呢?”大象說:“讓我來背你吧。”皮皮爬到了大象公公的背上,在大象的幫助下過了河。當他們來到樹下時,大象抬起頭,看著高高掛在樹梢上的蘋果焦急的說:“好高啊,夠不著,怎么辦呢?”皮皮說:“沒關系,我會爬樹,讓我來摘蘋果吧。”皮皮拿著蘋果和大象公公一起回到了奇奇身邊說,我們拿到了蘋果,可以讓我們知道誰的本領大了吧!奇奇說:“你們兩個人的本領都很大,大象公公能過河,皮皮可以爬樹,所以說你們兩人的本領一樣大。”
他們倆聽了奇奇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幫助。
溫馨提醒:如果本信息不是出現在網站,說明你訪問的是個盜版網站,請馬上關閉。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幼兒園 語言教育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幼兒園中的運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它的特色以及作用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由于多媒體課件的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圖聲結合、及交互功能等特點,與幼兒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相符,如果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當中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互補充,可以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主體性,在幼兒的興趣與教學內容間建立聯系,可以實現很好的教學效果,發展幼兒的語言智力,為幼兒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的好奇心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新學材料的興趣。”幼兒可以說是“興情中人”,只有對某事感興趣,才能投入到其中。多媒體課件通過創設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畫面,將抽象內容變得具體,靜態變動態,給幼兒以視覺的刺激,同時配以動聽的音效,讓幼兒多感官同時參與,調動幼兒語言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如課件《小猴賣圈》中有小猴、小鴨子、小花貓、小狗狗、小兔子、小老虎的可愛逼真的形象,由于幼兒對小動物很喜歡,在最開始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圓圈“O”,讓幼兒發揮想象,看到這個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接著出示小猴賣圈“O”給小花貓,幼兒可以想象賣給小花貓什么東西,賣給小鴨子什么東西……這時已經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對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兒歌就變得非常容易,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二、促進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
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相對貧乏,抽象思維能力很弱,幼兒對于一些語音、詞匯、語法結構,以及詩歌等難以理解。課件創設各種各樣的語言交往情境可以很好地對詞、詩歌的意思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幼兒更好的理解詞的意思。如“春天”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相對抽象的詞,用語言進行描述幼兒不易理解。利用課件展現春天特征,如花草樹木開始發芽,柳樹隨著春風的吹動而搖晃,鳥兒在天空中嘰嘰喳喳歡快的飛舞著,冰開始慢慢地融化,動態的畫面的展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幼兒置身于春天的環境之中,更深入地理解了“春天”,建立兩者的聯系,通過為幼兒建立豐富的感性經驗,來提升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三、培養幼兒傾聽、表達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傾聽和表達是語言教育的非常重要的目標,“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的運用方式,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聽是說的基礎,幼兒是先聽后說,他們能聽懂的內容遠遠多于會說的內容。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形式,只有能表達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且學會與別人分享。課件通過設置疑問,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情境,自由遐想、暢所欲言,讓幼兒想說、敢說,充分調動幼兒的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四、有利于發散幼兒思維,培養幼兒創造性的運用語言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輕松、自由的語言學習的氛圍,可以讓幼兒自由的遐想、暢所欲言。課件能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為幼兒展現豐富的信息,為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讓幼兒進行多視角、多方面的考慮問題,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活躍幼兒的思維,發散幼兒的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暫停等功能,在播放中間或者結尾會提出一些小問題,如《小馬過河》中,在小馬來到河邊時該如何過河,小馬該聽誰的話,讓幼兒進行討論,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發散思維,以及創造性的運用語言的能力,避免幼兒用單一的思維進行思考,答案沒有對錯。
總之,多媒體課件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興趣;化抽象為具體,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創設疑問,讓幼兒充分地發揮想象,產生想表達的欲望,在寬松的語言環境中,幼兒暢所欲言,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應充分地發揮多媒體課件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袁鳳杰.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語言教學模式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0.
[3]武紅燕.淺析幼兒語言教育中常見問題與解決思路[J].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馬雪琴.全語言教育理念及對我國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啟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
[5]李定榮.多媒體計算機創設幼兒語言學習情境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