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3: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詩歌古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經典誦讀;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8-090-1經典誦讀當然就是讀“記載人類永恒智慧,天經地義不可改變的、永垂不朽的高點文章”,現在被稱為經典的首推四書五經,四書又以《論語》為要,其次是從經、史、子、集中選讀,再其次是唐詩宋詞作為輔助閱讀。
我們的第一個策略:對于簡單的詩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我們把經典誦讀的內容做了以下安排:讀《論語》是一條主線,可以穿插《千家詩》和《弟子規》,還以唐詩宋詞做點綴。因為我們研究的重點是學生的品德修養和語文素養的培養,詩詞誦讀要有一定的分量。事實上,我們的研究課題就是從我校國學朗誦中的詩詞誦讀中得到靈感的。
我們在注重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的同時,特別注重國學朗誦,希望走進學校就能聽到國樂聲聲,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都能出口成詩,都能彬彬有禮,都具有較高的文學素質。從最簡單的唐詩開始背誦,背誦國學一直是我校語文教學的一條主線。而且古詩誦讀確實能夠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事為例。一次,課堂作業上有一題,要求寫一首詩贊美木蘭,學生的作業給了我驚喜。
謝紫薇:木蘭替父征,緹縈救父命。巾幗女英雄,機智又謹慎。為父當官姆,感人淚長流。揚名終不朽,千古傳佳話。
魏來:木蘭深明大義替父從軍,可敬!桂英英勇善戰掛帥,可佩!提縈果敢堅強救父,可贊!劉胡蘭保家衛國視死如歸,可學!
張正:木蘭代父從軍,緹縈上書救父。果敢明了從事,機敏終獲贊頌。
學生的語言雖然稚嫩,但是已經有了詩的味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確實不錯!通過以上事例,我想說明我們探索的第一個策略:對于簡單的詩歌,采取“自吟、自解、自背”的形式。這樣在短時間內可以積累盡可能多的詩歌,然后自然地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積累多了之后,在作文中引用、學用對偶、句式整齊、描繪景物,這樣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素養方面不只限于作文,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學習分析文章、品析語言詩畫結合;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學生能夠通過詩歌想象畫面,從而把握感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二個策略就是:難一點的詩歌可以通過講解來促進背誦。國學朗誦明顯速度慢了,因為詩詞都比以前長了,比如李白的《月下獨酌把酒問月》,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寄遠》,蘇軾和楊萬里的《念奴嬌·中秋》,一個早自習有時只能背一首,并且這幾天,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學生有很多背錯的地方。找來學生抄的詩歌一看,原來是抄錯了,比如“碧海青天夜夜心”抄成了“碧海又看夜夜心”,把“中庭地白樹棲鴉”抄成“中庭地上樹棲鴉”,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還有把“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shuδ)”讀成“歸時說(歸e)”,這時讓我感到解說的必要,解說之后,學生在理解中背誦,更能夠把握其精髓。我在講解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寄遠》之后,學生兩分鐘就會背了。
第三個策略就是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激發興趣,拓寬視野,學習古人的高尚品德和高潔的人格,以及做人的風格,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比如:讓學生做《詩海泛舟——我最喜愛的古代詩人》的PPT,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分門別類地積累編輯了大量的詩歌,如“詩歌中的月亮”、“詩歌中的花”、“唐詩宋詞中的風景名勝”“唐詩宋詞中的情感”,“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田園詩派的開拓者——陶淵明,美麗的悲者——李清照”等等,學生們不僅增加了積累,而且了解了詩人們的經歷和情懷,學習了詩人們的精神品格,還激發了學語文的興趣。對于傳統節日,除了讓學生做以上工作外,還加上了表演,因為節日都有美好的傳說,加進去更能讓學生了解我們的中華文化,比如我們的活動“中秋詩歌朗誦會”集朗誦和表演為一體,這個活動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并增加了學生的文化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