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2: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腫瘤標志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如今每年體檢的人很多,體檢的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其中,不少人把腫瘤標志物加進了體檢內容。有些人發(fā)現腫瘤標志物增高就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患了癌癥。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志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這些物質在正常成人中極少存在或者是在癌癥患者中出現的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
目前腫瘤標志物檢測是早期發(fā)現無癥狀微灶腫瘤的唯一途徑。但是,腫瘤標志物檢測呈陽性不一定就是腫瘤,而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同時,腫瘤標志物檢測陰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腫瘤,因為有些腫瘤會引起腫瘤標志物檢測假陰性。研究發(fā)現,導致腫瘤標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5種。
1.惡性腫瘤患者:一般來說,惡性腫瘤患者腫瘤標志物的含量會有顯著增高。但并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引起腫瘤標志物升高。例如同樣是原發(fā)性肝癌,原發(fā)性肝細胞型肝癌患者檢測甲胎蛋白(AFP)絕大多數會有顯著增高,但是原發(fā)性膽管細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卻很少有升高的。這要根據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與靈敏度來決定。
2.正常人群:雖然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產生的物質,但腫瘤標志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中同樣可以產生。這類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較低且存在個體差異。這類人群同樣要重視腫瘤標志物,其數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癥或者是癌細胞的輕度增加。
3.樣品存儲問題:血液標本儲存不當也會導致腫瘤標志物的指標升高。如容器、抗凝劑、保存液及冷鏈儲藏等出現問題,會導致樣品不能準確反映檢測者的實際情況,有可能使腫瘤標志物的值升高。
4.藥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劑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腫瘤標志物指標的升高。
5.特殊情況:例如喝酒、睡眠不好、過頻進食補品。對于女性來說,在懷孕或月經期的前后抽血,會因個人身體差異產生波動。
腫瘤標志物檢測手段對健康人群篩查作用有限,更適用于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體檢時腫瘤標志物值升高不必驚慌,可以先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好,然后再去復查一次。一般非腫瘤因素引起的升高往往是一過性的,或者僅稍高一點。如果有非常明顯的增高或持續(xù)升高,就需要做進一步的全面檢查,包括CT、超聲等。[瘤標志物要和影像、病理等檢查結合起來,才能進行判斷。
血液腫瘤標志物是醫(yī)生判斷惡性腫瘤治療的療效、預后及選擇方案的有力依據,但它只能作為惡性腫瘤診斷的輔助手段。
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癥,惡性腫瘤患者也不是每個人的腫瘤標志物都增高。如果體檢時發(fā)現腫瘤標志物升高,不要過于恐慌,還需通過進一步的檢查來鑒別診斷。
腫瘤標志物升高有多種原因
“醫(yī)生,我腫瘤標志物增高了,是不是得了癌癥?”“我上次查了腫瘤標志物很高,這一次怎么又正常了呢?”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其實,腫瘤標志物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產生(或)升高的、可預示腫瘤存在的一類物質,通過血液、體液、腫瘤組織或細胞可以檢測到。但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癥,因為這有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導致。如AFP這個指標,除原發(fā)性肝癌外,孕婦、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都可能導致升高;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
得癌癥腫瘤標志物不一定升高
很多惡性腫瘤的標志物升高早于臨床癥狀,因而引起警惕,一些早期病例得以被發(fā)現,得到及時地治療。但是,并不是每個癌癥病人的腫瘤標志物都會增高。臨床有些確診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術前后也沒有明顯變化。所以,如有其他臨床診療手段證實可能有惡性腫瘤存在時,不要因為標志物不高,就心存僥幸,一定要通過進一步的檢查排除。有幾類腫瘤標志物的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fā)性肝癌中70%~90%有AFP的升高,前列腺癌PSA總體陽性率約為70%,這有助于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fā)現。
腫瘤標志物升高該怎么辦
對于單項標志物輕度升高者,不用過于恐慌。可以定期復查,有條件的盡量復查全部的常用標志物,一旦體內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會有幾種標志物異常。如果復查后數值一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平,則意義不大。但有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需要進行認真的排查: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于正常值的上限;二是反復檢查,數值動態(tài)持續(xù)升高;三是有家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志物增高。
不同醫(yī)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試劑檢測同一項標志物時,結果可能出現差異。所以,長期隨訪監(jiān)測標志物一定要選擇同一家醫(yī)院,以便醫(yī)生更準確地做出判斷。
年近五旬的大劉參加了單位的年底體檢。當體檢報告發(fā)下來時,大劉發(fā)現自己腫瘤標志物檢測中好幾個指標都超過了正常值。拿著報告單,大劉嚇出了一身冷汗,一夜未眠,第二天趕緊到腫瘤醫(yī)院掛號看病。然而,醫(yī)生的一席話讓本以為被判了“死刑”的大劉松了口氣。原來,腫瘤標志物除了與腫瘤有關之外,還可以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懷孕、炎癥、吸煙,甚至與寵物接觸得太親密等都可能導致腫瘤標志物水平升高。
隨著自我參加體檢人數的增多,像大劉一樣被腫瘤標志物超標嚇得不輕的人不在少數。其實,首次出現腫瘤標志物升高的情況無需太過恐慌,應到腫瘤專科醫(yī)院咨詢和復查,很多人只不過是虛驚一場。
那么,腫瘤標志物查的到底是什么?它的指標高低又有什么意義呢?
腫瘤標志物通俗地說就是人體內一種異于正常人群的,可科學檢測的標志物,主要與腫瘤相關。部分腫瘤標志物有預警作用(如EB病毒抗體與鼻咽癌、瘤病毒與宮頸癌)。部分腫瘤標志物可反映腫瘤存在,有助于臨床輔助診斷和監(jiān)測腫瘤的治療效果。
目前在體檢中比較常見的腫瘤標志物包括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鏈抗原CA125、EB殼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EA/Ig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
吸煙、服藥、長了膽結石都會影響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同樣可以產生,所以不能在“腫瘤標志物”和“腫瘤”之間直接劃“=”。
“腫瘤標志物”這一命名雖然得到醫(yī)學專業(yè)人員的認可,但估計命名時沒有考慮普通民眾的恐癌心理。因此,目前已有不少醫(yī)院在體檢咨詢中,將“腫瘤標志物”暫稱“異常標志物”等,這樣做可以降低受檢者的恐懼。
體檢時受檢者腫瘤標志物高不一定有腫瘤,其篩查意義在于提示作用。而患有腫瘤,腫瘤標志物也不一定高。因此,腫瘤標志物檢測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防癌檢查或癌癥的早期發(fā)現目前主要依靠現代醫(yī)學影像(內窺鏡)學、細胞病理學和檢驗醫(yī)學及臨床醫(yī)師等的互相配合。
正常人也可以出現腫瘤標志物升高的情況:首先是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腎病、膽石癥、糖尿病以及服用過有些藥物等。其次,生理上的變化以及一些不良習慣,例如懷孕、吸煙、酗酒等。除此以外,抽血過程中的污染、抽血引起的紅細胞破裂、標本保存不當、試劑差異及檢測欠規(guī)范等因素也會干擾檢查結果。
同樣,腫瘤標志物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關腫瘤。例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標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陽性率僅達79~90%,也就是說還有10~30%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輕度升高。受檢者也要注意。
根據目前腫瘤發(fā)病情況統計,40歲以上人群應盡可能每年做一次有關腫瘤標志物的健康體檢。如果一次檢查結果某項指標為陽性,請理性對待,不必過于緊張,應請醫(yī)生對體檢結果加以分析,排除一些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如吸煙、慢性疾病等)后,再決定是否需要隔2~4周再檢測一次。
如果動態(tài)檢測結果繼續(xù)升高(一般認為檢測值升高25%以上才有意義)則提示可能存在腫瘤,應作高精密度的影像學檢查(如計算機體層攝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和細胞病理學等進一步檢查(細胞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腫瘤到底屬于良性還是惡性的“金標準”)。
要學會看腫瘤標志物報告
接受防癌健康體檢者或已患病的人員及其家屬,拿到檢驗報告單后,最好向腫瘤專科醫(yī)生咨詢。在普通體檢中,腫瘤標志物的結果一般只會“定性”。所以報告單上通常只有“陰性”或“陽性”。
“陰性”者,多數沒有腫瘤發(fā)生。而對于“陽性”者,醫(yī)生往往會建議復查。可疑“陽性”結果的復查宜用“定量”檢測。定量檢測值分兩種情況。一是輕度升高(超過正常參考值不是太多),發(fā)生腫瘤的可能性比較低,可考慮進一步檢查,或者動態(tài)觀察,不要緊張也不要掉以輕心。二是中重度升高或多項指標持續(xù)升高,提示腫瘤發(fā)生的可能性很高,必須盡快做醫(yī)學影像學和細胞病理學的檢查。下面是目前在體檢中比較常見的幾種腫瘤標志物結果的解讀,也許就能幫助您辨清哪些升高需要警惕,哪些很可能只是虛驚一場。
甲胎蛋白AFP(正常參考值:血清
AFP是人體胎兒期血液中出現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它在胎兒的肝細胞內合成,而到了成人期,肝細胞就會失去這種合成能力。因此AFP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極微,但在肝細胞功能發(fā)生異常,特別在患有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時,血清中又可出現AFP升高,所以臨床上常常借助AFP的檢查作為原發(fā)性肝細胞癌的輔助診斷。
需要警惕:肝癌病人血中的AFP比正常人明顯升高10倍至數萬倍,所以如果你的AFP檢查結果大于400ng/ml的話確實要引起警惕。
無需恐慌:不過,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專利。因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會增高,不過這類升高一般不超過300ng/ml。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時期不長,隨著轉氨酶恢復正常,AFP也會逐漸減少到正常水平。
除了肝炎,先天性總膽管閉鎖,開放性骨脊裂的胎兒,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其AFP指標也會有所增高。
值得一提的是,AFP增高有時還可能意味著喜事:因為懷孕也會使AFP指標升高,正常孕婦在妊娠3~5個月時AFP會達最高峰(一般不超過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兒出生后恢復正常。
癌胚抗原CEA(正常參考值:血清
CEA是首先在結腸癌病人的血清中發(fā)現的一種糖蛋白,在胎兒3~6個月的血清中也可以檢測到,所以稱作癌胚抗原。
需要警惕:研究顯示,原發(fā)性結腸癌患者出現CEA增高的比例達45~80%。除原發(fā)性結腸癌以外,胰腺癌、膽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統腫瘤的陽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因此,如果你在體檢中發(fā)現CEA增高,醫(yī)生一般都會建議去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無需恐慌:除了上述癌癥,其實部分患有良性腫瘤、炎癥和退行性疾病,如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變病人的CEA也會升高。不過,這類“升高”遠遠低于惡性腫瘤,一般小于20ng/ml。此外,吸煙者人群CEA普遍高于非吸煙人群,約在5.5ng/ml左右。
EB病毒殼抗原免疫球蛋白A 英文縮寫:VCA/IgA(正常值:≤12U/ml)
EB病毒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英文縮寫:EA/IgA(正常值:≤12U/ml)
在鼻咽癌患者中,90%以上EB病毒的CA/IgA和EA/IgA檢查呈“陽性”。若體檢中使用高質量試劑檢測,受檢者血液標本這兩項為又是“陰性”,有專家認為5年內無鼻咽癌發(fā)生的可能。
需要警惕:VCA/IgA、EA/IgA兩種抗體呈陽性者患鼻咽癌的比例分別為2%和30~40%。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認為是鼻咽癌的高危對象:①VCA/lgA單項高(滴度),②上述兩項指標均陽性。③上述兩項指標中,任何一項持續(xù)升高。
高危人群出現以下癥狀,應立即去醫(yī)院做細胞學活檢和影像學等有關檢查,以期早期診斷:①回抽性鼻涕帶血;②一側耳道溢液、耳鳴,聽力減退、單側耳悶塞;③單側頑固性頭痛伴復視及面神經麻痹、進行性增大的無痛性頸部包塊。
無需恐慌:在EB/VCA/IgA和EA/IgA陽性的人群中,也有部分是鼻咽喉等部位的炎癥所致。
糖鏈抗原125英文縮寫:CA125(正常參考值:血清
糖鏈抗原125(CA125)對于女性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國際公認的卵巢癌主要相關抗原,在卵巢腫瘤的診斷、治療、監(jiān)測、判斷愈后等方面作用顯著,是卵巢腫瘤診治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指標,同時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參考指標。
需要警惕:研究證實,卵巢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會明顯升高,其他非卵巢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結腸直腸癌32%、其他婦科腫瘤43%。
【關鍵詞】血清腫瘤標志物;消化系統腫瘤;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127-01
在臨床上各種惡性腫瘤中,消化系統腫瘤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能夠作為診斷的腫瘤標志物很多,但是單獨一項用于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不高,腫瘤標志物是指細胞在發(fā)生癌變的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活性的一類物質,可存在于宿主或者癌變組織中,在正常組織中多不可見或者很少見[1-2]。我院選擇2012年9月~2013年9月間診治的170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對其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2年9月~2013年9月間診治的170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將其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進行了細胞學、影像學、術后病理學以及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并選擇同一時期1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的患者中,80例為男性,90例為女性;年齡在34~78歲之間,平均為(52.6±3.4)歲;其中36例為胃癌,54例為原發(fā)性肝癌,28例為胰腺癌,32例為直腸癌。對照組的患者中,56例為男性,64例為女性;年齡在33~76歲之間,平均為(53.2±3.1)歲;對照組的患者均進行內鏡、B超以及CT檢查排除患有消化系統腫瘤;比較兩組觀察者的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未見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條件下采集靜脈血液,共3ml,之后進行離心,30min將上層的血液吸取出來,將樣本分裝,存在在-80°C的冰箱內。運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CEA、CA199、CA125以及AFP含量。
1.3判斷標準[3] CEA低于20ng/ml,CA199低于37U/ml,AFP低于25ng/ml,CA125低于20U/ml即為陽性臨界值。
1.4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P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的CEA、CA199、CA125以及AFP含量均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腫瘤標志物主要是指細胞出現癌變時,在變化過程中出現產生及分泌一些活性物質,存在余宿主的體液及癌變組織中,然而在正常組織中很少見甚至沒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屬于常見的腫瘤,臨床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現今還沒有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的診斷方法[4-5]。
對胃癌患者來說,陽性率最高的為CEA,達到67.4%,最低的為AFP,不同指標之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本文研究指出,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的CEA、CA199、CA125以及AFP含量均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消化系統惡性腫瘤運用多種腫瘤標志物進行聯合檢測,臨床價值顯著,能夠有效提升惡性腫瘤患者的陽性率,對于術前診斷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瑞萍.探討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消化系統腫瘤檢測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33(14):412-413
[2]張斕.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診斷消化系統腫瘤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0,42(12):745-746
[3]杜希利,孟曉輝,王昌敏.電化學發(fā)光CYFRA21-1、CA125檢測在食管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J].新疆醫(yī)學.2010,36(01):642-643
為何要檢查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fā)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肽等。腫瘤標志物可分為:①胚胎性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②含糖物質類標志物,如癌抗原(CAl25、CA199、CA50 、CA242等);③酶類標志物,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等;④激素類標志物,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⑤其它蛋白質類標志物,如鐵蛋白(Ferr)、β2-微球蛋白等。
當機體發(fā)生腫瘤時,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的某些腫瘤標志物就可能會相應地升高。通過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可以在腫瘤普查中早期發(fā)現腫瘤患者,目前最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原125(CA125)、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等。
如何看懂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
甲胎蛋白(AFP)正常參考值:血清中含量小于10ng/mL,肝癌患者血中的AFP大于400ng/mL,要引起警惕。不過,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專利。因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會增高,這類升高一般不超過300ng/mL。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時期不長,隨著轉氨酶恢復正常,AFP也會逐漸減少到正常水平。正常孕婦在妊娠3~5個月時AFP會達最高峰(一般不超過200ng/mL)。
癌胚抗原(CEA)正常參考值:血清中含量小于5ng/mL,原發(fā)性結腸癌、胰腺癌、膽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統腫瘤的陽性率會增高。其它部分患有良性腫瘤、炎癥和退行性疾病,如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CEA也會升高。不過,這類“升高”遠遠低于惡性腫瘤,一般小于20ng/mL。
糖原125(CA125)正常參考值:血清中含量小于35U/mL,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會明顯升高,其他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其他婦科腫瘤等也有一定的陽性率。非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等有不同程度升高。此外在早期妊娠的頭3個月內,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正常參考值:血清中含量小于4.0ng/mL。通常血液中不含或只有極微量PSA。只在患有擠壓或破壞前列腺細胞的疾病時可造成PSA的增高,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等。絕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增高。而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血清PSA水平也可升高,但必須結合其他檢查進行鑒別。
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參考值:血液中含量0~16ng/mL, NSE被認為是監(jiān)測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標志物,對監(jiān)測小細胞肺癌療效與病程、預后有重要的價值。 NSE也可作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血清NSE水平的測定比測定尿液中兒茶酚胺的代謝物更有意義。對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精原細胞瘤及其它腦腫瘤的診斷也有重要意義。
糖類抗原(CA153、CA199 、CA724、CA50、CA242)正常參考值分別為:血液中含量分別小于 25U/mL、34.0 U/mL、8.2U/mL、20 U/mL、10 U/mL。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CA19-9是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的相關標志物,是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CA50為廣譜腫瘤標志物;CA242是一種新的腫瘤相關抗原,當消化道發(fā)生腫瘤時,其含量升高。糖類抗原在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宮頸癌、膽管癌、肝癌等陽性率也會相應增高。多種良性和炎癥病變時也會有增高現象。糖類抗原聯合檢測對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宮頸癌、胰腺癌、膽管癌、肝癌等疾病的診斷、監(jiān)測、治療、預后具有較高的價值。
β2-微球蛋白(β 2-MG)正常參考值:血液中含量小于 3.2mg/L ,β2-MG是惡性腫瘤的輔助標志物,也是一些腫瘤細胞上的腫瘤相關抗原。在淋巴系統腫瘤,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細胞肉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中尤為明顯,在肺癌、乳腺癌、胃腸道癌及子宮頸癌等中也可見增高。由于在腫瘤早期,血清β2-MG可明顯高于正常值,故有助于鑒別良、惡性腫瘤。
組織多肽抗原(TPA)正常參考值:血清中含量小于120U/L(酶聯免疫法),TPA是腫瘤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在腫瘤診斷上無特異性,惡性腫瘤檢出率達70%。常用于缺少特異指標的惡性腫瘤療效追蹤觀察,病情好轉時降低,復發(fā)時升高。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時也可出現TPA增高現象。
組織多肽特異抗原(TPS)正常參考值:血液中小于55U/L(EIA法),TPS是腫瘤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80%卵巢癌患者增高,肺癌亦可見增高。查血中TPS可監(jiān)測癌性疾病活性及治療效果。
胰胚胎抗原(POA)正常參考值:血液中含量0~7U/mL,胰胚胎抗原是胰腺癌的又一新型、敏感、特異的新標志物,胰腺癌的POA的陽性率為95% ,當肝癌、大腸癌、胃癌等惡性腫瘤時也會使 POA升高,但陽性率較低。
鐵蛋白(SF)正常參考值:男性30~400 μg/L ,女性13~150 μg/L。
1 CA199和CEA的聯合檢測
CA199在胚胎期的合成主要在人體的膽道、胃腸、胰腺,而在成人期合成的量較少,且主要分布在膽道、胰腺等,它是一種抗原物質且與腺癌高度相關。臨床將CA199的檢測應用于肝膽胰的惡變檢查中,且診斷地位日益增高,是目前臨床診斷消化道腫瘤較為理想、便捷與可靠的指標,同時對膽管癌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好的診斷價值。CEA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腫瘤標志物之一,主要是由多糖構成的糖蛋白,被認為是一種廣譜的人類腫瘤相關抗原,且是消化系統腫瘤重要的常規(guī)檢測指標。從組織胚胎學水平上研究顯示,CEA既可以表達來源于內胚層的腫瘤,又可以表達來源于外胚層的腫瘤,因此CEA不能用來定位診斷腫瘤。
孫文德等通過90例肝門膽管癌患者與91例同期膽道良性病變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研究,發(fā)現對于肝門膽管癌的診斷,兩組患者血清CAl99在肝門膽管癌中陽性率最高(86.67%)、靈敏度最好(93.98%),而CEA的特異度最好(94.60%)。國外的研究人員收集了400多例肝膽及胰腺疾病的患者,對其進行CA199的檢測,再根據這些患者的臨床特征、影像學檢查及病理結果進行研究,發(fā)現單獨檢測CA199對膽管癌沒有良好的診斷效果,誤診、漏診率均很高,且沒有統計學意義。國內中山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對膽管細胞癌和健康人的血CA199、CEA進行檢測,發(fā)現健康人血中的CA199及CEA均低于腫瘤患者,而聯合檢測肝門膽管癌患者兩項腫瘤標志物的陽性率遠遠高于單項檢測這兩項腫瘤標志物。
在臨床上對于肝門膽管癌疾病的診斷,聯合這兩項指標的檢測可以提高腫瘤檢測的準確度、特異度和靈敏度,彌補單一指標檢測的不足,進而增加早期患者的檢出率,只有盡可能早期發(fā)現患者,才能有助于臨床醫(yī)師去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質量,降低死亡率。同時通過聯合檢測血清CA199、CEA的水平,可以為患者預后提供信息和診斷依據,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CA199、CEA聯合檢測對肝門膽管癌的早期診斷、鑒別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2 CA199、CA50的聯合檢測
CA50主要成分是唾液酸糖蛋白和唾液酸酯,在人體的正常組織很罕見,主要存在于人體的糖脂、高分子蛋白中。當細胞發(fā)生非典型性增生時,其內的糖激活酶激活途徑發(fā)生效應,使細胞表面的糖基結構改變,從而成為糖鏈抗原的標志物。它是反映腫瘤存在的一種特異性物質。
汪正廣等聯合檢測34例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的膽管癌的患者與21例膽囊息肉患者血清CA199、CA50的水平,發(fā)現CA199和CA50靈敏度與特異度相對較高,靈敏度為80.15%和92%,特異度為72.34%和25%,從中可以看出,這兩種腫瘤標志物在手術后已大大降低;在術后監(jiān)測的幾十例術后2周的患者,CA199和CA50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3例術后6個月復發(fā)的患者中CA199和CA50明顯升高,這將給臨床療效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且操作簡便,費用較低,對臨床療效的判斷是一個積極而快捷的指導。
3 CA199、CA125、AFP、CEA的聯合檢測
癌抗原CA125屬于IgG類糖蛋白,自1981年首次發(fā)現以來備受關注。雖然說CA125最早是從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檢測出來,但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婦科、呼吸科及眼科等領域。一般來說,人體內有少量或微量的CA125,但當機體收到炎癥或腫瘤等相關因素刺激時,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會大幅升高。AFP是一種血清糖蛋白,由肝臟及卵黃囊在胚胎早期合成,胎兒在母體發(fā)育時達到高峰,出生后機體內水平逐漸減少,甚至消失。AFP是臨床上診斷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其靈敏度高達70%。AFP不僅診斷肝癌有較高價值,在其他惡性腫瘤中也可以升高。
對于血清CA199、CA125、AFP、CEA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國內學者通過對一定數量的膽管癌患者、良性膽道疾病患者及健康患者進行了4種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研究,發(fā)現膽囊癌患者血清中的4種標志物較正常對照組高,而AFP、CEA、CA199的陽性表達較良性膽道疾病組高,4種腫瘤標志物單獨評價中,靈敏度最高的是CA199,特異度最高的是AFP。當聯合檢測4種標志物時發(fā)現,其靈敏度、特異度明顯高于單項檢測。聯合檢測血清CA199、CA125、AFP、CEA標志物的評價效果優(yōu)于單項檢測,同時結合其發(fā)病者臨床表現、影像學資料等方法,既可以提高膽管癌早期診斷水平,又有助于選擇臨床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后。
4 CA242、CA199、CA125、CEA的聯合檢測
CA242是一種成分為唾液酸化抗原,在國內研究中越來越廣泛,最先在人結腸腺癌細胞株COLO 205免疫小鼠后獲得單克隆抗體被發(fā)現,人們對于CA242的抗原決定簇的化學結構尚未研究清楚。這種新型的腫瘤抗原屬于糖酯類類抗原,在健康人群中血清含量幾乎為零,但在腫瘤患者體內含量會大大上升。研究表明,膽管癌患者中血清CA242的含量較高,且膽汁淤積對其影響較小,因此檢測的靈敏度很高,臨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國內學者蔣海兵對68例經病理診斷確診為膽管癌的患者進行血清腫瘤標志物CA199、CA242、CA125、CEA的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結果為患者血清CA199的陽性率為73.53%,CA242的陽性率為58.82%,CA125的陽性率為25.00%,CEA的陽性率為13.24%,從結果可以看出,單一檢測腫瘤標志物時,只有CA199較為敏感,并對膽管癌的診斷意義最大,其他3種標志物不敏感。當聯 合檢測時其陽性率為80.89%,大大高于單一腫瘤標志物的檢測。這4項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加上影像學檢查及臨床癥狀的體現,可以提高診斷的實用性和特異性。
5 結語
肝門膽管癌的臨床癥狀缺乏相應的特異性鑒別方法,早期診斷相對比較困難,雖然醫(yī)學影像學檢查可以為臨床診斷提供價值,但臨床中診斷的金標準還是術后的病理學活檢結果。對于肝門膽管癌患者的確診需要術后病理活檢,不僅診斷費用高,而且存在創(chuàng)傷及痛苦。近年來,隨著檢驗科學技術的進步,診斷肝門膽管癌的腫瘤標志物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臨床研究,并且在檢測腫瘤時,聯合檢測腫瘤標志物較單一腫瘤標 志物的檢測對疾病早期診斷的準確度、靈敏度將大大提高。對于術后患者,聯合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加影像學診斷,可以對于術后疾病的檢測和治療提出更有意義的指導,同時將來可能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使這些腫瘤標志物成為惡性腫瘤患者體內的跟蹤器,用于靶向治療惡性腫瘤,所有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Blechacz B,Gores GJ.Cholangiocarcinoma:advances in pathogenesis,diagnosis,and treatment.Hepatology,2008,48(1):308-321.
秦興雷,李志強,石景森,等.血清和膽汁CA19-9聯合檢測對診斷膽道良惡性病變的價值.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0,7(3):161-163.
[關鍵詞] 腫瘤標志物;胃癌;老年;聯合檢測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1(c)-0101-02
The application of joint detection of serum tumor marker in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with elderly
HE Qing-wei ZHANG Zheng-guo ZHANG Jin-ju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Henan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joint detection of serum tumor markers CA724,CA199,CA242,CEA in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with elderly.Methods Full-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t detector was used to detect CA724,CA199,CA242,CEA of 52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which were consider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ame detection of 50 cases of health people were the control group,then make contrast analysi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level of CA724,CA199,CA242 and C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Tumor marker;Gastric cancer;The elderly;Joint detection
胃癌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的病死率高居首位,早期胃癌多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故早期診斷及治療對其預后十分重要。目前用于檢測胃癌的標志物均為非特異的腫瘤相關抗原,多存在特異性及敏感性低等不足,同時選定幾種特異性或敏感性高的指標聯合檢測可提高胃癌診斷的敏感性或特異性[1]。目前已發(fā)現100多種有一定臨床價值的腫瘤標志物,其中與胃癌相關的標志物主要有CA724、CA199、CA242、CEA等。本文通過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對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探討其單項和聯合檢測在老年患者胃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0年9月~2011年5月本院腫瘤內科已確診為胃癌的住院和門診患者共52例作為觀察組,平均年齡(69.4±8.7)歲,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同時選取正常健康人50例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68.2±7.6)歲,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
1.2 標本采集與檢測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800 μl,并置-20℃冰箱保存待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對血清腫瘤標志物CA724、CA199、CA242、CEA進行檢測。
1.3 主要試劑與儀器
試劑盒為美國雅培原裝進口試劑,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為美國雅培公司i2000SR。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及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胃癌腫瘤標志物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胃癌腫瘤標志物檢測陽性率的比較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A199、CA242、CEA單項檢測陽性率分別為53.85%(28/52)、42.31%(22/52)、38.46%(20/52)、30.77%(16/52),CA724與其他標志物兩項以上聯合檢測陽性率為61.54%~80.77%,與單項檢測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胃癌腫瘤標志物檢測陽性率的比較
與CA724、CA199、CA242、CEA比較,*P
3 討論
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分泌或機體對腫瘤的生長產生反應而分泌的物質,腫瘤標志物不是惡性腫瘤的特異產物,但在惡性腫瘤中表達明顯增多。很多情況下,一種腫瘤細胞可產生多種腫瘤標志物[2],但實際上沒有一種腫瘤標志物的特異度和靈敏度均能達到100%,使檢測單一腫瘤標志物作為惡性腫瘤診斷手段受到限制,臨床上常將幾項或多項標志物聯合檢測以提高腫瘤檢出率[3-4]。
CA724是一種較新的腫瘤標志物,是一種高分子糖蛋白,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在其他胃腸道腫瘤、乳腺癌、肺癌、卵巢癌也有不同程度的檢出率,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有很好的應用價值[5]。本研究結果顯示CA724陽性檢出率為53.85%,提示CA724對老年患者胃癌的診斷優(yōu)于其他腫瘤標志物,是監(jiān)測胃癌進程和治療效果的一個十分有用的指標。CA199是一種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主要存在于胃腸和卵巢的腺癌組織中,目前已成為診斷胃癌較為可靠的腫瘤標志物之一。本研究顯示CA199檢測陽性率為42.31%,可用于胃癌患者的早期診斷、治療和復發(fā)的監(jiān)測指標。CA242是被分離較晚的一種腫瘤特異性生物學蛋白,臨床研究發(fā)現,其具有唾液酸化鞘脂類抗原生物學特征,消化道腫瘤敏感性較高,胃癌患者血清CA24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本研究顯示血清CA242檢測陽性率為38.46%,與CA724、CA199相比明顯偏低。CEA是一種較復雜的含糖蛋白質,可廣泛存在于內胚葉起源的消化系統腫瘤,也可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組織中,對胃癌、大腸癌和肺癌的療效判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中血清CEA檢測陽性率為30.77%,對胃癌的診斷敏感性較低,但對腸癌的診斷具有較高敏感性。本研究顯示通過CA724和其他腫瘤標志物兩項至四項的聯合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單項檢測,充分說明聯合檢測可提高胃癌患者的檢出率。
有文獻報道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199、CA242、CEA的陽性率與分化程度、轉移及腫瘤臨床分期密切相關,提示檢測血清中CA724、CA199、CA242、CEA水平不僅可用于健康體檢、普查和早期胃癌的診斷,對判定胃癌進展、惡化程度、轉移及預后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7-8]。
綜上所述,血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升高是胃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聯合檢測有助于老年胃癌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為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巖.胃癌腫瘤標志物及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1):11-15.
[2] 張艷,李洋.腫瘤標志物CEA、CA199和CA242在診斷老年胃癌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8):1371-1372.
[3] 方玲,沈慶茂,顧向明,等.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對常見惡性腫瘤的篩查作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8,5(10):581-582.
[4] Duraker N,Celik AN.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eoperarive serum CA 199 in patients with respectable gastric carcinoma:comparison with CEA[J].J Surg Oncol,2001,76(4):266-271.
[5] 吳道宏,吳本儼,王衛(wèi)華.血清CA199和CA724對老年不同器官惡性腫瘤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3,2(1):56.
[6] Yoshikawa T,Tsuburaya A,Kobayashi O,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VEGF and bFGF in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J].Cancer Lett,2000,153(1-2):7-12.
[7] 幸茂暉,陳典.聯合檢測腫瘤標志物對胃癌進行早期診斷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1,33(2):193-194.
摘 要 目的:探討糖類抗原1-5(CA1-5)、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P)、糖類抗原15-(CA15-)5種腫瘤標志物(TM)聯合檢測在婦科腫瘤中應用價值。方法:用羅氏E1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聯合檢測7例婦科疾病患者腫瘤標志物。結果:子宮頸惡性腫瘤1例聯合檢測腫瘤標志物5項結果均為陰性。子宮惡性腫瘤5例例可見CA1-5和CA19-9同時升高例檢測結果陰性。子宮內膜惡性腫瘤例1例CA19-9升高1例CA1-5和CA19-9同時升高例陰性。卵巢惡性腫瘤8例例CA1-5升高例CA1-5和CA19-9同時升高例陰性。結論:統計婦科惡性腫瘤7例腫瘤標志物陽性結果僅1例(7.%)存在陽性率較低的問題。適當聯合檢測腫瘤標志物對提高所觀察惡性腫瘤的陽性率有一定價值各腫瘤標志物間有明顯的互補性但無明顯組織特異性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糖類抗原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惡性腫瘤
資料與方法
6年月~8年1月初診的婦科疾病患者7例平均年齡5.7歲。診斷均由影像、病理證實其中陽性結果(1項以上升高)58例惡性腫瘤1例(17.%)。陰性結果179例惡性腫瘤17例(9.5%)。
方法:取空腹靜脈血ml離心備用。聯合檢測AP、CEA、CA1-5、CA19-9、CA15-均用羅氏E1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標準液、質控液。正常值:AP ~7.ng/mlCEA ~.ng/mlCA1-5 ~5U/mlCA19-9 ~7U/mlCA15- ~5/ml。
結 果
單項腫瘤標志物檢測陽性結果:AP單項陽性1例AP 967.ng/ml為子宮良性腫瘤。CA1-5單項陽性1例輸卵管惡性腫瘤1例CA1-5 16.U/ml卵巢惡性腫瘤例CA1-5分別為169.1、7.1U/ml其他良性疾病如卵巢畸胎瘤、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葡萄胎等8例CA1-5 .5~19.6U/ml平均8.U/ml。惡性腫瘤較良性疾病結果明顯增高。CA19-9陽性1例子宮內膜惡性腫瘤1例CA19-9 88.9U/ml婦科良性疾病11例CA19-9 .9~69.5U/ml平均1.U/ml。良、惡性疾病結果無差異。CEA、CA15-無單獨陽性結果出現。
項腫瘤標志物陽性常見模式結果:僅見CA1-5、CA19-9均陽性模式1例其中卵巢惡性腫瘤例結果分別為CA1-5 98.1U/ml、CA19-9 119.1U/ml和CA1-5 688.7U/ml、CA19-915.1U/ml。子宮內膜惡性腫瘤1例CA1-5 15.1U/ml、CA19-9 6.U/ml。子宮惡性腫瘤例結果分別為CA1-5 57.7U/ml、CA19-9 1.6/ml和CA1-57.U/ml、CA19-9 7.1U/ml。良性疾病9例CA1-5 9.9~6.U/ml平均115.5U/mlCA19-9 9.9~18.1U/ml平均59.6U/ml。卵巢惡性腫瘤項結果明顯增高其他良惡性疾病增高程度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項和項以上腫瘤標志物陽性模式未檢出。
討 論
常見腫瘤標志物檢測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在臨床疾病診治中提供了一定幫助但因其特異性不高敏感性差至今沒有一種腫瘤標志物能完全滿足臨床要求。研究發(fā)現單向TM檢測陽性率較低多種TM聯合檢測可使檢出率顯著提高。本文統計子宮頸惡性腫瘤1例聯合檢測腫瘤標志物AP、CEA、CA1-5、CA19-9、CA15- 5項結果均為陰性。可以看出宮頸惡性腫瘤上述組合的TM不需要檢查。CA1-5是卵巢惡性腫瘤較好的標志物本文統計其陽性率約占75%但是在其他婦科良性腫瘤炎性反應時結果也可升高。
本組資料雖經過年多的統計某些疾病樣本數量仍太低不能進行精確的統計學處理缺乏代表性。希望廣大同仁共同努力開展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使用的分析統計工作為臨床提供最經濟、最實用的腫瘤標志物及組合提高惡性腫診斷準確性。
【摘要】:目的 探討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將40例肺癌患者作為觀察組,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空腹收集血清后,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 CEA、CYFRA21-1、CA125、NSE。分析兩組腫瘤標志物的含量及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結果 觀察組四項腫瘤標志物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肺癌腫瘤;標志物;檢驗;臨床
肺癌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可向支氣管腔內和(或)鄰近的肺組織生長,并通過血液、淋巴或支氣管轉移擴散。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葉多于下葉。起源于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癌腫,位置靠近肺門者稱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氣管以下的癌腫,位置在肺的周圍部分者稱為周圍型肺癌。選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將40例肺癌患者,進行肺癌腫瘤標志物檢驗并進行臨床診斷,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將40例肺癌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7~80 歲,平均55.6歲;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男9例,女7例;年齡27~80 歲,平均55.2歲。
1.2 方法所有檢測者均清晨空腹靜脈采血 2 ml,分離血清保存于-20 ℃冰箱待測,采用 C-12 型腫瘤診斷用蛋白芯片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操作進行。肺癌的檢查與隨訪:①首次影像學檢查時,依賴形態(tài)學特征。②動態(tài)影像學檢查,仍依賴形態(tài)學特征,但要觀察結節(jié)在觀察時間段內大小形態(tài)是否改變。③肺內有其他原發(fā)灶,同時見到肺內孤立結節(jié),則考慮轉移;肺外轉移灶檢出,考慮肺內原發(fā)灶。④肺結核與肺內腺癌的鑒別較困難。⑤當鑒別困難時,可動態(tài)觀察。國內外均主張90d后復查。
2. 結果
觀察組四項腫瘤標志物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惡性腫瘤既往多通過 X 線檢查、病理組織檢查等方法診斷,但普遍存在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好等缺陷,而且通過這些方法診斷后患者多已進入晚期,治療難度大。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腫瘤標志物在早期診斷腫瘤中的作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
肺癌的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在判斷腫瘤術后放化療后有否復發(fā)是比較靈敏,其指標升高往往早于影像學檢查,但與顯示分子影像水平的PET/CT則各有千秋。目前臨床檢驗最常用的肺癌腫瘤標志物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糖類抗原125(CA-笛),細胞角蛋白19片斷(CyFRA21—1)等。CA125 為表達于胎兒體腔上皮細胞中的糖蛋白,在肺癌診斷中有良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NSE 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細胞及神經源性腫瘤細胞中,有研究表明,肺癌組織中 NSE 水平顯著高于癌旁及良性腫瘤組,提示可用于肺癌診斷。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中 CEA、CYFRA21-1、CA125、NSE 等含量顯著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 ,提示這些腫瘤標志物可用于早期診斷肺癌。 這四種指標聯合檢測敏感性及特異性均高于單一指標檢測,提示聯合檢測效果優(yōu)于單一指標檢測。 肺腺癌組血清 CEA 陽性率顯著高于鱗癌組及小細胞肺癌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小細胞肺癌組 NSE 陽性率高于鱗癌及腺癌肺癌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提示肺腺癌中 CEA 血清水平及敏感度高于其他病理類型, 小細胞肺癌中 NSE 血清水平及敏感度高于其他病理類型。 因此,不同腫瘤標志物在肺癌不同組織類型中表達水平存在差異,單一腫瘤標志物檢測肺癌存在一定局限性,聯合檢測可有效避免單項檢測對特定組織類型肺癌的漏診情況的發(fā)生,同時利于肺癌病理類型的鑒定。
參考文獻
[1] 鄭玲,伍建蓉,楊紅,等. 肺癌患者血清中 12 種腫瘤標志物的表達[J]. 腫瘤,2009,29( 8) :786-789.
[2] 溫丹萍,肖東,殷偉強,等.血清 CEA、CA125 及 CA153 聯合檢測對肺癌診斷臨床價值的探討[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 7) : 490-491.
[3] 王剛. 肺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J]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1,27(6):48-49.
[中圖分類號]R446.1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2(c)-190-01
胃癌為胃內常見的惡性腫瘤,可以通過纖維胃鏡做出正確的早期診斷,但有個別病例因取材過小、過少,或病變小取材有限而造成診斷困難,這就需要利用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來進行輔助診斷。目前用于臨床的腫瘤抗原檢測,均為非特異性的腫瘤相關抗原,所以選擇適當的腫瘤標志進行聯合檢測可提高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本課題通過對CEA、CA19-9、CA72-4和CA242水平及其聯合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發(fā)現,CA72-4與CA242兩項聯合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其他單項或聯合檢測。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檢測組為28例臨床診斷為胃癌的患者,平均年齡58歲,于手術或化療等各種治療前取得血清標本保存?zhèn)溆茫粚φ战M為20例健康成人體檢者,平均年齡50歲。
1.2方法
應用放射免疫檢測法對CEA、CA19-9的水平進行檢測,試劑盒采用國產試劑盒,應用酶聯免疫檢測法對CA72-4、CA242的水平進行檢測,試劑盒采用瑞典進口試劑盒。
2 結果
從表1和表2的實驗結果可見,血清腫瘤標志水平組合后每一組的敏感性均高于其中任一單項的敏感性,但特異性有所降低。在各種組合項的檢測結果中發(fā)現,CA19-9與CA242組合后特異性最高,但敏感性明顯降低;而CEA、CA19-9、CA72-4與CA242四項聯合后敏感性最高,但特異性最低。
3 討論
腫瘤標志物主要是癌細胞分泌或脫落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或是宿主對體內新生物反應而產生并進入組織中的物質。因其大多無器官特異性,單獨測定任何一種現有的腫瘤標志物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臨床實驗室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技術主要針對腫瘤相關抗原,聯合、動態(tài)檢測多種腫瘤標志物,以提高診斷惡性腫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1]。
血清CEA是一種腫瘤細胞黏附分子,是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之一,做血清動態(tài)檢測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復發(fā)或轉移的監(jiān)測有重要的意義[2]。CA19-9是一種黏蛋白型的糖蛋白類腫瘤標志物,表達在高分子量(>4×105)黏蛋白上的糖類位點,在惡性腫瘤中升高非常明顯,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敏感性達47.3%,特異性高達93%,被認為在進展期和復發(fā)轉移癌中陽性率較高的指標之一[3]。CA72-4也是腫瘤相關糖蛋白抗原,亦稱為TAG-72,其在胃腸道癌、卵巢癌、乳癌中均有增高。CA242是從人結直腸癌細胞系CoLo205單克隆抗體中發(fā)現的,也是一種唾液酸化的鞘糖脂抗原,它是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的腫瘤標志[4]。
從表1和表2的實驗結果可見,血清腫瘤標志水平組合后,每一組的敏感性均高于任一單項的敏感性,但特異性有所降低。在各種組合項的檢測結果中發(fā)現,CA19-9與CA242組合后特異性最高,但敏感性明顯降低;而CEA、CA19-9、CA72-4與CA242四項聯合后敏感性最高,但特異性最低。只有單項敏感性最高的CA72-4和單項特異性最高的CA242組合后既有較好的敏感性又有較好的特異性。
綜上所述,對于無法配合纖維胃鏡檢查又高度懷疑胃癌或纖維胃鏡檢查后高度可疑胃癌的患者,CA72-4與CA242聯合檢測是臨床輔助診斷胃癌的最佳選擇,其對于早期發(fā)現胃內惡性腫瘤,早期治療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陳莉,彭劍雄,周細國. 多腫瘤標志物蛋白芯片檢測系統在臨床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29):29-31.
[2]柴均霞.血清總唾液酸和癌胚抗原的聯合檢測對消化系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14):95.
[3]黃正接,羅琪. 血清CEA、CA199水平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隨訪價值[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7,45(10):19-20.
[4]萬文徽,李吉友.腫瘤標志的臨床應用[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7, 20:49-51.
[關鍵詞]肌上皮細胞;標志物;涎腺腫瘤
[中圖分類號]R 73[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673-5749.2012.01.020
The myoepithelial cell markers in salivary gland tumorsZhu Xiaojie, Zhang Jiali, Chen Xinming.[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Basic Science of Stomatology(Hubei-MOST)& Key Laboratory of Oral Bio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an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part of salivary gland tumors with myoepithelial cell(MEC)differentiation. Owing to the confusion in identifying the MEC and its variant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often used to mak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herefore, biomarkers for MEC have draw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recently.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yoepithelial markers in salivary gland tumors.
[Key words]myoepithelial cell;marker;salivary gland tumor
涎腺腫瘤是口腔頜面部的常見腫瘤,其中具有肌上皮細胞(myoepithelial cell,MEC)分化能力的較多,如良性腫瘤中的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基底細胞腺瘤,惡性腫瘤中的腺樣囊性癌、肌上皮癌、上皮肌上皮癌等均具有MEC分化能力。腫瘤性MEC形態(tài)學變異大,加上涎腺腫瘤中MEC常分化不完全,甚至在多數情況下,MEC以其前體細胞抑或管腔上皮和非管腔上皮的過渡形式存在[1],更增加其在常規(guī)切片中的辨認難度,因而往往需要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或電鏡鑒別。MEC在腫瘤抑制方面的作用已被證實[2],可能的機制有:1)合成和改建基膜;2)誘導上皮形成,分泌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3)表達和蓄積大量的腫瘤抑制因子和蛋白酶抑制劑,分泌高水平的maspin(腫瘤生長和侵襲的抑制因子)和組織抑制劑;4)體外抑制侵襲和血管生成等。Deugnier等[3]在對乳腺癌的研究中發(fā)現,MEC在管腔上皮的發(fā)育和分化,建立乳腺雙層導管系統和抑制乳腺癌間質的侵襲中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尋找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標志物來鑒別MEC,對判斷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傳統的MEC標志物
MEC常用的免疫組織化學標志物有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細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4、17,肌特異性肌動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MSA)、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鏈(smooth muscle myosin-heavy chain,SMM-HC)、S-100、波形蛋白、鈣調蛋白和P63蛋白[4]。
Furuse等[5]用α-SMA標記多形性腺瘤,發(fā)現上皮樣和類漿細胞樣變異的MEC為陰性表達;鈣調蛋白盡管敏感性高于α-SMA,但特異性不夠,因其在管腔形成細胞中也有表達;S-100在所有選取的多形性腺瘤中均有表達,但是特異性也不高。MSA和α-SMA也都可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及間質肌纖維母細胞中表達,而涎腺腫瘤常伴有血管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診斷難度。
Cavalcante等[6]在研究波形蛋白、鈣調蛋白和肌動蛋白-35在涎腺腫瘤中的表達時發(fā)現,波形蛋白和鈣調蛋白的敏感性高于肌動蛋白-35,因此認為聯合檢測波形蛋白和鈣調蛋白用于鑒別涎腺腫瘤中的MEC十分有效。
P63蛋白可表達于多種組織和腺體。Genelhu等[7]證實,P63蛋白不僅是鑒別涎腺腫瘤中MEC較敏感的標志物,并且P63蛋白表達的缺失參與了癌在多形性腺瘤的幾種亞型的分化。國內有學者[8-9]也證實了P63蛋白在維系涎腺上皮性干細胞的生存和分化狀態(tài)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特異性的腫瘤性MEC標志物。Ramer等[10]的研究闡述了P63蛋白作為診斷涎腺腺樣囊性癌預后的重要價值。
2新興的MEC標志物
2.1maspin
maspin基因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其產物是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在細胞的遷徙、運動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并能抑制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研究顯示,maspin在正常涎腺組織中表達很弱,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達增強,惡性多形性腺瘤中表達下降。其中它主要表達在MEC中,而在導管上皮中則無表達[11-12]。maspin陽性腫瘤往往病理學惡性程度較低,從而表現為較低的腫瘤浸潤能力和癌基因c-erbB低表達;maspin表達陽性腫瘤微血管生成明顯減少。這提示MEC可能通過產生maspin而發(fā)揮抑制腫瘤浸潤和血管生成的作用[13]。研究顯示,maspin高表達于腺樣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樣癌中,而較低表達于涎腺導管癌中,在腺泡細胞癌中甚至無表達。并且maspin陰性表達與淋巴轉移呈顯著相關性,提示maspin不僅可作為MEC的標志物,同時也是某些涎腺腫瘤的預后指標[14]。有學者[15-16]發(fā)現maspin參與了腫瘤細胞程序性死亡的誘導過程。
2.2巢蛋白
巢蛋白是最晚被識別的且最大的中間絲。由于它的氨基酸序列與其他已知的任何中間絲都不一樣,所以將巢蛋白劃分為Ⅵ類中間絲。在早期胚胎發(fā)生的神經上皮干細胞中以及發(fā)育著的骨骼肌中有巢蛋白的強表達。免疫組織化學證實所有的神經干細胞巢蛋白均成陽性。在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肌肉中增生的祖細胞內巢蛋白的表達先于其他種類中間絲的表達:如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絲和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肌肉中的結蛋白,免疫組織化學研究顯示,在不同類型的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室管膜瘤、膠質瘤中出現對巢蛋白的免疫反應。研究顯示,某些胰腺細胞的巢蛋白是發(fā)育的神經細胞中的一種特征性蛋白。巢蛋白出現于毛囊干細胞、小膠質細胞、視網膜祖細胞中[17-20]。最近有學者[21-22]將巢蛋白用于標記乳腺腫瘤,發(fā)現巢蛋白幾乎表達于接近腫瘤的所有導管和腺小葉的MEC中,強弱不等。巢蛋白作為一種新近發(fā)現的MEC標志物,特異性更高,它不僅可以被用來檢測MEC及祖細胞,而且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3CD109
CD109是最近克隆到的一種表面抗原,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聯結的糖蛋白,屬于含硫酯的α2巨球蛋白家族成員。Lin等[23]在造血干細胞的一個亞群及祖細胞、激活的血小板和T細胞中發(fā)現該蛋白,但其生理功能一直不清楚。在正常的肺組織中,只有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上皮的基底細胞和支氣管分泌腺的MEC中表達CD109[24]。Hasegawa等[25]發(fā)現CD109高表達于乳腺、唾液腺、淚腺的MEC以及前列腺基底細胞,而在導管上皮中不表達。CD109不僅表達于正常的涎腺、淚腺、乳腺的MEC的胞漿及胞膜,在涎腺腺樣囊性癌、多形性腺瘤等腫瘤的MEC成分中也可表達。而在涎腺導管癌,前列腺癌中則不表達。另外,CD109還可用于鑒別乳腺原位導管癌和侵襲性癌,因為前者高表達而后者不表達。綜上,CD109可以考慮作為MEC的一種新的標志物對臨床病理診斷提供幫助。
3展望
理想的MEC標志物應同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性,而且能鑒別成纖維母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導管細胞。單一MEC標志物往往不能同時達到上述要求,因此常采用P63和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細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和鈣調蛋白,以及免疫雙標技術,或多種MEC標志物聯合可以明確是否存在MEC或MEC分化[5-6]。Furuse等[26]發(fā)現用波形蛋白的其中一種單克隆抗體V9加上肌源性的標志物是檢測MEC比較好的方法。
MEC參與多種涎腺腫瘤的構成,腫瘤性MEC形態(tài)復雜,靈敏度與特異性高的MEC標志物有助于腫瘤性MEC或其分化細胞的鑒別。目前研究或應用的單一MEC標志物都存在局限性,進一步研究各種MEC標志物的聯合應用或尋找靈敏度與特異性更高的MEC標志物,能提高診斷準確率,也有助于研究MEC在涎腺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4參考文獻
[1]de Araújo VC, Altemani A, Furuse C, et al. Immunoprofile of reactive salivary myoepithelial cells in intraductal areas of carcinoma ex-pleomorphic adenoma[J]. Oral Oncol, 2006, 42(10):1011-1016.
[2]Sternlicht MD, Kedeshian P, Shao ZM, et al. The human myoepithelial cell is a natural tumor suppressor[J]. Clin Cancer Res, 1997, 3(11):1949-1958.
[3]Deugnier MA, Teulière J, Faraldo MM,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myoepithelial cell[J]. Breast Cancer Res, 2002, 4(6):224-230.
[4]Sopel M. The myoepithelial cell:Its role in normal mammary glands and breast cancer[J]. Folia Morphol(Warsz), 2010, 69(1):1-14.
[5]Furuse C, Sousa SO, Nunes FD, et al. Myoepithelial cell markers in salivary gland neoplasms[J]. Int J Surg Pathol, 2005, 13(1):57-65.
[6]Cavalcante RB, Lopes FF, Ferreira AS,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vimentin, calponin and HHF-35 in salivary gland tumors[J]. Braz Dent J, 2007, 18(3):192-197.
[7]Genelhu MC, Gobbi H, Soares FA,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63 in pleomorphic adenomas and carcinomas ex-pleomorphic adenomas of salivary glands[J]. Oral Oncol, 2006, 42(2):154-160.
[8]李怡寧,何志秀,劉來奎,等. P63蛋白在人胚涎腺發(fā)育中的表達及意義[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 25(2):111-114.
[9]盧玉鶴,高巖.調寧蛋白和P63蛋白在人頜下腺中的表達[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7, 25(1):19-21.
[10]Ramer N, Wu H, Sabo E,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quantitative p63 immunostaining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 assessed by computerized image analysis[J]. Cancer, 2010, 116(1):77-83.
[11]Martins MT, Altemani A, Freitas L, et al. Maspin expression in 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J]. J Clin Pathol, 2005, 58(12):1311-1314.
[12]Navarro Rde L, Martins MT, de Araújo VC. Maspin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neoplastic salivary gland [J]. J Oral Pathol Med, 2004, 33(7):435-440.
[13]Hojo T, Aiyama Y, Nagasaki K, et al. Association of maspin expression with the malignancy grade and tumor vascularization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J]. Cancer Lett, 2001, 171(1):103-110.
[14]Schwarz S, Ettl T, Kleinsasser N, et al. Loss of maspin expression is a negative prognostic factor in common salivary gland tumors[J]. Oral Oncol, 2008, 44(6):563-570.
[15]Schaefer JS, Zhang M. Targeting maspin in endothelial cells to induce cell apoptosis[J]. Expert Opin Ther Targets, 2006, 10(3):401-408.
[16]Marioni G, Giacomelli L, D’Alessandro E, et al.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mammary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MASPIN):Is its impact on the prognosis in laryngeal carcinoma due to a proapoptotic effect[J]. Am J Otolaryngol, 2008, 29(3):156-162.
[17]Amoh Y, Li L, Campillo R, et al. Implanted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form Schwann cells that support repair of severed peripheral nerve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102(49):17734-17738.
[18]Hoffman RM. The potential of nestin-expressing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J].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07, 7(3):289-291.
[19]Yokoyama A, Yang L, Itoh S, et al. Microglia, a potential source of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J]. Glia, 2004, 45(1):96-104.
[20]Qiu G, Seiler MJ, Thomas BB, et al. Revisiting nestin expression in retinal progenitor cells in vitro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vivo[J]. Exp Eye Res, 2007, 84(6):1047-1059.
[21]Kolar Z, Ehrmann J Jr, Turashvili G, et al. A novel myoepithelial/progenitor cell marker in the breast[J]. Virchows Arch, 2007, 450(5):607-609.
[22]Li H, Cherukuri P, Li N, et al. Nestin is expressed in the basal/myoepithelial layer of the mammary gland and is a selective marker of basal epithelial breast tumors[J]. Cancer Res, 2007, 67(2):501-510.
[23]Lin M, Sutherland DR, Horsfall W, et al. Cell surface antigen CD109 is a novel member of the alpha(2)macroglobulin/C3, C4, C5 family of 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s[J]. Blood, 2002, 99(5):1683-1691.
[24]Sato T, Murakumo Y, Hagiwara S, et al.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CD109 is frequently detected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J]. Pathol Int, 2007, 57(11):719-724.
7月-2014年8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斷治療的86例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期選取非小細胞肺癌患者75例,其他良性肺部疾病患者45例。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對治療前后肺癌患者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ProGRP、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進行檢測,同時肺癌患者還進行相關影像學檢查。結果:ProGRP對小細胞肺癌的敏感性為79.74%,顯著高于CEA、CYFRA21-1和NSE檢測,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腫瘤標志物; 胃泌素釋放肽; 病情監(jiān)測; 療效評估; 預后判斷
中圖分類號 R730.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4-0042-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ecursor(ProGRP) in the diagnosis,condition monitoring,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ognostic judge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Method:86 cas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75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45 patients with other benign lung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The levels of NSE,CEA,ProGRP and CYFRA21-1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or other lung diseases were detec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metho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recieved imaging examination as well.Result:The sensitivity of ProGRP was 79.74% to the diagnosi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higher than the sensitivity of CEA,NES and CYFRA21-1,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umor markers; 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Condition monitoring;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Prognostic jud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3,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4.023
小細胞肺癌在臨床上是一種預后差、惡性程度高的腫瘤疾病,約占原發(fā)性肺癌的20%~25%[1]。小細胞肺癌的生長速度極為迅速,且極易向遠處發(fā)生轉移,一旦發(fā)現,往往已經處于疾病的中晚期,治療難度也有所增加。臨床中最簡便、經濟的檢查方法就是腫瘤標志物。目前,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臨床上應用較多的小細胞肺癌腫瘤標志物,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作為一種新的小細胞肺癌腫瘤標志物已逐漸被應用于臨床[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斷治療的86例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細胞學診斷、病理證實以及影像學診斷證明均為惡性病例。另外,再選取腺癌患者40例、鱗癌患者35例共75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經臨床癥狀、體征、病史、臨床資料、胸片檢查均確診為良性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45例作為對照。排除免疫性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傷患者和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各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前,對良性肺疾病患者、肺癌患者進行空腹采血。取3 ml靜脈血,于室溫下靜置20 min,再進行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ProGRP、CEA、CYFRA21-1及NSE值。推薦臨界值為:ProGRP 69.2 pg/ml,CEA 5.0 ng/ml,CYFRA21-1 3.39 ng/ml,NSE 10 ng/ml。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5.0軟件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字2檢驗,使用Kruskal-Wallis非參數秩和檢驗多組間差異。P
2 結果
ProGRP對小細胞肺癌的敏感性為79.74%,顯著高于CEA、CYFRA21-1和NSE檢測,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對不同組織學類型的肺癌進行鑒別時,鱗狀細胞癌、腺癌的ProGRP敏感性明顯低于小細胞肺癌,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SCLC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是血清ProGRP和NSE,尤其ProGRP對SCLC診斷的敏感性較高;ProGRP與NSE、CEA、CYFRA21-1聯合檢測對SCLC的敏感性可以達到89.24%,對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Micke P,Hengstler J G,Ros R,et al.C-erbB-2 expression in small cell lurig cancer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J].Int J Cancer,2009,92(4):474-479.
[2]張家祺,王迎難.胃泌素釋放肽前體在小細胞肺癌診斷及預后的臨床價值[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7,34(3):216-218.
[3] Molina R,Auge J M,Bosch X,et al.Usefulness of serum tumor markers,including 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in patients with lungcancer: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y[J].Tumour Biol,2009,30(3):121-129.
[4]勞明,潘弘,張其進,等.血清CEA、Pro-GRP、CYFRA21-1及β2-MG聯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22):2574-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