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2: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運動相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一次拿起in360,最大感覺是這貨小巧玲瓏―長寬高三圍尺寸為49×49×45mm,質量僅有135g,能輕松實現單手抓握。
in360的整體造型看上去有些像一個墨水瓶,外殼黑白分明。機身正上方是一個凸出來的鏡頭,鏡頭左邊有一個指示燈,可對工作和充電等狀態起指示作用,鏡頭右邊則是一個麥克風孔。機身底部采用平面設計,4個角分別布有1個防滑觸點,正中間有一個三腳架孔,可與隨機附送的配件,將in360固定在自行車把手和安全頭盔等戶外運動工具上。
實體按鍵布局在in360的正面和左側,一共4個按鍵。左側布局的2顆按鍵功能分別為―“快門鍵/OK鍵”和“開關鍵/模式切換鍵”。正面布局的2顆按鍵功能則為―"WiFi/上鍵"和"下鍵",在這按鍵上方還有一塊0.96英寸的TFTLCD顯示屏。此外,在in360的機身外面,廠家還配置了一個可拆卸的防水盒。至于防水效果如何,先賣個關子,下文再嘮。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基礎配置方面,in360采用了全志ARM架構處理器,運行內存為2GB,電池采用了容量為1 100mAh的鋰電池。
此外,作為一款運動相機,廣角鏡頭是必備的,in360也沒例外,不過in360的廣角達到了220°,有效光圈也達到2.4。成像方面,in360采用了索尼提供的imx179背照式800萬像素CMOS傳感器(尺寸為1/3.2英寸)。
在此基礎之上,in360支持拍攝最大2 448X2 448分辨率的30幀方幅視頻文件,或者1 440X1 440分辨率的60幀高速視頻文件。既然能拍攝這么高清的視頻,那儲存拓展想必就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了。經筆者實測,in360最大支持128GB的MicroSD卡拓展!
實際體驗如何?老司機帶著in360去騎行
在使用in360拍攝之前,我們還要將in360與手機端的APP―XDV360相連接。連接的過程和方法,說明書上有說明,筆者就不贅述了。
進入APP我們會發現里面有多種拍攝視角可選―平鋪視角、俯視視角、大地視角、分割視角和VR視角,此外還有鏡頭置頂模式、陀螺儀模式、環球模式、圖像分割模式以及圖像攤平模式可選,相信這些視角和模式能基本滿足絕大部分的戶外運動需求。
而作為一個自行車這項戶外運動的“老司機”,筆者喜歡用常規的平鋪視角和鏡頭置頂模式。因為in360是固定在自行車把手上的,這樣拍攝出來的畫面更顯寬闊、容納了更多景色,第一視角感也更加強烈。
至于拍攝出來的視頻效果如何?一開始筆者用in360拍攝2440p清晰度的視頻,實際效果令人滿意,細節處理恰當,顏色還原真實,整體畫面也沒有明顯變形。
上面的測試,是筆者手持in360,在移動較慢的情況下拍攝的。秉承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筆者帶著in360出門騎行測試了一番。需注意的是,在高速運動時,需將in360的拍攝模式調整為“運動模式”,這時候視頻清晰度就會自動調整為1440p。實際體驗下來,在運動模式下,清晰度雖然有所下降(在手機上看差別并不明顯),但畫面的幀數有明顯的提升,且畫面的抖動控制得也不錯,畫面畸形情況較少。因此,即使是應對那些急速的戶外運動,in360也應該不在話下。
視頻拍攝沒問題,那拍照片又如何呢?照片模式下,我們可以選擇連拍、定時拍攝和拍攝運動軌跡等,模式還是挺多的,可滿足多種個性化需求。但筆者是個攝影界的門外漢,也不知道如何專業分析,只有簡單做一下對比―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in360拍攝的照片與筆者自用的iPhone 5s拍攝的照片相比并無明顯差距,在遠景和細節的處理上,感覺還是in360略勝一籌。不過夜拍的話,in360噪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在拍攝視頻或照片后,我們可通過in360的Wi-Fi將視頻和圖片下載下來,然后可選擇保存到手機或者是分享到社交平臺。
至于防水效果,廠家宣傳可以在30米水下工作。筆者并沒有刻意去測試,只是一次騎行時碰到下雨,讓in360淋了快半小時,回家拆開防水盒,里面滴水未進,防水效果還算靠譜。續航方面,實測拍攝1440p的視頻時,in360大約能挺2個小時,一般的戶外運動也就妥妥地拿下了。
最后,筆者補充一點,在APP內有一個“循環攝影”的功能。這個功能可讓in360一物多用―充當行車記錄儀。我們可通過循環攝影,將攝影的時間段分為1~5分鐘不等,然后in360就會按照你設定的時間,拍攝相應時長的視頻,同步到手機上,并重復這一系列動作,并且畫面效果要比很多專業的行車記錄儀要出色。
關鍵詞:動態攝影;預見能力;拍攝技巧;探討
前言:在眾多的拍攝技巧當中,動態攝影可謂是拍攝難度最大的一類。通過對光圈、快門、感覺度等的控制,捕捉具有動感的畫面。無論是體育攝影、舞臺攝影、紀實攝影、商業攝影……總能見到許多動態攝影的佳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種動態攝影的方法,在這里我總結了一些相關的拍攝經驗,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一、拍攝前的注意事項:
(一)鏡頭的選擇
構圖取景的重要性。構圖取景是學習攝影的基本功,是表現主題的重中之重。在通常情況下拍攝動態,攝影師的視點和被攝對象需要保持一定距離,如果被攝對象是群體運動就很難完成理想的構圖。而使用焦距足夠長的長焦距鏡頭能夠拉近拍攝者與被攝對象的視覺距離,讓主體更加突出,構圖更加飽滿。但其弊端是由于長焦距鏡頭視角范圍小,鏡身長,增加了鏡頭的抖動,因此常常需要縮短快門時間。為了構圖的靈活,不受焦距長短的局限,建議大家在進行動態攝影時,盡量使用從廣角端到遠攝端都能兼顧構圖的防抖動變焦鏡頭,且變焦跨度越大越好。必要的時候準備有穩定作用的三腳架。
(二)感光度對動態畫面的影響
在拍攝一個動態的瞬間時,主體物的運動并非是唯一要考慮的運動因素。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還需要同時對照相機的感光度進行設置,使其與快門速度密切配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知道,對于傳統的膠片式相機來說,感光度越高,快門速度也越快,一旦事物的決定性瞬間出現時,就可以憑借較快的快門速度捕捉到混亂中動靜結合、主題突出的畫面。而且數碼相機的感光度比起膠片相機的感光度還有一個進步:感光度設置越高,畫面越明亮,從而大大提高了畫面的表現力。但是感光度越高,畫面噪點越多往往是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所以在正是進行拍攝前,我們往往要首先根據現場光線的明暗和我們的拍攝構思進行感光度的設置并試拍。
二、照相機的運動:把清晰的實體拍成虛動狀態
(一)利用照相機和被攝對象的相對運動制造動感
一般來說,照相機的機位保持靜止狀態(光線暗弱時,可使用三腳架)。縮小光圈,快門速度設置為慢門,一般應慢于1/8秒(排除人的脈搏、呼吸等干擾,能端穩相機清晰成像的快門速度),如1/4秒、1/2秒、1秒、或更長時間。拍攝到主體虛糊的照片。例如:在火車上拍窗外的景物,火車和在火車上的照相機是相對靜止的,而窗外的景物則相對運動,所以能拍攝出時空飛逝的時間感;人們也常常用此方式拍攝星星在天空中的運動軌跡:使用耗電量低的機械式照相機,固定好三腳架,找一個繁星滿布的夜晚,對準夜空中的北極星,構圖、對焦、設置F2.8左右的光圈,用快門線來控制快門,拍攝半小時至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便可以把在附近圍繞著北極星(在地球自轉軸心的附近)旋轉運動的星星的軌跡捕捉下來。這時得到的星星不再是一顆一顆的,而是以北極星為圓心,呈現出弧線。如果拍攝時間長的話,還可以得到近似圓周的星軌圖。
(二)利用鏡頭的運動制造動感
(1)沿鏡頭至拍攝主體的關系線方向旋轉相機(通常是鏡頭軸心)。用這種方法拍攝得到以主體為中心的圓弧形動感畫面。這需要快門速度設定在1/15秒或者1/30秒,在按下快門釋放鍵在快門開啟和關閉的瞬間,沿鏡頭軸心旋轉相機機身,就會獲得以拍攝主體為中心,其他被攝物圍繞主體,強烈的旋轉的圓弧形動感效果。
(2)利用照相機機位的移動制造動感。以這種方式獲得的動感影像往往呈線性結構。這種情況往往是在照度低的情況下,運用慢門拍攝完成。例如:在拍攝霓虹燈光的時候,設置為快門優先模式,將快門設置為1秒,再釋放快門鍵,快速的平移鏡頭,待快門關閉后可以獲得一張有橫向光線的圖像。
(三)利用變焦拍攝制造動感
就是在拍攝過程中,進行變焦,獲得爆炸放射線的效果,也被稱為爆炸變焦。要獲得爆炸變焦形成的強烈動態效果,需要將快門速度盡量設置得低一些。如1/2秒、1秒等,在按下快門的時候迅速旋轉(或推拉)鏡頭的變焦環,就出現了這種奇特的變焦效果。這種情況所使用的鏡頭是變焦鏡頭,可以進行遠焦端與近焦端的轉換,根據鏡頭設計的不同,主要操作方式有推拉式變焦、轉環式變焦。拍攝得到中心區域清晰、并向四周呈放射狀線條的照片。
三、抓拍:把虛動的物體捕捉成結構清晰的實體
(一)主體成靜態,背景成虛動狀態
在體育攝影中,高速連拍是進行追蹤拍攝的一種主要方式,體育攝影師需要在一系列連貫動作的中提煉出最為理想的一張,這需要高端的相機配備為基礎。所以,連拍速度越快、對焦越靈敏的照相機,價格相應也就越高。追拍賽車是體育攝影中常見的情況,人們往往以1/250秒的快門速度,水平追隨的方式來拍攝。如果拍攝成功的話,就可所獲得主體清晰,背景虛動的影像。這樣的拍攝使影像主題鮮明突出、視覺沖擊力強,是創作攝影佳作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正面迎向鏡頭或背離鏡頭的運動追隨,由于涉及到焦距的改變,往往難在每張都能對準焦,因此拍攝難度更大。同時也是對相機對焦性能的巨大考驗。
(二)主體、背景都成靜態
將生活中人眼不能捕捉到的運動物體抓拍下來是頗受人們歡迎的。如子彈擊穿蘋果、牛奶滴落濺開成花冠狀……想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僅僅靠快門速夠快是不夠的,因為相機也不能及時對焦。所以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需要安裝觸發裝置,在黑暗的環境下,固定照相機機位、開到最大光圈、對好焦、設置最高感光度、快門設置到B門(慢門),用大功率的高速閃光燈進行抓拍。在這個時候閃光燈的亮度成為影像感光的重點,快門速度反而退居其次。拍攝這樣的作品是需要反復實踐,終能捕捉到理想的瞬間。
四、慢速拍攝:把運動的物體拍成虛動狀態,也就是運用慢速快門制造動感效果
(一)慢速追拍
有時候我們會追拍一個以較慢速度運動的物體,比如說走路的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快門速度設置到1/2秒或1秒,再對所要追隨的人進行手動對焦,一邊追拍一邊同步運動。在運動中按下快門,由于快門時間會影響運動物體的模糊程度,因此能獲得既有動態,又有相對清晰實體的畫面,具有很強的動感和現場氛圍。
(二)快門速度慢于物體運動速度
人們喜愛夜晚在天空中綻放的焰火,并習慣于用照相機把它記錄下來。通常情況下,若要在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中作出選擇的話,快門速度無疑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快門優先模式以快門為先決條件、光圈大小的改變以快門速度為依托。在曝光過程中,為了拍攝焰火微弱的光線軌跡,我們需要首先將運用快門優先模式將設置以為較慢的快門速度,才能獲得綻放的花朵狀焰火,且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越長,“花朵”的花瓣也就越長。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拍攝瀑布和溪流,將飛流直下的水珠和跳躍的浪花拍攝出溫柔如紗或如煙似霧的效果。
總的來說挑戰動態攝影需要對運動有一種預見能力,而這一能力
是建立在長期練習拍攝、熟練操作的基礎上的。不論你的相機是入門級的還是專業級的,也無論你的相機是否帶著有電池盒,或連拍功能。希望你可以在以上的拍攝技巧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也是我作此文初衷。
參考文獻:
[1]詹青龍 《數字攝影與攝像》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年
對于攝影師來說,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一次且過期不候。攝影師需要仔細觀察,預計下一步動作的發生地方和行為模式,然后準備好去捕捉它。在體育攝影中,這一點尤其突出,運動員接下來的行進方向和動作都是很容易預判的,有邊線為界,并且有一套與之配套的行為準則規范,所以攝影師反而更加容易達成目的。比如在足球場上,圍繞著足球的行進方向、球門、邊線和球員等都不會超出我們預判太多的。如果時機是關鍵,那么如何能夠成功地捕捉到它呢?答案很簡單―實踐,實踐,再實踐!
前期規劃
如果可能的話需要提前踩點,找到最佳觀賞點和拍攝角度,并大概預測一下需要多久的車程才能抵達目的地,最佳的拍攝地點為數不多,往往都是先到先得。
一個粗略的規則是,如果想要將10米范圍的拍攝對象完全地放入到35mm畫幅中,需要100mm長的鏡頭才可以達成此目的。在實踐中,這就意味著如果是拍攝一場足球比賽,攝影師的位置距離球門30-40米的距離,這個時候只有300-400mm的鏡頭才可以獲得全畫幅的成像。比如在板球運動中,攝影師通常會使用帶有“倍增器”的600mm鏡頭,以便獲得1200mm的有效鏡頭長度。與拍攝對象越接近才越是容易完成目標的全畫幅拍攝。
另外,總是有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外界事物會干擾攝影師的注意力,要學會充分利用背景為拍攝對象服務。如果能夠通過拍攝領域的景深變化來弱化那些背后的人群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有時候清晰的背景也會為拍攝的主題增色不少。
找到拍攝點
首先要了解自己所拍攝的運動。確保自己對所拍攝運動有充分而良好的了解,比如高爾夫運動,在擊球者揮動球桿與球接觸的瞬間是最好的動態拍攝點,只有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運動動作或者主題進行跟蹤拍攝,要嘗試選擇該運動最具代表性的瞬間,因為這是運動最直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選擇瞬間
在分析動作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如何捕捉最佳動作瞬間,也要考慮到相機是否能夠勝任此項工作。比如跳水運動,運動員入水的瞬間的確是最美麗的,但是運動員在離開跳臺,上升速度為0的時候更容易捕捉。而且類似這樣的拍攝場地都是固定并且禁止使用閃光燈的,所以為何不選擇更容易的呢?有一個資深的體育攝影師曾經說過,“如果你從取景器看到動作了,那么你已經失去了它。”所以在自己豐富的經驗基礎上果斷按下快門才是最關鍵的。
拍攝技巧
使用較快快門速度:有許多的攝影技巧都可以應用到運動攝影領域,鎖定拍攝對象并模糊其他相對靜止區域,這樣就會在靜態的照片上顯示出動態的線。這是運動拍攝上最常見的技術,想要實現它也很容易,較高的快門速度和快光源是關鍵。在光圈,快門速度,ISO值和光源之間有密切的聯系,簡單來說,你需要一個快速的鏡頭,高ISO設置和好的光源。
使用較慢快門速度:攝影師也喜歡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來捕捉移動的物體,模糊的結果傳達出十分動感的效果,有時候拉伸扭曲的效果反而會大放異彩。但是要注意,這里的慢只是相對的慢,否則照片肯定就“糊”了。
自動對焦:單一和不斷的自動對焦兩種自動對焦模式都存在于大部分相機中。在保持半按狀態下的單一對焦在運動攝影中的缺點不言而喻,如果想要調整就必須重新抬起手指并再次按下去,錯過時機不說,還很容易引起相機的抖動和失焦;連續對焦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有“先發制人聚焦”的功能,可以跟隨拍攝者預測接下來的動作,這有助于保持拍攝主題的完全清晰。
連拍技術:連拍技術的日趨成熟也讓運動攝影顯得不那么困難重重,越好的相機,這項功能就越強大。在預設定的前提下,抓怕瞬間可能性就更大了,總有一張屬于你。
拍攝設備
相機:
檢查自己的相機是否有高ISO值,這有助于撲捉運動的照片。攝影師通常會選擇快速自動對焦相機,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專業攝影師喜歡關掉自動對焦而使用手動模式。
鏡頭:
一般情況下,最快(最寬最大光圈)的和最長的鏡頭是最適合運動攝影的,可以保證盡可能近地拉近與拍攝目標的距離,并使用高速快門定格瞬間。大部分80-200mm,F5.6變焦鏡頭在快速ISO設定啟動的情況下都可以用作戶外運動拍攝。
三腳架:
建議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的水平位置,沉重的鏡頭通常很難保持穩定,而且當使用長焦鏡頭時相機的震動也不可小覷。
電源和存儲:
外出之前一定要確保相機的電池滿格,并至少準備一個備用的,自動對焦相機是出了名的耗電大戶。當長時間拍攝運動素材時,兩塊電池有時候都不夠用;存儲卡要盡可能地大,但是要注意相機存儲的可識別上限,畢竟高速連續快門下,好的快速存儲卡是至關重要的。
關于大變焦相機
歷史變遷
2000年,奧林巴斯率先推出了具有10倍光學變焦的C-2100UZ,此后的10年中,大變焦比數碼相機的價格逐漸降低,變焦倍率逐漸升高,在市場上也經歷了倍受追逐、受單反和卡片機雙重擠壓、調整定位再次發軔幾個階段,如今每年的新品會上,長焦數碼相機仍然是各大影像廠商不可少的重要產品。
兩步選購你的長焦相機:
Step1 通曉主要指標
機身體積和重量、變焦倍率、防抖功能、高感成像素質是此類相機重要的幾項指標。幾乎沒有哪一臺相機是在各項指標上都最強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購之前最好上網調查清楚這幾個主要指標。
Step2 根據自己主要需求選擇
如果您追求便攜,那么極致的變焦倍率不太重要,體積和重量更重要;如果您要畫質,那么高感成像素質更重要;如果您要強勁的長焦鏡頭,那么變焦比和防抖效果更重要……從您需要的方面進行選擇吧。
發展趨勢猜測:
1變焦倍率提升?
大變焦比數碼相機的變焦倍率一直在增長,從最初的10倍到現在的30多倍,已經頗令人吃驚。今后,變焦倍率是否還會提升?相機體積是否還有縮小空間?
2視頻功能提升?
現在它們幾乎都具備了高清視頻拍攝功能,而此功能本身在對焦、防抖、拍攝質量、壓縮格式、可變幀頻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3全新結構?
已經有理光GXR這種新結構相機推出長焦鏡頭單元,既然其他領域的相機都開始出現結構上的變化,是否大變焦比相機也有可能出現革命性的新結構呢?
光學防抖技術在大變焦數碼相機上的適時應用
防抖,對于大變焦相機確實既是一個機遇,更是一個挑戰。在此類相機誕生之初,雖然奧林巴斯C-2100UZ和佳能Pro90 IS已經具備了光學防抖功能,但高昂的價格讓它們的用戶甚少,大變焦數碼相機的防抖,可以說還不普及。
2002年年底,眼光獨到的松下推出了自己僅有200萬像素但具備光學防抖功能的FZ1,隨后,各類防抖技術開始在各家的大變焦產品中拋頭露面。隨著機身防抖技術的普及以及光學防抖組件成本的下降,目前所有的大變焦相機幾乎都裝備了這一技術,于是,大變焦數碼相機的實用性得以真正展現。
大變焦也趣味
視頻拍攝微距街景:佳能IX30 IS
把街景拍成微縮景觀效果,這在照片的藝術濾鏡模式中已經不少,不過視頻拍攝中還很稀有,佳能SX 30 IS就可以,并且可以選擇模糊范圍和拍攝幀頻,讓你能欣賞到拍攝場景快速移動效果的影像。
凝固運動或拍出無人街景:富士HS11
開啟“多重運動捕捉”,拍攝連續運動物體,相機會連續拍攝5張,再合成為一張,運動軌跡就顯示出來了;開啟“動態物體移除”,相機同樣連拍五張,并經過運算得出一張移除了運動物體的,當然,畫面內不能滿是運動物體。
超高速連拍:松下FZ100
每秒11張,這和目前數碼單反相機最高連拍速度一樣,而且同樣是它的最高像素。在開啟連續AF的狀態下,擁有5張/秒的連拍速度,350萬像素下可達到60張/秒,QVGA則可達到220張/秒,可以搞科研了。
藝術濾鏡:奧巴SP800UZ
豐富的藝術濾鏡效果一直是奧林巴斯相機的賣點,除了卡片機、單反相機和Pen系列,長焦相機也不例外,SP800UZ包括了魚眼、玩具相機等四種效果,結合長焦相機的題材,拍鳥的時候也能用上藝術濾鏡了。
大變焦鏡頭6大技術運用
作為大變焦相機的靈魂,大變焦鏡頭的設計也比普通小變焦比鏡頭更為復雜。也因此,為了保證相機的成像質量,其技術運用一直領先于其他產品。可以說,從低色散鏡片到鏡頭防抖、再到超聲波馬達技術和流暢變焦及目前拍攝高清需要的無聲變焦技術,都是鏡頭技術的代表。
1.防抖技術
目前的光學防抖技術有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兩種。鏡頭防抖技術運用鏡頭中的補償鏡組使光路保持穩定,從而獲得清晰的圖片。機身防抖則通過改變感光芯片的位置來達成。
2.馬達技術
過去,佳能、尼康在自己的產品上采用超聲波馬達技術。由于普通馬達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產品在沒有超聲波馬達的情況下也能快速、低噪音、準確的合焦。
3.特殊鏡片
大變焦鏡頭的鏡片數眾多,色差、球差、彗差、畸變等問題也比較突出,所以廠家會采用特殊鏡片以提高其成像質量。
4.鍍膜
各廠家在鍍膜技術上的開發十分積極,運用于大變焦鏡頭上的也往往是自己最好的工藝,不過鍍膜不是越多越好,理論上說,過多鍍層會影響成像,因此每只鏡頭的鍍膜工藝必須度身設計。
用好大變焦比相機
挑選適宜的拍攝條件
大變焦比數碼相機核心仍然是和小數碼相機差不多大小的CCD或CMOS,像素密度高,高感光度降噪表現不如單反相機,由于體積和成本限制,其鏡頭光圈也不會有專業鏡頭那么大,雖然大多具備光學防抖功能,但仍需注意:盡量在光線條件較好的白天拍攝,提高感光度的時候“悠著點兒”。
開發相機的多種趣味功能
大變焦比相機,廣角同樣不差,大多有28mm甚至更廣的焦距,而且還有很多小數碼同樣具有的功能:藝術濾鏡和特殊效果、不同幀頻的高清拍攝等。除了拍出清晰的照片,相機中的趣味功能同樣可以帶你進入一個新奇的影像世界,多嘗試嘗試,也許你會拍出全新視覺效果的一部大片!
選擇適合拍攝的運動物體
大變焦比數碼相機,某些機型具有不錯的連續自動對焦能力,例如Panasonic FZ100,在連續自動對焦狀態下可實現每秒5張的連拍,但對多數機型來說,在高速連拍狀態下不能進行自動對焦,所以若想運用它們動輒每秒10張甚至更高的連拍速度,最好選擇適合的運動物體,或是合適的運動角度。縱向的運動需要精確的連續自動對焦,就不太合適,容易虛焦,橫向的運動因為始終處于平行于焦平面的位置上,則比較適合。
TIPS:不可缺少的小配件
附加鏡頭
由于許多大變焦數碼相機的廣角端較弱,購買一只原廠或者兼容廠家生產的廣角附加鏡頭,可以使其廣角端達到24mm甚至更大,對于那些喜歡旅游中拍攝建筑和大場景的用戶就十分必要了。
大容量高速SD卡
現在的大變焦數碼相機基本都采用SD卡。這類卡體積小價格便宜,但在購買存儲卡時,我們最好考慮那些質量優秀的大容量高速產品,因為大變焦相機也是一臺很好的高清DV,在拍攝短片時大容量和高速必不可少,我們不能因為存儲卡的選擇而影響到機器性能的發揮。
保護濾鏡
優質的UV或天光濾鏡可以保護昂貴的相機鏡頭,如果喜歡旅游,拍攝自然風景,購買片CPL(偏光鏡)是非常必要的――有的大變焦數碼相機雖然不能直接使用濾鏡,但依然可以通過轉接筒安裝。
三腳架
雖然現在的大多機型具備光學防抖能力,但一支輕便而堅固的三腳架是大變焦數碼相機不可缺少的助手,畢竟,使用長焦拍攝時,600mm甚至800mm的焦段下,單靠光學防抖是遠遠不夠的。
現役機型大合唱
奧林巴斯SP 800
外觀緊湊 菜單稍復雜
這臺相機擁有世界最小的30倍光學變焦數碼相機的稱號。為了盡量縮小體積,其機身減少到了一般卡片相機那樣的厚度,但由于仍然保留相對較大的手柄,加之不可能減小的鏡頭,總體的感覺就是搭配頗顯怪異(從機身頂部看,就像一個大鏡筒裝在一個有手柄的卡片機上)。SP-800UZ設置有專門的視頻拍攝鍵,拍攝視頻時,不用轉到視頻模式,一按即可開拍。比較稀奇的是,該機的MENU鍵按下后不是直接進入菜單,而是啟動拍攝界面右邊的速控選項,再多按兩三個鍵后才能進入菜單,稍顯繁瑣。
長焦強勁 電池需多備
該機采用了3英寸23萬像素非觸摸LCD,比例為16:9寬屏,屬于比較另類的規格。SP-800UZ的30倍光學變焦鏡頭等效焦距為28-840mm,是現時量產型數碼相機當中,長焦端最長的機型之一。該機廣角端為28mm,已經達到同類產品的規格,而840mm的長焦端相信能滿足不少對超長焦有特殊需求的用戶。不過,相對于如此巨大的鏡頭,SP-800UZ使用了一塊卡片相機電池(為了把機身做得盡可能小)。過多的變焦操作會縮短續航時間,此外,該機是用機身充電。在存儲卡方面,這次奧林巴斯也放棄了XD卡,轉而使用SD/SDHC卡了。
高清拍攝不能變焦
SP-800UZ繼續沿用1400萬像素CCD傳感器,自帶2GB內存。實際拍攝顯示,其自動白平衡明顯偏暖,而缺少手動白平衡讓這一問題凸顯出來。其ISO 400時還可以接受,高于ISO 400實用性不高,ISO 3200、6400都不能用全像素拍攝,所以總體水準在同類產品中屬于中等。作為一部擁有超大變焦比的數碼相機,SP-800UZ拍攝視頻時不能進行光學變焦。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400萬像素
焦距:28-840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6
快門速度:4-1/20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3英寸
LCD屏:3.0英寸23萬像素
視頻拍攝:320×240、640×480、1280×720
超級微距:1cm
ISO:100-64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專用鋰電池Li-50B
外形尺寸:107×73.4×84.7mm
重量:418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佳能SX 30 IS
移軸特效加入視頻拍攝
視頻拍攝功能是不能缺少的,SX 30 IS可拍攝1280×720的高清視頻,擁有單獨的視頻按鍵,拍攝中可以實現變焦,而且在視頻拍攝中還可應用類似移軸鏡頭拍攝的微縮景觀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根據畫面選擇清晰和模糊的范圍,還可以用不同幀頻拍攝,視頻拍攝的創意趣味性更強。
840mm“變焦王”
由于超大變焦比鏡頭的存在,SX 30 IS外觀上看來好像安裝了標準鏡頭的單反相機。曾經單獨存在的曝光補償按鍵在SX 30 IS上與五維按鍵和撥盤結合在了一起,手動對焦也與微距開啟按鍵結合在了一起。鏡頭焦段為24-840mm,在本次介紹的幾臺相機中,是廣角端和長焦端都占優的,光學防抖功能可獲得相當于提高約4.5擋快門速度的影像穩定效果,這只鏡頭同樣配備了USM超聲波馬達,對焦速度在這幾臺相機中同樣占有優勢,VCM馬達則幫助鏡頭實現靜音變焦和對焦,對視頻拍攝有很大幫助。
專門的輔助構圖按鈕
影友們都有經驗,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取景構圖比較“緊”的時候(例如拍特寫),有時找到主體就需要一點時間,還需要不斷變焦來輔助,SX 30 SI為此專門設計了輔助構圖按鈕,按住它,相機自動縮小變焦倍率,此時尋找主體,松開按鍵,相機自動增大變焦倍率,這對使用便攜長焦相機的影友來說是個很好的功能。
由AA電池升級為鋰電池
SX 20 IS仍然使用4節5號AA電池作為電源,而SX 30 IS則徹底改進,使用可充電式鋰電池,續航時間相比5號電池更長,但由于長焦相機在拍攝中經常會改變焦距,耗電量較大,最好再多配備一塊電池。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410萬像素
焦距:24-840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7-5.8
快門速度:15-1/32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英寸
LCD屏:2.7英寸23萬像素
視頻拍攝:320×240、640×480、1280×720
超級微距:1cm
ISO:80-16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可充電鋰電池
外形尺寸:122.9×92.4×107.7mm
重量:約552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富士FinePix HS11
手動變焦 方便操作
HS11與奧林巴斯SP800同樣具備30倍變焦,不過其焦段為等效24-720mm,因此擁有更廣的視角。該機的鏡頭沒有使用馬達變焦,而是選擇了類似單反鏡頭的手動變焦,且變焦全程的阻尼均勻,顯然更有利于用戶的發揮。值得一提的是,在鏡頭的鏡筒上,富士為其標識了等效135相機焦距的數值,所以使用的時候一目了然。另外,這只鏡頭是富士自開始簡化鏡頭光圈以來,第一只恢復鏡頭手動光圈結構的鏡頭,由此可見富士對HS11所寄托的期望。HS11可以拍攝1080p全高清視頻短片,能夠進行全時連續AF效果。不過在拍攝視頻時,光學防抖會自動關閉,因此使用長焦端拍攝有點費力。
富士成像風格,方便的高清拍攝操作
HS11使用了1/2.3英寸1000萬像素的背照式CMOS傳感器,具有10張/秒的連拍能力。從實拍來看,使用的背照式CMOS并沒為該機帶來很多ISO表現的提升,該機的實用感光度為ISO 400。另外其自動白平衡和本次測試的大多產品一樣略有偏暖,只是由于手動白平衡很準確,再加之有RAW格式,所以這一問題在實用中不會很明顯,不過成像風格有典型的富士風格。同時,該機配備了一塊3英寸23萬像素分辨率的翻轉式LCD,翻轉的幅度為向上翻90度,向下翻45度。為了配合全高清攝像,富士HS11具備立體聲拾音麥克風,在屏幕的右側,紅色圓點按鈕則是高清視頻拍攝鍵,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連拍合成特效
HS11有幾種有趣的功能,連拍之后相機自動進行合成,例如:開啟“多重運動捕捉”,拍攝運動物體,相機會連續拍攝5張,再合成為一張,運動軌跡就顯示出來了;開啟“動態物體移除”,相機同樣連拍5張,并經過運算得出一張移除了運動物體的空景照片。此類趣味功能給HS11增色不少。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000萬像素
焦距:24-720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6
快門速度:4-1/40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英寸
LCD屏:3.0英寸23萬像素
視頻拍攝:320×240、640×480、1280×720、1920×1080
超級微距:1cm
ISO:100-64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4×AA 電池
外形尺寸:130.6×90.7×126mm
重量:636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尼康COOLPIX P100
硬朗機身,操作細節稍繁瑣
初看COOLPIX P100,其黑色機身棱角分明,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其機身背部的LCD改善比較明顯,在繼承了COOLPIX P90的翻轉式LCD同時,該機將LCD像素提高到了46萬,所以無論在拍攝還是在回放照片的時候,這個大尺寸高清晰度的LCD都能給我們帶來更多便利。P100的菜單設計和前作相比沒有太多的改變,使用過尼康大變焦或單反的用戶都能輕松上手。不過,它的操控還沒有做到最為人性化,其ISO感光度依舊沒有快捷鍵調節,要進入兩三層菜單才能調節。
較好的高感成像素質
從實拍的圖片來看,該機的自動白平衡比較準確,由于像素相對較低,噪點控制比許多同類產品出色一些,具體來說ISO 400以內具備不錯實用價值,ISO800都可以接受!
視頻拍攝操控性較強
P100支持流行的1080p全高清拍攝功能,其視頻拍攝能力已經可以媲美家用型攝像機,這對于那些喜歡旅行或拍攝家庭錄像的用戶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賣點。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配合全高清視頻短片拍攝,P100在閃光燈附近設置了立體聲拾音麥克風。此外還專門設置有一個視頻拍攝鍵,而且有撥桿,可以隨時選擇拍攝高清視頻或者高速視頻。在拍攝高清視頻時,P100可以進行光學變焦,而且還可以開啟全時連續AF,不過此時只具備eVR電子防抖。該機的鏡頭為26倍光學變焦,等效焦距為26-676mm,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該鏡頭在長焦端并不比競爭對手有優勢,但廣焦端還是頗為實用。尤其是在鏡頭廣角端,能夠為大家呈現出非常好的視野。再考慮其裝配有先進的VR光學減震技術,因此在使用長焦端時的穩定性還是能夠保證的。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030萬像素
焦距:28-560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0
快門速度:8-1/20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英寸
LCD屏:3.0英寸46萬像素
視頻拍攝 320×240、640×480、1280×720、1920×1080
超級微距:1cm
ISO:160-32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專用鋰電池EN-EL5
外形尺寸:114.4×82.7×98.6mm
重量:481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賓得 X90
方便使用的操作設計
X90外殼采用了塑料材質,不過機身接縫非常少。該機機身正面右側的手柄采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橡膠,并在上面設計了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自然凹槽,使用者可以更加穩定地握持相機。在機身頂部,右邊設有模式轉輪、電源開關以及曝光補償按鈕。
長焦端最大光圈較大
該機采用一塊2.7英寸23萬像素LCD,從顯示效果來看,表現中規中矩,但對于家庭用戶還是足夠使用。在鏡頭方面,X90配備了等效于26-676mm焦段的26倍光學變焦鏡頭,最大光圈為F2.8-5.0,長焦端的最大光圈略微超過同類產品的平均水平。
11張/高速連拍,高清視頻素質一般
X90采用的是一塊1/2.33英寸1210萬像素CCD,而且同類產品中最高的連拍速度――11張/秒,只是此高速連拍只能在500萬的成像像素下進行(還未達到Panasonic FZ100的水平),所以更適合不需要圖片放大的家庭用戶。該機也提供有從ISO 80-1600的感光度調節范圍,雖然在參數上似乎有點低,但考慮到同類產品的實用ISO也多在400以內,所以對實際使用應該沒有任何影響。在高清視頻的表現上,其高清短片成像素質一般,從拍攝的短片來看,其畫面噪點較多,對移動物體的連續跟拍會產生輕微的畫面拖影,而且面對高光物體時,還會出現些許的眩光。
高感成像素質一般
從照片的實際拍攝來看,X90機在ISO 200以下的表現非常出色,畫面細節和銳度都達到了很高的實用性。而ISO 400時,其畫面細節損失相對較多,ISO 800時畫面噪點頗多,因此實用感光度最高也就在ISO400。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210萬像素
焦距:26-676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0
快門速度:4-1/40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3英寸
LCD屏:2.7英寸23萬像素
視頻拍攝:320×240、640×480、1280×720
超級微距:1cm
ISO:80-64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D-LI106鋰電池
外形尺寸:110×84.5×110mm
重量:400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三星 WB5500
操作稍顯復雜
WB5500外觀有著典型的三星設計風格,鏡頭上的幽藍色環形顯示了它的“血統”,鏡頭下方有塑膠質地的襯環,如果你有良好的長焦相機拍攝習慣和姿勢,那么這個襯環是很貼心的設計。除了拍攝模式撥盤,機身大部分操作按鍵位于背部,這里有單獨的曝光鎖定按鍵和曝光補償按鍵,看來很周到的考慮到了影友的拍攝習慣,按鍵的設置也還算合理,專門的Fn按鍵集中了大部分的常用調整功能,不過多達13項調整功能需要翻頁一次才能全面顯示一次,而且功能的分類還有待整理。
雙重防抖效果明顯
WB5500焦距相當于35mm相機的26-676mm,與賓得X90相同,最大光圈也同樣是F2.8-5.0,盡管它們分別貼著Pentax和Schneider的牌子,我們還是懷疑是出于同一廠家。不過三星使用了光學和電子雙重防抖功能,效果真的要勝過X90一些,可見電子防抖在這里的確起了不小的作用。
豐富的預置特效
WB5500包含六種機內預置的特效:微縮、暈映(暗角效果)、魚眼1、魚眼2、除霧、素描。其中的某幾個其實很有得可玩,例如用長焦拍攝街景,可以開啟微縮效果。不過這些特效的最終效果還需要多拍攝之后適應相機的運算結果,比如暗角效果就需要增加一些曝光,否則中央部分也容易曝光不足。
高感素質:平均水平
WB5500采用1/2.33英寸有效像素為1380萬的CCD,感光度在ISO 200和以下的時候,所拍攝照片用于一般輸出沒有問題,當感光度提升到ISO 400以上的時候,噪點則比較明顯,這應當是目前此類相機的平均水準。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380萬像素
焦距:26-676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0
快門速度:16-1/2000 秒
傳感器尺寸:1/2.33英寸
LCD屏:3.0英寸23萬像素
視頻拍攝:320×240、640×480、1280×720
超級微距:1cm
ISO:80-64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電子 雙重防抖
電池:專用鋰電池
外形尺寸:116.1×82.8×91.1mm
重量:396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高清視頻性能:
綜合評定:
Panasonic FZ100
FZ系列的旗艦型號
今年Panasonic推出了兩臺FZ系列長焦相機:FZ100和FZ40,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前者能夠拍攝1920×1080分辨率的全高清視頻,后者為1280×720分辨率;前者還擁有每秒11張1400萬像素照片的拍攝能力,屬于目前Panasonic長焦相機的旗艦產品。
便攜性增強,操作性能稍有減弱
以往FZ系列長焦相機擁有較長的鏡頭筒和手動變焦環、對焦環,這在提升了相機的操控性的同時,也增大了相機的體積。FZ100去掉了手動變焦環和光圈環,機身體積也相對減小。機頂閃光燈上配備了雙聲道立體聲麥克風。集中了眾多常用設置的Q-Menu按鍵最為常用,不過Q-Menu放在最下方,操作起來稍有不便。
“連拍王”:全像素11張/秒
高速連拍是FZ100的顯著特征之一,按下機身右肩部的連拍模式按鍵后,可選擇每妙2張、5張、11張、40張和60張的連拍模式,其中每秒2張和5張模式下還可以選擇單張AF或是連續AF,更高速的連拍則不具有連續AF的功能,更適合拍攝相對靜態或橫向運動的物體,每秒40張和60張的模式,照片像素則相應減小到4.5MB和3MB。
視頻功能超強:全手動曝光、靜音變焦
FZ100能夠拍攝全高清分辨率的AVCHD格式視頻,同時,曝光模式可以像拍照時一樣進行選擇,全手動也可實現,感光度也可進行調整,在拍攝過程中,變焦操作自然順暢,自動對焦也很安靜,Lumix特色的多種膠片效果也可在視頻中體現,用于日常的短片拍攝和創作非常方便,可以說FZ100是這幾臺相機中高清視頻功能非常強的一臺。
主要參數
有效像素:1410萬像素
焦距:25-600mm(相當于35mm相機)
最大光圈:F2.8-5.2
快門速度:60-1/2000秒
傳感器尺寸:1/2.33英寸
LCD屏:3.0英寸46萬像素
視頻拍攝:1280×720、1920×1080
超級微距:1cm
ISO:80-6400
存儲介質:SD卡
防抖:光學防抖
電池:鋰電池
外形尺寸:124.3 x 81.2 x 95.2 mm
重量:496g
焦段適用性:
防抖性能:
成像素質:
便攜性:
操作性能:
最近來到PCWorld中國實驗室的是佳能IXUS 80 IS和90 IS,它們代表著新一代IXUS的風格――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在功能。
更快更智能
讓我們還是從核心功能的提升說起。從產品型號就可以看出來,這2款IXUS都具備IS(影像穩定)功能,它已經從高端產品獨有變成了佳能新一代袖珍數碼相機的標配功能。佳能是光學影像穩定技術的創始人,集成在鏡頭中的補償透鏡可以針對相機的晃動而移動,部分抵消晃動對成像的影響。對于袖珍相機,光學影像穩定功能非常實用。因為大部分用戶都是單手操作,因此晃動很容易影響成像質量,默認開啟的IS功能則可以大大提高拍攝成功率,特別是在黃昏、室內或微距拍攝等環境下。
另一項核心功能升級是運動檢測技術的采用。在自動拍攝和場景模式下,IXUS會通過傳感器成像實時判斷畫面中是否存在運動物體,如果存在運動物體,則會提高等效感光度,以較高的快門速度凝結清晰的瞬間,如果是靜態畫面,則會在使用標準安全快門的基礎上降低感光度,讓畫質更出色。
在實際測試中,IXUS的全新運動檢測功能表現得很靈敏,對于同一場景,是否存在運動畫面,自動感光度的設置會相差一倍左右,而且這種判斷沒有帶來任何的操作延時。對于不習慣設置場景模式的普通用戶,這項功能可以幫助他們針對當前拍攝環境進行最優設置。目前,數碼相機已經不僅僅是在分析畫面亮度、色溫、焦點位置,更能像人眼一樣辨認其中的人臉、運動物體,像專家一樣幫助你設置理想的曝光參數。佳能的運動檢測功能讓數碼相機向“智能拍攝專家”的角色更近了一步。
此外,2款IXUS機型上的人臉優先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它們可以一次進行多達35張人臉的追蹤對焦,同時,完成對焦后,液晶屏上會放大顯示被鎖定的人臉,讓用戶可以清晰看到其表情,抓住最美好的瞬間;白平衡和紅眼矯正也基于人臉識別結果,讓畫面中的人物膚色自然,減少了后期處理工作。在畫面剪裁操作時,相機也能根據人臉識別數據幫你自動切出“大頭照”。
更酷更精致
每個人對于時尚的定義都不一樣,佳能IXUS系列可以說是目前數碼相機市場上時尚族群中的另類,其“家族特色”非常明晰――線條簡潔的規整外觀、鏡頭周圍的圓形裝飾、具有切削痕跡的佳能標志……而每一代新機型在這些基礎上做出的設計創新更令人矚目。
800萬像素的IXUS 80 IS采用鋁合金機身,我們測試的是一款藍色機型,個性而又不過分張揚。其鏡頭周圍的裝飾圓環略呈曲面,并采用鍍鉻工藝,宛如一滴水落入池塘中激起的漣漪。其機身右側增加了圓潤的曲面設計,從側面看上去有一道曼妙的曲線,也提高了操作手感。
1000萬像素的IXUS 90 IS在造型和控制界面上突破更大,不銹鋼外殼表面增加了兩個斜面,機身頂部和側面也采用V形截面,給規整的長方形造型帶來更多活躍因素。其機身背面的設計更為獨特,4個操作按鈕都采用直接在不銹鋼機身上開槽的方式,類似于時尚手機,美觀之余操作手感也不錯。方向鍵和模式撥盤兼用的設計更突出撥盤功能,特別是在搜索照片時相當迅捷,但轉換拍攝模式時則要小心操作,否則容易誤觸其他功能。
IXUS 80 IS的2.5英寸液晶屏和IXUS 90 IS的3.0英寸液晶屏都采用鑲嵌式安裝,液晶屏與機身保持一個平面,看上去相當精致,而且不會受到塵土等影響,23萬像素的分辨率讓它們可以呈現細膩的圖像。
在成像風格上,2款新型IXUS都延續了佳能的特色,圖像銳度適中,細節豐富,反差明快,色彩相當準確,而且人物膚色還原得到了適度優化,令人滿意。
1、快門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在相機模式轉盤上或菜單中通常以字母S或Tv表示,在該模式下相機快門速度由我們控制,光圈大小則由相機根據曝光值判斷。一般來說相機上都有一個用來控制快門速度的撥輪,但為了穩妥起見最好還是先看看說明書。
2、使用高速快門:使用高速快門時,如果環境光線不足或鏡頭最大光圈偏小,無法滿足正確曝光的需要,取景器中就會出現相應的警告信息。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無法改變現場光線條件,就只能通過提高相機的感光度設置使警告消失。
3、使用低速快門:在環境光線過強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看到與上面一種情況類似的警告信息。調低感光度設置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我們將感光度降至最低值后警告依舊沒有消失,就只能通過中性灰濾鏡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數量。1/250秒或更快的快門,凝固瞬間動態,高速快門能凝固動態場景中肉眼往往無法抓住的細節與神韻。
4、使用高速快門的理由很簡單,畫面主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凝固其動態所需的快門速度就必須越高。1/250秒以上的快門能捕捉大部分運動速度較慢的運動對象的動態,1/1000秒的快門速度則能捕捉到汽車等運動速度更快的物體,而1/8000秒的高速快門則連子彈都不會放過。但是想成功捕捉到運動速度如此之快的對象,還不能光靠速度足夠快的快門。
5、首先,你得保證景物恰好位于取景框內而且正確對焦。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鏡頭追蹤物體的運動,并將焦點一直鎖定在運動對象上。將相機自動對焦方式設置為人工智能伺服對焦或連續對焦能起到一定幫助,但想要提高拍攝成功率,還得看平時對高速運動對象的拍攝練習和手感積累。另外,拍攝時的光線條件也非常重要。
6、接下來要注意的是拍攝時機。攝影是一種靜態藝術,如果拍攝時機沒把握好,即便運動速度極快的對象呈現在二維世界中也可能看上去就好像靜止不動一樣。以體育攝影為例,可以考慮使用灰塵、水跡等元素強化人物的力量感,或使用運動員表情烘托畫面動感。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技術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科技技術發展越來越快,而且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拍攝的質量越來越高,應用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技術,可以進行動態拍攝,相機動態分辨率比較高,而且可控制曝光的時間,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我國國土資源監測系統中,可以提高拍攝畫面的質量,對國土資源的分析與利用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本文對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技術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拓寬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保證技術操作的簡便性。
1 彩色大面陣CCD的工作原理
相機主要由光學鏡頭、葉片式中心快門、面陣CCD、前向像移補償系統、存儲控制系統等組成。相機垂直安裝在Y-S,Y-12等遙感飛機上,面陣CCD平行于地面放置,來自地面景物的光線經大氣、光學鏡頭及中心快門會聚在面陣CCD上;相機工作時像移補償系統推動面陣CCD沿飛行方向微量移動,達到補償前向像移的口的;同時中心快門根據光照條件選擇合適的曝光時間,并且保證拍照周期能夠實現相鄰兩次成像區域所需的重疊率。原理如圖1所示。
2 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技術
2.1 大視場高分辨率攝影光學系統
相機采用4k×7k的全幀彩色大面陣CCD,根據彩色CCD光譜曲線的特點,相機光學系統的光譜范圍設計為450-650nm。
根據面陣CCD的幅面、光譜曲線及相機橫向視場75°的要求,采用Russar型光學系統,因其結構完全對稱,消除了慧差、畸變的影響,并且進一步復雜化光學系統的結構形式,優化出了滿足系統要求的光學系統,各種像差也得到了很好的校正。光學系統設計圖如圖2所示,通過計算光學系統的視場角可達到83°,全視場畸變不大于0.04%。
2.2 前向像移補償技術
航空遙感相機技術是一種空中攝影技術,需要利用飛行設備,而飛行設備向前運動時,在曝光的瞬間會產生影像位移,這影響了圖像的清晰度以及分辨率,為了保證成像的質量,必須對傳統的遙感相機技術進行改進,采用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技術,可以解決前向像移補償問題。數字攝影相機有一定特點,考慮到曝光補償問題,必須設計出精密度比較高的位移傳動系統,該系統需要驅動彩色大面陣CCD,這樣可以保證面陣CCD運動與像移速度保持一致,可以避免出現前向像移現象。
像移補償系統是保證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拍攝質量的前提,其工作的原理是:精密傳動機構、離合器與凸輪連接后,可以保證CCD探測器的性能。離合器在運行的過程中,凸輪可以接收到電機傳輸的運動能量,并且產生一定的推動力,是CCD探測器可以正常移動,并且進行對前向像移的補償。凸輪的運動具有一定規律,當其旋轉一周后,CCD探測器又會回到初始的位置,離合器不再與凸輪連接,凸輪機也不會推動探測器向前移動。另外,在像移補償系統中,編碼器也發揮中重要的作用,其可以精確測量出探測器的位置,還可以測試出其運動速度。
2.3 中心式快門技術
快門是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發揮作用的重要機構,在給定的時間內,利用CCD探測器感光層,可以感受到落到被拍攝物體上的光線。數字遙感設備有著不同的結構,所以,快門形式也有不同的類型,常見的主要是中心式、百葉窗式以及簾幕式。其中中心式快門形式應用比較廣,在數字相機系統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下面筆者對中心式快門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中心式快門一般會放在光學鏡頭光束最細的位置,這樣可以提高快門效率。在為了保證拍攝圖像的清晰度,必須結合光照度以及圖像重疊率優化快門技術。技術人員在優化的過程中,研究出了快速共軸雙葉片中心式快門技術,而且有效的控制了曝光的時間,可以保證探測器曝光的均勻程度。
數字相機快門系統是由多個部件構成的,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葉片、電機、離心器等,數字相機快門的工作原理是:在數字相機快門系統中有兩個葉片,每個葉片都有一個傳動系統,而且屬于轉軸同心,兩個葉片有著不同的轉速,其中快葉片轉速是慢葉片轉速的4倍,兩個葉片中都有扇形孔。
相機攝影一次,慢葉片和快葉片同時轉動,慢葉片通過光學系統的光欄孔徑時,其上的扇形孔將光欄孔徑打開,此時,快葉片也快速通過光欄孔徑,控制光欄孔徑開關的時間,使相機曝光成像一次,通過改變快門電機的轉速實現曝光時間的連續可調。葉片的啟動和停止依靠離合器控制,快門的有效曝光時間范圍為1/100-1/1000s。
快門效率是快門參數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快門必須具有較高的效率才能保證相機的圖像質量,對彩色數字相機來說尤為如此。快門的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光欄孔徑被逐漸打開階段;光欄孔徑被完全打開階段;光欄孔徑被逐漸打開階段;光欄孔徑被逐漸關閉階段。
快門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η為快門效率;t效為有效曝光時間;t總為實際曝光時間。經計算,數字攝影相機快門效率為72%。
結束語
彩色大面陣數字航空遙感相機技術是一項新型的技術,將其應用的地質監測中,可以提高相機拍攝的質量以及清晰度。彩色大面陣數字技術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應用這項技術可以改善傳統遙感技術的缺陷以及漏洞,還可以解決傳統遙感相機曝光補償前向像移的問題,可以拍攝到清晰的彩色畫面,對地質研究提供著重要的參考信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數字攝影技術還在不斷的改進與完善,可以實現空中動態測量,而且利用定位系統,可以對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從而保證拍攝范圍的精確性。
參考文獻
[1]常凌穎,楊建峰,趙葆常,陳立武.一種新型面陣CCD航天立體攝影測量光學系統[J].光子學報,2005(8).
圖像融合是生成一幅寬視覺圖像的最后一步,它既解決了圖像的畫質問題又能消除連接縫、光度和色度的影響。文獻[5]提出的直接平均值法是基于配準圖像重疊區域的像素灰度值,容易造成融合圖像出現帶狀問題,甚至影響拼接圖像的視覺效果。最大值法[6]是指重疊區域并不是對兩幅待拼接的圖像進行平均,而是采用比較待拼接圖像對應點像素值大小進行融合,容易出現重疊區域不流暢等問題。加權平均法[7]與直接平均法一樣均是利用圖像的像素灰度值,該算法包含帽子函數加權平均法[8]和漸進漸出加權平均法[9],該算法融合后容易出現重影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在基于SURF算法的圖像配準基礎上,對圖像融合進行了改進,提出了改進加權融合算法,通過實驗驗證,該方法能有效的消除圖像重影等問題。
2 重影產生的因素(Factors of ghosting)
圖像拼接在實際應用中,極易產生重影現象,本文將分別從拍攝因素與算法因素兩方面分析圖像拼接產生原因。
2.1 拍攝因素
在處理圖像的技術領域中,不管是對圖像進行怎樣的處理,都首先要通過拍攝設備拍取圖像,作為后續圖像處理的第一步,圖像的拍攝方式,對圖像拼接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按照相機的拍攝情況,可以將拍攝圖像的方式分為三類。
(1)旋轉相機獲得。旋轉相機拍攝是將照相機繞著相機的垂直軸旋轉,然后每旋轉一定的角度拍攝一張圖片。此外拍攝的圖片必須要包含超過一定比例的重疊區域,當重疊區域過小時,圖像會由于匹配的特征點對不足,而導致拼接失敗。當重疊區域過大時,則需要多張圖像進行拼接才能獲取到更寬視野的圖像,影響拼接的實時性。一般情況下,重疊區域占整幅圖像的40%—50%,圖像能夠找到足夠配準的特征點對,但由于該方法采集的圖像都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需要采用投影變換將圖像變換在同一個平面內,這導致圖像會存在變形,影響拼接圖像的質量。
(2)水平移動相機獲得。水平移動相機拍攝的情況是在確定要拍攝的平面后,保持相機的姿態,平行于該平面進行移動。通過這種拍攝方式拍攝出的圖片都位于同一平面上,拍攝時相機距離拍攝的目標越遠,則目標越小。由于采用水平移動相機的方式對拍攝的要求非常苛刻,因此在現實應用中很少有采用這種拍攝方進行拍攝。
(3)通過手持相機進行拍攝。手持相機進行拍攝在我們實際操作過程中是被采用最多的方式,但這種方式是最難以進行配準與拼接的。這種拍攝方式既包含了旋轉照相機又包含了水平移動相機。在拍攝時,站在原地不動,通過旋轉的方式進行拍攝的話,相機并不能確保是圍繞同一垂直軸,導致最終采集的圖像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通過平移的方式進行拍攝時,拍攝目標與相機之間的距離很難控制,不能保證距離完全不變。因此此種拍攝方式對配準與拼接也是極為不利的。
理想情況下,無論何種拍攝方式,相鄰圖像的重疊區域都應該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由于拍攝圖像的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且相機的軌跡很難控制,使得圖像間光照強度可能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拍攝圖像過程中相機存在視差,圖像重疊區域中目標并不能完全重合,此外,若拍攝場景中存在運動目標,由于拍攝時存在時間差,圖像間重疊區域中必然存在差異。在圖像拼接過程中,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了的圖像重疊區域存在不同,這必然使得最終的拼接結果存在重影現象。
2.2 算法因素
圖像拼接過程中,拍攝條件與拍攝環境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巧妙的拼接算法能夠提高拼接圖像的質量,消除客觀因素對拼接的影響。線性漸變融合方法是圖像拼接中廣泛應用的融合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假設和分別為待拼接的圖像序列,為融合后的圖像,和分別為待拼接圖像的權值,該算法的公式表達如式(1)所示。
(1)
式中,和計算方法如下:設當前重疊區域的像素橫坐標為,重疊區域左、右邊界的橫坐標分別為和,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的計算與重疊區域寬度有關,且,。圖像重疊區域中,權值從1緩慢變化到0,則由0緩慢變化到1,這樣就實現了兩幅待拼接圖像、之間的平滑過渡。權值的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權值變化示意圖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weight change
通過文獻分析及實驗分析,個別融合算法易產生重影現象,由此可知此種圖像拼接方法在實際拼接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為了消除實際拼接中存在的重影問題,必須改進當前拼接融合方法或提出新的消除重影方法。
3 改進加權融合(Improved weighted fusion)
本文基于運動目標設置兩幅圖像的加權系數,加權系數的具體求取方法如式(2)所示。
(2)
其中,為圖像重疊區域任一點像素的橫坐標,為重疊區域左邊界x坐標最小值,為重疊區域右邊界x坐標最大值,為虛擬拼接線到重疊區域中心點橫坐標的距離,在權值函數中引入參數能夠使虛擬拼接線避開運動目標的干擾。改進的融合權值函數如圖2所示。
圖2 權值取值函數
Fig.2 Weight value function
圖2中橫軸為像素點橫坐標,縱軸為權值大小,和分別代表左側和右側圖像權值取值函數。本文設計的兩權值函數皆為非線性函數,兩權值具有較大的差異,目的是較大程度地消除兩幅圖像的相互影響。圖2中間的虛線為本文融合算法將會產生的虛擬拼接線,且虛擬拼接線所在的位置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消除運動目標的干擾。虛擬拼接線的自適應調整方法如圖3所示,分別為重疊區域中心線在運動目標右側,重疊區域中心線在運動目標左側,重疊區域中心線穿過運動目標左半部分,重疊區域中心線穿過運動目標有半部分。為了能使虛擬拼接線完全避免運動目標的干擾,本文將運動目標的范圍左右邊界分別擴充50。由此可得具體求解如下:
當或時,;
當且時,;
當且時,
其中,為運動目標左邊界,為運動目標右邊界。將值帶入公式(2)求得加權系數后,通過公式(3)對圖像進行融合,即可消除運動目標對拼接的影響。
(3)
圖3 運動目標在重疊區域的位置示意圖
Fig.3 The location of moving targets in overlapping regions
4 討論(Discussion)
本文采用AMD A8-5500B APU 3.19GHz、3.21GB內存的計算機,采用vs2010編程環境下,對加權融合、動態規劃尋找拼接線法[10]、文獻[11]中方法,以及本文所提方法進行對比分析。
采用圖4(a)和圖4(b)對拼接算法進行分析驗證,四種方法的融合結果如圖5所示。其中圖5(a)運用加權融合算法雖然能夠消除圖像的拼接縫,但因運動目標的干擾產生了重影;動態規劃拼接線法是將圖像分解為多幅尺度圖像進行拼接后再合成為最后的融合圖像,可實現整幅圖像平滑過渡,并能夠降低對配準誤差的敏感度,消除重影,但該方法限制了拼接線的搜索方向,使拼接線不能避開目標的邊緣,產生穿越現象,最終仍然產生重影,運用動態規劃拼接線法如圖5(b)所示;圖5(c)為選用文獻[11]方法,該方法運算量小,能夠消除運動目標的干擾,但圖5(c)圖像由于光照差異存在拼接痕跡;如圖5(d)所示,本文融合算法拼接效果優于其他算法的拼接效果。為了體現本文所提融合算法的實用性和可靠性,采用客觀指標對其融合效果進行評價[12,13]。
(a)待拼接圖像左圖 (b)待拼接圖像右圖
(a)Left mosaic image (b)Right mosaic image
圖4 測試圖像
Fig.4 Test image
(a)加權融合 (b)動態規劃拼接線拼接
(a)Weighted fusion (b)Dynamic programming splicing
(c)文獻[11]中方法 (d)本文融合算法
(c)Method of reference (d)Improved fusion algorithm
圖5 圖像融合效果對比
Fig.5 Comparison of image fusion
表1給出了基于灰度標準差、空間頻率信息熵加權、清晰度加權質量評價結果,測試圖像為圖5四種算法的拼接結果。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出,本文拼接算法拼接后的圖像灰度標準差、空間頻率信息熵加權、清晰度加權值相比其他三種算法均有所提高,而灰度標準差值、空間頻率值越大說明融合圖像的灰度分布越分散,信息熵加權、清晰度加權值越大則表明融合后的圖像過渡更加平滑,融合算法方案更優,同時,重影拼接的實時性較好。
表1 測試結果
Tab.1 Result of test
評價
方法
融合
方法 融合時間(ms)
加權融合 124.1156 18.3447 0.5534 0.5788 101.34
動態規劃 123.2813 20.6384 0.6456 0.6643 235.42
文獻[11] 124.1317 18.3564 0.7843 0.7964 131.11
本文算法 124.3582 20.6994 0.8153 0.8278 140.81
5 結論(Conclusion)
本文在研究圖像拼接中的融合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改進加權融合算法實現圖像拼接,從而消除圖像拼接中產生的重影。該方法通過求取差異圖像確定運動目標區域,并基于其邊界求取加權系數,實驗表明該融合算法能自適應的消除運動目標的干擾,灰度標準差、信息熵加權、清晰度加權評價指標相比其他融合拼接算法均有所提高,即融合圖像的質量與清晰度得到改善。同時,提高了圖像去重影拼接的實時性。
參考文獻(Reference)
[1] 祝繼華,等.基于圖像配準的柵格地圖拼接方法[J].自動化學報,2015,41(2):285-294.
[2] 桂振文,等.一種融合多傳感器信息的移動圖像識別方法[J].自動化學報,2015,41(8):1395-1404.
[3] 潘榮江,等.一種基于LCS的物體碎片自動拼接方法[J].計算機學報,2005,28(3):350-356.
[4] 賀行政,康榮學,任貴文.安全生產監控中的紅外圖像融合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S1):268-271.
[5] 雷飛,等.基于改進SURF的實時視頻拼接方法[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5,25(3):32-35.
[6] 漆昇翔,等.面向機載應用的多傳感器圖像融合技術綜述[J].航空電子技術,2016(14):5-11.
[7] Richard Szeliski,Heung-Yeung Shum.Creating full view panoramic image mosaics and environment maps[C].In:Computer Graghics Procceding,Annual Conference Series,ACM SIGGRAPH,Los Angeles,California,
1997:251-258.
[8] H Nicolas. New Methods for Dynamic Mosaick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11,10(8):1239-1251.
[9] 葛仕明,等.基于梯度場的拼接縫消除方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7,19(2):227-232.
[10] Smith S M,Brady J M.SUSAN-a new approach to low level image process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1997,23(9):45-78.
[11] Yang Y,et al.A research on registration and de-ghosting algorithm in image mosaic[C].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 (WCSP),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3:1-5.
[12] 于大海,等.圖像灰度標準差對介質阻擋絲狀放電分布均勻性的定量評價[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33(28):193-196.
[13] 姚漢英,等.SAR圖像拼接效果的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2010,36(15):196-198.
想獲知2009年數碼影像產品的最新流行趨勢嗎?有如時裝界的每季服飾會預示服飾的流行趨勢一般,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佳能2009年春季新品會便為我們展示了2009年的數碼影像的潮流時尚。此次臺佳能全面了涵蓋旗下小型數碼相機、高清攝影機、移軸鏡頭等17款數碼影像新品。
色彩新體驗
佳能本次了8款配備“智慧AUTO”模式(智慧自動拍攝模式)的數碼相機新品。在強調便捷使用體驗的同時,更突出了此次新品鮮艷亮麗的外觀設計。
此次的八款數碼相機新品中包括了4款lXUS伊克薩斯系列相機:IXUS 990 IS、IXUS 110 IS、IXUS 100 IS、IXUS 95 IS,以及4款PowerShot博秀系列相機:PowerShot D10、PowerShOt SX200 IS、PowerShot A2100 IS和Powershot A1100 IS。除此之外,佳能首款具備防水、耐寒、抗震性能的PowerShot D10同樣備受關注。此次佳能的產品首先在色彩上突破了以往內斂的深色調,豐富的色彩展現出不同的產品個性與氣質,能很好襯托出使用者的個人主張。尤其是IXUS伊克薩斯系列一舉推出13種顏色,十分吻合當今注重個性的潮流,從代言人莫文蔚和最新的海報上我們能感受到同樣的信息。
讓第一次接觸數碼相機的用戶也可以輕松拍攝照片是佳能新款數碼相機的共同具有的特征。全新的“智慧AUTO”模式(智慧自動拍攝模式),在升級的DIGIC 4影像處理器的強大支持下,綜合了四項技術,包括新增的場景檢測和原有的面部優先、運動檢測、降噪技術。在“智慧AUTO”模式下,相機主要通過場景檢測技術,對畫面中人物、被攝距離、圖像亮度、色彩和主體運動方面的信息進行智能判斷與分析,確定當前拍攝場景類型,而面部優先、運動檢測、降噪技術三項技術則幫助相機隨時對所要拍攝的影像選擇出相對適合的方式進行拍攝,無論是對于運動主體、逆光主體、微距主體和應用閃光燈拍攝,還是對于藍天、日落、夜景、高光場景和低對比度場景的拍攝,相機都可以左右逢源,回時對圖像做出最佳優化處理。以上全部的設置均由相機自動完成,讓用戶擺脫了以往使用相機需要選擇場景模式的困擾,用戶只需按動快門,就能在不同場景下均能拍出清晰美麗的照片。此外,相機會根據檢測到的場景劃分為18種不同的類型,并且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一個相對應圖標,人性化的操作設計,讓拍攝者一目了然。
看一看出,佳能一直在倡導的“Delighting You Always”(感動常在)實際上也是在倡導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倡導人們通過攝影去感受生活的美麗與樂趣。這種樂趣不僅體現在拍攝精彩照片帶來的快樂,也體現在繽紛絢麗的相機本身給人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心情,在當今注重表現自我的時代,手中相機新穎別致的外形、靚麗的色彩更能彰顯使用者的個性和時尚品位。因此,一款高品質相機應該做到“內外兼修”,佳能以“你好,色彩”為主題的新款相機正是契合使用者的切身需要,滿足他們對相機設計和功能“秀外慧中”的雙重要求。
高清視界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價格的售價的日趨合理,再加上高清平板電視機在家庭中的逐漸普及,數碼攝像機高清化很顯然是2009年的主流趨勢。此次,佳能的高清攝像機新品實現了佳能“三位一體”影像技術的全面升級。LEGRIA HF S10、LEGRIA HF S100、LEGRIA HF20、LEGRIA HF200四款新品均配備了可記錄更高影像分辨率的新高清攝像鏡頭、憑借多年開發、制造CMOS的技術與經驗打造的全新HD CMOS影像感應器,及最新開發的DIGIC DV Ⅲ高清影像處理器,全方位拓展了高清數碼攝像機的影像表現空間。新一代的DIGIC DV Ⅲ高速影像處理器是DIGIC DV Ⅱ處理器的升級產品,功能更為強大,能夠帶來更佳的色彩表現、更清晰的畫質呈現、更明顯的降噪效果。該處理器也為攝像機增添了許多豐富的功能,如:可以拍攝真正無插值800萬像素高質量照片、先進的面部優先功能以及新亮度優化系統等。
作為2009年橫空出世的新系列,新HF S系列代表了佳能諸項技術的最高水平,LEGRIA HF S10和LEGRIA HF S100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佳能高清數碼攝像機的新旗艦機型。兩者均采用了閃存存儲技術,其中LEGRIA HF S10支持雙閃存存儲,擁有高達32GB的內置存儲器,可以記錄約12小時(LP模式)的高清影像;LEGRIA HFS100沒有內置存儲器,可通過存儲卡直接記錄影像。
與前代機型相比,新雙閃存攝像機LEGRIA HF20和閃存攝像機LEGRIA HF2D0更為輕便小巧。不含電池的重量僅340克,是佳能目前最為小巧的高清攝像機。LEGRIA HF20和LEGRIA HF200都采用了佳能新開發的389萬像素FULL HD CMOS感光元件,并搭載原廠設計的15倍光學變焦鏡頭,支持新亮度優化系統、視頻快照和錄拍合一模式。LEGRIA HF20、LEGRIA HF200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存儲方式上,LEGRIA HF20支持雙閃存存儲,提供一個高達32GB容量的內置存儲器,可記錄長達約12小時(LP模式)高清影像,同時機身也提供外部存儲卡的插槽。LEGRIA HF200則不設內部存儲器,通過外插存儲卡來記錄影像。
2009年的繽紛生活,你用什么來記錄呢?
我們知道,黃金分割的畫幅比例為3∶2及4∶3,而寬幅的長畫面則超出了黃金分割比例,由于擴展了單一方向空間,而縮減了另一方向空間,畫面的信息沿直線排列、闊展開來,在瀏覽畫面時,視線在狹長空間來回移動,視覺感受獨特。
由于橫寬方向與地平線平行,與人雙眼的排列方向平行,因此橫寬的畫幅更容易吸引人。超寬的全景更是一種史詩般的敘事方式,中國古代繪畫中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超橫寬的典范。而豎長的畫面與雙眼的習慣運動方向相垂直,這種重力的方向強迫眼睛上下瀏覽,有溝通天地之感,傳統水墨畫中常用豎條屏就是如此,如今在寬幅攝影的構圖對此也常有借鑒。
寬幅的構圖
攝影創作是借客觀影像來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感,而構圖的意義在于通過具體的形式處理將有用的信息最大化。任何畫幅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存在的價值,長期以來普通長方和正方畫幅一直占主流,這種視覺疲勞令人們開始對寬幅另眼看待,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來寬幅攝影大有流行之式。然而寬幅攝影應服從創作題材的需要和創作者的特質,而不應成為對特定形式的迷戀和依賴。寬幅也無法替代其他畫幅,寬幅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窄幅。
寬幅的構圖和普通長方形構圖有一脈相承之處,比如:對稱、三分、放射等,但更多不同在于:對角線的構圖在寬幅中很少見,而重復和直線在寬幅中的效果卻很強烈。從當前寬幅攝影的作品來看,大多采用較大景深或平面化的視點,繪畫感較強。目前國內寬幅攝影作品較為雷同,原因之一是創作題材過于單一,基本都集中在風光,涉及人文、人像、創意等其他題材的寥寥;二是審美觀過于單一,影響了推陳出新。
記得梅生老師曾經指出,長期使用超寬畫幅相機攝影會使人喪失構圖的能力,因為,當寬幅相機畫幅比例超過1∶4以后,構圖時的創意空間就很小了,基本就屬于現場記錄了。繪畫和攝影不同,繪畫完全是主觀創作,因此繪者可以人為來控制畫面,而攝影創作更多依賴客觀,畫幅越寬,限制越大。人眼放松狀態下,視覺區域是一個接近1∶3的橫寬畫面,這個比例既有較寬的感覺又有一定的創意空間,也許更多人鐘情于617就是如此吧。
寬幅兵器
沖鋒陷陣離不開順手的兵器,攝影亦然,拍攝寬幅的方法很多,器材也大相徑庭,主要可以概括成以下幾種。
轉機與搖頭機
代表機型 環攝 神龍 諾寶 潘福萊 地平線
搖頭機需采用圓弧拍攝以避免變形
環攝220VR
潘福萊T120
地平線202
轉機是可以更換鏡頭的掃描攝影設備,是一個通過電子控制的精密暗盒,底端和內部均有馬達,曝光過程中馬達一邊旋轉機身和鏡頭,一邊輸送膠片來完成拍攝,這樣不但縮小了設備的體積,而且可以設定不同的旋轉角度、圖片尺寸和轉速。
轉機里最出色的產品當屬瑞士的環攝VR(ROUND SHOT),它可采用尼康、徠卡、康太時等鏡頭,使用135或120/220膠片,由電腦控制馬達旋轉,通過軟件可以評估旋轉拍攝過程中的曝光變化,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據此數據計算出一條優化的曝光曲線,在正式的拍攝過程中以變速來獲得更理想的曝光。此外,環攝還有一些更特殊的攝影功能:第一是轉臺掃描,將被攝物體放在專用的旋轉托盤上,把轉機定位好后不動,托盤旋轉時轉機同步拍攝,最后的影像是物體表皮的展開圖,原理跟削蘋果皮一樣。第二個是平移運動物體掃描。它可以掃描拍攝沿直線移動的物體,比如拍攝一輛行駛的汽車,將轉機架設在汽車經過的路邊,相機與汽車運動平面平行,轉機內膠片的移動方向和速度要與汽車運動方向和速度一致,這樣拍攝出來的影像汽車是清晰的,而車以外的靜止背景是線性虛化的,看起來汽車的運動感和速度感都很完美。第三,環攝還可以進行軌道直線掃描攝影,把轉機固定在一個特制的小車上,小車在直線運動時同時記錄一幅狹長的圖像。這些神奇的功能都基于環攝精密的機械和智能的電腦系統,因此環攝VR的價格很昂貴。
神龍轉機是國產轉機中的優質產品,它由底部齒輪箱和狹縫暗盒組成,可以選用多種不同焦距鏡頭,可以實現仰俯取景旋轉拍攝時地平線和景物不變形。神龍轉機結構相對簡單,功能實用,性價比高,適合拍攝大合影、全景風光攝影和城市建筑等攝影。
諾寶、潘福萊和地平線都是搖頭機。搖頭機不能更換鏡頭,它的鏡頭被固定在一個圓鼓上,在圓鼓另一端,膠片沿圓弧線緊貼在圓鼓后,拍攝時通過圓鼓旋轉,鏡頭作弧線運動,此時光線通過鏡頭后邊一個狹長的小縫將影像記錄在膠片上,其旋轉角度一般在120度至150度,搖頭機的速度檔位較少。
德國諾寶是搖頭機中的高檔產品。諾寶采用電動馬達作為旋轉驅動,工藝精湛,它采用了蔡司鏡頭并配有磁性濾色鏡,因此價格昂貴。其產品型號種類眾多,其中使用135膠片的有4種型號,拍攝角度為127度,可拍攝19張,尺寸為24×66mm,鏡頭為29mm1∶4.5,速度有的5擋、有的10擋,其中135 U/135S型號可以移軸和多次曝光。諾寶120型有150和175兩個系列,其中150系列型號眾多,拍攝角度為135度,尺寸55×120mm,鏡頭焦距50mm,快門速度4~10擋不等,其中150 UX型可以移軸。諾寶175拍攝角度為132度,拍攝尺寸為55×170mm,使用120底片可拍攝4張,鏡頭75mm1∶6.5,快門速度2秒~1/250秒共10擋,可實現移軸拍攝。加裝諾寶專用附件還可實現自動曝光。
潘福萊是國產搖頭機,目前的第三代產品WIDEPAN ProII140較之前產品加工精度已大有提高,該機拍攝角度為140度,可以使用120、220和135膠片拍攝,使用120拍攝幅面為50×110mm,使用120膠卷可拍攝6張,通過附件可以使用135膠片拍攝,幅面為24×110mm,可拍攝10張左右。潘福萊搖頭機的鏡頭成像質量高,價格適中,性價比好。不足之處該機采用機械發條作為旋轉驅動,要在上弦前設定焦距和光圈,速度只有1/2秒、1/60秒、1/250秒3擋,盡管光圈可以無級調整,但使用起來還是有一定局限性。
俄羅斯產的地平線,其產品鏈以135搖頭機為主。地平線202型轉機旋轉角度為120度,使用135膠片可拍攝22張24×58mm的底片,固定焦距F2.8:5.5 m~∞、F16:1m~∞,快門速度1/2秒~1/250秒共6擋,手動曝光。地平線搖頭機價格低廉,不少攝影愛好者都以它作為寬幅攝影的起步。
搖頭機和轉機的鏡頭沿圓弧方向運動,因此圖像變形很大,可將直線拍成弧線。但如果在圓心位置拍攝圓弧,也可以將圓弧線拍成直線。這種相機常被用來拍攝大合影,拍攝時必須讓人們站在一段圓弧上,把相機放在圓心位置拍攝。使用此類相機時應盡量保持水平,避免地平線變形。由于搖頭機和轉機采用掃描式曝光原理,所以圖像左右具有時間差,快門越慢,時間差越大。這種時間差會導致其在拍攝水平運動物體時會出現變形或者無法或完整拍到快速運動的物體。此外,使用轉機時最好不要加用偏振鏡。
如果你厭惡搖頭類相機的變形和時差,那么標準寬幅相機將是你的選擇。它依靠一個像場較大的鏡頭來取像,圖像的上下部分被舍棄,只留下中間部分,就此形成了一個狹長的圖像。
林好夫是德國老牌的精密相機制造商,在寬幅相機市場上享有盛譽,旗下產品612、617都是頂級的攝影器材。早期的林好夫617鏡頭是固定的,而現在的617SIII改為可更換鏡頭設計,有72mm、90mm、180mm和250mm共四只特選的施耐德鏡頭選擇,最新的產品還帶有兩個取景器座,可以觀察比較不同鏡頭在同一場景下的取景效果,為更換鏡頭提供參考。林好夫寬幅相機和配套鏡頭價格非常昂貴,因為其用料扎實、工藝精湛,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正常工作,這種無與倫比的精密和耐用性鑄就了攝影師心中的頂級地位。
騎士和林好夫的產品類型非常接近,從612、617到大畫幅都有所涉及,騎士最新推出了一款617相機――SW617Pro,它能夠更換4只鏡頭,鏡頭指標和林哈夫617SⅢ一致,該機采用可更換后背,能夠更換6×9cm、6×12cm、6×17cm不同畫幅的后背,這樣方便精細構圖和對焦。而它最重要的進步是可以實現移軸拍攝,在建筑攝影、工業攝影領域將更勝一籌。并且該機一改617體積龐大的面孔,機身相對小巧,不難看出它代表著617新的發展趨勢,相信它將成為林哈夫617的有力競爭對手。
潘福萊WP617-A是國產617中的后起之秀。其做工精細程度遠遠超過了潘福萊搖頭機,它過片系統為旋轉輸片,自動停片,與機身快門釋放連鎖具有防重拍、漏拍的功能,比起其他紅窗記數的相機來說,甚為方便。這款617的后蓋為雙邊開啟式,裝卸膠卷更為方便。而更讓人佩服的是這款產品定位精明之處,因為90mm鏡頭是617里最常用的焦距,因此有很多攝影師以90mm鏡頭作為他們的首選或唯一之選。潘福萊617正是看中了這一賣點,采用施耐德90mm1∶5.6XL鏡頭進行配備安裝,一來價格更有競爭力,二來還彌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空缺。
吉爾得相機由德國眼科醫生吉爾得先生發明,由手工制造,該機能實現移軸和仰俯拍攝,它還可以在一個后背上拍攝6×6cm到6×17cm五種不同幅面,因此該機采用了3排紅窗計數,但如果你想中途變幅拍攝,計算起來也很費腦子。吉爾得相機體積碩大,重量也很可觀,產量超低和其昂貴的價格使其成為比ALPA更甚的奢侈品。
哈蘇XPAN II(富士TXII)是世界上唯一能用135膠片進行24×36mm或24×65mm 兩種畫幅拍攝的相機,該機在市場上獨此一家,無同類產品。1998年XPAN(FUJI TX I)由哈蘇公司和富士公司共同推出,外觀像一個普通的旁軸取景相機,只是機身更長一些。標配采用45mm1∶4鏡頭,另有30mm1∶5.6和90mm1∶4兩只鏡頭可更換,兩種畫幅可以隨時任意切換,因此XPAN一上市就廣受好評,有人還稱其為小617。XPAN Ⅱ是第2代產品,增加了多次曝光和后簾同步閃光等功能。由于采用旁軸取景機身十分小巧,是紀實攝影和風光攝影難得的利器。不過XPANⅡ的整體價格偏高,叫好不叫座,尤其是30mm那只鏡頭的高價更是讓人望而卻步,近來隨著哈蘇漲價XPAN II產品的整體價格也一路飆升,今年XPAN Ⅱ宣布停產,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所有的此類寬幅攝影器材標準配置一般都采用無變形的廣角鏡頭,因為暗角嚴重所以必須配備中灰漸變鏡,這種鏡片價格不菲,無疑又增加一筆開銷。大部分寬幅相機體積相對龐大、笨重,價格昂貴。612、617相機更換鏡頭時速度慢,不方便。
也許你覺得玩寬幅相機太燒錢了,能不能有其他經濟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你有大畫幅設備和某些中幅相機,可以挖掘一下現有設備。理論上所有的座機都可以配備寬幅后背,因為這些相機的鏡頭都是一樣的,4×5″座機可以配612后背,5×7″座機可以配617后背,8×10″可以配624后背。612后背最常見,便宜的不過大幾百元到上千,昂貴的幾千元,這樣的投入應該算經濟吧,而拍攝樂趣和畫質絕不次于其他寬幅相機。座機安裝寬幅后背是資源共享,是物盡其用的體現,它不但可以沿襲座機的后背調焦、精細構圖、仰俯、移軸等諸多優勢,而且可以在焦平面上移動進行接片,這些功能足以讓其他寬幅相機望塵莫及。除了拍攝速度慢一點,確實沒什么缺點。
瑪米亞7Ⅱ是一款獨特的6×7″旁軸120相機,除了可以拍攝120膠片外,該機還可以通過一個卷片和遮擋附件來使用135膠片拍攝寬幅,畫幅尺寸和XPAN所拍攝的寬幅基本一樣,而主要區別在于XPAN有3只鏡頭,而瑪米亞7Ⅱ系列有43mm、50mm、65mm、80mm、150mm、210mm共6只鏡頭,如果你沒有采購XPAN 30mm鏡頭的計劃,我建議你考慮一下瑪米亞7 Ⅱ,它輕巧便攜,鏡頭成像質量優異,而且不需要使用中灰漸變鏡,鏡頭選擇數量更多。花同樣的錢可以享受拍攝多種畫幅的樂趣。
勃朗尼卡相機中的645、6×6和6×7相機里有多款具有寬幅功能的后背,比如勃朗尼卡SQ-Ai 相機可以用135后背來拍攝24×54mm的寬幅底片。以前海鷗4C也可以通過附件實現135寬幅的拍攝。還有很多愛好者自己動手制造出許多可以在120相機上使用的135寬幅附件。
上邊給大家推薦了一堆傳統寬幅器材,有些不夠與時俱進,下面該談談數碼的寬幅玩法了。
數碼相機最常見的畫幅比例是4∶3,廣泛被袖珍數碼相機采用,2∶3畫幅比例主要被數碼單反采用,現在16∶9的比例也開始多起來,不過還僅限于袖珍數碼相機,代表機型有富士F810和徠卡D-LUX2,后者是第一臺真正意義的寬幅袖珍數碼相機,它采用16∶9的CCD,可以拍攝16∶9、4∶3和2∶3三種不同畫幅,這也成為它備受青睞的原因。
實現數碼寬幅最多的途徑還是靠軟件接片,早期的袖珍數碼相機許多都有接片模式并提供了接片軟件,在該模式下拍攝可以在LCD屏上看到前一張片子結尾部分的位置,提供如此參照可以提高接片的成功率和質量。柯達V570/V610數碼相機,無需經過電腦便可以直接把拍攝的照片在機器里直接合成一張寬幅照片,確實很方便。
關鍵詞:移軸攝影;微速攝影;定格動畫;場景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7-0105-02
技術的進步已經使現今的定格動畫在視覺效果上脫胎換骨,《圣誕夜驚魂》、《超級無敵掌門狗》、《鬼媽媽》等無數大成本制作的定格動畫將一個個神奇的縮微世界展現給觀眾。反觀每一部成功的定格動畫,也必然包含著多個新創作技法的使用,將定格技術推向新的高度。微速攝影與移軸攝影結合而成的動態影像與定格動畫有諸多共性,如何在創作中將其完美結合,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事實上,依照現有的技術此問題已經可以順利解決。將微速攝影與移軸攝影結合而成的動態影像與定格動畫進行結合,通俗的解釋就是使用軸攝影形成的活動影像作為定格動畫的場景,將定格方式拍攝的動畫角色放置在這個場景中,從而形成完整的動畫影像。這種結合可能會涉及到兩種不同的拍攝方式,也會應用到兩種不同的拍攝技術。
一、摳像技術的運用
動畫鏡頭依照運動與否可分為固定鏡頭(still shot)和運動鏡頭(movie shot)。固定鏡頭是指照相機(攝像機)的機身、機位、拍攝焦距均不發生變化所拍攝到的片段。呈現在最終的畫面上是,畫面中沒有主觀視角的旋轉、平移和放大縮小,僅有畫面內客觀物體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將移軸拍攝所得的場景與定格拍攝所得的動畫角色進行結合相對較為容易。所使用的主要技術就是摳像。“摳像”一詞是從早期電視制作中得來的。英文稱作“Key”,意思是吸取畫面中的某一種顏色(通常是藍色或綠色)作為透明色,將它從畫面中摳去,從而使背景透出來,為其他需要加入的圖像騰出空間。這樣在室內拍攝的主體物經摳像后與各種景物疊加在一起,形成神奇的藝術效果[1](如圖1所示)。
操作步驟概括的說就是先將需要拍攝的動畫角色放置在一個純色的環境中進行運動的拍攝,同時在室外選擇合適的環境和視角使用移軸攝影的方式拍攝一個包含運動元素的場景視頻。然后使用摳像軟件將動畫角色運動視頻中的純色背景色扣去,替換成移軸拍攝所得的場景。最后,將角色和場景的色彩稍作統一化的調整就可得到最終效果。
圖1
二、路徑記錄與攝影機軌跡反求
當定格動畫的鏡頭是運動鏡頭時,拍攝過程就會稍微復雜一些。主要是因為拍攝動畫角色的照相機的運動軌跡與拍攝場景的照相機的運動軌跡必須完全吻合,否則角色與場景就會出現不協調的脫節。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圖1,動畫中需要一個動畫角色站在桌面上吹長號的平移鏡頭,鏡頭從左向右橫掃過桌面。當拍攝位于藍幕前動畫角色的照相機與拍攝桌面景象的照相機二者移動軌跡和速度完全吻合的時候,合成之后的鏡頭便是角色站在桌面上的鏡頭平移畫面;當二者軌跡和速度沒有較好的吻合的時候,合成之后就會出現角色相對于桌面四處晃動的不協調畫面。所以在拍攝運動鏡頭的時候,兩部分照相機的軌跡的吻合就成了關鍵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使用路徑記錄技術或軌跡反求技術來解決。
所謂路徑記錄,就是在拍攝運動鏡頭的時候,將拍攝器材的實際運動軌跡和速度記錄下來,再將此記錄數據應用給另外的設備以得到相同的運動鏡頭。現在很多專業定格動畫工作室使用的Motion Control就可以實現路徑記錄。Motion Control中文全稱是交互式攝影控制系統,簡稱MoCo。是一種將數字技術與機械技術結合的產物,它通過數字手段(程序與畫面模擬)來精確的控制機械臂的運動,從而精確地控制攝影機的運動,達到攝影機運動的高精度和高重復度。在定格動畫中我們可以簡單的把MoCo理解為用于固定照相機并且與計算機相連接的拍攝滑軌。在拍攝時,通過計算機向滑軌發出指令,使滑軌承載照相機走過特定的軌跡。這樣拍攝的軌跡就能非常容易的保存成數據并反復使用。
當使用Motion Control時,需要先記錄一個鏡頭的軌跡,再將其賦予給另一個鏡頭。當使用一個事先沒有記錄鏡頭軌跡的場景鏡頭時,Motion Control就無法完全勝任了。我們可以采用另一項技術:攝影機軌跡反求。簡單說,攝影機軌跡反求技術是根據畫面中像素的明度、飽和度、色相三大要素篩選出畫面中具有“特征”的像素,并跟蹤這類像素的運動軌跡,從而獲得在對應該畫面的攝影機在每幀(格)的運動軌跡和參數變化的[2](如圖2所示)。攝影機軌跡反求最常用的軟件就是Boujou。通過對于攝影機軌跡反求軟件的使用,動畫師可以得到已有圖像的拍攝軌跡,再把它輸入給Motion Control,控制照相機拍攝出完全吻合的角色運動。
圖2
除上述技術之外,電腦后期合成的強大功能也可以較好的解決在移軸攝影應用于定格動畫場景創作之后產生的諸如動畫主體陰影、色彩差異、邊緣的過渡等問題。可以說憑借現有的技術,動畫創作者基本可以毫無障礙的將移軸攝影引用到定格動畫的場景創作中,在無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獲得較為理想的視覺效果。
三、結 論
就視覺效果而言,定格動畫有別于傳統二維手繪及三維軟件制作的動畫,獨特的藝術語言主要來自本身所使用的材料和拍攝的方法。拍出來的傳統技術所實現的亦真亦幻的影像語言幾乎模糊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3]。就創作方式而言,定格動畫可以算是所有動畫形式中最自由最無拘無束的。它的包容性體現在對于機械、化學材料、電腦控制等諸多學科的涵蓋;也體現在對于雕塑、音樂、攝影等其他藝術門類的綜合運用。這種兼容并包的特性,使創作者無限制的構思全新的方法來應對每次創作遇到的新問題。在追求更完美的視聽效果和更新奇的視聽體驗的過程中,每一次新方法的嘗試新技術的革新都是向投入與產出這個天平兩端做出的又一次精確調整,以盡可能的接近完美的平衡。
理論的探討,目的在于在全新的視角上發現定格動畫創作新的可能,以期在動畫事業的實踐中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由于本人能力所限,對于定格動畫場景創作引入移軸攝影的理論研究和探討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還望大家給與批評。
參考文獻:
[1] 江永春.數字音頻與視頻編輯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1、GoPro擁有170°超廣視角形變,在拍攝時不需要向后移動便可以拍到更多的風景,而且空間感十足。
2、GoPro運動相機防水性能十足,水下拍攝完全不在話下,游泳拍照兩不誤。
3、GoPro相機十分小巧,方便攜帶,戴頭上、戴胸上、手持通通可以。
4、GoPro相機被沖浪、滑雪、極限自行車及跳傘等極限運動團體廣泛運用,自拍他怕一舉拿下。
5、GoPro相機擁有聲音控制,WiFi無線等功能,隨時傳輸照片手機就能修照片。
以上就是gopro與單反的區別是什么的介紹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