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2: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命的贊歌
開篇:世上任何東西都有生命,無論是人還是動植物,甚至連我都沒想過的物品......他們的生命都在一點一點地過去,但他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
人
萬物之祖人——,他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級的動物,但是他有一點與動物相同,那就是生命!在“5.12”大地震中,有許多人被埋在廢墟,有些人離我們遠去,有些人卻活下了來了這是上天的不公嗎?這是個人的幸運嗎?都不是,那些活下來的人都有一顆頑強的生命,在堅強的信念支持下,生命便爆發出一種驚人的力量,使這些幾天不吃不喝的人活下來。有一次,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那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白白地浪費他,也可以珍惜他,一切全由我支配,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動物
當你在打死一只小蟲時,你會覺得微不足道,但你可知道,你正在殺害一個生命。這不禁讓我聯想到那一天,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舉行大屠殺,30萬中國人的生命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奪走了,在侵略者的眼里,1個中國人不就想一只小蟲那樣脆弱嗎?當我們在悲傷時,那只死去小蟲的父母一定悲傷,這不成了你就等與一侵略者了嗎?因為你們在干同一間事。當我捉起一只小蟲時,它的手腳不停地動,我被它這種求生欲望所感動,它知道自己可能九死一生,也不放過一點希望,這比那些輕生的人可強多了。我之前想的“蟻螻之命,何足掛齒。”現在實在是太無知了、太愚味了。
植物
當墻角里掉了一顆種子,只要有一點陽光,一點露水,這些種子硬蹦發出無窮的力量,沖破阻擋它的石頭種子的力量也不過于此。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人的頭蓋骨非常結實,科學家用盡一切方法,都不能把它完整分開,有個科學家突發奇想,把一些種子放在頭蓋骨的縫隙里給于水和光,這些就以驚人的力量,將一切機器不能分開的骨頭,完整的分看了。這個故事可能比較耐人尋味,但你可想過那些種子的生命嗎?他們是多么的頑強呀!有一次,我撫摸著樹木那粗糙的歲月年輪,這一圈圈不規則的圓圈是日積月累成,當這棵大樹沒被砍到時,他的生命每過一年就出新的一圈,大樹的生命就在這里表現出來。
物品
一支粉筆,它的身份的過程也很短,從生產到老師的手里,然后到黑板上變成一顆一顆粉末。雖然它的生命很快會結束,但它畢竟是有生命的。它犧牲了生命,也要為我送上知識。有句話說:“粉筆是老師的嘴。”這句話一點都沒錯,老師有了粉筆,才能在黑板上教會我們知識,所以,粉筆也是知識的間接人。一張紙,幾毛錢可以買到,但它也是一個生命體。它有時會被揉成一團,有時就被畫家揮之一筆,它們的身價就截然不同了,它們的生命就掌握在我們的手里,我們是不是應該拿起手中的筆,畫上美麗的畫或優秀的作文,就能為一張紙延長生命,這何樂而不為呢?你可能會說:“一張紙,不值的我去為它做任何東西。”不過,你是那張紙呢?
這就是生命,有強有弱,但他們不分貴賤,世上有了生命,萬物就會有了色彩,有了快樂,在生命一分一秒過去時,我們是否應該珍惜生命,在未來為祖國畫上光彩的一頁。
外面明明才是四月,初春的味道,可心中卻被一股暖流,燒到了火熱的七月,只因,一種生命的感動。
六十世紀,最盛行的工具,非船莫屬。一位父親帶上他那僅有三歲的女兒,踏上了航船。殊不知,危險悄悄靠近。
父女倆擠在擠擠嚷嚷的人群之中,他望著他那因為饑餓,而混身無力的小女兒,咽了一口口水,拿出了僅有的一個蘋果。
“乖,爸爸馬上就給你削蘋果皮啊!”
蘋果快削完了,可這時,意外發生了。
一次死神的躁動,掀起了巨大的海浪,倉促之中,冰冷的刀,深深地刺進了他的胸膛,更刺穿了他的心臟。
“爸爸,你怎么了?”他的女兒望著臉色煞白的父親,快要哭出來了。
“沒事,爸爸好好的”他艱難地吐出了幾個字。他的情況,他自己最明白,可他仍不肯離去,他的妻子還在海的那頭等他歸來。
船靠岸了,在見到妻子的那一刻,他的鮮血如注般流下,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人人都說,這是一個醫學奇跡,但我更愿意將它定義為一棵父親的心。因為在他離去的一刻之前,心中始終在掛念著女兒,是不安,愧疚,又或是不舍?
一、積累階段:孕育飽滿之心
“厚積”才能“薄發”,寫作首先需要積累。積累的方法很多,可以通過閱讀文章,可以通過觀察事物,也可以通過訪問調查等。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什么、怎么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修身養性。
現在的孩子與社會接觸少,缺乏與他人、與社會的溝通與交流。教師要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讓他們通過觀察、傾聽、操作、感悟等手段來獲取知識。
1.愛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是人類對社會、對他人、對環境缺乏關注。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珍惜生命、仁義善良,是豐盈學生心靈的根本。我們可以借助重大的節日對學生進行教育,如結合世界水日讓學生開展體驗活動。學生經歷了一次真切的生存體驗后,從心底發出“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的呼喚。
2.好奇心。好奇心是人類的良好品質,是感情真實的流露。探究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能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方式,是學習主體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其過程布滿荊棘,但也充滿了樂趣,猶如一顆強力的磁石吸引著學生去探索和求知。教師把一些科學小實驗帶進作文教學,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形式。
3.細心。“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七歲就能寫出《詠鵝》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明麗的色彩、白鵝優雅的動作匯成一幅優美的圖畫,可見兒時的駱賓王是多么善于細心觀察。
二、發生階段:創設鮮活之境
創設鮮活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沉浸其中,活化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寫作的本質,就是對自身儲備的一種綜合調動。”教師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表達的欲望,然后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教學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1.身臨其境。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參觀、表演、游戲、實驗等活動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這時,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會被這樣的情境活動所打動,并把感情投入其中,自然而然就產生強烈的傾訴欲望。學生進入了不吐不快的狀態,也就達到了“身心合一,海闊天空,自由翱翔”的愉悅境界。
2.演說結合。學生有他們特有的說話表情和方式,有的是演后再說,有的是一邊演一邊說。孩子學習說話除了需要言語的表達,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語言手段的輔助。可以說,語言的交際如果離開了非語言手段的輔助,那么其感染力和魅力將會大大降低。學生在表達時加上自然恰當的體態語言,將說和演融合為一體,能喚醒塵封已久的記憶,語言也會隨之豐富、鮮活起來。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語言才不會干癟,而給人“有血有肉,形神兼備”的感覺。
3.暢所欲言。孩子的天性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語言其實就是思想的自然流淌,這才叫童真,才是童心的真實展現。有些老師為了掌握課堂節奏,往往會打斷學生,使課堂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其實過早地給學生各種條條框框,把要表達的內容和要求提前拋給學生,常常會扼殺學生的天性,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從而失去表達的激情。老師如果能順其自然,先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情感,會發現他們不再畏首畏尾,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延伸狀態:構建生態之場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建造學生作文的“生態場”,給每個學生說話的權利和自由,讓他們敢于把自己原本憋在心里不敢說的話說出來,讓作文真實地還原生活,表現真我。當然,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不能僅限于讓學生樂說,還要教學生會說、能說。
1.尋找亮點。學生大多害怕寫作,教師在教學中要欣賞和激勵學生,努力尋找他們寫作中的亮點,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活躍寫作思維,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如在一次作文課上,我表揚了一位平時作文不是太好的學生。大家都向他投去好奇、羨慕的目光。接著,我從他的作文中選擇了一個比較精彩的部分有感情地讀了一遍,然后引導大家展開討論:這件事你們會怎么寫?最后,我順勢提出本次寫作的內容和要求。學生都覺得很好寫,個個文思如泉涌,埋頭寫起來。
2.巧用范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說出了閱讀對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先出示范文,這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我們不妨先讓孩子自由寫作,然后出示范文讓孩子進行比照,發現不同點,弄清哪種寫法更好。在此基礎上讓他們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他們寫出來的作文才有各自的特點,給人“萬紫千紅春滿園”的感覺。
生命的追求
生命是什么?這真是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夜晚,我在翻閱書籍,忽然,我翻到了海迪阿姨的故事。海迪阿姨的命運是可悲的,他五歲時就患上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但海迪阿姨并沒有對生命失去追求和希望。從那時起,海迪阿姨在家自學中學課程,學會了世界語言和針灸等醫術。海迪阿姨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做斗爭。1983年開始,海迪阿姨的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噢!生命是堅強、勇氣、樂觀。
在我查閱資料時,無意中看到“千手觀音”的圖片,嫻靜的氣質,婀娜的千手,金碧的色彩,另人贊嘆,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優美的舞蹈中,竟是由21位聾啞人組成。聾啞的舞蹈演員居然跳出這么優美的舞姿,肯定有著極大的困難,他們既聽不見美妙的音樂,也聽不見老師的輔導,但能跳出常人都難以跳出的姿態,他們用的是一雙明亮的雙眼和智慧的大腦來證明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我心中充滿了疑惑——是什么讓21位聾啞人表演出這么不平凡的舞蹈呢?我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21位舞蹈演員對生命的追求。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她們對于生命的謳歌。在他們曼妙嫵媚的舞蹈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美。看到她們眼中的點點亮光,我想:在他們的世界中一樣有音樂,鮮花,陽光,和一切美好的東西。
汶川大地震過后,我在報紙上看到12歲的李月,李月十分想當芭蕾舞王,可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地震奪走了李月的芭蕾夢想,她在災難面前是何等的脆弱,如同深秋的樹葉,被西風肆意掃落,但她又是何等的堅強,李月說:“直到死,我也不會放棄我的芭蕾夢想!”終于,在2008年殘奧會上,夜色如水,樂聲如詩,李月右腳穿著紅舞鞋,雙臂緩緩張開,在夜空下翩翩起舞。我淚眼婆娑,領悟到:生命是李月在遇難時依然跳著芭蕾舞,她對生命的追求。
青松雕琢自己,從而堅忍不拔,百折不饒。扎根巖石與青天白云游戲;小草雕琢自己,從而甘耐寂寞,默默無聞,甘愿用生命裝點綠色大地。
勇于追求,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讓人震撼的力量。因為有了追求,才有夢想的實現,才有了生命的激情,才有了雀躍于臉上的欣慰笑容。河流選擇了高崖,寧可粉身碎骨,結果美麗由瞬間而至永恒,其實它追求的是勇往直前。飛鳥選擇了天空,也許會精疲力盡,但它最終到達夢想的地方,并在風雨中逐漸成長,它挑戰了廣闊的不可知的大自然,因為它追求的是自由。然而,她們——海迪阿姨、千手觀音的演員、李月、、、、、、追求的是生命!
風在飛,雨在灑,心在充實中靠了岸。天在荒,地在老,人在流浪中靜了心。在逆境中成長,在成長中追求,在追求中充實,在充實中完美。追求是我們不竭的力量源泉。天行鍵,君子當自強不息。讓我們珍惜生命;不要虛度年華,無所作為,讓自己的生命充滿光彩!
又比那櫻花,多了份淡定與堅韌
你像那大海,博大而寬廣。
又比那大海,少了些粗暴與洶涌
呵。讓我把你比做什么好?你仿佛集萬物美于一體
所以,你,僅僅是你自己,潔白而美麗,淡定而從容的—雪
你是冬的信使,如天使降臨塵世,宣告一季荒蕪的來到
你時而跳起華爾茲,旋落于這蒼茫的大地,為大地的粗獷平添一份柔美
你時而似急流勇進,與狂風一起墜落,為安逸的世界帶來陣陣考驗
你變化無償如精靈一般,柔中帶剛,如粉似沙卻形單影只
呵,讓我怎樣詮釋你才好?一切關于美的形容都無法與你相配
你的存在,無論是考驗,還是點綴,那不甘于消釋的意志,
永遠都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榜樣
雪又下了,我已經記不清這是冬天的第幾場雪了。但它絲毫不比前幾場雪下得小。馬路上,街道上,房屋上,樹木上凡是在天空底下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雪。它們像冬天的棉被一樣,蓋上去好冷好冷……
早晨,我去買飯時。看見清潔工阿姨在掃馬路上的雪。那雪在掃帚的“清理”下,變得沒有那么雪白了!我踏在雪的身上,就像踏在棉花上一樣。我覺得好舒服啊!現在是放假期間,既然下雪了一會吃完飯,就約幾個同學出來玩打雪仗吧!這樣美美的想著,就到家了……
再出來的時候,路上的雪要不就是掃到一邊。要不就是被人踩得不成樣子了——全是黑黑的水。我去找了幾個小伙伴,把他們約出來。快樂的玩著打雪仗。我的羽絨服上雖然都是被雪砸得到處都是水,但這絲毫都沒影響著我們快樂的心情。我突然看見前方有“炸彈”飛來。我立刻低下頭。正在對方想辦法找炸彈的時候,我們立刻把我們準備已久的“炸彈”投了出去。我的一天都是在這個歡聲笑語中度過的。等到了太陽下山的時候,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時候的雪,差不多就剩高一點的墻頭和房頂上有了。其他的地方,都很少很少了。雖然葉子上也是有的,但可能只有這幾葉子上有了。
這幾天由于趕作業,就沒有出去玩。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媽媽一起去外面買東西。看見路上的雪還沒全化完。我很奇怪,就算不去踐踏它們也不去掃它們。可這幾天的太陽都出來啊,太陽一照不就把它們都曬化了嗎?看著他們,我想它們一定是是在堅持自己的生命。想想我們現在有些人,遇到了一些不愉快就說“我不活了!”可雪呢?它在自己的生命里,曾被人踐踏,曾被掃帚“清理”過,曾被太陽烤著,還曾被人們當做玩耍的工具……但它經受這些依然能把自己的竭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生命。它從來沒有視生命如糞土,它視生命是寶貴的金子。雖然它生命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個星期,但它的精神卻是永久不衰……
綠是生命之綠。江南三月,草長鶯飛,一片綠茵讓你看見欣欣向榮的朝氣,一片綠葉使你有賞心悅目的快意,一棵綠草起碼也讓你感到生命的存在和生長。你是否看見從墻角、從石底、從窗隙間鉆出來的一粒嫩芽?那芽頭一點柔弱的黃綠,足以讓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震顫。
漫步在春日的小道上,無須有紅杏出墻,只消看見滿眼的綠色就會發現春意的濃郁。無論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初春新綠,還是“綠楊蔭里白沙堤”、“萬條垂下綠絲條”的盎然綠意,給我們的感受總是吮吸甘露一般舒暢。“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們會看見姹緊嫣紅的百花,但哪一種花是孤零零地立在枝頭呢?紅花還須綠葉扶、綠就是這樣一種樸素而又偉大的顏色。
綠不僅意味著生機,還顯示著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一望無際的草原綠的了天際,白的羊、紅的馬點綴其間,牧羊人的笛子里飄出悠揚的牧曲,清新而又平和。一望無際的森林綠濤洵涌,各種飛禽走獸自由自在,忠誠的獵狗蹲在綠色的小木屋前,等待著守林人的歸來,安詳而又恬靜。
綠還會讓人的心得到陶冶、升華。唯圓綠竹中的聚會,徜徉在那翠竹之中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享受,而雅士們吟詩作賦的靈感很難說不是來字這竹林的翠綠。《紫藤蘿瀑布》中“感到一切暫時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而梅雨潭的綠給我們更多的是情感的陶醉,身心的凈化。
并非每個人對綠的感受都是這樣。自然的綠,終究只是外物,難能可貴的是心靈的一片綠色,它積淀和凝固在千古傳頌的詩詞中。當“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王安石正在忍受過家門而有不能入的無奈,只能輕嘆“明月何時照我還”;想當日杜甫在江頭苦吟“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綠總是在每一個地方生長,在草地上,在樹林里,在文人的筆下,在每個人的心里。
從泥濘中走過,經歷坎坷后才會出現充滿鮮花的康莊大道。從泥濘中走過,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生命的足跡!
平坦的路上,腳步固然輕巧,行程固然悠閑,平淡的人生永遠散發不了記憶的光輝與生命的足跡。泥濘的路上,腳步蹣跚,身體疲憊,卻能磨練身心和意志,即使被歲月撫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深的凹痕。
人生似海,波濤洶涌鑄造了它的澎湃:人生似珠峰,高聳入云成就了它的絕美。如果大海失去了波濤洶涌的激昂,也就失去了它的氣魄;如果珠峰失去了它的高聳入云,也就失去了它的絕美;而人生如果失去了挫折與磨難,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走在平坦的路上,你會感到清閑,而一直走下去就會懶惰;坎坷的路上,你就會愈來愈堅強。人生不就是這樣一條路嘛:沒有挫折與磨難,又怎樣留下精彩與光輝的時刻?沒有苦難與逆境,又怎樣凸顯生命的足跡呢?
我們走在人生的路途上,都曾擁有過一個美好的夢想,那就是——成為祖國的棟梁,就算在痛苦也要堅持,最終取得碩果。
霍金——他曾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癥,似乎全身癱瘓。醫生無奈地告訴他,這種病只能活兩年左右。但是,他憑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堅強地活了下來,并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海倫凱勒——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災難奪去了她的聽力與視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使她仿佛置身于黑暗的牢籠里無法擺脫。在她那個無聲的世界里,她卻為世界創造了光明的語言和文字,永遠魅力無窮。
貝多芬——二十六歲時失去聽力,當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茫然,他幾乎絕望了。要知道,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聲音更加不幸的事嗎!他又是怎樣用那顆豐富的心靈創造出一首首流芳百世的樂曲的呢?
讓我們用頑強與意志塑造生命的光輝!
四平二中初一:曹宇強
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如扶老奶奶過馬路,自愿打掃樓道,幫媽媽做家務……哪怕是一瞬間,也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但這些都很平常,如果真正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必須是他人最需要的事,而我曾經就親眼看到過。
記得那是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鵝毛大雪嘩嘩地下個不停,把大地蓋了一層厚厚的雪,像披了一個大棉被似的。我們正從暖和的酒店出來,在家的門口,我們發現了一個衣著簡陋、骯臟的男人,他見這家的主人回來時,連忙跑過來對我爺爺說:“大爺,我就是來避避雪,等雪停了我立刻就走!”我爺爺是個性格豪爽的人,大方地說:“在門口不擋寒,來屋子里坐坐吧!”這個人一再回絕,可爺爺一再要求,他只好進了屋。
來到屋內,爺爺奶奶端水的端水,送毛巾的送毛巾,拿煙的拿煙,忙得不可開交。那個人哪得過這種待遇,連忙說:“不要不要!”可爺爺堅持說:“來了我家就是客人,客人當然要有客人的待遇,客氣什么!”那人只好收下,爺爺看了看他的衣服,又給了奶奶一個眼神,奶奶便拿來了幾件爸爸的衣服和一些錢,說:“肯定是出來打工,還沒找到工作吧,這里有些錢拿去用吧……”后來,雪停了,爺爺挽留他再休息一會兒,可能那人趁爺爺奶奶去做事的時候偷偷地走了。
看到這一幕,我當時內心很感動,感到生命是多么美好呀,爺爺真是個好人,我要向他學習。
老師點評:家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爺爺的話語,一個眼神,在不經意間讓溫暖傳遞,使人倍感溫馨。
米歇潘曾經說過: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是啊,人的一生就是一道大門,但要走進這道大門,當然還必須經過一條坎坎坷坷的道路。在這路上,會有鋒利的石頭割到你的腳,讓你寸步難行;會有兇惡的老虎擋住你的去路,剝奪你是生命;也會有無情的死神,將你帶入地獄......這條道路會讓你受到你無可忍受的疼痛,但為了自己,你一定要堅強地走下去,只到看到了光的希望!
我的姑丈,他是一位非常非常愛我親人。就在一次的車禍中,他受傷了。當天,我正在畫畫,等我聽到了這個噩耗時,姑丈已在醫院不醒人事。姑姑就像是一匹受驚的野馬,傷心過度而休克了。那天,爸爸媽媽都在醫院里,我在家中安慰表妹,雖然我都沒看見表妹留出一滴眼淚,但在她的心中,我感受到了,她真的好希望爸爸沒事,她在心中不停的祈禱,爸爸一定要沒事。因為,還有親愛的小婧親愛的彤還要等著爸爸開車送她們去玩呢。我相信姑丈不會那么無情的丟下姑姑和他兩個可愛的女兒不管的。不,是丟下我們不管。
聽到醫生說姑丈可能沒救了,大家都提心吊膽。但惟獨我沒有,我堅信,姑丈一定會戰勝死神的。憑他的意志力,就足以讓死神遠離他。舅公他們夜以繼日地請來了漳州醫生檢查,終于,大家心中那塊沉重的石頭落下了。
姑丈已經出院一個星期了,但姑姑還是每天都手忙腳亂,沒有一次空閑著。在姑丈住院的這一個月里,姑姑每天都守候在姑丈的身邊。畢竟姑丈是因為保護姑姑而受傷的啊!
在這次的車禍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
生命是渺小的,但也是強大的!
誰的眼前都放著一杯水。
那是真正源自洌洌山泉的水,含著山的赤誠,流著泉的激情,映著天的 純凈。
那水,是我們生命的原汁。好多時候,我們為著各種各樣的渴望和五花八門的需求,在自己這杯原汁中摻入了形形混混沌沌的雜質,讓自己合乎別人的口味。好多時候,甚至在我們沒有渴望、毫無知覺的時候,一雙雙神圣而滿載善意的手顫微微地端起了我們,審視、咂嘴、搖頭、啜飲,終于他們從敞開的胸襟里抓出一些什么放進我們的杯子。然后癡情地關注。然后默默地咂品、放下。然后嘆著氣走開。或者,微笑著離去。
而麻木的我們卻把前者美其名曰:適應。而虔誠的我們卻把后者譽之名曰:塑造。生命,原本純凈而真實的生命,不得不在這人為的適應與塑造中異化、扭曲了。此刻,當我們卸去濃重的偽裝,于清風朗月下用自然的大鏡觀照自己的時候,心中便只有一個滋味:苦。一個偽裝的生命究竟能存幾時?一個孤苦的生命究竟能走多遠?
我是活脫脫地來的,沒有一絲羞怯。喜歡藍天白云麗日和風,就常常讓麗日和風沐浴青春,就常常讓藍天白云拂拭心靈;憎惡陰霾迷霧雨狂飚,就時時把陰霾迷霧撕爛了擲在腦后,就時時把雨狂飚捏碎了丟在腳下。喜歡就是喜歡,憎惡就說憎惡,對了錯了都是我自己的真實選擇!疲憊了,就流一回傷心的淚,就唱一支悲哀的歇,別再乎別人說你軟弱;高興了,就跳一段強勁的舞,就發一陣少年的狂,別在乎別人說你不成熟——我就是一個平常人,擁有一顆平常心。
只有在這時,世界才恢復本來的面目,人類才蘇醒了沉醉的記憶,生命 才煥發出葳蕤的生機!
啜飲自己生命的原汁吧!讓我、你和他。
拿出我們的勇氣去面對一切的挑戰吧。每天每天我們都在面臨著一場場的測試,關于生命,關于愛情,關于利欲,關于權勢。每場考驗都得當心,一子失誤,滿盤皆輸。這些考驗讓我們悲傷,沮喪,歡呼,雀躍。讓我們從天堂掉到地獄,又從地獄重返天堂。人情世故,悲歡離合無不在這一場場的考驗中上演。
沒有地獄的磨煉哪有建造天堂的力量?沒有流血的手指哪有動人心魄的琴聲。人生的每一場測驗都在激勵我們學會堅強。銳峰出于鈍石,明火熾與暗木,貴珠產與賤蚌,美玉琢與丑璞。生命的每一次測驗都激勵著我們趨與完美。戰場成就英雄,時代造就偉人。沒有一個英雄是不帶傷痕的,就如簡約的生命,有得必有失,有勝必有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成功縱然使人歡喜,失敗未嘗不是個好的結果,不是有言: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嗎?在失敗中能使人得到磨煉。
世上沒有風雨無阻的人生,我多么希望我的人生能多一些坎坷,少一些平坦。就算回在風雨中折斷翅膀。要走就走一路無怨無悔的人生。
戰場之上能保住小命的不只是驍勇善戰的人,同樣還有幸運的,亦或逃兵。對于命運這場考驗,我們可以選擇堅強的挺下去,就不要選擇逃避。同樣面對厄運海侖沒放棄,張海迪沒有放棄,鄭智化也沒有放棄,霍金更沒有放棄。努力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失敗。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因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萎靡的人注定與成功無緣!”
生命打的是一場持久戰,眼光要放長遠一些,要學會舍小取大,以退為進。我們賓費所有的人都足智多謀,認清自己的形勢,取長補短,敢于在生命的戰場中錘煉,燃燒自己。我們靠的不再是運氣,而是實打實的武裝自己。不斷的強大才能讓我們在這場戰斗中立于不敗之地。
面對生命這場考驗,你準備好了嗎?沒關系,從現在開始去涉足那驚險而刺激的疆場吧!相信你是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