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四大名著的作者

四大名著的作者

時間:2023-05-30 09:12: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四大名著的作者,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四大名著的作者

第1篇

古典文學不只有四大名著

魏明倫說:“中國的古典文學,廣義上包括的范圍非常大,詩經(jīng)、先秦諸子散文、楚辭、漢賦、漢史、唐詩、宋詞、元曲,然后才是明清小說,再后來是現(xiàn)代文學。在傳統(tǒng)時代,正統(tǒng)文學并不認可小說,它認可的是詩歌、文章,當然,這是傳統(tǒng)的偏見,今天人們已經(jīng)沒有這種偏見了。但在另一方面,小說并不是古典文學的全部,它只是一部分,而四大名著,則是這一部分中的代表?!?/p>

其實,四大名著本身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經(jīng)歷了多次改變。魏明倫說:“四大名著,不是誰選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當中有不少變化。四大名著之所以廣為人知,這是電視傳播所造成的。電視特別是電視劇,要求故事性很強,而四大名著恰好是敘事性文學的代表作。所以,重視傳統(tǒng)文學,這是好事,但是首先要弄明白,傳統(tǒng)文學要比四大名著、比小說廣泛得多。”

太多的名著被我們遺忘

魏明倫說:“中國的小說傳統(tǒng),從早期漢魏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到隋唐傳奇、宋元話本,到明清逐漸成熟,然后才是明清小說,四大名著則是其中長篇的代表作?!?/p>

作為明清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并不意味著它們是唯一的。魏明倫說:“僅就長篇而言,不亞于四大名著的還有很多,比如《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最著名的《老殘游記》、陳寅恪研究的《再生緣》,甚至還有一部完全以駢體文寫成的長篇小說《燕山外史》等。長篇之外,還有短篇,著名的比如《聊齋志異》《三言二拍》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而今,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古典文學中的許多名著卻很少出現(xiàn)在公眾矚目的行列里。魏明倫說:“這個時代,是一個文化衰落的時代,大量的傳統(tǒng)文學其實并沒有得到重視,即便是傳統(tǒng)文化熱,也多是歷史、哲學層面的,而非文學層面的?!?/p>

傳統(tǒng)不能搞成假洋鬼子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之下,傳統(tǒng)文學難免遭遇沖擊,更重要的是,在小說成為正統(tǒng)文學之后,西方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創(chuàng)作方法,更多地占據(jù)了主流。

魏明倫認為:“‘五?四’以后的新小說,主要的方向并不是吸收和繼承傳統(tǒng)文學,而是吸收西方小說的方法,也就是說,它不是從志人志怪、傳奇、話本一路走下來的,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條路。不管是現(xiàn)實主義、批判現(xiàn)實主義,乃至荒誕、滑稽等,都是西方的創(chuàng)作方法,而非傳統(tǒng)的?!?/p>

然而,盡管在這個西學來潮的時代,傳統(tǒng)文學依舊沒有中斷。魏明倫說:“那一代的小說家,比如魯迅、林語堂,乃至后來的老舍、錢鐘書,他們首先都有非常深厚的傳統(tǒng)文學功底,然后又精通西方文學,所謂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學貫中西,都是先吃透了傳統(tǒng)文學,又吸收西方文學。比如說《阿Q正傳》,它的創(chuàng)作方法無疑是西方式的,傳統(tǒng)文學中沒有這么寫的,但是在表達上,卻有很多傳統(tǒng)文學的影子。他們這一代人,對于傳統(tǒng)的繼承,是在骨子里的,是不露痕跡的,當然也是中西合璧的。結(jié)果就是產(chǎn)生了很多足以和傳統(tǒng)文學比肩的作品,非獨小說,散文、戲曲也是。他們對西方文學的引進和吸收,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功不可沒”。

數(shù)典忘祖無法贏來尊重

傳統(tǒng)的真正中斷是當代文學時代。在近現(xiàn)代的中西合璧之后,傳統(tǒng)文學逐漸失落,西方文學成為中國創(chuàng)作者最主要的方式。

魏明倫認為:“‘五?四’之后吸收西方文學是對的,那個時代我們的問題是太古板了,只有傳統(tǒng),不知世界。而今天恰恰相反,當代文學中只剩下單一的外來文學,傳統(tǒng)的幾乎都失落了,小說越寫越洋化,甚至太洋化了,所以矛盾顛倒了。今天的我們,缺的不是世界,缺的是自我,是傳統(tǒng)?!?/p>

第2篇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后感

   寒假里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就有《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一拿到這本書,我就愛不釋手。我被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情節(jié)吸引住了。在這本書中,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的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兩人的悲劇貫穿全文。

   故事講述的是母親病逝后,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這本來是一段很美好的姻緣,但是因為鳳姐的從中作壞,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富有,賈府的賈母有權(quán)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他的。他很疼愛寶玉,我不是很喜歡寶玉這個人,作為男人應該拿得起放得下,可他輕佻,頑劣,屢教不改,最后是黛玉的離開才使他醒悟過來。林妹妹是一個多愁善感,動不動就哭,她是一個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女子。我覺得她生在那個封建社會真是不幸。也許是接觸的人太少了,她的面前只有一寶玉,寶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她的神經(jīng)。

   我也曾經(jīng)看過紅樓夢的電視,我覺得里面的有此片段真的是很有想象力,黛玉在一片桃花樹下,提著一個小藍子和一個小鋤頭,纖纖弱弱的葬花。還有一個畫面是寶玉和寶釵結(jié)婚,這里是高朋滿坐,熱熱鬧鬧。那里是黛玉一個人躺在床上,流著眼淚,思念寶玉,最后悲憤吐血而亡。

   這個家因為有了貴妃而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最后也是因貴妃的去世,而使家中落魄,最后寶玉出家當了和尚。這里面祥細的講了一個家族的興盛與衰敗。

   曹雪芹生動的人物刻畫,完美的景物描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后感

   周末,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都t樓夢》是一部精彩的優(yōu)秀著作,是我國文壇上一顆閃亮耀眼的恒星。它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文章主要寫了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和薛寶釵之間的生活故事,細致的說出了他們之間美好感人的經(jīng)歷,同時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興衰。

   我認為最感人的一段是黛玉葬花那一節(jié),故事情節(jié)悲傷,凄美,讓人落淚。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結(jié)局很悲慘,黛玉死在了賈府,而寶玉則是出家當了和尚?!都t樓夢》表面上的意思是這樣,實際上卻痛苦的向我們講述了當時那段封建心酸的歷史?。?/p>

   我很喜歡林黛玉,我覺得她溫柔賢惠,聰明美麗,柔柔弱弱,卻時刻都在牽掛別人,哪怕死前最后一分鐘。除了她,書中還描述了寬容溫和的薛寶釵,慈祥善良的賈母,潑辣認真的王熙鳳,俊美勇敢的賈寶玉……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書——《紅樓夢》聽了我的講述,你是否已經(jīng)動心?那么,就去書店買一本吧!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后感

   暑假過了大半,那本厚厚的紅樓夢終于讀玩了。紅樓夢不愧為中國四大奇書之首,我讀了感慨萬千,覺得十分有趣,但最令我傷感的是書中人物生命的脆弱,里面的太太小姐公子們都是嬌生慣養(yǎng),稍微受點風寒就會大病不起,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生命。

   顯示落魄公子賈瑞,見了王熙鳳起了色心,卻不識王熙鳳不是好惹的,結(jié)果受了王熙鳳的教訓,大冬天半夜受了涼,得了風寒,加上自己相思成疾,最后居然幻想致死。然后是秦鐘,也是受了風寒,加上心理打擊,沒幾天就沒了命,可惜他一表人才,正處花樣年華。

第3篇

――陳維東

“國際版權(quán)授權(quán)模式”

開辟道路

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由著名漫畫理論家陳維東先生創(chuàng)建于1995年,目前已成為中國動漫業(yè)最具品牌影響力,經(jīng)營規(guī)模、作者規(guī)模、創(chuàng)作規(guī)模、國際影響力最大的行業(yè)領(lǐng)軍性原創(chuàng)漫畫企業(yè)。神界作為國內(nèi)動漫企業(yè)中率先創(chuàng)建數(shù)字運營團隊的企業(yè),對于品牌運營擁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尤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國際版權(quán)授權(quán)經(jīng)營方面創(chuàng)建出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推廣模式與方法。

神界曾兩度被授予“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è)”稱號,2010年獲得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稱號、國家重點動漫企業(yè)等榮譽稱號。2011年一舉榮獲“中國文化藝術(shù)獎――首屆動漫獎三項國家大獎。2013年,神界獲得2013-2014“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è)”稱號。

萬事俱備

“四大名著”應運而生

2002年“神界”開始啟動“四大名著”漫畫系列,這是我國原創(chuàng)漫畫史上的一項規(guī)模浩大的精品工程。全套作品共四部160冊,投入創(chuàng)作資金440余萬元,繪制畫稿2.6萬余頁,有多達160余名繪制作者參與 。作品面市后,成功出版日、韓、英、法、越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全球發(fā)行550萬冊,收入達1700萬元?!八拇竺毕盗新嬆壳芭c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qū)的大型漫畫出版機構(gòu)建立起長期的戰(zhàn)略合作關(guān)系及機制,面向更廣闊的國際出版市場。韓國媒體曾評論稱:很驚訝看到來自中國的如此高品質(zhì)的作品,沒想到中國的漫畫領(lǐng)域也同其經(jīng)濟一樣飛速發(fā)展。

2012年5月4日,神界漫畫作品《三國演義》獲得第30屆巴塞羅那國際漫畫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2013年,神界漫畫項目《三國演義》榮獲2013年國家動漫品牌建設(shè)和保護計劃動漫品牌類獎項。

再接再厲

第4篇

我,是一個一見到書便貪婪似虎的忠實書粉,見到好書,雙眼放出幽幽綠光,就差撲上去狼吞虎咽地翻閱了。我有時會咬文嚼字,一個字一個字地品書;有時看得津津生道,便是飽書;有時狼吞虎咽、一目十行地覽書。

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我看得熱淚盈眶,浮想聯(lián)翩?!逗5變扇f里》帶我遨游大海,探索深不可測的海底世界?!冻悄吓f事》《呼蘭河傳》《童年》讓人走進作者美好、歡樂的童年時光。楊紅櫻、伍美珍的校園小說,我看得總是爆笑連連、開懷大笑。情感故事,帶我走進她的心底深處......為她哭為她笑,為她開懷,為她傷感,為她沉思。書,如同一種神奇的魔法,吸引著千千萬萬讀者。書中,我的啟蒙書便是人盡皆知,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

當時,我和爸爸媽媽去阿姨家做客,阿姨家有一個比我大七歲的大哥哥,他有兩個很大很大的書柜,如果全部都放滿書,我相信,足足可以放上千本書!我纏著讓他借我看幾本書,終于,他同意了。我興高采烈地跑到書柜前,目不暇接地看著眼前一排排花花綠綠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書。我有些茫然,看哪本好呢?他從最下面的書柜上取下一本好似塵封多年的古書,厚厚的一本,封面有些泛黃。(比較原版的《西游記》,內(nèi)容更完整些。)問我:“看過這本沒?”我搖著頭。他便讓我看這本《西游記》。我迫不及待地從他手中搶過書,翻開書,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

此時此刻,我如同剛剛被從籠子里放出來的餓了三天三夜的餓狼一般,貪婪瘋狂地汲取書中的知識,一頁、兩頁、三頁......我此時便像高爾基說過的一句格言: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一會兒,當我看到孫悟空殺了妖怪被唐僧以為孫悟空是誤殺了婦女后,冤枉了孫悟空。更過分的是還把孫悟空趕走了!我為孫悟空感到委屈,打抱不平:唐僧,你不分青紅皂白便把孫悟空趕走,有何居心?我也不免覺得自己有些好笑,竟然深深地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之中,甚至入戲太深!時間在一分一秒地緩緩流逝。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站著看了幾個小時了。動了一下,不免感覺腿腳有些麻木。當我正找了把椅子想坐下好好看時,門外響起了媽媽的呼喊,催著我回去。我戀戀不舍地捧著書,如同捧著天價至寶一樣,不肯離去。直到后來媽媽答應我也給我買一本原版《西游記》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書,跟著媽媽回家了。

后來,我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四潜玖钗一隊繅艨M的《西游記》,至今還保存在我的書柜,雖說許久未看,但有時間我總會取出這本打開我對書向往憧憬的“首領(lǐng)”,擦拭著封面。今后我在人生旅途中不斷遇到好書,四大名著首選,史記,封神演義,三十六計等經(jīng)典名著。近代著名作家小說:《草房子》《青銅葵花》等等等等。外國名著也有不少:《魯濱孫漂流記》,《簡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丹麥童話全集》......

生活中,在我們身邊,這些書,時刻陪伴著我們,也時刻激勵我們。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劉向也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許多名人對書都有不同的看法,對于讀書方式也各不相同的。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放飛夢想,展開飛翔的翅膀,一起與好書為伴,奔跑在逐夢路上,讓讀書不再變得乏味,平淡,而是充滿樂趣,充滿智慧和知識,充滿讀書帶給我們的歡樂和無盡憧憬的向往吧!

第5篇

寒假里,我認真讀了《西游記》這部神話小說,掩卷深思,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為我們講述了唐僧師徒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其中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讓人百看不厭,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鳳仙郡冒天止雨,等等。這些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我國經(jīng)典的四大名著之一。

書里塑造了各種各樣的鮮明人物形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沙僧,心地善良的唐玄奘,還有形形的各路妖精。他們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使我由衷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作者最擅長的寫作技藝。

我最喜歡齊天大圣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忠心耿耿。每次唐僧遭遇困難,他總是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降妖除魔,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最后被如來佛祖封為“斗戰(zhàn)勝佛”。我認為他功勞最大。他的叛逆心理,他敢于和強大勢力作斗爭的勇敢精神,都令我十分欣賞,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從這部名著中,我也知道唐僧為了理想堅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義無反顧,最終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我也要像他一樣,為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去堅持,去努力。師徒四人團結(jié)一心,眾志成城是西天取經(jīng)成功的法寶,這讓我深深明白團結(jié)就是力量,團結(jié)就是勝利。我身為班長,要和同學們團結(jié)友愛,樂于助人。

(224213)江蘇省東臺市時堰鎮(zhèn)后港小學

指導老師 付大平

【簡評】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習作3要求寫寫讀完一本書的感受。這首先需要我們認真讀完一本書,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及人物都有大致了解,然后抓住書中最能打動自己的情節(jié)或者人物寫出感受,或者談談自己對整本書的認識也可以。所選例文即是小作者認真閱讀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后的感受。文章先概況介紹整本書,然后重點寫了其中的人物,尤其是孫悟空,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結(jié)尾再次總結(jié)這本書帶給“我”的心靈觸動。結(jié)構(gòu)清晰,語言流暢,符合讀后感的寫作要求。

第6篇

新漫畫成市場寵兒

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40屆泰國國家圖書展覽會上,由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創(chuàng)作的泰文版《紅樓夢》《水滸傳》等四大名著漫畫作品在全球首發(fā)亮相,受到泰國民眾的喜愛和熱捧。截至目前,有7種語言形式、近20個版本的四大名著系列漫畫作品在全球發(fā)行,讓天津神界在獲得國際市場豐厚回報的同時,也成為在海外介紹和傳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

上世紀90年代,伴隨海外漫畫特別是日本漫畫競相進入我國市場,培養(yǎng)出了對日式漫畫情有獨鐘的讀者群,國內(nèi)漫畫界也出現(xiàn)了從繪畫風格到內(nèi)容題材上對日式漫畫的模仿。而近年來涌現(xiàn)出的以四大名著系列、《偷星九月天》《神精榜》《龍肆》等為代表的中式新漫畫,在基本形式、表演語言、藝術(shù)特色、創(chuàng)作模式、發(fā)展方向等方面都不同于日式漫畫,具有民族特色的漫畫產(chǎn)業(yè)發(fā)展格局正在悄然發(fā)生改變。

“中式新漫畫的故事來源于中國人對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其創(chuàng)作風格上實現(xiàn)了審美的本土化,可以說是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土壤。特別是全彩色漫畫更能借助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媒體手段傳播,中式新漫畫更適合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路徑?!睒I(yè)內(nèi)專家說。

營銷到位渠道才暢通

出版發(fā)行和銷售渠道是決定漫畫產(chǎn)業(yè)化水平的關(guān)鍵。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鑒于作品發(fā)行渠道有限、平面媒介出版水平參差不齊、市場運作各環(huán)節(jié)尚未完全打通等因素制約,市場渠道不成熟的“短板效應”依舊制約當前我國漫畫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作為國內(nèi)一線漫畫家青睞的簽約合作方,《漫友》雜志已捧紅了國內(nèi)眾多漫畫家?!拔覀兣c作者的合作形式比較多樣,既有獨家經(jīng)營運作也有非獨家的項目簽約。采取何種合作方式是雙方溝通的結(jié)果,完全買斷不一定科學。如果給作者豐厚的條件,并有能力全部包攬作品的營銷推介,對作者而言豈不樂哉?所以根本上是要看出版社能夠經(jīng)營到何種程度?!薄堵选冯s志社社長金城別有一番見解。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繪本館編輯劉揚表示,的確應該從尊重作者、保護作者權(quán)利的角度去談合作,“找到漫畫創(chuàng)意、畫風和故事俱佳的項目并不容易,對這樣的項目,與作者談合作、搞開發(fā),出版社經(jīng)營運作的基本功一定要跟得上”。

在金城看來,簡單的一本書式的開發(fā)對漫畫作者而言風險是很大的,如果運營不好就很可能落入“市場冷宮”?!半m然國內(nèi)漫畫出版市場競爭激烈,但從總體上看并不成熟,而國內(nèi)漫畫出版社真正放水養(yǎng)魚的則是少數(shù)”。

據(jù)了解,《漫友》雜志社2011年的市場發(fā)行同比增幅超過了30%。“但國內(nèi)漫畫市場發(fā)行和流通渠道還是比較單一和狹窄,市場能量還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無論是書店、書報亭還是網(wǎng)絡商城,對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作用似乎還是蜻蜓點水?!苯鸪沁z憾地表示。

新媒體營銷不可或缺

第7篇

關(guān)鍵詞:文化差異 稱謂語 翻譯 四大名著

中圖分類號: H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016-03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罢Z言至少發(fā)揮了兩種重要的文化功能。其一,語言保存了文化;其二,語言是將文化世代相傳的媒介?!保⊿amovar & Porter, 2004: 139)因此,作為涉及到至少兩種語言的翻譯活動,總是發(fā)生于不同的文化之間。作為文化中介者,在翻譯時除了需要掌握必備的語言知識外,還需要深諳相關(guān)文化知識,尤其是源語和目的語之間存在的差異。

稱謂語指的是人們由于親屬和其它方面的關(guān)系而得來的名稱,主要是指“人類在社會交際中所使用的各種稱呼語”(田惠剛,1998: 1),包括親屬稱謂與非親屬稱謂。由于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中的稱謂語用法迥異。進行稱謂語翻譯時,要求譯者不僅要懂兩種語言,更應懂兩種文化,在翻譯時重視與稱謂語相關(guān)的文化差異。

1 影響漢英稱謂語的文化差異

1.1家庭結(jié)構(gòu)

家庭結(jié)構(gòu)是影響親屬稱謂語的最重要因素。中國的家庭系統(tǒng)組成較為復雜,而且中國人自古以來也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傳統(tǒng)的中國大家庭往往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男主外,女主內(nèi),長者擁有絕對的權(quán)威?!都t樓夢》中所描寫的賈府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家庭成員和仆人幾百人生活在一起。這種情形如今在中國的一些農(nóng)村中仍然常見。比如,一個姓氏且有共同祖先的村民生活在某一個或幾個相鄰的村莊中。此種情況下,給每一位成員一個清楚的稱謂便非常有必要。

相比之下,英國的封建歷史較短,很快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經(jīng)濟關(guān)系開始成為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重心。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核心家庭之中,除父母和子女外,往往很少有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這樣,親屬稱謂也變得簡單得多,沒有漢語區(qū)分得那樣詳細。

1.2宗法觀念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宗法”是指“舊時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tǒng)遠近區(qū)別親疏的法則”。在家族中,根據(jù)宗法觀念,同輩份中的相對年齡差距、父系親屬與母系親屬以及血親與姻親關(guān)系都要嚴格區(qū)分。比如有“表姐、表妹、表哥、表弟”與“堂姐、堂妹、堂哥、堂弟”的區(qū)別,而英語中則很少強調(diào)這種區(qū)別。比如,一般不會區(qū)分“外公”和“爺爺”,“外婆”和“婆婆”,而漢語中的“姑父”、“姨父”、“舅舅”、“大爺”等英語中都稱為“uncle”,母親一輩的則都稱為“aunt”。

1.3姓名文化

漢語中姓在前,名在后,突出了姓的重要性;英語中則名在前,姓在后。中國的姓氏在出現(xiàn)的時間上要早于英語中的姓氏。由于姓氏也是一個家族的符號,所以姓氏往往和一定的政治與經(jīng)濟地位相關(guān)。在中國人眼中,姓的重要意義要遠高于名。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一個例子。由于地位低下,他甚至不被允許擁有“趙”這個姓,因為在當?shù)刳w姓代表著高貴。一些海外華人常常在海外生活幾代之后仍然保留中文姓氏,也是這個道理。

英語中姓氏出現(xiàn)時間較晚,但數(shù)量較為龐大,這便造成英語更重視名,而非姓氏。所以,許多英美人士也更傾向于直接使用名來進行稱呼。而在中國,除非較為熟悉,一般不會只單使用名來稱呼他人。

1.4文化模式

人們的內(nèi)心價值觀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行為。文化模式則是指這樣一種集體性的文化傾向。在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英語國家中,文化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個人主義,尤其是在美國?!皺C會平等、獨立、主動和自立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人最基本的理念。這些都顯示出較高的個人主義觀念。”(Gannon, 1994: 213)因此,英語國家人們更習慣于使用“我”而不是“我們”,同時也更強調(diào)使用屬于自己的“名”。中國人則更強調(diào)集體主義。此種文化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并提出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這種對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視使得人們非常重視稱謂語的使用。漢語稱謂語在這方面的另一表現(xiàn)則是將大量親屬稱謂用于非親屬之間,如“大哥”、“大姐”等,用于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

漢英文化模式差異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權(quán)力距離(Power Distance)。荷蘭學者G. Hofstede認為,權(quán)力距離指的是“社會中地位較低者對權(quán)力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以及認可程度”(Samovar & Porter, 2004: 64)。根據(jù)他的調(diào)查結(jié)論,中國是一個高權(quán)力距離國家,而美國和英國等主要英語國家的權(quán)力距離則相對較低。在權(quán)力距離較高的國家,人們對于人際關(guān)系也會更加重視,同樣也會對稱謂語的使用產(chǎn)生影響。比如,中國人傾向于使用頭銜來稱呼他人,如“局長”、“廠長”、“科長”等,英語中很少這樣使用,一般情況使用Mr、Mrs等即可。

1.5禮貌原則

中華民族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禮”則是孔子學說中影響人際交往和交流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時要重視對方的地位,施以相應的禮節(jié),包括采用適當?shù)难哉Z,這對稱謂語中使用敬語和自謙語等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英語則沒有這種情況。

2 四大名著英譯本中的稱謂語翻譯

四大名著是漢語言文化中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被翻譯成了多個經(jīng)典的英譯本。四大名著中的稱謂語使用情況紛繁復雜,以下便以一些經(jīng)典譯本為例,從文化差異的視角切入,對其中的稱謂語英譯策略和方法進行簡要歸納:

2.1歸化策略

歸化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盡量不打擾讀者,而讓作者向讀者靠攏。“這種策略旨在傳遞給讀者原作基本精神和語義內(nèi)容,而不拘泥于語言表現(xiàn)形式或細節(jié)上的一一再現(xiàn)?!保ɡ罴以?009: 185)原作有的文化色彩可以不保留,而由譯入語中的對應詞代替。歸化策略常見的具體翻譯方法有替代、改寫等。

2.1.1替代法

(1)鳳姐說道:“剛才我到寶兄弟屋里,我聽見好幾個人笑。我只道是誰,巴著窗戶眼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寶兄弟站在地下。寶兄弟拉著寶妹妹的袖子,口口聲聲只叫:‘寶姐姐!你為什么不說話了?’”(《紅樓夢》第九十九回)

Then Hsi-feng expatiated, “Just now I went to Cousin Pao’s place and heard laughter in his room. I wondered who was there and peeped through the window. Cousin Pao-chai was sitting on the edge of the kang, with Cousin Pao standing in front of her. He pulled her sleeve and pleaded, ‘do talk to me, cousin!”. (楊憲益、戴乃迭)

“姐姐”、“妹妹”是常見的漢語親屬稱謂語,然而,其直譯“elder sister”和“younger sister”在英語中卻很少用于稱呼他人。多數(shù)情況下,西方人都直接以名來稱呼兄弟姐妹。故此處采用替代法,用Cousin Pao、he等來替代,使譯文更加符合英語習慣,也更為流暢。

(2) 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辭,我再送你個點心充饑!”又把頭入上一頂。那羅剎心痛難禁,只在地上打滾,疼得他面黃唇白,只叫“孫叔叔饒命!”(《西游記》第五十九回)

“Don’t stand on ceremony, sister!”Monkey continued. “Here’s some cake to stay hunger.” And he butted with his head till she felt an excruciating pain in her chest. She rolled on the ground, her face waxed and her lips white, screaming, “Spare me, brother! Spare me!” (楊憲益、戴乃迭)

漢語中“叔叔”一詞的用法很多,此處“叔叔”是指小叔子?!吧┳印敝弊g應為elder sister-in-law,“叔叔”直譯應為younger brother-in-law,但同樣也很少用于稱呼,此處用sister、brother更符合英語習慣。

(3) 蟬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憐而求之?!保ā度龂萘x》第八回)

“I count my days as years. Pity me, my lord, and save me,” the girl implored. (Moss Roberts)

由于禮貌原則等,漢語中,尤其是古代,習慣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或是為了表示謙虛使用謙稱?!版笔侵袊艜r女子對自己的謙稱,此處若譯為“concubine”顯然不合適,故此處采用替代法,譯為“I”。

2.1.2改寫法

忽見素云進來說:“我們奶奶請二位姑娘商議要緊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寶二爺,都等著呢?!?(《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Just then Su-yun came in to announce, “Our mistress wants you both to go and discuss important business. 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together with Master Pao are there. ” (楊憲益、戴乃迭)

“姑娘”在漢語中一般指未婚女性,可用作稱謂語。但英語中“girl”很少和數(shù)詞搭配用作稱謂語。為避免譯文生硬,此處改寫為“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2.2 異化策略

異化是指譯者盡可能不破壞原文形式,而讓讀者向作者靠攏。異化策略包括對宏觀文化和微觀文化進行異化。在宏觀文化方面,異化策略“選擇異化的文本,并使用與目的語中主流文化觀念不符的翻譯方法(Baker, 2004: 242)”微觀文化方面,則盡量采用直譯法對蘊含特殊文化要素的詞匯或句子進行翻譯。異化策略有助于目的語吸引并借鑒源語中的有益成份,豐富和發(fā)展目的語,促進文化交流,增進不同文化間的了解。

不過,過多的異化因素可能會影響譯文的可讀性。有學者經(jīng)過對《紅樓夢》的十余種英譯本調(diào)查研究后就發(fā)現(xiàn),與David Hawkes等人的譯本相比,楊憲益譯本“無論在讀者借閱數(shù)、研究者引用數(shù),還是在發(fā)行量、再版數(shù)等方面,都遠遜于霍譯本”(胡安江,2010:11)。而楊譯本中對文化差異使用異化較多,霍譯則以歸化為主。這點值得思考。

異化策略常見的具體方法有:直譯、加注等。

2.2.1直譯法

(1)只見吳用、雷橫從側(cè)首閣子里出來,望著朱仝便拜,說道:“兄長,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吩咐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曉?!保ā端疂G傳》第五十一回)

The two men emerged from an anteroom and kowtowed before Zhu Tong. “Forgive us, brother,’ they said. “We were acting on brother Song Jiang’s orders. If you with us to the fortress, you’ll understand.” (Sidney Shapiro)

閱讀《水滸傳》時,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中國人對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視。親密的朋友還常常舉行儀式結(jié)拜兄弟或姐妹,與親兄弟或姐妹一樣重要。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們皆為弟兄姊妹。盡管對于此類文化負載稱謂過多采用直譯會有損譯文的流暢和可讀性,但是不能簡單地加于忽略,所以比較合理的方法是對一部分采取直譯,另一些則采用替代等方法歸化處理。

(2)三藏……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趺次鬟M便沒路了?”(《西游記》第八十四回)

Sanzang…made a gesture of greeting and said, “Venerable Bodhisattva, in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s, ‘The sea’s breadth allows the fish to leap; The sky’s emptiness lets birds fly.’ How could there possibly be no way to the west?” (W.J.F Jenner)

菩薩是帶有強烈東方佛教文化色彩的一個稱謂,類似基督教中的“god”。譯者可以采用直譯的異化策略將此宗教信息傳達給西方讀者。當然,此處的“老菩薩”并非真菩薩,而是對長者的尊敬。

(3)布罵曰:“環(huán)眼賊!你累次渺視我!”(《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Round-eyed rogue,” Lv Bu retorted, “this is the final insult!” (Moss Roberts)

張飛因為一對大眼向外凸出,而被呂布稱為“環(huán)眼賊”。此處是呂布對張飛的蔑稱,采用直譯法,傳達了這一文化內(nèi)涵。

2.2.2加注法

寶玉聽了,方自懷內(nèi)取出,湊至寶釵身旁,一同細看。只見寫道:/西施/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紅樓夢》第六十四回)

At that Baoyu took the poems out of his pocket and stepped to Baochai’s side to read them with her. The poems were as follows: / XI SHI1 / Gone with the foam the beauty who felled cities, / Her longing for home in Wu’s palace an empty dream, / Laugh not at the East Village girl who aped her ways, / White-haired, she still washed clothes besides the stream.[…]

Notes: 1. Xi Shi, a beaut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was presented to Prince Fu Chai of Wu by Prince Gou Jian of Yue to induce him to neglect affairs of state. Fu Chai lost his kingdom to Gou Jian, while Xi Shi was drowned in a river by the people of Wu. (楊憲益、戴乃迭)

著名歷史人物的姓名往往蘊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源語讀者來說,這些文化內(nèi)涵是預設(shè)存在的,即源語文化中的讀者一般都知曉。而這種預設(shè)的知識在目的語中往往不存在。所以,翻譯時譯者需要通過加注等方法進行補充說明。

歸化與異化策略是翻譯時處理文化因素的兩種主要策略,所以它們也是稱謂語翻譯的主要策略。實際翻譯中,根據(jù)不同的語境、翻譯目的、文本類型和目標讀者等,稱謂語一般都需要靈活處理,在傳遞文化與保持可讀性之間實現(xiàn)平衡。在不同譯者的不同四大名著譯本中,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策略總是同時并存,差異只是一些譯本歸化用得多一些,另一些則異化用得多一些而已。若遇到某些稱謂語在兩種語言中文化內(nèi)涵相同時,便不存在歸化異化了。

注釋:本文所引的英文翻譯來源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相應譯本,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本人碩士畢業(yè)論文《從文化差異看稱謂語的翻譯》(英文)。

參考文獻:

[1]Baker, Mona. 翻譯研究百科全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2]Gannon, M.J.等. Understanding Global Cultures: Metaphorical Journeys Through 17 Countries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3]Samovar, Larry A. & Richard E. Porter. 跨文化交流[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4]胡安江.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以美國漢學家葛浩文為例[J].中國翻譯, 2010,(6):10-15.

[5]李家元.從歸化到異化:從清末民初翻譯看文化語境對文學翻譯策略的影響[J]. 大眾商務, 2009,(16):185-186.

第8篇

《西游記》表達了兩個方面的思想感情。第一,這是作者的進步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作者的反抗精神,比如說孫悟空;第二,表現(xiàn)出受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

《西游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它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是西游記故事見于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開創(chuàng)作品。先寫了孫悟空出世,然后遇見了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三人,但還是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9篇

1、《水滸傳》中燕青為了促成招安,與李師師有多次聯(lián)絡,后來燕青拜李師師為姐姐。李師師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青樓歌妓,在書里李師師是宋徽宗特別喜歡的女人,經(jīng)常會出宮來與她會面,所以宋江想通過她聯(lián)系上宋徽宗,轉(zhuǎn)達梁山眾人愿意接受招安,為朝廷出力的意思。

2、《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或包括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xiàn)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10篇

《美猴王出世》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第一回。作者是明代吳承恩,課文主要講述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如人一般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xiàn)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無所畏懼的特點。

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第一自然段,講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為第二至第三自然段,講石猴和群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入了瀑布,發(fā)現(xiàn)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為第四自然段,寫群猴進入水簾洞,拜石猴為王。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11篇

1、《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2、《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jù)混戰(zhàn)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zhuǎn)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12篇

一、唐宋詩詞的娛樂精神

唐宋時期是我國各方面繁榮發(fā)展的時代,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政治的大體穩(wěn)定使老百姓能夠生活安定,大千世界的變化也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萬千的素材。這一時期的主要文學形式是詩詞,涌現(xiàn)出眾多詩人和詞人,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有著名的唐宋家,名號不甚響亮的就多如牛毛了。宋詞占據(jù)了宋代文學的大半江山,同樣也是充滿了娛樂精神。婉約派著名代表詞人柳永的《雨霖鈴》描繪了詞人因事必須離開汴京,在與心愛之人分別的夜晚,詞人將依依惜別、真情流露的感覺寫到淋漓精致,感人至深的地步。詞中的核心“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雖惆悵萬分,但因真摯地表達愛情的感人至深,不乏透露出與眾不同的娛樂精神。另一位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年輕時的一首代表作《如夢令》描寫了自己年輕時因為喝醉酒誤了回家的時間,天色已晚,于是乘著玩興坐船回家,在荷花深處不經(jīng)意間驚起了一灘在此棲息的鷗鷺。整首詞寫作清新自然,淡雅質(zhì)樸。我們可以從中看見一個年輕少女的天真活潑的個性,全詞以驚起一灘鷗鷺結(jié)尾,看似突兀,實則表現(xiàn)出詞人言已盡而意未絕的效果,引起人們的一片遐想,歡快輕松的場面使讀者都陷入到清新自然的娛樂精神中來。

二、明清小說中娛樂精神

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封建時期的結(jié)尾期,同時文學的發(fā)展走向了更加傾向敘述和描寫故事的小說形式。此時的中國社會開始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人們追求利益和享樂的思想為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社會背景。我們可以看到文學由宮廷一步步走向了民間,文學家們愿意為老百姓的普通生活揮毫潑墨,因為其中充滿了娛樂精神。此時涌現(xiàn)出的名家名品數(shù)不勝數(shù),讓人至今贊嘆的當屬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的作者無一不是筆力超群,將人物刻畫地栩栩如生,娛樂精神豐富。先說讀者范圍最廣的《西游記》,提起這部作品,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上天下地無所不能的主人公孫悟空和好吃懶做,整天混日子的豬八戒。他們倆的一顰一言,一舉一動都透露出引人發(fā)笑的元素,讓人輕松開懷。再說《三國演義》,作者將三國時期群雄逐鹿,戰(zhàn)場廝殺的勇猛和智慧描寫的非常透徹,同時也通過一些事件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娛樂精神。比如周瑜假借蔣干盜書之計使本就生性多疑的曹操對征討東吳的水軍兩大統(tǒng)領(lǐng)蔡瑁和張允失去信任并最終將二人處死,讀者看到此處無不佩服周公瑾的智謀過人,在看到曹操生疑殺兩位大將的時候無不露出了笑容。再看看《水滸傳》,書中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各有特色,各有各的好漢事跡。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二郎醉打白大蟲,矮腳虎三打祝家莊等等事件讓我們在看到各位英雄好漢的氣魄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娛樂精神。

三、結(jié)語

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歷史源遠流長,其中娛樂精神作為最核心的元素之一,歷經(jīng)了從上古先秦時期的人民歌謠到兩漢時期氣勢磅礴的漢賦再到唐宋時期干練自然的詩詞最終到明清時期描寫人間百態(tài)的小說,內(nèi)容和形式雖從簡單統(tǒng)一變化為豐富多彩,但作者們代代傳承的是內(nèi)心里的娛樂精神。這表明了文學不僅僅附庸于政治生活,更重要的是獨特的娛樂精神是人類天性的體現(xiàn)。

作者:李楠 單位: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乌兰浩特市| 湖口县| 昭通市| 彝良县| 大理市| 朝阳县| 古丈县| 乐都县| 灯塔市| 衢州市| 和林格尔县| 赤壁市| 石棉县| 昌江| 徐水县| 乐陵市| 保康县| 灵台县| 宣武区| 辽源市| 龙井市| 罗山县| 潼南县| 汕尾市| 眉山市| 井研县| 龙州县| 兴安县| 耒阳市| 鄱阳县| 东丰县| 新龙县| 武强县| 杂多县| 汨罗市| 青冈县| 和田市| 饶平县| 苍山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