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物理試卷

物理試卷

時間:2023-05-30 09:04: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物理試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物理試卷

第1篇

一、2015年安徽省試卷整體分析

2015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試題緊扣《物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以落實《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為出發點,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物理理念的滲透。試卷在命題上更加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突出物理思維的考查。

2015年安徽中考物理試卷知識分配比例為:

力學部分40分,占44.5%;電磁學部分31分,占34.4%;光學部分8分,占8.9%;熱學部分11分,占12.2%。

試卷命題科學,有很高的效度和區分度,是一份高水平的中考物理試卷。

二、試題內容分布

注:(1)12題是力、熱、電綜合考查(3分)(樣本平均得分2.14分),15題是力與磁的綜合考查(樣本平均得分2.1分)。(2)樣本人數為300人。

三、試卷具體分析

1.貼近生活實際,考查物理知識的應用

2015年安徽中考物理試題注重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5題,通過對動圈式話筒的構造示意圖認識,考查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觀察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試題覆蓋面廣,注重考查物理思想和方法

從試卷的知識分布看,物理學中的力、電、光、熱全部涉及且覆蓋面廣。重點考查了物理學中的力學和電學部分。試卷中既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2、11、14、22題等,同時又注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3題(3)中的等效替代的思想。這些都更加注重對物理理念和方法的考查,而不是死記硬背。

3.加強實驗基本技能的考查,體驗過程和方法

2015年中考物理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實驗設計、步驟,實驗數據的收集、分析,實驗結論的歸納、總結,最終得出結論等問題。促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提高分析思維和探究能力的目的。如19題:某同學按照以下步驟測量鹽水的密度:

本題考查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作為重要實驗,今年一改過去更多強調固體密度的測量(如2015年中考物理實驗操作實驗之一),而轉化為對液體密度的測量。二者雖有相通之處,但在操作上還是有區別的。強化了實驗的基本技能的考查,體現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4.注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查

2015年物理試題中第10題:如圖,L表示凹透鏡,MN為主光軸,O點為光心,F為焦點。圖甲和圖乙表示經過凹透鏡的兩條特殊光路,請運用凹透鏡的特殊光路,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通過凹透鏡所成虛像A′B′的光路圖。

透鏡中的三條特殊光線是我們光學成像作圖的重要依據。同時本題為降低難度已經把兩條特殊光線畫出來了。本題著重考查了學生是否準確理解物理概念,運用物理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5.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考查解決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2015年中考試卷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重視初、高中知識銜接。一改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的初中知識與高中無多大關系的認識。如第17題U-I的考查,如果用高中的路端電壓和電流關系來分析問題就簡單得多(把R1看作內阻)。但本題利用初中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結合歐姆定律知識完全可以解決。

在平時教學中,重視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一些分析方法,培養審題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要求考生具有較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數學知識。

四、學生答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填空題

第5題:電磁感應理解不夠,應用情況原理不理解。

第6題的第二問:勻速運動屬于“平衡狀態”的認識不足。

第10題:光路的規律沒有很好的掌握。

2.選擇題

第17題:電路中反映的串聯電路中,隨電阻變化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象,學生理解困難,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不僅看懂電路圖,還要進行公式分析,按U=E-IR,判斷U與I的關系。具有較高的區分度。

3.實驗題

第20題(2)(3)兩小題:測小燈泡功率的原理和操作沒有掌握好。

4.計算題

第21題:對研究對象的確定和受力分析要求較高。同時對平衡力的知識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定要理解透徹。

第23題,電學知識題:學生在推導并聯電阻R′=1/nR,只知道公式的使用,未能知道公式的來源。本題考查了學生掌握知識的來源和本質問題,具有顯著學科特點。考查學生對課本重點知識的理解,注重基礎。在突出能力方面,考查了導線電阻不可忽略的情況。在綜合分析上,進一步考查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使重點知識的考查得到了升華。切實體現了注重基礎、突出能力的命題思想,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奠定了基礎。

第2篇

答題情況

班級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為住宿班相對來說成績比較突出,其他三個班沒有住宿的優勢,成績比較弱。各個題目的答題情況如下:

選擇題

選擇題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錯題主要集中在4、10兩題

2、填空題

填空題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錯題主要集中在14、17兩題

3、作圖實驗探究題

4、計算應用題

計算應用題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個題的考查意圖

四、發現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

學習知識提高成績,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掌握好基礎知識,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發現的問題才能運用所學解決問題。通過本次試卷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第4、10、14題都是考查基礎知識的題目,力的定義、慣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與重力的關系判斷浮沉等知識考查,這幾道題錯的最多,說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對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學的只是解決最簡單的問題。

2、審題不認真

每一次考試不僅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學生是否細心、認真。有些題目是每個學生都會的,但是為什么有的學生能夠得分,有的學生卻不能得分呢?最關鍵的就是做題不細心、不認真。由于審題不細心,計算不仔細導致失分。

3、實驗探究能力差

實驗探究題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題型,也是學生之間成績拉開檔次的關鍵題型,做好這類題要對出題者的意圖了如指掌,對他所提示的實驗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徹,很多同學在沒有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盲目的做題,對實驗沒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這方面的題目,也就是說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差。

4、計算能力差

計算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有的同學物理知識運用的很好,但是計算的結果錯誤,導致注這類題失分,計算能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五、總結經驗,改進措施

為了做好期末的復習工作,我運用了幾種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每節課講課前利用三五分鐘發給學生一張小試卷,考一道題。由于每次都是考試要給出成績,所以學生做的非常認真仔細。課下我會將學生所答題目批閱選出組長,讓組長利用課下時間給組員講解,組員聽懂后再給組長講,我會對組員進行抽查。每次考試組長都是不確定的,由做對的同學擔任組長,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們想要當組長的欲望,每次考試都會認真仔細,想辦法把題弄會、弄懂。

2、當堂做、訂正、講解

在復習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做題效率,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答題,我在課上發下試卷對不同的題型限定不同的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后馬上出示答案,學生自己對照,因為是剛剛做的題目,頭腦中還有些印象,對錯誤的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如果遇到不會的,舉手提出來,先前后左右互相討論,還不會的舉手示意讓其他同學講解,最后不會的教師點撥解答。這樣做既提高了做題的效率,。還省去了原來的學生早就做完了訂正時對題目已經忘得一干二凈,教師在講解時不知所云。

3、采用專題性訓練

專題性訓練能夠對某一類題目深刻的理解,我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訓練,基礎知識、易錯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進一步的理解、運用。

改進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訓練,抓基礎是提高成績的關鍵,所以要多利用課余時間抓基礎,將基礎知識砸實。

2、提高計算能力,平時多做計算類型的題目,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3、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對每次的實驗探究都要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如果學校無法完成的實驗可改為家庭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舉行小制作活動,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八年級物理試卷分析(二)

一、試題分析

本次八年級期末物理試題,共六個大題: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連線題、實驗探究題、問答題和計算題。由于所學知識所限,計算題要求較低。所以與中考題相比,缺少一定的難度。 60 分鐘試卷,共設置了 32 個小題,題量適中。保證試題有一定的信度,又不給學生增加過重的考試負擔,并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動腦,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

本試題從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對重點知識的考查。試題的設計體現了物理學科的特點和教改的動向,整份試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體現了對物理基礎知識的考察,且靈活多變。

2 .體現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3 .體現了對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4 .體現了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5 .體現了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6 .知識覆蓋面較全,重點突出。

二、試卷分析

2. 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從卷面上看,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較好。卷面工整,作題規范。

2、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明顯提高。本次考試與以往的考試在試題的難易程度和靈活性、綜合性等方面都做了適當的調整。大多數學生都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學生思維比較開闊,思路準確,能聯系實際并舉一反三,從中反映出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有所提高,綜合能力不斷加強。

3、平均分和優秀率需再提高。平均分和優秀率是檢查我們教學效果的重要標志,盡管有很多因素可能在通過卷面考試左右我們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教學目標的制定細化,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水平,試題的提示詞、材料、情景的指示程度、正確答案的清晰程度與錯誤答案的迷惑程度,評分標準的寬嚴程度等都是導致分數偏低的因素,我們還是要本著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從基礎抓起,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效率,使我們的物理教學成績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試題做答及答題失誤情況分析

1、選擇題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密切,重點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普遍回答的較好,個別失分表現為常見的電路分析。

2、填空題考查的知識面廣,并且具有基礎性、靈活性和適當的開放性,普遍存在失誤的是第 4 小題,是書后的一道練習題,對此兩次結果分析語言表述不清,對電路的故障問題也有不清的地方。

3、探究和實驗題注重了應用性。作圖題由于這方面訓練較好,失分不多,而且規范準確。實驗探究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重點考查學生實驗的基本能力,適當增加了猜想、比較、說理等方面的題,學生回答時存在不準確,判斷失誤的地方,第 25 題對可能發生的現象分析及理論依據答題上來,學生對新題型的理解不深刻。

4、計算題考查的是最基本的電路計算,題型功能突出,難度適當,公式運用熟練,計算較準,解題步驟規范。

五、對教學反思及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反思我們的物理教學,使我們對未來教學質量的提高充滿了希望,課改以后,我們的教學觀念在不斷更新對《課標》的理解不斷加深,大膽嘗試用現代化的,先進的教學模式、方法進行物理教學,對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處,逐步習慣了用《課標》指導教學,所以教學質量也正在逐漸的走出低谷,向高質量、高效益攀升。針對這次試卷分析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供教師參考。

1、開展教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

利用集體備課共同學習《課標》、理解教學總目標及三維的課時目標、明確。一、二級主題對教學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個具體問題編排的指導思想及意義,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方法、手段、實驗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達成共識,每位教師也可根據自己及學生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教學方式及方法,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潛在因素,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及問題,教師之間要通過聽課、評課、說課等活動,取長補短,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

2、注重雙基教學,強化學以致用

夯實基礎是教學工作不變的主題,在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今天,知識和技能仍是教學的重點和核心,有了扎實的基礎,才有分析,處理和解決一般問題的能力,才能沖擊深層次的物理問題,才能談到創新思維和能力培養。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在平時教學中,要防止從概念到概念、從規律到規律、從練習到練習的教學方法,要密切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的實際,將物理知識情景化、物理情境理性化,讓物理教學豐富多彩,學生感到有趣,而且有用,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3、強化科學探究,注重實驗教學

科學探究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參與的、創造性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有著綜合功能,教師要深度體會并研究如何將科學探究作為“內容”、“方法”、“精神”和創造性勞動,并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在起始階段可以采取低起點、小坡度、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策略,務必使學生掌握這一科學思維程序,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處于無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演示和分組實驗,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們每位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八年級物理試卷分析(三)

一、試卷分析:

1、試卷結構:八年級物理試卷滿分100 分,考試范圍是新教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四節,考試時間為90 分鐘。整張試卷分為四個大題,分別為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及計算應用題。

2、題型特點 :

( 1 )基礎題仍占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規律的簡單應用。選擇題、填空題考查的都是學生基礎掌握情況。

( 2 )重視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選擇題中考查的知識內容主要是:速度圖像和速度計算、長度的估讀、音調和響度,平面鏡成像特點,這些都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命題特點:

本次期中試題較好地體現了全面貫徹《物理課程標準》中關于“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要求,切實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識與考查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起來,題目知識難度中等,對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加強對實驗探究和語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體現了考試對中學物理課程改革和物理教學的導向作用。

二、學生答題基本情況分析:

三、存在的問題:

(一)出錯比較集中的題目:

(二)錯題分析:

1、學生對一些基礎問題概念和理論,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掌握和應用導致答題錯誤。

2、學生對一些基礎的物理實驗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實驗分析,遷移能力,沒有很好的形成,導致不能正確完成解答實驗題。

3、學生在解題步驟中不寫公式不帶單位,且不進行單位換算。

四、今后的教學注意事項: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建議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教學時,切實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的達成,要認真把握好物理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物理概念的教學不過分強調嚴密性,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意學生的發展性,構建概念更重要。

第3篇

七個模塊共98個知識點以及單位制和實驗的要求。98個知識點中包含4個必考模考的56個知識點和3個選考模塊的42個知識點。對知識點的要求分Ⅰ級基本要求和Ⅱ級較高要求,將全部28個Ⅱ級要求放在4個必考模塊中,其中必修1有7個,必修2有9個,3-1有9個,3-2有3個。

二、2013年高考物理試卷中試題知識點分布情況

第1題考查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

第2題考查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

第3題考查電場強度、點電荷的場強、電勢差。

第4題考查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第5題考查動能、動能定理。

第6題考查靜電場、電場線、電勢能、電勢、等勢面。

第7題考查拋體運動。

第8題考查理想變壓器。

第9題考查彈性勢能。

第10題考查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探究)。

第11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

第12A題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分子熱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規律、溫度和內能、氣體實驗規律、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12B題考查受迫振動和共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狹義相對論時空觀與經典時空觀的區別。

第12C題考查動量、動量守恒定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普朗克能量子假說、黑體和黑體輻射。

第13題考查電流、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

第14題考查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摩擦力、動摩擦因數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第15題考查圓周運動、線速度、角速度、向心力加速度、帶點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

三、2013年高考物理試卷試題特點

縱觀今年的江蘇物理試卷,穩中有變、感覺難度較往年稍有降低。在試題創新方面,今年試題中一部分從考生生活實際出發命題,一部分從考生熟知的甚至于反復訓練過的問題中挖掘。在每部分試題中,總是首先確保考生的基本得分。而每部分題的壓軸題,命題思路清晰,難度上,以保證試題的選拔功能。

1.穩中有變,部分題立意新穎

試卷結構穩定:整卷滿分為120分,題量為15題,分為單項選擇題5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多項選擇題4題,每小題4分,共計16分;實驗題兩題,電學題8分,力學題10分,共占18分;選修題部分3個題,為3選2,占24分;計算題為3題,分值分別為15分、16分、16分,共計47分。這與近幾年的高考幾乎完全一樣。

考查的內容也基本穩定:對必考部分:單項選擇題3道力學題2道電學題、多項選擇題2道力學題,2道電學題,實驗題1道力學實驗,1道電學實驗,計算題1道力學題,2道電學題。力學與電學題量的分配,近幾年一直相當穩定。

部分題考查手法比較智慧,立意新穎,讓考生耳目一新,如第2題,以生活化的背景進行考查,“旋轉秋千”可能就是學生玩過的游戲,第5題球碰撞,從圖中測量,比較速度,命題思路獨到,考查方向清晰。

2.覆蓋面廣,突出重點

試卷的考點分布面廣:必修1中考查了牛頓運動定律、質點的運動、摩擦力、力與運動的關系、自由落體運動等;必修二中考查了斜拋運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行星運動三定律、動能、動能定理、圓周運動、能量轉化與守恒等。選修3-1中考查了場強的疊加、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與傳感器、動態電路的結合、電場強度、電勢、電勢能與電場力做功等概念及相互關系的理解及伏安法測小燈泡的功率P和電壓U等;選修3-2中考查了變壓器原理、電容、動態電路的綜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與帶點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等;選修3-3涉及熱力學第一定律及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阿伏伽德羅常數等核心考點;選修3-4中涉及受迫振動;相對論初步、光的折射定律等;選修3-5中考查了德布羅意波長與動量、動能、質能方程、玻爾原子結構理論、動量守恒定律等考點。實驗部分有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實驗設計、誤差分析、數據處理等方面。

3.注重能力,體現方法

在試題的分析中,考生如果用常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會陷于泥潭而難以自拔,要想快速分析并解決問題,需要考生有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單選題的第2題:對于A、B做圓周運動半徑大小的確定,如果用常規的畫圖并進行力的分析求半徑的話,本題將是十分復雜的,若采用極限分析法,即當“旋轉秋千”轉動的角速度很大,A、B將被甩起,易知A的半徑小于B的半徑;選擇題的第3題在處理時得將圓環上分布的電荷等效成一點電荷,有效考查了等效思想方法等。選擇題第5題的閃光照片考查考生解決原始的物理問題的能力,是非常新穎的一種試題面目,可以從圖中得到信息,可以測量小球碰前后的位移得到速度大小關系,也可以測得角度,用動量守恒定律得到速度關系。第9題借助彈簧振子的平衡位置的思想。

四、對選擇題第5題的分析

首先要根據照片的信息,知道兩球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1) 由圖可知,碰撞后白球速度大小約減小到原來的0.6倍,灰球速度大小約是白球碰撞前速度的0.6倍。碰撞過程中系統損失的動能:

據此可推斷,碰撞過程中系統損失的動能約占碰撞前動能的30%。

(2)設碰撞前白球的速度大小為2v,由圖看出,碰撞后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速度之間的夾角約為60°,設碰撞后兩球的速度大小為v′,根據動量守恒得:水平方向有:m?2v=2mv′cos30°,解得 ,則碰撞過程中系統損失的動能為:

即碰撞過程中系統損失的動能約占碰撞前動能的■。

五、對今后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的建議

2013年試卷對新課程的實施和對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學必將直到很好的引領作用,物理教學應從“題海”中跳出來,把時間多花在對物理知識的汲取和領悟上,熟讀課本,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養,體驗和學習科學思維的方法,形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加強方法教學,變式,加強舉一反三,這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本源。為此,提以下建議:

1.緊扣課本,抓“過程與方法”,促進“知識與能力”的達成。

2.重視考查主干知識,計算題突出考查建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過程。

3.研究試題特點,把握命題思路和試題難度,明確考點,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效率。

4.重視實驗教學,重視實驗器材的使用和選擇、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數據的處理和試驗評估。重做《高考說明》中的幾個實驗。

5.強化規范答題訓練:

第4篇

今年的物理命題仍強調對物理過程與方法的考核,側重于對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恰當的體現了“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著重考查考生對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重注考查學生的科學素養。”,試卷符合《考試說明》的規定和要求,沒有超出《考試說明》的范圍。試題著重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理解的準確程度和深度,同時注重考查聯系實際、運用物理理論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判斷、分析、推理和解決的能力。

1、難度適中,區分度好

試卷按分值來看,難易比例大約為:易:中:難=20: 65:25。2014年安徽理綜物理卷總體難度較為適中,尤其選擇題題難度低于去年。試題閱讀量適中,知識覆蓋面較廣,各模塊占比較為合理。試題側重于能力的考查,對主干知識考查不刻意回避常規模型,有所創新,不落俗套,有些題目初看似曾相識,但入手后又感覺不一樣,重視考察考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本質的掌握程度和對信息的提取能力。選擇題整體難度較去年有所下降,實驗題難度力學持平、電學比去年略高,而計算題前兩題難度有提高。從整體來看,無偏題怪題,容易入手,但整體難度不比去年低,對程度中上等的學生有利。

2、繼續保持穩定

2014年安徽理綜物理卷體現了很好的穩定性,這便于學生的正常發揮,有利于學生備考。試題總數目不變,共11題。試題類型不變,共分三類題型且每個題型的賦分不變:單項選擇7題42分,實驗題一力一電共18分,計算題共3題50分。

3、穩中有變。

(1)選修部分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2014年安徽理綜物理卷試題穩中有變:知識模塊賦分有微調,力學必修1、2模塊:14、15、19、21(1)、22、24共約40分,占總分數的37%;電學模塊選修3-1:17、18、20、21(2)、22、23共約40分,占總分數的37%。必修部分占總分的76%,覆蓋了大部分的Ⅱ級知識點。考查選修3-2、選修3-4、選修3-5部分試題:14、16、20、23、24分值大約有30分左右,占總分數的26%,略超過總分值的20%。

(2)計算題變化大、難度有所加強

選擇題知識點是4力3電。實驗題一力一電,總分值不變。計算題變化較大,計算一考查帶電粒子從空中落到電容器中的運動,是力電綜合題,難度比前幾年要略大。計算二是電磁感應中的力電綜合題,本題較難,比壓軸題的前兩問難,估計本題得分率不高。計算三考查板塊模型,是動量和能量的綜合題,前兩問大部分同學可以完成,但受前一題的影響,可能有些同學放棄了本題。總體來看,計算題的難度超過去年。

4、推陳出新。

物理選擇題19題把課本上的水平圓盤改成傾斜的圓盤,這一創新非常的好,讓學生既熟悉而又陌生,入手容易上手難。計算題23題,電磁感應的力電綜合問題,“ ”形狀的光滑金屬導軌位于傾角θ為30°的斜面上,本題陷阱很多,不做細致的電路、受力、運動和功能分析很難做好本題,這個題目是在常規的題目中改成傾斜放置,而又考查回路之外的那部分導體棒的電動勢,這正好擊中了我們的薄弱點。

5、閱讀量加大、科技信息量提高

選擇題14、18、20涉及到物理的思維方法、科技信息,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科技閱讀能力,從中提取物理信息,建立模型,從而解決物理問題。這要求我們的學生不僅僅會做題還應會閱讀會搜索,有敏銳的物理嗅覺,較強的信息提取能力。

6、圖象題考查增多、要求加大

第16題考查波的圖象和振動圖象的綜合應用――會讀圖;第17題考查根據EP-x圖選其它圖象――會變圖;第21題(2)問考查根據函數選圖象――會選圖;23題第(2)問考查根據函數畫出圖象――會畫圖;第24題(3)運用v-t圖象求時間和位移――會用圖。這么多的圖象問題也可能是巧合非故意為之,物理上常用數學的另一種語言――圖象解決物理問題。

二、對試題的幾點商榷

1、選擇題第14題的文字敘述對后面的解答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只會有干擾,學生不看前面的文字能更快的做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擺設不要也罷。

2、電學實驗用半偏法測電壓表的內阻超出了大綱要求,考這樣的陳題對學生不公,而且這樣引導下去,學生不知如何應考復習,會加大復習量、增加復習難度。

3、計算題23題的難度反而超過24題,這樣的設置不太合理,影響學生水平的發揮。

4、選修內容超過20%。

5、圖象的考查有點過多。

三、對物理教學的幾點反思和對2015屆復習備考的幾點建議

1、加強審題訓練,注意細節。加強通式通法的訓練,少投機取巧走捷徑。對常規題、常見模型要弄懂、吃透,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多總結內化。精講精練、多思多悟。發揮學生能動性。

2、選修部分內容要加強。一要保證課時的充足,二要深入的學習,不能淺嘗輒止,一帶而過,有些內容最好能在一輪復習前認真的學習一遍,留到考試說明下來后學習,學生學習起來感到緊張。

3、一輪復習重視基礎、全面梳理。二輪復習非常重要,不能全部以做試卷代替,二輪復習要結合考試說明以及針對學生的在模考、各類考試中暴露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總結歸納。

4、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和考題示例。考試說明中“電容器的電容、電量與電壓的關系”在2013年由I級要求變為II級要求,但在當年未曾考查此知識點,今年的計算題22題考查來了。今年的考題示例中也暗示了很多內容,與今年的高考題高度吻合,例如電學中的科技信息題,在考題示例中出現多題;推導證明題,在考題示例中列舉的是2013年的北京高考題;力學實驗平拋運動,在考題示例中列舉的是2013年的上海高考題考察平拋運動實驗;板塊模型問題,在考題示例中出現三道題目,今年壓軸題考的就是這樣的模型問題。

5、后期,要回歸課本,每年的高考題都有部分試題來自課本。例如,選擇題19題就是必修2第25頁課后習題第3題水平圓盤改為傾斜圓盤;選擇題20題來源課本選修3-2第19頁。那么如何回歸?讓學生隨便翻書也不一定有多少效果,我是這樣做的:花了一周的時間把課本上比較重要的內容、圖、例題、習題改編成了一些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這樣效果可能會好一些。通過問題學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再閱讀課本。今年的選擇題第20題,在這次回歸課本的活動中,正好做了類似的題目,學生高考時至少沒有感到陌生。

第5篇

關鍵詞:初中物理;試卷講評;問題及對策

試卷講評主要指的是,在測試之后,根據實際的測試情況,對試卷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進而發現學生在解題方面的漏洞,從而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審題與解題的能力,以及掌握學習技巧的教學活動。可見,科學合理的講評試卷對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師對試卷的講評不當,使得學生的物理思維與綜合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改善傳統的講評模式成為了重要的課題。那么我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淺談試卷講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就題論題,缺乏方法指導

對初中物理試卷的講評,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重要的習題作全方位的講解,從解題思路到具體的計算,都要有精準的涉及,并且要引導學生對一類特殊的題型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掌握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模型。而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總是就題論題,把題目作為單獨的個體來討論,缺乏對這一類題目的方法指導,以至于學生很難實現對一類題型的真正掌握。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能夠在試卷講評中能夠實現有效整合,對一類體型作針對性的方法指導。比如教師在進行電學計算題的講解時,教師先從教材內容入手,把教材中設計的歐姆電路、串并聯定律作簡要的概述,然后引導學生對電路圖進行全面的講解,了解這是一個怎樣的電路,適合用哪個定律來解題,最后再讓學生熟記公式,直接代入數據來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做好這類題的模型,在以后的測試中以不變應f變。

二、教師主導,缺乏主動參與

試卷講評實際上是一個總結反思的過程,而學生作為參與測試的主角,是最具有發言權的,然而在實際講評中,教師卻占有著主導權,學生缺乏主動地參與。這樣的講評模式不能讓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真正認識到自己在解題中有怎樣的漏洞。所以為了提升試卷講評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師要適當地將主動權教學給學生,讓學生來主動分析自己的錯誤,以避免以后重蹈覆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錯題整理,切實分析錯題原因,總結正確解題方法,從實際彌補一個漏洞。比如學生在運用“二力平衡”原理解題時,常會犯這樣一個錯誤:二力平衡指的是一個物體承受兩個大小相同、反向相反的力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有一類題型則是畫出一個物體,上面標示兩個方向和大小都相通的力,問學生這樣的物體是否處于平衡。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看清題,不假思索地回答處于平衡狀態。那么針對這樣的錯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來反思這種錯誤,找到錯誤的原因,到底是因為自己沒有掌握好二力平衡的條件,還是在考試中沒有認真審題。同時把反思的結果以及正確的思路記錄在一旁,這樣一來每次復習時就能看見自己曾經的錯誤,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模式固定,缺乏后期鞏固

試卷講評是一個發現錯誤、解決錯誤與防止錯誤再次發生的過程,歸根結底是希望學生在下次測試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那么要實現這一個目標,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加強后期的鞏固,讓原本掌握不牢的知識不再成為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但是在實際中,教師似乎過于重視講解的過程,而忽略了后期的鞏固訓練,使得學生在某些知識點面前總是難以避免地再犯錯誤。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錯題之后,要注重對學生的鞏固訓練。就以設計電路圖的實驗題為例,教師往往講解實驗題時都缺乏后期有效的鞏固訓練,那么現在教師要先從測試中遇到的這道題出發,比如題設中要求元件A與元件B以并聯的形式連接,同時使電路符合安全要求,那么教師就可以按照解題的思路,結合題設的要求,逐步地把一個元件作初步的連接,當所有的電線連接好之后再來進行復核,讓學生先解決這個題的正確解法。那么為了幫助學生彌補好這個漏洞,教師可以變換題目中的要求,比如現在要求元件A與元件B以串聯的形式來連接,讓學生嘗試自己來解答好這道題,從而再遇到這類題型的時候能夠有效地找到突破口,順利且正確地解出題目。

四、結語

以上是本人的淺薄見解,總而言之,盡管應試教育在當前的教學中飽受爭議,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適當地測試對學生發展是有利的,并且有效的試卷講評能夠顯著完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審題與解題能力。并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明確要求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與綜合能力,而試卷講評也是實現前期準備、中期強化、后期鞏固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切不可放過任何有價值的試卷,要全面分析其中的有效知識,促進學生的進步。

參考文獻:

第6篇

1 試卷講評課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1.1 公布答案型

教師只公布答案,不進行講評,這種現象常出現在選擇題和填充題的分析講評時.

1.2 面面俱到型

按照試題編印的順序,從第一題開始,一講到底,采用逐題對答案、糾正錯誤、就題論題、面面俱到,講到哪算到哪,缺少計劃,針對性缺失.

1.3 重點講解型

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教師事先進行得分情況分析.得分率高的試題不評講,得分率低的試題重點評講.這種課有較強的針對性,但教師仍然是就題講題,缺少方法指導,缺少拓展訓練,物理思維方法的滲透和訓練明顯缺失.

2 試卷講評課設計的基本原則

2.1 激勵性原則

講評課既要評出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又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要尋找學生答題中的亮點,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適時擇機地給學生鼓勵,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勇氣,同時根據學情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試題進行訓練,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2.2 針對性原則

講評課要有重點和針對性.在試卷講評前,教師要對試題的答題情況逐一分析,通過分析清楚地了解到學生答題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學生最想知道的問題;要善于從學生答題錯誤的表象看到問題的本質,是物理概念理解不清、物理規律掌握不好、還是解題方法缺失.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試題進行講評,才能有效避免課堂上的低效講評和無效講評.

2.3 時效性原則

一場考試結束后,教師應及時批閱試卷,對學生的成績和答題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講評試卷,同時對學生進行個別化輔導.

3 高效試卷講評課應注重方法指導

看故事(曹沖稱象):

有一天,孫權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問臣子們說:“誰有辦法把這只大象稱一稱?”在場的人七嘴八舌地討論,都沒有想出好的辦法.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正想要放棄的時候,曹操7歲的兒子曹沖,突然開口說:“我知道怎么稱了!”他請大家把大象趕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個記號(吃水線).然后又請大家把大象趕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頭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沉到剛剛畫的那一條線(吃水線)上為止.接著,他請大家把在船上的石頭逐一稱過,全部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學生很輕松地完成了以上任務,并且全部做對了填空題.教師借機表揚且拋出一個問題.“看來我們班同學都像曹沖一樣聰明.請思考:曹沖在用石頭重量替代大象重量的過程中,除了大象和石頭,哪些條件不能變?”學生們很有自信地搶著回答:“船、水、吃水線”.“很好,其實第32題測電阻的方法與曹沖稱象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

下面請同學們用曹沖稱象的方法來重做這道題,看能不能做對?”同學們跳躍欲試.兩分鐘后通過公布答案,同學互查,發現同學們全部做對.同學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自信的微笑.接著教師又拋出問題:(1)稱大象的方法與測電阻的方法相同嗎?(2)本題中的未知電阻、電阻箱及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的示數分別對應于《曹沖稱象》中的什么?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到:“測量原理相同,都是等效替代法.未知電阻對應于大象,電阻箱對應于石頭,滑動變阻器對應于船和水,電壓表的示數對應于吃水線.”同學們說出了教師想要的答案.

第7篇

【關鍵詞】統計 拓展 矯正 激勵 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4-0159-01

試卷講評課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批閱試卷后,要準確分析學生在知識和思維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出試卷中出現的具有共性的典型問題,針對錯誤的根本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講評,才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一、做好試卷統計,突出重、難點。

試卷講評課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試卷統計和分析,主要統計客觀題的錯誤率、錯誤原因,以及導致主觀題失分的原因。教師應做好分析報告,為課堂講評提供有力的依據。在這環節上要對考試的成績做總的評價,內容應有試卷的難易程度、學生錯誤情況的簡單分析以及與其他班級的比較情況。

講評必須把試卷花在講重難點和疑點上,要具有導向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凡是講評課有效性不高的,往往是教師不分輕重、面面俱到。若試卷上有許多題目學生錯的很少,或者學生經過簡單的討論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逐一講解,學生會感到無趣和厭煩。突出重點不是只講重點,因為一節課所涉及的內容很多,教師應根據統計情況,認真備課,講課時的精力應放在試卷集中存在最突出、最重要和學生最想知道的內容上來,為學生解惑、釋疑,引導學生探究。利用統計結果,講解問題要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一般情況下,錯誤率大于0.5的題目,老師要認真分析、認真講評,低于0.5的題目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可作個別指導。講解要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找出學生答題出現失誤的真正原因,認真分析,解疑糾錯,防止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了解學生對錯題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出學生在答題時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這樣講評才會有的放矢、擊中要害。

二、注意試題的變式和延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講評課上,教師不要就題論題、孤立地逐一講解,而要通過題中的表面現象,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進行開放式講解,善于將原題變形,如可以對提問方式和題型進行改變;對習題中知識內容可以擴大使用范圍;從一個題目衍生許多新題目;也可以換數據等。這種訓練立足基礎,不刻意求難,學生感到別開生面,饒有興趣,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解題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思維就能活躍起來。如在涉及到點電荷問題時,如果題目中是正電荷,就可以提問如果換成負電荷會怎么樣呢?經常進行重點的變換自然會使學生獲益匪淺,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三、注意分析歸類,培養學生整體思想。

教師在講評課時不能只按照題號順序講評,而是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問題情景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試卷上的同一類問題有一個整體感。這有利于學生總結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把試卷中涉及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目,歸到一起進行分析。

按答卷中出現的錯誤類型進行歸類,通常可分為:對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錯誤;讀題時對題中的關鍵字、詞、句的理解有誤;思維定勢的負遷移;運算錯誤等,對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規律,規范解題格式,真正使學生分析一道題,明白一個道理;糾正一道錯題,會解一類題。

四、矯正試卷,使學生考前復習更具針對性。

講評課結束后,要進行矯正補救,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教師應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訂正后的試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學生保管,教師應把訂正后的試卷收齊,仔細檢查,并妥善保管,這樣不但可以檢查督促學生及時訂正試卷,了解學生訂正情況,而且每次的試卷還不會遺失,待到復習時,教師再把試卷發給學生,讓學生重做訂正過的題目。這樣做使學生的復習有針對性,避免了機械重復,提高了復習效率。

五、講究激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的催化劑作用。

第8篇

1.人們常說“聞其聲知其人”,這主要是根據聲音的什么要素來判斷的?()

A.音調B.響度C.音色D.大小

2.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凍

B.夏天,剛取出的冰棒冒“白氣”

C.秋天,晨霧在太陽出來后消失

D.冬天,室外物體上結霜

3.如圖所示的有關實驗或日常活動,其中屬于利用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4.對于“鐵釘、玻璃、鉛筆芯、水銀、橡膠棒、陶瓷片”這些物品,小華將它們分成兩類,如下表所示.小華是根據物質的哪種物理屬性分類的?()

A.密度B.磁性C.硬度D.導電性

5.天平、溫度計、刻度尺、電壓表,是實驗的常用基本測量儀器.下圖所示的相關操作或運用情景中不正確的是().

6.魚膘是魚體內可以脹縮的氣囊,是魚類自我控制沉浮的器官.那么,魚的沉浮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一個因素發生了改變?().

A.魚受到的重力B.魚的質量

C.魚受到的浮力D.魚受到的壓強

7.瞧,圖中那個人背了點東西多費勁!你會建議他作下列哪種改進呢?()

A.腰應當直起來

B.步子邁得小些

C.兩手往前移一移

D.將棒往前拉一拉,使物體更靠近人些

8.如果你看過央視體育頻道的圍棋或象棋講座會發現,棋子在豎直放置的演示棋盤上可以靈活移動,但不會掉下來.原來,棋盤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的.請根據物理知識思考,棋子不會掉落的原因是().

A.棋子質量很小,重力與棋盤對它的吸引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B.棋子受到棋盤對它向上的摩擦力

C.棋盤將棋子緊緊吸附在棋盤上

D.棋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9.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與電磁感應現象有關的是().

10.教室里裝有多盞電燈,每多開一盞燈,教室電路上物理量的變化情況是().

A.總電阻增大B.總電流減小

C.總功率增大D.總功率減小

11.如圖,將置于桌面上的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是眼睛所觀察的物體.當拿一副近視眼鏡(凹透鏡)給眼睛(凸透鏡)“戴”上,結果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即這時眼睛能看清物體;而當拿走近視眼鏡(凹透鏡)時,光屏上的像就變得模糊,如果要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那么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12.某同學在學習了家庭電路知識后,練習安裝了如圖所示的簡單家庭模擬電路,甲和乙是兩個插座,丙和丁是兩盞白熾燈.如果兩插座均插入家用電器的插頭,且將電路中的開關全部閉合,那么各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是().

A.甲、乙、丙、丁都能正常工作

B.只有乙、丙、丁能正常工作

C.只有丙、丁能正常工作

D.只有丙能正常工作

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20、21(1)每空0.5分,其他每空1分,共28分)

13.圖(1)所示情景,力的作用效果是

;圖(2)所示情景,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關;圖(3)所示是在相同地面上移動相同物體的兩個情景,這兩個情景所反映的物理道理是.

14.體溫計的形狀是三棱體,有刻度的部分呈圓弧形,橫截面如圖所示.這種造型有利于看清體溫計內極細的水銀液柱,因為,這樣的玻璃體相當于,水銀液柱處在它的焦點

,我們所看到的水銀液柱是被放大了的像.

15.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證明,電磁波其實就是“光家族”的一員.就其傳播的特點來說,它與光有許多相同之處,請你說出三點:

(1);

(2);

(3).

16.有兩種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液體a、b,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若加熱過程中兩種液體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可以看出

液體的比熱容較大(用字母表示),這是因為:.

17.如圖的電路中,電流表A1的示數為0.9A,電流表A2的示數為0.5A,電阻R2=15Ω.那么通過R2的電流為

A,R2兩端的電壓為V,R1的阻值為

Ω.

18.底面積為1×10-2m2的容器內裝有水,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水和容器共重12N.(1)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2)向容器內放入一個小木塊(水不溢出),木塊浮在水面且排開水的體積是20cm3,則木塊受到的浮力為(g取10N/kg);(3)放入木塊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19.據說有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電池,將它裝在手機內,只要上下左右搖晃手機即可產生電能,每搖動一分鐘大約可供通話兩分鐘.如果將手機上下搖動一次,相當于將200g的重物舉高10cm,以每秒大約搖動兩次計算.那么,每搖動一次可以獲得電能約為

J,電功率約為W.

20.讀出圖中有關測量的結果:(1)木塊B的長度為cm;(2)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3)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

21.如圖所示,是探究水和煤油某一方面物理特性的實驗示意圖.主要器材是: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兩個相同的金屬小杯、溫度計、鐵架臺以及水和煤油.同時點燃酒精燈加熱,有關數據記錄如下表:

(1)加熱時間的長短,可以看作是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因此,由表中數據看出:加熱相同時間,即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熱量,但水和煤油不同;或者換一個角度說,如果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則它們不同.由此說明,水和煤油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這種特性在物理學中用表示.

(2)關于實驗操作:①你認為,強調“兩個相同的酒精燈”目的是:;②其實,還有一點應該特別強調:.

22.如圖所示,是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導體的橫截面積以“S”為單位).

(1)為研究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應該選用兩根導體(填導體字母代號)進行實驗比較.

(2)實驗過程中,應調節,保持先后兩次實驗時表的讀數相同,通過比較表的讀數,從而比較出電阻的大小.

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48分)

23.(2分)如圖,MM′是兩種透明介質的分界面.P是物點,P′是P點的像點.圖中畫出了由P點射向界面的兩條光線,請畫出這兩條光線進入另一種介質的折射光線.

24.(2分)如圖,漁民用杠桿和滑輪的組合機械起吊漁網.請畫出杠桿OBA所受動力的力臂L1和阻力的力臂L2.

25.(2分)如圖所示是簡單的火警自動報警裝置所需的電路元件.其中,溫控開關在溫度升高到某一危險值時自動閉合,而常溫時自動斷開.要求:當發生火災時紅燈亮、電鈴響,發出報警信號;正常情況下綠燈亮.請按上述要求,將圖中元件連成一個火警報警器電路(a、b、c為三個接線柱).

26.(6分)某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勻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實驗記錄:

(1)對該同學的實驗記錄進行計算,會發現他的實驗結果是違背物理規律的,其表現是:.

(2)結合圖(乙),你會發現導致實驗結果違背物理規律的原因是:.

(3)在糾正錯誤后,可算得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7.(8分)如圖(甲)是“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圖,部分實驗器材如圖(乙)所示.

(1)根據探究目的,除了圖(乙)已提供的器材外,還需要增加的器材是:.

(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元件連成實驗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小.

(3)下表是小華記錄的幾組實驗數據:

①按照表格中1~4的實驗順序,小華在操作時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逐步地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目的是;

②表中空格應填寫的數據是;

③通過對表格中數據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28.(6分)如圖所示是一個自制的簡易直流電動機模型.

(1)線圈用漆包線繞制,兩個端頭留出適當的長度并拉直作為轉軸,并“用小刀刮去轉軸一端的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然后放到支架上.加引號的這一簡單做法,解決了直流電動機的一項什么關鍵技術?

.

(2)如果整個裝置的各元件符合技術要求,電路連接也沒有問題,但閉合開關后線圈卻不轉動.這時,你將會做哪些嘗試?(說出兩點即可)

①;

②.

29.(5分)學習了熱現象的知識后,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管道煤氣熱值的實驗.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取500g水放入小鍋中,用溫度計測得水的初始溫度為20℃,讀得煤氣表這時的示數為12.560m3.然后打開煤氣灶給水加熱,當溫度計的示數上升到80℃時,觀察到煤氣表的示數為12.563m3.[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1m3某種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氣體燃料的熱值]

(1)求實驗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

(2)該同學用水吸收的熱量Q和煤氣表的讀數差V(即所用煤氣的體積)這兩個條件,根據q=■計算出了煤氣的熱值.你認為這個實驗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30.(8分)太陽能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能源之一,太陽能汽車的電動機是以太陽能電池為電源的.如圖是一輛太陽能實驗車的圖片,其太陽能電池接受板的有效面積為S=8m2,太陽照射到電池板每平方米面積上的輻射功率為P0=1kW,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壓為U=120V,可以為電動機提供I=10A的工作電流,試求:

(1)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是多大?

(2)如果這輛車的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75%,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為150N,則汽車的行駛速度是多大?

31.(9分)如圖甲,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量的簡易裝置原理圖.這種設計,實際上就是簡單“傳感技術”的應用,其中的油量表其實是由一只電流表改裝的.

(1)結合原理圖說明,當油量改變時,油量表的讀數為什么會相應改變:

.

(2)電路中的電阻R′起什么作用:

第9篇

目前的試卷講評課幾乎是老師講,學生無心聽,沒有什么效果。考試試卷的錯題很有代表性,如何利用好“錯題”這種寶貴資源?并能從糾正錯題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本人嘗試在試卷講評課中應用“變式訓練”,希望好的變式訓練能讓學生在階段性測試中系統地掌握基本知識,實現知識向技能的轉化,以改變目前試卷講評課的低效狀態。因此,物理試卷講評課如何高效,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變式訓練是一個值得嘗試與探討的問題。

二、概念界定

變式訓練指從解法,出題等方面進行改變,有目的地改變習題的解法及題目的內容、形式、條件等,引導學生從變式習題中發現“不變”的規律,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研究對象的本質屬性的一種訓練方式。

三、對考試試卷的錯題進行“變式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試卷講評課上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對錯題的錯因進行分析,然后學生選擇恰當的習題進行變式訓練,讓學生在新的信息加工過程中去體驗,感悟知識的內涵,課后把學生的變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們相互學習,相互激勵。

經總結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指導學生進行錯題變式訓練。

(一)解法變式

解法變式包括“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

1.“一題多解”是指先找出習題中條件和結論的必然聯系,同一道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培養學生做題的探索性、創造性、靈活性、求異性。

例如:一個體積為0.5dm3的鐵球,其質量是1.58kg,問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已知鐵的密度為7.9×10kg/m3)

方法一:已知鐵球的質量和密度,可以計算出1.58kg鐵的體積V,根據V與V是否相等得出結論。

方法二:已知鐵球的體積和鐵的密度,則可以假設該球為實心的球,計算出其質量m,根據m是否等于鐵球的質量得出結論。

方法三:已知鐵球的體積和質量,則可以假設該球為實心的球,計算出其密度ρ,由ρ是否等于鐵的密度得出結論。

2.“多題一解”是指多個表面不同但實質相同的題目歸成一類,找出它們的共同點,用一個規律解答。這種訓練可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1、甲乙兩輛汽車分別以36km/h和15m/s的速度同時從a地開往b地,乙到達b地后5min甲到達b地,問ab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分析:命題中的時間“5min”,既不是甲車從a地達到b地所用的時間,也不是乙車從a地達到b地所用的時間,而是甲、乙兩車從a地達到b地所用的時間差。

設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s,甲車從a地達到b地所用的時間為t1,乙車從a地達到b地所用的時間為t2。已知:v1=36km/h=10m/s,v2=15m/s,t=5min=300s。求:s=?解:根據題意得t1-t2=t,s/v1-s/v2=t,s/10m/s-s/15m/s=300s,s=9000m。

答:a、b兩地之間的距離是9000m。

3.某人看到放炮處石頭飛起之后5s鐘才聽到炮聲,問此人離放炮處的距離是多少?(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分析:命題中的時間“5s”,既不是光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也不是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而是聲音和光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差。

設人離放炮處的距離為s,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為t1,光在空氣中傳播所用的時間為t2。已知:v1=340m/s,v2=3×108m/s,t=5s。求:s=?

解:根據題意得t1-t2=t,s/v1-s/v2=t,s/340m/s-s/3×108m/s=5s,s≈1700m

答:鐵軌的長度是1700m。

通過例1、例2讓同學們知道,它們雖然是不同的題目,但命題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已知兩個速度v1、v2及兩個物體運動的時間差t,這種時間差的問題都可以用如下格式來進行解答。

(二)題目變式

題目變式可以把題干的已知條件、關鍵詞、圖形、問題等進行變化,讓學生知道出題者的意愿,對有聯系的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從而掌握其本質特征。

例如:例?}:小冬在進行實驗時不慎將鋼尺掉入水中煮了一段時間,取出后立即墊上毛巾去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他測得的長度比課本的真實長度( )。

A.稍大 B.不變 C.稍小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解析:由物體熱脹冷縮原理可知,鋼尺在熱水中受熱膨脹,其刻度線間隔變大,此時用這把刻度尺測長度,測量結果必然小于真實長度。答案:C

變式一:一個皮尺,小麗在測量課桌長度時,用力拉伸后進行了測量,則小麗的測量結果與課桌的真是長度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無法確定

解析:皮尺在用力拉伸后,刻度間的距離變大,結果比真實長度偏小。答案:B

變式二:一個鋼卷尺在20℃時,測量一塊銅塊的長度為5cm,若用它在高溫環境下(60℃)測量同一銅塊的長度,則測量的結果( )。

A.大于5cm B.小于5cm C.等于5cm D.無法確定

解析:刻度尺的精確程度與外界環境、時間、溫度、外力等因素有關,當這些因素發生變化時,測量結果也會變化;而不同的物體在同等條件下的熱脹冷縮的程度也不相同,銅的熱脹程度大于鋼的熱脹程度。答案:B

變式三:小明同學用同一鋼卷尺在早晨起床后測量一次身高,記錄結果為h1,晚上臨睡覺前又測了一次身高為h2,則( )。

A.h1=h2 B.h1>h2 C.h1

解析:白天由于人們多采取站立姿勢,自身的重量使得骨骼間縫隙變小,因此,在臨睡覺前的身高要低于起床后的身高,即h1>h2。答案:B。

(三)對比變式

對比變式就是對相反、相近或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對比的題目,在對比變式訓練中掌握物理概念或公式的內涵和外延,區別易混淆概念的本質特征,提高解題能力。例如:一個重50N、底面積為5cm2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箱子對地面的壓強。

學生都能根據公式進行較完整的解答,解題也過程相當清楚,但如果就此結束解題,則該題的訓練價值難以體現。我們應引導學生進行了以下討論:

能否將此題變為求F、s的題?

能否改變題目中F、s的內容?

能否使題目中F、s的條件間接些?

能否在題目中增加對象?

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對題目進行改造,得到以下變形題:

變式1.一個底面積為5cm2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10Pa,求箱子對地面的壓力。

變式2.一個重5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10Pa帕,求箱子的底面積。

變式3.用20N的豎直向下力壓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牛、底面積為5cm2的箱子,求箱子對地面的壓強。

變式4.用20N的水平方向力將重50N、底面積為5cm2的箱子壓在豎直墻壁上,則墻壁受到的壓強是多少?

變式5.一個重50N、底面積為5cm2的箱子放在面積為2cm2的木的箱子放在重100N、面積為的木板上,求箱子對木板的壓強和木板對地面的壓強。

通過以上變換,可以對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反映出的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模糊認識加以糾正;對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出現的疏忽、遺漏加以強調;對題中的隱含或多余的條件加以挖掘或否定;對所得結果進行再探索。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解題的正確性,更能促進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

四、實踐與思考

第10篇

考試了,我在百度搜出千百條祝福語,在搜狗找到無數句吉祥話,但我覺得都太俗。我只想真誠地對你說:得心應手考試順利,十年努力今日成功!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2020高一物理期末試卷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選題(3分×10=30分)

1.力學中,選定下列哪組物理量為基本物理量

A.力、長度、質量B.位移、質量、時間

C.長度、力、時間D.長度、質量、時間

2.兩個物體相互接觸,關于接觸處的彈力和摩擦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有彈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彈力,則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則一定有彈力D.如果有摩擦力,則其大小一定與彈力成正比3.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一定有靜摩擦力的作用;

B.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

D.在壓力一定的條件下,靜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4.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B.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C.當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它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D.物體的運動方向一定是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

5.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水平拉力,當力剛開始作用的瞬間

A.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

B.物體立即獲得速度

C.物體同時獲得速度和加速度

D.由與物體未來得及運動,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為零。

6.如圖所示,AB兩物體受到F1=10N,F2=20N的水平向右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靜止,則A物體受到的擦力Fμ1和地面對B的摩擦力Fμ2大小、方向分別為

A.Fμ1=10N向左,Fμ2=20N向左;

B.Fμ1=10N向左,Fμ2=30N向左

C.Fμ1=10N向左,Fμ2=10N向左;

D.Fμ1=10N向右,Fμ2=30N向左

7.平面內作用于同一點的四個力若以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有F1=5N,方向沿x軸的正向;F2=6N,沿y軸正向;F3=4N,沿x軸負向;F4=8N,沿y軸負向,以上四個力的合力方向指向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物體受到下列幾組共點力的作用,其中一定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是

A.1N,3N,5NB.2N,4N,6N

C.3N,4N,5ND.4N,6N,8N

9.如圖所示,一箱蘋果沿著傾角為θ的斜面,以速度v勻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質量為m的蘋果,它受到周圍蘋果對它作用力的方向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豎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

10.如圖所示,OP是輕彈簧,OQ是水平輕繩,小球在彈

簧和繩子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當剪斷水平繩OQ

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方向為下列圖中實線箭頭所

示的哪一個

二.不定項選擇(4分×6=24分)

11.如圖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與豎直墻面之間,設墻面對球的壓力大小為N1,球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N2,以木板與墻連接點所形成的水平直線為軸,將木板

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地轉到水平位置.不計摩擦,在此過程中

A.N1始終減小

B.N1先增大后減小

C.N2始終減小

D.N2先減小后增大

12.如圖所示,一個小球用輕彈簧栓住,彈簧上端栓在天花板上且處于

豎直方向,小球底部和地面接觸,則小球可能受到的力的個數為

A.1個B.2個C.3個D.4個

13.某同學找了—個用過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側面打了一個洞。

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裝上水,然后將易拉罐向上拋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空氣阻力不計)

A.拋出后易拉罐在上升、下降過程中,洞中射出水的速度都不變

B.拋出后易拉罐在上升、下降過程中,水不再從洞中射出

C.拋出后易拉罐在上升過程中,洞中射出水的速度越來越慢

D.拋出后易拉罐在上升、下降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叫做完全失重

14.如圖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塊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則斜面作用于物塊的靜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不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15.圖中a、b、c為三個物塊,M、N為兩個輕質彈簧,R為跨過光滑

定滑輪的輕繩,它們連接如圖并處于平衡狀態

A.有可能N處于拉伸狀態而M處于壓縮狀態

B.有可能N處于壓縮狀態而M處于拉伸狀態

C.有可能N處于不伸不縮狀態而M處于拉伸狀態

D.有可能N處于拉伸狀態而M處于不伸不縮狀態

16.如圖甲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運行,質量m=2.0kg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

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v—t圖象(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g取10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傳送帶沿逆時針方向運動B.0~4s內物塊做勻變速運動

C.傳送帶的速率為2m/sD.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0分)

17.(4分)

在探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塊、白紙、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橡皮條一根、鉛筆一支,還需要________.在做上述實驗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結兩個細繩套,通過細繩套用兩個互成角度的彈簧秤拉橡皮條,使結點移到某一位置O,此時需記下:O點位置,相應彈簧秤讀數,再記下細繩所示的方向;然后用一個彈簧秤把橡皮條拉長,使結點到達________,再記下細繩所示的方向和彈簧秤讀數

18.(6分)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

某同學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打點計時器

的打點頻率為50Hz。

(1)該同學得到一條紙帶,在紙帶上取連續的六個點,如圖所示,相鄰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則小車的加速度為m/s2。

(2)某同學在另一次實驗中,通過數據的處理作出了a—F圖象,

如圖所示,則

①圖中的直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②此圖中直線發生彎曲的原因是。

四、計算題(共36分)

19.(6分)

如圖所示,一個質量是m的球體,放在一光滑的斜面上,被一豎直的擋板擋住,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斜面體的傾角為α,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

求:⑴斜面對球體的支持力的大小

⑵擋扳對球體的支持力的大小

20.(6分)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10kg的物體在水平外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其中F1的大小為10N,現將F1在水平面內旋轉后,物體立即開始運動,求:

(1)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運動后前4s內的位移。

21.(7分)

質量為0.2㎏的物體,以24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由于空氣阻力,經過2s到達點,設空氣阻力恒定,取g=10m/s2。求:

⑴物體上升的高度

⑵由點落回拋出點所用的時間

22.(7分)

靜止在水平面上的A、B兩個物體通過一根拉直的輕繩相連,如圖所示。輕繩長L=1m,承受的拉力為8N,A的質量m1=2kg,B的質量m2=8kg,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現用一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A、B向右運動,當F增大到某一值時,輕繩剛好被拉斷(g取10m/s2)。求:繩剛被拉斷時F的大小。

23.(10分)

一位同學的家住在一座25層的高樓內,他每天乘電梯上樓,隨著所學物理知識的增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所學物理知識較為準確地測出這座樓的高度呢?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他進行了多次實驗測量,步驟如下:

經過多次仔細觀察和反復測量,他發現電梯啟動后的運動速度符合如圖所示的規律,他就根據這一特點在電梯內用臺秤、重物和停表測量這座樓房的高度.他將臺秤放在電梯內,將重物放在臺秤的托盤上,電梯從第一層開始啟動,經過不間斷的運行,最后停在層.在整個過程中,他記錄了臺秤中不同時間段內的示數,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但由于0~3.0s段的時間太短,他沒有來得及將臺秤的示數記錄下來,假設在每個時間段內臺秤的示數都是穩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電梯在0~3.0s時間段內臺秤的示數應該是多少?

第11篇

這篇八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試卷參考的文章,是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判斷下列哪一個過程是屬于物態變化過程 ( )A、將鐵塊加熱至100℃B、氣球充氣時逐漸膨脹C、把大冰塊錘成小冰塊D、冰雪熔化2、襯衣領口上標有38或41等數字,它表示衣領的周長,其單位是 ( )A、m B、dm C、cm D、mm3、質量是3.5×107mg的物體可能是 ( )A、 一瓶罐頭B、 一個小學生C、 一頭牛D、 一包方便面4、某種物質的物態變化過程如右圖所示,該圖象可以反映( )A.蠟的熔化過程 B.蠟的凝固過程c.海波的熔化過程 D.海波的凝固過程5、納米技術在研制電學材料、光學材料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納米是下列哪個物理量的計量單位? ( )A、長度 B、體積 C、密度 D、質量6、當把一支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先使溫度計和水接觸,后使溫度計和冰塊接觸,那么溫度計內水銀升高的情況是 ( )A、接觸水時升的高 B、接觸冰時升的高C、兩者一樣高 D、無法判斷7、嚴冬,湖面上結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魚兒仍在游動,為了測出冰下水的溫度,徐強同學在冰上打了個洞,拿來一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用下列四種方法測水溫,正確的做法是( )A、用線將溫度計栓牢從洞中放入水中,待較長時間后從水中提出,讀出示數。 B、取一塑料飲水瓶,將瓶拴住從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滿瓶后取出,再用溫度計測瓶中水溫C、取一塑料飲水瓶,將溫度計懸吊在瓶中,再將瓶拴住從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滿瓶后待較長時間,然后將瓶取出,立即從瓶外觀察溫度計示數。D、手拿溫度計,從洞中將溫度計插入水中,待較長時間后取出立即讀出示數。8、下列關于生活中常見熱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在高山上燒水時,溫度不到90℃水就沸騰了,是因為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B、衣柜里防蟲的樟腦丸越來越小,這是汽化現象C、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口,實際上是利用蒸發致冷D、冬天,冰凍的濕衣服直接變干是升華現象9、你所在的考場里空氣的質量大約是 (已知空氣的密度是1.29 kg/m3) ( )A.幾十克 B.幾千克 C.幾百千克 D.幾十毫克10、根據密度公式ρ=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銅的密度跟其質量成正比 B、銅的密度跟其體積成反比C、銅的密度跟其質量成正比,跟其體積成反比D、銅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隨其質量或體積的變化而改變11、實驗室有下列四種量筒,分別標有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較準確量出100 g密度為0.8×103 kg/m3的酒精,則選用的量筒應該是 ( ) A、500ml 10ml B、 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12、小明同學學習了“降水的形成”知識后,為家人做了“下雨”的實驗。他把盤子擦干放進冰箱里冷卻,水壺裝滿水并燒開,這時水汽不斷上升,壺嘴上方就出現一團“白氣”,這就是“云”。從冰箱里取出盤子放在壺嘴上方約15cm的地方,盤子碰到這團“云”,一會兒盤的下表面就會布滿水滴,水滴越積越多,越積越大,等到掛不住時就紛紛落下,這就是“雨”。下面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液態水B.壺嘴上方出現的一團“白氣”是壺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C.水汽化時放出熱量D.盤子碰到這團“云”,一會兒盤的下表面就會布滿水滴。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二、 填空題(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13、醫院中常用的溫度計稱為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_到_________。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_________。它在構造上有一設計精巧的縮口,因此,它離開人體后仍能表示人體溫度,但使用前應先_________________。14、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kg/m3,其單位讀作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一杯質量200g的水喝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g/cm3。15、制造飛機不用鋼鐵,而用鋁合金,是因為鋁合金的__________比鋼鐵__________。16、熱天扇扇子,__________(填“能”、“不能”)降低空氣的溫度。17、物質從 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所有氣體,在 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下用 的辦法把石油氣液化裝在鋼罐里。18、a、b是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a的質量81g,體積30 cm3,b的質量是50g,體積25 cm3。如果其中有一個球是實心的,那么,這個實心球應該是__________(選填“a”或“b”),這種金屬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19、如圖,將少量的碘晶體放在燒杯中,上口放一個灌有冷水的燒瓶,在燒杯下用酒精燈微微加熱,這時燒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氣體生成,這是碘的__________現象;停止加熱后把燒杯拿下來,可看見瓶底外壁有碘的晶體生成,這是碘的__________現象。20、一個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2500卡路里熱量、83g脂肪。60g蛋白質、25g纖維素,以及各種各樣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可以從糖中獲取熱量,從植物油中獲取脂肪,從蛋白質粉末中得到蛋白質,從麩皮中獲得纖維素,則一年大約需要137kg糖、30kg的植物油、21.5kg的蛋白質、9kg的纖維素。我們假設這些食物中已經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那么,假設長大的你要到火星上旅游兩年,則一共需要帶___________kg的食物。21、去年冬季,福鼎市大霧天氣比往年頻繁,而霜卻比往年少見。從物態變化分析,“霧”的形成屬于____________現象,“霜”的形成屬于____________現象;“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氣溫比往年____________(高/低)。22、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合金,是不同種的金屬在熔化狀態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列出的幾種金屬中,難以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金屬 鐵 銅 銀 金 鎢熔點/℃ 1535 1083 962 1064 3410沸點/℃ 2750 2595 2212 2707 562723、一個最多能裝1kg水的瓶子,用它裝硫酸最多能裝________kg,它能裝下1kg的煤油嗎?答:___________(填“能”、 “不能”)(已知硫酸的密度是1.8×103 kg/m3,煤油的密度為0.8×103 kg/m3)。24、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甲、乙兩種物質中, ___________物質的密度較大;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物質___________質量較大。三、 閱讀簡答題:(共7分)25、(2分)粘木料用的膠是在100℃左右的溫度熬化的,溫度再高就會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膠要用圖中所示的兩層鍋,兩層鍋之間裝著水,這樣就不會把膠熬焦了。這是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閱讀與思考:剛出鍋的雞蛋為什么不燙手剛從開水里取出的熟雞蛋,你用手去拿,為什么不覺得很燙手?過一會兒才覺得很燙手?這是因為,剛從開水里拿出來的雞蛋表面還沾著水,水分的蒸發使蛋殼溫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燙。不過,這只是很短的一會兒,雞蛋表明的水分蒸發以后,雞蛋就會燙手了。蒸發是降低溫度的好辦法,當室溫比人體的溫度高的時候,人體向外散熱主要是依靠蒸發的辦法,人體每小時可以分泌一升以上的汗液,帶走的熱量大約是580千卡。也就是說可以使58kg的水溫度下降10℃,所以一個人即使在面包爐里,只要不被直接燙傷也是能待一個短時間的。人體對周圍溫度的感受和空氣的濕度關系很大。冬天雖然屋子里的溫度在25℃,脫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而同樣的溫度如果在夏天的話,會感覺熱。這是由于冬天屋子里的空氣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發得快,而夏天空氣潮濕,蒸發過程緩慢,所以不覺得冷。根據短文回答下面問題:(1) 請你列舉生活中蒸發吸熱降低溫度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 同樣的溫度,在冬天人會感覺冷,而在夏天卻感覺熱,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7、福鼎的七、八月份屬高溫天氣,又正值農村冬季蔬菜栽種季節,當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發過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農民常用一些樹葉、樹枝遮蓋在新栽菜苗上并灑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請用你學過的物理知識說明這種做法的道理(說出兩條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四、 實驗探究題:(共28分)28、如下圖中,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cm。29、三位同學在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 _同學讀數正確,因為量筒讀數時,視線要同凹形液面的底 。30、如右圖是王兵同學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1)圖中水的溫度是_____________;(2)他在觀察水沸騰實驗時,觀察發現其中出現的四種現象。下列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丙乙甲丁

(3)水沸騰時看到燒杯上方出現大量的“白氣”,在“白氣”的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_________后液化;(4)為了縮短把水加熱到沸騰的時間,請你提出一條有效的操作建議:________________。 31、在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有下列幾個步驟:①調節橫梁平衡②調節天平底板水平③把游碼放在零刻度線處④稱量物體加減砝碼⑤把砝碼放會砝碼盒⑥記錄稱量結果(1)下面給出的順序中正確的是 ( ) (2分)A、②③①④⑥⑤ B、③①②④⑤⑥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③①⑥④⑤(2)小萍使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來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若指針偏右,這時她應( )(2分)A、在盤中加砝碼 B、在盤中減砝碼C、向右移游碼 D、向左調平衡螺母32、某固態物質加熱后成了液態,隨后停止加熱,并記錄溫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下表。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時間/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溫度/℃ 98 91 85 82 79 79 79 79 75 71 67 64 61(1)該物質________晶體(選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10min該物質的狀態是____________(選填“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3)實驗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其中在8min-14min是________熱過程(選填“吸”或“放”)。33、請你閱讀下面的文章:冰的體積變大還是變小在物理小組活動的時候,小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如何變化?”小剛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據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水結冰時體積當然是變小的。”但小紅提出了相反的意見:“如果體積變小的話,那么冰的密度會變大,冰將會沉入水中。但事實上冰會浮在水面上,所以體積應該變大。” 到底誰對誰錯呢?小剛提出了通過實驗取解決這個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實驗方案:“在小藥瓶中裝滿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冰面是下降了還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嗎?”大家都贊同這個方法,于是他么立即動手實驗,他們在小容器中裝滿水后放入冰箱讓它結冰,結果發現冰面是向上凸起的。再請回答下列問題:(1) 從小明他們的實驗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這個實驗經歷了:A、猜想與假設;B、設計實驗;C、歸納結論;D、進行實驗;E、提出問題。小明他們采取的步驟順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2分)(3) 在水結冰的過程中,質量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4、玲玲利用一個燒杯、天平、水,測出了一小塊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請將她的步驟補充完整。(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調節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 。(2)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g。(3)如圖乙所示,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小石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B、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22g;C、往燒杯中加水,直到 ,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2g。(4)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 cm3。(2分)(5)用密度公式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2分)五、 計算題:(第35題4分,第36題6分,共10分)35、市場上出售的一種“金龍魚”牌食用調和油,瓶上標有“5升”字樣,已知瓶內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3kg/m3,則該瓶油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36、用量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量杯共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條件試求:(1)量杯的質量; (2)該液體的密度。

第12篇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B.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cmC.課桌的高度約為1.5 m D.一張試卷厚度的大約1mm2.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站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上的乘客認為電梯是靜止的,是因為他以身邊的乘客為參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認為地球同步衛星在空中靜止不動,是因為他以自己為參照物D.飛機在空中加油時,若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3.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體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 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以上說法都對4.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左圖所示,右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 )

5.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噪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C.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D.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固體中一定比在液體中快6.在同一架鋼琴上,彈奏C調“3(mi)”和“1(dou)”這兩個音,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音調一定不同 B.響度一定不同C.音色一定不同 D.音調、音 色和響度都不同7 .小明的發言聲音太小,老師要他大聲重復一次,老師是要求小明提高聲音的( )A. 音調 B. 頻率 C. 響度 D. 音調及響度8.在0℃的環境中,把一塊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將會發生的現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質量不變9.如下圖所示,表示非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

10.春天河里的冰塊會慢慢地變成水,冰變成水屬于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華11.熱現象在一年四季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凝華現象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12.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發加快的是(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C.把糧食拿到向陽的地方曬 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1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久了的電燈絲變細是升華現象B.秋天的早晨,大霧逐漸散去是液化現象C.氣溫低于水銀凝固點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D.夏天,游泳后剛從水中上岸的人會感到冷,這是水蒸發吸熱的緣故14. 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時間之比是3∶2,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A. 4∶9 B. 9∶4 C. 1∶1 D. 2∶3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15.單位換算:12nm= m 2h15min = s 108km/h= m/s16. 2011年11月3日1時23分,“神舟八號”到達“天宮一號”30米 停泊點,開始以0.2m/s的相對速度向“天宮一號”緩緩靠攏對接。從30m的停泊點到相互接觸共耗時 s。對接完成后,若以“天宮一號”為參照物,“神舟八號”是 的。17. 一列長200 m的列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若整列火車通過1.9km的某一大橋所用時間是 s。若整列火車通過大橋所用時間是150s,那么這列火車的速度是 。18. 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 振動產生的,并通過 傳播到學生的耳朵。“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 來判斷的。19.人們以 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耳聽到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人們把 的聲音叫做超聲波。20. 醫院利用超聲打掉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 ;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21.噪聲已經成為嚴重污染源,防噪已成為日常課題。說出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現嘈雜的聲音,關上門窗: ;工人戴防噪聲的耳罩: ;工廠里的靠近學校的路段禁止鳴喇 叭: 。22 . 科學工作者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2s,收到回波信號,則海洋中該處的深度為 米(已知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31 m/s);這種方法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這是因為 。23.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種,在①冰、②石蠟、③松香、④鐵、⑤海波、⑥瀝青這些物中,屬于晶體的有 。(填序號)它們的根本區別是 。24. 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石油液化氣是通過 的方法使氣體液化裝入鋼瓶中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時,鏡片上會出現一層水霧而變模糊,這是通過 的方法使水蒸氣液化形成的。25. 環戊烷是一種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質,而且環保,一種新型環保電冰箱就是利用環戊烷代替氟里昂進行工作的。如圖所示,環戊烷在管子里流動,當它流經冷凍室時就會發生 _______ ____(液化/汽化)現象,并 _ ______(吸收/放出)熱量。 26. 如圖所示,是 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與一個跑步的人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該圖像能夠獲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們同時開始運動;信息二: ;信息三: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2分)27.(4分)(1)物體的寬度是 cm;(2)停表的讀數是 min s;(3)體溫計的讀數是 ; (4)溫度計的示數是 。28.(2分)下表列出了幾種物質中的聲速。請你至少寫出兩條信息:幾種物質中的聲速(m/s)空氣(15℃) 340 空氣(25℃) 346軟木 500煤油(25℃) 1324蒸餾水(25℃) 1497 海水(25℃) 1531銅(棒) 3750大理石 3810鋁(棒) 5000鐵(棒) 5200(1) ;(2) 。29.(3分)小強找來7個相同的啤酒瓶,裝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圖所示。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發現能吹出“1、2、3、4、5、6、7”的聲音來。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發出的響聲是由瓶內 的振動引起的。(2)吹 (填序號)瓶時,發出的聲音音調,其原因是該瓶內空氣柱振動的 最快,所以發聲的音調。 30.(7分)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1)實驗原理是 ;(2)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3) 實驗時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些,這樣做的目的是 。(4)某次實驗的過程如圖所示,圖中的電子表分別表示小車在斜面頂端、中點和底端不同時刻,則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5)小車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時,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31.(8分)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的圖象,根據圖象回答:(1) 錫的熔點是______,凝固點是______。(2) 在BC段,錫處于____________態;在DE段,錫處于 態。 (3)錫 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過程中要______熱,但溫度_______。(4)錫從10min到12min這段時間間隔內處于 態。32.( 8分)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 (1)實驗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 規律制成的。(2)如圖甲為某同學實驗時測沸水溫度的情形。他的錯誤之處是 。(3)糾正錯誤后,他觀察到從開始加熱至水沸騰,所用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4)他對實驗進行了改進之后,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見下表),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5)他們觀察到水沸騰時的現象應該是圖中的 圖。從實驗可得出,液體在沸騰過程中要 熱,但溫度 ;實驗測出水的沸點為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12分。要求寫出所依據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計算過程)33.(6分)小華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過某段路時,小華發現一標示牌,如圖。(1)若小華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了30min,則車 的速度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幾分鐘?

34.(6分)汽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頭有緊急情況,經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制動剎車,又經過4.5s滑行60m車停止。求:(1 )汽車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2)這段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物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D A D B A C D B A C D B A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15. 1.2×10-8 8100 3016. 150 靜止17. 105 14m/s18. 聲帶 空氣 音色19. 分貝(或dB) 大于20000Hz20. 能量 信息21. 阻斷噪聲的傳播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防止噪聲產生22. 3062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23. ①④⑤ 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24. 壓縮體積 降低溫度25. 汽化 吸熱26. 他們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騎車者運動的速度比步行者大(其他答案若合理都給分)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2分)27. (1)1.40 (2)1 39.8 (3)37.8℃ (4)-12℃28.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聲音在同一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或固體、液體中的聲速比氣體大等)29. 空氣 G 頻率30. (1) (2)刻度尺 停表 (3)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 (4)0.18 0.225 (5)變速31. (1)230℃ 230℃ (2)固液共存 液 (3)4 吸 不變 (4)固液共存32. (1)熱脹冷縮 (2)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3)水過多(或水的初溫太低) (4)略 (5)a 吸 不變 99℃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12分,要求寫出所依據的物理公式和必要的計算過程)33. (1)t=30min=0.5h………………………….………1分 …………………………………………1分 ……………………………1分(2) ………………………………………………1分 ………………………………..………1分 ………………………………1分34.(1)s1=v1t1………………………………………..………1分=25m/s×0.5s=12.5m………………………………1分 s=s1+s2=12.5m+60m=72.5m…………………………1分 (2)t=t1+t2=0.5s+4.5s=5s………………………………1分 平均速度: ………………………………………1分 ……………………1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夹江县| 永和县| 隆德县| 兴和县| 长阳| 赤城县| 科尔| 咸阳市| 三穗县| 镇沅| 永康市| 绥宁县| 克拉玛依市| 许昌市| 渭源县| 德清县| 梅州市| 柞水县| 新沂市| 酒泉市| 盐山县| 万年县| 射洪县| 松滋市| 谢通门县| 铁岭县| 礼泉县| 信阳市| 安康市| 九龙城区| 吴桥县| 万州区| 蓬安县| 胶南市| 临高县| 安阳县| 聊城市| 平山县| 志丹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