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小學英語

小學英語

時間:2023-05-30 09:04: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都說二十一世紀是人才輩出的時代,如果說21世紀的人們不會說英語,打電腦和開車,就是新一代的文盲,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英語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性!我想,很多人都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或許對學生來說學習英語只是一種任務,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不得不學習的。英語的用處遠不止應付考試獲得學位這么簡單。雖然聯合國有六種官方語言,盡管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而如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卻是英語。中國的人口最多,中國想要發展就離不開世界,要想在世界立足,在世界范圍內尋求自己的出路,不會那種應用最廣泛的語言怎么了解其他地區?近些年中國教育的迅速發展使得全國上下掀起一場英文熱,不論是城市農村,不論是男女老少都開始追求這種時尚。一些日常口語隨處可聞,“hello,bye-bye,thankyou,sorry”等等。人們的學習意識也逐步提高,因此涌現出很多的外語學校,雙語幼兒園。本人認為小學生學英語就應該從“小”學起。

一、小學英語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英語教學,既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語言,也是一種信息與文化載體,使之成為學生自動開啟世界文化寶庫的“金鑰匙”,并以外語實驗為手段,探索一條適合國情的英語教學新路子和現代化教育模式;三是明確實驗目標:“求真務實辦學,高瞻遠矚育人”的辦學宗旨、“全面兼具特色”的育人目標、“系統而富特色”的課程體系、“優質高效”的教學活動、“強化結合分層”的科研興校體制。

二、較早開發學生的潛能有助于全面提高素質發展

我們要把眼睛緊緊地盯在外語學習質量、學生的素質上。外語早起步和潛能早開發,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發展。但怎樣使外語早起步、潛能早開發,更科學,也就是說構建一個什么樣教育體制、課程結構、教學模式,才能適應學生素質的發展。提高素質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既研究他們的基礎條件,又要開發他們未來發展的潛能,這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堅持三個“早”字,即外語早起步、潛能早開發、實施早慧教育。6~10歲兒童是語言最佳發展時期,尤其今天的兒童,在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的大環境下,無論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都優于過去,他們的潛能是大的,只要經過科學的早期開發,他們潛在的各種才智、能量,便會充分發揮出來。這是一項提高兒童素質的系統工程。由于把“外語早起步,潛能早開發,實施早慧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原則,因而,教學中“以人為本,因學施教”,千方百計把學生的主體潛能充分開發出來。

它不僅推動了外語教學新模式的構建,而且積累了一些開發潛能的規律和途徑。在學前班六歲兒童外語啟蒙教育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觀察能力、遷移能力都很強。如學前班在學習表示復數單詞之后,學生便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老師說:“是不是表示復數單詞后面都加s或es?”經過一段學習,有的學生問老師:“怎么沒有Z打頭的單詞?”教師十分高興,對學生說以后會學的。學生的潛在能力更加堅定了“高起點”———聽說讀等同步的改革信心,加快了知識教學向智能教學轉化的步伐。外語教學有兩個傾向:一是“盲”,只會說,不會寫;二是“啞”,只會寫不能說。因此我們從入學前班那天開始,即進行聽說讀寫同步的高起點教學。

實踐證明,學生不僅能聽會說,而且能讀會寫。在實驗中逐步積累并總結出外語教學基本經驗,即“三早”(早起步、早開發、早慧教育);四同步(知情同步,字母、拼讀、語義同步,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同步,四素“聽說讀寫”同步);五結合(課內外結合、左腦開發與右腦開發結合、課堂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科研與教學結合、中教與外教結合)。外語實驗促進了現代化教育整體改革,反過來,現代化教育整體改革又為外語實驗提供了現代化設備和一系列有利學生素質發展的教育機制。因而,實驗班不僅外語學得好,帶動其他學科,而且身心素質、德智體美勞都得到全面發展。他們興趣廣泛,能讀外語讀物,講外語故事,表演節目,開外語主題班隊會,搞外語手抄報、美術日記和外語智力競賽。

退一步來說,我們個人想要在世界上闖出一片天地,僅僅局限于國內是遠遠不夠的,閉關鎖國的歷史雖然已成為過去,但它卻時時刻刻告戒著我們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來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可是,如果語言都不通,甚至連最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我們又如何來談學習與發展呢?所以學習英語就該從小學起。要想學好英語就要從“小學”起,從“小”學起。

第2篇

【摘要】活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活動教學法,使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

>> 淺談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活動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設計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活動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活動教學 淺談如何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 淺談小學英語游戲活動教學法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式教學的原則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熱身活動 淺談游戲活動與小學英語教學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活動的展開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芻議小學英語 “活動教學” 小學英語“活動教學”探討 淺議小學英語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數學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課 淺談活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教學 淺談小學英語活動教學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活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活動教學法,使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這種方法正符合活潑、可愛的小學生。按照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教學活動可分為呈現活動、練習活動和交際活動。英語教學是一種動態教學,只有從組織教學活動入手大量地進行語言實踐,使英語課堂交際化,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 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活動教學興趣呈現練習交際情景表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活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它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教學形式,當前英語教學日益低齡化已成為大勢所趨。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如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和諧發展,是一個值得所有教育者探討的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在學中創新。筆者認為,按照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英語教學活動可分三步走:即呈現活動、練習活動和交際活動。 一、呈現活動 呈現活動要求教師在一種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新語言,它對一節課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同一語言的呈現也要隨時間、場合、情景的不同而變化,另外,語言的交際性也決定著語言呈現要科學化、合理化、靈活多樣化。呈現活動對一節課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出語言的意義。以下幾種呈現方式,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1、利用實物、圖片,創設詞匯運用的情景。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而對形象直觀事物的記憶比較深刻.教師可以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或多媒體等各種直觀手段呈現詞匯,用簡單、生動的情景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教學表示文具的單詞時,教師可以拿著手中的鉛筆說:Pencil. 并讓學生拿著自己的鉛筆說:Pencil.讓學生觀看實物的同時學習并掌握詞匯。又如,在教學表示人物關系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呈現father, mother, husband, wife, daughter, son等詞匯;接著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說出相應的單詞。再如,在教學表示運動的詞匯時,教師可以用簡筆畫或動作呈現dance, run, play basketball等,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說詞匯,體現詞匯學習的情境性。 直觀性教學有助于學生把英語詞匯與實物或情景直接聯系,增強語言運用的真實性。值得注意的是,所創設的情境要盡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以便學生理解和運用詞匯。 2、通過表演,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同樣的內容實際交談比聽錄音更容易理解。這是因為在實際交談中,講話者的身體語言幫助了我們對口頭語言的理解。因此,教師要以一個表演者的身份去“演戲”,要讓自己的表演(包括語言、表情、動作等)去感染學生。同時還要讓他們入“戲”,去表演、去說話。從兒童心理角度來分析,兒童天生好動2—5分鐘注意力轉移一次,模仿性強,進角色快,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通過表演展開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不足,并及時糾正和補救。筆者經常讓學生通過表演認識單詞,讓學生在記憶單詞時,加上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加強情感的表達。例如,學習swim,go swimming時,在學生會讀的基礎上,筆者讓學生編兒歌、編動作并上臺表演。有的學生創編歌謠:swim,swim,s-w-i-m,swim,I like swimming. Let’s go swimming. 并配以動作表演,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此后,我在每一單元的C部分(Story time)都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表演、情景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在表演活動設計時應該順應學生的天性,激活課堂中的每一個細胞,啟動學生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英語、領悟英語、運用英語,讓課堂充滿動感,充滿活力。同時,通過表演活動的開展,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3、運用日常交際,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英語課程不是孤立與社會生活之外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英語課程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合起來的基本途徑。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而是要善于抓住和利用課堂內外等活動中最真實最恰當的情景和場合,運用所要呈現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際,達到呈現運用及掌握的多種效果。比如,像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中的主要單詞parent, uncle, aunt,baby brother,sister, mother, father, doctor ,nurse ,farmer ,baseball player, driver 和重點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My family has seven members. What’s your father? 都可以在課堂之外的實際生活中練習和運用,這種練習和運用會給學生帶來語言“學有所用”的成就感,同時也能增加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日常交際中,學生從不愿意開口到主動開口,直到搶著開口,從簡單的幾個詞到較復雜的句子,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的強烈愿望,提高了他們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二、練習活動 練習活動是指新語言呈現后所進行的聽、說、讀、寫技能活動,它與呈現活動的練習區別在于:練習內容不是單項,而是新語言的結合,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層次性的練習,比如,筆者在教學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5 There Be 句型時,首先用凌應強(2008)一文中的一首歌謠開始: In the dark dark evening, there is a dark dark forest. In the dark dark forest, there is a dark dark house. In the dark dark house, there is a dark dark room. In the dark dark room, there is a dark dark box. In the dark dark box,there is a dark dark ghost. Ahh,I’m afraid. 教師示范朗讀一遍歌謠,然后學生跟著教師朗讀數遍歌謠。他們在不斷朗讀中感受并理解了There Be句型。由于此歌謠韻律很強,內容又很有趣,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高,學習效果也不錯。當教師要求學生以教室為場景創編一首類似的歌謠時,學生表現得很出色,例如: In a big big school,there is a big big classroom. In the big big classroom,there is a big big desk. In the big big desk,there is a big big box. In the big big box,there is a big big watermelon.

第3篇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英語;策略

游戲教學是現在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教學策略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互動交流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游戲本身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并能夠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氣氛,能夠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下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智力、認知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游戲教育教學的教學策略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游戲的設定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期,對于游戲的偏好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游戲的復雜性、創新性等都和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例如,在低a年齡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采用一些兒歌互動、單詞識記等簡單的小游戲來進行教育教學,這些游戲雖然簡單,但卻能吸引低年齡階段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適度引導,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育教學也由單一的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向多角度、全方位教育教學轉變,將學生作為課堂教育教學的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游戲教育教學的設計要盡可能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進來,教師在游戲教育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引導,使其在參與游戲過程中逐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游戲教學要不斷創新

游戲教育教學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教學方式,這種教育教學既要求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各個特點,還要求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加以創新,保證游戲和課程的契合度,同時也保證游戲能夠真正達到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英語認知和交際能力的目的,真正實現寓教于樂。

四、及時總結拓展,引發學生思考

第4篇

【關鍵詞】現狀令人擔憂 改變勢在必行

隨著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英語可以說是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上,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是我國堅持改革開放,建設創新國家的一項戰略性工程。小學英語是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廣大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和構建和諧社會。在我國,農村人口占多數的國情下,農村小學英語教育則是小學英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教育部開始重視對小學英語的教育,在頒布的《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從2001年秋季起,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教師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的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3年秋季,全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全部開設英語課程。”

近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很多農村學校基本上都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這或許是一件好事。然而農村小學英語的現狀是什么樣子呢?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看到的現狀令我深感惶恐!

一、農村小學英語的現狀令人擔憂

1.師資狀況:力量不足,水平有限。農村小學里,大多數教師都采用的是“包班制”,即一個班的所有教學全屬班主任一人,一個教師身兼兩科是最少的,多則四科,甚至更多。可見農村小學師資有多緊缺,教學任務有多繁重!然而作為新增的英語學科,不管在教師還是學生眼中都成為了可有可無、可教可不教,可學可不學的副科。有時間就上,沒時間就不上;上語文、數學累了,就十幾分鐘學上一課英語作為“調劑品”。像這樣,英語要想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成為他們喜歡的學科談何容易!在我身邊的學校里,甚至更大范圍內的學校里能夠專職教英語的老師寥寥無幾,并且他們任教年級交叉,班級多,內容雜,幾乎要教學校所有年級的英語。如此忙碌的教學,必然影響備課的質量和教學研究的深入,這種狀況怎不讓人堪憂啊!

英語教師的水平有限,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都是轉崗任教此學科的。他們當中的好多人就是趕著鴨子上架,幾乎沒有英語知識,只能靠聽錄音,問別人,現學現賣。小學英語教師專職率低,不能做到專職專精,并且如果師資緊缺就還要轉崗教別的學科,放棄英語學科的教學。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極其不穩定。

2.教學條件狀況:設備落后,資源短缺。英語學習需要的教學資源設施包括語音室、電腦室、電視機、CD機、錄音機及配套磁帶等。由于農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且不均衡,導致英語教學設施遠遠不能滿足教學實際需要。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還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條件稍差的還可以使用錄音機,而有些學校連價錢低廉的錄音機都沒有。即便一些學校有語音室,可語音設備殘缺不全、破損嚴重,再加上教師自身的原因——不會操作或不習慣使用,這些資源也就成了“擺設”,無用武之地。

3.學生學習狀況:時間短缺,接觸面窄。語言的學習本就實踐性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對英語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農村的小學英語開設課程時間短,課時安排不統一,每周多則四節少則兩節,又由于有時就是走形勢,隨意性強,課堂40分鐘根本就保證不了教學質量。還有一種現狀就是學完語文、數學,還有十幾分鐘快放學了,老師就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帶著學生學上一課英語,然后讓學生去寫,這就是一節英語課。在我國農村,學生們接觸到有關英語的媒體和信息不多,聽到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幾乎是零,更別談與人用英語交流了。除了在課堂上老師教英語外,英語課外活動恐怕就是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了。學生接觸英語面過窄,缺失英語環境,所以根本就無法讓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那又怎能提高教學質量呢?

二、改變農村小學英語現狀勢在必行

在中學里,就經常有些中學教師磨叨:現在的中學英語難教,學生們在經過小學幾年英語的“磨練”已經沒有熱情、沒有興趣了,發音有誤,習慣成了自然,再改實在難!趙世開先生就曾指出“與其濫竽充數,還不如不開設這樣誤人子弟的課程。”因此,改變農村小學英語現狀就勢在必行。

1.建設師資隊伍,提高水平階梯。農村的小學英語,師資是關鍵。要建設一支完善的師資隊伍,就必須拓寬小學英語教師入口渠道,增加教師專職人數,讓小學英語教師能有精力去研究、去提高。減輕英語教師過重業務負擔,增加他們教學研討、交流、觀摩的機會,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業務水平,使之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改善辦學條件,展示英語教學。小學生直觀性強,生動形象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教學效率。而小學英語教材又多以圖畫、對話為主。因此上,小學英語教學應視聽結合,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英語。應加大英語教育投入,為學生配備必要的硬件設備,加強教師使用教學資源能力的培訓。只有“雙管齊下”,讓資源有“用武之地”,讓教師可以施展身手,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規范小學英語,拓寬接觸機會。農村小學英語的不規范化是使小學英語出現堪憂現狀的原因之一,因此上要逐步實現小學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的規范化:規范課時,規范教學,規范評價……只有小學英語規范化了,才會有正常的教學秩序,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僅在課堂上,還要在其它的時間、地點提供給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利用讀英語圖書,觀純正英語教學光碟,賞發音道地的英語電影,給學生制造接觸英語的機會,還可以倡導學生利用身邊的電視觀看中央少兒頻道的英語節目。只有如此,讓孩子們身處英語的氛圍里,了解英語,學習英語,使用英語,交流英語,給學生廣闊的空間去發揮他們自己的潛能。

自我國開設英語課以來,一直將英語作為學校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受到從上到下所有人的重視。在我們身邊,雖也口口聲聲說英語重要,把英語考試的總分從60分提高到100分,然而這只是分值的提高,可現狀并沒有改變。在農村小學開設英語困難重重,不僅造成了不少的教育浪費,而且還挫傷了大部分孩子今后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英語的學習適得其反。因此,對于農村小學英語而言,是任重而道遠:農村小學英語在“重視”,應提起全社會的關注;在“改革”,應改變當前現狀;在“提高”,應提高全民的素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2001年1月18日教基【2001】2號)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第5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音 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要有效果,就必須遵守小學英語教學的規律,重視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語言發展的特點。教學符合科學規律,可以彌補教學條件的不足,揚長避短,實現優化。反之,則會使師資和教學條件的弱點更加突出,負效應更加明顯,使小學英語成為“夾生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我認為小學階段應首先把語音學好。

一、小學學好語音符合兒童年齡特點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兒童早期是學習語音的最佳時期。英國學者林伯爾(Leneberg)等人首次提出大腦發展的關鍵期(the critical period)概念。最近這30多年來,數以百計的腦科學專家對“關鍵期”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當的進展。腦的不同功能的發展有不同的關鍵期。某些能力在大腦發展的某一敏感時期最容易獲得;對語言學習來說,音韻學習的關鍵期在幼年。

在教學中抓住關鍵期,讓諸如視覺、聽覺等能力都適時打開機會之窗(window of opportunity),給與兒童適當的學習機會,使腦的功能得到及時的發揮,不僅能使他們學的快,還可以促進其生理發展,進而更能促進相應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學好語音符合兒童心理特點

人的語言心理優勢也在兒童期。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英語與漢語的差異,中國人學習英語與學習其他知識(比如數學、歷史)有較大的差異。有人認為學習外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冒險”,即冒錯誤的危險。這樣,害羞、膽怯、焦慮等心理負擔對外語學習者有較大的負面影響。與成年人相比較,兒童大腦機能的可塑性較大,聽覺靈敏,辨音能力強。有些音,小學生能聽出區別,中學以上的學生就有些困難。音聽得清楚才能辨的清楚,才能模仿的像,否則模仿起來就會走調。由于兒童心理負擔輕,他們學習一般靠直覺和體驗,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和貼近他們生活的學習內容很容易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小學學好語音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

我國兒童學習自己的母語也是從語音——漢語拼音開始的。從我國現狀來看,從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比較普遍。這時開設英語,漢語拼音基礎已經比較牢固,對于英語語音的學習發生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教師在開始階段,可以先采取“教者有心,學者無意”的辦法讓學生拼讀一些符合拼讀規則的單詞,獲得發音和拼讀的初步機能;通過讀句子、聽錄音去掌握句子重音、語調、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獲得語音語調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漢語拼音和英語語音的比較,教給學生一些和漢語拼音同音同形的音。再教同形不同音的音。最后教一些漢語拼音中沒有的音。如學習了she之后,可讓學生聯系sheep,teeth,three,tree,讓學生逐步了解到英語中字母e的發音不同于漢語的i發音。在學生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以后,也可把音標/i/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了解到發e這個音的還有ee,ea等字母組合。培養學生能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直接拚讀的能力。防止學生以本族語語音和發音的近似音代替英語語音,如把child念作“柴兒的”,把sleep念成“四里鋪”,把five books念作“廢物不可死”,把Thank you very much.念成“三塊肉喂馬吃”,依此來撲捉陌生語音,久而久之學生便形成在一套自以為正確的語音語調。

四、小學學好語音符合兒童記憶規律

兒童長于記憶。記憶是一個從“記”到“憶”的心理過程。整個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識記”,通過眼、耳等感官,把外語信息輸入大腦;第二階段即“保持”,就是把輸入腦子里的信息加以保存;第三階段叫“再現”,就是需要這些信息時能回憶起來。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幼兒的機械記憶能力超過初中學生,年齡越小,在語音方面的模仿能力越強,這是因為小學生的一般基礎知識少,還沒有完全形成理解性的思維方式,在對一些識記材料還沒有理解的情況下,只能抓住事物的外在聯系,反復進行識記。對于英語,絕大多數小學生的頭腦對此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在沒有適當的英語知識來同化新知識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機械記憶。提高機械記憶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念和背,念有利于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語流的形成。背有利于輸入的語音形象和已有的各種知識的融會,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也可讓學生通過游戲進行機械練習,像Jacks black cat is catching that fat rat.這樣一些繞口令。在游戲中學生不但提高了學說英語的興趣,還練習了//的發音。也可以讓學生背誦一些簡單上口的短詩,

五、如何才能使兒童學好語音?

1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多說英語,語音語調要好,要美,要有聲有色。

2學習英語語音,必須隨時注意它不同于本族語的地方。

3重視語音教學更應注意與聽說讀寫結合,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光聽說不讀寫,很難達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能力,難以達到教學目的。

第6篇

一、多種趣味性:利用歌謠兒歌,寓教于樂

研究心理實驗證明了當學生處于快樂和輕松的情緒狀態時,是能發揮智能操作水平的。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朗朗上口的兒歌和優美動聽的童謠興趣濃厚,所以老師要想方設法地使英語學習富有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

現行的英語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兒歌等相關材料,教師可以發揮聰明才智使規定材料“改頭換面”,編寫一些簡單的歌曲或順口溜,將一些枯燥的知識形象化、趣味化。

例:在蘇教版《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2“At a party”的教學中,我演唱了歌曲Who’s the girl?來營造英語交際的氛圍,然后在教完了五官類的單詞后,自編一首兒歌,幫助學生記憶:“hair,hair頭發,頭發hair黑又長,eyes,eyes眼睛,眼睛eyes大又亮,ears,ears耳朵,耳朵ears聽四方,mouth,mouth嘴巴,嘴巴mouth嘗美味,head,head頭,頭head,頭head,幫我學習,天天向上!”

二、改頭換面的活動多種多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認識起源于活動。“活動教學”的活動性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小學英語教學更需要具有活動性,需要各種各樣的新奇活動吸引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交際,從而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動靜結合,全身運動。

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全身運動”,腦體都運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例:在4B Unit2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盲人摸象”的活動,在學生熟悉了五官類單詞后,由教師發出“Touch your mouth...”的指令,學生立即做出反應,并做出動作,練習幾次后,再由學生自己發口令,小組練習比賽再評優獎勵,這就讓本來枯燥的單詞學習變成了動態的體態語學習,學生在全身運動中輕松掌握了新單詞hair、eye、ear、nose、mouth、head...記憶更加深刻。

2.訓練技能、綜合活動,點面結合。

除了在英語課上唱唱、跳跳之外,活動性還表現為各種語言技能的融合,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訓練聽說讀寫等多種技能。

例:在4B Unit2“At a party”的教學中,學習了句型Who’s the...with...后,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繪畫展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參觀時完成調查表,再畫出人像,并猜出是誰。

學生活動過程中,要詢問Who’s...with...?要聽清他人的回答,并在調查表上做記錄,這整個過程融合了聽說讀寫多項技能的訓練,然后讓大家畫出來,點面結合,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畫畫中,各項技能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三、實踐:讓課堂成為英語的世界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自然、流暢。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相應的場合用英語進行交流。

《牛津小學英語》這套教材每一課的對話都有一個主題,如Shopping,Asking the way,Family member等。教師可根據該課的主題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個人的特長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編自導創新對話,讓課堂成為學生語言實踐的場所。

第7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語感培養;有效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語感主要指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一種感悟的能力,是學生熟練應用英語的表現,所以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擁有較強英語語感的學生,可以在進行英語訓練的過程中抓住重點,同時具有較強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不斷的克服英語語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進行英語環境的創設,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小學生的年齡不適合進行枯燥的語言培養的練習,所以,老師要進行英語語言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在隨時隨地受到英語的熏陶。

(一)老師要堅持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英語的學習是編輯枯燥和難以理解的,老師要在利用簡單的英語口語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要適當的運用動作手勢以及簡筆畫和多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輔助教學,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這樣就能減少學生對漢語的依賴性。例如“Open the door,please.”老師就可以進行示范,一邊說這句話一邊開門,學生就可以逐漸的領會這句話的意思。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熏陶下逐漸的接受英語語言的運用,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

(二)老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挖掘。合理的利用圖片以及實物和簡筆畫等多種工具,或者是利用錄像以及錄音和投影等多媒體技術,進行貼近實際生活的“真實場景”的創設,讓學生進行直觀、生動的英語學習,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英語語言的學習和訓練,激發學生進行英語口語鍛煉的興趣。

(三)運用各種英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所以,老師要利用自己的語言經驗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活動的開展。老師要保證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進行英語實踐活動,像學生自己進行情境對話以及英語短劇的演出和看圖說話,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用英語進行講述,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應領悟能力。

二、在日常的英語閱讀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閱讀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利用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師要通過不斷的進行閱讀訓練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

(一)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部分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英語口語訓練,說出來的英語具有濃郁的漢語味。所以,老師在教學中進行單詞教學的過程中結合音標教學,讓學生理解單詞中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密切聯系,準確的聽說英語。同時,老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跟讀,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安排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提高英語語感能力。

(二)加強學生的課外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在英語學習中讓學生多閱讀可以幫助其培養良好的語感,在課堂上的閱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培養語感的需要。所以,老師要在課后引導學生多聽英語廣播,看英語節目,對標準的英語口音進行模仿和跟讀,鼓勵同學之間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要鼓勵學生拿出更多的時間閱讀英語課外讀物,老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訓練,讓學生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進行英語語感的培養。

(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積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培養學生養成勤記筆記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注意積累教材中以及課外讀物中有趣的知識點以及出色的句子和短語,同時要讓學生養成勤翻閱或者背誦的習慣,在日常的寫作中經常模擬和運用。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勤記筆記的習慣,還能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第8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寫話 詞匯 語法

小學英語學習是語言習得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過程。聽、說、讀、寫是學習語言的四種重要方式,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一項能力薄弱,就會影響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依據《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五、六年級的學生應具備二級目標,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聽、讀是語言的輸入訓練形式,說、寫便是語言輸出的訓練形式。本人在小學英語日常教學監測中發現,寫話題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大部分學生失分卻頗為嚴重。

一、小學生英語寫話不佳的根源分析

1.學生對寫話不僅缺乏熱情,而且有畏懼心理,覺得寫話題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對任何一種話題都感到無話可說,視寫話為畏途。

2.從學生的寫話題中觀察發現,學生詞匯量匱乏,即使擠牙膏似地拼湊出幾句話,句型也顯得干癟。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錯句、病句層出。

3.日常教學中寫話訓練較少,學生未能掌握行之有效的寫話方法與技巧。因此在答卷時,寫話題甚至會出現摘抄試卷里其他板塊內容的現象。

4.部分學生的寫話內容極度相似,有的甚至是完全一致。批閱到這樣的寫話內容,單調乏味,卻又無可奈何。

二、小學英語寫話訓練的實施策略

1.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把小學生書面表達的欲望調動起來,讓興趣成為他們的老師,才能讓寫話的效果達到理想的境界。“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使用適合教師使用也利于學生接受的方法引起學生表達的興趣,激發他們寫話的欲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發現學生的興趣點: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尚淺,缺少寫話素材。教師得用心發掘他們的興趣點,選擇符合他們口味、貼切他們生活的話題進行寫話訓練。如:my favorite subject,my day,My favorite season,my hobbies,my dream等,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對寫話訓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從寫話形式著手,逐步向內容過度。在日常的寫話訓練教學中,枯燥單一是免不了的,但如果豐富寫話形式那就可以適當避免寫話訓練的這一弊端。如:仿寫、看圖寫話、編簡單的小故事、兒歌改編等。

2.充實詞匯量,打下說的根基

詞匯是語言大廈的建筑材料,沒有足夠的詞匯,無法將語言這座大廈搭建而成。而語法則是這座大廈的結構,胡亂地堆壘無法形成大廈,只能成為一堆垃圾。要想完成寫話任務,這兩者缺一不可。累積一定的詞匯,掌握一定的語法,才能將寫話順利完成。詞匯累積得越豐富,語法掌握得越嫻熟,語言表達的流暢程度和表情達意的圓潤程度將會越高。如何讓學生的詞匯變得豐富,語法運用變得靈活呢?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1)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將相應的機械性操練與形式豐富的意義性操練進行適當地整合,如:聽英語小故事、讀英語報刊等,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習得大量的英語詞匯,接觸大量的句型,“觀千劍而后識器”,這樣才能讓學生自由駕馭英語寫話,把自己真實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

(2)創造說的機會。說是口頭表達,寫是書面表達,說是寫的基礎。教師要有意訓練學生借助關鍵詞復述課文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設計讓學生遣詞造句,由詞升文的教學環節。學生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說說寫寫,寫寫說說的強化訓練,不僅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還提高了語言輸出的邏輯性,從而能做到在寫話的過程中心思想明確,條理清晰。

3.杜絕“套版”、授之以漁

由于部分教師認為寫話訓練耗時大、成效小,于是在學生臨考前給學生發放大量話題的“成品”,并要求學生將其背熟應付考試。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應付一時的考試,但是對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提高沒有起到積極引導、鍛煉作用,反而對今后的寫話發展造成了無窮大的阻力。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寫話雖然內容豐富,但組織無序,缺乏邏輯,結構松散。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如何針對話題進行架構邏輯框架顯得尤為重要。如:my favorite season,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顏色、活動、氣候等多方面進行描述,加以潤澤。在寫話訓練的起始階段,也不可因噎廢食,范文仍可視為學生仿寫練習的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自己的my family情況,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將自己的My family 真實地寫出來。當然,雖然是仿寫,但又不能讓學生的寫話僅僅拘泥于仿寫范文,必須要求學生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體現真實性。

4.及時反饋、積極評價

心理學家蓋茲說得好:“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不管是語文作文還是英語寫話,只要是學生花大力氣認真寫的,教師都應該及時地批改,因為學生內心期待教師對自己成果的評價。鑒于此,教師在批改時,不要只關注孩子所犯的語法錯誤或者是單詞拼寫問題,也該適當地勾畫出比較好的句子,或者在課堂上朗讀寫得好的句子,以此表揚、鼓勵。教師應該從每一次批改、評講的細節做起,把稱贊送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困惑的領域里重拾自信,給他們在無望的寫作海洋里撐起一片希望的風帆。

寫話是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一種體現。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段展開英語寫話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貫穿在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每一個過程中,因此教師應該把好英語寫話的入門關。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詞匯,教給學生正確、熟練運用語法的方法,從內心真誠夸贊每一位學生,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梅. 小學英語高年級寫作訓練方式的探討,2014(1).

[2] 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 王強. 小學英語高年級寫作訓練嘗試,2010(5).

[4] 泰益鋒.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 易甲詠. 小學英語寫話教學方法淺談,2010(25).

第9篇

關鍵詞:興趣 情景教學 建議

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學習需要興趣,學習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并長久地操持這種興趣,使之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是課堂優化的關鍵。作為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靈活有效、富有機智和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掘“以趣激學”的因素,靈活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創設英語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為了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快快樂樂地獲取英語知識,輕輕松松地提高學習能力和英語素質。我經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創設情景:

一、利用實物創設情景

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形象直觀,能調節課堂氣氛,它真實地將信息傳遞給每一個學生,使學生看到實物,同時記憶單詞。詞與形結合,強化學生的形象記憶。例如:教課文“my schoolbag”中的幾個單詞:schoolbag,pencil,book,pencil- case,我準備了書包、鉛筆、課本、鉛筆盒這四類實物放在講臺上,講課時,我問,“How many things can you see?”并提示學生:“one、two、three、four、four things.” 只見學生們猛盯著各種學習工具,臉上露出喜愛的表情,小嘴巴微微張開,似乎想開口表達自己的心里感受了。我立即問學生“How many things do you have in your schoolbag?” 這個句型自然而然地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my schoolbag。當聽到學生肯定的答案之后,我又指著pencil問學生:“What is this?” 隨后,我運用具體的學習工具教完本節課的四個新單詞,學生們也很容易地記住了單詞。

二、通過游戲創設情境

對于大多數的小孩子來說,最感興趣的事那就是“玩”字了。是啊,既然他們對玩很感興趣,那么咱們做老師的就帶他們“玩”吧。學生在“玩”中學習,實際上是―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接受知識的過程。例如,對單詞的鞏固性學習,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玩”法

1、看誰連詞多:教師隨意給出一個英語單詞,然后讓學生以該詞的最后一個字母開頭,給出第二個單詞;再以第二個單詞的最后―個字母開頭,給出第三個單詞;??例如,gooddad doggreenniceelephanttigerrubberreddesk??等。依次類推,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連出的單詞最多,然后予以適當的獎勵。這種玩法簡單易行,學生參與的熱情高,單詞鞏固的效果好,“牽”出的單詞多。

2、看誰學得像:在進行語音模仿訓練時,為了幫助孩子們嘗到地道的語音語調,我用錄音機描放一句英語原聲帶,然后讓學生自告奮勇地一個接一個地站起來模仿,其他同學共同評判,最后評出該句的最佳模仿者。

3、男生強還是女生強:男生與女生在學習上很容易產生競爭。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把他們按性別自然分成兩大組朗讀單詞或句子,看男生的聲音響亮還是女生的聲音響亮;男生的聲音整齊還是女生的聲音整齊;男生的語音準確還是女生的語音準確。有時,我還會讓他們推出雙方的代表進行此類比賽。自尊心和榮譽感是人的天性,這種天性在小學男生、女生的此類競賽中尤其能達到極致的表現。

4、看誰記得多:幾個單詞,幾個句子,一段對話,學下來后,我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不看書,盡可能多地說出其中的詞或句子,然后,根據數量的多少決出優勝個人或優勝小組。

總之,教師通過想方設法設計種種“激勵機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玩”中學習和鞏固知識,使學生不以學習為苦,反以學習為樂,這是趣味教學的重要表現手段。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是當今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重要手段。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改變課堂狹窄的空間,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帶領學生進入生活,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促使他們用“心”去學習。如在教課文“at the zoo”時,先播放大象、鳥、兔子等動物的聲音,學生們有聲有色地模仿這些不同動物的叫聲;而錄音機放出這些動物相應的單詞讀音時,他們又興致勃勃地大聲跟讀“elephant,bird,rabbit”,課堂上響起了這些動物叫聲和英語朗讀聲,伴隨而來的是一片歡笑聲,整個教室洋溢著愉悅的氣氛。還可用課件將所教的物體或單詞顯現出來,刺激他們的感官,增強印象,這無疑會引起學生極濃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聲音和形象相結合,語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學生仿佛進入了語言活動的真實情景,收到了很強的臨場效果。通過耳濡目染,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識記能力,增強了學習效果,把枯燥的語言學習變成了輕松的欣賞。

四、利用課外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第10篇

形式 單詞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005(2013)02-0329-02

1 運用多種形式呈現單詞

小學英語教材的單詞都是淺顯易懂,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師根據需要,以不同形式呈現單詞,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可以為單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下面介紹幾種單詞的呈現方法:

1.1直觀呈現。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課堂中除了語言環境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通過生動形象的直觀事物輔助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多媒體課件等這些形象化的事物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使學生把英語與實物直接進行聯系,便于他們理解詞義,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如:教coffee這個詞時,我在課前準備好一杯熱咖啡,并事先不讓學生知道。當要教coffee這個詞時,我先拿出單詞coffee讓學生拼讀,當學生們整齊地把這個詞拼讀出來后,我馬上亮出裝滿熱咖啡的杯子說:“coffee!coffee!”學生們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爭先說出其中文意思:“coffee!咖啡!”我一邊讓學生操練,一邊讓讀得最好的學生品嘗一口杯中的熱咖啡,只見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一個被提問到的學生喝了一口咖啡,滿臉陶醉地說:“coffee!coffee!Very good!”這時,整個班的學習熱情高漲飽滿,全班一起有節奏地朗讀著:“coffee!coffee!”每個學生的臉上都洋溢著新奇、興奮的笑容。

1.2肢體語言呈現。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要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和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知英語,體驗英語,實踐英語,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和相互交流。現行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可用活動來體現的單詞。在人類交往的過程中,肢體語言也是一種很好的形式。肢體語言呈現法通過動作、表情、聲音等呈現單詞、表達單詞的意思,學生開始可以通過模仿老師的動作和單詞讀音學習單詞,進而可以自由發揮動作,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師和同學表達單詞的意思。如在教學rabbit一詞時,我用手模仿兔子的耳朵,一邊跳,一邊向學生示范rabbit的讀音。又如,在教skate,ski,climb等動詞時,我就直接做動作,讓學生邊聽邊看。我做出滑冰的動作說:“Skate! Skate! I like skating.”我還可以做出攀巖的動作說:“Climb! Climb! I like climbing.”

1.3謎語呈現法。謎語因其趣味濃厚、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深受孩子們喜愛。因此,利用謎語來呈現單詞,能給學生一個極為深刻的印象,便于記憶。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開發智力,寓教于樂。例如,在呈現單詞clock時,我讓學生猜:“I have two hands and a face, but no arms and legs. What am I?”學生們聽了,好奇心十足。不一會兒就有學生想到這個物體,但是不會用英語說,此時我利用這一興奮點,揭曉謎底并板書,學生們便很快投入到單詞clock的學習中來了。

2 運用各種手段鞏固單詞

在呈現了單詞,學生掌握了單詞的讀音后,我們就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記憶,運用各種方式操練鞏固單詞。要讓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說單詞,而不是被迫機械地模仿單詞讀音,就必須用多種富于變化的練習讓他們喜歡開口,樂于開口,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 傳授學生巧記單詞的方法

有句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時候,也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知識的方法。

3.1注意聯系,以舊帶新。學生學習的單詞有了一定的量后,在教學新單詞時,我們要注意新單詞與學生已學過的單詞的聯系,作出及時的歸納總結工作,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例如,我要教學生right這個單詞,由于之前學過另一個單詞light,因而我可以先把light和right這兩個單詞同時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單詞有什么相同之處。本來right對于學生來說是個陌生的單詞,這樣一比較起來,學生就會覺得這個單詞有點熟悉,只要把light的第一字母換成r就可以了,因而不用5秒鐘就記住了。

3.2分音節記較長的單詞。現在學生所學的單詞量多,有些單詞還很長,難以記憶,這個時候如果教會學生劃分音節去記憶單詞,那么記單詞的難度就可以相對降低。例如,記watermelon這個單詞,就可以這樣分water-melon;記butterfly這個詞,就可以分為butter-fly;記weekend這個詞,就可以分為week-end。

第11篇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檢測 英語角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英語測驗可以嘗試用活動代替試卷,這樣更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促使英語課堂更加活躍,不再那么死板。

1、小學英語教學的目前既是讓學生對簡單的英語能夠聽說認讀,同時也是為初中英語做好準備,為此,英語學習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這樣負面的影響是深遠的。

2、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主要用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對它的應用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而在這種環境之下對英語的要求比較低,比較隨意,然而現在的考試偏離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過早的一些語法知識滲透,讓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們很容易就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厭惡。為此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而不是給入門者當頭棒喝。

活動形式和類型可以是多種多樣。比如應用于課堂的傳統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學生明確了所學知識的用途,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所學內容,課堂不再枯燥、乏味,不再只是單調的英語字母和單詞,我們讓英語字母和單詞開始跟我們對話,使整個學習“活”起來,自然學生對英語不再抗拒,因為在他們心里,英語課堂是放松的時間,而不是煎熬。

當然通過活動來檢驗學習的質量,課堂中活動的應用至關重要,單純依靠傳統的形式還不夠,這就需要英語教師自身的不斷學習,而學習的內容即為英語國家文化、習俗,通過對這些的了解設置活動,融入了英語文化、習俗的課堂、課外活動對學生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如最基本的英語角、舞臺劇等。英語角是最基本的英語口語交流模式,它具有隨意性,無論是說話的內容還是說話的對象,都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自由選擇,在不一樣的環境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學生會有成就感。這將促使以后更努力的學習,還會帶動整個學校學習英語的風潮。由于鄉鎮小學的學生很難體會到英語環境中對話,我們可以制造這種環境,既是英語角。

舞臺劇對于老師并不陌生,簡單的舞臺劇制作其實并不費勁,我們可以書本上每個單元c部分的story time 為背景,幾個小短片聯合起來就是一個微舞臺劇,我們可以發起整個學校英語班級競賽,通過評比的方式獎勵優勝班級,激發學生的熱情,同時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六一兒童節等一系列大型節日活動,組織一兩個小型的舞臺劇,讓所有的學生都感受到英語帶給我們的樂趣,渲染學習英語的氛圍,掀起學習英語的。

活動的準備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里,老師只是充當一個策劃,制作出整個活動的概況,分配好學生的職務,具體工作就歸之于學生,整個活動最終的實施者是學生,受益最大的也是學生,事無巨細,活動的組織將充分展示、培養學生內在的能力,隨之帶來的不僅僅是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還包括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

從小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看,現在的學生都充滿表演欲,渴望展示自己,渴望展現自己的優勢,通過表演找到在同學們中間的位置,獲得同學的肯定,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感,從而更加自信。然而,現在的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給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太少,我們何不通過英語學習來滿足、化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這一難題,讓我們的學習變得不再教條、死板,而是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題、為學生服務,我認為這正是我們---作為一個老師應該關心和研究的問題。

由此可見,組織各種類型的英語活動,無論從活動的內容、組織過程還是作用來看,都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何不變通一下,將傳統的試卷改變一番,用活的語言跟學生對話,使學生的學習環境五彩斑斕。

總之,我認為我們應該想法設法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這個環境需要融入英語這門語言,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英語的作用、英語帶給我們的樂趣,而不是整天對著課本,和一個根本不存在、虛擬的人對話,這會讓學生模糊學習英語的目的,也許不只一個學生會問:英語到底能帶給我們什么?

事實上,從小的方面來說,學習英語就是讓我們能在生活中運用自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而從大的方面來講,有利于各種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整個世界更好的融入在一起,各個國家、團體之間獲得更多的理解、包容,最終達到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共同發展的目的。

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不想我的課堂好似地獄,學生們談課色變;更不希望我的學生被動接受不快樂的課程。經過兩年多的從教,通過我的觀察、分析,如果每個老師能夠轉變自己的授課方式、授課理念,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法,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以組織活動為主要方式,我相信,學生們會重新燃起學習英語的激情,同時學習成績必定會是理想的結果。

第12篇

大部分學生將英語學習看成是課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教師布置的口頭作業(聽磁帶,讀課文),大部分學生不能認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讀”當作業,在家長問起時就以“我們英語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來搪塞家長。而小學階段開設的英語課較少,因此學過的課文沒有及時復習鞏固,很快就忘記了,對今后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2 朗讀教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持續性差,興趣易變、不穩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學生,學生會在反復的訓練中感到枯燥,在繞口的朗讀面前失去信心。

2.1 正確優美的示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練習,以自身優美、純正的語音、語調感染、熏陶學生,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在教師示范的時候要讓學生靜聽并注意觀察口形。當然還可讓學生多聽英美人士的朗讀錄音或觀看有關影碟,然后模仿練習,激發他們的表現欲。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相對較低,讓學生真正用心聽錄音就顯得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從小處、細處入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例如,在學生聽單詞錄音時,教師可以運用辨音活動訓練學生,也可以在播放錄音的同時,教師隨著錄音出示不同的單詞,如果單詞和錄音播放內容相同,學生就大聲跟讀,如果單詞與錄音播放內容不符,則不跟讀。在聽對話錄音時,教師可以在播放錄音前,先不讓學生看書,只讓學生看圖聽音,并提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聽后再回答問題。

2.2 形式多樣的朗讀,帶給學生朗讀的樂趣。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針對學生好動、爭強好勝、愛表演等特點,根據朗讀材料的特點,積極運用情景、游戲、多媒體、獎勵等手段。盡力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朗讀的持續注意,還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使學生樂于朗讀。如在教學PEP BookⅣUnit4 It’swarm today.Part B Let's learn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新授單詞時先采用聽錄音跟讀,操練時采取開火車朗讀(在開火車朗讀的過程開展各組之間的競賽),并且發現語音語調特別好的同學讓其進行領讀。在單詞教學完畢后,可以為鞏固操練所學單詞句型教師出示自編的chant,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V? Sunny,sunny,It’s sunmy.tt's suny' in Singpo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V'? Cloudycloudy, It's cloudy.It's cloudy in SYdendy.What's the weatherlike todaV'? Windy,windy,It's w/ndy.tt's windy in Beijing.Whn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Rainy, Rainy,It's rainy.It'srainy in Lond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V?Snowy,snowy,It's snowy.lt's snowVtn Moscow.

由于chant的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所以學生樂讀,并樂于表現。教師領讀幾遍后便有學生要求表演。在教學對話時可采用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如不同年齡的人物用不同的聲音來讀,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語速來讀)、感情讀(用不同的感情來朗讀,悲傷的,興奮的,快樂的,憤怒的等等),比賽讀(男女賽讀、挑戰讀等)、接龍讀等。一單元結束后還可開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語演講比賽”“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動。只有這樣,小學生才會在豐富多彩的訓練中增強對英語朗讀的興趣和信心。

3 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培養

3.1 大聲讀。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和節奏感;大聲朗讀還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和記憶的加強。聲音太小或沒有聲音不能稱其為朗讀,當然也不提倡聲嘶力竭的朗讀,這樣會影響注意力、體力,削弱記憶與理解,極易造成疲勞,不利于持久學習。

3.2 跟錄音讀。錄音磁帶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錄制而成的,語音語調相對比較規范、純正,對于初學英語者,應盡可能多地多聽、多模仿,增強感性認識,感受不同角色的語調、語氣、音質和感彩等,把好語言的“入門關”。然而聽錄音比較枯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善于聽錄音的習慣。由于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在學生學英語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與孩子開展“我和媽媽比一比”的活動,激發學生聽錄音的興趣。有些家長英語比較好,在聽錄音跟讀的過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時存在的問題,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長雖然沒有英語基礎,但能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3.3 用“心”讀。用“心”讀首先要做到用“心”聽。小學生模仿能力強,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聽到教師或錄音的示范發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讀,但往往發音不準確,還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因此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訓練學生仔細聽教師的示范發音,提醒學生邊聽發音,邊注意觀察教師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過程中要求學生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與大腦并用,最初可能達不道這個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達到“口到――心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3.4 及時讀。由于小學英語課時少,洲練項目又較多,課內朗讀訓練是有限的,把朗讀延伸到課外勢在必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的第一個“遺忘曲線”表明:人們對于所學習的材料,最初的遺忘曲線是“急劇下降”的,但隨著時間的進展而逐漸減慢,也就是說,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們要“及時復習”。因此,放學回家后及時放錄音,并反復跟讀,及時地復習一下剛學過的教材,這樣效果較好。但是小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弱,往往需要家長的監督以及教師的一些檢查和鼓勵的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等時間向學生家長說明“朗讀”對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的重要性,教給家長監督的方法,指出學生在家中朗讀英語的要求,然后每次上完新課或階段復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家校通”這一平臺向家長發送“朗讀作業”,家長監督簽上評價和日期,見下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湖口县| 磐石市| 赫章县| 浑源县| 台山市| 禄丰县| 嘉峪关市| 中阳县| 德化县| 泰和县| 都昌县| 霍州市| 德州市| 惠水县| 崇义县| 乌拉特后旗| 新竹市| 达日县| 泸定县| 平顶山市| 兰考县| 沈阳市| 鸡泽县| 拜城县| 泸溪县| 滨海县| 乌兰县| 呼玛县| 察隅县| 通城县| 灵丘县| 墨竹工卡县| 通城县| 毕节市| 津市市| 庆元县| 金阳县| 武夷山市| 屯留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