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03: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除夕詩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共內人夜坐守歲》——徐君倩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摧。
《賣癡呆詞》——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穰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
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榆。
櫟翁塊坐垂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
描寫除夕之夜的詩句精選《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作者】:龔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慶宮春》【作者】:姜夔
紹熙辛亥除夕,予別石湖歸吳興,雪后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后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铦①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闋,蓋過旬涂稿乃定。樸翁咎予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于詩,所出奇詭,予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馀解。
《蝶戀花》【作者】:晏殊
南雁依稀回側陣,
雪霽墻陰,
偏覺蘭芽嫩。
中夜夢余消酒困,
爐香卷穗燈生暈。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歡,
未免縈方寸。
臘后花期知漸近,
寒梅已作東風信。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托须S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唐 曹松《江外除夜》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宋]姜夔 細草穿紗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描寫除夕之夜的詩句推薦《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 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守歲的古詩
《守歲》 南朝梁·徐君倩
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勾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烈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客中守歲詩》 唐·白居易
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
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
畏志偏警節,防愁預惡春。
故因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馨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除夜》 唐·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守歲》 唐·李治
今宵冬律盡,來朝麗景新。
花馀凝地雪,條含暖吹分。
綬吐芽猶嫩,冰臺已鏤津。
薄紅梅色冷,淺綠柳輕春。
送迎交兩節,暄寒變一辰。
守歲的意思-守歲要守到幾點?
傳統的守歲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F在一般來說,守歲時間過了12點就可以睡了。
守歲的意思
2、送你一件紅色的毛衣: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領子,如意是袖子,快樂是絨線,口袋里是思念,穿在身讓溫暖包裹著你,幸福度過新年!
3、元旦到來之時,贈你一棵愿望樹,上面結滿開心果,幸運梅,甜蜜瓜,富貴棗,溫馨李,幸福桃,祝你天天開心好心情!
4、爆竹一聲響,平地起炸雷,今夜如同白晝一般,熱鬧非凡,一切都是因為這是個特殊的夜晚,除夕夜,為您送上新年的第一聲祝福,愿你快樂開懷,吉祥如愿。
5、春聯紅紅火火,年畫漂漂亮亮,財神笑笑嘻嘻,門神威威嚴嚴,爆竹噼噼啪啪,年飯噴噴香香,全家團團圓圓,過年喜喜歡歡,除夕吉吉利利,全年興興旺旺!
6、要過年了,我沒有送去漂亮的冬衣;沒有浪漫的詩句;沒有貴重的禮物;沒有玫瑰的歡喜。只有輕輕地祝福請你牢記:祝你在新年里萬事如意!
7、福氣滿滿;快樂連連;萬事圓圓;微笑甜甜;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好運、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祝你過一個幸福的新年!
8、全家和和睦睦,全年開開心心,一生快快樂樂,一世平平安安;天天心情愉悅,歲歲喜氣洋洋!
9、花開花謝,此消彼長,云卷云舒,又是一年。愿時間更替帶給你美麗心情,飄送著我的祝福,縈繞在您的身邊。祝你新春快樂!快樂每一天!
10、祝福加祝福是無數個祝福,祝福減祝福是祝福的起點,祝福乘祝福是無限個祝福,祝福除祝福是的祝福,祝福你新年快樂幸福平安!
11、除夕傍晚最后一抹夕陽是我對你真誠的祝福,大年初一第一縷陽光是我對你衷心的問候,鼠年第一聲鞭炮聲是我對你美好的祝愿,愿你鼠年幸福快樂。
12、“瑞雪兆豐年”。愿片片潔白美麗的雪花,帶著我良好的祝愿,飛到您的身邊,祝您新年如意,事業發展!
13、除夕到,精彩節目紛紛上演:唱的,不是歌聲,是快遞的傳播;跳的,不是舞蹈,是歡樂的蔓延;演的,不是小品,是祝福的心聲。祝您春節玩得逍遙!
除夕古詩詞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新年有感】
錢來蘇
金甌何事告凋殘,此責當涂敢自寬。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滿地瘡痍不忍看,三邊耕織有余歡。
勤勞無逸能興國,士馬騰歡敵膽寒。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
天上風云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詞】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迎春】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除夕詩句賞析除夜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詩人客居他鄉,油然而生孤寂的思鄉之情,但詩人撇開自己,從對方入手,想象故鄉親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這種反客為主的寫法,即為反襯手法。除夕之夜,“獨不眠”、“轉凄然”、“思千里”,還有一層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歲,包含了詩人年復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當時的王安石正致力于改革,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 還能體現出他的執政態度。
守歲——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宋代大詩人蘇軾的《守歲》,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于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細說古代人寫除夕《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甄傳》的原著作者流瀲紫對古詩詞頗有研究,她在小說和電視劇中都大量使用了經典詩句,讓觀眾嘆為觀止。
《甄傳》經常出現經典詩句
正在熱播的《甄傳》中,李白的《長相思》、白居易的《長恨歌》、宋朝張玉娘的《蘭雪集》、李商隱的《菊》等都有出現,在甄剛出場時,自解名字蘊意“一裊楚宮腰”,取自宋蔡伸《一剪梅》,“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被实刍貞绮⒎Q贊她時則稱:“柔橈,嫵媚裊。你果然當得起這個名字!”這兩句則來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與皇帝結緣的除夕夜,甄在倚梅園中念了兩句詩“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來自唐末詩人崔道融的《梅花》。
有趣的是,故事中皇上寵愛甄,贊她美貌時念到的詞正是贊頌宮廷妃嬪的詩句,如杜甫的《虢國夫人》和唐玄宗的《好時光》,而皇上懷念已逝的純元皇后時念的詞,則出自乾隆的《述悲賦》,這首詞正是乾隆哀嘆亡妻之作。
《詩經》經典段落被大量引用
記者發現,原著作者流瀲紫對《詩經》有著特別的偏愛,眾多網友對劇中大量出現的詩詞極為喜愛,隨著劇情播出,網友開始搜尋出處,引發人們對《詩經》重讀。
《甄傳》中涉及《詩經》中的大量段落,安陵容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摘自《詩經》,這段曾在電影《夜宴》中為周迅所唱,講述女子暗戀的故事,其中的那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深得讀者青睞。除了《越人歌》,劇中還涉及了《詩經·國風·鄭風》中的《女曰雞鳴》、《詩經·邶風》中的《擊鼓》等。劇中,甄失寵后決定抽身而退,傷心吟誦“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也來自《詩經》,而甄在與皇上訣別時心碎至極,脫口而出的《訣別書》則來自漢卓文君之手,“朱弦斷,明鏡缺,朝露,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
作家流瀲紫:
《紅樓夢》讀了十幾遍
很多觀眾發現,流瀲紫在一部作品中大量借用古代典籍、唐宋詩詞的做法,和曹雪芹寫《紅樓夢》如出一轍。對此,流瀲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始終是《紅樓夢》。我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里,沒讀過太多書,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們很注重家庭教育,培養了我自強、自立的性格,也培養了我良好的閱讀習慣。小時候,我通常沒有太多的錢來買書,更多都是站在書店里把自己喜歡的書快速讀完。”
至于寫作風格,流瀲紫說:“向《紅樓夢》致敬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我從小到大看《紅樓夢》十幾遍,為曹雪芹的才華所傾倒并景仰他。我寫古代言情小說的文風也深受《紅樓夢》影響,可以說《紅樓夢》是我文學寫作之路上的啟蒙之作?!?/p>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除夕的夜晚,在漫天飛舞的煙花中告一段落,12點,敲鐘吧,我們,又長了一歲,祝愿孩子們更加懂事,祝愿青年們更加健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1新的一年來到了,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今天是除夕。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人們正上山避難。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跋Α贝篌@失色,狼狽逃躥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這就是關于年的傳說,這個習俗就一直傳到了現在,
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在這一天晚上,我們就可以領壓歲錢了,我多么希望,馬上就是晚上,漸漸的天暗了下來,我欣喜若狂早早的回家了,一回家我就給爺爺和奶奶拜年,我說“爺爺奶奶祝你們新的一年快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睜敔敽湍棠涕_心的笑了起來。高興地給我了一個大紅包。我也非常的開心。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在一起。我們一家人都開開心心的在一起。
到了晚上的十二點耳邊的鞭炮身此起彼伏……
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2今天是年三十,在除夕之夜跟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著過年,盼望著長大,但時間老人總是放慢腳步緩緩而至。有時我真想直接把日歷翻開將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跟爸爸早早來到爺爺家,跟爺爺一起貼春聯、貼福字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么除夕有何來歷呢?通過網絡我了解到: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害怕紅色跟響聲。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大紅鞭炮,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隨著家家戶戶飄溢的菜香味,鞭炮聲逐漸響起。時而隱隱約約漸行漸遠、時而轟轟隆隆愈走愈近、時而密集時而舒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在快樂的忙碌著。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個一廚房協奏曲。我跟弟弟來到院外欣賞著同樣快樂的夜空。五顏六色的煙火金光四射、星星點點裝扮著夜色中的天空。
夜晚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多么美麗的夜晚啊!都讓我們變得目瞪口呆了。在媽媽的一再催叫下,我跟弟弟回到餐桌旁。隨著叔叔點燃鞭炮,我們的家庭除夕大宴開始了。迎著大人們的一張張笑臉跟祝福聲我跟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嘗著每一道年夜菜。我舉著杯子跟每一個人碰杯,給他們拜年也同樣送給他們吉祥的話語。
當八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共同圍坐在一起欣賞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陣陣歌聲、一串串笑聲中,大人們一邊交流著一年的辛苦跟收獲一邊包著初一的餃子而我跟弟弟卻是邊唱邊歌,完全融入到節目中了。不知不覺中十二點的鐘聲又快敲響了,鞭炮聲再一次驟然響起,我們全家人一起倒計時、一起歡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在共度今宵的歌聲與微笑中,聯歡晚會結束了。凌晨我跟爸爸媽媽踏著新春的鞭炮聲回到我們自己的家。我想我會在夢中繼續我的快樂除夕的。
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3在除夕的夜間,伴隨著十二點來臨的倒記時,“10,9……1,0!”
我們向逝去的一年告別了,隨之我們迎來了充滿期望的新的一年。除夕夜,天空中綻放著一張張歡迎新年的美麗的“笑臉”,它們將天空變成了一幅亮麗的畫。
我立刻跑到窗邊,仰望著天空,只見幾只煙花在黑夜中綻放,猶如一朵朵鮮艷的花朵。我正沉浸美麗的夜空時,又有一只煙花奔向天空……綻放出另一朵嬌艷的花朵。之后又一只,兩只,三只,四只……他們就像戰場上的士兵,前仆后繼而又接連不斷的沖鋒。
一朵朵煙花把天空裝飾的絢麗動人。快看!那朵淡紫色的煙花。這是一朵小巧的煙花,它僅有別的煙花的四分只一大,但它卻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它的形狀、體積的大小和淡紫色美妙的融合起來就構成了一朵美麗的蝴蝶蘭花,優雅脫俗,不愧是四大優雅之花!看那一朵煙花!那是一朵美麗的煙花。它在空中綻放的時候的顏色是金黃金黃的,如同那剛剛做好的黃金一樣耀眼,如同那午時的太陽一樣散發光輝。
當煙花綻放后,卻變成了淡淡的粉紅色,粉的像那還留著露水的香水百合一樣紅,像那傍晚的晚霞一樣紅,在頭上卻是一顆耀眼的“星星”。站在這個煙花旁,你會看到一顆顆流星從天而降,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是真的流星呢!再看那朵煙花!那朵煙花是星星形狀的,它在空中歡快的綻放了,美麗的金黃色只在空中持續了三秒鐘,就慢慢的消失了,只留下像什么也沒有發生的夜空,孤零零的,一向堅持著沉默。
我看得入了迷,在嵌著月光的夜空中靜靜欣賞著這美麗的煙花。此刻,我想起了朱淑真的詩句:“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新歡入手愁忙里,舊事驚心憶夢中。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除夕夜,有鞭炮聲,有煙花聲,使春節過得有聲有色。有鞭炮,讓全世界人明白春節來了;有煙花,把擁有繁星的夜空點綴上了美麗的花紋……
啊!煙花真美!煙花在天空中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象征這舊的一年已隨著時光流逝過去,新的一年正悄然無息的走來……
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4如果在中國的除夕夜俯瞰這城市的話,你定會看到萬家燈火的壯觀景象呢。家家戶戶燃著溫暖的光芒,每扇窗戶后都是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他們溫馨地談笑,舉杯歡飲,互相拜年,一派其樂融融的幸福。除夕應當充滿年味才對。
然而這不是我家的除夕。于我而言,除夕夜不過是一個特殊的時間點,是甚至有些冷清的假期。除夕令我感到乏味,甚至抗拒。因為對我來說,“團圓”是個有些遙不可及的愿望。
這年除夕的上午,我正期待著有沒有奇跡發生,然而爸媽各一通電話再一次粉碎了我的幻想?!巴砩虾苊Γ绨?,大概初三初四才能來看當你?!背錆M歉意的聲音讓我心下一片苦澀。每一年春節,服務行業的父母總是在為了人家的年夜飯而奔忙,自己只能等半夜回到家煮一鍋方便面。而我,每每這時總是在外婆家,無聊地看著令人眼皮打架的春晚,許下不現實的愿望。
我穿著棉拖鞋走到院子里,看著早已掛好的年飾正張牙舞爪地紅著。我一邊心里默數沒有相驟的年頭,一邊向外走去。只見外公和外婆正在院子的煤爐上支起一架鐵鍋,一旁的茶壺噴著蒸汽,“嗒嗒”的切菜聲不斷回響,不大的院落煙霧迷蒙,伴隨著魚香鉆入鼻腔。這是除夕的味道嗎?這酸咸的魚的味道。
入夜,我和外公外婆圍在桌邊,儀式感滿地倒入飲料、碰杯。菜色是不可謂不豐盛的,魚雞豬應有盡有。三人道過祝福便動起筷子。外公用沒幾顆的牙嚼著花生米,吞咽時不忘咂咂嘴,然后在滿桌的蒸汽后緩緩開口:“要是他倆在就好了?!币凰查g,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分離的苦澀,過年的歡欣,以及餐桌的心酸,統統涌上我的喉嚨。我張了張嘴,沒有出聲。
午夜,窗外燃起煙花,照亮了無眠的夜。我把編輯好的信息發給了父母,用輕松的語氣,把這乏味的除夕中不算太好的滋味自己下咽。
“新年快樂,別太累,要早點睡覺。還有我想你們了?!?/p>
最新除夕夜主題作文六百字5耀眼美麗的煙火在空中閃爍,鞭炮聲打破了原本寂靜的縣城。每當這個時候,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候,我也不例外。今年春節,我跟隨爸爸媽媽,回到我的老家——云霄。
張羅完過年的東西,我們開始準備晚餐。云霄除夕夜大多數是吃火鍋,伯母是我們一家中最勤快的,她把螃蟹殺死,然后生剝,還能保證一丁點肉都沒浪費。我的工作則是洗洗菜,你別說,菜也不是那么好洗,一用力,菜葉就被撕破了,一大家子人忙活了半天,終于到了開飯的時間。
年夜飯除了云霄牛肉丸、螃蟹、青菜,還有牛肉、羊肉和魚蝦。牛肉丸QQ的,咬下去脆脆的,再喝上一口大骨頭湯,味道好極了。羊肉代表喜氣洋洋,魚肉代表年年有余,牛肉代表牛氣沖天,蝦代表蝦跳龍門。當然,主食不能少,伯母特意包了幾個餃子給大家吃,薄薄的皮兒,的餡兒,還有那澆上了大骨頭湯的精瘦肉,一入嘴,湯汁特別甜。一家人團團圍坐下來,在餃子的香氣里,一邊寒暄,一邊談笑。聽著屋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每個人紛紛舉起酒杯,互相祝福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門外鮮紅的對聯和剛剛掛起的大紅燈籠,與屋內紅通通的笑臉,共同詮釋著佳節的喜悅。
吃完飯,圍著電視機看春晚。等到十二點鐘,一家人開始放煙火,煙火把天空照得絢麗多彩。有的像流星轉瞬即逝,消失在祥和的蒼穹里;有的像火龍奔騰,直沖云霄;有的像仙女散花,把天空點綴得氣象萬千。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圈圈紅色的紙,點上火,啪啪啪地在地上響,害怕聲音大的我,躲在遠處看著,紅色的紙衣裂成兩段,迅疾地發出爆響,熱鬧極了,整個云霄縣沉浸在煙火與鞭炮聲中!
幸福也許就是這么簡單,一家人圍在一起煮菜吃飯,看看電視,敘敘舊。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放一放煙花爆竹,讓舊年的心事在喜慶的氣氛里,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讓新年的腳步在祝福與憧憬中,走進快樂的心田里,走向阡陌交錯的生活中。
南通市實驗小學四(2)班 趙天烺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那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悠遠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許許多多有特色的節日,如果把它們比作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那么,春節便是其中最亮麗的一枝奇葩。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關于春節的由來更是有很多說法,其中流傳最多的便是為了驅趕每逢除夕出來的兇獸—“年”,因此春節又稱為“過年”,也因此有了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多數是民間逐漸形成并流傳下來的。除了放爆竹以外,貼春聯更是沿襲至今。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春聯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寫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有些人家的大門上看到它的蹤跡。而春聯流傳至今,更是豐富多彩,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展現了偉大祖國欣欣向榮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有歌頌美好生活的:“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有表達美好祝愿的:“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等等。春節貼“?!弊?,同樣也是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代表了福氣、福運,幸福,寄托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還有很多人把“?!弊值惯^來貼,就是取的“?!钡梗5搅说囊馑?。怎么樣,我們的祖先很有才吧。除此之外,在祖國的各地,還有拜年、守歲、包餃子、蒸年糕、貼年畫等很多習俗,都表達了人們團團圓圓、歲歲平安的美好愿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著名詩句《元日》。不僅生動地告訴我們宋代過春節喝屠蘇酒和貼桃符的習俗,還寄托了詩人對新年的祝福。除此之外,從古至今描寫春節的詩句數不勝數,如北宋蘇軾的《守歲》、南宋文天祥的《除夜》 等,大多表達了人們過新年時的歡樂情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熱氣騰騰的團圓飯里,在一陣陣鞭炮聲中,在一句句祝福語中,又一年過去了,而春節的種種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我腦海里。我想我們不僅要傳承祖國的優良傳統,更要努力學習,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2、檢舉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3、《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4、《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5、丁卯元日——(清)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并無塵事到吾廬。
6、《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并無塵事到吾廬。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9、《元日·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10、《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
1.20xx鼠年元旦活動晚會的好詞好句大全
2.20xx鼠年新年祝福語古詩詞大全
3.鼠年跨年20xx元旦節祝福短信句子大全5篇
了解中國春節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的由來,感受人們過春節時的喜悅心情和歡樂氣氛。
二、調查時間
春節期間
三、調查方式
1、利用談話的形式,詢問長輩。
2、跟爺爺奶奶準備、干活,親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來。
3、查閱資料,了解春節習俗。
四、調查內容
1、除塵
臘月二十四這天,爺爺早早把我叫起來,我們一同打掃衛生,房間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徹底清掃一遍。我問爺爺這時打掃有什么講究呢?
爺爺告訴我說: “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撣拂室內塵垢蛛網,清洗鍋碗瓢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年前打春時,各家再忙也得趕在打春前徹底整理一下室內外衛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掃了,防止把新春的財氣、新春的喜慶掃了出去?!?/p>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這天,吃過早飯,我就和爺爺忙著貼春聯和福字。
“爺爺,‘?!譃槭裁匆怪N呢?”
“哈哈,這是因為‘福’到了”。“哈哈……”“哈哈……”
“爺爺,你給我講講貼春聯的來歷吧!”
“你呀應該多讀書了,等會兒我給你一本書,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原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帧4汗澷N“?!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3、守歲
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點心應有盡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奶奶說,你這孩子,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還要守歲呢!
“守歲什么意思?快給我說說?!?/p>
爸爸說:“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p>
我們有說有笑的吃著年夜飯?!皨寢專O果我們總吃,今晚你怎么還擺一大盤呢?”“這你不懂了吧,這叫作‘平平安安’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說法”。
“年夜飯這么有講究?”我纏著奶奶給我說道說道。
原來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現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看晚會,談笑暢敘。
4、放爆竹
12點的鐘聲剛敲響,爸爸就去點響了鞭炮,“啪”“啪”……聲音真大,我趕緊捂住了耳朵。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后,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媽媽、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齊齊,我們出去拜年了。我之所以這么積極早起,是因為這一天我會收到好多的壓歲錢。
通過查閱資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許多知識。新年的初一,人們穿戴整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關鍵詞】詩歌鑒賞 “泡”詩 讀寫結合
詩歌鑒賞是高考語文卷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中一直困擾著師生的難啃的骨頭,耗時耗力不可謂不多,但收效甚微,每年高考這一塊極低的得分率總是令人頭疼不已。如何突破這道難關也便成了師生們的一塊心病。
問題出在哪里呢?反觀我們的教學或許能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在詩歌的復習中,我們所做的工作往往是尋找大量的題目反復訓練,并在練的基礎上,盡可能將這些古詩詞從字詞到思想感情到藝術特色逐一精細講解,總結出許許多多的規律和解題方法,再死記一大串術語,以便考試時照貓畫虎,希望通過這種大運動量的訓練,以多取勝。應該說,記憶好的同學,如果運氣好,考試又恰巧碰到了,回答也還可以差強人意;但碰不到呢?在浩如煙海的詩歌中,靠摸彩式的“撞大運”,“撞”到的概率能有幾何?
因此,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學生是否讀懂、能否讀懂、怎樣讀懂,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幫助學生找到一條打通詩歌語言“障壁”的途徑,讀懂詩歌,闖過鑒賞的第一關。不能“破門”,何談登堂入室?
破門之法在哪里?就在“泡”。古典詩歌是濃縮的精華,像茶葉,需要慢慢地泡開,然后才能品嘗、欣賞。如果我們能夠教給學生一種方法,讓學生把一首古典詩歌演繹得如同現代詩歌或者現代散文一樣,再去解題還會有太大的困難嗎?這就是“泡”的要旨所在。
“泡”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化簡為繁。古漢語單音節詞比較多,化簡為繁就是把每一句詩中單音節的詞(除明白易懂的之外)逐一拎出來,用雙音節或多音節詞替代,甚至把它變成短語或句子,使之現代漢語化。第二步捋序重組。詩歌為了音律需要,往往會打亂正常順序,進行超常規“鏈接”,從而給詩歌的閱讀帶來一定的困難。因而,化簡為繁后就要根據詩意調整順序,重新組合。有時甚至還要合理補白,適當豐富,用現代漢語把詩句的意思表達出來。第三步整合、分析、鑒賞。將“泡”出來的各句意思連成一體,去弄清其所寫之人、物、事,分析其所表達之情和理,解說其所運用之法與術。
為了解說方便,這里試以唐代詩人高適的一首詩作為例子。
除 夜 作
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這首詩在遣詞造句和藝術表現方面都有特色。譬如首句中一個“獨”字,末句中一個“又”字就很有表現力,可圈可點;而情感表達上的曲筆運用也頗有新意,獨具魅力。假如這樣的問題出現在試題中,我們就可以按上述三步驟來解析詩歌,回答問題。
《除夜作》是一首七言絕句,共28字。其中“旅館”、“凄然”、“故鄉”是雙章節詞,可以不用“泡”?!昂问隆?、“明朝”、“一年”雖不是雙音節詞,但極為常用,也無須“泡”。那么所剩也就寥寥十數字而已。
第一句:“旅館寒燈獨不眠”――“寒”,寒夜、寒氣、天寒地凍,這些意思兼具,寫的是一種感覺,除夕夜天寒地凍,我感覺寒氣逼人;“燈”,燈燭、燈光,旅館里搖曳著如豆燈火,一片昏黃,這是視覺所見;“獨”,孤獨、獨自,描述的是一種心情,“獨”對孤燈,形影相吊。這就是第一步,化簡為繁。
接下來就是調整次序,重新組合,用現代漢語把這些意思合乎邏輯地表達出來:“除夕的夜晚,寒氣很重,我一個人寄宿在旅館里,面對著如豆的昏黃燈光,孤苦寂寞,寒冷無依,輾轉反側,不能入睡。”一個獨自在除夕夜里咀嚼著孤寂的悲涼的詩人形象是不是栩栩立在我們的眼前?
下面各句如法炮制,可逐一去“泡”,這里擇其要而言之。如“客”是作客、客居、漂泊在外的意思;“心”說的是作客的心情、游子的心緒。這第二句是自問形式:“我這個游子的心里究竟因為什么事情變得如此凄涼憂傷呢?”三、四句則是自答?!八肌保撬季w、思念、期盼;“千里”,可以說是路程,也可以說是千里路程之外的游子。思緒越過萬水千山,思念千里之外的游子,表達的是在這萬家團圓的特殊的夜晚,來自千里之外的故鄉親人對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念?!八W”不需要解釋,但霜鬢是誰的呢?這可能應該指兩方面,一是自己思念家鄉親人頭發白了,一是家里的親人思念自己頭發白了。一個“又”字很值得玩味?!坝帧?,說明已經不是一年,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寫出了漂泊日久,又暗含著度日如年的況味。在這一年又一年的漂泊和思念中,家人和游子都已經“朝如青絲暮成雪”了,讓我如何能安眠呢?
現在可以進入第三步――整合、分析與鑒賞了:
除夕的夜里,寒氣很重,我一個人孤獨地寄居在旅館里,面對著如豆的昏黃燈光,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寒冷無依,無法入睡。
漂泊的游子啊,我的心里為什么變得這么凄苦憂傷?啊,原來,今天是除夕了。
故鄉的親人在今天特殊的夜晚,正思念我這個遠在千里之外,漂泊無依的孤苦游子呢。
在這一年又一年的漂泊和思念中,家人和我都已經“朝如青絲暮成雪”了。這讓我如何能夠安眠?
經過這樣一“泡”,詞語障礙掃除了,詩意便不再朦朧,其漂泊的孤苦無奈和深切思鄉之情也就變得一目了然了。我們說“獨”字用得好,從“泡”后的文字看,不就是因為富有張力、蘊含豐富嗎?它既指孤獨的人,也指孤獨的心。且暗含著一人孤“獨”與“眾人團聚”的對比,突出了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寂之感。同樣,“泡”后,藝術表現手法也顯豁明朗了。譬如運用曲筆從對方著眼,通過寫對方來寫自我。明明是自己思念家鄉親人,卻偏偏說“故鄉今夜思千里”,是家鄉的親人在思念自己。這種手法與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異曲同工。再有設問的結構形式,突出了自嘆自憐,把無處傾訴、無人傾訴的滿懷愁緒表達得哀婉動人。
綜上所析,回頭解答前面所設問題,是不是變得很容易?哪里還需要靠“題海戰術”去撞大運呢?
從鑒賞的角度說,“泡”的工作可以算結束了,但從語文學習上說,任何一種方法都應該追求效益最大化?!芭荨痹姷耐瓿?,正是再創作的開始。我們要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以寫增效,使學習成為立體的、一舉而多得的思維活動。下面將《除夜作》用現代散文的形式來演繹一下:
今天是除夕。千門萬戶大概都已經是闔家團圓、一堂歡聚了吧。只有我,還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在這寒氣逼人的夜晚,一個人守著旅館清冷的四壁,如豆的燈光。窗外,夜風嗚嗚,如泣如訴,我瑟縮在床頭,難以入睡。只覺得冷,從四肢一直冷到心里。客居在外,萍飄蓬轉,哪一天有過在家的溫馨?為什么今天卻偏偏感到了別樣的凄惶憂傷?是什么觸碰了漂泊者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呢?呵,原來是被一路風塵壓在心底的鄉思,在這冰寒的除夕一點點地復活,泛起了一輪輪漣漪。我那曾經給予我無窮溫暖的親人們,此時正把那殷殷目光投向茫茫的暗夜,一路尋找失落在千里之外的不知是哪一個驛站的孤獨的靈魂。當晨曦穿透寒夜的窗欞,新的一年的漂泊便又開始了。歲月的風霜是那么多情,又那么無情。它多情地留在了我的鬢角,伴隨著我流浪的腳步刻下生命的印跡;它又無情地染白了我那遠方親人的縷縷青絲,永不復原。
啊,除夕,孤獨的除夕!
1.修身養性型文化旅游。修學型文化旅游,其實就是游客修身養性的一種文化旅游,一種擁抱大自然、洗滌心靈、感受大自然魅力的文化之旅。古代樂山的文化旅游由此拉開它發展的序幕。從漢代到明清,古代樂山各種秀麗的風景,誘人的名山勝水得天獨厚,自古就吸引著我國四方的文人騷客們到此一游,一飽眼福。到唐朝時期,由于唐朝是我國古代政治文化經濟發展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許多文人騷客尤其是詩人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是興致大增。此時正好驗證了一種世人的口頭禪:自古詩人必到蜀,到蜀必到嘉州游。唐朝時期,到過嘉州的詩人非常多,既有邊塞派詩人岑參,現實主義派詩人杜甫,還有浪漫主義派詩人李白。這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到此以后詩性大發,紛紛留下了諸多千古流傳的名言美句。如其中關于峨眉山的美譽,詩人們贊不絕口,主要有李世民的《秋日》、駱賓王的《疇昔篇》、陳子昂的《感語錄》、杜甫的《贈別鄭煉赴襄陽》、薛濤《思鄉》、白居易《贈薛濤》、鄭谷的《峨眉山》、韋莊的《贈峨嵋山彈琴女士》等詩句中,均表達了游客們對峨眉美景的不勝喜愛和絕美贊譽,同時也反映了修學型文化旅游的主體一般都是有文化素養的文人們,說通俗點,就是古代樂山山水文化旅游的主體一般是有身份、有知識、有品位的文人騷客們。到了宋代,這個時代是古代知識分子自稱最好的時代,一個文人不殺的政治寬松氣氛下,這種修身養性型的山水文化旅游得以繼續發展。到嘉州一游的詩人,有三蘇、陸游等大詩人,他們對景點贊美一樣都體現在他們美麗而感人的詩句中,其中關于峨眉山的詩句還是最多,如蘇軾的《白水寺》和《寄眉峰》、陸游的《丁冬院汲泉煮茶錄》、范成大的《過燕渡望大峨有白氣如層樓拔起云從中》等等,無一不是對美麗峨眉山喜愛之情的真實流露和內心話語的充分表達。到了明清時期,文人修學型文化旅游之風繼續發展,這種發展仍然可以把他們所寫的各種詩句記載作為歷史的見證。如明代人蔣超的《峨眉山志》、明代進士胡世安的《登峨山道里記》等均對峨眉山的美麗大加贊美。從以上各個時期的文人們到樂山旅游留下的各種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們對古代樂山所有景區中,唯獨對峨眉山青睞有加、情有獨鐘,可謂至愛。可見,當時文人們到樂山修身養性的主要去向是峨眉山,這為峨眉山成為以后樂山山水文化旅游發展的主要景區埋下了歷史伏筆。
2.宗教型文化旅游。這是一種非常富有特色和個性的民間信仰祭司型文化旅游活動。這種文化旅游得益于佛教傳入中國和道教的產生發展傳播。由于人們對佛教的信仰,古代樂山在峨眉山這個主要景區很早就修建了很多寺廟,以后逐步增加。承載古代樂山宗教文化旅游資源和功能的寺廟,開始建立在東漢那個動蕩的年代,興起于文化繁榮思想相對開放自由的唐宋時期,鼎盛于封建社會的晚期明清時期,一共修建寺廟有200多座,占整個峨眉山寺廟的三分之二以上,比較有名的有普光寺、光相寺、中鋒寺廟等景點,以及修建耗時九十多年的樂山大佛。這些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資源都深深地吸引了各地游客,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宗教型文化旅游在唐時期發展極快,其發達得益于對這種佛教文化旅游資源貢獻最大的唐朝時期有名的惠通大師,在他的帶領下,峨眉山的許多寺廟才得以建立,并賦予濃厚的佛教文化特色。古代樂山的道教文化旅游還早于佛教文化旅游,雖然沒有佛教文化旅游發達,但一起構成了樂山古代宗教文化游,促進了古代樂山宗教文化旅游的繁榮。
3.民俗風情型文化旅游。和古代成都一樣,古代樂山是一個民俗風情多姿多彩的好地方。這主要體現在一年四季的每一個節日里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各地精彩紛呈的廟會活動。具體說來,這兩種民俗文化游情況如下。在一年四季的各個節日活動中,古代樂山民俗風情展現得豐富多彩。這在樂山的地方志中有一些記載,如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民眾的祭神活動和拜長輩活動。清明節掃墓踏青、四月初的開秧節、五月初一到初七的炎帝會、五月十五大端午節、六月初的曬蟲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十二月的除夕等節日活動。這些活動至今還保存和延續,充分展現了古代樂山的民俗風情文化,也反映了當時的風情文化旅游多是當地參與為主。另一種反映古代樂山民俗風情的是在各地廟會開放之時開展的各種活動和習俗,比如樂山城區里的春會、皇會和城隍會等等廟會,鄉村里的廟會如春燈會、清明會、腳桿會、八月會、賽牛會等。不過這些廟會的活動一般在過節時最熱鬧,在這些廟會活動中,各種樂山的美食特產紛紛展現在游客面前,如茶類、酒類和其他地方美食品會讓游客一飽口福和眼福。樂山古代民俗風情文化旅游非常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其宗教文化旅游和修身養性型文化旅游相比較,它的旅游主體具有全民參與性和當地性,風俗性、民間性味道十足濃厚。
4.探奇型文化旅游。探奇型文化旅游,這種在當時的文化旅游中不占主體,只是冰山一角,剛剛萌芽。但也開啟了古代樂山探究大自然神秘面紗的文化旅游,這一時期主要是探究峨眉山等景區的特有植物,如珍惜藥材類。樂山古代的探奇型文化旅游有點類似于現代科學考察文化旅游,所以可以將之看為樂山科學考察旅游的萌芽和開端。峨眉山是中國天生植物園,有著諸多神奇的物種吸引著游客去探究,尤其是其中名貴的藥材非常多,古代漢武帝時期就曾派人到此采集仙藥,這可以視為古代樂山探奇型文化旅游的先兆。
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旅游,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熱點和表現形式。對古代樂山來說,其文化旅游和回歸自然的山水文化游始終是其旅游發展歷史上兩大永恒的主題,對現在的樂山、四川乃至全國的文化旅游業發展都有巨大的貢獻和啟示。
1.樂山古代山水型文化旅游的游客,大多都是飽受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的文人士大夫類的人物,這些都是一些有修養、有學識、有抱負的人士,他們才有閑情逸致游山玩水,這說明游客的素質對文化旅游發展非常重要,這啟發我們要發展文化旅游業,務必要提高全民的素質。
2.樂山古代的宗教型文化旅游,尤其是佛教文化旅游表現得非常突出,以峨眉山和樂山大佛等佛教文化旅游資源為代表,反映了古代人們的和內心反省,也滿足了人們心靈慰藉的需要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望。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必須緊跟人們的文化時尚和風氣。
3.樂山古代的民俗型文化旅游豐富多彩,各大節日和各大廟會這些反映地方風俗的文化旅游資源得以充分地利用。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必須挖掘地方的風土人情,向游客提供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滿足游客求奇、求怪、求異的心態和期望。
4.樂山古代的探奇型文化旅游發展,向游客提供了探索大自然神秘面紗的絕好機會。這啟示我們發展文化旅游業,務必要充分挖掘大自然神秘的文化資源,方能吸引更多游客來觀賞。
畬族春節習俗
正月初一至十五為春節,是畬族熱民的傳統節日。節日里家家帖紅,人人著新衣,到處鞭炮聲,相互串們道喜,備辦三牲厚禮祭祖。 民十分重視過春節,從農歷十月開始,就準備糯米釀制“過年酒”,用糯米、灰堿水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畬族人民過春節的特色之一。畬鄉流傳著這樣的一首詩句“糯米做糍圓又圓,香麻拌糍甜粘粘?!本褪钦f做糍粑,表達了 民盼望春日時(糍)來運到,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還有合家團圓之意。除夕之夜,人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互相祝賀;后半夜,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 家男女老少圍在篝火旁,聚吃年飯,稱“隔歲”。小孩一邊烤火“守歲”,一邊學唱“盤古歌”,阿爸則蒸糯米飯做芝麻糍粑,做罷糍粑,還要一指碗口粗的耐燒的楮木,放在灶里燃燒,到一定火候時,用灰燼掩埋著,做為大年初一的火種,謂“隔年火種”。這個火種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飯前熄滅,不然會認為是不詳之兆。初一凌晨當雞鳴第一聲是,年輕就打開大門,放鞭炮和“雙響”,有的跑到大門外,拿著竹響板(毛竹破開兩片,一頭聯結在一起),繞著房前房后“呱呱”地敲打,以示驅瘟神,除病滅。個戶主婦聞到爆竹聲,爭先恐后地趕到井邊“ 新水”,回家煮線面做早點,預祝全家平安長壽。孩子們跑到竹林里“搖毛竹”,認為小孩搖了毛竹就會象竹筍一樣茁壯成長。農歷正月初而開始,要集體上山圍獵,過去,好要舉行拜祭獵神活動。正月初五“開年駕”(送年),家長領著小孩到處打掃。打掃完后,全家喝糖茶,預祝年年有余。正月初八,是畬族祭始祖盤瓠的日子,屬于原始這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這一天,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集祠堂舉行祭祖會。有的村落要在初一至初五于祠堂中祭祀祖先。
過年期間,男子搓草鞋,操勞家務,以示對婦女的尊重與慰問。姑娘們則忙于以各色鮮艷的絲線,編織成絢麗多彩的彩帶,準備送給自己的情人。節日里還舉行對歌、“打尺寸”、登山比賽和打秋千等文娛活動,充滿著節日的歡樂氣氛。十五過了元宵節,春節活動乃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