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時間:2023-05-30 09:03: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唐詩三百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幼兒可以慢慢通過唐詩三百首識字背寫,《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2、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很多本書,最喜歡的當然是《唐詩三百首》了。他雖然沒有童話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蘊含著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峰。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涌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傷心失意了,會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后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來了。如果曾經大受挫折,后來又東山再起,會說:“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于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于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又是多么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余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于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托,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于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后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齊齊哈爾市公園路小學五年級:王旭楠

點評教師:郄惠淳老師

第3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可謂家喻戶曉,千古傳唱。編選者“蘅塘退士”與我們河北省還有一段淵源呢。

蘅塘退士,本名孫洙(1711~1778),字臨西,號蘅塘,晚號退士,江蘇金匱縣(后并入無錫縣)人。其先祖孫萬登,安徽休寧人,唐威武軍節度使、左執金吾上將軍,唐懿宗咸通五年(864)舉家南遷,卒封新安伯。

孫洙,孫萬登三十四世孫。康熙五十年出生于江蘇無錫市崇安區小婁巷街區。少時家貧好學。清末民初無錫人竇鎮《名儒言行錄》稱其“性穎敏,家貧,隆冬讀書,恒以一木握掌中,謂木生火,可御寒。”早年入京師國子監學習。考中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順天鄉試舉人,考授景山官學教習。乾隆十一年(1746)任江蘇上元縣(今江寧)教諭。乾隆十六年辛未科殿試第二甲第十七名進士(大學士劉墉為同科第二甲第二名進士)。《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十六年辛未閏五月丙寅朔。壬申,內閣、翰林院帶領新進士引見。得旨:新科進士王應元、孫洙……成文,俱著以知縣即用。”授順天府大城縣知縣。光緒二十四年《大城縣志》卻記載:“乾隆四十五年:山東諸城人,進士。”查乾隆二十九年《諸城縣志》,乾隆十六年諸城進士為“劉墉”,并非“孫洙”。且孫洙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故《大城縣志》所載任職時間和籍貫皆有誤。

清嘉慶元年修、道光十年刊《新安孫氏家乘》(含遷無錫一支)中孫洙傳記:“洙,字臨西,一字苓西,號蘅塘,晚號退士,金匱縣庠生,例入國學。中乾隆甲子科順天舉人,考授景山教習。乙丑會試,明通榜,除江蘇上元縣教諭。辛未會試成進士,任直隸大城縣知縣,調盧龍縣。掛誤起復,補山東鄒平縣,敕授文林郎。庚辰、壬午,山東鄉試同考官,改江寧府教授。致仕,舉鄉飲大賓。公天資英敏,通籍后未嘗一日廢學,詩學少陵,有《蘅塘漫稿》。書法宗歐陽,晚益蒼勁。生康熙辛卯(五十年,1711)七月初十日,卒乾隆戊戌(四十三年,1778)十二月初七,享年六十八。”

民國七年(1918),無錫人錢基厚撰《孫先生洙事略》載:“孫洙,字臨西,號蘅塘,晚號退士。性穎敏,家貧,冬日讀書,恒以一木握掌中,謂木能生火,藉可御寒。以金匱庠生中乾隆甲子順天舉人,登乙丑明通榜,上元縣教諭;辛未進士,歷知直隸盧龍、大城縣事。所至必咨訪民間疾苦,平時與民諄諄講敘,如家人父子,或遇事須笞責者,輒先自流涕,故民多感泣悔過。宰大城時,捐廉浚河道,民食其利。公馀之暇,頌讀不輟,恂恂如書生。后G誤起復,知山東鄒平縣事。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壬午(二十七年,1761),兩校省闈,所得皆知名士。改江寧府教授。三握邑篆,囊橐蕭然,淡若寒素。每去任,民皆攀轅泣送。歸,舉鄉飲大賓。著有《蘅塘漫稿》,詩入《梁溪詩鈔》,輯《唐詩三百首》,通行海內。”

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直隸盧龍知縣。乾隆三十九年和光緒五年《永平府志?官師志?盧龍縣知縣》中僅載:“孫洙,江南金匱人,(乾隆)二十一年任。”同年還有“四川會理人何大璋”和“福建清流人李文耀”繼任知縣。民國二十年《盧龍縣志?職官志》僅載“孫洙,江南金匱進士,(乾隆)二十一年任。”但又載:“何大璋,四川會理拔貢,二十一年任。李文耀,福建清流拔貢,二十一年任。”《名宦傳》中也沒有其傳記,說明孫洙任職時間不長。至于孫洙因何“詿誤”而去職,縣志中無記載。光緒二十四年《大城縣志?藝文志?詩》篇目中有“山東諸城人進士”“孫洙”所作《花馬詩有序》中說:“余任大城時畜花馬一匹,性馴善走,緩急由人,乘之四五年矣。調盧龍復攜之去。罷官之日,共有馬十六匹,力不能養,將盡散之。前一夕,花馬忽不食死。余感而埋之,作《花馬行》。”可能與養馬有關。

乾隆二十五年、二十七年,兩任山東鄉試同考官,“所得皆知名士。”乾隆二十八年,調補山東鄒平縣令。乾隆三十一年坐事左遷江寧府教授。光緒七年《無錫金匱縣志》記載:“乾隆十六年辛未吳鴻榜(進士):孫洙,(無)錫,鄒平知縣。”道光十六年《鄒平縣志?宦績考》載:“孫洙,江南進士,乾隆二十八年知縣事。性慈惠,博學能文,尤工書法。后因公左遷調補江寧府教授。侯曰:‘讀書最樂,此獲我素心矣!’歡然而去。”民國三年《鄒平縣志》載:“孫洙,乾隆二十八年任,江南進士。”繼任者“范朝綱,三十一年任,湖北進士。”

嘉慶十六年《重修江寧府志?秩官表?江寧府教授》僅有“乾隆:孫洙,金匱人,進士”記載。

晚年辭官歸里,“舉鄉飲大賓,至老不廢”。乾隆四十三年(1778)卒于無錫,享年67歲,葬于城南陳灣里。

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因蒙學讀物《千家詩》編選不甚完美,“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舉其尤要者”,與繼室徐蘭英合編《唐詩三百首》,共選唐代七十七位詩人所作唐詩三百一十三首,于乾隆二十九年完成,署名“蘅塘退士”。因其裁體完備,風格各異,代表性強,通俗易懂,廣為流傳,至今依然興盛不衰。清咸豐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問世。上元女史陳婉俊題稱《唐詩三百首》“為蘅塘退士定本,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

第4篇

假如我是一名語文老師

假如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要讓學生更多的學習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把他們都培養成風雅的才子和淑女,爭取出幾位國學大師。

首先讓學生們背誦《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稱《詩三百》。最初稱《詩》,被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他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詩經》里的內容就是歌曲的歌詞。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句同學們熟知的成語就來自于《詩經》。

其次,我還要學生們熟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于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 《靜夜思》是我喜歡的詩詞之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的學生經過長期的經典作品的熏陶,個個都有很高的藝術修養。

我這個老師還是很成功的吧!

第5篇

我看過的書很多,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唐詩三百首》,因為它給了我無限的快樂。

在我三歲的時候,外公經常帶我到房前屋后活動。春天,我們在沙灘上放風箏,外公教我背唐詩“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外公屋后有一口池塘,幾只鵝在水上游來游去的時候,外公教我背起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晚上,我們坐在樹下乘涼,看到皎潔的月光,外公又教我背起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漸漸地,我對唐詩產生了一些興趣。

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買書。到了書店,我忙跑到書架那兒,細細選書。我看上了《唐詩三百首》,趕緊讓媽媽給我買下。從此,它成了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我迷上了唐詩。走親戚的時候,也把它帶上。在家里,無論外面有多喧鬧,我都會專注的捧著它大聲朗讀、背誦。

一次寫作文時,我引用了幾句優美的唐詩。我迷醉于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恬淡,感嘆于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陶醉于那“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意境,感動于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深情……這篇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當時心里美滋滋的。

唐詩啊,你給了我無限的快樂。我能不深深的喜愛你嗎?

第6篇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4、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5、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6、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9、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1、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1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4、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15、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16、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1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8、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19、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

2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1、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22、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2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第7篇

剛剛挑書不久,老媽發現了一本《絕句三百首》。她拿到手里這里翻翻,那里翻翻,一會兒就合上了書本,連連點頭,自言自語:“這些詩人寫得好有韻味,好友氣魄,實在是好……”她問道,“你要不要買這本書?”媽媽頓了一下,“聽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嗎?記住。”不會作詩也會吟?我驚住了。我馬上把老媽手里拿著的《絕句三百首》奪過來,開始選擇詩歌閱讀。

看看王昌齡的這首《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哇哦~好有氣魄啊!實在是有韻味。好詩!好詩!”看完詩歌,我連忙豎了個大拇指,發自內心真實的高度評價。

詩歌的底下有著一些注釋。我還看到了本書編者和清施補華對王昌齡《出塞》的評價:這首詩邊塞絕句,被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贊為“意態雄健,音節高亮,情思徘側,令人百讀不厭”,明李攀龍推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這首詩就以“明月”,與“關”緊扣邊塞,以“秦”、“漢”二字作時空的延伸,構筑了一幅蒼茫雄渾的意境,一下振起全篇!黃生《唐詩摘抄》:“中晚(唐)絕句涉議論便不佳,此詩亦涉議論而未嘗不佳。此何以故?風度勝故,情味勝故。”

看我點評我“啪啪啪啪啪”地連連鼓掌。一首詩歌居然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不愧是“意態雄健,音節高亮,情思徘側,令人百讀不厭”啊!

我的心中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要不自己也作作詩?

“作詩?好注意!”瞬間,我愉快起來。

回到家,我連忙拿出筆和紙,開始用大腦尋找作詩的靈感……

寫鳥?到底從哪下筆。寫花?能寫出韻味來嗎。寫感受?現在在找靈感呢,沒什么感受。寫貓?我寫得不可愛……

八點。八點一刻。八點半。我連作詩要寫的對象都沒選擇好。思維真不敏捷!咋辦?!

雖然自己還沒選擇出作詩要寫的對象,但是我堅持繼續思考下去。再找找吧,一定要選擇出一個對象——生活中有那么多事物呢。

我又開始尋找作詩的靈感了。

寫人?我沒興趣呢。寫狗?可惜我和狗和不來。寫河流?怎么寫呢。寫高山?我沒注意觀察呢。……

九點。九點一刻。九點半。九點半了,我始終沒能選擇好作詩的對象。

我只好無奈地停止了大腦的思考(生怕浪費掉很多時間),傷心地問老媽:“我都花了一小時了,咋作不出一首詩?”

老媽對著我眨眨眼,有點疑惑:“怎么…難道你忘了剛才我在書店里對你說過的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啊!”

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把這句重要的話語給忘了。

第8篇

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3、書籍乃世人積累智慧之長明燈。——寇第斯

4、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5、書籍并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凈的精華保存起來。——彌爾頓

6、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

7、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8、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9、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凱勒

1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2、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紐斯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5、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16、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8、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9、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0、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樂,也是繁榮的裝飾和危難的避難所,慰人心靈。在家庭成為快樂的種子,在外也不致成為障礙物,但在旅行之際,卻是夜間的伴侶。——西塞羅

21、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22、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2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

25、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

26、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7、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28、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里

29、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30、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31、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2、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33、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茨威格

34、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

35、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37、書籍是前人的經驗。——拉布雷

3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3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0、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4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4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4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4、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45、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4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7、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48、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都德

第9篇

1、中學生必讀書目包括:《繁星·春水》、《愛的教育》、《朝花夕拾》、《駱駝祥子》、《西游記》、《紅樓夢》、《論語》。

2、《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我們沒有富爸爸富媽媽》、《上下五千年》《男生賈里》、《女生賈梅》、《童年》、《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世界五千年》、《小鬼魯智勝》、《花季?雨季》、《唐詩三百首》、《老人與海》。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0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1篇

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大李杜”則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稱。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甫將盛唐的詩歌發展到了頂點,但是“小李杜”作為晚唐時期享有盛名的兩位詩人,也為了晚唐沒落的時代添上了一份精彩。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擅長詩歌寫作,構思新奇詩情畫意,詩作在《唐詩三百首》占二十二首之多,位列數量第四,留有《李義山詩集》一部。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詩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其詩作大致可分豪邁、香艷兩大類,傳世之作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2篇

明辨是非我們有行動

謝橋中心小學 五(4)班 徐星恬

近日,主席提出了“八榮八恥”。在社會各界和廣大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對于我自身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我經常認為扔一片糖紙,闖一次紅燈沒什么大不了,可看了這“八榮八恥”后我總會主動把地上的紙屑撿起,看見周圍的人闖紅燈我就會上前制止,如果有同學沒有做值日我就會借用“八榮八恥”中的一條“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來教導他,并告訴他勞動過后會有多大的收獲……

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談談這“八榮八恥”中的一條“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大家肯定會說誠實守信,老師常說,我聽得耳朵里都快生老繭了,但是,如果你真正理解“誠實守信”與“見利忘義”這兩個成語的意思的話,我相信你定會終身受益。所以今天就不免再羅嗦一下,以自身的真實情況來向大家證實一下。

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吳穎琪,她樂于助人、率真大方、性格開朗……總之她的優點我說也說不完,但是她最大的優點還是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回家查一句詩句是出自那一首詩的,并讓我們回家把整首詩寫全,我對吳穎琪說:“你家有文曲星,你查一下吧!查完后打我電話,好嗎?”她想了想說:“好吧!”那天回家我左等右等,可她還沒給我打電話,于是我就自己隨意翻起了《唐詩三百首》沒想到我一翻就翻到了那首詩,于是我把那首詩寫到了本子上,就上樓睡覺了。當我一覺睡醒,忽然聽見了“叮呤呤”的電話聲,我不由自主地說了一句:“是誰呀!擾人清夢!”可是那電話還是在不停地響,我被逼無奈來到電話旁,提起電話剛想開口大罵,便聽到了一陣清脆的聲音,聲音的那頭傳來:“喂,你好,對不起啊,這么晚了還打電話來,我只想告訴徐星恬她要我辦的那件事,我已經查到了。”我又說:“吳穎琪,我已經查到了,謝謝你。可現在快達十點了,你怎么查到這個時候呀!”我家的文曲星壞了,而我又沒有《唐詩三百首》,只好到鄰居家借,然后我又一頁一頁地翻,才到這個時候的。頓時,我的眼睛模糊了,其實我叫她辦的事連我都忘了,而她卻記得牢牢的,并且為了我四處奔波,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讓我無法用語言來對她表示感謝。在這兒真正體現出了誠實守信是無價的。

不僅只有她,從兩千五百年前的曾子,他殺豬還不是為了兌現承諾,到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再到廉頗將軍的勇于認錯、知錯就改,從革命導師列寧敢于承認打碎花瓶的行為,都體現了一種做人應該具有的美德……誠信。

同學們快來吧!讓我們手拉手,肩并肩。從現在做起,從小做起:誠實守信、刻苦學習、助人為樂、尊重師長……讓八榮八恥由文字轉變成我們的現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遵化市| 定南县| 综艺| 泗洪县| 麻栗坡县| 龙游县| 皮山县| 阜城县| 凉城县| 萍乡市| 泰安市| 定安县| 云阳县| 个旧市| 通州区| 体育| 花莲市| 黔西| 沈丘县| 连江县| 大石桥市| 东海县| 公主岭市| 广灵县| 临猗县| 克拉玛依市| 云浮市| 商城县| 睢宁县| 弋阳县| 营口市| 金门县| 肥东县| 广宗县| 甘谷县| 潞西市| 永新县| 太白县| 永城市|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