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03: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夏感梁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語文,是朱自清筆下《春》的和風細雨,是梁衡筆下《夏感》的熱情洋溢,是何其芳筆下《秋天》的清靜悠遠,是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的溫潤靈秀。一直崇尚自然,追求在清風明月、山光水色、碧海晴空中領略文字的無窮魅力,感受文學的多姿多彩,體會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春的世界。花兒們從睡夢中驚醒,睜開惺忪的眼睛,加入到妝扮春天的行列,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個個競相開放,爭奇斗艷。鳥兒了都呼朋引伴,齊齊飛上枝頭,賣弄起清脆的歌喉,吟唱出優雅宛轉的郵子,真是“麗日和風春淡蕩,花香鳥語物昭蘇”,春天的嫵媚躍然紙上!
踏入夏的殿堂。樹木愈加蔥蘢,枝繁葉茂,樹葉一簇擁著一簇,一叢擠著一叢,不留一絲縫隙,放眼望去,那一片綠蒼翠欲滴,盡收眼底。蟬兒站上枝頭,不厭其煩地歡快鳴唱,日夜不休,響徹整個夏天。真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暗里”,夏天的熱烈活靈活現!
馳騁秋的田野。秋風拂過,火紅的楓葉如同擦上了少女的胭脂,嬌艷的面龐可以媲美春日姹紫嫣紅的花朵。那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將枝干都壓彎了腰。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的婆娑栩栩如生!
漫步冬的天地。紛紛揚揚地大雪慢慢落下,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而朦朧的輕紗,銀裝素裹的世界格外妖嬈。曾經絢爛多姿的花朵在寒風中紛紛凋謝,只有那一枝寒梅迎風傲立,透著一絲春的氣息。夫是“夢里清江醉墨午,蕊寒枝瘦凜冰霜”,冬天的純潔惟妙惟肖!
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大自然的幻化無常與文字的無窮魅力相得益彰:“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我看見春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讓我感受夏的熱烈,“稻花香里說豐年”讓我體驗秋的喜悅,“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品味冬的嚴寒。語文的博大精深,在廣袤無邊的大自然中盡顯風采,展露出華夏文明的精髓所在,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所在。
重慶市南川中學初2014級1班初一:冷雨欣
關鍵詞 慢性咳喘病 中醫健康指導 冬病夏治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02-0044-03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inter disease treated in summer on cough and asthma
SHEN Guochang, FANG Linmeng, QIAO Ling
(Liuz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32, China)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現于《黃帝內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社區中醫學健康指導就是以“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分別從飲食起居、防病食療、康復訓練三方面對患者進行指導。
冬病夏治源于《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是冬病夏治的理論基礎。“冬病夏治”療法充分體現了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做到天人合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對慢性咳喘疾病緩解期進行治療,可起到預防發作和緩解癥狀的作用。本文探討“冬病夏治”聯合社區中醫學健康指導對咳喘病的療效。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1-2013年因慢性咳喘病來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冬病夏治及中醫學健康指導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治指南》[1]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或)《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診斷標準;②連續3年在我中心進行冬病夏治及中醫學健康指導的患者;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嚴重的心腦血管疾患;②癌癥患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④患有老年癡呆;⑤語言溝通障礙的患者。有上述任一項即排除。
符合條件的患者共179人,其中男51人,女128人,年齡30~85歲,病程5~55年。采用抽簽法,分為指導組80人,對照組99人,兩組性別、年齡、病種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指導組實施中醫學健康指導和冬病夏治綜合干預,對照組僅采用冬病夏治。
1.2.1 中醫健康指導組
1)強化健康教育 入組一個月內對咳喘病患者進行4次強化的中醫健康知識宣教,包括戒煙、防寒保暖、預防油煙粉塵、勞逸結合等,做到每位患者真懂會用。以后每個月隨訪1次,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連續3年。
2)防病食療 采用現場示教,患者掌握1~2種食療加工方法,如橘皮茶、西洋參茶、山藥核桃粥等,每周食療2次。
3)康復訓練 進行縮唇呼吸或腹式呼吸鍛煉。每日2次,每次10~15 min。
4)冬病夏治 選用中藥白芥子5 g、延胡索7 g、甘遂4 g、細辛3 g、川貝母5 g、冰片2 g等,磨成藥粉備用;鮮生姜洗凈,制成姜汁,并用姜汁將上述藥粉調制成膏狀以備現用。取穴肺俞、定喘、膏盲、大椎、中府、膻中等,根據患者病情不同辨證取穴。將上述藥膏搓成直徑約1.5 cm大小的藥丸,每穴一丸,以關節止痛膏覆蓋(約8 cm×6 cm),保留4~6 h去掉。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貼1次,共3次.一般貼敷4~6 h,如果貼后皮膚局部有燒灼感明顯,應在貼后2 h取下。冬病夏治連續3年,治療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食物。
1.2.2 對照組
對照組僅進行冬病夏治,方法同指導組,時間3年。
1.3 療效評價標準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經3年治療,咳嗽、咳痰、喘息、易感等主要癥狀消失,隨訪3年內無復發;顯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冬天不發病或發病較輕,或發作時癥狀較以往容易控制;好轉:發作次數減少,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變化。
2 結果
指導組患者中,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79.8%,指導組明顯好于對照組(表1)。
3 討論
3.1 慢性咳喘病防治的陣地在社區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是臨床多發病和常見慢性病,患者發作時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暢、喉間哮鳴有聲、全身大汗淋漓、喘息無法平臥,甚至于明顯發紺或休克。目前大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往往等到急性發作時才給予治療,而不重視緩解期的預防和治療,致使痛苦程度和經濟負擔不斷增加,病情卻越趨嚴重。通過中醫學健康指導和冬病夏治的介入,能夠很好的引導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較大程度的緩解或改善西醫在該病治療上的不足。
3.2 健康管理是慢性防治的基礎
中醫關于健康防病的記載,最早見于《黃帝內經》,它認為疾病的發生以人體正氣不足為基礎[4],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篇》)。咳喘病患者久病后常表現為氣血虧虛癥狀,正氣不足,患者平素生活中起居、飲食等稍不注意便會誘發疾病的發作。每發作一次患者所患咳喘病的病情便會加重一次。所以從根源上阻止誘發疾病發作的因素尤為重要。首先,在日常生活中需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遠離油煙、灰塵等誘發因素;其次,結合患者的體質類型,讓患者在平時飲食中多食用益氣、補肺、益腎的食物,以達到增加患者機體正氣的目的;第三配合縮唇呼吸及腹式呼吸的訓練,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能較大程度的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程度。隨著患者中醫養生保健能力的提高,患者疾病的發作得以減輕,同時延緩疾病的發展,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并節約了衛生資源。
3.3 冬病夏至化小錢治大病
中醫說“春夏養陽”,意思是說在春夏季節,可利用氣溫高的有利時機,來補充人體抵御外邪的陽氣。“夏治”是指在夏季最炎熱的時間擇時治療,利用夏天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條件,通過藥物調節,扶正固本、平衡陰陽,使這些“冬病”得到緩解或康復。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人體陽氣盛極,陰氣始生,陽氣發泄,氣血趨向于表,腠理開泄,經絡通暢,陰凝之氣易于離散。此時以溫熱藥進行穴位貼敷可鼓舞正氣,輔助已盛之陽驅散患者體內的陰寒之氣,調節臟腑功能,恢復機體陰陽平衡,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5]。
冬病夏治聯合社區中醫健康指導,操作方便、療效確切、起到了“春夏養陽,以從其根”的目的,有利于疾病康復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這兩項工作已經是社區的主要工作,所以操作性強,患者認可度高。而且價格低廉,大部分患者可以承受,可有效減少疾病的發作及住院次數,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中華內科雜志, 2007, 46(3): 254-261.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3, 26(3): 132-138.
[3] 梁汝成, 王振瑞. 冬病夏治原理與辯證用藥[J].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04, 16(6): 590-591.
[4] 王慶其, 周. 黃帝內經專題研究[M]. 上海: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2002: 113.
寫景類的文章也是記敘文的一種。在寫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托,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寫出好文章來。世界上的景物千差萬別,各有姿態,只有抓住所寫景物與眾不同之處,才能繪出它特殊的形象,寫出它內在的韻味。
【賞讀一】
春(節選)
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賞析】
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繪了春天里的多種景物:草、花、雨等。這些景物在作者的筆下各有特點,生動傳神,如春雨,寫出了雨絲的細密,“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雨的朦朧,“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還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的作用,“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賞讀二】
夏感
梁 衡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墻。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的沖刺。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著腰,流著汗,只是想著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著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麥子打完了,該松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著夏秋兩季。
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里。有閑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茅山道教"三茅懺"科儀音樂考察 胡軍
賦格:用音樂邏輯思維闡述的論文 廖寶生
早期學習和游戲理論與早期音樂經驗的信仰--對嬰幼兒潛能和音樂教育年齡下移的再認識 劉沛
爵士長笛演奏初探 章濱
雙鋼琴演奏技術研究 蘇斌,蔣立平
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讀譜技能訓練 范建明
肖邦鋼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藝術特征 劉進清
聽覺在聲樂藝術活動中的作用 鄧小英
民歌研究的新收獲--評《中國同宗民歌》 唐晉渝
中國音樂史教材撰述的新思路與新成果--《中國音樂的歷史與審美》評介 方建軍
西方現代音樂的可聽性與美感問題研究 夏滟洲
1998年中國音樂考古資料與研究成果綜述 邵曉潔
謝功成合唱曲《諾恩吉亞》結構探析 尹小藝
二胡發音中的情感音色 吳曉勇
《皇家音樂學會會志》 徐康榮
管窺楊蔭瀏先生學術思想中的科學精神 郭樹群
重論"中國音樂宜采用(已采用了)‘為調名制'系統" 孫新財
西方傳統記譜法的變遷 蔡覺民
歐洲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變異 凌憲初
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目錄應該進一步規范化--關于音樂論文寫作的通信之三 周勤如
音樂學術期刊辦刊特色探微 李寶杰
"民族音樂"及其幾個相關的概念--編稿瑣記之一 蔡際洲
關于音樂文獻學學科體系的初步構想 郭小林
西方現代音樂中體現音樂語言陳述功能的特殊過程 姚恒璐
高師音樂教育與終身教育斷想 胡健
考前視唱練耳訓練的幾種方法 梁紅
談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思路和做法 崔鴻源
音樂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認識與實踐 陳錦華
論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之差異 劉大巍,夏美君
關于《意大利歌曲集》(第一部分作品)的鋼琴伴奏處理 計世歡
敘事歌曲《木蘭從軍》的演唱處理與藝術表現 侯蓮娜
歌唱藝術的三度創造 朱善梅
簡論荀子的禮樂教化思想 余皓
中國鋼琴作品織體的民族風格六議 匡昉
《國際音樂人》 徐康榮
九件弦樂器的信天游 張大龍
民族管弦樂發展問題雜談 李凌
西亞的音樂文化 柘植元一,周耘
梅山民歌考源--梅山民歌系列研究之一 袁征
從《老殘游記》看古代音樂的遺存 徐晉山
音樂社會學(續二) 卡登,金經言
控制演化作曲教學法 黃汛舫
內蒙民歌《四季》和聲編配的理論基礎與技術特征 王小玲
現實文化視野中音樂理論期刊的缺失 李寶杰
略論數字圖書館及其在音樂院校的發展 孫俊
現代帕薩卡里亞對位與和聲形態(二) 徐孟東
我對"同宗民歌"的認識--與馮光鈺教授商榷 徐元勇
科學的態度需要清醒的頭腦--評周勤如《研究中國音樂基本理論需要科學的態度》一文 秦德祥
舒伯特《冬之旅》鋼琴聲部的藝術特色及其演奏處理 沈茜
《蓮花》音樂賞析與歌唱藝術處理 殷梅
"善歌者,必先調其氣" 余惠承
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點初探 劉長瑜
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與聲學樂器音色的模擬 曾立毅
歌唱發聲中力量的平衡 李庚
試析波姆改革的特點與局限 章濱
現代音樂視唱教學中音程感的建立 李金華
美國的《鋼琴與鍵盤》 徐康榮
"戲轉歌"現象評析 喬新建
江文也早期鋼琴音樂創作的現代技法 王文俐
鋼琴曲的樂隊改編 周雪石
空間立體化調思維--巴托克《小宇宙》調性呈示方式梳理 張志海
從文獻計量統計看《黃鐘》之作者及論題 邢素華
音樂學術論文中的"重復"現象--編稿瑣記之二 蔡際洲
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黃翔鵬《樂問》讀后談 曹柯平
聲樂"音色庫"的合理運用 俞子正
聲樂演唱中的喉部器官狀態 付鴻敏
琵琶藝術教學模式的若干問題 趙嫻
拉威爾鋼琴曲《水的嬉戲》的演奏教學 梅曉萍
貝爾格《鋼琴奏鳴曲》(Op.1)中的半音、全音音列技法 唐勇
格里格音樂中的民間自然調式 駱嶺
英國的《斯特拉迪》 徐康榮
楚天祭祀魂(編鐘與鼓吹樂) 譚軍
新世紀的中西之辯--對當代中國一個音樂文化問題的思考 李曉東
黃門鼓吹考 孫尚勇
漢代食舉樂考 尚麗新
從遼金元三史的編纂其樂志的史料來源 王福利
黎英海《移宮變奏曲》的獨特性及其創作手法分析 郭和初
現代技法與民族民間音樂的化合--論鋼琴曲《多耶》的創作特征 楊凌云
謝德林現代復調音樂思維及其演奏風格--鋼琴套曲《24首前奏曲與賦格》探討 鄭方
舒曼早期標題鋼琴組曲的"聚合原則"分析 張煒
關于和弦名稱的確定原則 朱玉璋
[日]傳燕樂六調五式琵琶定弦法研究--兼與孫新財先生探討 莊永平
音級概念與音結構邏輯的內在聯系 蒲亨建
論土家族的音樂風格 田世高
論京劇"樣板戲"的音樂改革(下) 戴嘉枋
樂器學的研究對象及研究課題 劉莎
關于樂譜在計算機編目中的統一題名問題 張麗蓉
歌唱語言情感的夸張表達 夏美君,劉大巍
解決嗩吶吹奏中的"憋氣"問題 張寧
肖邦鋼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 劉進清
談高師鋼琴教學中理性素質的培養 梁麗紅
美國的《大聲唱!》雜志 徐康榮
"調式交替"理論之比較研究 劉永福,LIU Yong-fu
大曲的原生態遺存論綱 項陽,張歡,XIANG Yang,ZHANG Huan
流存于日本的我國古代俗曲樂譜 徐元勇,XU Yuan-yong
中國大陸高山族音樂研究50年 藍雪霏,LAN Xue-fe
從聽韓中杰同志指揮的《時代的顫音》談起 李凌,LI Lin
歐洲軍樂隊建制之發展 章濱,ZHANG Bin
北宋大晟律初探 李幼平,LI You-ping
分律法比較與比較分律法 陳家鑫,閻萍,CHEN Jia-Xin,YAN Ping
鐘律的理論與實踐--學習黃翔鵬先生相關論述的心得之四 李成渝,LI Cheng-yu
關于音樂傳播學的五點看法 汪森,Wang Sen
互聯網漢語流行音樂網站的編輯管窺及音樂網站編輯的應有視野(上) 劉夜,LIU Ye
四部和聲聽覺訓練的意義與方法 張燕,ZHANG Yan
"分離"與和聲音程聽辨五法 莫祥章,MO Xiang-zhang
《樂記》"心物"關系論的美學思想 王志成,WANG Zhi-cheng
論兩首歌劇詠嘆調演唱的呼吸應用 張蓉,ZHANG Rong
鋼琴音樂和聲起伏與力度設計的關聯 李雪梅,LI Xue-mei
小提琴演奏與腦智力開發的幾個問題 李果,臧藝兵,LI Guo,ZANG Yi-bing
美國的科際音樂理論雜志 徐康榮,XU Kang-rong
論中國戲曲文化的傳承 姚藝君
現代京劇《杜鵑山》中的柯湘音樂主題 劉聰明
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環--對杰出民間音樂家價值的再認識 周耘,楊貴香
從"信天游"透視陜北民間文化藝術的特征 姚莉莉
論江南絲竹的"再生性"特征 楊凌
《華嚴字母》的結構及其唱頌 梁冬梅
山西絳州鼓樂初探 張平
對音樂表演若干心理問題的研究 馮效剛
內心音樂聽覺的三種形態 石蔚
關于音樂產業與音樂權益保障問題的若干思考 王少明,鄭敏
從通俗音樂的審美價值取向看我國的通俗音樂創作 毛凱,楊傳紅
在美的創造中,讓音樂再生!--析廣東音樂名家余其偉的表演美學觀 羅小平
草原音樂傳播形態與特征研究 好必斯
論巴赫三套世俗性鋼琴組曲的風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蔣立平
《塞維里亞的理發師》和《費加羅的婚禮》中兩個蘿西娜的角色類型比較 林彌忠
音樂傳播的符號學原理 薛藝兵
武漢音樂學院大眾音樂傳播學的教學與研究 宋祥瑞
從三所院校的教學計劃看我國音樂傳播的學科建設 謝濤
互聯網漢語流行音樂網站的編輯管窺及音樂網站編輯的應有視野(下) 劉夜
世俗音樂的道教化--關于全真道經韻音樂與世俗音樂關系的探討 孫凡
論中國傳統儀式音樂中的回旋體結構原則 楊民康
論戲曲音樂發展的五個時期 劉正維
論皮黃腔在戲曲聲腔發展史中的貢獻 徐燁
"易",中國傳統音樂的哲學之本--北辛莊"音樂會"的啟示 杜亞雄
興山的圍鼓 毛宛平
算法作曲及分層結構控制 劉健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交響組曲《舍赫拉查達》的管弦樂持續音技法 李剛
克里格里奧諾《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音樂分析 陳聲鋼
論"語錄歌"現象(下) 梁茂春
歌劇定義之重塑 楊旭,王凱歌
琴:中國歷史文化精神的顯現 朱堅堅
試論香港專業音樂教育的定位 劉靖之
論高等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的雙重性 盧冠華
“海內名山,五岳稱最”,南岳衡山不僅以“五岳獨秀”的風光著稱于世,還以“文明奧區”的深厚文化稱道華夏,“中華壽岳”的獨特魅力享譽神州,“佛道并存”的宗教特色名聞中外,秀麗的自然之美與燦爛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世人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現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全國首批5A級景區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提名地。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贊美。
此山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南岳衡山首峰),北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南岳衡山尾峰),由巍然聳立著的72座山峰組衡山畫作成,亦被稱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區境內有43峰,群峰巍峨。氣勢磅礴南岳衡山首峰回雁峰位于衡陽市中心,東臨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鄰蒸陽南路,北對中山南路。從“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發,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岳衡山核心風景名勝區。
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南岳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岳衡山四時佳景”。南岳衡山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種人物,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沉積,宛如一座遼闊的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一、水融的巨型公園。
登衡山必登山巔祝融峰。唐代文學家韓愈詩云:“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這兩句詩既寫了祝融峰的高峻、雄偉,又寫了衡山煙云的美妙。登臨其上,可見北面洞庭湖煙波渺渺,若隱若現,南面群峰羅列,如障如屏,東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帶,西面雪峰山頂,銀濤翻騰,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傳說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自燧人氏發明取火以后,即由祝融保存火種。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祝融峰的西邊有望月臺,在無云的夜晚,到這里賞月,別有一番美景。峰上還有觀日臺,是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
衡山的煙云可與黃山媲美。游人在山上,忽然云霧升起,轉眼之間,清晰可見的一座座山峰,竟被一團團煙霧籠罩住,漸漸隱去身形使游人自己也感到象在騰云駕霧,只覺得一縷縷、一團團的青煙白氣,蕩于胸前,流于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么都捉不到。突然,一陣清風拂面而過。風過處,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濁而清,濃霧消散,遠處的山峰又清晰可辨了。
這里是中國五岳之壽山,歷來為祈福、求壽之圣地,福壽文化源遠流長。人類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間福、祿、壽之神。關于南岳為壽岳的歷史記載頗豐,《春秋元命苞》、《開元占經》、《春秋感精符》、《費直周易》、《唐書天文志》等許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稱為壽岳的記載。其中《星經》載:南岳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岳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于南岳金簡峰皇帝巖。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岳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岳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岳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岳衡山。《辭源》即釋“壽岳”為南岳。自漢代起,南岳即有“壽岳”之稱。
這里為南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南禪、天臺宗、曹洞宗和禪宗南岳、青原兩系之發源地。這里因緣使然 成就僧海,南岳佛門高僧不斷,龍象輩出。自南北朝至唐,南岳惠海、慧思、智者、大善、法照、大明(惠開)等18人,被譽為國之高僧。他們中如慧思、智、法照諸人,先后分別被梁、隋、唐幾代帝王尊為國師,備受崇信。不少高僧受帝王封謚。如慧思謚號“園慧妙勝禪師”,懷讓謚號“大慧禪師”、“觀音大師”,道一謚號“大寂禪師”,希遷謚號“無際禪師”等。自宋至清,南岳高僧大德,層出不窮,典籍記載的就有40多位。王夫之的《南岳賦》所言:“金碧璀璨,安堵穹崇。比岫聯香,接宇聞鐘。花雨成蹊,白云在封。”正是南岳崇樓疊閣、僧海盛況的真實寫照。
而南岳衡山對于中國古代詩歌而言,是一座具有昆侖氣象的偉大之山,古往今來,詠贊它的詩歌無可計數,其中不乏李白、杜甫等頂級大腕,也不乏“朱張唱和”、“韓愈開云”等傳奇佳話。在中國新詩百年的發展史上,南岳亦為舉足輕重之要地。1937,美國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燕卜遜在此播撒現代詩歌的種子,寫下了一生中唯一的長詩《南岳之秋》。
寫景多用于記敘型的文學作品,例如散文、通訊、小說、報告文學等,還用于詩歌和劇本。寫景主要是為了達到如下的目的和作用:1.交代地點、時間、天氣、氣候;2.交代社會背景;3.推進故事情節;4.渲染氣氛,襯托人或物;5.借景抒情;6.托物言志;7.比喻、象征或比興。
有些人所描寫的反映季節性的氣候特征和物候的特征的景色,內容帶有共性,放之四海而皆準,缺乏個性,非常空泛,絕不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親身觀察到的真實景觀的準確具體的寫照,而是閉門造車,憑空臆想,想當然地寫出來的,寫出來的景色是哪個地方的,是否真的如此,連他自己都沒把握,既不真實,也不具體,脫離實際,違反科學。
所以,通過細致的觀察,具體、真實而又科學地把握自然環境的特征,是寫好自然環境的前提。
可納入觀察范圍的對象很多,包括天地、日月、風霜、雨雪、雷鳴、電閃,江河、湖海、草木、蟲魚、禽獸等。我們要根據寫作的需要來確定觀察對象范圍的大小,要對觀察所得的素材作出取舍,從中篩選出文章的寫景材料,豐儉由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全文只有兩句寫景,惜墨如金,卻有力的烘托了菲利普夫婦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的心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篇幅地描寫小煤屑路、荷塘四周、荷塘上面的月夜景象,濃墨重彩,充分表現了他在不寧靜的日子里從荷塘月色中得到的短暫的喜悅,片刻的安逸。
我們要立體的動態的觀察自然景物。所謂立體的觀察,是指對自然景物進行仰視、平視、俯視、環視和鳥瞰式的觀察。所謂動態觀察,是指對自然景物隨著時間推移和空間變換所發生的變化進行觀察,這涉及定點、動點和散點觀察的技巧。例如,屠格涅夫的《村》運用定點觀察,馬致遠的《天凈沙 ? 秋思》運用移步換景式的動點觀察,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則按時間的推移描寫景色的變化。
我們要開動所有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對自然景物進行多覺觀察,觀察自然景物的形狀、顏色、動靜、聲音、氣味、重量、溫度、質地、分布、種類等,從而發現其特征和意蘊。這要具備一定的地理學、氣象學、氣候學、天文學、生物學(包括動物學和植物學)、物候學等學科的知識,要以這些自然科學知識為后盾,再從文學角度觀察和描寫自然景物,不然就會鬧出“廣州的雪花大如席”、“廣州的高粱紅似火”的笑話。
某地某時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除了可以憑借直覺馬上把握外,還可以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來把握。橫向比較,是指將某地的景色與同一時候其他地方的景色相比較,如《濟南的冬天》,它就冬天的氣候特點,把濟南同北平、赤道、熱帶相比;縱向比較,是指將某時的景色與同一地方其他時候的景色相比,比如,就廣州春天的氣候特點,可以從氣溫、降水量、日照強度、季候風的風向與風量、動植物的狀況等方面,拿它跟夏、秋、冬相比。
寫社會環境,也許還要具備一定的經濟、政治、歷史、倫理、民俗、宗教、建筑等方面的人文知識。
通過觀察掌握了寫景素材后,還得運用適當的文學技巧才能把景物栩栩如生的描寫出來。因為,我們寫的不是傳播地理、氣象、氣候、天文、生物、物候知識的說明文,而是在具體、真實、科學地觀察的基礎上,把個人的主觀印象和主觀感悟融入觀察所得,然后借助各種文學手段來寫景狀物,以反映觀察所得,寫出景物的狀態、特征和美感,從而寫成既有真實性、科學性,更有形象性、情意性的屬于記敘文范疇的文字優美的文學作品。
首先,必須講究修飾性、描繪性詞語,如動詞、形容詞、數量詞、擬聲詞等的準確運用,只有反復推敲錘煉,才能傳神地表達出景物的形、色、態、音、味,等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一個“綠”字便以使動用法,把春風擬人化,描寫出在春風吹拂下江南植物復蘇吐綠的景象,既有色彩美也有動態美,令人嘆服。
其次,要學會白描,也要學會巧妙運用修辭方法。屠格涅夫的《村》、魯迅的《故鄉》在景物描寫中就運用了白描。魯彥的《聽潮》用擬人、博喻、排比、通感幾種修辭描寫海潮消退歸于靜穆時的情態和聲音,將無形的難以捉摸的聽覺形象化為具體可感的視覺形象,真是妙筆生花。
準確運用詞語和巧妙運用描寫,都能使景物變得具體形象逼真。
再次,要注意語句的駢散結合。寫景,適宜用短小明快的句子,適宜用兩兩整齊對稱的語句,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當然,文章中也要自然穿插一些句式靈活的散句。只要欣賞一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整散句的運用技巧,你就能領略其中的真諦。
有的作家寫景時,還喜用疊音詞、兒化詞來描摹景物,增強語言的音韻美。古詩文基礎扎實的,還會信手拈來前人的好詞佳句,加以化用。朱自清的《春》便是如此。
有的作者不但寫眼前的實景,還聯想到與眼前的實景有關的逸事、風俗、傳說和詩文,甚至想像出一些超現實的事物。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詩中,就由人間的街燈聯想、想像到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織女,以他們在天界幸福團圓的生活,反襯黑暗的舊中國。
寫景文章既要講究技巧,又不能露出人工雕琢的痕跡,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寫景要注意條理。要么用空間順序,如朱自清的《綠》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要么用時間順序,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和峻青的《海濱仲夏夜》;要么用邏輯順序,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
另外,不能單純地寫景狀物,必要的話,還得描寫該景物背景下人們相應的活動與心態。朱自清的《春》便寫到了經歷冬困后紛紛出來活動筋骨、抖擻精神、喜迎新春的人們,梁衡的 《夏感》則描寫了夏日里熱火朝天地收割打場的農民,何其芳的《秋天》描寫了人們伐木、摘果、打漁、放牧的情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亦描寫了生活在暖和的老城里的居民們喜笑顏開的表情和有著落、有依靠、不著急的心態,以及誤把冬天當成春天的錯覺。
最后,我們不能為寫景而寫景,寫景要有立意。沒有立意,寫景就沒有靈魂。
在以寫人記事為主,描景狀物為輔的文章里,寫景的立意就是要明確所進行的景物描寫究竟為寫人記事提供什么服務,是交代地點、時間、天氣、社會背景、推進故事情節,還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魯迅的《故鄉》描寫魯鎮的格局、氛圍,就是為了交代孔乙幾活動的背景,《丑小鴨》描寫冬天的來臨,是為了推進故事情節;契訶夫在《變色龍》里寫廣場和飯店周圍的景色,為的是反映沙俄統治下的的蕭條冷落,渲染氣氛,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寫烈日和暴雨的景色,為的是烘托祥子拉車的辛苦和他的頑強剛毅。
在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里,寫景的立意就是明確所進行的景物描寫要表達什么意思,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以景物比喻、象征人物的某種精神品格,或進行比興,托物興詞。朱自清寫《春》是為了贊美春天的新、美、力,激勵人們珍惜大好春光。周敦頤寫《愛蓮說》意在寄托自己對君子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喜愛。茅盾寫的《白楊禮贊》便以白楊的品格象征中華民族的意志。《詩經》的《關雎》便以在河洲之上關關和鳴的雎鳩作比興,引出追求窈窕淑女的君子。
景物描寫里要融入自己的個人情緒和主觀感悟。在《夏感》一文里,作者梁衡就開門見山地寫出自己的感悟“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讓我寫《秋》,我贊美它的熱鬧繁盛高潔,我哀嘆它的凋零蕭索沒落,我會吟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景語即情語”,這就是說可以含而不露地借景抒情,間接表達立意,即所謂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對夜雨景色的描繪和聯想便寄托了他殺敵衛國的情懷。當然,有時也可以在寫景之余來一點直白的抒情,即直抒胸臆,直接揭示立意,如屠格涅夫的村的結尾便直接抒情“呵,俄羅斯自由之村的富足、寧靜、豐饒啊!呵,和平和幸福啊!”
關鍵詞:井字梁斜放正交結構設計工程應用分析
Abstract: the ribbed beams with its good structure design an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ce characteristic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numerous forms of ribbed beams types and application mod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ibbed beam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elated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the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ibbed beams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bbed beams in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need to comply with some important principles and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ctional dimensions.
Keywords: ribbed beams inclined put stru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rthogonal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井字梁概述及其在目前工程中的應用狀況
井字梁是同一平面內由一組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組成的工程結構構件,它的基本特征是梁與梁之間沒有主次之分、高度大致相當、同位相交且呈井字型,常見的梁間距一般為3米左右,井字梁一般又稱作交叉梁或格形梁。
井字梁布置形式一般有三種,即正放井字梁、斜放井字梁和三向井字梁。正放井字梁以行列式的方式排列,斜放井字梁和三向井字梁的結構比較復雜,梁的排列方式變化和種類也較多。目前關于正放井字梁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而關于斜放井字梁和三向井字梁的研究計算一般要借助計算機采用有限元的方法進行。
二、井字梁的結構特點、設計原則和截面尺寸的確定
井字梁的雙向梁具有等高的特征,各方向梁之間協同工作,共擔樓面負荷和工程應力,因而具有良好的空間整體性;井字梁適用于受層高、跨度要求較大的工程;井字梁的工程美學比較符合幾何力學的特征,美觀規則的梁格和頂棚會增加工程的美感和整體感,正交正放、正交斜放和斜交斜放的布置形式能夠有效地滿足工程應力符合設計和工程美學的需要。
在井字梁結構的設計中一般要遵循下面幾個重要的原則以確保其質量水平和安全性能,即井字梁的長短跨度比值應該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井字梁應該盡量避免周邊柱位,梁格間距的區間一般應該為其跨度的1/12-1/6,與頂柱連接的井字梁一般通常按照框架梁的類型來進行考慮,其最大扭矩的區間一般為跨度的1/4-1/5。井字梁的長度跨度和寬度跨度之比一般應該不大于1.5:1,如果在區間(1.5,2)的范圍內,應該在長度跨度中間位置設置一個大梁位,這樣就分割成了兩個井字梁體系或者采取45度角進行斜向布置;在無法避開邊柱的情況下一般采取大小井字梁相嵌套的結構形式;不管那種布置形式的井字梁其梁格間距一般不應該超過4米;基于井字梁的抗震受力分析,當其截面尺寸不夠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梁的寬度。
混凝土框架的井字梁其截面寬度一般應為20厘米以上,這個尺寸已經比普通梁的截面寬度小了不少,這是因為其結構能起到側面約束作用,即使這個寬度在較小的情況下依然不會發生側向的平衡破壞;雙向走向的井字梁的高度一般應該相等且截面高度一般為設計為跨度的1/18-1/15的區間為宜;撓度是井字梁結構和截面尺寸的重要參數,其大小一般要控制在1/250以下,要求較高的一般要控制在1/400以下;鉸接接點一般為井字梁和邊梁的鏈接點,這時對邊梁的強度要求要相對較大且要進行結構構造優化,并且邊梁的截面高度要確保大于井字梁的截面高度值幅度的20%左右。
三、斜放井字梁的優點及其工程應用分析
正放井字梁結構比較簡單,研究的也比較成熟,三向井字梁結構復雜,需要涉及的問題和內容也比較綜合,而斜放井字梁居于兩者之間,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應用價值,本文下面對于井字梁的優點及其工程應用進行詳細分析。
斜放井字梁與其他兩種井字梁布置方式相比,它能夠充分地利用框架柱,從而具備了較高的結構剛度、良好的延展性和更大的負荷承載能力。同時井字梁的斜放布置可以使邊梁免受扭曲,特別是井字梁和邊梁相交的情況下,斜放布置方式可以明顯地以結構構造的優勢取得較高的抗扭能力。另外斜放井字梁可以是正交布置還可以是斜交布置,對橢圓區格等不規則的屋頂平面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可以產生較高的結構效率。
根據井字梁的長度跨度和寬度跨度的比值關系,當施工工程的矩形蓋頂平面長寬之比大于1.5的時候,斜放井字梁的經濟性和技術的優越性比正放和三向井字梁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和結構效率。
斜放井字梁的高度取值可以按照正放短跨的1/20左右的比例來進行計算,在具體的工程施工中一般要根據載荷、梁距等做出適當的調整,一般來說在梁距為2米和3米的情況下,在正放和斜放的情況下其高跨比分別1/18、1/21和1/17、1/20。當梁距大于3米的情況下,梁的高跨比一般取1/16、1/19。在屋頂層的井字梁應用中一般還要加強保溫措施的設計,現澆樓面的樓板一般作為梁的有效翼緣來形成T形截面,以此來提高樓面梁的剛度。
四、某公共建筑展覽廳井字梁設計的方案規劃分析
某6度區公共建筑規劃設計為5層框架結構,場地類別Ⅱ類,地面粗糙度B類,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25。第一層層高為5米,其他層高為4.5米,內有一個大跨度展覽廳,其軸線尺寸為15米X22.5米,樓面的恒荷為4KN/m2,活載為3.5KN/m2。在初始的設計中采取了常規的正放井字梁的方案,樓板厚度100mm,其梁,柱截面及布置如下:
這種布置方案周邊梁沒有設置成鉸接,計算后發現井字梁呈現出明顯的主次梁的關系,主梁的配筋很大,且與主梁相連接的柱子截面和配筋也非常大;該方案混凝土用量為132.2m3,撓度12mm。后又把周邊梁設置成鉸接,其梁,柱截面及布置如下:
這種方案柱子截面,配筋都不大,梁也是均衡受力的狀態,但是中間井字梁截面和配筋都較大,也是比較不經濟的。該方案混凝土用量為132.7 m3,撓度29mm。
針對原始方案的缺陷和不足,后來改進了井字梁的設計方案,以斜放正交井字梁取代了原來的設計,樓板厚度保持不變,梁,柱布置及截面如下圖:
這種方案與原方案相比,柱子的截面和配筋都不大,梁的截面減小了很多,使得混凝土的用量大為減少,邊梁所受的扭矩也減小很多,達到了構件受力均勻和材料受力性能充分發揮的目的。該方案混凝土用量為112.8 m3,撓度19mm。
綜上比較,采用斜放井字梁的方案其結構混凝土用量及樓層的位移比都要比原先的方案要小很多,通過對三種方案的工程造價預算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其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并且從工程結構力學的觀點上來看增加了整個樓層平面的剛度和結構整體剛度。
五、總結
隨著井字梁在工程施工中的普遍應用,有關井字梁的結構設計和相關的工程應用難題和挑戰也不斷出現,本文主要基于工程施工建設的實踐研究了井字梁的結構設計和相關的工程應用事項,重點分析了斜放井字梁的優點,指出了斜放井字梁優越的結構剛度主要來自于其對框架柱的充分利用,從而避免了其邊梁受到扭曲而產生的應力變形,并指出了在斜放井字梁的設置中邊界相交處應該避免出現多個梁柱相交于一點的情況,同時斜放井字梁的高度設計和取值范圍一般按照正放情形的跨度值來計算,最后本文對井字梁在工程應用中受力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在分析問題和研究方法上,結合了筆者多年的井字梁工程施工的經驗,并采取了一些工程實例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亞麗.井字梁的計算與設計[J].民營科技.2011(01)
[2] 段劍林,張耀庭.井字梁結構設計方法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01)
[3] 何雁.井字梁樓蓋體系設計方法[J]. 科技風.2010(05)
[4] 夏炎,魏大平.斜放井字梁特性和工程應用[J].建筑結構.2010(04)
【關鍵詞】中西醫療法;眩暈;內耳積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7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927-02美尼爾病又稱內耳眩暈癥,是中年人臨床常見病,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腦力勞動的增強,人們精神處于緊張狀態,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美尼爾病的發病率有所增加,同時,該病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為提高臨床療效,本人自2009年――2013年期間,總結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取得了理想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按照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和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委會提出的診斷標準。
1.2一般資料84例患者均來源于本院門診及住院病人。其中門診病人67例,住院病人17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在26-65歲之間,平均41.4歲;病程在5天-11年之間,平均3.4年;1次發病者3例,多次發病者81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發性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面色蒼白,出汗,頭重脹痛等臨床癥狀。
2治療方法
2.1中醫以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予炒白術12g,白茯苓、澤瀉各20g,天麻、黃芩各5-10g,姜法夏、陳皮、枳實、川芎、赤芍各10g,水煎服,日一劑。
2.2西醫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改善內耳微循環為處理原則,予①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靜滴,日一次(若病人心臟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者改用苯海拉明20mg/次肌注);②培他定10m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靜滴,日一次。以上二組治療方法,治療2周后評定療效。
3治療結果
3.1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一年內未見復發;顯效:臨床癥狀消失,一年內復發一次者;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一年內多次復發者;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者。
3.2療效情況84例患者中,治愈64例,約占76%;顯效12例,約占14%;好轉8例,約占10%;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治療過程中所有病例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4典型病例
林某,男,38歲,機關資料員。于2010年10月7日初診,自訴反復突發性眩暈4年,加重3天。曾在某市級三甲醫院行頭顱CT、頸椎X光、經顱多譜勒、耳鼻喉科電測聽等檢查,診斷為內耳眩暈癥,間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參注射液、安定、654-2等藥治療,上癥仍反復發作。3天前因工作勞累,眩暈等癥狀又復發,曾到當地中醫診所服中醫治療,癥狀未減而來診。請五官科會診,同意內耳眩暈癥診斷。隨按健脾祛濕,活血熄風中藥,配合利多卡因、培他定治療,用藥1天后,癥減一半以上,5天后癥解繼續鞏固治療,共14天。隨訪1年,未見復發。
梁某,女,35歲,制衣工人。因“反復頭暈1年,再發2d”入院,與2010年2月5日就診。既往于外院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給予“倍他司丁、西比靈”治療,易反復,因此時常影響工作。平時有胸悶、納呆、神倦乏力癥狀,患者于2d前無明顯誘因,頭暈再次發作。癥狀有:頭暈,有旋轉感,動則加重,如成舟車,不能站立,伴耳鳴、惡心、嘔吐和出汗,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查生命體征一切正常。形體肥胖,雙眼球水平眼震陽性,頸軟,無抵抗,心、肺、腹查體未見異常,四肢活動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例反射未引出。血、尿、糞常規、生化、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入院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癥,中醫診斷為:眩暈痰濕中阻。治以“健脾祛濕,化痰熄風”為法。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白術、茯苓各20g,天麻15g,半夏、石菖蒲、陳皮、生姜、黨參、旋復花各10g,砂仁、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1劑后,惡心、嘔吐消失,耳鳴、眩暈減輕。3劑后,癥狀完全小時。出院后,在原方治療的基礎上,加強健脾治療,以杜絕生痰之源,從而斷絕病根。服藥14劑,納食增加,精神好轉,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5體會
5.1美尼爾病屬中醫眩暈證的范疇歷代醫學家對眩暈證的病機有“無虛不作眩”、“無痰不作眩”、“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等之說。根據該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體會,認為該病主要病因病機為思慮勞倦,脾胃受傷,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成痰飲,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上蒙清竅,加上痰盛動風,肝風內動誘發而致眩暈發作。本病為臨床常見病,主要病理為突然發作性的非炎性迷路病變,確切發病機制迄今不明。目前有多種說法。多數支持神經血管障礙學說,即認為自主神經調節障礙引起內聽動脈痙攣,微循環障礙,影響內淋巴的分泌吸收。情緒緊張、勞累以及變態反應等為誘發因素。主要臨床表現為陣發性眩暈、耳鳴、聽力減退、頭部脹滿等癥狀。故本病之作,多因虛、痰、風,即脾胃虛弱,痰濁內阻,肝風內動而作,治宜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以茯苓、白術健脾土以制水,治生痰之源,使水飲痰濕不得復聚;姜法夏、陳皮燥濕祛痰,和胃止嘔;茯苓配澤瀉入脾腎以利水濕,使濁陰之邪從下竅而去;枳實沉而降氣,使氣降水行;天麻滌痰平肝熄風;黃芩苦降止嘔,燥濕,并制健脾燥濕藥之溫熱;川芎、赤芍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天麻、法夏、澤瀉治療痰飲眩暈,歷代醫家有詳盡的記載,如《金匱要略》“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葉天士《脾胃論》“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除”。西醫對本病多采用綜合治療,治療方法眾多,但尚無根治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鎮靜劑如安定;抗阻胺藥如茶苯海明,倍他司啶;抗膽堿能藥如阿托品;鈣離子拮抗劑如西比靈等,或手術治療,以上治療可緩解癥狀,但易反復。
5.2現代醫學認為,美尼爾病的病理可能因多種因素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內耳血管痙攣,膜迷路微循環障礙,神經上皮缺氧而致感覺功能受損;耳蝸供血不足,造成血管紋血流量減少與內淋巴產生減少,繼而代謝中間產物瘀積,膜迷路內滲透壓增高,外淋巴與血管內液體入膜迷路而形成膜迷路積水。積水刺激及損傷耳蝸而產生耳鳴耳聾;刺激前庭終器而出現眩暈、平衡失調,以及惡心嘔吐、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植物神經癥狀。針對病理特點,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改善內耳微循環為處理原則,以利多卡因抑制前庭神經興奮,或苯海拉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而達到調節糾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培他定對內耳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有松馳作用,從而增加內耳血流,同時,調整內耳毛細管的通透性,消除內耳淋巴水腫。健脾祛濕,活血熄風法配合西藥治療美尼爾病,切中病機,優勢互補,既能迅速緩解臨床癥狀,又能達到遠期較好療效,并無發生不良反應,是治療美尼爾病的理想途徑。
參考文獻
當粵菜遇上西方的葡萄酒是一種怎樣的口福體驗呢?
《酒尚》邀請了八位葡萄酒愛好者和大家一起走上這條味覺的神奇之旅,體會粵菜的美味和葡萄酒的芳香一起制造美味的交響!
為了這次的品嘗會,東湖別墅的東湖俱樂部餐廳的劉偉杰廚師長,特別推出了一套新派粵菜,從頭盤的開胃菜、主菜、主食到最后的湯,讓我們徹底地領略粵菜的風尚。品嘗的10款葡萄酒是由品諾、桃樂絲、龍徽、東湖別墅俱樂部提供,其中包括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等,讓我們享受最為豐富的美味碰撞。
【餐廳介紹】
東直門外的各色的使館區中,一塊諾大的牌樓很是引人注目。斑斕的彩繪,金黃色的琉璃瓦等等,都演繹著濃厚的傳統中國式建筑的韻味,這便是東湖別墅的正門了。
往前走,一片清新雅致的世界展現在眼前,難以想象在喧鬧的都市中還有這樣一片靜溢之地。蘇州園林式的景觀,亭、臺、廊、閣,被垂柳、翠竹、假山、瀑布所環繞,宛若走入了江南古鎮。走進去,圖案繁多的石子路,縱橫交錯的回廊,造型各異、絕無雷同的門框、窗棱,濃郁的中國文化撲面而來......
就在這亭臺樓閣間,東湖別墅俱樂部的餐廳,就如同寶石一樣鑲嵌在其中,富貴典雅的鴛鴦廳、視野開闊的平遠樓,都讓人神清氣怡。
能在北京找到這樣好似蘇州“拙政園”一般的美景,又能在其中享受清雅的美食地方可只有這里了,似乎感覺到可以吃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這里的秀色......
【頭盤?開胃拼盤】
麻醬油麥菜
保持油麥菜的原味,清脆爽口、麻醬濃郁、入口如絲般細滑、香味濃郁。
話梅南瓜球
味甜而酸,入口生津,還有南瓜的口感,而且冰爽不膩。
芥末墨魚片
墨魚肉質富有彈性,入口口感韌性十足。淡淡的芥末香辣到位。
掛爐燒鴨
顏色金黃,外焦里嫩,口感飽滿,豐富,感覺油香,肉嫩。
DRAGON SEAL:Rose Wine
龍徽桃紅葡萄酒
產地:中國
品種:赤霞珠、美樂、佳美
酒精度:12.5% vol
口味特征:這款桃紅葡萄酒具有清新而淡雅的桃紅色,平衡易飲,具有馥郁的紅色莓果的香味,是夏日及清淡快餐的理想選擇。
常喝葡萄酒可以提高人的認知能力
倫敦大學對食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的飲酒也會與人們的認知能力有關。飲酒者的認知能力較強。一項年齡從46~68歲的有6033名倫敦服役人員參加的電感測試可以看出飲酒者的歸納能力較強。“每天一兩杯葡萄酒可以大大減少認知能力退化的危險”,美國流行病雜志的作者寫道。人們已經普遍同意葡萄酒對心血管有益,而近期的研究更認為飲酒者比戒酒者有更強的語言和行為能力,在女性人群中更為明顯。
Honored guests:
【配酒討論嘉賓】
汪鐘鳴:品諾酒屋店長
晉璐:酒吧老板(葡萄酒愛好者)
梁洪淮:韓國友人(葡萄酒愛好者)
欒鑾:法國波恩葡萄酒商業與貿易大學學生
湯浩: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葡萄酒愛好者)
唐柯: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專業博士
王珂:北京龍徽釀酒公司公關文案主管
叮當:配菜討論主持人
Forum for Wine Serving
〖配菜討論〗
開胃拼盤:麻醬油麥菜、話梅南瓜球、芥末墨魚片、掛爐燒鴨
試酒為四款: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紅土地霞多麗、龍徽桃紅葡萄酒、馮?卡塞特桃紅
汪:馮?卡塞特桃紅的酒體結構感覺很細膩,但與果香突出的龍徽桃紅相比,香氣顯得單薄。拼盤的口味比較多,難以找一款葡萄酒搭配,但是果味濃郁、酒體口感厚重的龍徽桃紅能夠把菜的口味壓住,又不會過份。
唐:用龍徽桃紅和紅土地霞多麗都可以搭配,油麥菜的清香和龍徽桃紅適中的酸度搭配相得益彰,并且都是清香型,搭配在一起非常契合。
湯: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來配掛爐燒鴨,雷司令特有的礦石,也就是感覺有點汽油的味道和燒鴨的油膩搭配,個人感覺比較喜歡。
用紅土地霞多麗來搭配麻醬油麥菜,酒清爽的口感和麻醬的醬香搭配,使得二者的口感都能減弱,感覺比較中和。
欒:單喝龍徽桃紅,口味不是很突出,而且感覺沉悶,似乎有點久,但是和幾款菜搭配起來,白葡萄酒顯得單薄和南瓜的甜、芥末的淡辛辣、鴨肉的油膩感覺都不是很好,龍徽口味的沉悶反而能和這些比較有特色的味道都能搭配地比較協調。
建議搭配:龍徽桃紅葡萄酒
Forum for Wine Serving
〖配菜討論〗
八寶金蒜蝦
試酒為四款:龍徽桃紅、馮?卡塞特桃紅、龍徽夏多內葡萄酒、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
晉:看到這款菜的時候,感覺一定很難去搭配。從名字上講蒜的味道就比較特別。而且有辣椒,辣菜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菜,但是搭配葡萄酒是比較有難度的。同時又是海鮮,更讓人有點頭疼,所以選擇桃紅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王:辣菜來講很多人喜歡搭配新世界國家的一些酒,比如澳洲的西拉、美國的赤霞珠,聽過有人喜歡用甜白去搭配。所以,搭配方法很多,看自己喜歡。
汪:八寶金蒜蝦是一道不是很辣的菜,它的辣是來自于蒜,辣里有蒜香,入口的感覺很過癮。但是,蝦是外焦香,里邊蝦肉本身味道,依然很好的保持。入口很香,還有蝦的甜。所以,搭配酒的時候,需要單寧不能過重,用桃紅酒搭配比較合適。不會帶出蝦的腥味,保留它的鮮甜。
欒:蒜香和微辣的口味,可能需要一種稍微有點質感的酒壓住,但是蝦的味道又不能失去,折中的選擇――桃紅。但是跟剛剛搭配拼盤的感受一樣,馮?卡塞特桃紅有些單薄,還是感覺龍徽桃紅酒比較能有這樣的功力。看來龍徽桃紅是一款不錯的佐餐酒。
唐:干紅的單寧會遮蓋蝦的鮮味,在跟龍徽桃紅的搭配之后,收斂性和酸度均適中,蝦的鮮都很協調。
建議搭配:龍徽桃紅葡萄酒
【主菜?八寶金蒜蝦】
蒜蓉等多種調味料讓人感覺濃香無比,爆炸制的蝦外焦脆,肉質又不失蝦柔軟的口感和蝦本身的香甜,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Le Pinot:
Foncaussade bergerac 2004 AOC Rose
馮?卡塞特桃紅(法國貝杰哈克)
級別:法國貝杰哈克法定產區桃紅
年份:2004
品種:赤霞珠、美樂
酒精度:12.5% vol
口味特征:漂亮的粉紅色,有著荔枝、水蜜桃的果香,入口有草莓的果味,柔順易飲,酒體中等,回味干爽悠長。
DRAGON SEAL :Chardonnay Wine 2004
龍徽夏多內葡萄酒2004
產地:中國品種:夏多內
酒精度:12% vol
口味特征:這種精美的葡萄酒在法國橡木桶中陳年,具有夏多內典型的奶油和吐司香味及精妙的香草口味。
Peter Lehmann Eden Valley Riesling 2004
- Eden Valley
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
(澳大利亞伊甸谷)
產地:澳大利亞 年份:2004
品種:雷司令 酒精度:12%
口味特征:柔和的黃色,略帶綠色。濃郁的花香,以及少許柑橘花的香氣。檸檬和酸橙的味道和一絲蜂蜜味。非常清爽,帶有優質伊登谷雷司令典型的鐵礦石的味道。
【主菜?富桂魚卷】
用鮮嫩的桂魚片和火腿肉卷著芥蘭,鮮、咸、清爽讓口腔享受這三者的結合。口味中保持了桂魚的鮮、嫩,還有火腿的香,最后是芥蘭爽口和清脆的質感,都讓人能因為這款菜的味道和外型愛上她......
【主菜?面包葡汁四蔬】
用葡萄牙一種特別的調味料調和出淡咖喱味道的清香,湯汁中加入椰汁和奶油,讓口味濃郁,富有層次。里邊的豌豆角、西蘭花、蘑菇、蘿卜都還保留著原味,讓口感富于變化。用吐司面包做容器,讓人耳目一新。然后微一下,使湯汁更加濃稠和甜香,面包也酥脆了很多。有個很特別的吃法,用外邊的面包去沾食湯汁,更是一種極品的享受。這款菜全北京城只能在東湖吃得到!
Forum for Wine Serving
〖配菜討論〗
富桂魚卷
試酒為三款:龍徽夏多內葡萄酒、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紅土地霞多麗、
湯:海鮮類的菜一般很難配。看到這款菜的外型就感覺到不是很好配菜。我剛剛試了菜,感覺魚肉本身的鮮嫩還保留得很好,還有火腿的咸香。味道很好,但是感覺應該配德國的雷司令比較好。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是澳洲的,所以口味和德國的差異很大。不知道為什么,是不是澳洲的人比較喜歡雷司令那種特別的味道,我覺得中國人還不太喜歡。
王:剛剛吃中間沾到湯汁的部分,還有粟米的甜香,我試了桃樂絲寶石半干白,感覺也不錯。但是旁邊的魚卷,就是感覺要保留魚肉的原味,還是清爽、淡雅的干白葡萄酒合適。
汪:剛剛三款酒都試了,感覺都不怎么樣。龍徽夏多內,感覺有點沉悶,不知道是因年份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濃重的汽油味道,已經蓋過了魚卷的原味。紅土地霞多麗甜度和酸度,都也已經影響到菜的原味。
欒:勃艮地的酒一般都偏酸,所以我對甜的酒比較敏感,紅土地霞多麗來搭配的確有些甜,花果味道太濃郁。相對,配一款酒精度比較低,清爽、淡雅,酸甜均衡的舊世界國家的酒比較合適。
唐 :我以前喝過一款法國北部的白葡萄酒,入口的味道很淡,微酸,我想可以用那款酒搭配比較合適。
建議搭配:口味淡雅的白葡萄酒
Le Pinot: Red Earth Chardonnay 2005
紅土地霞多麗(南澳大利亞)
產地:南澳大利亞年份:2005
品種:霞多麗 酒精度:13% vol
口味特征:晶瑩剔透的淡金黃色透著柔和的青檸檬色澤,果味清新濃郁,散發著蜜瓜的芳香,幽雅,順滑,有著濃郁的柑橘、蜜桃與成熟的蜜瓜果味,給人清新歡愉的回味。新鮮飲用,最為出色,爽口易飲的風格適合于任何場合飲用,也是最佳的開胃酒。
面包葡汁四蔬
試酒為三款:龍徽夏多內葡萄酒、彼德利蒙伊甸谷雷司令白、紅土地霞多麗
叮:這款菜,外型很特別,是東湖自創的菜品。在保持四種蔬菜的原味上做得特別出色。西蘭花的清香、蘑菇的香甜以及口感都保持得非常好。而且湯里也很特別,有奶香、椰香,以及淡咖喱的味道。口味豐富,口感特別,讓人耳目一新。所以,我想在搭配酒的時候,保持菜本身的味道是件比較困難的事。
汪:是的,這道菜讓人感覺特別新鮮,根據對原味道保持這么出色來看,口味又是有點偏西餐的感覺,搭配清爽,不是很酸的白葡萄酒比較適宜。
欒 :從口感上說,菜的確是比較讓人感覺到很濃郁,而且口味多樣。試了紅土地霞多麗感覺不錯,這款酒,味道是甜度稍微略高于酸度的。這個跟本身湯汁中的椰香、奶香相搭配,比較契合。
晉:我覺得女孩子都會比較喜歡吃這道菜,真的很特別,口味也很好。配酒精度不高,清冽爽口的酒是不錯的選擇。
唐:紅土地霞多麗這款酒是比較新的酒,花香和果香,還有口感的清冽都不錯,可以使菜的口味更加豐富,變幻。
建議搭配:紅土地霞多麗
DRAGON SEAL:Cabernet sauvignon 2003
龍徽赤霞珠葡萄酒2003
產地:中國 品種:赤霞珠、佳美
酒精度:12% vol
口味特征:此酒擁有赤霞珠典型的豐厚酒體,呈深櫻桃紅色,具有紅色水果及胡椒的豐富口感,并帶有淡淡的橡木氣息。
Le Pinot: Monasterio de Santa Ana Merlot 2004
圣阿娜美樂2004
產地:西班牙 年份:2004
品種:美樂
酒精度:14% vol
口味特征:鮮艷的寶石紅色并帶有櫻桃杯緣,優雅的紅水果的香味并略帶香草的味道。酒體豐滿,結構完整平衡,在法國和美國的橡木桶中釀制,是西班牙新型紅葡萄酒的代表作。
【主菜?白合西芹黑椒牛柳粒】
牛肉粒的細嫩,百合西芹的脆爽形成完美組合。口味咸香,還有濃郁的炒熟了的黑胡椒香味。
Torres Gran Coronas 2001- Penedes, Spain
桃樂絲特級王冠(西班牙賓納戴斯)
產地:西班牙年份:2001
品種:赤霞珠、裳藍尼羅
酒精度:13.5% vol
口味特征:深寶石紅色。非常均衡、優雅的香氣。絲滑、成熟的口感非常豐富而復雜,成熟紅色漿果的香味彌漫在橡木烘烤味之上。
【主食?杰哥炒牛河】
牛肉恰倒好處的烹飪,不老也不嫩,富有韌性,河粉醬香濃郁精道,又不油膩,讓人很滿意。
Forum for Wine Serving
〖配菜討論〗
白合西芹黑椒牛柳粒
試酒為三款:龍徽干紅葡萄酒、桃樂絲特級王冠、圣阿娜美樂
叮:這款菜從口感上給人很多讓人琢磨的東西,不僅是酒和牛肉的搭配,還有百合西芹的脆爽和牛肉細嫩的形成完美組合,以及濃郁的炒熟了的黑胡椒香味,給人異域的風情。
欒:菜中的牛肉粒非常細嫩,而且黑胡椒的香味濃而不沉悶,配酒的選擇,需要選擇口感和牛肉的口感相匹配的。所以選擇搭配西班牙的圣阿娜美樂感覺入口會很舒適。牛肉的感覺也是平滑、細嫩的。以美樂釀制的葡萄酒,口感都是比較柔軟、順滑,很多都形容像天鵝絨一樣的口感。他們搭配在一起都不會影響到彼此的口感。
汪:我也覺得搭配圣阿娜美樂比較合適,葡萄酒肺腑紅水果的香味,以及香草香味給嫩滑的牛肉更多豐富的口感。本以為可能有黑胡椒,口味會比較重,用澳洲的西拉去搭配會比較合適,但是菜原本的黑胡椒味道不是很濃重,所以用美樂搭配就可以完全保留住菜的原味,又能使口腔中散發出更多的香味。
唐:還沒有配酒,這款菜入口的感覺,就讓我想到了美樂,都是如絲的順滑。
建議搭配:圣阿娜美樂
杰哥炒牛河
試酒為三款:龍徽干紅葡萄酒、桃樂絲特級王冠、圣阿娜美樂
湯:感覺還是用強硬一些的干紅酒,比較適合。河粉是醬香的,看上去比較油,所以用豐富單寧的酒。同時,里邊的牛肉有點類似于6分熟的牛排。沒有剛才牛柳粒的嫩滑,但是又不老,感覺入口比較有韌性。所以,我試了干紅。但是感覺美樂有點單薄,太綿軟不太適合。
汪:同感,不適合用美樂來搭配,口感這么突出的主食。相比較而言,可能用龍徽的赤霞珠會比較合適。桃樂絲特級王冠不知道是存放的原因,還是葡萄成熟度不夠,香味單薄,回味不夠。
欒:比較桃樂絲特級王冠和龍徽赤霞珠,桃樂絲特級王冠有點酸菜的味道,感覺不是很好,會影響炒牛河本身的口味。出現酸菜的味道是不太正常的。龍徽的赤霞珠感覺有點偏酸。
唐:我嘗了菜以后,感覺是不是可以配一款法國的紅酒,作為西班牙的干紅,一般成熟度夠了以后,陽光比較充分,往往會因為一些原因造成熟透了的感覺。法國的干紅,5年藏釀的單寧比較圓潤,結構比較好的酒來搭配,牛肉的口感和河粉的精道都不會改變,而且入口的感覺會更好。
建議搭配:單寧比較圓潤的法國干紅
注意飲食的合適搭配 葡萄酒配菜有三建議
葡萄酒是一種天然的、復雜的卻又容易被人們所欣賞的飲品。葡萄酒與菜肴的適配原則是酒與菜的風格不要一個壓過或掩蓋了另一個,葡萄酒和食物不要吵吵打打的姻緣。
1.與海鮮搭配時要謹慎
紅葡萄酒配紅肉符合烹調學自身的規則,葡萄酒中的單寧與紅肉中的蛋白質相結合,使消化幾乎立即開始。盡管新鮮的大馬哈魚、劍魚或金槍魚由于富含天然油脂,能夠與體量輕盈的紅葡萄酒搭配良好,但紅葡萄酒與某些海鮮相搭配時,比如:多弗爾油鰨魚片,高含量的單寧會嚴重破壞海鮮的口味,葡萄酒自身甚至也會帶上令人討厭的金屬味。
白葡萄酒配白肉類菜肴或海鮮也是通用的好建議。一些白葡萄酒的口味也許會被牛肉或羊肉所掩蓋,但它們與魚、蝦、龍蝦或烤雞胸脯佐餐都會將美味推到極高的境界。
2.忌有醋相伴
各種沙拉通常不會對葡萄酒的風格產生影響,但如果其中拌了醋,則會鈍化口腔的感受,使葡萄酒失去活力,口味變得呆滯平淡。檸檬水是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其中的檸檬酸與葡萄酒的品格能夠協和一致。
奶酪和葡萄酒是天生的理想組合,只需注意不要將辛辣的奶酪與體量輕盈的葡萄酒相搭配,反之亦然。
3.濃香辛辣食品配酒有挑選
辛辣或濃香的食品配酒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搭配辛香型或果香特別濃郁的葡萄酒,可算找對了伴侶。
巧克力有時也對葡萄酒口味有不利的影響,有些人宣稱配陳年的赤霞珠葡萄酒能夠獲得成功。班費巴切托得阿奎葡萄酒配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效果極佳、令人欣喜。這款意大利葡萄酒果香細膩而清爽,恰到好處的天然酸度足以平衡巧克力的馥郁與香甜,同時又使你的口腔保持舒適的清爽與潔凈。
Forum for Wine Serving
〖配菜討論〗
東湖金湯魚翅
試酒為四款:龍徽干紅葡萄酒、龍徽夏多內葡萄酒、桃樂絲寶石半干白、金橡樹文旦?奧特佛甜白葡萄酒。
王:我很喜歡這款湯,不僅湯汁色澤金黃,而且聞上去就很濃郁,入口感覺魚翅味道濃郁。我試著搭配白酒和桃紅,也試了濃重了紅葡萄酒,都覺得會損失本身湯的鮮美。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再配酒。
欒:確實,這個湯非常出色,入口感覺很好,不過我覺得有點偏咸,如果再淡點可能更好。對于配酒,有人喝魚翅湯的時候喜歡配一點醋,對于酸度高的酒,我們這邊有的幾款白酒,感覺酸度都搭配不好。我也同意王珂的看法,喝湯的時候還是不搭配酒。不過,用湯結束的時候,用桃樂絲寶石半干白用作清口,感覺口腔很舒爽。
湯:我覺得這款湯可能搭配一款酒體更加豐滿的干紅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比如波爾多口味比較豐滿,香次層次比較多的酒應該很有意思。湯本身就讓人回味悠長,加上酒的回味,可能更加讓人口口留香!
叮:有些人去喝魚翅湯的時候會在湯里去放一點點的干紅,可能是希望干紅的單寧和海鮮的腥香做一個搭配,比較有意思的吃法,也可以嘗試一下。
晉:我覺得可能搭配甜一些的酒會感覺比較好,比如桃樂絲寶石半干白或者是金橡樹文旦?奧特佛甜白葡萄酒,這樣可以解除湯里的腥味,這樣搭配我覺得也很不錯。
汪:這款湯給我的感覺是比較鮮,然后咸中略帶了甜的感覺,可能搭配甜酒會比較合適。但金橡樹文旦?奧特佛甜白葡萄酒有些太甜了,用桃樂絲寶石半干白做清口感覺很不錯,再去吃別的東西也不會影響到口味。
建議搭配:食用完畢用桃樂絲寶石半干白作清口
Torres Vina Esmeralda 2005- Penedes, Spain
桃樂絲寶石半干白(西班牙賓納戴斯)
產地:西班牙
年份:2005
品種:白玫瑰香、瓊瑤漿
酒精度:11.5%
口味特征:麥稈色,有明亮的彩虹色。香氣豐富,在香料的香氣之上彌漫著花香以及水果香。口感清新,酸味柔順,百里香、月桂樹葉和青蘋果的味道補充了原有的花香和果味。
Le Pinot:Vendanges d’Autrefois 2002
金橡樹文旦?奧特佛甜白葡萄酒 2002
等級:法國蘇西涅克法定產區甜白
年份:2002品種:賽美蓉,蜜絲卡岱
酒精度:13% vol
口味特征:此酒色澤金黃迷人,入鼻有成熟的杏仁味,繼而呈現出水果干豐富,醇厚而平衡的香味。后味微酸,讓這款甘美的酒更趨完美,一款極好的利口酒。
葡萄酒的作用
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葡萄酒的滋補、養顏、強身的作用,由于葡萄酒中各種有機、無機物質的存在和葡萄酒鮮美的風味,使它不僅成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飲料,而且在適量飲用的條件下,還能防治各種疾病,增強人體健康。1、鎮靜作用;2、助消化作用;3、利尿作用;4、殺菌作用;5、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6、葡萄酒含酚,具有抗氧化劑的作用。適度飲用,可防治退化性疾病,如老化、白內障、免疫障礙和某些癌癥。每天1-3杯為宜。
《酒尚》后記:
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確定語言是表達意義的符號,符號以能指和所指的關系為基礎,所指是語言符號表達的意義,能指是語言的形式載體。在電影中,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分別用畫面和聲音的能指、鏡頭間的相關性來展現。電影用畫面來直接表達不做暗示,所以能指和所指的差別以及之間的聯系常常被電影的這種特點所忽略。電影文本是一個虛構的敘事體系,它具有藝術的規定性和程式化等特點。電影對世界的符號分析動搖了人們對眼見為實的盲目信任。由于電影敘事主要使用連續性符號,即畫面,以及電影鏡頭具有高度的具體性和真實性,所以畫面隱含下的意義常常被我們忽略或者消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初戀未滿這部影片中的一些符號下所隱藏的意義。
一、青春與音樂
影片開始便是女主角啾啾的父親為了給女兒買錄音機而出車禍去世。錄音機的出現展現了那個時代的背景,張雨生、張惠妹他們的歌充斥著那個時代,成為了那時年輕人生命中的一部分。錄音機這一符號以及其所代表的的音樂這一符號在影片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要想表現某種程度的抽象就會與電影的本性相沖突,使電影符號擺脫直接表物的意義,要表現出所隱喻的意義,重復這一手法在電影敘事中具有重要的表現力,對同一物體的不斷重復可以造就一種節奏感,而這種重復性遮蓋了事物的具體意義,而更加強調抽象意義和聯想意義。我們可以看到錄音機不斷的在劇中出現,父親葬禮上悲傷的啾啾拿出錄音機聽歌、啾啾與韓霞上學被郭凡撞到摔壞了啾啾手中的錄音機,然后四人遇見相識、啾啾在課堂上看著摔壞的錄音機、夏靜寒悄悄賠償給啾啾新的錄音機、啾啾與母親吵架時母親摔壞錄音機、以及母親找夏靜寒修好錄音機、最后啾啾錯過比賽時拿錄音機聽夏靜寒的自白錄音機也就是那個時代的音樂是本片中的主線,就像劇中啾啾說的那樣在那個walkman風靡的年代,我們仿佛只有沉迷的歌聲中,才有信心面對未來,就在執著癡迷的過程中,我們也不知不覺的寫下了自己的故事。大量錄音機這一畫面的出現使得它的意義超出了畫面直接表達給我們的東西,這種強調和多次的表達使得音樂這一隱含主線顯現。
錄音機表面形式上表現著那個時代的背景,啾啾的叛逆,啾啾音樂的喜好,而深層意義上卻表現了了啾啾那個青春時代的親情、愛情、友情的整個情感經歷。羅蘭巴特在《關于符號的想象》一文中闡述道,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構成了符號的三種關系,分別是象征關系、聚合關系、組合關系,巴特認為這三種關系構成了事物的意蘊現象。
首先,啾啾因為錄音機的被撞壞而偶遇了四個剛剛轉來的男生,錄音機也象征著音樂,然后因為兼職婚禮唱歌與四個男生相識相交,然后性情相近的夏靜寒萌生情愫,在送給啾啾錄音機、與啾啾一起唱歌組樂隊、一起唱歌練歌兩人越走越近,錄音機這一符號在影片中象征著音樂,而符號的兩種外部關系同時也展現了其他意義,其一是符號是聚合關系,對于一個符號來說,涉及一種有組織的形式儲備或記憶的存在性,這種關系平面式系統之平面,也叫聚合體。音樂具有撫慰心靈和帶來浪漫的作用,對于音樂的喜歡和熱愛,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啾啾個人的性格和氣質,那就是對上學考大學的厭惡、對世俗觀的鄙視,繼而這種氣質吸引了夏靜寒、郭凡等陽光、血氣方剛的少年的喜愛,他們一起唱歌、一起歡笑,一起憤怒,一起哀傷年滿十八的少年少女們在音樂這個符號作用下,相互吸引著努力著愛恨著,展現著他們青春、情感、美麗,他們的肆無忌憚,就像那情感濃厚的曲調、此起彼伏的樂聲一般。片中的青春年華恰似一首音樂,就像片中啾啾說的那樣,誰讓他們那年十八,誰讓他們正值青春年華。
符號的第二種外部關系是現時的,它將符號與陳述的先后或后于它的其他符號結合起來,符號參照鄰居而定位,這種結合平面便是組合體的平面,也就是符號的組合關系。錄音機參與了啾啾高中情感的整個經歷,啾啾父親死去啾啾沉浸在音樂里療傷,夏靜寒送給啾啾一臺新的錄音機暗示著幾人接下來的快樂時光,啾啾母親把錄音機摔壞暗示著啾啾的困難處境友情的隔閡產生、愛情的阻礙,啾啾母親找到夏靜寒修好錄音機喻示著啾啾的情感恢復友情、愛情,符號的組合意識使符號在擴展中預見符號,既是符號的先前聯系和后來聯系以及符號與其他符號之間搭起的橋梁。
錄音機以及walkman音樂在片中串聯著這個劇情的發展,影片中的開頭和結尾,都表現了啾啾用音樂來表達自己變化的描寫,在這個walkman風靡的年代,我們仿佛只有沉迷于歌聲中,才有信心面對未來, 和結尾我在歌聲里找到了真正屬于我的未來。
二、青春的色彩
用音樂來展現青春的初戀、友情是影片的一大符號特點,而影片中的另一符號特點是灰暗的色調和多彩的畫面的對比。洛特漫認為電影的本質就是在講述故事,在電影中圖像也有詞語性的功能,圖像就像是詩的隱喻和換喻,具有雙重話語含義和雙關性的視覺形象,這些都使電影圖像獲得了它原本并不具備的詞語符號的典型表現。同樣在這部影片中影片的色彩和色調同樣也參與敘事,利用不同的色彩組合和色調運用使得畫面形象在視覺上直接給予觀眾強烈的情感傳達,這種可視的明顯的畫面間接的表現著影片的人物形象、故事主題、情感表達。
青春應是美麗飛揚的明媚的,可是在本片中的大部分啾啾他們的經歷大多卻是挫折,父親意外車禍、家里意外著火、夏靜寒被開出學校、啾啾與韓霞友情生出嫌隙、高考的重壓、郭凡與夏靜寒的友誼隔閡、夏靜寒的奶奶病重、啾啾的母親錢被騙走就如同破繭成蝶的過程一般,我們的青春在掙扎在現實在苦痛中成長,我們不甘心屈服與現實的重壓和磨難,心中卻保留著一片赤誠。
畫面是一個空間概念,在這里我們特指影片的色彩和影調。在這部影片中色彩和影調通過畫面中的物像以及物象的組織構成方式和關系來表達意義。由影像構成的應是畫面可以表現出幾個方面的意義,具象性意義、抽象性意義、意向性意義等。
首先,影片為了展現這種沉重的壓力,整個色調偏暗,更在一部分悲情的部分加重。在這里體現了畫面的具象性意義,色調運用與故事中的情感相對應,具有寫實性,表現出了畫面這一符號的能指意義。郭凡與父親在車中對話,畫面基本上全是黑色系,兩人的背影給人一種壓抑冷漠的感覺,從這里可以看出郭凡的心里狀態是叛逆和對父母親離婚的不滿。啾啾在家里跟母親相處時,也是偏暗色,在家里父親遭遇車禍后啾啾與母親就舉步艱難,所以家里每一次的對話場景就是在一個狹小的灰暗的空間里,從這里我們看出了啾啾家庭的不幸。而片中僅有的影片明亮部分也只是四個少年的放學后的玩耍、啾啾與同學在課堂上、以及最后啾啾的回憶部分。但是主人公身上的白色校服、鮮艷的衣服卻表現出了他們青春年少的美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憧憬,身上明艷的顏色與影片中的灰暗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環境是艱苦的,挫折也一直在道路上隨時伏擊著我們,而主人公依然是色彩繽紛的,這些符號特征表明了六個主角身上所帶有的美好,以及他們內心對于現實環境的不屈服對于自己人生希望的不放棄。
其次,影片表現的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影片結尾沒有結局的幾人讓我們為之惋惜。當時的大環境97年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年份,炒股盛行、重慶直轄、而每一個人的家庭環境更是復雜,每一個主人公都是這大大背景下一粒小小的微塵。我們抵不過這壓抑的環境,只好在其中默默成長。在這里畫面中對于色彩和色調的對比運用、組合順序,鮮明地向我們傳達著畫面表象下的意象性意義也就是畫面的所指。意象是指既不按照自然界的規律也不遵循生活的邏輯,而是按照某種意念設計出的形象,不再是簡單地再現現實生活,而是要表現特定的主題和特定的意念。影片的色彩安排還有另一層含義,我們對于壓抑的環境無能為力,卻忘記了開放在夜空中的煙花是最難忘于美麗的,雖然短暫卻是永恒,我們的明亮點亮整個黑暗,影片中啾啾說后來才知道,其實那一年發生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我們的故事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但我們每個人都還是那么努力地飛揚,誰叫那一年我們十八,正值青春年華,在影片中看似我們失去了什么,初戀未滿,家庭未滿,友情未滿。可是經歷了這些美好、挫折、懂得之后的我們才明白正是這種未滿我們才收獲了更多,在未滿求缺的狀態恰是人最正確的狀態,正因為黑暗的襯托,煙花才顯現的那么美那么珍貴,正因為我們愛過恨過絕望過,才更明白我們的青春曾經是那么的飛揚與炫麗。影片用一些簡單的明亮的色彩與大部分的沉悶灰暗的色調作對比,影片內容上各自的主人公的問題看上去是沒有解決,但是每位主人公都成長以及成熟了。影片的色彩和色調所代表的符號,對比著不同的兩種意義,畫面的具象和意象表達向我們闡述著壓制與抗衡、活潑與嚴肅、飛揚與死板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或許在影片中那樣特殊的年代那樣悲苦的家庭那樣沉重的重任,我們無從選擇,但影片中那壓抑的色彩下,鮮艷的我們在其中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喜一悲都化為最絢麗的記憶雕刻在時光中
藍瑛繪畫對明末清初影響很大,被后人稱為“武林派”。畫史上稱之為“后浙派”。但實際上他的畫風與戴進等不同,不能完全附屬于“浙派”之后。
藍瑛擅長山水、花卉、蘭石,師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黃公望,作品清簡秀潤。韓昴在《圖繪寶鑒續纂》中說他:“畫從黃子久(即黃公望),入門而醒悟。”中年自立門庭,上窺亞、唐、兩宋,遍摹元代諸家筆法,集取優長,由此入門,始能各極變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R、夏,而且對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過。對黃公望的畫悉心尤力。當代前輩沈周的畫也熱心師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獵既廣,眼界自寬,故落筆縱橫奇古,風格秀潤。
畫家的創作理念和他個人所生活的時代、環境、文化素養、審美標準是分不開的。藍瑛作為明末清初的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同樣也脫離不開他所生活的時代。因此,在探討藍瑛山水繪畫的藝術特色之前,我們首先要對藍瑛的生平及師承有所了解。
藍瑛,生于公元1585年,卒年不詳,1664年尚在。字田叔,號婕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西湖外民、西湖外史、東郭老農、吳山農等,所居榜額日“城曲茅堂”。生長于“浙派”發源地錢塘(今浙江杭州),二十三歲寓居松江,后來長期活動于杭州、嘉興、南京、揚州、紹興等地,賣畫授徒,影響深遠,追隨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帶,被稱為“武林派”(武林為今杭州別稱),在明末萬歷到清初康熙年間足以與“松江派”抗衡。其畫風融合南北兩宗,自成一家,屬于一位文人畫的職業畫家。清代以來不少學者把藍瑛稱為“浙派”的“后勁”或“殿軍”。他工書善畫,長于山水、竹石、梅蘭、人物、花鳥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畫著名,是明末清初頗具影響力的山水畫家。他的繪畫特點比較明顯的是用筆有頓挫,以疏秀蒼勁取勝,善寫秋景。在其作品的題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張僧繇”、“法荊浩”、“仿李成”等,實則所畫均為他自己的面目。他的山水繪畫畫法有兩種:一種作鉤勒淺絳法,另一種作沒骨法,設色鮮艷奪目,所畫青山、紅樹、白云,運用石青、石綠、朱砂、赭石、鉛粉諸色,點染別致,是晚明時期富有變化的山水繪畫作品。藍瑛享世89歲高齡,并且是一個勤奮的畫家,一生以繪畫為職業,筆耕不輟,傳世的繪畫作品面貌多樣,數量眾多,流傳下來作品亦較多。
從藍瑛傳世的作品看,他的山水畫創作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為其五十歲以前。從現存藍瑛早期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臨習古人繪畫作品的過程中,打下了扎實的筆墨功底。在藝術成就的取得上,他主要得益于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的助力。元四家的筆墨雖不盡相同,但藍瑛在學習他們的繪畫技法時卻能擇良而取,并注意吸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藉以豐富個人的表現能力。博采眾長,應該是一個藝術家取得成就的途徑之一,這也是我國藝術史上久經證明的成功經驗。此時藍瑛作品呈現出的面貌基本是以中鋒運筆,皴法以長披麻皴、解索皴、荷葉皴為主。山石的畫法潤澤渾圓,沒有過多的棱角,苔點圓潤。樹木的畫法則是多種多樣,體現了他繪畫技法的嫻熟。在構圖上,近景的樹木與遠景的山巒之間具有明顯的空間感。設色平淡和潤,風格秀潤清和,疏松簡略。
中期為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這時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馬遠、夏圭,而且對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對黃公望的畫更是悉心尤力。時人吳門畫派沈周、文徵明的筆法他也熱心師效。加之他漫游南北涉獵廣泛,眼界寬廣,兼融南北,形成了蒼勁雄強、骨力剛硬的個人風格,此時的藍瑛已經達到能“分別宋元家數,某人皴梁法脈,某人蹊徑勾點,毫不差謬”的水平。他以自己對各家繪畫特色的見解,以中鋒、側鋒交替運筆,用各種皴法、點苔法熟練地畫出各種形態的山石、樹木。以各家的典型構圖,或高遠或平遠,或簡或繁,顯現出一種筆墨蒼勁、氣勢雄渾的境界,反映出他在三十余年仿古繪畫的實踐中漸漸脫開單純的臨與仿,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繪畫風格。
晚年為六十五歲以后,這是藍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時期。此時他在融會貫通前人技法的基礎上,自立門戶,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貌。有人評其晚年畫風“絕似仲圭,復似啟南”,一語道出藍瑛畫風在淵源上與文人畫的關系和晚年蒼勁雄渾的畫風。從此時期的作品來看,筆法蒼勁疏宕,偉峻老練,畫風呈多種面貌,有些作品筆墨含蓄雋雅,有些作品青綠重設色,畫法工細,色調濃麗,愈老而愈工。這一時期他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筆山水為主,山石的輪廓線短小、破碎、躁動,以破筆點苔,以側鋒皴擦;樹木的畫法更加曲屈蒼老和類型化。構圖上也基本形成了一種統一的樣式:巍峨雄偉的山體以棱角分明的幾何體組成并繁復堆積,占據畫面的大部分且多偏向一側,而于另一側留出一定的空間,山頂突出。山間有飛瀑叢樹,山腳以漁樵隱士、老樹茅屋點綴。同時出現了山體的立軸畫中縱向拉長,在手卷中則橫向延伸的變形現象。晚年的作品中沒有了早期所保留的一定的空間感,代之以一種逼人的氣勢,無論是仿荊浩、董源還是仿黃公望,在風格和筆墨上已經沒有了差別,它們都已化為藍瑛的典型山水樣式。藍瑛晚年的作品,筆益精良,構圖高嶂巨壁,丘壑深遠,重山疊翠,更加蒼渾古樸。
縱觀藍瑛早、中、晚三個時期的繪畫作品,大體可以得到這樣一些認識:早年的作品,是學宋代諸大家的筆法,尤其是學元四家的作品。此時筆法較細潤,明顯地呈現出某派的筆法痕跡。中年,在學習前人技法的基礎上開始變法,也就是向開創獨特風格的途程上逐步邁進。晚年則開創了一種雄偉渾穆的獨特面貌,畫不離苔以及多畫秋景,善施赭色,巧用荷葉皴等等,也都是藍瑛作品的特點。
藍瑛的山水畫藝術成就,得益于他“性耽山水”。雖然他下苦功夫臨習了晉唐宋元諸家,并達到了精妙亂真的程度,但他不以摹仿為能事。他不僅擅于師古人之意進行變革創新,而且還注重生活,注重行萬里路,飽游飫看,“游閩粵荊襄,歷燕秦晉落,涉獵既多,眼界弘遠”。因為他胸中有真丘壑的觀察積累,眼界開闊,所以能落筆縱橫,水墨淋漓,獨創一格一派武林派。藍瑛的繪畫,影響廣泛,師法他的人可分成三類:一類是藍瑛的嫡傳弟子,如早期的劉度、藍孟等人;第二類是出自藍瑛的嫡傳弟子門下或模仿藍瑛畫風的職業畫家,如藍濤等;第三類是早年曾經出自藍氏門下,后來自立門戶創立了獨立畫風的陳洪綬、禹之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