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畫圖軟件

畫圖軟件

時間:2023-05-30 09:03: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畫圖軟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畫圖軟件

第1篇

培育土壤,讓思維進入有效狀態

凡是美的東西,就會吸引兒童,其身心就會沉浸其中并感到無限的舒暢和愉悅。感受審美的愉悅,影響著兒童的想象、聯想及行為動作。因此一切教學活動中,美無處不顯示出一種積極的驅動力。

Windows畫圖軟件本身的使用方法表面看都很簡單,但真正要靈活使用還是有些難度的,所以我講授16種工具與一些菜單命令時都設計了美的情境。例如,直線工具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些全由直線構成的簡筆畫――鮮花、竹筍、風車房;在橢圓工具的使用中我設計了或部分或整體是由橢圓構成的圖形――茶壺、雨傘、西瓜… …

這樣針對學生特點,在圖畫的欣賞與創作的審美愉悅中,有效教學就可在課堂上操作起來了。

激活潛能,讓智慧有效迸發

Windows畫圖軟件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學會使用工具后,剛開始大部分學生都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因此,我常常想,教師的職責應該是“喚醒+激勵”,教師喚醒學生創新的欲望,形成動機,激發創新的潛能,讓其盡情施展。

1.傾注期待。每次布置創新任務之前或中間我都會說:“相信同學們今天會有更好的作品交給老師”,“**今天肯定會有很大進步”,“老師期待看到你們美麗的圖形… …”發展是需要自信的,教師的作用就是提供支撐。教師傾注的期待,會作用于學生的內心,學生從中獲得力量,進而形成驅動,于是“期待”轉化為“自信”。

2.合作互動。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長短處。在主體性的學習中,為了激活他們各自潛在的智慧,我經常應用網絡教學軟件中的學生監看與遙控功能,除了輔導幫助之外,還和學生一起創作,“如果這樣畫就更美了”,“這樣能把線畫得流暢些”,“這里你想添加些什么呢”… …這種合作互動讓學生不僅從作品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而且從教師那獲得關注與對自己的肯定。

拓寬空間,讓應用有效延續

教學是否有效,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發展是否得到真實有效地落實并能夠自我拓展和延續。因此,在畫圖軟件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可以隨意地想,大膽地想。

學生怎么才能想得廣、想得遠呢?我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畫圖工具繪制圖形的區別和組合,并提供豐富的計算機畫圖素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例如,講曲線工具的時候,無論是畫單弧曲線、雙弧曲線還是封閉曲線,我都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像什么”,“還像什么”,“能畫什么,還能畫什么… …”

第2篇

關鍵詞:logo語言;趣;玩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34-01

LOGO 語言的畫圖功能強大,它設計了一只可以活動的“小海龜”,讓海龜作各種爬行動作,在爬過的地方留下痕跡,只要輸入一個命令,海龜馬上作出響應,顯示出你的勞動成果。在 LOGO 語言興趣小組活動中,怎樣讓兒童對 LOGO語言產生興趣并保持興趣,請看下面的活動實踐。

一、玩“畫圖”――相互比較 取長補短

小學生一般都會使用“畫圖”軟件,它與logo語言都有繪圖的功能,可抓住此共同點激發學生興趣。在學習之前,先讓學生在 “畫圖”軟件里畫一些幾何圖形,然后問學生:“不使用鼠標你能在電腦上畫出這些幾何圖形嗎?”,這時,老師切換至logo語言窗口,介紹如何使用“小海龜”這支畫筆,如何讓小海龜靠“聽話”進行畫圖。老師動手演示,學生們好奇地觀察,演示完后,學生們都干勁十足地使用簡單的命令玩起小海龜,驚奇地發現小海龜的確聽著我們的話(輸入指令)不斷地移動,畫出我們需要的幾何圖形。通過兩種軟件的比較和過渡,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logo語言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有學生提出,用“畫圖”軟件畫圖比logo語言更簡單方便。這時,老師先不回答,讓學生在“畫圖”軟件中畫一個正五邊形,老師也用logo語言畫一個正五邊形,師生進行比較,學生紛紛發表見解:“logo語言畫得更精確;有些圖形logo語言畫得更快;有些圖形“畫圖”軟件畫不好、畫不出來,等等”。在學習logo語言時,有時可以先讓學生先在“畫圖”軟件中玩玩要畫的圖形,再回到logo語言畫圖學習,使學生在兩種畫圖軟件的比較中,體驗各自的長處和不足,尤其體驗到logo語言的繪圖長處,增強學生學習logo語言的興趣。

二、玩“參數”――地震小屋 了解科學

Logo語言中的參數(變量),對小學生來說有難度,因為小學數學接觸變量很少。學生在設置參數時,要么太多,要么太少,不到位。這時老師不要簡單的否定,應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析和加工,化腐朽為神奇。比如在畫可改變大小的小房屋時,有一位三年級的學生,也許是鬧著玩或理解不夠,多設了一個角度參數。參數:a為長度的放縮倍數,正常情況只設置一個長度參數,參數:b為角度的放縮倍數,一般不設置。如果設置長度和角度兩個參數,那就可能產生好玩的效果,程序和圖形如下:

to dzxw :a :b

rt 90*:b repeat 4[fd 100*:a rt 90*:b]

bk 10*:a repeat 3[fd 120*:a lt 120*:b]

fd 10*:a lt 90*:b bk 100*:a rt 90*:b fd 20*:a

repeat 2[fd 30*:a lt 90*:b fd 70*:a lt 90*:b]

fd 55*:a lt 90*:b pu fd 70*:a pd

repeat 4[repeat 4[fd 15*:a rt 90*:b]rt 90*:b]

end

執行dzxw 1 1

執行 dzxw 1 0.99

對這位學生的如此玩耍,老師不僅沒有否定,而且按照他的思路,取了一個名字,叫地震小屋,并表揚這位同學,很有創意!隨著參數:b取不同的值:0.99 0.988 0.985 0.98 等,表示不同級別的地震對房屋的破壞程度。在以后的教學中,老師經常和學生們玩耍這個有魔法的“參數”小精靈,好玩有趣的學習,使學生忘記了對“參數”的畏懼,在學習難度增加的情況下,保持著對logo語言的學習興趣。

三、玩“動畫”――斗雞眼 展示個性

第3篇

1、首先電腦都有自帶的一個畫圖軟件,把鼠標放到要調整尺寸的圖片上右擊,在出內來的菜單中有一項容是打開方式的選擇。

2、在打開方式的選擇項中,點擊選擇畫圖的方式。打開。

3、在畫圖軟件最上方圖像選項卡上有一個重新調整圖片大小選項。點擊選擇它,可以看到就蹦出來一個設置圖片大小的對話框。

4、接下來就可以對圖片大小來進行設置,可以看到它調整圖片大小的依據有兩種一種是百分比,一種是像素,而網站上尺寸要求一般都是以像素為主的,所以在進行調整的時候就選擇像素依據。

5、選擇像素之后就可以在其中輸入自己想要的尺寸。但是這個時候可能會發現,當輸入其中一個水平尺寸的時候,垂直尺寸自動就出來了,這是因為在圖片修改尺寸的時候默認是保持了圖片原來尺寸的一個縱橫比。

6、這個時候就把保持圖片縱橫比這個勾選的選項取消掉,然后再按照自己的需求輸入這個尺寸就可以了。設置完成以后點擊確定就可以完成圖片尺寸的修改,返回到畫圖軟件保存就可以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抓圖;屏幕截圖;抓取全屏;活動窗口;級聯菜單;軟件抓圖;滾屏捕捉;抓取文字

中圖分類號:TP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24-0000-01

Captur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Zhang Chunying

(Inner Mongolia First Machinery Group Co.,Ltd.,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Center,Baotou014032,China)

Abstract:The screenshot to screen all or part of the contents into image,this paper enumerates several capture method,in the capture process will encounter various problems,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Capture;Screenshot;Crawl full screen;Active window;Cascading menus;Software capture;Scroll capture;Crawl text

屏幕截圖就是把屏幕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轉成圖片。簡單講就是當前你看到的屏幕的快照,就是把你想要的圖片從網站上截取下來保存到你的電腦上,你只要選捕捉屏幕然后把你想截取的圖片選中在在你選中的圖片上雙擊就可以保存到剪貼板中了,你要找一個可以編輯圖片的程序。打開畫圖后直接粘貼就能看到你從網站上截取下來的圖片。

一、幾種抓圖常用的方法

(一)抓取全屏

按下健盤右上方的print screen sysrq鍵,然后打開畫圖工具,然后在系統的畫圖程序里面ctrl+v就可以了,或點編輯中的粘貼,就可以了!

(二)抓取當前活動窗口

Alt + Print Screen SysRq,然后打開畫圖工具,然后在系統的畫圖程序里面ctrl+v就可以了,或點編輯中的粘貼,就可以了!

(三)屏幕隨意截

還有一快捷的組合鍵:ctrl+alt+A可以隨意截取圖片的大小!

(四)抓取級聯菜單圖片

下拉菜單的截取方法:按住shift+ctrl+alt+A 不放,然后激活級聯菜單(鼠標在菜單上拉出下拉菜單后),松開shift鍵,這時光標變 成截取圖片光標,就可以隨意截取下拉菜單了。

(五)軟件抓圖

軟件抓圖應用非常廣泛。能夠讓用戶比較方便地捕捉到需要的屏幕截圖。

二、抓圖技巧

(一)利用QQ抓菜單選項或右鍵選項圖技巧

1:依次同時按住Ctrl+Alt+Shit+A鍵,然后點用左鍵點菜單或點右鍵。

2:再松開Shit鍵即可抓圖菜單選項或右鍵選項。

可大家用次方法抓QQ里的菜單項就不靈了。其實方法也一樣,不過有點小差別。那就是同時按住Ctrl+Alt+Shit+A鍵,然后點用左鍵點菜單。此時松開Shit鍵鼠標箭頭卻不變色,這個時候在把其它按鍵都松開,然后連續雙擊鼠標左鍵兩下,頭變彩色了,這時候就可以抓QQ的菜單里選項了。

(二)利用軟件抓圖技巧

1、抓取電影畫面。如果喜歡使用WMV或RealOne欣賞電影,想將其中的精彩畫面保存來了,此時發現PrintScreen鍵“抓拍”的只是播放器的界面,而播放窗口則是一片漆黑!此時只要在桌面“屬性設置高級疑難解答”中將“硬件加速”調至關閉加速,然后正常播放電影再按下PrintScreen鍵進行抓圖即可。

2、專業抓圖工具――SnagIt。盡管PrintScreen鍵的抓圖功能可以滿足我們一般的應用,可如果稍微有些高要求就無能為力了,比如滾屏抓取、捕捉屏幕錄像等等,當有這些需求的時候就要考慮使用專業抓圖軟件了。

SnagIt的一些特別用法:

(1)滾屏捕捉。在抓圖過程中,經常遇到圖片超過桌面尺寸的情況,想查看全部內容必須滾動窗口,要想把該對象全部捕捉下來就需要使用SnagIt來完成:單擊“滾動窗口”,在主界面的右側會看到“捕獲”按鈕已經準備好了,不過使用該按鈕不太方便,下面已經提示了全局的快捷鍵Ctrl+Shift+P。當目標窗口為當前窗口時,只要按下此組合鍵就可激活捕捉功能。根據操作提示,用鼠標左鍵單擊一下目標窗口,然后將鼠標移動到滾動條上,該滾動條會自動向下移動,當移動到最底端時會自動停止并直接將捕捉結果保存入“捕獲預覽”界面,此時就可或編輯或直接另存了

(2)抓取文字。現在很多的網站為了防止被抄襲,都對網頁進行了加密。盡管破解其加密的方法有多種,單擊“窗口文字”,在右側窗口中的“輸入”中選擇“自動滾動窗口”,然后切換到加密網頁按下Ctrl+Shift+P組合鍵激活捕捉功能,單擊一下鼠標左鍵后該窗口會自動滾動,滾動到最底端后自動將結果保存入“捕獲預覽”。現在就可以另存后使用EmEditor等文字處理軟件將其中的空格清除后保存了。

上面總結了抓圖的幾種方法及應用技巧,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第5篇

首先打開win10系統的電腦,打開電腦之后在電腦桌面左下角點擊開始圖標,在開始菜單里選擇打開所有程序,進入到win10電腦的所有程序頁面,接著找到windows附件選項并打開,然后就可以看到win10電腦里的畫圖工具了。

用戶只需要打開就可以使用畫圖工具了,也可以將畫圖工具放在桌面任務欄里,只需要鼠標左鍵點住畫圖工具不放,把它拖到屏幕下方的任務欄中,放開鼠標左鍵,畫圖工具就放在了任務欄里,每次使用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點擊屏幕下方的任務欄即可使用。

資料拓展:畫圖是一個簡單的圖像繪畫程序,是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預裝軟件之一。“畫圖”程序是一個位圖編輯器,可以對各種位圖格式的圖畫進行編輯,用戶可以自己繪制圖畫,也可以對掃描的圖片進行編輯修改,在編輯完成后,可以以BMP,JPG,GIF等格式存檔,用戶還可以發送到桌面或其他文檔中。

(來源:文章屋網 )

第6篇

關鍵詞:Pro/E軟件;機械制圖;三維建模;零件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4.0127.02

1 引言

機械制圖教學過程是我們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存在最大的問題,這門課程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比較抽象難懂,空間立體感也很難建立,所以學生很想學但是不知道這么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知道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興趣和提高空間想象力。如何來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掛圖進行教學展示,或者利用各種類型的實物模型,增強學生的立體感。現在結合Pro/E軟件,他是一套CAD/CAM/CAE的應用軟件,具備參數化設計、特征建構實體及模具設計和數控加工等功能,完全可以實現概念設計——三維建模——二維工程圖的產品設計流程。

結合Pro/E軟件進行教學大大縮短理論授課時間,增強學生的立體感,能為后續機械設計、數控編程等課程教學提供有利的條件。

本文探討了Pro/E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三維建模和視圖表達和裝配圖的生存有機結合的幾點應用,系統的了解組合體的組合形式,三視圖的形成,零件的造型,裝配圖的生存和爆炸等方面講述。

2Pro/E在三維建模與組合體、視圖表達有機結合中的應用充分利用Pro/E所具有的四個基本特征:拉伸、旋轉、掃描、混合和六工程特征命令:孔、拔模、殼、筋、倒圓角、倒角可以快速有效地創建三維實體造型,很方便的培養學生的立體感。

從形體的角度來看,組合體可以理解為是把模型進行拆分,將模型看作由若干個基本幾何體組成。所以學習組合體的投影分析為以后學習零件圖的繪制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即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讀圖,就是運用投影規律,通過對模型表面的線、面等幾何要素進行分析,確定模型的是否是疊加、相切、相交等關系,從而想象出模型的整體形狀。所以形體分析法的組合體我們用Pro/E拉伸、旋轉、掃描、混合等加材料選項,線面分析法的組合體我們用Pro/E拉伸、旋轉、掃描、混合去除材料選項對零件進行建模。

結合Pro/E軟件在機械制圖中教學是培養學生畫圖讀圖過程中具有很強的空間立體感。立體感的建立是畫圖和讀圖的關鍵環節。組合體視圖部分,開始由投影表達轉為視圖表達。保證“組合體的視圖”的教學效果,對實現《機械制圖》后續課題的教學目的起著重要作用。

(1)結合Pro/E軟件進行組合體三視圖的實體建模,建立物體三維實體模型,如圖1所示。

(2)組合體組合的方式進行分析。

畫圖前,首先應對組合體進行形體分析,分析該組合體是由哪些基本體所組成的,了解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是否共面、不共面、相切還是相交等特點的分析。

如圖1所示的支座由大圓筒、小圓筒、底板、和肋板組成,從圖中可以看出大圓筒與底板接合,底板的底面與大圓筒底面共面,底板的側面與大圓筒的外圓柱面相切;肋板疊加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右側與大圓筒相交,其表面交線為A、B、C、D,其中D為肋板斜面與圓柱面相交而產生的橢圓弧;大圓筒與小圓筒的軸線正交,兩圓筒相貫連成一體,因此兩者的內外圓柱面相交處都有相貫線。通過對支座進行這樣的分析,弄清它的形體特征,對于畫圖有很大幫助。

在具體畫圖時,可以按各個部分的相對位置,逐個畫出它們的投影以及它們之間的表面連接關系,綜合起來即得到整個組合體的視圖。

(3)選擇好主視圖,運用Pro/E的drawing(繪圖)模塊可以將實體零件直接生成工程圖。在drawing下:

①單擊主菜單中【插入】【繪圖視圖】【一般視圖】命令,生存俯視圖。

②單擊主菜單中【插入】【繪圖視圖】【投影視圖】命令。生存主、左視圖,見圖2所示。

通過Pro/E軟件自動生成三視圖的過程講解,可以很清晰了解“長對正、高平起、寬相等”這一投影規律的理解,只要你的三維模型建立沒有問題Pro/E軟件生存的三視圖就沒有一點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組合體的認識,在教學中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Pro/E軟件在裝配圖應用中實踐效果

零件裝配是通過定義零件模型之間的裝配約束來實現的,也就是在各個零件之間建立一定的鏈接關系,從而確定各零件在空間的具置關系。零件和裝配體是關聯的,當修改零件或裝配體上對應的零件時,在他們之間相互發生相應的變化。此外,用戶可以對創建的裝配體生成爆炸視圖,從而可以直觀地觀察到各零件之間的設計關系,并且可以對裝配體生成工程圖。

裝配中,使用模型分析工具,可以對裝配模型進行零件間的間隙與干涉分析,輔助對產品設計的檢驗;還可以對機構進行運動仿真,進行運動軌跡、位移、運動干涉情況的分析,以便研究機構模型。

應用實例:

應利用Pro/E所具有的四個基本特征6個工程特征命令快速有效地創建三維實體特征,進行裝配,裝配完成進行爆炸出圖工作,大大提高了繪圖效率。

教學實踐證明,Pro/E軟件應用到機械制圖教學中,既加大了課程的信息量,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本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專業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學生形象思維和創思維的培養、審美能力和心理素質的提高發揮特殊的作用。

4結束語

通過Pro/E在機械制圖中的學習,學生的畫圖、讀圖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并為后續機械設計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Pro/E簡單方便的操作,靈活的裝配、拆卸過程,大大加深了學生對裝配體的理解,加強學生空間立體感的概念,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有工程設計的意識,以適應企業需求培養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第7篇

所謂液晶面板,就是液晶顯示器的屏幕。一般來說,一臺液晶顯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面板上,而不同等級的液晶面板在成

>> 你的液晶面板是A級,B級還是C級? 液晶面板的前程 B\C級GPS大地控制網測量 玩轉液晶面板 奔馳B級 B級車爭霸 決戰B級車 靚聲B級車 梅賽德斯―奔馳B級 北京奔馳C級 車用液晶面板的設計技巧 液晶面板高世代線的中國博弈 液晶面板行業的市場現狀分析 液晶面板反壟斷 尷尬的勝利 液晶面板的行業現狀分析 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的真實要害 A級主題,B級呈現 B級的年輕Style 淺析上海市大型游樂設施B、C級設備的現狀 液晶面板審批遭遇“逼宮”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使用時無須安裝,只要雙擊即可運行。在選購前把測試軟件存入U盤內,購買當日可隨身攜帶,以備驗機使用。

Step1:諾基亞的測試軟件NTEST2運行后,用戶可選擇語言“簡體中文”,屏幕下方顯示出了被測LCD的分辨率和色數。

Step2:點擊不同的項目就,可以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檢測LCD的性能。

比如單擊“色彩”可以顯示黑、白、藍、紅四種顏色,其中綠色、白色背景用來測試暗點,而藍色、黑色背景用來測試亮點。單擊“高壓”可以檢查屏幕有無亮點暗點及漏光,當屏幕為黑色時,檢查有無亮點,查看漏光現象。其他項目以此類推,使用非常簡單,不再贅述。

2.畫圖工具來幫你

在選購液晶顯示器前,沒有準備好專門的軟件,我們還可以用Windows自帶的工具來鑒別。方法簡單,用“畫圖”制作不同顏色的圖片即可,步驟如下:

Step1:打開附件中的“畫圖”工具,熱鍵“Ctrl+E”打開圖片的屬性設置。

Step2:將圖片的寬、高等于或大于顯示器最佳分辨率,分別填入黑、白、藍、紅等顏色。

Step3:用熱鍵“Ctrl+F”全屏顯示該圖片即可進行檢測。

第8篇

教學設計是對目標的正確解讀

解讀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必不可少的一環。只有正確解讀教材,理解編者和專家的意圖,深入了解知識內容的內在聯系,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背景和興趣愛好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完成教學目標的提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照抄教學參考書中的教學目標,很少進行自己的思考,這樣易導致教學目標的導向性缺失,與教師的教學行為脫節,甚至摒棄目標,只憑經驗跟著感覺走。對于《初識畫圖程序》這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從教材的編排上來看,該課是浙攝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第二單元(“有趣的畫圖”)第二課的內容,是在第一單元“初步感知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鼠標操作的基礎上,開始系統教學應用軟件的第一課時,是畫圖系列軟件的初始,也是今后學習其他軟件的重要鋪墊。第二,從編者的意圖來看,系統自帶的“畫圖”程序是一個標準的Windows 7軟件,在操作技能上也只需要鼠標的支持,是適合小學生首次接觸應用軟件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入門材料。第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三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他們喜歡畫畫,更喜歡電腦,用電腦繪畫的“畫圖”軟件對他們來說無疑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對電腦繪畫技術與傳統的繪畫技法的融合還需要有機融合。因此,過程與方法上的教學目標是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案例:三維教學目標片段。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識別畫圖程序的基本界面,正確認識橡皮、鉛筆、刷子等基本工具的作用和特點,并能熟練使用橡皮、鉛筆、刷子繪圖工具進行繪畫。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經歷應用畫圖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形成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手段,體驗信息技術帶來的操作樂趣和技術優勢。

重點:能正確運用橡皮、鉛筆、刷子等繪圖工具進行繪畫。

難點:對刷子不同筆頭、粗細、顏色的選擇。

教學設計是對情境的合理創設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的本質是工具。工具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在運用中去理解它、掌握它。基于這種觀點,在教學時我們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形成素質。在日常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情境創設往往動輒以“抗震救災、保釣行動、奧運會”等為載體。這種主題的情境創設大而廣,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往往會造成教學效果浮于表面,看似熱鬧的教學場景,其實對教學目標的落實并沒有多大的幫助。那么,對于《初識畫圖程序》一課而言,教師要創設怎么樣的教學情境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分析:第一,從學生認知發展和對前一個教學單元以及第六課的內容上來分析看,學生主要學習了計算機外觀和桌面的認識、鍵盤和鼠標的簡單操作、瀏覽器窗口的操作,特別是通過用鼠標指揮計算器的練習,使學生在認知發展上不可避免產生一種迫切希望運用鼠標操作其他軟件的需求和沖動。第二,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三年級的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善于模仿、愛幻想及天真稚氣的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時以動畫故事情節為切入點,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為學生所接受,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為此,關于動畫故事的情境創設就符合了學生在認知與心理這兩方面動態的需求。

案例:情境創設片段。

教師播放一則講述一只因人類破壞森林而無家可歸的小鳥的動畫故事,激發學生“關愛自然,呵護生命”的意識,從而引出為小鳥重建家園的主題情境開展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都看過哪些動畫片?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動畫故事,你們想看嗎?但老師有一個要求,看時要細細品味,結束后是要談談自己的感想的。

師:想一想小鳥為什么會流淚呢。

生:環境被破壞,小鳥失去了家園。

師:(出示小鳥流淚離開的畫面)你們想讓小鳥留下來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為小鳥重建美好家園。

師:同學們都是很有愛心的好孩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機中的畫圖程序為小鳥重建家園,讓小鳥留下來。(板書:初識畫圖程序)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任務的階梯分解

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必須抓住教材的整體要求,結合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使設計的任務按知識的難易級差遞升,體現一定的層次性。為使任務設計呈現一定的層次,需要教師對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診斷,了解學生的相關知識儲備,以使任務設計能和學生獨特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而把一個大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各個小任務之間要相互聯系,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以幫助學生順著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在《初識畫圖程序》一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思考:第一,從教學目標出發,學生要認識畫圖程序的基本界面,學習使用鉛筆、刷子、橡皮這三種基本的繪畫工具,但不能單一膚淺地在這些知識與技能目標上停留,學習還應該在過程與方法的目標上有所提升,如綜合運用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思想方法。第二,從學生的知識儲備出發,三年級的小學生對信息技術并非全都是“零起點”,課堂上學生的不同認知起點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讓不同起點的學生完成相同難度的任務,不但會挫傷認識起點高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那部分認知起點低的學生也會被畏難情緒所籠罩。為此,設計從知識和技能到過程與方法再到情感態度體驗的階梯性任務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階梯性任務片段。

任務一:為小鳥擦除眼淚、清理家園。

師:請同學們打開桌面名為“小鳥的家園”的圖片文件。

小鳥流著眼淚多可憐呀!你能幫它擦去淚水嗎?

學生嘗試操作并請學生示范。

教師進一步提出清理家園的任務:擦除沙漠中的垃圾。

學生嘗試清除。

教師小結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方法與鉛筆相同,可以擦去畫錯的和不需要的內容。

任務二:給沙漠披上草坪。

師:家園清理干凈了,如果我們能把沙漠變回原來的草地,小鳥一定會很高興。你能做到嗎?可以用什么工具來完成?

教師請一位學生用鉛筆工具嘗試畫草坪。發現鉛筆適合畫線條,不適合大面積涂色。

師:刷子工具有多種不同的筆頭,該選哪個呢?

學生自主嘗試找出適合畫草坪的筆頭。

教師小結刷子工具不同筆頭的使用方法,噴槍、蠟筆、顏料刷、水彩筆刷和記號筆適合涂色,其他的筆頭能畫出筆觸不同的線條。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筆頭把草坪畫完整。

學生自由完成草坪涂色。

任務三:為小鳥的家園重新種上樹木。

師:光有草坪小鳥會留下來嗎?我們還能畫些什么?

生:樹木。

師:說得真好。那么可以選擇什么工具來畫樹?

教師及時出示兩張范畫(枝葉較少的小樹和枝繁葉茂的樹),引導學生辨別各自適合的描繪工具。

師:這兩棵樹有什么特點?猜猜各自可用什么工具來畫。

生:前者用鉛筆,后者用刷子。

師:說說你的理由。

經師生討論得出結論:鉛筆適合表現細節勾勒輪廓,刷子則具有多種不同的筆頭和豐富的文理效果更適合繪圖著色。我們必須根據繪畫內容的特點合理使用工具才能畫出漂亮的圖畫。

師:請你根據自己畫的內容合理選擇工具,把樹畫完整。比一比誰畫的家園小鳥最喜歡。

學生嘗試操作。

教學設計是對評價量規的科學開發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學校里沒有所謂的“差生”。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應積極熱情、多角度地觀察和評價,發現他們的潛能,創造條件發展他們的潛能。據此,評價是信息技術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會在課的末尾組織學生對個別作品進行評價,一般為基于口頭表達的評價,或基于相關學習平臺的評價。基于口頭表達的評價,看似有部分學生參與,但最終還是以教師的觀點為主,評價重在對作品好壞的甄別,而且其時效性低,評價結果難以長久保存,評價的最終效果不明顯。相對而言,基于學習平臺的評價則改進了基于口頭評價的部分缺點,但目前各類學習平臺尚未完善,一般以星級評分輔以文字評價為主,往往是為評價而評價,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隨意性較大,究其原因,還是缺少了具體的標準和科學的量規。在《初識畫圖程序》這一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作品評價量規的開發,可以圍繞“為小鳥重建家園”這一情境內容,在觀察、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提出“一個好的家園要具備怎樣的要求”這一問題,并用簡潔明了、易懂的文字表述出來,讓學生在具體的作品制作過程中加以參考。第二,評價量規的使用方式分析,從學情出發來看,讓三年級的小學生運用學習平臺來進行評價是不現實的,會受制于文字輸入和網絡應用的限制,但光進行口頭評價其結果又難以長久保存,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水平提升。而從為小鳥清理家園,重新鋪上草坪,畫上小樹到家園的美化,每位學生都經歷了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是經歷過程中的體驗和想法不同而已,每位學生都有想法可講,有經歷可訴。為此,先組織學生參照量規進行自評、小組互評、作品推薦展示,再進行師生點評,學生二次創作修改,按這樣的形式來開展學生作品評價,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高效的方法。

案例:學生作品評價片段。

1.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人人參與互相學習。

師:請同學們參照評價量表先進行自我評價,再以4人小組為單位開展組內互評。如下表。

2.作品推薦展示,介紹作品中的優點。學生按以上的評價量表進行討論,推薦出組內的優秀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3.師生點評,分析作品可進一步改進之處。對展示出來的學生作品,教師應先肯定優點和長處,再著重引導學生分析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是什么,可以如何改進提升。

第9篇

單元1通過讓學生與接觸電腦,玩電腦、用電腦,來認識鼠標和鍵盤,掌握鼠標的用法,以及學習和了解windows操作系統、窗口等知識。其主要任務是,激發和保持學生對電腦的濃厚興趣,使學生養成正確、規范地學習和使用電腦的良好習慣。

單元2是讓學生用電腦進行繪畫創作。教學內容是:學會使用一種計算機畫圖軟件,設計并繪制圖形,熟練操作鼠標。本單元從繪畫的角度入手:熟悉繪畫工具用線條繪制簡單圖形給圖畫添加顏色使用技巧繪畫創造繪畫作品。通過繪制一個個作品,逐步掌握電腦繪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畫出一幅比較完整的作品。而且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習畫圖,既能掌握計算機處理圖形的基本技能,同時讓學生熟練鼠標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復制、粘貼操作,又能培養他們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為今后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打下基礎。

單元3是讓學生掌握打字的規范,考慮到組織教學的方便性,教材自主開發了一款打字軟軟件,非常適合教學的需要。教材的編寫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思想,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圍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來安排教學內容。本單元逐一學習基準鍵的指法、主鍵盤區指法、大小寫字母和數字符號的切換輸入方法、盲打技術,最后還安排了一些比賽項目。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3)學會使用鼠標進行操作,認識windows操作系統的窗口。

(4)認識電腦中的“桌面”、“任務欄”、“開始”菜單。

(5)簡單了解電腦在生活中的應用。

(6)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件,掌握應用軟件啟動和退出的一般方法。

(7)熟悉“畫圖”軟件的“菜單欄”與“工具箱”。

(8)知道畫圖工具和顏料盒的作用。

(9)學會保存和打開自己的繪畫作品。

(10)學會圖像的復制、粘貼、翻轉等編輯操作。

(11)掌握鍵盤指法。

(12)掌握正確的打字姿勢。

(13)掌握盲打技術。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簡單的游戲,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熟練操作鼠標。

(2)體驗計算機在處理信息方面的優勢,知道計算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

(3)根據表達意圖確定圖畫的主題和大體構思。

(4)能使用常用的繪畫工具畫出點、線、面,并通過剪切、復制、粘貼等電腦特用的功能對點、線、面進行組合、編輯,構成符合表達意圖的完整圖畫。

(5)能對自己和他人的繪畫作品進行評議,并在評議的基礎上對繪畫作品進行必要的優化以增強表現力。

(6)能夠根據打字練習軟件所提供的“學一學”、“練一練”和“測一測”各種練習方法來練習鍵盤指法。

(7)能夠通過比賽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

(2)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和使用電腦的濃厚興趣。

(3)保持學生用電腦繪畫的興趣和創作欲。

(4)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

(5)養成學生有次序、有目的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并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6)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精神,勇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規范打字姿勢和指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打字習慣。

(8)通過在學習過程中相互監督和鼓勵,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9)通過在練習過程中的相互比較,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堅持不懈地練習,培養學生的毅力。

三、學生情況

本學期擔任三年級兩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每周一節課。三年級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信息技術課,他們的興趣非常濃,對電腦有一種神秘感。一開始就要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知道在機房上課的紀律要求,培養學生正確、規范地操作和使用電腦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要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毅力。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良好的上機操作習慣。

2、嚴格遵守機房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3、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

5、發揮小組長作用,加強課前、課中、課后的指導。

6、評選星級小組,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

五、教堂進度表

三 年 級 教 學 進 度 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計劃進度

備注

1

1/9-5

開學報名工作2

8-12

第1課 邁入電腦教室3

15-19

第2課 與新朋友初接觸4

22-26

第3課 動動手玩電腦5

29-3/10

國慶長假6

6-10

第4課 成為學習好幫手7

13-17

單元測試8

20-24

第5課 用規則圖形組畫9

27-31

第6課 用變化線條畫畫10

3/11-7

第7課 讓美麗色彩幫忙11

10-14

第8課 畫畫要有次序12

17-21

第9課 畫出心中的故事13

24-28

第10課小能手的基本功14

1/12-5

第11課小能手的指法功15

8-12

第12課小能手的小魔法16

15-19

第13課小能手的小訣竊17

22-26

第14課小能手的擂臺賽18

29-2/1

第10篇

關鍵詞: 機械制圖;教學法;機制設計;畫圖;識圖

在成人理工科類機電大專班為主的教學中,《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圖樣的繪制、機械圖樣的設計、機械圖樣的識讀、計算機繪圖等。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繪圖技能,具有較強機械圖樣的識讀應用能力,能夠獨立設計一些簡易機械產品圖樣,能夠運用計算機繪制常用的圖樣,重點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畫圖和識圖的綜合應用能力。

但現在的成人類大專班學生,大多是高中畢業,從學校到學校,沒有接觸過生產實際,沒有立體應用的空間概念,沒有理論方法應用到生產實踐的經歷與經驗,因此在學習這門課時難度很大。如何設計、安排教學過程,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完善教學的各個環節,啟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全面掌握科學、正確的投影、制圖方法,具有較強的空間想像能力,具有較強的畫圖與識圖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設計、開發產品等綜合應用能力,將是擺在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文主要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根據《機械制圖》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成人類大專班教學特點,探討一種教學法的機制設計,通過最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與方法安排,提供給教師們一種優化的方案與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獲,徹底掌握《機械制圖》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術,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設計:畫圖、制圖做“樹根”,識圖、用圖做“枝葉”。

《機械制圖》課程培養成人類大專學生的目標,是讓他(她)們能夠首先勝任工業生產中技術員的工作,即具有較強的制圖、繪圖能力和讀圖、用圖能力。

為了將來很好的綜合應用,必須扎實地從畫圖、制圖做起,只有把每個學生的這個“樹根”栽好,才能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圖樣是工程界的語言,是指導、安排生產的技術文件。以機械零件圖和機械裝配圖為主的圖樣,一般都具有多個視圖、尺寸標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質量、技術要求等,或是多個零件的裝配關系。要畫好、用好這些圖樣,需要掌握全面、正確的投影、制圖方法,具有較強的空間想像能力(立體感),和一定的實踐經驗或知識。由于成人類大專學生普遍的底子薄、經驗少,更需要教學中循序漸進,從基礎抓起,培養學生們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繪圖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注意由感性到理性,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掌握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方法,完成由物畫圖到由圖想物的兩次轉化。前期重點教會學生們掌握平行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應用,重點講解、訓練的課題有:①空間點、線、面的三視圖正投影;②基本幾何體,例如:長方體、棱柱、棱錐、圓柱、圓錐、圓臺等的三視圖;③切割體的繪制與識讀;④相貫線的畫法與識讀;⑤組合體的形體分析,對照實物模型的三視圖繪制及尺寸標注。只有培養起學生們扎實的基本功,才有以后的綜合應用。

二、教法設計:多媒體教學來“畫龍”,課堂總結來“點睛”。

在教學實踐中,我在講授《機械制圖》這門課時面臨兩種選擇,究竟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即課堂以粉筆、黑板、教具為主,還是采用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方法講解。前一種方法,講解具體、直觀,便于課堂的啟發式教育,但圖解、實例不可能舉很多,遇復雜理論講解,會使學生感到過于抽象;后一種方法,講解圖文并茂,圖解、實例豐富、全面,極大地啟發了學生們的形象思維,但由于信息量很大,學生們會感到一時難以消化。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把兩種方法綜合應用,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方為最佳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來“畫龍”:

不管是機械制造班,還是機電班,主要以運用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進行講課,形象的比喻為“畫龍”。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可以使學生們看到詳細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圖解、圖樣或模型動畫。通過教師精彩、生動的講解,學生們能高效率地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和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教給學生們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主體理論方法的同時,可用AUTOCAD軟件給學生們演示二維、三維圖形的繪制,播放大量現代化工廠生產線、機器人、機床、生產圖紙、各類零部件圖片等資料,極大地開闊了學生們的眼界,使學生們了解到企業的生產情況和技術應用情況,訓練了學生們把機械制圖與識圖知識應用到工業生產第一線能力,使學完后,學生們似乎有在工廠工作了多年的“感受和經驗” 。

2.課堂總結來“點睛”:

但由于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很大,學生們會感到一時難以消化,一定需要安排一章一兩次傳統的教學法的課堂總結。這時,不需要在理論上長篇大論,而是由教師借助實物模型,就本章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刻剖析,現場解答學生們提出的疑難問題,解答由學生們提出的作業上的難題。通過課堂近距離的互動、交流,將會使大部分學生茅塞頓開,學過的內容變得鮮活起來。如果課堂總結來的及時、恰當,將起到畫龍點睛的教學效果。

三、綜合設計:理論教學來“搭臺”,實例應用來“唱戲”。

《機械制圖》課教學計劃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理論教學。首先,考慮到個人前途和社會需求,啟發、培養學生們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堅定學生們學好這門課的信心和決心。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克服各種困難,重點培養學生們學習、掌握:⑴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⑵基本體、切割體、相貫體的三視圖與識圖;⑶組合體的畫圖、識圖與尺寸標注; ⑷機件外部形狀的表達―視圖:六個基本主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⑸機件內部形狀的表達―剖視圖: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⑹機件斷面形狀的表達―斷面圖:移出斷面圖、重合斷面圖;⑺機件局部細小結構的表達―局部放大圖;⑻常用簡化畫法;⑼表面粗糙度;⑽極限與配合;⑾形狀和位置公差;⑿AUTOCAD軟件畫圖。

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將培養學生們全面了解并重點掌握:正投影和立體視圖表達、圖樣的主要畫法、圖樣的技術標注、技術要求及有關國標規定。這給結合生產的畫圖、識圖、用圖以及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等綜合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比喻為“搭臺”,即搭了個戲臺,如果繼續努力,可以期待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唱一出結合生產實際綜合應用的“好戲”。

教學計劃120學時,分兩個學期上。在每學期后半段,結合典型零件圖、裝配圖等綜合圖樣,重點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應用能力,和系統理論相結合,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和學生們的個人能力相結合,培養出學生們超強的綜合應用能力。

⑴培養學生們能繪制、識讀中等以上復雜程度的典型零件圖:

學生們平時必須完成習題冊的作業,每學期繪制典型零件A3圖樣一張,包括想象該零件結構形狀,了解圖樣中的有關技術要求。

⑵ 培養學生們能繪制、識讀中等以上復雜程度的裝配圖:

學生們平時必須完成習題冊的作業,每學期繪制常用裝配圖A3圖樣一張,包括了解裝配圖的畫法規定和特殊表達方法;分析裝配圖中各零件的形狀輪廓以及零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配合性質和連接形式等。

⑶第二學期末,通過兩周的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們獨立設計出砂輪機、切割機等簡易機械的全套圖紙,使理論學習與生產開發相結合,使學生們具有設計、創新能力,為《機械設計》課學習打下基礎。

⑷培養學生們能獨立使用AUTOCAD2006軟件,獨立使用該軟件繪制典型的零件與裝配圖的圖樣。第二學期末,學生們要通過考試,獨立使用AUTOCAD2006軟件繪制兩張(老師指定)A3圖幅的零件與裝配圖圖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普及與AUTOCAD軟件成熟,計算機繪圖正逐步取代手工尺規繪圖。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計算機繪圖、徒手畫圖訓練,適當減少尺規繪圖的作業量。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工廠里轉一轉,在機加工車間看一看,在機械裝配線旁站一站,與工程技術人員、車間工人聊一聊,親身體驗一下圖樣在生產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讓學生明白,將來他處在工廠的任何一個崗位,擔當任何一個角色都離不開圖樣,使他們真正的明確:圖樣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語言,是設計、制造、使用和維修機器的必備技術文件。

通過由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反復錘煉,培養學生們能將機械制圖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知識有機結合,能規范、高效地進行尺規繪圖、徒手畫圖、計算機繪圖,能創造性地進行產品開發、設計,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識圖、讀圖和用圖,從而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強的綜合實力。

《機械制圖》課教學法的機制設計,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了一套適應成人大專班教學特點的教學計劃與方法,供教師們參考、使用,不同情況、條件下,還可適當調整,因材施教。通過不斷的探索,只有用最科學、合理的方法教學,才能夠保障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獲,從而使機械制圖課達到優秀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力.機械制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WPS 2005可以對插入的圖片進行裁剪,但只能進行矩形形狀的裁剪,如想裁成其它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就需要變通一下了。

1.單擊“視圖工具欄繪圖”,把“繪圖”勾選上,也就是打開“繪圖工具欄”。(如圖1)

2.在繪圖工具欄中單擊“自選圖形”更多自選圖形,打開“自選圖形”窗格,在“箭頭總匯”項中單擊“十字箭頭”,然后按住一個Shift鍵(畫正方形的)后再按住左鍵拖動畫出一個大一點的“十字箭頭”。(如圖2)

3.雙擊畫出的“十字箭頭”,在打開的“設置對象格式”對話框中的“顏色與線條”選項卡下,單擊“填充”項中“顏色”框后的下拉按鈕,接著選擇“填充效果”。(如圖3)

4.在“填兗效果”對話框中選擇“圖片”選項卡,為保證圖片的質量和效果,最好把“鎖定圖片縱橫比”項勾選上,把“隨圖形旋轉填充效果”項前邊的勾去掉,然后單擊“選擇圖片”去選擇你準備進行不規則裁剪的圖片文件,最后點“確定”返回到“設置對象格式”對話框時,再單擊“線條”項中“顏色”框后的下拉按鈕,選擇“無線條顏色”。(如圖4)這樣就利用圖片把“十字箭頭”填充完了,也就間接的實現了對圖片的裁剪。(如圖5)

5.如果對裁剪出的形狀不滿意,可以先單擊裁剪后的圖片,再到“自選圖形”窗格中重新選擇一種“形狀”,再單擊下邊的“更改自選圖形”按鈕。(如圖6)

6.右鍵單擊裁剪完的圖片,左鍵單擊“復制”,然后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畫圖”,啟動畫圖工具,在畫圖窗口中單擊“編輯粘貼”,也就是把裁剪好的圖片五角星粘到畫圖工具中去作一下簡單處理。在畫圖窗口中單擊“圖像屬性”,在“屬性”對話框中根據圖片的大小把寬度和高度都改為358,最后點“確定”退出。由于在畫圖窗口中粘入的圖片右邊和下邊有很大一塊白邊,所以在這里把寬度和高度縮小一下。(如圖7)

7.在畫圖窗口中單擊“文件”保存,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好聽的文件名和一種圖像格式,把裁剪好的圖片作為一個圖像文件單獨存放起來。

想不到吧!許多專業的圖像處理軟件都無法完成的工作,用文字處理系統WPS 2005竟然輕松解決了。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第12篇

以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三、具體措施

一年級(上學期):簡單認識計算機的結構,認識計算機的各種設備的名稱和作用。學會開機關機、重新啟動計算機。學習鼠標的使用和用畫圖工具畫圖。

(下學期):學習用畫圖工具畫圖,了解用計算機畫圖的一些基本常識。

二年級(上學期):認識鍵盤,掌握鍵盤操作的正確姿勢和擊鍵方法,學會26個英文字母和英文標點的鍵位,回車、退格鍵、空格鍵等常用功能鍵的用法。

(下學期):繼續進行鍵盤指法訓練,學習輸入上檔字符,進行英文全篇的綜合練習(區分大小寫、格式)。

三年級(上學期):學習Windows常識,桌面、窗口和對話框的簡單使用,學習用微軟拼音漢字輸入法輸入漢字,中文標點符號。

(下學期):繼續學習用畫圖工具畫圖,了解用計算機畫圖的一些較復雜的應用。

四年級(上學期):Windows系統和文件的管理。

(下學期):學習使用寫字板進行中英文排版。

五年級(上學期):學習互聯網常識,計算機網絡的實現方式和簡單的通信原理,學習使用網絡瀏覽器,通過網絡學習、下載文件和資料。

(下學期):學習計算機網絡間消息傳送,學習使用計算機開網絡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万安县| 阜新市| 灵寿县| 云浮市| 六枝特区| 西昌市| 阳原县| 全椒县| 册亨县| 东乡| 赣州市| 宝鸡市| 中西区| 开鲁县| 扎赉特旗| 于都县| 赤峰市| 巴彦淖尔市| 福清市| 分宜县| 平乐县| 奎屯市| 永靖县| 米脂县| 六枝特区| 方城县| 乐平市| 惠安县| 桂平市| 湟中县| 凤凰县| 伊宁县| 和政县| 中超| 隆子县| 阿克苏市| 嘉兴市| 长汀县| 漳州市|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