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03: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含有然的成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景靈。
景字在起名常用字中歸屬于中性字,其意義有景象、靚麗的風光等義;用作為女孩起名意義很優美。李白有詩“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擴展了該字的意境,靈字形容女孩聰慧開朗,靈活聰敏等意義。
2、晏晏。
晏字也是一個含有日偏旁的字,該字的原意有天高氣爽,無云的意思。古時候,晏也通“安”,因此 也是有穩定、閑適、平靜、溫婉的意義。該名便是源自成語“言笑晏晏”,形容女孩子性情柔和,大德包容。
3、映然。
含有日偏旁的映字表照耀與倒影的意思,像詩句“星旗映疏勒,云陳上祁連。”就能讓人形成種意境美,組合然字看起來特別有意境,并且也特別的獨特,意義優美,音韻動聽。
4、暄曚。
暄字象征溫馨和煦等意義,用該字為女孩起名,能帶給人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形成好感。曚字則帶給人種朦朧美,兩個字都含有日偏旁,并且意義溫婉又美好,突顯了女孩子雅致尊貴的氣質。
5、旸晗。
旸晗這一個名字的兩個單字都非常少用作女孩子取名中,此番組合能給人種新奇潮流又好聽的感覺。旸字是日與易的融合,該字一般 象征著吉兆;晗字寓意是辭舊迎新,迎來美好與新生的希望。因此 這一個名字的意義特別深刻。
(來源:文章屋網 )
含有花卉名稱的成語有:
人面桃花:比喻麗人像桃花一樣易謝,也指女子的面容與桃花相輝映;
出水芙蓉:指剛開放的荷花,比喻詩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
舌燦蓮花:形容人口才好,口齒伶俐,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地美妙;
青梅竹馬:指的是少男少女無拘束地在一起玩耍;
豆蔻年華:多年生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曇花一現:指美好的事物出現的時間很短。
(來源:文章屋網 )
古代,“粱”指的是細糧。正如《左傳?哀公十三年》孔穎達疏中所說的:“食以稻粱為貴,故以粱表精?!?各種糧食中,稻米和小米是最高級的,所以用“粱”表示細糧。)
手中的碗里盛著細糧做的米飯,嘴里咬嚼著肥肉,就叫做“持粱刺肥”,用來形容享受美食佳肴(這里,“刺”即“刺齒”,是咬的意思)。語出《史記?蔡澤傳》:“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四十三年足矣!”清代丘逢甲的《少瀛以詩自壽詩索和走筆書此》詩中就使用了這一成語:“公卿滿朝盡朱紫,持粱刺肥老且死。安知海外百萬天朝民,一任屠作人豕?”(滿朝身穿朱衣紫袍的公卿大臣,一生吃的是精米肥肉。哪里知道海外成百上萬中國的百姓,像豬一樣任人宰割?)吃的是肥肉和細糧,穿的是繡花的錦緞,叫做“膏粱錦繡”,用來形容衣美的豪華生活?!都t樓夢》第四回中使用了這一成語:“居處于膏粱錦繡之中?!?/p>
吃肥肉和細糧人家的子弟,叫做“膏粱子弟”,指過著享樂生活的富家子弟?!度龂萘x》第九十二回中使用了這一成語:“夏侯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p>
千諺萬語話健康――一日吃仨棗,六十不顯老
文/水淼
“一日吃仨棗,六十不顯老”、“五谷加紅棗,勝似靈芝草”、“要使皮膚好,粥里加紅棗”、“五谷加小棗,賽過靈芝草”這些關于棗的諺語,告訴我們,棗是養生佳品。吃棗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以美容。
棗呈長圓形,曬干或烘干,以肥大甘美者為良,故有紅棗、大棗、干棗、美棗、良棗諸名。
棗營養豐富,既含糖類、氨基酸、鐵、鈣、磷、鎂、鉀、皂甙、生物堿、黃酮,還含有蘋果酸、酒石酸、維生素C、維生素P、維生素B2和胡蘿卜素。因其所含維生素不僅品種多,而且含量高,每百克鮮棗含維生素C 380~600毫克,高出蘋果70~80倍;每百克棗肉含維生素P 3300多毫克,故在國外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美稱。維生素C和維生素P有改善人體毛細血管的功能,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此外,棗具有抗變態反應、抑制中樞神經、保肝、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促進白細胞新陳代謝、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經常食棗能提高人的免疫機能,起到防病抗衰與養顏益壽作用。俗話說:“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言之不無道理。
紅棗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等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及血虛、面黃肌瘦、精神不安等癥。此外,紅棗還可用于過敏性紫癜、慢性肝炎,以及高膽固醇血癥、白細胞減少等癥。
黑棗的功用與紅棗相似,一般認為其滋補作用較強。
一、基礎知識(36分)
1.根據拼音寫句子。(7分)
Bǎo jiàn fēng cóng mó lì chū , méi huā xiāng zì kǔ hán lái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劃去錯的)(3分)
一唱一和 (hé hè) 深惡痛絕 (wù è) 挑撥離間 (tiāo tiǎo)
打折了腿 (zhé shé) 系好衣扣 (xì jì) 露出笑臉 (lù lòu)
3.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中的"打"。 (4分)
①一槍打中目標。 ②去商店打一斤酒。
③打明天起我就要上學了。 ④媽媽給我打毛衣。
4.分別寫出含有風、雨、日、月的古詩各一句。(4分)
①含有風的: ②含有雨的:
③含有日的: ④含有月的:
5.寫出含有"虎"字的四個成語。(4分)
6.依照例句寫一個句子。(2分)
例句:《水滸傳》--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仿句:《西游記》--
7.在原句改正病句。(6分)
①成都的春天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城市。
②能否珍惜時間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
③會上展出了兩千多年前的新近出土的珍貴文物。
二、閱讀短文,完成文后作業題。(30分)
《創造月亮》
①唐傳奇當中,有這么三個小故事,叫做《紙月》《取月》《留月》?!都堅隆返墓适率侵v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月亮照明;《取月》是說另一個人,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照照;至于《取月》,是說第三個人,他能把月亮放在自己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
②我被這樣的故事折服了。
③自然驚嘆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將一個圍繞地球運行的冷冰冰的衛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慨嘆那不知名的作者"創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夠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無比澄清清明。那神異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輝,即可生出一萬個月亮。
④叩問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經常犯"月亮缺乏癥"?陰晦的日子,天上的月亮藏匿了,心中的月亮也跟著消亡。沒有月亮的時候,光陰在身上過,竟有了鞭笞的痛感。"不是我在過日子,而是日子在過我"。我沮喪地對朋友說。回憶自己走在銀輝中的模樣,是那樣的神清氣爽,是那樣的詩意盎然,是那樣的海闊天空……但今天的手卻是絕難伸進昨天--我夠不著過去沐浴著月亮清輝的自己。行走在沒有月亮的灰暗的日子里,我發現世界陡然縮小,小到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煩惱。
⑤我常常想,苦的東西每每被我們的口拒絕,苦口的藥,也聰明地穿起討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們的嘴,便來攻我們的心了。而我們的心,是那樣容易失守。疾患之苦、耕耘之苦、挫敗之苦、誤解之苦……苦,在我們的心里奔突,如魚得水,尤其是夜晚來臨,只有枕頭知道懷揣了諸多苦情的人是怎樣地輾轉難眠。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無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無可逃遁。這時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沒有月亮,心空呢?
⑥想沒想過,剪個紙月亮給自己照明?
⑦創造一個月亮,其實是創造一個心情。痛苦來襲,我們習慣慨嘆,習慣呼救,我們不知道,其實自我的救助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個女孩掩埋在廢墟下達八天之久,在那難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著一首一首的歌,開始是高聲唱,后來是低聲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終于幸存下來。她不就是那個剪紙月亮給自己照明的人嗎?勸慰著自己,鼓勵著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懷里取暖,上帝也會殷勤地趕來成全。
⑧人的生命歷程,說到底是心理歷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掃除心中的陰霾,給月亮一個升起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機緣。讓我們揣著月朗月潤的心情,走在生命的風景里。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6分)
慨嘆( ) 陰晦( ) 藏匿( )
廢墟( ) 逃遁( ) 詩意盎然( )
2.閱讀一至三自然段,指出"我被這樣的故事折服了"的原因。(6分)
3.第①段中的"紙月亮"是指
第⑥段中的"紙月亮"是指
4.聯系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提倡"創造月亮"? (5分)
5.你如何理解作者說的面對痛苦"其實自我的救助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為有效。"這句話?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感受。(9分)
三、寫作(40分)
蜂王漿:不可東施效顰
某公司資深會計年逾五旬,卻依然芳顏不衰,皮膚白皙光滑,眼角的魚尾紋看上去也不明顯。她保養得如此出眾,究竟吃了什么養顏仙丹?年方三十的阿蓮百方打探,知道老會計青春永葆的秘方就是每天吃蜂王漿,于是便跟著效仿,買了不少蜂王漿補品,想留住如花似玉的芳顏。光陰荏苒,轉瞬兩年過去了,阿蓮持之以恒,一天不忘,一頓不漏。但不知咋的,一次洗澡時她發現右側小葉增生的硬塊比先前增大了,既往月經干凈后兩三天腫塊會自然消失,但此次月經干凈已一周,硬塊仍不見消退。于是由老公陪同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她的腫塊約 1.5厘米,質地較硬,邊緣欠清,建議做腫塊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探明瘤子的性質。幾天后病理報告出來:小葉內非浸潤性癌,早期乳腺癌。阿蓮不得不住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成語東施效顰,說的是絕代佳人西施因胸部疼痛不適,常在他人面前捂胸皺眉。鄰里有個丑婦看了,覺得很好看,于是便跟著效仿,不料眾人見了紛紛避之。此后有人將這位丑婦稱為東施,比喻不知人家好在哪里,卻盲目胡亂學樣。
對于邁進更年期“多事之秋”的婦女,因卵巢萎縮,雌激素分泌銳減,適當補充含有微量性激素、腎上腺素、類胰島素樣物質的蜂王漿,能“補其不足”,調節生理功能,對延緩衰老、改善更年期癥狀及養顏護膚有一定裨益。但是有乳腺癌、子宮癌家族史,以及有子宮肌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育齡婦女,切不可盲目食用蜂王漿及其制品。因為蜂王漿含有促性腺激素樣物質和性激素,長期攝食含激素樣物質有可能刺激乳腺小葉腺泡加劇增生性變化。健康的育齡婦女也不宜長期額外補充含激素樣成分的蜂王漿,因有可能干擾正常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雌激素的反饋調節,對身體造成傷害。此外,蜂王漿還會刺激子宮收縮,故而孕婦也不宜吃蜂王漿,以免不利于胎兒在子宮內正常發育。
可見,再好的保健品也并非人人皆宜,東施效顰的教訓應引以為戒。
大豆補品:且莫趨之若鶩
目前從大豆提取的染料木堿植物性雌激素補品紛紛應市。染料木堿是大豆異黃酮中雌激素活性最強的一種,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表現出微弱的雌激素活性,被人譽為“留住青春美麗,遠離乳腺癌”的保健品。一時間,大豆異黃酮補品被炒作得沸沸揚揚,引得不少愛美女士和半老徐娘紛紛“慷慨解囊”。
但國外研究資料稱:染料木堿在高濃度時能阻止腫瘤細胞增殖,減少動物乳癌的危險;但在低濃度下會引發乳腺癌細胞快速分裂,有抑制或刺激癌癥的雙重可能性。國外已有長期服用大豆異黃酮引起子宮內膜癌的報道,應為盲目跟風服用大豆補品的人敲響警鐘。
其實,食用含異黃酮的大豆及制品是有益且安全的。檢測發現,每 20克大豆就含有20毫克天然植物雌激素;大豆中至少有5種抗癌成分,可對抗雌激素介導的癌變過程。調查發現,常食豆漿、豆腐、豆豉的日本人,其乳腺癌發病率較不常吃大豆的歐美國家婦女低得多。而且常吃大豆及制品有助于改善血管狀況,減少心血管及肥胖病的發生,還有助于緩解更年期婦女潮熱、易怒及陰道干澀等癥狀。有報道稱,58名每周至少出現14次潮熱癥狀的婦女,每天吃45克大豆粉制成的烘焙食品不到6周,其潮熱現象就減少了40%。最近丹麥學者研究指出,每天喝兩杯豆漿(約含76毫克大豆異黃酮)對預防腰椎骨質流失大有裨益。
專家指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大豆補品具有和大豆食物一樣的功能。因此在尚未弄清大豆補品的益處和副作用之前,等待一些時日是明智的做法,切莫盲目跟風,趨之若鶩。
貴氣雍容
早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在海邊覓食時,就發現了具有彩色暈光的潔白珍珠,并被它們的晶瑩瑰麗所吸引。從那時起,珍珠就成了人們珍愛的飾物,并流傳至今,
它們是人類最為珍貴的財富。
它們不用外加的修飾,便可展現它們的璀璨。
千百年來,其光輝閃爍在帝王的皇冠、貴婦的裝飾、佛像的配飾等。
它們用途廣泛,不但可作璀璨的飾物,還可以入藥,養顏美容……
在珍珠伴隨人類走過的漫長歲月中,珍珠不僅作為物質財富被利用,成為美麗的裝飾品和珍貴的藥材等,而且還融入人類文化的長河。在漫長的文明史中,珍珠不僅留下一系列的神話、故事、傳說,而且成為許多古典小說、成語、典故、傳奇軼事創作的主題。
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珠玉》:“凡珍珠必產蚌腹……經年最久,乃為至寶。”
猶太教法典中提到過珍珠,接著,埃及人、波斯人以及印度人也對珍珠產生了極大的關注。古埃及艷后克婁巴特拉有一對耳環由兩顆碩大的珍珠鑲嵌而成,這兩顆珍珠價值連城,據說可養活埃及全國人民一年以上。
其后,羅馬人開始熟悉珍珠。在羅馬帝國的富人當中,珍珠是一種最受喜愛的寶石,男性和女性競相比賽對珍珠的各種用途,穿戴飾物、寢室及馬飾等都閃耀著珍珠的光彩。
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和凱瑟琳。德。梅迪西斯是歐洲最著名的珍珠愛好者,這一點,從她們的肖像上就可以看出來。梅迪西斯珍珠項鏈就是以當時法王亨利二世的皇后凱瑟琳。德。梅迪西斯命名的。“梅迪西斯”珍珠項鏈由6排正圓大珠和25顆大珠組成,原屬克萊芒教皇所有。當他的侄女凱瑟琳。德。梅迪西斯1533年與法王亨利二世結婚時,教皇將珠鏈送給了侄女。這個在珠寶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珍珠首飾,從此開始了它在英法皇室曲折的傳奇歷程。
中國是珍珠古國,有關珍珠的記載從公元前2200年就開始了。據《尚書。禹貢》記載,在4000多年前夏禹時代,淮河就生產淡水珍珠,即“淮夷賓珠”,當時還將珍珠定為貢品。此后,《詩經》、《山海經》、《爾雅》、《管子》、《周易》等古籍中均有關于珍珠的記載。在《格致鏡原。妝臺記》中,還記載了周文王用珍珠裝飾發髻。
藥中珍寶
珍珠來自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軟體動物體內,由內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鈣的礦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的。根據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
珍珠主要由無機質、有機質和水三部分組成,無機質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有機質主要成分是殼角蛋白。通常,天然珍珠含無機質在90%以上,水份約1%~2%。
珍珠含有多種氨基酸,如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氨酸(Aspa rticacid)等:另外,還含有鋇、鋰、銅、鐵、鎂、錳、鈉、鋅、硅、鈦、鍶等30多種微量元素、牛磺酸、豐富的維生素、肽類。這其中包括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和20多種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元素。因這種組成成分,珍珠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珍珠入藥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梁代的《本草經集》、唐代的《海藥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的《雷公藥性賦》等19種醫藥古籍,都對珍珠的療效有明確的記載。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藥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泄。在元朝,商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飲用,認為它既可以滋補,又可以防暑。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珍珠清涼解毒、安神定魄、小兒驚熱、墜痰止瀉、點目去翳、塞耳去聾、去腐生肌、催生死胎、養顏。
在傳統中醫處方里,珍珠一直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珍珠可以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糖尿病、失眠頭暈、腸胃炎、缺鐵性貧血、目赤腫痛、翳膜遮睛、視力減退、中老年缺鈣、驚悸怔忡、癲癇驚風、咽喉腐爛、口舌生瘡、潰瘍久不收口等病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驚、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珍珠具有抑制脂褐素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抗腫瘤作用等:珍珠提取液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
養顏上品
珍珠獨特的養顏美容作用更為女性朋友所看重?!侗静菥V目》特別提及珍珠在美膚上具有良好的藥效:珍珠味咸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涂面,令人潤澤好顏色。涂手足,去皮膚逆臚:除面斑: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珍珠在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祛斑美白、補充鈣質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珍珠含有鉀、鈉、鋰、鍶、鎂、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獨特的抗衰老因子――卟啉類化合物。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后,能增強人體細胞ATP酶的活力,調節血液酸堿度,促進表皮細胞再生。
珍珠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易被人體吸收,是合成人體內前列腺素和凝血惡烷的前軀物質,具有保持細胞膜的相對流動性,保證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等生理功能,保健作用十分明顯。
珍珠粉能促進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抑制黑色素增長,延緩細胞衰老等功效,有助于延年益壽。珍珠粉直接口服或調和后直接涂抹于皮膚,可祛斑、嫩膚、增白、養顏美容。
珍珠鑒別
珍珠的質量、價值評價標準有珠質、珠型、色澤、大小等幾個方面。
從珠質上講,天然珍珠價值高,養殖珍珠價值相對偏低。天然珍珠多為無核,在解剖的珠面上顯示出其由里及表結合緊密的同心層狀結構。養殖珍珠多為有核珍珠,表面光澤較弱,剖面上可以明顯看到中心明亮的核及核外暗色的同心狀結構。
寶石級珍珠大多數是圓形或接近圓形的。“一分圓一分錢”,“珠圓玉潤”,珍珠越圓越美。大顆粒、精圓的珍珠,顯現出如圓月的美感。配合光澤,則營造出朦朧的意境美。不過也有一些特例。有些異型的珍珠也具有很高的價值。如“希望之珠”,就是一粒畸形附殼淡水珠,長58毫米,最大周長115毫米,是世界名珠之一。
光澤是珍珠的靈魂?!爸楣鈱殮狻睙o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靈氣。色澤溫潤靚麗、澄澈柔和,充滿美感的珍珠為佳。
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大小就成為確定珍珠價值的決定性因素。珍珠大小按其直徑可分為五個等級:
1.厘珠:直徑小于5毫米:
2.小珠:直徑5~6毫米:
3.中珠:直徑6~7毫米:
4.大珠:直徑7~8毫米:
5.超大珠:直徑大于8毫米。
超過11毫米的珍珠就屬于珍品了。
珍珠養護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當前全國安全工作形勢嚴峻,出現了種種問題, 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原有體制的弊端沒有消除,有些政府官員安全責任意識不強。 ,要盡快扭轉這種局面, 通過進一步深化安全改革, 能實現。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才
B.固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技法指導】
正確使用虛詞,通常以常見常用的虛詞的運用為主,包括關聯詞、介詞、副詞和助詞等,主要考查對句子的內部結構以及句子之間關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對此,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看搭配情況
在辨析虛詞時,要結合句中出現的詞語,看是不是成套出現,是否構成了固定搭配關系。一些虛詞有幾種搭配關系,這時就要結合語境來選擇。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則只能與“反而”搭配?!盁o論”只能和表選擇的詞語“或”“還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詞語“和”搭配。
二、看語氣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作者科爾曼年輕氣盛,觀點鮮明,但常常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周,(未免、不免)顯得犀利有余,老練不夠?!拔疵狻北硎厩懊嫠f的情況不合適或對前面所說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科爾曼年輕氣盛”正是“老練不夠”的原因。此處是對科爾曼作客觀評價,沒有批評的語氣。因此,結合語氣判斷,應選“不免”。
三、看句子結構
虛詞的使用應切合語境的需求,如果濫用,往往會造成語意的累贅、重復,甚至破壞句子的結構。如:《物權法》深受廣大群眾所歡迎。句中“受……歡迎”是一個完整的表意結構,再用“所”就顯得累贅。
【同步訓練】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 讓人難以相信。
中山裝作為寶貴的文化遺產,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應該能夠成功, 申報成功,中山裝的保護工作必將更加受益。
去年江水泛濫的嚴重教訓,工程局組織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簡直 一經 由于
B.簡直 一旦 鑒于
C.幾乎 一經 鑒于
D.幾乎 一旦 由于
2.依次填入下面空缺處的詞語,最正確的一項是( )
二十年前,當互聯網剛剛向人類敞開一扇小窗時,我們還無法想象這個新生的“網絡空間”將會向世界展示何種風景或提供何種可能,我們也很難預料到,這項“新技術” 改變了世界, 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和沖擊力可謂雷霆萬鈞,它造成的后果和狀態可謂不可逆轉,它衍生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謂不可戰勝。如今,當網絡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拓展我們的社會關系并成為我們“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有力支撐,我們 猛然發現,這項“新技術”所創造的“第二空間”竟然如此浩瀚、精密、復雜和充滿靈性。
A.雖然 但是 才
B.不僅 而且 才
新詞積累
班級
姓名
得分
一、把下列四字詞語補充完整。
(25
分)
時間:40
分鐘
滿分:100
分
七八碎
萬
更新
然不同
張燈
彩
哄
大笑
優哉
哉
行
積德
引人入
青面
牙
能
善舞
隨心所
無人煙
知非福
一
一樣
無
于事
合之眾
精會神
得意
垂頭
氣
流水
一
二楚
誠心誠
滿不在
千
萬
伶伶
翻
倒柜
一聲不
怒氣
精兵
政
五
四海
得其所
頭暈目
熱氣
一息
專心
志
司空見
追根求
而不舍
見
知
無獨有
全神
注
動聽
然而止
心有靈
迫不
待
而走險
語
心長
春風
面
二、根據意思寫成語。
(21
分)
1.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
)
2.同樣看待,不分親疏厚薄。
(
)
3.指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
(
)
4.指意外的災禍、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
)
5.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
)
6.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
)
7.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氣。
(
)
三、照樣子,寫詞語。
(24
分)
1.徘徊(部首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
2.專心致志(表示做事專注的四字詞語)
3.兩面三刀(含有數字的四字詞語)
4.頭涔涔(ABB
式詞語)
5.誠心誠意(ABAC
式詞語)
6.無獨有偶(含有反義詞的四字詞語)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30
分)
蘇州園林(節選)
葉圣陶
①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
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
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
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
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
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
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
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
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
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②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
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
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
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
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
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
法說出來。
③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
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
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
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
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
一番。
④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
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
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
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
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4
分)
(
)光(
)氣
任其(
)(
)
2.根據下面給出的解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8
分)
(1)山峰重重疊疊的。
(
)
(2)無論俯視還是仰視都會形成美好的姿態。
(
)
(3)形容山石峻峭、重疊、突兀的樣子。
(
)
(4)沒有什么可以依靠。
(
)
3.文中的“魚戲蓮葉間”出自哪首詩?(
)(4
分)
A.《江南》
B.《憶江南》
C.《江南水鄉》
4.下列對“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4
分)
A.平時經常看歷史書,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時游覽的地方多,對各地的奇麗風景就會留下深刻的
印象。
C.平時看的書多,游覽的地方多,就會對一些險峻的地方久
久不忘。
D.平時見多識廣,所以胸中有關于山水風景的高明構思。
5.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10
分)
5
新詞積累
一、零
象
截
結
堂
游
善
勝
獠
歌
欲
荒
焉
模
濟
烏
聚
揚揚
喪
潺潺
清
意
乎
門
戶
俐俐
箱
吭
沖沖
簡
湖
死
眩
騰騰
奄奄
致
慣
源
鍥
微
著
偶
貫
娓娓
戛
犀
及
鋌
重
拂
二、1.萬不得已
2.一視同仁
3.鋌而走險
4.三長兩短
5.精兵簡政
6.專心致志
7.心平氣和
三、示例:1.寂寞
惆悵
依偎
肥胖
2.全神貫注
目不轉睛
一心一意
聚精會神
3.五湖四海
三長兩短
一清二楚
三頭六臂
4.
紅彤彤
綠油油
金燦燦
胖乎乎
5.誠惶誠恐
載歌載舞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6.有名無實
有口無心
南來北往
深入淺出
四、1.珠
寶
自
然
2.(1)重巒疊嶂
(2)俯仰生姿
(3)盤曲嶙峋
(4)無所依傍
3.A
4.D
5.文章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如: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
通過分析字的“形”,猜想字的“義”,不僅能夠節省識字的時間,還能夠深化感情,對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學《美麗的丹頂鶴》一課為片段:
師:“遙“字很眼熟,這學期我們才學了一個跟它差不多的字,你還記得嗎?
生:“搖搖頭”的“搖”,在《小鷹學飛》這課里學過的。
師:比較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區別它們呢?
生:“遙”是走之底,因為要走路走很遠,“搖”是提手旁,我們搖東西的時候要用手。
師:漢字真神奇,讀音一樣,右邊一樣,只要看偏旁就能知道它的意思了,多有趣??!
該案例中,我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指導學生去區分形近字“遙”和“搖”,這一環節是如此的必要,而又不需要單獨拎出來教學,隨文即能解決,而且對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也有所幫助,一舉多得!
漢字“慮”“憂”是本課的兩個生字,也是兩個易錯字,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力求隨文識字。
師:(出示丹頂鶴群居的圖片)看,一群丹頂鶴在干什么呢?能想象一下嗎?
生:有一只在找食物。
生:有一只在玩耍。
生:有一只在對著天空唱歌。
師:它們可真快樂!用課文中的一個成語來說,就是――無憂無慮??础皯n”和“慮”,它們倆都有心字部,但心字部也有不同哦,你發現了嗎?
生:“憂”是豎心旁,“慮”是心字底,它們都和心情有關。
師:真會學習,從兩個字的偏旁,我們就能知道它的意思,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在寫這兩個字的時候,可要想想它們和哪里有關哦!
“憂”字是典型的形聲字,“慮”字的形和義相互結合得也非常緊密,這兩個字具有相同的規律:含有心字部,都與心情有關。但是也有不同,一個是心字底,一個是豎心旁,我指導學生發現,能夠代表心情的不止是豎心旁或者心字底的字,實際上它們倆都能表示!多么好的教學資源,怎么能不利用呢?
二、 情境識字法
生字的字形教學要做到識、記、寫的有機結合,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下面以蘇教版二上《美麗的丹頂鶴》一課為例,談談情境識字法的妙處。
(出示丹頂鶴群飛的圖片)
師: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誰)在(哪兒)怎樣地(干什么)”說說?
生:我看到了一群丹頂鶴在空中飛翔。
(出示第1自然段)重點記憶遙遠的“遙”字。
師:“遙遠”兩個字長得很像,哪里像?
生:它們的偏旁相同,都是“走之底”。
師:猜猜它們都和什么有關哪?
生:和走路有關。說明要走得非常遠。
師:你說得真好!不僅說出了它們偏旁的意思,還猜到了詞語的意思。那么你能不能讀出“遙遠”?
生:遙遠。(緩慢地讀)
師:把它帶進文章里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讀出丹頂鶴飛的路程的遠。
(生將“遙遠”一詞帶進第1自然段,讀出了路程之遠)
在該案例中,我利用“遙遠”二字的字形,指導學生去發現這個詞語的意思,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不僅單獨理解了詞語,還將詞語帶入了句子、段去朗讀感悟,不僅沒有使識字教學脫離課文情境,還加深了對該詞的理解,可以說是無痕教學。
(出示句式訓練)丹頂鶴三五成群,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真是無憂無慮??!
師:你能用這樣的句子來說說這幅圖嗎?
生:丹頂鶴三五成群,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尋找食物,有的在喝水,還有的在對著藍天歌唱,真是無憂無慮?。?/p>
在該案例中,我利用“憂”“慮”二字的字形,指導學生理解二字的義,進而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在情境中理解“無憂無慮”這個成語,隨后通過層層遞進的朗讀,在朗讀中深化理解,可以說是扎實有效。
三、 拓展生活識字
關鍵詞:《六國論》;抱薪救火;異文;訓詁
G633.3
【課堂片段】
《六國論》為老泉史論散文名篇,蘇教版將其編入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專題“歷史的回”中。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之言,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可謂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說服力極強。
課上,我請了一位學生翻譯引文“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卻引發了學生的爭論,現實錄如下。
師:請一個同學將“古人”所說的一段話翻譯成現代文。
生1:用土地來侍奉秦國,如同抱著柴火去救火,柴火不斷,火就不滅。
生2:老師!我覺得她的翻譯存在問題,此處古人所說的“抱”字含義應該與今天的“抱”不一樣。
師:依你之見,此處的“抱”該怎樣理解?
生2:這里的“抱”翻譯成“丟”或者“扔”才符合語境。
(有學生發出了笑聲。)
師:你所講的有依據嗎?
生2:暫時沒有。
(有同學開玩笑地夸他“想像力豐富”,但此時大部分學習嚴謹的同學開始翻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
生3:老師!《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的“抱”字并沒有“丟”或者“扔”的意思。
生4: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上更加沒有這一義項。
生2:但是,我還是覺得此處的將“抱”理解成“丟”比較好。
生5:老師!我認為此處的“抱”應該看成是“拋”的通假字。這樣一來,“抱”便可以理解成“扔”了。不過,我也沒有什么依據。
(有學生開始點頭??吹綄W生對此處“抱”字的確切含義饒有興趣,加之課堂上的資料有限,無法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下課鈴又恰巧響起,我便將這個問題作為作業布置給了學生,要求他們利用周末時間,查找資料,得出答案,周一上課討論的時候,如果必要,可以展示PPT幻燈片。)
周一課上,師生又就“抱”字含義展開了如下討論。
生6:“抱薪救火”和“抱薪救焚”都是成語,我查找了上海辭書出版社的《中國成語大辭典》,上面是這樣解說的――薪,柴草。抱著柴草救火。比喻以錯誤的做法消除患害,結果反而使患害擴大。所以,我覺得“抱”字和現代漢語中的“抱”意思一樣。
生7:《辭海》中對“抱薪救火”的解說和《中國成語大辭典》差不多。
師:看來這個“抱”的動作和我們現在所說的“抱”差不多呀。
(我雖然知道此“抱”與今天的“抱”意思不同,但不想直接告訴學生。就找了班上極愛看書的生8談談看法,想從他嘴里得出答案。出人意料的是,他沒有查找相關字典、詞典,但卻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給了同學們莫大的啟示。)
生8:星期天,我剛剛讀過《漢書?李廣傳》,其中這樣記載李廣巧妙逃回漢營的情形:“廣陽(佯)死,睨其傍有一兒騎善馬,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抱兒,鞭馬,南馳數十里”。當時,我眼睛一亮,因為這里面也有“抱”字。
師:這里的“抱”怎么理解呢?
生8:一開始,我把“抱”簡單地理解成現代漢語中的“抱”了。但是總覺得不太合理。李廣奪取胡兒馬匹逃歸漢營,為什么要抱著胡兒不放呢?我當時就感到納悶,減少馬的負載重量,逃跑不是更迅速嗎?難道李廣想用胡兒作為人質嗎?
師:李廣應該不是把胡兒當作人質的。
生8:李廣的確并非以胡兒為要挾。
師:你找到合理的解釋了嗎?
生8:我帶著疑惑又去翻看了《史記?李將軍列傳》,發現司馬遷對相關情形作了這樣的記載:“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墜兒,取其弓,鞭馬南馳。”而且裴S作注時引了徐廣的說法,“一云‘抱兒鞭馬南馳’也”?!稘h書》記載的是“抱”,《史記》說成是“推墜”,但是李廣所做的動作是一致的。因此,根據這一點我可以判斷,“抱”含有“推墜”的意思,用在這里解釋“抱薪救火”的“抱”不也十分合理嗎!
(學生驚嘆!)
師:有理有據。看來,多讀書對我們學習文言文好處很大!其實,剛剛生8解釋“抱”字用了訓詁學中的一種方法――“考異文”。(板書)
(學生要求再舉個例子?。?/p>
師:既然大家有興趣,想了解這種訓詁方法,那么我就再舉個例子吧。初中時,大家學習了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請集體背誦一遍。
(生背,教師出示課件。)
師:“何當共剪西窗燭”的“何當”該作何解釋呢?
生9:我記得教材上的解釋是“什么時候才能”。
師:“當”字的含義是什么?
生9:時候。
師:不錯。此處的“當”的確應該解釋為“時”。但“當”字本身其實并沒有“時候”的意思。而“何當”就有“何時”的意思,通過“考異文”的方法,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教師展示課件――李白《蜀道難》:“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f巖不可攀?!薄皶r”一作“當”。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黃塵翳沙漠,念子何當歸?”“當”一作“時”。周賀《宿甄山南溪晝公院》:“何當閑事盡?相伴老溪邊。”“當”一作“時”。)
師:“當”與“時”在唐詩中常成為異文。根據以上異文,就可以判斷“何當”就是“何時”的意思了,而剛才生9將“何當”注釋加上“才能”二字,恐怕不是它本來的意思了。
(學生幡然領悟。此時,生5站起來發言。)
生5:老師。我現在也可以證明我昨天的觀點了,“抱”可以看作“拋”的通假字。
師:很好!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5:我找了三個例子,并且按照老師的要求,制成了 PPT幻燈片。
師:請你上臺展示。
生5:例一,《史記?三代世表》中有這樣的話:“棄之道中,牛羊避不踐也。抱之山中,山者養之。又捐之大澤,鳥覆席食之。姜怪之,于是知其天子,乃取長之?!边@里的“抱”很明顯,意思和“棄”、“捐”相近,而與“取”相反。所以,可以看成是“拋”的通假字。例二,《搜神記》“天知至孝,於墓所直此起雷之聲,忽有一道風云而來到嵩邊,抱嵩置墓東八十步”,此處的“抱”也就是“拋擲”的意思。例三,“抱枝拾葉”這個詞語中的“抱”就是“拋”的意思,魯迅在《文化偏至論》就是這么用的:“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奚事抱枝拾葉,徒金鐵國會立憲之云乎。”
師:這又涉及到另外一種訓詁方法――“破假借”(板書)了。這種方法留待學習必修三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的時候再談。
【教學反思】
蘇教版普通高中《語文》教材自2005年全面試用以來,經多次修訂,日臻完善,遴選了許多文質兼美、風格多樣、富有內涵的優秀篇章??v觀這套教材,必修模塊古代詩文共37篇,約占33%;16種選修模塊中,古代詩文類共4種,占25%。由此可見,古代詩文教學是高中階段不可小覷的內容。她負載著教育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重任,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陶冶性情等方面,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下的高中古代詩文教學,始終將字詞教學確立為課堂教學的基礎和重點,那種繞開字詞的所謂文學鑒賞和傳統文化教育也只能是清議而已。即便是純粹的字詞訓釋教學,也并非易事。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訓詁知識,在堅持基本訓詁原則及靈活運用基本訓詁方法的前提下,對文言詞語訓釋時具有一種積極的、恒常的、穩定的訓詁態度。如果僅僅依賴課文的注釋或者單憑《教師用書》,對詞語進行訓釋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學生的進一步追問也無法給以滿意的解答,甚至出現迷信教材、望文生義、以今律古等古詩文閱讀的大忌。倘若能適時地將一些訓詁的方法傳授給學生,真是善莫大焉。加之,現今的蘇教版教材,注釋大多因襲人教版。故凡人教版古代詩文注釋的缺漏、疏誤,蘇教版也是如此。而蘇教版有時刻意區別于人教版,主要就是表現在所據版本及訓釋詞義上。實際上,很多內容是經不起反復推敲,只是徒增訛誤而已。
試舉幾則運用訓詁方法可以很好訓釋詞義之例,以便說明。
方法一 形訓法
例1 必修三《燭之武退秦師》:“以亂易整,不武?!苯滩淖⑨專骸坝没靵y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勇武的?!备鶕@一注釋,我們不難得出:“武”訓釋為“勇武”。然考其字形,此種說法存在問題。武,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為“ ”。其字形由“止”“戈”構成,《左傳?宣公十二年》“止戈為武”,“武”之詞義應為“停止戰爭”。而“停止戰爭”是有武德的表現。因此,該句釋為“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沒有武德的”豈不更當?
例2 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此處“景”解釋為“大”。學生很是不解。其實,從字形上看,“景”從日從京?!熬痹谛∽袑懽鳌?”, 乃“人工筑起的高丘”之意,比喻為“大”?!蹲髠?莊工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薄熬北闶恰按蟆钡囊馑?。“景”小篆作“ ”,則為高達日頭的高丘,其表示“大”之含義較“京”程度更高?!熬弊钟萌纭熬┏恰薄熬煛?,程度不如“景命”高大。《詩經?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亦是一例。
方法二 聲訓法
例3 必修五《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教材特地將“狼狽”作注為“困頓窘迫的樣子”,實為確詁。何以“狼狽”有此意?從字形上是看不出來的。其實,“狼狽”是聯綿詞,其異體或作“狼貝”“刺O”等,是指行路不穩的意思,所以引申為困窘、難堪。
方法三 義訓法
本課課例利用“考異文”的方式訓釋詞義,從屬于“義訓法”。因此,欲再詳舉一例。
例4 必修四《琵琶行》:“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碧K教版2004年初版時,將“弦弦掩抑聲聲思”釋為“撥弦阻抑,音調幽咽,聲透情思”。后來版本注釋為“撥弦阻抑,音調幽咽,聲透悲情”,并特地將“思”單獨列出,釋為“悲”。
在外出聽課時,師生對“弦弦掩抑聲聲思”的含義產生了分歧。學生按照新版教材上的注釋,認為詩句應該解釋為“撥弦阻抑,音調幽咽,聲透悲情”,“思”是“悲”的意思。任課教師為了方便起見,使用的是2004年的版本,認為該處的“思”是“情思”之意。面對學生的答案,教師簡單地說:“詩無達詁,版本不同,各人的理解不一而已?!保ㄕn后與之交流,得知他初次使用舊版教材時已“仔細”備過課,書上寫得密密麻麻,所以上課時為方便起見,依舊使用該版教材!)
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既然詩無達詁,同一教材,編者為什么會這樣簡單地對這條注釋作修改呢,并且還特地給“思”字單獨作注?
首先,“思”在古代經常與“哀”、“悲”、“愁”等構成對文關系?!对娊?大序》:“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成公綏《嘯賦》(《文選》卷十八):“情既思而能反,心雖哀而不傷。”《洛陽伽藍記》:“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此處,“哀”與“思”屬于對文關系,“思”與“哀”意思相同?!痘茨献?繆稱》:“春女思,秋士悲。”“思”與“悲”亦屬對文,那么“思”解作“悲”是沒有問題的。屈原《九章?悲回風》:“j思心以為v兮,編愁苦以為膺。”張說《南中別陳七李十》:“^愁南海,離駒思北風?!崩钊河瘛堕L沙紫極宮雨夜愁坐》:“春燈含思靜相伴,雨夜滴愁更向深?!焙茱@然,“思”與“愁”同義。
其次,“思”與“愁”、“悲”同義,還存在于唐詩異文之中。陳子昂《宿空柃峽青樹村浦》:“客思浩方亂,洲浦寂無喧。”“思”一作“愁”程長文《獄中書情上使君》:“玉筋闌干嘆非所,十月寒更堪思人?!薄八肌币蛔鳌俺睢?。李白《天馬歌》:“愿逢田子方,惻然為我悲。”“悲”一作“思”。張說《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空彈馬上曲,詎滅鳳樓思?!薄八肌币蛔鳌氨薄A_隱《送溪洲使君》:“霸橋酒餞黔巫月,從此江心兩所思?!薄八肌币蛔鳌氨薄_@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據此,可以說明“思”含有“愁”、“悲”之意。
再次,“憂思”、“愁思”常常連用,為同義復詞。屈原《九章?抽思》:“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薄皯n”便是“思”,“思”就是“憂”?!犊兹笘|南飛》中“日欲暝,愁思出門啼”也是明證。不僅如此,古人也曾將“思”訓釋為“悲”。張茂先《勵志》:“吉士思秋,感物化。”(《文選》卷十九)李善注:“思,悲也?!?/p>
筆者以為,正是基于以上理由,教材編者才將“思”改注為“悲”的吧!這種改動既是合理,也有必要。一處小小的變動,改正了以往增字為訓的錯誤。
我們教師若能具有訓詁意識,掌握訓詁方法,或許就不會出現課堂上的尷尬局面了吧。
參考文獻:
[1]郭在貽.訓詁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黃靈庚.訓詁學與語文教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在中國,漆藝與古樂器有著不解之緣。早在《詩經》中
就有琴瑟與大漆的記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彼^漆藝,即漆工藝。中國大漆素有“國漆”身份,漆器藝術躋身“國粹”行列。在世界音樂史上,中國古代漆樂器是獨一無二的。據考古發現,古代漆樂器有排簫、篪、琴、瑟、琵琶、笛、筑、虎座鳳架玄鼓、竽、竽律、木編鐘等種類。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過戰國早期的13管漆排簫與兩支漆篪,曾侯乙墓和長沙五里牌楚墓均出土過10弦漆琴,最為著名的要數出土的現藏故宮博物院的唐代漆琴“大圣遺音”和“九霄環佩”。春秋戰國時期十分流行漆瑟,目前出土最早的是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漆瑟,1957年信陽長臺關出土繪有狩獵場面的漆瑟,虎座鳳架玄鼓是典型的戰國時期楚國打擊漆樂器。漆瑟在兩漢時期多見于畫像石,唐代琵琶盛行,漆瑟只在民間流傳,唐宋后漆瑟形制有所改變,與箏相似。琵琶大約在東漢時期由西域傳入我國,新疆尼雅漢代精絕國遺址中曾出土過漆琵琶殘片,凡此不贅列。可見中國古代樂器多用大漆髹涂,漆藝賦予樂器之美,樂器也成就漆藝之韻,它們之間同理同性,相輔相成、互為反哺。
一、 品性:漆藝之道與樂器之理
大漆的品性是中國古代漆樂器制作的首選因素。大漆的黏性與防蝕、耐酸堿、防潮、耐高溫等品性為制造古樂器提供物理依據。大漆之道與樂器之理的同構性,正所謂“道器不二”。
髹漆是制作琴瑟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漆面堅硬, 漆膜可以保護樂器外體免受侵蝕;漆膜有彈性,對于傳音、共鳴皆有改善,更可襯出樂器音韻悠長綿遠;漆膜溫潤含蓄,不僅使樂器卓顯高貴典雅,更可烘襯樂器的東方傳統韻味。大漆的黏性為樂器制作提供天然“乳膠”,成語“如膠似漆”道出天然漆的重要品性:黏性。漆樂器正是利用大漆的附著力而使漆樂器穩固而美觀,譬如戰國時期彩繪竹胎排簫各簫管的排列邊,就是利用大漆粘固。大漆有防蝕、耐酸堿、防潮、耐高溫等化學屬性,它為古樂器物理屬性提供保障。最為重要的是漆膜對樂器發音系統有一定改善作用,譬如排簫音色純美,宛如自然流云清風,素有“天籟之音”的美稱。大漆作為髹飾漆器外表的藝術,它具有音樂般的品性。漆色光澤靜幽典雅,具有排簫音色之美。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繪竹胎漆排簫”,通體黑漆為地,用朱、黃色漆髹繪三角紋樣,口沿髹朱色。以當今色彩學中圖譜來分析,黑與紅的搭配也是一種理想的搭配。紅色波長最長,純度最高;黑色波長最短,純度消失。由此可見,古時漆樂器多以朱黑二色髹飾是符合色彩科學道理的。漆色的黑有其他黑色所沒有的含蓄、蘊藉,給人以深沉內斂的美感,更烘托出樂器典雅深邃的傳統東方文化意蘊。不僅是排簫,古代琴瑟髹漆也是如此,如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通體涂布厚黑漆。南北朝時期的古琴“萬壑松風——仲尼式”,中層為堅硬的黑漆,表層為薄栗殼色漆。隋琴“萬壑松——霹靂式”,面為黑及栗殼色間朱漆,底栗殼色漆。唐琴漆色也主要以黑色、栗殼色為主,朱砂琴較為少見。這些樂器之髹足以彰顯中國古代樂器之韻。
漆藝材料之道與樂器之理也是同構的。材料美是古代樂器工藝美自身的必然選擇,譬如大漆對顏料的選擇,由于大漆含有漆酸,凡是含有鋅、銅、鐵、鈣、鈉等金屬化合物與大漆之漆酸是相克的,一旦與漆酸起化學反應而變暗黑,則不能入漆?!痘茨献?覽冥訓》曰:“慈石之引鐵,蟹之敗漆”,同書《說山訓》也曰:“漆見蟹而不干”?!靶分當∑帷迸c“漆見蟹而不干”意思是蟹黃與大漆相克?,F代漆化學研究表明,生漆主要成分有漆酚、樹膠、水分等,主要成分為漆酚,漆酚遇到蟹黃后,甲殼素的水解產物殼多糖就產生了保濕作用,如蟹黃污衣,能以蟹臍擦之即去;同樣漆毒患者,也可搽蟹黃治療?!捌嵋娦范桓伞睘橥瑯拥览?,也就是漆酚遇到蟹黃后而生產過量水分而不干。說明古人不使用“蟹黃”入漆,其原因大概在于“漆見蟹而不干”。說明古人對漆材料的認識已經相當成熟,這些認識為漆樂器的制造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支撐。對于樂器工藝而言,認識大漆材料對于制造樂器本身的適應性是首要的。《夢溪筆談》曰:“琴材欲輕、松、脆、 滑,謂之四善。”(《夢溪筆談》(卷五 樂律一)琴材對于制琴的規定性,或者說材料美對于造物的特殊規定是工藝成敗的關鍵?!秹粝P談》又曰:“材中自有五音”(《夢溪筆談》卷六 樂律二),說明材料美是漆樂器工藝美的前提,材料中自有工藝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夢溪筆談》曰:“相材之法視其理”(《夢溪筆談》卷十八 技藝),譬如大漆之漆膜,對于漆樂器來說,就是尚好的材料,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過彩繪竹胎漆排簫就是例證。材料是漆工藝的基礎,造樂器要“善度材”,材料美是漆樂器形式美的憑借;而且漆“材中自有五音”,具有天然的個性與自然的品質。
漆藝天然性與樂器質地美是匹配的。大漆是自然賦予古代人制造樂器的天然材料。沒有材料,就無工藝可言。漆材料來源于它的個性:自然。漆藝材料之天然是一種“天巧”,即不假雕飾,自然工巧。漆藝材料美有“天工”與“開物”之雙重規定,這為古代漆樂器的天然質地美與肌理美提供保證。如利用大漆的半透明性,罩染大漆于漆樂器身上,大漆的天然美在光線與肌理的映襯下,就格外“巧奪天工”。漆藝之天然也是漆樂器之天然,古代樂器材料為天然竹木與天然漆,孤立的竹木與大漆本身的天然性無所謂美不美,它們就是天然而已,但在漆藝里,天然漆、天然竹木與漆藝的結合就顯出“天巧人工”之美。正宗的漆樂器工藝以天然為上,如果不依賴于良材,漆樂器就沒有真正的工藝之美。生漆就是天然的良材,它是漆樂器立足的根基,離開了良材,抑或天然的良材,就沒有正宗的漆樂器工藝。天然的美是自然賦予的美,所以漆樂器是自然的恩賜。漆樂器“擇于自然”,也“近于自然”。如戰國楚國漆藝,在材料上,漆藝源于自然;在造型上,漆藝近于自然。如江陵出土的漆鳳鳥虎座鼓架等??傊匀皇瞧崴嚨哪阁w,漆藝賦予了漆樂器的自然美。
自然美對于漆藝來說,是人們創造藝術賦予的。大漆永恒的顏色——黑,無與倫比。漆黑是黑之極致,沒有任何一種材料之黑能超過大漆的。大漆之黑,黑的含蓄,黑的深沉,黑的雋永,這也是當今任何一種黑所達不到的。如“大圣遺音”琴,通身漆黑色,黑得高貴與深邃。大漆之紅,紅的鮮艷、紅的厚重,不輕飄,這在所有的繪畫材料里無有任何紅可以達到(紅是大漆和朱砂混合的),千百年不退色。大漆就是“悅目的顏色”,即和諧的形式。這就是漆樂器的藝術形式賦予自然的美,漆藝的色彩形式賦予了大漆的美。大漆的美還在于本質的美?!捌岷谝粓F”:漆黑極致天性;“漆身為厲”:漆外之品德;“以膠投漆”:大漆情感美;“烏漆墨黑”與“黑漆燎光”:大漆視覺之贊;“面如凝脂,眼如點漆”:大漆人性美。這些詞語道出了漆本身的本質美,即品性美,所以,大漆的品性也就賦予漆樂器的品性,漆樂器的品性也反映大漆的品性。如“九霄環佩”琴上的篆書與方印都見古琴的文人書卷氣息與“漆方士”與“漆妃”的高貴美譽相得益彰。天然的美是藝術賦予的美,但并不否定漆藝材料本身的質地美。質地是材料的物理性質與組織結構,不同材料的質地不同,所呈現的肌理特征也是有差異的。漆藝材料的質地美是靜寂的、厚重的、實用的。但不同質地的材料給予我們的審美享受是不一樣的。如器樂的木材肌理輕松、流暢、純粹;竹子質地高貴、典雅、透亮。古代漆樂器的漆黑之美與現代某些化學涂料浮上來的刺目賊亮是大相徑庭的。與質地關聯的另一元素就是肌理,肌理是材料的物理組織結構,被我們視覺的或觸覺的感知質感,它具有流動的、想象的、實用的個性美。漆藝材料如木材、竹子固有的年輪肌理是天然的,它所給予漆樂器的質感也是天然的漆樂器所創造出來的肌理,構成了它們的“細部”,這些“細部”是構成漆樂器的特色與靈魂。漆樂器的立體效果與流動樂感在這些“細部”中豁然流溢。所謂漆樂器的質感美,就是這些“細部”的肌理美所映襯出來的美。大漆肌理的形成與大漆色彩的局限性也是有關的,正是大漆色彩的局限性決定自身品格的包容性,從而形成豐富的肌理。
四天的入職培訓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剛剛開始的時候以為這次的活動也就跟不論到了大學或者是到了研究生院一樣走個過程,聽聽領導的枯燥的宣講。但是這次我錯了,雖然這四天不能與某些公司長達十天半個月的培訓相媲美,但是僅僅的這四天里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解到了很多。
院內學習篇 (9月6日,7日)
對于國企,從我進入單位的這段時期和以前從各種途徑得到的信息,我認為國企其實應該是那種的別沒有朝氣,大家都混生活的樣子。剛開始有個人給我們說企業文化,說我們紡科院的企業文化就是以人為本,我很不以為然,我根本體會不到這個企業文化,而且最近的一個事情更讓我不相信。院里剛重新裝了電梯,現在出臺規定,只許載人不能載物,也就是意味著現在即使有新電梯了,我們也還得用人力將100今的蒸餾說抬到五樓去。
自己對紡科院的態度顯然不太友好,但是接下來每一位職能部門的領導的宣講卻讓我確實有一點點體會到了紡科院的企業文化。說實話,企業文化是需的,應該屬于上層建筑,支撐它的還得是經濟基礎。好幾位領導都談到了我們現在工作是為了誰的問題,他們希望我們能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工作的同時也就是為了紡科院工作。不能因為自己對于待遇的不滿發泄到工作中去,這樣的話,自己終將會一無所有,即使將來跳槽也沒有優勢。
印象最深的是東綸公司的一個青年代表陳凱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印象很深,因為在最近看關于基金的資料上看到了,覺得這應該算是一個真理。人活在世上,固然是為了名利而來,但是這一切都得配得上應有的付出。如果公司能夠在大家的努力下發展起來,最后得到好處的還是個人。
我這個人歷來不太有大志,比較屬于混的那種,正如有個領導說的,在國企里面混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人,還是要有一些追求的。人,有遠景目標,也有近期目標,近期目標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管以后成為何種人物,最初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
其實聽到那些前輩們發自內心的建議與忠告,當時心里就很受用,覺得一定要有記得,可惜懶得記,現在能想到的也就這么些了。能想出多少寫多少吧,總比什么都沒記著好。
還有印象的就是6號晚上那個冷餐會,我吃撐了。。。。。。那晚上有幸被抽中參加游戲了,還是我的強項游戲,我玩這個還沒有說輸給別人的,結果那晚就敗了。說是讓我們猜娛樂節目,但是讓我死也沒有想到的是奧運直播,新聞連播也算到娛樂節目里面去了,所以我的失敗所能找出的借口就是這個了。最后獲得參與獎——無蓋金屬飯盒一個。
院外活動篇(9月8日,9日)
8號其實安排的還挺緊湊,先去通州次渠,然后去亦莊,再到天津武清,最后到廊坊東綸公司。都是走馬觀花的參觀一下吧。
首先是次渠,參觀中麗制機的車間,看到了金工實習時玩過的一些車床。人家的廠房真是大,而且里面有空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覺得熱。據介紹說中麗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80%以上,現在準備打入國際市場。這可算是我們紡科院的龍頭,最大的企業。
然后又到我們公司的車間,我們亦莊的車間簡直不如人家中麗一個車間的十分之一大。就幾個小斧,似乎有些復雜點的大反應都不能做。簡直就是一個小作坊。也難怪,公司一年的營業額幾千萬,純利潤僅僅500萬。就我們上次去清河為例,一來回加吃飯,花去1k,基本上還什么事情都沒干成??梢娢覀児疽荒甑募兝麧櫈楹文敲瓷倭?。國企一定有它的弊端,主要還是老式計劃經濟的老式管理造成的。
再就是坐車一個多小時到了天津的武清開發區,那個發開區的路上還真是叫人跡罕至,人很少。去了之后就是先腐敗,集體腐敗??上Р缓衔业奈缚冢旧隙际呛ur。就喝了一瓶雪花,草草了事。參觀新材料公司,就是人家的廠區真是寬敞,還有兩塊很大的綠地。那里的東西感覺也就是涂布,把膠通過壓輥的剪切力均勻的涂在布上,由于本身的膠里面含有一定的功能助劑,最終賦予布新的功能。這就是所謂的新材料了。
最后到達廊坊的東綸公司,這個公司也是通過一套設備,使得松散的絨絲壓緊后成為布的形態。這的用途也很廣泛,很多人用的濕紙巾就是這種方法得來,女士用的衛生巾的基礎也是這個。當然這個車間要求比較高,防塵設施做的比較好。
就這樣,一天的參觀就over了,也算是對紡科院有點了解吧,它其實就是一個集團公司。
最精彩,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一天的拓展活動了。
雖然我仍然是掐點到達車上,但是并不妨礙七點的出發時間。剛開始在車上還睡覺呢,等一會就沒法睡覺了。拓展培訓師就開始讓我們做游戲了,很簡單的一個游戲其實是對人思維的一種反思,定勢思維往往會導致僵局。
接著就是過7的游戲和說成語游戲,說含有一和一的諧音開頭的成語。我說的是一見如故。然后又讓我造句,說“我某某 洞房花燭夜 自己的成語”。結果有些人就說我的洞房花燭夜一心二意,我的洞房花燭夜一見鐘情。當然還有更搞笑的,由于少兒不宜,就不在此例舉了。 共2頁,當前第1頁1
到了黃花嶺水長城,培訓師們出場。有五個人只允許兩只腳著地的游戲,有三個人用兩個指頭抬起一個人的游戲。這其實說明的問題只有一個,個體很渺小,然而團結起來的力量確實驚人的。
接著還有我們分成四個小隊,為每個隊起隊名,創隊歌,隊徽,口號,短短的三十分鐘里,如果讓你一個人去想,或者沒有時間限制,對很多個體來說這個東西真是很難很難??墒撬械年牰己芎玫耐瓿闪巳蝿?,大家的創意還都很不錯,雖然有點簡陋,不足。
接下來是團隊定向越野吧,走一段不長但是有上坡有下坡的山路,雖然景色很好,但是大家為了爭取第一都沒空流連。從這時起,我們一個小隊,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團體,不可分的團體。而且出發前還讓我們每個人抓一個號碼,暗中關心某人。其實這個號碼的意義在于你要去關心某個人,你不知道某個人關心你,因為打家都互相關心。
下午的節目更精彩。集體跳繩(8個,10人),集體仰臥起坐(8個,四人),移花接木(六次,6人),能量傳遞(一定距離,六人),互相擊掌(忘了名字了暫時這樣命名吧,全體隊員),圓筒接球(兩人,六個),所有項目有失誤必須重新來過。規定的標準時間是168s。但是第一次我們坐下來的竟然達到了6分多鐘,倒數第一。第二次在培訓師的指導下,合理的安排了順序,位置,人員,我們竟然
達到了標準,2分07秒。尤其是上次我們的移花接木不斷失誤,這次僅失誤一次。上次的跳繩一直不成功,這次一次成功。看似不可能的結果竟然被我們做到了,所有的人都融入到這個集體中,這是集體的力量。比如跳繩,就是每個人都跳好了,才不會失敗。移花接木也是同樣的道理。我有幸在移花接木中,盡管自己發揮的一直很穩定,但是某些隊友實在是不爭氣,但是那個時候只能去鼓勵,而不是去怪誰。雖然最后我們贏了,但是還需要去思考中間存在的一些問題。有些隊員自以為是,老是教導別人,結果出問題的往往是他們。發揚民主沒錯,但是,就像培訓師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應該去做自己最適合做的事情,最終的結果才會最優化。移花接木我就覺得自己比較適合而且也掌握了技巧,所以在所有的失誤中我都沒有一次,而恰恰是指導別人的人屢屢失誤,就在我們完成并且成功后他還翻舊賬,問這次是誰失誤了。完全沒有必要,我的感覺跟那些人在一起我就是一個長者,心里不再是莽莽撞撞,也許他們還真的是小吧。大一點的本科剛畢業,小的有中專剛畢業,不諳世事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