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統計分析的步驟

統計分析的步驟

時間:2023-05-30 09:02: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統計分析的步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統計分析有利于幫助決策者搞好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依據統計分析工作的前提條件和特點,詳細論述了如何做好統計分析工作。

關鍵詞:

統計分析條件步驟

1、引言

統計分析是統計人員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它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好的統計分析,有利于決策者發現和解決當前生產經營中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有利于幫助決策者搞好企業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作為企業的統計人員,有責任和義務履行好職責,在做好統計分析上下功夫,發揮統計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2、做好統計分析工作的前提條件

2.1培養個人興趣。態度決定水平,對所干的工作有興趣,才會用心思考、用功寫作,進而才可能寫出好的、有用的作品。

2.2要有責任感、有主人翁意識。做統計分析,要積極主動去尋找企業管理中涌現出的經驗和不足,經過系統、周密的調查與研究,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之所在,不應敷衍了事。

2.3平常注意多收集素材。平時注意多看多寫,多觀察,多思考,掌握第一手材料,善于積累,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閃光點”。日常的鍛煉與積累,必將厚積而薄發,水到渠成。

2.4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理論學習,學習觀察、分析問題的立場和方法,多看新聞、報紙、企業有關政策、規定等;多了解生產技術知識,掌握必要的生產技術資料;多看別人的分析文章,包括專家學者的理論文章,也包括同行業、同部門的分析文章,從中借鑒分析技巧,提高分析水平;理論聯系實際,注意收集文件、會議資料,深入現場,掌握盡可能多的生產經營情況。

3、統計分析的特點

3.1準確性。準確是統計分析報告乃至整個統計工作的生命。失去準確性,再精心準備的“實招”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統計分析要堅持客觀公允態度,講實話、報實情,以科學求實的精神,對當前生產經營運行狀況提出恰當的分析。統計分析的準確性除了數字準確,不能有虛假之外,還要求論述有理,觀點正確,不能出現謬誤,建議要可行,不能脫離實際。

3.2目的性。統計分析是統計設計、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的延續和深化,目的就是為管理者服務。通過分析,幫助管理者正確認識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自身的生產經營秩序,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運行,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3可操作性。提出的建議要有可操作性,就是把“想實招”落到實處。它不只是簡單的提出問題和局限在數字化、文字化的表述上,要在深刻總結的基礎上,提出有一定量化依據和可操作的具體實施意見。

3.4針對性。要針對企業當前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熱點、焦點問題進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分析要有“新鮮感”。切忌沒有自己主見的“對策建議”,不能過多重復一般概念和別人說過的話,對問題要與時俱進,有新角度;要有獨到見解,不僅立題要“新”,而且見解更要“新”。

3.5時效性。瞬息萬變的經營形勢,決定了統計分析的時效性。統計分析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越強,就越要快速反映,適時為管理者送上“及時雨”。統計人員要敏感,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分析報告的撰寫,迅速及時地向管理者發送各種動態信息和經濟運行狀況,以便管理者及時掌握情況,指揮全局。

4、統計分析的基本步驟

4.1收集數據、發現問題。收集數據是統計分析的前提和基礎。收集數據可通過生產、研究部門測量、觀察、實驗、調查等獲得直接資料,也可通過文獻檢索、閱讀等來獲得間接資料。通過數據收集來找出問題、發現問題。

4.2整理數據、提出問題。整理數據就是按一定的標準,對數據進行歸類匯總的過程。這就需要按照研究問題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報告的內容對數據進行核實,剔除不真實、不需要的部分,再分組匯總或列表,從而使原始資料簡單化、形象化、系統化,并能初步反映所報告內容的基本特征。

4.3分析數據、分析問題。分析數據指在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圖表、分析方法、統計運算等等,得出結論的過程,它是統計分析的核心和關鍵。通過數據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達到分析問題的目的。

4.4反饋信息、解決問題。將以上數據分析結論、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方案,形成統計分析報告,及時匯報決策層,根據新的決策實施改進。

5、統計分析的具體步驟

5.1明確目的、確定題目。選題要切合實際、有針對性,同時要具有寫作可行性。標題應做到確切、簡潔、新穎。統計分析題目的三種形式:任務題、固定題、自選題。要注意緊跟“注意點”選題,抓住“矛盾點”選題,注重“時效性”選題。

5.2周密構思、擬定大綱。在明確了目的、確定了題目的前提條件下,就要針對分析的具體問題,對擬完成的專項或者綜合統計分析進行認真思考,初步形成寫作構架,完成寫作大綱。

5.3收集、鑒別、加工資料。作為統計人員要注意各種統計資料的分類、審核、加工和整理,包括生產、經營、銷售、投資、財務以及外部信息等。

5.4進行綜合分析。邏輯要清晰,結構要嚴謹,層次要分明;反復修改,認真提煉觀點;注意“五項內容”:事物發展的預估、變化特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新情況新問題、趨勢預測。

5.5歸納分析結論,形成論文。通過收集數據,在鑒別、加工資料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形成論文(報告)。歸納分析形成的結論一定要結合統計分析的特點、分析方法,要有目的性、針對性、準確性,同時也要注意時效性。

6、結論

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注意統計數字的運用,統計分析必須用統計數據說話,靠數字說明觀點、支撐立場;實現數量到質量的轉變,統計分析中適當運用數字的同時,要樹立“重點”意識,提高統計分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在更廣的范圍內捕捉相關信息,注意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從不同的側面去描述問題,從不同的思路去研究分析問題,從而取得良好的分析效果;在選擇主題時應該主題鮮明、文題相符、言簡意賅、形式多樣,增強統計分析的可讀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 SAS;統計;自動報表

[中圖分類號] R96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4(a)-0150-04

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是臨床試驗的關鍵環節之一,是臨床試驗結果科學、可靠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外大多數新藥臨床試驗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均借助統計軟件來完成,如SAS、SPSS、STATA等。對于多數非統計專業的醫學研究人員,往往需要通過“復制”、“粘貼”等過程,將海量的統計分析結果導入到統計分析報告中,一方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在“復制”、“粘貼”過程中也容易出現錯誤。因此,開發一種科學、實用的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系統,是保證臨床試驗統計分析報表準確、可靠的重要環節。

本研究擬以某Ⅰ期臨床試驗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為范例,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的生成過程,以期為非統計專業的醫學研究人員提供一種簡便、可靠的自動報表分析方法。

1 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的目的和內容

通過上述六個基本步驟,實現了SAS統計分析的自動報表。

4 討論

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有效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控制是確保臨床試驗數據及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手段[1]。目前我國的臨床試驗研究的質量水平,尤其在質量控制、質量保證體系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與國際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規范(GCP)要求仍有較大的差距[2],其中,統計分析報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既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統計分析報表是臨床試驗過程的核心內容之一,其記錄數據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對臨床試驗結果的評價。該報表應該依據研究內容、目標以及擬說明的關鍵科學問題,基于統計分析結果靈活制定。

目前多數臨床試驗的統計分析過程均借助統計軟件來完成,如SAS、SPSS、STATA等,獲得統計分析結果后,制定統計報表的過程目前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應用“復制”、“粘貼”的方法手工完成,費時費力,且極易出現錯誤;另一種是通過編程自動生成,省時省力,錯誤率低,但編程過程較為復雜。

統計分析報表可用多種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程,由于SAS統計軟件既提供了公認的統計分析結果,也包含靈活的自動報表命令,因此,備受研究人員的青睞[3-4]。

盡管如此,應用SAS軟件自動生成統計分析報表的編程同樣較為復雜,仍然需要一定的編程技巧。目前國內期刊已經發表了多篇與SAS自動報表相關的文章,如:許林勇等[5]調用SAS程序的int、floor等函數,merge等語句和proc mean/ttest、wilcoxon等過程生成相應的統計分析報告表的宏命令;戎芬等[6]使用data_null_、report這兩個過程步和宏變量代替關鍵變量來自動生成統計表格;鄒建東[7]編制特定的SAS宏程序直接輸出臨床試驗四格表指標統計分析報表;童新元等[8]通過調用宏程序,產生出協方差分析結果的SAS統計分析報表;薛鈞等[9]則使用宏程序進行臨床盲態數據核查;魏永越等[10]則強調了SAS ODS及RTF標記語言在臨床試驗規范化統計報表輸出中的應用。上述文章介紹并運用了SAS宏程序來實現統計分析的自動報表過程,但這些程序對于非專業或初接觸SAS的醫護工作人員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相比之下,筆者編制的這套計量資料SAS自動報表程序,易懂、易操作,特別適用于非統計學專業的臨床科研人員或SAS初級編程人員。

[參考文獻]

[1] 陳舒茵,梁春才,韋斌,等.談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154-156.

[2] 陳仲林,姜麗巖,盧芳.藥物臨床試驗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分析與探討[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12(5):333-335.

[3] 王莉,王樹賢,華潞,等.心電監測在Ⅰ期心血管藥物試驗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10):1706-1707.

[4] 陳.藥物臨床試驗中的一些生物統計學問題[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6):968-971.

[5] 許林勇,張偉.動態血壓監測評價降壓藥物療效的谷峰比率的SAS統計自動報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0,15(7):798-802.

[6] 戎芬,賈彬.用SAS的兩種不同語句自動生成相同的統計表格[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4):2-4.

[7] 鄒建東.四格表指標統計分析報表的SAS宏程序[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5,10(3):357-360.

[8] 童新元,張高魁,姚晨.新藥臨床試驗中協方差分析的SAS統計報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8):958-960.

[9] 薛鈞,鄒建東,熊寧寧.臨床研究盲態數據核查常用的SAS宏程序[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8,13(5):535-540.

第3篇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信息內容來源廣泛且信息量大,現代社會統計學中的統計和分析離不開計算機的輔助,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均和計算機、互聯網密切相關,計算機逐漸變得智能化、數據化和高效化,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統計分析解決生產、科學等方面的難題,計算機統計分析對數據的處理遠比人工迅速、準確。在未來的社會生產當中,計算機統計分析將大顯身手,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我們應深入探究計算機統計分析。

【關鍵詞】

計算機;統計分析;軟件

統計分析和計算機、互聯網的相互結合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統計學通常是以足夠大量的社會情形做統計研究的,計算機統計分析的飛快發展是非常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為了更便利更準確的處理各類數據,人們一直在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并且將這項技術方法很好的運用到了科學、社會、醫學等各個行業,現在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統計分析技術快速的對所需數據進行處理得出結果,是人類科學歷史上的一大飛躍,其發展腳步不容阻擋。

1計算機與統計分析現代化

1.1計算機與統計學現代化統計學主要是通過數據搜集、整理工作將信息歸納分類,給社會經濟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數理依據和基礎,統計分析在社會經濟問題研究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社會經濟飛快發展的過程中,各行各業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各類數據問題處理的渴求度也不斷上升,互聯網更是將信息網絡化,這些的實現都需要統計學的介入而且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現代社會信息數據的繁瑣量大都不是傳統統計學能夠做得到的,這時計算機和統計學的有機結合成就了信息網絡化的大數據時代。統計學現代化的實現必須要依靠計算機這一現代化計算工具的協助,現如今計算機統計已經被廣泛普及和利用,與時展進步的趨勢相吻合。

1.2計算機與數據分析處理傳統的人工處理分析數據早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通過其與計算機的相互結合,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分析工作的時間精力,同時降低了數據分析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幾率。不僅如此,可以進行多樣化、標準化的數據分析,更加人性化;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據結果的要求愈加嚴格,這無形之中促進了計算機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推進了數據分析技術普及各行各業的發展歷程。

2計算機與統計分析

2.1計算機統計分析的一般方法很多的數據分析流程軟件在國際社會上是相互通用的,SPSS,SAS等就是比較典型的統計分析軟件,這些軟件已經慢慢地在我們國家的經濟、教育、醫療等行業之間普及,不同的統計分析軟件表面上有些不同,但本質的分析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步驟如下:(1)錄入數據信息;(2)預先處理和編輯信息數據;(3)分析處理計算;(4)得出結果并保存。要進行計算機統計分析首先要進行信息庫、數據庫的建立,建立之前先進行數據分類以便信息錄入,使其進入數據庫中,有利于分析和解決,錄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一系列計算機的功能應用將數據整理并分類,計算機分析處理的計算是統計分析的關鍵所在,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可由圖像或文字表達出來,舉個例子:圖形分析水平較高的軟件有SPSS等。計算機統計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正確的剖析結果和分析解釋,這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有待我們去創新提高。

2.2計算機在統計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新形勢下,社會生產經濟的發展異常迅速,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信息量的急增,內容復雜程度的增加傳統的統計分析效率早已滿足不了社會發展需求,在這場計算機和統計分析的結合中,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計算機取代了傳統的統計分析員,符合社會生產快速發展的需要,在數據量龐大、信息極度復雜的情況下,計算機的超強計算能力真是如魚得水,協助統計分析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打個比方,投資者想要進行理財投資,想要掙錢的幾率大一些,這時他就完全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能夠很快很準確的得出結果,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理財掙錢的幾率。

2.3數據統計分析中計算機的應用計算機被運用到數據統計分析當中去主要是因為其強大的計算能力,人們只需要告訴計算機要統計什么信息或者什么數據,需要哪個方面的分析結果,需要怎樣的數據處理結果,這些都是簡單易于操作的問題,而最難的計算部分則由計算機這個“超強大腦”來解決,這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還能減少錯誤的出現。我國的計算機技術在國際上不是很先進,我國自主研發的一些計算機統計分析軟件規模小、漏洞多,還要繼續努力研發編程出可以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媲美的統計分析流程軟件;另外還得加強操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這是由于每個人對不同軟件的操作實踐程度不同造成的,比如:EXCEL和SAS軟件的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操作員利用它來做同一件事,計算機的統計分析。

3如何利用計算機做好統計分析

做好計算機的統計分析工作屬實不容易,首先,學習統計、分析原理知識,加強對分析處理原理理解,將基本分析流程掌握透徹,注重各個分析處理過程中的細節部分;其次,軟件的選擇也很重要,軟件的理解掌握程度因人而論,在軟件選擇使用過程中,可以從入門到深入,逐步利用計算機做好統計分析。

4結語

在未來的日子里,計算機統計分析會更加深入的滲透到我們的生產生活中來,計算機和統計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我們國家的軟件開發水平還達不到國際尖端水平,規模性、完整性和規范性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讓我們一起為我國的計算機統計分析事業努力鉆研,創新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堅白.統計分析的意義和特點[J].統計工作通訊,1956(10).

[2]杜慎仲.統計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議[J].發展研究,2002(03).

[3]喬麗麗.統計信息與計算機信息處理[J].機械管理開發,1997(04).

第4篇

    1針對預測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

    預測資料是在投資統計分析行為中比較常見的數據類型之一。按照參數屬性的不同,可通過參數方式或者是非參數方式對此類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檢驗。該類型資料的統計分析檢驗方法比較常見。例如t檢驗、F檢驗以及秩和檢驗等。其中,前面兩種檢驗方法均適用于參數檢驗。其特點是:t檢驗依賴于將預測數據與前段期間所獲取實際數據進行直觀對比的方式,探究兩類組合數據的變化規律,并對數據進行重新預測,縮短所預測數據與真實數據之間的偏差;而F檢驗則是以上述數據為對象,依賴于方差對比的方式,對預測數據進行校正,控制預測偏差。而對于后一種檢驗方法而言,則適用于非參數檢驗。其特點是以秩和作為統計量,在假設條件下進行了檢驗。此種檢驗方法由于不受資料總體分布限制的因素影響,因而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優勢。針對等級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等級資料是在預測資料與計數資料概念中間區域內的一種特殊資料,其觀察單位無確切數值表述,但各個單位組別下的數據性質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等級資料一般通過數據構成比或率的方式加以表述。在統計分析的過程當中,通常根據數據的特點屬性,總結若干等級,將數據分別納入以上等級,以計數方式使資料量化。

    2投資項目后評價方法

    對于企業而言,在項目投資行為實施下,所對應獲取的資料豐富且內容繁多,如何選擇最為合理的統計方法,這一問題值得思考。根據工作經驗來看,在選擇統計方法的過程當中,需要按照如下步驟展開:第一步,需要根據投資項目后評價目的宗旨,對數據特征加以明確,判斷統計資料的類型歸屬問題;第二步,在把握數據類型的基礎之上,選擇適宜的統計分析方法;第三,綜合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吸取,遵循統計學處理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分析方法。例如某企業需要針對所投資建設的產能區塊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以及聚合物驅投資項目展開后評價工作,根據該評價目標,可以基本確定統計分析的思路,即將大量屬于定量屬性的指標,以一定方法進行統計歸類,研究各組別數據中的內在規律,從而獲取對應的評價結論。例如,可定量的指標包括:初期產液量、初期產油量、初期含水量、泵徑、泵效、載荷利用率以及扭矩利用率等。由于上述數據指標均屬于計數資料,根據本文前述分析,對于定量計數資料而言,建議通過R×C表的方式進行分析。因此,可以通過建立該項目R×C表的方式,對初期產液量、最高產液量等指標進行預測分析,衡量其與實際數值之間的偏差,從而評估該項目所選取的抽油機型號是否能夠滿足該產能區塊的實際生產需求。

    3結語

    投資是企業參與市場經濟體制運行的重要途徑之一。合理且科學的投資行為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從統計學角度上來說,做好對投資項目的統計以及評價工作,有助于為企業投資行為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總而言之,本文從統計學分析的角度入手,對企業投資統計的主要方法進行了概述,并配合實際案例,研究了在項目投資后評價中,對于各類統計數據所采取的統計分析方法,希望能夠有助于統計分析質量的提升與完善。

第5篇

[關鍵詞]SPSS 人員構成 受高等教育比例

一、SPSS簡介

SPSS是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的縮寫,該軟件是公認的最優秀的統計分析軟件包之一。經過幾十年的改進,該產品發展成為集統計分析、數據挖掘、商業智能、顧客關系管理等多功能的統計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Statistics Product For Service Solutions)的軟件。首先,它采用現今廣為流行的電子表格形式作數據管理器,使用戶變量命名、定義數據格式、數據輸入與修改等過程一氣呵成,免除了原DOS版本在文本方式下數據錄入的諸多不便;其次,采用菜單方式選擇統計分析命令,采用對話框方式選擇子命令,簡明快捷,無需死記大量繁冗的語法語句,這無疑是計算機操作的一次解放;第三,采用對象連接和嵌入技術,使計算結果可方便地被其他軟件調用,數據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特點:完全的菜單、對話框方式完成統計分析;可以生成內容豐富的圖表;也可以用程序語言來控制。因此SPSS幾乎是一項無所不包的完美軟件。

二、應用舉例

研究步驟:利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的一般步驟為:數據的準備階段――數據的加工整理階段――數據的分析階段――分析結果的閱讀和解釋。下面就根據以上步驟對數據進行分析。

1.數據的準備階段:將已收集到的數據文件導入SPSS統計分析軟件。點擊File里的Open,選擇Data.雙擊“各保險公司人員構成情況(1999年)”,即完成了數據的導入工作。

2.基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主要包括各保險公司各自的總人數、男/女員工人數、博/碩/學士生數、大專及中專以下人數和每個部分的最高值、最低值、極差、平均值、標準偏差(方差)等。

操作過程:點擊Analyze中的Descriptive Statistics,選擇Descriptives,把除公司類別、年輕人比例、受高等教育比例、class外的所有變量加人到Variables中,點擊Options選項對話框,選中Mean、Minimum、Maximum、Range、Std.deviation、Variance。點擊Continue,再點擊OK。

結果分析:在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友邦保險等等這些市場上知名的保險公司中,保險人員平均約有11239人,其中男員工與女員工人數大致相當。另外,從文化程度角度看,中專以下和大專人數占絕大部分比例,推其原因應該是保險從業人員人數眾多導致。從年齡組成上看,保險人員的構成仍以中青年為主,青年均值為6435人,中年約為3530人。

3.推斷統計:

A.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對觀測變量各總體分布有兩個基本假設前提:(1)觀測變量各總體應服從正態分布;(2)觀測變量各總體的方差應相同。

主要研究不同公司類別的保險人員受高等教育比例有無顯著性差異

操作過程:點擊Analyze里的Compare means,選擇One-way ANOVA。將受高等教育比例選入Dependent List,將公司類別選入Factor中。點擊Options 選項,選擇Statistics中的Descriptive然后點擊Continue回到One-Way ANOVA界面點擊OK完成操作。受高等教育比例結果如下表所示:

結果分析:F較小,且P值為0.064大于0.05,則不能拒絕原假設,認為公司類別不同的保險人員受高等教育比例無顯著性差異。

B.相關性檢驗:

檢驗博士人數、碩士人數、學士人數等與受高等教育比例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

操作過程:點擊Analyze里面的Correlate,選擇Bivariate,將博士人數、碩士人數、學士人數、大專人數、中專以下人數和受高等教育比例選入Variables里。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里點擊Spearman,點擊ok,即可得到結果。結果分析:除博士人數與受高等教育比例無關外,其他變量均和受高等教育比例顯著相關。

三、結語

通過以上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不同公司類別的保險人員受高等教育比例沒有顯著性差異;通過相關分析,對數據分析進一步知道,除博士人數與受高等教育比例無關外,其他人數均和受高等教育比例顯著相關。依此類推就可以順利地完成調查的其他工作,并且這項工作為今后保險公司對人力資源的進一步整改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喬海英:SPSS在“畢業生追蹤調查”方差分析中的應用.河北廣播電視大學,2005

[2]李躍平 邵永真:SPSS在大學英語教學測試統計中的應用.外語電化教學.2003

[3]肖瑋 苗丹民:SPSS 在心理數據檢查與篩選中的應用.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2

第6篇

【關鍵詞】因素分析法;施工統計分析

1.因素分析法及內容

施工統計分析是運用統計方法對施工全過程出現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找出規律并提出解決辦法,是統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因素分析則是通過對工程成本費用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為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并為下一步加強管理提供依據。因此,因素分析對提高統計分析水平,正確反映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因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素分析是利用施工耗費和費用支付現狀進行分析、比較、評價,為管理者提供成本管理依據,通過對施工全過程的實際消耗材料,進行全面分析,了解費用成本變動情況。為系統分析、研究引起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從而找到降低工程費用的潛力,達到對工程費用的有效控制,避免浪費,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它是用來確定影響工程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及其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分析程序是。

1.1確定分析對象,即將分析的各項計劃指標如材料消耗,人工計劃等,計算出實際成本與計劃數的差額,作為分析對象。

1.2確定該項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并按照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排列順序。

1.3以計劃數或預算數為基礎,將全部因素如材料消耗定額,材料計劃單價相乘,作為替代的基礎。

1.4將各因素的實際數逐個替換其計劃(預算)數,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每次替換后,都要計算出新的結果。

1.5將每次替換的所得結果與前一次計算結果比較,二者差額,就是某一因素對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

1.5.1例如分析材料成本變化及各因素影響的程度

由于材料成本受工程量變動、單位材料消耗定額的變動,材料單價的變動等因素的影響,工程量的增加或減少必然引起材料消耗量的增加或減少,單位材料用量的減少或增加也同樣會引起材料成本的上升或降低。計算時采用下式計算:

(l)計劃工程量K單位材料消耗定額x計劃單價。

(2)第一次替代:實際工程量x單位材料消耗定額x計劃單價。

(3)第二次替代:實際工程量x單位實際用料量x計劃單價。

(4)第三次替代:實際工程量x單位實際用料量x實際單價。

(2)與(l)式的差額是由于工程量變動引起的結果,(3)與(2)式的差額是由于材料消耗定額變動的結果,(4)與(3)式的差額是由于材料單價變動的結果。

通過以上順序計算可以比較全面、直觀地了解由于各個因素的變動而引起材料成本的變動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各項因素時,必須根據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內在聯系的主次關系,確定其排列順序,而且這個順序一經確定,不能任意改變,否則會得出不同的計算結果,影響分析、評價的質量。

當分析的問題比較簡單,尤其是分析的問題僅有二個因素影響時,可以采用差額計算方法,即利用指標的各個因素的實際數與計劃數的差額按照一定的順序直接計算出各個因素變動對計劃指標完成的影響程度。此方法是因素分析方法的一種簡化形式,但在計算時也要注意各因素的排列順序,否則會影響分析、評價的質量。

2.因素分析法在統計學中的應用

從因素分析的計算、分析過程可以看出,此方法緊貼工程實際,主要分析各因素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及所產生的差異,進而找到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為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節約成本提供依據,與統計分析應達到目的一致。

因此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可以為統計分析提供研究、分析資料,使統計分析更加切合實際,為統計預測,總結已完工程的經驗教訓服務。

2.1因素分析法是以工程費用成本為依據,分析工程總費用的變化情況

因此,此方法不僅可以用以專題統計分析,也可用于綜合分析。在進行專題分析時,可以分析如材料費用,人工費用以及其它間接費用。但由于工程總費用正是這些個別費用的總和,因此,在進行綜合統計分析時只要注意工程間接費用及時攤入即可。

2.2利用因素分析的計算、分析程序及結果,進行統計的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所謂事中分析主要是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費用支付情況逐一分析,從而找到費用增加或減少的原因,發現造成工期拖延或提前的影響因素,達到查明成本的目的。事后分析是對工程完成竣工后,各項費用已支付完畢,統計人員或管理人員對本工程實際支付的工程費用進行分析。一方面確認有效合同價格與各附加費用支付額,另一方面分析各分項工程實際費用占總投資的比重,掌握實際情況及產生偏差的原因,將實際支付的工程費用與合同價進行逐項對比,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問題,積累經驗,為今后的管理打下基礎。通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對比,行業類似工程成本水平的對比分析,檢查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找出施工技術或經營管理各方面的薄弱環節,以利以后改善組織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3在利用因素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時,應注意不能簡單地用因素分析的結果代替統計分析

因為因素分析只能分析到各因素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及差異額。在進行統計分析時,還應對已分析、計算的結果進一步分析,找到產生差異的原因,利用統計方法及要求進行復核。另一方面工程項目價值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費用,而因素分析則側重于直接成本方面的分析。間接成本包括管理費用及政策規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進行統計分析時,應注意間接成本對總造價的影響,以保證統計分析的全面、正確性。

2.4利用因素分析要注意與統計分析要求的計算的方法相結合

統計分析常用百分率分析法,分析各因素所占分析對象的比重及平衡情況。而因素分析法則側重于各因素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及差異額,因此必須與百分率分析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統計分析的要求。再者統計分析是在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預測未來的發展,并提出建議。因此在利用因素分析法的計算、分析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時,應結合統計分析的不同要求和管理需要,對工程進行全面、正確的分析。■

【參考文獻】

[1]王群.因素分析法在統計分析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05,(02) .

[2]王一紅.因素分析法在銷售業績評估中的應用[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01).

[3]劉玉國,周普友. 因素分析法在公路工程施工統計分析中的應用[J].市場研究,2004,(05).

第7篇

隨著SPSS技術在我國的推廣,它將對教育科研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分析了SPSS軟件的特點,探討了SPSS技術在教育科研中處理復選題的兩種方法,提出了利用SPSS進行復選題分析的操作步驟,為減少研究人員的統計工作量、提高教育科研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一種實用方案。

關鍵詞

SPSS軟件 教育科研 復選題分析

SPSS技術能為開展各種教育科研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有些教師和研究者還沿用傳統的手工方法,或者利用計算機電子表格系統Excel進行統計分析。Excel是通過函數對數據進行處理,使用者必須了解函數的功能和參數格式要求,使用起來有一定局限性。SPSS是“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簡稱,是一種集成化的計算機數據處理應用軟件,操作簡便,好學易懂,簡單實用。因此,將其應用于教育科研中,能簡單、快捷、準確地得到統計分析結果。

一、SPSS軟件的特點

(一)界面友好,操作簡單。它具有第四代語言的特點,只需告訴系統要做什么,無需告訴怎樣做。除了數據錄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數輸入工作需要鍵盤鍵入外,大多數操作可通過“菜單”、“按鈕”和“對話框”來完成。

(二)具有簡單、快捷、準確地統計分析功能。統計功能囊括了《教育統計學》中所有的項目,包括常規的集中量數和差異量數、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也包括近期發展的多元統計技術,如多元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并能在屏幕上顯示如正態分布圖等各種統計圖表。

(三)集數據錄入、資料編輯、數據管理、統計分析、報表制作、圖形繪制為一體。另外還具有方便的數據結口,能夠讀取及輸出多種格式的文件。

二、SPSS軟件在教育科研中處理復選題的方法

在教育科研的調查統計中,會有大量數據需要進行統計分析,具有較大統計困難的是對復選題的分析。利用SPSS技術統計分析這類問題有兩種方法,主要操作過程和要點如下:

方法一:利用科克倫Q檢驗進行統計分析,它要求被檢驗的變量是雙值型變量,因此在對多選題變量進行設置時,不被選擇的選項記“0”,被選擇的選項記“1”。目前,這種方法在教育科研中的應用比較多,這里就只提幾個要點。做好數據準備工作之后,順序點擊AnalyzeNonparametric TestsK Related Sample,進入K個相關樣本非參數檢驗對話框。在源變量框中點選需要統計的變量,將其置于Test Variables框中。在Test Type 欄中指定檢驗的類型為“Cochran’s Q”,并清空其他復選框。點擊OK就可以得到相應選項選擇人數的一個統計結果。如果想得到更詳細的頻度統計分析的結果,則順序點擊Analyzemultiple ResponseDefine sets,進入復選題變量設置對話框。在源變量框中點選需要統計的變量,將其置于Test Variables框中,并點選Dichotomies Counted value,并輸入值:1,在name中命名,并點選Add,將其選入右側對話框中,則完成了設置。接著點擊Analyzemultiple ResponseFrequencies,進入復選題頻數設置對話框,在Mult Response Sets,將剛才設置的變量選至Table for框中,同時勾選Exclude cases listwise within dichotomies 以排除含有缺失值的選項,然后再點擊OK即可得到統計結果。

方法二:這種方法的操作過程與前面的方法相差不是很大,但是在原理上有一定的不同。主要區別在于對復選題選項變量設置值的時候,用1,2,…來標識選中的項,其他沒有選擇的項為空。在實際案例分析中,將詳細討論其操作過程,這里不再贅述。

三、實際案例分析

為了便于對整個過程的說明,筆者采用自己以前對湖北省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來進行分析說明。其中的一個多選題目如下:

貴校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內容包括(可多選):

A.信息技術教育

B.研究性學習

C.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D.勞動與技術教育

按照對多選題每一個選項即看作一個變量進行設置,并對調查問卷結果輸入如表1所示:(因篇幅有限,只列出5人作為說明)轉貼于

表1 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內容

選項編號

信息技術教育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與技術教育

1

2

2

2

3

4

3

4

4

3

4

5

1

4

表1的第一列為被調查人員的編號,第二到第五列分別為被調查的各選項的選擇情況,對應項被選擇則填上對應的數字。如第二個人同時選擇了“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三項,另外一項沒有選擇,同理可得其他人員的選擇情況。做好調查問卷的輸入工作之后,接下來的操作步驟如下:

1、順序點擊Analyzemultiple ResponseDefine sets。

2、進入多選題變量設置對話框之后,在源變量框中點選需要統計的那個幾個變量,將其置于Test Variables框中,并點選Categories Range,并輸入值:1和4,在name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命名,并點選Add,將其選入右側Mult Response sote對話框中,點擊Close關閉對話框。

3、接著點擊Analyzemultiple ResponseFrequencies,進入multiple Response Frequencies對話框,在Multiple Response Frequencies,將剛才設置的變量選至Table for框中,同時勾選Exclude cases listwise within dichotomies以排除含有缺失值的選項,然后再點擊OK即可得到統計結果(如表2)。

表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Responses

Percent of Cases

N

Percent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信息技術教育

14

26.9%

45.2%

研究性學習

8

15.4%

25.8%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6

11.5%

19.4%

勞動與技術教育

24

46.2%

77.4%Total

52

100.0%

167.7%

從表2中可知:勞動與技術教育被選擇的頻度是77.4%,同時站總選次數的46.2%,這個比例是四個選項中最高的,因此可以看出在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是以勞動與技術教育為主。

四、結束語

通過上邊的實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利用SPSS技術在教育科研的數據統計分析中可減少大量統計工作量,為提高教育科研效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隨著SPSS技術在教育科研領域的廣泛應用,必將會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參考文獻

1.葉平.教育研究現代化的工具——SPSS統計軟件應用操作入門[DB/OL]

第8篇

1病案統計一體化管理模式下的流程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學科的發展,病案統計管理模式正急劇地從原來的各自為政的手工運作管理模式向計算機網絡化管理模式轉化,大部分醫院已經利用病案首頁信息作為住院統計信息的來源,實現病案統計信息一體化管理。因技術業務上的客觀需要,國內多數醫院病案與統計在管理體制上為同屬于一個科室,并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合理的業務流程。在管理體制上,病案統計的一體化管理,使病案統計科室擁有了臨床醫學、護理學、病案管理、信息技術和衛生統計等多種專業的人員,具備了多專業科室的特征。這樣的科室如果在專業上各自為政、互不相干,很容易造成科室工作流程的斷裂,科室凝聚力的下降。積極思考各專業間的合作,順應工作的需要,組成任務型團隊,則可以發揮各專業的長處,彌補其他專業的不足,實現科室任務的協同提高。

2統計學專業支持作用

在病案質量監控管理和病案流通管理工作中,衛生統計學專業人員可以很自然地加入到管理的團隊中來,發揮統計學專業優勢,促進病案與統計工作的共同提高,形成團隊力量,增強科室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以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和信息反饋為主線的統計學思維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流程的嘗試,已經出現在病案歸檔管理[1]、病案質量監控管理[2-3]等實踐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為統計學參與流程的改造優化樹立了典范。同時,衛生統計學方法是眾多先進質量管理理論[4-7]的重要的實施環節之一。病案管理過程中衛生統計學的全面參與,為實施包括PDCA、六西格瑪法等在內的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質量管理流程實施過程中,用數據說話始終是流程中的關鍵問題。所以好的病案管理必須有衛生統計學強有力的專業支持。

病案的管理工作是基礎性工作,收集了很多一手資料,但沒有使用合適的方法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和解讀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衛生統計方法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系統應用,可有效改進工作流程,實現流程的優化。以病案質量監控為例[2-3],病案質量監控從隨意的抽查幾份病案,到規范的隨機化的抽樣方法設計轉變;從簡單的病案甲級率統計,向多指標、多角度的綜合評價體系轉變;從關注個案性的病案書寫缺陷,向關注群體共性特征、揭示共性問題的思路轉變;從單一的與臨床醫生的個案溝通,向與管理層、臨床醫生建立通暢的信息反饋機制轉變。在這一系列的轉變過程中,體現出了流程的改進和質量的提高,體現出了衛生統計學對管理的專業支持作用。統計學在病案質量監控管理流程中的作用如圖所示。

3衛生統計學服務病案管理的途徑

3.1統計設計統計設計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避免信息偏倚而事先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如隨機化設計[3]。二是為管理過程信息收集而設計的各類表格化記錄方案,以便于后續規范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信息反饋。統計設計工作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整個管理任務實施過程的科學性。只有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以此方案為基礎的后續信息分析和管理措施才有生命力。

3.2統計分析病案管理過程的統計分析包括原始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三個步驟,前兩個步驟為后一個步驟做準備,關鍵的分析階段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做好指標的挖掘,根據原始資料的特點,采用分層、數據轉換等手段進行多角度的數據挖掘分析,以期比較全面地反映真實的情況,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實施管理措施。二是要在指標的基礎上做好指標的整合和整體信息統計內容的表述,即盡可能形成相對穩定、規范的分析文本,以便管理層以更方便、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閱讀和獲取真實信息。規范文本的表現形式可以形成日常工作中的“模板”,一方面大幅減輕工作量,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準確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3.3信息反饋信息反饋是統計分析的目的,是將病案管理的過程信息經過充分分析后反饋給相關的人員和部門,相關人員和部門獲取信息后,做出與管理目的一致的決策。信息反饋也是PDCA、六西格瑪等重要質量管理措施的一個組成部分,為后續的管理效果改變,支持政策的出現等起到一個重要的促進作用。信息反饋的內容不僅來自于統計分析,也包含一部分管理性總結,兩者的有機結合會使信息反饋的效果更好。

3.4統計學咨詢病案檢索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進行回顧性的科學研究。基于科研目的的病案檢索中,應注意病案工作人員同檢索申請者,病案查詢者進行交流,應用醫學統計學知識幫助服務對象評估研究設計的科學性,指導其進行準確的病案信息收集記錄;也可以進一步幫助其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所以,統計學咨詢應及時地嵌入到病案的檢索環節,以幫助臨床的研究有一個規范的統計設計,規范的資料收集,高效地完成研究任務。

第9篇

2.方法原理

本文采用的方法可稱之為統計分析法,即將以往施工中所積累的同類型工程項目的資源耗用量加以分析、統計,并考慮施工技術與組織變化的因素,經分析研究后制定資源消耗指標的一種定額編制方法。

使用統計分析法,首先要確定統計分析的對象,這就涉及到企業定額的子目劃分。當前,可以借鑒預算定額的子目劃分方法。在確定了統計分析對象后,即可對承包商過去已完工程的原始記錄進行統計分析。企業定額的水平應取為企業內部的平均先進水平,因此,在對原始記錄進行統計時,應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消耗量。為便于說明統計分析法的具體操作過程,以砌筑1m3單面清水磚墻的人工消耗量為例予以闡述。

3.算例

設某承包商近年來完成的砌筑1m3單面清水磚墻的人工消耗量資料如表1所示:

表1砌筑1m3單面清水磚墻人工消耗量原始記錄單位:工日

12345678910

1.141.121.111.151.091.201.131.151.181.06

續上表

11121314151617181920

1.131.151.101.051.081.121.171.101.061.17

統計分析的具體步驟如下:

3.1.對數據分組

對數據分組主要是確定組數。確定組數的原則是分組的結果能正確地反映數據的分布規律。組數應根據數據多少來確定。數據過少,會掩蓋數據的分布規律;組數過多,會使數據過于零亂分散,無法顯示數據的分布狀況。

通常,可按表2的經驗數值確定。

表2數據分組參考值

數據總數50~100100~250>250

分組數6~107~1210~20

本例中,取分組數為6。

將數據分為6組后,便可確定組距,也即組與組之間的間隔。組距可以按照下式計算得出:

(1)

式中,h——組距

R——數據中極大值與極小值之差

k——組數

3.3判斷概率分布

根據繪制的直方圖,可以大致判斷出數據所屬的概率分布。本例中,根據統計數據及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可知,人工砌筑墻體中的人工消耗量屬于正態分布。

3.4計算所選分布的特征參數

3.5計算資源消耗指標

計算資源消耗指標時,先選擇在置信區間內的數據作為企業定額的平均消耗水平,再以小與置信區間左測值的數據及大于置信區間右側值的數據與之加權平均后,所得結果為企業定額的平均先進水平。以數學表達式表示為:

(3)

式中,——定額資源消耗量

——小與置信區間左側值的數據

——小與置信區間左側值的數據個數

——在置信區間內的數據

——在置信區間內的數據個數

——大于置信區間右側值的數據

——大于置信區間右側值的數據個數

將本例中的數據代入式(3)得

即砌筑1m3單面清水磚墻的人工消耗量為1.12個工日。

4.企業定額的動態維護

由于施工工藝的改進、管理方法的改善等各項影響資源消耗指標因素的變化,企業定額建立后,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對企業定額應該進行及時的動態維護。

為達到對企業定額動態維護的目的,應做好以下工作:

(1)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已完工程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提煉。收集和整理基礎數據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如數字攝像機、計算機等,以使所得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得到保證。在此基礎上,找出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利用這些規律,承包商可以對原有企業定額進行對比分析,剔除不合理或過時之處,修正偏差較大的定額子目,增補新的定額子目。

(2)對于典型工程(施工條件和環境同測試企業定額時比較接近的工程),應該對施工過程進行細致地記錄,并注意分析各個工程間的資源消耗量的差異原因,和企業定額相比所增加或減少的消耗指標的產生原因,從而在實踐中檢驗企業定額的科學性、合理性。

(3)企業定額的動態維護應與專業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出適合承包商使用的企業定額管理軟件,軟件應包括以下5個模塊:①數據錄入及修改模塊;②數據庫瀏覽模塊。③查詢檢索模塊,提供靈活的方式實現對數據庫進行多種方式的查詢檢索。④數據維護模塊,提供數據的備份、修復及更改等功能。⑤數據分析模塊,對于在建或已完工程的資源消耗數據進行分析,與企業定額進行對比分析,為企業定額的修訂補充提供科學依據。

第10篇

[關鍵詞] 最小離差平方和法 主要經濟指標 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又稱群分析,是多元統計分析中研究樣本或指標的一種主要的分類方法,起源于考古分類學。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結合了更為強大的數學工具的聚類分析方法已經越來越多應用到經濟分析和社會工作分析中。在經濟領域中,主要是根據影響國家、地區乃至單個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水平的各項指標進行聚類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評價,以便得出科學的結論。聚類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快速聚類分析方法”(K-Means Cluster Analysis),另一種是“系統聚類分析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本文將根據2004年浙江省各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利用系統聚類的Ward’s Method,對浙江省11個市進行分類。

一、聚類方法簡介

系統聚類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是使用最多的一種聚類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

1.將全部n個樣品各看成一類,即得到n類;

2.確定樣品與樣品和類與類之間的距離;

3.計算各類之間的距離,并將距離最近的兩類合并為一類,形成一個新的類;

4.重復步驟3。這樣從有n類開始,每次合并一類,經過n-1次合并后,所有的樣品成為一類;

5.將上述合并的全部聚類過程用一個直觀圖形畫出來,即畫出聚類圖;

6.決定類的個數,并由上述步驟得到相應的聚類分析的結果。

以下我們用Gij表示第i個樣品與第j個樣品的距離,G1,G2,…表示類,GKL表示GK與GL的距離。本節介紹的系數聚類法中,類與類之間的距離與樣品之間的距離相同,即DKL=dkl。

二、 數據處理

(來源:2005浙江統計年鑒,見參考文獻[13])。

:國內生產總值 GDP(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

1.原始數據標準化

標準化后的數據

2.SPSS軟件處理結果

我們采用系統聚類分析法的Ward’s Method對標準化后的數據進行處理,下面對軟件輸出結果進行詳細介紹。

使用SPSS的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程序進行聚類分析。其中Method子對話框里,方法選擇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間距測度變量選擇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歐氏距離的平方),然后得出如下結果:

(1)系統聚類分析的概要結果,

從表3中可以看出,11個樣本都進入了聚類分析。

本表格的第一行表示,第4個樣本和第6個樣本最先進行了聚類,樣本間的距離為0.195,這個聚類的結果將在后面的第五步聚類中用到;第二行表示聚類的第二步中第8個樣本和第11個樣本進行了聚類,樣本間的距離為0.653,這個聚類的結果將在后面的第八步聚類中用到。其他行的含義和上面的類似。可見,經過了10步聚類,11個樣本聚成了一個大類。

該表格是樣本系統聚類分析聚成3個類時,樣本的類歸屬情況表。從該表格可以看出,杭州市,寧波市2個市聚為一類;溫州市,嘉興市,紹興市,臺州市4個市聚為一類;湖州市,金華市,舟山市, 衢州市,麗水市5個市聚為一類。

(4)聚類圖

這個圖是系統聚類分析的譜系圖(Dendrogram)。從圖中可以看出,各個類之間的距離在25的坐標內。借此可以直觀地顯示整個聚類的過程。

3.通過以上的分類表和龍骨圖(譜系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離差法聚類分析結果

(1)較發達城市:杭州市,寧波市;

(2)中等發達城市:溫州市,嘉興市,臺州市,紹興市;

(3)發展中城市:金華市,湖州市,舟山市,衢州市,麗水市。

三、 結果分析

通過上面的聚類分析,根據2004年浙江省各市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我們將目前浙江省各市縣的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為3個經濟區域:

1.較發達城市:杭州市,寧波市

2.中等發達城市:溫州市,嘉興市,臺州市,紹興市,金華市,湖州市,舟山市

3.發展中城市:衢州市,麗水市

從聚類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發達城市杭州市和寧波市,由于城市發展歷史悠久,基礎建設比較完善,產業機構比較合理,城市規模較大,城市經濟發展快,所以把它們歸類為經濟發達的城市。而中等發達城市,湖州市、嘉興市和舟山市由于靠近上海,與上海的社會經濟關系比較密切,依托上海,大力發展外貿經濟。其他4個城市一般為沿海城市,對外貿易便利,而且這里有浙東兩條黃金旅游線(杭州―紹興―寧波―舟山;杭州―紹興―臺州),旅游業也很發達,因此經濟達到中等發達水平,而金華市跟多個市比鄰,所以跟其他市的經濟貿易也比較頻繁,經濟方面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發達的。而衢州市,麗水市由于位于地理位置原因,基礎建設相對滯后,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財政收入少,所以經濟會相對比較落后。

當然,以上分析結果僅是根據一年的經濟主要指標得出的結論,如果要想進行更準確合理的分析,還需要進一步結合其它的數據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張堯庭方開泰:多元統計分析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2]王學仁王松桂:實用多元統計分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3]錢俊龍:概率論與應用統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

[4]何曉群: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5]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

[6]李雙杰顧六寶:用聚類分析法評估區域經濟[J].中國農村觀察,2001

[7]蘇金明:統計軟件SPSS系列應用實戰篇[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8]郝黎仁:SPSS實用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9]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M].科學出版社,2003

[10]盧紋岱: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11]何曉群: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第11篇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根據案例教學法設計要求,在鄭州航院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會統系的統計學教學中運用了該教學方法。包括“鄭州市高職生消費行為研究”總項目、五個子項目(調研方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報告)、15個引導案例,即“1+5+15”的項目案例體系,在36課時內完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以典型案例的項目學習過程;之后安排36課時的實踐,模仿“鄭州市高職生消費行為研究”項目完成各項目小組的自選項目。通過項目分解,使統計教學過程流程化;以完成項目任務為目標設計典型案例引導項目學習,分階段實施,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案例教學主要包括項目學習與項目實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示范項目學習,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示范項目引入與項目分解。我們設計了“鄭州市高職生消費行為研究”統計教學示范項目,根據統計工作流程將項目分解為鄭州市高職學生消費行為調研方案設計、鄭州市高職學生消費行為調查、鄭州市高職學生消費行為資料整理、鄭州市高職學生消費行為統計分析、鄭州市高職學生消費行為統計分析報告五個子項目。第二步,選取典型案例,引導項目學習。針對每一個項目任務,選取相對應的典型案例進行課堂案例教學,創設各種情景,完成學生對統計學知識的建構;學生通過課堂案例模仿,課后案例實踐開展項目學習。第三步,展示示范項目成果。向學生演示已完成的“鄭州市高職生消費行為研究”調研項目,點評示范項目的完成情況,對項目開發中的統計調查與分析方法進行總結,鞏固與完善學生的統計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求勝欲和創造激情。第一階段的教師角色定位是組織者與知識建構的引領者,通過教師設計、組織、實施示范項目與案例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項目學習,幫助學生完成主體性學習參與和知識建構。第二階段:項目實踐,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劃分項目實施小組。在統計學開課之初,在遵從學生個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學性、異質性與平衡性的分組原則,依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均衡搭配,將學生合理地編入各項目組。每組人員為5~8名,共10組。各組推舉出“項目經理”(組長),全面負責項目的實施,組織小組的學習討論。第二步,項目具體實施。由項目經理負責組織,針對本組項目任務開展研究討論,進行明確的具體分工。第三步,師生共同評定每個學生的實踐項目成績。首先由教師根據項目教學目的與要求,提出各項目完成情況的評價體系,明確各項目具體的測評內容及打分標準。然后根據各項目的完成情況,按學生自評、小組評議、教師評定的程序,客觀公正地給出每個學生的實踐項目成績。第二階段的教師角色定位是學生的導師和顧問。教師以單獨或協作的方式,判斷學生完成項目方面的學術要求,幫助制定和選擇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計劃,同時提醒學生所忽略的步驟,了解學生在項目研究進展的情況,及時提供線索、暗示和反饋,對項目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最后做好項目評估。該階段的學生角色定位是實踐者與協作者。通過項目實踐,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展開交流、討論。

二、案例教學法實施效果分析

為了檢驗以案例為引導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以鄭州航院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會統系會計專業為實驗對象,將2011級會計一班設置為實驗組,引入案例教學;將會計二班設置為對照組,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結束后,我們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以評價兩種統計學教學方式。問卷采用五級李克特量表對學習效果、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學習體驗四個方面共8問題進行了測量,從非常同意、比較同意、說不準、不太同意、很不同意分別設為5分、4分、3分、2分、1分,計算每個班級的累加得分與平均得分,進行比較分析。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知識理解和記憶、知識融會貫通、技能培訓、創新能力、團隊協作、學習快樂、學習成就感方面,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實驗組得分要明顯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法的對照組。案例法教學實驗班的學生,統計學成績大多集中在80~90分之間,平均成績為81.43分;非項目法教學對照班的學生,統計學成績大多集中在70~80分之間,平均成績為73.57分。這表明接受案例教學法學生的統計學成績明顯高于非項目教學班的學生,而且成績變動的標準差較小,也表明案例教學對于學生協作學習,知識共享,共同提高有明顯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職統計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以案例作引導,通過典型案例來創設情境,并通過參照案例來參與項目學習與實踐,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加強專業技術實訓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

轉貼于

第12篇

【關鍵詞】 《統計分析軟件》 案例庫 實驗課程

一、引言

《統計分析軟件》是統計學專業(本科)的必修課程,財管類專業(本科)的選修課程,其先修課程包括《概率論》《數理統計》《統計學》《市場調查》《多元統計分析》等。課程特點是應用性、實踐性,將選修課程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現代化的軟件工具加以實現,使學生在掌握和理解概念、方法的基礎上,學會軟件操作并分析結果,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是一門理論與實際、技術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統計分析軟件》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統計方法和操作工具實現的統計全過程,包括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數據資料的管理等,從而對所涉及問題進行統計推斷與預測,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其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包括數據文件的建立、多選項數據錄入、數據的轉換與整理、數據的描述分析以及包括均值比較、方差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因子分析在內的推斷統計。

分析數據的統計軟件種類較多,包括EXCEL、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E-Views、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R等,而在課程教學中主要講授SPSS軟件。該軟件相對于其他軟件具有明顯的優勢,操作簡便、功能強大、數據接口寬、針對性強,大多數命令都是完全可以通過菜單操作完成的,軟件具有完整的數據輸入、編輯、統計分析、報表、圖形制作等功能,從簡單的統計描述到復雜的多因素統計分析方法都可以實現,針對初學者、熟練者及精通者都比較適用。因此,SPSS軟件已成為該課程的首選軟件。

《統計分析軟件》是實踐課程,需要結合專業內容、配合大量的案例進行案例法教學。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使該課程的教學滿足專業的需求,成為該課程的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通過多年的該課程的教學以及與其他同行教師的溝通,作者發現,課程講授的案例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且與所學專業關聯性不強,這樣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對軟件的掌握和應用不夠熟練。在此背景下,本文將對目前《統計分析軟件》教學中現存的案例選擇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案例庫建設的基本思路,以期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庫建設的現狀

案例是教學中有效的輔助工具,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統計分析軟件》課程的教學更是需要大量的實踐數據,作為教師演示、學生實踐和課后練習的素材,通過實際案例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分析方法,以及熟練使用軟件操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質量高的教學案例必然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充足,能夠滿足教學、實踐以及課后練習多方面的需求;二是目的性明確,案例要反映教學內容和目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具體教學環節相吻合;三是專業性強,SPSS作為數據分析工具,分析的對象要體現專業特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素養;四是時效性強,要密切聯系當前專業熱點和社會熱點,提高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四是案例難易度適中。案例的難易度應掌握在既能說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能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尺度。

案例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而目前《統計分析軟件》案例庫建設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案例數量不足

《統計分析軟件》教學中,案例數量不足、資源匱乏問題較為顯著。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案例來源渠道單一,教師選用案例多數來自所用教材,而統計學專業的SPSS教材多側重對方法原理的講解,案例內容一般較少且偏難;非統計專業類教材往往軟件操作展示內容過多,案例數量偏少。因此,選用教材案例直接導致用于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案例數量不足。第二,編寫案例難度較大,SPSS案例數據一般是大樣本數據,需要實際的案例背景,因此編寫案例就需要耗費相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經費支持、團隊合作、資源共享,僅靠一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加上個別老師的積極性和專業素養限制,自行開發案例就基本不能實現。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課程學習中案例數量不能滿足教學要求。

(二)案例質量不高

案例數量不足必將導致案例質量不高。案例質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案例的針對性,二是案例分析的系統性,三是案例的時效性。

1.針對性不強

《統計分析軟件》在統計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屬于專業必修課,在經管類專業課程體系中屬于專業選修課。針對不同的學科專業和課程性質,課程內容和選用案例應該是有所區別的。

作為統計學專業必修課,案例應當側重與統計思想、方法原理的結合。根據各種方法不同的使用條件,案例數據應當具有針對性。比如,交叉列聯分析中,有適合定序、定距變量相關性檢驗的Spearman相關系數,有適合定類變量以熵為標準的Uncertainty coefficient,有適合定序變量的參數檢驗如γ值和非參數檢驗方法如Kendall'tau-b值等,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變量配合使用,而現有案例大多不能滿足需要。

對于經管類專業的教材上的案例不能體現專業案例要求,許多教師仍利用教材案例進行講解,案例內容與經濟管理實踐要求脫節,如教材上的生物醫藥案例、農業生產案例等與學生專業大相徑庭,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與專業結合,在今后實際應用中對選擇統計分析方法又感到盲目,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系統性欠缺

現有教材以及案例教學中,普遍存在分析過程的割裂,欠缺系統性。從數據文件的建立、數據整理、數據的描述統計、推斷統計以及數據的管理和報告的呈現,統計分析是一個前后連貫的過程。在實踐教學中,也應當注重學生對統計分析的全過程的訓練。而現有案例大多是豆腐塊式的,也就是說講到不同的過程環節提供不同的案例,案例之間不具有連貫性,使得學生對統計分析的全過程缺乏全面的、系統性的認識,整門課程學下來也只是會使用方法,實際應用中遇到數據仍然無從下手,降低了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體驗。

3.時間滯后

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比較陳舊,所反映的案例背景或案例主題已不適應社會和專業發展的需要,比如,有些案例采用的是2002年的《統計年鑒》數據,有些案例仍在研究降雨量、溫度與產量的關系。學生自然對案例的興趣低下,無法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顯然,這是由于教師對案例的更新遲緩。

三、案例庫建設方案的建設思路

(一)案例庫建設基本原則

1.數量豐富

案例來源渠道可以多樣化。首先是間接來源案例, 根據公開發表的資料和相關網絡文件, 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 結合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條件,對現存案例進行組織和加工;其次是直接來源案例,由案例作者親自去調研、訪談, 結合調研背景和相關資料編寫案例,或者教師從其研究課題中總結、提煉案例,這種方式獲得的案例往往有明確實際的背景,切實可靠的數據資料,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意義。所選案例如果是實際發生的,案例所提供的數據資料基本上可以滿足學生作為實戰者進行分析和策劃的需要,也就是說,教師通過案例教學、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近似于實戰操作,可以獲得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通過案例的分析而具備創新意識。

2.分專業建設

在收集大量案例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學科專業建立不同的案例庫,也可按照同一專業的不同內容建立案例庫。要想充分發揮案例庫的作用,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案例庫應用管理系統,系統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案例導入、案例顯示、案例檢索、案例審核、案例刪除等模塊。根據專業課程要求,案例要難易適中,太簡單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太難則超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力,學生無從入手分析,會打擊其學習積極性。

3.注重系統性、時效性

從統計流程角度,選擇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使學生從搜集資料開始到最終資料的管理,將一個案例從頭做到尾,這樣使學生對軟件的操作流程有系統性認識,不會割斷各環節、各方法之間的聯系。同時,及時更新數據庫數據資料,不斷更換選擇補充新鮮的案例,將陳舊案例及時刪除,確保案例的時效性。

(二)案例庫建設流程

案例庫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套緊密的流程。一個科學的案例庫建設流程應分為四個階段。

1.制訂計劃階段

案例庫建設者需要根據教學需要制定一個案例庫建設的總體規劃。一個成功的案例庫需要一個周全的事前計劃。其內容包括建設的目標、建設的主要原則、建設團隊的分工與職責、建設經費預算、建設進度安排等。在總體規劃下首先要擬定編寫提綱,根據專業要求確定課程案例庫的題量、難度、格式和類型。

2.收集素材階段

收集素材是編寫案例的基礎性、前提性工作。高質量的案例需要有充足、翔實的素材。實踐表明,開發一個案例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往往用于前期的素材收集,而不是后期的案例編寫。

3.撰寫案例階段

在收集素材的階段建設者已經掌握了豐富的資料,對于這些資料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使其達到案例編寫的需要。利用這些素材撰寫案例初稿。這些初稿需要按照標準格式撰寫,包括案例背景、分析目的、課程要求、報告格式等。案例初稿完成之后,應該首先由案例編寫者自己進行修改,然后再交由案例庫建設團隊評閱。在聽取他人的意見并對案例進行修改后,最后將案例交給團隊負責人審閱,并進一步完善。

4.調整修正階段

一個案例正式入選案例庫前應該有一個試用過程,即將案例用于正式的案例教學,使之接受實踐檢驗,然后由案例編寫者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反饋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同時據此調整修正案例庫。

四、結語

《統計分析軟件》案例庫建設是當前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課程建設的薄弱環節。作為實踐課程,當前的案例庫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根據課程建設的原則,依據建設流程,按步驟實施案例庫建設,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王美霞,王永明.經濟管理類專業SPSS軟件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北方經貿,2013(6):129-133.

[2]徐擁軍,宋揚.管理案例庫建設的組織與流程[J].管理觀察,2008(8):201-202.

[3]楊潔,劉娟.《統計分析軟件應用》課程教學方法及教學實踐的探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3(4):257-2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阆中市| 大宁县| 长武县| 萍乡市| 左权县| 新兴县| 鸡泽县| 铅山县| 宜良县| 马龙县| 斗六市| 遵义市| 宁陵县| 牟定县| 图片| 瑞金市| 台州市| 房山区| 罗平县| 黄梅县| 彝良县| 莱芜市| 肥东县| 万全县| 洞口县| 景德镇市| 明水县| 阳曲县| 农安县| 宁海县| 临海市| 延吉市| 赫章县| 珲春市| 桃园县| 山阴县| 台南县| 桑植县| 昭通市|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