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我的教學小故事

我的教學小故事

時間:2023-05-30 08:55: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我的教學小故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我的教學小故事

第1篇

我是高一(14)班的歷史老師,也是他們的副班主任。在課上我是他們的老師,在課余,我就是他們的大姐姐。我關注他們的學習,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他們有困難,我會及時幫他們解決;他們生病了,我比他們還緊張。

 

那一天,林陽同學突然發高燒。我聽說后立刻趕到了他的宿舍,可并未發現他,于是我又急急忙忙趕到了教室找到了他。我把林陽帶到了我的辦公室,給他泡了一杯牛奶蜂蜜,讓他趴在我桌上休息一會。他覺得難受,我就把音樂打開,給他舒緩精神,陪他聊天。不知多少時間過去了,我才想起了自己還沒吃飯,也顧不上了??此邿恢边€不退,我打電話通知林陽的父母,請他們帶他回家休息養病。

 

等林陽的父母趕到時,天早已黑了,送他們離開學校,我又多了幾分憂慮,不知他何時能恢復。在憂慮中,我沒有走向食堂,也沒有回宿舍休息,我又回到了辦公室,拿出備課本,繼續工作。

 

深夜10點,得知林陽從醫院回來了,仍需住在學校一天,我毅然趕到他的宿舍,陪到熄燈休息后才回去。

 

我能這么做,是因為我把我自己完全融入到他們中去了。在榮譽面前,我會和他們一起開心;在痛心的時候,我會和他們一起難過。我們彼此感悟,彼此攙扶,我希望我能給他們一個愛的樂園。

第2篇

還是去年的十月,我們一年級的英語剛剛起步,我自己本身對于教授一年級并沒有經驗,而且由于我們使用的是劍橋英語的新版教材,也就沒有備課參考,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慢慢摸索。最令我頭疼的是:一個班上有將近10個小朋友是學過英語的,而我們的起步教學對于他們來說也確實有點“小兒科”。這些孩子上課使開始動“歪腦筋”了:聊天,折紙,舉手要去解小便,身體不舒服等等,什么樣的花招都有。

正當我手足無措時,Steven舉手了:“Miss Zhang,我能不能給大家講個故事啊?”我看反正這堂課是要泡湯了,無奈之余就答應了。Steven是個聰明的孩子,在幼兒園時學過英語,但是他不像有些孩子,學過的東西就像耳邊吹過的風,馬上還給老師了。他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Amy和Cathy去外面玩,在路上看見很多apple樹,高高的apple樹上結了好多好多red apple。Amy和Cathy都很想吃那些redapple,但是他們又夠不到。這個時候,一只可愛的panda過來了,Amy和Cathy跟他打招呼說:“Hello!Panda Pandy!你能幫我們摘幾個redapple嗎?”Panda Pandy看看了高高的apple樹,搖搖頭說:“不行不行,樹太高了,我這么胖,爬不上去的。你們還是找別人吧?!盇my和Cathy很失望,這時候,一只monkey蹦蹦跳跳地過來了,Amy和Cathy高興地跟他說:“Hello!Monkey Munchy!你能幫我們摘幾個red apple嗎?”Monkey Munchy二話不說就爬上了樹,幫他們摘了好多好多redapple,他們三個人—起吃得可開心了。

Steven這個簡短的小故事一下子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了,他們不再鬧騰。聽完了他的故事,很多孩子嚷著還要聽故事,我就靈機一動,把我們前面學過的兩個單元的內容瞎編了幾個故事,這種“中西結合”的故事似乎很能打動孩子的心,他們一直安安靜靜地聽到下課。我的作業也就應運而生,讓他們用我們學過的單詞來編故事,直接口述給爸爸媽媽聽。孩子們都很樂意地記下來,下課還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討論上課時故事里發生的事情。

沖動地誕生

第二天我去上課的時候,很多孩子拿了作業本來交作業。我當時很驚訝:“我們英語沒有書面作業???”拿來一看,原來是很多盡責的家長把孩子們口述的故事記下來了,還有不少呢。于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試試多講些故事,并且把它記錄下來呢?一沖動,我就跑到門口買了80本英語本,并且馬上起草了一段文字,寫給孩子們:

親愛的小朋友:

這里是英語小故事驛站!這里有funny的字母,有lovely的小動物,有yummy的水果,有colorful的花朵,有beautiful的公主,有cute的孩子……他們是什么樣的,他們身上會發生什么事呢——都將由你來安排。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從這里開始起飛,在這里留下你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成長的腳印吧!爸爸,媽媽,爺爺,奶奶,Miss Zhang……都是你成長的見證人。

艱難地成長

小故事驛站誕生后,如何順利地繼續成了困擾我的難題。孩子們還是在不停地纏著我講小故事,我的腦海中似乎已經“理屈詞窮”了,沒有孩子們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我的范例愈加艱難。擺在面前的困難不僅僅是資源的枯竭,更多的是我對如何操作這項工作的迷惘。

周三業務學習的時候,我把自己的困惑提了出來,教研組的同事們都很熱心,在贊成我的想法的同時,他們也給我出了不少好點子。大家提出:故事教學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準備,故事應該引人入勝,用三言兩語就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傾聽興趣,讓學生盡快做好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學習準備。這就需要老師較好的文化功底,當然,合理運用現有的材料也未嘗不可。他們為我提供了一套《棒棒英語》教材,里面有很多引人入勝的小故事,讓我每天搜腸刮肚的尋找素材告一段落。

也有老師提出小故事要增強趣味性。如果故事中主角的名字太普通,或是故事的情節太簡單不吸引人,就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既然是英語課堂,我們完全可以給小動物取個英文名字如:Bobby/Dorry,讓故事的英語文化氛圍更加濃郁些,或者讓學生參與到講故事的過程中來,請學生為這些動物取一個名字,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家一致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議是:講故事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應該有情感和認知層面的互動和交流,而這正是我最欠缺的。老師們提議可以在講故事之前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Who’s in the story?”“What can you see in thestory?”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我的故事,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就會專注于尋找和發現問題的答案。

美麗的綻放

總結了教研組的意見和建議,在大家的幫助下,我把原來單一的毫無準備的寫故事進行了修改,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可行的方案,將“一步到位”變成“五步走”:

學習新單詞后,讓孩子們把學過的單詞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愛畫畫是孩子的天性,信手涂鴉的同時,這些單詞也開始慢慢進入他們的“庫存”;畫下來的單詞其實就是小故事的“key words”,孩子們結合實際,發揮自己的無窮想象,用簡單的語言把這些單詞連接起來;經過不斷思考,孩子們把單詞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孩子們稚嫩的故成文字被記錄下來;我對他們的故事進行修改,將好的故事作為范文在班級內展示,并且讓孩子們互相交換故事本,享受別人的故事。

豐碩的成果

開心的D:一天,D到外面去釣fish,他走著走著,D看到前面有一座很漂亮的house,D走近—看,是queen的home,queen叫D到里面去eat appleand orange,D就去eat了,eat完以后,D就去外面釣fish,D釣了許多fish,D還看到幾只duck在游玩,D還看到花園里有幾只bee在采花蜜,D很開心。

Animal植tree:三月十二日植tree節到了,monkey panda horsepig turtle and zebra它們想一起植一棵tree,monkey說:“I andpanda and horse and pig一起種tree,turtle and zebra去挑water,大家都說good!monkey panda horse pig去挖坑種tree,它們挖坑挖得滿頭大汗,然后它們把tree放到坑里,埋上泥土把泥土踏實,turtle andzebra就挑來了water,把water澆到tree的根部。monkey說:“今天植tree真happy?!?/p>

第3篇

關鍵詞:小資料 新課導入 課堂教學 釋疑解難 傳導信息

生物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不斷獲取和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自學能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然而,在當前中學生物學教學中,作為一名生物學教師,如何讓學生對生物教學感興趣,如何喜歡生物課?下面就把我在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紹如下,以拋磚引玉。

只要我們平時善于積累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有趣的、新穎的小資料,教學時使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并能達到突破難點,鞏固重點,啟迪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在新課導入上,借用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教學中,新課的導入至關重要。許多教師感到概念和理論的教學枯燥、抽象。其實,用風趣的語言、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將繁重沉悶化為輕松活躍,將繁雜化為簡潔,將單薄變為豐富。恰當地利用資料導入新課,可創造良好的問題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講授“遺傳規律”時,可這樣引入:“同學們都知道,英國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納。有一位女演員讀了他的作品,便生愛慕之情,向肖翁寫信求愛。信中寫到:‘你是如此的聰明,我是這般的美貌,倘若我與你結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聰慧,同時又兼具我的美貌,豈不是很好嗎?’肖翁幽默地回信說:‘不至于吧,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豈不糟了嗎!’”學生們對于這種針鋒相對的說法,到底孰是孰非,開始爭論不休。我就利用學生們的“知新”欲望引導思考,開始新知識的探索。

二、在課堂中教學中,利用幽默風趣的小故事精巧的設疑。

運用有趣的小資料給學生提出疑問,不僅可以啟發學生自覺地思維,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在講授“昆蟲外激素”時,引用:“楚漢相爭,垓下一戰,項羽兵敗,逃至烏江邊,正欲乘一只船渡江時,突然看見江岸沙灘上有黑壓壓的螞蟻群集成‘楚霸王死’四個大字,他仰天長嘆:‘此乃天意,非戰之過’。說完,拔劍自刎”。之后便設問:韓信設計謀害項羽,其計謀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學生們開始互問互答,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對此,教師不要忙于肯定或否定,而是有意識地留給學生時間稍作反思。這樣,不僅會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會收到如同章回小說、電視連續劇中“懸念 ”的效果,從而使老師的總結更具有準確性和權威性。

三、借助有趣的小故事,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

有些生物學理論知識很抽象,需要借助有關教具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時利用一些小資料也能使之形象化。如講“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時,給學生補充1989年10月5日《法制日報》中“達爾文的遺憾”一則短文:“達爾文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和表姐瑪麗結婚。近親結婚,禍及子孫。聰明的達爾文和美麗動人的瑪麗生下了十個孩子,個個體弱多病。有三個很小就夭折了,其余的七個子女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精神病。三個女兒一輩子也不能出嫁,有三個兒子無生育能力,終生未娶。四兒子一生娶了四個老婆也沒有抱上娃娃?!甭犃T,同學們在惋惜的同時,興趣大增,而且對近親結婚的嚴重后果有了深刻的印象,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進而也增強了學生對我國婚姻法中禁止近親結婚意義的認識。

四、利用掌握的小資料,使教學中的疑點難點使之明朗化。

教學中的疑難點也可用小資料起到釋疑解難的作用。如講“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原因”時,向學生提供有關的數字資料:“全世界每年有超過500多萬公傾的土地因沙漠化、鹽漬化和遭污染而不能用于再生產;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森林減少的面積逾2000萬公頃?!睋?,請學生分析討論,造成耕地面積和森林面積銳減的原因有哪些?生態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們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使發散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同時也使學生從中認識到,人類任何生產活動必須在遵循生態平衡規律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改造自然,以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偏低。例如:耕地面積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為三分之一,林地為四分之一。這些知識可結合在自然保護及其他相關內容中講授,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耕地面積的緊迫性;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必要性。

五、利用掌握的小資料,達到教育啟迪的目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在講“環境保護”時,可介紹:“全世界每年約1500萬至2000萬人死于饑餓及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約15億人飲用被污染的水,約1000萬人死于水污染,每天約有800人因呼吸污染的空氣而早亡……”“目前物種的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因毀林,每年至少有一種鳥和哺乳動物或植物滅絕,按IUCN植物中心的保守估計,到2050年,6萬種植物將滅絕或瀕臨滅絕。而一個植物種的滅絕,將伴隨著10種~30種動物的滅絕”。從事例中,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破壞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嚴重后果,由此喚醒并增強學生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緊迫感和社會責任感。

六、利用掌握的小資料,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及時傳導信息。

20世紀是生命科學迅猛發展的時代。而課本不能及時地、全面地反映新成就,這就需要我們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及時滲透生命科學的新成就。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能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知識的向往,樹立學好生物學的新觀念。

總之,我在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中,利用小資料輔助教學,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記憶、吸引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啟迪了學生的思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第4篇

一、故事資源開發與運用的價值

1.故事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資源

故事歷來深受孩子們喜愛,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形象地描述過:故事是孩子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橋梁,不敢想象缺少故事的兒童世界會是怎樣的荒蕪。這充分揭示了對于兒童,故事絕不僅僅只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育資源。故事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兒童知識的增長,提升兒童的道德認識,春雨潤物般改變兒童的行為。

2.故事可調動兒童的主動性

故事以其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容、瑰麗的想象,魔術般地吸引著兒童,使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主動調動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道德認識去領悟故事的精髓,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受到啟迪。如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龜兔賽跑》,在聽聽、演演中,孩子們就知道了驕傲使人落后、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再如《丑小鴨》,孩子在或傷心或興奮中感悟了欺凌弱小的可惡,產生了對弱小同情的意識……其效果是說教、懲戒所難以達到的。

3.故事豐富的資源便于取舍

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可以接觸大量的故事:從雜志中讀到的故事,從別人的交談中聽到的故事,從電腦網絡和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故事,還有大量的外國兒童文學經典故事,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我們老祖宗遺留給我們的無比寶貴的財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等等。這些故事,有的歷經千年歷史長河的淘洗和積淀,時至今日依舊熠熠生輝;有的宛如剛降臨人間的天使,無比圣潔。故事教育資源的豐富性可謂無可比擬,便于教育者的取舍,教師可以根據德育目標各取所需。

另外,故事開展的形式主要是口頭講述,較少受到時間、地點、對象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這是其他教學資源和手段所無法企及的。

二、故事資源的開發策略

但縱觀各個年級的品德教材,故事資源匱乏,內容單薄,且一些故事的地方區域性、時代感不強,無法滿足孩子們對故事的渴求,也無法給學生提供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因此,在德育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兒童的實際需要,利用現有生活中大量的故事資源、本鄉本土的“活”材料和學生身邊的“真”故事等,致力于進行故事資源的全景式開發,充分挖掘其故事資源的潛力,極大地豐富德育活動資源,提升德育活動質量,實現德育活動的整體優化,使故事資源更好地為學校德育活動服務。

1.收集適合師生閱讀的經典故事

我們把每個優秀的品德教師看作一個“故事資源庫”。2006年,我們虞舜小學品德網絡研修班學員(來自全市各鄉鎮的45位品德學科志愿者)通過多種渠道收集適合我們教師和學生閱讀的故事:有的來自于學生喜歡讀的故事叢書;有的來自于手邊的各類雜志;有的來自于某個網絡論壇;有的來自于我們的各類語文、品德教材……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精心挑選了其中的99個經典小故事,編印了《99個德育小故事》這一口袋書。同時還在虞舜品德網絡研修班的博客上設置了一個“品德課程故事資源”欄目,教師隨時可以把自己發現的故事發到博客上,并簡單地寫下自己的推薦感想,以供大家閱讀使用。2008年,《小故事好習慣》(精品寶典版)在百合薔薇的博客上進行網絡360度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優質故事資源的利用率。

2.開發與教材相配套的多元故事

小故事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往往喜歡聽故事,在品德課堂中運用故事進行說理教學,形象生動,少了往日的嚴肅說教,課堂氣氛活潑融洽,增加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機會,積極思維,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在親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于是,我們全市6個學區分年級根據浙教版小學全冊品德教材的教育活動主題,收集、創作相應主題的小故事,并陸續編印了2本《同步故事錦囊》(教材配套版?上下冊),便于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運用,使學生從直觀、形象、易懂的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切實提高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征集學生原創的生態故事

為使學生能閱讀到來自同齡人的真實故事,提高品德課程的針對性、有效性,我們面向全市六萬多名小學生開展“2009上虞市小學生‘三好(良好的飲食、良好的運動、良好的學習)習慣’”優秀故事征文活動。通過評比,我們選取了99個學生優秀習慣故事編印成冊,題為《我的習慣故事》(學生原創版),供學生閱讀。教師把這些真實生動的優秀習慣小故事有針對性地給學生當“閱讀禮包”,讓學生在美美地品味分享同齡人的“故事大餐”中尋找好習慣的榜樣。通過大量習慣故事的閱讀,讓學生發現同伴養成好習慣的秘訣,體會好習慣在健康、幸福成長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養成好習慣的愿望,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嘗試。2011年9月,“我有好習慣系列叢書”之《“小書蟲”酸甜記(學習篇)》《“肥羊羊”運動記(運動篇)》《“零食奴”翻身記(飲食篇)》由廣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公開出版,該叢書受到了學生、家長和教師們的極力歡迎。

4.師生采集鮮活的音像故事

我們還將“小校園”延伸到“大社會”,樣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以重要事、感人事、警醒事、科技事和趣味事為主的集錦(影視故事一般來自“焦點訪談”“法制在線”“浙江驕傲”“紀實”等欄目);二是以一個熱點事件為中心,結合學校每月德育教育主題,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DV小組的孩子們拍攝最近發生在校內外的新人、新事和活動,制作成DV故事在學校電臺中展播(《今天我當家》《被遺忘的角落》等30余部DV故事已陸續在電臺中播出),從而引導學生通過照片和攝像的方式,來關注、監督、展示校園或社會的真善美與假丑惡,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可以這樣說,故事是品德教育割不斷的臍帶。我們一直繼續致力于德育活動故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并將收集到的品德故事制作成一把把“小巧的鑰匙”,打開孩子們通往成長的路上的“一扇扇心門”。

三、故事資源的運用策略

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曾主張:生動的故事是向理性覺醒前的兒童傳播道德真理的最有效的和最恰當的方式。所以無限相信故事的教育力量,善用故事,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應成為教師的教育信念。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循序漸進地通過多渠道將故事資源融入品德課程和德育活動之中,探索故事課堂,嘗試故事資源多維度的運用,讓故事如水滲透,使孩子全面浸潤故事的德育熏陶。

1.品德課活動中品故事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講故事是以故事情節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兒童的活動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讓兒童能通過故事激感,領悟道理?!惫适赂挥姓芾?,給人以啟迪,發人深省,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故事進行教學是既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又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和各班級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挑選故事,把故事與教學內容相融合,活躍課堂氣氛,拓展學生視野,寓教于樂,開啟學生心智。我們把故事運用于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上課伊始,思故事,激發學生興趣,以故事導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課中,用故事加深學生的理解,拋故事啟發學生思維,加故事充盈課本內容,讓故事為教學服務,趣化品德課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末,品故事,導引學生的行為,以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導行,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觸動或震撼,將道理真正轉化為孩子們的道德認識,并引發道德之行。

教材中的故事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課內課外里應外合,由點帶面,引導學生在故事中主動體驗感悟,不但教學目標輕松達成,而且從更多的故事中汲取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2.班隊活動中插故事

班會是學生合作、共處、學習、開展活動的載體。我們嘗試著把故事素材運用到班會活動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參與多了,感動多了,流淚的多了。這正是我們追求的。我們堅信,沒有學生的心動,就沒有教育的成功。如在開展節約用水這一主題班會時,我們將《濤濤的夢想》等一系列真實的故事引進班隊活動中,通過班會討論、教師指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節水意識。為了配合學校創建綠色學校,放映了《可可西里》《后天》等環保系列音像故事,并開展主題討論,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3.晨會課活動中講故事

我們還嘗試著在實驗班每天的10~15分鐘晨會時間用來講故事、聽故事,并把這段時間命名為“天天微故事”。“天天微故事”的基本模式是“聽故事―議故事―悟故事”。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天天微故事”的平臺上,學生們聽得很認真,參與積極。一段時間后發現,“天天微故事”不光拓展了學生們的知識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明白了許多道理,為很多好習慣的養成立下了汗馬功勞,效果十分明顯?!疤焯煳⒐适隆?把常規教育、勞動衛生教育、集體教育、與同學和諧相處、尊師敬長等內容全都融合了進去。因為教育的內容融化在了學生們愛聽的故事中,教育就少了一份生硬,多了一份自然。

4.日理課活動中創故事

為了培養每個學生的小主人意識,不少班主任讓學生記載班級日志故事,這些故事是學生成長的真實足跡,是學生記憶深處的美好回憶。特別令人感動的是有一位叫李維維的班主任老師,她讓孩子們輪流做值日班長,在行使自己管理班級權利的同時,要求把做值班長當天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內容真實地記錄下來,372篇班級日志,14萬余的文字,在兩年時間內積累起來,積集為《成長的故事》(班級日志生態版)。這些原生態的記錄是如此原汁原味,如此童心璀璨。在離開母校之前,她贈給每位學生人手一冊,作為邁向初中大門的禮物。當孩子們手捧帶著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成果時,誰會不備感珍惜?當這些孩子長大后,誰會忘記這段豐富多彩的“童年歷程”?

第5篇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情境;學習興趣

初中政治學科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門學科,政治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的密不可分的。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踐行生活情境,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踐行生活情境呢?下面,我總結其中的幾點論述如下:

一、結合小故事踐行生活情境

由于初中生的年紀普遍較小,因此結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來踐行生活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這樣的生活情境可以很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并在無形中受到故事的影響,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執教《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的時候,我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一次上廁所完畢之后去洗手,我發現旁邊有一個農民工模樣的中年男子,他似乎是不會用那個感應水龍頭,看到我看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吹酱朔N情況,我本來想直接去教他怎么用這個感應水龍頭,但是考慮到這樣可能會傷害到他的自尊心,于是我重復的使用了好幾次感應水龍頭。看到我的操作,那個人也學會了,并帶著感激的目光看著我?!惫适抡f到這里就結束了,而同學們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到尊重別人的重要性,紛紛點頭稱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結合小故事踐行生活情境必須要事先進行精心的預設,在備課階段就把故事給預設好,并且要緊密結合教學實際,這樣生活情境的創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結合角色扮演踐行生活情境

在課堂教學之余我經常看到有三三兩兩的同學聚在一起做角色扮演,看到這種情況讓我靈機一動,我何不結合角色扮演在課堂中踐行生活情境呢?經過具體的教學實踐,這種生活情境創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執教《學會調控情緒》的時候,我在課前一周要求學生結合這個主題自行編制一些短劇,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任務分配下去之后,大家表現的都非常積極。經過大家的努力,在課堂上同學們呈現出各種如何調控情緒的短劇。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短?。骸霸谝惠v公交車上,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爺,隨著公交車的行駛,車內也開始劇烈的晃動起來,老大爺有點站不住了,就瞅了瞅旁邊的小伙子看能不能給他讓個座。而這個小伙子似乎根本沒有看到這一切,顯得憂心忡忡??吹竭@里,老大爺發火了,硬要讓這個小伙子讓座。小伙子似乎懵了,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了??吹嚼洗鬆斎绱藨嵟』镒硬磺樵傅淖屃俗亲炖飬s罵罵咧咧。于是爭吵就開始了,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表演到這里似乎就該結束了,但是卻并沒有完。表演的最后有一位同學在旁邊做獨白道:“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表演中的老大爺和小伙子如果都能適當的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的話,那么就不會有后面的爭吵,你們說呢?”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是!”隨之給予表演熱烈的掌聲。

三、結合多媒體踐行生活情境

隨著多媒體越來越多的融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給我們的初中政治教學助力不少。而結合多媒體踐行生活情境也已經成為必然。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結合多媒體踐行生活情境更能激發初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例如,在執教《做誠信的人》的時候,我結合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一位叫王剛的男子,他在一個文具批發店打工,生活十分清貧。他的老板是一個叫李明的男子,李明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周都會花很多錢買彩票,由于老板比較忙,有很多次都是讓王剛代買的。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老板依舊很忙,于是就讓王剛去幫自己買彩票,買完之后王剛就順便回家了。但是晚上彩票開獎了。王剛一對彩票發現這次的彩票居然中了1億多元人民幣,面對如此巨額的獎金,王剛心動了,內心掙扎了一個晚上。但是到第二天的時候王剛還是把彩票遞給了李明,并告訴他中了一億多。看到這里,李明感動的說:‘你真是一個誠信的人。’后來老板一家帶著巨額的獎金去外地生活了,把自己的文具批發店留給了王剛。王剛死活不要,但是李明告訴他這是他應當得的,這是對誠信的人的回報。”多媒體視頻播放完畢,同學們一時間愕然了,但是同時也深深的感受到誠信的偉大。

四、結語

在初中政治課堂中踐行生活情境的策略還有很多,比如結合游戲踐行生活情境、結合社會調查踐行生活情境等。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過多贅述。希望本文的寫作可以對一線初中政治教師以啟發,積極參與該問題的研究當中,不斷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創設出高質量的生活情境,激發初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周玉春.談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9)

[2]湯艷.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教學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8(07)

第6篇

教研室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共在四處小學進行,我每處小學都參加了學習活動。這次的同課異構一共有兩個課題:“whatareyoudong?mybirthday”每個老師都精心設計了自己的課題,我從中學到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再就是在第五中學組織的由這些課所選出的觀摩課,我從中有不少的感悟。下面就自己的課后所得作如下總結:

首先,就第一個課題我的總結:我們舊鎮的王晶老師上的是第一個課題,他運用了小頭兒子和大頭爸爸的角色進行了教學,令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另外這個課題的容量不很大,只有五個短語,主要是課堂游戲為主,學生對這些短語非常的熟悉,所以他們得配合比較默契。在評課過程中,其他老師指出,沒有拓展延伸,對于這些短語,這些學生在課下早就很熟悉,教師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時間進行教學,這點很重要,可以適當的延伸到課外的一些知識,這樣整節課就顯得更好了。其他的幾位老師例如:李萌、劉杰等老師都上的是這一個課題,他們都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并且都把這個課題創設了不同的情景,把整個教學內容都編成了不同的小故事,學生能夠積極的配合這些活動,并且能夠很好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我從中學到了很好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例如:可以把教學內容適當的編成幾個小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我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努力的去創設情景。

其次,就第二個課題我的總結:就這個課題而言,許多老師都上過這節課,這節課如何才能成為一節真正的好課呢?我聽的是清怡小學的雷瑩瑩老師上的一節課,用世界末日的來臨,令學生感到一種新奇和緊張,他們會抓緊時間為自己的小組爭取更多的時間,這樣他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去。另外學生的學習小組以月份的形式加以命名,這種命名方式能夠自己與教學內容加以聯系,這樣的小組方式值得學習。

最后,很好的老師在這次的教學中運用了肢體語言,他們在教學活動去,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師生關系非常的融洽,這一點值得學習。

令我最為學習的每天的評課活動,自己的感悟在這次的聽課中畢竟很好,聽了很好有經驗的老師和各位聽課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一節中的亮點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很多的。

第7篇

教學目標:

1

.

尋找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

2、通過讀文及活動完成。

3、理解幸福

.

教學重點:尋找幸福。感受幸福

教學難點:理解幸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請拿出你們準備好的最珍貴的照片和小禮物,誰能把你這張照片和小禮物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同學們紛紛舉手)

問題:1、照片上的你,當時的心情怎樣?幸福嗎?

2、

當你收到這個小禮物時,你的心情怎樣?幸福嗎?

3、

你們找到幸福了嗎?

二、

讓咱們一起進入《問號屋》吧!

找一找你在以下活動中的幸福吧

!

例:早上起來,爸爸媽媽給我做好可口的早餐,我感到很幸福。

小記者,匯報你的采訪情況吧,你的同學和師長,他們對幸福的體驗有哪些?

經過調查,我想

??

三.《故事園》

學生合書而坐,聽老師講故事,講《我的幸福感受》

(板書:)

1、

??

生病確實不舒服,但生病的時候我覺得很幸福。

2、

??

整個小隊的同學在一起,友誼的力量讓我感到很幸福。幸福在哪里

3、

??

我為疲勞的媽媽洗腳

,我心中充滿了幸福。

4、我給老奶奶讓座,心里覺得特別幸福!

問題:1、幸福產生在索取的時候,還是在付出的時候?

2、

我們可以盡情地去尋找幸福,感受幸福。可不可以去創造幸福?

四.

教師總結:

1、

聽歌曲,《幸福在哪里?》(板書)

2、幸福在你的理想中,在你的汗水里,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會再害羞;讓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

板書

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

幸福在哪里?

1、

??

生病確實不舒服,但生病的時候我覺得很幸福。

2、

??

整個小隊的同學在一起,友誼的力量讓我感到很幸福。

3、

??

我為疲勞的媽媽洗腳

,我心中充滿了幸福。

4.我給老奶奶讓座,心里覺得特別幸福!

幸福在你的理想中,在你的汗水里,讓歡喜代替哀愁,微笑不會再害羞;讓世界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

課后反思:

第3課

多樣的生命在一起

教學目標:

1、知道不同的生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棲息地發生變化會影響生物的生長和生存。

2、知道人的活動會影響環境,從而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長。知道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大自然生命形式的多種多樣。

3、體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動植物。號召學生們要關愛環境保護自然、熱愛動物。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故事讓學生來體會動物與植物間是有聯系的。在故事中要知道知道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大自然生命形式的多種多樣。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和一支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已經上六年級的我們與同學們都有聯系吧。咱們做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師:每個同學拿一張空白名片和一支筆,在教室里自由走動1分鐘,請3個同學簽名。游戲結束時,老師隨機請一個同學讀出他名片上的3個同學的姓名,點觀察家名字的同學起立。起立的同學再依次報出自己名片上同學的名字。(學生活動)

課件出示:最后,我發現,

同學起立了。

這個游戲給我的啟示是:

.

(

學生們讀題然后進行回答)

師:我們幾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聯系的伙伴,那動物與植間也是有聯系的,你們想聽一個故事嗎?

二、故事園

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圖片,配有音樂來烘托氣氛。同學們,當你聽完這個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自由說(我僅能把對渡渡鳥的同情,悲傷轉化成我保護動物的決心。不要再重復幾百年前的錯誤)

你要對那么多傷害渡渡鳥的人們說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說:你們只顧著眼前的利益,你們太自私了…….)

師:是呀,多么發人深省的故事,一種動物滅絕的同時,一種植物也滅絕了。正如故事中說的“自然界的生物都是鏈環相扣的,一個環節的缺失,會導致連鎖性的災難的發生。自然界中有許多這樣的悲劇在上演。(引出下一內容。)講同學們到“智慧樹”看一看。指名讀課文,

根據故事中提到的氣候惡化、生態失衡、印度洋海嘯、全球變曖、土壤沙化出示一些圖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自己肩負著一個保護物種、尊重每一個生命、維護生物的多們性、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使命。

三、訓練谷

根據內容提示,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含義。

1、

知道自然界中動植物的種類繁多。養成愛護植物和保護動物的習慣。知道微生物也是一種生命形式,它對人的生命活動有重要影響。道生物之間通過食物鏈聯系起來,彼此相互依賴。

2、讓學生知道要好好學習,善于觀察動腦。探索科學的奧秘。

四、拓展營

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討論,教師應圍繞下面的思想進行引導。

課后反思:

第4課

極端氣候的反思

教學目標:

1.認知與技能:了解極端氣候的含義、產生原因以及一些解決辦法,理解環境的重要性。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懂得感恩。

3.行動與表現:從身邊小事做起,環保意識落實在實際行動上。

教學重點:怎樣減少極端氣候的出現,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難點:怎樣減少極端氣候的出現,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過程:

導入:放一段視頻,電影“后天”的震撼片段。

提問:同學們有怎樣的感受?

現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一直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世界飛速進步的同時,卻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堂課,我們就學習第四課:極端氣候的反思。

板書:極端氣候的反思

一、極端氣候的影響

(課件)

首先大家知道“極端氣候”的含義嗎?

(提問)

總結歸納:極端氣候就是天氣的狀態嚴重偏離了平均態,通俗地講就是和正常的時候不一樣,很難遇到的事情。現在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強地出現。

活動一:請同學看課本第13頁

1.近年來,我們所在的地區遭受的極端氣候有:

暴雪,就是極端氣候的一種。(貴州、安徽雪災)

沙塵暴,這幾年我們經常見到。

洪水、氣候變暖(溫室效應)……

學生討論,教師補充

2.極端氣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麻煩:

生活上:停水、停課、房屋受損、大風雷電冰雹更為頻繁、干旱加劇……

健康上:容易生?。ㄑ翰 ⒑粑?、空氣污染容易直接導致癌癥)……

學生討論,教師補充。(汽車尾氣、工業廢氣、海洋污染……)

教師總結,引出產生原因。

二、極端氣候產生的多方面因素

活動二:比賽,極端氣候是如何產生的?

學生分成兩組,輪流回答,答對原因或直接講身邊的事例均可以加分。

教師歸納:放映大量圖片,總結學生的回答??偨Y過渡:我們已經對環境破壞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去做呢?

三、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課件)

學生當場寫,當眾讀出來

教師總結補充。

最后,老師領學生齊讀: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課后反思:

第5課有舍才有得

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舍棄“舍”是為了更好地“取”,了解適當的舍棄會使你獲得更大的成功,面對舍棄不要害怕,需要智慧,要勇敢去迎接新的開始。

2每個人對待生活不要貪大求全,對待事情不要怕失去。懂得有舍才有得、有得才有舍。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放棄,終究一事無成。

3、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決,自己拿主意。要敢于放棄,對待“舍”與“得”的事情上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和勇氣。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之間的游戲互動活動,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面對“舍”“得”問題

時應該怎樣正確的做出決定,能正確判斷自己的需要,做到積極主動地取舍。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今天讓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游戲“留舍最愛”,大家看屏目,這是一艘船,船上裝著

6

裝你們最重的

6

樣。但是由于在海上遇到了各種情況,每次你都要舍去一個最愛。

二、

問號屋活動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學習快到小學結束的階段,到了沖刺的時候。為了學習我們不得不舍棄一些課外娛樂活動。

1

、小組討論互談感受,談出自己當時舍去的心情。

2

、填寫故事卡,寫出放棄的理由和感受。

三、互動場:

活動一:有幾名學生來扮演小潔、爸爸、媽媽。演出當時爸爸、媽媽給予壓力的場面和話語。

活動二:學生自己回答你會怎樣做,會取什么舍什么,理由是什么,幫助小潔想辦法。

師小結:每個人的所需不同,想法不同所以選擇也不一樣,那么舍去和得到也各不相同。

四、故事園

師:下面我們就來觀看兩個小故事,看一看這兩個小故事都舍去了什么,反而又獲得了什么?

故事一:箭袋樹的舍棄。

故事二:塞翁失馬。

1

、學生說一說通過兩個小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

、你在這兩個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

、你身邊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

師小結:我們要向箭袋樹那樣熱愛生命,為了生存努力奮斗,還要向塞翁那樣雖然失去了心愛的馬,但是得到了一家人的平安、幸福,這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五、智慧樹

活動

師:同學們,下面大家默讀一下智慧樹中的內容,說一說通過讀這篇課文,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出幾點:有時不得不作出取舍;不要懼怕、主動舍去;舍去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舍棄還需要運用智慧;有舍才有得、有得才有舍。但是也不能什么都舍棄,一味地放棄就從根本上放棄了每個人只有一次的輝煌生命,缺少了實現理想信念的力量,這

樣會終究一事無成。

六、訓練谷活動

師:同學們,你們都是大孩子了,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讓我們動起手來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填寫一份舍棄計劃吧!

七、

結束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就要結束了,最后讓老師送給大家這句名言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有取有舍的人多幸福、寡情的守財奴才是不幸?!?/p>

魯達基

課后反思:

第6課

輕松面對考試

教學目的:

1

、教育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考試,把考試看作成長過程中的的又一次考驗,

放松心情。

2

、教育學生學要得法,勞逸結合。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考試,放松心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學要得法,勞逸結合。

教學過程:

一、

播放歌曲《從頭再來》,導入新課

1

、出示兩段話:

1

)自從升到六年級,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除了作業就是考試。

2

)不知怎么,一提起考試我就緊張得要命,總擔心這、擔心那。

2

、提問:這些情況你遇到過嗎?

3

、教師小結:小學升初中沒這么緊張,用平和的心態去想一想,就會輕松一點。

二、

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

2

、面對考試不免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我們從李凡的考前日記中摘選了幾條,你和他的感受相符的有哪些?又要考試了,整天就是復習、做習題,真無聊!有什么好復習的呢?我又擔心,臨近考試我的身體會受不了??荚嚨臅r候,我常常會緊張的手心冒汗。我的考試成績比平時差。。。

師小結:是啊,同學們都很討厭考試,但你們知道嗎?當我們有一天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時候,將會面臨更多考試。比如,你遠離家人獨立生活,參加招聘會,去學車等等。讓我們一起來正視考試好嗎?

三、

輔導:1

、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播放故事《趕集》。

思考、討論:(

1

)你知道拿一根稻草的人輸的原因是什么嗎?

2

)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

)聯系一下學習中的考試,你認為這兩件事有怎樣的聯系呢?小組討論。

2

、小結:只要我們正視考試,把考試看作成長過程中的一次考驗,就像故事中所說有點壓力也不是一件壞事,有了壓力才有動力。

3

、互動場:

出示要求

用線系住一塊石頭,懸空拎著,閉上眼睛。專心的想:石頭會動起來。

師總結: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積極的暗示,會產生積極的行為。考場、賽場上積極的暗示,會讓我們發揮出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水平。

四、智慧樹

師:既然考試我們無法逃避,那就就我們勇敢的去面對吧

同學們一起走進智慧樹,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師總結:知識、身體、心理考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

訓練谷。1

、一起走進訓練谷,請為錯誤的想法提出“質疑”,給自已的心理“松綁”。

1

)其他人都比我聰明,我

真是笨極了。

2

)要是考試失敗了,我不知該怎么辦。

3

)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已的評價,以及自已在班級中的地位是由考試的成績決定的。

4

)考試的成績可以體現一個人各個方面的能力。

2

、要在考試中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考前尤其需要將學習、活動安排得有張有弛、勞逸結合,這樣才能使大腦盡快消除疲勞。請給自已制作一個每日作息時間表。

3

、給自已積極的暗示,就會產生積極的行為,這對緩解考試的壓力、消除緊張心理大有裨益。設計能鼓勵自已的積極行為或積極的語言,讓自己輕松起來。

五、

教師小結:

播放歌曲《從頭再來》,

師:讓我們勇敢的接受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精彩吧!

最后送給同學們幾句名言:

輕松面對考試

懶惰等于將自己淘汰

成功來自堅持、

知識改變命運。

六、課后反思:

第7課

人生是一段旅程

教學目標的:

1、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度。

2.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

教學重難點:

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能力。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我很欣賞一個廣告,特別是那句話;“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人生怎樣才能夠真正做到如此的豁達?將是我們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人生是一段旅程》

2.

教學故事園

1).學生讀故事園

2)思考:這個故事你讀懂了什么?

3).教學互動場

介紹樹木和人的生長歷程

4).教學訓練谷

在有限的生命中,你能為社會貢獻什么?

——————————————————————————

對已逝去的生命,我們表達懷念的方式有哪些?

——————————————————————————

5)

.出示良言板

四.

板書設計:

人生是一段旅程

五、課后反思:

第2課《我會打扮我自己》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游戲,獨立解決問題

2

、在活動中發展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

、建立審美意識,培養審美情趣,能讓學生從內在、根本上提升修飾、打扮自己的水平。

教學重、難點:

參與游戲,學會打扮。寓教于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從而正確認識事物。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著姹紫嫣紅,桃紅柳綠的春景,我們不禁想換上漂亮的衣裝來唱響春天??墒牵鯓哟虬缱约翰攀堑皿w的、漂亮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二、做游戲,學打扮。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呈現游戲道具(不同的服裝,飾品)。出五名同學,他們各有各的身份,教師,記者,學生,待業青年,舞蹈演員。請出幾位同學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衣裝,發形,飾品。哪一個同學所做的裝扮得體就為獲勝者。(這一游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樂于參與,興趣濃厚,效果會不一般。)

三、齊探究,明觀點。

(一)、現在我們班級許多同學很愛打扮自己,請你對下面的幾派意見,發表你的看法。

大屏幕打出不同的觀點。

1、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打扮無可厚非。

2、

我們還是學生,不需要打扮。

3

、男孩子不需要打扮。

4

、適宜的打扮代表著禮儀與尊重。

5

、社會上流行的就是美的,就是我們學生應該追求的。

學生對這些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存在,但不管贊成與否,都要有你自己的依據。

(二)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之后,引導學生閱讀文中的智慧樹,歸納總結出正確的觀點。

1

、利用衣著來強調自己的優美,掩飾一些令自己感到不滿意的缺陷,增加外在的魅力,這些都是塑造外在形象的積極措施。

2

、對于學生過分的關注自己的身材和容貌,以目前流行的熱門服飾或自己的偶像為標準來打扮自己,就進入了打扮的誤區。

拓展延伸

作為學生,穿衣應整潔,大方,因為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衣飾的選擇應留有余地,以寬松為主,校服從那些方面考慮了學生的特點,應不應該穿?

五、結束語

:

培根說過,相貌的美高于色彩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之美又高于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

六、

課后反思:

第8課新生活就要開始了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感受到成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身體長高了,變得結實了,會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會通過閱讀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學會了許許多多以前不會的本領。

2.

幫助學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

活態度和欣賞自我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了自己健康地成長。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六年小學生活一晃就要過去了,此時此刻同學們印象最深的可能

是某次小小的成功帶來的喜悅,也可能是一次小失敗留給自己的遺

憾,這些往事都是那么值得回味,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位同學的深情

回憶吧。

二、

探究歸納:

下面我們就來觀看兩個小故事,看一看這兩個小故事都舍去了什

么,反而又獲得了什么

1

、學生說一說通過兩個小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

、你在這兩個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

、你身邊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

師:同學們,下面大家默讀一下智慧樹中的內容,說一說通過讀這篇課文,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三、總結歸納:

學生小學六年的額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即將進入另一個全新

的環境,希望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欣賞自我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了自己健康地成長。

四、實踐操作:

請同學根據上述回憶確定自己參加《我這6年,謝謝你!》綜藝

節目的內容和形式。

第8篇

[關鍵詞]初中物理 新課導入 導語藝術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02(2013)05(a)-0114-01

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都需要將新知識用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方式介紹給大家。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單方面的注重對新知識的講解方面,而對于它們如何出場總是不能給予特別的重視。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對于這些初來乍到的新面孔總是覺得有一種疏離感。特別是在物理、化學、數學這些四邊形比較強的科目中,這種感覺尤其的明顯。雖然在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內,我們主要是將一些日常觀察到的現象作為我們的研究重點,但是相關學科的一些專業化術語以及思考方式其實并不是學生熟悉的知識范圍,在進行新課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一個有效的“祛魅”過程,揭開新知識的神秘面紗,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接近課堂教學。那么,在物理課堂上怎樣發揮新課導入的藝術呢?

1.將生活現象帶進課堂引入

正像我們已經提到過的,物理的學習主要是建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之中。因此,在新課的導入階段教師要根據新課的主要內容大膽借鑒生活現象的重現,引發學生對于現象原理的探索興趣,提升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比如,在引入新課“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我事先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放大鏡帶到課堂上來,然后準備一張紙。然后讓學生用放大鏡將紙張“點燃”,這個小實驗很多同學在以前都玩兒過,所以都很熟悉。隨后,我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是什么原因讓紙張可以不借助其他助燃材料的情況是只是依靠陽光和放大鏡就可以燃燒。

學生們都會發現紙張的點燃位置就是放大鏡下“光點”集中的地方。到這里我就賣一個“關子”,告訴學生正式這個光點啟動了紙張的“燃燒系統”。然后再繼續凸透鏡的焦點,以及成像知識的介紹,并且在知識的介紹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思考這個光點的真身為何。通過學習,學生大部分都可以知道紙上的光點其實就是“太陽”的成像,這是“太陽”使紙張燃燒起來。

這種課堂引入的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的開發。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也是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有效的利用生活先行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引入也是提升學生創新性思考能力的一個重要橋梁。

2.溫故知新式引入方法

理科知識的最大特點就是系統性非常明顯,每一個知識點都在一張知識網絡之中,往往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知識特點就給我們在新知識的介紹方面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我們在新課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對舊知識的復習引出新知識點的一些特點。我們常說“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讓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的梳理找到相關知識點的共同之處,消除新知識可能產生的陌生感,提升對于新知識的認同度。同時,這種以舊引新的做法,也是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有效方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進行這種溫故知新式的新課導入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提問方式,進行有效提問。所謂的有效提問就是找到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問題的設置,給學生制定一個可靠的研究方向。

比如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教學中,我們要涉及到“壓強”的相關知識。在這一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先接到液體壓強的相關知識,隨后才是大氣壓強。在講解大氣壓強時我們就利用剛剛學過的液體壓強的相關知識進行引入,既達到了復習的目的,又使學生意識到“壓強”知識之間的通性。

在設置問題時,我首先從壓強都具有的流動性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液體壓強的一些基本特點。當學生提到“流動性”的時候,我便改變問題,深入提問,這些液體壓強的特點是不是同樣適用干氣體?有哪些生活中的例子?這樣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熟悉的知識人手,從易到難,讓學生自己探索物理知識的奧秘。

3.故事提升興趣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對一些科學小故事非常的感興趣。利用他們的這個學習模式,我們在課堂引入的過程中也可以將一些著名的小故事帶入授課環境,作為活躍課堂氛圍的一味調節劑。但是,在課堂上講故事畢竟不同于“睡前小故事”,我們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時,也要加入一定的問題意識。將這種故事法作為自己課堂上的一個有效策略。

比如,在將關于重力的知識時,我的課堂引入小故事就是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中,我邀請學生和我一起進入故事之中,讓學生成為牛頓,思考當時被蘋果砸到的牛頓如何思考是什么原因讓蘋果落地。學生在這個環節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些學生說是因為蘋果變重,樹枝不能再承受所以就掉下來。隨著這個答案,我改變自己的問題,問學生為什么蘋果不能向上走呢。根據已經學到的一些關于力的知識,很多學生就會說,因為它受到一種向下的力的影響。得到這個答案,就繼續自己的新課講解,讓大家和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向下引導蘋果的力究竟是什么。在講解阿基米德原理的過程中,我也將阿基米德利用溢出的水來鑒別黃金王冠的故事作為新知識的導入,讓學生了解新知識的產生以及應用,為學生在生活中利用自己學到的物理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9篇

一、班主任要抓好班級管理常規。紀律、衛生、跑操、活動、班級建設等常規要常抓不懈,反復抓,抓反復,我認為抓好常規就是奇跡。

二、本學期班主任要重點抓好學生的紀律、思想工作。政教處加大對學生的處分力度,對嚴重違紀學生嚴肅處理。同時,學校成立學生德育培訓班,對受過學校處分的學生和在班里屢教不改的學生從學校層面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三、關于“我校首屆十佳班長評選”的一點說明,十佳班長評選的第一、二階段報名、演講已經結束,下周宣布人選。對這次活動,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班長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好班長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個好班。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干部的教育、培養。

四、關于“家教小故事和學生勵志語言”的一點說明,本學期,我每周三通過校訊通的形式給家長發一則家教小故事和五則勵志語言,已發三次,受到家長的好評。若大家也有這方面的內容也可家長推薦。

五、本學期市教育局組織的活動多,班主任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豐富的文體活動有助于學生高雅情趣、班級凝聚力的培養。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六、開好主題班會。本學期計劃開展六節主題班會優質課評選活動,七八年級各三節,頒發優質課證書。平時,班主任也要組織好主題班會,這是很好的育人途徑,實踐證明,效果是良好的。

最后,我再次重申我校的德育理念:

1、我校的教育教學理念

我校的奮斗目標:在學生的培養上:學生成才、成人二者齊頭并進;教育教學質量上:學生分數、素質相得益彰;辦學方向上:今天學校的高升學率,明天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不偏不廢。結合我校的奮斗目標,我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定位為:

2、德育觀:教學生學會做人,從學會感恩開始;教學生學會做事,從學會打掃衛生開始;教學生學會學習,從學會思考開始;教學生學會健身,從學會跑操開始;教學生學會禮貌,從學會說問候語開始;教學生學會文雅,從學會走路開始;教學生學會生存,從學會自護開始;教學生學會交往,從學會微笑開始;教學生學會自律,從學會守紀開始;教學生學會審美,從學會注重發型開始。

第10篇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育界的同仁都在積極地研究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學習教育新觀念。因為,中學物理教學抽象難懂,所以不少同學選擇了放棄,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也是筆者作為一名中學物理教師感到壓力巨大的原因,我總是在孜孜不倦地探究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物理學世界是一個鮮活而完美的世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花精力甚至花大精力去理解的科學。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使物理課變得鮮活而生動。為此,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在物理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使物理課變得生動、流暢,幫助教師十分輕松地完成教學目的。下面我列舉兩例,希望能使大家從中得到啟發。講授液體沸騰時,學生對“沸騰必須達到沸點”這一條件非常熟悉,但往往忽略繼續吸熱這一條件,針對這一問題,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一個小廟里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要外出辦事,為了讓頑皮的小和尚在廟里看門,他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他把小和尚領進廚房,將盛有冷水的水鍋漂在一鍋沸騰的水里,對小和尚說:“大鍋里的水不能燒干,等你把小鍋里的水燒開,就可以出去玩了?!毙『蜕幸宦牶芨吲d,趕緊向爐里加柴,使火燒得旺旺的,可一直到老和尚回來,小鍋里的水也沒有被燒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本故事主要考查水沸騰的兩個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題目中隨著給大鍋加熱,大鍋中的水能達到沸點,當大鍋中的水溫高于小鍋中的水溫時,大鍋中的水把熱量傳遞給小鍋中的水,使小鍋中的水溫升高,直到兩口鍋的溫度都達到水的沸點。(2)要繼續加熱。當兩個鍋中的水溫都達到沸點后,由于兩者之間沒有溫差,他們之間不會再發生熱傳遞,小鍋中的水卻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無論小和尚燒多長時間,只要大鍋里的水不燒干,小鍋里的水永遠不會沸騰。本故事可以演變為試題:把盛有水的小鍋放入大鍋里的水中,給大鍋底部慢慢加熱,當大鍋中的水沸騰時,小鍋中的水( )

A.溫度能夠達到沸點,能夠沸騰;

B.溫度能達到沸點,不能夠沸騰;

C.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夠沸騰;

D.以上說法都不對。

以上兩種教學方式在知識點的考查上是相同的,但故事為主線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了一個寬松環境,培養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課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在物理學中,有一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同步的課堂演示實驗也少。對于這樣的教學內容便可以講一些與之相關的物理常識的小故事,鼓勵學生思考故事當中的問題,有助于學生突破思維障礙,幫助學生理解問題。講授合理進行比較要確定測量單位時,如果用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進行教學要比枯燥、單調地講授理論效果好得多:有一次,國王問阿凡提:“人人都說你智慧過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這條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嗎?”阿凡提說:“如果這個桶跟這條渠一樣大的話,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這個桶有這條渠一半大的話,那就有兩桶水,如果這桶有這條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話,那這條渠就有十桶水……為什么同一條渠卻不能確定它到底有多少桶水呢?(桶的大小沒有確定)阿凡提正是抓住了桶的大小可以人為地任意確定作為測量的標準,從而戰勝了國王的刁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進行測量時要選定一個統一的、人們公認的標準作為比較的依據,否則,同一物體的長度,測量的值是不確定的,這個選定的標準就是測量單位。故事為學生創設出構建知識的良好氛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故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掌握了過程與方法。這樣的效果要比教師緊握著嚴謹的學科知識,將其硬塞給學生好得多。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講授枯燥的理論,只會把學生的個性思維抹殺掉,甚至會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開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把全體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都帶進課堂。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設法編寫一些切合教學和學生實際的內容,但要了解學生,因人制宜進行編寫,還要注意故事的生動形象,也要注意德育滲透。如在講授“壓強”一節內容時,引課的內容很多,但以二萬五千里,爬雪山、過草地時,為什么用扁擔當滑板就不會陷到深雪里,為什么用較大的板鋪放在必經的沼澤草地上,就能順利通過作為引課材料會更好,使學生集中精力認真地聽完這一課,還能感受一下前輩們的不屈不撓的革命作風。物理課堂中的小故事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對課堂情境的創新,體現出了創新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狀態,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講究知識的鋪墊、臺階,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幫助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樣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提高中學物理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希望我的建議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沙集中學)

第11篇

一、課堂提問法引入新課

在物理教學中,有的小節與下一小節的知識是有聯系的,兩節的知識能看作一個知識塊,但是課是分兩節來講的,所以我們在進這一節的知識時,可以先復習上一節的知識,由上一節的知識自然而然的進入下一節課,這樣學生還認為老師在復習上節課的知識點,注意力特別集中,但老師卻在講新知識,這樣學生學習這一節的效果特別好,鞏固也很及時,當然這只是心理作用的原因。如在講“電流和電路”這一節時,我們可以先復習上一節“電荷”的知識,提問學生“電荷”這一節的知識點,最后提問學生:電荷在導體中如何移動?學生回答肯定會是:電荷在導體中會定向移動。老師接著問:水在水渠中定向移動會形成水流,那么電在導體定向移動會形成什么呢?學生有的會回答出電流,這樣很自然的開始了“電流和電路”這一節新課,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新課,效果良好。

二、問題法引入新課

新課進行前,老師先提出一個與本節有關的“難題”或易錯誤,把學生難住,這樣學生為了知道答案,便去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希望在新知識中找到答案。用這種方法引入新課,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知識的鞏固過程,當講完新課后,學生便已鞏固好了知識,效果很好。如在講“光的折射”這一節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入:老師問:“我們知道,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那么在不同的介質中如何傳播呢?”學生可能答不上來,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講光在不同介質中如何傳播。”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認真學習,及時鞏固,以便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用有趣的小故事來引入新課

上課前,給同學們講一個與知識有關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上新課前就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精神百倍的進行新課,因為注意力比較集中,再說他們對知識也感興趣,所以他們學起來特別快,而且記的也準,效果很好。如在講“運動的描述”時,上新課前老師選這樣一個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天一名法國飛行員在作戰時,發現他身旁有一個小東西在移動,他認為可能是一個昆蟲,隨手抓住了它,可是抓住后他才發現,原來抓住的是一顆德軍射出的子彈。他為什么能隨手一抓就抓住了敵人的子彈呢?我們現在能不能也可以隨手一抓就抓住一顆打出的子彈呢?學生聽了會很興奮,情緒高漲,再進行新課時,學生學的會很投入,很快,而且學習的效果也很好,鞏固的也會很牢固。

四、利用電器引入新課

多媒體對于學生來說既新鮮又生動,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的應用電器來幫助教學,教師的講有時是枯燥無味的,但用上電化教材,學生的每個細胞都會調動起來,積極的響應教師的活動,效果很好。如在講“聲音的特性”這一節時,我們可以用錄音機來引入新課,在講新課前,我們先放一段美秒的聲音,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回答,為什么聲音千差萬別,名式各樣呢?學生可能答不上來,然后老師再說:“學完本節后,同學們便知道聲音為什么千差萬別了。這樣引入新課,效果比老師只講要好的多?!?/p>

五、利用生活中的現象來引入新課

生活是每個人必然的經歷,在生活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當然我們的很多知識還要應用于生活。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與我們講授的課是有關的,利用生活中的現象來引入新課,能起到簡單、明了、易懂,記得牢的作用,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講“重力”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入新課: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熟透的蘋果會向下落,拋出的石塊最終還會回到地面,為什么它們都會落下來呢?因為它們都受到重力的緣故,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重力。這樣,再進行新課,就好講多了。

六、利用實驗引入新課

第12篇

――蘇霍姆林斯基

第一次走進一年級教室,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著你,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課堂上的一個個讓老師哭笑不得的場景也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門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過不了三分鐘他們仍就照舊。

一、兒歌促學,培養課堂常規好習慣

后來,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一年級的課堂紀律,通過向其他老師討教經驗以及多次試驗,我發現兒歌特別適用于我們這種大容量的班級。例如,課前迅速使學生安靜坐好組織教學的一問一答式口令:

師:一二三。生:請坐好。

師:請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師:請你跟我來寫字。生:我就跟你來寫字

師:小眼睛。生:看黑板。

師:小耳朵。生:仔細聽。

我的課前準備操:

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課前準備操,

動動手,動動腳,開動腦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語,這樣發言可不好,

耳要聰,目要明,文明守紀我最行。

棒!棒!棒!我真棒!爭做班級的NO.1。Yeah!

其次,我覺得一年級的孩子一定要舍得給予表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通過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的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還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星星、糖果等,用來獎給表現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得好就給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如果哪個同學不遵守紀律就給他這組打個叉,下課后,一個叉抵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我會在黑板上畫一個禮物送給他們或者給他們一些小獎勵,這樣一來,他們會覺得非常光榮,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會有所提高。上課紀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輕松,教學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二、創設情境,創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我認為要想學生學得好,首先要讓他們喜歡學。而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是要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通過老師的引導或家長的配合來培養出來的。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腦袋里總喜歡想象著童話世界里的人物、小動物。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關于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時,要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境,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我們兩個班每班都有六十多個學生,單靠教師控制課堂紀律、教學秩序,很難。但一說到講故事,教室便立刻安靜下來,個個豎著耳朵聽講。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里,動腦筋為故事里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約好,一起到森林里給小松鼠慶祝生日。它們一大早就來到車站,買好車票。小牛的座位號是8,小山羊的座位號是9。過了一會兒,小猴開著中巴車來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給它們說,誰的座位號數大誰就先上車。小牛和小山羊都還沒有學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辦。他們想回去問問小狗,可時間又來不及了。小朋友,你們能幫幫小牛和小山羊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誰都想幫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師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地學會了兩個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以游戲為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數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榆树市| 衡阳市| 连州市| 左权县| 涟水县| 通城县| 白水县| 佛教| 和林格尔县| 衡南县| 青州市| 许昌县| 田东县| 云阳县| 泸溪县| 天全县| 九江县| 林州市| 英山县| 余江县| 五寨县| 彰化县| 纳雍县| 宜阳县| 赤峰市| 集安市| 常熟市| 河津市| 万州区| 莱西市| 乡宁县| 美姑县| 周宁县| 吴桥县| 若尔盖县| 威远县| 清苑县| 弥渡县| 斗六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