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陽春三月的美景詩句

陽春三月的美景詩句

時間:2023-05-30 08:55: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陽春三月的美景詩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陽春三月的美景詩句

第1篇

如詩的春天

嵊州市雯雯藝術培訓學校 三年級 趙海寧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和我的義子去公園欣賞春天的美景。我和義子關系很好,經常帶他出去逛逛。

去公園的路上,旁邊也有春天的景像,比如:柳樹長出淡黃色嫩葉的柳絲,小草從厚厚的土地里吃力地鉆出來等等。

到了公園,那里的春天景像比剛才路上的景像更濃厚,太美了!讓我不禁想起名人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對我的義子說:“接下來的兩名由你來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著。

我們兩個就這樣一唱一和,說了許許多多的關于春天美好的詩句。

第2篇

關鍵詞:電教媒體;古詩教學;提高效率;橋梁;想象

古詩教學是打開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一扇窗。然而,由于古詩時代久遠,詩人表達感情含蓄,學生大多很難揣摩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習慣了“三步法”的教學定式,即識字、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教師講得口沫橫飛,強塞硬灌,學生聽得一知半解,死記硬背。如何使古詩教學超越對詩的字面意思的膚淺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灌輸給學生,引領學生主動融入詩的意境,領悟詩中的形象和情感,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藝術的熏陶?電教媒體的運用,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它幫助我們創設了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為我們迎來了古詩教學的春天。

一、電教媒體提供形象的實物,將抽象化為具體

所謂詩情畫意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詩帶有幾分文言色彩,表達感情含蓄、委婉。有些詩甚至是晦澀難懂。如果教師能將抽象、凝練的語言與具體的形象實物聯系起來,將古詩中的“形象”化為靠視覺欣賞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圖片,那么教學往往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飲湖上初情后雨》時,讀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時,學生讀的挺帶勁,當問他們是什么意思時,一個個面面相覷。完全不知道“瀲滟”“空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兩段風景圖片制成的幻燈投影片:一是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的美景圖;二是煙雨蒙蒙的日子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的美景圖。在圖文并茂的視覺沖擊下,學生將圖畫和詩句對應起來,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理解了詩意,同時強化了記憶。

二、電教媒體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表象與思維的橋梁

電教媒體將聲、色、影、畫有效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了一座表象與思維的橋梁,加速學生進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層層深入,對情感的體驗步步加深,學生在趣中探索,在樂中求知。

如,在教學《春日》時,我讓學生說說:從詩中讀到了什么?讀懂了什么?有的學生抓耳撓腮、支支吾吾,有的學生含糊地回答,讀到了春天的美,還有的學生用干巴巴的字眼簡單翻譯了一下詩句。為了讓學生對詩的內涵和意境有全面的了解,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陽春三月、萬象更新、萬紫千紅的系列美景影像,學生欣賞著美景,展開想象的翅膀建立意象,由“萬紫千紅”想到百花齊放,由“春風”想到“春風拂面楊柳風”,由“一時新”想到萬象更新。學生在詩的字里行間穿行,對詩句內容進行補白,對春天的認識轉變成一幅幅立體的、鮮活的畫面。學生在建立意象的同時,享受著春光,解決了詞語的理解問題,初步了解了詩的含義。

三、電教媒體提供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悟

古詩教學離不開讀。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講究押韻和平仄相對,其優美的韻律是吟出來的。教學中若一味讓學生自己讀,學生難免有口無心地讀,達不到讀的目的。若采用多媒體,利用形象直觀的圖像、旋律優美的音樂、韻律悅耳的錄音朗讀,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語言,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的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望廬山瀑布》時,我先請學生觀看錄像,讓他們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形象感知瀑布壯麗的景象。學生從陽光照耀下香爐峰云霧繚繞的畫面中,看到了紫煙冉冉上升的樣子;從瀑布跌入山谷發出的巨響中,感受到瀑布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緊接著我再播放韻律悅耳的朗讀錄音去感染學生,給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奏等方面做示范。通過配樂朗讀錄音示范,使學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應讀重、讀慢,以突出香爐峰的煙霧冉冉上升的情景。第三句中“飛流直下”形容瀑布筆直而下、氣勢磅礴,因此讀此句吐字要強勁、響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張的寫法,讀的時候音可以適當拖長,以增強氣勢。第四句中“疑”是詩人大膽而新奇的想象,應該重讀,以突出詩人對大自然的贊嘆。在學生基本掌握朗讀技巧的基礎上,接著再讓他們跟著錄音試讀,他們很快就讀出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這樣一舉兩得,既讓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又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

第3篇

湖心亭看雪

張 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品讀

本文是張岱小品的傳世之作。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歷,寫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點,表現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靜之后,小舟獨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為癡,殊不知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尤其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對數量詞的錘煉功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币唤M合,竟將天長永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還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達了作者賞雪的驚喜,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無雕琢之感,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素材小卡

描寫西湖勝景的詩句

雷峰夕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堤春曉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湖心亭

(清)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平湖秋月

(宋)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南屏晚鐘

(明)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華章溢彩

西湖的雪景(節選)

鐘敬文

車過西冷橋以后,車暫駛行于兩邊山嶺林木連接著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積著很厚的雪塊,雖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樣鋪填得均勻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卻盡夠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壯曠與純潔!常綠樹的枝葉后所堆著的雪,和枯樹上的,很有差別。前者因為有葉子襯托著之故,雪上特別堆積得大塊點,遠遠望去,如開滿了白的山茶花,或吾鄉的水錦花。后者,則只有一小小塊的雪片能夠在上面粘著不墮落下去,與剛著花的梅李樹絕對相似。實在,我初次幾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幾株錯認了。野山上半黃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壓在兩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條軟弱的樹,也被壓抑得欹欹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野人的屋里,時見有衣飾破舊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圍著火爐取暖??戳四欠N古樸清貧的情況,仿佛令我忘懷了我們所處時代的紛擾、繁遽了。

到了靈隱山門,我們便下車了。一走進去,空氣怪清冷的,不但沒有游客,往時那些賣念珠、古錢、天竺筷子的小販子也不見了。石道上鋪積著頗深的雪泥:飛來峰疏疏落落的著了許多雪塊,清冷亭及其他建筑物的頂面,一例的密蓋著純白色的氈毯。一個拍照的,當我們剛進門時,便緊緊的跟在后面。因為老李的高興,我 們便在清冷亭旁照了兩個影。

……

品讀

《西湖的雪景》在鐘敬文的筆下,冬日的西湖是那么的高貴典雅,那么的清冷,那么的朦朧,完全沒有了昔日的熱鬧。山茶花正開著粉紅色的花朵,花朵墮下來半掩在雪花里,紅白相映,華而不俗,清而不寒。給人以平和、幽雅、悠閑的感覺。作者以靜寫動,偌大的西湖卻人煙稀少,游客寥寥。以靜寫動的方法更加體現出了冬日西湖的靜謐美好。作者從一個景點游到另一個景點,把昔日的西湖和冬日的西湖進行比較。描繪出了杭州西湖的古色古香,描繪出了冬日西湖的脫俗典雅。這冬日的西湖更是另一種美的境界。在這之前,對于鐘敬文并不是很認知,就連聽也從未聽說過。略讀這篇文章只是因為它和西湖有些絲縷。乍一看題目原以為只是單純的寫景并未去注意他的背后,直道看了編者對他的評析才知道這篇美輪美奐的文章之中略帶了些憂愁和不滿。“再不愿來這風狂雪亂的水涯,消受貧窮人所慣受的寒冷了! ”言語之間,流露出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懣。這,正是這篇文章的絕妙之處?。?/p>

第4篇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冬爺爺帶走了冬日的蕭條,春姐姐帶來了春光的明媚。而家鄉的春天,充滿了各種色彩,讓我流連忘返。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1我的家鄉郴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麗。但是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春天。

春天來了,春雨姑娘就像睡醒了似的,一直飄個不停。那宛如綢緞般的云霧纏繞著小山,小山頂的東塔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遠遠望去猶如仙境。我漫步在東塔公園里,細雨如絲,輕輕地掠過我的臉頰,我的身體,可是瞬間它就像個頑皮的孩子不見了蹤影。此時此刻,我沐浴在春風春雨中,卻一點兒也感覺不到寒冷。我想古詩“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說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春天的小河永遠清澈見底,水中的小魚小蝦在河底歡快地追逐打鬧,永遠不知疲倦。偶爾還有一兩個調皮的小家伙,將手中吃剩的面包屑丟進小河里,引來魚兒們的奪食大戰。河邊的楊柳在微風中搖曳著婀娜的身體,對著河面精心地梳妝打扮。小河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小野花,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遠遠望去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風景畫。河邊不時傳來孩子銀鈴般的笑聲,孩子總是和這春天一樣充滿活力與生機!

家鄉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小草換上了嫩綠色的新衣裳,冬天里光禿禿的大樹也冒出了鵝黃的嫩芽兒,小河開始解凍了嘩啦啦唱著歌,小鳥嘰嘰喳喳練起了嗓子……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早早起來的人們,在公園里不顧春雨的打攪,有的跳舞,有的做操,有的唱歌,還有的悠閑地拉著二胡……

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2家鄉的春天,占據了我的很大一部分記憶,我已經兩年沒有回過老家了,家鄉的春天,必然是這樣的:一聲春雷,嚇哭了滿天的云,于是下起了綿綿的春雨;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一片的杜鵑花,接著其他的花也競相開放了。

春雨過后,地面是軟的,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在鄉下,綠是隨處可見的,老家的前院里,一到春天,草就開始使勁往上鉆,樹也抽出綠枝;至于有多少花,就交給蝴蝶去數;有多少蕊,就交給蜜蜂去編冊;有多少樹,就交給風去縱寵;春風,就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吧。

現在,已經是陽春三月,在這美麗的校園里,倒也可以看到一絲春色,然而一走出校園,城市的喧囂使我十分不快。城市為了使自己更加繁華,而卻忽略了自然的美,到處都在施工,灰塵漫天,毫無春意。這讓我更加想念家鄉的春天。小時候,一到春天,外公外婆就會帶我下鄉去,路邊的草地都是彩色的,開滿了野花,大部分是白色的野花。往遠處一望,一片碧綠的田地,綠象征著自由,我也同陸蠡寫的《囚綠記》一樣,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對綠色有著無限的狂熱。遠處有一片朦朧的山,我兒時經常想讓外公帶我去那座山上,而外公也常開玩笑說山上有老虎,我便不敢再提。我還記得,下鄉途中還有一條小河,河中是鋪著幾個石頭來讓行人過河的。每到春天,河水就叮叮流著,清澈見底,看得到河底的小石頭了,每到這里,我都要戲一番水,春天的水,不刺骨,是暖的,是棉的。過了河,就能看到那一望無際的油菜地了。油菜地我外公不讓我走進的,怕蜜蜂蜇傷我,所以記憶中的油菜花地,是遠處的一片金黃,是金黃色中的微微的花香。

家鄉的春天,是一個愛美的姑娘,穿著五彩的霓裳,長袖一揮,把大地染成了綠色,也給我留下了最早的春天的記憶。

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古人對春天的喜愛從這一首首詩句中就可見一斑了。我喜歡的季節也正是這春暖花開,綠草如蔭的春天。

初春的大青山上,依舊是灰蒙蒙的,可是大青山腳下,春姑娘已邁著輕盈的腳步,把溫暖的春天帶到了我的家鄉。但卻顯得姍姍來遲,家鄉的春天來的較晚,到了四五月份我們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春天的腳步在慢慢靠近。

春天的小草已慢慢鉆出大地,堅硬的土塊被春天的氣息一點點融化了。我家道路兩旁的野花也開始向人們展示它那頑強的生命力了,大街上已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小花了。滿都海公園里,湖邊長長的垂柳也爭先恐后地裝扮自己,嫩綠嫩綠的,枝條像她們柔順的秀發,隨風舞動,那樣輕盈,那樣飄逸。天上一行行大雁盤旋著,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每年四五月份,呼和浩特市的市花——丁香花競相開放。丁香花開放時總是一團團、一簇簇,聞起來卻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它清新芬芳,純潔美好。給我們帶來的美是別的花無法代替的。

家鄉雖然現在已是春意盎然,可是天氣卻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就像小孩子的臉變幻莫測,前一分鐘還是晴天,后一分鐘就天昏地暗,鋪天蓋地的狂風肆侵著大地。再過一會兒,又好似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這就是呼和浩特的春天。她帶著生命和希望,把自己的足跡留在家鄉的每個角落。她能使處處充滿歡聲笑語;她能給大地披上美麗的衣裳;她又是變幻莫測的;她是溫暖的、美麗的、有生機的。春天是希望的開始,我愛家鄉美麗的春天。

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4天空中下著朦朧的細雨,給熬過冰冷嚴寒的花兒、樹兒披上了一層無形的面紗,似有似無,若隱若現一般。雨告訴我,春天來了。

“春暖花開”、“鳥語花香”、“二月春風似剪刀”……每當春天一到來,這些熟悉的詞語和句子就會在我腦海里浮現。但這也許只是詩人筆中的春天,這春天如夢幻一般遙遠而不可觸及。雖然它很美,但是,我更喜歡家鄉的春天,沒有過于華麗絢爛的妝飾,只需一場細細綿綿春雨,就能打動我。那種樸實的美,觸手可及。

家鄉的春天,來得不遲不早,來得平緩,來得溫和。那聲音,仿佛嬰兒呱呱落地時的叫聲,還帶著一絲期望。

雨中,行人們好像和往常一樣做著自己的事情,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我卻偏是喜歡這種春天,尤其是這種寧靜安然的感覺。在家里玩得無聊了,便抬著椅子,坐在窗邊上,靜靜的賞著雨。這也許不叫賞吧,畢竟我也不是那種文香儒雅之士,我只是平凡閑俗的一輩罷了。但這的確實讓我陶醉,我愛這家鄉的春天。這時,我會放著優美的樂曲,但它與這美景相比也有點顯得遜色,那就讓它來襯托這美景吧。

雨后便是天晴,陽光鋪灑在清新的大地上,照耀著地上的一切事物。一切都好像被凈化過了一樣,原來春雨如此神奇。出門,漫無目的地漫步在街頭,耳機里放著熟悉的音樂,享受著這充實的陽光。人們也好像脫去了那層“灰色上衣”。花草樹木也換上了新妝,濃妝素裹,分外妖嬈,似乎是特別為這美景而打扮得。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順著春風來到了河邊上。橋上,平常川流不息、喧鬧嘈雜的車輛在這時也居然融于這美麗的春,這是春天送給我們的禮物嗎?河岸的樹,長滿了枝葉,莊嚴整齊如士兵般迎接著春的降臨。地面上早已沒有當初秋冬時我所看到的落葉滿地和凄涼死寂。偶爾一兩片綠葉落下,微風拂過,那一兩片葉子漫天飛舞,格外引人注目,接著便又毫無聲息地落在地面上。河水也“不甘示弱”,它們爭先恐后地拍打著河岸,想要抓住那來之不易的春。其實殊不知,他們也是這春天的一部分。

夜色降臨,遠處河對岸的山上閃爍著忽明忽暗的燈光。近處,城市也變得燈紅酒綠,依舊充滿活力。春,漸漸隱藏在黑夜之中,等待著下一個黎明。

我坐在河岸的長凳上,耳機里放著熟悉的音樂,仰望天空,靜靜地注視著這燦爛的星空。

高中家鄉的春天作文600字5我的家鄉在呼和浩特。一年四季中,夏熱,秋涼,冬寒。相比起來,春天算是比較舒適的了。呼和浩特的春,雖然只有三個月,但在這短短的三個月里,變化還不小呢!

三月的春天,萬物似乎還沒有從嚴冬中蘇醒過來——樹枝上光禿禿的,幾片去年秋天的枯葉在上面凍得直打哆嗦;灌木叢也顯得灰綠灰綠的,有時上面還覆蓋著一小片積雪,好像給樹叢戴上了一頂白帽子。唯有天空藍得像塊潔凈、無瑕的藍寶石。真可謂“春風不度玉門關”呀!

四月的景象與三月截然不同。這變化也許是春雨帶來的吧!在一絲絲清涼的春雨中,丁香樹葉的嫩芽探出了頭;淡粉色的杏花花苞,害羞地躲藏在樹葉的后面;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嫩嫩的,綠綠的,草葉上沾著一粒粒透明的“珍珠”,這“珍珠”明如水晶,散落在不到幾厘米的嫩草叢中,顯得格外美麗。這春雨,不像夏雨那樣狂暴,也不像冬雨一樣冰冷刺骨。真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呀!

五月的呼和浩特,才算是真正地進入了花紅柳綠的時節。春風徐徐,陽光和煦,春雨綿綿,百花爭艷,百鳥爭鳴,一切都充滿了盎然生機。沙果花紅得像火一樣鮮艷,杏花粉得像霞一樣美麗。花下時常有蜂蝶飛過,它們似乎被花吸引了似的,在花旁翩翩起舞,久久不肯離去。

有時,春雨也會在夜晚偷偷地光臨。第二天早上起來,會發現草地上散落著許多粉色、紅色的花瓣,給翠綠的草地上鋪了一層“花瓣地毯”。真可謂“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啊!

第5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美學價值

《語文課標標準》(2011年版)提到評判語文教學的重要標準之一便是積極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向上的人生信念和態度,以及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態度和美好的道德情操。因此,面對審美觀念尚未完全確立的小學生而言,教師要注重美學教育,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尤其是古詩詞中的美學元素,對這些美學元素進行深度剖析,以引導學生欣賞美陶冶美,培養學生的美學品味。

一、借助想象體現美

古詩詞中的語言文字精練,蘊含意義豐富,且語法結構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距甚遠。理解古詩詞中的文字對于小學生來說已是十分困難,要理解詩文中的意境之美,更是困難至極。因此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描繪詩文中描繪的景象,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到詩文中的情境中去感受美。

例如,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描繪了一個浩浩蕩蕩的江上之景和李白與友人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情境。在這短短的詩文中,詩人呈現了一幅壯闊的離別之景,而對于學識有限的小學生來說,要體會到詩人與友人離別時天水一色、意境開闊、色彩明麗的景象是十分困難的。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這樣一幅場景:友人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將去揚州遠游,他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而詩人獨自遠眺,直至友人失去蹤影,仍舊不舍離去。這樣學生們更能身臨詩人當年身處的情境,品味古詩詞中的詩情畫意之美。

再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是詩人游西湖時對西湖之景的贊譽,抒發了他對自然之景的熱愛和欣賞。詩中擬人的修辭手法是學生理解和融入詩中情境的困難之處,詩人將西湖比作美人,美人淡妝濃妝都與此情此景相得益彰。此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西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動著,波光粼粼,看起來美麗極了。山色在云霧的籠罩下。半明半暗,隱隱約約,這時一個美女婷婷裊裊地走過來,與這美麗的西湖相映襯。發揮想象力,將自然之美與美人之美相連接,讓學生們體會聯想之美。

二、引導觀察感受美

觀察美,感受美是審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此,著名教育家也有相關的論述,“只要動手去采,隨時都會發現晶瑩的寶石。”在葉老這句名言中,寶石指代美好事物,美好的事物需自己發現并動手去采擷。由此可見,提高學生觀察美、感受美的能力,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種信息,例如插畫。教材中很多課文均有插畫相配,插畫是老師引導學生合理想象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對于涵義豐富的古詩詞。在教學古詩詞時,先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觀察教材附上的相關插畫,并依據插畫進行合理想象,讓學生在圖畫中體驗詩文中的美感。

以張繼的《楓橋夜泊》為例,詩中包含豐富的景物: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城、寺、船、鐘聲等。先讓學生觀察關于這首詩的插圖,插圖中對于落月、啼烏、江楓、漁火、船和寺廟等有著具象的描繪,使得學生對詩中的事物有著初步的認知。并要求學生一一對應插畫中景物與詩中的描繪,加深學生對這些事物的理解和想象。接下來,再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要求學生們選出他們認為最美的三種景物,并闡述原因。這種引導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引導學生將美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審美的高度。事實上,當學生被要求去說明選擇的原因時,一幅關于這首詩的畫面,便會浮現在學生的腦海中,這首詩描繪的美景就會深深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在這樣輕松愉悅的范圍中,學生更能夠感受到古詩詞的精妙之處。

三、繪制彩圖體驗美

將想象美化為創作美,是語文教學中審美導向的最大目的,也是美學教育的最高層次。據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應僅僅停留在想象的階段上,還要擴展到美學創作的境界上。對于具有較強畫面感的古詩詞,可引導學生們依據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圖畫的創作。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展現美體驗美的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表達美創造美的興趣。

如教授李商隱的《樂游原》時,教師在幫助學生們讀懂詩句,理解詩中意境之后,可以從整體引導學生對于整個畫面進行想象,體會詩文中的整體美感。想象一下,傍晚時分,一個老人驅車來到京都長安城東南的樂游原。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余暉,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匆娤﹃枱o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將要結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熱愛生命、執著人間而心光不滅,對樂觀主義精神進行了積極呈現。教師可以聯合同年級的班級以這首詩為主題進行黑板畫報比賽,鼓勵學生將古詩詞的語言化為圖畫,展現豐富的想象力。一邊是詩文,一邊是畫面感極強的圖畫,兩者相融合,別有一番風致,凸顯古詩文的美感。

四、結語

古詩詞的文字意境美感傳神,對古詩詞中的美學元素進行挖掘,以供學生細細品味和鑒賞,提高其美學素養。因此,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激發學生對于這個世界美好事物的眷戀,提高其對美的欣賞和感悟。因此,倡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繼續探索美學價值導向的古詩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美學素養。

[參 考 文 獻]

[1]蘇紅.基于審美欣賞活動的小學古詩教育方法[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第6篇

陽春三月,氣候溫暖,景色宜人。二四年三月十三日,松陽葉子大哥打來電話,邀請我毗鄰的遂昌網友們一起明天去水南巖下村與游玩。機會難得,我欣然應允。據《松陽地名志》記載,該村處南巖山和尚之下得名。位于縣城西屏鎮駐地南1.6千米,人口也不多,只有218人。由下巖下、上巖下和中央村三個自然村組成。一到春暖花開,這是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從各地趕來賞花的游客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寂靜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成為人們踏青賞花的好去處。

二四年三月十四日,早晨四點鐘起床上網,了解時事新聞,聽到窗外淅淅瀝瀝下起雨來。我的心情有點緊張起來,怕天氣不好影響松陽、遂昌兩地網友聚會活動,結果,這個擔心是多余的。天公作美,上午天氣陰轉睛,助我們一臂之力。手機響起,葉子大哥告訴我九點鐘到江濱大公園集合,說道遂昌網友們已乘車出發,正在來松途中。我帶著心愛的兒子一同前往。今天逢周日,不讀書,老是在家悶得慌,活動活動也好,讓兒子下鄉呼吸新鮮空氣,暫時忘卻學習的緊張氣氛??纯词直?,時間尚早,準備工作做好啦,就早一點過去等迎接他們。樂思蜀兄弟也帶著孩子徐嘉謙來啦。等一會兒,葉子大哥、地平線、妮子和遂昌網友幽蘭大姐帶著寶貝女兒及空中客車、冰冰、向日葵也來啦。葉子大哥一聲令下,出發。摩托、轎車齊上陣,風塵仆仆往松蔭溪方向前進。早上風吹有點冷,網友們車子開得飛快,一會兒功夫,就不見啦。我開慢了點,找不到他們,心里著急,趕快打電話聯絡,好在葉子大哥體諒我,在前方三叉路口停了下來,等待我的到來。鄉村路面不怎么好。我這輛女式摩托不好開,有點吃力。越往前走,好像路道到頭啦,忽然,我的眼睛一亮,柳暗花明又一村。炊煙裊裊,白云深處有人家。

現代化交通的工具助陣,車子很快到達目的地——巖下村。到遠近聞名的特色水果村走一直,看一看。我們走進林主任家休息一下,整裝出發,到村邊小山桃林采風。山不高,形似撲鑊。這片桃林約有上百畝。早晨,桃林中的空氣帶著露水的濕潤,空氣甜甜的,村子里靜悄悄的,不知什么地方牛群的哞哞叫聲從花枝中傳過來,在我的耳邊回響。中午走進桃林,便聽到不絕于耳的嗡嗡聲,似一把大提琴在林中演奏,我十分納悶,明明不見人影,何來這悅耳琴聲?進至桃林中,才發現無數蜜蜂在桃花枝頭飛舞采蜜。是它們扇動的翅翼間流出了這美妙的旋律。越往桃林深處走去,這種音樂的聲音也越來越大。聞著淡淡的香味,聽著天籟之音,看著滿眼嫣紅,似乎進入仙境。幽蘭大姐折了一枝桃花,插在寶貝女兒頭上,人面桃花相映紅。我們在村內村外四周漫步。發現村邊周圍都種上了桃樹、梨樹和櫻桃樹,草地上落下一層粉紅的花瓣,將野草都掩蓋了。風從林中吹來,花瓣還在揚揚灑灑飄落,悄無聲息,在我的頭上、身上留下不少,讓我想起時下年輕人新婚時親友們撒著花瓣祝賀的情景。不過,那些彩色紙屑怎能與這富有生命的落英相比?;ò曷湓谑瘡缴?,我只好小心地走著,免得自己將這些美麗的花瓣踩碎了。人們不是常常企盼鋪滿鮮花的道路嗎?我現在就走在這樣的路上哩。山上桃村林遍地,桃花盛開,姹紫嫣紅,紅彤彤的,有紅色、白色、粉色等多種顏色,鮮艷無比?;ㄈ锛t嫩,花葉護佑下含羞地開放。滿山遍野,一片片,紅顏色,好看極啦。網友們走來走去,唱啊,跳啊,歡歌笑語,合影留念。空中客車的手機響,遂昌野菜姍姍來遲。樂思蜀兄弟自告奮勇,騎著摩托趕赴縣城車站去迎接野菜。桃花盛開的地方。幽蘭大姐站在花中笑。你看,她的笑容有多么甜美。

葉子大哥多才多藝,除了工作以外,還是二大特長,那就是攝影愛好加網頁設計,攝影作品屢屢獲獎;網頁設計佳作疊出,有《民政之窗》、《松陽城西社區服務網》等五個網站問世,還擅長圖片編輯。這次桃源采風,他是東道主,不辭辛苦地精心組織兩地網友大聯歡。他的拿手好戲就是拿著數碼相機頻頻為網友們選景拍照,達到最佳角度,最佳狀態,最佳背景拍照,拍出最佳照片,膠卷拍了一卷又一卷,留下無數個美麗的瞬間。野菜站在桃樹邊,用美麗的桃花襯臉,誰說男人不愛美?葉子拍照,發送到《民政之窗》,網友們先睹為快。眾人異口同聲說他交上桃花運。野菜會心地笑啦。年輕人的二大任務是完成學業,找到工作;尋求伴侶,攜手人生。青年男士誰個不善鐘情;妙齡女子誰個不善懷春。光上網,不活動,也不行。友誼在橫向交流中發展,展示善長的一面,認準對象,播下愛的種子,這是多么愜意的美事啊。人生苦短,光立業不成家不行。網友們,你說是嗎?在這里,我想起了崔護那首千古名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碧一ㄉ剑焕閻矍樯剑閭H們的天堂。你看,又來了一對滿面春風的年輕人,上山賞花。那個男子還為女士頭上插花,點綴著,真正成為人面桃花啦。看到他們幸福的樣子,感染了網友們。

巖下村四周群山懷抱,樹木茂密,田野上油菜花金燦燦的,梨樹花白花花的,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總是春。兒子久居城里,對鄉下風光挺感興趣,跑來跑去,興趣盎然??諝庑迈r,景色宜人。網友們在村民林主任家用午膳,吃著鄉間飯菜,喝著綠茶,苦中帶甜,品著村民們自種的柑柚,喝下甜甜的果汁,沁人心脾。妮子特勤快,燒菜、洗碗,家務活樣樣干,嬴得大家的好評,稱贊她是勤快的持家婆。

下午,陽光明媚,林主任自告奮勇為大家做向導,帶我們到南巖山覽勝。葉子大哥為了背大家經過一條小溪,穿上了高筒水靴,使得大家不會粘濕鞋子。從山腳拾級而上,周圍是一片杉樹林,枝葉帶刺,抬頭仰望大山,懸崖峭壁,鬼斧神工,驚險奇觀。空客年輕體格好,爬山如走平地,健步如飛,把眾人甩在后面。我真羨慕年輕人,精力充沛,對什么事情都感興趣,并且興趣盎然。向日葵發現“新大陸”小仙都,石筍挺立,真插云天。周圍怪石林立,奇峰羅列,千姿百態,驚險奇觀。我們站在巨石上拍照,下面是萬丈深淵,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野菜躺在巨石上悠閑地享受大自然的沐浴。大家沿著山間小路慢慢走上去,一路欣賞美景萬千。好不容易走到山項,眼界大開,杜甫詩:“會當凌絕項、—覽眾山小?!庇辛诵碌捏w會,新的意境。空客說山下有個水塘,水質藍藍的,像一顆鑲嵌在大山里面的綠寶石。我俯瞰水塘,萬山叢中一水塘,果然名不虛傳。有山有水,藍天白云,深處有人家。這不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嗎?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林主任說,南巖山上原有座南巖寺,昔日香火旺盛,現已寺無人空,遺址尚在。山石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和尚,有的像北京猿人,有的像駱駝,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幽蘭大姐說此地崇山峻嶺,怪石嶙峋,有點像縉云的仙都。仙都,顧名思義,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滿著仙氣。勾起了我美好的回憶。夢魂縈繞的五彩云,是我的第一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親人。還有名揚天下的名勝——仙都,去過無數次。在這時里,看到像縉云的仙都的地方,觸景生情,激動不已。如同游頤和園時見到園林勝景就像是重回蘇州的留園一樣,久別重逢,別有一翻滋味在心頭。

這次松陽、遂昌兩地網友游巖下,聯絡了感情,加深了友誼,溝通了感情,留下了美麗的瞬間。再見吧,遂昌網友,如果有機會,歡迎你們再來松州旅行。我們歡迎你。在松陽車站告別時,我想起了大詩人李白的詩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網友們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寶貴時間聚會,來的都是客。這能不讓我們感動萬分嗎?是的,友誼金貴。祝愿兩地的網友們友誼天長地久!

第7篇

又到陽春三月,有人說鄰縣有去處,農家“三餐一宿”五十元。我不信,世上哪有這等美事,在家人的鼓動下,我心動了,不過我去的目的卻有所不同。

出發的那天中午,本想是天高云淡的日子,天卻不作美,風起天變,是乎要下雨,我差點退卻了,還是家人的堅持,讓我堅定了信心。我本想自駕游,可家人卻偏要去坐火車,后來我一想也可,這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旅游方式。

火車是慢車,要午后才開,這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吃飯。到起點站,大家集體買車票,5元錢一張,很便宜,火車還未進站,大家就迫不急待地等在站臺門前,把路口擠得水泄不通。象小時候坐火車一樣,害怕錯過了班車。其實我們只管坐等在候車室,車到站了,站臺服務員會主動來叫我們的,也許這是很久沒有坐過火車的緣故,那種急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車進站了,站臺前門開了,大家都往前擠。我發現趕火車的多半都是一些上了年歲的中老年人,他們背著旅行包,手里拿著茶杯,一幅外出旅游休閑的樣子,讓人好生羨慕。好在我也是這個隊伍的一員,我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集體外出去感受那休閑娛樂的日子了,這次大家一起坐火車外出,也許會別有一番風味。嗚——,火車在大家的期待中動了起來,窗外的萬物也開始動起來了,久居這個喧囂繁雜的城市漸漸地淡出了我的視野,我仿佛從這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一下子穿越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在淡淡的陽光下,窗外的原野空際無邊,片片山林、塊塊農田、阡陌小徑,在眼前一閃即過,看見那農田里干活的小伙子,仿佛就是曾經的我。

我感覺到了外出帶給我的輕松,這里的空氣沒有塵土,這里世界沒有紛爭,這里的心情沒有煩惱,只有火車鐵軌的磨擦聲音,只有大自然清欣的綠,只有車上旅客們的歡笑聲。我和家人也融入了到這個快樂了隊伍中,與大家一樣盡情地享受著這段火車之旅?;疖嚿系某丝筒欢啵孟笾挥袕氖及l站上的旅客,稀稀落落的,也正是我們的到來,才彌補了這趟火車的空白,要不然的話,很可能是空無一人。我們向列車員打聽,這趟車為什么人這樣少,他解釋說,車是才開通的,慢車次,每個站都要停,但為了服務當地的老百姓,他們新增加了這趟班車。是啊,在這個火車大提速的時代,既要適應經濟的高速發展而提高速度,也要帶給普通老百姓慢車的方便與享受,讓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福澤。我們的火車之旅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的旅程中結束了,大家在意猶未盡中下了車。

下車的地方叫柏林站,也許是因為這里的柏樹多而得名,我沒有去探究。路人告訴我們,這里就是我們要到的目的地的山腳下。大家開始興奮起來,抬頭望望,眼前山并不是很高,在我們的映象中這樣的地方并不少見,我感到有點失望。難道他們所說的地方就象這個樣子嗎!我寬慰著自己,不會不會。上山的路很窄,鋪了一層石板,路的兩緣雜草重生,雨露未盡,山中的天氣還有點冷,不見太陽,空氣中彌漫著惡臭,這是叢林里腐爛的樹葉散發的味道,看來這里在昨晚剛剛下過雨,也許這是山上雨后特有的味道吧。我正埋怨這里的天氣,走了大約十多分鐘,有人說到了,我們一看這不就是一家農民的房子嗎,與我們當地的農家沒有什么兩樣吧!只見農房隱臥山腰,背靠竹林,視野開闊,山下盡收眼底,也還算是個好地方。

出來迎接我們的是一個中年女人,臉黃黃的,穿著樸實大方,說話大聲,沒有想象的山野村姑文靜好看,但看得出,她那舉動讓人親近,讓人可信。我帶著一股好奇的勁兒,首先到了她們的廚房去打探,農家的老老少少都在里面忙碌著,廚房雖然有點亂,但還算干凈,里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農家菜,有胡豆,血皮菜,竹筍,耳子,窩筍,豆花,臘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菜等。我試著問,這就是我們的晚上吃的嗎,里面的人微微笑道:“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種的或在山上采摘的”,說話中,我看得出他們的眼神里顯露出一種自豪。從廚房里出來,我們又到住的地方看了看,樓房有兩層,客房為兩人間或三人間,有帶衛生間,有不帶衛生間的,浴室齊全,唯一與城市賓館不一樣的就是沒有電視。但又一想這里是山間的農家,為什么要要求與城市的賓館一樣呢,也許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吧。一路的疲勞并沒有減退大家好玩的激情,我們中有的一到到這里,便邀約了幾個玩起撲克來,他們喉著,叫著,全然不顧周圍的人們的感受,他們好似要發泄什么,盡情地說笑著。

我和家人對玩牌并沒有興趣,想去探尋一下大山深處的風景,于是便出了農家,往屋后山上走,一條公路,蜿蜒曲折,我們一路蛇行前進,公路兩邊,竹海茫茫,松濤陣陣,遠處云霧繚繞,好似又回到了早晨。向上看,山頂仿佛就在頭上,其實不然,要想爬到最高處,得翻越好幾座山。我們有點灰心,因為怕天色晚,迷路,正當我們在猶豫之際,前面豁然開朗,一座石牌方,上面書有石筍山風景區字樣,這里就是有名的重慶永川石筍山風景區?;叵肫鹪谖襾磉@里之前,沒有人向我提起這里就是個風景勝地,大家慕名的就是這里的農家之地,原來最終的目的就是想目睹一下這座石筍山的真容吧!

穿過牌方,我們游山的興致更濃了,剛走不到一百米,見兩山之間,有一汪池水,水深而藍,藍不見底,兩山翠松倒映,蒼穹反罩其中,不得不說此地為一處絕佳的美景,也許是這里精明的人為了讓其美名遠揚,更是杜撰了一個美女沐浴的傳說,便把此處稱作孔雀湖吧!湖景醉人,令人心曠神怡,我禁不住呤詩一首:孔雀湖水藍又藍,慕名睹身真又真。美女沐浴是虛幻,往來游人源不斷。游罷湖水,一路人叫我們往湖水源頭方向前行,老遠就見一碩大的“佛”字刻在一石壁上,讓人頓生敬畏,有乾誠信佛者,不免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辭。沿石壁后小石階而上,有一小溪由山澗傾流而下,清澈見底,水聲潺潺,長年不斷。也許這就是這座石筍山的靈氣所在吧!此時,林外天氣有了變化,昏昏太陽出來了,頭頂上的點點陽光灑落而下,照在我們的臉上、身上,讓我們頓感一絲暖意。此時我突然想起了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惜我們是在下午,沒能體味到這里的晚景。石階往密林深處延伸,越來越陡,越來越直。猛然間,我們發現,一座直立的山峰橫亙在我們面前,山際有一天階直通山頂。看此景,莫非此處就是男石筍山吧,。為了一探究竟,我突然有了攀頂的沖動,心想在那里一定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墒亲屛覀冇悬c犯難的是與我們同行的家人望而卻步,她們被眼前山峰巍峨險峻嚇住了。無賴,只得叫她們在原地等候,我們幾位男士只身前行。上山的路比我們想象的要陡得多,剛爬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就有點氣喘吁吁了,而且不敢往下看,腳還有點發抖,正在進退兩難的時候,一人則說無限風光在險峰,要想欣賞這里的美景,不到最險要的地方去就不會有收獲的。是阿,都快到頂峰了,我們不能放棄。也許就是這句話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我們完全忘記了艱難,腳一下子有勁了,在不知不覺中便登上了山尖。山頂上,我看見了一座寺廟,看到了山的全景,發現了踩在腳下的山峰的確象是雨后破土而出的筍尖。我終于明白了這里為什么取名石筍山的來歷了。原來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就是在這座山里,有一對情侶,他們從小青梅竹馬,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一惡霸上山搶親,少女為追求幸福,堅決不從,憤而投湖,后來男子也憂憤而死,二人便化成了兩座山,遙相呼應,便有了現在的男石筍山與女石筍山,那山下的孔雀湖便是美少女每年的六月要到湖里沐浴而得名。這是寺廟里的一位老婆婆告訴我們的。聽罷石筍山的傳說,我的目光不得不轉向她,看起來已接近八十歲了。在這山上,她又是怎樣上來的,且長年守在這里,最讓我感動的是,她給了我們水喝,她說我們上山渴了,水是生命之源,幸福之源,我們問她水是怎樣弄上來的,她說是背上來的,我很是感動。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是我們的乾誠感動了她。我沒有聽出老婆婆的話意,但我感覺得到,這位老婆婆很善良,她或許就是那位美少女的化身吧,她要在這里守一輩子,而在這古稀之年,她要把美好留給了人間。

天色已晚,我們惦記著山下的家人,下山的時候,我們感到了一絲輕松。當我們回到農家的時候,農家的主人早已擺好了飯菜。那天晚上,我們幾個男士還喝了酒,一個女子也加入了進來祝興。桌上的菜,看起來油葷很少,很樸實,沒有大魚大肉,但我們吃起來很香,很甜,也許那一晚是我在外面吃得最飽的一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覺,同桌的人都有同感。難道是飯菜便宜的原因嗎,可是我們這一群人也不在乎這一點,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那個黃黃的女人又端菜來了,一道野菜,說怕我們不夠吃。我有點詫異,就那么一點錢,她們還要給我們上菜。我開始又注意到了她那可親可信的面容了,聽到了她自言自語地開口說話,大家吃好,就是菜簡單了一點。

第8篇

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目標:

1、弄清高考要求,闡釋考點

2、鑒賞用詞之妙、思想情感、表達技巧

3、分類別鑒賞:送別詩、寫景詩、詠史詩、詠物詩

4、十大置疑角度

5、做題指導

時間:10課時

步驟:

第一節考點明析、歷年高考盤點

導入:

相傳,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

一字,說出詩眼。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

坡認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毙∶梦⑿Φ溃骸昂檬呛昧耍圆粚偕掀?。”一旁的黃山谷

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逼?、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

稱妙。

這樣一改究竟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拜p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唯

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相宜,顯得和諧,并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

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

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

中國是詩的國度,一提到詩歌,我就情不自禁地想抒情。但到了高三,卻沒有了抒情的激情。以應試為目的的鑒賞與以單純獲得美感,獲

得藝術享受為目的的鑒賞的區別。

應試與素質并不必然矛盾。詩歌鑒賞純粹走應試的路子行不通,必須建立在對大量詩歌的感悟理解上。而要在短期內迅速掌握詩歌鑒賞的

方法,理解詩歌,首先必須設法使自己進入古典詩歌的情境之中。要進入情境之中,就必須了解古典詩歌的基本特點,表達范式,相關的

背景,以及起承轉合等詩歌的基本常識。

一、考點要求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考點闡釋

1.鑒賞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2.鑒賞作品的語言包括準確理解有關詞語的特定意義、比喻意義、隱含意義、暗示意義;還包括準確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

;賞析詩歌語言描繪形象、表達情感、創造意境的藝術效果。

3.賞析表達技巧包括比喻、比擬、借代、夸張、互文、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語、反復等修辭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

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征、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塑

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表現技巧。

4.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包括概括主旨,簡析作品的政治意義、思想意義、人生意義,賞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指出局限

性。

三、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題目有何特點

明確:盤點一、歷年的古典詩歌高考試題均選自唐宋詩詞,具有經典、規范的特點;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觀題和主觀題,且由客觀題向主

觀題轉化;

盤點二、歷年的高考試題均是近體詩,且大多數是短小精悍的絕句,沒有一年選古體詩或其他形式的詩歌;

盤點三、選材應力避兩點:1、家喻戶曉的作品不選,以免給猜題押題者提供機會;2、艱澀冷僻者也不予考慮;

盤點四、鑒賞的詩歌均選自課外。故閱讀相當數量的課外古典詩歌是做好鑒賞題目的前提。

四、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題目集錦

〖1994年·全國〗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995年·全國〗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996年·全國〗元曲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東。

〖1997年·全國〗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題君山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1998年·全國〗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們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1999年·全國〗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露聯拳靜,船尾跳魚拔刺鳴。

〖2000·全國〗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001·全國〗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2002·全國〗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003·全國〗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2000春季高考〗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2001春季高考〗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002春季高考〗村行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興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2003北京高考〗江樓舊感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2004春季高考〗新沙陸龜蒙

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蓬萊有路教人到,亦應年年稅紫芝

2004年全國高考詩歌鑒賞試題匯集——

之一: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吉林、黑龍江、四川、云南)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

留晚照。

[注]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之二:2004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

1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秋思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

情感?答:

之三: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廣西、海南、、陜西、內蒙

1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

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之四: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之四)青海

16.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江城子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異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惺继K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臺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答:

之五: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北京卷)

12.讀下面的詩,完成①—②題。紅梅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拭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①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

感。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D.“酒暈”旬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②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起裝點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

開放。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

操。

13.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

,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

之六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天津卷)語文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聽蜀僧濬彈琴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響入霜鐘③。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注:①綠綺: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鐘:《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種,霜降而鳴。

(1)詩的第二聯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了什么?答: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答:

之七: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重慶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東溪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于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

。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并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

(2)體現的思想情趣:

(3)如何體現的:

之八: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l)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意境。

(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

見。

之九: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福建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

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答:

之十:2004年高考語文湖南省試題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根據提示,賞析第四句。聽鄰家吹笙郎士元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這是一首頗具特色的聽笙詩。笙是一種由多根簧管組成的樂器,其形參差如鳳翼,其聲清亮如鳳鳴,故有“鳳吹”之稱。傳說仙人王子喬

亦好吹笙作鳳鳴,此詩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寫宛如鳳鳴的笙曲似從天而降,極言其超凡絕俗?!案舨氏肌比?,不直接描摹笙聲,而說笙聲來自彩霞之上,通過想象中的奏

樂環境之美,烘托出笙樂的明麗絢爛。

第二句,緊承上句,寫詩人對笙聲實際來源的懸想揣問。笙聲奇妙,引得詩人尋聲暗問。這一句不僅點了題,同時也間接地表現了笙樂的

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來,但詩情產生了跌宕。一墻之隔,竟無法逾越,咫尺天涯,頓生“天上人間”的悵惘和更加強烈的憧憬,從而激發

更為絢麗的幻想。

第四句,

之十一: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湖北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來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臨長江。此詩或題《江南意》。

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么?解釋第三聯的意思,并分析情

與景的關系。答:

之十二:2004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

16.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1)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

(2)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

理由。答:

之十三: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江蘇卷)

16.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征人怨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答:

(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

之十四: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遼寧卷)語文試題

16.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蝶戀花蘇拭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2)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么?

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

之十五:上海卷

(四)閱讀下面的詩和對聯,完成第16—18題。赤壁杜庠①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②。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③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礬鷗鳥滿煙蕪。

[注]①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②舳艫;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樣子。③曹瞞:即曹操。

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

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

16.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17.對聯中的“周郎一炬”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說一事;“蘇子兩游”與上面詩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說—事

18.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

附:參考答案

之一: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吉林、黑龍江、四川、云南)

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后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

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

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

現得淋漓盡致

之二:2004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

16.(6分)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

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之三: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廣西、海南、、陜西、內蒙

16.(6分)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

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之四: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之四)青海

16.“水無情”明寫落日余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翱?/p>

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

本詞同第三冊李白的《越中覽古》的主旨相近,應不難作答。

之五: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北京卷)參考答案

12、1.C2.A

13、(5分)

第一問兩個要點。①贊揚的理由是,寫梅花、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了神韻、精神品格、內在特點;②批評的理由是,石曼卿《紅梅

》詩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僅作了外形描寫。

第二問3個要點。①“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②“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月風清欲墜時”,寫出了

白蓮的素潔、清雅;③“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征,未見紅梅的精神品格。

之六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天津卷)語文參考答案

16.(6分)(1)“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動作、技藝)“萬壑松”寫出了琴聲的音樂效果。

(2)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②寫出了作者沉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之七: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重慶卷)

16、(6分)(1)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閑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贊美。(3)能結合景(

“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閑意”“無丑枝”)加以分析即可。1

之八: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16.(1)“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2)開放題,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強不息”的要聯系“落日心猶壯”,答“怨憤”的要聯系“不必取長途”

之九: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福建卷)

16.“涼”?!皼觥弊旨葘懱鞗觯謱懶木车墓录牛ɑ蛐臎觯?。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之十:2004年高考語文湖南省試題

16.寫詩人尋訪不得之后的想象;與首句呼應,仍然從奏樂環境著筆;通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歡快;一個“疑”

字,寫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覺;以視覺意象寫聽覺感受(通感),別具一格。

之十一: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湖北卷)參考答案:

16.兩字各有其妙,因此說哪個字都不能算錯,只要能把妙處體會得比較準確就行。說“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

漲而與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說“闊”字更好,因為它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所以視野十分開闊的

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如果有學生說兩個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處都體會得比較準確,也應給分。

之十二:2004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

16.(6分)①“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

②游子思歸鄉: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

歸鄉無期,更添愁苦。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

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之十三: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江蘇卷)參考答案:

16.①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②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

酷寒,怨景色單調。

之十四: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遼寧卷)語文試題答案

16.①“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

②“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只答“繞”字好或“曉”字好,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只從字音角度來比較“繞”與“曉”的,言之成理,給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

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兩種,答其中一種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

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

意境開闊??傊?,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

②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不乏暖意,但卻是

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

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

情,并非曠達之語。

每種答案,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語言通順,給滿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

理即可。

之十五:上海卷

16.對仗(或:對偶)

17.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18.從角度、內容、語言三方面綜合考慮(五)

第二節鑒賞用詞之妙

一、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

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懂得詩歌對語言的變形。這是詩詞鑒賞的基礎。同時,也是高考詩歌

鑒賞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當然也是語言的藝術。詩歌藝術分析的依據首先就是語言。嚴羽說“詩有別材”,其實,詩也有“別語”。詩歌

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中國詩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詩,一首詩里面的詞語數量并不多

,蘊含的意象卻非常豐富。要借助非常儉省的語言外殼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還要符合音韻的需要,詩歌非對語言作出變形不可。實際

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說話的語言來做詩,如果有的話,也是可笑的打油詩。(靜夜思是個例外吧!)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

下藝術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

1、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

要詳加分辨。例如:何遜“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王維“下馬飲君酒”(《送別》王維)、“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王維)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保ā镀粕剿潞蠖U院》)、王昌齡“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蔣捷“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我們的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作動詞,且

一作就作的鮮活生動,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

“一枝紅杏出墻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后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寫出了形態,想那梅子從青青小小的羞澀,到黃黃

肥肥的圓甜,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陨细骶渲械摹鞍怠?、“飲”、“冷”、“悅”、“空”、“淡”、“綠”、“紅”

、“綠”、“老”、“肥”,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

力、感染力。

2、注意詩詞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聯想去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

金開誠先生指出:詩詞賞析始終離不開一個“想”字。吳世昌先生也說,讀詞須有想象。在詩詞鑒賞中,根據詩詞所規定的“再造條件”

進行再造想象,可以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還原詩歌的場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這是詩詞欣賞的必要環節。詩詞的省略跟意象的

組合有關。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種題目。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

山中,云深不知處?!泵髅魇侨瑔柎?,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對話,作者采用答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這就有如電影里蒙

太奇手法,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鏡頭之間留下大量的空白,讓我們的讀者根據生活的邏輯、經驗的積累、自身的

修養去補充完善。

其實,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組合,借助了漢語語法意合的特點,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

用的詞語。例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

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后,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了。"月"和"驚鵲",

"風"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的。)“秦時明月漢時關”、“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詩人擺脫常境,不用“我們兩人當年相會”之類的一般說法,卻拈出“一杯酒”三字。

“一杯酒”,這太常見了!但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沈約《別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蓖蹙S《送元二使

安西》云:“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杜甫《春日憶李白》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故人相見,或談心,或論文

,總是要吃酒的。僅用“一杯酒”,就寫出了兩人相會的情景。詩人還選了“桃李”、“春風”兩個詞。這兩個詞,也很陳熟,但正因為

熟,能夠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用這兩個詞給“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會之樂表現出來了。

再試想,要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和別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詩人卻選了“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抒寫?!?/p>

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和飄泊,杜甫《夢李白》云:“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薄耙褂辍?,能引起懷人之情,李商隱《夜雨寄

北》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痹凇敖倍牎耙褂辍保透黾邮捤髦??!耙褂辍敝畷r,需要點燈,所以接著選

了“燈”字。“燈”,這是一個常用詞,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首創,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聯綴,就能激發讀者的一連串想象:兩

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之久!、陸游的《書憤》“樓船夜雪瓜

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又如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部是名詞的連綴,“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

卻有一種內在的深沉的聯系,似離實合,似斷實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創造的可能。杜牧《過華清宮》后兩句:“一騎紅塵妃子

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薄耙或T紅塵”和“妃子笑”之間沒有任何關聯詞,直接拼合在一起??梢哉f是“一騎紅塵”逗得“妃子笑”了;

也可以說是妃子在“一騎紅塵”之中露出了笑臉,好像兩個鏡頭的疊印。兩種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確切。詩人只是把兩個具有對

比性的意象擺在讀者面前,意象之間的聯系既要你去想象、補充,又不許將它凝固起來。一旦凝固下來,就失去了詩味;而詩歌的魅力,

正在詩的多義。再如歐陽修的《蝶戀花》:“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薄伴T掩”和“黃昏”之間省去了聯系詞,可以

理解為黃昏時分將門掩上,也可以理解為將黃昏掩于門外,又可以理解為,在此黃昏時分,將春光掩于門外,或許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

正有一個關門的動作,時間又是黃昏,這個動作就表現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悵。

二、值得注意的字詞

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詩僧齊己寫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

枝開?!编嵐葘ⅰ皵怠备臑椤耙弧?,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

為“一字師”。王駕寫《晴景》一詩:“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蓖醢彩摹帮w來”為

“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側寫妙筆才能令人真實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容。王安石“春風

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

,盡人皆知。一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寫出來了,一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這些是

詩人的獨特感受,寫出了這種獨特感受,不論是情景交融,詩人把他的感彩著到景物上去也好,詩人寫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態也

好,都是有意境的。杜甫詩句:“四更山吐月,殘夜月明樓?!薄懊鳌弊质切稳菰~用如動詞,使畫面富有動態,更妙的是“吐”字(同學

們自己體會?。┨撛~用得好,也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的美學效果。杜甫有詩云:“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

梁?!比~夢得評道:“遠近數百里,上下數千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呑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于言外。

1、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例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例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蒸”、“撼”具有夸張色彩。

例4: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郊興》王勃)

看這句詩,“濕”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尋常,王勃寫春雨,雨下的時間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沒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

更見滋潤,所以說“花光濕”,這個“濕”字極為確切。這個“光”字顯得花有精神,所以說“光”字有情。風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

影清疏,一個“疏”字,顯得日光從葉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樣子寫出,又顯得有詩情,用字盡妙于此。

2、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

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曰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例3:閨中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前兩句寫經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

: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一個“忽”字將這種情

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3、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1)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其一》劉禹錫)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2)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

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

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p>

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奔t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序匆

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就是抓住單一色彩表現的詞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薄皶詠碚l染

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又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揚州慢》姜夔)紅藕香殘

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杜甫)

(3)數量詞:數量詞大約和講究概念與邏輯的數學、物理有某種密切的關系,因此,從文學特別是詩歌的角度來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

。其實不然,優秀詩人的筆就仿佛是童話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綠洲的魔杖,那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卻可以產

生豐富雋永的詩情。過去有一首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永不見?!扁仔拧缎@賦》中的“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把僧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枝開”,改為“一枝開”,齊己因此而拜鄭谷為“一字師”,這

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了,不必贅述。據元代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記載,張桔軒有詩云“半篙流水夜來雨,一樹早梅何處春”,元遺

山認為既指明了“一樹”,就不能又說表疑問的“何處”,同時,一樹梅花也絕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樹”改為“幾點”,“幾點”本

身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但用在這里描繪逐水而流的梅花,卻符合生活的真實,也使全詩氣機流暢,韻味平添。

(4)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盛

唐詩人善于運用虛字,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為減色,歐陽

修《晝錦堂記》首句本為“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遞走后飛騎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因此而使文義

大為增光,那么,從上面所引的詩例中,我們就更不難領略詩詞中煉虛字的美的消息。

三、檢測練習

下列詩詞中加點的字各有其妙處,請加以鑒賞分析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

4、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6、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8、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

1、“直”寫出烽煙之勁拔、堅毅,“圓”給人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這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詩人真切的感受

,把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寫出明月從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動感,準確傳神。3、“蒸”寫出

湖面的豐厚的蓄積,仿佛廣大的云夢澤都受到洞庭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4、“低”寫出人在舟中仰

望天空的獨特的視角,非常準確?!敖弊謱懺铝练路鹨矞厝狍w貼,善解人意,來安撫詩人那顆孤寂的心。5、“轉”表明山色愈來愈深,

愈來愈濃,山是靜止的,但憑顏色的漸變就寫出它的動態來?!叭铡奔础疤焯臁敝?,水是流動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覺它始終如一

的守恒。6、“盡”與“閑”把讀者引入一個寂靜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清苑县| 孝感市| 通榆县| 永定县| 洛宁县| 苍梧县| 贺州市| 三穗县| 松桃| 西盟| 文山县| 个旧市| 岑溪市| 龙海市| 开原市| 大同市| 银川市| 织金县| 四会市| 平度市| 苏尼特右旗| 友谊县| 抚松县| 巴里| 富平县| 荆州市| 绥芬河市| 黎城县| 马龙县| 黄冈市| 称多县| 绥德县| 榆林市| 鄂托克旗| 松溪县| 乃东县| 进贤县| 嘉义市| 太湖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