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8:53: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挖筍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盼望著,盼望著,我們班一年一度的親子活動終于到了。在星期一的時候,老師發下了星期六我們一起去富陽蔡家塢親子活動的單子。
在那天我們可以爬山、可以挖筍、可以自己親手造紙、還可以和同學及爸爸媽媽一起玩游戲等。我心里暗暗高興。
我期盼著那天能夠快快到來。我想象著那天在那郁郁青青的山坡上開放著燦爛無邊的杜鵑花、想象著那破土而出的筍芽歡迎著我們的到來、想象著我們用胖乎乎的小手神奇的制造出一張張光滑而又平整的紙。還想象著我們在春光明媚桃柳爭艷的郊外,我和爸爸一邊欣賞無邊的美景,一邊談古論今、談詩論賦,那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想象著、想象著……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忽然我想到了在星期六我還有英語課,想到這兒,我的心情就象從天上掉到了地下。英語是我最喜歡,親子活動也是件快樂的事,我真是難以選擇,我猶豫著,我思考著,真討厭的興趣班,如果不上興趣班那多好哇!這時我的鼻子酸酸的。這時我想起我爸爸經常跟我說的話:“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要讀書”還是學習重要,于是我選擇了學習,放棄了這次的親子活動。
在星期六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說我又進步了,我的心情比去親子活動還要高興。
(家長注:4月16日是孩子班級去富陽蔡家塢親子活動的時間,因為我們讀興趣班沒去,老師要求寫關于親子活動的作文,于是孩子寫了這篇作文。)
杭州市省府路小學二年級:顏鋮濤
關鍵字:課改 教學 獎勵 興趣 法制
一、巧設導語,激感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教學信息中最先發送的導語,是調動學生情感的突破口。好的導語如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高度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火花,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十分注重對新課導入的設計。教學時教師應根據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或激情談話,或沉郁鋪墊,或新舊串接,把學生帶入新鮮的情境中,推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欲望。比如在教學《春》一課,我連續發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呢?喜歡春天的什么?能生動描繪一下嗎?以此形成學生暢說春天的熱烈氛圍,激發愛春情感,導入新課。這樣,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而創設的能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有時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用各種方法創設一種符合課文內容的情境,使學生似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讓學生與作者能夠產生在情感上的“親”,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做到入境悟情。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動展現情境,有音樂渲染情境,有畫面再現情境,有感人故事喚起情境,但我們必須注意到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認識水平去考慮創設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適時進行獎勵
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的產生源于積極的學習勁頭,積極的學習勁頭源自學習信心,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耐心、細心地為他們講授知識,要本著一視同仁的態度為每一位學生服務,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效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的發言機會,對于學生的回答要以鼓勵為主,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糾正,但是要從大的方向上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擁戴,這樣才能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尊重每一名學生,維護他們的榮譽與地位,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確保他們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聽講。在課后,老師也同樣要多加鼓勵,尤其是成績相對落后的的學生更要鼓勵。俗話“重獎之下,必有勇夫”。現在的學生在學校最喜歡得到老師的獎勵,尤其是小學生。有些同學喜歡精神獎勵,有些同學喜歡實物獎勵。獎勵的形式和獎品可多樣范圍,也可一次一次擴大。這樣的話,在以后教學中,學生不但沒有了心里負擔,反而個個會搶著回答問題。所以獎勵也會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的興趣和勇氣。
四、滲透法制教育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如在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中引導學生分析課文重點句:“什么都沒有——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的含義時,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有什么含義?讓你想到什么?師生共同討論后師向學生拋出保護動物、保護環境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面對慘痛的教訓,我們該怎做?教師簡單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師生條例》的第二十一條:“禁止毀林開墾、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為”;第二十九條中的“采伐森林、林木作為商品銷售的,必須納入國家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但是,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個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的內容學習,緊扣“我該怎么做?”這一話題,讓學生增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夺烎~的啟示》一文中,講述了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但是沒有到允許釣鱸魚的時間,后來在他爸爸的教育下,把釣到的大鱸魚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在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讓學生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他父親話語的含義,使學生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讓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
五、多媒體教學促進讀寫結合
以“讀”促“寫”,進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習作需要,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創設習作情境,提供習作材料,促進讀寫結合。由于學生生活的范圍狹小,又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寫作文時無話可說。計算機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文聲像并茂的寫作素材。這些豐富的寫作素材,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計算機有利于學生認知,有利于發揮每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每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學生還能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可提高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在情感上和行為上都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進而在規定的時間內使學生獲取最多的知識,優化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充滿活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語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標,推動語文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