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5: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學發光免疫,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TP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4-0049-01
近年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備受人們的青睞,主要是因為此方法具有高靈敏度、強特異性、廣適用面和設備簡單等特點。在臨床醫學、食品藥物等領域,此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抗原與抗體間的識別。生物分子的體積大、擴散率比較小,所加之對識別微電具有空間阻礙作用,所以受到傳質速率和反應動力學控制的免疫反應速率一般都會比較低。傳統的免疫分析方法需要的溫育時間比較長,大大限制了樣品測試的通量和適用范圍。所以為了縮短免疫分析的時間,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擴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應用范圍。
一、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化學發光分析是一種利用化學反應產生的輻射光的強度來進行物質含量確定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是化學發光系統和免疫反應的完美結合,主要是利用化學發光的相關物質對抗體或者是抗原進行標記,等到與需要進行測定的抗原或者抗體反應之后,再利用分離游離態化學發光物質的方法,使得加入到化學發光系統中的其他相關物產生化學發光,然后進行抗原或者是抗體的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檢測。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中,主要使用4類標記物,分別是異魯米諾及其衍生
物、過氧化物酶和堿性磷酸酶、魯米諾和吖啶酯衍生物。在目前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中,以酶為標記物的化學發光是應用的主流。常用的標記酶是堿性磷酸酶和辣根過氧化物酶。利用酶來做標記物主要是因為酶具有相應的化學發光底物,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
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中不可避免的會利用到標記技術,而標記技術是現代免疫分析的關鍵性技術之一。新的標記免疫分析技術,在目前的社會諸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展示了非常不錯的發展前景。在實際標記技術的應用中,納米技術廣泛的用于生物標記,主要是因為納米粒子具有非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信號放大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量子點就是一種半導體納米顆粒,所以在發光免疫分析法中被大量的使用。
二、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的應用
(一) 快速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
傳統的免疫分析方法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由于時間的延長往往會導致免疫試劑吸附在管道的內壁上,這樣就會造成不同測定間的信號交叉,對于測定結果的準確度具有嚴重的影響。為了實現免疫分析的高通量,克服傳統方法的不足,可以通過利用外場的驅動或者是利用溶液來進行有效混合策略,以此來達到加快抗原或者是抗體等大分子的傳質速率。在實際中,還可以通過提高整個反應體系的溫度來進行免疫反應動力學的加速,這樣也可以實現快速的免疫檢測。
在提高傳質速率的方法選擇上,主要有四種備選方案,分別是改變電滲流、超聲波驅動、電磁攪拌和電場驅動。通過這種提高傳質速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實現快速檢測,一般在3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檢測工作。除去提高傳質速率的方法,外力驅動的加速也會提高檢測,在實際應用中,利用外力驅動的加速效果,可以在16分鐘內完成整個測定分析工作。
(二) 多組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
多組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也是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的一種重要應用。在單個的分析流程中,同時實現多組分的檢測,具有的優勢非常顯著。利用這種方法,不僅所需要的時間短、樣品的消耗量比較少,而且分析的通量高,分析成本整體較低。這些優勢都是免疫分析長期追求的目標,也是未來免疫分析的發展研究熱點。多組分免疫分析模式主要有兩種實踐模式,分別是:多組分同時檢測模式和順序檢測模式。在實際應用當中,同時檢測模式往往會與空間分辨技術,還有陣列檢測器同時進行結合檢測,而順序檢測一般是在同一個時間期限內對多個組分進行分別檢測。近年來由于安培免疫傳感器陣列在多組分免疫分析中的廣泛應用,多組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方法獲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多組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的廣泛使用得益于其他技術的長足進步,也就是說多組分化學發光免洗分析的發展要建立在與其相關技術的發展基礎上,所以這種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三) 高靈敏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
從過去的實踐經驗中得知,現有的檢測手段其靈敏度和特異性都不是很理想,所以選擇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越來越重要。納米技術快速發展和在檢測中的應用為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高靈敏度提供了可能。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納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信號放大的功效對于高靈敏免疫分析方法的構建非常有幫助。
通過研究發現不同粒徑的納米粒子可以增強魯米諾過氧化氫體系的化學發光 ,在試驗中,38 nm 粒徑的納米粒子的增強效果最為顯著。通過實驗,合成的特殊形狀的不規則金納米粒子,對魯米諾過氧化氫化學發光體系的催化活性是普通納米粒子的100倍。在試驗中,將抗體固定在不規則金納米粒子表面后發現,會形成夾心免疫復合物,這中復合物對于信號的放大,其效果更加的顯著。也正是通過試驗得知,將納米粒子廣泛應用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中時,由于其信號放大的效果顯著,測定分析的敏感性和準確度顯著加強。
三、發展與展望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在目前的生命科學領域、食品、藥物的測定等方面被廣泛的使用,而且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測定范圍和深度肯定會逐漸增加。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其本身就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靈敏度較高、測定速度快等突出的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這些優勢會被充分的利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的適用范圍也會更加的廣泛。再者,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與技術的進步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未來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相關的技術會得到不斷地改進和發展,這對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助推力。
結束語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因為其優勢突出所以在目前的各個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實際應用中,一定要不斷的加深對此方法的認識深度,不斷地提高利用此方法的技術,使這種技術更好的為現代的測定工作來服務。
參考文獻
[1]汪晨,吳潔,宗晨,徐潔,鞠合.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與應用進展[J].分析化學,2012,01:3-10.
[2]金茂俊,邵華,金芬,王靜.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應用[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2,02:42-46.
[3]金茂俊,王靜,楊麗華,杜鵬飛,邵華,金芬,王珊珊,佘永新.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4,03:840-845.
[4]肖勤,林金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2015,06:929-938.
關鍵詞梅毒;化學發光法;膠體金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抗體(又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常見性傳播疾病之一。其臨床病程漫長,臨床表現極為復雜,幾乎可侵犯皮膚粘膜,晚期侵犯內臟器官。實驗室可以通過檢測血液中的非特異性抗體和特異性抗體[2],判斷是否感染梅毒螺旋體。現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膠體金法檢測19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標本,結果報告入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標本來源
經病史、臨床癥狀及血清學實驗確診的梅毒患者的血清標本190例。
1.2 試劑
科美CHEMCLIN6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試劑是由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盒,(膠體金法)梅毒螺旋體抗體診斷試劑盒是由廣州萬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1.3 方法
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和膠體金法嚴格按照說明書對190例確診標本進行檢測。
1.4 結果判定
化學發光免疫法的結果判定:臨界值=2.1×N(N為陰性對照RLU的平均值),待測樣品RLU值≥臨界值,判定為陽性,待測樣品RLU值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如下(見表1)
3 討論
梅毒的實驗室診斷常依靠血清學檢查,當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3~6周后可檢出兩種抗體,一種是針對螺旋體抗原的抗體,另一種是針對非螺旋體抗原的抗體。
膠體金法采用純化重組基因的梅毒抗原,以膠體金作為指示標記,于硝酸纖維素膜上進行反應,以雙抗原夾心法原理快速定性檢測血清中的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本組膠體金方法對Ⅰ期梅毒的陽性率為90.6%;Ⅱ期梅毒的陽性率為100%;潛伏梅毒的陽性率為33.3%。因此膠體金法對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濃度過低時會產生假陰性反應,但是此法快速簡便,結果容易觀察,適用于臨床急診標本。
化學發光免疫法是采用一步法雙抗原夾心免疫分析模式,屬于梅毒螺旋體抗原結合實驗,使用多種TP特異性蛋白抗原制備固相抗原,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相同蛋白作為標記抗原,與樣品中的梅毒螺旋體抗體形成雙抗原夾心。經洗滌后,加入化學發光底物液,于5~30分鐘內測定發光強度,判斷是否含有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3]。此法對Ⅰ型梅毒的陽性率為93.8%;Ⅱ期梅毒和潛伏梅毒的陽性率為100%,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的特點,并且全自動免疫分析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檢驗質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梅毒血清學的陽性率,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8-190.
[關鍵詞]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生化檢驗;應用效果;放射免疫分析法;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5-0113-03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又被稱為化學發光標記免疫測定法,國際上通稱為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即CLIA。該方法通過磁場將抗原、抗體沉淀部分與游離部分進行分離,從而達到定量或定性檢測的目的,廣泛應用于臨床病毒、腫瘤標志物、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心臟疾病的診治過程。本次研究以甲狀腺腫瘤為主要研究方向,選取本院580例甲狀腺腫瘤患者,就化學發光標記免疫測定法與放射免疫分析法在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并結合文獻調研與臨床經驗,對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在其他疾病臨檢確診過程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闡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580例甲狀腺腫瘤患者,按拋硬幣法將其分為檢測組和放射組各290例,其中檢測組男142例,女148例,年齡7~85歲,平均(46.2±7.5)歲,病程1~6年,平均(3.2±1.3)年;放射組男151例,女139例,年齡9~83歲,平均(47.3±4.2)歲,病程1.5~8年,平均(4.3±1.7)年。本次研究在取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認證通過的前提下進行,所有患者均與我院簽署《調查研究知情同意書》,符合《甲狀腺病理診斷》(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版)中的臨床標準,排除心腦血管疾病、特殊情況過敏、腎功能嚴重障礙以及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檢測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與放射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各組人員進行編號并分別抽取3 mL靜脈血,將患者血液中加入適量肝素(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國藥準字J20090006)抗凝,離心分離,3500 r/min,取血漿凍存,檢測患者甲狀腺球蛋白,檢測時間控制在4 h以內。
放射組患者采取放射免疫法進行檢測,使用FJ-20003/50P型γ全自動雙探頭放射免疫計數儀(西安國營二六二廠提供)對患者甲狀腺球蛋白進行檢測。
檢測組患者采取化學發光免疫法進行檢測。MAGLUMI-4000型分析儀與配套化學發光試劑盒(深圳新產生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甲狀腺球蛋白檢驗,采用雅培i2000儀器與配套試劑(美國雅培公司)進行第三方驗證。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各組甲狀腺球蛋白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假陽性和假陰性檢出率為依據,對兩種檢測方法特異性和靈敏性進行比較。放射免疫法檢測甲狀腺球蛋白正常水平為11.45~20.25 ng/mL,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甲狀腺球蛋白正常水平為0.73~84 ng/mL。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0%,特異性=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0%,符合率=(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0%。
1.4 統計學處理
文中涉及數據均在SPSS13.0中輸入,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檢測結果比較
檢測組實際陽性143例,陰性147例,檢測出真陽性142例,真陰性142例。放射組實際陽性146例,陰性144例,檢測出真陽性125例,真陰性118例。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的檢測組檢測甲狀腺球蛋白靈敏度、符合率、特異性等數據明顯高于采用放射免疫檢測法的放射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甲狀腺球蛋白水平比較
檢測組甲狀腺球蛋白水平為(690.8±89.1)ng/mL,放射組為(631.2±51.3)ng/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872,P
3 討論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技術最早應用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只作為示蹤信號,且靈敏度與發光時間明顯不足,局限了應用領域。隨著醫學儀器技術發展,到80年代中期,出現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技術,大大提高了信號強度,延長了發光時間,解決了測定技術難題。化學發光通常被分為3大類型:第一種為發光酶免疫測定,即LEIA;第二種為發光物免疫測定,即LIA;第三種為發光輔助因子免疫測定,即LEIA。化學發光類型雖然各異,但其內在原理卻能通用,化學發光均為通過化學發光物質通過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光輻射[1]。本次研究所討論的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方法與放射免疫測定方法具有一定相似之處,二者都可以用Ag-L+CRlight進行標示(Ag-L代表發光物;CR代表協同反應物)[2]。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用途十分廣范,在醫學領域中,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常見于腫瘤測定過程之中,憑借其特有的光輻射,能對CA153、CA242、CEA、NES、AFP、PSA等十多種腫瘤進行測定。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使用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對甲狀腺球蛋白濃度進行檢測,檢測靈敏度、符合率、特異性均明顯高于放射免疫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此外,化學發光免疫檢測還廣泛應用于臨床生化檢驗中,包括病毒檢測、心臟疾病檢測等。具體內容如:(1)梅毒螺旋體檢測。臨床常用方法為對患者體內非密螺旋體特異性抗體進行檢測,之后再進行確證檢測,根據結果才能確診,常用的人工檢測方法效率低且耗時長,操作復雜,無法滿足臨床要求,在何惠[3]等的研究中,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檢測則可利用全自動分析儀,通過兩步法進行定性檢測,能有效降低假陽性率,提高臨床檢出準確率。(2)乙肝病毒標志物檢測。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傳統檢測過程中多采用ELISA法進行定性檢測,無法滿足臨床定量的需求,由于目前多以HBsAg作為病毒感染的判斷標志物,因此可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對乙肝HBsAg抗原進行測定,達到定量與定性的雙重標準,靈敏度可達100%,符合率和特異性分別可達97.61%,98.74%,且各檢測指標均符合臨床診療需求,在較大范圍內線性良好。(3)腫瘤標志物檢測。腫瘤標志物存在與細胞和組織當中,包括蛋白質、酶、激素等,國內外大部分學者通過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檢測腫瘤標志物,對腫瘤患者早期診斷和術后檢測提供了有參考價值的指標,例如張國軍等[4]人以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發對血清中鱗狀細胞癌抗原以及cy-fra21-1濃度進行測定,從而實現了對食管癌的有效診斷和病情觀察,效果良好。(4)心臟疾病檢測。陳麗珠等[5]對心臟病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和肌紅蛋白間的關系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三者間有密切相關性,因此在心臟疾病臨檢過程中可利用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對臨床標本進行檢測,能實現對心臟疾病患者及時、準確、有效的診斷和臨床癥狀監護。
在臨床生化檢驗過程中,能有效滿足疾病標記的抗原畢竟占少數,因此還需對檢測方法進行充分優化,具體表現為:(1)有效提升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靈敏度,提高分析結果放大倍數,延長檢驗下限,擴大化學發光免疫檢測的應用范圍,使其發揮更大的臨床價值[6-9];(2)提高分析儀器的準確性,以促進儀器小型化、智能化轉變為發展方向[10-12];(3)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對發光物的生成和催化劑效果依賴較大,為有效擴大應用范圍,提升檢測靈敏度,還需研發出新型發光物和催化劑,同時還需修飾和增強化學發光反應效果,進一步探討新型分析方法, 提升檢驗準確性[13-18]。
綜上,化學發光免疫檢測具有較高靈敏度與準確性,在臨床診斷與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對準確診斷出患者病情意義重大,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蔡勇進.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在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海峽藥學,2015,27(9):82-83.
[2] 張然星,劉建彬,譚延國,等. 幾種化學發光檢測系統測定血清胰島素和C-肽臨床效果的評估[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10):1608-1611.
[3] 何惠,周迎春,劉基鐸,等.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在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中的臨床應用[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3):1469-1470,1473.
[4] 張國軍,譚延國,張然星,等. 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胰島素的現狀分析[J].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3,34(4):545-549.
[5] 陳麗珠,孫淑艷,鄭玉云,等. 化學發光免疫測定男性CH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其意義[J]. 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2):200-203.
[6] 王燕,尹秋霞,竇恒利,等. 化學發光法和酶聯免疫法作為篩選試驗測定丙肝抗體的評價[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20(4):246-250.
[7] 邵芳. HCV抗原、HCV抗體及HCV-RNA聯合檢測與ALT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2):80-82.
[8] 孫寶琴. 影響生化檢驗質量因素的分析與探討[J]. 河北醫學,2014,21(9):1580-1582.
[9] 劉亞普. 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指標的影響分析[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6):1874-1875.
[10] 汪晨,吳潔,宗晨,等.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與應用進展[J]. 分析化學,2012,40(1):3-10.
[11] 薛盼,章竹君,張曉明,等.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測人血清中的癌胚抗原[J]. 分析化學,2011,39(1):95-98.
[12] 肖勤,林金明.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進展[J]. 分析化學,2015,43(6):929-938.
[13] 陸云,李鼎,劉興黨,等.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CLIA法與RIA法的比較探討[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2,19(2):115-117.
[14] Ruping Liu,Cheng Wang,Quan Jiang et al. Magnetic-particle-based,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 for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3,751(801):91-96.
[15] Songcheng Yu,Fei Yu,Hongquan Zhang,et al.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 for conjugation of enrofloxacin to enzymes in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J]. Spectrochimica Acta,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4,116(127A):47-51.
[16] Yang JY,Zhang Y,Lei HT,et al. Development of an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ethylstilbestrol in seafood[J]. Analytical Letters,2013,46(13/15):2189-2202.
[17] 張勇,劉愛勝,文艷. SF、LDH和γ-GT檢測在乳腺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11):887-889.
【關鍵詞】2型糖尿病;胰島素;C肽;電化學發光法
電化學發光法具有檢測靈敏、準確、分析檢測限低,不受輕度黃疸、脂血的干擾等優點。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肥胖,此型不發生胰島β細胞的自身免疫性損傷,很少發生酮癥酸中毒,“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具有廣泛的遺傳特異性。我們初步探討電化學發光法在2型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型糖尿病組75例,均為我院糖尿病專科確診的門診和住院患者,空腹血糖在91~15 mmol/L之間,男40例、女35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8±4)歲,均未發生糖尿病并發癥,未用胰島素治療。對照組36例,為我院健康體檢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5±3)歲,對照組所有人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均無異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測定方法所有受檢者均禁食8 h后清晨坐位抽取靜脈血,檢驗當日停用一切藥物。口服2兩饅頭(約75 g葡萄糖),餐后1 h、2 h、3 h各抽血一次,分別測定胰島素和C肽。檢測所用儀器:Roche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盒由德國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嚴格按照相關說明進行。
13統計學方法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x±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P
本文對75例已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饅頭餐試驗,并應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其血清胰島素和C肽。我們發現2型糖尿病組胰島素和C肽釋放峰時出現較對照組晚。且峰高倍數降低,這與國內的相關報道一致。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測胰島素和C肽操作簡單、迅速、無放射性污染,敏感性和特異性完全能達到臨床要求[3]。我們建議在葡萄糖刺激試驗中,最好聯合檢測胰島素和C肽的含量,能夠幫助糖尿病的診斷、分型,在指導治療和監控病情方面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分會.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糖尿病診斷中實驗室檢測項目的應用建議.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10,33(1):815.
[關鍵詞]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操作;維護;故障處理
[中圖分類號]R392-33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5(b)-127-02
美國拜耳公司生產的ACS:180SE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以其獨特的免疫分析技術,齊全的檢測項目,簡便的操作,快速、靈敏的測試結果,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該機使用的一次性樣品杯、定標液、酸堿試劑、輔助試劑等均為廠家負責免費提供,降低了檢測成本,方便了客戶。
1 儀器的使用環境及保養
環境溫度、塵埃、電源的穩定性對機器的影響很大。環境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儀器都會報警,因此實驗室應安裝空調和除濕機。室內濕度過大時儀器無法正常啟動,可用吹風機對準儀器后部的窗口吹10~15 min即可。同時要做好環境的防塵、清潔工作。定期用無水乙醇擦拭吸樣針和試劑針,同時調整吸樣針和試劑針的位置,試驗用水必須使用達標水質。
2 操作流程
2.1 儀器工作全程由微機控制
儀器自檢、灌注、編排工作表、樣本和試劑的識別與定標、樣本和試劑的混合、進樣、清洗等均由自動程序控制,操作簡便。
2.2 樣品杯為一次性使用,廠家負責免費提供
使用時將杯子放如杯倉內,由機械裝置引導自動進入軌道,吸樣針和試劑針將樣本和試劑吸入,反應分析后樣品杯被清洗送入污物倉,同時將檢測結果自動傳送至電腦,整個過程全自動化檢測。
2.3 吸針均由程序自動控制
為使吸樣針和試劑針準確吸樣和吸試劑,機內有一負壓泵為吸針提供負壓,針上有傳感器及液面檢測器負責檢測。吸針的吸樣位置和吸樣量多少均由程序自動控制。
2.4 結果分析
分析結果直接傳入英文版的微機,再自動傳送至中文版的微機中,打印中文綜合報告。
3 常見故障及處理
3.1 系統故障及電路故障
當系統發生故障時,英文版微機顯示器左上角窗內后黃色表識閃動,機內故障檢測系統將指示出故障發生的具體部位及處理辦法。大部分故障可自己解決。當電路發生故障時就要與廠家維修工程師聯系解決。因為控制儀器的微機是全英文版的,所以操作人員必須能夠具備一定的英文水平,儀器旁也應該隨時放置英文詞典以備查用。
3.2 微機故障
微機是該系統的心臟。有時由于微機不能啟動,與主機之間的連接松動等都會造成整個系統不能工作。這時應該檢查微機電源、與主機間的連接線路、系統軟件等。如確屬微機本身硬件或軟件故障,就要與廠家維修工程師聯系解決。
3.3 卡杯子
卡杯子故障是該儀器出現故障率較高的現象之一。杯子一旦卡住,整個檢測過程就要重新開始,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試劑。
3.3.1 杯倉卡杯子由于樣品杯是在杯倉內任意放置,由倉內機械傳送帶隨機拾取的,使用一段時間后倉內灰塵及塑料樣品杯上的毛刺等都可能使杯子卡住。此時軌道上無杯,機器空走。解決的方法是將機器左側上外板拆下,將卡杯取出,用棉簽蘸取無水乙醇清潔傳輸帶、杯倉即可。
3.3.2 污物倉卡杯子檢測后樣品杯被清洗送入污物倉內。長時間使用后,杯子進入污物倉的出口處會有灰塵積聚,出口斜面變澀,使杯子不能順利滑入污物倉,從而堵住出口。此時儀器報警,檢測停止。解決的方法是將污物倉打開,用用棉簽蘸取無水乙醇清潔杯子出口即可。
3.4 過濾器滲漏或過臟
儀器左邊上一小窗可看見水過濾器。由于受水炙和環境的影響,如果一段時間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并從小窗上看到過濾器發黃或是滲漏,就需要與廠家維修站聯系更換水過濾器。
3.5 樣品(試劑)盤無動作
當傳動裝置發生故障時,樣品(試劑)盤不能動作,此時應首先檢查傳動馬達有無動作,在拆開清潔后發生此故障,多半是由于條形碼檢測器沒有檢到條形碼。只要將樣品(試劑)盤轉一下位置就可解決。所以在拆盤時要記住原始位置很重要。如果條形碼檢測器燈不亮,無掃描,則是檢測器本身故障,就要與廠家維修工程師聯系解決。
3.6 液面檢測故障
當進樣(吸試劑)的1~3號針任一發生故障時,該針進到樣本(或試劑)杯中,只是輕點一下,不能吸液,則要考慮是否液面檢測器損壞。可將兩只針上液面檢測器互換。如果故障也隨之轉移,就可斷定是液面檢測器損壞。此電路板在機上為軟線連接,拆裝時要格外小心,以免擴大故障。
3.7 水量過少或水液面過低
在儀器的左面有上下兩個水桶,上面是凈水桶,下面是污水桶。兩個水桶分別由兩個帶圓型塑料墊的蓋子蓋住。使用一段時間后,即使凈水桶里是滿的儀器也會出現水液面過低的報警現象。此時,可打開凈水桶蓋子,將蓋子上的圓形塑料墊轉動位置蓋上即可。如果長期磨損,轉動后仍不能解決,就需要與廠家維修站聯系更換塑料墊。
3.8 樣品或試劑量過少,液面過低
此時吸針因吸不到樣品或試劑而報警,無法檢測。可將樣品管或試劑瓶稍微向上提3~5 mm,以不影響吸針吸樣為準,這樣可將樣品或試劑液面稍微提高,從而順利檢測,同時避免了試劑的浪費。
總之,在使用過程中日常維護和保養至關重要,能消除隱患,降低故障率;如果能了解一些常見的故障發生的原因并及時加以處理,更有利于提高儀器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該儀器快速、準確的性能。
[參考文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過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 .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23.
[2]郭健.生化分析儀的選擇與分析系統[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834.
[3]畢波,呂元.定量檢測方法學性能驗證的系統設計[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143-145.
關鍵詞: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法;5項指標;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功能異常是近年來較為多發的一種疾病,該病發病癥狀不明顯,診斷檢測的準確性低,漏檢、誤檢發生率很高[1]。近年來全自動電化學免疫法檢測逐漸應用到甲狀腺功能檢測當中,但是對于該種檢測方法的相關研究和報道卻比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自動電化學免疫法檢測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2例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為檢測對象,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齡為(36.17±8.34)歲;另外選取和51例健康體檢及門診患者參考對象,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齡為(37.28±7.54)歲。檢測儀器為SIEMENS全自動電發光儀,型號為CentaurXP,由江西百康實業有限公司提供SIEMNS配套試劑。
1.2方法 使用5ml的真空抗凝試管采集檢測者的血液樣本,并將其放置在2~8℃的冰箱中保存以留待檢測。檢測在23~29℃的室溫條件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對象和參考對象分別檢測。
1.3檢測原理[2] 使用電化學發光原理,以三聯吡啶釕分子為標記物,在鏈霉親和素-生物素包被的基礎上,使用直徑為2.8μm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粒為載體,反應環境為類似液相狀態,根據抗原濃度對光強度進行調節,濃度越高,光強度也越大。
1.4評定標準 ①批內精密度檢測:采集一份混合血清,對其進行20次批內反復檢測,計算檢測結果的平均值。②批間精密度檢測:收集同一份血液樣本存放在4℃的冰箱中,并將其分裝處理,堅持5d,2次/d,對每日每份的量進行測定,計算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2 結果
2.1研究對象批內和批間精密度 研究發現使用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劇透較好的重復性,精密度高,見表1。
2.2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的線性范圍 檢測使用試劑的線性范圍較寬,能夠滿足本次實驗的要求。檢測使用試劑盒提供提供的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的線性范圍見表2。
2.3參考對象檢測結果 對參考對象進行檢測的監測結果顯示此參考對象的各項指標均在試劑盒參考值范圍內,較為合理,見表3。
3 討論
甲狀腺功能紊亂是一種較為多發的內分泌性疾病。普查和有效的檢測能夠盡早發現病情,從而使患者盡早接受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但是甲狀腺紊亂的診斷正確性和診出率很低,盡管是在醫療衛生事業發達的西方國家其漏診率也很高[3]。因此探究有效而準確的檢測方法具有世界性意義。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法能夠同時對人體的5項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檢測,今年來被一些醫院所使用,但是至于其使用價值卻很少有介紹。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法檢測甲狀腺功能5項指標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其次,本研究使用的試劑盒線性范圍寬,符合研究需要,保證了研究的科學性;最后研究中以本院門診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為參考對象,參考值均符合試劑盒參考范圍,這也證明了本研究的準確性。
長久以來醫學界都通過檢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和游離甲狀腺素(FT4)來判斷患者是否發生甲狀腺功能紊亂。雖然FT3和FT4的檢出率很高,但是僅憑這兩項指標來對患者做出診斷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發生漏檢。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nti-TPO)是人體中甲狀腺炎極為重要的一項標志物,對患者的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nti-TPO)進行檢測能夠極大的提升甲狀腺功能紊亂的檢出率,但是常規檢測法無法對Anti-TPO進行有效檢測。另外對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G)和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nti-TPO)、促甲狀腺素(TSH)、同時檢測更能保證簡稱為結果的精密度。
本研究采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法對甲狀腺功能紊亂患者的5項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同時檢測具,監測結果顯示有較高的精密度,且重復率也較好,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具有科學性。
綜上所述,使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法對人體的5項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檢測能夠提升甲狀腺功能紊亂的檢出率,精密度高,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黃佳,崔燕,王生玲,等.新疆維吾爾族地方性克汀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的研究[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5,34(12):862-865.
[關鍵詞] 電化學發光法;放射免疫法;甲狀腺激素
[中圖分類號] R446.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3-0071-02
Comparing of measurement of thyroid hormones by ECLIA and RIA
ZHANG Yuping
Depar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which one is superiority in result of reliability and methodology of convenience between ECLIA and RIA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thyroid hormones were measured by ECLIA and RIA. The measurements were compared of precisio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recovery, linear range and others. Results Precisio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recovery, linear range of ECLIA have had an advantage over RIA. Conclusion ECLIA is an outstanding method applied in clinical laboratory.
[Key words] ECLI; RIA; Thyroid hormones
放射免疫法(RIA)檢測成本低,但具有報告時間長、結果不穩定、同位素污染等缺點,漸趨于淘汰。近年來隨著檢測分析技術的發展,電化學發光(ECLI)分析法日益受到關注,本文分別采用2種方法對甲狀腺激素標準品、質控品和20份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進行測定并對其評價,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份血清標本取自門診患者,均為甲狀腺疾病,血標本無脂血和溶血。標準品及質控品均為羅氏公司提供。
1.2 儀器與試劑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為美國羅氏公司生產的2010型;美國產全自動γ計數儀。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試劑購于羅氏公司,放射免疫分析試劑購于天津九鼎公司。
1.3 方法
1.3.1 精密度 用兩種方法分別對中、高值質控品進行測定,每份樣品連測20次,計算批內CV值。每日測定1次,連續20次,計算批間CV值。
1.3.2 線性范圍 將甲狀腺激素標準品(FT3 40 pmol/L,FT4 45 pmol/L,TSH 100 mIU/L)及中、高值質控品按不同比例關系混合制成評價樣品,重復測定5次。坐標圖上預期值與實測值的直線所達的限值即為線性范圍。
1.3.3 靈敏度 分別對空白零標準做批內20次檢測,分別記錄放射強度和發光強度并做統計,再計算檢測低限(LLD)[1]。公式:LLD=均值BIK+2SBLK。
1.3.4 回收實驗 將甲狀腺激素標準品(FT3 40 pmol/L,FT4 45 pmol/L,TSH 100 mIU/L)作為基質,在其中分別加入中、高值質控品作為樣品1和2 ,然后分別進行測定,計算均值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所有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精密度
觀察兩種方法測定甲狀腺激素的批內和批間CV結果可見,兩種方法均達到了臨床檢驗的質量要求,但電化學發光法的精密度更高。見表1、2。
2.2 線性范圍
2種方法檢測FT3、FT4、TSH的可報告范圍:電化學發光免疫法(0.26~115) pmol/L、(0.12~116) pmol/L、(0.08~90)mIU/L。放射免疫法為(1.14~65)pmol/L、(1.69~82) pmol/L、(0.23~58)m/L。
2.3 靈敏度
兩種方法檢測FT3、FT4、TSH的低限,電化學發光免疫法為0.12pmol/L、0.16pmol/L、0.09mIU/L;放射免疫法為1.11pmol/L、1.77pmol/L、0.24mIU/L。
2.4 回收實驗
檢測結果平均回收率見表。均有較好的回收率,比較后發現電化學發光免疫法優于放射免疫法(P < 0.05)。
3 討論
放射免疫分析始于20世紀60年代,其敏感度、特異性均較好,發生交叉反應少,準確性好、重復性好、批內批間誤差低,但容易發生放射性污染,不能形成自動化,不能快速地檢測、出報告[1]。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是電化學發光和免疫測定相結合的新一代標記免疫技術,近年來在國內一部分臨床實驗室相繼應用。電化學發光免疫法不僅可用于檢測激素類、腫瘤標志物類,還可用于傳染病、血藥濃度的監測,預計將來臨床應用會更加廣泛。電化學發光免疫法自動化強,可以24小時開機,能夠隨時滿足現代醫院的節奏和病人對醫院的更高要求,如一些急診項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肌紅蛋白、肌鈣蛋白等,隨時檢測,具有更大的臨床應用價值[2]。
本組試驗表明兩種方法檢測血清FT3、FT4、TSH的結果在精密度、線性范圍、靈敏度、回收率等幾方面均有顯著性差異,顯示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明顯優于放射免疫法。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FT3、FT4、TSH時,被測抗原與抗體全部參與反應;而放射免疫法是競爭性反應,被測物和標準物都不能全部參與反應,最大結合時一般在50%左右,亦即抗體結合位點與標記抗原結合一半[3]。試驗結果顯示了電化學發光免疫法在可測定范圍上要遠勝于放射免疫法。
電化學發光可以最大程度消除樣本底的干擾及對位量的散射,可以獲得較高的靈敏度。另外電化學發光免疫法可以全自化,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系統和隨機誤差。而且電化學發光免疫法試劑有效期長,檢測快速準確,且安全無毒,不會出現同位素輻射污染的問題[4]。
因此,電化學發光將會成為微量法檢測的發展和普及方向,可以替代放免法,使實驗室的服務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馮琴,楊駿,朱菩軍. 電化學發光分析與酶聯免疫分析用于測定血清甲狀腺激素的評價[J]. 地方病通報,2007,22(6):32-34.
[2] 王國洪,趙理想,許瑞吉,等. 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學發光分析血清胰島素結果差異[J]. 放射免疫學雜志,2007,20(6):557-558.
[3] 吳嬰. 放射免疫分析與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FT3、FT4結果分析[J]. 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1):29-30.
關鍵詞:化學發光分析;植物激素;應用進展
0 引言
化學發光分析法是一種高靈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具有儀器設備簡單、靈敏度高、操作方便、易與其他技術聯用和實現自動化顯著等優點,在藥物分析、食品分析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植物激素作為內源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植物的生長發展中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其測定方法受到國內外廣大研究者的關注。化學發光分析法以高靈敏痕量分析優勢在植物激素分析測定中具有重要應用。本文介紹了化學發光分析的原理,并綜述了化學發光分析法植物激素分析中的應用進展。
1 化學發光分析
化學發光分析法是依據某一時刻化學發光反應產生的輻射光強來確定參與反應的相應組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化學發光體系是化學發光法的應用前提和基礎。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化學發光體系的選擇和使用是建立滿意化學發光分析方法的關鍵。隨著化學發光分析技術的成熟及其與其他技術的聯用迅速發展,人們已發現了許多新的化學發光體系,目前常見的化學發光體系有:魯米諾化學發光體系、高錳酸鉀發光體系、Ce(IV) 發光體系、過渡金屬超常氧化態發光體系等。
2 化學發光法在植物激素分析的應用
植物激素主要有6類: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含量甚微,分離時易破壞,掌握植物體內激素的含量變化規律,可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發育,但其在使用的同時,對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的影響亦日趨嚴重,已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1]。化學發光分析法具有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儀器設備簡單和分析速度快等優點,其在實際樣品中植物激素的含量檢測中已有文獻報道。張韶虹等[2]基于吲哚乙酸(IAA)對 [Ru(phen)32+]-Ce(Ⅳ)化學發光體系的發光增強作用,建立了一種化學發光直接檢測IAA的新方法,該方法實現了合成樣品中IAA含量的準確測定。Xi等[3]采用高效液相-化學發光法([Ru(phen) 32+]-KMnO4體系)實現了綠豆芽中的吲哚乙酸和脫落酸的含量檢測,檢出限分別為0.02 μg/mL、0.2 μg/mL。Neves[4]等采用Ce(Ⅳ)-HNO3-β-環糊精為發光體系實現了環境水樣中IAA的含量測定,檢出限為0.1mg/L。劉麗珍等[5]利用鐵氰化鉀-魯米諾體系分析測定了土壤中IAA的含量,方法的檢出限5.8×10-10 mol/L。米娟等[6]采用固相萃取-化學發光法測定Leukamenin E處理前后擬南芥中IAA含量的變化,回收率為90.9~100.9%。馬桂賢等[7]采用鐵氰化鉀化學發光體系實現了土壤和池塘水中IAA的含量測定,檢出限為3.0×10-8mol/L。Han等[8]采用高錳酸鉀-甲醛體系對生物樣品和土壤提取液中IAA進行了含量測定,檢出限為1.0 nM。周國華等[9]發展了一種簡化的磁性免疫分析方法,結合CdSe/ZnS納米粒子放大化學發光信號,實現了脫落酸的高靈敏檢測,脫落酸的檢測范圍為1pM到10 nM。
3 研究展望
隨著化學發光分析法的應用日益廣泛,化學發光分析法與流動注射系統、免疫技術、液相色譜等技術的聯用必將拓寬化學發光分析法在植物激素分析中的應用,從而在農業和工業生產中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冬敏,李亮,鐘鳳林.吲哚乙酸在蔬菜上的應用[M].現代農業科技,2011(24): 204-205.
[2] 張韶虹,郗 娟,何治柯. Ru(phen)32+-Ce(Ⅳ)化學發光體系檢測吲哚乙酸的研究[J]. 分析科學學報. 2005, 4(21): 387-389.
[3] Xi ZJ, Zhang ZJ, Sun YH, Shi ZL, TianW.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and indole-3-butyric acid in mung bean sprout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immobilized Ru (bpy) 32+-KMnO4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Talanta,2009,79(2): 216-221.
[4] Neves A I P, Albert-García J R, Calatayud J M.Chemilumin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pesticide 3-indolyl acetic acid by a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assembly. Talanta,2007,71(1): 318-323.
[5] 劉麗珍,韓素琴.魯米諾-鐵氰化鉀化學發光體系測定吲哚乙酸[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74-77.
[6] 米娟,周敏,丁蘭,李玉杰,劉彩云,馬永鈞,陳慧. 固相萃取-化學發光法測定植物中的吲哚乙酸. 分析試驗室.2011(8): 44-47.
[7] 馬桂賢,趙守苗,王會麗,趙盼,韓素琴. 鐵氰化鉀化學發光體系測定吲哚-3-乙酸[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63-65.
關鍵詞化學發光法孕酮試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86
孕酮(4-孕烯-3,20-二酮)是一個C21類固醇激素,分子量314.5。孕酮是人體內分泌的一種重要的性激素,未孕女性的孕酮主要由黃體分泌,孕婦則主要由胎盤分泌。男女兩性的腎上腺皮質及男性的也分泌少量孕酮[1]。孕酮的異常分泌與經前期緊張、子宮內膜的不規則脫落、痛經及黃體功能不全有關。血清孕酮濃度的測定在臨床上用于判斷有無排卵及未孕女性的黃體功能,對鑒別診斷宮內早早孕、先兆流產、難免流產及異位妊娠有重要價值[2],對判斷男性生殖功能狀態也有一定作用。鄭州安圖生物生產的化學發光孕酮檢測試劑,采用競爭抑制法,在固相微孔板上包被羊抗鼠IgG的二抗,操作時將特異性抗孕酮抗體溶液、HRP標記的孕酮溶液和血清樣本一起加入到微孔板內,室溫孵育60分鐘后,經過清洗,加入化學發光底物,在檢測儀上進行讀數,檢測信號值與血清標本中的孕酮含量成反比。本文對該試劑的靈敏度、標準曲線線性、特異性、重復性、稀釋準確性進行檢測評價并與進口貝克曼化學發光孕酮檢測試劑進行比較并綜合分析[3]。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樣送檢血清標本40份,-20℃保存。
儀器:LUMO化學發光儀、IWO洗板機,DXI800化學發光儀。
試劑:孕酮發光定量檢測試劑盒,DXI800配套試劑。
方法:靈敏度計算,測定20份0值標準品,計算測定發光信號值的(x±S),靈敏度=(x±S)回算的濃度值;特異性計算,測定睪酮(20ng/ml)、雌二醇(1000pg/ml),回算濃度值;重復性,3次測定同3份血清標本,計算其3次測定結果的變異系數CV%;稀釋回收率,用稀釋液稀釋兩份高值標本,回收率=實測值/理論值×100%。操作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試驗標本收集后,-20℃保存,室溫復溶后統一測定。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靈敏度、標準曲線線性:國產孕酮檢測試劑的靈敏度較高,滿足臨床需求,用logit-log的曲線擬合方式對標準曲線進行線性擬合R20.995以上。
特異性:特異性即交叉反應性,睪酮含量20ng/ml,雌二醇含量1000pg/ml時孕酮測定結果為0.10ng/ml和0.15ng/ml,相當于與20ng/ml的睪酮和1000pg/ml的雌二醇交無交叉反應。
重復性:3份血清標本,進行3次測定,3份標本的變異系數分別為8.64%、4.57%、5.60%,均<10%。
稀釋回收率:把兩份血清標本用稀釋液倍比稀釋后,測定其孕酮含量,各稀釋比的測定稀釋回收率85%~110%。
被評價試劑與對比試劑檢測結果的比較:對隨機抽樣的40份標本用兩種試劑進行同時測定標本中孕酮含量,并將兩者測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r2=0.9790,直線回歸方程y=1.0067x+0.2636,P<0.001,兩者呈顯著相關性。
討論
臨床檢測血清孕酮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法、電化學發光法、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等。酶聯免疫法由于其靈敏度較低,已基本不再應用。放射免疫法,存在著放射性核素污染,試劑保存期短等缺點,目前也較少有醫院使用。占主流的是化學發光法,相應試劑和儀器主要有國產和進口貝克曼、雅培、羅氏等,進口試劑價格昂貴,本文旨在對國產試劑進行評價,即能夠有較好的性能,滿足臨床應用,又有較低廉的價格。本次評價的國產化學發光試劑,是一種基于微孔板式化學發光方法。結果顯示,被評價的國產試劑的靈敏度0.09ng/ml,與20ng/ml的睪酮、1000pg/ml的雌二醇無交叉,三份標本的重復測定結果變異系數分別為8.64%、4.57%、5.60%,均<10%,稀釋回收率85%~110%,與進口對比試劑的相關系數r2=0.9790,P<0.001,表明該國產試劑在靈敏度、特異性、重復性、稀釋回收率等指標上能滿足臨床測定的要求,與進口對比試劑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和符合性。國產化學發光孕酮檢測試劑既能滿足臨床需要又能符合國情降低患者負擔,在本院使用過程中,比較穩定,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鋼,主編.內分泌生理與病理生理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465-572.
2來婷,蔣慶春.血清孕酮在鑒別宮內早早孕、先兆流產、難免流產及異位妊娠的價值[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7,1(3):34-36.
關鍵詞: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血液篩查;酶聯免疫吸附試劑
丙型肝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肝類疾病,血液傳播是其主要傳播途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加強臨床診斷和確診尤為重要。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可對丙型感染患者的感染狀態進行顯示,本文選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血液篩查中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陽性標本為研究資料,對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在血液篩查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標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血液篩查中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陽性標本為研究資料,由專業人員對標本進行血液篩查和血液滯留,并將其放置在零下20~25℃的溫度下保存。
1.1.2試劑選擇 本次研究采用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重組免疫確認試劑和化學發光試劑進行檢測。所有檢測試劑均符合使用標準,且均在可使用的有效時間內。
1.2方法 使用重組免疫確認試劑對收集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陽性標本進行試劑,同時,使用兩種酶聯免疫吸附試劑(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以及化學發光試劑對標本進行陽性檢測。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及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若檢測結果中陽性值和陰性性均在可允許的范圍內,則判定檢測結果有效。
1.3數據分析 對四種檢測方法的陽性檢出率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對標本的檢測OD值與陽性判定值(S/CO)范圍的比較,分析檢測結果真假陽性率的內在相關性。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x±s)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技術資料用%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
2結果
2.1 四種檢測方法在血液篩查中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標本檢測結果比較 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陽性檢出率為76.60%,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檢陽性檢出率為100%,重組免疫確認試劑的陽性檢出率為80.85%,化學發光試劑檢出的陽性檢出率為80.85%。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陽性檢出率優于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化學發光試劑陽性檢出率優于兩種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四種檢測方法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四種檢測方法下的S/CO值與檢測結果真陽性率的相關性 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和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在S/CO值>0.9的條件下,陽性標本的真陽性率達到99.89%,當S/CO值
3討論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若發生感染,則通常為持續性感染,加強血液篩查檢測對控制感染極其重要。若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則證明患者已為丙型肝炎感染者。由于丙型肝炎感染者在受到感染后,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出現速度較慢,這就導致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中極有可能出現少量的假陰性診斷結果,延誤患者的臨床治療,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顯示,我國現階段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法進行檢測,但不同形式的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檢測結果和檢測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此外,其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導致檢測結果的可信度較低。本次研究中,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陽性檢出率為76.60%,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檢陽性檢出率為100%,當S/CO值
通過對近年來的臨床報道和醫學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化學發光試劑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同時,假陰性和假陽性的現象較少。若化學發光試劑可與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和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聯合使用,血液篩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會不斷提升。以經濟、適用為主要出發點和落腳點,化學發光試劑可對酶聯免疫吸附試劑中不確定的標本使用重組免疫確認試劑進行再次確認,可提高血液篩查的準確率和有效性。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Ortho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陽性檢出率優于新創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化學發光試劑陽性檢出率優于兩種酶聯免疫吸附試劑,四種檢測方法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化學發光試劑聯合兩種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數據支持,從而提升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金一鳴,方志紅,曹誼.血液篩查中丙型肝炎病毒檢測方法的應用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5):552-553.
[2]于玉芳.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測丙肝病毒抗體在血液篩查中的應用評價[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4,27(4):310-312.
[3]朱紅艷,畢勝,楊曦,李崢,徐永敏.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和抗體檢測方法在人群篩查中的比較及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20):2811-2812+2815.
胰島B細胞的功能測評通常通過測量血清當中的胰島素實現的,在目前臨床當中,最為常用的測定方法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酶聯免疫分析(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等。本文采用化學發光檢測法(CLIA)對5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的檢測,以觀察法學發光檢測法對胰島素檢測的有效程度。現在在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0年2月到2010年8月到我院治療的住院糖尿病患者50例,均經過專科資深醫生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從36到71歲,平均為53.3歲。患者的空腹血糖在10-16.5mmol/L之間。另外取50名健康的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被試均無糖尿病史和嚴重肝腎疾病。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7-72歲,平均年齡52.5歲。
1.2 檢測方法 糖尿病組和對照組所有被試都未進行過胰島素治療。在檢測前一天晚餐之后禁止進食,檢驗日當天停止一切藥物,在清晨取空腹靜脈血。抽血后進食二兩饅頭一個或75g葡萄糖,在餐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后各抽血一次,之后糖尿病組采取化學發光檢測法測定胰島素。化學發光檢測法的試劑盒由北京科美東雅公司提供,并使用其公司的化學發光分析儀進行測定。對照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進行胰島素檢測,試劑盒為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并用傷害原子核研究所日環儀器廠的全自動計數儀進行測定。
1.3 統計方式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統計方式主要為t檢驗。
2 結果
胰島素的分泌詳情參見表1。在饅頭測試當中,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胰島素值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饅頭進食后,對照組的胰島素值在1小時處達到分泌最高值;糖尿病組的胰島素值在2小時處達到分泌最高值,但峰值不如對照組高,且糖尿病組在進食3小時后仍無法回復到正常水平。兩種測定方法的胰島素檢測結果的比較詳見表2。
3 討論
胰島是人體內的負責調節物質儲存與動員的器官,可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不足可引發糖尿病(diabetes)。原發性糖尿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相對少見的胰島素依賴型,診斷比較簡單;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多見的非胰島素依賴型。2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癥狀不如1型明顯。
糖尿病雖然無即時生命危險,但長期患病可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血管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上病變和足潰瘍(糖尿病足)。此外,牛群還發現由于糖尿病的慢性終身性和不可根治性,使得很多患者都背負了沉重的思想負擔,繼而導致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因此,對于糖尿病的確診,增加糖尿病檢測的靈敏度和簡便性,是目前公共衛生領域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問題。眾多醫護人員也為糖尿病的治療護理出謀劃策。如農麗寧就認為進行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可用對家屬進行指導、為患者提高信心和驚醒胰島素治療只是的健康宣教等護理細則。
在目前臨床當中,最為常用的測定方法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酶聯免疫分析(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等。過去以放射免疫法(RIA)較為多采用,此法的使用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了。在1959年由美國學者Yalow等人首先建立,當時取得了十分振奮人心的效果。然而由于該法的操作時間長、保質期短、檢測的設備十分昂貴等缺憾,影響了RIA在臨床糖尿病診斷當中的推廣。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是繼酶免疫測定法和放射免疫測定法后出現的一種新型技術,它既具化學發光分析的靈敏性,又具免疫測定的特異性。不單有快速、特異和敏感不差于其他兩者,又以其無毒性、安全穩定性和經濟實用性的優勢。目前發光免疫分析在應用在臨床當中超過40項,例如在生殖系統、甲狀腺、貧血、治療藥物的檢測等,其應用廣泛并快速準確的特點已被廣泛認可。但由于試劑的費用昂貴,且可能造成實驗人員的損害,因此制約了其發展。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的靈敏度高、范圍廣、使用的設備簡便的一種令人滿意的胰島素測定法,而且其成本低,無放射性污染,是目前較為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方式。本次研究的結果也表明,在空腹時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較非糖尿病患者高,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的時候血清的生長激素和皮質醇上升,令到患者空腹的血糖升高,這一點賈偉平等已有資料表明。糖尿病人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反應時間較非糖尿病人慢,胰島素的回復速度也較非糖尿病人慢,可見糖尿病人的胰島B細胞功能較差。CLIA法的檢測時間也較RIA的檢測時間短,因此認為CLIA可作為糖尿病的快速診斷方法之一,在臨床當中可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瑋,趙枰,陶國華.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測定胰島素及C肽在2型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5):283-285.
[2] 牛群.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和心理教育的關系研究綜述[J].中外醫療,2009,33:172.
[關鍵詞] 化學發光法;CA125;卵巢腫瘤
[中圖分類號] R737.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6-81-02
CA125的主要用途是協助診斷卵巢癌,估計療效和監測病程[1]。隨著化學發光儀的普及,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CA125已成為鑒別卵巢腫瘤性質的常規項目。然而,由于化學發光法檢測CA125的高靈敏度和低特異性,導致了較高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率。現分析錫礦山中心醫院2006年8月~2009年8月的化學發光法CA125檢測病例223例,以期讓CA125更好地應用于臨床。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223例,為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婁底市錫礦山中心醫院婦產科住院患者,年齡最小者8歲,最大者61歲,平均年齡37.2歲。
1.2分析方法
全部病例手術前均行化學發光法CA125檢測,以65U/mL作為界限,≥65U/mL為陽性,
1.3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該223病例,手術后經病理確診,卵巢漿液性癌7例,漿液性囊腺瘤62例,黏液性癌2例,黏液性囊腺瘤86例,單純性囊腫25例,黃體囊腫29例,其他腫瘤12例。化學發光法檢測漿液性癌陽性6例,漿液性囊腺瘤陽性41例,黏液性癌陽性2例,黏液性囊腺瘤34例陽性,單純性囊腫8例陽性,黃體囊腫2例陽性,其他5例陽性;免疫組化CA125漿液性癌7例陽性,漿液性囊腺瘤62例陽性,其他2例陽性。經χ2檢驗,化學發光法檢測CA125與免疫組化CA125診斷卵巢腫瘤差異具有顯著性(χ2= 6.95,P
3討論
CA125作為卵巢癌的首選標志物,是1983年由Bast等從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檢測出可被單克隆抗體OC125結合的一種糖蛋白。95%的健康成年婦女CA125水平≤35U/mL,如果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是基線水平的兩倍,就應立即進行物理檢查,如陰道超聲和CT檢查;CA125迄今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診斷、療效觀察,如果以65U/mL為界限,ⅢⅣ期癌變準確率可達100%。CA125臨床正常參考范圍為血清
CA125是一種相對分子量為200KD的糖蛋白,在血清中CA125以群體形式存在,普遍分布于胸膜、心包、腹膜、子宮內膜、生殖道和系膜等間皮組織細胞表面。當這些部位發生惡性變或受到炎癥刺激時,血清CA125水平將顯著升高。漿液性腺癌CA125的升高幅度比黏液性腺癌更明顯;在復發監測中,CA125的升高可早于臨床幾個月;在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胰腺癌、肝癌、胃癌、腸癌,以及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肺腺癌、特別是漿膜腔結核[2]、盆腔炎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癥時,血清CA125水平亦可升高。在卵巢良性囊腺瘤和惡性囊性上皮瘤的穿刺液中,CA125水平可明顯升高。因此,CA125不能作為卵巢癌單一的檢測指標。鑒于CA125的非特異性,在許多良性和惡性病變中,均顯示水平升高[3]。Bilgin等[4]回顧分析728例婦科癌癥病人中10例腹、盆腔病變誤診為晚期卵巢癌的病例,該10例因疑似晚期卵巢癌實施手術,經各項檢查顯示,10例有數種腹、盆腔病變,如積液、腫塊、肥厚等,血清CA125水平升高,其中6例已臨床確診卵巢癌,但穿刺結果為良性細胞,實施剖腹探查,病理確診為結核,抗結核化療后2個月,全部治愈,CA125恢復正常。對于腹膜結核被誤診為晚期卵巢癌的病人,腹部穿刺不能排除結核,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不能鑒別診斷。劉洋等[5]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大量結核病人血清CA125水平也呈升高趨勢,結核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陽性率高達85.7%,經抗結核治療后,隨病情的緩解CA125水平呈下降趨勢,病愈后CA125水平恢復到正常參考范圍內。
CA125起源于胎兒體腔上皮組織,免疫組化證實,CA125在胎兒體腔上皮有表達。CA125是卵巢漿液性癌一種癌蛋白,卵巢上皮性腫瘤中,漿液性癌、內膜樣癌、透明細胞癌、小細胞癌CA125陽性。在病理診斷中,CA125用于區別卵巢原發性和轉移性癌,主要是證實卵巢特異性抗原或非卵巢性抗原存在,有報道CA125抗原表達有實用價值,因為此抗原僅存在于苗勒管衍生的上皮組織如卵巢上皮、輸卵管上皮、子宮內膜和宮頸內膜上皮等,這些組織發生的癌CA125呈陽性表達,但黏液性癌一般沒有表達。卵巢其他的腫瘤如性索-間質腫瘤、卵巢的生殖細胞腫瘤、神經外胚層腫瘤及伴有肝樣分化的腫瘤免疫組織化學CA125陰性[6]。
血清CA125的臨床意義:(1)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顯升高,手術和化療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復發時,CA125升高可先于臨床癥狀之前。(2)其他非卵巢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結腸直腸癌32%,其他婦科腫瘤43%。(3)非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盆腔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雖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陽性率較低。(4)胸腹水中發現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檢出較高濃度的CA125。(5)早期妊娠頭3個月內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6)行經期、子宮纖維變性、急性輸卵管炎、胸膜炎和心包感染等也稍高[7]。
化學發光檢測血清CA125,受體腔上皮、卵巢、輸卵管、子宮內膜上皮以及間皮等多種抗原因素的影響,靈敏度高而特異性差,在許多病理診斷免疫組織化學CA125陰性的腫瘤中,也呈現CA125明顯升高的現象;而病理免疫組織化學CA125是以抗體直接作用于受檢組織細胞,排除了其他組織因素的影響,因而特異性高,應用價值大。我們的檢測結果亦表明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CA125與免疫組織化學CA125的差異具有顯著性。
綜上所述,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CA125不是卵巢癌的特異性標志物,不能作為卵巢癌單一的檢測指標,輸卵管腺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胰腺癌、乳腺癌、肺腺癌以及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漿膜腔結核、盆腔炎、胸腹腔積液、子宮內膜異位等患者血清CA125水平也會升高。CA125作為一種非特異癌胚抗原,其實際參考意義也并不局限于單純的盆腔腫瘤,在良性病變中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小華,姚平雁. 最新臨床檢驗診斷結果的應用及評估統計全書[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5:803.
[2] 于維霞,張治榮,郭悅鵬. CA125檢測在活動性結核判定及療效評估中的價值[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2):2.
[3] Sevinc A, Camic, Turk HM,et al. How to interpret serum CA125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rosal involvement? A clinical dilemma[J]. Oncology,2003,65(1):1-6.
[4] Bilgin T,Karabay A,Dolar E,et al. Pexitoneal tuberculosis oith pelvic abdominal mass,ascites and elevated CA125 mimicking advanced ovarian carcinoma: a series lf 10 cases[J]. Int J Gynecol Cancer,2001, 11:290-294.
[5] 劉洋,申紅,汪遠山. 蛋白芯片法檢測CA125在卵巢癌篩查和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6):855-856.
[6] 紀小龍. 免疫組織化學新編[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353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