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5: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刷子李教學設計,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語文教學含語形、語法、語義教學,但是究其主體和關鍵均在于語用教學。基礎教育階段語文的教學范式與導向幾經(jīng)變革后,越來越明確語言文字運用才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隨著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對于語言運用概念的明確指出,定位語文課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標是“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語用意識逐漸成為了大家的共識。但是,如何將語用落實于教學中仍處在探索的階段,筆者就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為主要切入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談談所作的思考與研究。
一、厘定教學目標,引領著力方向
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清晰、偏頗,容易導致教師的課堂指向性泛濫或不明確,出現(xiàn)了語文課高耗低效、語文課不像語文課等困擾了一線教師的普遍問題。我們應高度重視教學目標的引領作用,心中有目標意識才能更好地圍繞目標設計教學,進而達成預設目標。既然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那在每一堂語文課的設計中,就要以此為總則,具體將語用能力目標與具體教學內(nèi)容結合,制定當堂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目標,指導課堂教學。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第四單元“名家筆下的小動物”。教材中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文章,這樣的文章無論是關注行文表達、語言風格或是謀篇布局等都是好的典范例子。但有限的課時安排和課堂容量顯然難以承擔兼得的重任,不愿取舍的話,難免出現(xiàn)重難點不分,求多求全的問題。因此,筆者在研讀教材后,以語用意識觀照文本內(nèi)容,確定了總體單元教學目標為“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具體,如何表達出自己喜愛之情的”,“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從不同角度描寫事物的方法”。雖然在教學中舍棄了對于言語風格的較詳細品讀,而將課堂重難點聚焦于表達方式,但因為有了教學目標的引領,在落實教學設計時,就能盡可能地關注教學設計時是否指向?qū)W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進而實現(xiàn)集中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落實課堂教學,提高模塊效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由此我們可知,學生語用能力的習得,途徑就在于語文實踐。語文的課堂教學雖然教師起主導作用,但教師應心中明確具有語用意識,以此不斷地檢驗自身的教學設計和具體落實情況,及時進行反思、糾偏、改進等,才能優(yōu)化教學模塊,服務于學生語用能力的實現(xiàn)與提高。鑒于課堂授課時間的有限性,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安排都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更加考驗教師執(zhí)教的智慧。這也就意味著教學要適當?shù)亍胺攀帧保瑸閷W生進行語文實踐提供時間和空間。
除低段外,在教材單元設置中,都會安排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語言典范性并不遜于精讀課文,但要避免師引導過多。教材編者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精讀課文老師的引領下,將習得的閱讀策略或者能力運用于略讀課文的實踐中,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練習場域。例如人教版語文第十冊中,《刷子李》一課,教師以學生的語用能力提高為著眼點,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將本單元中學習到的人物描寫的閱讀策略和對人物形象感受的方法等運用于學習這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中,將《人物描寫一組》中的閱讀策略和方法先進行回顧后充分放手,讓學生以《刷子李》一課作為操練和小組合作的載體,教師只須起適當引導點撥的作用。這樣的課堂既高效集中,又踐行了“生本理念”,使指向?qū)W生語用能力的提高作為總原則引領著教學過程的展開。
三、對接遷移訓練,內(nèi)化語用能力
“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結合語文能力學習的規(guī)律,學生要切實地習得語用能力,就必須經(jīng)歷“體驗――概念――遷移”語用的鏈條,才能內(nèi)化與鞏固具體的語文能力。而且,語用也不僅僅局限于表達,還包括各方面的運用。因此,教師有必要提供切實適用的遷移機會和訓練內(nèi)容,使學生得以完成習得鏈條,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目標。
例如在人教版小?W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中,對于比喻句的掌握是單元中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們在學習課文中的比喻句時,引導學生關注和積累比喻句后,教師應及時提供適宜遷移的比喻句實踐機會。在課堂中就跟進進行口頭的句式訓練的基礎上安排適量的課后書面練習。通過設計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層次,一方面既有效地提供了學生遷移內(nèi)化比喻句式的習得過程,另一方面也能關注到班級中各個層次的學情特點,使教學效果指向更多學生的語用能力實現(xiàn)。
語言文字的運用體現(xiàn)了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應改變原來的“教課文”模式轉(zhuǎn)向“教語言文字的運用”,有意識地強化語用理念,并在教學目標設定、課堂教學設計和遷移訓練設置方面充分考慮語用因素,切實地使課堂教學成功能為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載體。
【關鍵字】標本制作;仿真實驗;設計;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 (2008) 10―0114―04
一 引言
生物學是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自然科學,科學實驗不僅是推動生物科學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學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科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和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也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任務。[1] 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是高等教育中生物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植物標本制作和動物標本制作。根據(jù)調(diào)查得知:傳統(tǒng)的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教學一般采取教師課堂講解和實驗室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方法,這樣的模式固然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理論講解比較抽象,致使學生無法對實驗操作過程有一個完整具體的認識。教師在實驗室操作演示時,由于空間的限制,學生無法全方位觀察到實驗的過程,特別是一些細節(jié)和難點問題,由于難以重復演示,學生在認識上的模糊就會導致獨立操作實驗的失敗。生物標本制作實驗需要一定的實驗材料,有些實驗材料較容易采集到,而有些實驗材料的采集工作卻非常困難,甚至需要到專門的市場購買。在實驗材料有限的情況下,很多生物標本制作的實驗只能采取分組操作的辦法,致使一部分學生不能親手操作而無法掌握實驗技能。重復的實驗操作也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由于時間和教學經(jīng)費的限制,進行重復實驗達到實驗教學目的的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諸多研究業(yè)已證明仿真實驗對于提高實驗教學特別是復雜實驗操作的教學效率有著獨特作用。多媒體仿真實驗將文字、圖形、動畫、視頻、聲音等多種信息組合在一起,能夠提供形象逼真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材料,生動逼真的模擬實驗操作過程,成為實驗教學的一種擴展。仿真實驗還具有成本低、耗時少、危險性小、靈活性強、可以反復操作等優(yōu)越性。如果能夠?qū)⒎抡鎸嶒炃擅畹暮徒處熣n堂講解、實驗室操作演示結合起來,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綜合以上認識,在進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對高等教育生物學實驗中生物標本制作實驗進行了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設計與開發(fā)。
二 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開發(fā)方案設計
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設計與開發(fā)牽涉到多個學科和不同人員,開發(fā)時間比較漫長,因而做好充分、扎實的準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生物標本制作實驗的選擇
高等教育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標本制作實驗包括植物標本制作實驗和動物標本制作實驗兩大類。植物標本制作實驗包括蠟葉標本制作、干制標本制作、浸制標本制作、玻片標本制作等。動物標本制作實驗包括動物浸制標本制作、干制標本制作、動物剝制標本制作等。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我們分別選擇植物標本制作實驗和動物標本制作實驗中的10個和5個實驗進行多媒體仿真實驗的開發(fā),這些實驗不僅涵蓋了植物標本制作實驗和動物標本制作實驗中的多個類別,而且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這些實驗的操作練習有助于學生對其他實驗的學習掌握,因而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價值。
2 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系統(tǒng)的功能結構
在確定選題并進行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基礎上,我們對仿真實驗課件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進行如下設計:
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將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按植物和動物進行分類,分別開發(fā)成兩張DVD光盤。課件除具有主體內(nèi)容之外還包括片頭和片尾部分,片頭播放完畢課件自動呈現(xiàn)首頁內(nèi)容,學習者根據(jù)需要在首頁選擇要操作的實驗,鼠標單擊實驗名稱即可進入該實驗。課件主體部分采用模塊化組合結構,目的是清晰的模塊結構不僅方便學習者使用,還有利于內(nèi)容的不斷擴充以及新版本的后續(xù)開發(fā)。本課件主要包括實驗準備、實驗步驟、實驗視頻、仿真實驗四個模塊,以植物標本制作仿真實驗課件中的金色狗尾草標本制作為例,如下圖1所示。實驗準備、實驗步驟部分以文本的形式分別呈現(xiàn)每個實驗所需的實驗材料、實驗器材和進行實驗操作的詳細步驟,是學習者進入仿真實驗操作前必須認真學習的內(nèi)容。實驗視頻部分不僅清晰、真實的紀錄了實驗材料的野外采集和每個標本制作實驗的實驗室現(xiàn)場操作,而且還附有詳細的聲音解說,能給學習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習者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暫停、重放等,在進行仿真實驗操作前觀看視頻內(nèi)容,學習者就會對實驗操作過程有一個更加連續(xù)、完整的認識。仿真實驗模塊是整個課件的核心部分,學習者進入該模塊選擇使用相關的實驗材料和實驗器材通過點擊或拖動鼠標完成仿真實驗操作。仿真實驗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在操作者進行錯誤操作時,系統(tǒng)會自動提示,引導操作者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在每個實驗操作完成之后,系統(tǒng)會提示“實驗操作完成,是否重新操作該實驗?”選擇“是”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跳轉(zhuǎn)到實驗開始時的平臺,操作者即可進行該實驗的重復操作,選擇“否”按鈕,結束該實驗轉(zhuǎn)入課件首頁,學習者即可開始其它實驗。單純的實驗操作會使學習者感到枯燥、乏味,解決這一問題的較好辦法是在仿真實驗中添加一些輕音樂,這樣操作者不僅能夠心情舒暢的完成實驗操作也會獲得一種美的感受。
3 開發(fā)軟件工具的選擇
良好而合適的軟件工具是成功開發(fā)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基礎和保障。目前常用的軟件有3D MAX 、Visual Basic、Flash等,經(jīng)驗和實踐告訴我們:3D MAX 和Visual Basic軟件使用時工作量較大,對制作人員的計算機專業(yè)水平要求比較高,而且開發(fā)出的課件通常體積龐大,使用時不夠靈活、方便。Flash是矢量圖形編輯和動畫創(chuàng)作專業(yè)軟件,本身不僅具備逐幀動畫、補間動畫、變形動畫、引導線動畫和遮罩動畫的創(chuàng)作功能,而且還自帶了面向?qū)ο缶幊痰腁ctionScript內(nèi)置腳本語言,面向?qū)ο蟮木幊虡O大地增加了課件設計、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開發(fā)者在不必編寫大量程序的情況下就能夠輕松開發(fā)出交互性極強的仿真實驗,因而Flash軟件成為我們開發(fā)仿真實驗課件的最佳選擇。Authorware軟件采用面向?qū)ο蟮脑O計思想,是一種基于圖標和流線的多媒體開發(fā)工具。Authorware將多媒體素材交給其他軟件處理,自身則主要承擔多媒體素材的組織和集成工作,能夠結合其他多種軟件開發(fā)工具,共同實現(xiàn)多媒體的功能。因而Authorware成為平臺搭建、環(huán)境開發(fā)的優(yōu)秀軟件。在開發(fā)仿真實驗課件過程中,需要對大量的視頻、聲音、圖形、圖像等素材進行處理,所以還需要應用Premiere、Cool Edit Pro、Photoshop等軟件輔助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開發(fā)。
4 開發(fā)人員結構
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開發(fā)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牽涉到多個學科,需要使用多種器材設備,在開發(fā)過程中涉及教學設計、腳本編寫、素材加工、程序?qū)崿F(xiàn)、試用修改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因而需要生物學科教師、生物學科專家、設備管理人員、計算機教師、教育技術人員、播音員及美術教師等多方面人員的共同參與。在人員眾多的情況下,為方便管理,我們成立了項目開發(fā)團隊,并根據(jù)植物和動物標本制作的類別進行分組開發(fā)。
三 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開發(fā)實施過程
1 腳本編寫
腳本是連接教學內(nèi)容和課件的橋梁,是課件開發(fā)的依據(jù)。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不僅包括多媒體動畫還包括視頻及聲音內(nèi)容,在腳本編寫時不僅要編寫制作多媒體動畫的文字腳本、制作腳本還要編寫編輯制作視頻聲音的文字稿本和分鏡頭稿本,其中制作腳本、分鏡頭稿本是腳本編寫的重要部分。制作腳本主要是仿真實驗課件中屏幕設計、交互設計、導航系統(tǒng)設計等各種信息的設計以及各種信息的排列、顯示、控制,信息處理中的各種編程方法和簡易流程圖等。分鏡頭稿本是依據(jù)文字稿本分出的可供拍攝、錄制的稿本。在內(nèi)容上包括:將文字稿本的畫面內(nèi)容加工成一個個具體形象的、可供拍攝的畫面鏡頭;排列組成鏡頭組,并說明組接的技巧;相應鏡頭組的解說詞;相應鏡頭組或段落的音樂與音響效果。[3]
2 素材準備
豐富多彩的素材是開發(fā)各種課件的基礎。開發(fā)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需要使用文本、聲音、圖形、圖象、動畫、視頻等多種素材,其中圖象、動畫、視頻是素材準備的主要內(nèi)容。為了增強課件開發(fā)的原創(chuàng)性,避免版權糾紛問題,對使用到的各種素材力爭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對圖形、圖像,一方面使用數(shù)碼相機進行實物和現(xiàn)場拍攝,一方面由美工人員進行繪制,個別圖片使用掃描儀進行掃描,最后用Photoshop軟件對所有圖像根據(jù)設計的需求進行各種優(yōu)化處理。動畫素材根據(jù)標本制作實驗的需要使用Flash軟件進行創(chuàng)作。對于視頻部分,依據(jù)分鏡頭稿本,使用攝像機對實驗材料的野外采集和標本制作的實驗室操作過程進行現(xiàn)場拍攝得到。
3 基于Flash8.0的仿真實驗開發(fā)關鍵技術
在開發(fā)仿真實驗模塊時,我們選擇了版本相對較新的Flash8.0軟件,將前期準備的圖形、圖象等素材導入到Flash8.0的舞臺或庫中,通過使用工具欄中的線條、橢圓、刷子等工具以及菜單欄的新建場景和元件、時間軸特效、變形等功能進行仿真實驗的開發(fā)。每個標本制作實驗的步驟和實驗操作的主要動作是開發(fā)仿真實驗的重要依據(jù)。在開發(fā)仿真實驗模塊過程中主要使用了Flash8.0的動畫創(chuàng)作和ActionScript內(nèi)置腳本語言兩項關鍵技術。以植物標本制作實驗中的金色狗尾草標本制作為例,在實驗過程中涉及展開臺紙、翻轉(zhuǎn)臺紙、涂抹膠水、拖動工具等動作。展開臺紙和翻轉(zhuǎn)臺紙動作主要使用了補間動畫和影片剪輯元件,涂抹膠水則主要使用了引導線動畫,確保膠水涂抹到正確的位置。拖動工具時主要使用了內(nèi)置腳本語言全局函數(shù)中影片剪輯控制下的StartDrag和StopDrag函數(shù),在動作面板里的命令列表框中,根據(jù)Flash8.0中的相關語法規(guī)則使用StartDrag和StopDrag函數(shù)編寫簡單的程序,實現(xiàn)各種操作工具的自由拖動。實驗中,還使用了遮罩圖層以方便操作并進行局部放大。在實驗結束時出現(xiàn)“實驗操作完成,是否重新操作該實驗?”的提示文字和兩個選擇按鈕,進行重復實驗或退出實驗操作主要通過使用按鈕元件和內(nèi)置腳本語言中的條件/循環(huán)語句實現(xiàn)。
編輯制作前首先需要在Premiere Pro界面中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空白項目,然后將事先存儲在計算機硬盤上的視頻素材導入到Premiere Pro中的Project窗口。Premiere Pro主要在Timeline窗口中對素材進行編輯并裝配成一部影片,將素材從Project窗口拖到Timeline窗口中的Video通道中,并使用工具面板中的相關工具對素材處理,根據(jù)分鏡頭稿本的要求和蒙太奇藝術手法把放置在不同Video通道上的素材連接起來。和一般的影視欣賞視頻不同,生物標本制作實驗視頻應盡量使用長鏡頭,避免畫面的跳動以真實反應實驗的連貫操作,在實際需要的情況下,適量使用一些過渡效果和運動效果。Video通道的下面是編輯音頻素材的Audio通道, Audio通道有多個軌道,將對實驗操作的解說配音和輕音樂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軌道上,對照視頻調(diào)整每個解說配音片段的位置,為了得到最佳的音頻效果還需要調(diào)整音頻增益。字幕是影視劇本制作中一種重要的視覺元素,利用視頻中的字幕能給予用戶更多的畫面信息,[4]因此,我們使用字幕設計器在每個標本制作視頻的合適位置添加了一些字幕內(nèi)容。
5 基于Authorware7.0的平臺搭建及各模塊的嵌入
在所有生物標本制作實驗的四個模塊開發(fā)完成后,需要將各個實驗和每個實驗的各模塊合成在一個共同的平臺環(huán)境中。按照植物和動物的分類使用Authorware7.0軟件分別開發(fā)兩個平臺環(huán)境,每個平臺總體可以分成三個層級,第一層由每個實驗構成,如下圖2所示,第二層由每個實驗的四個模塊組成,如下圖3所示,第三層是每個模塊的具體內(nèi)容,以實驗視頻模塊為例,如下圖4所示。實驗準備、實驗步驟模塊主要是文本內(nèi)容,在其群組圖標下添加擦除圖標和顯示圖標即可開發(fā)完成,實驗視頻和仿真實驗模塊分別由Premiere Pro、Flash8.0軟件獨立開發(fā)完成,因而還需要單獨嵌入到Authorware平臺環(huán)境中。以仿真實驗模塊的嵌入為例,首先雙擊打開每個標本制作實驗第二層中的仿真實驗群組圖標,在Authorware7.0菜單欄中依次選擇Insert、Media、Flash Movie...,在彈出的Flash Asset Properties窗口選擇Browse...按鈕并查找到所需的Flash文件,文件的路徑和名稱就會出現(xiàn)在Flash Asset Properties對話框中的Link File選項下的空白方框中,最后點OK按鈕即可將Flash文件導入Authorware 7.0流程圖中。實驗視頻則使用Authorware 7.0的數(shù)字電影圖標進行嵌入,方法較為簡單,不再詳述。
6 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調(diào)試與修改
調(diào)試與修改工作貫穿于課件開發(fā)的整個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將各個模塊嵌入到統(tǒng)一的平臺環(huán)境,能夠提高課件開發(fā)的效率,減少課件中存在的差錯。然后檢驗整個課件的運行是否順暢,確保整個系統(tǒng)按照設計流程無差錯運行。即使課件能夠正常運行,修改工作也沒有全部完成,為了保證開發(fā)課件的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還需要將開發(fā)好的課件進行小范圍的教學應用并邀請專家評審,根據(jù)試驗的結果和反饋信息進一步對整個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修改、優(yōu)化。在以上所有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對生物標本制作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打包發(fā)行,制作成DVD光盤出版,較大范圍的應用到高等教育生物實驗教學中,以提高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教學的效果。
四 結束語
依據(jù)對高等教育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在進行詳細方案設計和充分準備工作之后,我們組織相關人員對生物標本制作實驗進行了多媒體仿真實驗課件的開發(fā)。按照預期要求課件被成功開發(fā),但在開發(fā)人員的有效組織和結構調(diào)整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開發(fā)的課件在生物標本制作實驗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應用。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給以持續(xù)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繼貞,張祥沛,曹道平.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