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油門當剎車

油門當剎車

時間:2023-05-29 18:24: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油門當剎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剛拿到駕照的朋友,上路遇到緊急情況,錯把油門剎車而發生的交通事故,網絡上,這類報道也屢見不鮮。

筆者近日就曾去醫院看望了一位朋友,恥骨、骨盆骨折。據他說,他就在路口停靠路邊的一輛矯車的后面等待過路口,一位新手駕車開始沒注意他,發現后剎車踩在油門上,把他拱在了前面小車的屁股上,司機松油門,再踩剎車,又踩在油門上,又拱了一下。一次事故,兩次犯同一錯誤,這讓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急剎車,為什么會踩在油門上?

心理學認為,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習慣是由一再重復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象轉動的車輪一樣。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啟用自己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如此。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肇事司機的錯誤原因。首先,他遇事大腦第一反應是剎車,他不愿意出事故,這說明大腦有剎車概念和意識,這是正確的。第二是動作,迅速踩下踏板。這就是一個習慣性動作,在緊急狀態下,人的大腦處于空白狀態,事情來不及思考,就靠平時積累的習慣思維來處理問題,這就是潛意識或叫做條件反射。他忽略了正在行駛中的車,右腳下是油門踏板而不是剎車踏板,毫不猶豫地踩了下去,錯了,再踩剎車,還是把油門當作剎車堅決地踩下去。這樣,問題就清楚了,司機右腳下有左(剎車)、右(油門)兩個踏板,而在司機的潛意識里,沒有位置調換的概念,也就是說司機的潛意思里,腳下的踏板就是剎車。“腳下的踏板就是剎車踏板”這個習慣思維是錯把油門當剎車的罪魁禍手。

一個剛取得駕照的駕駛員,上路時間不長,“腳下的踏板就是剎車踏板”習慣是怎樣養成的?我們就不得不從駕校的教學程序中來尋找答案了。

現在駕校是如何教學員的,我沒調查,我只知道,我學駕駛時,駕校從安全的角度著想,把油門線拆了,學習過程中一律用怠速行駛,不用油門,右腳始終放在剎車上面,出現情況就踩剎車,“腳下的踏板是剎車”的概念,一入駕校就形成了,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這一概念逐漸被強化而形成了習慣,既便有路考,由于學車的人多,學員上車訓練的時間太少,油門和剎車的互換強化訓練不到位,“腳下的踏板就是剎車踏板”的思維定勢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得到徹底的糾正。再則,路上練車速度慢,剎車可以從容思考,這個錯誤不明顯,一遇到緊急情況,問題就暴露了。多數學員都是個人自覺加強訓練來克服這一思維定勢的,但仍有相當一些人以考證為目的,自我強化訓練不足,為自己留下了交通隱患。

問題的癥結找到了,也就有了打開癥結的辦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解決。

一、主考機關要提高對路考的標準要求,特別是對剎車停車,要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出現把油門當剎車者,一票否決。

二、駕校要加強路考訓練,特別是油門與剎車的換位必須專門進行強化訓練,以徹底清除“腳下的踏板是剎車”的思維定勢。

三、學員要提高對技術重要性的認識,自覺自我強化訓練。學習的目的是開車上路,不僅僅是為了拿駕照,不然的話,拿油門當剎車,上路就成了殺手,害己害人。人多車少,怎樣練?筆者當初解決這一癥結的辦法是,用單位上報廢的舊車,每天上車一小時左右,對加、減檔和右腳踩油門、剎車的換位進行專門強化訓練。自己默念開車加油,右腳移到油門上下踩,默念剎車,右腳移到剎車踏板上下踩,反復練習,不厭其煩,直到每次口令都能準確到位為止。然后,再讓同事喊口令練習。這樣做的效果是,反應敏捷,迅速到位,意到腳到力度到,形成條件反射,新的良好習慣就養成了。筆者曾經有過幾次意外的險情,都因準確及時的反應,迅速到位的剎車而化險為夷了。現在想一想,如果把油門當剎車踩下去,那后果不堪設想,后怕啊。

第2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智能剎車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智能剎車系統,含觸摸屏顯示器、傳感器、電磁閥和輔助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觸摸屏顯示器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組成安裝在汽車駕駛室里的屏觸摸控制器;傳感器安裝在車頭和車尾,電磁閥與油門管道連接;傳感器、電磁閥和輔助剎車裝置通過信號線分別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車頭和車尾的傳感器為長度傳感器,用于實監測障礙物與車體前后的距離,所得的感應信號傳送給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速度傳感器的信號線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用于實時監測汽車的行駛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長度傳感器對車前車后的障礙物進行實時測距,速度傳感器對汽車的速度進行實時監測,將距離信號和速度信號傳送到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經PLC處理后得到執行指令信號,該指令信號控制輔助剎車裝置進行剎車制動,同時根據該指令信號對油門電磁閥關閉度進行控制,以控制汽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使得汽車可根據距離、速度自動調整輔助剎車裝置的制動力和汽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避免汽車碰撞或追尾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方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裝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PLC連接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示意圖;

圖中:1.屏觸摸控制器;2.0.長度傳感器;2.1.速度傳感器;3.電磁閥;4.輔助剎車裝置;5.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6.汽車;7.正常指示燈;8.報警燈;9.障礙物;10.懸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圖3所示的智能剎車系統,觸摸屏顯示器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連接組成屏觸摸控制器1并安裝在汽車6駕駛室里;長度傳感器2.0安裝在車頭和車尾,速度傳感器2.1與汽車6原來的速度表連接,速度傳感器2.1的信號線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連接;油門防爆電磁閥3與油門管道連接;傳感器、電磁閥3和輔助剎車裝置4通過信號線分別與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連接。如圖4所示為汽車6向前行駛的情況,當汽車6行駛在公路上時,車前行駛開關K1閉合,車后退開關K2斷開,車后長度傳感器2.0將不起作用,車前傳感器和朝地傳感器均為長度傳感器2.0并處于工作狀態,綠色的CL正常指示燈7保持亮,本實用新型在自動狀態下(分為自動和手動兩種,手動時停止開關K閉合,自動時相反),在一定的距離內長度傳感器2.0傳感器感應到障礙物9(長度傳感器2.0能夠感應到的最大距離c米);長度傳感器2.0能夠感應到的最大距離c米和汽車6當前速度傳感器2.1所感應到的行駛速度成正比,在感應到障礙物9后,汽車6與障礙物9的距離小于或等于最大距離c米時,傳感信號立即輸送至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通過系統的運算處理;根據感應的距離的長短輸出信號給剎車動力裝置,同時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給報警燈8一個信號,絕色報警燈8閃爍,提醒司機剎車,在司機沒有采取剎車動作后,同時輔助剎車裝置4根據得到信號的強弱將執行四個不同的指令(也可以說是分為四個檔:25%、50%、75%、100%。當輔助剎車裝置4得到強信號時,輔助剎車裝置4的輸出是100%)。當設定的最大距離是c米,最小距離是b米時,當汽車6的車前長度傳感器2.0感應到距離為c米時,輔助剎車裝置4的輸出功率是25%);b米時輔助剎車裝置4的輸出功率是100%。同時油門自動控制防爆電磁閥3在感受距離為c米時,油門防爆電磁閥3關閉度為50%(在人工誤操作,手動把油門打到100%,油門的輸出最大只有50%;c/2米時電磁閥3的關閉度為100%(也可按具體情況而設定,在人工誤操作,手動把油門打到100%,油門也會全部關閉)。輔助剎車裝置4和電磁閥3的控制可實行PID方式控制。行駛的汽車6按上述的設置,當汽車6距障礙物9的距離達到c米時,輔助剎車裝置4開始啟動,立即剎車25%,同時油門電磁閥3關閉50%;當距離達到c/2米時,油門電磁閥3關閉100%(即全部關閉),當距離達到b米時,輔助剎車裝置4的輸出功率為100%(即全部剎死);這樣就避免了車禍的發生。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的智能剎車系統其結構和控制方式同實施例一,即汽車6車在倒車時撞障礙物9前的控制原理和實施例一相同,汽車6在倒車時撞障礙物9前,汽車6的車前傳感器和朝地傳感器均為長度傳感器2.0并將不起作用,因為倒車的速度比較慢,只要汽車6和被撞障礙物9之間設置的距離在d米內,汽車6的輔助剎車裝置4根據需要全部剎車;是否進行全部剎車也可以根據車主的習慣而定,僅需要改變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的程序即可實現。

實施例三:

如圖6所示的智能剎車系統,其結構和工作原理同實施例一,不同的在于在翻車前的控制,當汽車6向前行駛,汽車6的前端有懸崖10,在駕駛員來不及剎車和/或手動剎車失靈時,汽車6在翻車前控制原理和汽車6在倒車時撞障礙物9前的控制原理和上述實施例一樣,朝地傳感器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當車要沖下懸崖10前,當車離懸崖10邊的距離小于或等于a米時,這時朝地傳感器感應不到地面,就會發出一個信號給PLC系統,(一般“a”的值比較小),PLC系統通過處理,給油門防爆電磁閥3和輔助剎車裝置4一個信號,立即100%自動關閉油門和100%啟動剎車動力裝置,使車立即剎車,以免車掉下

第3篇

正確踩油門踏板的方法:

1、汽車在發動的時候,未松開手剎的時候需要輕踩油門以測試各種儀表是否運作正常;

2、踩油門一般在加擋的時候,以提高車輛的轉速,達到規定的轉速后才有利于換擋,以防止熄火或者發出奇怪的噪音,在起步的時候離合和油門是可以同時踩的,而在換擋的間隙一般不可以同時踩兩者,會造成行車不穩定;

3、在路況好的情況下,高檔行進的時候,適當輕踩油門以增加車速,保持好車距即可,此時需要腳底放松,而精神保持警惕即可,既防止過分勞累,也可隨時注意路況,做到提前應對;

4、在加速及準備停車的時候,切記需要分清楚是“油門”還是“剎車”,防止踩錯油門導致意外發生,此時觀察路況的同時,右腳直接踩在剎車上;

5、在自動檔車油門上注意事項可能相對較少,注意不過分猛力踩油門,油門靈活度比較高,不可用死力猛力的踩,也不能因為緊張而導致油門當剎車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安全駕駛注意事項全面解析

Abstrac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number of motor vehicl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Thus,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which have become the major killer of life. Therefore, we must mak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precautions for safe driving ar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volving each aspect of safe driving. Only remembering the precautions and common sense is not enough, what more important is to employ them in one’s own driving.

Key words: safe driving; precaution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U463.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汽車作為大眾的代步工具,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了千家萬戶,由此帶來的行車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學習安全駕駛的意義,也便日益突出。

一、在行車過程當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案

1.如何起車

進入駕駛室,系好安全帶。腳踏離合器,右腳踩住剎車,確認在空檔上,用鑰匙點火,點火后立即松開鑰匙。掛一檔,瞭望前左右,確認安全后,放下手制動,掃視儀表盤,確認沒有警示燈亮起。左腳向后拖動,使離合器脫離自由行程,感覺離合器輕輕接觸上,定住腳跟,車微抖,右腳迅速移到油門上。左前腳掌輕抬起,右腳輕踏油門,使車逐漸加速,當接近二檔速度下限時,右腳迅速收油,左腳迅速踏下離合器,掛上二檔。緩慢抬起離合,同時右腳及時緩慢給油。二檔升三檔,三檔升四檔,四檔升五檔均仿照一檔升二檔處理。

2.怎么加速

起車后,輕踏油門,使車速接近二檔速度下限,收油門,同時左腳踏下離合器,迅速掛上二檔,然后緩抬離合,同時輕踏油門,速度逐漸上升。如若加速,在當前檔位上輕踩油門,當速度升至上一檔位下限時,迅速上到上一檔位。換檔辦法同一檔換二檔,二檔換三檔,三檔換四檔…… 注意:使車加速時,應逐級助跑升檔,且助跑時間不宜過長,切不可在速度下降時升檔,更不能就地拔高。

3.怎么減速

(1)一般稍微減速,在當前檔位上收油門即可,也可以輕點剎車(新手不宜),但速度過低時,重新加速必須根據當前車速換至相應檔位。

(2)當想迅速減速停車時,立刻摘檔放空檔,輕點剎車,使車速迅速減下來,直至停車;如若不想停車繼續行進,則根據當前車速重新掛上相應檔位。

(3)減速急剎車。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急剎車時,迅速踩下離合和剎車,同時把檔摘空。

升速減速如同上樓梯和打滑梯,升速時,必須逐級上升,而減速則如同打滑梯,可一下子往下減。如果重新升速,就必須重新逐級上樓梯。

4.如何靠邊停車

看右后視鏡,再擺頭瞭望車右后方的右后視鏡死角盲區,確認安全后,打右轉向燈減速停車。停車后立即摘空檔,拉起手制動。車體應沿路邊擺直,距路邊0.5米為宜。如若坡路停車, 上坡時, 停車后將方向盤向左打, 下坡時, 方向盤向右打, 防止溜車。

5.如何從路邊起車

先看左后視鏡,再擺頭瞭望左后視鏡死角盲區,確認安全后,打左轉向燈,逐漸切進行車道。

6.如何坡路起車

在任何情況下,停車時右腳一定踩住剎車,特別是坡路時更是如此。坡路起車時,左腳踩住離合器向后平拖一半距離(腳跟可輕微離地,左腳傾斜角度不變),然后定住腳跟,左腳輕輕抬起,感覺到車微抖,右腳從剎車迅速移到油門上,進一步緩抬離合,同時右腳輕踏油門。

7.左(右)轉彎怎么做(以左轉彎為例)

首先瞭望左后視鏡,再擺頭看左后視鏡死角盲區,確認安全后,打左轉向燈,減速(一般減速收油門即可,如果車速過快,應摘空檔點剎車,建議新手采取后者),實施轉彎動作,轉彎完成大半時回舵。轉彎后根據當前車速切到相應檔位上。

8.更換行車道(以從左向右為例)

行車時,如果需要更換行車道,首先看右后視鏡,向右擺頭觀測右后視鏡死角(車右后方),確認安全后,打右轉向燈,然后輕輕打舵,逐漸切入右行車道。避免突然轉向右行車道。進入右行車道后,轉向燈復位。

9. 行車姿態

行車時,目光要從左至右、從右至左掃視前方,成扇面狀,用余光觀察車的左右,每隔10秒鐘掃視一遍左中右后視鏡,保持對車周圍的環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掃視前方的目的是為了防范前方兩側突發事件,觀察左右是這了避免突然轉向時碰撞。觀察中后視鏡是為了了解是否有車尾隨其后,以避免急剎車。

二、在不同情況,不同場合的行車安全注意事項

1.停車場里注意的:

(1)速度一定要慢, 禮讓行人. (也顯出國人的素質)

(2)禮讓前后左右車, 牢記此時出事各附一半責任.

(3)倒車一定要回頭看, 再加左擺頭看另一邊一兩次

(4)自己有路權時, 可輕按喇叭提示對方.

2.左轉注意:

(1)牢記此時出事, 責任全在我, 一定一定要看清楚對面車的情況后再動, 不要理會后面車的催促. 用”S”方法, 把車向左轉一點,再把方向盤擺正,一般用一次就可以觀察到對面了.

(2)判斷對面車況, 千萬別相信對方信號燈, 一定等對方所有車道的車明顯減速或轉頭(對方右轉).

(3)晚上左轉要看兩遍左邊行人線上是否有人再轉.

(4)左轉從小路進入主路或從主路進入小路, 很難等到對面無車. 所以要看準時機, 和靠近自己的車都打好招呼. 很慢的前進, 要看清一個車道上的車, 再向前開.

3.雨雪天注意:

第5篇

駕車者普遍認為高擋位速度較快,所以在超車途中升上一擋。事實上車輛的前進是靠引擎所發揮的扭力,高擋位扭力較小,油門反應遲鈍,加速度反而減慢,所以正確超車應該減慢一擋,自動擋只需將油門踩到底,變速器便會降低一擋,以提供足夠的扭力。

轉彎同時不要剎車

轉彎時汽車重心移向外側,此時剎車會加重側傾,造成單邊制動,若速度過快,或剎車過猛,則有翻車危險。正確做法應在進入彎道前減低車速換入低擋,入彎后,緩慢加油車身才能保持平穩姿態,不會引起車輛的側翻。

先踩離合器后剎車不妥

對于開手動擋的車,有人認為剎車前應切斷動力,剎車會更有效,這是嚴重的錯誤。因為踩下離合器,發動機轉速迅速降低到怠速,并且氣管總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輔助力大大降低,剎車距離反而變長。正確的操作,應先踩下剎車,當車速降低至接近停止時再踩下離合器,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下坡空擋滑行有危險

有些車主在下坡時,為圖方便,就掛空擋滑行,僅以剎車來控制速度,這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是在一個長距離坡位這樣做的話,剎車系統會因過熱而突然失靈,導致事故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實際車速掛上合適的擋位,讓發動機制動,偶爾輔以剎車,這樣既安全又延長剎車的壽命。

放空擋不省油

化油器車放空擋是可以省油的,但是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噴汽車則在空擋滑行的時候不一定省油,因為有些車在加速中松開油門,噴油系統停止供油,當發動機轉速降至2000轉時恢復供油,所以電噴車高速帶擋滑行時會省油,放空擋反而費油。

磨合期車速不是越慢越好

磨合期是要一段時間內將摩擦部件的配合間隙磨到一個合理的范圍,才能實現較好的。若磨合期發動機轉速過低,則曲軸連桿軸瓦承受的沖擊較大,轉速過高則汽缸壁容易拉傷,造成早期磨損,所以磨合期應參照發動機轉速而不是車速,汽油發動機轉速在2000~3000轉之間,柴油發動機在1000~2000轉之間。

高擋位小油門不省油

這種做法發動機易發生爆震,燃油爆發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功,并沖擊連桿機構,造成早期磨損,則于低轉扭力不足,加速無力,反而耗油會有增高的可能。最佳的節油而又保護發動機的方式是在最大扭矩轉速偏低的區域工作可能得到最大的動力和最好的節油效果。

第6篇

1、半坡停車在上坡上定點停車與靠邊停車差不多。要注意的是要找好參照物(樹、電線桿等)和防止溜車。

2、車子上坡時,需要保持一定的動力,慢慢的平穩減速,選好距離的參照物3米時減速并且打右轉向燈,車速要降低到5km/h,用右腳深踩離合器踏板,利用車子的慣性將車身的某一點對準參照物(可以是前保險杠、右前門等)。對齊后,踩剎車,拉緊手剎防止溜車。

3、坡起當車停在坡道上,為防止溜車都會拉緊手剎,我們就從這開始講。此時車輛的狀態是停在上坡處,發動機怠速,空檔,拉手剎,未踩離合和剎車踏板。

4、半坡起步過程中,要避免長時間在半聯動狀態下踩油門加速,這樣不僅容易損壞離合,還廢油。只要車輛被油門帶動,就不會溜車了,只要松開離合,踩下油門走就可以啦!

5、拿到駕照后開車上路也是一個大問題。經驗不足、技巧不熟、過分緊張這些都導致了新手不敢開車上路的情況。

6、踩油門:原則就是輕柔。開車最費油的就是加速階段,緩慢加速可以以時間換低油耗。溫柔駕駛對自己、他人、車輛、安全、乘客的乘坐舒適度、駕駛者的心態都有好處。

7、速度控制:隨時可加速,隨時可減速是控制車速的基本要求。這里,減速不是用剎車,而是用油門踏板,把發動機轉速控制在1600r/min-1800r/min之間,而踩剎車的次數越少越好。利用微信路況提前查詢路況信息,避開擁堵路段,讓您更暢通。

8、跟車:跟車在各種道路上均適用,夜間行車尤其重要。要做到:既不會有別的車隨意插隊,又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特別注意前車的急剎車。而沒有ABS的車與前車的距離應更長一些。

9、轉彎:彎道前收油,彎道中加速是轉彎的基本方法;而集中注意力,全方位觀察則是保證行車安全的基本原則。此外,還要防止轉向不足或過度,以及特殊路面可能發生的側滑或甩尾。

(來源:文章屋網 )

第7篇

假設前方紅燈,車前方無車輛障礙

提前抬起油門,此時無其他操作,也別管此時檔位在幾檔,只需抬起右門,右腳輕放剎車踏板上,看需要剎車,待車速下降到20碼時,左腳踩下離合器,放空擋。接下來操作分兩種情況:

一、此時還是紅燈,就踩下剎車,等待綠燈,然后掛一檔起步;

二、在你剛才減速的時候,綠燈亮了,此時看你正在滑行的速度,看速度高低相應掛檔繼續走,一般來說在40碼時候掛3檔,20碼時候掛2當,然后抬起離合加油門。此操作前如果原來是5當滑行,綠燈一亮就直接踩下離合掛入相應檔位即可。

慢慢來吧,開車就這么幾個動作,關鍵是初學時候要嚴格自己按照操作步驟來,習慣了就好了,沒啥大名堂的,開車的關鍵是預先處理道路、車、人情況。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轉彎路線:外側―內側―外側

在轉彎時既想要快速通過彎道又不希望產生太大的離心力,就必須充分利用道路的寬度,盡量以趨于直線的大弧度來轉彎,所以,在轉彎開始前要靠著彎道的外側進入,到中間的時候要靠著彎道的內側行駛,也就是說在彎道弧頂的地方應該緊靠著彎道的內側行駛,過了彎道弧頂之后,再切回彎道的外側,靠著彎道的外側駛出,即轉彎時要選擇“外-內-外”的路線。

轉彎原則:慢進中油快出

在還沒有進入彎道,仍然保持直線行駛時,應先踩剎車讓車子減速,如果彎道比較大,則應該進一步降低車速,同時還需先降一擋。以低速進入彎道之后,先選擇轉彎路線和修正方向,然后踩油門,此時因為車輛加速會使重心后移而讓車頭稍微浮起,方向盤變得較輕,后輪也會出現少許的橫向側滑,車子就可以簡單轉彎。當看到彎道的終點時,將方向盤回正,在確認路況安全后,加油門快速出彎就可以了。

如何通過上坡彎道?

在通過上坡彎道時,進入彎道前應該松掉油門,讓車輛以較快的速度靠著彎道外側進入彎道,然后將擋位降低一擋或二擋,接著選擇路線和修正方向,同時輕點油門;在過了彎道弧頂之后,再切回彎道的外側,同時加大油門,最后靠著彎道的外側快速駛出彎道。在此過程中也應該選擇先外側后內側再外側的轉彎路線。

如何通過下坡彎道?

在通過下坡彎道時,進入彎道前應該松掉油門踩剎車,讓車輛大幅度地減速,并且將擋位降低一擋或二擋,然后以較慢的車速靠著彎道的外側進入彎道,接著松掉剎車后選擇路線和修正方向;在過了彎道弧頂之后,再切回彎道的外側,同時輕點油門,最后靠著彎道的外側快速駛出彎道。在此過程中也應該選擇先外側后內側再外側的轉彎路線。

如何通過盲區彎道?

盲區彎道是看不到出口的彎道。在盲區彎道上行駛時,由于看不到彎道盡頭的交通情況,首先必須降低車速,而且不能按著普通彎道的方式行駛。為了避免和對向車輛發生事故,必須靠著道路邊上行駛,在通過左彎道時,汽車應該沿著彎道的外側行駛,在通過右彎道時,汽車應該沿著彎道的內側行駛,一旦看到彎道的出口就可以變換車道,修正方向,按著先外側后內側再外側的方法,加油門加速駛離彎道。

第9篇

偶認為真正的漂移不僅與手剎無關,而且與剎車也沒有任何關系。漂移的動作關鍵有兩點:讓車輪失去抓地力和動力提供向心力。

讓車輪失去抓地力,即所謂的甩車(不是甩尾,和甩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手剎是甩尾),有人認為是打方向和猛踩剎車的結果,偶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假設你以大于80KM/H的速度,猛打方向90度,車輪不失去抓地力才怪呢。所以甩車主要是由于轉彎的角度超過了在該速度下正常轉彎的角度而造成的。而剎車的作用是和油門配合,控制入彎的的速度和轉彎時的路線,類似與油離配合,而油門還有其他的作用。但正是由于對這種配合的掌握,才是技術差距之所在。藤原拓海正是由于多年的苦練,才使這種配合達到天衣無縫,人車合一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極品飛車五和七之所以玩不出漂移,就是由于游戲本身的設計對轉彎的角度和速度之間的差配合有一定的限制而造成的,而在地下狂飆中的Drift賽中,刻意放開了這種限制,以至于不用手剎和剎車作出漂移。

漂移另外一個關鍵,也就是漂移過彎之所以那么快的原因,是利用車的動力提供向心力。如果物理中的力學學地好的話,這點并不難理解。當車子甩開以后,車和路之間并不是平行的,這就使車輪的動力提供高速過彎時所產生的強大向心力,即抵消離心力。所以做漂移時是踩油門的,保持發動機的轉速即保持了車的動力輸出,同時降擋的目的是產生出大的扭距力,但如果彎不急的話不用換檔,視情況而定。實現這一動作的方法是跟指動作或右腳剎車,因人的習慣而定。而車向前的速度被車輪側向摩擦力所減慢,但這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油門跟的及時,很快恢復原來的速度。而普通的轉彎是用這個車輪的側向摩擦力來提供向心力的,當然慢很多,因為這個力太小了,速度太快會沖出賽道。

偶之所以把漂移分成兩個部分是為了容易理解,而實際漂移是一個非常連貫的動作,完成只在一瞬間。

順便說說出現在頭文字D中藤原拓海的另一個特殊技術動作——水溝走法。這和漂移沒有任何關系,但之所以快的關鍵點和漂移一樣。它是利用地形(水溝),讓入彎的內側車輪

下陷到水溝里,讓水溝對車的支持力來提供轉時強大的向心力。當然如果沒有水溝就玩不成。

針對這一陣子大家討論比較多的飄移,以上就是偶的見解,有什么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偶不會介意的。

第10篇

1、30到40碼合適,N擋可在車輛剛起動或拖車時使用,還可以在等待信號或堵車、短暫停車時使用,在掛入N擋的同時要拉緊手剎,在坡道短暫停車時為防止溜車還要踩著制動。

2、當車輛想長時間停車,特別是在坡道上停車,需要換成P擋,此時車輪處于機械抱死狀態,能保證車輛在靜止狀態下無法移動。

3、準備起步行駛時,踩下剎車后,要將擋桿掛入D擋位,然后松手剎,松剎車踩油門走起,根據自己的車速需求繼續加油門就行了,這時汽車會根據車速自動在在1~4擋之間自換擋。正常平路行駛時就不用駕駛人再去換其它檔位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1篇

1、控制好離合器:起步時,控制好離合器是避免熄火的關鍵,左腳踩好離合器,當抬到一半時穩住,然后待車輛移動再慢慢的抬起離合;

2、配合好使用手剎:當掛檔起步之前,拉緊手剎,然后離合抬到一半,松開手剎再跟上油門;

3、緊急剎車同時踩住離合器:當碰到緊急剎車時,不能只是踩剎車,也要踩住離合,否則車輛會熄火的;

4、避免掛錯擋位:新手在開車時容易緊張,一遇到緊急情況就慌張,一旦掛錯檔位,輕者會導致車輛闖動,嚴重的就會造成車輛熄火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2篇

雪后結冰路面要緩行

駕駛員朋友們請注意,雪天開車或通過結冰路面時要緩慢行駛。不隨意超車,輕點油門,輕點剎車,慢打方向盤,任何大的動作或不妥操作都可能帶來危險。必要時,可將輪胎放一些氣,增大汽車與冰滑路面的接觸面積,增強輪胎附著力。冰雪路面任何時候都要慢抬離合緩加油,大力加油容易側滑或空轉。切記保持車距,剎車或啟動時,車輛可能溜車或側滑。陰暗潮濕的地方、立交橋下及隧道洞口等處都易結冰,薄冰更可怕,應加倍小心,減速慢行。路面結冰是駕駛人朋友們可能遇到的最危險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盡量行駛在前車留下的車轍中,不要靠路邊駕駛。如果感到驅動輪開始打滑,馬上松開油門。加大與前車的距離,至少保持十秒。不要猛踩剎車,那樣很可能造成側滑。如果產生側滑馬上松開剎車,使方向盤能夠重新控制汽車。

雪天行車要加大與前車的距離,要提前剎車。當發現和前車的距離在縮短,不管什么原因馬上收油減速并將腳放在剎車踏板上準備剎車,千萬別有僥幸心理,別麻痹大意。

交通安全專家表示,正常干燥的瀝青路面的摩擦系數為0.6,雨天路面摩擦系數降為0.4,雪天則為0.28,結冰路面就更低,只有0.18。摩擦系數降低,剎車距離加大,如果雨雪天氣里駕駛人還像正常路面那樣開車,就容易追尾。所以駕駛人要加大車距,延長剎車距離。

盡量避免在雪地上停車,因為你很難使它重新啟動。如果必須在有雪的下坡路停車,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駛離停車位,因為前后移動車位變得非常困難。

雪后開車技巧

1、起步和行駛過程中禁止猛抬離合器、急加速、急剎車,應穩住油門勻速行駛,車輛要減速時應采用換低擋的方法,使用發動機制動。

2、轉向時,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車速,穩住方向盤,慢轉慢回。

3、行車中如果有雪花,應降低車速,使用雨刮器改善視線。雪后行車過久,由于雪對陽光的反射,容易雙目畏光、流淚,視力下降,因此,應戴防紫外線的有色防護眼鏡。

4、行車時應裝防滑鏈,使用防滑鏈要裝在驅動輪上,防滑鏈松緊要一致,左右對稱。此外,在冰雪路面上行車,還應攜帶必要的防滑、取暖用品。

雨天駕車需注意些什么

出行前檢查車況

雨天車輛容易出現故障,出行前要對車輛進行五大檢查:

1、檢查雨刷器、前后窗的除霧裝置能否正常使用,這關系到行車時是否能看清車前后的路況和車況。

2、認真查看霧燈是否好使,否則一旦壞掉的話,在雨天行車容易造成車輛追尾。

3、檢查汽車的剎車裝置、電路和油路等是否運行良好,一旦發現有問題,要立即去專業站點進行維修。

4、檢查輪胎是否磨損過多,如果輪胎磨損過多或者花紋較少,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間形成水膜,造成汽車跑偏、甩尾和制動距離加長。

5、檢查前風擋處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暢,避免雨天積水造成發動機進水。

行車時小心謹慎

1、保持良好視野。雨天開車上路除了謹慎駕駛以外,要及時打開雨刷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如果前擋風玻璃有霜氣,則需開冷氣,并將冷氣吹向前擋風玻璃;如果后擋風玻璃有霜氣,則要打開后擋風玻璃加熱器,盡快消除霜氣,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車輛。

2、減速慢行,保持車距。車輛高速行駛時,輪胎因高速轉動和地面產生水膜,減少了與地面的摩擦力和阻力。不僅稍動方向就會造成車輪打滑產生側滑,而且還會引起車輛制動距離延長。所以,一定要減速慢行。無論道路的寬窄、路面狀況好壞,雨中開車盡量使用二擋或三擋、保持不超過30公里或40公里的時速,隨時注意觀察前后車輛與自己車的距離,提前做好采取各種應急措施的心理準備。如需停車時,盡量提前100米左右減速、輕點剎車,使后面來車有足夠的應急準備時間,避免由于剎車過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3、不急不躁盡量不加速超車。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急躁加速超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車道的車速相對較高,司機的視角變窄,加上路面濕滑,強行越線超車時,稍動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極易造成與其他車輛發生刮蹭,引發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

4、仔細觀察防止涉水陷車。當車經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r,首先要停車查看積水的深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如果超了,應選擇其他路線繞行;如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可以掛一擋,穩住油門,低速直行,一口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誤而導致車輛熄火、發動機損壞。

5、車陷泥坑想法自救。下雨天或在鄉間土路上行車時,經常遇到車輪陷入泥坑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掛上一擋或倒擋,試探性地緩踩油門,當汽車能前行或者后退時,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變,低速開出泥濘路段。如果汽車無法前后移動,可以在驅動輪前后墊石塊、磚頭、木板或樹枝等,以增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使汽車平穩開出泥坑。

6、小心謹慎不可忽略細節。并線一定要打轉向燈,不要讓平常的臭毛病變成車禍的原因。路過有積水的路面,特別是有行人通過的時候,一定要減速慢行。下雨的時候雙手緊握方向盤,這樣可以防止單側輪胎軋過局部積水造成的失控。盡可能走別人走過的正確道路,不要盲目實驗路況。見到積水處不要左閃右避。看到水就閃或者馬上踩剎車放慢速度,容易使后面駕駛人誤解、造成意外等。

霧天行車要警惕五類危險路段

保險問題

1、由于暴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是會承擔的,只要你上了車損險。但是由于你的錯誤操作造成車輛損失的加大,保險公司是不負責的,比如車輛發動機進水以后再次啟動造成的發動機損壞。其實,等水退了再走也不遲。

2、出門帶上你的保險卡,當車輛出了問題以后,第一時間聯系你的保險公司,并注意給你的建議,你就可以平平安安、放心地在暴雨天氣駕車了。

3、如果真的無法避免地遇到了車禍,請打開雙閃燈,立即打電話報警,并聯系4S店或修理廠,不要站在雨中做無謂的爭論。

第一類:靠近湖泊的路段最易發團霧

經常駕車出行的老駕駛人往往有這樣的經驗,秋冬季節途經靠近湖泊的路段時,容易遇見奇怪的“團霧”――一團一團的,像飄浮的大氣球一樣,時有時無,駕駛人好不容易擺脫一團霧的籠罩,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下一團霧卻又在不經意間降臨,等你意識到有霧的時候,已進入霧團中心了。

據介紹,“團霧”一般出現在晝夜溫差較大、無風的早晨,有時傍晚也會發生。所以,冬季行車,特別是出早車時,在思想上要有充分準備。目前正是“團霧”的多發季節,其實“團霧”是輻射霧的一種民間說法,是局部的水汽受輻射降溫引起的,素有“馬路殺手”之稱。

具體路段:京滬高速公路高郵段、寶應段以及部分靠近水域的路段等周邊地區,“團霧”比較常見。

給您支招:當行駛中,觀察到前方有“團霧”發生,視線受阻時,應立即采取減速措施,確保車輛平穩停車,并留有余地。進入“團霧”前,如距離和車速都能滿足變道條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打開轉向信號燈,減速駛入最右側車道。這樣做的目的是,萬一前方發生事故堵車時,能迅速進入應急車道避讓通過,避免發生后車追撞。

第二類:長下坡路段霧天多危險

據介紹,長下坡路段往往也是特殊天氣條件多發路段,加上行經長下坡路段,不少駕駛人往往習慣長時間踩住剎車,那樣可能會導致制動器失效,再加上霧天條件下制動器敏感性下降,因此霧天下坡時,不要單純依靠制動減速,還要選擇低擋位降速。此外,絕不允許空擋滑行或熄火滑行。

給您支招:霧天途經長下坡路段時,應加強觀察,減慢至適當車速平穩通過,沒有情況不要緊急剎車。遇前方堵車,除非你在最右側車道能無障礙進入應急車道避讓通過外,不要再嘗試變換車道。

第三類:城郊接合部路段警惕“象鼻形”霧氣

經常在大霧中駕車的駕駛人估計都有這樣的感受,濃霧來臨前,會有一個“濃-淡-濃”的反復過程,容易迷惑駕駛人,降低駕駛人的警惕性。據了解,專家將霧前這一“濃-淡-濃”的變化稱之為大霧“象鼻形”現象,可能與大霧降臨前短暫的“大氣同溫”(水汽冷卻會散熱)有關。這種“象鼻形”霧氣往往多發于城郊接合部路段。

給您支招:“象鼻形”霧氣使能見度降到200米至300米時,會突然出現一個短暫回升期,約在10分鐘的時間內,能見度會回升到600米至700米,表面上看,霧像是要散去的樣子,但大約30分鐘至2小時內,能見度會迅速下降到100米以下,對交通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因此,駕駛人遇到濃霧突然降臨,來不及進入就近的服務區時,應盡快把車停靠在高速公路路肩上,打開霧燈、示廓燈和尾燈。等到視線恢復到一定程度r,盡快離開路肩,或根據實際情況到服務區找安全地帶停靠。

第四類:急轉彎路段霧氣最遮擋視線

平日行車時,急轉彎路段本來就屬于事故易發路段,加上霧氣遮擋、視線阻攔,急轉彎路段即使只是薄薄的霧氣,其實也蘊藏著巨大的危險性。

給您支招:在霧區急轉彎路段行車時,一般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盤。如果認為確需降低車速時,先緩緩放松油門,然后連續幾次輕踩剎車,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

第五類:“S”形道路霧天易追尾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明水县| 平利县| 霍山县| 开平市| 临汾市| 荆州市| 江永县| 清水县| 萝北县| 抚州市| 即墨市| 义马市| 武夷山市| 湛江市| 辰溪县| 淮北市| 崇礼县| 通河县| 太谷县| 巴彦淖尔市| 舟山市| 图木舒克市| 双辽市| 枣庄市| 西吉县| 沙田区| 伊金霍洛旗| 涟源市| 公主岭市| 长沙县| 于都县| 屏山县| 中阳县| 黄平县| 黄浦区| 简阳市| 霍林郭勒市| 江门市| 黄陵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