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2: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形容女人漂亮的詞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中的詞語復雜,內容豐富,詞義涉及面廣。我們不可能一次將一個詞的各種詞義都引申出來進行比較,這樣反而會造成復雜化,使學生更難理解和掌握。這里所談的引申比較, 是從一個詞語在課文中的基本詞義出發,進行引申比較,用較常見的例句進行辨析。在教學中,常用的引申比較方法有以下六種:
一、詞自身的引申比較
詞自身的引申比較就是在一詞的基礎上引申出其它詞,進行比較、辨析。例如:
1.The principal is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er’s work.
校長對老師們的工作感到滿意。
從上句中satisfied引申出下面幾個詞:
Your success gave us great satisfaction.(n.滿意、滿足)
你的成功令我十分滿意。
The results of his test are satisfactory.(adj.令人滿意的)
他的試驗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He bought the new dress to satisfy her.(v.使…滿意)
為了使他滿意,他買了那件新衣服。
2.Her mood varies from day to day.
她的情緒天天在變化。
引申比較:
The weather is variable in summer.(adj.變化無常的、易變的)
夏季天氣變化無常。
It is said that this game is a variation of tennis.(n.變化、變動)
據說這種球賽是由網球變化而來的。
二、同、近義詞的引申比較
同、近義詞的引申比較是指在講到某個詞在本課中的基本含義時,如有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詞,就引申出來加以解釋、辨析。同、近義詞的引申比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例如:
1.Mr.Johnson gets a monthly salary of U.S.$ 800.(n.)
從salary可以引申wage和pay,這三個詞都可以表示“工資”,但其含義不同。salary是指非體力勞動者所得到的“工資、薪水”,通常按月,有時按季或年計算(Salary is usually paid monthly,sometimes three months or a year,for a job,esp.as for workers of higher skill and rank);wage指簡單勞動或體力勞動者所得的“工資、工錢”,通常按周、日等短期計算發給(Wages are paid weekly for a job,esp.as for labourers or workers.),常用復數形式;pay指不論工作性質如何,針對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它包含salary和wage(s)(pay is paid for a job),為不可數名詞。通過英漢對照解釋,這幾個詞的基本含義學生已經清楚了,然后再舉例進行比較,加深理解,熟悉用法。比較:
She draws a substantial salary.
她的薪水相當高。
His average wages are ¥ 250 a week.
他每周平均工資是250元人民幣。
I get my pay on time every month.
我每月按時領工資。
2.I have recently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sister.(v.)
從receive可以引申出accept,前者指“收到、接到、得到”(get something given or sent)。后者指“接受”(agree to take something offered or given)。舉例比較:
I’v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them, but I don’t think I’ll accept it.
我接到了他們的邀請,但不準備接受。
She received his gift, but she did not accept it.
她收到了他的禮物,但沒有接受。
3.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ve ever seen. (adj.)
從beautiful引申出pretty, handsome和goodlooking。 beautiful意為“美麗的,漂亮的”(giving pleasure or delight to the mind or sense),指給人以極大的愉快,幾乎達到理想的美,指人時僅用于女性和小孩;pretty“漂亮的,可愛的”(esp.of a woman, a child, on a small fine thing, pleasing or nice to look at, listen to, etc),多指女性,小孩 或小而漂亮的東西,并不表示完美無缺的意思,而著重表示“可愛”;handsome“漂亮的, 英俊的”((esp.of man) goodlooking, of attractive appearance, (esp.of woman) attractive with a firm, large appearance rather than a delicate one),形容男性指“容貌端莊、英俊”,形容女性時指“健美”;goodlooking“好看的,漂亮的”(attractive),泛指容貌美,多指男性,有時也指女性。通過以下例句比較其含義及用法: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這女孩好漂亮啊!
The baby looks prettier when it smiles.
那嬰兒笑起來更可愛。
She is more handsome than beautiful.
她與其說是漂亮,不如說是健美。
A goodlooking young man walked along the river with a pretty girl.一位漂亮的年輕男子和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河邊漫步。
4.He speaks English fairly well. (adv.)
從fairly可以引申出rather,兩者都是“相當地,頗有幾份”的意思。但fairly常與含有褒義的形容詞或副詞連用,rather則與表示貶義的形容詞或副詞連用;此外,rather 可用于比較級和too之前,fairly則不能。比較:
My daughter is fairly diligent, but my son is rather lazy .
我的女兒頗為勤奮,兒子卻相當懶。
He is rather better today.
他今天好多了。
5.The old man walked across the road carefully. (prep.)
從across可以引申出through,兩者意思相近,但含義不同。前者指“橫過、越過、穿過”,強調從一邊到另一邊(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后者強調穿過兩邊(in at one side, or end, and out at the other)。比較下列句中across 和through 的含義:
They swam across the Yangzi River this summer.
今年他們橫渡了長江。
The train went through some tunnels.
火車穿過了幾條隧道。
通過同、近義詞的引申比較,學生擴大了詞匯量,弄清了它們之間的異同,掌握了詞的正確用法。
三、詞的音形的引申比較
詞的音形的引申比較,指詞的讀音相同,但拼寫和詞義不同;詞的拼寫相同,但讀音和詞義不同;詞的讀音和拼寫相同,但詞義不同;讀音和拼寫相近,但詞義不同的引申比較。例如:
1.This house will find a ready sale. (sale[seil]n.買賣,銷售)這房子馬上會賣出去。
引申比較:
I wish to sail all over the world someday. (sail[seil]vi.航行,乘船旅行)我希望有一天能乘船旅行全世界。
2.She bowed to the audience.(原形bow[bau] vi.鞠躬,彎身)她向觀眾鞠躬。
引申比較:
He shot an arrow from a bow. (bow[b]n.弓,弓形物)他拉弓射了一箭。
3.He lied about his career.(原形lie[lai] vi.“撒謊”;規則動詞 ,過去式、過去分詞lied,現在分詞lying)他編造他的經歷。
引申比較:
Mexico lies to the south of Texas. (lie[lai]vi.“位于,躺,臥” ;不規則動詞,過去式lay,過去分詞lain,現在分詞lying)
墨西哥位于得克薩斯州的南邊。
4.The major part of the job is done by machine. (major[mei]adj.主要的,較大的)
那種工作的大部分由機器來做。
引申比較:
She is the mayor of this city. (mayor[m]n.市長,鎮長)她是本市的市長。
通過詞的音形的引申比較,學生弄清了詞的音、形、義,加深了對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四、類似代詞的引申比較
類似代詞的引申比較,主要指關系代詞、連接代詞、不定代詞的引申比較。例如:
The building that stands over there is our new school building.坐落在那邊的那棟大樓是我們的新教學樓。
本句中的that可以引申出which,并可用which替換。that和which都是關系代詞,指物時??苫Q,但須注意在下列句子中它們不能互換。
A.This book contains much that is useful.
這本書中有很多有用的東西。
B.He is the most honest man that I have known.
他是我認識的最誠實的人。
C.Look at the woman and her dog that are walking up the street.
瞧瞧從街道上走過來的那個女人和她的狗。
D.Learning English,to which we have just subscribed,has an enormous circulation.
我們剛剛訂閱了《學英語》,她們的發行量很大。
E.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Lun Xun lived.
這就是魯迅住過的房子。
通過引申比較告訴學生that和which不能互換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先行詞為不定代詞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all,much,none等時,只能用that,如例句A。
2先行詞被形容詞最高級、序數詞或only,any,no,very等修飾時,只能用that,如例句B。
3先行詞同時為人和物時,只能用that,如例句C。
4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中或介詞后,只能用which,如例句D、E。
通過引申對比,學生明白了這兩個詞的異同點,在運用中就不會出錯。
五、同一名詞單、復數形式的引申比較
在英語中,有許多名詞的單復數詞義差別較大,較難掌握,容易誤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盡量將單復數含義不同的同一名詞引申出來,進行比較、辨析,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和運用。例如:
This machine can do the work of twenty men.
從上句中的work可以引申出works。前者為單數形式(不可數),意為“工作,勞動”,“職業”等;而后者為復數形式,意為“著作”,“工廠”,“(機械的)裝置,機件”等。例如:
It’s hard work carrying this refrigerator upstairs.
抬這臺電冰箱上樓是件辛苦的工作。
The works of these watches are all homemade and wear well.
這些表的機件均系國產,耐磨性好。
六、相似短語的引申比較
英語中有大量的短語,這些短語的含義和使用比較復雜、靈活,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短語,是學生學習時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非常重視這類短語的引申比較。相似短語的引申比較主要指引申那些意思相近或形式相似的短語,然后進行比較辨析,目的是使學生分清它們的含義,掌握它們的用法。例如:
1.I often call at my uncle’s house.(call at 意為“訪問,拜訪,順便到…,停干”等,后接地點。)
引申比較:
We will call on Mr Smith first when we get to New York.(call on 意為“訪問、拜訪”等,后接人。)
到達紐約,我們將先拜訪Smith先生。
2.He used to go fishing on Sundays,didn’t he?(used to 表示過去經常性的習慣或狀態,含有過去常常如此,現在不這樣之意,用于過去時,這里used是動詞;常見的否定式是didn’t use(d)和use(d) not。)引申比較:
She will soon be used to the way of living here.(be used to 意為“習慣于…”,后跟名詞或動名詞,可用于各種時態,used在這里是形容詞。)
他很快會習慣于我們這兒的生活方式。
3.She is dressed in pink.(in pink 意為“身穿粉紅色的衣服”)
引申比較:
She seems to be in the pink.(in the pink 意為“身體非常健康”)她好像身體非常健康。
Hers:我們剛剛品嘗過的面包與鹽是白俄羅斯最有特色的
美食?
塔季揚娜:是的。黑面包是我們民族傳統的、 最美好的、最有特色的食物,有句諺語說“黑面包就是一切的主導”,而鹽在過去也是極為昂貴的。在白俄羅斯的習俗中,最高敬意和最熱烈歡迎的傳統禮節就是請客人蘸一點鹽吃面包。同時,這也寓意著主人在同客人分享生活里的喜悅與苦難。這種黑面包也受到很多國家大使夫人的喜愛,所以每次我有朋友從白俄羅斯到中國,一定會請他們幫我帶這種白俄羅斯黑面包。
Hers:非常感謝夫人今天用如此尊貴的禮節歡迎我們。今年是中國與白俄羅斯建交20周年,是否舉辦一些慶?;顒??
塔季揚娜:中國是白俄羅斯值得信賴的朋友,為了慶祝兩國建交20周年,使館在3月份的時候,舉辦了慶祝中白建交20周年的招待會,邀請了中國駐白俄羅斯前大使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的很多學生參加。1月份的時候,在天津也舉辦了“聚焦可愛白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攝影展,展出的是中國駐白俄羅斯前大使于振起的攝影作品,他還計劃出版一本《白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將由來自不同領域的受訪者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4月份的時候,在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州博物館還曾舉辦了中白建交20周年圖片巡展。白俄羅斯也為此發行了以兩國建交20周年為主題的紀念郵票、信封和紀念幣。
Hers:那么,您眼中的中國是怎樣的?
塔季揚娜:我可以用一個中文詞語形容我對中國的感受,就是“漂亮”,這也是我在中國說得最多,也最好的中文。我來到中國的時間并不長,但我已去過很多漂亮的地方,參觀了很多藝術展覽和畫廊, 看到了許多漂亮的繪畫,漂亮的工藝品,絲綢刺繡,精美的雕刻。有時候,我很想念我的家人、朋友,但美麗的中國,豐富的文化吸引著我,五千多年的歷史讓我欽佩,我只能重復地說:“漂亮、漂亮、漂亮!”
還沒有進入官邸,美麗的使館女秘書就告訴我們,在確定了采訪時間后,大使夫人一直在思考如何接待我們,如何將她熱愛的祖國更好地展示給中國的讀者們。
就在我們到來的前一天,大使夫人更親自布置了官邸,會客廳里每一本介紹白俄羅斯的畫冊,每一件白俄羅斯特色工藝品,每一件大使夫人親手制作的手工作品,都由她精心設計陳列次序和擺放角度。
在北京呼吸到故鄉明斯克的空氣
Hers:官邸里陳列了許多白俄風情的工藝品、照片以及畫冊,能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塔季揚娜:大使館墻壁上裝飾著的白俄羅斯風景圖,這是中國駐白俄羅斯前大使先生的攝影作品。我手里的這本畫冊介紹的就是白俄羅斯的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白俄羅斯的首都是明斯克,那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我的故鄉。它在“二戰”的炮火中幾乎被摧毀,戰后人們曾一度想要搬遷到其他的地方去,但最后還是選擇在這片廢墟上重建家園,因為這里是歷史與生命的見證。見證這段歷史的,還有始建于15世紀的米爾城堡群,它的中文意思是“平安城堡”,位于格羅德諾州。它曾遭受過戰火的嚴重破壞,也曾荒廢了近一個世紀,到了19世紀末才再度修建,將城堡變成了如今的公園。我們國家修建的幸存城堡,包括米爾城堡、涅斯維日等城堡,那里經常組織騎士比賽,歌劇、音樂會,戲劇表演等活動。
Hers:明斯克是您的故鄉,那么,在您還沒有來到中國的時候,您在明斯克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塔季揚娜:其實,我的出生地是在白俄羅斯的一個小城市,2歲的時候才搬到明斯克。我在那里念書、工作、結婚,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都是在明斯克發生的,所以,明斯克對我來說,除了是自己國家的首都,對我人生的意義更加非凡。明斯克有許多的公園,公園里有很多花、鳥和松鼠。我像其他明斯克人一樣非常喜歡在公園的小路上散步,呼吸明斯克的新鮮空氣,欣賞明斯克的大自然。
Hers:那么您現在生活在北京,您最懷念明斯克的什么?
塔季揚娜:想念我的家人,想念大自然,想念白俄羅斯的新鮮空氣和冬天的白雪。雖然北京是北方城市,冬天卻極少下雪,去年下過一兩次,但很快就融化了。白俄羅斯每到冬季的降雪時節,銀裝素裹的美麗景象,非常令人愉悅。夏季的北京經常下雨,每次雨停了,我都要站在花園里,閉上眼睛,深呼吸,我覺得雨后的北京很像我的家鄉明斯克。
Hers:如果有讀者想去白俄羅斯旅行,您有什么建議?
塔季揚娜:如果要去白俄羅斯旅游,一定要欣賞白俄羅斯的大自然——湖泊與森林。白俄羅斯的森林很茂盛,森林離城市并不遠,白俄羅斯人喜歡去森林里休息,且森林里有很多蘑菇和漿果,游客可以到森林里采集,并制作成果醬。
大使夫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流露著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與由衷的自豪。她說,白俄羅斯人熱情淳樸,一如中國人的友好善良;她說,那里的天空藍得不是透明而是一種深邃,一如她對祖國的熱愛,濃得化不開。她還說,那里有原始的大自然,豐饒而美麗,領土面積的2/3被茂密的森林覆蓋著,人們把森林稱為“白俄羅斯的綠色黃金”。對白俄人來說,大自然是最珍貴的寶藏。人們珍惜及維護大自然,國家也建設生態保護區。
自制手工藝
呈現生活中的藝術靈感
Hers:您在北京的生活,通常是怎樣度過的?
塔季揚娜:我在北京生活的一部分是參觀北京名勝古跡,欣賞獨特的東方公園文化與植物。每天晚上跟我的先生一起去日壇公園散步。第一次參觀公園我有進入天堂的感覺, 因為在公園里有很多人跳舞、唱歌、聊天、打太極拳、鍛煉身體,換句話說,享受生活。參觀公園時我還喜歡研究北京公園的設計。我自己喜歡種花,平日里,我經常與使館的花匠一起打理花園。原來荒蕪的花園,被我們種上了紅楓、玉蘭、葉子花、玉簪、紫藤,還有月季樹等等。在白俄羅斯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所以我總要求花匠幫我尋找各種花色,我也在向他學習花草的種植與修剪。除了打理花園,我也非常熱愛手工制作,也喜歡去中國的一些城市旅行,冬天的時候最喜歡去南山和亞布力滑雪。
Hers:看到您做的漂亮的手工藝品,想知道您是跟誰學的手工制作?
塔季揚娜: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母親如何制作,欣賞她對手工制作的熱情和制作成果,所以我從很小就開始動手學習工藝品制作,慢慢地就對它十分著迷。后來,我還花了五年的時間專門去學編織技術,畢業之后也如愿成為一名教授編織技藝的老師。為了提高我的技藝,我也在不斷進修,還參加了一次考試,共有50個人參考,最后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學拿到了證書。這個證書意味著我們獲得了民間藝人的身份,這是令我非常驕傲的一件事。
Hers:您制作手工藝品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哪里?
塔季揚娜:我認為“設計就是生命”,而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家宴設計、室內設計、花園設計等等。但我的靈感都不是冥思苦想得來的,而是來自對生活的感悟。
Hers:中國也有很多類似的手工藝品,比如刺繡。您是否想在中國學一下刺繡的技術呢?
塔季揚娜:來中國之前,我知道中國刺繡非常漂亮。在明斯克我參觀過中國刺繡展覽,精美的絲綢刺繡吸引了我,所以我一直都想尋找一位刺繡老師教我這門技術。現在我真的正在中國學習著刺繡技術。我認為人在生活中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只要有關設計、有關藝術的知識,我都愿意去學習。
在大使館另一個角落是塔季揚娜的美妙手工工藝品。所有工藝品都是用不同的技術和方法制作的:鉤針技術、梭織技術、菲爾斯技術、各種刺繡等。在被問到“夢想是什么”時,大使夫人毫不猶豫地說出了“想多了解中國藝術和工藝,特別是學習絲綢刺繡”等工藝技術。中國精湛的文化藝術,廣袤的自然風光,甚至是最真實的老北京生活,她都愿意去一一探究、了解、融入。
一個蘋果產生的愛戀
Hers:您與大使先生是怎樣相識的?
塔季揚娜:我和他相識的年代還是在原蘇聯時期,那時候很多青年去農村工作,我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到農村去“收集土豆”。我在首都明斯克長大,對農村的生活并不是十分了解,記得當時還有本雜志在封面上刊登了我和朋友的照片, 把我和朋友作為榜樣來宣傳。那時我的先生在另外一所學校上學,那天他陪他的同學到農場來探望那位同學的女友,我正好也在蘋果園里工作,他就幫著干活。后來他在樹上摘下一個蘋果遞過來請我吃,這樣,我們就相識了。所以,蘋果在我們家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亞當和夏娃的愛戀也是因為一個蘋果, 但是我卻因為這個蘋果走向幸福。我現在也仍然喜歡蘋果樹,因為可以想起很多年輕時候的往事。
Hers:由一個蘋果相識,到如今相伴多年,一直這么幸福。您認為婚姻當中夫妻二人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怎樣的?
塔季揚娜:相愛、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信任,但也要看是什么樣的人,如果這個丈夫非??煽?,女人就會在生活中非常放心。所以,我認為在婚姻中的兩個人相處,男人還是要以工作為主,而女性則要更多地關注家庭,營造溫馨的氣氛。在男人忙于工作的時候,女人要更加關心自己的丈夫。我的先生平時話不多,工作也非常忙,并沒有很多的時間陪伴我,但是我會花很多心思去創造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機會,比如一起出去旅行。我和丈夫都非常喜歡旅游,過生日時我們喜歡去旅游。在旅游的路途上,我們就有機會更多地溝通,并營造兩個人共同的回憶,所以我認為,旅游是男女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Hers:聽您這么說,我覺得白俄的女性非常賢惠。白俄的女性性格特點是怎樣的?
塔季揚娜:白俄女性的性格特點就是美麗、善良、誠信、能干,并且愛護家人。當年我認識大使先生的時候,我正在一所非常出名的大學里學習外語。在原蘇聯時代,會說兩種外語是非常了不起的才能,我原本會有很好的發展,可是畢業的時候,我的丈夫要去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工作,我就決定和他一起去了北方。而我的母親,也是在我父親離世之后,就沒有再婚,為了兒女一個人生活了一輩子。白俄羅斯的女性為了家庭、孩子可以放棄很多。
Hers:對白俄的女性來說家庭更重要?
塔季揚娜:非常重要,因為在白俄女性的心中,家庭是最值得珍惜的。當然,現在的白俄女性也漸漸獨立起來,有自己的堅持與熱愛。我認為,在生活與工作,家人與自我中,最好找到一種平衡。當然,要找到這種平衡是非常難的,需要不斷地努力和思考。
Hers:白俄羅斯的男性如何對待女性?
塔季揚娜:白俄的男性特別關愛女性, 他們很有風度與禮貌,經常給女性送鮮花,拿我的先生舉例,他每天都會關心我,關心我快樂不快樂,幸福不幸福。如果我外出,他都會派車來接我,而且叮囑司機不要把車停得太遠。我們結婚后,我的先生一直幫我做家務,他說要把時間留給我去做我喜歡的手工藝。他還會做可口的飯菜,等我回來吃。像其他的家庭一樣, 我們之間也吵架,但吵架的原因卻是不想讓對方干太多的活、太辛苦。
Hers:這種“幸福的矛盾”,讓人羨慕?。∧敲茨鳛橐幻詠碚f,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塔季揚娜:我最大的成就是我的家庭和孩子。對女人來說,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認為有了孩子的女人才是最美麗的。從古至今,很多藝術家和畫家的作品,美好的形象都是有了孩子的女性,她們具有母性的魅力,是完整的女人。她們可能不像年輕的女性那樣美貌,但是從內心來看,她們有承擔、有經歷,這是最美麗的。
Hers:如果你可以重新計劃自己的生活,您最想怎樣度過?
塔季揚娜:我熱愛我的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我很喜歡我以前在明斯克和目前在北京的生活。夏季我和丈夫準備回白俄羅斯休假。回國之后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去看看我先生的父母,他們已經90多歲了。白俄人與中國人一樣,都非常注重孝道,家庭觀念很強。第二件事兒就是去我父母的墓前,獻上鮮花。我非常懷念我的父母,如果他們還活著,就可以看到我現在是怎樣生活的,他們的孫子、重孫子是怎樣生活的。我的父親在我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我沒來得及問他一些關于人生的問題,現在到了這個年紀,我才知道為人父母的經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很喜歡和我的孫子一起玩,并觀察他們如何發展, 如何了解、認識這個世界, 生命代代相傳。
論文摘要:我國的英語詞匯教學在很多情況下忽視了詞匯存在的特定的語言環境,往往是孤立地教詞,以致造成學生的詞匯學習因缺乏語言的文化背景而思維簡單。 許多學生學習英語, “記住”了一定量的詞匯,卻難以得體地運用英語去表情達意進行交際。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研究是目前英語教學領域中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
Abstract: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is barely related with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vocabulary, with the ignorance of the contex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 therefore, it results in students expressing themselves with difficulty on some occasions. It is the issue that how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effectively is reinforced at present.
Key word: English teaching; vocabulary teaching; context
1. 引言
學生語言技能與交際能力的提高,是當今英語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提高學生語言技能與交際能力的基礎在于準確理解詞匯的意義,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研究是目前英語教學領域中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
語言運用中的負載信息主體是詞匯,而詞匯往往是英語學習的難點,因此,學好英語首先要克服生詞障礙,準確理解詞匯意義,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然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深深感到,由于學生的詞匯量少,難以進行英語交流,閱讀時困難重重,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對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的探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并實施于英語教學中,必將會收到良好效果。
2. 在語境中,理解詞匯關聯意義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詞的字面意義,即理性意義,而忽視了附加在詞匯后面的內涵、情感的和牽涉許多聯想的意義,直接影響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既注重詞匯的理性意義,又要引導學生注重詞匯的關聯意義。詞匯意義大致可分為理性意義和關聯意義,其中掌握詞匯的關聯意義是準確理解詞義的關鍵所在。一個詞除了其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義,還有其內涵的、情感的、牽涉許多關聯的意義,這就是詞匯的關聯意義。關聯意義是一種開放的、無限定的意義。詞匯的關聯意義分為四種類別: 內涵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語體意義(stylistic meaning),感情意義(affective meaning)和搭配意義(collocative meaning)。
2.1內涵意義是指通過語言所指示是傳遞的意義 (Leech, 1987: 33), 由理性意義(概念意義)引起的附帶性的意義或關聯。它比詞匯理性意義(概念意義)更為復雜,它不是意義的基本成分,而是語言使用者的內心所產生的各種聯想。內涵意義具有不穩定性,它隨著文化、歷史和個人的經歷不同而變化。如,family一詞在中國孩子和西方孩子心中喚起的感情可能很不一樣。內涵意義不僅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同而變化,而且即使在同一社團中,也會隨個體的不同而不同。如:Cross對不信仰基督教的東方人來說,不過是個“十字形的東西”;對西方基督教徒來說就是耶穌受難、為人類贖罪的象征;對于生活在美國的黑人來說,在心中引起的聯想就更加強烈、復雜了。
2.2詞匯的語體意義是指由于交際方式、交際場合、交際對象、交際內容等方面的因素,所需要的詞語在其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體風格色彩。語體意義分為正式文體和非正式文體,如:The concert concluded with a performance of Beethoven’s 5th symphony;
They ended the concert with Beethoven’s 5th symphony. Conclude 源于拉丁語,常見正式文體;而end是古英語詞匯成分,多用于非正式文體。由于歷史的原因,源于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的詞匯多見于正式文體中。
2.3情感意義是關于講話人或寫文章那個的人對所談事物或人的感情或態度的意義 (Leech, 1987:33)。通過選擇適當的詞就可以表達這種意義。具有感情意義的詞可以分為兩類:一為褒義詞; 二為貶義詞。這些詞匯含有感情上的聯想意義,能激發別人的情感。如褒義詞可以用來表示贊賞、支持、肯定的態度能體現說話者或作者對所描繪的事物所持有的頌揚、贊許、肯定的情感,如,famous, brave, kind, determined等; 使用貶義詞則能反應出說話人或作者的否定和蔑視的態度,如,foolish,sly等。
2.4搭配意義是指詞處在搭配之中所獲得的各種意義。一個詞匯的部分詞義是由該詞之前或之后其他相關詞所決定的。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詞由于不同的搭配能力產生了不同的意義。如,heavy(大量的) rain, heavy(傷心的) heart, heavy(難以灌溉的) soil, heavy(泥濘的) road, heavy(烏云密布的) sky, heavy(浪大的) sea, heavy(油膩的) food,句子中詞語之間的搭配要符合詞匯的語義要求。如,pretty和handsome 都有“漂亮、好看”的意思,但是它們修飾的對象各不相同。盡管有其共同的基本義,在語言環境中,有時還可以交叉使用,但它們的搭配能力不同,所產生的意義也有所不同:a pretty woman 與a handsome woman 其意義就不同,前者是外表漂亮的女子,后者是儀態端莊的女子。由此可見,交際中的詞義確定,必須借助于其他一些意義明確的前后搭配,即與幾個詞義已經確定的詞相互搭配。(張維友,1999:91)
3.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 正確理解詞匯意義
要想正確掌握和學好一個國家的語言, 就需要對該國的歷史、制度、風土人情有所了解。中西方文化因其地理、歷史等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自然而然地要反映到文化交流的媒介語言中來。在東西方文化中,對動物所賦予的意義卻有很大的不同,如英語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譯為下傾盆大雨,但東方文化中,漢語卻不用“貓、狗”兩詞來形容雨之大。She is a cat卻不能翻譯為她是一只貓,應翻譯為她是一個包藏禍心的女人。把“貓”同“包藏禍心的女人”聯系在一起卻不是漢文化的產物?!霸~匯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根敏感的指針”(李麗生,1998),詞匯的理解有時是離不開文化這一大背景的。如:英語詞“inpidualism”譯成漢語是“個人主義”,在漢語中,與“集體主義”相對立,因此英語中的“inpidualism”和漢語中的“個人主義”在各自的語言中卻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如果在教學中忽視對文化背景的闡釋,學生即使了解該詞的字典上的意義,但在實際中還是沒有真正掌握其真正含義。東西方在顏色指代特征等詞匯中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存在相當大的文化差異。如: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like going back to work,“blue” 一詞的文化內涵是“令人憂郁的”。 即使都是英語國家的人,某些詞匯的詞義也發生了變化。一英國作家第一次去美國,在朋友家做客,作家出于對主人熱情招待的感激,就對女主人說道:“You are very homely.”不想女主人臉色大變,美國人理解homely是“丑”的意思,而作家不過是想夸獎她的樸實好客罷了。所以,語言的表達永遠不能脫離文化背景而存在。
在教學中, 教師應介紹一些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常識,告誡學生不要望文生義, 還要鼓勵他們廣泛閱讀, 多了解一些各國尤其是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 只有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才能避免產生誤解, 以達到真正地理解語言材料的目的。
4. 從詞源學的角度,了解英語詞匯的發展變化
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主要從共時的角度涉及拼寫、發音、詞類、釋義、搭配、慣用法、相關復合詞和派生詞等方面的內容。然而,由于詞的產生和消失是常見的事實, 并且詞匯的意義隨著客觀外界和使用主體的變化而變化, 因而詞匯和詞匯意義都有著特定歷史時期的痕跡。任何共時的詞匯研究都不能徹底割斷同詞匯的歷史的聯系。因此, 尋覓具體詞的來龍去脈的詞源教學, 不僅與共時的詞匯教學不相抵觸, 而且能拓寬詞匯教學的思路, 增進學生的詞匯知識, 加深他們對詞義的理解。
人類社會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語言作為人類表達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詞匯的意義也在發展變化著,就詞義變化而言,在現代英語中,nice是個褒義詞,跟good, fine同義。但在過去,nice來自于古法語,曾經是“愚蠢的”、“傻里傻氣”、“無意義”的意思。教師在課堂講授詞匯時要讓學生了解英語詞匯的發展變化。在日常詞匯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了解英語詞匯的發展變化。
5. 從語義角度,掌握英語詞匯
從語義角度分析,英語詞匯又可分為主觀意義和客觀意義。英語詞匯的主觀義是指人們所持有的看法,具有:“表態”語義特征,多修飾人(也可修飾物),譯為漢語的“表示出… …”;客觀義具有“使人感受到”的語義特征,多修飾物(也可修飾物),譯為漢語的“令人… …”、“可… …”、“使人… …”。有些詞既有主觀義又有客觀義,如pitiful (主觀義:有同情心的; 客觀義:令人可憐的)。又如 suspicious作表語修飾人時,含主觀義: He is suspicious. 意為:他好猜疑,而不是“他可疑”;修飾物時則帶客觀義:His words look suspicious to me. 意為:他的話可疑。有時介詞也有主客觀義之別:It was a useful lesson for him. 介詞for 常表示客觀義,從客觀上說,這對他是個有益的教訓。而:It was a useful lesson to him. 介詞他to 常表示主觀義,從講話者看法上說,這對他是個有益的教訓。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要重視英語中的詞匯在意義上的語義特征。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也要重視和利用這種語言的特殊現象,不僅能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英語詞匯,而且也能鞏固學生對詞匯的記憶。
6. 從英語詞匯的形態結構,擴大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在英語教學中,加強英語構詞法的教學對擴大學生詞匯量十分必要的。詞根是詞匯的基本含義,前綴常常改變詞匯的意義,如:形容詞前加前綴un-, in-, im, ir-, non-,dis-,a(an)-,de-等構成反義詞,如,important-unimportant。在名詞前加前綴uni-, mono-, di-, bi-,tri-, poly-, multi-, semi-, hemi-, milli-表示數字的變化;如, unicycle, bicycle。在名詞前加pre-,post, fore表示時間的變化, 如,prehistory, postdate, foretell。后綴即改變詞匯的詞義,也改變了詞匯的詞類。形容詞加-ness,-ity構成名詞, 如,carelessness。在動詞后面加后綴-ment, -ation, -ion, -tion名詞,如,excitement,action。名詞后面加后綴-al和-ous構成形容詞,如,national,dangerous。在形容詞后面加en構成動詞,如:darken, soften, stiffen。學生了解這些詞匯的構成特點后,即使遇上不認識的詞匯也能根據前綴和后綴,準確地把握其詞匯意義。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還要重視詞根教學。詞根是英語單詞最重要、最基本的詞素,是英語詞匯的核心部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抓住詞根,然后在詞根的基礎上加上附加部分,這樣,通過一個單詞的學習便能發散出很多詞匯,形成一個詞匯群,使詞匯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claim有要求,聲稱的意思,如果把它作為詞根,會衍生出declaim(慷慨陳詞),exclaim(驚呼,驚叫),proclaim(公布,宣告),acclaim(歡呼)一些與說話有關的單詞來。學生如果能掌握住詞根的意思,那么在此基礎上來記憶其他相關英語詞匯,這既能降低英語詞匯的記憶難度,也能提高掌握英語詞匯的效率。
關鍵詞:男神 網絡詞匯 詞義演變
“男神”一詞2013年下半年開始火遍互聯網,進而擴展到新聞媒體中。特別是在韓劇《繼承者們》和《來自星星的你》貢獻了李敏鎬和金秀賢兩位長腿男神以后,“男神”更是風靡。如今我們對這個稱呼語的使用已經習以為常。
一般以為“男神”一詞是網民的新創,對應于宅男群體對“女神”的追捧而生。經考察語料,我們發現“男神”并非新造詞,而且其詞義發生了演變。
一.“男神”的詞義考察
1.與“男神”聯系緊密的“女神”詞義的演變
“女神”一詞的詞義經歷了演變的過程。在先秦及秦漢的典籍中顯示的是最基本的概念意義:女神=女性+神仙,是不帶任何修辭色彩的、中性的、最常規、最規范的詞義形式?!霸缭诖呵飸饑鴷r期,女神作為重要的幻想形象,由神話領域逐漸走進了文人的創作視野,其中用女神來比喻君子、良臣的例子很多?!盵1]這一時期的“女神”詞義范圍被擴大,富于褒義色彩。
現在“女神”常用含義有兩種:一是粉絲對其女性偶像的愛稱,二是男性對喜歡的女性的一種贊美性質的稱呼,在青少年群體中常用,表現男性對于女性的尊重、喜愛與贊美。據百度百科解釋,女神=白富美+智慧,女神比白富美多了一項:內涵,女神具備頭腦與智慧。由此可見,“女神”不僅有良好的外在條件,而且要求有內涵,內外兼修,可謂當今時代對女性的最高贊譽。
2.“男神”的原有意義
“神”本就包括男性神仙和女性神仙,故而稱呼男性神仙時不必特意強調性別,但在指稱女性神仙時需要加上一“女”字以示區別。這種處理方式有其文化語言學背景?!霸隗w現男女身份的表達上,英語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詞是在表男人相同身份的詞上面加一些詞綴(如:神god,女神goddess),漢語亦是在此基礎上加上“女”字或相當的詞語。例如:他是一個司機|她是一個女司機;他是一個英雄|她是一個巾幗英雄。但是稱說男人一般不說出“男”字?!盵2]
檢索語料可以佐證,“男神”一詞在古代已經出現,顯示的亦是最基本的概念意義:男神=男性+神仙。但其使用頻率遠遠不及“女神”。請見:
(1)震,乾之長男也,鬼星神主之。長男神五人,姓作,名涂于。……坎,乾之中子也,柳星神主之。中男神四人,姓角,名石襄。(北宋張君房《云笈七簽》)
(2)舍利流布 男神女鬼 供養最勝(《正法華經?應時品第三》)
例(1)中的“男”和“神”僅僅是線性序列上鄰近,分別是“長男+神”、“中男+神”。而例(2)中的“男神”很明顯已成詞,和“女鬼”對舉。
在“男神”新義出現以前,主要就是以最基本的概念意義和“女神”對舉出現。例如:
(3)東王公之名的出現,可能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按照中國陰陽五行觀念,有了一個陰神,必然有一個陽神。女神稱西王母,西方屬金,又名金母;與之相對,男神就應稱東王公,東方屬木,故又稱木公。在這種文化意識支配下,西王母的對偶神東王公就出現了。(卿希泰《中國道教》)
上例特別能說明問題,“男神”是作為“女神”的對偶神出現。
(4)神本是不分男女的,雖然神也有男女之別,但不管是男神也好,女神也好,他們都被高高地供在神座上,由著善男信女去膜拜時與他們的性別關系極微。(古龍《圓月彎刀》)
(5)在黑暗當中產生出的新秩序是克甘人帶來的父系社會制度。男神代替了女神,劍代替了圣杯,男性等級統治代替了女性和男性的伙伴關系,整個社會完成了一次文化轉型。(《讀書》Vol.186)
(6)呵,就像并肩相擁的男神達哥和女神娥洛瑟妹,披一件勇敢的戰袍,著一雙草襪氈靴再系上這條同心領和同心結……(《人民日報》2006年2月14日)
(7)王逸看到了屈子對俗人祭神之“詞”的提升,朱熹則由《九歌》中男女神巫對唱的角色形式推想出原“辭”中可能有極其褻的女巫接男神之辭與男巫接女鬼之辭……(《人民論壇》2011年第8期)
3.“男神”的新生意義
根據語言系統性原則,一個詞語的意義發生演變,與之對應的詞語的意義也會相應地發生演變。
當“女神”由“女性+神仙”的基本義引申為網絡用語,指自己心儀的女性或是長得很漂亮的女性,外貌、智慧以及素質等綜合資質高的女性。與之相對應,“男神”的新生意義也就應用開來:網絡詞匯,與“女神”相對應。無固定標準,可望不可即的男人的統稱,一般指女生們心儀的對象或偶像。
檢索發現,與“男神”的新義最接近的用例出現于:
(8)柳鶯糊涂了,一時想不明白,也更加判斷不清她和邵麗這類女人看足球究竟是純審美的,還是男神崇拜型的,是女人“尋找”男人的努力呢,還是試圖“加入”男性群體的努力。(徐坤《足球》,《山花》1996年第10期)
這一用例出現較早,但只是作家個人偶爾為之。此后幾年,“男神”偶爾出現在報紙或文學作品中。
(9)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劉慈欣《三體Ⅱ》,完成于2007年)
(10)巴拉圭隊的圣克魯斯則是響當當的足壇第一美男,連續兩屆世界杯,他都力壓萬人迷貝克漢姆,當選女性讀者心目中的性感男神。(四川在線2010年06月30日)
例(9)中“天神般的男神”可知此處的“男神”已非原有意義。
“男神”一詞大熱始于2013年,之后隨著韓劇《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熱播,這一詞匯熱度急升,活躍于文娛新聞中。
(11)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李敏鎬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封為‘男神’,并登上春晚舞臺,象征著中國主流市場對‘韓流’明星的接納與逢迎”。(《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02月26日)
(12)他在《中華好詩詞》第二季的對抗中,擊敗原擂主武漢大學曹一鳴,成為新擂主,同時也因其高帥的外表,被網民封為“國學男神”,當晚他的微博粉絲量就從70人漲到3000多人。(《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05月05日)
(13)尤其對那些專門來湊個熱鬧、看個帥哥的偽球迷而言,沒有了自己心中的“男神”參賽,不能不算是一種“折磨”。(《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06月18日)
從例(11)-(13)可以看出,“男神”一詞已不局限于形容影視明星,而是已經擴展到其他領域,且其含義與“女神”一樣,除了外在的高帥之外,還得有才華,能夠滿足現代女性對理想男性的標準。就目前收集到的用例來看,大多數“男神”都是以帶引號的形式出現的,表明這種新生意義的“男神”形成的時間還不長,特異性比較明顯。
《廣州日報》2014年8月28日的文章《新“男神”標準》以調侃的方式歸納了娛樂圈“男神”的五條準則:顏值才華全部要高,呆萌容易獲寵愛,臺上正經臺下逗比,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有故事也要有段子。這正體現了對“男神”的高要求。
二.“男神”新詞義出現及流行的原因
1.語言的系統性
“語言是由符號這種元素構成的系統。語言的符號和符號之間有各種各樣的聯系。由于語言具有系統性,一個語言符號發生了變化,就會引起相關語言符號的變化。”[3]
梳理語料可知,“男神”詞義的演變一直都是與“女神”詞義的變遷息息相關?!芭瘛北取鞍赘幻馈倍嗔藘群澳猩瘛眲t比“高富帥”多了內涵。當然,由于文化心理的影響,“男神”的使用頻率低于“女神”,故而其詞義演變也滯后于“女神”。
2.社會發展的需要
稱謂詞是個不斷變動的系統,不變動就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美女”、“帥哥”幾乎成為通稱,如要把自己的偶像、意中人與一般女/男性區分開來,表現其特殊地位,就需要一個特別的稱謂來表達,所以“女神”復蘇了,“男神”新義也應運而生。就目前的日常用語實踐來看,“男神”和“女神”一樣,所指對象相對稀缺,不至于像“帥哥”、“美女”那樣泛濫。
此外,像“女神”、“男神”、白富美、高富帥、矮窮挫這些網絡稱謂詞,有贊美,也有自嘲,清楚地體現了對不同人的劃分、定位。這幾個稱謂詞各有分工,確實起到了區別的作用。[4]
3.文化心理
“男神”的新生意義是對慣用稱呼的突破。如果說“白富美”與“高富帥”更多是以物質條件和外貌來評價的話,“男神”、“女神”則體現出了更高的要求,稱呼人對被稱呼人必然是存在一定的仰慕與推崇才會用此稱呼。這也反映了人類內心深處對真善美的追逐。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宣傳語中尊稱易中天為“跨界男神”,可見“男神”一詞已經突破了對年輕帥氣的要求,而有尊稱的意味。
此外,“在過去,公開地表達自己對異性的喜愛是男性的專利,“女神”無疑是一個男性視角的詞語。而在當今社會,網絡為女性提供了一個評價異性、表達愛慕之情的自由空間,于是出現了女性視角的新詞“男神”?!从沉司W絡時代女性話語權的崛起。”[5]
三.結語
“男神”并非新詞,其詞義的演變一直與“女神”詞義的變遷相適應,從其原有的基本的概念意義“男性+神仙”,演變到現在指可望不可即的男人的統稱,一般指女生們心儀的對象或偶像。
這一演變過程符合語言系統性特征,體現了社會發展對新的稱謂詞的需求,反映了網絡時代女性話語權的崛起,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逐。
參考文獻
[1][4]黃麗麗.“女神”的零度與偏離[J].大眾文藝2014(13).
[2]邢福義主編.文化語言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75.
[3]邢福義,吳振國主編.語言學概論(第二版)[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
[5]林碧蕓,侯華敏.淺析語素“神”在網絡語言中的新用法[J].現代語文2014(4).
這里的華人常常把它叫做雪梨而非悉尼,仿佛這城市像水果一樣芬芳撲鼻。
它的歷史不過才200多年,卻好像繁榮了幾個世紀一樣。在晴好的2月夜晚,北半球還背負著深濃冬天氣息的時候,到環形碼頭,看燈火下的悉尼歌劇院和遠處的悉尼大橋。即便是歌劇院沒有點燈的晚上,漫天的星星在這一處的璀璨面前,也黯然失色。歌劇院尖拱形的別致模樣,在一個澳洲華人畫家的畫里,幻化成一個水面上曲腿坐看燈火煙花的女子。港灣圍起漣滟的水波,水波映照著游艇上人的笑臉,游艇上拿著酒杯穿著長裙的女子和她的男伴、岸邊酒吧外喧鬧著各種膚色的年輕人、繁華大街上高聲放歌的一群少年,他們仿佛是生來為這個音樂震耳的地方和肆意狂歡的季節而活的。
定義悉尼的形容詞里,一定會有“年輕”這個詞語。這不僅是因為這城市簡潔的歷史、城里大街小巷行走的各種膚色的年輕人,它還關乎一種彌漫在這個城市從北到南、由東至西各個角落的氣氛,仿佛人到了這里,不由就被一種年輕的氣息沾染了,這大概是一種混雜了泰餐的腰果雞、海風微咸的清新、大學校園的青澀、賽馬節時喬治街或是別的什么熱鬧所在門口微醺氣息的味道。
在情人港或是中央商業區閑逛的女子,無論是歐洲的還是亞洲的,總有許多特別惹眼的,從眼神到身材到裝束都無懈可擊,她們完美到極致的身形,注解了這座與倫敦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都市,在女人的形態上也驚人的一致。走在悉尼大橋或者市中心的哪條大街上,那種彈性十足的,漫溢著的年輕氣氛,伴隨著氣候溫柔的夜晚,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黃浦江畔的上海,浦江兩岸的耀眼燈火和高廈,也許比眼前大小游艇穿梭來往著的港口,有更多璀璨的燈火,卻還少了一點什么,也許是因為不曾有人在圍欄邊穿著蘇格蘭短裙,用流水一樣的風琴聲應和燈影波光,送迎穿梭來往的大小游艇。
二
悉尼,浮華都市和美麗海港的綽約剪影。女裝店的禮服,常是露肩、露背、細帶的晚裝,有數不盡個暖風熏人的夜晚,無數個身姿曼妙的女子行走在情人港,攜著香水的甜香。夏日里海灘邊的女人,無論年紀,只穿吊帶背心和短褲,的肩膊、大腿、小腿,直泄而下的長發或是凌亂夸張的短發,是表情的關鍵,衣服的定義永遠在于美麗的身體部位。情人港邊的酒吧和餐廳,女侍和男侍,都圍著長及腳踝的黑圍裙,很酷并且很莊重,幽暗的酒吧和餐廳,里面的裝飾往往出人意表的厚重,輕佻的大約是里面坐著的輕衣羅衫的女人。如同蘇格蘭高原上亙古不變的風笛聲一樣,當濃重的蘇格蘭口音變為質樸的澳洲英語時,白襯衣黑外套,金發碧眼們對于酒精的迷醉依然是周末夜晚酒吧里水泄不通的根源。偶爾也有穿格子呢蘇格蘭短裙和白襪的男子,著裙的年輕男人,他如若不是真正的蘇格蘭人,便是時尚得登峰造極。盛裝的女人們,身姿如此出眾,她們的身體線條好到無以倫比,讓港口的波光都黯然失色。音樂聲喧囂震天的酒吧內外,悉尼是一個為女人而生的都市。離市中心不遠的唐人街聚集了眾多中、日、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的年輕女子,一年四季,除了30多度熱烈的夏日,總是有染著金發穿靴子超短的年輕亞洲女子。在微冷的冬天,唐人街上走著的年輕女子,十之八九,都穿著各式各樣的長靴或是各種顏色的讓腿部曲線畢露的,應和著她們眼上五顏六色的眼影和睫毛。
白天的悉尼,遠離了波光粼粼的港口和歌劇院,會多出很多紕漏來。主干道帕拉瑪打路的兩旁,店鋪的招牌和陳設,粗枝大葉的好像這里葉片巨大的熱帶植物,又帶著點陳舊過時的味道,似乎離大城市里精巧雅致的店鋪,就差很多,但是它的隨意和陳舊,是有點古董店的氣息的。因為這城市短暫的歷史,所有那些有年頭的建筑,如沙利山(Surry Hills)一帶那些帶著雕花鐵欄桿的兩層排屋們,他們充滿歲月感的斑駁外墻和陳舊外觀一點也不影響他們在物業市場的價值,并且,買下這些動輒過百萬舊樓的買主,并不能夠輕易對這些有著雕花鐵欄桿的舊建筑進行改造。據稱悉尼有著嚴格的歷史遺跡保護制度和機構,即便耗巨資買下了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筑,也只能在通過層層審批后,才能在保留歷史遺跡的基礎上加以修整。每次走過花影搖曳、路邊矗立著鱗次櫛比雕花鐵欄桿的小樓時,這個城市并不老舊的歷史就像暗香一樣浮動在眼前。寫滿悉尼街頭的,那種無處不在的懶散和休閑,那樣肆意放縱的懶洋洋,竟能如此和諧地和這些承載著歲月、洇潤著200年風雨的建筑,完好地存在同一個空間里。
三
環形碼頭附近的巖石區(The Rocks),是史載的悉尼作為城市的最早發源地。1788年,澳洲成為英國殖民地后不久,澳洲大陸最早的歐洲人定居點就在此誕生。當初的建筑大都是用本地出產的砂巖建造,The Rocks因此得名。沿著環形碼頭向歌劇院相反的方向走,路過常常停泊著巨型游輪的港口;經過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Rocks就藏在那一條條石頭鋪就、被200多年的腳步踩得光滑無比的街道上。它是周六這里熙熙攘攘的早市——賣的都是精致而美麗的手工制品;或者是街邊門面仄小而里面一景一物都寫滿歷史和文化的小店;它也許是不遠處悉尼大橋影影綽綽的剪影,或是悉尼港那一灣碧藍的海水;它是那棵巨大無比的梧桐樹,在這個緊靠海灣的地方度過了不知多少年的歲月;它也是夏日里從海港上迎面吹來的涼風。The Rocks何以在悉尼200多年發展的歷史上保留下來,有著傳奇一般的故事。20世紀初和1920年,兩次對于此地的拆建和改造,都由于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停止,慘烈的一戰和二戰,不曾預料過它們對于悉尼中心區域一個古樸的小地方所造成的影響,而今天The Rocks充溢歲月感的石鋪小路、別致的建筑以及如織的游客,恰好完美地展示著戰爭的對立面。1968年,州政府決定重啟對此地的改建計劃,準備把舊有的建筑全部推倒,修建高密度的住宅大樓。1971年2月,阻止開發重建的當地居民和力圖保護歷史建筑的工會組織與拆遷隊發生激烈沖突,兩個星期內,無數人被拘留,但是抗爭一直持續著。1975年,當地居民和工會組織的反改建斗爭勝利,今天的The Rocks得以保留住了那些大塊砂巖壘就的房子和石鋪街道,它僥幸地在滿溢著現代風情的悉尼,留下了一個歲月停駐的模糊背影,并非完美但足以動人心弦。
四
夏日里滿大街澳洲特色的夾指拖鞋,或者沙灘上曲線傲人躺著曬太陽的泳衣女子,并不能夠代表悉尼真正的城市風味,也許新鎮(New Town)可以。
在悉尼的這些年里,我曾去新鎮的設計學校上過課,在新鎮這個藝術家肆虐、同性戀和好狗橫行的所在,我遇見的所有人事,都只是平常的偶然,然而它狹窄的街道、擁擠的店鋪,絲毫不影響它的藝術氣質,這種特質大概是與生俱來的。數年前,新鎮上有葡萄牙式的燒雞店和非洲風味的餐館。非洲餐館里掛著一個畫框,畫上是個年輕黑女孩的照片,她又胖又美,皮膚黑潤放出異常光彩,照亮了半條街。新鎮街上的某個酒館,門口經常趴著不同的狗,趴著的姿態一致可愛非凡。葡式燒雞店的烤雞漢堡油汪汪的,非常香。某個饑餓的下午,我要了一個魚肉漢堡還有一個雞肉漢堡,還有一盒涼拌生菜,剩下切齊的半個漢堡和生菜盒,在入夜回家去的路上,給了路邊一位以街為家的男人,在遞給他東西的時候,他很響亮地說:“5澳幣!請給我5澳幣!”某些年后我再回首,舊事里我應記得的,包括那通往學校的幽深小徑和花樹、學校里最新的蘋果電腦、還有那些異常專業的學生設計作品。這些平常的景象,包括新鎮街上陳設別致的畫廊、二手貨店、還有充滿個性的奇裝異服,大概都會深久地駐留于記憶。因為我莫名地喜歡著這鎮上通往學校的小徑,小徑兩邊是狹仄的排屋,年代久有風味,有一只貓曾將它的臉貼在玻璃窗上,讓路人以為它是窗臺上的一個雕塑。路很靜,有石榴樹和其它的花草,樹和草都很綠。一個去過美國的中國女子說,新鎮和美國的新奧爾良很相似。我不曾去過美國,我只是想當然地以為,新鎮是悉尼眾多藝術家必定駐留的地方。
那年冬天的悉尼多雨,曾經有一個冬日,在雨聲淅瀝的傍晚我頂著小背心匆忙地趕去新鎮上課。冬天的向晚暮色深重,走在那條心愛的路上四周空無一人,走過一間又一間有露臺的排屋,快到學校的時候才聽到微弱的吉他聲,有人在屋檐下彈琴,和著雨聲,卻忽然地嘎然而止,而彈琴的人和路過的人,那一刻心里都滿滿地充實著對這人世的喜愛。
這個城市里,流水一樣過去平平無奇的日子,也間或有打動人的景致。在火車轟隆隆地開進悉尼中央火車站前,會經過一段架高鐵軌,軌道臨地面有好幾米,茫然間瞥見某個橋洞里的碎石亂瓦上,長著一棵綠色的樹,這種倉促的頑強和不齊整,似乎只有一個新城市,才有的。在雨中的火車上,看見兩個罩在艷黃色雨衣里的火車維修工人,立在細雨里的小站邊,一個給另一個系雨衣帽子,一大一小的身影,在雨絲的迷離里,很溫馨。
數年前的某個冬天,坐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站臺上等車,有一對這么年輕的中國男孩女孩情侶,他們一定是初進大學的學生吧,站在站臺上,雨絲很密,風把女孩子的長發吹得飄起來,她長得周正,鼻梁挺直,悉尼真是有很多漂亮的亞洲女孩的,青春無敵。正這么想的時候,那個攜著大提琴的澳洲男孩對著另一個彈吉他的年輕人,在站臺上開始用樂聲高唱他們的青春和驕傲,那雨里飄蕩的音樂有著改變環境的能力,那時分、悠揚的曲聲、飛起的發絲、冷雨和風,都定格于這個城市冬季的美麗,原來這是一個下雨的冬天,我不偏不遲地來到,是為這一瞬的感動。悉尼,我所知道的這個城市不缺音樂和青春,擠滿了形形的藝術家——現在的,抑或是未來的,他們的輝煌,定格于打動人心的那一瞬間,如冷雨里飛揚的青春歌謠。
零五年的門內
八年說過去就過去了。只要聽到敲門聲,我還是會想到八年前,也是一樣的季節,在深夜時候,有人敲響了我的門,門“吱呀”一聲敞開,對面站著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她穿著當地最常見的布衣,從我有限的記憶里竟然跑過九八年至零五年的所有晨昏,帶著望馬臺的獨特的香氣,來到了現在。
我走到門口,扭動門把手,已是二零零五年了。門外鋪著紅色的地毯,上面來往的是這個城市的無數買醉者,以及一批比一批年輕的小姐。他們人來人往地,在我看來卻是孤獨的。
“還沒來?”
門后有人跟我喊:“他媽的,我們不給錢是怎么著?”
這個人是我朋友劉榮文,他常拿我上次失蹤的事來取笑我。他開著一個小鍬場,聽說空閑時也寫小說(只是我們并沒有看過),并且非把每次如今天的這種尋歡都說成尋找靈感。我覺得他寫小說可能是真的,因為,在我們昏天暗地的欲望面前,他隨時都準備著“莫泊桑”這張牌。我挺反感這個的。莫泊桑不是性藥牌子,他怎么就能夠像解釋一個小電影似的說清楚,這是一個和自己一樣在女人身上尋找靈感的家伙。
這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
那是三姐的高跟鞋發出來的,她是歌廳的頭頭兒。劉榮文說得最難聽,私下把她形容成什么早年間別人胯下的一頭母獅子。
“三姐,這么辦不對呀,看不起我們哥們?人呢?”
站在三姐的大屁股后面的全是小姐。她們穿著時髦,笑嘻嘻地站在門外,朝里面飛眼兒,一致地喊:“嗨!”
門外的一切好像都改變了。
我就是看不慣劉榮文這點。出來開心,沒必要搞得每次都像入洞房吧?只要哥幾個雅間一坐,立刻就成了他劉榮文的小卒,他會帶著滿口的作家腔調兒,讓三姐喊來一批接著一批的小姐。呵,這個怎樣?大家就說挺好的。每每這時,劉榮文就會站起來,氣沖沖地說,好個屁,看那步走!褲襠里都能跑過幾條狗了。
“換人!”他這么說,大家開始時都很詫異地看著他,后來時候一久,大家暗地里傳過他的眼光有問題。
沒辦法,三姐說了沒來事兒的小姐都在這兒了。不可能再有人愿意來伺候我們這群變態了。她笑嘻嘻說完話,掉轉碩大的屁股,火急火燎地被人招呼走了,留下五個老劉說還湊合。挑三揀四的劉榮文,每次都對我不賴,把看上去最好的推到了我身邊。
從我這個方向看,這個小姐臉上洋溢著的熱情,多多少少帶著一種職業的成分。按一般觀察方法,然后就是一對大眼睛。她這對大眼睛也同樣觀察著我。在我視線還未到她胸前的時候,這個看著年紀不大的姑娘,已經把窄小的屁股蛋,壓在了我大腿上。
她開始點歌。周圍世界,于是開始嘈雜地旋轉起來,一時間各種不同質量的嗓門都打開了。有點像開門之后,不可預料的人。我想說話只能把手攏在她耳朵上,我說,先別忙。說著順手遞給了她一杯啤酒。我們又一次對視。不知為什么,我迅速躲開了她的眼神,我說,咱聊聊。她好像是沒聽明白,湊近了我,熟練地雙手挽住我的脖子,說:“老板再說一遍哦。”
這是個自己被熟視無睹的時刻,我們親昵的樣子,完全沒有以前想的那么引人注目。這里的人都在尋找今夜的舒坦,什么都留給了明天。我說劉榮文墮落的時候,他就老這么回答我。
我們就在各種嗓門的號叫中聊起了天。
問她干多久了,她的回話特別迅速,說是沒多久。又問哪兒人,她說馬州,蘆花淀附近的。我對她的話半信半疑。真的假的?她說,當然……真的。
于是,我直奔主題,和她聊起了望馬臺。
那個地方,她是知道的。那個女孩呢?我問,燕子認不認識?哪只燕子?也是出來干的?我說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出來干了,只知道她家在望馬臺最東邊,母親是個癱子。
“哦,那個被她丈夫打斷腿的癱老太婆?我知道,聽說她唱山歌在我們那很出名。后來嫁到了望馬臺。在山上做導游的時候常帶客人回家過夜,后來被老公抓了雙,把腿給打斷了。她女兒,我不認識?!?/p>
她好像把我的腦子給說空了。我記得燕子的母親說過那腿是上山摔斷的啊!
“你不會是燕子吧?”我開玩笑。
“對呀,我是。我叫燕子。天下小姐都喜歡這樣的名字喲!”她說。
我忍不住笑了起來。
我和她喝了幾杯酒。干杯的時候,我看著她的臉,那張臉的確很好看,只是好像離得越來越遠。
九七年的門外
一九九七年的夏天,我失蹤過一次,去的就是蘆花淀,為的是一個女人的背叛。那些天,我真的受不了,我喝酒,我找無數個女人鬼混都不管用。我身下的女人都能被看成是她,在孤獨的房間里,那雙眼睛看著我,看得我發毛。然后,我光著身子跑出門,而后再跑回來穿衣服,干了很多離譜的事……這些離譜的事,足以證明年輕的我幾乎到了崩潰的地步。
而這個女人呢?這個從大學就和我同居的女人,和我經歷了畢業、職場等等生活的掙扎之后,看上了另一種生活。在另一種生活中,她可以穿著比基尼躺在清晨的陽光下,露出修長的腿,喝杯椰汁,就這樣開始一天的日子。陽光最好的時候,再在腿上涂上防曬油,把腿曬得明晃晃的。
有時,我們一同躺在昏暗的小房間里幻想。
我說:“多假呀!”
“假,你還想!“
“知道我想什么?”我問。
“不知道。你和我想的最好是差不多,否則……”她說這句話的時候,伸過來一只手,示意要掐我。
“是挺假的。”
我們這時候就像一個人無限地接近著,突然,有一天,她說的假的都變真的了。分手那天,她再次跟我描述了這種生活的美好。我像以前那樣說,多假呀。其實,我注意到這種美好和我幻想中的生活有很大的相似。
她表情冷冷地說:“和你,是挺假的?!?/p>
然后,窗外傳來一陣聲響。我看見那個香港人的車慢慢地開了過來,停在了我家樓下,我的女人走下了樓,他們越來越近,而我們卻越來越遠。
一切都鬼使神差地發生了。
就像我一個人鬼使神差地去了那兒。坐上火車的時候,我還很迷惘,然后就在馬州站下了車。在乘破舊的汽車經過一連串的野地,嶙峋的山,雙腳站到蘆花淀里時,我還是無法把自己的迷惘,在眼前這片陌生的風景里敞開來。遠處除了山還是山。下午的風不時地刮動著樹木,發出沙沙的聲音。我站在這個小廣場聽著這些聲音慢慢淡下來了。
很多輛汽車往回開去,我看著它們最終消失在一片刺眼的陽光里。我整個人就像個包裹一樣被晾在那里。我晾了沒一會兒,呼啦啦,一群灰頭土臉的導游就把我包圍了。其實,作為一個旅行者,我是需要導游的。但一看這些人,我就想他們到底會不會把我扔在這片山的某個角落?在陌生的地方,我看著一切都長著張危險的臉。
“對不起,我不用導游。”
我說著大步往前走去,轉上小路后,那群怎么甩也甩不掉的蒼蠅,還是嗡嗡跟著。
媽的。我罵了一句,閃入了林子,這里竟然埋著一條小路。一陣行走,周圍風吹樹枝的聲音,不停從頭頂落下來,就剩自己的腳步聲,咚咚咚地踩在石子路上,一心的平靜。
那群人不知什么時候消失了。
樹林里藏著一片寂靜,風聲里好像還有嘩嘩的溪流聲。遠處的天色有點暗了。傷口還在疼。疼痛是明亮的。我記得一首詩里這么寫過,我沒覺得是這樣,詩人扯淡太多了。明亮的疼痛?我該忘了那個讓我受傷的女人,一心想著吃飯才對。我餓壞了??墒?我還有心想起疼痛。想起來,我就會閉上眼,對疼痛有了一種恐懼,折磨得我只知道走下去。
走著走著,傳來了一串腳步聲。我睜開眼睛,回過頭去,在不遠處看見了她。她在不遠處也看著我。我不知道那是誰,只是有點兒熟悉。她就在我后面一直走。我走一會兒,她就走一會兒;我停下來,她也停下來。
我們就這樣一前一后地走進了一家飯館。我坐里面,隔窗看去,她謹慎地坐在外面。我認出她,她是那幫導游中最不熱情的一個,他們涌上來時,她在最遠處站著,也是用這種眼神看著。沒想到這小姑娘原來更厲害,一路跟了來。
她也偷偷看著我。有時候,我們的目光會撞在一起,與我對視的眼神,她好像是把我當成了獵物似的。她感覺我一眨眼可能飛了不成?這么說,也許我從開始就落入了她的視野,我站在林子里撒尿她也看見了?流淚呢?我想起從小車站一路到這里的種種。的!
飯菜上來了。顧不得想那些事了,只想吃頓飽飯。剛拿起筷子,隔窗外的她,也拿起了筷子。
她低著頭吃飯,不時地看看我。
后來,我就盯著她,我看她的眼神,逐漸地不安起來才扭頭回來,面無表情地吃飯。買單時,我又望了她一眼。她也剛交完錢,往外走去。她站在門口,掃了我一眼,迅速低下頭。這次的眼神是怯怯的。我忽然一心軟,出門沒理她,背上背包獨自朝山看了看,然后接著走。到山腰的時候,天又暗了一些,身邊是森林淡淡的陰影一陣一陣地扣過來。
剛想向四周尋找一下,一回頭,又是她影子一樣遠遠地站在那兒。我停下,她也停下。脆坐下來喘氣,卸下背包,對她喊,你過來!
她遲疑了一下就跑了上來。沒等我開口,她就說話了。
她說:“我覺得你需要我?!?/p>
“我需要你干什么?”
“你需要我給你一條路,這里黑了,路可危險了!”
“你要給我一條路?”
我呵呵地笑著。這個小姑娘的話,讓人說不上是開心,還是憂傷。我又捂了捂心口。
“你疼?我看你一路捂著……”
“你沒疼過?”
“我一疼就會死了?!?/p>
“問題是死不了?!?/p>
“死不了,那還算疼?”
我們就不說話了。寂靜之聲把她的聲音放大了好幾倍,在山中似乎還伴著隆隆回音。
“死不了的疼算疼嗎?”我也不知道,她說完話就站在我面前一動不動,長長的頭發隨風飄動起來。
我頓了頓問她:“我是需要你。什么價錢?”
“20塊怎么樣?我算便宜一點?!彼艺f,“我可是好的導游!”
我看她一眼:“為什么是我?大老遠跟過來就為掙那幾個錢?”
“不是錢的問題!不是,不是錢……”她的回答,突然結結巴巴了,“20塊不行?”
“還不是錢的事?”
她還是堅持說:“不是?!?/p>
我問:“那是什么?”
“你是我第一個顧客!”
她說著,已經急得要哭了。
“得了!”
說著話,我背上包掉頭繼續往上走。我不想讓人跟著我,我不想把這次旅行變得輕車熟路的,我要走進陌生。我本來想跟她說的,又咽了回去,誰能聽懂?就告訴她:我是窮光蛋!我自己走走。這里沒有那么危險。你回去吧。
“你要是疼了呢?”
“我要是疼了就這么捂捂?!蔽易隽艘粋€捂的動作,然后,和她擺擺手。
“你疼了就知道了!”
我沒有去看她,我猜那時候,她肯定極其失望,要不她怎么追上來說:窮光蛋有沒有15塊?包括明天的。
實話實說這個價格的確令我吃了一驚。他們這行就是抽成,這個價兒,她抽多少?可我在乎的不是錢,就說:“不用啦!去找你的下一個顧客。干嗎吊死在一棵樹上?山里都是樹?!?/p>
后來,我回頭看去,她沒有跟上來。來時的路已經淹沒一片暮色里。登到山頂的時候,日頭正跌落到了山溝里,然后山谷里傳來沉沉的一響。山頂往下走不遠,我看見了一片燈火。這里的天黑得徹底。夕陽沒了不多久,感覺上卻已經像是深夜了。中間好像空了很多東西。我下山時就在想,那片燈火閃爍著,有點像星星。燈火近了看,下面還擺了一排桌子,桌子上是大大小小的茶杯發出朦朧的光澤。
我朝朦朧里走去。這是一家小旅館,有的屋子黑著燈,亮著的幾間里有走來走去的人影。我想,只能住下了。
零五年的門內
零五年的這個也叫燕子的女人,用不太優雅的姿勢坐在我的大腿上。她問我她像不像蘆花淀的燕子,我不說話。她還是問,你不是說聊天嗎?跟你聊你又不說話!
我說:“不一樣的?!?/p>
她說“都一樣”時的表情很嚴肅。一邊說著,一邊在我面前,掐滅燃到指頭的香煙。這個動作相當利索,無疑,我在這一刻忽略了她的身份。
這時,伴奏響起。她從我的腿上站了起來。她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v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里……”她的歌聲就像訴說似的,比林憶蓮還要低,還要柔。我聽著聽著,眼里就模糊了,劉榮文在我模糊的視野里,還在和一個女人喝酒。他好像看了看我。等我用紙巾擦完眼,就聽見她說:“這酒還真辣!是吧?”
我忙說:“是呀。”
我們兩個人點點頭。這個女人的歌聲在包間里飄揚著,哥幾個沒忘了給她鼓掌,叫啥?他們互相看了看。女人和我一擠眼,說:叫我燕子吧!
走了一圈,她回到我身邊,順手把一顆葡萄塞到我嘴里。
“你說到你住下來?!?/p>
她就坐在我身邊等著我說。
“那女的呢?”
“哪個?”
“裝傻!”
她問我的時候,包房里依然是鬼哭狼嚎。我一時沒聽明白她的話。她只好把剛才的話,再次送到我的耳邊:那個小導游唄!
“哦?!?/p>
我說我那時候的心情別提多沮喪了。進旅店門,交了錢,上樓進門就躺下來了。把燈滅了之后,一切都沉浸在黑暗里。月光從窗口鉆進來,黏黏的,一直流到了地上。
山上的黑夜,我知道特別的黑。那時,我就想好好睡上一覺。從那個女人背叛之后,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那個。在城里,我逃不出這片陰影,一直被籠罩著,那么多夜晚,那么多酒精都失去了作用,我的疼痛被城里的月光照得灼熱地疼,隱隱不止。我想躲開這些豎直的月光,卻躲不開。
我的那些夜晚是用來覆蓋我的傷口的。
我鬼使神差地到了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這里是安靜的,這里沒有熟悉的味道,這里的月光都是可以拉長、彎曲、對折的。
我以為可以躲開那些在家具上彎曲對折的月光。沒想到在夢境里還是那些事慢慢地浮上來,浮到我的喉嚨里。我坐在黑暗里咳了幾聲,眼淚也就落了下來。
窗外是呼呼的風聲,天特別黑。我趴在身邊的窗臺上,看著遙遠地方的一處火光在跳躍,那邊有模糊的山歌聲傳過來。努力辨認也無濟于事,怎么那么多人?聲音似乎卡在了樹葉縫隙之間,傳過來的只剩下淡淡的尾音。我坐在燈下,墻上閃過一個影子,是那么熟悉,卻想不起來是誰。哦,就是她。雖然,看上去年紀很小,眼神卻那么像剛剛失去的那個女人。然后是臉在我的眼前擴大著,最后,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亮了一下就黑掉了。墻上的鐘此刻敲響了第十二下。
九七年的門外
月亮爬上后半夜的天空,我一直趴在窗臺上看著遠處的火光,歌聲停止了之后,那些火也漸漸熄滅了。山上不同于別的地方,靜也可以散發出可怕的氣息的,一聲鳥叫都沒有,我只能聽見隔壁均勻的呼嚕聲。睡著的人,我猜絕不是我這樣有著傷心往事的人。我曾經執著地以為他們都是幸福的豬。大學校園里風靡一時的是王小波。我們都愿意當一頭特立獨行的豬。而特立獨行的豬,在我女朋友那里就是夜貓子的代名詞。
有時候我們在深夜爬起來瘋狂地。有時候一句話不說。我很困,她不讓我睡,要是快進入夢鄉了,她就生生地把我咬醒了;她睡著了,我又睡不著了,我就在她身上摸了個遍,她沒有醒來。
我們的很多個夜晚都是這樣特立獨行。
畢業工作以后,我不再如此,每天回家悶頭就睡。她也是。變得敷衍了事。我們不知不覺地忘記了逝去的生活。成了幸福的豬?那時候,我真的忘記了這個詞語。
我到了蘆花淀就像又一次尋回了逝去的東西一樣。我靠著窗臺,讓月光灑在我的肩上。我閉上眼,往事還是在眼前的黑暗中飛行,一片片地閃著光,我自己卻無能為力。
正在這時,月光晃了晃。咚咚,清脆的敲門聲淹沒了呼嚕聲。我的耳朵豎了起來。
“誰呀?”我問。
門外沒人回答。又是咚咚,月光晃過去。隔一會兒又是這兩聲,咚咚。依然是敲在我的房門上。
“誰?”我的聲音有些大起來。這靜靜的夜里,顯得有些刺耳。
還是沒人回答。這一次,我跳下床,走了過去扭開門把手。門開了。
是的,就是她!撲面而來的是種說不上來的氣味,她渾身就帶著這種氣味站到了我的面前。
“我知道你沒睡。”和她說“你需要我”時的口吻一模一樣。
她可能看出我有點生氣了,就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說:“我們組織旅客點篝火了,就在那邊山上。”
塵土在門里流出的月光中抖動著沉下去。
我說:“我看見了!”
“我知道你看見了!”
我“哦”了半截,沒完全反應過來,她已經走進了我的房間。
“那么……沒趕上篝火也不可惜,就讓我把你點燃吧!”
“點燃?”要是放在城里的小姐嘴里這句話,我倒是不覺得什么,但這話從這么一個小姑娘嘴里說出來就顯得很怪。
“我知道你需要點燃!”
“你什么不知道?”
“我不知道,你既然這么疼為什么還不讓點燃?”
她說完又那樣看著我。
“這有什么關系?我……”我猶豫一下,反正此刻的疼痛也需要什么東西,隨便什么東西遮掩起來,就問,你才多大?十八。沒有吧,如果沒猜錯,你不到十八。肯定不到。
“你怎么什么也不知道!”
她還是看著我,說:“很便宜的?!?/p>
然后,這個女人很機械地脫下自己的衣服。我愣了一下,面前這個小姑娘已經脫去了外衣。這時我才慢慢反應過來,把手伸進她的衣服。
她的就那么一點,被月光照著,顯得很大、很黑。
靜靜的夜里,來了一陣風,我突然醒了。抽出手,我說:“你穿上衣服走吧!”
她看著我把50塊錢塞在她的手里。
她扔給了我,要哭的樣子。
我拿給她,她又扔給了我,最后我笑著說:“連導游費了!”
我說,看見她眼睛突然瞪起來,就像我下午在飯館里看到的一樣,都是那么一閃,閃得我想起了疼痛。
零五年的門內
“稍等,我去去就來?!边@個也叫燕子的女人站起來,朝門外走去。
劉榮文看著我們有一段時間了。他看女人走了,就湊過來問我:“的膩味!說什么段子呢!”他這人最喜歡的就是段子,而不是故事。你不要問他這有什么區別,否則他又會搬出莫泊桑。為了表示對他的反感,我這次特意說:“我在講故事!”
“哦?”劉榮文不太相信,“你有啥故事?就你那點生活頂多算是段子!”
我知道他要說什么,故意攔住了他,連說:“在座的誰不知道!我知道。知道。”
“你知道?”
他看了看大伙,大伙都摟著小姐笑呢。
“好。就算是故事?!笨礃幼铀遣幌嘈盼铱梢灾v這么長的一個故事。
我說:“八年前,你忘了?”
他猛然想起什么似的。誰都知道我在他們生活當中出現了這段空缺。他對這段空缺一直很感興趣。
“你到底跑哪兒去了?我們都以為你死了呢。你一死,那就便宜了,拿著我們哥們一條命繼續傍大款!”他說。
我看著他喝紅了的臉,不言語了。
“愛說不說!”
他知道我對那段時間的事情,一直諱莫如深的,也就不再問。“你也寫篇小說得了。是不是有特神秘的事兒,要是就寫得詭異點,最好加點刺激的描寫,現在都是這玩意兒……莫泊桑當年……”
“操,少來莫泊桑!”我攔住了他的話,“你把人家當擋箭牌了?”
“不說了,我這人俗,我寫也寫不好,俗人?!?/p>
劉榮文抱著一個小姐離開了以后,燕子從門外走了進來。
正巧走個對面。
他就說:“我說燕子啊,我這哥們把底子都跟你抖了,你可得……”
“知道了?!?/p>
“今天是怎么了好像大家都知道了似的,你們都他媽的知道啥了!”他帶著一種疑惑的表情,沖著燕子說,“可得侍候好嘍。”
燕子欣然應允,說:“哥,放心?!比缓蟠┻^幾對男女,又一次坐到我的大腿上。
這時候,我發現她的手神神秘秘地背在后面,好像藏了什么東西。
我問:“是什么?”
她就是不給看,一直喝酒,說:“晚上單獨給你看?!边€神秘兮兮地說,“今晚絕對是個好日子。”
九七年的門外
第二天很早,也就是天剛蒙亮,我就被旅館的腳步聲吵醒了,他們都是趕早班車的。我靠在窗臺邊睜開眼睛,透過一層窗簾,看見那些人匆匆地往山下跑去。我不知道什么時候睡著了,我沒有夢,隔壁的呼嚕聲好像一直響著似的。
“幸福的豬。”我叨咕著,自己也笑了。
我也要搭車去蘆花池。據說去蘆花池的車很多,不用著急。他們都是坐回程的車。等樓下靜下來,我才洗臉刷牙。推開門,想往外走的時候,她卻擋在過道上,裝作沒看見我,而是望向別處。昨晚的那個情景再一次冒出來。
“怎么又是你!”
“我是你的導游!”
“我……”
“我可是收了你的錢的。既然是窮光蛋就應該不會浪費了?!边@時候,我記起了昨晚為打發她隨便說的那句話。
她帶著我到了那個飄滿了船的池塘就不見了。岸上是我一個人孤零零的。我在池塘邊走了一圈,池塘邊栽種著綠綠的樹木,陽光越來越強了,地上斑駁的影子越聚越多,越來越扎眼。
中午很快就到了,我找了家餐館。跟自己說,什么導游,還不是騙錢的!我又一次想起了上山時候的事,下意識地在等待什么自己不相信的東西出現。我在餐館點了一碗面。根據上次的經驗,只要吃飯,那個女孩一準會出現。我想到這個可笑想法的時候,自己笑了笑。端起碗,四下一看,她果然坐在了里面的桌子旁邊。
我走過去,坐在她對面,問:“剛才哪去了?”
她說:“回家看了看,很久沒回去了?!?/p>
“你是這里人?”
她挑著一筷子的面條,忽然愣了,半天,好像反應過來似的,說:“是?!?/p>
“不過,離這里遠點,叫望馬臺?!?/p>
“望馬臺?”
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奇怪。
“你們那里有馬?”
“沒有,”她回答我,“但是有烽火臺。”
餐館的老板走過我們,看了我一眼,笑呵呵地說:“那里是出美女的地方!從這里出去翻一座山也不算遠。不過現在沒什么人了,都出去伺候你們這些城里人了!”
我對面的小姑娘卻假裝沒聽見,低頭吃著面條。
我說:“嗯?!逼鋵?也沒想那么多。
從小餐館里出來,她像影子一樣跟了上來。我說:“你為什么老跟著我?就因為我是你第一個顧客?這人怎么……”
她又不說話了,臉上羞紅了似的,和昨晚那個人好像根本是兩個。
她走了好一會兒才說:“我沒病!”
我看到小姑娘羞紅的臉龐有些后悔了,改口說:“帶我去你們那兒!路費我出。昨晚上的錢夠嗎?“
“不夠!”
她毫不猶豫地說。
我忽然不理解:“你上次不是15塊嗎?”她猶豫了下,吞吞吐吐地說:“怎么一樣?吃飯和住宿,還有坐車都是有抽成的。去我家,我就什么抽成都沒了。而且還在我家吃飯!”說著不好意思地瞟了我一眼。
“哦,我另外付可以了嗎?”
“成交!”
這是第一次見她開心的樣兒。
“其實,你是需要我的!我看見你的第一眼就知道?!?/p>
路上,她問:“還疼嗎?”
我說:“不疼了?!?/p>
“你不怕半夜敲門嗎?”
“怕。”我說。
“你的心疼,肯定有虧心事!”
……
汽車一路行駛,遠處的山近了,一眨眼就沒了,河水一直在車窗外流淌。陽光照在上面,亮晶晶的。
她坐在我的身旁,臉上帶著一種淡淡的表情。
“我從不坐車回家的?!?/p>
她說,她都是從后山回家的。要過兩座山,路很難走的。我想起上午她突然消失的事情,就感慨:你走得真快!
“快嗎?”我發現她的笑容,很美。
窗外的一切都快速地閃動。陽光擦過綠色的原野奔馳著。
我們下車后,沿密林掩映的小路爬了50多米,有個小屋,屋的周圍都是樹,不遠處的林子后面是一個烽火臺,隱隱約約地可以看見殘破的磚石。正看得入神,忽然飄來一個女人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燕子,誰來了?
我四下里看看,并沒見人。
“是我媽。”
她回頭對我說。這時,我才知道她叫燕子。
“她在床上起不來?!?/p>
說著,燕子打開門,進屋給我拿把椅子。我們就在屋前的樹下坐了一會兒,她媽在屋里嘮叨著什么,聲音很低,嗚嗚的。一會兒問第一天當導游咋樣,一會兒又里唆地說,自己做導游時如何如何,還說要不是那次意外摔斷腿,也不至于靠她掙錢來養家糊口。說著說著,門里就靜了。然后,幽緩里滲出磚石的竟是傷心的哭泣聲。
她哽咽著問我是干什么的,能不能帶她家姑娘去城里打工。
我隔著門隨便敷衍了幾句,心里一下又壓抑了下來。
我說:“去那邊走走吧?!?/p>
以前聽朋友說山里的女孩長得水靈,尤其是姑娘們的山歌唱得格外動聽。我沒直說,而是拐彎抹角地問,你們這里有沒有人會唱山歌?
她說:“當然有。”
然后,翻過一個小嶺子,帶我去了一戶人家。燕子說年輕的出去打工了,現在,就她一人……
“不也挺好嗎?”
“好?”燕子想說什么,但沒有再說。
那里的歌聲是一個白發老人坐在織布機旁邊,一邊干著手里的活,一邊唱起來的。老人瞇著眼唱著,我坐在地上,認真地聽。陽光逐漸黯淡著,慢慢地織布機上也涂滿了夕陽的顏色。臨走,我拿出相機,要給老人拍張照片。
聽說要照相,她馬上從織布機上下來,說要換件衣服。
我說:“不用!”
這樣最好,補丁重重的老人,織出了如此漂亮的布匹,老去的容顏唱著優美的山歌。
給她拍完,燕子就拉上我要走。
她說:“山里太黑得早,晚了路不好走。”
那些高高低低的嶺子,我都不記得是怎么翻過去的了,總之,天黑下來之前,我們已經回到燕子家。沒過多久,她妹妹就放?;貋砹?。這個小姑娘比燕子長得還要瘦,牙齒參差不齊,但朝我笑的時候,我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見了漂亮的一雙眼睛。她的衣服褲子,顯然是燕子穿剩的,繃帶一樣包裹著瘦小的身子。她總是小心地出入房門,怯怯地躲避著我。
兩個弟弟陸續回到家,他們的衣服也是出奇的短小。她父親是最后一個回來的。
天黑了很長時間了。那是個身材瘦高胡子拉碴的老人,一回來,就面無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后默不作聲地走進后院,眨眼就攥著只雞從我面前走了過去。雞的驚叫聲使夜色變得騷動起來。他端盆開水到我身邊,問我是不是城里人。我說,是。他說城里人……好……大城市的人都不錯……
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敢問。
這個老人就半蹲在地上,嘴里叼著根草煙,皺著眉頭,使勁地攥雞脖子,那只拼命掙扎尖叫著的公雞,就在手里噴出一股鮮紅的血。我看得驚心動魄。
吃飯時,大家興致勃勃的,尤其是燕子的兩個弟弟,筷子只差打起來了。端上來的是雞肉,加了很多辣椒。我一直找水喝。還不停地看著兩個男孩笑。她父親干咳了聲,又嚴厲地望著這兄弟倆,直到兩雙筷子很知錯地停下來,然后又皺起眉頭看我。
他默不作聲地站了起來,給我舀了一瓢冷水,冷冷地叫我把雞肉放在里面涮一下,然后再吃。我看著他試了一下,確實好了許多,他哈哈笑了,笑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
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漆黑混雜著寂靜的夜晚。
這地方的房間里的燈光都帶著點磷火一樣的幽暗。其他人早早就睡下了,仿佛世界就只剩下這么一家人。然后,燕子把我領到一處在高坡上的房間。她把我推進房間,按在了床上,飛快地脫去自己的衣服,然后說了一句:你也是我第一個客人!我驚訝地望著她。她膽怯地望著我,口里念叨著:“第一個?!逼鋵?當時我應該阻止這個小姑娘的,只是那刻,我感覺有什么帶著命運意味的東西,飛快地沖進了那扇門后的一九九七年,沖進了我的疼痛。她坐在我身上哭著扭動身體。我就這么看著她,看著她的身后,那一望無際的黑暗。
記憶里清晨,望馬臺的氣味是帶著酸酸的草味的。燕子光著身子依偎在我的懷里。她告訴我,那是望馬臺,望馬臺是一種早熟的小花,在清晨就開放。一直開著,直到那片土壤不再需要它生長了。
“會唱山歌?”
“我們這里不會唱的女孩是嫁不出的。”
“唱一個?”
“為什么?你又不是我的情郎!”
聽她這么一說,我還真無言以對,就把被子往頭上一蒙,假裝呼呼睡去了。后來真的睡著了,半夢半醒中,仿佛看見不遠處的烽火臺上坐著一個人,那人晃著雙腳,面向大山以外的某個地方,唱著:山上美美的草啊/春天牛羊山上溜溜地跑/遠處的情郎早啊/我已起來打水草……
醒來時已是下午。這個家里空了,我就趁沒人偷偷地按原路摸下山去,坐車離開了望馬臺,不知道燕子會不會恨我。枕頭下壓的那500塊錢什么也代表不了,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為什么會這么做?許是出于那年頭還流行的道德?出于我可憐的關心?都好。我想她有一天會長大的,我會再見到她。人生沉浮,我帶著一個故事來了,沒理由多帶一個故事走的。我這樣想著,車駛過一片原野。我拿出了路上采來的望馬臺,把它擺在陽光里細細地看。
旁邊有人問我:“這啥花?”
我說:“望馬臺。早熟的小花,清晨開放,一直不會凋謝?!?/p>
那人詫異地問:“一個小姑娘告訴你的?”
……
零五年的門內
午夜時分,我們這個包間逐漸平靜了。音樂播放的是一首老歌《十八相送》,劉榮文邊唱邊加獨白說:“那咱就好好送吧!雖然,我們都不是十八了?!?/p>
大伙一片叫喊:“送啊――送――”
音樂聲中,這個燕子抱著我,在我耳邊說:不可能,你是在編故事!她手卻不安分地拉開了我褲子的拉鏈,鬼鬼地望著我說有反應了。這一切又讓我想起了八年前,包括剛開始的敲門聲。
“編故事不應該更煽情一點兒嗎?”我說。
“不夠煽情。”
她瞪了我一眼,問:“現在有女朋友了?”
“沒有。”
“沒有?”她便學著我熟悉的回憶里的聲音,笑說,“讓我把你點燃吧!”
我無意識地又問她多大了。
她說:“不是說了?十八?!?/p>
我又問:“幾十八?”
“哈哈。”她慢慢地說出來,“一十八?!?/p>
“又是十八!該死的十八!是不是小姐永遠都十八?”
燈光黯淡。劉榮文他們的歌聲沒完沒了。我們在角落說著話。她把我的手放進衣服里。我摸到的是一對好似臘腸狗耳朵似的垂在那兒。
“干杯!”
我們和劉榮文干了最后一杯酒。歌聲慢慢進入尾聲,直至淡化在了我無限的往事當中。走出包間的時候,這個燕子又跑了回去,坐在沙發上望著我,捂著一個包。
“走吧!十八的姑娘!”我說。
“這很貴的。”燕子拿起包,朝我跑過來。
“知道。”
“你什么都知道?”
和每次一樣,大家去了不同的地方。這座城市到處都藏得下我們這些人。和她走進房間后,她飛快地把雙腿卡在我的腰上,低下頭說:你看,你看!
那個神秘的東西是一張去香港的飛機票!
“搞到張票費老勁了,聽說那邊不抓這個,來錢快!大城市好。對了,你上當啦!”
“上當?”
只持續了一秒鐘,沒有抖動,沒有驚惶,毫無動靜。然而這是構成千千萬萬個充滿歡呼和痛苦的小時和日子的那些秒中的一秒,宛若深沉喧嘯的參天橡樹的巨大重量及其全部擺動的樹枝、搖晃的樹冠,蘊含于一粒飄忽的微塵似的樹種之中,在這一秒鐘里,表面上什么也沒有發生。里維埃拉注
大飯店機敏的侍者弗朗蘇瓦斯把腰彎得更低,讓盤子迎向伯爵夫人探尋食物的餐刀。這一剎那間,他的臉幾乎緊挨著她那一頭微微卷曲、散發香氣的如波秀發,當他本能地張開謙卑的垂下的眼睛,他那迷惘的目光看見她的脖頸閃爍白光,以柔和的線條消失在鼓起來的深紅色衣裳里面。他的心中猶如升騰起紫色火焰。餐刀在難以察覺的微微顫動的盤子上發出輕微響聲。在這一秒鐘里,他雖已預感到這一驟然陶醉的全部嚴重后果,但他巧妙地控制自己激動的心情,以彬彬有禮的冷靜的熱情繼續侍候享用這道美味佳肴。他鎮定地走過去,為總和伯爵夫人一道就餐,正用一口發音準確清晰的水晶似的法語講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的一個文靜優雅的中年貴族男子端盤上菜。然后目不斜視面無表情地從餐桌退下。
這幾分鐘是一種十分奇特的注定無望的傾心奉獻的開端,一種令人眩暈的陶醉感受的開始,連愛情這個很有分量的驕傲的字眼都幾乎不適于來描寫它。這是只有很年青和很老的人才會有的那種狗一般忠誠的無欲無求的愛,常人在一生中對此根本無所了解。一種沒有深思熟慮的愛戀,它不思考,而只夢想。他全然忘記連聰明的人,謹小慎微的人也在證明的對穿侍者服的人懷有的那種不公正的然而無法消除的蔑視,他不考慮可能性和機緣巧合,而在他的心血中培育這種奇異的愛慕之情,直至它隱秘的真摯情愫沖破所有嘲諷和非難的藩籬。他的脈脈溫情不是偷偷眨眼和窺探的目光,不是突然舉止放肆的膽量,愚蠢的春情勃發時渴望的嘴唇和顫抖的手,它是不聲不響的盡心盡力,是做好每一樣細小的服務工作,明知這類服務不會被人注意,謙卑中卻更顯得崇高、神圣。他用那么溫柔的手指撫平她的餐桌席位前桌布的折痕,猶如撫摸心愛的女人柔軟的手;她身邊的一切他都收拾得非常整齊對稱,儼如為了迎接盛大的節日;她的芳唇接觸過的玻璃酒杯,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帶到他那間屋頂有小天窗的散發著霉味的狹窄房間,讓它夜間在明珠似的月光下像珍貴的首飾閃耀光芒。他總在那個角落獨自暗暗側耳細聽她的匆匆急步和悠然漫步。他啜飲她的話語,如人們情致盎然地用舌頭品味甘醇而馥郁醉人的葡萄美酒,他貪婪地接受片言只語和命令,如同孩童游戲時接到飛來的球。如此這般,他的陶醉的心靈把一片變幻不定的絢麗光彩帶進他的可憐的卑微的生活中來,可憐的侍者弗朗蘇瓦斯愛上了一位永遠不可企及的風流的伯爵夫人。這聰慧的癡愚,這整個事件,在他心中從來沒有以冷冰冰的毀滅性的語言形式出現過。因為他根本不是把她作為真實的人來感受,而是作為某種異常崇高、異常遙遠的事物,抵達此間的倒更像是那崇高而遙遠的生命的反光。他愛她那幾乎連到一起的黑眉毛的嚴厲棱角,薄薄的嘴周圍狂野的線條,愛她充滿自信的舉止風度。在他看來,謙卑順從是理所當然的,他把低聲下氣地在她身旁做些卑賤的服侍人的工作視為幸福,因為就是憑這一點才允許他如此頻繁地進入環繞著她的富有魔力的圈子。
于是在一個小人物的生活里突然升騰起一個夢想,有如精心培育的園圃名花盛開在路旁,往常那里所有幼芽無一例外都要被行人踩在腳下。這是一個質樸的人的癡夢,冷酷而單調的人生中的一場令人陶醉的魔幻之夢。這種人的夢就像無槳的船,在搖晃的中沒有目標地飄流在一平如鏡的悄靜的水面,直至船的龍骨突然猛烈地撞上未知的河岸。
然而現實比一切夢幻更強大,更粗暴。一天晚上,瑞士沃州來的胖子看門人走過他身邊時說:“奧斯特羅夫斯卡明晚乘八點的火車走?!边€說了另外幾個無關緊要的人名,這些他全沒聽進。因為這句話在他頭腦里盤旋翻滾,把他弄得頭昏腦漲。
他幾次機械地用手指劃過感到壓迫的額頭,仿佛要撥開那層緊緊束縛著頭腦,使智力變得愚蠢的東西。他跨出幾步;腳步踉踉蹌蹌。他步伐不穩,心中驚慌,經過一面配著鏡框的高大鏡子時,鏡子里面一張灰白的面孔目光呆滯地盯著他瞧。什么念頭也沒有,思想仿佛被禁錮在陰沉沉霧蒙蒙的墻壁后面。他幾乎無意識地摸索著,扶著很寬的梯級的欄桿下來,走進暮色四合的花園,那里高高的意大利五針松寂寞孤單,猶如陰暗的思想。像一只巨大的神秘的夜鳥的低飛盤旋,他那不安定的身影又搖搖晃晃了幾步,隨即跌坐在一張椅子上,頭靠著冰涼的椅子扶手。萬籟俱寂。后面,大海在圓圓的灌木之間閃閃發光。那里柔和的顫動的燈火微弱地燃燒,遠處波濤拍岸,浪花飛濺,單調的喃喃的吟唱消失在寂靜里。
忽然一切都明白了,完全明白了。這么明明白白的,幾乎使他不禁微笑。簡直一切都完了。伯爵夫人奧斯特羅夫斯卡要回家,侍者弗朗蘇瓦斯留在他的崗位上。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所有客人不是來這里住兩星期,住三星期四星期又都走了嗎?真傻,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明白得讓人發瘋,讓人想哭。亂紛紛的念頭一齊涌來。明天晚上,乘八點的火車前往華沙。前往華沙——整整好幾個鐘頭穿過許多森林和山谷,越許多丘陵和山嶺,穿過許多草原,河流和喧嘩的城市。華沙!多么遙遠!他根本無法想象,可是卻極深刻地感知了這個驕傲的、構成威脅的、生硬而遙遠的字眼:華沙。而他……
還有一個小小的夢似的希望閃耀了一秒鐘之久??梢猿塑囯S她去啊。在那里當仆人,當抄寫員,當車夫,做奴隸;乞丐站在街頭挨凍,只要不離得這么遠,只要能呼吸到那個城市的氣息,也許有時在她驅車疾駛而過的時候能瞥見她的影子、她的衣裳和她深色的頭發。閃爍不定的夢影已匆匆升起。然而時世艱難無情。明擺著是無力達到的。他計算了一下:他的積蓄頂多一二百法郎。還不夠一半路途的費用。以后呢?他一下子像透過撕破的面紗看到自己的生活,感到它現在變得多么貧困,多么可憐,多么丑陋。凄涼空虛的侍者的歲月,被愚蠢的渴望砸得粉碎,他的未來只能如此可笑。他全身一陣寒戰。突然,所有的思想鏈條迅猛地不可阻擋地連接起來。只有一種可能……
樹梢在幾乎察覺不出的微風中輕輕搖擺。面前是陰沉沉的可怖的黑夜。他鎮定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踩著嚓嚓作響的砂礫,走上靜靜的沉睡的白色房子。走到她窗前,他停下腳步。窗戶關著,沒有一點閃爍的燈火可以點燃如夢一般的思念。于是他的血液平靜地流動,像一個再也沒有什么可以使他困惑,再也不會受騙的人那樣邁開腳步。到了他的房間,他也不激動,一上床就昏昏沉沉睡到天亮才醒,沒有做夢。
第二天,他的舉止完全保持在精心設計和強制鎮靜的范圍內。他以無動于衷的漠然的神情做他該做的事情,他的表情顯出一種無憂無慮而且自信的力量,誰都料想不到在這騙人的面具下隱藏著痛苦的決定??斓轿绮偷臅r候,他帶上他那筆小小的積蓄趕到一家極講究的花店,買了精心挑選的鮮花,他覺得它們絢麗的色彩宛如語言一般:火焰般熾熱的金色的郁金香猶如,花冠寬大的白菊令人感覺像是富有異國情調的淺色的夢,細瘦的蘭花像清秀的思念的畫,還有幾枝又驕傲又迷人的玫瑰。他又買一只閃閃發光非常漂亮的玻璃花瓶。剩下的法郎,在從一個小乞丐身邊走過時,他帶著輕松的表情敏捷地給了他。他匆忙往回趕。憂郁而莊重地,他把插上鮮花的花瓶擺在他既懷著又為難而緩慢地為伯爵夫人準備的那副餐具前面。
已是午餐時候。他一如往昔地侍候著:冷漠,敏捷,不出聲,不抬頭看。只是到最后,他的一道她永遠不會知道的源源無盡的目光才擁抱她整個柔軟而驕傲的身子。他覺得她從來不像在這道最后的無所欲求的目光中那么美麗。接著他平靜地、沒有告別面無表情地從餐席旁退下,走出大廳。他像侍者要對之鞠躬致意的客人那樣昂首樓道,走下豪華的迎賓臺階,向馬路走去:人們本該感覺到,此時此刻,他在告別過去。在飯店前面他站了一秒鐘之久,拿不定主意;接著便轉身踏上一條沿途有閃光的別墅、寬闊的花園的路,邊沉思邊漫步,自己也不知道要去何處。
他這么心神不安地徘徊,茫然如在夢中,直到晚上。他什么也不再思索了。不思索那既往的,也不思索那不可避免的。他不再想那死的念頭,像人們在最后的瞬間以深沉的目光審視發亮的致人于死地的手槍,在手上掂量它的分量,舉起它,又放下。他早已對自己宣告了判決。只有圖像依然前來,迅疾飛來,一如飛翔的燕子。首先是青春的歲月,直至學校里要命的一堂課,當時一次愚蠢的冒險使他憧憬誘人的未來的頭猛然撞到這混亂的世界。隨之而來的是無休無止的行程、辛勞和打工,一再失敗的嘗試,直至人們稱之為命運的巨大的陰暗的波浪把他的驕傲撞得粉碎,將他扔在一個沒有尊嚴的工作位置上。許多彩色的回憶旋轉過去。末了,最近這些天的柔和的印象還從清醒的夢境中閃射出光輝;它們驀然又撞開他不得不通過的現實陰暗的大門。他想,他要今天死去。
他考慮了一會兒幾種通向死亡的方式,比較它們的苦痛和利索的程度。一個念頭突然使他全身一抖,朦朧感覺中一下子閃出一個陰暗的象征:既然她匆匆而去,不理睬他的命運,而沒有意識到毀滅了它,那就要她也碾碎他的肉體,要她自己來做這件事。她自己完成她的作品。于是思想無比堅定地迅速發展。從他那兒誘走她的特快列車八點開車,剩下不到一小時。他要撲到這次列車的車輪下,讓奪走他夢想中婦人的暴風雨般的力量把他壓碎。他的血要流淌在她的腳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不斷涌來,如在歡呼。他也知道那個地方。在山坡上森林的上方,那里沙沙作響的樹梢遮住俯瞰近處海灣的最后視線。他看手表:秒針和他的脈搏以同一節拍跳動。是時候了,該上路了。他的疲乏無力的腳步忽然有了彈性,目標明確,具有那種在向前邁進中抑制夢想的生硬而匆忙的節奏。他在美麗的南國暮色漸濃的夜晚來到一處地方,那里的天空嵌在遠處林木蔥蘢的山丘之間,狀若紫色長帶。他急急忙忙往前走,一直走到路軌那兒,鐵軌的兩條銀線在他面前閃閃發亮,為他引路,引導他穿過暗淡的月光給朦朧的霧紗投下一層銀白的芬芳的低洼山谷,蜿蜒向上,引導他爬上一處山丘,從那里看得見有著燈火閃耀的海岸的寥廓的黑夜的海洋遙遙地閃光。他終于看見不安地沙沙作響的森林,森林把鐵軌埋在它投下的黑影里。
當他氣喘吁吁地站在森林中陰暗的山坡上,天已經晚了。一行行樹在他周圍,黑黝黝的,令人毛骨悚然。只在高高的上方,微光閃爍的樹冠中,才有一脈蒼白的顫抖的月光投進微風起時發出的樹枝。有時忽有遠處夜鳥奇異的嗚叫打破這沉悶的寂靜。在這讓人害怕的孤寂中,他的思想完全停滯了。他只等著,等著,注視下面第一個上行彎道的拐彎處是否出現列車的紅燈。有時他又精神緊張地看表,數秒。隨即又細聽機車遠遠的呼號。但,這是個錯覺。四處復歸沉寂。時間似乎凝固了。
終于,下邊遠處有燈光閃亮。在這一秒鐘,他心里感覺到一下撞擊,可是他不知道這是恐懼,還是歡呼。他猛然撲倒在鐵軌上。起初一瞬間只感到貼著太陽穴的鐵軌舒適的清涼。接著他凝神諦聽?;疖囯x此尚遠??赡苓€要幾分鐘。除了風中林木細語似的沙沙聲,別的什么都還聽不到。思緒如潮亂紛紛。突然,一個驅不散的念頭似利箭穿心;他為她而死,她卻渾然不覺。他的泛起泡沫的生命連一個細小的波紋也沒有接觸到她的生命的波浪。她永遠不會知道有一個陌生的生命曾經迷戀她,為她粉身碎骨。
靜靜的空中傳來遠處爬上山巒的機車有節奏地行進的輕輕的喘息聲。可是那心思依然強烈不減,直至最后幾分鐘還在折磨這將死的人。列車在轟隆轟隆聲中越駛越近。他再次睜開眼睛。他頭頂上是一片沉默的藍黑色的天空和一些沙沙響的樹冠。森林上空,有一顆白色的閃亮的星。森林上空一顆孤寂的星……他頭枕著的鐵軌已經開始輕輕晃動、低聲吟唱??墒悄屈c心思依然在他心中、在他目光中如火焰般燃燒,滿含他愛戀的全部熾熱情感和絕望。全部渴望和這最后的痛苦的問題都涌流到溫柔地俯望著他的白色閃光的星中。列車隆隆,越駛越近。將死的人又一次用一道最后的無法形容的目光擁抱那顆閃亮的星,森林上空的星。然后他閉上眼睛。鐵軌顫抖,搖晃,列車飛馳,車輪咔嗒咔嗒的聲音越來越近,森林發出隆隆的聲響,猶如眾多巨鐘長鳴。大地似在搖晃。還有令人目眩的飛馳、回旋的呼嘯,隨之,一聲尖銳刺耳的吹哨聲,汽笛野獸似地驚叫,陡然剎車的尖聲……
美麗的伯爵夫人奧斯特羅夫斯卡在火車上有一個自己的保留包廂。啟程以來,她在車輛顛簸行進的輕輕搖晃中,一直在讀一部法文長篇小說。狹窄的空間中空氣悶熱,充滿著許多枯萎花朵散發出來的令人窒息的香氣。臨別饋贈的幾個豪華富麗的花籃里,白丁香花已經像熟過頭的水果疲憊地垂下了頭,花兒無精打采地掛在莖上,玫瑰又重又寬的花萼似乎在醉人的香氣的熱云中凋謝了。令人窒息的悶熱使這些沉甸甸的芳香氣變成溫暖的波浪,即使在列車飛奔之時,也讓人感到懶散壓抑。
突然,書本從她無力的手指間掉落。她自己也不知道何以如此。是一種隱秘的情感使她失態。她感到一股沉悶的、痛楚的壓力。一陣驟然而至的、不可理解、令人窒息的疼痛壓迫著她的心臟。她覺得在郁悶的致人眩暈的花的香霧中她非窒息不可。
還有那令人心悸的疼痛并不減弱,她感覺到奔馳的滾滾車輪的每一震蕩,那盲目的奔向前方的隆隆運轉殘酷地折磨著她。她突然產生一種渴望:剎住飛速奔馳的列車,把它從神秘的痛楚中拉回,此時它正朝向它奔去。
她感到一種不可言喻的痛楚和莫明其妙的恐懼緊緊地鉗制著她的心,在她的一生中,即使面對可怕之事、不可測之事、殘酷之事的時候,也從未體驗過與此相似的恐懼感。這種無法形容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喉嚨被掐得越來越緊。但愿列車停下才好,這念頭在她心中,猶如一句禱詞。
突然響起尖銳刺耳的哨音,機車警笛狂叫,制動閘凄慘,飛奔的車輪的節奏慢了下來,越來越慢,越來越慢,接著咔嚓一聲,一股停頓時的沖力……她邁著笨重的腳步,費力地走近窗口,呼吸清涼的空氣。旋下窗玻璃。外面,黑色的、急奔的人影……幾個人倉促的詞語聲:一個自殺者……臥軌……死了……在曠野……
她全身一顫。她的目光本能地注視著高高的沉默的天空和那邊沙沙作響的黝黑的林木。林木之上,森林上空,一顆孤寂的星。她覺得它的目光如一滴閃光的淚。她凝視這顆星,一種她從不知道的悲哀忽然襲上心頭。一種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從未出現的悲哀,充滿熾熱情感和渴望……
1.《監視與懲罰》的一個基本論題是權力裝置(dispositifs de pouvoir)。我認為它在三個方面是基本的:第一,就其自身和“左派主張”而論,這是關于權力概念的深刻的政治革新,與全部國家理論相對立。
第二,對米歇爾(德勒茲通篇稱呼米歇爾•??轮?,足以表明他們之間的深刻友情??譯者注)來說,這個基本論題能使他超越《知識考古學》中仍然具有的論說構成(formations discursives)與非論說構成(formations non-discursives)二重性,得以解釋這兩種構成何以被分類或者一部分一部分地依次連接(既不互相簡約又不相似,等等)。問題不在于消除它們之間的區別,而在于找到它們相互關聯的理由。
第三,我們得到了一個明確的結論:權力裝置既不通過壓抑也不通過意識形態發生作用。因此,與我們或多或少接受了的抉擇發生中斷。《監視與懲罰》所建構的不是壓抑和意識形態概念,而是標準化和罰誡概念。
2.這個關于權力裝置的論題,我認為具有兩個并不相互矛盾但相互區別的方向。無論如何,這些裝置不可還原為國家機器(appareil d’etat)。然而,根據一個方向,它們包括擴散的異質的多樣性和微觀裝置(micro-dispositifs)。根據另一個方向,它們求助于一種圖表、一種內在于整個社會領域的抽象機器(諸如敞視式監獄主義,它由看見而不被看見的全部功能所規定,可用于任何一種多樣性)。這曾經是如同兩個同等重要的微觀分析方向,因為第二個方向表明米歇爾未曾滿足于“擴散”。
3.與《監視與懲罰》相比,《求知意志》邁出了新的一步。觀點完全如是:既不是壓抑,也不是意識形態。但是,為了加快步伐,權力裝置不再滿足于成為標準化的,而傾向于成為(的)構成因素。它們不再滿足于形成知識,而是真理(權力真理)構成者。它們不再涉及某些“范疇”,不顧及一切否定范疇(癲狂、作為監禁對象的犯罪)但與上述的肯定范疇()相關。這最后一點由《文學半月刊》(№ 247,1977年元月1-15日開頭第5頁)的訪談錄得到確證。因此,在這個方面,我深信《求知意志》的分析所取得的新突破。危險之處在于:米歇爾回到了“構成主體”的同類嗎?即使他使真理成為一個新概念,他為什么也感到需要使它重新出現呢?這些不是我對我自己提出的問題,可是,我認為,只要米歇爾沒有進一步解釋,這兩個假問題遲早都會提出來。
4.對我來說,第一個問題曾是米歇爾自《監視與懲罰》以來就建立起來的微觀分析的本質。在微觀裝置涉及到一些小型組織(家庭與其他一切組織具有相同的擴展范圍)的意義上,“微觀”與“宏觀”之間沒有明顯差別。既然存在著一些國家機器的內部微觀裝置,并且國家機器的一些環節也滲透到了微觀裝置(這兩個向度的整個內在關系),關鍵問題便不再是外在二元論。那末,應當理解這種差別有梯度嗎?《求知意志》第132頁明確拋棄了這種解釋。但是,這一頁好像把宏觀移轉給戰略模式,把微觀移轉給戰術模式。這一點使我感到局促不安,既然米歇爾所謂的微觀裝置在我看來完全具有整個戰略向度(尤其是,如果我們考慮它們不可分離的這個圖表)。另一個方向是如同決定微觀的“種種力量關系(rapports de force)”方向:特別要參見前面提到的《文學半月刊》的訪談錄。但我認為,米歇爾尚未發展如下觀點:他關于“種種力量關系”的原創性概念,他稱之為“力量關系(rapport de force)”,并且和其他一切概念一樣,它也應當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無論如何,微觀與宏觀之間都存在著本質差別和異質性。這絕不排除二者之間的內在關系。而我的問題在最大限度上是這樣的:這種本質差別容許我們談論權力裝置嗎?國家觀念不可適用于微觀分析層面,因為恰如米歇爾所言,關鍵不在于使國家微型化。可是,權力觀念更加可適用于微觀分析嗎?難道它也是總概念的微型化嗎?
實際上,我與米歇爾之間的第一個差別就出現在這里。如果我與費利克斯•伽塔利談論欲望裝配(agencement de désir),正是這個概念我不敢肯定能以權力的觀點來描述微觀裝置。在我看來,欲望裝配表明欲望從來不是“自然的”規定性,也不是“自發的”規定性。例如封建制度是一種裝配,它與動物(馬)、土地、解疆域(騎士競賽、)、女人(騎士愛戀)等等建立了新型關系。一些裝配完全瘋狂,卻往往在歷史上是可確定的。至于我,我認為欲望在這種異質裝配里和在這種“共生”中循環往復:欲望總是一個裝配和另一個裝配相結合,一種共同作用。當然,欲望裝配將包含一些權力裝置(例如封建權力),但應該把它們置于裝配的各個不同的組成部分之中。根據第一個方向,我們可以在欲望裝配中區分事態與陳述(在米歇爾那里,這符合兩種構成或多樣性之間的區別)。按照第二個方向,我們會區分疆域性或再度疆域化與卷入裝配的解疆域運動(例如一切卷入教士、騎士團、農民的解疆域運動)。權力裝置無處不在,一些甚至抽象的再度疆域化在此實現。因此,權力裝置是各種裝配的構成體。但是裝配也包含一些解疆域高點。總之,這不是裝配和構成的權力裝置,而是遵循其中一個向度分散權力構成的欲望裝配。這容許我回答這個對我必要而對米歇爾不必要的問題:所希望的權力何以可能?因此,對我而言,第一個差別為權力是一種欲望情感(即是說欲望從來不是“自然的現實”)。這一切太約略了:具有比我沒有在解疆域和再度疆域化雙重運動中指出的東西更加復雜的關系??墒牵窃谶@個意義上我認為欲望是基本的,是微觀分析的因素。
5.在這個觀點上,我在不斷追隨米歇爾,這個觀點,我覺得是根本的:既非意識形態又非壓抑,例如陳述(énoncés)更確切地說是說明(énonciations)與意識形態毫不相關。欲望裝配與壓抑完全是兩碼事。但顯然地,就權力裝置而論,我不具有米歇爾那種堅定性,感到迷離恍惚,由于它們對我來說具有模棱兩可的地位:在《監視與懲罰》中,米歇爾指出,它們使事物標準化也使我們遵守紀律;我認為它們將事物譯成電碼且再度疆域化(我在此也假定存在著不同于詞語區分的東西)。但由于我給予權力欲望首要地位,我認為權力裝置具有第二性,權力裝置的操作富有壓抑作用,因為它們壓倒的不是作為自然因素的欲望,而是欲望裝配高點。我援引《求知意志》的一個最漂亮的論題:裝置(dispositif de sexualité)遏制性器官的(性別差異等等,精神分析學正好處于這種遏制行動之中)。我在這里看到了壓抑作用,確切地說,這種作用介于微觀與宏觀的邊界上:作為歷史上變化無常且可確定的欲望裝配,與其解疆域、消長、聯合的高點一起將在克分子要求“性器官”方面受到遏制,同時,即使這種遏制行為不是壓抑的,作用(非意識形態的)也是壓抑的,因此,裝配不僅在其可能性中而且在其微觀現實中遭到毀壞。那么,它們僅僅作為幻影(幻影完全改變和轉移它們)而存在,或者只是作為可恥的東西等而存在。如下這個小問題引起我的充分注意:某些紊亂為什么在羞恥層面比其他紊亂現象(諸如遺尿、厭食在羞恥層面是不太可理解的)更加能夠讓人理解甚至依賴于羞恥呢?因此,我需要某種壓抑概念,這個概念不是在以自發性為支撐的壓抑的意義上,而是在具有許多向度的集體裝配的意義上,與此同時,我需要權力裝置只是這些向度中的一個。
6.另一個基本觀點是:我認為論題“既非壓抑又非意識形態”占有相關關系的一方,也許這個論題本身依賴于此相關關系的一方。社會領域不是通過矛盾得以確立的。矛盾觀念是一個總體的不適當的觀念,它已經意味著權力裝置中的“矛盾各方”的強有力的共謀關系(比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事實上,我認為,米歇爾權力理論的一個巨大創新之處是,社會不或幾乎不自相矛盾。其答案卻是:社會自行決定戰略,它決定戰略。我感到這很美,我清楚地看到巨大差別(戰略-矛盾),在這個方面,我應當重讀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墒?,我在這個思想中感到不自在。
至于我,我認為,雖然一個社會,一個社會領域不自相矛盾,但基本的東西是逃逸的,首先是從各處逃逸的東西,即是那些基本的逃逸線(即使“基本的”不是按年代的)。遠在社會領域之外或者遠遠超出社會領域,這些逃逸線是此領域的根莖或地圖繪制術。逃逸線與解疆域運動幾乎是一回事:它們一點也不意味著回歸自然,這是欲望裝配中的解疆域高點。封建制度中基本的東西是它假設的逃逸線;對于10-12世紀來說同樣如此;資本主義的構成也是如此。逃逸線不一定是“革命的”,相反,正是它們,權力裝置將趨向于堵塞和連結。大約在11世紀,一切解疆域線猛然降臨于世:諸如最后的入侵、掠奪集團、教士的解疆域、農民遷移、騎士團的改造,城市變遷越來越拋棄了區域模式,貨幣變革注入新的流通領域,婦女狀況變化與愛戀主題甚至打破了騎士愛戀,等等。相對于逃逸線及其聯合、方向、匯合或發散而言,戰略只是次要的而已。在此,我還發現了優先欲望,因為欲望正好處于逃逸線、發止的聯合與分裂線上,它與這些線條相匯合。
那么,我以為米歇爾遇到了一個對我來說具有完全不同地位的問題。因為如果權力裝置在某種意義上是構成的,那么可能只是一些“抵抗”現象,該問題支撐在這些現象的地位之上。其實,這些現象將不再是意識形態的,也將不再是反壓抑的。從米歇爾在《求知意志》中的兩頁所指出的重要性看,人們不贊同我認為這些現象是誘惑物……可是,他將賦予它們何種地位呢?這里有如下幾個方向:1)在《求知意志》里(第126-127頁),這些抵抗現象如同一個顛倒的裝置形象,具有相同的特征、擴散、異質……等等,“面面相覷”;但我覺得這個方向和發現了一個出口一樣阻塞了所有出口。2)《政治周刊》的訪談方向是:如果權力裝置是真理的構成要素,并且存在權力真理,那么應該存在著一種作為反戰略的真理權力,它反對權力。從米歇爾所謂的知識分子作用問題看,這是他重新導入真理范疇的方式,因為在使這個范疇依賴于權力時完全更新了它,他將在這種更新中尋找到反對權力的可變理由嗎?而我在此不明白為什么。應當期待米歇爾在其微觀分析層面論述這個新的真理概念。3)第三個方向就是(plaisir)、身體及其。這里對我來說也存在著同樣的期待,那便是,何以激活一些反權力?他何以構思這個概念?
我以為存在著三個概念:力量關系、真理、,米歇爾在一種全新的意義上使用卻尚未發展它們。
對我而言,存在著某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對米歇爾來說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通過他的探索已經預先得到解決。相反,為了自勉,我感到另一些問題對我來說不存在,但因其論題與觀念的必要性而對他是存在的。逃逸線與解疆域運動,如同歷史的集體決定,在我看來,在米歇爾那里找不到相當的東西。我認為,不存在抵抗現象的地位問題:因為逃逸線是原始決定,欲望是安排社會領域,所以,正是權力裝置因裝配而產生、同時又壓倒或堵住這些裝配。我分擔米歇爾的恐懼,他為此感到生活在社會邊緣:癲狂浪漫主義、違法浪漫主義、反常浪漫主義、麻醉品浪漫主義,諸如此類的浪漫主義使我越來越不能容忍。但對我來說,逃逸線即欲望裝配不是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創造的。相反,這些是滲透社會的客觀線,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居于社會的這兒或那兒,以便生成回轉線、形成盤旋、進行重新編碼。因此,我不在乎抵抗現象的地位:如果一個社會的首要條件是一切都從中逃逸,那末一切都在其中進行解疆域。從知識分子的地位看,政治問題,對米歇爾和我來說,在理論上不會相同(緊接著,我試圖講述我如何看出了這種差異)。
7.我們最后一次相見時,米歇爾十分親切而友愛地對我說,大致是:我不能忍受欲望(désir)這個詞;即使你在別的含義上使用它,我也不禁認為或感受欲望等于缺乏(manque),或者欲望用來形容受壓抑者。米歇爾補充說:那么,我所謂“(plaisir)”,即是你所說“欲望(désir)”;可是無論如何,我需要一個不同于欲望的詞語。
顯然,這又是有別于詞語問題的事情。既然我又幾乎不容忍“”這個詞。但為什么呢?我認為欲望不包含任何缺乏;這也不是自然條件;它僅與發揮作用的異質裝配變成一種東西;它是一個過程,與結構或發生相反;它是情感,與感覺相反;它是“個體性(haecceité)”(一天、一季、一生的特征),與主體性相反;顯然與物或人相反。它特別意味著內在場或“無器官身體”的構成,這一構成僅僅依憑一些緊張地帶、開端、梯度、起落而得到確定。這種身體不僅是生物的,而且是集體的和政治的;正是以它為基礎裝配才得以形成和拆除,正是它支撐著裝配的各個解疆域點或各條逃逸線。它千變萬化(封建主義的無器官身體異乎資本主義的無器官身體)。之所以我稱之為無器官身體,是因為它與一切組織層、機體層相對立,也同與一切權力組織相對立。恰恰是全部身體組織將會摧毀內在平面或內在場,也在每次層迭無器官身體時會把另一種“平面”強加給欲望。
之所以我談論如此混雜的一切,是因為我與米歇爾之間產生了如下幾個問題:1)我不能賦予任何積極價值,因為我覺得阻斷了欲望的內在過程;我覺得居于層級和組織方向;正是在同樣的運動中,欲望在規律內部表現出服從而在外部通過得到加強;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存在著欲望所固有的內在場的否定。我感到,如果米歇爾重視薩德(sade),而我看重的是馬佐赫(masoch),就并非偶然。這不足以認為我是受虐狂者,而米歇爾是施虐狂者。這是恰當的,卻不是真的。在馬佐赫那里,引起我注意的東西不是種種痛苦,而是如下觀念:的目的是中止欲望的實效性及其內在場的構成(同樣地,或者更確切地說,在另一種方式上,在騎士愛戀里,內在平面的構成或者無器官身體的構成,正是在此,欲望什么也不缺乏,還盡力避免與意在中止欲望過程的旗鼓相當)。,在我看來,是人或主體在某一個過程中弄清自己的惟一手段,這個過程使人或主體無法應對局面。這便是再度疆域化。我的看法是,關乎缺乏規律的欲望和關乎準則的欲望出自相同的方式。
2)相反,米歇爾的基本觀念為,權力裝置與身體具有直接而正面的關系。而對我來說,權力裝置恰在一定程度上把組織強加到身體上。可是無器官身體就是解疆域化的地點或因素(在此為欲望的內在平面)、一切組織、米歇爾所稱“生命權力(bio-pouvoir)”的整個體系。生命權力對身體施行再度疆域化。
3)我所謂“無器官身體欲望”的東西與米歇爾所說“身體”的東西是相通的,我能夠思考這一類型的等價嗎?米歇爾給我指出的“身體”的區分能夠與“無器官機體身體”發生聯系呢?《求知意志》第190頁論述了為抵抗力提供可能地位的生命,非常重要。對我來說,這種生命,即是勞倫斯(lawrence)所談論的生命本身,根本不是大自然,卻穿越一切確定的裝配,完完全全是欲望的可變性內在平面。勞倫斯的欲望概念與積極的逃逸線相關(一處細節:米歇爾在《求知意志》書末利用勞倫斯的方式與我對他的利用方式截然不同)。
8.我們所關注的問題,諸如保持所有微觀分析權(擴散、異質性、分成小部分的特征),卻又發現并非“國家”、“政黨”、總和、表象之類的統一原則,米歇爾為此取得了進展嗎?
首先在權力本身一邊:我回到《監視與懲罰》的兩個方向:一是微觀裝置分成小部分和擴散的特征,而另一方向也是遍布整個社會領域的曲線圖或者抽象機器。我感到,《監視與懲罰》有一個遺留問題:這兩種微觀分析間的關系。我認為這個問題在《求知意志》中發生些許變化:在此方面,微觀分析的兩個方向,更恰當地說,將是微觀律訓(micro-disciplines)和生命政治過程(processus bio-politiques)(第183頁及以下各頁)。這恰是我在本文第3部分想要指出的。不過,《監視與懲罰》的觀點提出不可還原為國家總體訴求的曲線圖也許對微小裝置進行微觀統一?,F在應該理解這些將是發揮這種作用的生命政治過程嗎?我承認在我看來曲線圖概念顯得很精妙:米歇爾在這塊新領地重新發現了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