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2: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愛就在身邊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其實,我們身邊充滿著愛,自從我們生命之芽萌發之際,就已經包圍在我們身邊了。也許只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而這小小的舉手之勞,卻也能使我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愛不要求轟轟烈烈,真誠的愛才能打動人心。愛真讓人搞不明白,它是神奇的,還是平凡的呢?
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個奇怪的作業,“尋找愛”我們想:愛?到哪里去找啊?我靜靜地騎在回家的路上,心思全在這個問題上了。“汽——”的一聲,我一看,前輪胎沒氣了,正巧,前面有一個修車攤,心想:“修一下吧,看這樣子,也不能騎了。”想到這里,我把車子推了過去,,我還沒有說話呢,那位修車的叔叔瞅瞅我的車子,說:“看這樣子,是沒氣兒了吧。”我說:“是啊,是不是碰上什么釘子了啊?”叔叔把我的輪胎卸下來,把內胎浸入水里,在冒氣泡的地方用鑷子取出了一只圖釘......說:好了,幫你把氣也打好了。”我摸摸癟癟的口袋:“哎呀!”叔叔笑了笑:“呵呵,你家遠嗎?”我紅著臉說:“還有一段路......我......我沒錢。”叔叔說:“沒關系,小孩子嘛,這點小事兒有什么呀!”叔叔說完,就又去忙了。夏季的烈日下那破舊的修車攤,叔叔臉上滄桑的笑容,使我的心頭一顫。
我騎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好像少了點什么,空落落的,可是一想到叔叔的一舉一動,又感覺有一股暖流涌進心中。我頓時大徹大悟:原來愛,就在身邊!
我,是一個自認為缺乏關愛的人,有一天我終于找到了愛。
這天,老師讓我們回家對父母說聲:“我愛你”。我認為這實在太簡單了,所以放學回家后,我就對正在忙著做飯的媽媽說了聲:“我愛你”然后就急切的等待著媽媽的回答,那時,我感覺時間都要停止了。
媽媽聽到后,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平靜地說:“嗯,你說什么?“我愛你”太陽今天從西邊升起了嗎?如果你愛我,就要好好學習,只有考個好初中,才能考個好高中,才能……”我失望極了,我急切盼望的“我也愛你”怎么搖身一變,變成了另一番話,在那一刻,我感覺心疼得都要碎了。眼淚不住地往外涌。我飛奔到了自己的房間,我就爬在書桌上偷偷的哭了一會兒,然后又望著窗外發呆。
這太讓我失望了,我雖然知道媽媽不會對我說:“我也愛你”這句話的,但是心里還是想聽到她對我說。突然,我腦海里閃出一個念頭,也許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不善于表達而已,對,對,我來想想,媽媽希望我好好學習,只是希望我可以有個好的將來,而不像她那樣,每天干著很辛苦的工作,換來的只有那么一點點的工資。哎!我真是太傻了,竟然會認為媽媽不愛我,如果她不愛我,就不會在大雨天里跑來為我送雨傘,更不會把我生出來養我,為我而煩惱。她本來就知道養我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可她還是把我含辛茹苦拉扯大,我卻經常惹她生氣,還一直說她不愛我,讓她非常傷心。哎,真是不應該,我可真是一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啊!
這時,媽媽敲門進來,對我說:“欣欣,媽媽今天說錯什么了?你別傷心,媽媽向你道歉,”我心中一顫,本來我可以說點什么使她感到高興,但我卻哭著跑到房間,使她自責,媽媽呀,媽媽,我真是對不起你呀,想到這兒,我就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都是我的錯,媽媽我永遠愛你”媽媽哭了,激動的眼淚從她的臉頰上流了下來,我也哭了,不過流的卻是幸福的淚水。這時,我感覺心里好溫暖呀,我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里,真想永遠和媽媽抱在一起,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此時,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也許,人們追求的多是帶來幸運的四葉草,卻不知三葉草的花語是“幸福”
母親在有關愛的作文里出現多次,而父愛卻埋在“修正帶”下,不易發現!
正是放風箏的好日子,可天氣總是那么不如人意,疾風勁吹,可我卻鬧著要去放風箏,爸爸竟出乎我意料的應隨了,爸爸在郊外放,我認真學,爸爸迎風跑,我也迎風跑,好象我手里也有風箏似得,我顯得異常高興,爸爸欣然望我,繼續放著。啊,飛起來了,但很快爸爸在強風的威力之下失敗,風箏掛樹上了,我焦急著跺腳,他奮勇的爬樹,樹卻嬌弱的時刻要斷!白浪掀天,樹更是不堪一擊,搖晃得厲害,可爸爸看到滿懷期望的我,將要退縮的腳又毅然的向前邁了一步。可這所有的一切我把它視為“將功補過”,身處險境的父親為我而戰,我卻渾然無所謂!
風箏取下來了,若不是母親告訴我,我恐怕到現在為止還不知父親的手受傷了。那長滿尖刺的樹是多么“無情”,處處傷害著父親,有時我覺得他不夠愛我,其實我錯了,父愛無言!
正是這樣,我再怎么離奇的要求,父親都可以答應并和認真的完成,可他的一個小小要求,我都可以拒絕。
又要出遠門,父親只提了兩個要求。一是“好好聽話!”簡短的只有四字。二是“每天給我打個電話,跟你們講個話”幾乎是滿懷希望的“哀求”,我敷衍的答應了,可我沒有做到,到最后是父親打回來的,問我怎么沒有打電話給他,我的理由“沒時間!”不知父親在電話那頭隱忍了多少懷戀家人的情感,他是多么想和家人說話,我“薄情”的將一切拒絕。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父愛,也許父愛埋得很深,我錯過了太多愛他的機會。
父愛很平凡卻很偉大,也許沒有母愛那么濃厚,卻有母愛那么深。不是嗎人們苦苦尋找四葉草,卻忽視了近在身邊的三葉草,其實愛就在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風吹過,風箏再次揚起,“爸,小心點”,呵呵,我不會再錯過那幸福的三葉草時光!
初三:王喜慶
葉圣陶先生曾說:“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的品悟母愛就在身邊,平凡而偉大,本設計將采用悟讀法引導學生理解《合歡樹》中深沉的母愛,同時采用拓讀法指導學生進行母愛主題閱讀,并且能用文字表達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學情分析】
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設計,在不斷的追問下學生應該能夠理解母愛的深沉,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在細微處,平凡處,理解母愛,解讀母愛。正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小小的合歡樹凝聚著史鐵生深沉濃厚的情感,兒女身后是父母深切的關愛。學生也要感悟自己身邊的母愛,并用文字記錄下來。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飽含的深情。
2.在拓展閱讀中理解龍應臺在《目送》中的深沉母愛。
3.用文字表達學生對母愛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1.品讀文段,學會欣賞作者內斂又充滿張力的文字,真切感受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拓展閱讀,理解兩篇文章背后同樣深沉的母愛。
3.用文字表達學生對母愛的理解。
【教學方法】
悟讀法、拓讀法、合作探究、遷移寫作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有這樣一棵樹,花美,形似絨球,清香襲人;有這樣一棵樹,葉奇,日落而合,日出而開 ;有這樣一棵樹,名字,溫暖又幸福。在這顆樹背后,有一位母親,她曾伴隨雙腿殘疾的兒子走過那彷徨苦澀的青春歲月,又在兒子走出困境有所成就的時候,悄然離去。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母親和一棵樹的故事――《合歡樹》
二、作者簡介
1.小組討論:結合注釋和在《我與地壇》中對史鐵生的了解,交流對作者情況。
2.教師明確:有這么一位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有這么一位作家,在對死有了深刻體驗之后徹底活了過來;有這么一位作家,用殘缺的身體演繹健全而豐滿的思想;有這么一位作家,體驗生命的苦難,表達存在的明朗和歡樂。
三、梳理課文內容,品讀深沉母愛
1.一讀:學生默讀,理清文章脈絡,并給每一部分起一個名字。
教師明確:幸福母子情趣圖
苦難母子攜手圖
對母愛的理解
獨自一人收獲圖
回望母親圖
2.二讀:學生朗讀幸福母子情趣圖,然后小組討論兒子的表現,母親的表現,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教師明確:
幸福母子情趣圖
那年我十歲,作文獲了獎。
那年母親還年輕,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人。
那年我還很任性,很驕傲。
那年母親聰明,卻忘了夸獎我,只顧夸耀自己,我以為她只在乎自己。
那年我們爭執,勝者當然是我。
對母愛的理解:頑皮、任性、驕傲的我并不理解母親對自己才能的肯定。
3.三讀:學生朗讀苦難母子攜手圖,然后小組討論兒子的表現,母親的表現,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教師明確:
苦難母子攜手圖
那年我二十歲,殘廢了雙腿。
那年母親不再年輕,頭上開始有了白發。
那年我已絕望。
那年母親驚懼、惶恐和失望甚至超過了我。
那年一次次求醫問藥之后,一次次徹夜難眠之后,一次次欣喜地希望又一次次落寞的失望之后,母親終于絕望。
然而兒子是母親的全部,即使是在失望的沙漠,也要開出希望的花朵。
在絕望的盡頭,她提醒我:“小時候作文得過第一。”
所以一次次頂雨借書,一次次冒雪看電影,一次次悄悄地守望,一次次默默地祈禱。
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視了母親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傷痛。
對母愛的理解: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視了母親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傷痛。
4.四讀:學生朗讀獨自一人收獲圖,然后小組討論兒子的表現,母親的表現,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教師明確:
獨自一人收獲圖
那年我三十歲,小說發表了,還獲了獎。
那年母親已離我而去,漸行漸遠。
此時,我想去看她,卻只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此時,我明白母親心里太苦,明白我的成功是母親一輩子的付出。
5.五讀:學生朗讀回望母親圖,然后小組討論兒子的表現,母親的表現,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教師明確:
回望母親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又過一年、再過一年……合歡樹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
母親很高興,以為那是個好兆頭。
街上搖車的我正在感懷……
我如此聰明的母親,竟然迷信,把對兒子的希望寄托在這棵樹上……
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那院子是我漂泊的停靠。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
大院里的老太太們,正在講述……
多想去看看母親種下的合歡樹,那是母親的期望。那顆樹里有我對母親的回憶。
對母愛的理解:子欲養而親不待
四、總結
2010年那個輪椅上的人,起身走了,幾乎帶著微笑。按他的說法,這不是突然,是準時,是如期。我們遙想在另外一個世界,在那棵合歡樹下,史鐵生伴著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踏著青草,踢著石子,奔向他日思夜想的母親。
五、拓展閱讀
相同的主題,相同的感悟讓我們一起走進龍應臺的《目送》(教師配樂朗誦,感悟父母與子女之間永恒的愛。
【配樂小結】:朱自清有機會,有心遙望父親的背影,但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在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的不舍和不放心,滿眼的目送,我們不會發現,不以為然,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多年以后才發現我們之所以走得如此堅定,是因為背后有堅強的后盾,有份實實在在的愛在支撐。真的有一天這目送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有人留意,不再有人為你擔心,為你牽掛,就算千萬次回頭,有誰一直目送我們離開?
六、遷移應用(學生作業)
做兒女的應該明白,珍惜現在擁有的母愛,珍惜現在關愛的目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神不再空洞,讓我們一次次地回望,一次次地接受那關愛的目光,同學們讓我們以《回望》為題寫下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悟。
七、學生作業展示
學生作業一
一次次張揚地昂頭闊步向前走,一次次激動地眺望幸福的那頭,一次次地跑過、無視了那深情的眼眸。背后,背后,他在背后。只要輕輕扭轉,僅僅45度,你便可回望到那飽含渴望的眼眸。沒有,沒有,仍舊沒有。就在那時光疏忽而過的時候,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漫不經心地轉頭,卻發現往日那如花般的容顏,何時擁有了褶皺。唯有那飽含深情的眼眸,依舊不變的守候。在那坎坷的泥沼中,我們每一次回頭,是誰用一雙顫抖的雙手握住了我們生命的承受。
回望,望到了娘親烏黑的秀發增添了白綢;回望,望到了父親如山的脊梁漸漸佝僂;回望,望到了狂妄的自己捏碎了父母的守候。又一次的回望,我戴上了深情的眼眸,如同兒時般沖進母親那溫暖的懷抱,竄上父親那有力的肩頭,靜靜享受。
當我最后一次踏進那間待了兩年的教室,看著班里為數不多的同學時,心里忽然感到暖暖的。還是那些人,現在他們還在,不是嗎?
我一步一步地走過講臺,穿過一排排熟悉的桌椅,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打開窗戶,看著外面那個大大的操場。我曾坐在那個褪了色的乒乓球臺上跟姐妹唱過歌;我曾因為天氣炎熱跟姐妹去樹底下躲著以逃避跑步;我曾無數次挽著姐妹的胳膊走進那間零食繁多的小賣部;我曾在體育考試的前一周跟同桌圍著操場無數次地跑圈;我曾在那個操場上流過淚、流過汗;我曾在那個操場上哭過、笑過……是啊,都是曾經了。
“嘿,看什么看得這么認真?!有帥哥嗎?”
“去去去,我又不是花癡。”是同桌來了,我們叫她佳爺。她跟我一樣是轉學生,我倆性格也很像。她的短跑成績曾經破了市里的紀錄,是我們班運動會的主力,最后一個學期我才跟她調成同桌的。我們總是喜歡這樣子調侃、嬉鬧,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哥這么帥的就在身邊,你還往外看!”“你快一邊玩去好不好?自戀死了!”這是我的前一任同桌,我叫他南南。他是個男生,高高瘦瘦的,膚色很白,很愛搞怪和逗人開心,現在坐在我后面。我們上課時經常從桌子底下掐手玩,每次我的手都被他握得通紅,但我還是喜歡跟他玩。他的同桌是我認的一個哥哥,我叫他賈賈。他對我特別好,我只要跟他一裝可憐,他就會打南南,每次我都特別得意。
再加上兩個前桌和前面的前面兩個人,我們八個人,自從調到一起之后就有著各種搞笑,各種歡樂,各種得瑟。
慢慢地,班里的座位被一個個熟悉的面孔填滿,但沒有人再去拿出課本仔細翻閱。每個人都在拿著手機拍照,還有很多同學拿著紀念冊去找老師留言。
在畢業的前一天,我跟佳爺還有前面的悅悅和倩倩說好了,畢業這一天誰都不能哭,然后佳爺就說:“才不可能,肯定悅悅先哭,倩倩再哭,你再哭,我再哭。”我說:“我才不會哭。”她看了我一眼說:“那你就最后一個哭。”我無奈地看著她。
可是,這是怎么了?悅悅遞給了佳爺一封信,怎么佳爺看了不到一半,就哭得眼睛都紅了呢?
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我知道這個時候說什么都于事無補。悅悅看著佳爺哭,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她眼睛里也早就蓄滿了淚水。
看著眼前的她們流下眼淚、低聲嗚咽,我卻依舊那樣平靜,眼底沒有一絲波瀾。
我總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如今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里呀?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低聲地一句句唱著,不是我想惹她們哭得更兇,而是在這種時候我竟一句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只能用歌曲來表達我和她們有相同的心情。只是我一定不能哭!
后來我被昕昕拉著去找英語老師寫留言,昕昕的眼圈還紅著,我知道她剛哭完沒多久。我走進老師辦公室時,又一場悲傷出現在眼前了。
柯欣是英語課代表,跟我一樣是轉學生。她站在老師面前哭得整張臉都紅了,老師耐心地握著她的手安慰她。那是我第二次見她哭,她平時總是一副安安靜靜的樣子,清秀的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也從來不會大聲說話。我站在一邊看著,莫名其妙地鼻子突然變得酸酸的。我用紀念冊擋住臉,默默地抬頭看著天花板,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把手里的紀念冊恭敬地遞到了老師面前。老師在寫完最后一個英文字母后將紀念冊拿起來輕輕地吹了吹,那一刻我覺得她其實挺好的,從前對她的厭煩早已經煙消云散。我從她手中接過,輕輕說了一聲:“謝謝老師。”跟著昕昕走出了辦公室,看著一、二樓層安靜上課的初二教室,我吸了吸鼻子,拉住昕昕的手一言不發地回了教室。
教室里同學們端正地坐著,班主任正說著考試的細節。她往黑板上抄寫集合時間和考試時間時,我們就靜靜地看著她。粉筆在黑板上發出“沙沙”的摩擦聲,她左手用稿紙捂住口鼻,我只當她是在遮擋粉筆末,沒有在意。但后來她寫完最后一個字,卻突然扔下粉筆小跑了出去。本來安靜的教室突然被一聲抽泣聲劃破,緊接著抽泣聲越來越多。我看著佳爺不明白怎么了,她摘下眼鏡,抹著眼淚斷斷續續地說:“老師……老師她……她哭了……”
不知道為什么,我的眼淚一下子就落在了課桌上。我緊緊抱住佳爺,大聲地哭,哭聲混在另一些哭聲里。什么堅強,什么不哭,什么絕不流淚早就已經被拋到腦后,這一刻,悲傷在萌發、蔓延后爆發。
后來我們漸漸平靜了下來,老師頂著紅紅的眼圈走進教室,走到我們中間。她張了張嘴,但卻什么都沒有說出來。我們知道又有一個難以開口的事情要發生了。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嗯……不怎么好的事情……”
我們的目光都盯在她身上,她回望我們,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我看到她眼里的那抹溫柔和為難透過鏡片反射在每個人的眼底。
“嗯,畢業典禮不舉行了,今天上午你們就要離校。”
我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她,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從每個人臉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們跟我一樣,即使心里作好了最壞的打算,可是等到老師說出來的那一刻時還是難以接受。我只是呆呆地,看著每個人臉上發生著的細微的變化。這時一段對話打破了此刻的死寂。
“喂,是語文老師嗎?”
“對,你是?”
“我是賈雨晴,老師您現在已經走了嗎?”
“對呀,我已經回家了,怎么了?”
我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聽著她們的對話繼續。
“老師,你能不能回學校一趟?”
“怎么了,有事嗎?”
“老師,你回來吧!我們上午就走,畢業典禮不開了。老師,你回來吧!!”
“好,你們等著我,馬上就回去,等著!”
“嘟嘟嘟嘟嘟……”
免提里傳來一串忙音,全班開始發出大聲哭泣的聲音。沒有人還在乎那一點點面子;沒有人再強忍;沒有人再發呆地看著別人哭……所有人都紅了眼眶,流著眼淚。班主任就站在講臺上看著我們,像從前每一次上課時一樣地看著我們。我被一個姐妹一把拉過去,她抱著我就哭了,我也哭,眼淚、鼻涕留下來也顧不上了。
后來我就站在桌子間的過道里看著教室里的所有人,眼淚一滴一滴地靜靜往下流。
我想起剛轉學來的時候,不認識他們任何一個人,我甚至對他們充滿了厭惡,不看任何一個人,也不跟他們說任何一句話,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干著自己的事。我已忘記是跟誰第一個認識的,又是跟誰第一個交的心,漸漸地我跟班里的人都熟悉了起來,直到現在我為了他們流下越來越多的眼淚。
后來我們在走廊里列隊準備離校,我本來不再流的眼淚,看著擁擠在一起的他們時又不爭氣地落下了。我跟旁邊的同學說:“你能不能跟南南換一下位置?”他點了點頭。南南換過來后就看著我,我扯了扯嘴角說:“抱抱吧,最后一次了。”他拍了拍我的頭說:“別笑了,丑死了。”然后就走過來把我抱在懷里,身邊的人沒有起哄的,只是靜靜地看著我們,露出理所當然的表情。南南說:“別哭了,乖。”我點點頭,說不出話。我怕我一張嘴,他會聽到我沙啞、難聽的嗓音,在這個最后的時候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轉過頭等著隊伍往下走,可我還是又哭出來了。我捂著嘴,轉過身看著我身邊的南南,皺著眉頭,想要強迫自己別發出聲音,我想我那時候一定丑極了。他皺著眉頭,彎下腰捧住我的臉,用拇指把我的眼淚擦干凈。
“乖,別再哭了好嗎?我不會走,我們永遠是兄弟。”
我點點頭,真的很用力地點點頭,以至于點完頭后只覺眼前一片黑暗,腦袋暈暈的。
隊伍就這么往下走,跟我們走在同一個樓梯的其他班同學,眼睛也都是紅紅的。他們緊緊拉住自己身邊的人,有的肩膀還在顫抖著,卻又倔強地別過臉不讓別人看到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我們一路向著校門口走去,兩邊是初二的學弟、學妹們,他們鼓著掌,有人也隨著我們流下了眼淚。我仿佛看到了去年的我們,也是這樣送著當時的畢業班。我突然就笑了,是啊,世事輪流轉,現在也輪到我們了。我抹抹臉上的眼淚,抱緊懷里的書,拉住昕昕的手,走出校門。
語文老師真的來了,她同我們班主任和英語老師一起站在校門口。我過去跟她們一一擁抱。最后我抱住語文老師,她用力握住我的手在我耳邊說:“曹潤,相信自己,你是個很棒的女生。中考要加油,高中一定可以更棒,加油!”我是她的課代表,她一路看著我的語文成績穩步向上直到名列前茅,作文水平不斷提高,甚至在省里爭得榮譽。我掙扎、努力、放棄、重生時都有她的陪伴。謝謝當初她給我機會讓我愛上她,一愛就是兩年。
我放開她,紅著眼睛點點頭,轉身擠出擁擠的人群,獨自一個人離開了那個喧鬧的地方。
馬路上真是空極了,沒有車,沒有人。身后的嘈雜都慢慢遠離,我就那么走了,一個人走了,不跟任何人告別地走了。我沒有回頭,堅定地坐上7路車離開了。
后來我忘記了我是怎么回的家,我發呆了一下午,然后渾渾噩噩地睡了過去。
又是午夜了,外面又開始下雨了。我記得畢業前的那個晚上也是這樣的雨夜,我窩在床上難以入眠。回憶了那么多,真累。眼睛發酸了,低頭看看,桌子上竟已經有一小攤水漬。明明都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現在回想起來卻還是傷感。我本來都是個不愛懷舊的人了,但一旦回憶,那些曾經便都洶涌而至――盡管有些細節已經被遺忘。
現在的我變得越來越懶,懶得關心、懶得回憶、懶得念舊,就這么一日日地過下去。畢業之后突然就覺得自己老了,笑的時候好像沒那么多了,也不會再因為一些事情哭得稀里嘩啦,我想老人是不怎么哭的。
每一次都告訴自己不要再去回憶了,卻還是忍不住又去想那些快樂而又憂傷的日子。真的不能再回憶了,我怕忍不住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