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0: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母愛的詩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杜甫《無家別》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白居易《慈烏夜啼》
伯奇掇蜂賢父逐,曾參殺人慈母疑?!疃恕峨s歌》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李白《豫章行》
蟻王化飯為臣妾,蜾母偷蟲作子孫?!拙右住肚菹x十二章》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鸥Α妒纠簟?/p>
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鵝乳養雛遺在水,魚心想子變成鱗?!拙右住肚菹x十二章》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鸥Α缎掳怖簟?/p>
一.抓住詩眼——感悟情
《游子吟》這首詩瑯瑯上口、詩意簡明,詩人通過樸實無華的詩句,通過平凡的生活細節,表現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深沉而無言的愛。這種感情,學生是很難一下子體會到的。 教學中,教師圍繞重點詩句分析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師抓住“密密縫”這個重點詞,引導學生思考:母親為什么要密密縫?讓學生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心與牽掛,同時教師結合講解當地的風俗——密密縫可以保佑遠行的人平安早回,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意恐遲遲歸”,讓學生體會出母親對兒子的擔憂。幾乎每位教師都引導學生體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蘊含的比喻意,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博大,做兒女的無法報答,從而體會出兒子對母親的無限感激之情,對母愛的由衷的贊美。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對母愛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創設情境——渲染情
古詩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現得比較含蓄。僅僅通過理解重點詩句,還不能真入進入詩所描繪的意境中。教學時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蘊其中的濃郁的詩情,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真正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效果。
1、結合寫作背景
詩必有感而發,優秀的詩作都是詩人感情被現實生活激發、點燃后抒寫的。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社會生活及個人際遇、經歷、創作意圖、個性氣質不同,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樣。孟郊一生顛沛流離,他每一次外出求學、應舉和漫游時,母親總是遵照當地的習俗細針密線地縫,盼望遠行的兒子早早平安歸來。這種偉大的母愛深深地激蕩著孟郊的心。正是在母親的鼓勵、勸慰之中,孟郊第三次應考,終于考中進士,并得到了一個縣尉的官職,有了較為安定的生活環境,詩人就任后,立即接來老母親奉養。可是他覺得,母親幾十年的含辛茹苦,是無法報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寫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密密縫”所蘊含的感情時,出示了《游子慈母長相憶》,向學生比較詳細地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對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人的感情脈絡,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圖
課文中有一幅插圖,再現了詩的情境,教學時,教師利用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們母子二人此時此刻的所言所思所為,有的教師還滿含深情地在優美的音樂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用心體會,明白這件衣裳是用母愛編織的,這是一件愛的衣裳,她的每一針每一線,縫進了多少牽掛與囑托,關心與擔憂,它融入了母親多少無言而深沉的愛呀。加深了學生對母愛的理解。
3、結合生活實際
生活中,每一位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母親平時對自己的關心與照顧、鼓勵與幫助,從內心深處呼喚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有的教師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師甚至把對母親的感激也寫成了詩,讀給學生聽……使學生與古詩產生共鳴,內心深處受到觸動,從而體會到無論我們多大,無論我們走多遠,都走不出母親關懷的目光,學生對母愛的理解進一步升華。
三.反復吟詠——體味情
學習古詩必須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首先要使學生對詩歌充分感知,通過誦讀,在頭腦中想像,逐步形成詩歌所表達的整體形象?!皶x百遍,其義自見”,道理就在于此。
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注重了對古詩的誦讀:初讀時的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細讀時讀出詩的停頓、讀出詩的韻味;品讀時讀出詩的意境,讀出詩的情感。個人讀、師生合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的誦讀,使學生詩我兩忘,達到情景交融、完美統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傾訴情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這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8月27日在太平洋船中寫給母親的一首詩——《紙船》。
《紙船》出自冰心女士的詩集《繁星春水》。這首詩表達了她對她母親的懷念。因為冰心女士認為“母親”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
冰心,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壇,便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點。她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是為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
“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懷里?!?/p>
這短短的小詩,卻能表現詩人真摯熱烈的情感,卻能表現出對母愛的深情贊頌。
我們常說: “母愛像空氣,看不見又摸不著:母愛又像空氣,無處不在?!蹦笎壅娴暮軅ゴ螅?/p>
要想體會到真正的母愛并不困難,因為這種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在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感覺到她為你帶來的幸福與甜蜜。往往經過某些事情之后,你就會感覺到媽媽的偉大,無愛的無私。早晨起來媽媽擠好在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讓人感覺到母愛的貼心;來到飯桌前,媽媽準備好的營養早餐,讓人感覺到母愛的用心;夜深了,媽媽為你披上一件外衣,讓人感覺到母愛的溫暖;出門時,媽媽的一句叮嚀,又讓人感覺到母愛的關懷……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是我感悟最深的一段小詩,植物開花,功勞來自于大地,是大地哺育了它:我們成才,功勞來自于母親,是母親在陪了我們。
冰心女士在下雨天看到一張荷葉遮護著一只紅蓮,自己飽受著風雨的摧殘,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兒子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每天,看著他高高興興的去上學,快快樂樂的回到家,我總會感到溫馨和滿足,他是那樣樂觀向上,一如我心中期望的那樣。在學校,他學到許多新知識,經常興高采烈的來和我分享他的收獲。
一天,兒子從學?;貋?,放下書包,他立刻走到我面前,用很認真的語氣問我:“媽媽,您知道我愛您有多深嗎?”
平時,我們經常用語言表達彼此的喜歡,也經常會對對方說“我愛你!”但這愛到底有多深,我們從來沒探討過,所以聽到他這樣問,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問他:“你對我的愛有多深呀?”
兒子很得意的說:“桃花潭水深千尺,您說夠深的吧!”我連忙回答:“是呀!”
我心里想,這不是李白的詩么,后一句應該是“不及汪倫送我情”才對,那與我有什么關系呢?
兒子接著說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對您的愛更深!”
原來,兒子是借用李白的詩句來表達對我的愛啊!一時間,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我原以為,隨著歲月的流逝,所有的愛都已融化為生活中最平凡的點點滴滴,卻沒想到,平凡的點點滴滴也能凝練成詩句般動人的愛。
人們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愛,然而母愛的偉大,卻都體現在那些平實瑣碎的生活里。
這世間許許多多的愛,不也正是如此么!既平凡,又偉大,既樸實,又華麗!就像兒子對我的愛一樣,令我充滿感動和憐惜,這份愛將珍藏在我心里,直到永遠。
打開記憶的閘門,兒時的生活如同一幅久浸在水中的畫,早已模糊不清了,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卻深深地刻在心里,揮之不去。我想,我與詩人的旅程就要從此開始了吧。
上了小學,便開始逐步學習古詩詞。先是與李白“舉頭望明月“想念那久別的故鄉;再者與孟郊體會“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的偉大;與楊萬里共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好風光;與賀之章感受“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春天氣息。
時光拉長的我與詩人的距離,卻沒有割斷我對古詩的興趣根源,也使我深入的了解到了詩的內涵。同樣,詩人的氣質也更加豪邁,充分體現出自我的思想抱負,穿梭時光,讓我帶你體會一下真正的詩人氣派:回到古時,我與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感受到了他博懷和他的英雄氣概;與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體會到了他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與辛棄疾遙看“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想到了他作戰勇敢,壯聲英概的場面;還有聽文天祥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崇敬他留下一顆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永遠在史冊光輝照耀的精神。
當然,使人也有細膩委婉的一面。如,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常建“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
舒適,都是詩人溫柔的一面。
而在大多數詩詞中,抒寫離別之愁的詩句算是最多的了,時光隧道的兩旁便有許多,我先是和岑參送別武判官歸京,再與汪倫送走李白,與孟浩然向李白辭行,與王昌齡目送辛漸。
這些詩人為抒感,而留下的不朽之作,使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幾千年以前那份落滿塵埃的情感,如今,我們斗去灰塵,重新領悟詩人的心境,與詩人面對面,交談對文學的詮釋。
一、課前誦讀,精彩紛呈
課前的詩詞誦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培養良好的語感,還能借助詩詞的優美意境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詩詞的語言特色的熏陶和感染下,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的人生態度。
我要求每個學生都開設一個“詩文采集本”,每周采集五首詩,一個星期內的語文課前三分鐘都需反復誦讀這一組詩。同時,我引導學生嘗試“四段式誦讀法”,即將一周七天劃分為四段。周二至周四是朗讀階段;周五開始引導學生嘗試背誦,并要求利用周末兩天鞏固記憶;周一要求同桌互相檢查背誦的情況,并在對方的詩文采集本上給已背過的詩詞貼上紅星。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我還根據學生的得星情況,在班上開展“詩文背誦小能手”評比活動,讓學生在積累大量古詩詞的同時,享受成功的快樂。
二、詩文導入,情趣橫生
導入新課時利用古詩詞特有的語言藝術來創設情景,能有效地打開學生情感的窗戶,激起學生情感的火花,使學生能自覺、主動地把情感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如在導入《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在悠揚的音樂中齊背《游子吟》,然后讓學生說出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的理解。在學生回答后,我飽含深情地導入:母愛是春夜的小雨,物細無聲;母愛是三月的陽光,靜靜地奉獻。母愛是人間最圣潔、最崇高、最無私的愛。唐代的孟郊用了這首《游子吟》贊美了偉大的母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秋天的懷念》是著名作家史鐵生所寫,他用這篇課文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懷念,相信通過學習,你們也一定會被這份濃濃的母愛所感動……這樣的導入,渲染了課堂氣氛,觸動了學生心底對母愛的共鳴,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之效。
三、即興穿插,加深感悟
在學習課文時,即興穿插一些經典的古詩詞是一門教學藝術,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的心靈在濃濃的充滿詩意的氛圍的熏陶下不知不覺地如沐詩香。
《小草之歌》是一首現代詩。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點,贊美了小草的奉獻精神。在學習最后一個小節時,我以小草的口吻說:“我就是一株小草,但不要擔心冬天我會面容枯槁,因為當春風吹遍遼闊的大地時,我又會綠遍天涯海角……同學們,聽了我這株小草的自述,你們能想到用哪一首詩來贊美我嗎?”學生一下子就想到了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并情不自禁地朗誦了起來。
四、拓展延伸,鍛煉能力
結課延伸往往是教師對課文主旨的升華。在這時滲透經典詩詞的熏陶,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余音繚繞”,可讓詩歌的音符像清泉一般在課堂上流淌,讓語文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做到“人散課終情未了”。
1. 學文引詩點中心。如教完《失去的一天》一文,我讓學生誦讀一些珍惜時間的詩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薄皠窬Ы鹂|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薄瓕W生在古詩的聲韻里接受了詩詞的熏陶,在誦讀聲中感受到時光的匆匆,懂得了珍惜時間,珍惜今天。
2. 以詩帶詩展思維?!端驮拱参鳌愤@首詩是著名詩人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學完這首詩后,我又出示了其他的一些送別詩,以詩解詩,引領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惜別之情。
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
夙昔夢見之......”
細看——凝想,只有一絲溫暖。手捧《繁星.春水》,反覆細讀里面的詩句,我竟忘卻,窗外沙沙的小雨,眼中淚珠的晶白。
母愛是責任,是甜蜜,是牽念,是付出;是母愛讓我更加自信,生活因而更精彩;是母愛讓我不斷地嘗試新事物,播撒著愛心;她的笑容,引導了我的前途;她的怒視,指示了我的歸路。母愛是多么的博大無邊,偉大無窮。
在母親寫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之所以能支撐到今天,是家庭的溫暖給了我力量,媽媽好比是我的雙手,為這個家支撐著;丈夫好比我的雙腿,是他的愛心讓我站了起來;女兒就好比是我的眼睛,她讓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她,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她,走了,彗星般的走了;她,走了,落花般的走了。 我凄然的哭了......
夢中的你
輕輕地走來
帶著微笑
撫弄著我的發絲
夢中的你
那么的清晰
低聲細語
訴說著你的牽掛
夢中的你
安詳且快樂
圍繞著我
散發著你的光輝
夢里——夢里,一切在夢里,夢里拋開了憂愁,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夢醒之后,給于我的只是無盡的回味和思念,“媽媽”這兩個字又離我那么遙遠。
有時候,失去才懂得珍惜。小時侯,我不懂怎樣去愛母親,長大了,懂事了,母親卻離開我了,我不知所措,為什么我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能永遠生活在母愛中?
失去才懂得珍惜。母親就像粉色的小花,那么溫柔,那么甜蜜。我就像一只小蜜蜂,開始把粉色的這朵小花留下,先采別的花,當我再來采蜜時,這朵花卻已枯萎了。
失去才懂得珍惜。母親就像大海,胸襟廣闊。我就像一條無知的小魚,開始生活在小溪中,當我明白大海才是我的家時,已來不及了,因為大海離我太遠了。
每每想起媽媽,我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源源不斷的流,對母親無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升。
媽媽離開我已經3年了,她走的時候是那么的匆忙,不給我一點心理準備,甚至來不及揮一揮手說一句話。媽媽走了,默默地離開了我們,從此我再也找不到溫暖的母愛港灣。
我們的家永遠都是那樣溫馨。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我時時刻刻都感受著媽媽的慈愛與關懷。
媽媽匆匆地走了,走的那么急,那么令我們心碎。我親愛的媽媽,若在天有靈,此時此刻,您聽見了我輕聲的呼喚了嗎?
人已去,物尤故。捧著媽媽昔日燦爛微笑的照片,對媽媽的懷念愈加強烈,2000年8月1日,一個讓我們刻骨銘心的日子!我們親愛的媽媽永遠離開了我們。從此,“媽媽”這兩個字,時時模糊著我的雙眼,永遠……
一、母親節活動主題
社團文化藝術節之——母愛無疆
二、母親節活動背景: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都是孟郊的詩句,表達了兒女們對母親的感恩之心,歌頌了人間最偉大的愛母愛。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我們賦予它太多的詮釋,賦予它太多的內涵。沒有歷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濤駭浪,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淺唱低吟……想起了母親,志向消沉就會化為意氣風發;想起了母親,虛度年華就會化為豪情萬丈;想起了母親,漂泊的游子就會萌發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親,彷徨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提起你手中的筆,在母親節,為親愛的母親寫點什么或做點什么吧。讓我們來敘寫成長,來描畫我們心中的母親;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女性,關注我們偉大的母親。
三、母親節活動內容:
1、主題征文:關于成長,關于母愛
(1)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故事
(2)媽媽的故事
(3)我與媽媽的故事
2、“為媽媽許愿”校園公益活動
四、母親節活動目的:
通過系列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關注女性,重溫成長過程,感恩偉大母愛。讓文學氛圍重新回到校園,讓大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用心靈關懷。
五、主辦: xx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團體聯合會
承辦: 啟夢文學社
六、母親節活動日期:
2011年4月20號——2011年6月13號
七、母親節活動安排
前期準備:
4月16—19日確定活動方案及相關活動的組織安排,聯系其他院校爭取對整個瑤湖院校進行活動;
4月20—25日 聯系征文活動的評委老師;尋求活動經費的支持,
4月25—27日 著手宣傳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動員各系參與本次征文比賽,號召各系同學踴躍參加。
5月6日—5月10日 在校園內進行宣傳,由啟夢文學社制作宣傳板及宣傳海報。
5月11日 舉辦“為媽媽許個愿”校園公益活動,加大活動影響力。
5月12日—5月13日 整理活動收集的愿望,在社團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話聯系廣播站進行部分廣播。
5月14日—5月30日 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 文學社組織初評,評委老師終審來稿,評出優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 公布征文結果
6月13日 優秀文章整理成冊,只要參與征文活動的班級即可免費獲得一份。
八、母親節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 二等獎二名 三等獎三名優等獎若干
頒發相應的證書及獎品
九、人員安排:
活動策劃:xx
宣傳海報:xx等宣傳部人員
現場協調:xx以及紀檢部人員
十、母親節經費預算:
海報:1*2=2元
征文獎品:70元
資料打印:0·1*200=20元
感恩父母的語句
1、母親,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并做出了及好的榜樣,讓我們一生受用她的品格。(我眼含淚水,在母親的傷心事里感恩回憶我慈祥的母親)我想念您——我親愛的母親。我用我的方式為您做我該做的事,希望母親永遠幸福、快樂!
2、我感恩父母,雖然我所有的語句都顯得是那么蒼白,但我仍然贊美父母,我用我的心,我用我的愛,誠懇的祝福著。我時時刻刻都感受著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奉獻,卻無以回報。
3、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是,我們常常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詩句,講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報恩德,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要感恩。但是,這樣的古訓并沒有滲進我們的血液,有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4、人生漫漫,我把生活詮釋成一種孤獨的流浪,通往夢想的大道,驛站不斷,我卻不愿停步,期待一份轟轟烈烈,一份舉世無雙,直到筋疲力盡,驀然回首,才路旁的不僅僅是殘香,更多的是那濃濃的淡淡的純純的親情,是那份永世難報的父母恩。
5、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人的一生,有三個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體有病不能等。孝順不能等是排在第一位的。名利重要,但親情更重要,工作再忙,但孝心不能少,作為兒女,即使不能?;丶铱纯矗惨獣r常惦記問候,不要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6、父母,是我們的恩人,是我們感恩的親人。他們不僅僅給我們物質上的滿足,更給了我們精神上的撫慰??!我們哪怕是幫助父母做一點點家務,在父母工作完的時候幫他們捶捶背心那也是感恩。父母給我們的恩情太大了,而我們能報答父母的又怎么能與父母的恩情相提并論呢。我們應該向那五只小狗學習,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感恩父母。()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來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感謝父母用盡心血把我們養育成人,讓我們成為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關愛,讓我們在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父母。
7、記得有一首歌中這樣唱道:“誰在跌倒的時候將我們扶起?誰對我們講述美麗的故事?誰給我們的創痛一個甜蜜的吻——是我們的父母。”世界上任何一種最華麗、最優美的語句可以表達出萬物的優美和奇妙,卻不足以表達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恩情!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正是有這如水如山的父母愛,我們的人生才更加完美,更加幸福;也正是因為這如山如水的父母愛伴隨我們一生,才使我們懂得了。——感恩父母孝心無價
8、父母對們的愛是無私的。小時候,我的父母便注重我特長的培養。他們教會我打乒乓球,讓我體會自強不惜的生命;他們教會我書法,讓我陶冶高尚品位的生活;他們教會我畫畫,讓我描繪五彩繽紛的人生。父母對我愛的培育,對我殷切的期望,使我不斷鞭策著自己要立志成才!當我贏得學校藝術節上書法獎,繪畫賽第二名時,當我贏得乒乓球賽第三名時,當我贏得“廣東全球通”征文比賽優秀獎時……這一本本榮譽證書時讓我笑了,更讓我的父母笑了。女兒的成才正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感恩父母,女兒爭氣成才是對您們恩情的回報!
9、世間最真摯的情,莫過于父親的愛,世間最動人的愛,莫過于母親的情。父親與母親,只是兩個平凡的名詞,代表的卻是兩座如同高山般的巨人,他們將你帶到這個世界上,哺育你、呵護你、守護你、關懷你,沒有他們的愛,一切都顯得是那么蒼白無力。收起你狹隘的詞匯,斂起你偽善的詩句,因為父母的愛早已超過了這世間所有的語句,用詞也贊不出他們偉大的愛,用詩也吟不出他們無私的情。他們的愛比天高,他們的愛比海深。
1、當年的幼雛,如今將憑借強勁的雙翅翱游天空,去找尋那未知的天際。但無論他們飛得多高,飛得多遠,總不會忘記可愛的家,不會忘記父母 大人的養育之恩。
2、除夕到了,我未能送您溫暖的冬衣,也無需華麗浪漫的詩句;沒有貴重的禮物;也沒有玫瑰的歡喜。但有比那些更珍貴的祝福獻給您:祝您在除夕里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3、歡樂就是健康,如果我的祝福能為您帶來健康的源泉,我愿日夜為您祈禱!
4、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不必為年齡發愁。您迎來的是熱烈的夏天,正是您精神煥發的時候。只要心靈始終年輕濟紼青年的朋友。
5、值此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之良辰,敬祝您福、祿、壽三星高照,闔府康樂,如意吉祥 !
6、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
7、滿臉皺紋,雙手粗繭,歲月記載著您的辛勞,人們想念著您的善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祝您福同海闊、壽比南山,愿健康與快樂永遠伴隨著您!
8、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媽媽,祝您永遠快樂!
9、讓您心中永遠保留著年輕時的激情,年輕時的火焰吧!那么,您就會永遠年輕,即使您已滿頭白發,步履蹣跚。
10、愿一聲親切的問候,溫暖您的心,愿溫馨的祝福,伴隨著您的人生之旅!
(來源:文章屋網 )
一、誦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認識傳統文化
1.采用多媒體引路,誦讀更有效
讓學生誦讀的詩詞《沁園春?雪》,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或錄像,先讓學生欣賞祖國的北國風光,讓學生感受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場景,然后讓學生談觀賞后的感受,最后再讓學生誦讀這首古詩,這樣有助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還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在誦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既可以讓學生欣賞歌曲,再向他們介紹時代背景,激發起學生對岳飛愛國品德的敬仰之情,再讓學生吟誦,也可以讓學生欣賞八月中秋,明月高照,家家團圓的和諧畫面,再加上老師的時代背景的介紹,然后再誦讀全文,這樣,詩歌的內容更容易理解、記憶也特別深。再次,利用多媒體提供背景音樂,還能為誦讀增色不少。
2.開展創造性誦讀競賽,讓學生在享受成功中愛上誦讀
以詩詞作畫、以詩詞編寫歌曲、以詩詞表演、以詩詞進行想象畫面等。經過實踐,我們發現開展創造性誦讀競賽確實是個好方法。教師讓學生以自己喜愛的形式進行誦讀表演,并進行比賽,評獎。比如:在一次經典詩詞誦讀比賽中,有的學生是以唱的形式進行展示的《》和蘇軾的《水調歌頭》;有的學生以配樂的形式朗誦《春江花月夜》的;也有的學生是邊吟誦邊配上動作,自演自娛的。創造性地開展一些誦讀競賽,能增添孩子誦讀的興趣。
3.開展親子誦讀活動,讓學生在樂融融的氛圍中愛上誦讀。
誦讀活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從來就不是袖手旁觀的角色。在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為親子誦讀搭建平臺――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誦讀活動中來,還在每學期的例行家長會上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表演,并讓有經驗的家長介紹與孩子一起誦讀的經驗做法等。事實證明,親子誦讀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去感受經典詩文的魅力的同時,更能讓孩子愛上誦讀。
二、挑選精品,讓學生在品讀中汲取作品中的語言和思想精華
我們可以這樣教學生品讀孟郊的《游子吟》。在學生誦讀文章后,先讓學生談談對詩句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引導學生關注開頭的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并引導學生思考詩句描寫的人和物,啟發學生入情入境地思考:人生最傷感的是親人之離別,而本文的作者孟郊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面對即將遠行的孩子孟郊來說,他的母親最擔憂的是什么?學生通常會回答孩子的安危、生活等等,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從“手中線”和“身上衣”這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什么?緊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人的動作和意態的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苯處熞龑W生結合圖畫理解:臨行前的夜晚,老母親一針一線地為兒子縫制衣服,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的呀。然后,引導學生再一次深情地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苯處熃又f:“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期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濃濃的母愛就是在這樣樸素的語言:‘密密縫’和‘遲遲歸’中表現出來的,多么親切感人啊!”最后讓學生誦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眳^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那如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呢?通過引導孩子品讀,不但能喚起了孩子們親切的聯想和對母親真摯的愛戀,還會在孩子的心里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語言文字是有生命的,在誦讀時,要關注詩詞中的字、詞、句及盡量去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和所描繪的意象,還要加以大膽地想象等。
三、 以“課”為例,拓展延伸,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我們的做法不僅僅停留在幾本書的誦讀和品讀上。我們以課文為例子,進行課文閱讀拓展,教會學生記誦,加強對精美語言的積累。如教學《孔子》一文時,我們會引導學生對孔子的名言進行搜集摘錄,朗誦、理解,課后挑選其中的部分名言進行背誦。教學于右任的《望大陸》,我們會推薦閱讀余光中的《鄉愁》、席慕容的《鄉愁》、范仲淹的《蘇幕遮》等。有計劃地安排一些精美、簡短的詩詞、文章給學生進行背誦積累。比如:《中華傳統文化精選讀本》和《日有所誦》中的古詩、古詞曲、諺語等,還有《背影》《荷塘月色》《匆匆》《寄小讀者》等現代文學。另外,我們還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時,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把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和感受記下來,形成閱讀積累本。
本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能較好的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師生的角色定位把握得較好。一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個是學習的主人。
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在教學設計上。這一點在創意說明已體現。再一點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積極處理課堂上出現的不可預知問題。如: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上,關于“親情”這一點的導出就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當時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我”愛不愛母親?全班異口同聲說“愛!”這一回答是那樣響亮,那樣肯定,讓人感覺是毫無疑義??杀容^準確的答案應該是“愛——不愛——愛”這后一個“愛”是更深一層的愛。這是我預先沒估計到的。我的預案里只有同學七嘴八舌的回答“愛”、“不愛”或“愛——不愛——愛”??砂嗬锞褪菦]有第二個聲音、第三個聲音,只有異口同聲的一個“愛”。這 下子該怎么導?雖說已上過好幾堂像這樣的公開課,但心里還是“咯噔”一下。不過很快就穩住自己。我微笑的接過同學的回答,進一步問一個問題:“那‘我’對母親的愛表現在哪里?”馬上有一位同學回答:“第7自然段第3行,‘有很多次,我看著母親太勞累,我極想幫助她,……’。另一位同學回答:”29段,‘媽媽,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一聽到讀這一句,我馬上把她接過來說“我回來了”說明我曾經離開過母親,為什么離開?一位學生馬上回答“我厭惡這個家”我接著問“那她這時還愛不愛母親?”學生齊聲回答“不愛”“那我對母親的情感是”我的話還沒說完,學生就接著回答“愛——不愛——愛”“我對母親的情感是有個變化過程的?!边@樣就水到渠成的得出:文章表現的除了母愛,還有母女間的情感——親情。過后,還真慶幸自己的這一教學機智——能比較從容的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課文。
學生的主動性表現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查找不懂的字詞,找出文章的關鍵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感知母愛親情,品味自己喜歡的詞、句、段。最讓感動的是:給課文配插圖,同學能抓住主要情節、細節來畫如文章結尾的“母女相聚”圖、中間的“太陽底下賣冰棍”圖、還有文章開頭的“瞎媽抱孩”圖、“小巷深處”的場景圖。都非常有創意。還有有關母愛親情的名言警句的搜集,我特地到新華書店、“網上”查閱都找不到合適的。我們的學生卻一下子找了二三十條。真讓我感動不已!還摘抄了很多有關母愛的詩句。這一次的教學,讓我體會到:以前自己講的許多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全能夠自己解決。過去語文教學存在的許多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沒有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不足的是,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