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0: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向日葵栽培,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向日葵在北方廣泛種植,吉林省西部地區栽培面積較大。向日葵全身都是寶,種子含油量占30%左右,種仁含油量達45%~60%,食用價值高。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向日葵的生物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
1 生物特性
(1)溫度:向日葵種子在5℃時即可發芽,8℃~10℃時發芽迅速,在5厘米地溫16℃時,約需10天出苗。(2)水分:向日葵需水量大,所以在生育期灌溉效果顯著。土壤:向日葵適應性很強,較耐鹽堿,在鹽堿地種植向日葵,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和減少鹽分上升的作用。(3)光照:向日葵是喜光作物,花盤老是扭向太陽。(4)土壤:向日葵適應性很強,較耐鹽堿,可在各種類型土壤上種植,最適宜種在沙壤土上。在鹽堿地種植向日葵,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和減少鹽分上升的作用。
2 栽培技術
(1)輪作:向日葵對前茬要求不嚴,并能減輕后茬雜草為害。但它最忌重茬,也不宜種在有根瘤菌核的大豆茬上。(2)播種:播種前應精選優良品種,力求選用粒形整齊、粒色一致的種子,做好發芽試驗。如遇春旱,可浸種催芽播種,或刨坑坐水種。播種深度4~6厘米為宜。播種密度,依土壤肥力和品種而定。肥沃土地和油用種宜密植,薄地或大粒食用種宜稀植。播種量每畝2斤左右。播種時期4月初為宜。為了防治地下害蟲,在播種時可撒施毒土。(3)施肥:向日葵需肥量較大,尤其是需鉀肥多。每生產100斤種子,需要氮6斤,磷2.6斤,鉀18.6斤。在施足底肥、口肥的基礎上,應及時追肥。除鹽堿地外,要多追施些草木灰或腐熟的家禽糞。追肥時間,以花盤形成前為宜。追肥種類和數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長狀況來確定。(4)田間管理:出苗時注意查苗補種或移栽。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及時定苗,隨后進行中耕除草。花盤形成時,適當追肥灌水,確保向日葵正常生長發育。(5)人工授粉:向日葵為蟲媒花,如在開花授粉期間,陰雨多風不利昆蟲傳粉,可用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用比花盤稍小的圓形硬紙板,上面墊棉花,再蒙層紗布(稍有凸形),背面拴帶套在手上,對盛開花盤輕輕按貼,然后轉向另一花盤,這樣逐棵授粉,防止出現空秕粒。另外,可將兩個盛開的花盤互相按貼并輕輕抖搖,也可起到輔助授粉作用。(6)打杈:向日葵油用種一般不分枝,而食用種分枝較多。為了避免枝杈消耗水分和養分,保證主莖花盤籽粒充實,應及時打去全部枝杈。(7)選種:熟期應在田間選留良種。留種條件:1.植株健狀無病;2.株高適中,不分枝杈;3.花盤大,籽粒成熟飽滿;4.粒型整齊,粒色一致的種子。選好后的單株花盤,曬干脫粒(只留中圈的籽粒作種),簸凈后,在通風干燥的庫內貯存。
作者簡介:王紅偉(1974-),男,吉林德惠人,就職于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關鍵詞: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頭狀呈花序狀態,具有喜溫和短日照屬性,在種植過程中投入較少且管理方便,有利于改善土壤條件,并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向日葵種植為畜牧業、油脂加工業和養蜂業發展提供了原料支持,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改良栽培技術,提高向日葵的質量和產量。
一、播種準備工作
在向日葵種植前,相關人員應結合當地土壤及氣候情況,合理開展選地、整地等準備工作,為向日葵種植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我北方某地向日葵種植過程中,開展了如下準備工作:①合理選地,向日葵對前作無特殊要求,除了甜菜等深根系作物外,均能作為向日葵的前作。但是向日葵種植時盡量避免連作,該區域多選擇4~5年輪作方式,且前作植物選擇禾谷類作物;②整地過程中施加基肥,在翻地過程中施足基肥,具體按如下標準:有機肥:1.5~2t/畝,生物鉀肥:20kg/畝,磷酸二胺:12~16KG/畝,工作人員將集中肥料混合攪拌均勻后施撒在土壤中。此外,工作人員還對土壤進行了深度處理,在播種前一天向土壤中施加氟樂靈乳油(48%),以160~210ml/畝為宜,有效防治地下蟲害或者雜草,如果地塊蟲害較為嚴重,可將敵敵畏乳油(80%)和辛硫磷乳油(40%)混合,二者各取100ml,加入30kg清水,將混合后的藥物噴灑至指定地塊即可;③合理選種,應注重選擇優質、高產和抗病性強的品種,本地區多以新葵27、嘉瑞1號和139等品種為主。
二、播種作業
以我國北方某地區為例,播種作業應根據當地氣候選擇恰當的播種時間,并開展有效的播種作業,保證向日葵的發芽率,為后期正常生長提供有利條件。該地區具體播種作業情況如表1所示。此外,播種時還應注意合理控制苗的密度,參照植株高矮和對肥水條件的要求而定,通常情況下植株較大,株型疏散,肥水好且生育期長的品種應該擴大間距,反之宜密。一般而言,干旱鹽堿地為3100~3300株/畝,中等肥水條件為2600~3100株/畝,高肥水條件則以2000~2600株/畝為宜。
三、田間管理技術
田間管理技術是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的關鍵,在向日葵種植后,工作人員應及時檢查是否存在缺苗問題,如果在特定時間內無發芽跡象,應盡快催芽或者補苗。當出苗后,則開展如下田間管理措施:1.間苗和定苗作業,當向日葵幼苗出現2片真葉時,工作人員可開展間苗作業,當出現4片真葉時對其實施定苗操作;2.中耕除草,當向日葵剛現行時,工作人員應進行中耕松土,其深度控制在7cm左右,進而消除田間雜草。在中耕松土10d后,連續進行兩次中耕作業,其深度分別為9~11cm,11~13cm;3.追肥,工作人員在第三次中耕過程中結合追肥,尿素使用量以15kg/畝為宜,具體追肥時間可控制在花蕾出現前或者開花前;4.灌水,苗期不宜灌水,實施蹲苗作業,以此保證根系深入到地下。在花蕾出現前灌水一次,開花時進行第二次灌水,待到灌漿時再進行2~3次灌水,同時灌水時間以早晚為宜;5.田間除草,針對油葵田禾本科雜草,當其出現4~6片葉子時,選擇拿捕凈乳油(20%)或者精穩殺得乳油(15%),其中前者以150ml/畝為宜,后者用量則為90~100ml/畝,在使用過程中兌入30kg清水,將混合后的藥物噴灑至雜草上即可。而對于闊葉雜草而言,當其長出兩片真葉后,選擇豆葵乳油(20%),用量為160ml/畝,取30kg清水混合后噴于雜草即可;6.打杈及清理老葉,對于食用向日葵而言,在花盤形成期,其莖稈上會長出分杈,應及時清除,從而保證營養集中在主莖的花盤上。同時如果植株過密,在授粉后應打掉一些不起作用的老葉,以此保證良好的透光性;第七,人工授粉,通常采取軟撲授粉法和花盤接觸法,其中前者在授粉時,利用軟撲接觸花盤,待劃分粘到花盤后再去摩擦其他的花盤;后者則在開花期,將兩個相近的花盤相互摩擦。同時應把握授粉最佳時間,以早晨露水褪去至中午11時前為宜,授粉頻率為1~3d進行一次。
四、病蟲害防治技術
向日葵病害以菌核病和銹病為主,其中前者主要應用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1000倍液),在向日葵初花期時噴灑在花盤上,且保證正反面均勻噴灑,每隔11d噴灑一次;后者主要應用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800~1200倍液),藥物噴灑時間以上午10點或下午4點為宜,并選擇無風天氣。此外,向日葵蟲害以地老虎和螟蟲為主,其中前者防治時應消滅幼蟲并誘殺成蟲,可將敵百蟲(50%)一份,敵敵畏(80%)一份和濕麥麩五十份進行攪拌,撒在向日葵田間。而在誘殺成蟲時,以糖和黑光燈為主。后者主要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并主要選擇赤眼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向日葵種植是一項系統工作,工作人員應結合種植地區的具體土壤及氣候特征,合理整地、選種并進行有效的田間管理,同時重視病蟲害的防治,以此提高向日葵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阿瓦罕?伊斯馬伊力.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J].北京農業,2015,(12):90-90.
[2]韓英.無公害農產品食用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研究,2017,(1):54-54.
關鍵詞 食用向日葵;高效;栽培技術;山西呂梁
中圖分類號 S565.5.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37-01
山西省是向日葵生產大省,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6.67萬hm2左右,其中60%左右為食用向日葵。向日葵是喜溫作物,但又耐低溫,對溫度變化適應性很強,生育期85~130 d,廣泛分布于全省各地,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呂梁市。呂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與太原、晉中以及臨汾接壤,其地貌溝壑縱橫、群山連綿、梯田環繞,土地貧瘠、多旱少雨、日照充足,且自然災害頻發,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由于向日葵具備很強的抗旱耐瘠薄的特性[1],非常適宜種植于呂梁地區。目前,向日葵已經成為呂梁市最重要的種植作物,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其常年種植面積在16 666.67 hm2左右。對于向日葵傳統的耕種方式來說,一種是采用圓頭鐵鍬挖土、播種,這種種植方式存在諸多弊端,比如挖土深度很難控制、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不高,具備較高的成本;另外一種是通過撒種再旋耕的方法播種,這種方式雖然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但用種量大,造成了種子浪費,大幅提高了種植成本。在食用向日葵多年的示范推廣過程中,以晉葵11號為主推品種,試驗總結出一套高效的向日葵栽培技術,并在呂梁市多地進行了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現將其總結如下。
1 播前準備
1.1 地塊選擇
在地塊選擇方面,應當選擇向陽的地塊,確保向日葵生育期內的溫度在10 ℃以上,且積溫大于1 700 ℃。此外,地塊輪作方面應選擇至少3年以上未種植過向日葵的地塊。
1.2 整地旋耕
如果前茬是小麥的地塊,應當在小麥收獲后及時進行旋耕,待1~2 d土壤落實后便可進行播種。并注意澆水保墑,澆足保墑水后再進行施肥、旋耕[2]。
1.3 施足底肥
在向日葵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便為高產穩產打下良好基礎,底肥應當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復合肥通常選用氯化鉀、磷酸二銨以及硫酸鉀。用量方面以施用有機肥30 m3/hm2以及磷酸二銨150~200 kg/hm2為宜。由于向日葵對鉀元素的需求量較多,因此可在其生育期內適當進行鉀肥追施,用量為150~200 kg/hm2較為合適。
1.4 種子選取
在種子的選取方面,建議選用通過省級評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品種,且優選生育期適宜(3個月左右)、發芽率高(90%以上)的正規雜交種,此類種子都已包好衣,可直接進行播種。對于農民自留種子來說,在播種前需要經過篩選,去除雜粒、病粒、秕粒、霉粒等劣質種子,并通過藥物拌種方式提高種子的病蟲抵抗能力。
2 適期播種
為了確定在呂梁的最遲播種期和最佳播種期,2015年在汾陽采用晉葵11號進行了播期試驗,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晉葵11號在汾陽最遲于7月20日播種均可以成熟,但是以6月25日播種產量最高為最佳播種期,7月5日以后播種產量會受到明顯影響。因此,要在小麥以后復播向日葵,必須在6月底小麥收割后搶時早播,最遲不能超過7月5日,而且收獲后不影響下茬作物小麥的播種。
3 合理密植
根據具體墑情和品種的不同,其播種深度也各異,通常在2~5 cm范圍內為宜。
對于晉葵11號來說,在株高方面,隨著密度增加株高緩慢下降;在莖粗方面,總體趨勢為密度越大莖粗越小,密度在35 730~41 670株/hm2之間變化時,其莖粗的變化相對平緩,當密度從27 780株/hm2增加到47 640株/hm2時,其莖粗減少了0.5 cm;在盤徑方面,隨著密度不斷增加,盤徑越小,且變化趨勢明顯。
同時,試驗數據顯示,隨著植株種植密度的不斷增加,其籽粒大小不斷變小,且在低密度種植時,其籽粒的商品性越佳。當種植密度從27 780株/hm2增加到47 640株/hm2時,籽粒長下降了0.17 cm、籽粒寬下降了0.04 cm。在百粒重方面,在種植密度在27 780~41 670株/hm2區間時,百粒重和種植密度呈負相關關系,在種植密度為47 640株/hm2時百粒重又出現增加趨勢。
隨著種植密度的不斷增加,向日葵產量以拋物線形式變化,在密度為35 730株/hm2時產量最高,試驗數據顯示,相比于產量最高點,當密度增加到47 640株/hm2時,產量下降了11.47%。因此,一般的食用向日葵品種(株高在160 cm左右),播種密度以36 000株/hm2為宜,并采用大小行相間種植方式,大小行距分別為120 cm和60 cm,株距保持在30 cm左右,采用這種種植方式有利于通風透光,利于向日葵的生長發育,最終實現提高籽粒品質、高產穩產的目的[3]。
4 科學除草
4.1 選用良種,合理施肥
由于向日葵作為重要的蟲媒異花授粉作物,對于常規的品種來說,由于多年種植,其品種的抗性逐漸下降,導致草害逐年加劇。然而,優良的雜交品種具備較強的抗逆性,且長勢強,因此群體的抗草害能力較強,受草害的影響較輕,通過實地考察發現,雜交品種地塊中雜草長勢明顯較弱。此外,向日葵作為需肥較多的作物,適當地增加腐熟有機肥以及磷、鉀肥的施用量,可以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從而增強其抗草害的能力[4]。
4.2 化學除草
向日葵田間雜草多,不僅與向日葵爭搶光照、肥分、水分等資源,還利于病蟲害的發生,給向日葵的產量帶來嚴重的影響。就目前來看,采用化學藥劑除草是最便捷高效的方法。具體可采用96%金都爾乳油1 500~1 950 mL/hm2兌水675 L/hm2進行噴施。
4.3 中耕除草
為了改善土壤環境、消滅雜草、蓄水保墑,可以通過中耕的方式為向日葵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一般在前期管理較好的情況下,封壟前利用中耕機進行中耕,疏松土壤,結合追肥、根部培土進行。干旱地要早鋤、勤鋤、雨后鋤,以有利于蓄水保墑。
5 及時收獲
向日葵成熟的標志為植株莖桿發黃、葉片及花盤呈現黃色,且舌狀花干枯或脫落,籽粒堅硬并呈現固有色澤,此時可以進行及時收獲。應當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收獲,收獲后進行攤曬,通常情況下,攤曬3~5 d后、籽粒含水量在10%~12%時,便可進行篩選、貯藏。
6 參考文獻
[1] 鄭洪元,王文浩,楊俊芳,等.呂梁山向日葵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3(7):11-13.
[2] 梁一剛,文張生.向日葵優質高產栽培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87-88.
觀賞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原產北美、墨西哥和秘魯等地,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屬(Heli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株形婆娑、枝葉茂密、花朵碩大、鮮艷奪目,可作為盆花、切花和地栽花卉,在西方國家廣泛應用,且每年以25%的速度在增長。我國也逐步開始了觀賞向日葵的引種栽培,已基本實現本土化生產。因切花向日葵具有較強的溫光反應特性,在冬春季節大部分地區較難種出高品質的切花向日葵。因此,利用海南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來進行切花向日葵栽培技術的研究,實現其切花質量高品質以彌補國內市場的空缺,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三亞試種品種篩選
觀賞向日葵原產于北美洲,屬典型的長日照植物,耐高溫,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切花種植時一般應選擇花梗不分枝,無花粉的品種,其觀賞期較長,較受市場認可。如:日本選育的富陽系列(Helianthus sunrich),其中有富陽橙色、富陽金黃色、富陽檸檬黃色等品種。
土壤、澆灌設備要求
選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大面積種植時將畦設計為東西走向,南北延伸,以便光照充分均勻。在育苗移栽前,可適量施入腐熟農家堆肥作基肥,同時每667 m2施入1000 kg商品有機肥,100 kg復合肥(15-15-15),200 kg過磷酸鈣。土地精細耕作后起壟,做深溝高畦,畦寬70 cm,畦高25~30 cm,溝寬30~40 cm。在定植行兩側約15 cm處鋪設兩條直徑為20~30 mm的噴管帶。
育苗技術
切花向日葵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選用穴盤育苗,既可保證苗齊、苗壯,又節約用種量。以有機肥和已發酵好的椰糠按3:1的比例混合作為育苗基質。播種是采用點播的方式,每穴播一粒種子,播后2~3 天發芽。
夜晚可用保溫膜覆蓋,既可提高局部的溫度,又能防止老鼠啃食種子。
田間管理
定植
為保證切花質量,以稀植為主。露地移栽定植,整畦3 行定植,株行距20 cm×30 cm或25 cm×30 cm,每667 m2可種植8000~10000 株。種植的株行距也可以根據土壤本身的土壤肥力和市場對莖稈粗度的要求進行相對應的調整。8~10 天的苗(即3~4 片真葉)就可移植大田,防治幼苗過老,提前開花而達不到理想的株高和莖稈粗度。移栽后灌生根水,用綠邦98每667 m2以150 g兌水120 kg,按穴灌根,以促進種苗新根生長。
水肥管理
向日葵生育期要求表土保持濕潤,幼苗期需充足水分。孕穗前期施肥以氮、磷肥(向日葵的需磷量是其他作物的3倍以上)為主,施液體肥料,復合肥和過磷酸鈣兌水1000溶液進行滴灌,每7 天1 次,連續2~3 次,保持葉片濃綠。現蕾期應適當控制水分,但在光照強,氣溫高的條件下,由于植株高度、葉片繁茂,水分消耗量大,應及時澆水,以防葉片萎蔫,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導致切花品質的下降。
溫度和光照
向日葵為喜光性花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在播種初期應給予充足光照,以防植株徒長倒伏。
向日葵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一種喜溫又耐寒的植物。其生長時最適的白天溫度是18~30 ℃,夜溫是10~18 ℃。向日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只要溫度不低于10 ℃,就能正常生長。
病蟲害防治
向日葵主要病蟲害為白粉病、銹病(盛行于高濕期)和莖腐病、蚜蟲、美洲斑實蠅。病害的防治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花芽分化期至現蕾期認真做好水分調控,防止白粉病、銹病的發生,發現莖腐病病株時應及時拔除并燒毀;栽培期間主要是防治蚜蟲和美洲斑實蠅,可用70%的吡蟲啉1000倍液和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5%斑潛凈乳油1500倍液和40%氰戊菊脂乳油6000倍液混合噴施。
采后處理
采收標準和時間
觀賞向日葵一般在花朵外層的舌狀花即將開放時即可剪取采收。
選株高60~80 cm、莖稈粗度1.5 cm,葉片充盈飽滿,無黃葉與萎蔫葉片的花枝采收。采收一般在上午10:00前。
預處理
一般采用0.02%洗潔精配合殺菌劑浸泡15~30 min進行預處理。處理前應去除底部的葉片,保留頂部3 片葉為宜。
預冷
預冷方法包括:①冷庫預冷, 與預處理同時進行, 在冷庫中浸泡藥劑的同時降溫,時間控制在2~5 h;②真空預冷,可在采后進行,一般20~30 min即可。此方法可將花體內有害物質排出, 有效地延長貯運瓶插壽命。
溫度與濕度
觀賞向日葵適宜保鮮溫度為0~1 ℃,相對濕度90%~95%。
乙烯反應
觀賞向日葵對乙烯十分敏感, 應必須注意防止與乙烯釋放量較大的水果、蔬菜及其它花卉一同存放。
包裝
包裝前,切花向日葵需要分級, 特級品要求花莖直立,葉片飽滿, 無損傷、病斑及蟲害癥狀。小花型向日葵可10 枝或12 枝一捆進行扎把。花莖長50~70 cm, 基端用含保鮮劑藥水的海綿或脫脂棉捆扎,外用塑料膜包裹。觀賞向日葵外包裝箱為花卉專用長條形套箱紙箱。內包裝一般用內襯塑料或無紡布包裹。
【參考文獻】
一、抗逆性
1、耐鹽堿性:據試驗,土壤含鹽量在0.4%以下的地塊能出全苗。現蕾期,0-5厘米和5-10厘米土層含鹽量為別為0.42%和0.44%時,以及PH值在7.9以下的堿地,向日葵不僅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而且還兼有吸鹽性能。據化驗,向日葵莖稈含鹽(氯化鈉)高達0.5%左右,因此,它被稱為治理鹽堿地的首要作物之一。
2、耐旱性:向日葵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據測試,在開花前后近40天的干旱條件下,0-20cm、20-40cm和40-60cm土壤含水量分別為8.8%、15%和19.6%,向日葵仍能正常生長。究其原因,一是根系發達,可扎到2米以下的土層,只收深層水分;二是莖稈內布滿海棉狀的髓,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三是莖上密生剛毛,葉面有蠟質層,能減少水分蒸騰。
此外,向日葵耐澇能力也很強。據試驗,從現蕾開始,在地面積水5厘米情況下生長40天,90%以上的植株仍能生長。這是因為向日葵的根和莖勇氣組織發達,遇水浸泡后根系再生能力特別強。
二、種植技術
1、合理輪作,選好茬口。向日葵不宜連作,連作一般減產20%-30%,而且病害加重。其輪作方式因氣候、土壤等條件的不同而異。水肥條件好的一年兩熟制地塊輪作方式主要有:小麥-向日葵-小麥-玉米。旱薄堿地和耕地較多的地方多采用:小麥-向日葵-休閑-高粱;小麥-向日葵-休閑-玉米(或谷子)。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應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春播向日葵適當提早,夏播做到適時。鹽堿地播期應在土壤“返鹽”高峰到來之前為宜,并采取起堿土、溝播等方法播種。向日葵留苗密度應該掌握的一般原則是,高稈大粒品種宜稀,矮稈類型品種宜密。食用型品種,以每畝留苗1600-2000株為宜,行距80-100厘米,棉距40厘米。油用型品種以每畝留苗3000-3500株為宜,行距在70厘米,株距25-30厘米。
3、施肥技術。施用基肥,培肥地力。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一般畝施500-600斤,宜結合秋季耕翻土地用做底肥。并配合每畝施底肥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10-15公斤。現蕾初期追施尿素5-10公斤。
三、田間管理
1、疏苗定苗,中耕培土。當幼苗長出1對真葉時間苗,2對真葉時定苗。從出苗到現蕾前進行2-3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中耕要把行向土培到向日葵的莖基部,防止倒伏。
2、打杈與人工輔助授粉。當向日葵植株出現枝杈時,要在現蕾前后及時打樣枝杈,以保證主花盤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要。注意在生長旺盛的前期和中期不要打葉。為提高結實率,在開花期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方法主要有粉撲子授粉法和花盤接觸法。授粉時間,在開花后2-3天內,以上午9-11時進行效果最好。也可利用蜂群輔助授粉,減少空殼,提高產量。
A:觀賞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是原產美國至中美洲的一種油料作物,為菊科向日葵屬植物。英名叫Sun-flower,譯為“太陽花”。由于向日葵花盤正面向著太陽轉動,故又名迎陽花、向陽花、望日葵、日車、日輪草、朝陽花、望日蓮、轉日蓮等:又因向日葵是株高花大的菊科植物,又稱之一丈菊、西番菊。花朵碩大的向日葵,象征著光明與美好,被俄羅斯人、秘魯人、玻利維亞人選為國花,尤其是“太陽的子孫”秘魯人認為向日葵是“上帝創造的神花”,無論在神殿里的供花,女祭司的胸牌、發冠,都是用黃金鑄成的向日葵,為此,向日葵在秘魯被稱為“秘魯的黃金花”。自19世紀80年代初在歐洲被用于觀賞以來,僅有100多年的栽培歷史,但發展很快,現已成為盆花和切花市場的重要品種之一。在中國有“忠誠”和“追求光明”的寓意,日本的花語為“你是我心中的太陽”和“光輝”,英國寓意“傲慢”,吉卜塞人的花語為“崇拜”、“對你敬慕不已”,古希臘的花語為“愛慕”。如今,經人工選育的向日葵,品種繁多、色調多樣,舌狀花有黃、橙、乳白、紅褐等色,管狀花有黃、橙、褐、綠和黑等色,還有單瓣和重瓣之分,成為名副其實的觀賞花卉。
Q:如何選購觀賞向日葵?
A:其種子來源于美國的鮑爾(Ball)、泛美(PanAmeriean)、派克(Park),以色列的瓦迪(Vard,)I英國的湯姆森?摩根(Thompson & Mor-gan)和荷蘭的亞洲(Asia)等花卉種子公司。國內上海源怡、昆明繽紛、江蘇大豐、浙江虹越、北林科技種業等花卉公司有售。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j黃華葉袁。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向日葵守望太陽時的堅韌與忠誠,就像永不言敗的戰士,就像無比虔誠的信徒,那光芒四射的太陽仿佛已成為他們的圖騰。太陽之花,即使低下頭,也滿懷一腔的希望。
花語:光輝、高傲、忠誠與愛慕。
Q:觀賞向日葵有什么特點?
A:觀賞向日葵為一年生或多年草本花卉,盆栽點綴于庭院、窗臺,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有的一株向日葵可成一景,有的成片栽植,吸引蜜蜂、雀鳥,景觀十分迷人。喜溫暖、稍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用土以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
購買盆栽植株,要求矮生,株高不超過30cm,單干或多分枝,莖、稈挺拔、粗壯,葉片有8枚以上,深綠、完整,無黃葉和缺損。花盤太而圓整,花瓣完整,不缺瓣:舌狀花色彩亮麗,花心(管狀花)色差對比明顯。選購種子要求新鮮、飽滿,無病蟲害和雜質,進口原包裝的最佳。
Q:剛買回家如何處置?
A:選購的盆栽觀賞向日葵必須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南面窗臺、陽臺或庭院。盆土保持濕潤,不要忘記澆水。開花時采用人工授粉,可提高結實率。
Q:養護上有什么要求?
A:盆栽用10cm~15cm盆。盆土用培養土、腐葉土和沙的混合土。盆土保持濕潤,不能積水。花期澆水切忌淋澆在花盤上,那樣容易引起腐爛。生長期怕高溫、陰雨連綿和光照不足,易導致莖稈不挺拔,葉片柔軟、下垂、呈黃綠色,花盤小而不整齊。如土壤濕度過大,基部葉片容易發黃脫落。生長期溫度超過30℃,莖葉徒長,花期縮短。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盆花栽培不分枝,以單花為好,花壇觀賞,可摘心1次,分枝可產生4~5朵花,莖葉生長期定期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以防白粉病和黑斑病發生。
Q:用什么方法繁殖?
A:觀賞向日葵的種子大,每克有20~50粒,常用點播或穴播,發芽適溫21℃~24℃。播后7~10天發芽,發芽率80%以上。如果播前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3~4小時,讓種子充分吸收水分,可提早3~4天發芽。盆栽矮生種從播種至開花只需7~9周,作切花或地栽的高稈種需15~17周。家庭栽培適合選用的品種有:‘大笑’矮生種,株高30cm,早花,花黃色,黃綠心,花徑12cm;‘太陽斑’大花種,花徑25cm,花黃色,綠褐心;‘玩具熊’矮生種,超級重瓣,呈球形,橙色:‘音樂盒’,花米黃色向褐紅色過渡,黑心,花徑10cm:‘意大利白’,花乳白色,花心黑色。
由于觀賞向日葵花期短,一般10天左右,家庭栽培時,可采取分期播種,達到連續賞花的目的。
1.干旱。向日葵是一種抗旱適應性較強的作物。但在花盤形成至終花期需水量最大,約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此期缺水就會導致空殼秕粒增多,造成嚴重減產。生產上受干旱脅迫,又缺乏水分的補充灌溉是導致空秕增多的重要因素。
2.溫度。向日葵對溫度適應性較強,既喜溫又耐旱,在種子發芽至幼苗階段耐低溫能力較強。種子在4℃時即能發芽,5℃時即可出苗,8-10℃即能滿足正常出苗的需要。發芽的適宜溫度為31-37℃,最高溫度為38—44℃。生產中由于播期不當,播種后溫度不適而使向日葵發育受阻,影響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發展。
3.光照。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其幼葉、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生長健壯,生育中期能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正常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生長后期能促使籽粒充實飽滿。生產上,常由于氣候因素,影響了光照強度,造成開花授粉不良,空秕率上升。
4.連作。在同一地塊上,重復種植向日葵,由于病蟲及雜草危害和土壤養分構成比例失調,常常導致減產。
5.密度。向日葵因品種類型不同,密度要求有很大的差別。一般食用型品種植株高大,宜稀植;油用型品種植株矮小,宜密植。盲目增加密度,造成群體結構不合理,爭水、爭肥、爭光的矛盾突出,光能利用率下降,使向日葵空秕粒增加,產量下降,品質降低。
6.施肥。向日葵是喜肥作物,栽培上必須施足基肥,及時追肥。
7.授粉。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花盤內有1000—3000朵結實小花,一般白花授粉結實率極低,異花授粉結實率較高。而且正常的受精過程決定于適宜的溫度、光照、大氣濕度以及昆蟲活動、風力等情況。而6—7月的高溫干旱天氣容易減弱花粉的生活能力,影響蜜蜂等昆蟲的活動,影響正常受精,導致向日葵因授粉不良而結實率降低,空秕率上升。
二、防止措施
1.合理輪作。實行3—5年的輪作。
2.合理密植。向日葵種植密度要依據當地自然條件、土壤肥料、栽培措施及品種特性來確定,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是降低空秕率的有效途徑。在土壤肥力中等條件下食用葵保苗應在3—3.75萬株/公頃(15畝),株行距為40×70厘米;油用葵保苗應在4.8—5.25萬株/公頃,株行距為35×50厘米。
3.選用優良品種。根據當地生態條件等因素,選用高產優質、結實率高、粒大飽滿的優良品種是防止空秕的根本措施。
4.加強水肥管理。向日葵苗期需肥較少,現蕾至開花期需肥量最大,需氮、磷、鉀量分別占一生用量的67%、54%、66%。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重施種肥,合理追肥,以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為減輕空秕率奠定基礎。
5.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白花不結實,人工輔助授粉或借助昆蟲異花授粉才能結實。人工授粉方法是:用棉花作粉撲,授粉時一手扶著花盤,一手拿著粉撲子,先在一個花盤上輕輕摩擦幾下,然后再往另一個花盤上輕輕擦幾下,這樣依次下去,直到授完為止。或采用花盤接觸法,即在盛花期將相鄰的2個花盤“臉對臉”輕輕摩擦幾下即可達到授粉的目的。授粉時間以開花后2-3天的9-11時最為適宜,一般整個花期授粉2—3次即司。
向日葵的適應性較強,尤其是具有耐鹽堿、耐瘠薄和耐干旱等特點,除了低洼易澇、積水過多的地塊和寸草不生的堿斑地塊外,從輕砂土壤到重粘土,從偏酸性土壤到鹽漬土壤都可栽培,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種在較肥沃的土壤上,子實產量和含油率都比種在瘠薄土壤上顯著提高。向日葵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結構性狀好、疏松、蓄水保肥能力強、微生物活動旺盛,酸堿度適宜(PH6.0~8.0),營養豐富的砂壤質或壤質土壤。向日葵根系發達,吸肥吸水能力非常強,消耗地力嚴重,因此,不能重茬或迎茬。它的前茬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它作物均可作為向日葵的前茬,但以豆科作物和小麥為前茬最好,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產量。
二、施足底肥
向日葵植株高大、根深葉茂,是需肥較多的一種油料作物,每形成100公斤子實,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6公斤、磷2.6公斤、鉀8.6公斤。為了獲得較高產量,在播種向日葵時,必須要施足底肥,做到農家肥和化肥結合施,氮、磷、鉀肥配合施,取長補短,緩急相濟,以滿足向日葵在整個生育期里對各種養分的需要。每公頃可施灰土糞30立方米,并結合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硫酸鉀150公斤和尿素100公斤作底肥。
三、適時播種
目前,在向日葵產區大面積推廣的優良品種有: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食用型品種有長嶺大嗑和三道眉,這三個品種都具有抗病、抗倒伏、耐瘠薄、耐鹽堿和單產高的特點。由于向日葵品種的不同,生育期有長有短,加上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則播種期也應有早有晚。實踐證明: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適當晚播,即5月上、中旬播種,可顯著提高產量。其原因就是向日葵的開花授粉期延后,躲過了高溫多雨的季節,有利于媒介昆蟲的授粉。可大大減少空殼率,提高結實率。但食用型品種因為生育期較長,還應做到適期早播以防貪青晚熟而減產。
四、合理密植
向日葵的種植密度,主要應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的土質、氣候、水肥、栽培措施等條件來決定,株樹過稀,由于莖稈長得過粗過高,花盤過大,消耗養分過多,這樣就增加了秕粒率;相反,株樹過密,營養供給不上,就會造成向日葵莖稈過細過矮,花盤小,秕粒率增加,產量和含油率明顯下降。合理密植應遵循原則是:高稈品種宜稀,干旱土壤宜密;發病率高的地塊宜稀,發病率低的地塊宜密。油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18000~20000株為宜。
五、中耕除草
向日葵出苗后15~25天,正是花盤原始體開始形成的時間,花盤中的小花數量也隨之而定。在這段時間里,外界環境條件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小花數量的多少,同一個品種在相同條件下,2對真葉間苗、3對真葉定苗,每個花盤可形成小花1200~1500朵,而在6~10對真葉間苗,只能形成500~700朵小花,減產23%,因此,對向日葵的田間管理宜早不宜遲,應做到早疏苗、早定苗和早鏟趟。當向日葵的幼苗展開2片真葉時,就應鏟趟頭遍,淺鏟淺趟,結合進行疏苗,每埯留2株,以防苗期害蟲嚴重而造成缺苗斷條;當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可開始鏟趟2遍,結合進行定苗,每埯選留1株正苗、壯苗、無病蟲害的苗;當幼苗長出6片真葉時,可進行第3遍鏟趟,除掉田間雜草,封起火壟,以促進根系的發育,防止后期內澇和倒伏減產。
六、防病治蟲
危害向日葵的病蟲害有很多種,但近幾年,在向日葵產區危害最嚴重的是一病一蟲,即向日葵的菌核病和向日葵螟。
1、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稱爛盤病。在向日葵產區,每年都.有發生,發病率一般都在50%左右,嚴重時可達80%以上,輕者造成減產減收,重者顆粒無收。防治方法:可根據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生規律噴撒農藥,當氣溫達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越冬的菌核就開始萌發,即子囊盤開始出土,此時為地面撒藥的最佳時間,每公頃用五氯硝基苯30~45公斤,加濕潤的細沙土150~225公斤,攪拌均勻后撒在向日葵田的地面上,可抑制菌核病的萌發和殺死剛剛萌發的幼嫩芽管,撒藥后進行1次淺鋤,在第1次撒藥后的15天可在撒1次藥,防治效果更好。
2、向日葵螟:這種害蟲屬于葵盤子實害蟲,是危害向日葵最嚴重的一種害蟲,嚴重影響了向日葵產量的提高。向日葵的花盤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達100%;子實的被害率,輕者一般在10%以下,重者可達80%以上,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防治方法:在幼蟲發生期,約8月上旬,可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噴灑2~3次,防治效果很好。但要注意蜜蜂的安全。
七、適時追肥
向日葵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單靠施底肥和種肥是不能滿足它在整個生育期對各種營養的需要。向日葵從現蕾到開花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的時期,是最旺盛的生長階段,這個時期一般為20天左右,所需要的氮、磷、鉀分別占全生育期各自總量的32%、33%、26%,因此,追肥的最佳期應在這一時期以前進行,以便促進小花數量的增加。每公頃可追施尿素150公斤,采取溝施或穴施。在向日葵開花盛期,還可噴灑0.2~0.4%的磷酸二氫鉀1~2次。生育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以防造成貪青晚熟,降低產量和含油率。
八、適量灌水
向日葵雖然具有抗旱的特性,但實際上是蓄水量較多的作物,每制造1公斤干物質,就需440~570公斤的水。從現蕾到開花期是向日葵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需水量占整個生育期總需水量的43~60%,這個時期是花盤發育和子實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遇到少雨干旱,水分供給不上,就會影響花盤的正常發育,秕粒率就顯著增加,甚至整個花盤都是秕粒。據資料記載:在肥料充足和灌水4次的情況下,花盤中心部分秕粒僅占3.5%,而不灌水的秕粒率高達35.5%,因此,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和灌漿期,可根據天氣、土壤和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適時、適量地灌水,這樣可減少秕粒率。可采取順壟溝灌,灌水深度應控制在壟臺的2/3處,切忌大水漫灌,以防沖刷土壤和損壞向日葵根部。
九、及時打權
向日葵的各種類型的品種都具有分枝的生育特點,尤其是食用型品種分枝能力更強,在植株上部的每個葉腋間均可長出一個分枝,這些分枝又都可長出一個花盤,它們與主莖爭奪養分和水分而生存,嚴重影響了主莖花盤對各種營養的吸收,結果造成主莖花盤顯著變小,秕粒率增多,白粒率降低,單產減少,因此,在現蕾到開花期,要連續打掉分枝2~3次,直到全部除凈分枝和側枝為止,保證主莖花盤對營養的需要和更好地生長發育。
十、輔助授粉
夏日雨后散落大地的是一縷一縷金色的陽光,踏著路上的積水走在小巷中,隔一方頹圮的泥墻,驚異其間那一棵孤獨的向日葵,僅僅一朵尚不驚艷的紅花陪伴,她們是那樣和諧,似乎感覺得到她們快樂的囈語。是風在傳遞。
尋得這處景色后,便時常有意無意地走來與她們在搭訕,或者說是交流感情吧。莫要說,時間的力量永遠是那樣偉大。我們比初遇時要親近些許了,心情自然變得通透許多。長吁短嘆之際,便也能經常想起那株向日葵來了。日復一日,感情變得也真的深厚起來了。
又是一個盛夏午后的一陣熱雨,雨后的空氣同樣是在那縷縷陽光下浸浴著,天也有了一絲涼意。抬起腳,又走出了家門。想去看看那株向日葵在雨后的表現,或者說是雨后陽光下的動態美。一陣似急似緩的腳步把我拉到那堵泥墻邊,大雨后的墻皮似乎又脫落不少。但是轉過泥墻的墻角。那株向日葵依舊那樣美麗高傲的站立。給人一種敬畏,但是又想親近。這一次似乎與往常不太一樣。
遠處走來一位農夫,似乎也注意到這株不尋常的向日葵在這里。于是在他們第一次打照見的時候農夫便打起向日葵的主意來了。果不其然,片刻的彳亍歸來,發現那位農夫正在用肥水澆灌這株特殊的花。那朵不驚艷的紅花也似乎占了不少光。
自從農夫來了之后,我的心便變得著急起來,也不知道該干些什么,整日陷入惶恐之中,惴惴不安,但又有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焦灼著我。
心情雖然焦作,但也未嘗敢去擁有這株向日葵來,只是偶爾的走動一下,尋求心靈的碰撞,但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罷了。日子久來,發現農夫竟是自己鄰居的某位親屬,便漸漸熟識起來。但也只是見面打個招呼而已。我知道他在關注那株向日葵,而他卻不知道我也在關注那株向日葵。
時間還在和大家過不去中一點一點的消逝。農夫依舊冷不冷,熱不熱的在和向日葵打著交道。因為與向日葵和農夫的疏遠以及個人的性格,便對他們事態的發展了解的少之又少了,畢竟在那堵泥墻內,是有隔閡的。
我能做的只是靜觀其變罷了,雖然想移植到自家院里栽培起來,多么多么的想。但是自身的懦弱與不果斷,讓我只能是緊一言慢一語的打量著自己的生活,未敢多思量那株向日葵,雖然又是多么不情愿農夫將其占有。
時常與偶爾都會想起那株向日葵來,我也知道農夫依舊在關懷。我能做的還是僅僅的靜觀其變,未敢親近來。也不敢表露胸臆。
事情還是那樣的好似沒有結果的發展下去,我在等那么一個時刻,我在等那么一個機遇,我在等那么一個恰到好處的節點,將其引入院中。雖然向日葵需要風吹雨淋,但我仍想為其撐起一片天空。在我的院里和我相伴。
前些天,我做了個夢,夢見在我的墻頭那邊有一株向日葵,很美很美。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 一般為85一120天以上。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育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育時期。
1.幼苗期 從出苗到現蕾,稱為幼苗期。一般需要35- 50天,夏播28-35天。此時期是葉片、花原基形成和小花分化階段。該階段地上部生長遲緩,地下部根系生長較快,很快形成強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強的階段。
2.現蕾期 向日葵頂部出現直徑1厘米的星狀體,俗稱現蕾。從現蕾到開花,一般約需20天左右,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時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階段。這個時期向日葵需 肥、水最多,約占總需肥水量的40%一50%。此期如果不能及時滿足對水肥的需要,將會嚴重影響產量。
3.開花期 田間有75%植株的舌狀花開放,即進入開花期。一個花盤從舌狀花開放至管狀花開放完畢,一般需要6- 9天。從第二天至第五天是該花序的盛花期。這4天開花數約占開花數量的75%。花多在早晨4-6點開放,次日上午授粉、受精。未受精的枝頭可保持7一10天不凋萎。向日葵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僅為3%左右;異花授粉結 實率高。但如果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光照不足,土壤干旱等,結實率會大大降低;因此,調節播期,適時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以及采取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結實率。
4.成熟期 從開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夏播25-40天。不同品種有差異。開花授粉盾15天左右是子粒形成階段。 比期需天氣晴朗,晝液溫差較大和適宜的土壤水分。
(二)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1.溫度 向日葵原產熱帶,但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一種喜溫又耐寒的作物。向日葵種子耐低溫能力很強,當地溫穩定,在2℃以上, 種子就開始萌動;4-5℃時,種子能發芽生根;地溫達8一10℃時,就能滿足種子發芽出苗的需要。發芽的最適溫度為 31-37℃,最高溫度為38-44℃。 向日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只要溫度不低于10℃,就能正常生長。在適宜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發育越快。
2.水分 向日葵植株高大,葉多而密,是耗水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玉米的1.74倍。但因其生長發育多與當地雨熱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向日葵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差異很大。從播種到現蕾,比較抗旱,需水不多,僅為總需水量l.9%。而適當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長,增強抗旱性。現蕾到開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約占總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對產量影響很大。此階段恰逢雨量較多,基本上能滿足向日葵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如過于干旱,需灌水補充。開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較多,約 占總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僅影響產量,而且還降低油 脂含量。
3.光照 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但它對日照的反應并不十分敏感。在天津市的日照條件下,無需特殊處理,都能正常開花成熟。向日葵喜歡充足的陽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壯能防止徒長;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正常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實飽滿。
4.土壤 向日葵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從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鹽堿地均可種植。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
(三)向日葵的抗逆性
1.耐鹽性 向日葵有較強的耐鹽性,土壤含鹽量在0.4%能出全苗。現蕾期,0-5厘米和5-10厘米土層含鹽量分別為0.42%和0.445%時,向日葵仍能生長正常。向日葵不僅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而且還兼有吸鹽性能。據化驗,向日葵莖稈含氯化鈉高達0.5%左右,因此,它是鹽堿地生物治堿作物之一。
2.耐旱性 向日葵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據測試,開花前后近40天的干旱,0-20厘米、20-40厘米和40-6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別為8.8%、15.12%和19.6%,向日葵仍生育正常。耐旱原因一是根系發達入土深,能吸收利用深層土壤中的水分;二是莖稈內充滿海棉狀的髓,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三是莖上密生剛毛,葉面有臘質層,能減少水分的蒸騰。此外,向日葵耐澇能力也很強。據驗證,從現蕾期開始,在水淹狀態下(地面積水50厘米)生長40天,90%以上植株不死,仍有收成。這是因為向日葵根和莖通氣組織發達,遇水后增生新根能力相當強,5天新根增量相當于總根量的21%。
病蟲害防治
向日葵病蟲害發生率較低,主要病害為白粉病、黑斑病、細菌性葉斑病、銹病(盛行于高濕期)和莖腐病。白粉病發病時葉片開始生白色圓形粉狀斑,擴大后連成一片,以后白粉層上又生褐色小點,植株生長停止。黑斑病發病時,葉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淺黃色病斑,后發展成褐色斑,病斑相連成大斑塊,使葉片變黑枯死。可以通過對基質的消毒、合理澆水、增加空氣流通、間歇噴灑保護性殺菌劑等方法進行預防。感病后,清除病葉和殘株,集中燒毀;在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用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
為害向日葵的害蟲有蚜蟲、盲蝽、紅蜘蛛和金龜子等,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噴殺。
關鍵詞 食葵;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5.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029-01
食葵營養豐富,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如VE、酚酸)及硒、鐵、鋅、銅等微量元素,其中,葵仁中酚酸含量達1 000 mg/kg。葵花籽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即亞油酸,含量占油酸的53%~68%,在人體中起到“清道夫”的作用,能消除體內的“垃圾”;經常食用,健腦益智;有助于降低膽固醇、血壓、血脂和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葵花籽不含芥酸、膽固醇、黃曲霉素,對人體十分有利。食葵的營養物質含量屬各類作物之首,市場暢銷。現將食葵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總Y如下。
1 土壤條件
要求土壤有機質>12 g/kg、堿解氮>60 mg/kg、速效磷>6 mg/kg、速效鉀>160 mg/kg,且土地平整,質地為壤土或砂壤土。
2 主要技術指標
目標產量:3 750 kg/hm2以上。
群體結構:收獲株數7.80萬~8.25萬株/hm2,平均每盤粒數為900~1 000粒,結實率85%以上,盤粒重50~60 g,千粒重50~60 g。
施肥指標:施優質有機肥22.5~30.0 t/hm2,化肥總量450.0~547.5 kg/hm2,其中尿素150~225 kg/hm2、磷酸二銨225 kg/hm2、硫酸鉀75 kg/hm2、硫酸鋅15.0~22.5 kg/hm2。
3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選擇適應本地種植的豐產性、適應性、商品性均較好的高產、穩產、抗病性強的品種,如KWS303、NWS667、S606。播前曬種3~4 d,以殺死病菌、提高種子發芽率。曬種后,精選種子,去除雜質、爛粒、碎粒、秕粒。
4 地塊選擇與整理
食葵切忌重茬,前茬以玉米、小麥等禾谷類作物為最好,輪作周期應在4年以上,按土壤肥力要求,選擇排灌條件良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均勻一致的地塊[1]。地塊可采用秋翻冬灌和春翻春灌,灌水力求均勻,低處不淹,高處不漏,灌水量為1 050~1 200 m3/hm2。犁地前,合理施肥,按二銨150.0 kg/hm2、鉀肥75.0 kg/hm2、鋅肥22.5 kg/hm2用量施入,然后深翻入土。播種的前一天用輕型圓盤耙或釘齒耙整地,耙地深度8~10 cm。
5 適時播種
播種期一般以4月5―15日或5月25―30日為宜。雨水多的年份在適宜播期范圍內,應適當偏晚些,盡量在開花期躲過高溫和降水不利天氣,提高授粉率和抗病能力[2]。采取氣吸式播種機播種,播種量4.5~6.0 kg/hm2。要求播深一致,一般為4~5 cm,晚播宜深(4~5 cm),早播宜淺(3~4 cm),覆土嚴密,無浮籽現象,播后將種子和土壤壓緊,播行要直,無斷行。在株行距配置上,采用小畦種植,畦距90 cm,每畦2行,行距45~48 cm,株距22~24 cm。
6 查苗補種及間定苗
播種時,發現斷行及時補種;出苗后發現缺苗、斷行,立即催芽補種。一般在1對真葉時人工間苗、定苗,2對真葉時定苗結束,要求留苗均勻,留壯苗,不留雙苗[3]。
7 土肥水管理
幼苗現行后及早中耕,中耕深度16~18 cm。定苗后進行第2次中耕,結合定苗人工拔除株間雜草[4]。根據土壤墑情,分別于食葵現蕾初期、開花初期和灌漿期灌水3~4次。當株高達55~65 cm(即現蕾初期),結合中耕開溝培土,追施尿素120 kg/hm2,隨即灌頭水,在第2次灌水前,結合中耕追施尿素105 kg/hm2,灌水必須灌透灌勻,在籽粒形成至成熟期,再灌水2~3次。
8 輔助授粉
在花期可采取蜜蜂授粉,平均每0.67 hm2放置1箱蜜蜂。在無蜂蜜區,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5]。
9 病蟲草害防治
在菌核病防治上,做好種子藥劑拌種工作,用種子量0.5%~0.6%的甲基托布津進行拌種;在發病初期,拔除并燒毀田間病株,同時用生石灰對病穴進行消毒;在現蕾初期,用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施,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在食葵霜霉病防治上,做好藥劑拌種,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25%烯酰嗎啉,以種子重量0.2%~0.3%的藥量拌種。發病初期可用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殺毒礬或甲霜靈錳鋅加有機硅助劑噴霧防治。在食葵銹病防治上,發病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25%丙環唑2 000倍液全株噴霧,注意葉片背面著藥,每隔7 d噴1次,連噴3次[6]。在食葵黑斑病防治上,發病初期,及時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隔7~10 d噴1次,噴施2~3次。
在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發生初期,用毒死蜱進行噴施,可防止地老虎的危害。用50%辛硫磷拌麩皮傍晚施在幼苗旁,用量為60~75 kg/hm2,可用于防治地老虎、金針蟲、螻蛄等[7-8]。在向日葵螟蟲防治上,在幼蟲尚未蛀入籽粒里的關鍵時期進行藥劑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噴霧,隔5 d再噴1次效果較好。在成蟲盛發期,于20:00―21:00用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噴霧。
耙地前,用氟樂靈1.2~1.5 kg/hm2兌水450 kg/hm2進行土壤處理,用機力噴霧器均勻噴霧,耙耱深度4~5 cm。
10 收獲
食葵花盤背面呈現黃色、莖桿變黃、中上部葉片褪綠變黃,即達到生理成熟,此時可進行人工收獲[9]。機械收獲的田塊,在生理成熟后8~10 d花盤變成黃褐色時收獲最佳。
11 參考文獻
[1] 劉文蘊.食葵型雜交葵花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4(3):45.
[2] 范麗娟.龍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種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64-65.
[3] 黃愛軍,柳延濤,陳寅初,等.塔城地區滴灌食葵高產制種栽培技術[J].新疆農墾科技,2012(6):6-7.
[4] 葉爾蘭?斯拉木哈孜.食葵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2(3):15-16.
[5] 劉繼霞,山軍建,曾寶安,等.向日葵新品種LD5009特征特性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6):22262-22264.
[6] 趙世賢,魏偉.阿勒泰地區大食葵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2007(5):33.
[7] 李國奎,侯留祥,周啟勝.經濟作物向日葵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6(2):23.
前言:豐樂葵園占地55萬平方米,種植超過一百萬朵、全部為國外進口種子的觀賞性向日前全國最大的一家向日葵主題公園。在園內除欣賞爭艷奪目的葵花外,還有桃花園、葡萄園、荷花塘、人工湖、草原牧場等,還增設了一些輔的娛樂項目,如松鼠樂園,鴨子戲水,純白鴿廣場,野兔園,孔雀園,螞蟻王國等等,是一個集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都市樂園。
美麗的向日葵:
1、“朵朵葵花向太陽” 曾經是許多人唱過并熱愛過的一首歌。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結束篇,就有一幅葵花造型;2002年5月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到河南慰問演出,背景也是采用的一望無際的向日葵,煞是壯觀。
2、就品種而言,本園內共有來自日本、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瑞士等國家的20多個品種的向日葵,但主要種植是以日本品種“巨無霸”為主,種植超過了一百萬朵,看上去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密密麻麻的俏立著,這里具有“長城長”的氣勢,呈現出一派葵花的林,葵花的海。
3、凡高是人們熟悉的荷蘭名畫家,本園內還有人們所熱愛的凡高向日葵呢,其原產地法國。該品
種是本園在尋找向日葵種子過程中,日本橫濱政府得知本園的概況,破例贈送1萬粒給本公司作為中日友好的禮物。為什么我們稱其為凡高向日葵呢?因為凡高有幅名畫《向日葵》就是在日本橫濱某一植物園畫的,且這幅畫炒到曠古及今的天價2250萬英鎊,本園種植的凡高向日葵就是當年凡高畫過的向日葵品種。
4、本園的向日葵不同于北方那些以農作物為主的向日葵品種,而是純屬觀賞性質的,花蕊為綠色,花
徑在17~20cm之間,當綠蕊越少時,意味著她逐漸成熟,逐漸會長成果實累累向日葵,此時就是我們收獲的時節,我們將向日葵果盤采下,再連根拔去,再種上新的花籽,因為中原地區春夏秋三季氣候溫暖,兩個月時間即可長出新的葵花。
5、我們走過來時看到的向日葵多是單株單朵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向日葵一株里面長出了三到五朵向日
葵,這是為什么?可能有的客人會說品種不同,其實不然,這是通過一種先進的科學方法,在幼苗時期摘掉中間的兩片嫩葉,達到多分枝的效果,其優點是:花多、花期長,從第一朵花開放到最后一朵凋謝能維持二十來天。
6、目前世界上視向日葵為國花的國家有三個:俄羅斯、秘魯、波利維亞,其中在本園您可以欣賞到來
自俄羅斯的國花,看看是否與眾不同呢?
7、由于向日葵生命力極強,受高低溫影響不大,適合任何土質,故到本園一年三季都能看到金燦燦的
向日葵,特別是逢大型節假日,有一百萬朵葵花盛開,壯觀無比,可千萬別錯過喲!
8、向日葵是圍繞太陽轉的,為什么看到有些花跟沒轉一樣呢?其實這是我們的錯覺,因為向日葵內含
有植物學上的一種劑素:赤霉素;吲哚乙酸。當這種激素含量高時,此株花轉得較明顯,反之,則難看出其轉動。
9、喜歡插花的朋友,將切花向日葵帶到家里裝扮時,不防在水里加點兒糖,攪拌均勻,灑在花上,這
樣可以保持葵花長期花澤鮮艷。
松鼠樂園:
1、松鼠樂園擁有1000只以上的松鼠,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松鼠樂園,不同于動物園鐵籠式的做法。
2、松鼠園主要有三個品種,全部來自北方,小只的我們稱五道眉松鼠,因為它身上有五道花紋;赤腹松鼠:底部呈顯紅色,背面灰色叢毛,怕人;兔子松鼠:頭上有兩只小兔子的耳朵而特別可愛,底部雪白色,喜歡與人接觸。
3、五道眉松鼠你別看它那么小,機靈著呢,記得他們剛下飛機到我們葵園安家時,可能是人生地不熟,也可能是氣候不適應,總是想逃跑,但又沒能力,于是他們便拿草皮出氣,幾天不到,完整的草皮被它們鉆得大洞小洞,害得我們工作人員重新種植。后來經過飼養員的精心照料,總算被征服了。
4、瞧!它們吃食物多么得意,嗑松子比人都快,當它們吃飽的時候,它們不會浪費一粒糧食,它們會將剩下的食物運到自己的安樂窩存起來備用。
5、這里大家除了欣賞松鼠,還有一趣味性娛樂項目,可以買點食物通過自己搖控模型車送食物給松鼠吃。
笨豬園:
身長大約一只半筷子;身高一只手掌左右;體重不過5公斤。
看到上述描述,很自然就知道這是一只非常小型、可愛、迷人的小笨豬啦。
身上都披上金燦燦的毛,這是金豬啊。這里超過300只以上,堪稱全國第一。人們看到這群小豬,都
情不自禁地大聲疾呼,因為他們是長不大的。
它們愛洗澡,喜歡吃狗糧、蔬菜,當然有水果就高興得不得了啦。
有的地方稱豬是招財進寶的財神,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螞蟻王國:
1、螞蟻隨處可見,但螞蟻的生活習性對我們卻很陌生,螞蟻雖小,可力大無比,本園內增設螞蟻王國為一項目主要是讓人們通過觀察螞蟻,了解螞蟻,了解螞蟻在蟻穴的日常生活,深入到一個神秘的螞蟻世界。
2、我們在電視、報紙上經常聽到看到蟻后、兵蟻、工蟻的詞眼,大家在這里可否辨別蟻后呢?
3、螞蟻還有防老、抗病的藥用價值,可治療普羅大眾的老年風濕關節炎,還可用來泡酒、做菜等。
鴨子戲水:
這里讓您一睹鴨子水上表演的精彩。說起鴨子,這里的鴨很特別,全部是一個品種,不等它們長大,就會淘汰更新。因為這里面有一個刺激游戲,那就是跟平常見的賽馬、賽車一樣,我們也有賽鴨。你可以通過精選的鴨子進行賽跑,得冠軍的那只小鴨歸屬自己。祝你們好運!
純白鴿廣場:
白鴿歷來象征著和平與幸福,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伴侶。
本園的白鴿屬純白色,白鴿廣場恰恰設在進門之處的內廣場,主要是為了歡迎各位遠到而來的嘉賓。您也可以通過奉獻一小包白鴿飼料,拉近與它們的關系,試試吧。
錦鯉池:
在這里漫步,您可以親觸錦鯉,與其融樂。造型奇美的瓷磚池里喂養的錦鯉,與眾多河水池喂養的錦鯉相比,可謂出類拔萃。池里因為采用了先進的過濾系統,池水清澈見底。看到自由的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不禁會讓人浮想聯翩。您要是投喂一點魚食,活潑的魚兒都會聞聲趕來將魚食一掃而光,說不定會把你的手當飼料吃了。
現代農業示范園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豐樂農莊現代示范園,下面將由我帶領您觀賞整個園林,希望通過我的講解可以使您更加了解現代農業。
首先讓我們漫步蔬菜森林,觀賞蔬菜樹,欣賞小橋流水、彩魚暢游。立體種植模式——這里有生菜、人參苗(炒菜、做火鍋),紅葉甜菜、外國香芹、新西蘭菠菜、法國蒲公英、紫背天葵、大耳菜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外國蔬菜。我們這里全部采取無土栽培術,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白色的顆粒是珍珠巖,它不含營養成分,主要用途是使植物跟部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長;這些金斑點點的就是質石,主要是各種貝殼經高溫粉碎打磨而成的;這些黑色的物質就是草炭,它主要是采用東北原始森林里的植物葉,經高溫煉制再打磨而成的,這樣可以擁有碳、氫硅鎂等多種化合物,使蔬菜所含營養更加豐富,味道更加鮮美,食作起來更加放心。
這邊是西紅柿樹和彩椒樹。西紅柿樹可以長至二十個平方大小,生長期是兩年。兩年期間它將連綿不斷的結出上萬顆果實,是高產單株植物,并且它結出的果實比市場上的更香甜可口,色澤鮮艷。彩椒樹結出的彩椒有紅色、白色、黃色、綠色、紫色等五種顏色,不但顏色美觀而且味道鮮美,使人過目不忘。
來到花卉區大家可以觀賞我們自己員工種植的各種鮮花,。金琥又名仙人球,可以凈化空氣。如果在您辦公桌上擺放兩盆,不但美化環境,還可以使我們的呼吸更加順暢;仙客來花色鮮艷,香氣撲鼻,讓人如癡如醉;一品紅的葉子鮮紅欲滴,遠遠看起來像一片片晚霞,近看又像一輪輪朝陽;那看起來像火炬一樣的就是火炬樹,是成功的權貴的象征;小金橘代表的是財富,如果在辦公室擺上兩盆我想那財富一定是滾滾而來的。除了這些花卉外我們這里還有滴水觀音、荷蘭鐵、蘇鐵、食作仙人掌等其他花卉。在這里暢游會讓您有人在花中、花中有人的完美感受,如果再帶三兩好友攝影留念,那感覺更是妙不可言,永恒懷念。
到百瓜成熟的季節您可以一邊吃著味美可口的瓜果,一邊享受林中獨一無二的熱帶雨林,這樣的生活我想您一定以為是到了人間仙境。